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史重点.

西哲史重点.
西哲史重点.

西哲史重点

1、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

第一,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

第二,神人同形同性。

第三,狂热的宗教精神。

第四,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

2、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1、静观、

2、辩证、

3、演绎、

4、理智、

5、实践

3、水本原说:

米利都学派:世界本原是变化的一。代表人物: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

(1)泰利斯:被列为古希腊“七贤”之一,(“哲学之父”);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

(2)哲学观点: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灵魂。(3)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他首次突破神话宇宙论,以哲学方式表述宇宙本原思想。

4、火本原说:

爱菲斯学派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晦涩哲学家”之称,他的哲学观点在关于运动和变化问题的认识上。命题: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强调河水的流动);基本思想主要就是辩证法思想,他用火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

1 、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2、从内在本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他把世界看成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活动的、有生命的火,他说这个世界永远是一团有生命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分寸是什么意思呢?是个逻各斯。

5、逻各斯:

伊奥尼亚派:即内在的本原,也被理解为:原则、规律、道。万物都根据逻各斯生成。逻各斯在其它万物中是内在的,要靠理性发现。

6、数本原说:

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神化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定律、数学家

哲学观点:主要是“数本原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1、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

2、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毕达哥拉斯的基本思想:是以数为万物的本原。数是事物量的规定性,那么这个数,作为量的规定性,是抽象掉事物质的规定性剩下来的东西。

7、芝诺悖论:

爱利亚派

他是辩证法的创始人,提出了“存在”的观念。

芝诺悖论四个,用来证明运动时不可能的:

1、“二分法”,用二分之一来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3、“飞矢不动”,由于飞矢始终在自己的空间之中,因而它是静止不动的。

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8、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

(3)认为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

9、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1)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

(2)种子本身没有致使种子结合和分离的力量。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叫做“心灵”;

(3)与恩培多克勒不同的是,他提出认识是“异类相知”的理论。

10、德谟克里特思想主要就是原子论、约定论和影像说。哲学史家们认为他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1)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物质单位

(2)虚空是作为非存在的存在

(3)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万物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原子的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是相同的。他们仅在形状、体积、排列位置上有差异。

11、德谟克里特的影像论和约定论:

影像说(流射说):影像说是他的认识论。他认为:既然事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发射出一种流射物,流射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就会产生一种印象,从而得到感觉,得到认识,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感应论。

约定论思想:认为对于象声音、颜色、味道等的感觉,不是依事物的本性生成,而是人为造就,即是约定的。

12、普罗泰戈拉:

据说他是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普罗泰戈拉的基本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指的是人的感觉,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我感觉到它存在,它就存在,我感觉到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这个命题,它最根本的,就在于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就用人为标准,人为中心,去看待万事万物,提高了人的地位。13、苏格拉底的基本命题就是——德性就是知识: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德性”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高尚的技术。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行为实践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的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关于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认识。

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14、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

1、“理念”的含义: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

的对象。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

(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柏拉图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哲学。

2、“理念”的特征:

因为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理念是事物摹

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和动因,所以它有以下特征:

(1)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

(2)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

(3)不变性和永恒性。

(4)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

(5)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

(6)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

(7)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的追求目的。(8)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

(9)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

3、关于“理念”与具体个别事物的关系的学说:

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

(1)“分有”说: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分有”原义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图用它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而得以存在。

(2)“摹仿”说: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的复制品。

15、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逍遥派)讨论了事物运动的原因:

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因为它们有不变的质料构成,即质料因。

2、事物为什么会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它们各有特定的形式,即形式因。

3、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它们受到推动和作用,即动力因。

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它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即目的因。

16、悬搁判断:

悬搁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他认为:悬隔不仅是一种认识态度,而且是一种生活态度。真正采取这种态度的结果首先是沉默,然后是没有任何烦恼。

悬搁判断的理论意义是为了避免怀疑的悖论,只有悬搁判断,才能避免争论和困惑。悬搁判断不仅是一种认识论的态度,而且是一种生活态度。

17、第一本体"太一":

太一是指无所不包的统一性。太一有肯定和否定两种规定性。

肯定的说太一是善本身。他的善不是伦理之善,而是本体的完善和圆满。或者说是生命之源、力量之源。

否定的说太一不是一个东西,也不是万物的总和,而是先于万物的源泉。正因为如此,它不能与任何一个有生命、有力量的东西相等同。

总之,太一是不可名状的,不可认识的。

18、教父哲学:

哲学史家把教父著作包含的哲学因素,如他们提出的哲学问题、使用的哲学概念和思辨推理等抽取出来,概括为教父哲学。

19、经院哲学:

1、“经院哲学”含义:经院哲学由教父哲学发展而成。原义: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延伸意,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

2、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院”为生存环境,以“辩证法”为操作原则。

3、经院哲学的特点:1、虚幻的对象2、空洞的内容3、繁琐的方法

4、经院哲学的基本问题: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

4、两个基本的派别:唯实论,通常又被叫做实在论;唯名论。

20文艺复兴:

含义:文艺复兴,其实质就是借古希腊文化,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一次新的文化、科学和哲学法展的开始。

文艺复兴运动,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人文主义思潮,用研究人去反对研究神,提倡人的理性,提倡人的现实幸福,强调人的尊严,歌颂人的伟大。

2、新自然哲学思潮,这种学说主要强调人通过感性去认识世界,认为世界就是一个物质世界。

3、新政治哲学思潮,研究现实的政治问题,法律问题。

4、宗教改革运动。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几个方面中,它的宗旨就是强调人的作用,突出理性的地位。开启理性的功能,追求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幸福,我们不需要来世。

21、培根的四假相说:

所谓假象,培根指的是阻碍人民获得认识的偏见。他认为,这种偏见有四种,分别被叫做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

1、种族假相:指的是人把自身的情感、自身的意志强加于客观事物,我们人这个种族自身有的东西强加于对象。主观性。

2、洞穴假相:由于我们看事物的片面性以点带面,就像人住在山洞里面,从洞口看出去,天就这么大。片面性。

3、市场假相:培根指的是,我们错误的运用一些自己深造的语言,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表面性。

4、剧场假相:指的是我们因崇拜权威而产生的错误认识。盲目性。

22、培根科学的归纳方法:经验归纳法《工具论》

培根提出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广泛的收集材料,通过感觉、经验收集材料。这个材料有着正面的,反面的都要搜第二步: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整理材料。有三个表:存在表,缺乏表,程度表。存在表:就是我们要研究一种性质,看哪些现象有这种性质;缺乏表:就是我们去收集一些没有这样一些性质的,但与存在着的这些现象相似的一些材料。现象相似,但没有这样的性质;程度表:就是把有这种性质的不同程度的材料放在程度表里面。

第三步:就是归纳,通过适当的排除,找出它的性质。

23、“笛卡尔科学的方法:“普遍数学”

24、笛卡尔普遍怀疑的对象:

1、对周围世界的怀疑:因为周围世界是一个感知到的现象世界,不能作为知识的基础。

2、对我的身体的怀疑:我们清醒时的感觉与梦幻时的感觉无异。

3、对数学的怀疑:我们不知道数学观念这样的对象是否真实存在。

25、斯宾诺莎论实体的概念:

(1)认为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2)实体的特征:

1、实体是自因,他的本质包含存在。

2、实体是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

3、实体是唯一的。实体是无限的。

4、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体是永恒的。

26、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含义:单子只是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

单子的特征:1、单子是“没有部分”的,是“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

2、单子没有广延,不是物质实体。

3、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

4、单子不受外部影响。

5、每一个单子是有固定的质的规定性。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固有的质是它的活动,因此单子是能动的,是无形的精神实体。他还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

莱布尼茨认为有知觉能力的单子是决定万物的实体,世界也就是一个生生不息、常变常新的有机体。

莱布尼茨认为虽然单子存在因表象的清晰程度而产生的差异性,但是,由于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象整个世界,所以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程度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同一物种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也是连续的。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表现为运动的连续性,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还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系问题。在此可看到心灵与身体是以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的。

莱布尼茨对单子论的规定:三个等级

最低级:细微的知觉。

较高一级:动物灵魂,有记忆。

最高级:理性灵魂。

27、洛克关于知识的来源的双重经验说:

1、认为人的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诸如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观念。这是洛克的所谓“白板”说。

2、认为作为观念的来源的经验分为两类:

(1)感觉。它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

(2)反省。它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心灵这个“内部感官”通过感觉

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和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到新观念的过程。

3、认为感觉和反省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是两者都是观念的等量齐观的来源。

4、认为从反省的存在出发,必然要设定一个主动的精神实体——心灵的存在。

28、洛克与莱布尼茨的批判和反批判:

1、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作为经验论与唯理论对立的体现,否认“天赋观念”的存在,理由是:(1)认为“天赋观念”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

(2)认为“天赋观念”的假设理由是错误的。

“天赋观念”的理由是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洛克对此的批判是:第一、普遍同意不一定是“天赋观念”的体现。

第二、根本不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

(3)“潜在的天赋观念”在语词上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

(4)“天赋观念”论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莱布尼茨对洛克的批判的反批判 :

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莱布尼茨曾写下《人类理智新论》,在书中对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进行了反批判,对“天赋观念”论进行辩护。

(1)认为洛克在承认知识来源于感觉之外,还认为有反省这一心灵固有的来源,可见洛克也不否认心灵中有某种天赋的东西。因此,“天赋观念”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双方对它的理解有分歧而已。

(2)经验具有局限性,强调理性的必然性与普遍性,否认经验是知识的。(3)认为经验在知识中的作用是提供了发现天赋观念的注意力,天赋观念才是真理的来源。

他针对洛克认为心灵是“白板”的说法,把心灵比喻为有纹理的“大理石”。29、洛克对于知识的分类:

(1)按观念的内容来分,知识有四类:关于观念同异的知识;关于观念关联的知识;关于观念并存的知识。

(2)按我们对观念之间是否符合的知觉的明白程度,知识有三类:

1、直觉知识:它有最大的可靠性和明确性。

2、证明知识:它不如直觉知识那样明白,但也是确定、可靠的。

3、感性知识:它没有上述两种知识的确定性,有一定的确定性。

30、贝克莱的基本哲学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抽调了洛克哲学中作为经验的依托和来源的客观存在的物的成分,变经验论为完全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这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哲学命题上

1、他认为从洛克主张的人类的知识对象是观念的观点出发,必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

2、他认为如果说可感事物可以在不被感知的情况下存在,那是不合逻辑的。

3、他认为既然一个可感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那么它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感知了它。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存在”的意义限定于认识对象,然后用“被感知”来解释认识对象。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31、关于事实知识的判断是综合命题

关于事实知识的判断是综合命题,休谟肯定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具有确定性和必

然性,分析判断是必然真理;关于事实的知识只有或然性,综合判断是偶然真理。对因果关系的怀疑,什么是因果关系: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连贯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休谟不仅怀疑传统的知识的基础,而且怀疑新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

对因果关系的自然主义解释,休谟的解释把因果关系的基础最后归结为人的自然本性,把“最大的确定性和最严格的必然性”当做给予人性的心理联想,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解释。

32、卢梭社会契约与霍布斯的异同

相同点:

首先,他们的社会契约论都是建立在“自然状态”这一“假说”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他们的社会契约论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不同点:

1、二者对“自然状态说”的论述不同。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极其可怕,人与人之间是狼与狼的关系,是一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状态。

与此相反,卢梭则认为自然状态是和谐、幸福、美满的。

2、二者在人性论上的观点不同。

霍布斯认为,人的的自然本性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某种强制力对人们加以制约的话,每个人彼此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恐惧。人们一方面根据自然权利,一方面也是在被迫运用自己的一切力量保存自己。

而卢梭在致克里斯多夫的信里说,他的全部著作都是在强调性善论。

3、二者的社会契约论的效力和性质不同。

在霍布斯试图构建的“国家”中,主权是不加以限制的、绝对的。主权者的权威是不能取消的。

卢梭认为,政府官员作为人民权力的委托者,“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思行使所受托的权力,必须维护个人得以安全地享受他所有的一切”,如果“两造中的一造一旦发现对方违背了契约的条款或那些条款对他不再适合的时候,他就随时有抛弃契约的权利。

33、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

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说

狄德罗的生机论的唯物主义

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伦理观

霍尔巴赫的机械决定论

34、康德

经验知识中一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都是先天综合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分为三类:一是数学判断,二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判断,三是形而上学的判断。

康德把正在逻辑上都能够成立的一对相反判断称作二律背反。

四个二律背反:

1、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否有限

2、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否都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

3、正题:世界有处于自由的原因

反题:没有自由,世界的一切都是被决定的

1、正题:世界的因果系列以一个必然存在者为第一因

反题:没有绝对的必然存在者,世界的最初原因是偶然的。

35、费希特

“知识学”的概念:知识学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科学”,“知识的知识”。自我三原则:1、“自我设定自身”是与逻辑的同一律A=A相对应的原则。

2、“自我设定非我”与矛盾律A≠~A相对应。

3、“自我与非我的统一”与排中律A或~A相对应。

36、黑格尔体系的特点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

重商主义:一方面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性商业的兴起,另一方面在英国为首的西欧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期出现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及经济政策的总称。 萨伊“三分法”:最先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为了经济学的内容划分和体系的构建尊定了基础。 “戈森第二定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知道最后达到饱和状态;2、边际效用相等规律,由第一个规律派生的,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方式。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他还认为,当环境使人发现新的享乐,通过自身的改进或影响外部世界就有可能增加他的总享乐。就是说可以增加新的享乐的途径。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现有商品量中那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加量或次一可能加量的效用程度。随着一个人拥有的商品数量的增加,最后效用程度是逐渐减少的。价值的大小就是取决于最后效用程度的大小,即边际效用的大小。 斯密的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对以后的政治经济学影响甚大。 代用原则:生产者的知识和经营能力所及,他们在每一场合下都会选择最适合的生产要素,使这些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一般都小于可以用来替代它们的任何其他一组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 菜单成本: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指零售商对价格调整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通报改变价格的信息和理由;所有这一切都会引起一笔开支和费用.虽然菜单成本的数值并不大,但是,如果菜单价目表变动的次数很多,那也会给厂商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使顾客感觉不快和麻烦等。 信贷配给:是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 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工资粘性指工资不能迅速调整。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1)对获取和增加货币财富方法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2)对生产的态度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忽视生产。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生产→重工主义。(3)对货币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把货币看做贮藏手段,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财富。晚期重商主义:开始把货币看做货币资本以及在运动中自我增值的手段,主张把货币投入流通以带来更多的货币。 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⑴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认为只有农业才会创造财富。坚决反对重商主义。⑵把“自然秩序”的学说作为整个学说的基础。他们认为凡是符合自然秩序的社会都会健康发展,反之,违反自然秩序社会就会处于病态。⑶他们的学说带有浓厚的封建外观,重农学派的学说虽然在本质上看是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但从表面上看却有着一块封建招牌,他们把自己说成是封建阶级的代言人,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的身上。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1)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劳动作为商品,也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有它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2)工人及其家属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3)给劳动者高工资。主张“劳动工资是勤勉的奖励”,给劳动者以较高的工资。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和洞喻)、知识论、回 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主义卢克莱修:丰富伊壁鸠鲁学派物理学、以原子论为基础批判宗教迷信、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 早期 + 巴内休斯:折中斯多亚学派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伦理学方面 否认哲人之德提倡中庸之道 晚期希腊斯多葛主义中期

梯利《西方哲学史》要点

梯利《西方哲学史》 12-13梯利本《西方哲学史》的特点: 介绍各种体系时,我们将注意让作者摆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泛加品评。应当让每个哲学家有机会充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不要常常加以批驳,使他受到干扰。 评价:哲学的初学者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谦虚,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哲学史上的各种哲学思想的评价原则:13 评价一种思想体系,必须着眼于它本身的目的和历史背景,着眼于同它直接的前身和后继的体系相比较,着眼于它的前因后果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的和批判的。 评价:真正有水平的研究必定是“历史的和批判的”。 研究哲学史的好处:13 研究哲学史的价值应当很明显。有识之士都对存在的根本问题和人类力求在文明的各个不同阶段所作的解答感兴趣。此外,这种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自己的时代和其他时代,通过揭示各种思想所依据的根本原理,会使我们弄清过去和当代的伦理、宗教、政治、法律和经济思想。 评价:学习哲学史的目的要非常明确。 声明:转载请注明作者和“转载自学术观察(74209 别理我 -------------------------------------------------------------------------------- 第一编希腊哲学 第一篇自然哲学 第一章早期希腊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希腊哲学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它的政治、文学、宗教和哲学的关系。3-7 自然和社会条件;多山的小岛、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城市兴起,财富积累和分工精细政治:变动和过渡时期——从部落首长制、经过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 文学:反映变动社会的特点——事实是这样,个人正在开始分析和品评人生,他不仅过生活而且对生活有所思考;不不再满足于表达其民族通常的概念和理想,而是被激励着去提出他本人伦理的、政治的和宗教的思想和希望。 宗教:同其他民族一样,最初是自然崇拜,后来发展为多神教,创造了神仙社会,直到形成奥林匹斯的比较纯净的概念。神仙的系谱或神谱:试图解释世界的起源。这里,不是采取我们所了解的科学的和逻辑思考的方式,而是求助于诗人的想象和通俗的神话。诗人追问他周围的事物和想象是怎样产生的,并根据简单的日常经验作出解释,认为那是生殖或人类意志所造成的:黑暗和夜晚相结合而生白昼;天和地相结合而生河。 哲学:神谱学和创世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能满足含有诗意的想象,而不能满足进行推理的理智的要求;它们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和动因,而不求助于自然的原因。只有以理性代替幻想,用智慧代替想象,摈弃超自然的动因作为解释的原则,而以经验的事实作为探究和解说的基础,这时才产生哲学。 希腊哲学概观:7-9 希腊哲学从探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开始。它最初主要是对外在的自然感兴趣(自然哲学),只是逐渐地转向内部,转向人类本身而带有人文主义性质。第一个大问题是:什么是自然,因而什么是人类?第二个问题:什么是人类,因而什么是自然?从自然到人类这一兴趣的转移导致人类精神问题的研究,即研究人类思想和行为,研究逻辑、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和诗论。后来,注意力更特别地集中于伦理问题:什么是至善?什么是人生的目的和目标?伦理学成了主要课题,研究逻辑和形而上学是为了帮助解决道德问题。最后,上帝和人同上帝的关系问题,即神学问题,占有显著地位,希腊哲学象它开始一样,乃归结于宗教。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1)中。2 3 4 D、拉弗 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罗宾逊 B、萨缪尔森 C、卢卡斯 D、拉弗 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 B.自由放任 C.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色诺芬 D.苏格拉底 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着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1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是什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威廉?配弟、庇古、熊彼特; 2、均衡价格论、交易成本、经济自由; 3、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4、供给会自行制造需求、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 5、享乐递减定律、享乐均等定律、享乐扩充定律;

各所重点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 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3、慧能“本性是佛”说 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 5、严复的认识论 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 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 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 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 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 2、原子和虚空 3、四因说 4、流溢说 5、唯实论 6、我思故我在 7、物是观念的集合 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分析题4选3 15分 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 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 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 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 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 1、《礼记》 2、谶纬 3、崇本举末 4、习与性成 5、体用一 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 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以心原物 3、圣人体无 4、一故神两故化 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 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 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与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 (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 名词解释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 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7年北京大学 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三表四端虚一静因内籀外籀人副天数神灭论

西哲史学习体会范文

西哲史学习体会范文 最初接触哲学,是因为我在价值观方面有许多的困惑,所以那时我对伦理学相关的问题最感兴趣。比如在了解了一些事件的真相后,对当时自己持有的爱国热情产生了怀疑,在看了些介绍西方 ___书籍后,不明白同样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此地关于一些基本的概念的理解和其它地方相比为什么差别会那么大。怎么做才是对的,我迫切的想得到一些解答。可以说这是非常功利的想法,就是有了困惑,想找到答案。于是我对介绍阐释《实批》的文章最最感兴趣,阅读这些文章,不仅仅有知识性的收获,了解了《实批》一书大概说了些什么,还有审美方面的体验,感受到伟大的心灵散发出的感召力,自我也得到了升华。 我那时还不理解《纯批》的意义何在,对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这样的话非常无感,也不明白为什么先天综合判断这个问题那么重要。当时我认为“世界”和我所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是完全相同的,这有什么可讨论的呢?表面上看当时我是一个 ___者,但实际上并不是英国式的经过反思的 ___者。 随着阅读的继续,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文章看不懂,主要原因是对文中一些关键的概念不理解。我的办法是,遇到一个不懂的专业词汇,就去Google上搜索,或者去爱思想上看相关的文章,往往为了读懂一篇文章,要在看好几篇文章,因为解释一个专业词汇的文章中

又出现了我不理解的新的专业词汇。最明显的就是存在这个概念,看了许多学者的文章,对这个概念还是一知半解,我知道这是因为我还没有建立起关于哲学整体的理解框架的缘故,即还没有入门。 这是我接触哲学的初步阶段,阅读是杂乱无章的,只是意识到了哲学能为我的困惑提供解答,并且相对于其它方式,哲学也许提供了最深刻的回答。但对于一个从未经历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要想从这个巨大的矿藏中有所收获,难度挺大的,更遑论我还没找到入口。当时的我就像是一只狗,隔着毛玻璃,隐隐约约看到了一根肉骨头,却总是够不着,急得流口水,却不知该怎么办。 好在我的困惑是如此的强烈,虽然遇到了些困难,却没有放弃。很快我就发现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踏踏实实补上哲学史这门课。这方面的学习资源太丰富了,事实证明,找到了正确的办法,进展会快许多。 现在看来挺搞笑的, ___这句耳熟能详的“哲学就是哲学史”,我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才发现它的含义。和我相比,哲学系的同学们真是太幸运了。 学习了武汉大学赵林邓晓芒老师的西方哲学史、人民大学张志伟老师的德国哲学著作选读、南京大学王恒陈亚军老师的现代西方哲学

经济学说史_试题选择简答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C )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C )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D )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B )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 )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D )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C )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C ) 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 C、约瑟夫?马西 D、约翰?洛克 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 B ) A、大卫?休谟 B、范德林特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 D ) A、历史演绎法 B、抽象演绎法 C、经验归纳法 D、历史归纳法

西方哲学史梳理一

西方哲学史梳理一 本体论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原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本原论的基本特点是: 1、认为万事万物,或者说整个世界,都来自于一种本原的造就。本原是世界的终极所在,它以自身为世界的一元绝对,规定和规范,它支配一切事物的生成、发展和消亡,它既是世界的起点,又是世界的归宿。世界的存在就是本原的运行、本原的绽出、本原的建构、本原的显现和本原的回归。 2、认为本原是一种先于一切的自我绝对。它只是“我是我所是”,它创造世界和万物,但没有自身的创造和由来,也没有自身的因果关系。在《圣经》中,上帝创造一切,万事万物都可以从上帝那里找到自己的身世和由来,而上帝则没有自己的身世和由来。 3、认为本原在一切事物之中。本原没有它的与殊相的关系,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本原是永恒的和不变的,事物是暂时的和变易的。在黑格尔自身直观的存在方式,而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造就和支配来显现自己。本原与事物的关系是共相那里,永恒是本原的逻辑,变易是事物的逻辑。 本体论指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学说,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本原论 指研究宇宙本性的学说,着重说明万物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一、米利都派: 泰利斯——水 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理由:1、经验证据表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 2、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3、他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宇宙图式,以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大地上下均为水所环绕,所以推想世界的原初状态是水。

西方哲学史考研必背重点概念

西方哲学史考研必背重点概念 1.始基:古希腊语。作为哲学名词,真正使用者是赫拉克利特。泰勒斯起开始具有哲学上的意义,指万物的根源或基本,万物从它产生又可复归于它的共同的东西。 2.逻各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希腊文这个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在他的著作残篇中﹐这个词也具有上述多种含义﹐但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 3.种子说:“种子”说,由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他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4.四根说:四根说,由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的,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5.奴斯: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术语。一般译为“理性”、“心灵”。希腊文,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 6.影像说:影像说是古希腊原子唯物主义者提出的一种说明认识来源的学说。它承认人的认识是由外界客观对象引起的,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朴素的反映论。——留基伯、德谟克利特 7.智者: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公元前5世纪前智者泛指聪明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后来自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乃至政治家,也被称为智者。由于智者能言善辩及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其看成是歪曲真理、玩弄似是而非的智慧的人。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语。其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智者在思想上接受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思想,肯定运动变化着的感觉现象的真实性,但走向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 8.理念: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9.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他运用“实体”概念来概括一切特殊具体事物的共同本质是客观独立的存在,这表明他在寻求物质的一般概念。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把“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区分开来,认为“种”“属”等东西是一种共相,是不能离开个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第二实体”是后于“第一实体”的。在这里,他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一般的东西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不能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柏拉图理念论唯物主义的克服。10.四因说:?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 11.《理想国》柏拉图的对话录之一,其中阐述了其政治观点希望以哲学家为统治者来统治从而实现一个乌托邦国家。 12.《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其后面给牛顿等人很大的启发。 13.《工具论》亚里士多德主要论述了演绎法,该书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4.《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它是西方思想传统中的最重要的经典文本,或者说是奠定西方思想传统的重要着作,它展示了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的面相和终极的原因的探索。本书最终考察了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而提出关于普遍知识的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课后思考题

西哲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经济学说史_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说史试题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2、简述魁奈的“经济表” 3、斯密的三个阶级、三种收入学说评述 4、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利益说、比较利益说 5、试论李嘉图地租理论及其意义 注:五道题目中任选四题作答,每题25分。 课后答案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重农学派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其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要点上:第一,他们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存在并分解成的各个物质组成部分(工具、原料等);第二,他们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年预付、原预付),并且一般地确立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对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重农学派的学说的两个重要特点:“自然秩序”观念的重要地位以及封建主义外貌和资本主义实质的矛盾 四、重农主义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重农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借鉴了重农学派的先驱者之一布阿吉尔贝尔的一些见解和原理,创立了比较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魁奈杜尔阁

三、特征: (一)重农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指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指出:“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二)重农主义学说是具有封建外观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 (三)重农主义学说重视农业,反对重商主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开辟道路。 四、影响: (一)重农主义者的“自然秩序”思想给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任务。 (二)魁奈的等价交换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交换是等价的,那么财富的源泉就不可能在流通领域,这不仅击中了重商主义的要害,而且使他把自己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为他首次系统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提供了可能。 (三)魁奈的纯产品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四)魁奈的资本理论中把资本和生产直接联系起来,抓住了生产资本,这样也就抓住了资本具有决定意义的形态,从而为从生产领域探寻资本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开辟了道路。 (五)魁奈的《经济表》的科学成就对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有重要的批判继承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他继承和发展了英国自配第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先建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三、特征: (一)他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二)他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

西方哲学史 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马工程版)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姓名:xx 学号:xxxxxx

第一编古代哲学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第二章:古典时期希腊哲学 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哲学 题目:古希腊早期哲学 时间:2019、09、12 地点:15301 授课: 内容:一、自然哲学的划分 从学派上划分:毕达哥斯拉学派米利都学派 爱菲斯学派爱利亚学派 原子论 从地域上分伊奥尼亚地区各派哲学 南意大利地区的哲学 阿布德拉地区的原子论哲学 哲学思想性质上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倾向哲学 (一)泰勒斯 论断:水是世界的本原 主要哲学思想: 1、关于世界的产生 2、关于宇宙的形成与结构形成:汪洋——陆地——世界万物 结构:大地浮于水上 3、关于灵魂的思想:物活论 思想简评:·“水是世界的本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命题,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的正式诞生 古希腊人开始用自然本身去说明万物的存在,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 古希腊人力图在感性观察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去对自然的起源和统一做出理论上的抽象 概括,宣告了人类理性的胜利 理论局限: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这种特殊的,感性的事务,只能勉强说明世界的起源和构成,表现了哲学思考的朴素性 2、展现了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不自觉的理解 (二)阿那克西曼德 主要哲学思想:世界的本原是“无定” 思想简评:“无定”比泰勒斯的“水”更有高度,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无定可分离的思想包含着辩证法的幼芽 (三)阿那克西米尼 主要哲学思想:气是万物的本原 万物的生长过程 关于灵魂的思想 思想简评:稀薄和浓聚两种运动更能说明世界的生成,开辟了用量的不同来解释事务性质差异的新途径 关于灵魂的观点表现出用感性物质形态来解释一切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 (四)赫拉克利特总体特征:流变 主要哲学思想:1、万物变的本体和根基是火(火是万物的始基,一切生于火,一切又都归于火) 2、万物变的普遍性 3、变的原则和规律(火按一定分寸燃烧,按一定分寸熄灭) 4、变的源泉或原因(对立面之间的对立与统一) 5、变的总体特征(循环和平衡) 思想简评: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在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系统阐述自发辩证思想的哲学家 其辩证法以感性直观为基础,具有朴素性,自发性,神秘性,关于世界的循环流变观也 是荒谬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介绍

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2 年,1914 正式招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 中国哲学门” ,1919 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使这里成为现代中 国哲学的摇篮。 1937 年,由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哲学系随校内迁,在云南昆明与清华、南开的相关科系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抗战胜利后,1946 年北大复校,哲学系也随校北上,恢复为北大哲学系。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部分高校哲学骨干教师汇入哲学系,进一步壮大了哲学系的阵容。 1978 年,心理学专业从哲学系分出,独立成为心理学系。1978 年以来,哲学系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快速发展,学科门类逐步完备,教师配备渐趋合理,图书资料日益丰富,科研条件极大改善。1981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美学成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三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 年起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哲学的全部8 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999 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哲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2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等四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1995 年9 月宗教学由原来与哲学、逻辑学并列的专业独立成系。按照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宗教学系与哲学系联体运作,以求协力 发展。 90 年来,哲学系共培养了8000 余名毕业生,其中有张申府、冯友兰、孙本文、罗常培、顾颉刚、杨晦、潘菽、朱自清、朱谦之、牟宗三、何其芳、胡世华这样的大学者,也有邓中夏这样的革命志士,还有各行各业的大批骨干力量。这些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大学哲学系对20 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还将在 21 世纪对人类文明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哲学系宗教学系按照8 个二级学科设立9 个教研室,1 个和系合作的研究所,1 个挂靠的科研机构,9 个虚体研究机构。截止2005 年 5 月,哲学系在职教师 62 人,其中教授 29 人(包括28 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32 人,讲师 1 人。近 5 年来,哲学系教师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出版专著近百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刊物超过800 篇,获省部级以上的学术奖励超过 30 人次。 系主任:赵敦华副系主任:胡军、李四龙、张秀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 五四” 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成立马克思研究会,最早开出唯物史观课程。新中国建立后,冯定教授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楠森教授等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1982 年起招收博士生,1988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教研室目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社会发展理论与人学研究五个研究方向,多年来形成了“ 历史文献——基础理论——现实问题” 综合研究的优势。以扎扎实实的历史文本研究为前提,以基础理论的开源创新为重点,以探索当

西方哲学史知识重点

一、培根“四假相说” 1.提出的原因:从根本的理论上尤其就是认识论根源上来彻底地深刻地批判经院哲学。 2.具体内容 (1)假相的含义 :假相(亦译作“幻相”、“偶像”),即盘踞在人的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它们形成了成见或偏见,使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到真理,严重妨碍了科学的复兴。培根根据这些错误的不同来源把假相分为四类,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与“剧场假相”,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 “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就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就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洞穴假相”: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它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相当于“坐井观天”。 “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即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与混乱而造成的假相。 “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与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3.“四假相说”的意义 (1)双重性;不仅在于批判经院哲学的各种错误,而且更在于提出自身的哲学主张与思想。 (2)普遍性;不仅揭露了经院哲学产生错误的各种根源,也深刻地揭示了导致人们认识主观性与片面性的种种认识论根源。 (3)启发性;启发人们消除错误的根源并获得正确的知识。 (4)局限性;没有揭示错误的社会历史上的认识根源。(如阶级根源等) 二、笛卡尔 一、天赋观念——唯理论的起点 天赋观念:清楚明白、不证自明的真观念,如几何学的公理、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以及上帝的观念等。 (1)原因: 感觉经验不可靠,因为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不能成为哲学与其她知识体系的基础。因此,只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才能成为哲学的基础。 (2)区分三类观念: ①外来的:依赖感觉; ②自我制造的(虚构的观念):凭借想象; ③天赋的:出于纯粹的理智。 (3)含义:就是人在出世之前由上帝引入人心中的,由理性直觉获得的不证自明的观念。 (4)特点: ①首先,它决不能来自感官或想像,而就是存在于理智中的,仅凭我们的理解得来的; ②其次,它必须就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就就是天赋观念; ③最后,它就是普遍有效的,就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就是永恒的真理。 (5)意义:天赋观念在笛卡尔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意义,它相当于“理性工具”、“逻辑形式”、“基本原理”或“基本观念”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哲学的基本原理,因为它就是整个哲学体系的出发点与基础。 二、“我思故我在”——普遍怀疑的结论 (1)逻辑思路 唯一无可怀疑的东西——“怀疑”本身——怀疑就是一种思想活动——思考活动必须有一个承担者——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我思故我在” (2)分析 首先,这里的“我”就是精神性的实体即思想着、怀疑着的“我”而非物质性的实体,“思”与“我”没有区别,思想一停止,“我”就不存在了

西方哲学史考试要点

西方哲学史考试要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简述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内容与启示。 假设人类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过道通向外面。人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里,像囚徒一样双腿和脖子都被锁链锁住了,所以他们不能回头,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在他们之后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条路和一道矮墙,简直就像是木偶戏的舞台。沿着矮墙,有一些人举着各式各样动物和人的雕像走来走去,火光把这些雕像投射到洞壁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影子。由于那些囚徒生来就不能转身掉头,所以他们就把洞壁上的影子看作是真实的存在。假设有一天,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有一个囚徒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最初他的眼睛不习惯光亮,当然很痛苦,他会认为他所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当他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过去被看作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过是影像,眼前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再假设,他被拉出了洞穴,当他面对太阳的时候,一定会被阳光照得眼花缭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发现,在太阳照耀下的外面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柏拉图通过“洞穴”比喻来区分假相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前者被称之为“可感世界”,后者被称之为“理念世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现象和本质。哲学家眼中的世界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正好相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不会怀疑周围的事物的真实性,哲学家却告诉我们,眼前的世界不过是假相,假相背后的本质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真实的存

在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哲学家是第一个自觉地走出洞穴的人,而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人类从黑暗中引向光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主张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既奠定了西方哲学此后2000多年的基本思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例如本质与现象、一与多、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理性与感性等等。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分类的内容与现代意义。 亚里士多德讲所有科学只是的分成了三类: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是“理论知识”;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实践知识”;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创制知识”。在形而上学第6卷第一章中,他又以知识的对象为依据,将上述三类知识作了更具体的区分。凡知识都以某种存在或种为对象,但有些知识并不过问对象是否存在以及是什么,只是以此为假设前提,这种知识就是各门具体的学科。然后,他又以知识的性质为依据区分才出理论,实践,创制三类知识。理论分为:物理学,数学,形而上学;实践分为:伦理学,家政学和政治学。创制分为:修辞学和论诗。 3、简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概念。 从学科位置上讲是“物理学之后”的学科。从内涵上讲,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