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日本

第三课 日本
第三课 日本

日本

【课时】2课时(40分钟*2)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掌握日本人文特色和经济发达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听老师讲解,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并学习日本这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外贸地理的强烈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

2.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1.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2.日本的经济优劣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吗?

(PPT展示)这就是日本,樱花是这个国家的国花,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二、新课讲解

1.环节一:日本简介

①日本的国旗——太阳旗

日本国一词意即“日出之国”,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天皇是太阳神的儿子,太阳旗来源于此。

②日本国名的由来

日本即日本国,国名意为“日出之国”,古代称之为东瀛、扶桑国、倭国等。

提问1:大家知道东瀛、扶桑是什么意思吗?

设想回答:东瀛即东面的海洋国家。扶桑是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太阳树”,日本在最东面太阳升起的地方。

③日本的位置

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实行以君主天皇作为日本国家与国民的象征君主立宪政体。

提问2:看图回答

(1)日本领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大岛组成。

(2)日本东部濒临_______洋,西北部隔_______海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及韩国相望。

2.环节二:观看视频《6分钟了解日本》

提问1:观看6分钟视频,看好请同学们说说从视频中能得到哪些与日本有关的信息?

3.环节三:日本人文地理特征

①日本的服饰礼仪(PPT)

和服文化:奈良时代(718年),日本遣使者到中国(唐朝),唐王赠予大量朝服,在日本大受欢迎。次年,天皇下令,举国改穿隋唐式样的服装。平安时代(唐末宋初),中日双方中断交流,日本文化进入本土发展时期,和服具有了本地色彩。参加婚宴、新年、毕业典礼、成人节、葬礼……

②日本的餐饮礼仪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以大米为主食,他们爱吃鱼。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有的人不吃羊肉和鸭子。不论在家中或餐馆内,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即可。

③日本的茶道文化

日本有一种富有参禅味道,用于陶冶情趣的民族习俗——茶道,虽然不少现代日本青年对此已不感兴趣,但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仍受到社会的重视。日本的地理位置,适合种植茶叶的丘陵地区非常少,日本的土壤大多是弱酸性,降雨量过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自然无法保证。日本茶叶依赖进口,是贵重的奢侈品。

④日本的美食文化

教师PPT图片展示日本美食:寿司、味增汤、天妇罗、乌冬面、怀石料理、大阪烧、刺身

天妇罗: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面粉、鸡蛋与水和成浆,将新鲜的鱼虾和时令蔬菜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

乌冬面:唐朝面食传入日本而产生的。

怀石料理:怀石来自于禅道,为了在长久听禅中抵制饥饿,肚子抱石一块,称为“怀石”。

后来就有了给听禅僧人的茶点,再后来有了最负盛名的怀石料理。

刺身:即生鱼片,日本北海道渔民在供应生鱼片时,由于去皮后的鱼片不易辨认其种类,故经常是取一些鱼皮,当初被称作“刺身”,后来不使用这种方法了。

⑤日本的传统节日

4.环节四:日本经济

①经济强国

日本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前三,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和进口国。从1968年开始至2009年,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直到2010年才被中国超越。

提问1:看PPT图片展示,同学们认识这这些日本品牌吗?

②对外贸易

从金额看,2015年外贸出口75.6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5%,为连续3年增加;进口

78.46万亿日元,同比下降8.7%,为连续2年下降。贸易逆差2.83万亿日元。

提问1:大家知道什么是贸易逆差吗?

教师讲解: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即贸易逆差

进口额小于出口额,即贸易顺差

提问2:同学们想想看日本主要出口什么产品?进口什么产品?为什么?

设想回答:主要出口电子产品、汽车等,因为经济发达技术优良。主要进口一些工业原料,如石油、天然气等,因为本国资源匮乏。

三、归纳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板书设计)

1、日本国旗、国名、地理位置

2、日本人文地理特征

3、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

四、课后练习

1、2015年日本为顺差国还是逆差国?

2、日本进口的主要是(),出口的主要是()。

A.原料

B.电子设备

3、下例哪些属于日本产品?

三菱松下现代东芝三星起亚本田

【教后反思】

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能力目标: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①古代日本从我国古代学习了哪些先进制度与文化? ②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新版标准日本语(第3课)电子档

第3课ここはデパートです基本课文 1、ここはデパートです。 2、食堂はデパートの七階です。 3、あそこもJC企画のビルです。 4、かばん売り場は1階ですか、2階ですか。 A:トイレはどこですか。 あちらです。 B:ここは郵便局ですか、銀行ですか。 銀行です。 C: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おいくつですか。 それは5800円です。 あれは。 あれも5800円です。 语法解释 1、ここ/そこ/あそこは~です。 ここはデパートです。 そこは図書館です。 あそこは入り口です。 2、~は~です。 食堂はデパートの七階です。 トイレはここです。 小野さんは事務所です。 3、~はどこですか。 トイレはどこですか。 -あちらです。 あなたのかばんはどこですか。 -私のかばんはここです。 5、ここはJC企画のビルです あそこもJC企画のビルです。 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張さんも中国人です。 あなたも中国人ですか。 5、~は~ですか、~ですか。 かばん売り場は1階ですか、2階ですか。 今日は水曜日ですか、木曜日ですか。

―日本人です。 6、~はいくらですか。 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 その服はいくらですか。 ひゃくせんいちまんいちおく 100-1000-10000-100000000 その車はいくらですか。 1980000530/503 表达及词语讲解 1、1階 2、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 あれは? マンションの隣は? 3、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どちら ここ/そこ/あそこ/どこ 受付はどこですか。 -あそこです。 受付はどちらですか。 -あちらです。 お国はどちらですか。 会社はどちらですか。 会社はどちらですか。 シャンハイ上海です。 JC企画です。 4、パソコン コンビニ デジカメ 5、あのう あのう、課長。 何ですか。 6、~ですか。 あのう、東京の地図はどこですか。 -地図ですか。そちらです。 それはパソコンです。-パソコンですか。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教案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 改新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及其社会结构; 2.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4.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日本的富士山图片,引出日本,然后出示: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那么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他是怎样向第一位老师学习的?今天我们学习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你就全明白了。 讲授新课 一、大化改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8-70页,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3.日本大化改新的背jing (二)背景材料引入

相关史事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大和政权的统一 1. 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几千个小岛组成。 2. 邪马台国:公元前3世纪前期,日本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3. 大和统一 (1)兴起:3世纪中期,大和国在本州中部兴起。 (2)统一:5世纪左右,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3)政治统治:国王称“天皇”,朝廷和贵族占有大大量土地。 (4)经济特点:基层生产组织为“部”,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奴隶。 4.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日本富士册图和日本国旗图)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二)、讲授新课 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组成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国的出现与大和统一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3、大和政权的管理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3、大化改新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等。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想一想:隋唐制度与大化改新内容比较及日本崛起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2-3日本的大化改新

《日本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

标准日本语版 教案 第三课

基本课文 1.ここはデパートです。 2.食堂はデパートの七階です。 3.あそこもJC企画のビルです。 4.かばん売り場は一階ですか、二階ですか。 甲:トイレはどこですか。 乙:あちらです。 甲:ここは郵便局ですか、銀行ですか。 乙:銀行です。 甲: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 乙:それは5,800円です。 甲:あれは? 乙:あれも5,800円です。 应用课文 小野:ここはコンビニです。隣は喫茶店です。 李:あの建物はホテルですか、マンションですか。小野:あそこはマンションです。 李:あの建物は何ですか。 小野:マンションの隣は? 李:マンションの隣は病院です。 李:本屋はどこですか 小野:そこです。そのビルの2階です。 李:あのう、東京の地図はどこですか。 店員:地図ですか。そちらです。 李:いくらですか。 店員:五百円です。 新出単語: デパート…名?百货商店 しょくどう(食堂)…名?食堂 ゆうびんきょく(郵便局)…名?邮局 ぎんこう(銀行)…名?银行 としょかん(図書館)…名?图书馆 マンション…名?(高级)公寓 ホテル…名?宾馆 コンビニ…名?便利店 きっさてん(喫茶店)…名?咖啡馆 びょういん(病院)…名?医院 ほんや(本屋)…名?书店 レストラン…名?餐馆,西餐馆 ビル…名?大楼,大厦 たてもの(建物)…名?大楼,建筑物 うりば(売り場)…名?柜台,出售处 トイレ…名?厕所,盥洗室 いりぐち(入り口)…名?入口 じむしょ(事務所)…名?事务所,办事处うけつけ(受付)…名?接待处 バーゲンかいじょう(~会場)…名?降价处理大卖场 エスカレーター…名?自动扶梯 ふく(服)…名?衣服コート…名?风衣,大衣 デジカメ…名?数码相机 くに(国)…名?国,国家 ちず(地図)…名?地图 となり(隣)…名?旁边 しゅうへん(周辺)…名?附近,周边きょう(今日)…名?今天 すいようび(水曜日)…名?星期三もくようび(木曜日)…名?星期四ここ…代?这里,这儿 そこ…代?那里,那儿 あそこ…代?那里,那儿 こちら…代?这儿,这边 そちら…代?那儿,那边 あちら…代?那儿,那边 どこ…疑?哪里,哪儿 どちら…疑?哪儿,哪边 あのう…叹?请问,对不起 シャンハイ(上海)…专?上海 とうきょう(東京)…专?东京 -------------------------------------------- いくら多少钱 お~∕~階かい∕~円えん∕~曜日ようび

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日本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陕西省洛南县三要中学倪雪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

部编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

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三、课堂总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3 板书设计 1.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3.武士集团的形成和武士道 4.幕府统治的建立 4 教学反思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讨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启示等问题。关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学生在影视剧中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形成以及实质还不清楚,需要加以指导。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人教版优教案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采用探究一一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园 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 接着用比例尺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古代日本的发展史,立即引到日本为什么要进行大化改新? 引用两则材料: 材料一:大化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不但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平民百姓无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教案

川教版(2019)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教案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及其社会结构; 2.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4.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日本的富士山图片,引出日本,然后出示: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那么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他是怎样向第一位老师学习的?今天我们学习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你就全明白了。 讲授新课 一、大化改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8-70页,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3.日本大化改新的背jing (二)背景材料引入 相关史事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大和政权的统一 1. 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几千个小

岛组成。 2. 邪马台国:公元前3世纪前期,日本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3. 大和统一 (1)兴起:3世纪中期,大和国在本州中部兴起。 (2)统一:5世纪左右,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3)政治统治:国王称“天皇”,朝廷和贵族占有大大量土地。 (4)经济特点:基层生产组织为“部”,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奴隶。 4.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大王是日本大和国家首脑,豪族的同族集团叫做氏,有臣、连、君、直、造、首等姓。这种以姓氏表示的政治关系称氏姓制度。 大王依赖中央、地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1. 背景(1)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 (2)苏我氏专权,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除掉苏我氏,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时间:646年开始 3. 特点: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4. 主要内容:(1)经济上,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2)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治理。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案

导入: (音乐图片):日本发达的经济,美景,美食图片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画面是哪个国家?你对日本还有哪些了解? 天皇: 在古代时期,日本曾经长期落后与中国,而今天的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GDP 位居世界第三的国家,它现在的辉煌,离不开它历史两次重要的改革,一个是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还有一次重要的改革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大化改新。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日本大化改新之前的历史。(出示年代尺) 大化改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呢?(为什么会出现大化改新? (背景分析,点出“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是根本原因,唐的强盛是催化剂,遣唐使是推动力量”) 内容: 找关键词——提炼措施——方面,在大化改新前,日本的政治面貌是什么样的?(豪强贵族权倾朝野,皇权旁落,那这条措施能起什么作用?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国家的管理,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政治基础。 找关键词——提炼措施——方面,在大化改新前,日本的经济上是什么样的?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说明当时土地是属于谁的?那获得的收入给谁?而现在土地属于谁?收入给谁?原先劳动者没有土地,而现在分的土地,你能想象下他们的劳动状态吗? 大化改新采取了这些措施后,是用什么方式把这些成果巩固下来的呢? 我们了解一个历史事件往往会从它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着手,刚才已经了解了它的的背景、内容,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它所产生的影响。大化改新能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 讲到这里我有个疑惑,这么有效地措施他们是怎么制定出来的?这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探究下, 模仿:你从哪里看出是模仿? 唐风洋溢奈良城,,其实,自古来来,日本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中日之间的交流历史吗? 日本为什么要向唐朝学习?强、熟、近 讲到现在,同学们能意识到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名族吗? 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善于学习、敢于创新 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 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 ——赖肖尔《当今日本人》 今天的中国正努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学了日本这段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标准日本语初级第8课

第八課 李さんは日本語でてがみをかきます 小李用日语写信 基本课文 1、李さんは日本語で手紙を書きます。 2、わたしは小野さんにお土産をあげます。 3、わたしは小野さんに辞書をもらいました。 4、李さんは明日長島さんに会います。 A 甲:昨日母に誕生日のプレゼントを送りました。 乙:何で送りましたか。 甲:航空便で送りました。 B 甲:その映画のチケットをだれにあげますか。 乙:李さんにあげます。 C 甲:だれにそのパンフレットをもらいましたか。 乙:長島さんにもらいました。 D 甲:すみません、李さんはいますか。 乙:もう帰りましたよ 语法解释 1.名 [工具] で动 第6课学习了表示交通工具的助词“で”。“で”还可以用来表示其他手段以及原材料。

李さんは日本語で手紙を書きます。(小李用日语写信。) 手紙を速達で送りました。(用速递寄了信。) 新聞紙で紙飛行機を作りました。(用报纸折了纸飞机。) 何でうどんを作りますか。(用什么做面条?) 2.名1[人] は名2[人]に名3[物]をあげます “あげます”相当于汉语的“给”,通常在物品以“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第三人称”的形式移动时使用。物品用助词“を”表示,接受者用助词“に”表示。 わたしは小野さんにお土産をあげます。(我送给小野女士礼物。) 小野さんは森さんにチョコレートをあげました。(小野女士给了森先生巧克力。) 另外,当第三人称的其中之一是说话人的亲戚时,按说话人的立场处理。 弟は小野さんに花をあげました。(弟弟送花给小野女士。) 母は長島さんにワインをあげました。(母亲送葡萄酒给长岛先生。) 3.名1[人] は名2[人] に名3[物]をもらいます “もらいます”与“あげます”相反,表示物品以“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第三人称”的形式移动,相当于汉语的“得到”“接受”等意思。 物品用“を”表示,赠送者用助词“に”表示。赠送者也可以看成是物品移动的起点,用助词“から”来表示。 わたしは小野さんに辞書をもらいました。 (我从小野女士那儿得到一本词典/小野女士给了我一本词典。)わたしは長島さんから写真をもらいました。

大家的日语 第三课教案

第三课 一、单词 部屋指房间,日本传统意义上的房间是榻榻米型的。如孩子的房间,我们称之为子供部屋。家(いえ)指家,如我的家就在这附近:私の家(うち)はこの辺りです。うち(家、但一般不写成汉字),自己的家庭。 エレベーター:上下垂直方向移动的。 エスカレーター:有传动带的呈阶梯状的。 手机:携帯電話 现在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大概是1:16 p27的参考词汇大概的讲一下。 二、语法 A1: 第二课我们已学习过表示物体的指示代词:これ、それ、あれ。 今天要学习的是表示场所的指示代词:ここ(近称)、そこ(中称)、あそこ(远称)。以及疑问称どこ。どこ是对场所的疑问。 例:ここは教室です。 (这里插入讲解第二个语法A2) 我们在第一课讲过私は学生です。这个语法,表示我是。。。 今天好学习的。。。は。。。です。表示物体,人存在的场所。 ここは教室です。お手洗いはあそこです。山田さんは事務所です。 了解了这个语法之后,我们再来学习これ、それ、あれ。 これは何ですか。カバンです。 カバンはどこですか。そこです。 あそこはショッピングセンターです。 对物体的存在提出疑问,我们用疑问称どこ。 教室はどこですか。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一组指示代词: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どちら。距离表示和ここ、そこ、あそこ一样。对物体,人的存在提出疑问,我们用疑问称どちら。 1:这一组指示代词可以表示场所,但语气显得更郑重。 例:朝日学校はこちらです。 2:可以表示人物:こちらはミラーさんです。 3:表方向。 例:我们问啊,学校是在哪个方向啊?其实意思就是学校在哪里,但显得更礼貌点。 学校はどちらですか。 下面我们对どちら做一些概括: 1:指不特定的方向,场所:どちらにお住まいですか。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设计者:宋央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重大影响。 2、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3、对比大化改新前后日本,并联系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 难点:古代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欣赏《日本的风土人情》图片和歌曲 猜猜这是哪个国家?(日本) (二)讲授: 【远古走来的日本】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年代尺。 日本________ ___________ 中国__________ 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日本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国 【开放交流的日本】 出示历史地图与文字资料,让学生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图片一:秦朝徐福出海寻仙药 图片二: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汉倭奴国王”金印 图片三及文字资料:日本西来——遣隋使、遣唐使 得出结论:古代日本发展深受中国的影响 过渡:出示两则文字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7世纪,日本仍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1)结合材料概括中日两国当时的社会状况 (2)如果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1 / 5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 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

2 / 5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2.日本的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织锦 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二:大化改新 1.背景: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3 / 5 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目标三:幕府统治1.形成的原因: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04 日本语中级J501 第3课 まとめテスト

日本語中級J501 第3課まとめのテスト 学生番号名前点 Ⅰ.( )の中に入る言葉を選びなさい。(2点×6=12) (1) 彼女にばかな人だと言われ( a.独立心 b. 自立心 c.自尊心)が傷つけられた。 (2) ( a.日米関係 b.国際関係 c.人間関係)に興味があるので、将来は国連のようなと ころで働きたい。 (3) 科学だけでなく学問は、まず基礎を学び、そのあと徐々に( a. 発達 b. 応用 c.発進) へと進んでいく。 (4) 彼は若いころ苦労したが、一代でばくだいな( a.財政 b.財源 c.財産)と築いた。 (5) 給料は安いのに物価が高く、毎月収入より( a. 支出 b.外出 c.進出)のほうが多くて 生活が苦しい。 (6) 日本国憲法は、国民の自由と平等を保護する( a. 社会主義 b.民主主義 c.個人主義)に基づいている。 Ⅱ.「」はことわざや慣用句です。例のように、< >の動詞を適当な形に変えて()に書きなさい。(3点×4=12) (例)〈離れない〉あの二人は、ずっと「付かず(離れず)」の関係を続けている。 (1)〈飲まない〉山で迷って、三日間「()食わずで」歩き続けた。 (2)〈見ない〉最近の日本人は、道で人がごみを捨てても「見て()ふりをする」ようになってしまった。 (3)〈立たない〉「後悔先に()」=してしまったことは後から悔やんでも取り返しがつかないということ。 (4)〈知らない〉「()が仏」=知ったら驚くかもしれないが、知らなければ平気でいられて幸せであるということ。 Ⅲ.次の( か使えません。(4点×5=20) (1)父は、わたしが小さいころ、東京本社から大阪支社に()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2)母も仕事をしていたので、父は単身()ことにしました。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人教版

曰本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二、难点 明治维新的背景及成功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挂图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在日本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改革:一次是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一次是明治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提问:“明治维新是如何向西方学习,使日本成为亚洲近代唯一民族独立的国家?”由此导入新课。或者提问:“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同是被欧美列强用军舰轰开国门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为什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日本却成为亚洲唯一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然后引入新课。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 1.读课文,请学生分析世纪中叶日本的社会状况 提问,明确:世纪中叶日本的社会状况,日本虽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但是,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在城市,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手工工场发展起来,有的商业资本控制了手工业生产,一些小商品生产者分化成为手工工场主。手工场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当时的棉纺织业甚为发达,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有的拥有织机已多达余台。在农村,许多富农和商人从封建领主手中承包开垦新田,再把新田租给农民,或直接雇工经营农业。这样,他们就成了新地主: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经营地主。这一时期,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还不高,还处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初级阶段。 2.思考,当时在日本国内,幕府统治出现怎样的政治危机?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 5 1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 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二、讲授新课 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2.日本的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织锦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1.背景: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 5 2

/ 5 3 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武士和武士集团 1.形成的原因: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