《兰亭序》中楷毛笔临摹字帖(可打印)

《兰亭序》中楷毛笔临摹字帖(可打印)
《兰亭序》中楷毛笔临摹字帖(可打印)

1 / 19

3 / 19

5 / 19

7 / 19

9 / 19

11 / 19

13 / 19

15 / 19

17 / 19

19 / 19

毛笔楷体书法字帖[初级毛笔书法字帖]

毛笔楷体书法字帖[初级毛笔书法字帖] 初学书法的朋友在家中准备多一点的书法字帖是对自己的书法 进步非常有帮助的。那么看一下以下收集的书法字体吧。下面是为你的初级毛笔书法字帖,希望对你有用! 初学书法,应该找比较规范的字帖。 首先要学的是运笔,也就是要心手合一地掌握毛笔笔锋的起、行、铺、收。尤其要注意的是用中锋行笔,每一笔写完,笔锋依然垂直,则说明运笔方法正确。 其次要学的是字的笔划和字的构架。通常初习书法宜选正楷, 为不至于太浪费练习用纸可以选中楷(当然大楷也可以)。要循序渐进,边按字帖临摹,边用心体会。没有老师也没关系,勤奋即为师。 初学书法时字帖可选用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或柳公权的《玄 秘塔碑》。这二部帖是初学者的最佳教材。 《颜勤礼碑》 《玄秘塔碑》

颜体字其风格是敦厚朴实,久习颜字,笔中含劲。 柳体字其风格是刚健秀和,长练柳字,笔中有力。 颜字的劲和柳字的力是不同的:劲是内含的功力,力是直观的功力。 此外也可以选赵孟頫、虞思南、欧阳询的碑帖。 碑帖一经选定,就要坚持每天练习。通常碑帖一页大致50字左右,若每天临摹一页,半年后就有显著成效了。而后可以选择继续巩固或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根据练习者的兴趣爱好了。 关于毛笔的选择 毛笔的种类很多,一般写字的笔,大致分软性、硬性、中性三类。软性的笔,有羊毫、鸡毫等。硬性的笔,有紫毫(兔毫)、狼毫、鼠毫等。中性(不软不硬)的笔称“兼毫”,有羊紫兼、羊狼兼两种。 1.毛笔的种类:

●硬毫笔:笔性刚健。如:狼毫、山马、牛耳毫、鼠须、山兔、鹿毛笔。 ●软毫笔:笔性柔软。如:羊毫笔。 ●兼毫笔:用硬毫、软毫集在一起,刚柔并济。笔性介于硬软毫之间。 2.毛笔的选择:一枝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德。 ●尖~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 ●齐~将笔头沾水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 ●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 ●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在挑选毛笔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毛笔的种类和性能。

最漂亮的毛笔行书欣赏[行书书法欣赏]

最漂亮的毛笔行书欣赏[行书书法欣赏] 学习行书书法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摹写”和“临写”,以下几幅优秀精美的行书书法送给正在学习行书的朋友。下面是为你的行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行书是比较晚出的书体。从形态上说,“行”者,与“坐”、“跑”相对而言。《说文解字》云:“行者,人之步趋也。”行书最初又叫“行押书”、“行狎书”。唐韦续谓:“行书,正之小讹也,钟繇谓之行押书。”而《宣和书谱·行书叙论》日:“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间者行书有焉。于是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草行。”言其“贵简易相间流行”。最初传为刘德升所创,其门下有钟繇、胡昭二弟子。钟瘦胡肥,而实迹都不可见。钟繇的楷书确有行书之意趣,也可玄想其行押书之特点。当然,真正能看到比较清楚的二王行书,也已经是唐代摹本了。对于行书的特点,苏轼有个形象的说明:楷如坐着,行如行走,草如跑步。行走最好地体现了动静结合的节奏和韵律,所以,虽然它后起而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行书分为行楷与行草。所以,简单地说,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书体,兼有楷书和草书的某些特征。 马宗霍认为,书以晋人为最高最盛,晋书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并称,成为一代之尚也。原因有三:一是时接汉魏,诸体悉备;二是隶奇草圣,笔迹多传;三是俗好清谈,风流相扇,志轻轩冕,情骛

皋壤。而钟繇、胡昭为行书之宗。加之晋人禁碑,刻石较少,晋人所传唯缣纸而已。而且行书在缣纸上更易表现其性能,所谓“自相得而益彰”。论者谓晋人书以韵胜,以度高。而韵与度,皆须求之于笔墨之外。“韵从气发,度从骨见。必内有气骨以为之干,然后韵敛而度凝。徒以韵胜,则韵浮于气也。徒以度高,则度离于骨矣。”马氏认识到晋人行书形成的原因,也看到行书发展的利弊,是较早对行书成因作出概括的研究者。不过,其后言“晋书虽工之极,而实卑之始;虽盛之极,而实衰之渐”。似乎为帖学末流敲响了警钟,应当历史地看待这一点。 在传统的篆、隶、楷、草四大体中,没有行书之地位。但时代发展,无论是为了实用还是为了审美,行书以其独特之魅力后来居上,因其可以伸缩的巨大空间而获得最为旺盛的生命力。 从书论历史角度看,最初创造行书体的人是刘德升。当然书体的演变并非一人能成,刘氏顺应潮流,对行书加以归纳总结,集其大成而已。刘德升(生卒年不详),字君嗣,颍川人,为东汉桓、灵时期人。他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他对书坛的贡献是:一是相传创造了妍美婉约的行书体,独步当时;二是培养了胡昭、钟繇两位书法家,钟繇成为“正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可谓成就非凡。行书的产生是在汉代,而成熟在魏晋。自魏晋之后,很少书家不擅长行书。而在五大体系统中,行书系统队伍最为庞大,而且每个时代都有名家

兰亭序赏析

兰亭序赏析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称王右军。为人正直,居官有善政。早年从姨母卫夫人学书,其后又博览秦、汉、魏各时期的碑迹,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自成一派书体。一变汉魏以来比较质朴的书风,创造出一种劲健流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或“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书体。王羲之书法为历代学书者崇尚,故有“书圣”之称。书迹刻本甚多,但真迹无存。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序》为极品。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公元353年4月21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了一次聚会,大家饮酒赋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王羲之乘着酒兴,展蚕茧纸,提鼠须笔,乘兴而书,一气呵成,写毕即酒醉鼾睡。醒后再看这篇奇文,自己亦深感惊异。 《兰亭序》的语言清新优美。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如诗如歌的语言,几成千古绝唱,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 《兰亭序》在王羲之死后的270年间在民间珍藏,后唐太宗设法从民间赚进御府,旋又殉葬昭陵。传世本种类很多,或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不下数百种。著名者如《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洛阳宫本兰亭序》传为褚遂良第十九次临摹本,此本为唐太宗赐给高上廉者。褚遂良所临又传有《神龙半印本兰亭序》、《张金界奴本兰亭序》,因前者有“神龙”半印,后者有“张金界奴上进”字。又有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的“双钩填廓”摹本,称《神龙本兰亭》,此本墨色最活,被视为珍品。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

近年来,以其美观,轻松实用而饱含艺术气息的特点博得了广大青少年学员的青睐。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很多中学都已开设了课程,而行书自然而然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欣赏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1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2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3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4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5 行书字体的演变 行书首先是书写方便:行书对的部分做了简化处理,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其次笔法流动自如: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一下再写戈勾;也可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体态变化多:由于行书介于楷书与之间,因此其活动范围广,一个字会有好多种写法,

变化多。如“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工整有致,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书写时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所以用以草稿、信函、等,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是古今人士学习书法,特别重视此种字体,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字体。因此,项穆《书法雅言》概括说:“真则端楷为本,作者不易速工;草则简纵居多,见者亦难便晓。不真不草,行书出焉。”行书中最着名的当数王羲之的“兰亭序”,虽是一份草稿,但可作行楷书的代表,其用笔灵动秀活,结体欹侧多姿,布白参差错落,而单字基本独立;在唐代受到唐太宗的喜爱,在遗诏中将原本跟他随葬,现在存世的只有摹本。 行书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所以孙过庭《书谱》说:“趋势变适时,行书为要。”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行书可以分为真行、行草两个层面。真行是比较规整近似于真书的行书。据唐代张怀的《书议》记:“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真行”亦称“楷行”、“行楷”。世间以王羲之为“真行”第一人。而行草:比较流动,近于草书的行书。亦称“行草”。但“行草”与“草行”难以细分,习惯上经常混用。宋代苏东坡说:“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行书之“行”就作行走解。行书其实没有严格规范,可工整,也可放轶。明代项目《书法雅言》这样表述:“似真而兼乎草者,行真也;似草而兼乎真者,行草也。”清代刘熙载也有所修正说:“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其中《得示帖》可谓行草之典型,其中常有草字结法,且字与字之间每有连绵牵带,风格奔放。 字体演变是本着实用为目的,力求方笔快捷,省时省力。然而,草书过分的简笔使人很难看懂,因此减低了它的实用性,才有了行书出头的机会。可以说,每一种新产生的字体都比旧体向这个方向更靠近了一步。写行书确实比草(章)书、八分要简便一些,又接近正体字,比较易认一些,所以这种字体一直到今天还为大家所用,也是所用的范围最广的一种。这就是为什么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新的字体流行起来的原因。这新的流行字体就是行书。字的主要目的到底还是为了用,美的欣赏则是附着上去的。

毛笔临摹书法字贴记王羲之兰亭序打印版

兰亭序 简介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 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 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此后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 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也有人认为兰亭之会是讨论军事的秘密会议,是以书法之名掩人口目。无论如何,其书法地位是 不可动摇的。

书法字帖行书

书法字帖行书 书法字帖行书行书书法作品“行气”技法行书是“五体书”中最具实用性的一种书体,它最能活泼地表现出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书法艺术的发展,使行书更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为广大书家所青睐。然而,写好行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画、一字、一行、一篇都离不开正确的书法理念和技法手段。在行书的临摹和创作活动中,笔者感到有很多问题需要研习,尤其对行气的要领作了反复的理性思考,以为“行气”的优劣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作品的成功与否。因此,在处理“行气”时有必要把握好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笔画连贯流畅。行书中单字的间架结构是靠笔画组成的,行笔的流畅直接影响着“行气”和字的神韵。怎样才能流畅呢?在实际练习中,尤感提按起伏和翻绞使转之难度,如果能畅快地在使转中起伏,在起伏中变化,那么行笔流畅的问题就解决了。再者,笔画之间要相互映带,处理好上笔与下笔的照应,做到笔笔有交待,处处有呼应;或几笔萦连成一笔,或笔断意连;或符号代入,使笔锋、副毫和水墨融为一体,充满筋骨血肉之感,把单字写活,为“行气”的形成作好铺垫,奠定基础。二是字外相互呼应。所谓字外相互呼应,就是邻字之间要有顾盼关系,不能把每一个字都孤立起来,谁也不管谁。笔势要有从上至下连贯行走的态势,前后左右合理避让,有时是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同样的字要有几种写法;有时是字意的呼应,即不同的字表达相近的意思;有时是笔画的呼应,就是上一字的收笔映带下一字的起笔,可以实连,也可以虚连;实连时可以两三个字成为一体,虚连时则笔画断开,而意向呼应。一般主笔要用实笔,要实连;而映带要用游丝、飞白、细笔,这是虚连。这种上下左右的字外呼应,能使“行气”连贯,从而血脉流畅,浑然一体,生动活泼。三是字形收放得法。字形的收与放是行书的重要特征,它反映着“行气”的动势。作为单字而言,收要收得住,放要放得开。有的是内收外放,有的则是内放外收;有的是上放下收,有的则是上收下放;有的是左收右放,有的则是左放右收。只有收放得法,才能使“行气”形成逆能紧、拓能开、擒能定、纵能安的艺术效果。四是字径大小相济。在一篇作品中,第一个字的大小决定其它字的大小,此乃首字领篇之要义。但在研究“行气”时,不能简单套用,切忌把首字领篇误用为首字领行,否则,就会导致谋篇布局上重下轻、天大地小的弊病。在一行字中,每个字都要有大小之别,有的是呈“大小大小”之形,有的是呈“大大小小”之形,有的可以一大几小,有的也可以一小几大。这种大与小的安排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行字,可以有多种处理。但一般来说,笔画多的要大,笔画少的要小,要特别强调的可大,可弱化处理的则小,这样“行气”就有一种轻松明快起伏跳跃之感,充分展示律动的生命活力。五是字距疏密有度。从章法上讲,行书要求竖有行而横无列。这就说明行书每行的字距是不相等的,各行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错位形成壁折之势。这就是“行气”疏密的基本要求。行书的字距就不能像正书那样整齐的纵行横列,又不能像草书那样过分夸张。一般来说,字距小于行距,在同一行里,各字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有时也可以适度拉开,但以不断气为宜。当然字距的疏密程度不能孤立地处理,更不能随心所欲,要与字形的状态和字径的大小乃至书法环境变化结合起来把握,以形成一种“行气”流的冲击感。六是字势欹正得当。大凡“五体书”都有一个欹正的问题,而行书的“行气”对字势的欹正关系更有着特殊的要求。“行气”是由单字与单字之间构成的,所以“行气”的欹正之势取决于字势之态。有的字左欹右正,有的左正右欹;有的上正下欹,有的上欹下正。有的字把欹正要求用方圆的形式加以处理,如内圆外方,内方外圆;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左圆右方,左方右圆等取势都是适用行书的“行气”要求的。关键是要取势得当,该欹则欹,该正则正,该圆则圆,该方则方,有时可能是某一笔画的欹正,有时可能是某一部分的欹正,有时也可能是某个字的欹正,这就需要书家的匠心独具,别出心裁。七是字轴贯通到底。由于欹正和错落的要求,弄不好,往往会使字轴偏离字行的中心线,这样就会破坏行气,使行列不分,章法混乱。不管字如何欹正错落,大小变化,其字的轴心都要始终保持在一条中心线上,力求上下贯通,体现一气呵成之感,这样的“行气”才会生动有力。八是墨色层次分明。字的深浅是靠墨色的

兰亭序毛笔书法字帖_兰亭序毛笔书法欣赏

兰亭序毛笔书法字帖_兰亭序毛笔书法欣 赏 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常被书法家们捧为书法的瑰宝而进行模仿,下面带给大家的是兰亭序毛笔书法字帖,希望你们喜欢。 兰亭序毛笔书法字帖欣赏《兰亭序》之谜 周汝昌| 文 《兰亭》帖有几处有趣的问题从未见专家研者提起过,每叹细心善悟能察之人不多。今举之以为学人启牖之助。 如第一行“癸丑”二字,丑字特显横长竖扁,而癸字又特小,似夹于“在”“丑”之间。此为何故?人不言也。 那情形很显然:王右军在这年落笔为文,正式纪岁用干支,这是首次(三月初三),而上一年写的干支是“壬子”,已经有点儿习惯了,所以一落笔就又写了一个“壬”;;未及写“子”,已悟这已不对了,可是这才是开头的第七个字,便要涂去,太难看,遂生一计,将“壬”描“丑”,再在上边添一“癸”字。 这么办了之后,留下的痕迹就是:一是“丑”的中横画特别长,这本不是丑字的形状,乃“壬”的“遗骸”是也。二是那小“癸”又细又扁;;不然“字空儿”里是容不下的。 这个来由,一不复杂,二不离奇,可是从无一人识破道出之。旧

年我曾将此意说与徐邦达先生。 此谜解后,一到第二行,就又有奥秘。“内行”们熟悉,“群贤毕至”的“群”字(本是“君”上“羊”式结构)的末笔一竖,中间一道小空线,像笔毫分了叉,形成一画而左右两“扇”,因而皆称之为“叉笔”或“岔笔”。 是笔不好吗?旧论曾有右军此次所使是一支“败毫”(即使用已久的半坏笔)之说。其实非也。 原来,在上好的唐摹和元摹本上,这一行字不止这个群字,下边还有“毕”字,也出现了字中间(虽不在笔画中)的细空白线。 这就无法用坏毫“叉笔”来解释了。 再谛审后幅,也有类似的现象。 合在一起,我遂悟到:这与笔了不相干,乃是原纸久经折叠处磨损墨色的“直缝”式残存遗痕旧迹。 此一发现,极有意趣;;表明原件不是卷轴,而是平折“蝴蝶装”式的古物。而摹者高手十分忠实,照磨损处存此痕迹,不敢“填实”(妄者必会为之“收拾”、“修?补”……?)。 至于字句,也不乏俗解不明违失原意之例。 如后来为人议论甚至讥为“病句”的“丝竹管弦之盛”,人们就说了:丝竹即管弦,何必重复?以此为右军之小疵云。 提出这种意见的人,大约是只知“死文字”而不明活文章,尤其是汉字语文的特点,也更不善于体会古人的文心笔路。;;比如秦少游的“杜鹃声里斜阳暮”,也受讥评,以为又斜阳又暮乃是无谓的重复,

毛笔临摹书法字贴记王羲之兰亭序打印版

简介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此后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也有人认为兰亭之会是讨论军事的秘密会议,是以书法之名掩人口目。无论如何,其书法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米字格临摹字帖模版Word红色格式

仅供个人参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钢笔行书字帖欣赏如何练好钢笔字

钢笔行书字帖欣赏如何 练好钢笔字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钢笔行书字帖欣赏如何练好钢笔字 有些同学因为以前没有注意字的好坏,一些难看甚至错误的写法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正 学习书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当你对它有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之后,它就变成是一件很趣味,让我们很愿意去做的事情,并且从中得到了无法言传的快乐 第一怎样学好钢笔字》 书法课教学常规的要求: 1、写字时的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2、选定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法字帖(硬笔书法、毛笔小楷均可) 3、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掌虚 4、教学重点:正确的练字方法,培养学生的看字帖的“鉴赏力”(懂得怎样的字更好,如果吸取别人书写的长处,改正自己书写的不足)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看字帖的“鉴赏力”(就是要多看,多讲,多交流,为学生分析这个字为什么写得好,这个字为什么不好看等) 一、钢笔字和钢笔书法的特点 钢笔字的艺术效果虽然不像毛笔字那样丰富,但远远胜过铅笔、圆珠笔等其它硬笔因其笔尖富有弹性,写出的笔画同样有粗细、轻重之分,同样能给人以美感 钢笔字的美,主要表现在点画线条、字形结构和章法格式上:用笔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点画线条就美;造型注意比例、匀称、平稳、均衡、变化和呼

应,字形结构就美;整齐而有变化、多样而又,章法格式就美(这些也是欣赏钢笔书法的原则和标准) 钢笔楷书的特点是:用笔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讲究;笔画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停而不断、直而不僵、流畅自然;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型端正、合乎规范 钢笔行书则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也就是大家平常所写和所说的连笔字它可以牵丝连带、大小参差、省减笔画、改变笔顺,可以极尽变化之能事,容易写得气势连贯、疏密有致、跌宕起伏,容易表现出艺术效果当然,也就容易写快,从而具有极强的使用性(我们今天所要重点交流的正是行书) 二、当代学生的学书现状 首先,不良的书写习惯难以纠正 长期以来,钢笔字被认为没有太多的规矩可言,似乎可以随意发挥、不加管束于是,不少同学多年来的不良书写习惯已经定型,到大学期间再纠正实在勉为其难比如,好多学生,尤其是一些女生写惯了拘谨的小家子气,往往很难使其开张由此形成的心理定势让那些书法大家和教授也感到难以挽救 其次,钢笔字在选择字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钢笔书法不像毛笔书法,有权威性的基础字帖这些年来,钢笔字帖如雨后春笋,令人应接不暇,但鱼龙混杂,好坏差别大即使是优秀的范本,也可能因为人们在心理上还不习惯,不善于去评定哪几种可以供初学者使用我跟上百位同学接触过,发现绝大多数人用的是司马东和司马彦的字帖,其实他们的字并不符合实用性标准,也不符合钢笔字的基础理论(王正良、沈鸿根、顾仲安的不错)第三,加强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刻不容缓

怎样学写毛笔行书

怎样学写毛笔行书 2010-3-12 19:27 行书与楷书相比最大特点是有“连笔”,比楷书行笔要快,产生笔画间的牵连。及时笔画没有真的牵连也要做到“笔断意连”,有动态感,而楷书的笔画相对独立,是完全的静态。 初学行书,运笔不要太快(比楷书稍快即可),应该让笔“吃”住纸再行笔,否则一味图快,就会养成浮华草率的毛病。但是也不能过于缓慢,写行书过缓会养成迟滞板结的毛病。以上这两种毛病对于行书来说都是致命的,而且以后很难改正。 初学行书字帖推荐选择王羲之《圣教序》,虽然此帖不是墨迹(是怀仁和尚集王羲之字而成),但运笔章法一气呵成,尤其对初学者建立行书结构的基础非常合适。也可以临李思训《云麾将军碑》,但要注意克服瘦硬的毛病。通临一遍或数遍以后(遍数根据熟练程度掌握),可以尝试背临,就是不对照字帖或半对照字帖临习(看几个字或看一行然后默写),再与字帖对照找出不足。有一定基础后可以临习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注重学习章法谋篇。 其他著名行书字帖还有: 颜真卿《祭侄稿》(习称天下第二行书,但不适合初学) 苏轼《寒食诗帖》(习称天下第三行书,但学习者较少) 米芾《蜀素帖》(非常好的行书范本,也适合初学) 米芾《苕溪诗帖》(相当精彩的行书,学此可以体会行书灵动之气,但应有一些基础) 王询《伯远帖》(可体会东晋书法恬淡疏远之意境,可惜字较少)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有人不喜欢黄书,看个人爱好了) 赵孟頫《洛神赋》 赵孟頫《胆巴碑》(行楷的代表作) 李思训《云麾将军碑》《麓山寺碑》(行楷的极好范本) 《高力士墓志铭》(近年出土的书迹,行楷极好范本) 另外,明末王铎的行书也是相当有名的,不过待有一定功力后再临。如果喜欢隽秀一路还有董其昌、文征明等人的行书。

毛笔字行书书法字帖样板.doc

毛笔字行书书法字帖模板 毛笔字行书书法欣赏 毛笔字行书书法1 毛笔字行书书法2 毛笔字行书书法3 毛笔字行书书法4 毛笔字行书书法5 行书的3大体系和9大规律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张怀也说: 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行书较楷书简约、流畅,较草书易识、易学、实用。王羲之行书是行书的极至,他被称为书圣,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行书名家百出,行书风格多样、个性丰富。 行书分类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系: 1、二王行书。由王羲之、王献之所创,后世文人书家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王派行书体系的影响,后继者如米芾、赵孟頫、王铎等 2、颜体行书。由颜真卿所创,在传统笔法中掺入篆籀笔意,结体变背势为向势,易方为圆,代表作有《祭侄稿》、《争座位帖》等。它的出现改变了王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世的行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模式,从而推动行书体系风貌的变化和发展。后世书坛宗王宗颜此起彼伏,时隐时现,或互相掺杂融合。 3、魏碑行书。清代书家将魏碑的体势和用笔化入行书中形成的一种行书。代表书家有赵之谦、何绍基等。

行书风格多样,就结字来说,各种风格的行书有其个性,又有共性,即他们的行书结字都有基本的规律可寻。其中和谐、变化是统领行书结字规律的最内在规则,以下所列的如平正欹侧、疏密匀豁等都无不源于和谐、变化的需要。学习掌握好行书基本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欣赏、临摹、创作活动。下面以米芾行书为例加以说明。 一、大小长短 首先我们要整体把握字形的大小长短。古人说写字最怕字如算子,在结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划一,如是则毫无艺术性可言了。掌握好这一规律,能使我们在临摹、创作时对单个字的字形有整体的把握。这点是初学者临摹过程中最容易犯错的。 二、平正欹侧 为了章法的需要,行书可以是平正的,也可以是欹侧的,但字的重心还是要保持安稳。不同风格的行书的欹侧程度不同,如米芾的行书较赵子昂的行书的欹侧程度大点。 三、减省连结 行书与楷书另一大区别就是行书下笔收笔的连丝呼应,使得点画方向性加强,气的表现更强烈,表现在结字上,便是省简了笔画,这些连结一起的笔画组成了不同趣味性的组合,形成对比。 四、收放伸缩 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左右收缩,突出另一笔画(部分);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上下伸展,另一笔画(部分)收缩。 五、疏密匀豁 楷书一般是匀称布白,行书的布白较楷书的布白丰富得多,行书布白有匀有豁,有疏有密。这点也是初学者容易犯错的,容易把字写得平均分布,毫无趣味性可言。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_生日快乐书法字体大全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_生日快乐书法字体大 全 中国书法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近年来,行书以其自然美观,轻松实用而饱含艺术气息的特点博得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下面带给大家的是书法生日快乐行书,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欣赏 四招让你拿下行书 你喜欢行书吗?你知道如何写好行书吗?教你四招,包你管用。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写好字,首先就是要有书写平滑的钢笔,目前在文具店里好钢笔很多种,在选择的时候,可以用手指在笔尖处摩擦,不刮手又平滑的都基本适合于钢笔字的练习。当后期进入书法学习期之后,可以买钢笔书法的专用笔,就是那种笔尖处做过处理,写出来的字笔画稍显得粗实一些的钢笔。 2、选择一些好的钢笔字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流行过一段庞中华的钢笔字帖,也可以拿来一试,还有沈鸿根(江鸟)的,还有顾仲安的,等等,都要以用,选择的时候,以你自己觉得舒服好

看为标准。随着时代发展,还有很多人出了书法字帖,到当地书店就可以买得到,选择一下就可以习练了。练字后期,随着你的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好的字帖再次进入你的眼界,再加以练习,字会写得越来越好。 3、读一些毛笔字帖。中国的钢笔书法与中国的毛笔书法有相当深厚的渊源,可以说是中国的钢笔书法是由毛笔书法发展而来的。多读毛笔字帖,可以掌握一些书写规律,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从而在钢笔书法的练习中事半功倍。找诸如《兰亭序》这要的好字帖反复揣摩,是会有相当大的收获的。 4坚持练习。不管是那种书法字体的练习,都是需要不断的长期练习,才可以掌握到书写规律的,练习是一种持久的功夫,不要一曝十寒,要坚持长时间的不断练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要真正的把这些字写出来,拿到手中,与前一段时间自己写的字进行比对,从中找出进步和差距,从而有效地进行查对,更有利于提高。

毛笔字帖(汉字毛笔书法笔画书写规律)

汉字毛笔书法笔画书写规律 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 (一)楷书的五个基本点 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 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 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 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_行书字帖欣赏 书自然而然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給大家的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欣赏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5 行书字体的演变 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其次笔法流动自如: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

画写好后,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一下再写戈勾;也可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 有好多种写法,变化多。如“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工整有致,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书写时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所以用以草稿、信 种字体,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字体。因此,项穆《书法雅言》概括说:“真则端楷为本,作者不易速工;草则简纵居多,见者亦难便晓。不真不草,行书出焉。”行书中最着名的当数王羲之的“兰亭序”,虽是一份草稿,但可作行楷书的代表,其用笔灵动秀活,结体欹侧多姿,布白参差错落,而单字基本独立;在唐代受到唐太宗的喜爱,在遗诏中将原本跟他随葬,现在存世的只有摹本。 行书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所以孙过庭《书谱》说:“趋势变适时,行书为要。”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行书可以分为真行、行草两个层面。真行是比较规整近似于真书的行书。据唐代张怀的《书议》记:“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真行”亦称“楷行”、“行楷”。世间以王羲之为“真行”第一人。而行草:比较流动,近于草书的行书。亦称“行草”。但“行草”与“草行”难以细分,习惯上经常混用。宋代苏东坡说:“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行书之“行”就作行走解。行书其实没有严格规范,可工整,也可放轶。明代项目《书法雅言》这样表述:“似真而兼乎草者,行真也;似草而兼乎真者,行草也。”清代刘熙载也有所修正说:“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其中《得示帖》可谓行草之典型,其中常有草字结法,且字与字之间每有连绵牵带,风格奔放。 字体演变是本着实用为目的,力求方笔快捷,省时省力。然而,草书过分的简笔使人很难看懂,因此减低了它的实用性,才有了行书出头的机会。可以说,每一种新产生的字体都比旧体向这个方向更靠近了一步。写行书确实比草(章)书、八分要简便一些,又接近正体字,比较易认一些,所以这种字体一直到今天还为大家所用,也是所用的范围最广的一种。这就是为什么

经典书法分享资料: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精品字贴

【本人极品珍藏】经典书法分享资料: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精品字贴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27328832.html隶书标准习字贴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70960594.html钢笔隶书字帖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25234409.html颜真卿楷书习字帖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69809584.html宋四家书法字典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69295907.html欧体入门(精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69807209.html田蕴章365毛笔字精华字帖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69155444.html行书字帖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25686705.html中华第一草书之怀素《自叙帖》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51858636.html草书精粹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27088705.html庞中华硬笔书法字帖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27328835.html三字经毛笔字帖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25700593.html王献之行书技法要诀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26330697.html篆体对照2500字典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25447280.html经典兰亭笔法解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38681275.html王羲之小楷孝女曹娥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38194906.html三国隶书《王基断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27591767.html楷篆对应检索表11219个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23120640.html小楷经典张瑞龄《唐诗三百首》墨迹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82691334.html【大唐第一行书】陆柬之《文赋》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46279097.html杨凝式天下第五行书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69497823.html欧书间架[入门必读]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27392912.html柳公权玄秘塔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27328831.html故宫博物馆藏曹全碑----最好的版本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46279100.html章草经典:孙过庭《佛遗教经》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469496306.html最佳练字字贴——楷行草对应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64348162.html田英章古今名句楷法精解上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64354240.html田英章古今名句楷法精解下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669039294.html欧阳修楷书《归去来兮辞》拓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766101742.html小楷技法指南【书法教程】(上)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766100317.html小楷技法指南【书法教程】(下)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765604046.html《王羲之行书字典》(一)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765604044.html《王羲之行书字典》(二)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765604045.html《王羲之行书字典》(三)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765644316.html《王羲之行书字典》(四)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765707409.html《王羲之行书字典》(五)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765644315.html《王羲之行书字典》(六) https://www.360docs.net/doc/222920167.html,/p-765707408.html《王羲之行书字典》(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