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

内容摘要:

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塑造了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曹操,无疑在其中颇受关注与争议,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有人说他是“千古第一奸雄”,有人却不以为然,为他翻案。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是写得非常成功的。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间、历史、个人因素于一身,将一个光辉典范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了人间…… 笔者将站在中国传统君子“仁、义、礼、智、勇、信”的标准线上,还原小说家笔下那个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英雄——曹孟德。

关键词:

曹操奸雄英雄艺术形象

一、序言

说起三国,人们自然会想起诸葛亮、关羽、张飞之辈;刘备、张辽、赵云之流。有的一身是胆,有的义薄云天,有的足智多谋,有的仁义敦厚,永放春秋,流芳百世。他们以其忠义仁德而被历代统治阶级竭力推崇,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热爱。当然,赫赫有名的书中第一反派——曹操,也不会被人忘记。什么“乱世奸雄”、“反臣贼子”……他戎马征战的一生被冠以诸多罪名,为天下人所诟病。他时而奸诈多疑;时而冷酷无情;时而残忍毒辣;时而诡谲善变……难道,书中的曹操真的是如此不堪?带着这个疑惑,让我们跟随笔者走进罗贯中笔下的乱世风云,重新了解曹操,审视曹操。

二、奸,还是雄?

(一)、奸耶?不显其奸

在读三国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今人们不断贬低、辱骂曹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挟天子以令诸侯

极端的利己主义

做过所谓的“坏事”

下面,我们就以上三点一一进行分析:

1、所谓“挟天子”: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五千年的王朝兴替。每一个庞大王朝的訇然倾颓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这是正当且无可避免的。大家不要忘记,在曹操迎驾许都前,“天子”更像是各路枭雄的傀儡,玩弄于股掌之间,生、死、废、立皆不由自主。国舅何进,立刘辩为帝。后值董卓入京,为树其威严,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迁都长安。一路上颠沛流离,帝后百官讨饭为生。后来,司徒王允定计,使吕布杀了董卓。董卓死后,其部下李傕、郭汜入犯长安,强迫帝后百官迁回洛阳。面对洛阳的残垣断壁,献帝缺衣少食,朝不保夕。大汉天下,亦有累卵之危。

此时幸亏曹操大军赶到,除掉了李、郭二人。迎驾许都,好生侍奉,献帝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正可谓“安邦固本”。如此大功,就算有专权的一面,也比董、李、郭三位不知要强过百倍?难道,曹操对懦弱皇帝的俯首帖耳就真的能“匡扶汉室”么?要知道,汉室倾颓的原因不是曹操弄权,而是前几代皇帝的昏庸无能。况且曹操终其一生也未称帝,反而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汉王朝的衰竭,巩固了国家根本,扫除群雄,统一了北方。使战乱频仍的中原大地安定下来,人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曹操不仅灭了自立为帝的袁术,另立朝廷的袁绍,还有割据一方的张绣、刘表、马腾等军阀。也打击了北方游牧民族觊觎中原的势头,扩大、巩固了汉朝疆域。他自己曾说:“设使国家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可见孟德于汉,实有功也。

2、所谓“利己”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的名言。也是他得罪天下人的原因之一。一个人,宁肯对不起所有人,也不能让所有人对不起自己,那就太不地道了。

首先申明一点:人性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况且生逢乱世,人人求得自保。当时,曹操行刺董卓未成而被通缉,惶然如惊弓之鸟。与中牟县令陈宫一同逃至父亲旧友吕伯奢家中。伯奢叫家人好生招待,自己去西村沽酒。曹、陈二人听见磨刀霍霍,疑其图己,手刃其全家八口。当发现吕家人不过是要杀猪款待自己时,

曹操仰天长叹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第四回)但这句话是有语境的,只是就事论事,意思是我错杀了人家,但也没有办法。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宁可对不起人家,也别对不起自己了。

毛批说:“此犹孟德过人处也”,“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换了别人,一定反过来说“宁肯天下人负我,不叫我负天下人”了。然而“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呢?人们都装作正人君子,只有曹操坦率说出。宁当“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连一贯反曹的毛宗岗父子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曹操超过别人的地方了。

3、所谓“坏事”

曹操的性格不是他与生俱来的,而是他生存、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三国这个动乱的封建时代充满了尔虞我诈、相互倾轧和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要想做一个能够震撼各方人士,平定四方的领导者,是避免不了残忍的出现,也缺少不了各种军事才能。

例如:曹操与袁术对决数日,军中粮草不济。粮官王垕人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曹操说:“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依命以小斛分散。军士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垕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操呼刀斧手推出门外斩讫,出榜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我们今天看来,这并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出征在外,军心哗变是非常可怕的。想那李隆基,堂堂天子,面对“六军不发”也“无奈何”,缢死了他最爱的女人。“无毒不丈夫”。以大局为重,牺牲一人,保证十七万大军的稳定,真智士也!万不可学那霸王项羽,为了面子,不愿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真乃“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二)、雄也!足见其雄

不仅如此,曹操还具备着许多别人没有的闪光点,我认为完全符合中国君子的道德准绳:

1、亲仁爱众:

首先,儒家要求人们“爱众亲仁”,我们看曹操是如何做的。

官渡之战中大败袁军后。于袁绍营中拣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

与袁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

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这里曹操理解众人为了求生而迫不得已顺强弃弱的普遍心理。

虽然摆脱不了些许为了安抚军心的用心良苦,但是在这样的动乱时代,曹操

也是一个过来人,他说出的乃是自己的真心话。乱世之中,自身难保,随强

去弱是每个人的本能。曹操在战争中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遭遇,对此有着强

烈的真实感受,所以他深刻理解众人的心情。因此我不认同很多评论中说曹

操的一切宽容和仁义都是为其谋术服务的,实质上可以看做曹操发自内心的

肺腑之言。试想一下,如果是袁绍发现了部下与曹操私通的信件,还会象曹

操一样一烧了之吗?

建安七子中有名的陈琳,在袁绍手下当差时曾起草过讨伐曹操的檄文,

骂得很难听。后来袁绍战败,陈琳被俘后曹操问他:“汝前为本初作檄,但

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陈琳只好谢罪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曹操便赦免了他,并任命其为“司空军谋祭酒”。

说明曹操广阔的胸襟绝非常人可比,足见其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气度。

2、义薄云天:

对待朋友,曹操也表现得非常义气。

曹操素与蔡邕相善。先时其女蔡琰,乃卫仲道之妻。后被匈奴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操深怜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赎之。左贤王惧操之势,送蔡琰还汉。操乃以琰配与董祀为妻。(《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文姬归汉故事已传为千古佳话,并被不断演绎。

对于背叛了他的朋友,曹操也是不忘旧恩的。

中牟县令陈宫,因吕伯奢之事离开曹操,并辅佐吕布与曹操交战。白门楼吕布殒命之后,陈宫被擒,宁死不降欲引颈就戮。曹操问他:“公台啊,你死后老母和女儿怎么办呢?”陈宫回答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不杀别人的至亲,广施仁政的人不灭别人的子嗣。老母的生死,不在我,而在于你啊。”(《三国演义》第十九回)陈宫死后,曹操为其母养老送终,嫁其女。尽到了一个

朋友最大情谊。真义士也!

3、礼贤下士:

《三国演义》中到处都展现了曹操知人善用、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虚心纳谏的广大胸怀。由一开始,他就能识别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并非平凡之辈。显示出曹操知人善用的才能。

在动乱的年代,每个得天下的人都是靠人才的相助方能完成大业的。刘备三顾茅庐,曹操又何尝不想呢?在许攸来投靠的一幕可以验证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时操方解衣歇息,问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跣足,就是光着脚,那么曹操这个时候跣足而出迎接许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来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脚,一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就往外跑,大喜过望;第二种可能是表示尊敬,因为依照古礼光脚是表示尊敬。我们知道,曹操后来地位很高了以后,汉献帝给了曹操一个特殊待遇叫“剑履上殿”。剑就是带剑,你可以佩着剑去见皇帝,履就是穿鞋,这说明一般的人是不能穿鞋见皇帝的。能不能穿袜子呢,看地位,地位高的人可以“袜而登席”,穿着袜子走到席位上,地位再低一点一定要光脚。所以光脚可能是表示尊重。

无论文武将才,他都非常渴望能够得到。在他的手下将士劝其杀刘备时,他觉得刘备是个人才,值得留下来任用。对待关羽、张辽以及别人手下来投奔的其他将士的态度,还有哭奠已亡的郭嘉、典韦等等我们都可以看见曹操宽广的胸襟和爱才的心情。

4、智略无双:

带兵打仗、统帅三军,靠的就是策略与计谋。

他赏罚分明,一视同仁,不厚亲薄疏,以定军心。行军之次,见一路麦熟;民逃避在外。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曰:“吾出兵讨贼,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百姓闻谕,不无欢喜称颂。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正行,忽马窜入麦中,践踏了一大片麦田。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乃以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所以军士愿为之死战。在当时那种时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割发也是一件不同寻常之事,谓之“髡刑”。曹操爱民守法,但是作者说“曹瞒诈术深”,我觉得未免牵强。曹操在这里的赏罚态度非常明显,安定了军心。

另外,曹操的计谋比起“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也毫不逊色。且不说他东征西讨平定诸侯的胜利战役,就是一些小事也令人拍案称奇。“望梅止渴”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佳话。曹操率众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附近没有水源,将士饥渴难耐。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有大梅林,甘酸可以解渴。”梅子酸甜可口,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部队得以继续前行,保证了战略计划顺利实施。真乃足智多谋之士也。

5、忠勇之士:

曹操为国尽忠甚至甘冒生命之险。

众官员商议讨伐董贼时,不知所措,面面相觑。只有曹操自告奋勇出来请愿亲自去刺杀董卓,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卒曹操承担着国人的希望和重任。这是在玩命,如果失败就只有死路一条,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曹操是个非常勇敢、有胆识的将士。

另外,他的临阵不危,随机应变,也在这一事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淋漓尽致。“操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之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马鞍。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三国演义》第四回)这一件事情是他随机应变的最佳表现。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每个人都有爱护自己生命的本能,既然自己有能力虎口脱险,为什么非得要去送死。如果当时他刺杀不成反而被董卓所害,他肯定被世人称为“忠臣”,那么,如果不成功呢?随机应变保住性命,等待时机再次出手就不忠了么?况且曹操刺董失败后并没有罢手,而是回乡后立即散尽家财招募人马讨伐董卓。

为汉除贼,可谓之忠,单身刺董,可谓之勇。由此可见,曹操真乃忠勇之士也!

6、诚信待人:

义释关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以后,独自投奔河北袁绍。曹操使用计策把关羽围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张辽来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只投降汉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曹操爱才心切,答应了关羽的全部要求。后来曹操跟袁绍交战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关羽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为白马解围,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不久,关羽得知兄长刘备在袁绍那里,就向曹操告辞。曹操知道他的来意,推托不见。关羽就挂印封金去投奔刘备了。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不但没有追究,还屡次派人前去报信,允许关羽离开,并告诫下属不得阻拦。

要知道,关羽可是刘备的左膀右臂。而曹操早就看出刘备不是池中之物,早晚必成大器。义释关羽意味着放虎归山,令对手如虎添翼。但他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他早先对关羽的承诺: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他是爱才的,但成大事者为了垄断人才必须不择手段。比如周瑜,他开始对诸葛亮也惺惺相惜过,但拉拢无效后便一心要除掉他。因为“此人计谋胜我十倍,若不早除,必为东吴之祸。”全不顾当时孙刘联盟之谊。相比之下,曹操真乃一诺千金之人也。

三、功过千秋

从历史的角度上说,曹操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文治:

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在文学上也有着非凡的建树,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在当时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在他的倡导下,“建安风骨”得以发扬光大。他自身也很有成就,诗文并茂,独树一帜,文章流行于世。

《嵩里行》就是曹操的早期作品之一。时值董卓作乱,在曹操的号召下,十八路诸侯向洛阳进发,讨伐国贼。但是,诸侯们各怀心事、不思进取,整日置酒高会。并因各自利益摩擦不断。曹操看在眼里,十分失望。同时,诗中反映出了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与悲悯与自己的痛心。试问如此深刻的感情,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奸贼写出来的么?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汉献帝迁都,曹操平定冀州后,文学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学士人在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同时,创作出许许多多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反映时代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使建安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得以蓬勃发展,同曹操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以文人的身份领导文学,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曹操的特殊历史地位和身体力行的投入创作可以说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曹操除了以自己的特殊身份积极推动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外,他个人在文学艺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开启了用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后来的《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作品为人熟知,“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隽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勇壮,“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浩然。字字句句都表现出拯救苍生的雄心壮志。脍炙人口,千古传颂。仅凭这些诗句的文学修养与才能,就绝非其他三国英雄们可以比拟的。曹操的性格特点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立意刚劲,造语质直。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奠定了建安风骨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外,曹操还精通兵法,并将自己多年征战在军事上的看法著成兵书,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军事书籍。

(二)、政绩:

东汉王朝后期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与继之而来的军阀混战中,打着勤王旗号的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和镇压农民起义、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都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曹操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制,兴修水利,减轻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沉重负担。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刚刚走上仕途就用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全面推行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因而收到了较好效果。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风气都与以前有所不同。司马光称之为“化乱为治”。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的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

推行法治政策的同时,曹操集权于己,不容许臣下有结党行为。他下令说:“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虽私结好于他人,用千匹绢,万石谷,犹无所益”。曹操说:“要能刺举而办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所谓“贤人君子”,主要指世族大家,他们累世为官,枝连叶附,名望和势力很大。曹操对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笼络,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实权;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贱的校事来检查、监视他们的行动。至于这样做有无必要呢?在当时情况下,设置监视大臣行动的校事,以防汉末和袁绍集团内大臣结党拉派的重演,还是不无道理的。从曹魏政权的内部结构看,世家大臣最多,潜在的危险也较重。不这样,是难以制服他们的。

四、结论:

总起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我们说曹操统一北方及其相应采取的一些措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与孙、刘集团形成鼎足之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抹杀的。我认为不论是与同期的孙权、刘备等比较,还是同历史纵向对比,曹操都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参考文献】

【1】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M]. 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6月.第一版. 【2】于非编著.中国古代文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

【3】易中天著.易中天品三国(上、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4】袁行霈编著.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