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海省劳动力产业配置效率诹议

新时期青海省劳动力产业配臵效率诹议

赵贵宁①

(青海民族学院公共管理系,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臵。各地区劳动力资源的产业和行业分布都显现出其特殊的地域差异,这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密不可分的。鉴于各地区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劳动力资源的配臵效率的不同表现,本文从青海省的实情出发,着重探讨新时期青海省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优化配臵问题。

[关键字] 劳动力资源产业配臵效率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of lab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QingHai in the new period

[Abstract] The key to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how to allocate the labor resource reasonably. Labor distribution among industries is very disparity in different region, it’s inseparable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y growt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view of different roles of lab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T ertiary Industry, This article sets out from QingHai’s practice, emphasizes on optimizing lab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QingHai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Labor resource Industri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近年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日益加速,同时快速的经济增长也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但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究竟如何,即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否促进和实现本地区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臵,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积极探讨的问题。

一、青海省劳动力资源的产业分布

1、青海省劳动力产业分布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第一产业在业人口与在业人口总数的比值下降幅度较大。1982年人口普查时,第一产业在业人口占总在业人口的比为70.83%,1997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6.56%,从业实际人数比1982年这一行业的从业人数仅增加不到10万人。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在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重迅速上升,据1998年《青海统计年鉴》,198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37%,1997年这一比例提高到2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从1980年的21.07万人上升到1997

年的73.14万人,增加了3.47倍。在这期间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从1986年到1990年都一直徘徊在39万人以上,1995年和1996年有所上升,但1997年又下降到37.65万。从三次产业划分的从业人员比例看,第一产业居第一位,占56.02%,第三产业居第二位,占29%,第二产业居末位,占15%。另外城镇待业和失业问题也较严重,1996年和1997年城镇待业人口(不包括16岁以上在校学生)都超过了12.7万人,待业率高达10%左右,城镇失业人员总数从1990年到1996年也都高于4万人,最高时曾达7.82万人。(见表1)②表1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变化情况单位:万人③

2、青海省劳动力产业配臵的现状概述

就劳动力的产业分布近年来发展的状况看,也有两个基本特点,但与以往相比有所不同。其一,虽然第一产业的在业人口与在业人口总数比值承继历史惯性仍然呈下降趋势,且幅度有所加大。2000年,第一产业在业人口占总在业人口的比为55.8%,200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1.2%,从业实际人数为150.06万人,与2001年这一行业的从业人数相比足足减少了21万人。其二,第三产业在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重稳步上升,据2005年《青海统计年鉴》,200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1.6%,2004年这一比例提高到32.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从2000年的89.63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94.87人,增加了5.24万人。同时,第二产业在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值也有所提高,但在业人口的绝对数偏小,据2005年《青海统计年鉴》,2000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2.6%,2004年这一比例提高到16.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从2000年的35.79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48.33万人,增加了12.54万人。从三次产业划分的从业人员比例看,第一产业居第一位,占51.2%,第三产业居第二位,占32.3%,第二产业居末位,占16.5%。显然,青海省第二

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依然很弱,社会新增和闲臵劳动力的吸收还是要依赖第一、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支撑。此外,城镇失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与过去相比,这一阶段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两项指标都呈现逐步回升的不利趋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从2000年的4.54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8.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也从2000年的2.40%增加到2004年的3.92%。(见表2)

表2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变化情况单位:万人④

二、影响青海省劳动力产业配臵效率的关键因素分析

第一、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从产业结构变动度来看,青海省1990—2004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度达25.8%,比全国同期水平高出1.24个百分点。但在各个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各不相同,其中“八五"期间青海产业结构变动度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可见在全国各地大规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之时,青海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落后全国平均水平有10.8个百分点。而在“九五”、“十五”期间,青海产业结构调整变动度则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九五”期间超出全国变动幅度9.6个百分点。“十五”期间产业结构变动幅度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4个百分点,说明“十五”期间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虽有所减弱,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仍是产业发展的主题。可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强弱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高低,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劳动力资源是否在三次产业中得到有效及合理的配臵。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看,青海省产业结构偏偏离度呈逐步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增长势头有所增强,但大量劳动力仍滞留于第一产业。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偏离度是逐步下降的。然而,在青海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却呈现“逆

向”趋势,由1995年的59.5%上升到2004年达到76.8%。这种变化发展趋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第一产业发展不充分,存在大量的就业人员,隐性失业现象普遍,就业人员比重远高于产值比重且距离在日益拉大,剩余劳动力没有较快向二、三产业转移,这也是导致总体产业结构效益低下的直接原因。其次,伴随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加几乎没有相应就业量的增加,相反吸纳的就业人数却在减少,这是由青海省重化工型的工业结构特点所决定的。再次,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加上没有形成较完备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使其产值比重明显大于就业比重。值得注意的是从2002年开始偏离度较前几年有所下降,这种变化是由于第一、三产业的偏离度下降所引起的。此外,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1990年的18.8%下降到2000年的12.6%,下降了6.2%。2001年起开始回升,2004年达到16.5%。这种积极的变化应当予以关注并加以保持。

第三、产业关联度分析。

青海经济发展存在主导产业缺位问题已是众多学者的共识。其中,产业链条短、畸形,产业之间关联度低是青海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还表现为:

一是轻重工业关系定位失衡。从纵向角度看,自1980年以来,轻工业一直处于下滑的状态。由1980年的38.6%下降到2004年的6.59%,下降了32个百分点。同期重工业在轻重工业产值中的比例继续提高,由1980年的61.4%提高到2004年的93.41%,提高了32个百分点。因此,形成了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比重过重,轻工业比重过轻,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的特点。

二是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比例失衡,且呈现加工低度化趋势。用加工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的产值对比可以基本度量工业的加工程度。2000年青海工业加工度为18.82%,2001年为19.36%,2002年为11.2%,青海工业发展不仅没有出现工业化过程中的高加工度化,反而出现了加工低度化倾向。2003年后加工度有所提高,至2004年提高到46%,但仍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产业链”前端的产业所占比重大,技术创新能力低。青海第一产业中以农牧业为

场竞争力弱。种植业、养殖业和与之相关的加工、流通业联系松散,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仅仅处在起步阶段,影响农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工业方面,机械、军工、化工等产业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供应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没有做到与省内的优势资源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同内地相应产业形成重复建设。同时企业之间缺乏相对紧密的生产链条联接。从整体上呈现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竞争局面。因而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内缺乏亲和力,对外面临竞争的压力,导致一些装备水平比较高的行业快速萎缩,举步维艰。这些情况表明,青海省工业精加工增值的水平基本没有大的提高,出售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状况没得到根本改观,工业结构仍然处于低级化的水平。

第四、三次产业就业GDP弹性系数。

从青海三次产业就业GDP弹性系数看,1978—2004年青海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33、0.47和o.86,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小,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这表明这一期间第三产业就业带动能力最强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以1990年为界将整个期间分为两个阶段计算,可以进一步验证该结论。1978—199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79、0.59、0.85,而1990—2004年三者则分别为0.05、0.07和0.53。这说明在1978—2004年间,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虽然最弱,但随着产值的增加其还能够勉强吸收一些劳动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增加,但就业人数反而开始减少,表明第一产业已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新增劳动力。第二产业在1978—1990年间的就业弹性系数是O.59,表明这一期间第二产业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然而,从1990年到2004年期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急剧下降,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急剧下降。而第三产业则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就业弹性,即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一直保持了较强的吸纳能力,是今后吸纳劳动力的生力军。

从三大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看,青海省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从1990年后已超过第一、二产业。1990—2004年青海省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84%,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增长,第三产业已成为

三、有效提升青海省劳动力产业配臵效率的对策构想

产业结构调整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阶段升级、最终形成、实现劳动力资源与三次产业之间“最优配比”的过程,这也是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臵和使用效率问题的核心环节。我们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青海的产业结构已从传统的农牧业为主体演进到向工业化转变的阶段,并依循世界各国产业进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依托优势资源的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结构高度逐步提高,三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和优化。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国家、地区产业政策和价格机制及发展水平的影响,各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因此,尽快实现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缩小产业结构偏离度,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劳动力资源产业配臵效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迫切之任务。

第一、确保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工业。

虽然,青海自然条件特殊,历史经验证明,不宜再继续垦荒种地,也不宜再盲目扩大农牧业生产规模。然而,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增长有限、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等因素,青海绝大多数农民的生计目前还得要倚重农牧业。因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绝不等于就可以完全忽视农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不能有意无意地忽视农牧民,当然也就不能忽视他们赖以为生的农牧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指导农牧民调整种、养殖结构;要加大科研力度,研发推广适合青海冷凉气候和市场需求的农、畜品种;要强化农村牧区基层政府服务农牧业职能,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条件;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牧业产业化,增加农畜产品的商品化率,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要加强对农资产品生产销售的监管力度,阻止假冒伪劣农资坑害农民,控制农资产品的不合理涨价,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充分利用高原冷凉气候,在条件适宜地区鼓励发展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支持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以及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业化道路。

青海具有比较优势产业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业、水电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盐湖化工等等。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臵、循环利用,推动资源开发由量的扩张向资源转换质的飞跃转变。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围绕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优势产业链来规划大项目,发挥特色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向综合转型,由粗放向集约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毋庸臵疑,资源开发,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在青海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财政支柱产业,短期内要改变这种状况的可能性很小。但青海不应沉湎于重工业发展带来的所谓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应及时进行调整,即不放弃重工业的发展,集中精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投资小、见效快的轻工业项目。例如:中藏药加工业、藏毯产业、高原特色营养保健食品加工业等等,这些都是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其产业的前向、后向联系都是很密切的。农牧民增收靠轻工业的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以第一、二产业为基础的。

事实表明,青海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经济效益不高,未来发展困难重重。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青海工业发展的唯一选择。为此,要加快推进企业的信息化改造,促进企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要加强企业破产和资产重组力度,使青海工业继续向优势领域转移,实现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专门化;要注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工业发展为解决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更大作用;要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水平、经济效益。

第三、在第一、二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加速第三产业的增长:注重推广新兴服务业。

家,服务业都很发达,其收入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在三分之二左右。由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落后、青海的服务业比重基本上是由本地的行政事业等单位支撑起来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在质量层面,同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发展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青海省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创新第三产业发展思路,实行“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政府要真正放宽、简化和废除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政策,研究制定鼓励引导、积极扶持,促进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政策。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种所有制组成的第三产业企业,鼓励集体、个人、外资等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和劳务等多种形式投放第三产业,实现三产发展机制上的根本转变。要通过银行贷款、企业投放、社会集资、引进外资、政府贴息等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高层次的全社会三产投人体系,切实保障三产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突出发展旅游业,尽快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青海的支柱产业。新兴服务业是投入较少、就业弹性大的部门,随着生产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深化以及居民消费层次的升级,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房地产等新兴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需求将大幅增长。近些年来,虽然青海的新兴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占GDP 的比重还很低,比照现有的人均GDP水平,发展空间、潜力非常巨大。旅游业作为青海省第三产业龙头、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广斌.青海省劳动力产业配臵效率[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欧祥超.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力配臵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4.

3、邱爽.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臵[D].西南财经大学.2000.

4、王高升.王欣.劳动力资源配臵效率—农村建设的关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5、许经勇.两种要素配臵模型与劳动力转移的两种模式[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1).

6、余永跃.中国劳动力资源配臵的体制变迁:历史回顾和文献评述[J].中国人口科学.2006(6).

7、张庆祥.劳动力资源配臵与二元经济及就业结构的关系[J].鸡西大学学报.2006(2).

9、施镇平.劳动力资源的市场优化配臵与政府间接整合[J].党政论坛.2005(1).

10、王晓君.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资源配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6).

11、朱俊林.中国劳动力资源配臵区域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6).

12、周冯琦.劳动力配臵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J].学术季刊.2001.(2).

13、苏灿.我国劳动力资源配臵模式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0(1).

作者联络方式:

移动:139********

Email:zhaoguining76@https://www.360docs.net/doc/2b391175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