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_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_王斌

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_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_王斌
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_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_王斌

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

王斌

内容提要从空间视角梳耙人类的传播史,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对人类时空感知及空间观念的更迭,同时也可以看到人类如何在拓展了的、再造了的空间中展开包括传播活动在内的社会生活,传播与空间二者经由人类交往实践呈现出一种互相建构的关系。把传播活动与其所嵌入的及其所生产的特定空间情境结合起来,可以超越用技术逻辑来分析传播媒介。关注传播媒介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与机制,是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的转变。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时间和空间就成为考验一切和积淀一切的最根本的两个物质向度。随着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的浸染,时间和空间被嵌入丰富的人类生活而不再是没有表情的测量仪,信息传播媒介诞生以后更是赋予时间和空间以多样化的意义和象征。对于媒介时间的探讨已在国内展开,本文拟对媒介与空间的演化关系进行梳理。

在人类传播的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地域空间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信息系统,距离是封闭、隔离社会的手段。早期的媒介———石头、泥版、纸草、羊皮卷和纸,都有其质量和体积,当它们不能或不容易被挪移、携带时,人们不得不去特定的时空体验它们。[1]媒介形式变迁的逻辑之一正是向着逐步克服这种物理地点导致的信息传播障碍而进行的。最早的传播行为依附于人的商旅行程,而电报的发明首先使得信息运动与人的运动发生了分离,移动个人信息终端的使用又把二者再度紧密结合。随着各种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不同地点之间的信息差异得到缓解,沟通的深入改进了这种差异带来的心理感受。媒介在塑造着地域形象和地域文化,空间也日益成为影响传媒存在的核心力量之一。媒介与空间的关系演变说明,不管是早期的实物传播介质还是现代的数字化传播媒体,都是地域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前大众媒介时代的传播与地理

大众媒介到来之前。社会沟通机制依赖于地理空间中的基础设施,其对信息、人员、物品的交换功能举足轻重。以古代中国社会为例,构成制约传播行为的地理要素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及其发展。潘家庆认为村镇和城市的兴起是一种传播机制:[2]

文字对古代人来说,是用来弥补个人记忆之不足,并非如今日以传递资讯为目的。但到了西元前八千年,第一批村落开始在伊朗、阿拉伯、叙利亚、亚美尼亚及北非等地出现,显然为人类带来了文化方面的重大意义。

村镇兴起前,族群聚落不过一二十人,最多百余人,但一个典型的村镇少则数百人,多则近千人。这种聚落,造成传播沟通的需求。数百人的村镇,需要一个政府来管理,政府的工作之一就是要设立学校,教育下一代;过去一般人自管私人财物,到了村镇兴起,需要有人能记录物品谁属相当重要;为了防止近亲通婚,族谱记载变得重要;甚至法律规定也愈形重要;当农产品大量生产后,人们需要有关年月节令的资讯,以便播种与收获……这些事情,皆说明传播与沟通行为的迫切。而这种传播与机制,又引发了更多社;这些机制,。

城市中的政府部门是社会信息的生产中心,不仅产生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的通告、法令、公示,而且为了做出决策又常常扮演收集社会各阶层情况的角色。同时,市民生活的成熟催生了集市,除去互通物资有无的经济功能,集市也汇聚了生产生活的各种信息,并且因为古代社会缺乏物质信息媒介,信息传达依赖于面对面的交流,集市的人际接触优势在传播到达的人群规模和传播效果上有更大的影响力。这种基于生产交换的信息沟通拥有强大的内驱力,即使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的长城,也不能阻断匈奴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战事息宁时也在关塞周边发展起了繁荣的“关市贸易”,[3]比如通过市集,匈奴就从汉人那里学到了计算和登记的方法,以稽查他们的人口和牲畜,而汉人则得到了良马和养马方法。

第二是交通网络。在电子媒介诞生之前,信息的传达有赖于人的行动,水陆交通要道上常年往来着商旅、军队、信史、官差等等在外出交往方面表现活跃的人群。各种信息经由他们携带并得以传播。以我国古代的重要运输渠道运河为例,自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开始,沟通海、河、江、淮、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南北大运河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水运网给沿岸城镇带来了货船、官吏、商贩、物资和文化交流,有学者通过对运河城市发展史的研究发现,运河在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促进信息传播。[4]陆路上的资讯流通则以馆舍为结点、驿路为网线构成了传播网络。秦汉时已有亭、邮、驿、传等馆驿存在,汉代每30里设一驿,驿卒头戴红巾、身着红袖衫、背红白相间的信袋,[5]用醒目的标志提示路人闪避,驿路为长距离的信息传送提供了保障。城市和交通网络作为传播行为发生的一种基础设施,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西汉时期,城市规模惊人,数量庞大;全国性的水陆交通体系初步建成,地理上的传播网络的完备对于维系西汉的大一统封建统治和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6]

第三是在城市和交通逐步发达基础上的区域人口流动。人的个体是视觉、听觉、动感兼备的传播工具,人群的流动、迁徙带来了生活方式和条件下,人群的流动促进了文化经济和技术在不同地域间的散布,客观上起到了平衡地区差距的作用,在古代中国多民族的社会背景下,通婚、招徕等政府倡导的行为还起到了民族融合的作用。

进入现代社会后,虽然有各种印刷和视听媒介,缩减了距离意义上的传播障碍,但是地理因素仍然有独特的传播功效。展览设计、城市建筑、生态景观等等大小不等、形式各异的地理单元所包含的符号意义和空间内涵不仅丰富了传播媒介的样式而且本身成为了一类重要的传播内容。由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演进,自然因素被赋予了更多人文意蕴,多样化的地理单元与相伴生的传播者、传播内容、接受者构筑了一种布满意义和象征的传播环境。譬如构成都市空间的主体地理单元———建筑和建筑群,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就融入了设计师和普通市民的传受互动行为。它们虽然是物理载体,但是由于所在地段的位置特点、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当下的时尚氛围等各有差异,其最终形式已经不止是建筑师自身的设想和构思,而是与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设施;建筑落成之后,橱窗、电子屏幕、广告牌、招贴、霓虹灯、涂料等等各种装饰品又载入了可以更换和流动的信息,赋予了建筑丰富的传播手段。因此有研究者称建筑是一种“类大众传播媒介”,[7]其设计、展示和使用都是沟通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

二、联结与划分:印刷媒介对空间的结构化改造

言语在一个时点上只能产生一种声音,它促使人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有关他们体验的叙述。而书面媒介是按照空间来安排的,它产生的是一种“联结空间的效应”。[8]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都是在非常有限的区域进行,随着雕印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图书和印刷材料的制作方法得以改进,信息能够流向更广泛的人群和地方。

早期书籍的形式主要是手抄本,相当长的时期内书本的流通控制在官府系统和宗教场所。中国在隋唐时期已有少量雕版印刷品,但信息传播

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

的主要节点,他们是当时信息复制工作最主要的承担者。到了晚唐时期(公元9世纪后期),雕印书籍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抄本时代,所抄文献的内容有限,尽管在隋唐民间和官府的抄书都很盛行,但内容主要是宗教经典。雕印得以广泛使用后,信息传播的内容大大拓宽,如一般的诗文集、学术著作以及蒙学读物、字典、韵书、通俗读物等。

印刷媒介较之手抄时代有两个变化,加快了信息在社会人群中的扩散。一是提高了传播速度和效率,扩大了信息流通的人群范围和数量。自唐至明约七百年间,学者们普遍估计,印刷术使文献制作成本平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左右。[9]印刷术降低了信息复制成本,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除了刻印典籍和政府文告的官方印刷,刻印文集、族谱的私人印刷,刻印佛经的寺院印刷,更出现了面向市民生活需求的民间书坊业。书坊的生产能力较强,印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尽管封建统治者认为,时令正朔、月大月小、日食月食等均属“天意”,民间不得乱自推算和私自印卖历书,但民间使用这类日常信息品的庞大需求促生了印刷业涉足。唐文宗大和九年冯宿出使剑南两川,见当时的四川及淮南地区均有版印的日历销售于市“剑南两川坟准闸坦旨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10]雕印还传播了大量农业技术、医药书、地图、家用百科等知识。到宋代,印刷术已经精熟,书坊直接参与了更为大众化的信息传播:话本的生产。职业说书人在勾栏瓦肆中的口头创作经由书坊的整理印行,变为小说话本,在更广泛的市镇人群中流通。印刷业的进步和发展使许多小说话本从原先“说话”艺人的私人“秘籍”逐渐变为公共财富。[11]明朝中叶,市民阶层文化普及率提高,文化消遣的需求增长,印刷术又及时地推广了通俗小说的传播。明代叶盛的《水东日记》卷廿一〈小说戏文〉记载:“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喜谈如汉小王光武,蔡伯喈邕,杨六使文广;北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而人有之,痴呆女妇,尤所酷好。”[12]

二是印刷媒介核定了信息内容标准,构筑了和理解能力不同,同一个内容有诸多版本,特别是对科举士人来说,要花费精力校勘文字和研习版本差异,文字不一不利于对经典的学习和考试录取。而印刷术的应用使得传播内容的外在形式统一,版面、篇幅、和字体一致,印刷媒介产生了标准化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教育的发展。后唐宰相冯道与李愚曾联名向后唐明宗上书,“长兴三年(932)二月,辛未,中书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从之。”[13]冯、李二人提议“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如经典校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教矣。”[14]在书坊发达的宋朝,国子监承担了科举教材的印制。国子监版本作为范本对于版式、字体的规范化起了促进作用,吸引了众多学子投身科举考试。宋代与唐代相比,科举及第名额增多,及第后的地位待遇也提高了。每次取士达数百入,进京考试的人数则多至数十倍,这些学子是监本书的购买者。[15]参加科考已是一种社会大众行为,书坊的大量标准化生产,给成千上万的科考举子提供了便宜而实用的科考用书。

印刷品的流行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普通百姓的渗透如此之广,不但扩散了信息,而且通过人们对信息的阅读和使用形成了一种共享经验,在彼此远离、素昧平生的市井百姓之间建立了某种共同话题,这是对比较封闭的社会空间的重要改造。更重要的是印刷品借由书坊、书肆等印卖场所,水路运输渠道,以及科举士人、藏书家等流通者搭建起一个传播网络,这一网络由于每个节点是分散的,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也难以追踪,从而使官府对社会空间的联结表示出焦虑。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闰十一月,监察御史里行张戬上言:“窃闻近日有奸妄小人肆毁时政,摇动众情,传惑天下。至有矫撰敕文,印卖都市,乞下开封府,严行根捉造意雕卖之人行遣。从之。”[16]明代对于撰写、刊行、销售“妖书”的处罚更加严厉。《大明律》规定:“凡造谶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所谓的“妖书”传播,往往与社会群体的共同阅读体验和集体行动相关。明代的民间会党活动频

,“”一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类的宣传品来传播信息、发展会众。研讨学问的书院也成为危险的团体,明政府认为“书院很容易从一个学术活动中心演变成为一个政治演说场所,书院主持者也很容易从一个学说阐释者演变成为与地方政府相抗衡的政治力量”。[17]明代还出现了一些雕印的匿名揭,也即不具名的散发传单,针对一些社会舆论事件而作,由于能抓住民众心理,需求量较大,广泛印行。[18]

欧洲在古登堡革命(the Gutenberg Revolu-tion)之前,中世纪的信息生产主要控制在修道院内,僧侣们从事宗教经典的手抄传播。12世纪时大学的建立推动了一个新的阅读阶层的产生,人们心智生活的中心开始移出修道院。学者、教师、学生和各种工匠一道构成了一个日渐活跃的书籍流通体系。传播中心流动到附属于大学的,由抄写者、各种职业性工匠和文具商(stationarii)组成的工场或作坊,[19]以迅速地制作大学所需要的廉价书籍。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印刷术。到了15、16世纪时,印刷所大多设在商业中心城市而不是集中在当时的大学所在地。[20]作为一项商业事业的印刷,为了进行更有效率的市场活动而选择在商业发达之地,以适应当时日益扩大的市民阶层的信息需求。一些最前沿的学术活动从讲堂和学院移向了印刷所,印刷工场成为一些城市的学术文化中心。

17世纪的英国,除了书籍,还出现了多种廉价印刷品,主要有单面印刷品(broadside)、小册子、报纸、历书、笑话集(jestbook)以及小本的诗歌集或故事书(chapbooks)等,把信息和知识的传递范围进一步扩大。17世纪末,英国大约有1万左右的行商小贩背负着货物行进在住宅、市场和各种游戏场之间,而印刷品通常就夹在别针、玩具和饰带等小百货之中。稍有成就的行商则会买上马匹、驼鞍或马车,以装载更多的货物在更广的区域销售。[21]廉价印刷物通过这些游商和各类商店的兼营而传播到尽可能广泛的人群之中。印刷术在德国诞生后不到半个世纪,就几乎传遍西方世界:1466年传入罗马,1473年传入匈牙利,1476年传入英国,1502年传入美洲新大陆。

更重要的是,印刷媒介在欧洲扩散之后,随16新发现的世界。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2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因而,印刷所的兴起改变了教会对文字传播(written communication)的控制力,拓宽了公众获取印刷材料的途径,还包括阅读公众(reading public)的增长,本国语或民族语的发展,以及个人有权在公共场所表达他或她的意见这一主张的出现,[23]这些都成为大众传播时代来临的重要因素。

不过,空间偏向的印刷媒介一方面前所未有地联结起原来分隔的地理空间,大大改善了人们互相了解的能力和刺激了人们追求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社会距离”,早期印刷媒介特有的知识色彩使其宣讲和呈现的世界迥异于现实的日常生活,读与不读不仅是两种行为状态的区别,更是空间的切换和分隔。印刷术的普及导致一种新的文化传统,它使得一个人的“默读”成为常态,人们拥有自己的个性空间(至少是想象的空间),可以通过阅读这种仪式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作者的世界之间展开个性化的神秘交往。正如波兹曼描述的:[24]

在印刷激发起作家日益强烈且无须掩饰的自我意识的同时,它也在读者中创造出类似的态度。因为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一切人际交流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甚至连阅读所采用的也是口语模式,一个读者大声朗读,其他人随后跟上。但自从有了印刷的书籍之后,另一种传统便开始了:孤立的读者和他自己的眼睛。口腔无须再发声音,读者及其反应跟社会环境脱离开来,读者退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从16世纪至今,大多数读者对别人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他们不在旁边;若不行,则请他们保持安静。整个阅读的过程,作者和读者仿佛达成共谋,对抗社会参与和社会意识。简而言之,阅读成为反社会的行为。

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

面:人群因为识读能力的差异而自然分化。印刷媒介“第一次造就了信息传播向社会下层转移的契机”,但是又把“数量巨大的没有足够读写能力的人自然被排除在外”,“印刷传媒内容的复杂和循序渐进的特点,还造成阅读群体明显的等级差异和相互间交往的隔绝”。[25]但与阅读相关的社会分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状态。由此,又衍生出社会对分割空间的再组织。晚清社会即是对此种情况的一个放大:普通民众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地域分布范围都远远大于受过一定教育的士绅阶层,而前者的低程度文化水平显然不能胜任文字印刷这种媒介形态。报刊要想起到启迪民智的作用,必须重视中间环节的打通,把信息实质性地传递到民众那里,这就要藉助于规模化和结构化的“辅助传播网”[26],也即形成一种分享印刷媒介的社会机制。

清末广泛设立了阅报社、讲报社,开展以官吏和士绅阶层为主体、城乡百姓为对象的读报、讲报活动。据统计,从1905年4月到1907年10月,仅北京一地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阅报社45处。[27]阅报社的开办解决了民众读不起和没有阅读能力的问题,因为“清末的阅报讲报活动具有较为规范的组织形式,多有固定的场所,并分为陈列各类报刊供阅读并备茶水座位,不取分文的阅报所(社、处)和配备专职或兼职讲解人员,以朝佣夕趁、不通文墨者为对象,侧重讲解报章的讲报处(所)”。[28]其运作结果不只是消减了老百姓接触和阅读报刊的阻碍,也构筑了一种富有文化气息的市民活动场所。单独的阅报讲报场所仍有其局限,未必定然吸引下层民众,因此又有人干脆把此类馆舍直接办在茶馆、寺庙等众人聚集的地方,以及在路旁和街头讲报、贴报。读报、听报、议报成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地点不仅是人们社交的场所,也成了人们主要的信息活动空间。

阅报社除提供阅报方便外,还针对广大民众开展讲报、演说等活动。如京师骡马市大街的讲报说书社成立不久,就附设了国民识字义塾。[29]于是阅报社在传递信息的单一功能基础上,又添加了启蒙教化的角色。这种功能多元化还可以从阅报社的日常流程中看出,1905年7月成立的“”种攘纸,阅者须按次传观,阅毕仍放置原处”,“阅报时不得信口吟哦,高声喧笑”,“饮茶、吸烟既特设一桌,阅者不得在阅报桌上随意取用”,“室内置有痰盂以外不得任便吐唾”,“报内常有精细图画,阅者不得裁割携去”[30],这些“文明规范”无疑是对社会风俗改良的倡导。因此,阅报社在弥合识读能力差异之“社会距离”的同时,也生产出一种接收新知、增进交往的社会空间。阅报社在知识启蒙、政教宣传、风俗改良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多元角色促进了市民生活空间的增长。有学者认为阅报社的主办者及相关的社会团体,“渐转变成为基层社会控制系统中的地方力量”,“构建起新的社会文化网络和权力网络”,这些新网络是“公共领域雏形的显现”[31]。

三、电子媒介对空间的复制和再生产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印刷媒介对空间的改造方式,无论联结还是划分,其作用机制是印刷媒介解决了快速生产的问题:通过标准化地产出传播物品,大大提升了传播生产效率,也就提供了信息与更多民众见面的可能性。因此,传播媒介的影响可以说来自其控制空间的能力。“它们通过缩减人与地点之间发送信号的时间(即讯息发送与接收之间的时间差)来实现这一点”。[32]但印刷媒介改进的是信息生产阶段,在信息发布阶段并没有新的创造,印刷品被快速地复制出来后,仍然不得不依赖商旅队伍缓慢地传递到各地,及至这些印刷品为人所接触到、阅读到、理解到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陆路、船运逐步发达以及后来的铁路与空运使印刷物获得快速而广泛的发行,但这并非媒介自身的功劳。而始于电报的电子通讯的发展,开始能够同时解决快速生产与快速发布的问题。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电报(telegraph)、电话(telephone)、电视(television)的词根都来自希腊语tele,其意是“远,距离”。它们的功能都可以理解成把远方的事件带入到人们的地方性之中。[33]重要的是,电子媒介的两个特性使其对空间的联结与印刷媒介有所不同。其一是快速,远方的现场被即时拉近到此时此地,其二是形象,电话里的声音和电视里的画面都是生动地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线性地联结远方场所,远方空间的呈现是具体的丰富的,与其说电子媒介是联结空间不如说是复制(doubling)了一个空间。人们观看电视时,同时身处一个物理空间和一个被复制来的远方空间,在物理空间中他们是家庭主妇、上班族、候车者等等,在远方空间中他们是观光者、热心人、批评家等等,看电视的过程既是把远方空间复制到现时所处空间的过程,也把人的注意力、人的感情、人的身份挪移到远方空间里事物上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现场救援”这样的面向全世界的慈善活动呈上升趋势。[34]这些活动通过电视把遥远地区的问题(饥饿儿童、环境破坏、野生动物保护等)带到了西方人的客厅里。他们利用的不仅仅是电视的传送速度,而且也利用了电视技术能够把图像直接送到观看者的私人空间,从而把慈善捐助带到了普通人的家里。电视为那些天各一方的人提供了联结爱心与责任的纽带。

当代的电子媒介已经日益渗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对彼处空间和情境的复制在规模上和种类上都成为密集发生的常态,远方空间和现处空间的关系突破了“边缘-中心”的模式,二者的交织也反映了人们生活中日益紧密的嵌入关系。9·11事件中有一个极端的场景:一名乘客在飞机撞向第二幢大楼的时候正在用电话和父母通话,而他的父母当时正在通过家里面的电视观看这一惨无人道的灾难,他们通过电视亲眼目睹了儿子乘坐的飞机撞入大楼。在这个案例中,电视与手机使日常生活和新闻事件互相融合,使事实和对事实的叙述同步,使个体同时看到生前与死后。[35]

随着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被拍摄下来、记录下来并进入资讯流通体系,这种突发事件将很快嵌入全球传播,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正如吉登斯所分析的,[36]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情境地理学’:媒介愈来愈使我们成为其他地方所举行的演出的‘直接’观众,并使我们参与到不是‘物理在场’的观众之中。结果,‘物理场景’和‘社会情境’之间的传统联结渐渐被损;被调节的会在先建会经式间,建构起新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社会关系和特定场所之间不再是一一对应的情形,电子媒介生产出另一类空间-社会模式:人们在卷入在场空间和远方空间的同时,与远方空间中的事物也发生了新的社会关系,换言之,复制空间的过程也生产了新的社会关系,因此,经由媒介的作用,空间得以被生产和再生产。

电子媒介对空间的复制和再生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身处一个媒介遍在的社会,人们普遍拥有从此处空间卷入彼处空间的(精神上或者行动上的)现实经历,这孕育出日常生活中广泛的参与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自我体验的确认、强化。

如果说口头传播创造了社群文化,而书面传播创造了阶级文化,那么电子传播则创造了一种“细胞”文化———即社会各个群体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相互争斗,并且出现了一种不受地点限制的新型公众。……电子传播制造出一种自相矛盾的理念:一方面是因差异而产生的社会多元化和分层化;另一方面则是参与型民主的重要性。

如果你生活在以口头传播为主的文化环境中,那么你与其他成员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个人和群体依据代代相传的传统来进行决策。如果你是以书面传播为主的文化群体中的一员,决策所依据的是储存在档案中的“真理”。那些有机会接触信息的人会组成一个特权阶级,对社会性决策产生严重影响。但是当今,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以电子文化为主体的环境当中,我们大都认同于相互争斗的某个利益群体,我们会听到众声喧哗。社会性的决策必须在听到所有的声音之后才能做出一以某种方式整合不同群体的利益,从而创造出尽可能满足各个群体的利益的形式。[37]

那么,印刷媒介时代作为满足好奇心、增长见识的远方的事物如何在电子媒介时代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进而引发情感卷入和社会参与,影响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决策的改变?这与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有关,麦克卢汉曾以电灯为例,说明媒介是如何变革人们的社会感知方式。他认为电灯的出现,其意义不在于它所带来的光明,而在于它所导致的传统时空关系的转

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

上工作得很早,这无疑就影响了人们构建自己生活的方式。媒介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机制,从生活史和社会史的角度看,是由于媒介使用经历了一个家用化(domestication)的进程。伦敦经济学院的Silverstone教授这样理解媒介的家用化:“它是一种过程,我们在其中使某物隶属于我们,受我们的控制并能印染上、表达出我们的身份”。[38]

家用化体现出媒介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近,媒介接触和消费的场所从外部空间逐步进入人们的私人生活场所。尽管本文前述的清末阅报社现今还以阅报栏的形式存在于街头、学校等公共场所,但毫无疑问人们现在阅读报刊的地点更多是在办公室、电梯、卧室乃至卫生间。新闻学者对英国的情形作了细致描绘:[39]

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读报纸还属于公众性质的行为,主要是指在咖啡馆、小旅店和商店的报纸橱窗等地方,大声地朗读给各个群体。到了19世纪末,它却成为了早餐桌上,或者火车上和电车上的个体的私人活动。同样地,广播也日渐成为在家中与家人共同收听的一种活动,但它最初是一种为数量庞大的人群提供娱乐节目的技术。在20世纪20年代初,集体收听的各种组织会定期见面,以便共同收听广播,并且讨论所听到的内容。影像文化也是以这种形式发展演变的:20世纪之前,工人阶级经常在街道上进行大众娱乐。然而,自电影出现开始,他们就离开了这些地方。后来,电视的兴起又把对影像的大众消费限制在户内。

时至今日,社会的移动性已被广为承认,私人空间又逐渐从户内流动到户外,从收音机、随身听、传呼机等移动的传播接收器到数码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的个人信息终端,媒介不仅越来越靠近人,而且紧贴人的行动,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起居作息。这一种独特的现代环境可用英国哲学家威廉斯的“流动的藏私”(mo-bile privatization)来定义。他指出[40],社会中最活跃的一层人正越来越多地生活在个人的小家庭中,或者说生活在个人的和有意自我封闭的独处环境中,与此同时,这种受限制的个人小天地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流动性。

新的移动媒介对个人生活持续地侵入使得空

,必局限于特定的地理节点,而是随时随地;使得空间的界限不再明显,当你戴上耳机听音乐,立即便可把地铁里噪杂的人群置于身外,当你拿起手机聊天,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习约便可能在你脑中模糊。互联网更把全世界凝结在鼠标的轻轻一击,打开网络,你拥有无限大的空间。媒介对空间的再生产甚至宣告了空间最初得以产生的基础———地点和距离———的死亡。

然而,所谓的“媒介化社会”把穿越空间的想象力推演到极致后,人们也发出不无担忧的疑问。有人指责收音机和电视机这种早些时候的电子媒介,因为它们鼓励以家庭为基础的消费,达到私人化的效果。随身听让人们将私人化的乐趣带入公共领地,是倡导“不顾别人、不合群、个性化倾向”文化的终极消费商品。互联网对全球范围内联系的倚重,使得学者们担忧互联网会减少日常社区沟通和面对面的人际关系。值得思考的是,我们既然可以发展出超越距离的传播媒介,借此进行跨越空间的传播活动,那么我们也应该能够创意性地把它们“再地方化”。也即本地社会成员借助于信息传播技术,在各个层面的社会行动上,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实现重新的社会组织和连接。[41]媒介可以改造和再生产空间,空间也可以改造和再生产媒介。

四、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

从空间视角梳耙人类的传播史,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对人类时空感知及空间观念的更迭,同时也可以看到人类如何在拓展了的、再造了的空间中展开自身的社会生活———当然包括传播活动在内,传播与空间二者经由人类交往实践呈现出一种互相建构的关系。把传播活动与其所嵌入的以及所生产的特定空间情境结合起来,可以超越用技术逻辑来分析传播和传媒。关注传播媒介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与机制,是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的转变。

空间是一个悠远的学术话题,虽然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对空间的意义探讨解决了其普遍性和题,但却凿通生本,无法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嵌入”到“在场”的日常生活情境。作为经验现实问题研究的社会科学需要另外一种切入角度来演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和深层底蕴。[42]其空间转向的着力点一是对社会关系的重视,二是对生活脉络的重申。吉登斯对空间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做了相应的论述,他认为[43],“我们不能将空间看做是塑造社会集团活动赖以发生的无内容的空纬度,而是必须将它和互动系统的构成联系在一起考虑”,他借鉴地理学的观点和戈夫曼的戏剧论,将空间纬度纳入到他的结构化理论:社会互动由一定时空下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联结空间与社会的就是人的社会实践。

吉登斯关注真实发生的、具体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其理论视野中的社会事件和社会行动都应当是在特定的时空位置上发生或存在的,吉登斯指出[44]:“各种形式的社会行为不断地经由时空两个向度再生产出来,我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说社会系统存在着结构性特征。我们可以考察社会活动如何开始在时空的广袤范围内‘伸展’开来,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理解制度的结构化。”于是,时间和空间概念不仅引入了社会理论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重要的方法原则。

吉登斯社会理论的方法原则对传播研究的转向有指导意义。他主张的是一种多元论的方法原则,[45]从个体心理、社会行动、社会制度、实践场域和历史过程等多种维度的综合中,对社会生活开展一种总体性研究,主要关注点不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建构,而是以日常生活为主要研究领域。传播研究的空间转向也就是强调传播活动的条件性,在历史的动态过程中理解传播,不要仅用功能主义的抽象原则来图解多种多样的传播活动,也不要仅用文化研究来解释阅听人的一切行动,而应把主体与客体通过传播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播行为的发生和人的日常生活脉络结合起来,重视特定时空位置与传播的相互生产,这不只是传播研究需要推进的理论内容,也是对现有研究方法与原则的进一步完善。

传播研究的空间转向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物质转向(material turn),我们需要质询传播活

-。牵涉到地域、场所、设施等自然地理状况,也牵涉到家居生活、工作流动、休闲活动等社会环境状况。空间转向不仅是对“地点抽离”、“消失的地域”等乌托邦式的欢呼做出严谨的分析和批评,还要超越对空间意义只是做出存在抑或消失的简单判断,而应同时分析地域是如何被生产的,又是如何被联结和被消解的这一演化历程。

因此,传播的空间性是指在特定的地理性层面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播活动、社会关系相互建构形成的结构特征。当下,媒介密集的都市中交融了城市规划、产业创新、社区重建、文化消费、创意生活等诸多活动,它既是物质空间,也是行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城市空间的社会性体现在它“既是人类行为实现的场所和人类行为保持连续的路径,又是对现有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迸行维持、强化或重构的社会实践的区域”[46]。因而空间是一个可重构的结构体,是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对应着丰富的社会关系类型和日常生活情境。传媒业的空间形态也就是指传媒业在多样的物质性和符号性情境中展开时所呈现的样式和类型,也即在特定生活脉络(living context)下展开的传播过程。从“空间面向”的视角切入传播研究,提供了一种看待与理解新闻业的新方式,可以将传媒创新、传播维权、用户参与、社区行动等等原来属于不同领域的现象,以空间的线索串联起来。

从目前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来检视,空间视角的媒介研究正在成为一个极富潜力的研究领域。事实上,对空间与传播的论述一直存在于媒介研究的传统中,虽然并未成为一个集中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但不同的研究者都涉及过这一范畴。最重要的一支研究传统是传播学中英尼斯所开创的媒介形态(media morphosis)研究,如《传播的偏向》(1951),包括麦克卢汉、梅洛维茨、菲德勒和莱文森等人,从媒介技术演化史来考察传播对人们时空观念的变革。另一支是社会学家帕克所开创的社区媒介(community media)研究,如《移民报刊及其控制》(1922),包括Janowitz (1952)、Stamm(1983)等人,直至近期的鲍尔-洛基奇把媒体系统依赖论更新为传播机体[47]

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

会整合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对各领域的渗透,产业经济学、地理学、文化理论等都开始关注信息时代的空间问题,如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城市信息化、文化景观的形变等等,这些零散的但是逐渐扩大的研究成果把空间研究推到了学术前沿,也促使传播学者做出相应的思考和学科努力。特别是信息传播技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后,新的传播实践对空间意涵的变革。这一领域在主题和方法上都蕴含着传播研究创新的契机。作为研究风向标的大型国际会议也开始关照相关的议题。2008年,新媒体的重要会议“互联网研究”第九届年会(Internet Research9.0)主题是“Rethinking Community,Rethinking Space”,国际传播学会(ICA)的年会也设立了专场讨论“Communication and Space:New Per-spectives in Media Studies”,其意图是研讨“如何理解作为空间生产的传播,如何理解空间的传播性、异质性和过程性”?[48]当这些理论导向的发问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我们对传播与空间的关系有了较为多元和深入的理解后,城市文化建设、创意产业规划、媒体组织扩张等更具体的议题才会有可靠的框架来把握和实施,因此,传播研究的空间转向既是学者们对长久以来的一个潜在问题的显性化,也是对日益增多的与空间相关的传播实践的理论回应。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受众媒介接触-使用状态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860008)的研究成果。

作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博士

注释

[1]约书亚·梅罗维茨,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2年,111页。

[2]潘家庆:《媒介、历史与社会》,台北五南,2004年,25页。

[3]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196页。

[4]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5]

一步参见郝朴宁等:《中国传播史论》,云南大

学出版社,2005年,90-97页。

[6]李敬一:《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94页。

[7]周正楠:《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8]李特约翰,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354页。[9]翁同文:《印刷术对于书籍成本的影响》,《清华学报》新6卷1-2期(1967)。

[10]转引自戚福康:《中国古代书坊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308页。

[11]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59页。

[12]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255页。

[13]《旧五代史·唐明宗纪》。

[14]《五代会要》卷八。

[15]郑士德:《中国图书发行史》(增订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159页。[16]《宋会要辑稿》第一六五册,《刑法》二之三四。

[17]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250页。[18]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240页。[19]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页。

[20]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88页。

[21]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130-133页。

[22]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9-10页。[23]威廉姆斯,刘琛译:《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英国大众传播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22页。

[24]尼尔·波兹曼,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0页。[25]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0页。

[26]桑兵认为晚清的民众“仅仅粗通语言文字,无法完全理解传媒发送的各种信息。加上书

面语和口语相分离,难以产生预期效果”,而

辅助传播网就是“有助于下层民众理解传媒

信息的接转中介”,比如学堂生、社会团体

等。参见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学林出版社年,400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27]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2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399-

405页。

[28]李斯颐:《清季末叶的阅报讲报活动》,《文史知识》2002年第7期。

[29]尤育号:《启蒙大众与清末社会文化变迁的大众化趋向》,《阴山学刊》2006年第3期。[30]《大公报》1905年7月22日。

[31]侯杰:《〈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221-222页。

[32]詹姆斯·W.凯瑞,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复出版社,2005年,106页。

[33]王萍:《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56页。[34]迈克·克朗,杨淑华等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7页。

[35]胡春阳、姚玉河:《对手机传播社会含意的多重理解》,《中国传媒报告》2007年第3期。[36]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96页。[37]李特约翰,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356页。[38]罗杰·西尔弗斯通,陶庆梅译:《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258页。[39]《旧五代史·唐明宗纪》,19页。

[40]转引自保罗·杜盖伊等,霍炜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商务印书馆,

2003年,128页。

[41]郑中玉:《沟通媒介与社会发展:时空分离的双向纬度》,《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

1期。

[42]潘泽泉:《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43]安东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518页。

[44]安东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40页。

[45]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10页。

[46]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28页。

[47]Janowitz,M.1952.The Community Press in an Urban Setting.Glencoe,IL:Free Press.Stamm,

K.R.1985.Newspaper Use and Community

Ties:toward a Dynamic Theory.Norwood,NJ:

Ablex.鲍尔-洛基奇、郑朱泳,王斌编译:

《从“媒介系统依赖”到“传播机体”———

“媒介系统依赖论”发展回顾及新概念》,

《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2期。

[48]How can we understand communication in terms of spatial production and how can space itself be

conceived of as communicative,heterogenous and

processual?

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

routes,hotels,etc.,and covered all aspects of life such as implementation of laws,taxa-tion,military affairs,and trade.Its wide distribution and rich contents were of much help to the smooth communication of official decrees and active exchange of nongovernmental information.Th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 of Official Notice was of journalistic,per-suasive,instructive,and spatial nature,and it possessed such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as exchanging official and non-official information,controlling and guiding public opinion,and declaring the feudal power.Compared with the court bulletin spread only in the offi-cials,Official Notice was a communication media with wider distribution and more radia-tion.

58The Spatial Turn of Media Studies: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mbedded in Everyday Life Context

Wang Bin

Human communication usually occurs in some spatially defined situation,and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in a sense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people accept and use them in different time-space arrangements.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people's domestication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changing everyday life.More specifically,it examines changes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different spa-tial contexts,from the physical settings to the local connections and the social control.68Structural Defects:Reconsideration for the Gatekeeping Theory in the Age of In-ternet

Luo Xi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gatekeeping theory is composed of the gatekeeper,the gate,the gated,the gatekeeping mechanism and the gatekeeping relationship,etc.Traditionally,main contributions to the gatekeeping theory were focused on the gatekeeper,the gate-keeping process and the analysis levels of gatekeeping.As a result of omitted factors such as the gated,the gatekeeping relationship and the gatekeeping mechanism,the theory is of structural defects.In the age of internet,the gatekeeping theory needs structural adjust-ments,for instance,from the silent gated to the challenging gated,from the dominant re-lationship to the opposed/collaborative gatekeeping relationship,from the single mecha-nism to the multivariant gatekeeping mechanisms.Based on a level analysis of factors a-bove,it is put forward that dynamics,transparency and complexity are the tendencies of structural research on gatekeeping theory.

77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he Reporter's Privilege

Luo Bin and Song Suhong

The Reporter's Privilege contains such conflicts among objective truth and legal truth,journalism ethics,civil entity responsible of private law and citizenship consciousness,procedural obligations of public law,freedom of express and justice,and it is only relative privilege which owns common applied principle in two legal system,that is“Overwhelm-ing Public Interest Necessity”principle.Based on the principle,the privilege has been in been in The

媒介时间

媒介时间:论中国电视的时间经营与销售 作者:邵培仁单位: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来源:中华传媒网 关键词:媒介时间电视┊阅读:1011次┊ 什么叫时间?通常有三种解释:①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②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③时间里的某一点。 如果说报纸杂志的发展主要反映的是空间经营的本领,那么广播电视的竞争主要体现的是时间经营的智慧。作为空间媒介,报社杂志社向读者和广告客户出售的是载有新闻、娱乐和广告信息的空间(版面或页面);电台电视台是时间媒介,它们向受众和广告客户出售的则是载有新闻、娱乐和广告信息的时间(频道或频率)。因此,研究电视的一个最重要的捷径就是探讨它的时间经营与销售。 一、传播与人类时间观念的革命 在人类时间观念演变史上,曾经先后经历了四次时间革命,即自然时间的革命、钟表时间的革命,媒介时间的革命,受众时间的革命。 1.自然时间与农业文明 自然时间是以天文规律(日月星辰的运转)、季节流转(春夏秋冬的交替)、植物生长(花草树木的枯荣)等自然现象为参照标准的时间体系。它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带有农业社会缓慢变迁、稳定平衡的若干特征。 作为农耕文明重要标识的农历和二十四节气(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就是人类在自然时间革命中形成的重要成果。 2.钟表时间与工业文明 钟表时间是以事物运动(日晷、水钟和沙漏)和物体摆动(机械钟摆)的等时性规律为控制标准的时间体系,是以抽象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定时。随着钟表在机械技术上获得突破,钟表从最初的奢侈品到大众消费品,从时间标准的混乱到十九世纪末期标准时区的确立,钟表时间终于逐渐普及,并占据了社会系统的重要位置,成为推进工业文明的强大力量。 作为人造时间,钟表时间不但成为工业生产的组织者,而且成为工业社会有条不紊的关键,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思想领域带来了深刻变化。人们已经不能像在自然时间时期那样根据天体和身体的信号而自主地的行动,不能按照客观事物的需要进行安排。尽管确立了标准时区,但是“首都时间”(如北京时间)还是彻底改变了自然时间的原有规律和秩序,让东西相距千里的人在同一时间下得到的却是根本不同的空间景观。 3.媒介时间与信息社会 媒介时间主要是指以广播电视的节目编排、时段选择和时间提示等时间符号为参照标准的时间体系。它是消费时代和信息社会的产物,具有炫目、瞬时、零散与流动的若干特征,包括频道(频率)时间、节目时间和广告时间。 在媒介时间的冲击下,不仅显示时间的钟表面临生存危机,而且同钟表时间有关的各种观念、体制和形态也都面临挑战。随着传播媒介与时间器物的融合加速,纯粹显示时间的钟表将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消失。通过内容的组织和节目的编排,电子媒介不但转移了人们的时间参照标准,塑造了以炫目、瞬时、零散与无序为特征的媒介时间,而且改变了人类的时间感知,并对人类的时间和生活进行了颠覆和重塑。 4.受众时间与传播生态 受众时间是以听众、观众具体听看广播电视节目的规律作为媒介时间安排依据的时间体系。对于媒介经营管理者来说,受众时间具有不可逆性、非均质性、

广告媒介有哪些

广告媒介有哪些 广告媒介媒介又称媒体,属于典型的外来语,即英语Media。 媒体为Media意译,媒介为Media的音译,在应用中,两个词基本通用不加区分。 其意为:“中间的、“手段或“工具等。 所谓广告媒介就是指能够借以实现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信息传播的物质工具。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广告主有了更多选择,除了上述各种媒体之外,iPod、黑莓、互动电视、银行ATM自动取款机屏幕(主要用于银行自身企业和产品宣传)、数字信息亭、黄页广告、电话提示音广告等等都可以列入考虑对象。 各类广告媒介广告媒介:报纸杂志报纸、杂志通过印刷文字将大量的信息和意见传递给公众属于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 广告传播工作是离不开报纸、杂志的。 报纸作为一种印刷媒介、是以刊登新闻为主的面向公众发行的定期出版物。 杂志也是一种印刷媒介,它是定期或不定期成册连续出版的印刷品。 (一)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1.报纸的优势传播面广。 报纸发行量大,触及面广,遍及城市、乡村、机关、厂矿、企业、家庭,有些报纸甚至发行至海外。

传播迅速。 报纸一般都有自己的发行网和发行对象,因而投递迅速准确。 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 报纸能较充分地处理信息资料,使报道的内容更为深入细致。 文字表现力强。 报纸版面由文字构成,文字表现多种多样,可大可小,可多可简,图文并茂,又可套色,引人注目。 便于保存和查找。 报纸信息便于保存和查找,基本上无阅读时间限制。 传播费用较低。 2.报纸的弱点时效性短。 报纸的新闻性极强,因而隔日的报纸容易被人弃置一旁,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 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报纸的幅面大、版面多、内容杂,读者经常随意跳读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报纸对读者阅读的强制性校理解能力受限。 受读者文化水平的限制,更无法对文盲产生传播效果。 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报纸媒体因纸质和印刷关系,大都颜色单调,插图和摄影不如杂志精美,更不能与视听结合的电视相比了。 广告媒介:杂志传播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 1.杂志的优势时

略论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_以空间与地方二元关系为视角_朱军

略论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 ———以空间与地方二元关系为视角 朱军 摘要:空间与地方的二元关系是空间研究的永恒命题。在新媒介时代,新媒介的拟态文化重塑了空间与地方的关系。空间生产在遵循消费主义逻辑的同时,也激发出新的地方主义信仰。这一空间与地方的深刻矛盾通过粉丝文化、网络亚文化、原教旨主义思潮乃至网络恐怖主义等等多重面相彰显出来,制造了愈演愈烈的全球风险文化。当下,新媒介文化化解空间危机的努力主要围绕朴素的地方主义策略、日常的话语策略和超越的乌托邦策略展开。这提示我们通向“希望的空间”的道路。 关键词:新媒介文化空间生产微文化地方主义 作者简介:朱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主要从事都市文化和空间研究。电子邮箱:zhujun648@163.com Title:On the New Media Culture and Production of Space:in the Perspective of BinaryRelation between Space and Place Abstract:One eternal issue in the study of space is the binary relation of space and place,which is reshaped in the age of new media by the mimic cultu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bserves the logic of consumerism while it also refreshes the belief in local-ism.This profound confliction between space and place is manifested in fans culture,cyber subculture,fundamentalism,and e-ven cyber-terrorism,thus it attributes to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global culture of risk.At the present age of new media,the space crisis can be approached mainly through the simple strategies of localism,everyday discourse and utopianism,which points to the long way to“the space of hope.” Key words:new media culture space production micro-culture localism Author:Zhu Jun is a Ph.D.student at the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is interests cover urban culture and space research.Email:zhujun648@163.com 近年来,空间不仅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 活动来理解,更是作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激发了跨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范式的“空间转向”。①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崛起、城市化运动的拓展决定了空间生产多是集中在“物理空间”,关注都市的资本逻辑。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空间生产的文化转向已然不可避免。本文试图从“空间”(Space)与“地方”(Place)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从三个层面初步探讨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之间的互生关系。这三个层面包括:新媒介文化如何重构了全球化空间和地方主义,地方主义与全球化空间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深刻冲突,以及新媒介如何提供通达“希望的空间”的文化路径以化解冲突。 一、新媒介时代的空间与地方 空间(Space)与地方(Place)是空间研究中的两个基本命题。“空间”被定义为全球性的,是虚化抽象甚至是形而上的场所;“地方”则是亲缘性的,是地域文化的最后堡垒。前现代社会两者是一致的,但是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空间”变得独立于任何特定的地点和地区。回溯经典的空间研究理论,一派以吉登斯为代表,认为强调“空间”与“地方”的概念区别至关重要。二者是“缺场”和“在场”的关系。“空间”体现现代性降临后,“缺场的”、物与物的抽象关系,也是冰冷的现代性风险的孽生地;而“地方”则是“在场的”、面对面交流的场所(吉登斯,“现代性”16)。另一派则以大卫·哈维、多琳·玛赛为

探讨媒介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探讨媒介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媒介技术同样如此,更新换代速度快,基本上是日新月异,每个季度都能出新产品。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极大的,不管是在积极的方面还是消极的方面,特别是电子网络媒介技术,一方面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迅速和便捷,一方面也疏远了人们心与心的沟通。总之,媒介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关键字:媒介技术地球村人际冷漠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就是一个数字信息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赋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新的形式和内容,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交往模式、交往范围都产生了影响。 过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靠着传统的写信,所以人们在联系远方的朋友时需要耗上众多的时间,而且还要担心信在途中是否会遗失,在那个时间里人们总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等着自己的信,然而,那一份期待的心情,却也是幸福的,收到信的时候也是无比开心的,甚至在回信的时候也是宁静的心情。在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拿起笔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在文字中说出自己的心情。也可以在文字中独到对方的心情。 然而现在的我们,媒介技术电子通信的发展,让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写信这回事,想起某个人拿起手机打个电话或者是发个短信就可以,或者是在网上聊天,当时自己什么事情什么心情就可以让对方马上知道。再不能感受到过去人们去邮局或在自己邮箱里等待回信的心情了。 如今朋友不管在天涯海角,你们都可以知道对方的行踪,不像过去,没有事先通知的话你就不会了解他们去了哪里,干了什么。现在先进的媒介技术,让我们能够与全世界的朋友联系,甚至于有了一种说法“地球村”。 所谓“地球村”,就是整个地球就如一个村子一样,你了解世界就像了解一个村子般熟悉,彼此的联系犹如村里一样简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何时都能与对方进行联系。这就是媒介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先进的媒介技术,特别是互联网,让我们的人际交往变得迅速和便捷,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对方的e-mail,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联系。 媒介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摆脱了过去交流的限制,过去写信打电话都不能看到对方,只是根据对方的声音来猜测对方的表情,而如今,有了可视电话、互联网,在交流时你可以看到对方,甚至有任何方面的想法都可以及时交流,可以在线聊天,也可以发邮件。 手机同样如此,将人际交往的便捷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条短信一个电话就可以将海角天涯的你找到,也就能够发生任何事情时将你拉到别人想让你到的地方,迅速便捷。也可以在节假日等给对方发上一条祝福短信或电话,拉近彼此的距离。 其次,“网络化的交往穿越了时空的控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有了开放性。”①网络媒介以一种以前人们不可想象的方式,让人们联系起来。过去居住在穷乡僻壤的人们,对外面的社会是后知后觉的,发生一件重大的事件,他们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知道。而如今只要他有网络设备和技能,就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与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方便的交往与合作。 互联网让人们的人际关系拓宽,过去人们受到空间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如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无法走入到更多人的社交圈子,不同的价值观在面对面交往中会较轻易的产生矛盾,而且无法避免。现在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更加了解对方,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避免了由于价值观念或宗教信仰而导致交流交往受到限制。 现在网上还有社区或者论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其中参与交流,绝对拓宽参与者的人际关系,这是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益处。 再者,媒介技术的发展,也能够让人们的人际关系走向一种集中化,由于兴趣爱好或者宗教信仰等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过去人们只了解自己身边的人的兴趣爱好,所以自己的兴趣也只是一个兴趣而已,而走到互联网便不一样了,人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建立一个群体,例如爱好爬山者,就可以建立一个群,人们在其中谈论彼此的经历,还可以在业余时间中相约出门爬山,让自己兴趣得到一种发挥,让人们在拓宽自己人际关系时还可以集中在发展一种人际交往。 这种相对集中地人际交往不同于在互联网上畅游,他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发展的,所以能够进行的更加稳定,由于网络信息海量,人们很难从中找到自己最需要的部分,而根据兴趣而来,则能够快速的找到想要的乐意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还有,人们有根据兴趣建立的人际关系,但是互联网众多人数的参与,能够使人的人际关系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在交往时,人们不可能只是和与自己有共同爱好或信仰的人交往,来自不同的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你在互联网上会和不同的人接触,所以人际关系定会出现一种多元化。 “传统的人际交往范围一般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职业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②那么在如此的人

城市空间信息传播框架型媒介的新载体

城市空间信息传播框架型媒介的新 载体 关于《城市空间信息传播框架型媒介的新载体》,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将框架型媒介置于城市的空间信息传播的场域之中,从城市空间与框架媒介的关系、框架媒介的传播模式与传播形态、框架媒介的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传播学的解读。探讨了在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中框架媒介的定位、属性及核心功能,表明了其作为城市空间的传播载体所体现出的“分众传播”的延伸建构;重点分析了框架媒介“固定―强调”的传播模式及其“强链接”复合动力系统的传播优势,即两者均体现出了框架媒介灵活化的拓展应用功能;解读了框架媒介对受众、社会及传播效果方面的影响力,即促进了媒介空间化与空间媒介化现象的形成。 下载论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05350693.html, 关键词:框架媒介;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5?0204?05

传播学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媒介是信息过程的核心,信息支配的问题随着媒介支配的改变而产生转移。在当今社会中,承载信息的媒介的丰富性则多基于市场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期充满异质性的受众群体的多样化口味而产生。而目前在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中产生的框架型媒介,已在全国72个大中型城市中的商务楼宇、住宅、社区、公共场所、公交站台等核心生活场域覆盖了接近1.3亿的主流人群①,成为目前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中不可忽略的载体,影响力巨大。 框架媒介,主要是指在城市信息传播中承载外形为“框架”的平面传播载体,诸如楼宇电视、公交广告框、街道展示牌、电梯广告板、卖场银幕、平面看板等。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将其置于整个城市传播的框架内,就框架型媒介如何扮演大众知识生产与流通的重要角色,如何变革传统的传播模式及传播形态,如何对人们接受信息乃至形成场域认知和理解力产生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与梳理[1](1)。 一、框架型媒介的定位、属性与功能 (一)框架媒介的定位:城市公共空间的传播载体城市信息的流动与传播,其关键在于媒介:一是某种信息之媒介(文本及媒介之运作过程与行为),支配了另一种信息的媒介表现;二是“由大众媒介所中介的信息”已经拓展到城市任何一个角落。不同的媒介在信息流通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而随着现代媒介的不断拓展与多元化,我们和各种媒介的接触方式则更多取决于我们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关系

引言 传统媒体主要有声音、图像还包括电视、收音机等、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之时,做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已经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介的“新”指的是它与“传统媒介”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因新技术所带来的“数字化”、“大容量、易检索性”、“高交互性”等显而易见的特征外,还具有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传播行为的主动性、异步性以及新的传播效力等传播学意义上的特征。 随着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传媒业充斥着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几乎所有关于传媒产业未来的构想都与新媒体和新技术有关:移动电视、3G 手机、数字电视、电子图书……等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相对的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生存压力。新媒体发展势头不可抵挡,相形之下,传统媒体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究竟会是怎样的呢?

一、传统媒介 (一)什么是传统媒介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的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及自媒体以外的网络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二)组成容 传统媒体主要有声音、图像还包括电视、收音机等、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多媒体则集声、图、动画等于一体,更主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但是多媒体并不能取代传统媒体。 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之时,做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已经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主要特点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和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传统媒体升级和战略转型。但如何转型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难题。 以下为中国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途径。 1.多媒体的优势 资源优势,容丰富; 时效优势;互动优势与高度的参与感;全方面服务。 2.网络媒体的三大不足 缺乏严谨性; 缺乏深刻性;缺乏权威感。 3.传统媒体的优势 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 发挥传统媒体的特长; 丰富的经验。

视听媒介

第一章视听媒介:新兴的纪录媒介 一、发展中的媒介 1、媒介的社会功能即传递信息。 2、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类: 身体媒介 再现性媒介 二、视听媒介是新兴的纪录媒介—不同于身体媒介、再现性媒介 1、追溯电影的诞生。 2、视听媒介存在的物质基础 (1)透视成像 (2)视觉暂留 (3)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3、视听媒介的纪录功能 (1)视听媒介-----------纪录运动事物的精确性、具体性; 身体媒介、再现性媒介---------纪录事物的模糊性、多义性; (2)保证画面、声音二者都真实,纪录性才完整 (3)视听媒介的纪录功能 视听媒介的负面作用: 第二章视听语言:20世纪的新语言 一、视听语言接受的心理基础 1、电影心理学 2、格式塔心理学 3、电影幻觉的特点 4、影像与知觉 二、视听思维与视听文化 1、思维 视听思维 2、视听思维与文学的线性思维 视听思维≠视觉思维 3、视听文化是一种普遍易懂的文化,具有自己的规律。 三、视听语言是20世纪的新语言。 1、语言形式的分类 (1)八大艺术门类 (2 )词语性交流 { 非词语性交流:眼神、手势、语调、音高、动作等。 2、视听语言的基本含义和规律 3、视听语言与文学等艺术语言的关系

第三章影像质量、胶片、透镜 影像 1、定义:电影中的“影像”是指借助摄影、摄像、及放映等技术手段最终在二维平面(银幕)上形成的具有三维空间感觉的运动图像。 2、特性 (1)逼真性-----即纪实性 (2)假定性如:《蓝色》蓝色 (3)复制性 (4)幻觉性 (5)符号性如:《黄土地》黄色 3、影响影像拍摄质量的两个因素 (1)导演 (2)摄影艺术: 胶片本身 构图 照明 胶片——电影的原料 一、胶片 二、分类 1、高感光胶片 (快片) 2、低感光胶片(慢片) 三、彩色胶片 1、早期运用彩色胶片来创造真实效果的技巧难于掌握。 2、现代彩色胶片 透镜 一、透镜 1、标准透镜 飘移调焦 2、望远透镜 3、广角透镜 二、滤色镜

最新整理从媒介发展看展示空间信息传播方式.docx

最新整理从媒介发展看展示空间信息传播方式 从媒介发展看展示空间信息传播方式 一展示空间与媒介 1.1 媒介与展示媒介 “媒介”的英文释义是“media”,而“medium”是“media”的单数格式,其中“medi-”为词根,意为“中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媒介,是指使双方人和物发生联系的人和事物”。美国传播学家祖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达的工具。”加拿大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McLuhan)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展示在英文中为“exhibit”,其中ex-为拉丁语“出来”的词根,habit 来自拉丁语habere“有”,所以从字面的解释展示,就是把个人所拥有的东西拿出来。展示是一种主动的,具有参与性的活动,展示空间是信息交换的空间,观众在输入信息的同时也输出信息。展示空间是一个以空间为媒介的信息交互场所,媒介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同时是信息传播的载体。 展示空间媒介即展示信息传播过程中承载信息的“中介”,在空间中用以连接“展物”与“受众”信息交换的物质载体。因此,在展示空间中完整的信息传达是这样的:(1)设计者将展示文本信息通过编码转化成抽象或具象的图形符号,(2)利用“中介”传递给“受众”,(3)“受众”经过经验构建进行图形解码,使图形符号再次转换为信息资源。 1.2 展示空间中的物质与非物质媒介 在哲学概念中“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在展示空间中,物质媒介一般泛指那些真实可触的实体的中介,如:图文展板、展台、展架、音响、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

媒介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媒介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是人们行动的基础,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媒介也因此体现出其重要性。在一个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人在生活中不依赖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举些简单的例子,媒介所发布的天气预报是我们每天必须关注的内容之一;当人们想要休闲娱乐时,会留意报纸上电视和电影的预告;当人们要寻找就业机会时,同样也会求助于媒介上的招聘广告。媒介可以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 媒介是宣传的舆论工具,它们与社会热点互动可以提高社会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事情的真相,提高了新闻事件的可信度,促进社会进步。同时也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增进了新闻媒体的实效性。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来看,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走向发展和完善的历史。媒介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媒介的发展。其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要原因,媒介的发展受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承下去,而传播媒介又以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传播的信息加以缩减或扩大。 社会是促进媒介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给了媒介不断的发展的源泉。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可以做出越来越多的文化媒介。例如,人类最先运用壁画,后来可以在兽骨上进行雕刻,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类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到印刷术与电子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信息流通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有了质的突破,信息的成批复制和远距离传输变为现实;新闻业的发展,则标志着组织意义上的媒介的产生,使媒介的内容更为丰富。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如果说印刷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那么电子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当美国第一条电报线开通时,摩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第一封电报,其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啊,你究竟创造了什么!”当然,这个奇迹并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到了十七世纪,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催生了报业,以报社为主要形式的新闻机构由此产生。由于报界的激烈竞争,控制多种报纸、多家报社的报团也纷纷崭露头角。在电报被发明以后,新的媒介组织——通讯社问世了。此后,随着电话、电视以及卫星通信的依次问世,使得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出现了质的飞跃。到了二十世纪,又出现了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机构,媒介组织可谓异彩纷呈。 社会的发展的确大大的促进了媒介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媒介设备的不断进步和更新。相机、摄像机等多种多样的媒介设备的出现,为媒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多媒体艺术的空间形态设计

多媒体艺术的空间形态设计导语:虚拟设计是计算机图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机械设计以及制造等技术共同作用,以下是“多媒体艺术的空间形态设计”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多媒体艺术空间的存在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其中主要包含了物理、视觉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在多媒体艺术当中物理空间的形成是对于客观物质的视觉经验为主要建立点的,由日常所说的长宽高和物理的瞬间凝固表现出来。多媒体艺术中对于视觉的呈现主要来自于观看者的观看角度,以及其影响因素。视觉时空实际上是物理时空的一种艺术在创造,以视觉经验为基础,使图像和文字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的对于物理时空整体结构的把握。多媒体艺术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于实际物理空间以及视觉空间的在创造,将多媒体艺术所要表达的信息呈现在二维的平面上,从而描绘出视觉概念的某些本质特征与结构。多媒体艺术实际上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创造,不是对于物理空间以及视觉空间的简单重组,而是在二维平面上,以环境的表现形式创造出来的多维虚拟空间感,对于现实的物体进行分离组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的再创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虚拟空间状态物体,多媒体艺术的空间形态设计是对于这种特殊的空间关系的再创造。 虚拟设计是计算机图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机械设计以及制造等技术共同作用,最终在其基础上

综合发展的产物。通过计算机的创造我们能将虚拟的物体转化为实体的。多媒体艺术在虚拟空间之中,利用信息和创造艺术的手段进行设计与创造,从而将为我们的各个感官呈现出来的虚拟的幻觉空间,并通过虚拟的程序将空间展现出来。很多博物馆的会展大厅之中,在其入口或者出口会陈列利用多媒体艺术设计作品,将所展览的内容,其历史沿革,物品风貌进行展现,尽管这些都是在虚拟空间上的展示,但是这种虚拟场景依然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所有参观者的眼前,为参观者提供身临奇景的感受与真实的体验,之中设计就超越了原本的物理空间限制。 图像图形,以及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所组成的虚拟空间系统; 声音艺术,音乐以及音效所产生的空间系统; 空间是物理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也是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但是多媒体空间所呈现出来的是虚拟的物品,所以需要通过交互空间,从而构建出属于多媒体艺术设计的虚拟交互空间体统。在对于多媒体艺术进行设计时,实际上是将现实时空之中的空间信息通过建模以及跟踪定位,视觉呈现与声音干顶等方式的一种映射形式。 多媒体艺术是多种媒体在发展之中,通过自身优势所呈现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多媒体艺术将视频、图案、声音、文字等集中在一起进行表现,尤其是多

媒介分析标准

1.时空偏倚任何传播媒介都是一种物质实体,因此也必然会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广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并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质。书籍、杂志、报纸、照片、石碑等,都是占有空间的媒介;广播、电话、对讲机、无线通讯等,都是时间性的媒介;面对面交谈、面向公众演讲、电影、电视、电脑等,则是时空兼具的媒介。空间性媒介是以负载有序的线型的文字符号为主,因而较适宜用来传播高深的观念、复杂的思想、琐碎的情报和严谨的材料,也适合用于传播篇幅长的、准备作为证信的或不紧急的信息资料。时间性媒介是以负载有规律的诉诸听觉器官的声音符号为主,因此较适合用来传播悦耳的音乐、紧急的事情和短促的、无需留存或不准备作为证信的信息,也适合用来表述“弦外之音”和进行情感暗示。而时空性媒介则兼有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优点和弱点,其受众较消极被动,无法控制传播内容或速度,但传播时时空共进、声形并茂、形神兼备是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不具备的。 2.参与程度受众在传播中不仅有知晓权,还应有参与传播的权利。但是,由于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其被允许受众参与的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通常,人际传播的媒介被允许参与的程度最高,其次为组织传播的媒介,参与程度最低的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就各种具体的媒介来说,其参与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1)面对面交谈, (2)小组讨论, (3)非正式会议, (4)正式会议, (5)电话,(6)电影, (7)电视, (8)广播, (9)电报, (10)私函,(11)公函,(12)报纸,(13)海报,(14)布告,(15)杂志,(16)书籍。越被列在前面的媒介,参与程度越高;越被列在后面的媒介,参与程度越低。高度的参与性,会使受传者产生“自己人”效应和团体感、圈内感,容易形成一个互相影响、共同讨论、集体决策的模式。低度的参与性,会使受传者产生置身事外的感觉,对其较少束缚性。因此,前者较适合用来交换意见、协调立场、形成决定等;后者较适宜用来传播新闻、传递情报、提供知识和娱乐等。 3.传播速度大众传播事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产业,其传播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产品是经过许多信息工作者“智化”过的精神产品——媒介。但是,不同的产品其生产周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媒介在传播信息时速度必然有快有慢。广播和电视能够迅速及时地传播新近发生的事情,速度最快。报纸在传播新闻方面也有相当的及时性和时效性。接下来,传播速度递减的媒介分别为杂志、电影、书籍。报道新闻、传播情报的功能,自然应当由生产周期短、传播速度快的新闻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来承担;而分析形势、阐明观点、传播知识、反映生活的功能,则应由生产周期长、传播速度慢的传播媒介——杂志、书籍、电影来完成。 4.保存时间 传播媒介作为物质实体,在时间的长河中难免要磨损、锈蚀、损坏,于是如何长久地保存它,就成了传播者必须考虑的问题。镌刻文字的青铜器和石碑,不怕日晒雨淋、风吹霜打,不易损坏磨灭,最具恒久性。所以,在中国古代,凡政治、军事、外交、祭祀、记功、赏罚等重大事件,大多要“镂之于金石,铭之于钟鼎”,传之后世,作为证信和纪念。金石媒介在现代社会仍有使用价值,只是其传播信息的范围有限。在常用的传播媒介中,书籍便于保存,恒久性最大;杂志和电影次之;报纸略具恒久性;广播和电视的恒久性更小;最小的是电话和当面交谈。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媒介——书籍,大多用来发挥深层教化工作,传播组织严密的材料、系统全面的知识和高深的理论、严肃的法律等;保存时间难以长久的媒介,通常被用来发挥其报道新闻、宣传教育的作用。 5.媒介威望 在受众的眼里,大众传播媒介组织都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声誉、名望。这种威望,不只是媒介组织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一般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它能将这种威望赋予它所传播或支持的观点、主张以及它所认可或拥护的个人和团体,进而对受众的态度产生某种指向、推动和定势作用。因此,从产品、服务到个人、团体等,无不希望有关自身的正面信息在大众媒介上广为传播,以分享媒介威望,博取公众好感。但是,由于国度、内容、覆盖面等的不同,媒介组织的威望亦不相等。在没有文字的非洲某些部落中,广播威望高于报纸、杂志、书籍。同是印刷媒介,专业论文发表在专业杂志上较发表在大众化的杂志或报纸上易博得更高的威望。在当代,新闻和广告信息通过电视传播产生的威望高,而信息量大的政治、思想和知识信息通过报刊传播易获取高度的威望。另外,中央的大众传播媒介肯定比地方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威望高,创办时间长的媒介一般也会比新创办时间不长的媒介威望高。

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从自然赋予的传播能力出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由此可见,媒介的进化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人类社会的进步(突出表现为生产力的进步)是主导原因,媒介的进化受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但在一定 程度上也能反作用于人类的进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的关系就像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媒介的进化发展,是传播载体的进化与发展;传播载体体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传播方式在决定了人类文化形态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结构;而人类文化形态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方式的演变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说到底,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媒介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人类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使文化得以延存下去;而传播媒介又以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传播的信息加以缩减或扩大。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4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 (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 在这4个发展阶段,媒介从人类自然本能向体外发展,用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的观点来看就是:媒介是人的延伸。不通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个过程

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媒介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它们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类的观念 和生活方式。 在口语时代,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 手段。 文字传播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开始拥有历史。文字的出现,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声音语言的距离限制,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社会交流得到了发展,人类社会从部落生活转向城邦生活。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

媒体融合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空间延伸

9 媒体融合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空间延伸 卢毅刚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10) 摘 要:步入21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传播媒介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从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兴的博客、微博、微信等,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媒体所带来的不同层面的可能性,包括传播速度、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思维等。正如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所言,媒介的变化不仅是指传播内容上的改变,同时也指传播环境上的变化,这样的改变创造了一个新的传播环境,一个新的传播时代,推动构建了一个新的媒介空间。同时,媒介作为我们了解周围环境的重要桥梁,媒介新的发展也会使得身处其中的个人空间发生重要改变,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人空间的扩散、管理公共事务热情的增加等,使得原本私密的个人空间逐渐拓展到公共空间,为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对接提供了可能性。所以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新传播时代中,新的媒介空间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方面对个人空间形成影响,同时,新媒介空间对公共空间形成了降解的作用。 关键词:媒体融合;互联网时代;公共空间;延伸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6-0009-02 收稿日期:2015-04-25 作者简介:卢毅刚,男,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舆论学、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的传播环境也在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从网络的出现开始,媒体的传播就逐步进入到另一个新的传播时代之中。这个新的传播时代不仅指媒介在传播技术上的革新变化,而如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一样,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真正有价值、意义的并不是时代传播的内容,而应是传播工具所带来的时代思维以及社会变革的可能性[1]。所以在新传播时代下,媒介的传播正在为我们搭建一个新媒介空间,这个空间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与讨论。 一、新的媒介生态催生新的表意空间 受众分层自我意识的觉醒: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受众已经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呈现出分层化的趋势。在这个新的传播语境下,受众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都成 为了分层的标准。在受众分层化、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下,媒体出于商业目的会不断对受众进行细分,并满足这些细分受众的需求。这看似只是自我需求的增长,其实却是传播语境在激发着受众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逐渐从集体意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互动平台奠定公共空间基础:在新传播时代下,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建立起了更为广阔的互动平台。这样的互动平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依靠新的传播手段,比如微博、微信等,拓宽了人与人交往的范围。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熟人圈子的社交,而是一种新建的人际关系网络,在网络上与从未谋面的网友 们分享、交流、讨论已经成为了公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而若这样的社会生活成为一种常态,将会为展开广泛的理性的社会讨论、建立公共空间奠定基础。 每一个个人空间都是一个发声器:在传统的传播语境下,大众媒介扮演固定的传者角色,负责发布社会信息,代表社会舆论发言,公众扮演固定的受者角色负责接收信息。 而新传播语境下,传者和受者的角色不再是固定不变。借助社交性的媒介工具,传受双方都拥有了发布信息的能力,以往的传者可能会成为受者,以往的受者也会成为传者。每一个个人空间都是一个发声器,每一个个人空间都可以为自己代言。新传播语境中,话语权的下放不断激发着大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个人空间也得到了扩散,逐 渐拓展到公共空间。 还需要注意:互联网媒介在新传播语境下传播政治文化时存在的问题。新媒介的出现就像是“兴奋剂”,打破了 传统媒介意见垄断的局面。意见量的级数增长和级数传播代表了在压抑状态下公众的释放和自我救赎。当网络、微博、手机扮演着私人领域媒介的角色时,很快的触发了以往公众处于“半沉默”状态下的政治参与意识,这种意识从一种“摸不着、够不到”的感觉转换成“只有想不到,没有不跟随”的情况。我们不仅仅迎来的是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民评论员”的时代。应该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完全是新媒介产生带来的变化,恰当的说新媒介的出现只是给积蓄已久的公众政治参与意识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和活跃的机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公众的质量表现为参差不齐。公众在知识层面、素质等方面的水平 有所差异且能力有限,导致表达出的意思有的会带有情绪

转向空间:媒介地理中的空间与景观研究

转向空间:媒介地理中的空间与景观研究 邵培仁杨丽萍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8 [摘要]传播与媒介研究长期忽视空间的概念。当下媒介地理学所关注的空间,在邻里、城市、区域、国家等所有尺度上,都不是简单的观念,而是各种现象的综合体;也不只是自然的、地理的,还是社会的和媒介的。不同的空间向度既可被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也可看作是精神层面的多种建构,具有观念形态的特征。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广泛介入极大地推动了空间复苏和空间转向,使得人类的空间感由实境转向虚境,由亲身体验转向媒介体验,于是本来以呈现和表达社会为己任的媒介反而成为社会必须关注、使用和依赖的对象,否则会威胁到它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媒介空间,媒介地理,媒介时间,人文地理,空间转向 Spatial Turn: A Study of Space and Landscape in Media Geography Shao Peiren Yang Lip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Abstract: Space is a concept that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in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research. Space,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media geography, is beyond dimensions of neighborhoods, cities, regions and nations. It’s not a simple concept but a combination of many phenomena--- from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to social and media. Space dimensions can be deemed as concrete physical forms as well as mental constructions. Penetration of media, especially digital media, has facilitated spatial recovery and spatial turn --- turning from real-life to virtual,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 to media experience in terms of human sense of space. As a consequence, media, with its main focus on social representation and expression, has to become the concern of the society; otherwise,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ight be at stake. Key word s: media space media geography media time human geography spatial turn 空间(space)是地理学的基本材料,对于媒介地理学而言,空间是媒介传播环境中的材料和景观。在媒介社会中,媒介已被置于社会的核心,成为社会的神经和大脑,它显示了社会如何在媒介地理层面上建构起来的过程。较早对空间予以关注的是哲学家康德,他指出,地理学和历史学充填了我们的四周:地理学所讲的是空间,历史学所讲的是时间。1“空间转向”是20世纪后半叶最为引人注目的地理学研究的动态之一。人们对于历史和时间、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关注,转移到了空间上来。从城市建筑、设计和构造,到城市外观和色彩,都受到了空间理念的影响。文化研究、媒介传播与地理学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使得人们的城市空间体验从稳定静态向多元流动的特征转变。人类空间的形成不仅受到自然与外界的硬环境影响,还受到地位阶层、种族文化、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聚集空间。因此,这类空间不仅是自然的、地理的,也是社会的和心理的。正如西美尔所言,几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