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朱熹《周易本义》之比卦

8-朱熹《周易本义》之比卦
8-朱熹《周易本义》之比卦

朱熹《周易本义》之第八卦比

《易經》第八卦比水地比

坤下坎上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后夫凶。比,亲辅也,九

五以阳刚居上之中而得其正,上下五阴,比而从之,以一人而抚万邦,以四海而仰一人之象,故筮者得之,则当为人所亲辅,然必再筮以自审,有元善长永正固之德,然后可以当众之归而无咎,其未比而有所不安者,亦将皆来归之,若又迟而后至,则此交已固,彼来已晚,而得凶矣,若欲比人,则亦以是而反观之耳。

彖曰:比,吉也,此三字,疑衍文。比,輔也,下順從也。此以卦体释卦名义。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后夫凶,其道窮也。亦以卦体释卦辞,刚中,谓五,上下,谓五阴。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地上有水,水比于地,不容有间,建国亲侯,亦先王所以比于天下而无间者也。彖意人来比我,此取我往比人。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比之初,贵乎有信,则可以无咎矣,若其充实,则又有他吉也。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柔顺中正,上应九五,自内比外而得其贞,吉之道也,占者如是,则正而吉矣。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得正则不自失矣。

六三:比之匪人。阴柔不中正,承乘应皆阴,所比皆非其人之象,其占大凶,不言可知。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六四:外比之,貞吉。以柔居柔,外比九五,为得其正,吉之道也,占者如是则正而吉矣。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一阳居尊,刚健

中正,卦之群阴皆来比己,显其比而无私,如天子不合围,开一面之网,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故为用三驱失前禽而邑人不诫之象,盖虽私属,亦喻上意,不相警备以求必得也,凡此皆吉之道。占者如是则吉也。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由上之德,使不偏也。

上六:比之無首,凶。阴柔居上,无以比下,凶之道也,故为无首之象,而其占则凶也。

象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以上下之象言之,则为无首,以终始之象言之,则为无终,无首则无终矣。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讲解学习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 欲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 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 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四书集注·孟子》) 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十三) 二、“天理”指的是什么? “天”指的是什么?“理”指的是什么?“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1]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2]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4]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6]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1] “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2] “理,只是一个理。理举著,全无欠阙。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只为只是这个道理,自然血脉贯通。” [2]……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 [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6]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7]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朱熹希望留存的“天理”。 “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 [8]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 [6] “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灭人欲”指的是什么?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2] “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9]既然“天理”包含“人欲”,那么灭人欲不就是灭天理吗?这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人文学院班级:10级社会工作班姓名:张伟业学号:201040103125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课程名称:中西方社会思想史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学生:张伟业 (人文学院10级社会工作,学号201040103125) 摘要: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提出经过了严密的哲学、伦理学理论论证,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的,今天要想正确认识这一思想,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进行。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进过了一个学期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学习,我认识了很多中国历史中那些灿烂浩渺的思想,了解了诸如孔孟、老庄这样的历史名人。明白了思想,特别是社会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我想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一些观点 “理”、“欲”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大问题,南宋朱熹是儒学中对之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因而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熹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他还说:“今天下之事莫不有理。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子之事父便有孝之理”。可见他说的“天理”,其要义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这似乎是共识。但对朱熹“人欲”之说的解释似有歧义,尚须讨论。以往一般认为朱熹讲的“人欲”就是人的一切欲望,包括衣履住行,饮食男女。由之,认为朱熹说的“去人欲”或“灭人欲”就是革舍和消灭人的一切欲望,如同宗教家将一切物质欲望视作人生无可避免的罪蘖一样。从而认为朱熹的“去人欲”、“灭人欲”就是僧侣主义的禁欲主义。 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学术界对朱熹的“理欲观”持批评的成分较多,而对其合理因素持肯定的成分较少,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一 “理欲之辨”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论的热门话题。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命题,并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1]。他认为,“今天下之事莫不有理。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子之事父便有孝之理。”[2] 在这里,朱熹所说的“天理”的要义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这在学术界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对朱熹的“人欲”之说在学术界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 以前有学者认为朱熹的“灭人欲”就是消灭人的一切生活欲望,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在朱熹看来,所谓“天理”与“人欲”之别在于,“合道理的是天理,循情欲的是人欲”。在这里,“合道理”就是指符合“礼”,“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4]而“循情欲”则指按照个人欲望毫无节制地行事,这种过分的欲望就是人欲。朱熹举例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1]这就是说,人要吃饭,这是合理的,是天理;而要求饭要吃得美味,这就是人欲了。可见,朱熹对人们的基本生活欲望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此外,关于“天理”、“人欲”的含义,过去的解释多有片面之处。就“天理”而言,以前一般人都认为是指三纲五常,即封建的伦理道德。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不全面。其实“天理”还有两种重要的含义:其一,“天理”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这里说理是“形而上之道”,就是说,“理”是物体所以形成的法则或规律。其二,“天理”还包含有思维规律之义。朱熹说:“盖天理者,心之本然,循之其心则公而且正。”[6]这里所说的“心之本然”,就是指人的心灵本身具有思维规律,人们如果按照“天理”进行思维,亦即按照心灵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进行思维,就会处事公平而且正确。 就“人欲”而言,过去人们将其解释为人的一般欲望,这也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朱熹所说的“人欲”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私意之欲”,即人为的违反自然法则的不正常的无节制的欲望;二是指“公共之欲”,即符合“天理”之欲,如饥食渴饮都是欲,但这种欲是公共的、不得不满足的欲,故这种欲不能称之为欲,而称之为“天理”。朱熹所说的“灭人欲”,就是要遏制人的“私意之欲”。朱熹认为“人欲”和“天理”是互相消长的,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应把握好分寸。他说:“人只有固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1]而“盖天理中,本无人欲,惟其流之有差,遂生出入欲来”。同时,他还说:“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这里所谓“安顿得恰好”是指“适中”之意。因此,对普遍的“公共之欲”,不得不满足的欲,若分寸把握得不好,超出应有的限度,就会滑向私欲。总之,朱熹认为,对自我的欲望予以自律和节制,进行妥善的处置,使之不违反“公共”的原则,即属“天理”。 那么,朱熹为什么会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命题呢?众所周知,历代儒家都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问题。朱熹作为宋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其道德修养论集中体现在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他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之所以将道德修养功夫围绕“存天理,灭人欲”来进行,这是因为:首先,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为了扬善去恶。他认为,“天理人欲不两立”,而天理和人欲的对立,就是公与私的对立。在他看来,凡符合天理的就是公,凡属于人欲的就是私。“性主于理

浅析朱熹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人们对其思想进行片面地批判,而今天的我们在研究时才发现,其思想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反腐倡廉和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上,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是他的重要思想主张。其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世历代统治者则利用它作为扼杀人性的工具,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也是过分地强调其消极作用,而对其积极作用谈及甚少,在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汲取其思想之精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更加清楚地认识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一、朱熹“天理”、“人欲”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在朱熹看来,“天理”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存在于万物产生之前。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1】“理”是宇宙的本体。同时“天理”还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2】而且朱熹认为,“浑然天理便是仁”【3】,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仁”是浑然天理,那么循天理便是义,“义者,天理之所宜”,“礼者,天理之节文”,【4】所宜、节文都是天理存在的状态。天理不仅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且体现为人伦,“父子、兄弟、妇夫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5】父慈、子孝、弟弟、夫妇敬都是天理之自然。同时,天理是心的本然,“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6】心之本然是指心中浑然天理,而无一丝人欲杂念;而且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是先验的。

教育学知识:存天理,灭人欲——走进朱熹

教育学知识:存天理,灭人欲——走进朱熹 在教育学发展史上,宋朝时四书五经是主要的教育内容,这时候四书五经为什么会成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呢?这背后的重要推手就是朱熹,朱熹写了《四书章句集注》集合了四书内容,使得四书超越五经开始成为正统的教育内容。这个时候四书五经成为教材,也是科举选士的依据。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关于程朱理学的其他人譬如程颢,程颐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程朱理学的两句话我们应该都听过,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最开始程朱理学提出这些话的时候是约束统治者的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约束女性,到了元明清时期,统治者对程朱理学断章取义把这些话语用来约束百姓和女性。程朱理学的“理”说的是什么?是封建伦理道德。这是我们所说程朱理学。 关于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朱熹是南宋的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称朱文公,朱子。朱熹生于福建南平,在南平朱熹创建了闽北三舍,分别是: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沧州精舍。寒泉精舍建立是因为朱熹的母亲去世时,他给自己的母亲选了墓地就在寒泉附近,后来朱熹就在这建立了书舍,也就是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的建立是朱熹在仕途受挫,回到武夷山这个地方,在这里建立的书院,就是武夷精舍,也就是这个时候理学成为主要流派。最后就是沧州精舍,建立沧州精舍是因为朱熹的长子早逝,朱熹受到打击,于是去了沧州建立了书院,在这里同样的写书,收徒,讲学,建立沧州书舍的这一时期是朱熹思想的集大成时期。《四书章句集注》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那为什么叫章句集注呢?说的就是《大学》和《中庸》,对《大学》和《中庸》的注释就是章句和集注。在朱熹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对《论语》和《孟子》做了注释,朱熹做的就是前人的这些注释集中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理和欲,讲的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关系。朱熹总结先秦以降诸家“理”、“欲”之争的得失,融会贯通儒家的“理”、“欲”观,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天理”不是天的道理,而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人欲”也不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愿望。自宋明以降直至清末,随着“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这一观念也被制度化、法制化,上升为道德纲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新中国成立推翻了旧道德,“程朱理学”从圣殿的宝座走向被批判与否定,“存天理灭人欲”被作为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朱熹被作为罪魁祸首,长期受到批判。今天,我们反思传统文化,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剖析,厘清理论的实质、作者的本意和统治阶级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正本清源,为时所用。 一、从人文礼教的角度重新认识“天理人欲”学说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不是封建礼教?从理论上予以辨析是有必要的。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礼教?什么是封建礼教?除了封建礼教,是否还有其他礼教?中国是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建立了礼教的思想体系。先秦时期流传下来《周礼》、《仪礼》、《记》就是最古老的礼学典籍。《礼记·曲礼》说,为了使人“自别于禽兽”,圣人起,“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这就是说,圣人制定礼来教人,目的是使人自觉地区别于禽兽,走向文明。这应当是对礼教最早的解释。《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说的就是古代的“六经”之教。其中,“恭俭庄敬”就是礼教的结果,是指严肃认真、节俭收敛、庄重恭敬,包含了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可见,礼教是关于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封建礼教,顾名思义,是指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封建礼教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最高统治集团的利益,却不代表全民的利益。所以,封建礼教也就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封建社会的礼教起源《周礼》,它产生的基础是周代的封建制度。但那个时代的“礼教”,在春秋战国时,便已“礼崩乐坏”。秦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已无“封建礼教”的社会基础。汉代尊儒术复周礼,但所复之礼也与周礼大相径庭。即使周代之礼,也并非都是糟粕。周行分封,诸侯王、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思想自由,可行自己之政;王畿即周王自己的封地却很小,但诸侯国都去朝拜他,这中间使各诸侯国凝聚在一起的就是礼教。周公佐成王,一沫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尚礼如此,故使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这都是礼的力量。当然,宋明以后,理学盛行 ,统治者大力宣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加强思想控制。所以,笼统地说封建社会只有“封建礼教”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封建礼教形成的过程中,人文礼教也在积淀过程中形成。人文礼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认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和规范的行为。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包含了对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人文礼教反映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共性、人的共性、民族的共性,是千百年来民族精英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孔子讲仁、义、礼、智、信,讲“为政以德”;老子讲“无为”,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孟子讲仁政,讲“浩然之气”,讲“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周易》讲“自强不息”,讲“厚德载物”等,都不属于封建礼教的内容,而是人文礼教的内容。笼统地把中国古代礼教称为封建礼教,并予以全面否定和抛弃,这将混同礼教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抹杀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的质的区别。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 【摘要】: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思想体系包含广大, 涉及众多范围,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今天我们重新研究朱熹的思想就会发现,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仍然 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一、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因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而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 那么,朱熹为什么会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著名命题呢?众所周知,历代儒家都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问题。朱熹作为宋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其道德修养论集中体现在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他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之所以将道德修养功夫围绕“存天理, 灭人欲”来进行,这是因为:首先,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为了扬善去恶。他认为“天理人欲不两立”,而天理和人欲的对立,就是公与私的对立。在他看来,凡符合天理的就是公,凡属于人欲的就是私。因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 二、个人对“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的看法 我觉得这里的“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朱熹所说的“灭人欲”指的是:“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 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 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四书集注·孟子》) 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十三) 二、“天理”指的是什么? “天”指的是什么?“理”指的是什么?“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1]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2]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4]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6]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1] “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2] “理,只是一个理。理举著,全无欠阙。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只为只是这个道理,自然血脉贯通。”[2]……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6]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7]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朱熹希望留存的“天理”。 “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8]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6] “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灭人欲”指的是什么?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2] “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9]既然“天理”包含“人欲”,那么灭人欲不就是灭天理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那么朱熹要灭的人欲指的是什么呢?朱熹“存天理”是希望留存的是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形成 两宋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一种以「理学」着称的学派。理学是佛教、道教思想渗透到儒家哲学以后出现的一个新儒家学派。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孔孟之道独霸学坛,由汉至唐经学都颇发达。但汉儒治经偏于考据,流于破碎;唐儒则重于注疏,过于支离。随着儒、佛、道之互相渗透,宋儒不屑拘泥于旧经,便以阐释义理为主,使之发展为新儒学,故称理学,亦名道学或宋学。 “存天理,灭人欲” 理学的初创者为北宋的周敦颐,而发扬光大者是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及南宋的朱熹。程颢字伯淳,程颐字正叔,洛阳人。二人同师于周敦颐。周敦颐提出「无极」是宇宙之根源,而二程则更进一步提出「理」是天下万物之本。但程颢注重内心修养,后为南宋陆九渊所承。程颐主张格物致知,并提出「去人欲,存天理」,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其主张由南宋的朱熹所祖循,并称为「程朱之学」。 周敦颐素来被看作是理学的开山祖师。所谓宋明理学的主题即“心性义理”的提出主要还是周敦颐的贡献。 所谓"心性义理"主要是指性命道德问题,它既是宋明儒学的主题,也是整个儒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孟子和乃师子思,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并没有就这些问题展开充分的论证。此后的一些儒者如苟子、董仲舒、扬雄、韩愈等,虽不同程度地提出各种说法,但由于主要停留在儒学淑世淑人的教化目的上,因而只能触及人性的善恶层面,而不可能具有本体的意义。只是到了佛教传入中土后,一些佛教徒为了解决佛性问题,才开始借用儒学的心性术语,从而使心性义理问题具有本体的意义。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周敦颐重提心性义理之学且得到宋儒的赞赏与支持,其思想资源主要是来源于佛教的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后来,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在朱熹看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的精髓之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朱熹在“存理灭欲”理论上的作为,更多的在于阐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在朱熹那里,“人欲”,指的是“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并非同一概念。比如,“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可见,朱熹所说的“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因此,朱熹并不一概反对人的欲望。他说:“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然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朱熹反对的是沉溺于人的欲望之中。他甚至还说:“人欲也未便是不好。谓之危者,危险,欲堕未堕之间,若无道心以御之,则一向入于邪恶,又不止于危也。”认为人欲只要有“道心以御之”,就“未便是不好”。同时,朱熹也不是盲目地抵御外物的诱惑。他反对司马光“?御外物”的思想,说:“夫外物之诱人,莫甚于饮食男女之欲,然推其本,则固亦莫非人之所当有而不能无者也。但于其间自有天理人欲之辨,而不可以毫厘差耳。……今不即物以穷其原,而徒恶物之诱乎己,乃欲一切?而去之,则是必闭口枵腹,然后可以得饮食之正,绝灭种类,然后可以全夫妇之别也。”显然,朱熹并不是一味地“?御外物”,而是要求通过“即物以穷其原”,正确区分天理与人欲。 至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朱熹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朱熹说:“天理人欲,其间甚微。于其发处,仔细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知其为天理,便知其为人欲。既知其为人欲,则人欲便不行。”“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虽在静处坐,亦须验个敬、肆。敬便是天理,肆便是人欲。”在朱熹看来,要“存理灭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 长期以来,大众对“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的理解存在普遍的误读,因此对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持续的批评和抵制。文章通过分析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背景,发现这一命题实际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存天理、灭人欲”带有浓重的保守和封建色彩;另一方面,朱熹提出这一命题的目的是在当时社会濒临失序的情况下重建社会秩序,具有超越其时代性的意义。 标签:理学;朱熹;天理;人欲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儒家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重构,留下了庞大而系统的著作。在朱熹众多的著作和命题中,“存天理、灭人欲” 最为人熟知,同时也为朱熹招致了最广泛的批评。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存天理、灭人欲”被解释为一种泯灭人性的政治主张,进而被当作旧文化的代表而饱受抨击。“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提出的命题,如果脱离其时代背景抽象地解释这一命题,必然无法呈现朱熹的本意,更无法客观地评价“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被误解最深的儒家名句,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被严重忽视了。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了朱熹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深刻思考,在充分批判了其封建思想之后,这一命题具有超越其时代的现实意义。 一、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命题时代背景 自秦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一直面临重建礼乐生活的问题。西周统治以礼乐为核心,以礼导民、治教合一,在统治制度上与思想教化上形成了以礼乐为导向的统一。此后,经过春秋战国,制度层面与思想文化层面的礼乐已然全面崩坏。秦汉时期为完善统治,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新的郡县制建立后,相应的思想教化未深入民间,导致治教分离。官府以簿书、狱讼、兵食为治,礼乐沦为形式化的虚名,失去化民成俗的实质功能,由此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唐末五代,本就脆弱的社会意识形态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彰显政权合法性及文化合理性,重建礼乐成为宋代最为紧迫的现实需要。 北宋初期士大夫对于重建礼乐的理解多在制度层面,解决历史断裂、回向三代之治的途径就是恢复具体的三代礼乐制度。欧阳修主张恢复封建、井田与冠、婚、丧、祭、搜田、燕飨之礼等具体制度,重建礼乐塑造民众生活的功能;石介以井田、什一、封建、乡射、学校等具体制度来解释“三王大中之道”。然而在礼乐已经成为虚名,其神圣性和规范性在郡县制的政教分离中受到摧毁的情况下,回归礼乐制度不足以重建礼乐秩序。 朱熹正面临在平民化的郡县制历史条件下重建封建礼乐的问题。他认为重建礼乐不是简单回归制度所能达到的,必须把礼乐精神推向民间,使之深入人心。他把礼乐与人性相联结,将礼乐推广到不同的历史时空。《宋史·道学传》:“三代

论朱熹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期末论文 论朱熹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姓名:田俊 学号:2008021143 系别:政法系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 0 8 级 指导教师:刘老师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

论朱熹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政法系08级思政1班田俊学号:2008021143 【内容摘要】: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把“三纲五常”说 成是“天理”,他认为“天理”就是封建的政权,族权和夫权归结为神权。本文围绕“无极与太极”和“道与道体”进行展开分析。以更好的学习朱熹的本体论思想。 【关键词】:本体论;理;道;器。 一、无极与太极。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二性,物质第一性,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对于世界的本源问题,历史上各大学派众说纷纭。《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道”产生天地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阳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即“道”自生;一生二,即“道”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统一叫“冲气”,由阴气和阳气,冲气三者产生了万物,所以万物都含阴阳的对立,在在冲虚之中得到了统一。而朱熹对世界的本源问题另有解释。 朱熹认为: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无形无象的“太极”,朱熹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作了发挥,把传统的阴阳五行说纳入理学唯心主义体系,构造出一套宇宙形成论,他把“无极而太极”解释为“无开而有理”。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理论,他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万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际,分际甚明,不可乱也。”朱熹和二程一样,认为“理”是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理”是生物之“本”,气是生物之“具”,即形成万物的材料。朱熹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及人的产生,都是“理”和气“气”,“性”和“形”的统一,但是,他同时强调二者的区别,指出“形而上”和“形而下”分际甚明,不可乱来,,“理”是所以为是器者,不会造作,而“气”则能酝酿凝具生物。 朱熹对“理”深入考察,他在《大学或问》中,规定了“理”这一范畴的涵义,“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其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是皆得于天下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也。”“理”有三层意思: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二是物之“所当然之”,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已”者。朱熹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而人的活动的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当然,所以然,必然三者,在朱熹那里是统一存在于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之中的,朱熹反复讲“不容已”“不可易”说事物的“理”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他在这里强调了“理”的客

另一种声音_对朱熹_存天理_灭人欲_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收稿日期]2002年1月 [作者简介]洪映萱,厦门教育学院师训处讲师。 另一种声音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洪映萱 (厦门教育学院,福建厦门) [摘 要]朱熹生前与身后的遭遇很不一样,这与他的理学观有关。一个学者的学说引来众多 的毁誉,实在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现象。到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古人与他们的学说?本文认为应该从历史的角度,考查古人在其时其地的言论。历史是客观的,看待历史也同样应该具备客观的眼睛。 [关键词]朱熹;理学观;历史;客观 历史绵延在时间的长河中,事件和人物构成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主角。一个个粉墨登场的人物,他们的笑貌、言谈、举止构成历史最生动的一面,让冗长、沉闷的历史有了声响,变得丰富。毫无疑问,那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往往成为历史的焦点、亮点。朱熹,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一个人物。 一、朱熹理学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1123年,朱熹的父亲朱松来福建做官。1130年,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在尤溪呆到八岁,随父迁建瓯。1148年,朱熹19岁,考中进士,24岁,朱熹见到他最重要的导师李侗。李侗和朱松都是沙县罗从彦的弟子,罗从彦是杨时的弟子,而杨时是洛学程颢和程颐的弟子,由二程、周敦颐上溯,直接承继孔孟的儒学传统。这种学术传承脉络被理学家们称为道统。闽学是道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杨时是闽学的开创者,传罗从彦,再传李侗,三传朱熹。朱熹是闽学的集大成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以至人们往往把闽学称为朱子学。由于道统入闽,闽学理所当然成为学术正宗。朱熹突破了地方性学派的限制,成为 中国中古新儒学———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宰相吕蒙正每天必吃鸡舌汤,杀鸡的鸡毛堆成了山。丁谓作相,勾结宦官雷允恭,贪污挥霍,密令皇宫后苑工匠制作金酒器,“四方赂遗,不可胜记。”蒲宗孟(曾任尚书左丞、知州)每天宴饮要杀猪、羊各十只,燃烛三百。有人请他减少些,他发怒说:“你们要让我在黑房子里挨饿么?”官员们以“受贿为生,往往致富。”自上至下的大批官吏,遇事因循苟且,而又贿赂公行,侈靡腐化,庞大的官僚机构日益腐烂。蔡京“享用侈靡”,做一碗羹要杀鹑几百只,家中大量养鹑,一次留讲议司官员吃饭,单是蟹黄馒头一项,就用钱一千三百多贯。蔡京子蔡攸有一次在宫 中与艺人一起取乐戏笑对宋徽宗说:“所谓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娱乐。岁月几何,岂能徒自劳苦!” ②徽宗听了,深以为然。这一伙统治者,整天醉生梦死,生活越来越腐化了。 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③之说,并对它进行了界定。此外,他 还根据当时国家和朝野的现实状况提出“格物致和”和“正心诚意”④之说。这些学说对当时以及后世影响 极大。历朝对此毁誉不一,朱熹也为此历尽坎坷。他的追随者因误解而背叛他,他的敌人因仇视而曲解他。 二、朱熹学说的历史命运  第4卷 第1期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Vol.4 No.1 2002年3月Journal of Xiamen Educational College Mar.2002

朱熹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1,下列不符合宋代哲学思想发展特点的是() A、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B、朱熹是理学发展集大成者 C、认为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 C、认为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 - 正确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2,社会上流行的口头禅是一个时代的反映。比如:“天理良心”“诚心诚意”“人欲横流”“涵养功夫”等等,这些口头禅流行时间不会早于() A.北宋 A.北宋- 正确B.元朝C.明 朝D.清朝 3,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1)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2)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3)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4)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1)(3) B、(1)(2)(3)(4) C、(2)(4) D、(1)(2)(3) D、 (1)(2)(3) - 不正确 4,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确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C、明朝- 正确 D、清朝 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正确B.培 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6,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辩哲学阐释儒学 D.吸收佛道的思辩哲学阐释儒 学- 正确 7,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心学广泛传播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正确 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 的民主思想 8,下列引文,符合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的是() A.“夫盈宇宙者,无非物”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宇宙 之间,一理而已” 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 正确D.“天,有形之大者也” 9,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B.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C.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D.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D.理学缺 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正确 10,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 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正确D、从人的本性出发 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 “天理”指的是什么? “天”指的是什么?“理”指的是什么?“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朱子语类》卷一)“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朱子语类》卷六)“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朱子语类》卷十五)“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朱文公文集·答黄道夫》“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朱子语类》卷一一七)“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朱子语类》卷十五)“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近思录》卷一)“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语类》卷一)“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理,只是一个理。理举著,全无欠阙。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只为只是这个道理,自然血脉贯通。”(《朱子语类》卷六)……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朱子语类》卷一)“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近思录》卷一)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印光大师文选》第二章)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朱熹希望留存的“天理”。 “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朱子语类》卷四)“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近思录》卷一)“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灭人欲”指的是什么? 宋人袁采说的明白:“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人惟纵欲,则争端起而狱讼兴……” “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爱之心,但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有动物性,就是说人有时候也有兽性。这兽性就是邪恶之心。这也是朱熹要灭的“人欲”。朱熹并不是什么欲都要灭…… “灭人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克己省身,“灭人欲”不是要扼杀人性,灭性欲、食欲、爱欲……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 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 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四书集注?孟子》)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十三) 二、“天理” 指的是什么? “天”指的是什么?“理” 指的是什么?“天理” 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1]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2]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 有理。” [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4] “天下万物当 然之则便是理。”[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 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6]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1] “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 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2] “理,只是一个理。理举著,全无欠阙。且如言著仁, 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只为只是这个道理,自然血脉贯通。”[2] ……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 [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6] 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 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 。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 。[7]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朱熹希望留存的“天理”。 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 [8]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 [6]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灭人欲” 指的是什么?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2] “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 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9]既然“天理”包含“人欲” ,那么灭人欲不就是灭天 理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那么朱熹要灭的人欲指的是什么呢?朱熹“存天理”是希望留存的是 人的仁爱之心。那么他“灭人欲”要消灭的是什么呢? 宋人袁采说的明白:“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 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人惟纵欲,则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