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六代影像中国_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_杨远婴

百年六代影像中国_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_杨远婴
百年六代影像中国_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_杨远婴

中 国 电 影 史Chinese Film History

明星又反过来成为维护类型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事实上,是明星通过制片厂的宣传运作,将其作用与效果源源不断地传送给喜欢他(她)的观众,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稳定化,使观众在类型观念的潜在指引下,回到影院,再去看他(她)主演的与以前相类似的影片,并通过观看,使观众再一次获得满足,获得快感。

第三点,是关于首轮影院的问题,而20年代的实际情况是,中国当时的影片公司拥有的首轮影院是数量不多的,只仅限于几家较有势力的公司,这样,影片公司生产出来的影片第一次放映便有了几种不同的方式。

1、在自己的首轮影院放映。

2、租赁别家的首轮影院放映。

3、在二三流影院放映。

在此,我们先来看第二种,影片在别家的首轮影院放映,由于租金昂贵,且加上租期的限制,使这一影片的反馈受到了影响。而即使很快反馈回来,假定观众非常不喜欢,影片公司要改换类型,但由于租金以及租期的问题,资金的回收便不会及时,这样便限制了制片公司的生产。第三种放映方式,则效果更差,不仅观众稀少,反馈信息慢,而且资金的回收也相当的困难,在当时小本经营的状态下,投资另一部影片其周期便变得相当漫长。因此,相较而言,第一种方式,便成为最好的一种方式,在自己的首轮影院放映,先前的麻烦就可迎刃而解,它不仅使影片的反馈信息及时返回,且由于范围广泛,而使这一信息相当准确,再加上资金的流转速度快,这样,便使影片公司根据不同的反馈信息,继续生产或改变原先的类型成为可能。所以,首轮影院在20年代的中国电影业中,起码具备如下功能:

(1)首轮影院的存在,是制片厂与类型之间的一个晴雨表,它告诉制片厂是继续还是停止对该类型的生产。

(2)由于中国当时的影片公司拥有首轮影院的数目太少,决定了中国的电影类型一直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使对类型形态加以修补的可能性变得极小。

综上所述,20年代的中国电影工业与类型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当清楚,简言之,当时的中国电影工业已具备条件并生产出类型,但是,种种的不利条件又限制了类型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了20年代中国电影类型的待成熟化,这成为2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的一大幸事,也成为一大憾事。

百年六代 影像中国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

杨远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提要: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语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和提法已成定论。独特的行业内在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中国电影导演非自然时间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本文依据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转换、表述主体的更迭,对20世纪六代导演的谱系演变作出描述,刻画不同文化背景中电影导演的精神气质和求索路径,展示不同历史环境下电影观念形态和社会象征符码不断被重新塑造的过程。

生长于百年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中,每个代群的导演都经受了剧烈的身心冲击和思想转变。在一个世纪斗换星移沧海桑田的衍化里,他们将个人的艺术抱负和政治追求投放于电影世界,从而建构了一个个时空特征鲜明的中国形象。而在这些不同形象的背后,记录着政治的辖制,观念的约束以及手段的局限,每一代导演的成败荣辱都述说着可歌可叹的家国梦幻。本文研寻中国导演的代际传承,力图探讨社会心理变化的依据,揣度文化方式转换的契机。透过其间,以了悟历史政治之于人、之于艺术的强大威慑力量。

关键词:谱系研寻 代际传承 电影功能 专业抱负 社会语境 精神历程 生存条件

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语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和提法已成定论。尽管有人表示异议,但大都出于对因强调断代集体特征而抹煞风格手法相异的不满,一般未曾质疑划分六代本身的科学性。倘若沿袭生物繁衍规律,百年六代似乎过于密集,统领整体人文学科的文史学人仅被定尊为三代。(1)然而电影学界的六代言说自有缘由:独特的行业内在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中国电影导演非自然时间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其中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转换、表述主体的更迭是最基本的分析依据。研究者循之评说,继而约定俗成。因此,笔者对20世纪六代导演的谱系描述对象绝非生理年龄组合,而是由社会时空所建构的文化精神集团。

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大抵如此:建立了本土电影雏形的郑正秋、张石川等为第一代;创造了三四十年代社会写实风格的蔡楚生、孙瑜等为第二代;1949年后致力于社会主义语境表达的崔嵬、谢晋等为第三代;1979年后追求影像语言电影化的张暖忻、谢飞等为第四代;1985年后使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陈凯歌、张艺谋等为第五代;90年代后崭露头角的张元、王小帅等为第六代。本文希望以代际嬗变为线索,透过谱系研寻,刻画不同文化背景中电影

(1)钟一冰《20世纪中国三代文史学人》,《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2月8日。

NO.10599

导演的精神气质和求索路径,展示不同历史环境下电影观念形态和社会象征符码不断被重新塑造的轨迹图景。

《难夫难妻》(1913)、《孤儿救祖记》(1923)、《劳工之爱情》(1922)。《火烧红莲寺》(1928)、《歌女红牡丹》(1930)、《姊妹花》(1934)等影片对中国电影诸种制作方式的开山性,奠定了郑正秋和张石川的鼻祖地位。这对携手创办世纪初中国一线电影制作工厂——“明星影片公司”的仲伯兄弟,虽然有着一瘦一胖、一文一武、一雅一俗的内外不同,但却生死相依地摸索出西化道路:郑正秋创造家庭言情剧模式,张石川踏出娱乐电影路径。

中国电影诞生地的上海,当时在外国人眼中是“东方巴黎”,在国人眼中是“十里洋场”。这两种意象的涵义指称都是城市的资本化特征,可以说,电影在这里的出现有根有据。无独有偶的是,郑正秋和张石川都在十五六岁的少年时分跻身商海,郑帮养父料理生意,张与舅父经营演艺。郑正秋后来全身心于戏剧活动,但艺术创作和经营管理同时并举,常常因经济困窘作艺术妥协。(2)张石川以商经艺,从来就是利润第一。(3)俩人联手创办“明星公司”后,以原始积累的方式开拓电影运营,在技术和艺术的处心积虑外,时时烦扰心情的便是经济压力。在“明星”的历史上,有《空谷兰》的难忘,有《火烧红莲寺》的辉煌,有《啼笑姻缘》的峰回路转,有《姊妹花》的内外轰动,但最令大家唏嘘的是在山穷水尽、债台高筑的草创时刻“救了祖,也救了‘明星’”的《孤儿救祖记》。面对购置器材、养活演员、筹措新片等种种问题,身兼老板和主创的郑正秋、张石川窥探演艺市场,揣度观众心理,追求艺术和销售的双收益。事实上,在创作和市场合二为一的商业经营轨道中,市场的盈利就是艺术的成功,艺术的成就必须体现为观众的认可。翻阅郑、张二人的从影传记,常常掩卷感叹的是他们绝处逢生的智谋,背水一战的勇气。在和营销市场的共谋或拼杀中,郑正秋的“教化”主旨往往屈就于张石川的言情或武侠外衣。“明星”在早期中国电影竞争中的独占鳌头,既得益于郑、张灵活的艺术路线,也有赖于他们多变的市场方针。

投身电影之前,郑正秋痴迷戏剧,浸泡剧院,结交名角儿,撰写剧评。情至深处,竟建立剧团,编撰剧本,登台演出。曾几何时,郑正秋的新民社和家庭戏在上海滩脍炙人口。而在他20岁的时候,便得到于右任的赏识、与章士钊共事、一睹孙中山风采。(4)张石川则以敢想敢为人所共知。他在早年帮助舅母经营“新世界游艺场”与黄楚九(当时上海的大商人)的“大世界游艺场”打擂时,居然异想天开地在车水马龙的南京路和西藏路下破土开凿通道,以招徕大流量游客。虽然通道后因出水而弃之不用,但启用时刻确实出现壮观的景象——“人山人海,水泄不通”。(5)对此他坦言:“越是艰难的工程,越会促起人们的注意。越是新奇的花样,越会引起大众的兴趣。”(6)正是郑、张这种胆与识的结合,掀起了中国电影的初澜。

在研究者的笔下或口中,似乎一直扬郑贬张,这是因为郑正秋有着更多的著述,更强烈的使命感和道德感。屈

指可数的几本史学书籍,都记载着他对电影方法和功能的认知。在确立拍摄作品原则时,郑正秋主张“以正剧为宜”,“不可无正当之主义揭示于世界”。(7)即强调电影应表现具有社会意义的思想内容。与侯曜等同时代人一样,他也是通过戏剧理解电影。他首先把戏剧特质划分为八种:1.系统化的情节,2.组织过的语言,3.精美的声调,4.相当的副景,5.艺术化的动作,6.深刻的表情,7.人生真理的发挥,8.人类精神的表现。由于置身无声电影时代,所以他认为电影就是无声的戏剧。但他也能意识到电影的“造意”、“选地”、“配景”、“导演”、“择人”比戏剧更难。并他指出了电影独有的“摄剧”、“洗片”、“接片”三项特征。以戏剧家和剧评家身份进入电影创作的郑正秋无法突破戏剧的藩篱,认识摄影机的美学意味,而特别关注以“影戏”贯彻自己“创造人生”、“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艺术理想。(8)常年身着棉袍、人称“好好先生”的郑正秋代表了当时娱乐行业中最高的艺术典范和道德形象。他的电影观如同他的人品和文品,清晰地打着传统的烙印:笼统地将技巧和功能融于一体,从熟悉的事物作直观推理,避开具体的物质分析。而张石川的技术论则立足于使观众“哭得痛快,笑得开心”。他认为一个家庭妇女在影片放映后能向别人有头有尾地讲述故事,意味着影片可能受欢迎,否则就有失败的危险。精通生意经的张石川点出了最基本的观众效应原理。(9)

30年代伊始,郑正秋、张石川已感到力所不殆。他们拱手请入洋溢着新鲜气息的左翼热血青年,一个电影时代随之落下帷幕。几十年后重评中国早期电影,一个同经过去的老人慨然写到:电影受五四洗礼最晚。五四运动发轫以后,有十年以上的时间,电影领域基本上处于新文化运动的绝缘状态。但他接着阐述到,电影在中国萌芽的时节,贫弱的中国还缺乏开创这种新型事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1913年处女作《难夫难妻》用美国依什尔的资金和设备制作;20年代好莱坞称霸上海电影市场,使国片成为外片的囊中之物。中国电影在内外交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挣扎求存,回顾中国电影历程,不能忽视这一事实。(10)他的话为我们理解郑正秋、张石川电影的价值作出了历史注脚。

“郑正秋的逝世表示结束了电影史的一章,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征另一章的开头。”(11)柯灵先生的论断基于这样的事实:《渔光曲》第一次为中国电影赢得国际声誉(1935年在苏联莫斯科国际影展获荣誉奖)。如果把第二代导演的创作时段限定在1934至1949年间,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导演、明星都诞生于此。

(2)(3)(4)谭春发《开一代先河》,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5)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28页。

(7)郑正秋《明星未来之长片正剧》,《晨星》杂志创刊号,1922年上海版。

(8)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9)(10)柯灵:《试为“五四”与电影画一轮廓――电影回顾录》,《中国电影研究》,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年12月版。

(11)柯灵《从郑正秋到蔡楚生》,《柯灵散文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590页。

2001年第6期100

中 国 电 影 史Chinese Film History

中国现代百年的内忧外患在这一阶段达到了顶点,八年抗战的激忿、国共斗争的壮烈、自由文人的奋争随同小市民的苟安,一起汇成斑驳的历史图景。依存于观众的电影迎合社会需求,创造出和民众心理相对应的影片类型和明星符码。在公认的经典电影中,有脍炙人口的社会写实片《神女》(1934)、《渔光曲》(1934)、《新女性》(1934)、《桃李劫》(1934)、《大路》(1935)、《马路天使》(1937)、《十字街头》(1937)、《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万家灯火》(1948)、《乌鸦与麻雀》(1949);有制作精美的艺术电影《小城之春》(1948);有专业指数很高的市民喜剧电影《假凤虚凰》(1947)、《哀乐中年》(1949)、《太太万岁》(1947)。这批影片推出了优秀导演蔡楚生、吴永刚、孙瑜、费穆、沈西苓、沈浮、袁牧之、桑弧;催生了轰动一时的明星阮玲玉、黎莉莉、王人美、金焰、赵丹、周璇、白杨、石挥。树立了联华、文华两大电影公司的中枢地位。

比之草创时期的郑正秋、张石川,此时的导演已具备了较高的文化气质和电影素养。这不仅是因为如有孙瑜留学纽约电影摄影学校、沈西苓进入东京左翼戏剧研究所、摄影师周克巴黎归来的“西天”取经经历,(12)而更在于他们本土经验的积累和拼命片场的摸爬滚打。事实上,电影成就最高的蔡楚生、费穆、沈浮、吴永刚等在成名前都未曾出国留洋,他们赖以成功的是边学边干的实践精神和追求理想的抗争状态。在20世纪初叶,这些对电影充满激情和想象的青年影人观摩的是好莱坞影片,阅读的却是苏联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因此他们在制作上模仿格里菲斯、约翰?福特、金?维多、刘别谦、卓别林的叙事结构和语言方式,在思想上灌注左翼无产阶级文化概念。(13)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颠沛流离的人民,他们以布尔乔亚式的悲悯展现社会的黑暗、弱者的无助、上层的糜烂、底层的美好,并以好莱坞式的煽情故事和对比的蒙太奇效应使无数观众在泪水滂沱中升腾起救国救民的宏愿。如果说早期电影传承的是鸳鸯蝴蝶文明戏的衣钵,那么第二代导演的作品已经带有新文化的批判色彩。

这是一个电影评论异常活跃的时代,既有左翼革命者战斗式的宣教,又有自由知识分子对艺术的倡导。而在导演和评论家、评论家和评论家的论战之中,我们能够感到当时社会接受电影的角度和对电影功能的认识。著名左翼批评家王尘无曾这样点评当时重要导演的特征:“在中国电影界出品稍多,而且的确有他自己风格的,费穆、孙瑜、沈西苓和蔡楚生君几位而已。费穆和沈西苓有一点相同的地方,就是知识分子的高度艺术的接近,假使我们说得更极端一点,那么,在他们两个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股纤细的哀怨的情调,虽则沈西苓君,往往以小的趣味来掩饰这悲愁。孙瑜君是以乐观向上著称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些海市蜃楼的幻觉,是梦里的微笑,即使觉得快乐而欢畅,也非常浮泛。而蔡楚生君除了罗曼的作品《南国之春》外,每部影片都表示出他的强劲和刚健。他和孙瑜君的不同,是孙瑜君飞在天空,而他是在人间。”(14)王尘无圈定了第二代导演最重要的代表者,也打下了以后评论这些人物的基调。虽然左翼批评在当时所向披靡,但右翼的论说也充满硝烟:“中国的导演先生抱着过分的‘虚怀若谷’的态度。上了庸医的大当,给他们注入了一种红色素,看看像是良血,其实是痨病患者的左肺陈血。所以看上去便有许多剧情都是不合现实社会的背景,故事总是在畸形的情节中发展着。其实都是受了什么主义什么派的宣传的结果。”(15)这位评论家的座右铭是:“电影是软片,所以应该是软性的!”“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淇淋,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16)然而面对国破家亡寒风扑面满目凋零,冰淇淋和沙发椅毕竟是太遥远、太空泛的奢望。在哀鸿遍野生灵涂炭的历史背景中,温婉含蓄的艺术片《小城之春》在票房上最终不敌撕心裂胆的苦情戏《一江春水向东流》,具体的社会情景规定了观众的观赏取向。作为同时代人的柯灵先生在数十年后再评这段历史时,依然振振有词地说:“左翼电影运动的影响,与其说在银幕上煽起了什么危险的的革命风暴,毋宁说开辟了一个时代,拨正中国电影前期混乱的运行方向,使之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合流,走到严肃的艺术大道上来。…… 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左翼运动唤醒了电影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把创作活动和时代精神、民族命运结合起来。”(17)虽然关于“前期混乱”的评价尚可商榷,但左翼电影与当时民众情绪的契合却毋庸质疑。

对于电影功能意义,最清晰、最到位的认识莫过于沈浮的“开麦拉是一支笔”。他说:“我现在看‘开麦拉’已不把它看作单纯的‘开麦拉’,我是把它看作一支笔,用它写曲,用它画像,用它深掘人类的复杂矛盾的心理。”(18)这说法和以后国际流行的作者论如出一辙,只是时间早了20年。以摄影机代笔作文的导演们当然注重读者群的数量。蔡楚生在一篇拟与评论家论战的文章中写到:“在新的见解之下和这非常时期中,我们都没有理由可以放弃一些落后的,也正是最主要的广大观众群。”(19)他在《渔光曲》的拍摄后记中又说:“一部好的影片的最主要的前提,是使观众发生兴趣。”(20)从开始就面临观众认同,继而老板认同的职业生死抉择,随即又将感动社会作为自己艺术使命的蔡楚生们,确实十分注意上座率,可以说,他们的选题、选景、选演员都尽量投合一般观众的喜好。翻阅当时的导演阐述,最多看到的就是对主题社会性的阐发和调动观众喜怒哀乐的形式设想。那些实践意义上的观众学是他们的创作论,也是他们的技术谈。在时代现实和个人道

(12)《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陈播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13)夏衍《答香港中国电影学会问》,《中国电影研究》,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年12月版。

(14)王尘无《<迷途的羔羊>试评》,《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600页。

(15)嘉谟《电影之色素与毒素》,《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841页。

(16)嘉谟《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845、843页。

(17)同(11),第588页。

(18)见《“开麦拉是一支笔”》,《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06页。

(19)李亦中《蔡楚生——电影导演翘楚》,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20)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21)同(19),第179页。

NO.105101

德的双重责成下,他们把电影的感化功能放在了第一位。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广告宣传词中,一家影院竟写道:“请自备12条手绢”,并说它是“中国的《乱世佳人》”。(21)这说明当时受观众欢迎的电影运用了多么强烈的煽情手段。

第二代导演将电影带入了中国的主流文化格局之中,他们的作品已经标志民族的激越心声。

“十七年”电影在历史教课书上留下一串数字化的纪录:三大生产基地(北影、上影、长影);两次创作高峰(1959年和1964年);三种背景的导演队伍(来自旧上海的老导演、来自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新中国培养的青年导演);二十二大明星。这些数字是当时电影事业规模的记载,也是第三代导演活动背景的缩影。

第三代导演的成员构成主要是北影的成荫、崔嵬、水华、凌子风和谢铁骊;上影有解放前就成名的沈浮、孙瑜、张骏祥、汤晓丹、桑弧,也有解放后崛起的郑君里、谢晋;长影的代表人物是沙蒙、吕班、郭维、王炎、王家乙、林农、苏里、武兆堤;八一厂的王苹、严寄洲、李俊都是1949年后步入影坛的新人。从这份名单中我们看到,这是一次红区和白区的历史会聚,是两个代际的戏剧性交合。在那些除旧布新再造乾坤的日子里,他们共同遭遇激情,制造神话,接受考验。

第三代导演是一份长长的名单,但若归纳典型人物,首先应提及的就是电影界特定概念的“四大帅”和“南谢北谢”。所谓“四大帅”是指崔嵬、水华、成荫、凌子风在“十七年”电影(1949-1966)创作中的领军者地位。确实,光荣的延安革命文艺履历使他们和新中国保持了最密切的精神联系。他们真诚地爱戴这个自己曾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国家,并以“老革命、老党员、老艺术家”的自觉和豪情投入意识形态的主战场——电影之中。他们的气质和新社会的理想如此一致,甚至崔嵬高壮魁梧、浓眉大眼、刚勇质朴的外貌都和时代英雄形象的要求丝丝入扣。同辈赵丹对崔嵬“得天独厚”的评价虽然不无怜己的酸楚,但的确点出了前者生逢其时的优越。尽管都是来自红彤彤的圣地延安,“四大帅”的创作心理还是各有不同。成荫诚惶诚恐:“但求政治无过,不求艺术有功。”(22)他着眼于革命历史,代表作为《南征北战》(1952)、《停战以后》(1962)、《西安事变》(1982)。水华淡然处之:“务求政治无过,力求艺术有功。”(23)他刻意于艺术,创作了经典《白毛女》(1950)、《林家铺子》(1959)、《革命家庭》(1960)、《烈火中永生》(1965)、《伤逝》(1981)。崔嵬理直气壮:“我政治上艺术上都要有功。”(24)他的《青春之歌》(1959)和《小兵张嘎》(1964)在“十七年”电影中独领风骚。凌子风率直任性:“喜欢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25)他的成功影片在“文革”前是《红旗谱》(1960),“文革”后有《骆驼祥子》(1982)、《边城》(1984)。但不论有着怎样的差别,置身在1949年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和电影腹地北影,诸如“四大帅”这样的根红苗正者就是当时电影创作的骨干与核心。比之来自白区的电影艺术

家,他们在政治和艺术上具有更大的精神优势。他们影片里黄钟大吕般的革命主题和泾渭分明的救赎叙事,往往是当时政府权威话语最直接的投射与象征。“南谢北谢”是更年轻的三代导演。北谢同样具有红色背景,南谢却带着“原罪”(曾加入国民党“三青团”)。他们于50年代起步,60年代成熟,80年代进入佳境,90年代耕耘不辍。他们的创作贯穿了第三代电影的始末。1964年,南谢的《舞台姐妹》和北谢的《早春二月》震惊影坛,这两部作品共同以散文化的故事和抒情化的画面改写了当时政治电影单一的戏剧范式。“文革”中他们又曾一起涉足革命样本戏。然而80年代伊始,南谢一路追赶思想解放,在《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1981)、《高山下的花环》(1984)、《芙蓉镇》(1986)等系列作品中达到宣泄的高潮。而北谢返身历史,接连拍摄《今夜星光灿烂》

(1980)、

《知音》

(1981)、《包氏父子》(1983)、《红楼梦》(1985),于过去中品尝恬淡的快乐。但1994年北谢重返现实摄制《天网》,而南谢于1997年创作《鸦片战争》。二谢的孜孜不卷,绵延着第三代导演的电影生命力。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中看,第三代导演的电影文化背景大致为这样几种。一是苏联电影的影响。“十七年”电影的重要领导人夏衍在80年代初回答香港中国电影学会关于中国电影受哪种文艺思潮影响的问题时说:从1950年起,中国大量进口翻译苏联电影,如《乡村女教师》、《政府委员》、《马克辛三部曲》、《列宁在1918》等。同时在电影的生产、发行、教育所建构的整体模式中全部引进苏联概念。(26)而学习苏联采用两种方法:苏联专家走进来和中国学者走过去。“四大帅”最具理论才能的成荫曾撰文生动描述自己在莫斯科电影学院访学的欣喜和收获。(27)尽管中共苏共决裂后曾中断往来,封锁信息,但苏联电影一直影响中国导演。譬如60年代的《雁南飞》、《伊万的童年》以内部批判方式进入中国艺术家视野;梁赞诺夫的社会轻喜剧(《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里的故事》)和罗斯托茨基的的浪漫风格(《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白比姆黑耳朵》)曾在80年代中国极度风靡。二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抗美援朝的运动彻底阻断了好莱坞的中国市场,但新现实主义电影中的穷人影像却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行不悖。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观众都熟知《偷自行车的人》等意大利影片。被称作“中国的瓦依达”(28)的谢晋在讲述个人专业成长道路时没有提波兰,却特别谈到意大利电影对自己的帮助,他长达35000字的《罗马11点》学习杂记曾在电影界传为勤学佳话。(29)三是本土戏剧传统的影响。中国的第一和第二代导演都曾将当时流行的戏曲或文明戏

(22)(23)马德波、戴光晰《导演创作论――论北影五大导演》,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页。

(24) 同(22),第111页。

(25) 同(22),第158页。

(26) 同(13),第122页。

(27) 成荫《我们在莫斯科学习》,《成荫与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版,第26-31页。

(28) 瓦依达是波兰著名社会批判学派导演,代表作有《大理石人》等。

(29) 罗艺军《我的同路人》,《华语电影十导演》,杨远婴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2001年第6期102

中 国 电 影 史Chinese Film History

元素融入电影,第三代导演也仍然没有摆脱对戏剧手段的依赖。在崔嵬电影的分析中,许多研究者都指出崔嵬极度喜爱传统戏曲和话剧,并在电影创作中大量借用其表演和渲染的方式。(30)尽管一般人都认为好莱坞在“十七年”电影中少有影响,但新近的一些研究开始提出不同意见。个别学者认为中国电影的宣教性实际上与好莱坞最为接近,譬如美国教授毕克伟就通过对谢晋电影的解析指出他的因果逻辑来自好莱坞的二元对立模式。(31)

90年代以来的“十七年”电影研究,已经带有正反兼说的文化批评色彩。评说者一面认为这一时期建立了完备的电影基地、创办了正规培养人才的电影学院、拍摄了数十部经典影片、对中国电影事业的推进功不可没,但同时指出此时期意识形态至上、艺术人员自由度不足、创作是单向度发展,而体现这一阶段特征的第三代导演在政治上游走于权力与权力之外,在艺术上遵命大于独创。“文革”后再度复出的三代导演都不讳言这一点,并大都开始艺术上的二次革命。上面提及的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者们一生虽未颠沛流离,却也起伏跌宕,似乎每个人都曾大红大紫,也都曾备受冷落,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又都曾遭到批评:“文革”前作品被反复审查,“文革”中经受严酷斗争,“文革”后在反思思潮中自我反省,90年代文化批评兴起,第三代导演和作品再次被当作剖示重点。作为历史的人质,第三代导演和中国当代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表述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新中国政治修辞学的表征,因此这场革命风暴所引动的每一次潮汛,都把他们裹挟了进去。

在“文革”后的第一次电影复兴运动,1979年的创新浪潮中第四代导演登上历史舞台,将当时所谓“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忧虑打碎。时至1982,第四代导演显示群体轰动效应,以集团军方式推出风格迥异的新电影,尽管此刻“南谢北谢”依然宝刀不老,但中国电影创作的主力阵容事实上已由第四代构成。

第四代的出现给电影界带来了一个以往未曾提及的名词:学院派。在第四代之前,确实没有一代导演大多经过专业教育,主要来自电影学院。第四代导演的结构主体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电影学校的毕业生,他们接受过编导演的全面训练,又以“副导演”身份在拍摄现场实地锻炼。比之仅仅在片场中摸爬滚打的先辈,他们有系统的电影史知识,有准确的电影影像功能认识,他们最具专业冲动的抱负就是以电影本体论冲破中国电影创作中根深蒂固的戏剧影响。

这一冲动首先体现在他们个人的创作之中。《小花》(黄健中,1979)、《城南旧事》(吴贻弓,1982)、《邻居》(郑洞天,1981)、《逆光》(丁荫楠,1982)、《小街》(杨延晋,1981)、《乡音》(胡柄榴,1983)等片展示的“诗化结构”、“散文结构”、“串糖葫芦结构”、“板块结构”、“意识流结构”、“复式结构”打破了单一的起、承、转、合完整呈现的戏剧叙事模式,使中国银幕开始出现非政治化的情感影像,那种久违了的儿女情长、离愁别绪、柴米油盐、

夫唱妇随为长期观看阶级斗争的观众带来一阵沁入心扉的欣悦感受。大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时代的硝烟,中国银幕逐次折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跃进、“反右”、四清、“文化大革命”等诸种国家运动的象征影像,播放历史主旋的高亢声音,而《小城之春》家庭式的缠绵悱恻、个体化的哀婉低缓则被远远排斥,长久冰冻在冷宫。第四代导演的艺术实践表达了一个民族久经压抑而终将爆发的心理诉求。张暖忻在说明《沙鸥》借鉴现代电影语言的目的时表明,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使影片“成为一种创作者个人气质的流露和感情的抒发”。(32)

在反抗戏剧电影的过程中,第四代导演把“纪实”作为武器,将“虚假”当作敌手,以现实的渐进立命,名义追求语言革命,而真正的激情却在记录社会变动。《人到中年》(孙羽,1982)、《野山》(颜学恕,1985)、《老井》(吴天明,1987)、《本命年》(谢飞,1989)以尖锐的问题性和逼人的现实感震动影坛,并由此指称第四代电影特征。从第四代被命名起,他们的创作就一直与社会问题相连。譬如早期《生活的颤音》(滕文骥,1979)对“四人帮”政治的批判、《夕照街》(王好为,1982)对变革端倪的捕捉以及上面提到的新式电影,事实上都首先以直面人生的主题感动观众。“大时代中的小故事”是四代导演作品的公认标签,但在时代与故事之间,他们显然偏重时代。

第四代另一个让人惊叹的代际特征是女导演成批涌现,譬如张暖忻的《青春祭》(1985)、陆小雅的《红衣少女》(1984)、黄蜀芹的《人?鬼?情》(1987)、史蜀君的《女大学生宿舍》(1983)、王君正的《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1986)。如同其它四代作品所共有的中和色彩,这些电影虽以女性形象为主体,但并不把叙事视点限定在性别陈述,而往往将全景式的关照贯穿到底。所以,她们的故事一般从女性问题始,以社会批判终,激烈的情绪必然归隐于理性的多重矛盾阐示。这些女导演的性别意识程度深浅不同,那些表面似乎形态相近的表达其实在观念指向上相距甚远,然而性别意识的自觉带动了“文体”的自觉,她们的电影都具有明显的风格化特征。

肇始于张暖忻、李陀的《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33),第四代再次质询电影是什么?在反抗政治至上,皈依艺术本体的路途中,他们与巴赞、克拉考尔不期而遇。巴赞从影像角度考察电影本体,强调镜头内部的美学含义;克拉考尔认为电影的本性就是摄影本性,电影的功能主要是纪录和揭示“具体的物质现实”。急欲改造电影创作现状的第四代吸纳其中场面调度、长镜头、多义性等词汇概念,将其纪实核心推延至剧作、导演、表演、摄影、美工、录音、服装、化妆等各个具体创作环节,提倡声画元素意义的自然生产,号召影片主题与现实本源的贴近。在80年代的特殊环境中,第四代身兼理论者和创作者两重职责,既

(30)见《崔嵬与电影》,郦苏元主编,奥林匹克出版社1995年版。

(31)毕克伟《“通俗剧”、五四传统与中国电影》,《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郑树森编,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50-59页。

(32)见张暖忻《我们怎样拍<沙鸥>》,《电影导演的探索》,第二集。

(33)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文化

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NO.105103

是所谓纪实美学的倡导者又是相关创作风格的尝试者,他们的努力对于打碎单一的电影具论局面起到了破冰开航的作用。中国电影的实践与巴赞理论的差异使第四代受到误读误传的指责,但第四代的兴奋并不在于准确嫡传巴赞精髓,而不过是想借其衣钵推翻盘桓太久且霸气十足的苏联模式。

也许毕竟是脱壳于社会主义的正统教育,第四代导演依旧不能忘情理想的正面表述,依然对道德复归怀有期盼和希望。因此,他们的写实常常流于温婉,他们的批判往往侧重伦理,但在中国电影创作由一元走向多元的过程中,他们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名符其实的桥梁和阶梯。

如果说第四代讲述的是特定“大时代中的小故事”,那么第五代塑造的是悠悠老中国的影像寓言。还在创作刚刚起步之时,他们就显露不一样的文化想象:“一个人的悲剧故事已经不能容纳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我们需要一种更为客观的角度,更为旷达的态度和严肃的勇气来面对我们的创作。因为我们面前是一片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层。”(34)《一个和八个》(张军钊,1983)和《黄土地》(陈凯歌,1984)的异质展露,蓦然宣告了新电影的莅临。而《盗马贼》(田壮壮,1985)、《黑炮事件》(黄建新,1985)、《绝响》(张泽鸣,1985)、《大阅兵》(陈凯歌,1986)、《孩子王》(陈凯歌,1987)、《红高粱》(张艺谋,1987)的比肩而至,使第五代旋风般地完成了自己的命名式。他们以新姿态再造银幕神话,其叙事段落、镜头修辞、机位选择、摄影机运动、意象创造展示出与旧电影截然不同的情致和风范。面对国家策略和民众思想的聚变,陈凯歌曾踌躇满志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当民族振兴的时代开始到来的时候,我们希望一切从头开始,希望从受伤的地方生长出足以振奋整个民族精神的思想来。”(35)他们动人心魄的历史画面和独特处理的中国景观,确实提供了其它文本(譬如文学、音乐)未能提供的文化寓言,而他们以两极镜头(大远景和大特写)所建构的叙事文本,振聋发聩地传达出当时文化界对民族内在精神的体察和普通民众对改造社会的迫切要求。

第五代导演真正掀开了中国电影的世界之旅。80年代中后期陈凯歌与张艺谋在国际影坛的频频得手(《黄土地》1986年获法国南特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红高粱》1987年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如同昔日中国女排的三连冠,带给了中国空前的喜悦和豪情,而他们在90年代初期的大面积丰收更加激起同辈与同行的光荣与梦想。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入围威尼斯,首开大陆电影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先河。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再次光临威尼斯,于评委的首肯中获银狮奖,并再度入围奥斯卡。1992年,《秋菊打官司》又一次进军威尼斯,并在一片喝彩声中夺得金奖。接着陈凯歌威震戛纳,以《霸王别姬》荣获金棕榈,入围奥斯卡。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戛纳评委会奖。继而,田壮壮的《蓝风筝》在东京电影节夺魁,李少红的《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红粉》,刘苗苗的《杂嘴子》,宁瀛的《找乐》、《民警的故事》,何平的《双旗镇刀客》、

《炮打双灯》连续在欧亚各大电影节参赛获奖,以咄咄逼人之势造成中国电影四处出击到处开花的壮观景象。直至90年代后半,中国电影依然是世界重要电影节热切瞩目的对象,威尼斯对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的重奖、戛纳对陈凯歌《荆轲刺秦王》的善待、乃至2000年巩俐出任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都一再标明国际同仁对第五代导演的尊敬和对中国电影的厚望。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半,世界影坛似乎是中国电影恣意表演的舞台,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广告闪见于各国影院,关于老中国的浪漫故事唤起西方对东方无限想象。当华夏的故事和景观引起阵阵响亮的赞叹时,两岸三地由衷地生出振兴民族的热望。台湾导演侯孝贤曾在戛纳电影节满怀激情地预言:台湾的资金、香港的技术、大陆的导演,将造就前途无量的华语电影未来。

随着创作主题和形式的延伸,第五代电影被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五代电影被界定为反思性的艺术,其主题特征是以悲愤的心情注视中国这一古老的文化象征,对悠久的历史文明提出质询,其影片叙事都在表现一种失落、一种追寻、一种永无休止的探寻。这些电影的意义在于从源头思考今天的问题,为观众提供批判机制,对原有的重要创作概念——譬如对土地的歌颂,对文化模式的赞美,对生存方式的默认一一加以反思式的质询。后五代电影被作为一个与之相对的概念,在时间和空间处理上都与前五代电影形成对比。前五代电影往往把故事放在一个原始而富于自然隐喻的乡野景观之中,后五代电影的场景则是都市,其结构框架是当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它们一改五代电影以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为表现对象的凝滞老中国风貌,而代之以明快亮丽的当代生活。五代电影中作为漫漫长夜来象征的历史,在此已被置换为当下的寓言。其表述格调既不是贵族式的俯视,亦不是精英式的慨叹,而是更为平常亲和的人生感悟。作为五代电影的开拓者,陈凯歌、张艺谋理所当然地成为五代电影的品牌标志,而后五代电影代表的名单则由黄建新、孙周、夏刚、周晓文、李少红等构成。但事实上,五代电影不是一个可以清晰区分的概念,因为他们中任何一位导演的创作都并非一成不变,而恰恰处于不断的翻新和修整过程之中。

当《黄土地》骤然面世,外国人在其渊源上有多种说法,一曰似德莱叶,二曰像爱森斯坦,三曰想起约翰?福特,四曰接近斯皮尔伯格的某部影片。(36)而国内评论大都认为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给了五代导演电影作者的概念和影像寓言的启示。其实五代导演的思想渊源远远不只这些。他们的学院生活时期恰逢国门顿开新潮迭出的思想解放之际,新思潮新概念新艺术的纷沓而至,使他们欣喜若狂地纵情于激荡80年代整个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深切体验改造本土文化的急迫性和现实性。而在电影方面,他们如饥似渴地观看当时频频举办的“法国电影回顾展”、“英(34) 见陈凯歌《我怎样拍<黄土地>》,《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560页。

(35) 见陈凯歌《关于<黄土地>》,《电影晚报》,1985年10月5日。

(36) 见郑洞天《仅仅七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67页。

2001年第6期104

中 国 电 影 史Chinese Film History

国电影回顾展”、“意大利电影回顾展”、“瑞典电影回顾展”、“日本电影回顾展”、“西班牙电影回顾展”,把隔绝30年后的外国电影流变尽收眼底。当时的影展偏重对国际重要作者导演和艺术电影代表作的介绍,因此可以说五代导演吸纳了当时能见到的所有外国经典艺术电影的精华,他们的创作借鉴决不会仅仅囿于某一单个国别或单个导演的流派和风格。事实上是思想启蒙造就了五代导演的文化态度,艺术电影养育了五代导演的电影品味,变革精神塑造了五代导演的创新激情,寻根思潮启示五代导演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叙事和主题。在他们的重要作品中,充斥着大师级作品所共有的影像魅力和思索深度,但这魅力和深度很难说是哪一国的专利,而是当时整体文化现象的结晶,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特定社会语境的产物。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中国导演“第六代”的媒体话题已形成,当时构成这一话题的六代成员主要是电影学院85级的学生:胡雪扬、王小帅、娄烨、张元、管虎、何一、路学长、王瑞、李欣、章明。90年代末对第六代电影的评论再起高潮,这时创作者名单中增加了“中戏”三剑客:张扬、施润玖、金琛,上影李虹,山西贾樟柯。

第六代电影的特征常常在和第五代的比较中得到归纳,他们作品中的青春眷恋和城市空间与第五代电影历史情怀和乡土影像构成主题对照:第五代选择的是历史的边缘,第六代选择的是现实的边缘;第五代破坏了意识形态神话,第六代破坏了集体神话;第五代呈现农业中国,第六代呈现城市中国;第五代是集体启蒙叙事,第六代是个人自由叙事。对于自己的特点,六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张元这样说:“寓言故事是第五代的主体,他们能把历史写成寓言很不简单,而且那么精彩地去叙述。然而对我来说,我只有客观,客观对我太重要了,我每天都在注意身边的事,稍远一点我就看不到了。”(37)但这种客观更多的是他们自己的、个体的、此时此刻的生活,其中充满青涩的痛楚和自恋。

如果说第五代导演在80年代有限开放的条件下较多汲取了各国经典大师电影素养,那么在蹀片横飞、中国与外国同步的影像时代第六代直接从轰动当代的电影导演那里借用语言方式。吉姆?贾穆什、昆廷?塔兰蒂诺、王家卫、美国类型片的电影元素都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踪迹。第六代的成名作有《淹没的青春》(1994)、《冬春的日子》(1994)、《周末情人》(1994)、《妈妈》(1990)、《头发乱了》(1995)、《长大成人》(1995)、《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1996)、《谈情说爱》(1995)、《巫山云雨》等。

对于第六代的意义,他们的同代人作出了这样的评说:“并不是这些新人已经有了震撼世人的作品,而是现在的中国电影太需要新鲜血液。对于电影这种五年一变的艺术而言,‘第五代’雄霸的日子实在太长了,太寂寞了。”(38)“‘第六代’起于一种自觉的反对,最终归于一次文化预谋。六代的初始本是反对第五代过分的形式主义的。在一篇署名北京电影学院85级全体的《中国电影的后黄土地现象》(《上海艺术家》1989年第1期)的文章中,未来的六代们尖锐地指出:第五代的‘文化感’牌乡土寓言已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负。屡屡获奖更加重了包袱,使国人难以弄清究竟如何拍电影。在这篇中国青年影人的奥勃豪斯宣言中,隐隐地宣布了一种新的创作之路:对现实、对城市的关注。果然,几年之后,他们开始了城市电影的创作。”(39)同辈人的评论虽然到位却未免尖刻,《长大成人》以及其后《伴你高飞》(1999)、《美丽新世界》(1999)、《洗澡》(1999)、《过年回家》(1999)、《小武》(1999)、《站台》(2000)等片的圆熟制作,已使六代电影的价值得到认同。但如所有新来者的遭遇一样,六代导演的艺术才能和操作策略仍处于被质疑和观望的过程之中。有关他们是否电影素质强于人文素质,艺术感觉强于生活感觉,形式力度强于精神力度,依旧是评论界的争论内容。在第六代导演呈现的电影世界中,有演变中的城市,有青春残酷物语,有边缘文化和边缘人,有碎片式的现实体验,有广告式的绚丽光影,有MTV式的情绪叙事,有灵感火花的瞬间流溢。当这些特点和主题相契,便绽放勃勃生机,当仅只流于技巧卖弄,就现出空洞的苍白。但这批在90年代的社会震荡中破土而出的新人正在完成由边缘而主流的角色位移和转换。而且就年龄优势而言,不论于中国的电影制作还是电视场域,他们都已是当然的主力。他们独特的生长经历和艺术过程,必然会再度更新中国电影的思维观念和言说方式。

纵观20世纪中国六代导演的精神历程和生存环境,我们会发现不同话语背景中的他们面临不同的历史要求,追寻不同的艺术理想,塑造不同的电影形象:第一代导演初创电影形态,以言情与武打挣扎在早期资本上海的票房商海;第二代导演受命于国家危机,沉沉的影像深切地寄托着人民的苦难;第三代导演周旋在历史漩涡,其影片每每映照社会政治的起伏跌宕;第四代劫后重振,于现实与艺术间摸索电影的本体皈依之路;第五代置身启蒙大潮,以对老中国的形塑折服了世界影坛;第六代侧身商业时代,城市素描在他们的电影中飘然浮现。在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时间脉络中,民族影像摇曳不定,时而晦暗,时而明朗,时而欢愉,时而阴郁。

生长于百年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中,每个代群的导演都经受了剧烈的身心冲击和思想转变。在一个世纪斗换星移沧海桑田的衍化里,他们将个人的艺术抱负和政治追求投放于电影世界,从而建构了一个个时空特征鲜明的中国形象。而在这些不同形象的背后,记录着政治的管辖、观念的制约以及手段的局限,每一代导演的成败荣辱都述说着可歌可叹的家国梦幻。研寻中国导演的代际传承,如同探讨社会心理变化的依据,揣度文化方式转换的契机。透过其间,我们再次了悟历史政治之于人、之于艺术的强大威慑力量。

(37) 见郑向虹《张元访谈录》,《电影故事》,1994年5月号。

(38) 见黎胜《谁是“第六代”》,《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39) 见赵宁宇《第六代:一次文化预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NO.105105

(完整版)中国电影导演

中国电影的六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郑正秋、张石川等人。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民族电影的奠基人,拍摄了中国首批无声故事片。影片内容多受“五四”精神影响有反封建倾向,形式上保留较多的舞台程式,表演上受卓别林影响。注重教化、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突出场面性。 张石川,原名张伟通,浙江宁波人。他一生拍摄了150部影片,在150部影片中,《难夫难妻》是中国故事片的开山之作。《孤儿救祖记》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繁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黑籍冤魂》是第一部长故事片;《火烧红莲寺》敲开了武侠影片的大门……他的创作特点:首先是故事性强,情节曲折,让观众有戏可看;其次,作品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线索清晰,内容通俗易懂,比较符合早期观众的欣赏口味;再次,喜欢在影片中穿插嘘头,善于抓住一个细小情节尽情渲染,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郑正秋,原名芳泽,他的电影艺术思想和戏剧艺术思想一脉相承——改革社会、教化。他一共编、导、演了53部影片,这五十余部影片比较复杂,既编写了一批以妇女命运为题材的、较有社会意义的影片《玉梨魂》、《盲孤女》《上海一妇女》等,又屈从与商业化的要求。他始终执着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其创作思想及创作风格可归属于现实主义流派。郑正秋尤其关注妇女问题,并由此构成他的选材和表现主流,这与他坚持电影的社会教化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创作特点:首先,影片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多为通过描写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达到抨击旧制度、旧礼教的目的,寄托了对弱者、被压迫者的深厚同情。其次,作品富有民族特色。影片故事性强,戏剧冲突激烈,有完整的结构和明确的因果关系,细节丰富,引人入胜。他为电影的中国化做出了贡献。 第二代导演:指30~50年代的一批艺术家,如蔡楚生、史东山、孙瑜、应卫云、张骏祥、吴永刚、成荫、汤晓丹、沉浮、郑君里、桑弧等。他们常通过家庭的悲欢离合去反映社会,讲究故事性,人物性格鲜明,节奏平稳缓慢,善用长镜头。他们拍出大批具有现实主义内容和民族风格的优秀影片,是中国电影成熟的标志。左翼电影运动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中国电影有着深远的影响:改变了电影创作的倾向(反帝反封建)、显示了进步电影的主导地位(通过电影争夺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发言权,显示进步力量的正义和号召力,是行之有效的。)、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渔光曲神女)、大大提高了电影创作的质量。有声电影和无声电影同样都有成就。《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和郑君里合编。东方传统延续——人伦情感的魅力(以家庭人伦悲欢离合的故事来透视社会人生);传统表现的丰富化——戏剧结构的严谨缜密(以戏剧冲突达到批判主题的体现);历史认知的价值——史诗悲剧艺术(以电影手法从宏观角度反映重大历史的道路,把个人命运与整个历史事件和时代风云有机结合);人物性格的鲜明化——现实主义的典型化 第三代导演:指五十年代起参加电影工作的导演,如水华、谢晋、谢铁骊、凌子风、翠微等人。他们继承了老一代古朴深沉的传统,有赋予时代的新理念。内容上较多的反映社会变革,歌颂英雄,艺术上追求现实主义风格,明朗、朴直、抒情健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时代风尚。讲究戏剧结构,注意电影特点,善用蒙太奇手法,少用长镜头。他们一批来自于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投身电影事业并有所成就的电影人,如桑弧、石挥、严恭等。更多一批导演则是新中国建立后开始走进电影创作的新电影人。他们怀着对艺术的真诚的崇敬,更有明确歌颂新生活、批判旧时代的思想意识,大胆无畏的对原本陌生的电影艺术进行探索。《早春二月》谢铁骊,成荫《上海姑娘》、《西安事变》谢晋《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红色娘子军》水华《林家铺子》《白毛女》等。 第四代导演:指七十年代末才走上导演岗位的一批中年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滕文骥、胡柄骊、郑洞天、黄蜀芹等。他们是新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既熟悉电影规律,又主张用新观念去改造电影,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程式化,追求开放式结构,散文化风格。郑洞天《台湾往事》散文化的叙事故事中,收敛的表演、含蓄的情感表达、精致的镜头语言、诗化的氤氲气息。第四代的独特之处:“厚德载物”可以形容第四代电影人的精神存在,就精神传扬而言,他们的价值更多在传统的承继上;“悲悯情怀”是第四代的内在气质。对人性的关怀和人生命运关注是本源于第四代电影人的悲悯心态;社会道义是第四代电影关注中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他们艺术成就得拖累(文革影响,在创新上缺乏。);坚持坚守韧性的过于变通导致艺术风格的游移不定并遭到怀疑。 第五代导演:指80年代毕业于电影学院的一批青年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等人。他们有全新的电影理念,追求表现自我意识和审美理想,把情节放在次要地位,多用象征、比拟手法直抒己见,有很强的主观性、抒情性、象征性和寓言色彩。寓言化创作;造型语言与民族取向。我们可以再他们的大量的无论是表现生命还是表现死亡的作品中,看到以往的作品中少有的激情,包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的崇拜、对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的深刻反省。他们用以表述的电影语言大多极富个性,有的甚至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努力使自己的创作区别于他人的作品,其中甚至充满了狂野的气质,把影响美学推向了极致。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1905年随着《定军山》问世,中国电影开始了举步维艰的漫长旅程,经历了战乱,国破家亡的电影人在新中国前仆后继,一直不停地在电影艺术领域里努力探索。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 张石川(1922—1980),和郑正秋联合创办新民电影公司,并联合执导了《难夫难妻》表达改良社会的愿望,通过包办婚姻把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送进洞房,造成了难夫难妻的生活,对现实批判意义极大。《劳工之爱情》是以戏剧的手法通过一个木匠为追求爱情和开诊所治骨折的未来岳父的闹剧来勾画了当时贫困的社会普遍现实,也是中国电影喜剧萌芽的开端。 秋【1888----1935】

黎民伟(1882—1953),中国电影之父,生于日本,早年参加同盟会,1913年,和兄弟黎海山,黎北海,妻严珊珊共同创作并演出《庄子试妻》,黎民伟反串庄子之妻,1926年,他随军北伐,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拍下大量珍贵的史料镜头,1930年组建联华影业公司,拍摄了他著名的作品《古都春梦》。抗战爆发后,他辗转于粤桂为抗日宣传而奔走,抗战胜利后,他返回香港,继续电影事业,直到1953年逝世。

导演(中国第一代到第六代)

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郑正秋、·任彭年、侯曜、沈浮、史东山、何非光、袁牧之、蔡楚生、洪深 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也属于由萌芽到起步阶段。 ·陈怀皑、桑弧、崔嵬 第三代导演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代导演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地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谢晋、谢铁骊、谢添、沙蒙、水华、林农、李前宽、肖桂云、凌子风 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构成的创作全体,他们一毕业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导演在学习时期没能接触到苏联以外的电影,这直接影响到*导演电影语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但他们提出电影不应该受僵化的舞台限制,应该选择自然、真切和简单的形式挖掘普通生活的诗意和哲理,同时也开始了对历史的反思。整个*的创作高潮正是伴随着这次反思而爆发的,*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农村渐渐成为*作品的中心题材,他们以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表现手法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第五代导演。 ·黄蜀芹、黄健中、郑洞天、谢飞、王启民、滕文骥、吴贻弓、丁荫楠 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是指一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黄建新、吴子牛 第六代导演 “第六代”不仅是一个时空意义上的聚合体,更重要的是由一个文化姿态、创作风格相对一致而形成的在1990年代带有先锋性、前卫性、青春性的创作群体(或群落)。他们在当代中

中国导演代的划分

一、中国电影百年六代(1905——) 1.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词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已成定论。 2.这种划分依据的是独特的行业内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因素,二者交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关于导演构成非自然是集的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可以说,六代导演实际上是由中国特定的社会时空所构建的精神集团。 3.代际之间区分的基本标志和要素在于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变化,表达主体的更迭。 二、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电影戏剧色彩浓重) 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黎民伟。 时间:1905——30年代初。 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老工之爱情》、《庄子试妻》等 主要功绩:1)建立了本土电影的雏形(尤其是言情与武打片类型) 2)开创了主流影戏,教化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 三、第二代导演(中国中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得到体现) 代表人物:蔡楚生、费穆等。 时间:1934——1949年。 代表作品:《渔光曲》、《桃李劫》、《新女性》、《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太太万岁》等。 主要功绩:1)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导演和明星,制作借鉴好莱坞,理论学习苏联。 2)开创了30、40年代的社会写实风格,具有了自觉的新文化批判意识和色彩。 3)开始使电影文化深入人心。 四、第三代导演(由于政治运动,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大倒退) 代表人物:谢晋、崔嵬(三江汇合,北影四大帅,南谢,北谢) 时间:1949——1976。 代表作品:《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西安事变》等。 主要功绩:1)完成了社会主义语境的电影表达,创作了红色经典。 2)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本土戏剧传统; 3)“文革电影”是红色经典的极端化,“三突出”创作原则是对电影艺术活动的彻底摧残和扼死。 这个时期电影以歌颂党和社会主义,光明社会为主题,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貌。 五、第四代导演(学院派,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新时期,中国电影得到全面解放,苏醒国家实行重在经济发展,百废待兴的局面。) 代表人物:张暧忻、谢飞、吴天明 时间:1978——1982。 代表作品:《城南旧事》、《青春祭》、《人到中年》、《人生》、《老井》、《本命年》等。 主要功绩:1)倡导追求实践电影语言现代化,冲破中国电影中根深蒂固的戏曲化影响。 2)追求电影语言的诗意化,人文化,中国银幕开始出现非政治化的情感影像。

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10个导演

1.张艺谋第五代电影人的代表 名誉指数:10 票房指数:9 投资指数:9 潜力指数:9 年薪:1亿 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看来,“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不能构成一个话题,现在好的题材不多,我只是找有感觉的、合适的拍”。“我只想拍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种清新、自然和返朴归真的东西。”如今电影市场不景气,可张艺谋10多年来从未因缺少拍片资金而发愁。 代表影片: 《英雄》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创新作品奖 《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电影“华表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活着》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秋菊打官司》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大卫奖)最佳外语片大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红高粱》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银熊猫”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 2.李安华人电影的骄傲 名誉指数:10 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8 潜力指数:9 年薪:9千万 李安无疑是为数不多的好莱坞亚裔导演中最成功最特别的一位。他游刃有余地用电影语言来处理东西方的情感与伦理,并且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认同。 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人,他除了拍出了《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及最近正大红大紫的《卧虎藏龙》等华语片以外,居然还能拍出令国际影视界一致叫好的跨文化的《冰风暴》、《理智与情感》及《与魔鬼共骑》等英语片。也许对于一个真正的金牌导演来说,电影不存在什么文化与国别的区别,只要他的作品能触动观众。

国内著名导演分析

张艺谋导演的艺术风格 张艺谋的作品分为前张艺谋时代和后张艺谋时代,前期作品主要有:《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我的父亲母亲》后期作品有:《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 前期作品的特点: 1、他的电影的主题都有一个或明或暗的“性”问题,尤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展示形成他的电影表现的潜在魅力和叙事主线。 2、民俗的运用。在张艺谋的电影中随处可以见到民俗,《红高粱》中的“颠轿”“回门”《菊豆》中的“出殡”《活着》中的“皮影戏”等,张艺谋的电影大都是改编自小说,小说中的民俗在他的手中起死回生,成了一种极富特色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气概的弘扬。民俗在影片中完全艺术化了,完全是一种美学追求。 3、对色彩的迷恋。张艺谋的电影世界首先对接受者产生的正是这种来自色彩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在影片《红高粱》中,漫野摇曳的红高粱,泼洒大地的红高粱酒,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血红的土岗、血红的袄等,这种红色呼唤着一种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表现了人物对生命赤裸裸的欲求,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这种红灯笼是在封闭规整的乔家大院里使用的,并在扭曲中使用,形成了对扭曲生命的否定,散发着腐朽的美丽气息和血腥的灾难气息。《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的红棉袄,这种红色是母亲对爱情的积极释放。 后期作品的特点 张艺谋后期作品对形式美的追求高于对内容的追求,形式大于内容,大场面、大制作、大手笔成了这类作品的特点,华而不实,内容苍白。 1、影片《英雄》耗资3000万美金,堪称国内超大手笔,国内票房超过两亿,从票房上说,《英雄》意味着张艺谋电影商业突围的成功,但不意味着张艺谋电影文化突围的成功。影片中加入了传统的儒道思想,“书法”、“剑道”等,即所谓的雅文化,同时又把影片的主题上升到“和平、统一”的高度。但整个影片的形式过于丰富多彩,压得本不精彩的影片内容喘不过气来。影片中的故事是老掉牙的刺秦,不同的人讲了三段不同的故事,似乎套用黑泽明的经典影片《罗生门》,真真假假,以假乱真。同时影片中的人物性格似乎也不是很明显,身为赵国人的无名,为报灭国之仇,练剑十年,一意刺秦,其志坚意决可见一斑,而导演却让他这种积蓄良久的决心在残剑的一番劝说中灰飞烟灭,最终放弃刺秦。其转变之快、思虑之深,已不符合一个侠客的身份,更像一名理性的智者。即使这个人物的性格变化具有某种特殊性,而片中对这种特殊性也缺少必要的铺垫和合理的艺术表现,因此其结局显得突兀而可笑,观众被导演的如此设计迷糊的团团转。 2、《黄金甲》中导演更是采用上万盆真实的菊花来做道具,还有演员身上用重金属打造的黄金服装,色彩斑斓的琉璃柱子,场面铺设的如此豪华,似乎只有张艺谋能够玩得起这样的大

张艺谋电影风格分析

张艺谋电影风格分析 从《红高粱》到现在的《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共导演了二十几部电影,从摄影到演员再到导演,从电影到歌剧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4年来张艺谋作品很多,获得奖也很多,在中国电影的大词典里,张艺谋已经不仅仅是个典型的符号,更代表着一种引领风尚的潮流。无论是在艺术层面上,还是在商业领域,他所缔造的高峰都被人视为追赶的标尺。在中国电影急需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求得生存的时候,是中国影坛的一面旗帜。这二十多年来,张艺谋的电影的变与不变是明显的,例如他个人的电影风格,他对电影色彩的迷恋和追求,尤其是对红色的偏爱,大红大绿等,色彩鲜明,给人很强的视觉冲突。他的作品主要都是从文学作品改拍的,或只是改变一些方面,进行一种艺术化的处理。但是近几年,张艺谋的电影的创作更趋向于商业化,早起他的电影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像《我的父亲母亲》,画面很美,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但是像后期的电影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场景很壮观,但是没有一种艺术的享受。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商业性,张艺谋的电影地位始终是不可否认的。 一、张艺谋电影的独特风格 说到张艺谋的电影,不能忘了的是他电影里的摄像、构图以及色彩的使用处理,作为电影学院学的是摄影专业出来的,他对影视的构图色彩的使用有他自己独到的特色。张艺谋导演在,所以他刚开始从事的也是摄影,在他的影片中,它的摄影风格也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首先可以看看他电影的摄像。张艺谋的摄影风格是和他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紧密联系着的,比如在《秋菊打官司》中,影片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化的情趣,所以他在电影的拍摄中尽量让影视表现出来的内容贴近一种生活的氛围里,这就需要在摄像中进行处理,而在《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说体现的是风格化的,这两部电影都是地地道道的商业篇,电影主要是通过摄影的造型、色彩、用光等手段去补充和渲染,已达到某种效果,例如场景壮观,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力强。除此之外,张艺谋使用一些摄影技巧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电影的主题,例如在《秋菊打官司》中,张艺谋改用了严格的纪录片风格来拍摄这部影片,所以在《秋菊打官司》的第一个镜头是面对街道的长达几分钟的长焦摄影,毫不知情的行人们保持了他们最原始而真诚的行姿,为了看起来更加表现现实,里面50%采用偷拍的镜头。 在张艺谋的电影摄像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景别的选取,尤其是远景的使用,如果我们有认真观察会发现他几乎在每一部影片中都有很多的远景尽头,我想这个跟他的电影场面看起来很宏大也有关系的,比如在早起的电影《黄土地》中,采用远景的拍摄,大面积运用远景拍摄黄土高原全貌,展示了黄土高原雄伟独特的美,如果没有远景镜头就很难拍出这种意境来,也充分肯定张艺谋对摄影的调动。还有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张艺谋多次地采用高空镜头拍摄大院的全局,展现出一个森严,封闭,阴冷的空间环境。而在商业电影《十面埋伏》和《英雄》,这种远景的使用用远景来表现场景场面的宏大。 其次来看看他电影的构图。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表现宅院时,张艺谋多次使用俯拍全景镜头,这种构图实现了宅院的死板封闭,这种构图可以实现场景的需要,另外,影片中还反复出现了几重相叠的门的构图,凸现出了人被幽禁于深深宅院的感觉。这种构图是与故事内容相吻合的。在电影《英雄》中,对“水滴”、“飞箭”的表现,尤其是他们在决斗中说挑起的水珠,水珠溅起,还有无名展示“十步一杀”绝技的“藏书阁”,数十面围成圆形的花鼓则类似于后者满屋的书简,这种构图都很美。还是说说《红高粱》,红高粱的画面采用的是局部选景的方式,使得画面没有像现实中一样杂乱而是如诗画一般的美丽。 再来看看色彩。色彩是张艺谋电影里面最突出的一个亮点,浓重的色彩画面是张艺谋电影的又一特点,而在丰富的色彩元素中,他尤其偏爱一种颜色——红,这是他电影的文化蕴

百年六代影像中国_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_杨远婴

中 国 电 影 史Chinese Film History 明星又反过来成为维护类型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事实上,是明星通过制片厂的宣传运作,将其作用与效果源源不断地传送给喜欢他(她)的观众,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稳定化,使观众在类型观念的潜在指引下,回到影院,再去看他(她)主演的与以前相类似的影片,并通过观看,使观众再一次获得满足,获得快感。 第三点,是关于首轮影院的问题,而20年代的实际情况是,中国当时的影片公司拥有的首轮影院是数量不多的,只仅限于几家较有势力的公司,这样,影片公司生产出来的影片第一次放映便有了几种不同的方式。 1、在自己的首轮影院放映。 2、租赁别家的首轮影院放映。 3、在二三流影院放映。 在此,我们先来看第二种,影片在别家的首轮影院放映,由于租金昂贵,且加上租期的限制,使这一影片的反馈受到了影响。而即使很快反馈回来,假定观众非常不喜欢,影片公司要改换类型,但由于租金以及租期的问题,资金的回收便不会及时,这样便限制了制片公司的生产。第三种放映方式,则效果更差,不仅观众稀少,反馈信息慢,而且资金的回收也相当的困难,在当时小本经营的状态下,投资另一部影片其周期便变得相当漫长。因此,相较而言,第一种方式,便成为最好的一种方式,在自己的首轮影院放映,先前的麻烦就可迎刃而解,它不仅使影片的反馈信息及时返回,且由于范围广泛,而使这一信息相当准确,再加上资金的流转速度快,这样,便使影片公司根据不同的反馈信息,继续生产或改变原先的类型成为可能。所以,首轮影院在20年代的中国电影业中,起码具备如下功能: (1)首轮影院的存在,是制片厂与类型之间的一个晴雨表,它告诉制片厂是继续还是停止对该类型的生产。 (2)由于中国当时的影片公司拥有首轮影院的数目太少,决定了中国的电影类型一直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使对类型形态加以修补的可能性变得极小。 综上所述,20年代的中国电影工业与类型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当清楚,简言之,当时的中国电影工业已具备条件并生产出类型,但是,种种的不利条件又限制了类型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了20年代中国电影类型的待成熟化,这成为2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的一大幸事,也成为一大憾事。 百年六代 影像中国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 杨远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提要: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语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和提法已成定论。独特的行业内在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中国电影导演非自然时间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本文依据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转换、表述主体的更迭,对20世纪六代导演的谱系演变作出描述,刻画不同文化背景中电影导演的精神气质和求索路径,展示不同历史环境下电影观念形态和社会象征符码不断被重新塑造的过程。 生长于百年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中,每个代群的导演都经受了剧烈的身心冲击和思想转变。在一个世纪斗换星移沧海桑田的衍化里,他们将个人的艺术抱负和政治追求投放于电影世界,从而建构了一个个时空特征鲜明的中国形象。而在这些不同形象的背后,记录着政治的辖制,观念的约束以及手段的局限,每一代导演的成败荣辱都述说着可歌可叹的家国梦幻。本文研寻中国导演的代际传承,力图探讨社会心理变化的依据,揣度文化方式转换的契机。透过其间,以了悟历史政治之于人、之于艺术的强大威慑力量。 关键词:谱系研寻 代际传承 电影功能 专业抱负 社会语境 精神历程 生存条件 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语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和提法已成定论。尽管有人表示异议,但大都出于对因强调断代集体特征而抹煞风格手法相异的不满,一般未曾质疑划分六代本身的科学性。倘若沿袭生物繁衍规律,百年六代似乎过于密集,统领整体人文学科的文史学人仅被定尊为三代。(1)然而电影学界的六代言说自有缘由:独特的行业内在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中国电影导演非自然时间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其中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转换、表述主体的更迭是最基本的分析依据。研究者循之评说,继而约定俗成。因此,笔者对20世纪六代导演的谱系描述对象绝非生理年龄组合,而是由社会时空所建构的文化精神集团。 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大抵如此:建立了本土电影雏形的郑正秋、张石川等为第一代;创造了三四十年代社会写实风格的蔡楚生、孙瑜等为第二代;1949年后致力于社会主义语境表达的崔嵬、谢晋等为第三代;1979年后追求影像语言电影化的张暖忻、谢飞等为第四代;1985年后使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陈凯歌、张艺谋等为第五代;90年代后崭露头角的张元、王小帅等为第六代。本文希望以代际嬗变为线索,透过谱系研寻,刻画不同文化背景中电影 (1)钟一冰《20世纪中国三代文史学人》,《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2月8日。 NO.10599

影视导演第四章

第四章导演与剧作 学习导演,为何要学习剧作知识呢?因为导演创作时,首先接触的是剧本,所以导演必须把好剧本关。要以特别慎重的态度,甚至要以苛刻的眼光去审视剧本,以免将来陷入困境,甚至是陷阱。 一、认知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电影文学剧本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具有阅读和欣赏的价值,享有文学的高尚品位。 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的确渗透着文学的元素,同样,也渗透着其他门类艺术的元素,因为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需要向各种门类的艺术学习和借鉴,当然,也需要向文学学习和借鉴。但是这种学习和借鉴的本意,应该是借鉴和学习文学对生活犀利的认识、独特的发现和深刻的开掘,以及附丽于内容的优美形式的创造,而不是向文学靠拢,让文学代替或束缚自己。 越强调电影的文学性,同电影的本性离得就远。正如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在《电影文学要改弦更张》一文中指出的那样: “诸种艺术均需发展其自身,不然就不足以说明自己。” 以上的论证,意在说明电影剧本应该是为拍摄电影服务的,而电影又是由工厂生产制作出来的。那么电影剧本理应成为生产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或是首道工序。因此,无论是电影还是电影剧本,必然都带有天然的商品属性,都要投入到市场中参加竞销机制。 二、选择剧本 我国文化主管部门对电影创作有一个原则要求,就是“提倡主旋律,题材多样化。” 西安制片厂曾因出品《野山》、《老井》、《红高粱》、《黑炮事件》、《双旗镇刀客》等影片。 选剧本应考虑的六个方面: 一、看剧本的社会价值是否反映了生活,并能对生活起到认识和推动作用。 二、看容量如何。要有三五个有血有肉、有作为的人物和一组好的人物关系。

三、看有无可供导演等组成摄制组充分发挥创造力的余地。文艺片要看人物有无发展,娱乐片要看有无“绝招”和兴奋点。 四、看能否使观众感兴趣。观众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政治兴趣 二、感情满足 三、好奇心 四、艺术享受 五、要考虑是否有对路的导演,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题材再好,也宁可放弃。 六、重视市场调查研究。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变。 电影从题材上分为: (1)、以时间划分: 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 (2)、以行业划分: 工业、农业、军事、商业、校园 (3)、以样式划分: 悲剧、喜剧、正剧 (4)、以类型划分: 言情、惊险、悬念、推理、枪战、功夫、科幻 (5)、以品位(种)划分: 商业(娱乐)片、艺术片 导演在选剧本时,一般来说,需要主要以下两个问题: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代际划分

关于中国导演的代际划分 关于中国导演的代际划分,实际上不属于学术范围,或者是从没有得到电影界官方的正式认证。它只是一些电影学者,民间的或其他人员的自行研究。但是,时间一久,中国电影导演的代数划分便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则。关于这种代际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依据,此文的代际划分是最普遍,认可度相对较高的一种。 另外有必要澄清的是: 关于中国电影的代际划分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是什么严肃的学术问题。可悲的是,这样的论资排辈,居然很长时间以来成了电影学者们研究中国电影历史、特别是导演历史的公认参照系,一直到所谓“第六代”,发现终于没什么可研究的了,于是又出现了什么所谓“新生代”、“无代期”、“六代后”等等无聊的“术语”。这种对代际划分的热衷,显示出中国电影学者们在80年代摆脱了政治化的电影史分期后,对“谱系空白”的担忧和失语;同时,这种偏重导演、偏重作品的电影史(或者说,偏重导演代表作的历史),是一种极端片面、甚至极端扼杀其他工作人员(制片人、摄影师等工种)和扼杀非主流电影(非故事片,包括纪录片、实验片等)、扼杀电影生产其他环节(电影发行、放映、评论等等)的历史观。 因此,各位对于国内导演代际的划分,只需要作为知识了解明白即可,无须过多的进行研究。 ——————写在前面

一、“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 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1905~1930)。 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由任庆泰出资,刘仲伦摄影的京剧纪录片《定军山》为中国电影史首开先河。随后,梅兰芳也应邀拍摄了《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直至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拍摄了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挪用,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 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 “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 “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但两人相比,郑正秋比张石川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张石川的制片方针是“处处惟兴趣是尚”,郑正秋则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

顾长卫导演作品分析

顾长卫导演作品分析 课程:中国当代电影史 姓名:廖家禧 班级:9141081802 学号:914108180216 2015.06.05

中国当代电影,即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地区的电影,经历了一段曲折而又光辉的历史。当代电影史老师带领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学知识的同时,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愉快的周六。 我们一同赏析了从早期哑片开始一直到这些年的优秀作品,其中《劳工的爱情》,《芙蓉镇》,《赛德克巴莱》,《小城之春》,《红高粱》,《孔雀》等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这些电影中,由顾长卫导演的《孔雀》在我心中最能反映社会现实,是一部深入人心的好电影。 (顾长卫,1957年12月12日出生于西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中国电影导演、摄影师。“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 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1984年,任摄影师拍摄滕文骥的《海滩》。1988年,顾长卫凭借《孩子王》获1988年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凭借《红高粱》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1993年,顾长卫凭《霸王别姬》获第6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2005年,拍摄了自己执导的首部电影《孔雀》,凭借本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2007年,顾长卫执导的第二部影片《立春》入围罗马电影节竞赛单元。2011年,凭借作品《最爱》获得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导演。 1957年12月12日,出生于西安。顾长卫的父亲是他的小学老师,母亲是他的中学老师。 1972年到1977年,顾长卫在家附近的工人文化宫帮忙,顾长卫的任务是在电影放映之前站在门口检票,也就是这份工作让顾长卫对电影产生了兴趣。

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电影作品 (2006-08-02 10:44:45) 转载 分类:生活总在别处 一篇发表在《大众电影》上的旧文,就算普及电影史知识。 不过如今看看觉得自己的选择难免偏执,黑白片多了些几乎占了一半,而把《悲情城市》排出在外就是自己的大失误了。昨夜又看《悲情城市》,感觉到好电影真正的力量。 以下是原文—— 什么是电影的影响力?电影不同于其他所有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事物,电影作为一种涉及人文、社会、历史、宗教等多个重大领域,集强大视听功能于一体,利用最为形象与直接的语言与人沟通交流的一种媒体形式,其可能的影响力之广之深之远可谓无所能及。电影的影响力给电影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电影创作新的可能性,它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还有我们自己。它开创新的电影风格并使之成为潮流,它直接促成了新的文化思潮、新的时尚潮流。以此为标准,我们从1905年至今创作的中国电影中选取了10部,这就是我们评出的中国电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十部电影作品。 1,《神女》 《神女》是中国无声电影的高峰之作,一方面源于其内容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精湛的艺术质量。这是一部重视电影的视觉艺术因素,运用得也相当成功和影片。在这部影片中,银幕的视觉形象不仅作为一种形象化的叙事手段出现,而且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电影美感。《神女》的视觉造型虽保留了早期电影的基本风格,但与此时的大量影片比,仍透露出一种真实,朴素的清新气息,吴永刚很注意环境和人物造型的融洽自然,反对脱离剧情和人物片面追求造型的形式美。同时他又很注重画面造型与电影的剪接和蒙太奇的运用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简洁鲜明的画面形象成为影片叙事和表现中的有力手段。并且还在某些地方大胆试用了一些不做完整的空间交待的处理方法,尝试直接以最有表现力的画面展开段落,造成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片对于光影、构图等手段的某些有明显戏剧性目的的应用,也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影片创造的一种真实朴素而又凝炼鲜明的视觉风格,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世界著名电影导演大师

世界著名电影导演大师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1917-10-20 至1973-08-02)梅尔维尔被电影史家视为新浪潮电影运动间接的先驱者,有“新浪潮之父”的美誉。不论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他电影的特殊手法正是新浪潮推崇的作者论方式和独立作业方式,即编、导、剪接一体化。同时,也在电影拍摄技法和导演思路上具有前后一致的作者意识。 赛尔乔·莱翁内(1929-01-03 至1989-04-30)赛尔乔·莱翁内,意大利导演,自1964年起连续三年连拍三部“镖客”系列意大利式西部片而大受世界影迷欢迎。虽然莱翁内只导演过九部电影,但他对世界影坛的影响极为深远,特别是动作片类型电影及导演;著名香港导演吴宇森即是其中之一。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的“美国三部曲”,即《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

赛尔乔·莱翁内(1929-01-03 至1989-04-30)赛尔乔·莱翁内,意大利导演,自1964年起连续三年连拍三部“镖客”系列意大利式西部片而大受世界影迷欢迎。虽然莱翁内只导演过九部电影,但他对世界影坛的影响极为深远,特别是动作片类型电影及导演;著名香港导演吴宇森即是其中之一。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的“美国三部曲”,即《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

赛尔乔·莱翁内(1929-01-03 至1989-04-30)赛尔乔·莱翁内,意大利导演,自1964年起连续三年连拍三部“镖客”系列意大利式西部片而大受世界影迷欢迎。虽然莱翁内只导演过九部电影,但他对世界影坛的影响极为深远,特别是动作片类型电影及导演;著名香港导演吴宇森即是其中之一。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的“美国三部曲”,即《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 赛尔乔·莱翁内(1929-01-03 至1989-04-30)赛尔乔·莱翁内,意大利导演,自1964年起连续三年连拍三部“镖客”系列意大利式西部片而大受世界影迷欢迎。虽然莱翁内只导演过九部电影,但他对世界影坛的影响极为深远,特别是动作片类型电影及导演;著名香港导演吴宇森即是其中之一。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的“美国三部曲”,即《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

中国十大著名导演年薪排行榜

中国十大著名导演年薪排行榜 1、张艺谋第五代电影人的代表名誉指数10 票房指数:9 投资指数:9 潜力指数:9 年薪:1亿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看来,“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不能构成一个话题,现在好的题材不多,我只是找有感觉的、合适的拍”。如今电影市场不景气,可张艺谋10多年来从未因缺少拍片资金而发 2、李安华人电影的骄傲名誉指数:10 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8 潜力指数:9 年薪:9千万 李安无疑是为数不多的好莱坞亚裔导演中最成功最特别的 一位。他游刃有余地用电影语言来处理东西方的情感与伦理,并且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认同。也许对于一个真正的金 牌导演来说,电影不存在什么文化与国别的区别,只要他的作品能触动观众。3、吴宇森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导演名誉 指数:8 票房指数:10 投资指数:9 潜力指数:8 年薪:8千万携东方导演之名,与西方巨星在好莱坞交流出票房与口碑后,这位东方执导人,已经深受观众的认同和好莱坞的肯定。自从14年前的《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开始,就是台、港最受影迷喜爱的动作片大导演,吴宇森拍电影,全是暴力与书卷气,动与静、正直与邪恶交替有

致的故事。4、王家卫都市生活的阐述者名誉指数:9 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8 潜力指数:8 年薪:7千万王家卫的电影里永远是那种宿命的、边缘的、破碎的世界,那里永远上演着让你心动、感伤的故事。王家卫总是倾 向于拍都市中最一般的小人物。没有根,没有理想,换句话说,没有起与止,生生漂浮于多彩而冷漠的都市中。他们孤独而无言,只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表面也冷漠,内心也脆弱、易感,很重感情5、陈凯歌理想主义者名誉指数:8 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7 潜力指数:8 年薪:6千万陈凯歌的影片突破了传统叙事的规范,强烈地表现 了自我意识和审美理想,以诗化的电影语言创作了独特的视觉风格。陈凯歌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黄土地》、《大阅兵》、《霸王别姬》、《孩子王》、《边走边唱》、《风月》、《荆柯刺秦王》都为他带来极大的荣誉。6冯小刚贺岁片霸主名誉指数:7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8 潜力指数:7 年薪:5千万冯小刚给中国观众留下的印象不仅是导演的形象,还有一个演员的形象,但这决不是因为他出演过电影,而是因为他的身上夹杂了一种冯氏特有的痞味。这种痞好像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在中国并不太景气的电影市场中“冯小刚”这三个字已经成了票房保证。他的电影总会闪现出很多奇思异想,但又让你觉得贴切无比。7杜琪峰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名誉指数:7 票房指数:9 投资指数:7 潜力

中国知名导演的电影风格

导演的电影特色 张艺谋 1.非常善于表达和传递中国文化; 2.叙述、类型、风格多变,从来不重复,追求突破; 3.音乐美,画面丽; 4.解释人性,追求生命的意识; 一句话点评:拍他自己喜欢的电影,华丽的画面,空洞的内容。 冯小刚 1.善于改编剧本; 2.选材贴近百姓生活,针砭时弊; 3.其特有的风冯氏黑色喜剧。 一句话点评:拍给农民看的电影,或是混迹于城市以为自己很小资,其实骨子里很“农民”的人。 陈凯歌 1.影片多数追求理性化; 2.多数以人文为主,以人为本; 3.影片题材多样,不拘一格; 4.拍摄影片过程严谨,精工细作。 一句话点评:拍给悲天悯人的文化人看的电影。 吴宇森 1.善于走励志型风格路线; 2.名副其实的“暴力美学大师”; 3.善用“白鸽”、“教堂”等美好的象征。 一句话点评:将华人文化带向世界的华裔导演。 附注:应该在加个贾樟柯,与凯歌艺谋比与冯小刚比,贾樟柯是跟他们不同的一种动物。一个用镜头向普通人致敬的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贾樟柯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很喜欢,"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 再加个台湾侯孝贤,他的《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好男好女》这三部作品的时代背景贯穿着台湾在20世纪的苦难命运,以不同的视角来看一段段的大历史,这里面既包括知识分子、民间艺人还有普通百姓。而正是通过这个台湾三部曲(或称悲情三部曲),侯孝贤确立了他在国际范围内的稳健地位。 侯孝贤不爱移动摄影机,往往是几分钟一动不动之后才有一个缓慢的横摇,甚至《悲情城市》绝少在一个镜头中出现机位变换。 台湾的杨德昌,蔡明亮,李安。香港的徐克,王家卫,关锦鹏,许鞍华都是相当的有才。

中国百年电影的几代著名导演和代表作品

根据约定俗成的说法,成长于旧时代,在建国初期就有丰硕成就的老一辈电影导演被划为第三代导演,谢晋是受第一代电影导演启蒙,被第二代导演牵引上路的第三代名导演。 1905年秋,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无声戏剧舞台记录影片《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中国电影的发展根据几代著名电影导演和代表作品可以划分为6个不同的时代:第一代是20世纪一二十年代(默片时期),著名导演郑正秋、张石川、史东山、袁牧之、蔡楚生正是那个时候的代表人物,电影作品有《难夫难妻》、《庄子试妻》、《歌女红牡丹》;第二代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导演蔡楚声、郑君里、费穆、孙瑜、汤晓丹等作为代表人物创作出了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如《渔光曲》、《桃李劫》、《马路天使》、《十字街头》、《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第三代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导演有成荫、水华、崔嵬、谢铁骊、谢晋、凌子风、李俊,代表作品有《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南征北战》等;第四代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导演有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健中、滕文骥,代表作品有《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没有航标的河流》、《北京,你早》等;第五代大都是第四代的学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著名导演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代表作品有《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孩子王》、《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第六代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导演以20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八九十年代毕业的王小帅、路学长、张元、张扬、贾樟柯为代表人物,又称为“新生代”导演,他们拍摄的电影被称为“独立电影”或“地下电影”,代表作品有《扁担·姑娘》、《长大成人》、《梦幻田园》、《爱情麻辣烫》、《卡拉是条狗》等,颇受国际电影界关注,并且于新世纪初开始进入中国电影主流。第六代导演的创作群体日益庞大,代际划分难以界定,导演个性的表现差异和电影风格的迥然不同,逐渐超越了以往导演群体的共性特征和时代印记,显现出别具一格和精彩纷呈的趋势和潮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