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结课论文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然辨证法结课论文

学生姓名冯博涛

学号20162012058专业植物保护

所在学院农学院

摘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完善的制度为保证。当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人口压力大、技术水平低以及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故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创新发展思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自然是相对于人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马克思一方面肯定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认为人既是社会动物也是客观的自然存在物,即“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于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也在不断地被人类改造,从而成为人类主体的活动对象。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人和自然就是这样一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揭示了人类作为自然界分化的产物,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与自然界相对立,由此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历史,构成了人和自然不断进化的历史。[2]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原始社会时期,人与自然原始的和谐统一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生活水平所限,靠天吃饭的人们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极高,甚至达到了对大自然顶礼膜拜。当时人类的活动仅限于单纯的生存需要,而且人们利用原始技术获取基本生活资料的行为对环境的损害有限,长期以来人类都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并适应自然的过程之中,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上处于原始的和谐统一状态。

2、第二阶段:农业经济时期,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和谐

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提高,并产生了以耕种与驯养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展,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局部性和阶段性紧张[3]。然而总体来说,人类对自然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水平仍十分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旧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

3、第三阶段:工业化时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矛盾击破

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但是,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新技术、新产品等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同样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损耗。二战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幸运”地找到了通过消耗发展中国家的物质资源助推本国经济,且不用破坏本国生态环境的“好”办法:将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留给发展中国家[4],美国学者威廉·格雷德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靠疯狂掠夺资源的‘错误’使欧美国家富裕起来,‘文明’起来[5]”。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时代下,大量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已经打破了生态平衡,

导致自然资源急剧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球人口爆炸性增长也使人类在向自然界不断获取更大物质生产、生活产品的同时,加重了自然本身的承受力,原本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关系开始被逐渐激化的矛盾打破。

4、第四阶段:知识经济时代,人与自然重归和谐统一

20 世纪90 年代后,人口爆炸、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等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促使人类无法对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置之不理,并开始反思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增长极限》为代表的限制增长论问世,标志着人们对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理论的全面怀疑[6]。同时,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建立一种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范围内的长期发展模式,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

20 世纪70年代美国世界观察所最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念。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确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要坚持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的发展原则,即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中国在1993年最早宣布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大构想;1995 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主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时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7 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五个统筹”要求之一来推进中国各项事业的

改革和发展;2013 年11 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环境保护问题上升到了文明的新高度,明确指出“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不难看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正逐步重归和谐统一。

二、人与自然协调是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探索了人类、自然和社会关系的问题。他指出“在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通过工业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马克思把“人类学的自然界”看作是社会,指出社会本身体现为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这种统一应视作人通过劳动和自然界发生作用的结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就是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不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仅要考虑当前社会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还要在满足当代人们对物质精神财富需求的同时保证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努力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更加充分发挥人类创造力和获取生存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类不断追求的和谐理想社会。

(一)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21 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的转型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工业化初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也逐渐由农业化转向工业化。但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状态同样出现在中国: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人口增长过快、污染排放物激增使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既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要保持国民生产总产值的持续增长,这无疑是一项不可小觑的挑战。

1、人口压力

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沉重负担。据2011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137053.69 万人。2012 年国内新增人口为699 万人。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仍是中国人口面临两大问题。此外,过于庞大的人口也带来了土地资源、老龄化、教育、医疗、就业等诸多社会保障的问题,给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2、资源人均占有量小但消耗巨大

中国虽然为资源总量的大国,但从“人均”来看,依然排在小国之列。2012 年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中国城市中有约三分之二缺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短缺形势将更加严峻。截止2008 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8.2574 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却排在全球190 个国家和地区的126 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森林面积、蓄积量我国人均为0.128 公顷和9.048 立方米,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和1/8。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由于人口众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另外,中国的贫困人口也占很大的比例,人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很容易产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开发,从一定程度上这增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难度。

3、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严重

中国虽然拥有久远的历史,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历时较长,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变化力也很大,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恢复期较慢;而且中国地处全球地质最活跃的地带之一,经济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4,自1998 年以来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再加上过去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不节制地开发利用,已经导致中国生态环境整体比较脆弱的现状。

鉴于以上严峻的现实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也自然而然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证;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状态,才能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带来全面进步。

(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虽然排在最后,但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基础和重要前提。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之所以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客观要求,是因为它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自然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就是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的同时,自然资源消耗速度大大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造成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自然资源相对不足,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成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矛盾。同时,这种不协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定会直接威胁人类的正常生产生存条件。为了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保证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必须努力协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谈得上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议

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保证人类健康的生存环境、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6]。因此,应努力做到:

第一,降低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加快转变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速之间的不对称反映出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并不是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世界已经进入资源高价时代,要使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同时必须节约自然资源,降低资本投入,减少污染和浪费,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大国的优势,实施科技强国、人才兴国的战略。

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使经济增长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更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彻底摆脱传统工业经济对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近两年,雾霾已成为中国空气质量的大困扰,其部分原因来自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因此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工业对空气、水资源等的污染,研发和推广如氢能源、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使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减低废物的排放量。建立大型废水处理厂将固体废物无害处理和回收利用。此外还应通过提高科学技术的含量,培养并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资源优势以降低、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第二,努力维持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最佳状态

自然界是人类获取、支配、使用各种物质能量的源泉和基础。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世界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因此,在客观社会发展中,必须保持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平衡状态。中国已于20 世纪90 年代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 1.8 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 亿;而人口总量高峰约将在2033 年前后达到15 亿左右,数量依然庞大。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已成为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将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必须把人口控制在水、土地等自然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因此,中国及时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一项重要任务就要科学地解决人口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协调关系。同时,要实现全面人才教育战略,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变一般劳动力为人力资本,使之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生产

要素。

第三,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有计划地利用开发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鉴于中国当前生产技术水平总体不高,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中国正处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对于环境保护的能力不强。因此,必须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经济发展首要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之,在经济开发过程中要切实估量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使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持经济开发和资源节约并举,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把改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

总之,在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有责任、有义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使不可再生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同时应避免和减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发挥“人力资源”,即人脑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地解决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1972.

[2] 李滨肖.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J]. 工业技术经济, 2005, 24(8):11-12+23.

[3][美]威廉·格雷德《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疯狂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P567,582-583

[4] 陈洪昭,林卿,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73 期)2008(1),p77

[5] 国家发改委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宏观经济研究,2005(4),P328

[6] 王桂月,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年9 月,P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