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系概述 教案

传动系概述 教案
传动系概述 教案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分类: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有: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容积液压式)、电动式

)组成及布置形式

)功能

)减速和变速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数据管理技术(选修四)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一课时 非上机时间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15 分钟,其他活动(如:阅读、讨论、评价、展示、小结等)大约用20 分钟。 5. 设计组成员资料: 姓名性别通信地址QQ号码电子邮箱 王健男株洲北师大附校495931434 Janssen0313@https://www.360docs.net/doc/2d5067840.html, 张喜女株洲县第一中学405384475 Zhangxi086@https://www.360docs.net/doc/2d5067840.html, 易李平女醴陵市第一中学529024569 llyzylp@https://www.360docs.net/doc/2d5067840.html, 汪博男醴陵市第四中学10266775 Wangbo830309@https://www.360docs.net/doc/2d5067840.html,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及数据库的概念。 2、知道利用数据管理技术能达到什么样的管理效果。 3、实例分析、实践操作感受并理解数据管理技术。 4、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据管理技术》课的开篇,是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的基础上对数据管理知识的进一步认识、拓展与加深。共有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体验数据管理技术,二是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这节课既要学生了解认识数据库,又要学生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一些概念,并且激发学生对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学生分析: 数据管理技术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数据库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有初步的了解,而且有些同学在上 Internet 网的时候上过类似数据库的网站,或者接触过 Access 数据库,但又比较陌生是因为只见过没有真正去认识,认真的用过、理解过。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因为数据管理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因此针对学生对象的分析,运用“任务驱动”,“情感引导”,“分层探究”,“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的实现。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新课讲授探究、讨论案例分析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 亚洲概述 精品教案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动一2题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动一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 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

《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教案及讲义 授课老师:XXX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通过此例子让同学们对本教材各章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了解; 2、对照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让同学们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工作过程有个初步了解,并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主要是关系模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3、课外布置学生完成一个小的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分组寻找题目并完成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 1、举简单例子说明数据库设计过程。 2、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 3、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及三要素、数据库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教学过程: 本章分3次讲述,每次2课时,主要讲述以下内容介绍如下: 1、举简单例子说明需求分析及表达、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过程。第六章的不少内容前到此处讲述(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章的学时数增加2学时左右)。 对照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及相关概念。 2、讲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模型(主要是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 1.1 引言 1.1.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1、数据(data) * 高级语言的数据,如PASCAL语言中各种类型数据(常量、变量):integer,real,char,record,file,…… (着重文件类型数据说明) * 定义:1)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2)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需要经过语义解释。

RH436-1数据管理、存储及集群技术概述

数据管理、存储及集群技术概述 一、数据 1.数据的分类 1.1.用户数据:用户数据的保护比系统数据更具有挑战性,用户数据的丢失或泄露则是致命的,比如银行业务λ 1.2.系统数据:系统数据丢失了并不会造成企业真正的损失λ 1.3.应用数据:应用数据在企业中是最不能轻视的,大量攻击都是通过系统上应用的漏洞来开展的λ 2.数据可用性 2.1.哪些数据必需保证高可用λ 2.2.注意数据的生命周期:分类存储(打包归档还是直接存储)λ 2.3.数据的访问方法和频率:是只读的还是可读写的?是应用程序的数据,还是可以直接访问的数据?是一个网络配置文件,还是为为了安全的配置?λ 2.4.应用程序的“data starved”数据饥饿:不应该是数据跟不上来,而应该是程序跟不上λ 2.5.所有的一切都要防止单点故障(SPOF:single points of failur)λ 3.规划设计 3.1. 数据越少要求越小λ 3.2. 减小复杂性λ 3.3. 增加灵活性λ 3.4.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λ 二、集群 集群是有一组计算机来共同完成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 1.集群的目标 1.1. HPC(High Performance):高性能集群,追求性能,大型的运算,λ 1.2. HA(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追求稳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单点故障,为了实现的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并不要求有多快λ 1.3. LBC(Load Balancing):负载均衡集群,基本不用(现大多数利用硬件LBC设备)λ 2.redhat的cluster products 2.1. RHCS(Redhat cluster suite):红帽集群套件,在RHEL5的AP版自带的λ 2.2. GFS(Global File system):全局文件系统,GFS支持并发写入。是一个集群级的文件系统。λ 2.3. CLVM (Clusterd logical volume manager):集群级的逻辑卷,的LVM 只是单机版的逻辑卷,在一个节点做了LVM,只能在这个节点看到。若果使用的是CLVM,做的LVM则可以在整个集群中看到。λ 2.4. Piranha:LVS 基础上设计的一套负载均衡高可用解决方案,LVS是基于IP 的负载均衡技术,由负载调度器和服务访问节点组成。λ 3.集群的基本拓扑

汽车传动系概述教案

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我们对汽车都有所了解了,知道汽车由四大部分组成(请一位学生回答哪四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与电气设备)。发动机我们已经学过,这学期我们就着重学习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也由四部分组成(请一位同学回答哪四部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与制动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先学习传动系的组成与功用。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功用 1. 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 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与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与传动轴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与差速器组成。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飞轮)—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轮

液力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与驱动桥组成。 液力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飞轮)—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轮 2.传动系各部分的功用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与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 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3.传动系统的功用 (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与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与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 (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传动系概述 教案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堂反 馈 课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备注一、汽车传动系概说 1.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1)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2)分类: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有: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容积液压式)、电动式 (3)组成及布置形式 (4)功能 1)减速和变速 2)实现汽车倒驶引题: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传动系是动力的传动装置。 重点介绍: ·要求掌握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3)必要时中断传动 4)差速作用 (5)各部分功能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和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2.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 ·按发动机相对于各总成的位置,汽车传动系有下列几种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Front-engine Rear-drive ·特点:是传统的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客车采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Front-engine Front-drive 比较讲解重点介绍: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正确识别和分析FR、FF及其特点

·特点:是在轿车上逐渐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车的质量、降低地板的高度、改善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等优点。 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Middle-engine Rear-drive ·特点: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布置形式。 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Rear-engine Rear-drive ·特点: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 5)全轮驱动(nWD) 4Wheel Drive ·特点:有多个驱动桥,在变速器后加了一个分动器,其作用是把变速器输出的动力经几套万向传动装置分别

信息技术选修数据管理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选修4教案 数据管理技术 信息技术组

1.1认识数据管理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数据、数据管理的概念,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②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了解其相互关系并加以区分。 ③建立简单数据库及查询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和数据管理的含义,然后介绍了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史,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最后通过主题研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管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利用简单数据库技术有效管理信息。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研究需求,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并确定表字段,建立相关查询,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 软件环境:电子学习档案袋,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

第2课认识关系数据库 教学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记录、字段、数据类型 2、数据库的类型 3、关系数据库的定义 实践活动: 1.填写网上评分表 2.了解评分表背后实现技术数据库1 数据库2 asp源文件 分析: 用关系数据库管理图书的模式 了解: 什么是记录?什么是字段?什么是字段的数据类型? 关系数据库的定义是什么?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必须满足5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传动系概述(上)教案知识交流

汽车传动系概述(上) 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我们对汽车都有所了解了,知道汽车由四大部分组成(请一位学生回答哪四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发动机我们已经学过,这学期我们就着重学习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也由四部分组成(请一位同学回答哪四部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先学 习传动系的组成和功用。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功用 1.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 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组成。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飞轮)一离合器一变速器一传动轴一主减速器一差速器一半轴一驱动轮液力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 液力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飞轮)一液力变矩器一自动变速器一主减速器一差速器一半轴一驱动轮 2.传动系各部分的功用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和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 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3?传动系统的功用

(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 (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如等候交通信号灯)、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 (5)差速功能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3.传动系统的功用 (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 (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如等候交通信号灯)、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 (5)差速功能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 【课堂小结】 1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数据管理技术》参考教案(六).doc

《数据管理技术》参考教案(六)教学主题报表设计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概述:本课通过实例演示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报表设计的三种方法:自动创建报表、通过向导创建报表、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重点:通过向导创建报表 难点:在设计视图中创建和修改报表 学 习目标1、了解报表的有关概念 2、掌握报表的三种设计方法 所需的资源和环境 数字化资源配套动漫网站 常规资源 1、教材《数据管理技术》第五章 6.3、6.4节;配套光盘 2、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 教学支撑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实物投影仪/液晶投影仪 教学设计 教学引导问题设计 问题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什么是报表?有何作用 简单了解报表 的有关概念 如何快速创建报表 掌握自动创建 报表的功能 如何创建更加灵活的报表? 掌握利用报表 向导创建报表 的过程 如何进一步修改报表或进行完全自主的 报表设计? 了解报表的设 计视图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 窗体是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基本元素,它同时具有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的功能,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随时随地进行浏览,而报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报表的打印,用户可以通过普通的纸介质对数据进行浏览、校对、保存,符合用户日常习惯,因此报表是Access中一个重要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设计

报表是学生常见也易于理解的一个概念,因此,教师只需要根据实例对报表的分类着个简要介绍即可。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呈现阶梯式,操作由简单到复杂,报表由单一到灵活,层层递进,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以遵循解决问题、提出不足、进一步解决不足的思路来展开。 首先教师可以快速演示自动报表的实现,并要求学生短时间内重复操作,以便掌握自动报表的设计,同时要求将报表进行保存,以为后续内容做准备。 进一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或教师本身说明自动报表的优缺点:快速,但是可供选择的版式、风格有限,并且无法对报表内容进行选择。由此引出报表的第二种设计方法,即报表向导 利用报表向导生成报表是报表设计种最常见的操作,教师需要着重进行演示,并对向导种的各个步骤和参数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演示完成后,通过类似实例要求学生快速进行重复,以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同样,在掌握报表向导后,可以进一步请学生说明报表向导相对自动报表的优点以及向导生成过程种还无法令人满意的环节。显然,报表向导可以由用户自由选择报表内容和部分排序、统计、分组等功能,但是在样式选择、表格布局和报表各部分位置等细节上还有比较大的局限性,由此引出全自主的报表设计方法:报表设计视图。 报表设计和窗体设计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是各种控件的添加和控件属性的设计。但是,教师首先必须说明报表设计器中页眉、主体、页脚的区别,可以通过一个控件放在不同区域导致的不同报表结果来直观说明三者的区别。 教师还可以把自动报表和报表向导生成的报表在设计视图中打开,进行进一步的编辑、修改,由此说明在现实应用中报表设计的常见方法:首先利用自动报表或向导生成报表的大体框架,然后在设计视图中进行细节调整。 三、小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报表设计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利用自动创建报表功能和报表向导创建报表的过程,并能通过设计视图创建和修改报表。 四、作业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1亚洲概述教案

亚洲的概述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析一个地方自然环境要素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归纳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各要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 3、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和分析地理的方法,让复习变得轻松愉快。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看”我行 同学们根据看地图册和教材,归纳并描述出亚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看哪位同学能拔得头筹, 又快又好。 亚洲:经纬度位置: . 半球位置: . 海陆位置:亚洲主要位于,东临,南临,北临;西部与紧密相连,西南部以与非洲为界,东北以与北美洲为界。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链接中考 读图,运用所学办法描述北美洲的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美洲的经度为 20°W~ 170°W,纬度约是15°N~83°N;地跨寒、温、 热三带 2、半球位置:; 3、海陆位置:。 活动二:“不知高低” 各小组合作探究:根据亚洲地图,分析并得出亚洲地形与地势特点。

读图分析亚洲的地形 特点 :; :; 根据地形图,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 : .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链接中考 (2016年自贡图4是世界两个岛屿地理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可以推测,甲岛屿比乙岛屿() A、河流更多 B、气温更低 C、地势更高 D、纬度更低 18、根据图中河流分布推测,乙岛屿地势() A、周高中低 B、南高北低 C、中高周低 D、东高西低 活动三:走出迷宫 通过集体和小组成员间的不懈努力,合作探究共同闯过重重难关,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共同进步,走出困惑。 师生互助,共同解决。 1.请仔细读亚洲气候图,找出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 2.找出亚洲的气候类型,归纳亚洲气候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1/2/3组完成)

数据处理教案

数据处理教案 引言: 根据高专中专部安排,由我带10级综合班的数据处理课和Office办公自动化课,根据教学的要求,特写此教案,该教案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数据处理定义,结构,常用软件;第二部分计算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Excel数据处理;第四部分介绍常用数据库(access、sql语句),第四部分介绍简单的关系数据库、数据建模等;第五部分介绍简单的数据处理、报表制作等。 第一部分数据处理定义,结构 第一节数据处理定义 教学目的:通过对数据处理的定义使学生明白,在当今的社会,数据是如何的重要,数据处理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教学内容:重点是数据处理的定义,难点为如何看待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模糊数据和数字数据的区别 教学方法:口述与上机 教学进程:全面4个课时为理论口述讲解,后面4个课时上机介绍数据处理常用软件。 1.1.1数据处理定义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数据的形式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或声音等。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数据处理的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数据处理是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环节。数据处理贯穿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1.1.2数据处理软件 数据处理离不开软件的支持,数据处理软件包括:用以书写处理程序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编译程序,管理数据的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及各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软件包。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可靠,还有一整套数据安全保密的技术。 1.1.3 数据处理方式 根据处理设备的结构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数据的时间空间分布方式的不同,数据处理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要求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每种处理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应当根据应用问题的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数据处理主要有四种分类方式①根据处理设备的结构方式区分,有联机处理方式和脱机处理方式。②根据数据处理时间的分配方式区分,有批处理方式、分时处理方式和实时处理方式。③根据数据处理空间的分布方式区分,有集中式处理方式和分布处理方式。④根据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工作方式区分,有单道作业处理方式、多道作业处理方式和交互式处理方式。

亚洲概述习题

复习题15.1 一.选择题: 1.亚洲最南部的大高原是: 〖 〗 A.青藏高原 B.蒙古高原 C.伊朗高原 D.德干高原 2.世界最大的半岛: 〖 〗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中南半岛 D.朝鲜半岛 3.下列河流中,全部流入太平洋的一组是: 〖 〗 A.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长江、黄河 B.黑龙江、澜沧江、珠江、黄河 C.叶尼塞河、鄂毕河、乌拉尔河、怒江 D.恒河、印度河、勒拿河、塔里木河 4.下列四城市中,降水最多的是: 〖 〗 A.新加坡 B.东京 C.新德里 D.乌兰巴托 5.世界最大的湖泊是: 〖 〗 A.贝加尔湖 B.青海湖 C.里海 D.苏必利尔湖 6.下列地区盐度最高的是: 〖 〗 A.黑海 B.死海 C.红海 D.地中海 7.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 A.复杂多样,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 B.广阔的大陆导致单一分布的大陆性气候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广阔的北部平原导致了极地气候面积最广 8.下列平原中,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的是: 〖 〗 A.图兰平原 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恒河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读“沿40°N 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9—11题。 9.有关E 、F 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E 地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B.E 地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C.F 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D.F 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 地湿地面积广大 B.制约H 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G 地为帕米尔高原 D.O 河上游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 11.影响J 半岛和平与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民族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插手事务 C.核问题 D.领土争端 高度(米)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里 海 ︱︱ O 河︱︱ 渤海︱︱ 日 本海 ︱︱ 40°N J E F H G | | | | | |

亚洲概述教案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亚洲概述》教案 (一)本节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读图说出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3.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说出河流的分布与流向。 4.初步掌握使用亚洲地形图和有关资料,学会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5.通过资料,学会分析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经济与发展造成的影响 (二)本节重点难点剖析: 1.通过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2.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大洲及其分界线。 3.亚洲地形特点以及主要地形区。 4.亚洲地形特点对于河流的影响。 5.亚洲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6.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三)课前自主预习: 引导:我们回顾一下上学期学习的内容,一直围绕着世界、地球这个话题在展开,现在我们这学期就要进入到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去了解这个地方所呈现给我们的地理景观,那么你认为了解一个地方应该先从哪些角度开始呢?从地理学的角度说我们这学期所要学习的地理称为世界区域地理,在学习区域地理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一直围绕着“3W”原则;3W原则即where、what、why;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三个单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让我们通过亚洲的学习,从而掌握学习某个地方的方法。 活动(1):读课本P2页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完成: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南北半球的半球。 活动(2):读课本P2页7.1图,完成: 亚洲的经纬度位置:通过图7.1观察可知:亚洲地跨_____、_____、_____三带,其纬度跨_____°,是世界上跨纬度_______的洲;通过7.1图可以算出亚洲所跨纬度,以及经度

汽车传动系教案

淮海技师学院教案 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 课题:模块二离合器(一)课题一离合器的构造与拆装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离合器的构造组成与工作原理; 2、学会正确拆装离合器;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构造组成与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授课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 教学后记:

板 书 设 计 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 一、 离合器的作用: 二、摩擦式离合器类型 三、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 四、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五、螺旋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 六.螺旋弹簧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接合状态 2、需要分离时 3、恢复动力传动时 七.离合器的自由间隙与踏板的自由行程 1、离合器的自由间隙 2、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八、离合器的拆卸 九、离合器的装配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 复习: 1、汽车底盘的作用是什么? 2、汽车底盘是由哪几大部分组成的? 3、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由哪几种? 4、汽车传动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新课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汽车传动系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汽车行驶过程中又离不开离合器,离合器能按需要中断或接合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汽车离合器方面的知识。 授新课: 一、离合器的作用: 1、连接或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 步 2、暂时分离,便于换档(空挡) 3、防止传动系过载,起保护作用 二、摩擦式离合器类型 离合器的类型较多,分类如下: 1、按从动盘的数目可分为单片式、双片式和多 片式; 2、按压紧弹簧的形式及布置形式可分为周布螺 旋弹簧式、中央弹簧式和膜片弹簧式; 3、按操纵机构可分为机械式(杆式和绳式)、液 压式、气压式和空气助力式等。 三、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 膜片弹簧式离合器在汽车上应用较多,例如 解放CA1092、丰田海狮、上海桑坦纳、天津夏利、重庆长安等都采用这种离合器。 1、主动部分——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组成。复习巩固前次课的重点内容 从离合器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联系实际讲解 举例讲解 举例讲解

1汽车传动系统概述课件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适用于汽车制造和检测专业 院系(部)____ _汽车工程系__ _ 班级____ _15汽技16汽检7班__ 教师_______ 李玉超_ _ ____

教案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机械式传动系一般组成及布置示意图 1-离合器 2-变速器 3-万向节 4-驱动桥 5-差速器 6-半轴 7-主减速器 8-传动轴 图为传统的发动机纵向安装在汽车前部,后桥驱动的4×2汽车布置示意图。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传到驱动桥。在驱动桥处,动力经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给驱动车轮。 二.发动机前置、纵置,前轮驱动的布置示意图

1-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变速器输入轴 5-变速器输出轴 6-差速器 7-车速表驱动齿轮 8-主 减速器从动齿轮 发动机前置、纵置,前桥驱动,使得变速器和主减速器连在一起,省掉了它们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 三.典型液力机械传动示意图 1-液力变矩器 2-自动器变速器 3-万向传动 4-驱动桥 5-主减速器6-传动轴 液力传动(此处单指动液传动)是利用液体介质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液力传动装置串联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这样的传动称为液力机械传动。 四.静液式传动系示意图 1-离合器 2-油泵 3-控制阀 4-液压马达 5-驱动桥 6-油管 液压传动也叫静液传动,是通过液体传动介质静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油泵、液压马达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五.混合式电动汽车采用的电传动

数据管理技术 教案

数据管理技术教案 1.1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教学目标】 认识数据、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技术的概念。 通过实例调查,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于应用价值,能描述数据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在各个阶段的应用与影响。 激发学习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体现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数据、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技术的概念。 通过实例调查,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于应用价值,能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把握数据的概念 描述不同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特点 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与应用价值。 【教学对象】 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只是。学生对与信息资源 管理的方法、各种方法的特点、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数据的优势、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都 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人之发展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起归纳和总结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教学策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1.2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 【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在各个阶段的作用与影响。 让学生体会到数据管理技术是在不断满足新的数据管理应用要求、不断在原来的基础 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数据管理技术的比较分析,总结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进一 【教学重点】 能说出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数据管理技术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 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数据管理技术关于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数据安全行和完整行、数据结构化等 【教学策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NO10单元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汽车构造教案

知识目标: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各总成的作用;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教学能力目标: i 目标素质目标: 教学 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 重点 教学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理实一体 实 物讲解 手段 手段 小组讨论、协作 教学 学时 I 教学 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 i 注释 单元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i 〖理论知识〗 :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用 I 1. 减速 : 通过传动系统的作用,使驱动轮的转速降低为发动机转速的若干分之一,相应驱动轮所得〔 到的转矩增大到发动机转矩的若干倍。 2. 变速 保持发动机在有利的转速范围内工作 ,汽车牵引力又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变化。 3. 倒车 在传动系统的变速器中加设倒挡,使汽车能在某些情况下倒车。 4. 中断传动 发动机只能在无负荷情况下起动,而且起动后转速必须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以上 ,所以在 汽车起步以前,必须将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线路切断。 5. 差速 汽车转弯时,左右车轮滚过的距离不同,传动系统的差速作用可以使左、右两驱动轮以不 同的角速度旋转。 二、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 1. 机械式传动系统 如图10-1所示为普通双轴货车上采用的机械式传动系统组成及布置示意图。 区分机械式传动 系统和液力机械 式传动系统。 了解传动系统的 功用。 图10-1 机械式传动 示意图 2.液力机械式传 液力机械式传动 所 示,其特点是组合 ) I 系统组成及布置 动系统 系统如图10-2 运用液力传动和

机械传动。以液力机械变速器取代机械式传动系统的摩擦式离合器和普通齿轮式变速器。其 他组成部件及布置形式均与机械式传动系统相同。 图10-2 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 i 3. 静液式传动系统 I 静液式传动 系统通过液体介质的静压力能的变化来实现传动。它包括由发动机驱动的液 i 压泵、液压马达和控制装置。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机械能)通过液压泵转换成液压能,然后再由 液压马达重新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轮转动。液压泵的供油量可以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实 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无级连续变化,液压马达的转速也将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如在每个驱动 轮上装一个液压马达,由控制系统来控制各驱动轮的转动,这时可去掉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 轴等传动部件,但传动系统机械效率低、造价高、可靠性较差。 4. 电力式传动系统 电力式传动系统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 可控硅整流器、逆变器(将直流电再转变为 I 频率可变 的交流电的装置)和电动轮(内部装有牵引电动机和轮边减速器的驱动轮 )等组成。 传动系统发动机产生的动能经过发电机转变为电能 ,由控制器控制传递给电动机还原成 驱动桥上的动能。电力式传动系统的优点是从发动机到车轮由电器连接 ,可使汽车总体布置灵 活;具有无级变速特性;起动及变速平稳。缺点是质量大 ,效率低,消耗较多有色金属铜。 三、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I 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方式) I 发动机前置 后轮驱动是目前货车上广泛采用的一种传动系统布置形式。 它一般将发动机、 离合器、变速器连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汽车的前部 ,而动力径万向传动装置传到后驱动桥壳中的 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最后传到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2.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 方式) —般将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到前驱动桥壳中的主减速器、 差速器和半轴,最后传到前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根据发动机布置的方向,前置前轮驱动可以分为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和发动机前纵置 前轮驱动。 3.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方式)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是将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布置在汽车驱动桥之后 ,动力经过离合器、 变速器、角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后驱动桥 ,最后传到后驱动轮,使汽车行驶。 4.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方式) - 这种布置 形式将发动机布置于驾驶室后面、汽车的中部 ,后轮驱动,有利于实现前、后轴 较为理想的轴荷分配,是赛车和部分大、中型客车采用的方案。客车采用这种方案布置时 ,能 使车厢有效面积得到最大利用。 - 5. 发动机全轮驱动(4WD 方式) 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前、后车轮都为驱动轮。为了将发动机传给变速器的动力分配给 前、后驱动桥,在变速器后增设了分动器,并相应地增设了从变速器通向分动器、从分动器通 向前、后驱动桥的万向传动装置。因前驱动桥又是转向桥 ,所以左右两根半轴均分为两段 ,并 用万向节相连。由于所有的车轮都是驱动车轮 ,提高了汽车的越野通过性能,是越野汽车经常 学生分组讨论不 同 布置形式的优 缺 点,教师总结。

《亚洲概述》学案

3.1 亚洲概况 学习目标:亚洲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填图 地形:G喜马拉雅山脉,H祁连山山脉,I天 山山脉,J大兴安岭(山脉),K乌拉尔山脉,D 青藏高原,E 蒙古高原,F伊朗高原,B德干高 原,A阿拉伯高原,C东北平原,X华北平原, Z西西伯利亚平原 气候: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E 温 带大陆性气候,X温带季风气候, Q亚热带季风气候,W 热带雨林气候 河流:L鄂毕河,M叶尼塞河,N勒拿河,O黑龙江,P黄河,Q长江, R湄公河,S恒河, T印度河 ◇知识梳理 1.位置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寒带 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临大洋,西 与地中海相连 2.范围: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的大洲(记牢重点经纬线所经过的地区) (1)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图中A 为欧洲。 (2)西南以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非洲为界。图中B为非洲。

(3)东北以C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4)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3.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_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间高(多高原山地)、四周低(多丘陵、平原) (2)河流: 呈放射状分布(三大水系:北冰洋水系、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原因:; 内流面积广大(阿、锡,里、咸、死)←原因:。 主要河流:长江—亚洲长度、流量居首位,湄公河(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 (3)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大陆性特征显著。 4.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区;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差异大。分区:(见前面亚洲政区图)亚洲分区名称:D东亚,E东南亚,F南亚,G西亚,H中亚,I北亚。 亚洲填图 一、地理位置 在亚洲空白图中,参考《中学地理复习用参考地图册》P16-17,填写海洋、岛屿等要素。半岛、岛屿: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萨哈林岛(库叶岛)、加里曼丹岛(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岛)、苏门答腊岛、斯里兰卡岛| 堪察加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洋、海、海峡: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安达曼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黑海| 白令海峡、朝鲜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数据库教学大纲及教案(华北电力大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内容概述 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本课程系统讲述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及其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概念和方法、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等事务管理基础知识,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要求在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数据库操作;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具有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预修课程 * 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和语言 * 数据结构 * 离散数学 * 操作系统 四、课程学时安排 讲授学时:40 实验学时不包括在内,由学生课外完成。 五、参考书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高教出版社2006年5月 2. J.D.Ullman, J Widom,A First Course in Database Systems,Pretice Hall, 1997 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计算机系本科生的第1门数据库课程教材。 3 王珊朱青《数据库系统概论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第一章绪论 内容概述 阐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介绍数据管理技术的进展情况、数据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和主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ER方法,数据库系统的3级模式结构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本章目标 本章讲解的数据库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是学习后续各个章节的基础。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建模方法ER方法;掌握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等;对于如何通过ER方法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要做到能够举一反三的程度。 难点:本章的难点是需要掌握数据库领域大量的基本概念。有些概念一开始接触会感到比较抽象,但不要紧,随着学习的逐渐推进,在后续章节中,这些抽象的概念会逐渐变得清晰具体起来。此外,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也是本章的难点。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内容概述 系统地讲解关系数据库的重要概念,并着重对关系模型进行讲解。关系模型包括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以及关系完整性约束三个组成部分。 本章目标 掌握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牢固掌握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为学习后面关系数据库系统打好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需要举一反三的是:关系代数;关系代数中的各种运算(包括并、交、差、选择、投影、连接、除、及广义笛卡尔积等)。 难点:由于关系代数较为抽象,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学习。 实验内容 实验1 学习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初步了解DBMS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构架,熟悉对DBMS的安装,为后面的实验做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