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考纲解读及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文科)

语文

一、高考语文命题原则

1.有利于语文课程改革;

2.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作用;

3.考查学生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4.考查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5.符合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

6.利用高考命题正面导向功能,推动课程改革。

二、高考语文考核目标与要求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三、高考考纲对比

2016年高考语文考纲、题型示例与2015年高考语文考纲、题型示例完全一致。考纲不变,命题形式未必不变。命题形式的变化并不代表超纲,命题变化是合理合规的。如2014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文言断句,成语辨析;2015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文化常识,古诗、小说与课文勾连,任务指令型作文;等等。纵观近三年全国卷题型,不难看出,考纲不变,命题形式却逐渐变化。

四、近三年考点对比

2.全国Ⅱ卷

五、试题特点

1.图一

3.图三

六、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趋势

1.论述类文本阅读

近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有文艺论文与史学论文交替轮换的趋势。2014年,全国Ⅰ卷是文艺论文,全国Ⅱ卷是史学论文;2015年,全国Ⅰ是史学论文,全国Ⅱ卷是文艺论文。2014年、2015年的文艺论文,都属于美学论文,且都与学生阅读密切相关;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

综观近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考查的重点是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文言文阅读

选材上,二十四史材料仍然是热点,但是,不应忽视二十四史以外的材料,因为属于“典范的文言文,文字较为浅易”的文言材料还有很多。

2015年高考卷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的考查。高考命题组把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是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市场上很多高考应试资料,罗列所谓古代文化知识清单,全面铺开,来个“地毯式”的“扫荡”,极大地增加了考生的负担,而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今后的文言文阅读,应会少一些知识性的考查,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

3.古诗词鉴赏

选材上,唐宋诗词仍然是热点。2015年最大的变化是全国Ⅰ卷的第8题要求比较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这道题同样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考生应当熟悉。全国卷古诗词的问题设计的特点是忠于文本内容和考查一般诗歌技巧。

4.名篇名句默写

应当会延续2015年的形式,即给出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考生能更好地理解要背诵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

5.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材上,小说仍然是热点。2015年全国Ⅰ卷一反往年选名家名篇的特点,选取了非名家的名篇。这样做,可以降低难度,使其与另一类选考文本的阅读难度达到平衡,还可以拓宽选材视野。2015年全国Ⅱ卷从长篇作品中截取一个段落,解决了短篇作品的适用局限问题,扩大了选材范围。这些信息都表明,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在悄悄地变化,应引起注意。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2015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大的变化就是全国Ⅱ卷的第(4)小题,要求比较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精神困境的根源上的异同。这是有意识地突出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6.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6年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是众人争议的焦点。事实上,2015年全国卷的选材已有较大的变化。2015年全国Ⅰ卷《朱东润自传》是从不同的章节中节选、删减组成的,文本已属于“非连续性”文本。2015年全国Ⅱ卷《将军赋采薇》,文本是从五篇不同的文章中节选、删减组成的,文本本身也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这些信息都表明,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发生了显著变化,应格外重视。而除了传记,访谈(归入新闻类)、调查报告具有鲜明的非连续材料的特点,不能忽视。据此可知,2016年的实用类文本,无论选什么材料,最后整个文本都是非连续材料,也可能是多个体裁的材料结合在一起。

实用类文本阅读在设题上的变化也很明显,2015年全国Ⅰ卷第(3)小题涉及文章的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这无疑增加了难度,扩大了考查点;2015年全国Ⅰ卷第(4)小题在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对考生的收获的考查。重视学生本体对材料的收获和启示,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合。

7.语言文字运用

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使人们的思维碎片化、绝对化,表达程式化。高考语文命题应发挥导向功能,进行积极引导。高考语文在语用这一板块上侧重考查表达的逻辑性、严密性。词语、病句、连贯、补写都突出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图文转换则突出表达的严密性。语用的考查形式很多,也可以很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强化逻辑思维、表达的严密性是不变的。

8.写作

2015年出现的任务指令型作文仍然是热点题型。在内容上,贴近生活,从平凡生活中立德树人;在思想上,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强调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复习备考时,应强化理性思维,摈弃宿构、模式化作文。

2016年的高考作文的任务指令会越来越清晰,比如(这里仅仅是举例说明什么是清晰的任务指令):(1)每一个成就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2)在过程中享受奋斗的美好,你有这样的体验吗?(3)我们大家都以为出名能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都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把出名当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七、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人们多有回归课本的呼吁,但是很难落到实处。究其原因,还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作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对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但是多数教师未能真正领略其精神实质。“举一反三”,没有把“一”学好,就去反“三”。表面上看,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不如理科联系紧密,实则不然。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是全国卷),与教材的联系是紧密的。这就是课文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回归课本,用好教材,应成为广大语文老师

的共识。

2.坚持积累。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篇文章,都是语文大厦的根基。离开了这个根本,语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来,一些新潮的教学思维、方法大行其道。语文积累这个古老习惯被遗弃。各种速成方法、诀窍被奉为圭臬。殊不知,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急不得。只有老老实实,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

3.倡导读书。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阅读,视野与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高中学子,特别是高三学生视读书为累赘,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语文的内在规律不像理科那么明显,不经历大量阅读,难以获知其规律。语文试题要重视第一感觉,而感性思维能力只有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才能形成。多读书,经典书籍、时文都应当有所涉猎。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提升思维。

4.重视训练。教育本身就是训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作文,离不开训练。反对题海战术,不等于排斥训练。离开了训练,语文就会生疏。这个训练是科学的训练,不是盲目地做题。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和研究员应当首先跳出题海,按基础、经典、创新三个层次从题海中精选习题,提高备考效率。做题应当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数学

一.考试大纲的说明2015年与2016年的对比:2016年的考试说明与2015年的考试说明没有任何区别

二.全国I卷近3年高考文科试题考查的知识点,

命题规律:

1.函数与导数:2—3个小题,1个大题,客观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图像及变换、

函数零点、导数的几何意义等为主,也有可能与不等式等知识综合考查;解答题主要是以导数为工具解决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的应用问题。

2.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小题一般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利用诱导公式与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求值化简、平面向量的基本性质与运算.大题主要以正、余弦定理为知识框架,以三角形为依托进行考查(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的考查)或向量与三角结合考查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以及图像与性质.另外向量也可能与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考查.

3.数列:2个小题或1个大题,小题以考查数列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内容为主,属中低档题;解答题以考查等差(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错位相减求和法不常考)简单递推数列为主.

4.解析几何:2小1大,小题一般主要考查:直线、圆及圆锥曲线的性质为主,一般结合定义,借助于图形可容易求解.大题一般以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为命题背景,并结合函数、方程、数列、不等式、导数、平面向量等知识,考查求方程等问题,探求有关曲线性质,求参数范围,求最值与定值,探求存在性等问题.

5.立体几何:2小1大,小题必考三视图,一般侧重于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的关系以及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体积计算的考查,另外特别注意球的组合体.解答题以平行、垂直、体积等为考查目标. 几何体以四棱柱、四棱锥、三棱柱、三棱锥等为主。

6.概率与统计:1小1大,小题一般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样本的数字特征、独立性检验、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抽样(特别是分层抽样)等.大题常和简单抽样、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独立性检验等结合起来考查。

7.不等式:小题一般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解法(一般与其他知识联系,比如集合、分段函数等)、基本不等式性质应用、且每年都考线性规划。解答题一般以其他知识(比如数列、解析几何及函数等)为主要背景,不等式为工具进行综合考查,一般较难。

8.算法与推理:程序框图每年出现一个,一般与函数、数列等知识结合,难度一般;推理题偶尔会出现一个.

9.选考:几何证明主要考查圆内接四边行、圆的切线性质、圆周角与弦切角等性质、相似三角形、弧与弦的关系、试题分两问,难度不大,图形比较简单,可以考作辅助线,但非常简单;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主要考查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和方程的互化,在极坐标系下的点与线,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就参数方程而言,主要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圆、椭圆、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直线的参数方程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弦长、割线长等的计算问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轮换考或结合起来考;不等式近三年主要考查的是解绝对值不等式,但随着参与新课标全国卷的省份的增加,也会考查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等不等式方法,但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等还不会在新课标全国卷里考。

复习策略:

(Ⅰ)拿分技巧:

1、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立体几何、三选一题目难度不大,保证拿到基本分数;

2、圆锥曲线和导数难度相对较大,请拿到基本分后,再突破高难。

(Ⅱ)复习重点:

1、教师必须心中有考纲,脑中有考题,耳中有信息;

2、立足教材,强化“三基”,把握通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归和转化思想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善于总结结论、方法,补全易错题、薄弱知识点;

4、多与同学交流做题经验与思路;

5、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1)、做往年的模拟题或真题,选填控制40分钟,进行强化训练;

(2)、每天做1-2道圆锥曲线或者导数的大题,不用限制时间,做深入地分析。

全国II卷高考试题(文科)的分析

一.考试大纲的说明2015年与2016年的对比:2016年的考试说明与2015年的考试说明没有任何区别

命题规律:

1.函数与导数:2—3个小题,1个大题,客观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图像及变换、函数零点、导数的几何意义等为主,也有可能与不等式等知识综合考查;解答题主要是以导数为工具解决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的应用问题。

2.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小题一般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利用诱导公式与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求值化简、平面向量的基本性质与运算.大题主要以正、余弦定理为知识框架,以三角形为依托进行考查(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的考查)或向量与三角结合

考查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以及图像与性质.另外向量也可能与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考查.

3.数列:2个小题或1个大题,小题以考查数列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内容为主,属中低档题;解答题以考查等差(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错位相减求和法不常考)简单递推数列为主.

4.解析几何:2小1大,小题一般主要考查:直线、圆及圆锥曲线的性质为主,一般结合定义,借助于图形可容易求解.大题一般以直线与圆曲线位置关系为命题背景,并结合函数、方程、数列、不等式、导数、平面向量等知识,考查求方程等问题,探求有关曲线性质,求参数范围,求最值与定值,探求存在性等问题.

5.立体几何:2小1大,小题必考三视图,一般侧重于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的关系以及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体积计算的考查,另外特别注意球的组合体.解答题以平行、垂直、体积等为考查目标. 几何体以四棱柱、四棱锥、三棱柱、三棱锥等为主。

6.概率与统计:1小1大,小题一般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样本的数字特征、独立性检验、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抽样(特别是分层抽样)等.大题常和简单抽样、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独立性检验等结合起来考查。

7.不等式:小题一般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解法(一般与其他知识联系,比如集合、分段函数等)、基本不等式性质应用、且每年都考线性规划。解答题一般以其他知识(比如数列、解析几何及函数等)为主要背景,不等式为工具进行综合考查,一般较难。

8.算法与推理:程序框图每年出现一个,一般与函数、数列等知识结合,难度一般;推理证明一般与其它知识结合,不单独出题.

9.选考:几何证明主要考查圆内接四边行、圆的切线性质、圆周角与弦切角等性质、相似三角形、弧与弦的关系、试题分两问,难度不大,图形比较简单,可以考作辅助线,但非常简单;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主要考查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和方程的互化,在极坐标系下的点与线,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就参数方程而言,主要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圆、椭圆、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直线的参数方程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弦长、割线长等的计算问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轮换考或结合起来考;不等式近三年主要考查的是解绝对值不等式,但随着参与新课标全国卷的省份的增加,也会考查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等解不等式方法,但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等还不会在新课标全国卷里考。

复习策略:

(Ⅰ)拿分技巧:

1、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立体几何、三选一题目难度不大,保证拿到基本分数;

2、圆锥曲线和导数难度相对较大,请拿到基本分后,再突破高难。

(Ⅱ)复习重点:

1、教师必须心中有考纲,脑中有考题,耳中有信息;

2、立足教材,强化“三基”,把握通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归和转化思想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善于总结结论、方法,补全易错题、薄弱知识点;

4、多与同学交流做题经验与思路;

5、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1)、做往年的模拟题或真题,选填控制40分钟,进行强化训练;

(2)、每天做1-2道圆锥曲线或者导数的大题,不用限制时间,做深入地分析。

英语

一、2016高考全国卷改革背景

二、3年高考说明对比

最新的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中,有关英语科目的考试要求、考试形式以及试卷结构与2015年考纲内容基本一致,而较之2014年,则有三方面的变化:首先,阅读理解题从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变更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这一变化体现了高考中对考查考生理解推断能力的扩展和加强;其次,语法填空题要求填写所需内容的词数要求,由“不多于3个单词”变化为“1个单词”,这意味着考生需更加准确地把握语境内容以及选用恰当的词汇进行作答;最后,词汇量由2500~3500变化为3000~3500,这一变化要求考生需尽量多地掌握考纲要求词汇。

? 全国I 卷阅读稳定为主的趋势;

? 全国II 卷阅读在话题、难度比例方面有调整的需求—话题日常化、A 、B 篇难度下调,七选五试题选材更符合命题规范、话题更生活化,以避免15届命题的不规范现象。

细节理解词义推测推理判断主旨大意

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大意词义猜测

15

9

3

2

? 同:近三年全国课标I 卷完形填空侧重记叙文体裁,只有一次为纯粹的议论文体裁。以考查名词和动词为主,虚词仅考查了一次连词。

? 异:15届完形填空体现几方面的突破:选材常用国外网站几年前的文章、选项表意优先,长短其次。

2 2

6 6 3

2

3

4

6

3

2

1

6

2 2 2 2 2

1 1 1 1

?难度、主要考点保持稳定的趋势;

?形式为短文体的趋势;

?文体为记叙文的趋势;

?较多提示词控制难度的趋势;

?考点轮动(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比较级)的趋势。

? 材料贴近考生学习生活,用学生习作改编的趋势;

? 通过减少高级考点的考查数量和难度以提升得分率的趋势;

? 考点轮动(从句轮动热点:定语、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轮动热点:不定式、过去分词)的趋势。

1 1

2 2 1 1 1 2 2

1 1 1 1 1 1 1

书面表达:

?同:上表显示,近三年全国课标I卷书面表达都为书信体,话题为学生所熟悉,不做开放性要求。含有一定正能量的生活类话题。提示较为具体,便于考生展开。

四、高考备考策略

从2015年高考英语各卷总体上说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与2014年的高考题相比难度值有一定的增加,个别省份的高考英语平均分甚至比2014年下降了10分左右。现结合一些实例和同学们谈谈如何进行2016年英语备考。

(一)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今年10月我应邀去一所中学给学校的高三学生进行高考英语备考讲座,并与20多名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学情诊断。大多数学生给我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如何在高考英语中取得理想的分数?”我的回答是重视“双基”,夯实基础。所谓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英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基本能力涉及听、说、读、写。那么,如何去夯实基础呢?

1. 重视课本的学习

认真精读必修1至必修5这五册书所有的课文。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要精读选修6至选修9中的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位编辑曾私下和我讲过,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有“选修”和“必修”之分,选修教材应该是指那些“文秘英语”“计算机英语”“英美文学选读”等。

“精读”是相对“泛读”而言的,精读课文须做到理解课文中每一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中的基本句型,弄懂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现象。由于写作能力建立在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因此,精读课文是高中英语学习、高考英语备考的重中之重,离开了精读课文的学习犹如无源之水,高考备考的深度、广度以及效度无从谈起。

2. 四种技能,常练不懈

我的一个好朋友,翻译家杨先生认为,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如果听说能力不行,读写的水平也不会高到哪里去。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去学校听课,经过观察,发现一个特点:凡是重视听说读写语言能力培养的学校,英语教学成绩往往很出色。在笔者工作的城市有一所外国语学校,闻名遐迩,该校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英语教学均有一个惯例,每堂课的头几分钟总是安排学生上讲台用英语做一个performance(表演),即使到了高三也照常进行。据该校的英语老师介绍,他们之所以常年坚持让学生进行performance,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英语保持一种持续不断的良好感觉。说得多好!要想高考英语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要对英语保持良好的感觉,这种感觉便是语感,也是一种“assurance(把握)”,语感和安全感能使考生进入考场时产生信心和定力。这种对语言的良好感觉光靠做题是难以炼就的,必须通过听说读写多管齐下才能达到。当然,每个人对语言保持良好感觉的渠道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通过看英美影视剧,有的人通过收听英语广播,如BBC, VOA;另一些人通过阅读英文报纸,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Teens 等等。

3. 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

据广西的一个文科状元介绍,她在阅读时十分注意从文章里摘抄好词好句,建立自己的“Vocabulary Bank(词汇库)”,通过亲手抄写的这些语料会逐渐内化为语言能力,在书面表达时会产生笔下生花、信手拈来的美妙效果。

(二)有效学习语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