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史题目

中国古代经济史题目
中国古代经济史题目

中国古代史

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其最初基于韩桓王的“疲秦”策略,修建过程中,秦王赢政发现了韩国的意图,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嬴政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经济政治效益显著。

西门渠

又称引漳十二渠,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主持兴建,故名。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也是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史记:“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漳水浑浊多泥沙,通过西门渠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影响深远。

秧马

秧马,旧时汉族农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何时发明,尚无定论。北宋开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元代以后,继续不绝,各种式样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

圩田

又称围田,圩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提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作为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的田地。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系由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相当发达。圩田对促进唐代农业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圩田能种植高产的水稻,这样更巩固了江南的经济地位,江南的农业逐渐发达起来。圩田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的重要创造,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圩田的过度开发,也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中国古代仓廪制度发展概况

1)起源:西周的“委积法”设有廪人、仓人、遗人等职专门管理粮食的储备和调节。委积法: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2)确立:汉代的常平仓(平粜)时间:汉宣帝五凤五年(前54)实行,史载:“(耿)寿昌(汉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贵时减其价而粜,名曰常平仓。”结果:因受到异议,元帝初元五年(前44)废止。意义: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农民收益。提高效益。

3)历代常平仓的发展。王安石的常平新法:以青苗法为核心。明代预备仓的发展:粮食主要来自购买余粟,归地方官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完善。

4)隋唐义仓的出现与发展。

a、义仓的出现:开皇五年(585)令天下各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具体做法是:“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账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特点:民营(集体所有)、自愿捐纳、当社设立、备荒专用。

b、义仓的发展:“令民二三十家为一社,择家殷实而又有行义者一人为社首,处事公平者一人为社正,能书算者一人为社副。”“每朔望会集,别户上中下,出米四斗至一斗有差,斗加耗五合。”“上户不足者量贷,稔岁还仓;中下户酌量赈给,不还仓。有司选册送抚按,岁一察核。”一旦发生亏空,“为社首出一岁之米”。

c、唐代义仓的变化:收归地方政府管理,唐代直接收归中央经管。随地亩征收,“亩税二升”,成为地亩的附加税——地税,从此义仓开始赋税化。

5)宋代社仓的重振:朱子社仓之法。1、以十家为甲,推一人为甲首,五十家立一社首,凡富户无须救恤的及乡中无赖之辈皆不入甲,即贫而不愿入甲者亦不勉强。2、甲中入户造册登记人口大小,春荒贷米时成人一石,儿童五斗。丰年之冬收取“什二之息”,即借一石,收息二斗,小荒小灾之年减息一半,大灾之年则全免利息,本米待丰年收回。3、每年贷款周转情况造册上报官府,县官与乡官可以时时稽查核验,如有富家愿出米作本,报官予以表彰。

6)明清义仓的发展:个人性质

作爰田:

谓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以公田赏赐众人。也称辕田。前645年,晋背秦约,秦出兵伐晋,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三个月后被释放回国。“晋于是作爰田”,“赏以悦众”,并且随后“作州兵”,以缓和国内矛盾,和扩充军备以自强。关于作爰田的内容:换田说或轮耕说:认为爰田即指用于休耕的荒田。赏田说:认为“爰”同“援”,“赏众以田”。赏税说:“分公田之税应入公者,爰之于所赏之。牛耕田:“爰”同“辕”,推广牛耕技术。固定授田说:“自爰其土,不复易居”。土地来源:荒地。晋君的“公田”。士大夫的土地。意义: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经济的瓦解。

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

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由于关于井田制的相关考古资料的缺乏,有学者却认为,井田制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

更卒:汉代的徭役制度,指的是不论男女,到了从役的年龄,每年必须在所在郡县从事一个月的无偿劳动。依照汉制,更卒的应役方式,既可以亲自赴役,亲身服役者成为践更。也可以出钱雇人代役,不愿亲自服役,每人出钱300钱,由政府雇人代役称为过更。正卒:汉代的徭役制度,指的是成年男子在郡国服兵役一年。戍卒:指的是成年男子作为戍卫兵服役一年,包括戍守京师和戍守边疆,两者只需输一役即可。如不愿亲自服役,每人出钱300钱,由政府雇人代役。

王田制:

王莽掌权后,根据古书上记载的井田制度,于公元九年颁布的土地制度。内容,一是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即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二是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其核心是变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为封建土地国有制,企图以此来遏止土地兼并。公元11年),即诏令发布后的第三年,宣布取消王田、私属制度。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六七百年的汉末,要废除土地私有,实行土地国有,实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募役法:

又称“免役法”,宋神宗在位期间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法令。熙宁四年颁布实施。募役法(免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王安石的募役法,免除了一部分农户的徭役负担,而“免役钱”、“助役钱”又是随两税征收,即将原来由认定负担的役,转化为货币税并随地征收。这就开始了中国封建赋役制度史上摊丁入地的进程。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为日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里甲正役: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内容是以里甲作为服役单位而承担的徭役,称里甲正役。“岁役里长一人(带领一甲十户应役)”,“凡十年一周,先后则以丁粮多寡为次。”“在官者曰见年,空歇者曰排年”。主要职责:管理本里人丁事产;清勾军匠,根究逃亡,拘捕罪犯,维护地方治安;到各衙门听众差遣:“答应卯酉”、“承符呼唤”;支应“上供物料”。

1、以110为“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100户为10甲。

2、甲10户,名“全图”;其不能10户,或4、5户或6、7户,名“半图”。

3、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

4、“鳏寡孤独不任役者,则系于110户之外,著之图尾,曰畸零管事带”。

5、岁役里长1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

黄册:

赋役黄册又称明代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政府在户帖制度基础上建立了黄册制度。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1、编撰原则为里甲制度:2、编撰体例:①以里为单位:“里各编一册,册首为总图”。②十年一造,称“大造之年” 。③分别列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等四柱细帐。3、编撰内容:“首著以户籍、次田地、房屋、牛只”,即以户口为主,附带事产。4、编撰目的:征发徭役。

鱼鳞图册

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亦称“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鱼鳞图册对于中国土地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编撰原则:亦以里甲制度为前提,每里置一分图,对一里的同一地段的土地进行描绘,每图记载地块名称、类别、面积和四至等项,以及管业人的籍贯、姓名。再以乡为单位汇成总图,然后层层上报到户部。特点:以土田为主,以人户为次,与黄册相辅相成。

粮长制度

原因:从揽纳田赋现象到粮长制度洪武四年粮长制度的确立。仅在税粮较重地区设立,大致督粮数千石到万石。职责:督管田赋的征收和解运待遇:洪武年间,常常受到奖掖,或由此进入仕途;但永乐迁都北京后,粮长之役成为一种负担,造成很多富室的破产,同时粮长开始舞弊私吞钱粮,粮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金花银

明代税粮折收的银两。原意为足色而有金花的上好银两﹐又名折色银或京库折银。即货币化赋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赋税开始向货币过渡。正统年间,将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福建起运的税粮,按米麦每石折银2钱5分的比价,折收白银,称“金花银”。当时约占田赋总收入的12%。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减少了农民运送税粮的痛苦﹐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纲银

行于成化、弘治年间。“成、弘之间,乃令见役里长,随其(所属见役里甲人户)丁田,或钱输官,以供一年用度,谓之纲,以雇一年役之用者,谓之徭。既出钱,(应役甲户)则归之农,唯一里长在役,以奉追征勾摄。”意义:与均平银同,折银代役。

八分法

正德年间福建巡抚沈灼提出的。即把原来里甲正役中的“上供物料”另外分离出来单独征派。

准则:“各县每米一石,人丁一丁,岁征八分,通融各县该办之数,就于八分内分解。”即不再由见役里甲出办,而分担于通县丁粮。具有普遍的均平与一半的摊丁入亩精神。

十段锦(册)法

明代中叶在江南地区实行的赋役改革。全名为十段锦册法﹐又名十段册法﹑十段田法﹑十段丁田﹑十段粮米﹑十段均徭﹑均徭提编﹑均平提编或提编﹐名称因地而异。始行于福建。即通计一县丁粮,重新均分为十段,每年编佥一段应役(银力两差),从而革除了里甲轮当制。意义:这一改革对稳定封建秩序﹐发展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具有摊丁入亩的精神。

三饷加派

“三饷加派”指的是明末为了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在正常的税赋之外增加的辽饷、剿饷和练饷。合成“三饷”。“辽饷”始征于明神宗显皇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明廷因“辽事”紧急,加派“辽饷”,亩加银三厘五毫,第二年再加三厘五毫,第三年又加二厘,前后三加,即每亩加征银九厘,每年“辽饷”银五百二十万两。思宗烈皇帝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又强征“辽饷”,亩加征银三厘。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明廷又加征“练饷”,每年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明廷为镇压农民起义,开征“剿饷”,每年加派银三百三十余万两。“辽饷”、“剿饷”、“练饷”,合称“三饷”,三项征银高达二千万两,超过正赋数倍。广大农民倾家荡产,饥寒交迫。自万历以来,全国各地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并最终星火燎原。

地丁银:

两税法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一、原因

1、土地兼并激烈,均田制隳坏瓦解,租庸调法日久弊生。

2、农户大量逃亡,版籍紊乱失修,朝廷税源日渐枯竭。

3、财政管理废弛,收支严重失调,财政体系全面崩溃。

二、内涵

两税实指一种包含了地、户二税,分夏、秋两次征收的赋税制度。

内容:①量出以制入。③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③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jiǎo利。居人之税,④秋夏两征之,俗

有不便者正之。⑤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⑥两税外辄别率一钱,四等官准擅兴赋,惟枉法论。⑦“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

三、宋代两税法的发展与变化

1、折纳制度:两税中的田亩税从建中时代的两色(谷帛)变成三色(谷帛钱),俗称夏钱秋米制度。

2、另有税外之役:两税变成纯粹的农户田税,且以田亩为标准;而另以丁口与资产定户等,作为供役的标准。这两个特点都是从五代沿袭过来的。

3、税额加重:税额远重于建中定制时,附加杂税层出不穷,且政府在征税时辗转折变,为方便所致,而使税额增高。

4、改变分配使用:改变唐建中以来两税收入的三分方案(留州、送使、上供),财政统一收回中央支配,“除藩镇留州之法”。

四、影响

积极: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4]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

消极: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足,不久就产生钱重物轻的现象,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富人勒逼贫民卖地而不移税,产去税存,到后来无法交纳,只有逃亡,土地集中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农民沦为佃户、庄客者更多。两税法的部分内容超越了客观条件,即“尽管社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发展仍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租税改按货币计征的条件还不充分具备。”

.

一条鞭法的内容、特点、意义

含义:初名条编,又名类编法、明编法、总编法等。“编”或“鞭”、“边”。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1)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2)再通将一省丁粮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3)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

原因:1、土地兼并剧烈,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大户诡寄、徭役日重、农民逃徙,里甲户丁和田额已多不实,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徭役负担不均。针对这种现象,不少人提出改革措施,国家从保证赋役出发,遂逐渐把编征徭役的重心由户丁转向田亩。2、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用的上升,也为这一变革创造了条件。

基本内容:即将赋、役合二为一进行征收货币,废除原有的徭役佥派。

特点:1、赋役合并。2、役归于地,计亩征收。3、均征收货币。4、由官府直接征收

5、由官府募役。

作用:1、一条鞭法归并赋役或单纯归并徭役,简化了征收项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赃官墨吏上下其手贪污中饱的弊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2、一条鞭法把原由户丁负担的徭役,改为由丁、田共同负担,含有摊丁入地精神,减轻了穷苦农民的负担。3、一条鞭法实行赋役白银征收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了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4、一条鞭法将力役折银,由官府募人代役,这就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非生产性徭役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农民对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动,也有利于生产。

不足:1、劳役并未完全取消;部分实物税也仍保留,并且到后面还税外加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丁银的存在意味着人头税并未完全消失。3、赋役征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对于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而言,货币化反而加重的贫困农民的负担。特别是加征“火耗”,成为官吏渔利的新渠道。

隋唐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隋唐商业繁荣:货币改革:开元通宝的发行(单位:文)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商品结构的变化和长途贸易的发展;城市繁荣;坊市隔绝制度崩溃;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一批邸店。着商业的发展,还发展起信用与汇兑事业,这就是柜坊和飞钱的出现。长安洛阳都是当时的大读书。

宋代商业繁荣:城乡市场的繁荣;彻底冲破坊市隔绝制度,而允许临街开店。夜市出现。

草市、瓦市出现。行会组织活跃。中国最早纸币交子的出现。唐后期至宋,人口繁密的乡镇普通立市,称为草市——多数为定期交易的墟市,市镇经济崛起。城市也出现了大量的“瓦市”,以戏楼(勾栏)、寺庙为中心,多为临时性建筑,类似于庙会

汉武帝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铺开

◆1、改革币制,确立五铢钱法。(三官钱)

◆2、实行算缗告缗,排抑富商大贾。

◆3、实行盐铁专卖,推进官营垄断政策。

◆4、创办均输制度,建立平准机构。

◆5、实行酒类专卖,增加垄断收入。

飞钱:

又称“便换”,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唐宪宗年间),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这种汇兑方式一方面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同时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亦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半两钱

秦代货币。铜铸,圆形方孔,钱经一般为2.5-2.77厘米,重12 铢(我国古代规定1 两为24铢)2.5-3.35克,个别有外郭,被平素,面文“半两”二字。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规定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这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型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

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的比较

1、背景比较:

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分裂割据、战祸连年的局面后,处于经济衰败、农业凋敝的时期,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鲜卑民族逐渐意识到农耕的重要性。战乱时期中形成的大量官田荒地,加上从部落联盟大酋长转化而来的北魏皇权拥有极大的权利和威信。北魏前期实行的屯田和计口授田等国有土地的经营方式也为均田制提供了历史依据。

唐:过隋末战乱,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劳动力与土地严重分离。经过农民战争的冲击,大地主的势力被削弱、兼并力量也在不断萎缩,推行均田制的阻碍因素较少。

2、内容比较:

①妇女、奴婢和耕牛不授田,商人及僧尼均可授田。

②官吏授田更加丰厚,除永业田外,还有职分田、公廨田,数量较前朝多,其家属还可授田。

③土地买卖的限制放宽。

④授田的一些细节更人性化。对于宽乡与狭乡的概念,比前朝更明确,即“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土地还授调整的时间为十月至十二月的农闲季节。

3、推行情况比较

北魏:曾在京畿一带积极推行过均田制,而且总是从京师推广到四方;然而,总体来看北魏推行均田制很不彻底,很多地区没有实行均田制、农民生活依然困苦

唐代:推行情况比北魏较好。唐朝多次下诏严禁土地兼并,维护均田制,唐代官吏能夺贵族所占之地以还贫民,切实维护均田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均田制也无法彻底地实行。

4、影响比较

北魏:使荒闲土地与游移的劳动人手合理结合(力业相称),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受田农民,这促进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

唐代:唐朝均田制在北魏均田制的基础上,在扩大耕地面积、将土地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恢复农业生产方面起积极推动作用,使得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经济空前繁荣,长期、普遍实行均田制还为隋唐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籍的农户不断增加,使得国家能够掌握更多的劳动力,财政税收得到充分的保证;唐代均田制虽然不能够完全限制权贵豪强对土地的兼并,但多少起了一点抑制作用。

5、废止原因比较

北魏:能够用来均田的数量实在不足。加上人口增值,税收负担较重,农民遇到自然灾害就变卖田地,官僚地主兼并土地。

唐代:唐代均田制衰亡的原因应该归结为土地无限制自由买卖导致官僚地主、权贵豪强不断兼并土地,荒地数量有限导致均田不足,使均田制无法继续实行。农民逃散与户籍混乱,是均田制无法推行的重要原因。

匠籍制度的改革

元代:立国时采用拘括人口的办法,将民间的工匠强行征调集中,为官府手工业服务。这些工匠单独编入户籍,称为“匠户”定期赴官服役,世代相袭,不得更改。免除杂泛差役,生产有定额,在家可为自己生产。这些匠户失去了普通居民应有的自由,称为“匠不离局”。

明代:承袭元制,对手工业工匠实行匠籍制度。单独设立匠藉管理手工业者,并随时征发为朝廷服务,分为“轮班匠、“存留匠”、“住坐匠”。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时允许轮班匠纳银代役,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一步解除匠役,所有工匠必须交纳“班匠钱”。匠籍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工匠服役的形式。

清代:顺治二年(1645)取消工匠制度,解除工匠对官府的人身隶属关系,并免征“班匠银”。以后采取雇募制,发给工资。这在手工业生产发展史上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它标志着手工业生产徭役时代的结束,对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告缗

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商人势力、解决财政困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告缗是算缗的延伸,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武帝时,为解决财政困难,向商人征收财产税。为揭发隐

匿不报财产或少报者,颁布《告缗令》,奖励人们告发,以被告人财产的一半赏告者。结果中产以上之家多破产。

算缗

是西汉武帝时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把大工商业主和高利贷者从农民身上剥削来的财物收归国有,是历史上大规模的抑商运动。增加了国家收入,打击了奴隶制残余,缓和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巩固,但是也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汉武帝的内外功业提供了物质保证,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但西汉后期,商人与官僚、地主逐渐合流,加剧了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

开元通宝

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开元通宝是唐代第一种货币,也是发行量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开元通宝已经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财的功效。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史

2005年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典高考题】(2004年全国福建、浙江文综)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创新预测题】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位于 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3.据《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引文说明 A.铁农具与牛耕的运用使生产力显著提高 B.奴隶主贵族大量占有私田 C.各国先后都承认了土地私有 D.封建剥削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4.【高考趋势题】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D.重农轻商 生产工具的革新应用,水利的兴修,农作物的种植和推广,都影响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回答5-8题。 5.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C.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 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 000年以上 6.下列生产工具在唐朝发明的是 A.铁农具B.青铜农具 C.曲辕犁D.水碓、水磨等谷物加工器具

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收获与感悟

学习《中国经济史》古代部分的收获和困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一部分:对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思考和感悟 (一)、关于导论部分 经济史,顾名思义,即是:研究经济发展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在不同时期的运行机制和绩效。其中运行机制和绩效主要受国家的政治、文化、社会、哲学、道德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国的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是中国人对于文明的探索史。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经济学”这个名称,当时的“经济学”是指“经世治物”,它明显区别于现代的经济学。“经世济民”这一影响中国人民数千年的经济理念影响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在中国的经济思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世世代代读书人的理想,经济学乃是一门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从经济思想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可将经济思想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简单的经济思想;二、经济学说;三、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我一直不能够对于我国这么漫长的历史,商品经济也是很久之前(唐代之后)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什么我国却没有形成“经济学”?通过对于中国经济知识的了解,我认为,大概会有以下几点:首先,我国古代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生活以及人们的经济关系都比较简

单;其次,自然经济在生活中地位处于主导,商品经济知识自然经济的附庸;最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各个地区、各经济单位之间的交流、联系不密切。因此,经济思想的发展也是处于比较低的阶段,使得中国的经济长期处于经济学形成以前的阶段,经济思想参差不齐,涵盖面宽窄不同的经济学说形式存在;同时,简单的经济思想形式的思想大量存在,所以不能形成单独的科学的经济学。但是,从事实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都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经济研究的范围较广,经济研究的史料的数量也比较多,保存比较完整,中国的经济思想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我国当代的经济学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当人类的历史进入资本主义世纪后才出现的。 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和当代经济思想也具有很大的差别。古代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当代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古代的基本的经济关系是土地关系,当代以资本关系为基础;古代经济研究的目的是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获得地租,当代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获得高额利润。 经济史的研究方法除了“经济学的方法”、“计量分析”、“区域研究与比较分析方法”(史无定法)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最重要的是真实性,“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1];我们不能胡乱套用模式,将一种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的模式一成不变的套用到另外一个时空中,这必然使得经济研究的结果和实际不符。就比如东西方经济思想的研究就不同。西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机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经济史模块)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②汉代:出现二牛牵引的耦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③唐代:出现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耕作技术 ①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耕耙耱技术。 ②播种工具:西汉耧车。 ③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朝以后江南地区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2)水利工程与灌溉 ①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②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经营方式: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 (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土地所有制形式: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第二部分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1.官营手工业 ①概况: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②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规模大;产品仅供皇族、官府使用;长期占主导地位。 2.民间手工业 ①发展过程

②分类 二、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 2.

中国古代经济史题目

中国古代史 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其最初基于韩桓王的“疲秦”策略,修建过程中,秦王赢政发现了韩国的意图,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嬴政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经济政治效益显著。 西门渠 又称引漳十二渠,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主持兴建,故名。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也是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史记:“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漳水浑浊多泥沙,通过西门渠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影响深远。 秧马 秧马,旧时汉族农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何时发明,尚无定论。北宋开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元代以后,继续不绝,各种式样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 圩田 又称围田,圩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提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作为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的田地。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系由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相当发达。圩田对促进唐代农业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圩田能种植高产的水稻,这样更巩固了江南的经济地位,江南的农业逐渐发达起来。圩田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的重要创造,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圩田的过度开发,也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中国古代仓廪制度发展概况 1)起源:西周的“委积法”设有廪人、仓人、遗人等职专门管理粮食的储备和调节。委积法: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2)确立:汉代的常平仓(平粜)时间:汉宣帝五凤五年(前54)实行,史载:“(耿)寿昌(汉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贵时减其价而粜,名曰常平仓。”结果:因受到异议,元帝初元五年(前44)废止。意义: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农民收益。提高效益。 3)历代常平仓的发展。王安石的常平新法:以青苗法为核心。明代预备仓的发展:粮食主要来自购买余粟,归地方官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完善。

中考历史专题总复习讲义1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考历史专题总复习讲义1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工具革新 ①铁农具: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②牛耕技术:我国最晚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上的一次革命。西汉的耕犁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作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③耧车:西汉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技术。 ④筒车:唐朝创制的灌溉工具-----筒车。 ⑤曲辕犁:唐朝改进梨的构造,制成曲辕犁。 二、水利工程 ①都江堰:秦国李冰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 ②灵渠: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作用:为中原与 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隋朝大运河:(目的、时间、皇帝、中心、南北起止点、四段名称位置、作用) ④京杭大运河:(目的、皇帝、起止点、与隋运河相比在形状上的变化及原因、作用) ⑤治理黄河:A、西汉汉武帝时期亲临治河工地。 B、东汉明帝时王景主持修黄河,修筑黄河大堤,此后八百多年黄河没有改道。 C、元朝元世祖治理黄河。 三、作物引进 ①占城稻:北宋初年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明代从国外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髙产粮食作物,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还引进了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推广种植。 四、农学著作 ①《齐民要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总结北方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改进生产工具。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②《农政全书》:明末科学家徐光启著,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记载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五、手工技术(陶瓷、纺织、冶铸)

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80分)。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3.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C.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 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B.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属于交通运输工程 C.三国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水力冶铁 D.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便利了南水北调 5.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从经济角度看,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作用是 A.统一了度量衡 B.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C.确立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D.统一了货币 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8.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主要原因是①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B.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 C.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 10.右图所示货币最早在市场流通是在 A.唐玄宗开元年间 B.唐太宗贞观年间 C.唐高祖武德年间 D.隋文帝开皇年间 11.明清时期商品流通扩展,国内市场扩大,其原因有①农业手工业发展,投放市场的商品的数量增加②地域分工趋势出现③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增长④赋役征收的货币化

《中国古代经济史》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经济史》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编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中国古代经济史》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我国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经济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首要因素,中国古代经济史就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前进的轨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经济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不同部类经济史发展本身的内容,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中国古代经济史在中国古代史乃至整个中国史的地位、作用以及经济在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8章。全书由绪论开题,阐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再自经济发展的环境入手,进而讨论社会大分工与传统经济机构的形成。在对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经济结构问题、经济区划问题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简要介绍的过程中,重点阐述了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土地制度和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走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能够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有所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社会分工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形成; 2、理解并掌握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向前发展; 3、掌握中国古代的土地与赋税制度的演变,以及给中国古代经济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古代经济的归宿。 4、理解并掌握伴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国经济区划开始变迁,经济重心开始移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免考)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的是中国古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重点谈到了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和受到人类影响的生态环境的变迁,其中还包括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 (二)学习要求 要求理解并掌握我国历史上气温变化经历的四起四落、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我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国古代人口发展概况。 2、掌握:我国古代历史气候及其变迁;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特点; 3、掌握:中国古代自然灾害的种类。 4、熟练掌握:中国古代人口问题及其实质;中国古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章社会大分工与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和古代传统经济结构的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与农业、商业与农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而这三次社会分工的不彻底性又深刻影响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 (二)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三次社会分工及其特点,农业经济结构和商业经济结构的形成。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中国古代的原始经济。 2、掌握: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分工的内容及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影响。 3、熟练掌握:三次社会分工的特点;农业和工商业经济结构的形成。 第三章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课程内容

中国经济史综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它是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一个完整记录。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中国经济史。鉴于中国经济史对于学习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本核心期刊,本文将对该期刊的2011年4月期文献进行综述,使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趋势,以此为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期刊;综述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于1986年,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编辑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匿名审稿,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制。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西部开发”、“理论探讨”、“专题评论”、“学人与学术”、“论著评介”、“青年论坛”、“读史札记”等。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研究进展 1.对经济史类著作的评介 李肖[1]运用列举法对《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做出了评价,赞扬了它填补空白、利用新资料和研究方法、多视角评书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在资料引用方面的不足。王

中国古代经济史练习题1

中国古代史经济专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走向统一B.分封制的瓦解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铁器牛耕的推广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有着美好愿望——“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B.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 C.有家畜养殖业的传统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比较水力筒车与脚踏翻车的进步之处在于() A.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能够利用水利鼓风冶铁D.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4.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5.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B.佃农经济C.庄园经济D.商品经济 6.“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这反映出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特点是() A.家庭为单位B.男耕女织C.休耕轮作D.精耕细作 7.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8.“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①小农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②农民必须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才能维持基本生活③封建政府的重压下,小农劳动强度大,生活极其艰辛④小农经济始终对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历史记载: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市四壁有四百余店,招致商旅,珍奇山积”由此推断出洛阳繁盛的时期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10.明清是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 A.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的出现B.晋商和徽商等商帮的出现 C.生产规模扩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的出现 11.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佣工主要为地主做农活,打短工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2.黄宗羲认为:“……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反映思想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缓慢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经济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国家走向统一 B .分封制的瓦解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铁器牛耕的推广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有着美好愿望——“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 A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B .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 C .有家畜养殖业的传统 D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陕西民间剪纸 河北民间剪纸 A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 .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4.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一相比,图二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 A . 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B .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 .能够利用水利鼓风冶铁 D .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图一 图二 5.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 A .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 B .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 .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6.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 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 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 经济基础是( ) A .小农经济 B .佃农经济 C .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 7.下面材料,可反映出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特点是( ) A .家庭为单位 B .男耕女织 C .休耕轮作 D .精耕细作 汉朝代田法模型 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 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 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 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

中国古代经济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封建自然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2、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又称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 3、手工业特征: (1)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西汉开始开通的“丝绸之路”使中国的丝绸、瓷器传到西方并大受欢迎。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 (3)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4、商业发展的特点: (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 (2)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柜坊和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宋朝出现了纸币(交子); (3)宋朝之前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宋朝以后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 (4)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5)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6)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二、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和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魏晋南北朝十二生肖民间开始 使用 耕耙耱 (铁犁牛耕) 翻车 隋唐胡椒菠萝蜜油橄榄 无花果菠菜西瓜小 茴香等 江东曲辕犁(铁犁牛耕)筒车 宋朝占城稻(自种至收仅 五十余日)胡萝卜等 棉花内地种植 经济重心南移一年三熟 (铁犁牛耕) 高转筒车 明清明朝引入红薯玉米烟草花生土豆辣椒番茄南瓜包 菜洋葱芒果菠萝向日葵清朝19世纪70年代引入 花菜苹果 (铁犁牛耕)风力水车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冶金青铜业商周时青铜业进入繁荣期(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制铁业西周时,中国已有铁器;汉代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铜技术,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 铁工具;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制瓷商朝出现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明清瓷器种类丰富,有青花瓷(元朝出现)、彩瓷、珐琅彩,[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代,创 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从唐朝开始,中国瓷器 大量输出国外。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明代为国外烧制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清代为欧 洲商人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17世纪开始,欧洲陆续生产瓷器。 纺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唐代丝织品吸收了波斯风格。宋代丝织品吸收了花鸟画中的 写实风格。 从西汉开始,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美誉。 元朝民间棉纺织业发展,改变了丝、麻、棉的生产比例 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阶段特征货币演变市(都市、商业城市、市镇、草市、早 市、夜市、港口外贸城市、榷场) 朝贡贸易(官方 贸易) 商周官府控制 商人 贝壳 春秋 战国 打破控制→繁荣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各诸侯国发行 不同的货币 秦汉重农抑商政策、时空受 限→总体水平不高、发 展艰难 秦半两→五铢 (汉到隋) 市坊分开(加强官 府的严格控制) ①长安洛阳开 封杭州大都扬 州成都等 ②唐广州市舶 使外贸 汉到清 目的:国威、联 系、异域珍宝等 后果:消耗国 力,阻碍了官营 隋唐农手发展、运河→恢复 繁荣 开元通宝 邸店柜坊飞钱 都市东西市、草市发 展 农作物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水利(或灌溉工具) 原始社会粟、稻石器木器 (耒耜) 刀耕火种 商(西)周“六”谷青铜具(少) 木石器(多) 石器锄耕排水培土沤肥灭虫 春秋战国(东周)铁器牛耕使 用推广 垄作法都江堰 两汉葡萄核桃黄瓜 大蒜香菜芝麻 豌豆茄子等耦犁耧车代田法 (铁犁牛耕) 漕渠白渠龙首渠

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

高三专题复 习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考点分析 本单元高考考点主要包括: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手工业高度发达的史实,以市场和城市的演变发展为代表的商业发展概况,“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等. 中国古代的经济,是长期以来高考重点关注的内容.从考查内容来看,农业和商业是本专题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和商业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较为密切.从考查角度看,需要注意三个结合:①经济史与政治史的结合,以古代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以及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②中外经济的结合,以古代经济为切入点,考查与同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异同,认清古代中国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后来逐渐落后于欧美世界的发展轨迹.③古代经济与当代经济的结合,以古代经济为切入点,考查其为当代经济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 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三、重点 知识: 〔一〕精 耕细作的 古代农业 1.耕作方 式 〔1〕原 始社会和 商周时期 是简单协 作,集体 劳作. 〔2〕春 秋以后, 个体农耕 成为主要 耕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3〕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灌溉农业得到发发展.

2.生产工具的演进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简单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3〕春秋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战国中期,牛耕开始出现.至此中国古代采用铁农具和牛耕的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方式形成. 〔4〕汉代发明了新式播种工具耧车.唐代,长江下游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 〔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所有制. 〔3〕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地主通过土地兼并使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 4.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4〕从土地所有制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基本形态 〔1〕官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皇家和官府、贵族使用的精美物品,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长期占主导地位. 〔2〕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使用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发展艰难. 〔1〕治金业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成熟;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技术;南北朝时期,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社会经济史试题

安徽大学2011年——2012年第一学期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试卷 学号:________ 院系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六题任选四题作答,每题5分,共20分) 1,均田制 2,官营手工业 3,交子 4,盐铁官营 5,一条鞭法 6,《齐民要术》 二,简答题(三题,共30分) 1.简述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9’) 2.简述我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原因。(9’) 3.简述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原因。(12’) 三,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共20分) 1,结合你的认识,试论述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参照因素。北京定都问题至今仍饱受争议,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史学界对于明清时期中国是否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仍然存在很大争议,请问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简要论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 材料一: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是我国古代研究赋税制度最深入、最系统的学者之一。他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或问井田可复,既得闻命矣。若夫定税则如何而後可?曰:斯民之苦暴税久矣,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黄宗羲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秦晖总结为“黄宗羲定律”。 材料二:2003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参加湖北省人大代表讨论时说:“历史上每次税费改革,都逃脱不了‘黄宗羲定律’怪圈。”并郑重表示“共产党人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材料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过专卖。专卖的品种有烟、茶、糖、酒、火柴、棉花、石油等几十种,日本曾对烟叶、樟脑及盐实行专卖,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曾实行鸦片专买。中国从春秋时期到明、清的许多朝代,也曾对盐、铁、酒、茶、醋、矾等产品实行过专卖。而当前中国在部分商品上也在实施专卖制度。 (1),请根据材料一,归纳“黄宗羲定律”。(5’)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该如何从制度上防止“黄宗羲定律”重现,并谈谈你对当前中国税费制度及改革的意见和建议。(10’)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综述(1977—1996)之一

一、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新阶段自太史公作《货殖传》和《平准书》,历代关于经济史的记述形成延绵不断的传统。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是本世纪初由一批接受了西方近代历史学、经济学的学者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建国以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作为社会基础的经济,其史的研究受到了重视。但迄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史学科基本上停留在资料收集整理和若干专题研究的阶段。“十年浩劫”中断了中国经济史学科的正常发展,但一些学者在困难条件下坚持研究,潜积力量。在“文革”后的“科学的春天”,人们研究经济史的积极性也勃发出来,经济史一度被视为新时期整个史学发展的突破口,“六五”“七五”全国社科规划中的史学部分,均把有关经济史课题放在重要位置。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部分史学工作者的兴趣向文化史社会史转移,但经济史研究仍在发展。新时期中国经济史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队伍有所扩大。文革中遭到破坏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机构和队伍,在新时期迅速恢复和发展。如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史研究室,除加强原有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力量外,又增加了古代经济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部分的研究力量;后者发展为现在的现代史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的近代史所和历史所也有相应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人员。一些地方的社科院(如上海、广东、山西)和大学(如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也成立了经济史的研究所室或教研室,或把其史的研究的重点转到经济史方面来。老一辈学者焕发了学术青春,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新时期培养的一批博士、硕士又迅速成长为具有新的知识结构、富于开拓精神的研究骨干。在经济史研究者迫切要求加强联系和交流的情况下,各地(如东北、广东)纷纷建立了经济史的学术团体,全国性的中国经济史学会(挂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也于1986年正式成立。专业学术刊物《中国经济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也分别于1986年和1982年创刊,为经济史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交流成果和信息的园地,推动了学科的繁荣发展。2.研究领域大为拓展。文革前中国经济史研究偏重生产关系,不大注意生产力、流通、消费等领域;从地区讲,偏重汉族和经济发达地区,不大注意少数民族和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从断代讲,独立的经济史研究以近代基础较好,古代经济史很大程度上依附一般史的研究,围绕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萌芽等问题展开,现代经济史则基本上没有起步。“文革”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传统重大课题的研究继续深入,又围绕现实生活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问题开拓了新领域、形成了新热点,对我国传统经济特点及其近代化道路进行全面的再认识。中国经济史学的研究范围已涵盖了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诸环节,生产力和流通受到特殊的重视。部门史、专题史、区域史、民族史均已全面展开,尤以区域史、部门史的勃兴引人注目。除近代经济史继续积极进行外,独立的古代经济史研究得到加强,现代经济史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断代的、跨代的、贯通古今的和中外对比的研究均在进行。可以说,中国经济史学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empirenews.page--]3.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文革前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受“左倾”思想的干扰,出现教条主义的倾向,窒息了学术研究的活泼生机,以致文革中形成万马齐瘖的局面。文革后拨乱反正,沉闷空气为之一扫。经济史研究者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突破了种种禁区,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改革开放后国际学术交往的日益频繁,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引进。所有这些使得中国经济史研究者思想空前活跃,新思路和新见解层出不穷,在探求中国经济史自身特点和规律方面迈出了坚定的步伐。这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史学最显著的特点,实乃文革前所不可同日而语。4.学术论著大量涌现。迄今中国经济史学绝大多数成果出自文革后的二十年,尤其是最近的十年。1988年出版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经济史组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论著目录》(齐鲁书社),收录了1900年—1984年上半年包括大陆和港台的中国经济史专著和论文近二万种,其中以文革后出版者为多。最近我们编的1986—1995年的中国经济史书目和论文索引

中国经济史课后题答案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土地所有制结构】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中国经济史学百年历程与走向

一二十世纪即将过去,新世纪即将来临,在这个时候,对基本上与二十世纪同行的中国经济史学进行回顾和展望,即使不是绝对必要,也是十分应时的。二十世纪以前中国不是没有经济史学,相反,自司马迁作《史记•平准书》、班固作《汉书•食货志》,历代关于经济史的记述可以说是延绵不断,源远流长的。但它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封建的正统史观,所记述的主要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的经济主张,对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经济生活,它所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此种反映的自觉性,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不是现代意义的经济史学,可称为传统经济史学。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是在西方近代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传入中国以后才形成的;而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出现相对晩后。20世纪初,梁启超大倡“史学革命”,社会经济进入史家的视野。梁氏本人也尝试用西方的经济理论来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上某些经济思想和经济现象,可以视作中国经济史学的滥觞。以后又陆续出现用新的理论、新的体裁编写的财政史、田赋史、田制史、盐务史、商业史等方面的论著和经济资料的汇编。可见,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是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才出现的。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史学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个高潮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至三十年代中期。它的出现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不但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而且它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也引导人们去关注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的历史。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中国农村性质的大论战和作为其延伸的中国社会史的大论战,则直接促成了我国经济史研究第一次高潮的出现。当时中国经济史研究非常活跃。以郭沫若、李达、吕振羽为代表的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首先运用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剖析当代社会经济性质及其演变,论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历史的普适性,这些研究不但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础,而且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经济史也有开创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于193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以经济史命名的学术刊物——《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后改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在这个刊物的背后活跃着一个学术群体——由吴晗、汤象龙、梁方仲等学者組成的“史学研究会”。他们有比较进步的史观,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证研究,不少人成为后来经济史研究的台柱。1934年12月陶希圣创办了《食货》半月刊,是我国第一份关于社会经济史的专业性期刊,它联系了不少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次高潮中,包括社会经济形态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本身成为研究对象,人们用近代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出版了一批专著和论文,其研究的广度和深都是过去的“食货”式的记述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它标志着独立的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科的正式形成。1937年7月爆发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经济史学蓬勃发展的势头受到了压抑。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困难的条件下,史学工作者和经济史研究者仍然继续中国经济史研究,并把它推向深入,取得不少成果。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经济史研究获得了重要发展。第二个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经济史学以至整个中国史学影响最为深远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它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史研究的发展。由于马克思主义重视经济基础的作用,经济史研究第一次被纳入史学的主流之中(在解放前,中国经济史虽然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在以历史语言研究所为代表的史学主流中并不占什么地位)。在政府的倡导下,中国近代经济史开始了从系统收集整理资料着手的学科基本建设。1953年,由中央政府组织成立的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严中平牵头,编辑出版一套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书;至1966年前,已出版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和工业、农业、手工业、外贸、铁路、外债、公债等专题资料。1960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同志“很有必要写出一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指示,组织以许涤新、吴承明为首的中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