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答文化和意识

赠答文化和意识
赠答文化和意识

】:赠答习俗是贯穿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国民性行为,日本人随时随地都会用送礼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本文从送礼习惯的程式化、回礼方式的及时性、赠答语言的客套性三方面入手,分析日本人在赠答习俗中所体现的求和意识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礼品包装纸的颜色也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祥,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好用花色纸包装礼品。礼物应该包装好,不要用白色或色彩明亮的包装纸,因为在日本文化里,白色象征死亡,明亮的颜色则会显得过分花哨,不够庄重;不要出人意料地拿出礼物,拿出礼物前应该设法婉转地告诉你的客人,说你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纪念品;如果是和一班客人会见,要么向全体赠送一份礼物,要么向团体的每一个人送礼;如果是向全体客人送礼,要在所有人集合过来之后再赠送。只向团体里的某些人送礼,会被看作非常失礼的行为

高级搜索:用" 现代日本社会赠答习俗"到知网平台检索,点击这里搜索更多...

《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加入收藏获取最新

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王梦琪

【摘要】: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个体,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和发展。“馈赠礼品”作为人与人之间一种互相交流的方式,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在日本,赠答行为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习俗在很古老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赠答文化”深深扎根于日本社会之中。日本的赠答习俗,特别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现代赠答习俗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从赠答对象、赠答契机、赠答品、赠答动机、赠答者的态度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能得以体现。笔者希望在本论中,更加系统全面地对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特征加以归纳,深入挖掘其形成独特性的原因。并且通过对赠答习俗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积极和消极的社会作用,试以挖掘和拓展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研究领域。笔者将分别从以下三个章节进行论述。在第一章里,笔者首先将对“赠答”的概念进行系统的概括,限定其在本论中的范围。同时采用分类论述的方式,通过大量事例的列举对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各种特征进行归纳,得出日本赠答习俗具有其独特性的结论。在第二章,笔者将分别对在第一章中总结出来的独特性进行分析,深究导致日本赠答习俗具有其独特性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其原因的剖析,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独特性的理解和认识。最后,笔者将在第三章中,通过前两章的研究进一步剖析赠答习俗与现代日本社

会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揭示赠答习俗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影响。笔者将在本论中通过对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其在日本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深究,揭示赠答文化在现代日本社会中存在的意义。本论中定有许多疏漏或片面的地方,在今后不断地进行实证收集的过程中,笔者将继续完善相关理论,并且把通过对中日两国间赠答文化的比较,发掘出可以为中国所用的日本赠答习俗中的积极因素作为今后研究的后续课题。

【关键词】:现代日本社会赠答习俗独特性形成原因社会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93.13

【目录】:

?摘要4-5

?要旨5-7

?謝辞7-10

?序論本論に関する諸問題10-17

?第1節研究背景10-11

?第2節研究動機11-13

?第3節先行研究及び問題提起13-14

?第4節研究方法及び研究課題14-17

?第1章現代日本における贈答慣習の特徴17-45

?第1節「贈答」概念の提起17-25

? 1.1.1 Mモースの『贈与論』と柳田国男の贈答思想18-21

? 1.1.2 本論における「贈答」の範囲21-25

?第2節五つの側面から見る贈答慣習の特徴25-43

? 1.2.1 贈答相手の側面から見る26-28

? 1.2.2 贈答契機の側面から見る28-32

? 1.2.3 贈答品の側面から見る32-36

? 1.2.4 贈答動機の側面から見る36-39

? 1.2.5 贈答慣習に対する態度と心理の側面から見る39-43

?第3節現代日本における贈答慣習の独特性43-45

?第2章日本の贈答慣習の独特性が形成された原因45-61

?第1節日本における贈答慣習の背景と淵源45-47

? 2.1.1 日本の贈答慣習の背景45-46

? 2.1.2 日本の贈答慣習の中国との繋がり46-47

?第2節それぞれの独特性が形成された原因47-60

? 2.2.1 贈答相手の多方向性が形成された原因47-50

? 2.2.2 贈答契機の多様性秩序化が形成された原因50

? 2.2.3 贈答品の実用性鑑賞性特定性が融合した原因50-52 ? 2.2.4 贈答動機の単純性と複雑性が両立している原因52-54 ? 2.2.5 贈答意識の矛盾性が発生した原因54-60

?第3節それらの原因を掘り出す目的60-61

?第3章現代日本における贈答慣習の社会的役割61-71

?第1節贈答慣習の各領域におけるメリット61-65

? 3.1.1 人間関係の潤滑油としての役割61-62

? 3.1.2 社会生活を安定する役割62-63

? 3.1.3 経済の発展に対する役割63-65

?第2節贈答慣習の各領域におけるデメリット65-71

? 3.2.1 人付き合いに対する逆効果65-68

? 3.2.2 日常生活における負担の増加68-69

? 3.2.3 社会資源の浪費69-71

?終章総括?展望?アドバイス71-73

?注釈73-78

中华传统文化发言稿

中华传统文化发言稿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以下是整理分享的中华传统文化发言稿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发言稿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郑艳玲,是佳木斯市第一小学一名教师。在这春暖花开,万木争春之季,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学校参加这次评比活动,也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点粗浅认识向各位领导汇报。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很多内容,概括地讲,可以用“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棵大树”来表述。其中,“一片阳光”是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括了天道自然、人天合一、五行相克、阴阳和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就像一片阳光,照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前进的步伐。“一块沃土”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地,包括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三个要素。上有阳光的照耀,下有肥沃的土地,就长成了“三棵大树”,这三棵大树就是儒、道、释,好比这片“沃土”里的氮、磷、钾,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先师用这种文化治理鲁国三个月就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四方之客归之”的社会状况;周朝的成康之治,更是达到“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可见其和谐程度;山西晋商,运用儒家思想,以义制利纵横欧亚九千里,诚信为本称雄商场五百年。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啊,

四大文明古国中,也只有中国的文化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一直随时代发展至今仍闪耀光芒。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GDP总值,一直占全球第一,占53%,最多时达到80%;到鸦片战争前依然是占32.9%,仍是世界第一;而2008年,中国的GDP只占全球GDP的6%,美国占18%。中国当了几千年的世界第一强国,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我们的民族文化!而且,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唯有5000年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们国家本身有这么好的文化,为什么不去学习呢?我们国家有这么好的文明?为什么不去传承呢? 具体到我们的教育来说,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行为模式、思想倾向、心理倾向、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塑造学生的人格和行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却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被轻视忽略。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劳动习惯;自私自利,不太合群,集体观念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是非观念淡薄的意识。在任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这样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新时代的学生是一批没有自己正确价值取向的人。对于学校来说,就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着眼于继承发展它的心髓,适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教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 “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 费先生曾说: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 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

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 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 并不是借阅量可以代表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但我相信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同样如此。 在了解了国内外文化,古今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问过很多同年人,他们很多都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亦觉得无力施展。 也许是过于强调GDP的增长,我们许久以来忽略了文化教育。 我们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也许已和世界大国相差不多,但是谈到让人民的文化教养,我们也许还是有一些差距。 面对如今的局面,看到国家也意识到文化、信仰的重要,我们在这个转折点,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实现文化强国。 这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 从小事锻炼自己,从日常的行为中培养出自己的高尚人格。

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_凤娇

2013年 Vol.28 No.2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收稿日期:2013-01-14 作者简介:凤 娇(1983-),女,安徽宿州人,讲师,从事语言学方向研究。 一、英语教育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跨文化意识的融入是英语学科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其在英语教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这种意识更加彻底的融入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有益处。 1.跨文化意识能够有效提高教育工作质量。目前,英语在学生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教育界和学生家长热心关注的重点学科。因此,英语教育业逐渐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跨文化意识能够使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作用更加明显更加彻底的发挥出来,这种作用一旦得以发挥,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育界在英语方面的工作负担,实现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 2.跨文化意识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总是心存一种好奇心理。因此,一旦接触英语,就会联系到外国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等,这种好奇心理能够通过跨文化意识来满足。这种好奇心理在本质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努力学习英语,去更为深入更为全面的了解世界,了解其他国家。学习热情高涨,必然促进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提升,使之更为熟练的运用英语,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3.跨文化意识能够适时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活动是促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强大动力。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内在要求。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意识,能够切实提升英语的实用性,使学生通过英语语言的组织及表达,较好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积累较多沟通交流技巧,这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4.跨文化意识能够更好的契合社会发展要求。英语教育需要通过英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既包括英语语感能力、英语交流能力,还包括英语文化修为,这些素质能力的形成和巩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育的密切联系 高水平的英语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寻求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跨文化意识的及时融入又直接影响着学校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不能孤立的看待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育之间的关系,而应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去认真体会领悟二者的内在联系,将跨文化意识更为紧密地融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提升英语教育事业的层次和高度。 1.融入跨文化意识是确保学校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一个漫长 复杂的过程,更涉及学校、教师、学生、设施购置等方方面面细致的工作。当然,在知识爆发的社会里,提高英语教育质量更应当注重将跨文化意识有机的融合进去。因此,跨文化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英语教育的命脉,为英语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融入跨文化意识使英语的实用性得以真正实现,保证了教育工作效率,促使英语教育各方面各项环节的工作目标及时顺利的落实。 2.实现高水平英语教育工作是融入跨文化意识的根本目标。优质的英语教育水平关系着教育界、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同,更关系着英语教育工作效果的及时实现。因此,质量好水平高的英语教育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话题。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根本目标就是确保英语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在英语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切实融入跨文化意识,散发英语学科的魅力,促进英语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促进英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3.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育的密切联系。跨文化意识是保障英语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机元素,英语教育工作预期效果的实现得益于跨文化意识的积极参与。因此,二者的内在关系就在于,通过跨文化意识的有机融入,使英语教育工作的各个目标实现受益,使其各个环节都如期落实,确保教育效果的实现。同时,高水平的英语教育也将促使跨文化意识更加深刻的运用于英语教学活动中,拓展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使其更为全面的发展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育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英语教育中融入跨文化意识的困境 虽然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英语教育在跨文化意识的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校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融入。 2.教学方式方法不得当,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差,影响教学效果。 4.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影响跨文化意识的植入。 四、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 针对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融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认清现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及融入做出应有的努力。 1.让学生懂得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明确英语在他们未来学习工作中的作用,这样学生才会对英语跨文化意识有一个全新的思想认识。同时,还要理解并消除学生对英 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凤 娇 (江苏省南京市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江苏南京 210000)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学科,这种工具作用的实现往往通过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来支撑。因此,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方面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影响了英语教育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英语教育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然后深刻剖析了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育的密切联系,介绍了目前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方面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了突破困境的具体途径,希望能够提升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促进英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必要性;困境;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3)02-0139-02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论文化自觉意识观照下的儒家典籍的译介

论文化自觉意识观照下的儒家典籍的译介 摘要:儒家典籍中的哲学伦理思想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历史积淀,对其进行译介是确立本民族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在译介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以往的儒家典籍的译介的梳理发现,传统的译介实践常常是以外国译者为主体,以“西方中心”的理念为指导,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从而导致了儒家哲学思想被割裂和扭曲。在文化自觉意识的观照下,儒家典籍的译介应以中国译者为主体,在“文化平等对话”的理念指导下,采取异化的阻抗式的译介策略,这对弘扬和传播儒家文明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文化自觉意识;儒家典籍;异化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文献翻译,五四运动前后的西学翻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新的翻译高潮,而本次翻译高潮,无论是在规模上、质量上,还是在对民族复兴的贡献上,都是前所未有、无与伦比的。本次翻译高潮正在改变中国在文化输出上的入超地位,时代的迫切需要对典籍外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儒家典籍的翻译,从16世纪末利玛窦用拉丁文翻译“四书”算起,至今已有400余年。纵观这400余年的典籍翻译史,我们在译介主体、译介理念和译介策略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化自觉意识的理念为我们重新审视儒家典籍翻译史和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域。下面就着重分析儒家典籍外译中在译介主体、译介理念和译介策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儒家典籍译介的主体 译介主体的问题是困扰典籍英译的一个重点问题。从历史上看,这个问题似乎答案很明确。儒家典籍的翻译从明末清初的耶稣会教士与中国士大夫相结合到近现代国内外学者的翻译活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一下各个历史时期译者的身份,可以发现我国儒家典籍的翻译队伍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类是海外译者,包括西方国家的传教士、作家和翻译家等;另一类是中国译者。而且这两类人所占的比例悬殊、情况不一。从时间上来看,海外译者的翻译活动要远远早于中国译者,早在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将“四书”译成了拉丁文。1662年天主教传教士柏应以拉丁文译出《大学》和《中庸》,英国传教士理雅翻译了十三经中的10部经书。而中国译者的译本出现较晚。直到晚清时期辜鸿铭的《论语》、《中庸》和《大学》译本才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儒家经典的翻译由西方传教士所垄断的局面。从数量上看,海外译者的译本远远多于中国译者的译本。以儒家经典《论语》为例。《论语》现有译本30多种。“翻译过《论语》的中西学者先后有William Jennings(1895)、辜鸿铭(1898)、Leonard Lyall(1909)、苏慧廉(Edward Soothill,1910)、Arthur Waley(1938)、Ezra Pound(1950)、James Ware(1955)、Dennis Sweet(1977)、Delmore Scott(1978)、刘殿爵(1979)、程石泉(1986)、丘氏兄弟(1991)、李天辰(1991)、老安(1992)、梅仁毅(1992)、Raymond Dawson(1993)、潘富恩与温少霞(1993)、赖波与夏玉和(1994)、王福林(1997)、Simon Leys(1997)、黄继忠(1997)、Adam Sia(1998)、安乐哲与罗思文(Roger T.Ames&Henry Rosemont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社会信息化的提高,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促使各国课程改革都特别强调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我国则在新课标中把文化意识列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内容之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努力把跨文化交际融入课堂。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会极大地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21世纪迎来了全球化的浪潮,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更加频繁、更加密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为此做好准备,也即在教学中注重培养起跨文化意识和交际的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 (1)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文化特性。(2)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3)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内容 (1)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 (2)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 (3)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因此,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从香水的味道到身体散发出的体味,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 (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文化意识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

从风俗习惯方面体现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教案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习俗的了解;脱离了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知识,我们学到的只是语言的外壳。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可以从词汇的运用、习语的介绍、中英句式结构的区别、交际情境的创设、教材资源的整合和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等方面进行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一、从风俗习惯方面体现的跨文化意识 风俗习惯是指与居民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敬祖、信仰、节日、娱乐及其他民俗活动,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既反映了某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又被看作是该民族的标志。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风俗习惯方面的知识对我们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招呼和问候语:七年级上册中讲到了人们见面时相互打招呼的问候语。一般来说,英美人见面时相互打招呼的用语是根据相互间熟悉的程度而定的。在我们中国,一般来说熟人之间是什么都可以问的,而且被问的人也不会认为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而不回答。 节日:七年级上册围绕着万圣节对讲了它举行的日期及有关的庆祝活动。 在对万圣节做了详细介绍后,综合技能部分还讲到了中国的春节。因此,教师就可以把西方国家的其他代表性节日和我国的典型节日做

一个对比分析,使学生们对西方国家和我国的节日会在心中都留有深刻印象。 饮食:七年级重点讲了食物和生活方式的联系以及怎样保持健康的问题。在这一单元谈到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既有我国的有特色的食品,例如月饼,又有西方国家典型的食品,例如牛排。一般来说,现代西方人吃得并不复杂。平时,一顿饭一般一、两个菜,请客时最多也三、四个菜。这和我们在请客时花很多时间去准备很多菜的习惯完全不同。 我们中国人热情好客,喜欢用筷子为别人夹菜,把自己碗里好吃的东西分给别人。但是,如果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英美人士,他们会认为这样做很不礼貌甚至会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英美人请客吃饭的习惯和我们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在我们中国请客吃饭往往要准备一大桌子菜,而且还要说“菜不多,请包涵”之类的客气话。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只需三四道菜就可以了,他们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交谈、聚会而吃。 二、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风俗习惯方面的知识对培养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如何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呢,针对初中学生的英语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每一单元提到的有关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有计划、有目的和有成效的传授。

儒学为何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儒学为何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它对xx 文化的影响如何? 原因: (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 (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3)儒学的主要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 尤其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独占大一统思想地位后而行成的。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 (4)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5)宫廷儒学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一步促进了儒学的峰起。 影响: 儒学诞生于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年代,儒学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互补,相

反相成,互相激荡,从而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于儒学思想的精华,更是促进了后代多家思想的兴起,崛起一股股新的文学思潮。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 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积极方面: (1) 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 (2) 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 (3) 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 (4) 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 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 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 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以至产生理论和学说.。 (3) 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

南方都市报各叠简介

南方都市报简介 南方都市报连续两年(2006、2007)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都市类、晚报类报纸竞争力”排名第一; 南方都市报概况:广东全省发行,主打广州和深圳,密集覆盖珠三角地区。 发行量:172万/天 目标读者群:20~55岁社会主流人群;细分读者群,注重分众阅读; A1叠新闻(时事/评论/国际/体育新闻):清晨的一声号角 A1叠总述: 时政新闻,追求理性、客观,用关注体现关怀。社会评论,既有权威人士掷地有声的发言,也有来自民间的务实声音。国际新闻迅速深入,体育新闻鲜活过瘾。曾奉献出“深圳,你被抛弃了吗”、“孙志刚事件”、“非典百日”等重大报道。 锁定读者群:关心时局,主流读者 他们集中在珠三角,遍布广东省及全中国,甚至远在异乡(本报手机报定阅广东省第一)。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蓬勃的雄心、肩挑重任,胸怀天下,是有理想、有思想、有表现的社会中坚力量。这是阅读面最广的一叠。 A1叠各版解析: 1、A1叠头版:以极具冲击力的大图片、重要新闻来展示当天的新闻大餐。此版关注度非 常高,阅读率达100%。为严格保证头版新闻的爆炸性冲击效果,本报严格控制头版的占版率、整体性、美观性,同时也为了保证企业品牌形象得到最大的提升及业务宣传达到最大的广告效果,目前只接收半版以下的广告,且不叠加广告(目前正在商讨,还未最终确定)。 2、封二时评:以提倡理性、建设性,从理论的高度解读新闻事件,集纳有意义、新颖独

到的社会观点,以社评或社论的方式来表明立场(此版不做广告)。 3、封三速览:图文并茂地导读报内主要新闻看点,比起头版的简约大气,导读更加鲜活 灵动,同时还有“新闻奖门人”等读者互动节目,便于读者更迅速的查阅自己的兴趣所在。 4、封底内页来论: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挥言论的平台,就现实的社会现象 进行深入、直白的评论,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促进、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媒体主流导向作用。 5、封底网眼:引用网络热帖,发现社会新的聚焦点,成功的锁定住众多年轻读者的注意 力,也充分彰显了南方都市报“正直而不失活力”的办报理念。 6、A1前半叠:主要为要闻,注重国内特别是广东省重大新闻的深入报道,将最新鲜的新 闻及深度报道奉送给读者。 7、A1后半叠:关注国际、体育新闻,直击社会热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相对来说 学历较高读者较多。

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现状分析

2019·05 摘 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厦门市高 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在文化认识、文化认同、文化比较、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方面的现状,提出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展文化领域的社会实践,加强文化自觉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文化自觉;现状调查;对策 作者简介:何军明,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福建厦门361009)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9)05-0056-03 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现状分析 □ 何军明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 而要实现文化自信,必须具有深刻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逐步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文化心态和文化意识,其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社会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是对自身文化的“根”的追寻和继承,是社会主体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是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创新发扬。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主动去承担本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历史责任,是对自身文化在民族历史发展中作用的深刻认识,也是对自身文化历史发展脉络、特点和规律的正确把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和塑造,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调查思路及问卷设计 对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和评估,主要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我们将文化自觉的具体内涵进行归纳,重点围绕文化认识、文化认同、文化比较、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等五个方面展开,运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的5级量表形式,进行问卷的问题设计,每个方面设 计陈述语句大约7-9个,共约40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别记分。李克特量表是一种评分加总式量表,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其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以总分说明被调查者的态度强弱或不同状态。同时还设计了相关的访谈问题。 本次调查对象我们选取了厦门市六所高校,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方式。被调查学生根据年级、专业等情况基本上做到均匀分布,发放问卷1145份,回收1136份,有效问卷1131份。使用SPSS7.0软件对原始问卷信度进行分析并加以修订。 三、调查数据及现状分析 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统计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现状有如下几个特点。 1.在文化认识方面,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自我认知相对比较欠缺。本次调查问卷在文化认识方面设计了9个陈述性语句,主要考察大学生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满分为45分,在所有的调查问卷中无一人得满分,40分以上的仅占2.65%;30-40分的占44.2%;20-30分的占51.6%;10-20分的占1.56%。总体来看,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 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了解或者不大了解,如“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陈述句项下,回答“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或“不一定”的高达95.2%;“你系统地阅读过‘四书五经’”项下回答“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或“不一定”的高达100%;“你全部阅读过中国四大名56

跨文化沟通的意义。

跨文化沟通的意义 一、概述 跨文化沟通(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通常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因为地域不同、种族不同等因素导致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沟通可能发生在国际间,也能发生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观察一个文化的角度:交流与语言、自我意识与空间、衣着与打扮、食品与饮食习惯、时间与时间意识、季节观念、各种人际关系、价值观与规范、信仰与态度、思维过程与学习、工作习惯与实践等。理解一个文化系统,可以考察研究的系统:亲属系统、教育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宗教系统、协会系统、卫生保健系统,娱乐系统等。所谓跨文化沟通,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发生的:即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 二、跨文化沟通的研究内容 跨文化沟通研究主要有三个内容:其一是沟通;其二是文化及其对沟通的影响;其三是跨文化沟通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沟通:沟通是复杂的过程,给出它的唯一定义是困难的。对沟通的定义基本 上可分为两派,一派将沟通描述为一个人有意地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 另一派定义为某一个体发出刺激物以调整其他个体的行为的过程。这两种意义都假定发出信息者是有意的。另有人认为,即使发出信息者是无意识的,信息也可能影响对方,从而构成沟通。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就将沟通定义为人们相互影响的所有过程。还有一种是从心理学角度定义沟通,认为沟通是与一切有意义的情境相关的过程。萨姆瓦等人对沟通的定义是:一种双边的、影

响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信息源)有意向地将信息编码并通过一定渠 道传递给意向所指的另一方(接受者),以期唤起特定的反应或行为。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意向所指的信息接受者感受到信息的传递,赋予信息以意义,并受其 影响做出反应。 2.文化及其对沟通的影响:文化是复杂的人类生活现象,关于文化的定义,更是宠杂多样,据说有数百种。对于文化,大致可以这样来把握:人类的非本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可以称为文化。有人把文化分为三类,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这可称作对文化的形态学意义的描述,但对文化的实际分类要复杂得多。文化的最本质的方面表现为它是活动、行为,人们有时注意人类活动和行为的凝结物,也还是为了把握活动、行为本身。例如房屋,为什么中国的房子讲究平面扩展,有龙的文饰,中国人赋予它什意义,等等。文化定义的广泛性,使人在思想上准确把握它有一定困难。大多数人都认为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空观念、社会角色的认定、宇宙观、财富观等,都属文化范畴。如果将文化的基本点放在人类的活动和行为方式上,也可以从人的活动和行为过程的角度把握文化,大致包括人们感知事物的方式、对信息和事物赋予意义的方式、确定注意对象的方式、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实施目的计划的方式、反思与评估行为后果的方式。在《跨文化沟通》一书中,萨姆瓦等提出了6项把握文化的参照点,即世界观、行为取向、时间取向、人性取向、自我感知、社会组织。这6项参照点对于把较空泛抽象的文化概念具体化很有意义。文化对沟通有重大影响,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沟通的8个要素中,渠道属沟通的物理工具,文化对其作用不大,其他各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在编码、赋予信息以意义、解码,以及是否可以发出、接受、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结题报告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中国是世界山最大的文明古国,有这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所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确实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物质。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创痛文化和历史只是漠然处置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加强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床融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创痛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在中国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关教育模式存在误区。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呢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中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的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在中学,历史教材僵硬刻板。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教材的人是停留在书本和教材,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适合多姿多彩的面貌,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多数人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 此外,我国当前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尤其是亲眼一带更是日益可求彰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同时,面对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现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2.提出的建议或措施 历史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文化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关意识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关意识 摘要:现代公共关系学发祥于西方,作为西方现代新潮理论,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传入我国,而且以最快的速度由南到北发展,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一度兴起“公关热”。公关进入中国大陆之初,曾被扭曲误解为庸俗的应酬,“劝酒学”误认为公关不外是凭的是脸蛋子,耍的是嘴皮子,使的是手腕子,其实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而产生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跟西方国家相比,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这并不能表明古代中国就是公共关系的沙漠。现代公共关系学之所以能在中国最终生根、发展、巩固,其重要原因是现代公共关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似、相通、相融。一般来讲,一种外来的职业方式和文化现象在本国的根植,不但要与本国的文化土壤相适应,更要考虑与其所根植的文化土壤的交融问题。事实证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现代公共关系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公共关系学中的人文主义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合拍的。正因如此,这两种个性极强的文化逐渐地从冲突走向融合。 关键词:公共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公共关系活动中, 在我国古已有之。战国时苏秦、张仪的连横、合纵, 三国时诸葛亮舌战群儒等等,这些,都是古时公关活动的最好证明。现代公共关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表现在二者在重公众、重事实、重信息、重和谐团结、重信誉、重谋略等方面表现出的相似性。 (一)“仁爱”思想与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公众意识” 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原则,而“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仁爱”学说要求人们做到由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进而,孔子从“仁者爱人”出发提出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主张,提出爱民、养民、利民、富民、安民的思想主张。儒家思想的另一代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意识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部分: 提出问题: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低,本调查旨在探究本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从而提出传承 中国节日而文化的可行性建议。 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一体化的浪潮,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遭到破坏,节日丰富的内涵逐渐被人们遗忘。人们经常感叹过年没有年 味了,元宵节也没有以前热闹了,端午节,中秋节,等许多传统节日都成为了 商品推销日,节日丰富的内涵和其体现的道德价值被忽视。在几大传统节日被 定为法定假日的同时,人们更多的是选择出去旅游或购物而不是去感受传统文 化的深厚内涵。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 道德品质。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引领人,应该担负起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 为我国文化的传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一共发出去问卷100份,收回100份。虽然调查过程中 遇上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同学拒绝了我们的调查,还有部分同学对此感到 不屑,问卷填写的极其不认真,但是大部分同学都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使我们 的调查相对比较顺利的完成。我们分工发问卷,有些在理工大校园内让过路的同 学填写,有些在自习室把问卷发放给刚进入教室的同学或者是那些就要离开的同 学,有些是发给一些认识的同学。 二、调查主体 调查显示,79%的学生觉得节日气氛一般,还有10%的学生认为没有节日气氛,仅仅有11%的学生认为很有节日气氛;对于平时是否和家人过节日,有51%的学生表示大部分都会过,33%的学生表示只过一小部分,仅有17%的都会过,还有1%的都不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一个都有其由来故事,都有其意义,然而调查显示知道大部分和一点由来的都占45%,8%的都知道,还有2%的完全不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二三十个,通过调查,有60%的学生表示知道6—10个,24%知道10个以上,16%的知道3—5个,还有1%的仅知道1—2个。从以上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认识不足,4/5的人觉得节日气氛一般,这应该引起我们重视,没有好的节日气氛,怎么会真正起到过节的作用?节日气氛是非常重要的。仅有1/4的学生能说出10个以上的节日,其实,传统节日之所以延续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的由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还有一些节日是纪念对中国有重大贡献的人,比较欣慰的是,知道大部分传统节日有来的人占了差不多二分之一,二分之一的大部分节日都会过,但总体看来,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意识还是不够。随着社会的进步,真正过节的人越来越少,父母对子女在这方面的教育也不够,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人们对节日的意识将越来越淡,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把我们的节日永远传承下去。 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态度,有73%的人表示除了还记得要吃粽子﹑月饼﹑元宵之类的,其它也没留下什么,有13%的人记得并期待传统节日的到来,还有15%的人表示在重要的节日会和家人一起过节,但没有多大意义,看到这我不知道我们的节日还能有多少在若干年后还会存在,大学生对节日的态度不尽人意,很大部分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设计与操作(四)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设计与操作(四) 四、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内容与设计要求 1、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内容 ⑴自我意识辅导--学会自尊 ●罗杰斯认为:自我意识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 △自我认识辅导--从"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角度展开; △自我体验辅导--从"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等角度展开; △自我监控辅导--从"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调控"等角度展开。 ⑵学习心理辅导--学会学习 ●张春兴认为:在个体20岁以前的五个发展阶段的发展危机,无一不与认知学习时成功或失败所带来的快乐或痛苦经验有关。 △智力因素发展性辅导△非智力因素发展性辅导 ⑶人际关系辅导--学会交往 △同伴交往辅导△师生交往辅导 △亲子交往辅导△陌生人交往辅导 ⑷生活适应辅导--学会生活 △青春期适应辅导△环境适应辅导 △升学就业辅导△消费休闲辅导 台湾师大张春兴教授2001年综合现代认知主义重"知"、行为主义重"行"及人本主义重"情"的理念,提出"四会能力"的概念,可供参考: ●学会主动求知的能力-- ⑴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 ⑵从认知学习到认知策略; ⑶从书本知识到生活运用; ⑷从原理原则的理解到独出心裁的创造; ⑸学会运用最新信息科学技能获取知识;

⑹养成主动求知的兴趣与意志,进而奠定以后从事独立研究高深学术专业的心理基础。 ●学会身体力行的能力 -- ⑴领悟"事非经过不知其法"一语的真谛; ⑵体验独立完成一件工作后的乐趣与成就感; ⑶经过从设定工作目标到达成目标的历程; ⑷养成吃苦耐劳与坚忍不拔的做事精神; ⑸建立勇于负责、实事求是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⑹了解社会不同行业的性质、价值及从业者所需具备的条件。 ●学会待人接物的能力-- ⑴了解自己,认识别人,以及"推己及人"的涵义; ⑵领悟"施比受更有福"一语的真谛; ⑶培养对逊于己者友善、对胜于己者合作的胸怀; ⑷了解人间亲情与友情的可贵; ⑸养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 ⑹遵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古训。 ●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 ⑴从"天生我才必有用"一语获得启示; ⑵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个人在学业和职业上的兴趣; ⑶在日趋复杂的多元化社会中,能认清环境并努力探求自己的人生方向; ⑷养成独立性格,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时能有自己的价值观; ⑸能择善固执、容忍挫折、抗拒诱惑; ⑹能设定个人将来谋生与服务社会的理想目标,并肯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尽全力。 2、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要求 (1)正确表述辅导理念-- ●教师对辅导主题在理论上的辨析;●确定这一辅导主题的针对性是什么? ●实施这一辅导主题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2)恰当设定辅导目标 ●目标必须清晰明确; ●目标必须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