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

3

陈彦斌 周业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100872)

内容提要:如何刻画投资者行为是资产定价理论50年来发展的主要脉络。在消费资

本资产定价模型基础上,通过修正投资者的效用函数而发展起来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对投资者行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构造了行为资产定价的一般均衡研究框架,指出了此框架与行为金融理论的区别,并在此框架下,综述了当前流行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文章最后分析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关键词: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效用函数 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 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十五”、“211工程”《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子项目“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学科规划”子报告研究成果,同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73018)研究成果。

一、引 言

在实际的市场活动中,理性的经济人面对着偏好、禀赋和时间等方面的不一致,需要寻求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配置可以是空间上的,也可以是时间上的。只要每个人能够估计可能存在的各种机会的损益,并就这些估计达成共识(无论通过市场机制还是社

会计划者),那么一般均衡实现时也就意味着每个人达到了最优配置状态。因此,一般均衡时市场的资源配置组合必然也是每个人所选择的最优配置组合。早期阿罗-德布鲁-麦肯齐一般均衡模型的思想被运用到金融学中。夏普等人假定,金融市场上每个人均是马克维茨所描述的均值—方差最优化者;每个人对资产的概率分布结构的看法一致,即对每项资产收益的均值、方差,以及协方差的估计都一致;任何人有且仅有一个借贷的无风险利率,而且无交易成本。在这种假定下,每人都购买同样的风险基金———市场组合(market portfolio )。这就是作为现代金融学基础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 AP M )的核心思想。

C AP M 模型实际上就是阿罗-德布鲁-麦肯齐一

般均衡模型的一个应用。和后者一样,C AP M 模型不否认金融市场上的参与者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假定参与者是完全理性的,所以能够估计出可能发生的事件及其概率,并就此达成协议,结果不确定性转化为可计算的风险,参与者通过最优化均值———方差来寻求给定收益下的最小风险组合和给定风险下的最大收益组合。坎贝尔等人一再强调不确定性在资产定价

研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坎贝尔等,2003,第1页),不过这种不确定性的处理实际上背离了早期奥地利学派、凯恩斯及奈特等人所强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之差别的思想。在坎贝尔等人看来,只要市场上不存在套利机会(即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使存在不确定性,投

资者所需做的仅仅是确定随机贴现因子(S DF )

(Cam pbell ,2000)。即尽管投资是面对未来的,金融产品

的核心是平滑风险和收益,只要投资者能够估价金融产品未来的现金流,那么通过合理的S DF 估计就能够准确计算这些产品的价格。在理论上,S DF 和总消费的边际效用有关,即现期边际效用和未来边际效用的折现率,是度量投资者跨期平滑的相对主观价格。在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上,同质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主观估价和社会的估价一致,市场达到均衡。考虑到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对同质的投资者来说是相同的,那么影响投资者决策差异的唯一变量就是S DF 。

在夏普等人的早期模型中,投资者需要权衡的仅仅是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金融资产以外的因素很少被考虑。这种简化分析虽运用了一般均衡思想,但严格来说还不是阿罗—德布鲁证券的均衡世界。直到

Merton (1973)、Lucas (1978)、Breeden (1979)等提出了消费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 AP M ),使用资产收益率与总消费增长率的协方差描述风险,即消费贝塔。通过这种处理,CC AP M 不仅引入了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使用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来刻画投资者行为,而且能够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同时考虑消费和投资的决策,这就把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变量

7

1

1

通过消费和投资的关系联系起来,由此真正获得对资产组合决策的一般均衡分析。CC AP M 模型的提出是金融学的一次重大飞跃,将金融学的研究建立在一般均衡基础上,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在现代资产定价理论中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CC AP M 无法解释股票溢价之谜(Mehra 和Prescott ,1985)和无风险利率之谜(Weil ,

1989)所展示的所谓金融市场“异常”现象,说明CC AP M

模型有严重理论缺陷。

如前所述,对同质的投资者来说,决定其投资决策差异的唯一变量就是S DF ,资产定价理论就是要通过模型精确刻画S DF 的决定,引入不同的S DF 决定因素,产生了相应的具体的资产定价模型(Cam pbell ,2000)。在卢卡斯等人的早期模型中,投资者的同质假定导致了CC AP M 模型尽管引入了效用函数,但无法刻画投资者行为。如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对行为的处理简化为刺激—反应机制,行为的基础消失了。代表性的投资者和代表性的金融产品所构成的完全竞争市场满足了新古典一般均衡的条件,其代价就是在竞争市场均衡时的S DF 也从主观因子变成了事实上的一致的客观因子。这种分析的简化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把不确定性转化为基于概率的风险估计,而忽略了投资者对不确定性的主观感受的差别。正因如此,CC AP M 模型才无法解释股权溢价之谜、股市波动之谜等金融市场“异常”。如坎贝尔指出的,新的资产定价理论就是寻找S DF 的决定因子,寻找的方向就是引入各种异质假定,比如投资者偏好异质、收入异质、类型异质等

(Cam pbell ,2000)。

在资产定价理论中,异质假定的引入体现在对投资者效用函数的修正上,由此发展起来的资产定价理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些理论模型已经逐步脱离原有模型对投资者行为的简化处理,开始考虑S DF 行为层面的决定,以有效解释这些实证难题。从这个角度

看,这些资产定价理论可称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①总体上看,行为资产定价理论认为股票溢价之谜等实证难题来源于使用错误的效用函数来刻画投资者的行为,从而在此效用函数基础之上构造出来的消费-投

资组合模型不能正确地反映投资者的最优行为,最终导致错误地度量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也就是说,过去的理论没有真正理解现实的投资者行为,如果能够把效用函数的构造建立在对决策者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上,那么就能够恢复投资者的真实的效用函数,这些实证难题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吸收卡尼曼等人发展的行为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重新模型化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并把这些真实的决策行为嵌入到过去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引入投资者的消费习惯因素,不仅能够解决投资者消费和投资的一般均衡问题,而且也能够有效解决投资者的跨期决策问题。行为资产定价理论通过对投资者行为的重新思考和模型化,逐渐替代过去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为现代金融理论解释金融市场活动的新基石。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研究角度多种多样。一种代表性的角度是从CC AP M 模型出发,逐步引入各种行为因素,比如财富偏好、习惯形成、追赶时髦、损失厌恶、嫉妒等,以此来实现更为精确的S DF 刻画。大部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都是遵循这一研究方向。另一种研究方式是典型的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的运用,它们直接从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基础出发,研究投资者心理对资产价格的决定,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均衡,比如通过构造投资者的心理账户,来理解投资者对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组合投资及其定价,就是典型的一种模型方法。这方面的研究由于融入一般均衡框架的困难,使得产生兴趣的人较少。两种研究角度的关键差别在于前者一般假定投资者理性预期,而后者一般假定投资者有限理性,或者非理性。不过,通过许多金融学家的努力,两者已经开始逐渐相互融合。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按所采用的均衡框架划分,可以为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在一般均衡模型中,不但投资者效用最大化,而且各个市场都必须达到均衡(商品市场出清和各个资产市场出清)。因此,在一般均衡模型中,投资者的最优决策行为,不但决定了他的消费水平和资产持有的投资组合,而且决定了各

8

11①国内很多人把行为经济学等同于心理学的经济学,强调当事人的非理性,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行为经济学在早期阶段

的研究的确具有浓厚的心理学色彩,比如K ahneman 、Thaler 、Shiller 、Shefrin 、S tatman 等人的研究即是如此。但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行为经济学家越来越注意对西蒙有限理性学说的继承,逐步通过有限理性建模来实现和主流经济学的融合,从目前看,这种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比如史莱佛、拉宾先后获得克拉克奖,卡尼曼、史密斯和阿克洛夫先后获得诺奖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新的行为经济学主要集中两个方面的研究———理性限制下行为的后果和偏好内生。本文对行为资产定价的定义遵从西蒙、史密斯、阿克洛夫、史莱佛、拉宾(Rabin )、卡梅瑞(Camerer )等人的行为经济学思想。这些学者认为,行为经济学的分析坚持理性这一出发点,但强调理性的限制,如拉宾所言,行为经济学不过是对主流经济学的修正而已(Rabin ,2002)。从这个角度讲,Shefrin 和S tatman 等人对资产定价的研究在行为经济学中正在被边缘化,或者说至少目前没有追随者,本文关注的是主流经济学中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

个资产的价格。也就是说,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资产的价格(或者收益率)是内生的。而在局部均衡模型中,资产的价格是外生的,投资者将各个资产的价格视为给定的,并依此在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决定自己的最优投资组合。由于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模型众多,即使讨论同一个效用函数,所采用模型基础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建立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均衡研究框架,然后在此框架基础之上,统一分析和综述各个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虽然在本质上,研究资产定价理论并不一定需要一般均衡模型,但是出于如下考虑,本文统一采用一般均衡模型来综述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第一,大部分行为资产定价文献,特别是离散时间模型,都采用一般均衡模型。第二,局部均衡模型是一般均衡模型的退化情形,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如果放松市场出清的要求,就得到了局部均衡模型。第三,局部均衡模型很难处理带有红利的定价理论,而一般均衡理论却可以十分便利地将股票的价格表示为其红利的价格。第四,一

般均衡模型的计算方法和技巧更加丰富。

①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节构造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均衡研究框架,第三节介绍了主要的几个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第四节是结论和展望。

二、行为资产定价一般均衡框架

本节建立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均衡框架。考虑一个代表性投资者禀赋经济,经济类似于Lucas

(1978)、Mehra 和Prescott (1985)和Bakshi 和Chen (1996b )

所研究的经济。

11经济

考虑一个代表性投资者禀赋经济,代表性的投资者的t 时财富为W t ,希望使用该财富最大化期望终身总效用

max E t {

j =0

βj

u (c t +j ,z t +j )},

此处E t 是条件期望算子,β是主观贴现因子,c t 是消费。u (c t ,z t )表示修正后的效用函数,其中z t 是进入效用函数的变量,随着所研究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习惯、财富、损失等等。假定效用函数二次连续可微。

经济中有n +2种公开交易的资产:Lucas 树(股票),债券和n 种金融资产。经济中的每一个投资者在

初始时刻,都被赋予一棵树,称为Lucas 树。如果将

Lucas 树理解为股票,那么Lucas 树的果实则可以理解

为股票的红利。每棵Lucas 树的价格为P t ,红利为y t 。经济中的无风险资产是债券,相应的一期无风险利率记为R bt 。经济中还存在n 种金融风险资产,假定每份风险资产i 的从t 时到t +1时的收益率为R i ,t +1。

设代表性投资者在t 期初持有s t 棵Lucas 树,价值为L t ΠR bt 的债券,数量为N it 的风险资产i 。那么投资者的t 时财富在消费和各个资产之间分配,即

W t =c t +P t s t +

L t

R bt

+∑

n

i =1

N it

投资者在t +1时的财富等于各个资产的到期价值之和,即

W t +1=(P t +1+y t +1)s t +L t +

n

i =1

N it R i ,t +1

21均衡

由于经济中的投资者是同质的,所以容易得到经济中的竞争性均衡。竞争性均衡是值函数V (W t ,z t )、

Lucas 树的价格P t 和需求数量s t ,以及无风险利率R bt ,

一方面使得投资者效用最大化,即值函数满足如下

Bellman 方程V (W t ,z t )=

max L t ,s t ,N

it

{u (c t ,z t )+βE t [V (W t +1,z t +1)]}

另一方面使得市场出清。

31均衡定价方程

投资者的控制变量则是所持有的资产数量,状态变量是财富和z t 。不同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具体求解过程有所不同,但思路大同小异。一般都是使用预算约束方程将消费替换为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将下一期的财富替换为控制变量,代入Bellman 方程。然后对控制变量求取一阶条件,并对状态变量使用

Benveniste 2Scheinkman 公式,②得到如下Euler 方程,③

1=E t (M t +1R %

t +1)

(1)

此处记号R %t +1表示各个资产的收益率,即(P t +1+

y t +1)Πy t 、R bt 和R i ,

t +1,M t +1(θ)称为随机贴现因子

(stochastic discount factor ,简称S DF )。不同的行为资产

定价模型具有不同的随机贴现因子,并且投资者的主观参数向量θ=(θ1,…,θK )不同。

本节虽然是在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但这个分析框架和以前的模型相比,存在着重要差别,即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并

9

11①②③投资者的规划问题的最优解除了满足Euler 方程外,还必须满足横截性条件。

关于Benveniste 2Scheinkman 公式,参见Ljungqvist 和Sargent (2001)第31页。M ehra 和Pres ott (1985)和Abel (1990)等在一般均衡模型中,采用马氏链的方法计算股票和债券的期望收益率,并且这一方

法可以推广到所有行为资产定价中去;而H J 界等局部均衡方法则具有局限性,许多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无法计算。

不否认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理性,但和传统理论不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给参与者的理性施加了限制。因此,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可以看作是对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的延伸,与传统的金融学是兼容的。

首先,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不排斥理性假定。早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仅假定参与者是理性的,而且这种理性是完全的,任何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因素都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简单的未来现金流的贴现方式加以解决。因此,在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不需要考虑投资者的行为限制。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并不接受投资者仅仅权衡收益-风险的两分法决策,而是考虑一个现实的投资者的行为本质究竟如何?按照新的理论,投资者在决策时不仅要权衡收益-风险,而且决策本身要受到消费习惯、财富禀赋、对损益的态度等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中,参与者的理性受到限制了。这正是西蒙等人所倡导的有限理性的思想。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把参与者的限制从单纯的预算约束扩展到效用函数本身所包含的行为约束,这就使得金融学的研究更贴近投资者的真实状态。但和行为金融学中其它理论不同,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更倾向于承认投资者的受限制的理性,而不是非理性。尽管希勒等人基于投资者非理性的研究对整个金融学理论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如此看来,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更接近行为金融学中史莱佛、拉宾等人的研究,前者基于有限套利解释金融市场无效的来源;后者通过自我控制等理性限制来讨论参与者的跨期决策问题。但这些学者的研究始终强调参与人的理性本质,这一点和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内在一致。

其次,行为资产定价与传统金融学是兼容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主要采用如下三类定价模型框架:消费-投资组合模型(consum ption 2portfolio choice

m odel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S DF 模型。消费-投资组

合模型,将投资者的最优消费和最优投资数量,表示为其状态变量的函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其扩展模型,如CC AP M ,给出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均衡线性关系。而S DF 模型注重于分析资产的价格与回报之

间的均衡关系。

①可以证明,上述三类定价框架,是等价的

(C ochrane ,2000)。比如说,用资产i 的S DF 模型,减去

债券的S DF 模型,适当变形,可以得到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定价形式

E t [R i ,t +1]-R bt =

-cov t (M t +1,R i ,t +1)

E t (M t +1)

方程左边给出了资产的超额期望收益率,右边使用资产收益率与S DF 的条件协方差来描述资产的风险。

由于所有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均可表示为S DF 模型的形式,而在经典金融学模型的等价性关系的证明过程中,只需要使用Riesz 表示定理确保S DF 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并不需要S DF 的具体表达式,所以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与传统金融学是兼容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与传统的金融学在本质上是一致,因而没有破坏整个金融学理论的脉络和发展。最后,如果所有行为资产定价模型都表示为S DF 形式,那么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本身可以统一起来,具有一致的形式,这也方便以后对投资者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行为资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运用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分析框架就能够有效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异常”。Mehra 和Pres ott (1985)发表了著名的股票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 )。他们指出美国S&P500指数从1889年到1978年的平均年收益率约为7个百分点,而90天国库券从1931年到

1978年的平均年收益率约为1个百分点。因此,如果

投资者愿意购买如此低收益的债券,说明投资者是非常害怕风险的。经计算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约为27。但是,一般认为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小于2。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如此之大的计算误差,是与现实相违背的。Weil (1989)指出无风险利率之谜(Riskless

interest rate puzzle ):如果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太大,就会

导致无风险利率远远超过1个百分点。

下面使用S DF 模型来陈述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将经济学和金融学中最常用的CRRA 型效

用函数u (c )=c 1-α

Π

(1-α),代入S DF 模型程,得到0=E t

c t +1c t

(R s ,t +1-R bt )

和1=E t β

c t +1

c t

R bt ,(2)

其中R s ,t +1=(P t +1+y t +1)Πy t 表示股票的收益率,第一个方程称为溢价方程,第二个方程称为无风险利率方程。

将美国的历史数据(消费增长率,S&P500指数收益率和短期债券收益率),代入溢价方程(2),可以计算出②参数α约等于27。而一般认为,普通投资者的相

21①②计算方法可以参见Ljungqvist 和SargentSargent (2000)第263页。

如果用x t +1Π

p t 表示该资产的收益率,那么S DF 模型也可以记为p t =E t (M t +1x t +1),即将任意一种资产当前价格,表示为资产回报与S DF 的乘积的条件期望。

对风险规避系数应该小于3。由于过高的风险溢价,而得到过高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就是股票溢价之谜。

而将过高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代入无风险利率方程,用来计算债券的无风险利率,得到的无风险利率远远大于实际的平均水平(1%),这就是Weil (1989)的无风险利率之谜。

事实上,将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合并在一起,就是说不可能找到同时满足溢价方程和无风险利率方程的参数α。

三、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具体讨论

虽然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比传统资产定价理论更加贴近实际,但是也要接受实证的检验。而检验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方法是,检验所提出的资产定价模型能否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如果不能够解释这些谜,说明所提出的模型得不到实际数据的支持,需要进一步的重新研究。围绕这一思路,金融学家通过引入财富偏好、习惯形成、追赶时髦、损失厌恶、嫉妒等行为因素来重新构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从而形成繁荣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家族。

11财富偏好

财富偏好是个古老的概念,起源于Max Weber 的资本主义精神假说(The S pirit of Capitalism ):投资者积累财富不仅是为了获取财富所带来的消费品,而且是为了财富本身所带来的满足感。财富偏好可以用来解释像比尔?盖茨和李嘉诚这样的巨富拥有几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却仍然非常努力工作。K urz (1968)首次将财富偏好引入效用函数,不过他的具体做法是将资本存量引入效用函数。Z ou (1994,1995,1998)则开始了对财富偏好的现代研究,将财富偏好引入了增长理论,用以解释经济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

财富偏好(Preference for Wealth )定义为,除了消费之外,投资者的财富也是效用函数中的变量,表示为c

(c t ,W t )。也就是说,投资者不但通过享受其消费品,

而且通过占有财富,而得到效用。财富的边际效用大

于0。①。Bakshi 和Chen (1996a )

首次研究基于财富偏

好的资产定价理论,在Merton (1969,1971)基础之上求解了基于消费偏好的消费-投资组合模型,并得到了相应的资产定价模型

μi -r =-cu cc u c σi ,c -Wu cW

u c σi ,W

其中影响风险资产的收益率的风险来源,除了来自消

费的风险之外,还有来自财富的风险。

Bakshi 和Chen (1996)的基于财富偏好的资产定价

模型和通过引入递归效用函数而得到的基于财富的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两因素模型:资产的风险溢价依赖于其消费风险和财富风险。虽然两类模型形式相同,但是内在机制完全不同。在Bakshi 和Chen 的模型中,投资者的消费和财富都是其效用函数中的变量,那么投资者不但关心其消费的波动,也关心其财富的波动。因此,投资者持有风险资产,不但对冲资产的消费风险,而且对冲资产的财富风险。

财富偏好有助于解释无风险利率之谜。下面简单地说明这一点。投资者的消费-投资组合选择问题为

max E t {

j =0

βj

u (c t +j ,W t +j )},预算约束条件不变。使

用动态规划,可以得到S DF 模型为1=E t [M t +1R %t +1],其中随机贴现因子为

M t +1=β

u c (c t +1,W t +1)+u W (c t +1,W t +1)

u c (c t ,W t )

由于t 时的无风险利率R bt 等于1ΠE t (M t +1),那么立即得到

R bt =

u c (c t ,W t )

βE t [u c (c t +1

,W t +1)+u W (c t +1,W t +1)]

由于消费和财富的边际效用都是正数,所以很容易发现:财富偏好越强烈,即u W (c t +1,W t +1)越大,那么无风险利率R bt 就越小。因此财富偏好可以用来帮助解释无风险利率之谜。

但是,财富偏好很难解释股票溢价之谜。K uznitz

(2001)通过实证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财富偏好不能

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其实,在Bakshi 和Chen (1996a )的实证分析中,对股票溢价之谜的解释能力非常有限:只有非常少和特殊的参数才能使得随机贴现因子位于

Hansen 2Jagannathan 界之上。

21习惯形成

习惯形成(Habit F ormation ,Habit Persistence )是指投资者的偏好不但依赖于当前的消费水平,还依赖于习惯,可以描述为u (c t ,h t ),其中习惯变量h t 与投资者过去的消费水平有关。习惯形成描述了投资者心理的一个基本特征:重复刺激减弱了对刺激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Cam pbell 和C ochrane ,1999)。习惯越大,投资者从当期消费品所得到的效用水平就越小,即习惯的边际效用小于0。

1

2

1①②Sm ith (2001)在Bakshi 和Chen (1996a )基础上,引入递归效用函数,进一步研究了财富偏好影响资产价格的方式。

财富偏好与货币理论中的MIU (M oney in Utility ,效用函数中的货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MIU 是指,投资者的消费和所持

有的实际货币余额是效用函数中的两个变量。引入MIU ,是为了让货币具有价值。

十多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使用习惯形成研究金融的论文。C onstantinides (1990)在Merton (1969,1971)基础之上求解了引入习惯的消费-投资组合模型,并使用最优解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和消费平滑之谜。

Sundaresan (1989)研究了基于习惯形成的资本资产定价

模型。Abel (1990)使用习惯形成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

Carroll (2000)、Cam pbell 和C ochrane (1999)和Cam pbell (2000)研究了习惯形成对资产定价的影响。Fers on 和C onstantinides (1991),Boldrin 、Christiano 和Fisher (1997),Haug (2001)和Li (2001)也研究了习惯形成对资产价格

的影响。

习惯因素引入资产定价主要体现在效用函数的重新构造上,比如Abel (1990)把效用函数构造为u =(c t Π

h t )

1-α

Π(1-α),h t =c γt -1;Carroll (2000)把效用函数构造

为u =(c t Πh γt )1-α

Π

(1-α),h t +1=h t +λ(c t -h t );Cam pbell 和C ochrane (1999,2000)把效用函数构造为u

=(c t -h t )1-α

Π(1-α),log[(c t -h t )Πc t ]服从AR (1)过

程;C onstantinides (1990)把效用函数构造为u =(c t -h t )

1-α

Π

(1-α),其中连续型习惯定义为dh t =(b ×c t -a ×h t )dt ;Sundarensan (1989)把效用函数构造为u =-

exp (-<1c t +<2h t )Π<1,dh t =b (c t -h t )dt 。表面上看,

效用函数的构造仅仅是一种数学技巧,但实质上是金融学家对投资者行为的重新理解,为了深入解释习惯因素对资产定价的影响,金融学家通过在效用函数中引入不同的习惯测度指标,使得我们可以运用现实的数据来检验习惯和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

按照这些理论,习惯形成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可表述为如下逻辑:为了简便起见,采用最简单的习惯定义方法h t =h t (c t -1)。投资者的消费-投资组合选择问题为E t {

j =0

βj

u (c t +j ,h t +j )},预算约束条件不变。

投资者的状态变量为财富W t 和习惯h t ,控制变量不变。使用动态规划可以得到1=E t [M t +1R %t +1],其中随机贴现因子定义为

M t +1=β

u c (t +1)+βE t +1

u h (t +2)

5h t +25c t +1

u c (t )+βE t

u h (t +1)5h t +1

5c t

,

此处记号u c (t )表示t 时消费的边际效用,即5u (c t ,

h t )Π5c t 。为了使用习惯形成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

险利率之谜,进一步采用Abel (1990)的效用函数形式,其中若γ为0,那么习惯参数h t 恒等于1,从而效用函数退化为CRRA 型效用函数。与差型的习惯相比,乘积型的习惯不会导致负无穷大的效用水平(Carroll ,

2000)。将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代入S DF 模型,得到

1=E t β

H t +2

E t (H t +1)

c t c t -1

γ(α-1)

c t +1

c t

R %

t +1

此处记号H t +1≡1-βγλ1-α

t +1λ-γ(1-α)t

,其中λt +1≡y t +1Π

y t 是红利增长率。

Abel (1990)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选取γ等于1,通

过调整参数α,可以使股票溢价(股票收益率与债券收益率之差)达到所要求的6个百分点,同时债券收益率维持低的水平。因此,Abel 所提出的模型可以用来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

31追赶时髦

追赶时髦(Catching up with the Joneses )是指,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定义在投资者自己的当前的消费水平和滞后一期的经济中的平均总消费水平之上。也就是说,投资者关心的不是自己的消费水平,而是相对消费水平。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u (c t ,h t ),其中偏好参数h t

=h t (C t -1),此处C t -1是t -1时经济中的平均总消费,

即t -1时经济中所有投资者的消费总和除以总人数。

Cam pbell 和C ochrane 所定义的外在型习惯(External Habit )实际上就是追赶时髦;而内在型习惯(Internal Habit )则为本文前面所定义的习惯形成。

使用动态规划可以得到基于追赶时髦的S DF 模型

1=E t [M t +1R %

t +1],其中随机贴现因子定义如下

M t +1≡βu c (t +1)Πu c (t )

由于所有投资者的偏好都是相同的,所以在均衡中的每一时间都有c t =C t =y t 成立。Cam pbell 和C ochrane 用来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以及其他实证问题。

Abel (1990)的基于追赶时髦的效用函数具体形式

为(c t Πh t )1-αΠ(1-α),h t =C γ

t -1。代入上述的随机贴现

因子,得到如下定价方程

1=E t [β(c t Πc t -1)

γ(α-1)

(c t +1Πc t )-αR %

t +1]

由于此期和滞后一期的消费增长率都进入资产定价方程,所以代表性投资者的追赶时髦行为会影响经济中所有资产的均衡收益率。利用滞后一期的消费增长率在当前是可测的这个事实,并将股票的资产定价方程

减去债券的资产定价方程,可以发现股票溢价方程等同于基于CRRA 效用函数的股票溢价方程。也就是说,追赶时髦行为并不影响股票溢价。

虽然追赶时髦不影响股票溢价,但是可以影响无风险利率。在基于追赶时髦的资产定价方程中,通过调整参数γ可以得到低水平的无风险债券收益率。而股票溢价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但是,这将显著地增加模型中无风险利率的波动率,而实际中无风险利率的波动率是非常小的。

2

21

41嫉妒

嫉妒(Envy )是指,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定义在投资者自己的当前消费水平和当前的经济中的平均总消费水平之上,表示为u (c t ,C t )。G ali (1994)和G ollier

(2003)研究了基于嫉妒的资产定价模型。

①嫉妒与追赶时髦都具有消费外在性,只是外在性影响偏好的时间不同:追赶时髦的消费外在性是一阶滞后的,而嫉妒型的消费外在性是即时的。Abel (1999)构造了一个基于这两种消费外在性的效用函数,并研究了一般均衡下资产的风险溢价和期限溢价。

G ali 的效用函数的形式为u (c t ,C t )=c 1-αt

C γ

αt Π

(1-α

)。注意到在均衡中代表性个体的消费等于当前经济中的平均总消费水平,也等于树的红利。使用动态规划求解投资者的规划问题,得到如下欧拉方程

1=E t [β(c t +1Πc t )

-α(1-γ

)R %

t +1]

当γ=0时,G ali 的效用函数退化为CRRA 型效用函数,欧拉方程退化为存在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的情形。当γ>0时,C t 进入了效用函数,消费具有外在性,γ进入了Euler 方程。因此,消费外在性确实对资产定价有影响,这是G ali 的主要贡献。

但是,G ali 的基于嫉妒的效用函数无法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这一点无需做实证分析即可得到验证。将α(1-γ)视为一个整体。由于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是指,无法找到合适的参数α同时满足溢价方程和无风险利率方程。所以由上述方程可知,同样也无法找到α(1-γ)使得同时满足溢价方程和无风险方程。既然无法找到α(1-γ),那么也就无法找到参数α和γ使得两个方程无法满足,也就是说,Cali 的效用函数仍然存在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因此,研究参数α和γ的定义也就没有了意义。

G ollier 的效用函数也无法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和无

风险利率之谜。G ollier 的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为u

(c t ,C t )=(c t C -θt )1-αΠ(1-α),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如

下S DF 模型

1=E t [β(c t +1Πc t )-θ(1-α

)-αR %t +1]

同样,无法找到值θ(1-α

)+α,以同时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

51递归效用函数

对风险的规避和对跨期替代的规避是投资者的两种不同行为,一种是对期内风险的规避,另一种则是对跨期消费波动的规避。然而,在经济学中普遍使用的

CRRA 效用函数中,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等于跨

期替代弹性系数的倒数,没有将这两种行为区分开来。

E pstein 和Z in (1989,1991)和Weil (1989,1990)在K reps 和P orteus (1978)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提出了更加

灵活的递归效用函数②,推广了传统的时间可分、状态可分效用函数。递归效用函数中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系数分别由两个独立参数刻画,不再互为倒数,从而将风险规避和跨期替代两种不同行为区分开来。递归效用函数是指投资者的值函数为如下形式

V (W t )=max (1-β)c 1-ρ

t

+β[E t (W t +1)]1-ρ

1-α

1-α

1-ρ

其中α是相对风险规避系数,1Π

ρ是跨期替代弹性。若α等于ρ,偏好就回到了传统的可分效用函数。T allarini

(2000)的风险敏感偏好(Risk 2sensitive preference )也是一

种特殊的递归效用函数,其中的跨期替代弹性系数等于1。使用随机动态规划可以得到S DF 模型1=E t

[M t +1R %

t +1],此处随机贴现因子为

M t +1=β(c t +1Πc t )

-ρ1-α1-ρ(R m ,t +1)ρ-α

1-ρ

其中R m ,t +1是市场组合收益率。

将递归效用函数应用于资产定价领域的研究工作很多。这些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研究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Weil ,1989;Cam pbell ,

1999)、资产定价模型(Smith ,2001;Seckin ,2000;Cam pbell ,1993;Restoy 和Weil ,1998,Du ffie 和E pstein ,1992)、最优消费和最优投资组合(Svenss on ,1989;Weil ,1990;Dumas 、Uppal 和Wang ,2000;Schroder 和Skiadas ,1999)。

引入递归效用函数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分解投资者的跨期替代和风险规避两种不同的行为,从而可以建立更加灵活的资产定价模型。如果所有的资产收益率都服从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分布,那么资产的溢价等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乘以资产的

消费风险(Weil ,

1989)。

③因此,可以采用足够大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来产生高的股票溢价(Lucas ,2003),从而避免了无风险利率之谜。

3

21①②③Restoy 和W eil 将预算约束方程进行迭代将财富替换出去,从而得到没有市场组合的资产定价方程;而Cam pbell (1993)通过

预算约束方程把消费替换出去,从而得到没有消费数据的资产定价模型。当资产收益率服从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分布时,他们的模

型都退化为W eil 的定价模型。

递归效用函数(Recursive utility function ),也称为递归偏好(Recursive preference )、广义等弹性偏好(G eneralized is oelastic

preference )、随机微分效用(S tochastic differential utility )和非期望效用函数(N on -expected utility function )。

嫉妒在一些文献中也称为K 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与追赶时髦相对应。

61损失厌恶

K ahneman和T versky(1992)认为投资者不但厌恶风险,而且厌恶损失。并使用基于财富的效用函数给出了损失厌恶的定义(Loss aversion)

v(X)=

X0188,X>0 -2155(-X)0188,X<0

其中X为正表示财富的增值,为负表示损失,参见Benartzi和Thaler(1995)。可以看出损失所减少的效用的绝对值要大于增值所增加的效用。因此,即使经济的大衰退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损失厌恶型的投资者也非常惧怕。虽然股票的期望收益率远大于债券的收益率,但是由于在经济的大衰退中,股票比债券贬值的幅度大得多,所以投资者仍然愿意持有收益较低但不易贬值的债券。这就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

Barberis,Huang和Santos(2001)在Lucas(1978)基础上,将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定义在消费和财富的波动之上,从而投资者不但规避消费风险,还规避财富的损

失:u=

c1-α

t

1-α

+b0βv(X t,S t+1,z t),其中S t表示股票持

有数额,状态变量z

t

度量投资者的损失占股票持有数额的比例。可以得到如下S DF模型

1=E t[β(c t+1Πc t)-αR bt]和

1=E t[β(c t+1Πc t)-αR st+1]+E t[b0β^v(R st+1,z t)]

其中^v的定义与函数v的定义有关。

Barberis,Huang和Santos(2001)的模型可以用来解释股票溢价之谜,但是仍然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使用S DF模型所计算出来的无风险利率高达近4个百分点。因此,损失规避型偏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Berkelaar和K ouwenberg(2000)则进一步指出,损失规避偏好连股票溢价之谜也解释不了。

71主观贴现因子

描述投资者的偏好除了即时效用函数外,还有主观贴现因子。主观贴现因子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效用的评价,因而间接对投资者的消费和均衡资产价格有重要影响。但是,主观贴现因子在经济学中没有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一直被认为是外生给定的常数。近几年来,开始出现一些研究主观贴现因子的论文,并用来研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经济学中一般假定主观贴现因子小于1:对于同样数量的消费品,投资者不愿意推迟消费,因而要对享受未来消费品获得的效用进行贴现。K ocherlakota(1990)打破了这个金科玉律,证明了在增长的经济中,即使主观贴现因子大于1,也可以存在具有正利率的竞争性均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无风险利率之谜和股票溢价之谜。

Becker和Mulligan(1997)建立了主观贴现因子内生决定的理论框架。模型中的主观贴现因子不再是常数,而是利率水平和投资者的收入的函数。而这些变量的随机性将会使得主观贴现因子是随机波动的,从而增加了资产价格的波动性。Mehra和Sah(2002)将主观贴现因子的波动称为情绪波动,①并进一步研究了主观贴现因子的波动对均衡股票价格的定量影响。他们通过计算发现,主观贴现因子的1个百分点的波动可以导致股票价格高达几十个百分点的波动。也就是说,投资者情绪的较小波动,可以引起股票价格的很大波动。从而解释了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性。

Laibs on(1996,1997)研究了时间不一致的主观贴现因子,将传统效用函数写为

u(c t)+δE t{∑∞j=1βj u(c t+j)}

在上述偏好中,如果参数δ等于1,那么效用函数就退化为传统的可分效用函数,此时s期的贴现因子为βs。如果参数δ小于1,那么s期的贴现因子是双曲贴现函数(Hyperbolic discount function),可以记为(1+ηs)-ρΠη,其中η和ρ是两个正数(详见Laibs on(1997))。Laibs on (1996)研究了双曲贴现函数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并发现跨期替代弹性系数小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倒数。Barro(1999)研究了双曲贴现函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但是,双曲贴现函数不能有助于解决资产定价的经验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具有双曲贴现函数的欧拉方程看出这一点。Laibs on(1996)在非随机经济中得到如下欧拉方程

1=β

1-β

1-β(1-δ)

(δ-1)+1

u′(c t+1)

u′(c t)

R t+1

当参数δ等于1时,这个欧拉方程退化为普通情形。从上述方程可以发现,相对于传统情形,参数δ小于1时的无风险利率会上升,这将使得无风险利率之谜进一步恶化。当然,这个分析是建立在非随机欧拉方程基础之上的,还需要在随机欧拉方程中进一步研究双曲贴现函数对股票溢价的影响。这是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和展望

为了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行为资产定价理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现代金融学

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巨大优越性,在于可以保持随机贴现因子模型形式不变,仍然兼容C AP M和均值-方差资产组合选择模型等金融学经典理论。从而保证了理论发展的延续性,并且整个金融学的框架保持不变。因此,从本质上讲,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只是对随机贴现因子的进一步挖掘,对以资产定价理论为核心的金融学的深入发展。对于经典金融学而言,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不是革命,而是发展和改良。

当然,行为资产定价理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通过引入S DF的新的决定因素来改进过去的C AP M和CC AP M模型尽管可以获得模型和经验实证上的成功,并使得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更为科学,但从理论基础上讲还是面临许多挑战。S DF和跨期相对边际效用有关,必然涉及投资者的主观评价,如果我们承认风险不过是投资者对不确定性的主观感受,并且这种感受因人而异,那么资产定价就必须考虑投资者的心理特征。理性的局限和偏好内生给金融学家带来巨大的挑战。一些学者也试图通过引入非理性和纯粹的心理活动来解释资产定价问题,最典型的就是Shefrin和S tatman(1994,2000)。在一篇题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论文中,Shefrin和S tatman(1994)以噪音交易者模型①为基础,假定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分两类:信息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前者理性预期,后者非理性。由于非理性噪音交易者的存在,导致证券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在套利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这种偏离会持续存在,反映到资产定价上,就是包含噪音交易者的β就会和C AP M中的β不一致,两者的差异就是噪音交易者风险。

噪音交易者模型实际上就是放松了C AP M和CC AP M模型中投资者同质的假定,通过异质投资者以及非理性的引入,来理解资产定价问题。但这种模型并没有考虑产品市场的影响,在缺乏一般均衡框架的条件下,噪音交易者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就是不明确的。如C onstantinides(2002)所言,不同的收入来源可能更好地解释各种“异常”现象。Shefrin和S tatman(2000)后来显然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心理账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在该理论中,投资者如果采取单一心理账户,就会把投资组合置于同一账户中,关注不同资产之间的协方差。如果采取多个心理账户,就会把投资组合分离在不同的账户,关心每个账户的投资损益,而不是资产之间的协方差。和马克维茨早期的投资组合理论不同,Shefrin和S tatman注意

到不同的投资者心理账户可能带来相应的投资组合,那么市场组合就不能称为唯一的最优选择。不过Shefrin和S tatman并没有在此基础上改进其资产定价模型,因而这种理论至少目前还处于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边缘。

应该看到,行为资产定价理论还没有产生一个被广泛承认的模型,也没有出现一个可以用来解释大多数实证难题的模型,更没有(也不太可能)发展出像C AP M和CC AP M这样精致而美丽的经典模型。这些问题说明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现在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离一个成熟的理论还有一些差距。还有许多值得深入讨论的地方。首先,有必要研究投资者的复合行为,以及基于复合行为的资产定价理论。其次,几乎所有行为资产定价理论都是建立在Merton(1969,1971)的局部均衡投资者经济和Lucas(1978)禀赋经济基础上,经济过于简单;可以讨论引入了生产函数、货币和不完全市场等更加符合现实的经济模型。再次,可以将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函数和随机过程,推广到比正态分布和独立同分布更加符合现实的一般情形。最后,如何把行为金融理论中更多的发现引入到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中,以更加深刻挖掘驱动股票价格波动的内在力量来源,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安德瑞?史莱佛,2003,《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约翰?Y?坎贝尔,安德鲁?W?罗,艾?克雷格?麦金雷,2003,《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Abel,Andrew B.,1990,Asset Prices Under Habit F ormation and Catching Up with the Jones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 s and Proceedings,v ol.80,38—42.

Abel,Andrew B.,1999,Risk Prem ia and T erm Prem ia in

G eneral Equilibrium,Journal o f Monetary Economics,v ol.43,3—

33.

Bakshi,G urdip S.,Zhiwu Chen,1996a,The S pirit of Capitalism and S tock M arket Prices,Americal Economic Review,v ol. 86,133—157.

Bakshi,G urdip S.,Zhiwu Chen,1996b,In flation,Asset Prices,and the T erm S 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in M onetary Econom ies,Review o f Financial Studies,v ol.9,241—275.

Barberis,Nicholas,M ing Huang,and T ano Santos,2001, Prospect Theory and Asset Prices,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 v ol.Cxvi,1—53.

Barro,R obert,1999,Ramsey M eets Laibs on in The Neoclassical

G rowth M odel,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N ovember1125—1152.

Becker,G ary and Casey Mulligan,1997,The Endogenous Determ ination of T ime Preference,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 729—758.

Benartzi,Shlom o,and Richard H.Thaler,1995,M y opic Loss Aversion and the Equity Prem ium Puzzle,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v ol.110,73—92.

Berkelaar,Arjan and R oy kouwenberg,2000,Optimal P ortfolio Choice under Loss Aversion,W orking Paper.

Boldrin,M ichele,Lawrence J.Christiano,and Jonas D.M. Fisher,1997,Habit Persistence and Asset Returns in an Exchange Economy,Macroeconomic Dynamics,v ol.1,312—332.

Breeden,D ouglas T.,1979,An Intertem poral Asset Pricing M odel with S tochastic C onsum ption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ics,v ol.7,265—296.

Cam pbell,John Y.,1993,Intertem poral Asset Pricing without C onsum ption Dat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 ol.83,497—512.

Cam pbell,John Y.,1999,Asset Prices,C onsum ption,and the Business Cycles,in Handbook o f Macroeconomics,edited by J.B. T aylor and M.W ood ford,V ol1,Chapter19.

Cam pbell,John Y.,2000,Asset Pricing at the M illennium, NBER W orking Paper7589,http:ΠΠw w https://www.360docs.net/doc/225777222.html,ΠpapersΠw7589.

Cam pbell,John Y.,and John H.C ochrane,1999,By F orce of Habit:A C onsum ption2Based Explanation of Aggregate S tock M arket Behavior,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v ol.107,205—251.

Cam pbell,John Y.,and John H.C ochrane,2000,Explain the P oor Performane of C onsum ption2based Asset Pricing M odels,Jounal o f Finance,v ol.6,2863—2878.

Carroll,Christopher D.,2000,S olving C onsum ption M odels with Multiplicative Habits,Economics Letter s,V ol.68,67—77.

C ochrane,John H.,2000.Asset Pricing,U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

C onstantinides,G eorge M.,1990,Habit F ormation:A Res olution of the Equity Prem ium Puzzle,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v ol.98,519—543.

C onstantinides,G eorge M.,2002,Rational Asset Prices, Journal o f Finance,v ol.LVII,no.4,1567—1591.

Du ffie,Darrell,1996.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ew Jersey.

Du ffie,Darrell.,and L.E pstein,1992,Asset Pricing with S tochastic Differential Utility,Review o f Financial Studies,5,411—436.

Dumas,Bernard and E lisa Luciano,1991,An Exact S olution to a Dynam ic P ortfolio Choice Problem under T ransactions C osts,Journal o f Finance,46,577—595.

Dumas,Bernard,Raman Uppal,and T an W ang,2000, E fficient Intertem poral Allocations with Recursive Utility,Journal o f Economic Theory,v ol.93,240—259.

E pstein,Larry G.,and S tanley E.Z in,1989,Substitution, Risk Aversion,and the T em poral Behavior of C onsum ption G rowth and Asset Returns I:The Theoretical Framew ork,Econometrica,v ol.57

(4),937—69.

E pstein,Larry G.,and S tanley E.Z in,1991,Substitution, Risk Aversion,and the T em poral Behavior of C onsum ption and Asset Returns:An Em 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v ol. 99,263—286.

Fers on,W ayne E.,and G eorge M.C onstantinides,1991, Habit Persistence and Durability in Aggregate C onsum ption:Em pirical T ests,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ics,v ol.29,199—240.

G ali,J.,1994,K eeping Up W ith the Joneses:C onsum ption Externalities,Journal o f Money,Credit,and Banking,v ol.26(1), 1—8.

G ollier,Christian,2003,Equilibrium P ortfolios with Heterogeneous C onsum ption Externalities,W orking Paper.

Haug,Jorgen,2001,Explicit Characterizations of Financial Prices with History2Dependent Utility,Journal o f Mathematical Economics,v ol.36,337—356.

K ahneman,D.and T versky A.,1992,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ournal o f Risk and Uncertainty,V ol5,297—323.

K ocherlakota,N.,1990,on the“Discount Factor”in G rowth Econom ies,Journal o f Monetary Economics,25,43—47.

K reps,D.M.,and E.L.P orteus,1978,T em poral Res olution of Uncertainty and Dynam ic Choice Theory,Econometrica,v ol.46, 185—200.

K urz,M.,1968,Optimal Econom ic G rowth and W ealth E ffect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 ol.9,347—357.

K uznitz,Arik,2001,Direct W ealth Preference in an Endowment Economy,Ph.D.dissertation,T el Aviv University.

Laibs on,David,1996,Hyperbolic Discount Functions, Undersaving,and Saving P olicy,NBER W orking Paper5635.

Laibs on,David,1997,G olden Eggs and Hyperbolic Discounting,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M ay.443—447.

Li,Y um ing,2001,Expected Returns and Habit Persistence, Review o f Financial Studies,v ol.14,no.3,861—889.

Ljungqvist,Lars and Thomas J.Sargent,2000,Recur 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MIT Press.

Lucas,R obert E.,Jr.1978,Asset Prices in an Exchange Economy,Econometrica,v ol.46,1429—1445.

Lucas,R obert E.,Jr.2003,M acro econom ic Prior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3(1),1—14.

M as2C olell,Andreu,M ichael D.Whinston,and Jerry R.

G reen,1995,Microeconomic Theory,Ox 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 ork.

M ehra,Rajnish and Edward Prescott,1985,The Equity Prem ium:A Puzzle,Journal o f Monetary Economics,v ol.15(2), 145—162.

621

M ehra ,Rajnish and Raaj Sah ,2002,M ood fluctuations ,Projection Bias ,and V olatility of Equity Prices ,Journal o f Economic

Dynamic and Control ,26,868—887.

M erton ,R obert C.,1969,Lifetime P ortfolio Selection under Uncertainty :The C ontinuous 2T ime Case ,Review o 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 ol.51,247—257.

M erton ,R obert C.,1971,Optimum C onsum ption and P ortfolio Rules in a C ontinuous 2T ime M odel ,Journal o f Economic Theory ,v ol.3,373—413.

Rabin ,M attew ,2002,“A Perspective on Psychology and Econom ics ”,UC Berkeley ,Department of Econom ics ,W orking Paper N o.E o2—313.

Restoy ,Fernando and Philippe W eil ,1998,Approximate Equilibrium Asset Prices ,NB ER ,Working Paper ,W6611.

R oll ,R.,1977,“A Critique of the Asset Pricing Theory ’s T ests 2Part 1:On Past and P otential T estability of the Theory ”,

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ics ,4,p129—176.

Samuels on ,Paul A.,1969,Lifetime P ortfolio Selection by Dynam ic S tochastic Programm ing ,Review o 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 ol.51,239—246.

Schroder ,M ark and C ostis Skiadas ,1999,Optimal C onsum ption And P ortfolio Selection with S tochastic Differential Utility ,Journal o f

Economic Theory ,v ol.89,68—126.

Seckin ,Aylin ,2000,Habit F ormation with Recursive

Preferences ,Working Paper .

Shefrin ,Hersh and S tatman M.,1994,Behavi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 ,Journal o 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 ol.

29,N o 3,323—349.

Shefrin ,Hersh and S tatman M.,2000,Behavioral P ortfolio Theory ,Journal o 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 ol.35(2),127—151.

Sm ith ,W.T.,2001,H ow D oes the S pirit of Capitalism A ffect S tock M arket Prices ?The Review o f Financial Studies ,v ol.14(4),1215—1232.

Sundaresan ,Suresh M.,1989,Intertem porally Dependent Preferences and the V olatility of C onsum ption and W ealthlt ,The

Review o f Financial Studies ,v ol.2,no.1,pp.73—89.

Svenss on ,L.E.O.,1989,P ortfolio choice with non 2expected utility in continuous time ,Economics Letter s ,30(4):313—317.

T allarini ,Thomas ,2000,Risk 2sensitive real business cycles ,

Journal o f Monetary Economics ,45,507—532.

W eil ,Philippe ,1989,The Equity Prem ium Puzzle and the Risk 2Free Rate Puzzle ,Journal o f Monetary Economics ,v ol.24(3),401—21.

Z ou ,H.,1994,“The S pirit of Capitalism and Long 2Run G rowth ”,European 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 ,v ol.10(2):279—293.

Z ou ,H.,1995,“The S pirit of Capitalism and Savings Behavior ”,Journal o 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 ol.28,131—143.

Z ou ,H.,1998,The S pirit of Capitalism ,S ocial S tatus ,M oney ,and Accumulation ,Journal o f Economics ,v ol.68(3):219—233.

A Survey of Behavior Asset Pricing Theory

Chen Y anbin &Zhou Y ean

(School of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Abstract :H ow to describe the investors ’behavior is the main clue of asset pricing theory in these 50years.The behavior asset pricing theory are proposed by m odifying the utility function in CC AP M m odel ,explores the investors ’behavior thoroughly.This paper constructs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 ork for behavior asset pricing m odels ,studi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ramew ork and behavior finance ,and uses the framew ork to summarize s ome behavior asset pricing m odels.At la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rection of behavior asset 2pricing m odels.

K ey Words :behavior asset 2pricing theory ;utility function ;consum ption capital asset pricing m odel JE L Classification :E21,G 11,G 12

(责任编辑:黎 明)(校对:林)

7

2

1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名称:认知心理学 姓名:张瑞 学号: 201141000144 学院:心理学院 班级:应用心理学一班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后来哲学家塞尔(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最终使其成为语言学以及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将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概述,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近几年来言语行为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字: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综述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研究重点,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起到极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在理论上越来越完善,取得不少新的发展和成就,同时它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如今,言语行为理论已被应用于研究语言中的多种现象,并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他“把语言视为一种游戏,是对语言的分析从语形和语义的层面转向于语用层面,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使用,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有价值”[1]。奥斯汀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意义使用论”的启示下,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奥斯汀划分了“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 。奥斯汀把表达有所述之言的句子称为“表述句”,而把表达有所为之言的句子称作“实施行为句”,简称“施为句”。表述句的目的在于以言指事,而施为句的目的是以言行事[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简单的两分法并不科学,表述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施为句。所以在这种理论的缺陷上,奥斯汀又发展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也就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第二阶段。他把言语行为分为“以言指事”( locutionary act) 、“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 、“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act) 三类。在这三类行为中,语用研究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因为它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所以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言外行为上。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美国哲学家塞尔(J.R Searl) 继承并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把对言语行为的理论和对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3]。塞尔认为奥斯汀对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只是对施为动词的分类。塞尔把以言行事行为重新分为五类: 断言类( assertives) 、指令类(directives) 、承诺类( commissives) 、表达类(expressives) 、宣告类(declarations)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发展是他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就是解决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句的字面意思和说话人的言外之意的关系问题,同时强调了语境和交际者双方共有的知识在理解话语时的重要性[4]。 奥斯汀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言交际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让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拓宽了应用的范畴。 奥斯汀认为施事行为是规约行为。但事实上,自然语境中的施事行为与仪式、典礼这种高度程式化的语境中的施事行为绝然不同,而且规约性更小。现实生活中只有小部分施事行

资产定价:理论演进及应用研究.

资产定价:理论演进及应用研究 摘要: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本文通过对资产定价理论的综述,揭示了从传统资产定价理论到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演进脉络,并对各理论及相应模型的內涵和应用进行了描述,最后对传统资产定价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理论进行了比较,以期对我国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资产定价;传统资产定价理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最系统、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从1900年Bachelier开始研究到现在的一个多世纪中,有关资产定价的研究汗牛充栋,并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局面催生出了诸如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等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可以划分为传统资产定价理论阶段和行为资产定价理论阶段两个阶段。无论是传统资产定价理论还是行为资产定价理论都对金融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传统资产定价理论阶段 传统资产定价理论阶段的特征是资产定价理论大都基于传统金融学的若干假设提出,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卓有影响的理论,如最优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无套利定价理论(APT)和消费基础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CAPM)等。这一阶段是资产定价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阶段,开创了资产定价理论专门研究的先河,为后续的行为资产定价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 Markowiz于1952年提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以减少投资者总量风险。其风险分散原理是:多种证券组合的总收益等于个别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而组合的总风险可以比个别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小。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金融学这一学科正式确立。 Markowiz的模型以资产回报率的均值和方差作为选择的对象,而不去考虑个体的效用函数。一般来说,资产回报率的均值和方差并不能完全包含个体作

言语行为理论论文

语用学中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引言 很久以来,哲学家(或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的条件等。语言学家奥斯汀则认为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由此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理论第一次在西方学术界把言外之意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应。 二、言语行为理论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兰索·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在1962年发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论言有所为》)被认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著作和核论。奥斯汀在探讨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人说出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许多其他行为。换言之,语言不仅是描述和陈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奥斯汀针对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了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着三种言语行为,即以言指事或表述性言语行为、以言行事或施为性言语行为和以言成事或成事性言语行为。继奥斯汀之后,其弟子—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在继承和批判他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以言行事行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系统化、严格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手段,人们是在以言行事,一切语言交流都包括言语行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但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符号、词、句子或者这些符号、词、句子的标型,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不同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一种言语来表达,同一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得以实现。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意思而不是语言本身的意思;对于一种结构的研究往往是对意义、语言的使用以及言外之意功能的预设。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之处

金融资产定价理论

金融资产定价理论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225777222.html,/) 金融资产定价理论(Financial Asset Pricing Theory) 金融资产定价理论的概述 金融学主要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潦的最优配置,资产时间价值,资产定价理论(资源配置系统)和风险管理理论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资源配置系统中核心问题就是资产的价格,而金融资产的最大特点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金融资产的定价也就是金融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目前,金融资产的定价主要包括以股票、债券、期权等为代表的单一产品定价以及采用风险收益作为研究基础的资产组合定价理论、套利理论和多因素理论等。不同的定价理论和方法是随着时间发展,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修正改进的,使其逐步与现实要求接近。 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方法的概述 金融资产定价是当代金融理论的核心,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量化是金融资产定价的基础。金融资产价格是有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共同决定的。 (一)现金流贴现方法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增值,因而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难以比较其价值。要对未来现金流贴现,关键的是折现率的确定。而贴现率不是任意选择的,应该是由市场决定的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同一笔资金用于除考察的用途之外所有其他用途中最好的用途所能得到的收益率。机会成本是市场反映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而资产的收益率(资本成本)一定与该资产的风险水平对应。一般来说,较高风险的资产一般对应较高的收益率。在金融实践中,折现率往往用一个无风险利率再加上一个风险补偿率表示。无风险利率是指货币资金不冒任何风险可取得的收益率,常用国库券的短期利率为代表;风险补偿率取决于金融资产风险的大小,风险越大需要的风险补偿率越高,因此折现率的确定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无风险利率和风险补偿率。 理论上,不同期间使用不同的贴观率进行贴现,因为资本的机会成本在不同时期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既是说,同一资产的收益率对于不同的投资期限是不一样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是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价格变量之一,它直接决定了相关金融产品的定价和利率风险的管理。利率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证券的到期收益率和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它对于利率风险的管理和金融资产的定价十分重要。 (二)投资组合理论(MPT) 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1952)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是现代金融学的开端。在基本假定:(1)所有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的,(2)所有投资者处于同一单期投资期,(3)投资者根据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选择投资组台的条件下,投资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的效用是关于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函数,使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期望收益率最高或者在给定期望收益率水平风险最小。理性的投资者通过选择有效的投资组合,实现期望效用最大化。这一选择过程借助于求解两目标二次规划模型实现。模型的本质是使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的应用 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对言语行为的关注有助于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语用意识。在此,我对“请求”、“拒绝”和“撒谎”的言语行为进行一个讨论。 2.1“请求”言语行为 “请求”是一种使役性的言语行为,它的使用涉及到面子的威胁也就是礼貌及其程度问题。因此,人们在运用表示请求的言语时为了顾全面子,通常都不会直截了当的发出请求,而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和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 (1) 嗨,小张,我的自行车坏了,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我明天一定还你。 例(1)是一个请求借用自行车的言语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此类的话语随处可见。例(1)这一长串话语所表达的中心就是“借一下你的自行车”这一中心行为,其他部分都是服务于该中心的附加性话语,其中“嗨,小张”是一种称呼语,用于打招呼,表示友好,引起对方注意;“我的自行车坏了”是一个信息的陈述,是提供请求原因的辅助性话语,为之后所实施的请求的言语行为创造条件;“可不可以…?”是人们实施请求行为时采用的委婉形式,有助于降低请求产生的驱使性;“我明天一定还你”则是实施请求的后置辅助性话语,它可以推动促成该行为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言语行为在具体运用于请求时,根据语境添加大量的附加性话语请求功能的顺利完成。 2.2“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有时候也就是我们汉语所指的“婉言谢绝”、“断然拒绝”、“一口回绝”等说法,拒绝言语行为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而且形式多种多样。例如, (2)女儿:妈妈,我去逛街了 母亲:不可以,写作业! (3)小王:小明,你把橡皮擦借我用下吧 小明:上次你都不借我 (4)甲:明天下午去打球吧! 乙:我明天有课 (5)甲:请问考试是在什么时间啊?

[浅谈,言语,行为,其他论文文档]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学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 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 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 peech ActZheo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1.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首先提出的。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做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 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奥斯汀认为,传统语法把句子按其功能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类型,这不利于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因为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奥斯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在《以言行事》中奥斯汀首先区分了表述性(con-stative)和施为性(perFom}ative)话语。表述性话语指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施为性话语则具有行事能力,说出来就是一 种行为,可以表达许诺、道歉、指责、感谢、祝贺等。例如:I visit her once a month.它的意思并不是“我”现在去拜访她,而是陈述“我每月去拜访她一次”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它是表述性话语。而I ad-vise him not to give up trying.这句话不是要陈述“劝告”这件事,而是说话人“我”在说话的过程中实施了“劝告”这个行为,所以它是施为性话语。两者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表述性话语是描写某一事件的过程或状态,因而有真假之分。施为句是用来实施某种行为的,说话本身就是在做一件事,因此无真假之分,但有合适不合适之分。随着研究的深人,奥斯汀又把施为句分成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两类。显性施为句即他原先所说的施为句(该句子的主要特征为:主语是第一人称,时态是现在时,谓语动词是行事动词),如:” I orderyou to close the door”o隐性施为句则指不具备上述特征的许多其他种类的语句,如:” Close the door”。这类句子大都可以加上显性施为句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变成显性施为句,如“( I order you to) clouse t he door”。

资产定价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综述

资产定价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综述 资产定价理论是金融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金融学研究中最系统、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资产定价与公司财务、金融市场及机构一道构成了现代金融学的三大核心研究领域,其理论价值和实证魅力对众多的研究者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使得无数的研究人员前仆后继,不断推动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从1900年巴舍利耶(Bachelier)开始到现在的一个多世纪中,有关资产定价的文献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据说最早规范研究资产定价的论文可以追溯到伯努利(Bernoulli)于1738年发表的论文,距今已经接近300年了。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资产价格定价理论没有受到经济学家的重点关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凯恩斯(Keynes)的“选美论”;另一种至今依然存在的理论就是股票价格的“内在价值”决定方式,其基本的分析范式是利用会计和法律工具来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从而获得不同证券的“内在价值”,这个时代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资产定价理论 关于资产定价理论的起源已经难以考证,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包括1738年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发表的拉丁论文《关于风险衡量的新理论》和1900年法国数学博士路易丝·巴彻利尔(Louis Bachelier)完成的博士论文。其中,巴彻利尔以当时看来全新的方法对法国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奠定了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投机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将股票价格变化视为随机过程,并且提出了价格变化服从鞅过程。他试图运用这些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股票价格变化的规律性,因此巴彻利尔的理论不仅在数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的B-S期权定价公式有直接的影响。 在巴彻利尔之后,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证明了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股利决定的,提出了重要的股利折现模型。威廉姆斯于1938年出版了《投资价值理论》,详细介绍了股利折现模型,该书对投资学和金融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的研究者对股利折现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现金流贴现模型。

01言语行为理论评述

言语行为理论评述 申开敏 (昭通师专外语系,云南昭通 657000) 一、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Saussure,1857-1913)指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而首先提出语言使用问题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他在《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中不仅首先探讨了语言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研究了其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本身为何是一种行动。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言语取效不仅是文字句法的语义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语用问题。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已成为当今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来源于以下假设: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任何表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行为。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者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者若干个上面列举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实现还可能给听者带来某些后果。奥斯汀认为,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顾芸英,1986),也有学者把它们称作话语行为(或说话行为)即以言指事、语现行动(或施事行为)即以言行事、语导行动(或取效行为)即以言成事。 言外行为是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通过协定的步骤与协定的力而取得效果,所以言外行为是协定的(conventional)(王正元,1996)。而言后行为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因此是不确定的。由于“言内行为”属于语言体系的范围,“言后行为”本身又不是语言行动,而且听者的反应也不是一个语言过程,而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所以语言学家过去不大讨论“言后行为”,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言外行为”上。只是最近,一些学者才将语言问题与认知心理相结合,写出了颇具价值的文章,从而拓宽了语言的研究领域。 奥斯汀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即,判定语、裁定语、承诺语、阐述语和行为语(behabitives)。(奥斯汀把语用行为分为判定式(verdictives)、执行式(exercitives)、承诺式(commissives)、表态式(behabitives)和阐述式(expositives)等五类。)后来,塞尔(J.R.Searle)批评了这一分类,把言外行为分为“新五类”:即,断言、指令、承诺语、表情语和宣布。 二、关于间接言语行为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出了大量哲学论述。其中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影响最大,他将言语系统化,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直接通过话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这是直接的言语行为;当我们通过话语形式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这就称作间接言语行为。简单地讲,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外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顾曰国,1994),也可以说成是:“通过施行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J.R.Searle,1975) 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陈述句不是陈述,祈使句不是祈使,疑问句不是疑问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候,发话者说出一句话,借此表示该句字面意思,但同时又表达字面之外的其他意思,也就是说,话语意义与语句本身意义不完全一致。如:“Can you give me the book?”字面意思是询问听话人是否有此能力,但其言外之意则往往是请求。该请求是以询问形式发出的,但还要表达请求这一言语行为。至于如何理解像“It’s cold in here.(这儿很冷)”这类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发话者可能真的是陈述这一事实,也可能是请求对方关上窗或门,或打开电暖气。遇到这种情况时,听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 目录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展开 本段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言外行为是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行为。言后行为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本段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美国的哲学语言学家约翰.舍尔(Searle)对言语行为有了深入的探讨,参考实施言外行为的恰当条件(准备条件、诚意条件、命题内容条件、根本条件)对言语行为间接指令进行分类。对实施间接指令的各种方式即“指令”这一行为所涉及的几个因素出发考虑:说话人

(发出指令者)、听话人(指令对象)和说话人想要听话人去做的动作。例如,在餐桌上请别人递一下盐瓶,可以有以下各种间接的形式。 以说话人为出发点: a)陈述愿望 I would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b)询问愿望 * Would I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听话人为出发点: 1a)陈述能力 You can pass me the salt. 1b)询问能力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2a)陈述意愿 You want to pass me the salt. 2b)询问意愿 Would you mind passing me the salt? 3a)陈述将来的动作 You will pass me the salt. 3b)询问将来的动作 Will you pass me the salt? 以动作为出发点: a)陈述理由 The soup is not salty enough. b)询问理由 Wouldn't it be a good idea if we add some salt to the soup? 他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每一类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目的。这五大类是:阐述类:陈述或描述说话者认为是真实的情况; 指令类: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情;

国内外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研究的方法回顾与反思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9, 7(3), 384-391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225777222.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25777222.html,/10.12677/ml.2019.73051 Retrospection and Reflection on Speech Act Theory Applying into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 at Home and Abroad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19 Years (2000~2018) Papers of Domestic SSCI, CSSCI and Core Journals and Journal of Pragmatics Meng Wang, Weiwei F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Jun. 3rd, 2019; accepted: Jun. 17th, 2019; published: Jun. 27th, 2019 Abstract This paper chooses 76 articles published in domestic SSCI, CSSCI and core journals and 101 ar-ticles published in Journals of Pragmatics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act theory to literature from 2000 to 2018 for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reviews its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plore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act theory in literature research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n China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different ob-jects and themes need to be improved in diversity, standardization and scientificity. Finally,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act theory to literar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act theory to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peech Act Theory,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国内外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研究的方法回顾与反思 ——基于国内SSCI、CSSCI和核心期刊与国外Journal of Pragmatics期刊19年(2000~2018)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王孟,樊葳葳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

第22卷第1期2008年1月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V ol.22N o.1 Jan.2008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3 陈蔼琦 曾淡君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50) [摘 要] 文章先借助语料库研究教师语言的形式和特征,再以言语行为等理论为指导,分析教师语言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然后提出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帮助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使教学事半功倍,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教师语言;教学语言;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44(2008)01-0054-04 一、引言 所谓教师语言,是指教师职业的语言,是指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总称,包括教师所使用的口头语和书面语,课堂上语言和课堂下语言,以及在其他育人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可以说教师语言是指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总称。正如Nunan (1991)所说的那样,在外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至为关键,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要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才能得到有效传播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因为教师语言本身起着 ,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1]而且,教师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比如,除了Nunan所说的示范性功能外,教师还使用语言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从而激发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师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教师语言一部分的教学语言,所负载的知识信息、文化信息以及其使用方式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品格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这里体现了教师语言的教育功能。[2]因此,本文侧重研究教师语言中的教学语言,借助语料库揭示其形式特征与规律,再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其语用功能,希望可以帮助教师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更好地服务外语教学。 二、关于教学语言的类型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跟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英语教学话语;另一类是跟教学内容无关,但起着组织与引导教学作用的英语课堂用语。[3]本文根据教学语言所起的功能与作用,再具体分为:课堂组织用语、讲授用语以及反馈用语三种。课堂组织用语是教学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类,因为无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都必须有组织课堂活动的语言输入形式,如:问候、分小组、布置任务等,包括问候语和指令语。其中,指令语起教学作用、过渡作用、管理作用;讲授用语是教学语言的主干,是教学中应用最广的讲授法的语言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讲授用语往往贯穿在课堂全局,包括讲解语和提问语;反馈用语是教师对学生活动参与进行评价和褒贬的反馈信息,从功能上分为肯定反馈与否定反馈两类。 三、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S peech Act Theory)是指Austin(1962)和Searle(1979)关于言语活动假设的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62年,Austin发表了《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著作中指出,人们说话本身是在实施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是通过语言表达而得以完成,因此他把这种行为称为言语行为(S peech Act),而他的理论被学术界称为言语行为理论(S peech Act Theory)。[4]在Austin看来,人在说话时,或者说在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时,往往同时包括或者要完成三个子言语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行为本身,言外行为指的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施行的一种行为,言后行为指的是说话带来的进一步后果。[5]其理论为增进人们的语言知识和深化语言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当时各领域引起极大的反响。1979年Searle继承和发展了Austin的理论,他强调三种言语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三种言语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它们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很好地解决了Austin关于言语行为假设中自我矛盾的地方。他大胆地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 peech Act)的假设,认为每个话语事件(S peech Event)都代表一个言语行为,只不过有时候这个行为表现得较为直接(direct或explicit),而有时候表现得较为间接(indirect或im2 plicit)罢了。[6] 【收稿日期】2007-09-24 3该文系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青年教师研究课题“教师语言的言语理论分析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陈蔼琦(1975—),女,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讲师,教育管理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论文关键词:奥斯汀;塞尔;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 论文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随着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展和20世纪初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传统西方哲学的三大主题:上帝、物质、灵魂逐渐淡出了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传统哲学的神话被彻底打破,哲学因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哲学的出路在哪里? I9世纪后期布尔代数的提出使得数理逻辑得到了成功的发展。这激起了哲学家们对逻辑性质的探究。逻辑是由语言体现的,语言的意义存在于事实、思想和语言之间,既不属于物理世界,也不属于个人的心理世界。因而哲学家开始了对数学的逻辑基础和语言意义进行探讨,开拓出了新的哲学领域和哲学对象,实现了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所谓语言学转向,指的是哲学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自己探讨研究的对象,从哲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关于语言意义和语言使用的哲学研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哲学。语言哲学至少有两种意思:一是有关语言的哲学,即把语言当作一种既知的事物,寻求语言及其它与语言至少在探究之初有显著区别的事物之间关系的外部研究,如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语言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等。二是把语言本身作为调查对象的内部研究。 20世纪前半期,大多数英国哲学家都认为语言学的分析是唯一合法的哲学的研究,这些哲学家自称为语言哲学家,称自己的研究为分析哲学。他们发展了新实证主义逻辑学家如卡纳普的某些观点,同时也受到了莫尔、罗素、维特根斯坦作品的影响,他们认为哲学研究过的大多数东西并不是错的,而是无意义的,只是从日常语言的误用中得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一旦产生哲学间题的条件受到分析,这些所谓的哲学问题就会消失殆尽;一旦日常语言词语如“好”、“坏”、“责任”、“价值”等的意义得到澄清,道德哲学的辩论就会空洞无物,无以依附。自称为日常语言哲学家的牛津派认为是日常语言未得到适当的运用而导致了哲学问题的产生。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意义即用法,描述词语的意义就是给出其使用的方式,就是显示词语允许我们完成的语言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 1.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在以上大的历史背景和各种思潮的影响下,约翰·奥斯汀的((如何以言行事》在1962年的出版标志着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奥斯汀认为并非所有的可分真假的陈述句都是“描写”的,因此奥斯汀把有真假之分的陈述句叫叙事句,将那些既无真假之分又不是用来描述或陈述的句子叫施为句。 奥斯汀的研究重点是施为句。施为句就是具有行事能力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都含有许诺、道歉等的动词。施为句的主语是说话人,表达以上功能的言语行为动词用一般现在时。为了使言语中的行为得到真正实施,奥斯汀认为必须满足三个大的恰当条件,否则就是不适宜的言语行为。这些条件是:a.必须存在允许某种人在一定环境下说某些话并且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双方都接受的既定模式,而且特定的人和环境必须适于这种既定模式。b所有参与言语行为者都必须正确而完全地遵照这种行为模式。c说话者必须言自内心而且言出必行。 施为句的言语行为是由施为动词来实施的,那么如何划分施为动词和非施为动词呢?奥斯汀认为没有明显的区分界线,但粗略上可以下面两种标准来划分: A施为动词可与hereby连用构成施为句。如果与hereby连用的不是施为句,句子会显得不自然。如:a. I hereby promise to give you a book. . b. I hereby run a race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理论及应用

[摘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用来确定证券均衡价格的一种预测模型,模型以其简洁的形式和理论的浅显易懂使它在整个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理论与实际情况的背离使它的实用性降低。本文简要评述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指出了模型的改进方向。[关键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β系数系统风险一、引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源渊)资产定价理论源于马柯维茨(Harry Markowtitz)的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1952年,马柯维茨在《金融杂志》上发表题为《投资组合的选择》的博士论文是现代金融学的第一个突破,他在该文中确定了最小方差资产组合集合的思想和方法,开创了对投资进行整体管理的先河,奠定了投资理论发展的基石,这一理论提出标志着现代投资分析理论的诞生。在此后的岁月里,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利用数量化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组合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投资管理方法,并使之成为投资学的主流理论。到了60年代初期,金融经济学家们开始研究马柯维茨的模型是如何影响证券估值,这一研究导致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e Model,简称为CAPM)的产生。现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由夏普(William Sharpe ,1964年)、林特纳(Jone Lintner,1965年)和莫辛(Mossin,1966年)根据马柯维茨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思想分别提出来的,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也称为SLM 模型。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资产组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其创立的六十年代中期起,就迅速为实业界所接受并转化为实用,也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描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在马柯维茨均值方差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其的假设,如,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资产无限可分,投资者可以购买股票的任何部分、投资者根据均值方差选择投资组合、投资者是厌恶风险,永不满足的、存在着无风险资产,投资者可以按无风险利率自由借贷等等。同时又由于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计算的繁琐性,导致了其的不实用性,夏普在继承的同时,为了简化模型,又增加了新的假设。有,资本市场是完美的,没有交易成本,信息是免费的并且是立即可得的、所有投资者借贷利率相等、投资期是单期的或者说投资者都有相同的投资期限、投资者有相同的预期,即他们对预期回报率,标准差和证券之间的协方差具有相同的理解等等。该模型可以表示为: E(R)= Rf+ [E(Rm)- Rf] ×β其中,E(R)为股票或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投资者能以这个利率进行无风险的借贷,E(Rm)为市场组合的收益率,β是股票或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测度。从模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资产或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取决于三个因素:(1)无风险收益率Rf,一般将一年期国债利率或者银行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投资者可以以这个利率进行无风险借贷;(2)风险价格,即[E(Rm)- Rf],是风险收益与风险的比值,也是市场组合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差;(3)风险系数β,是度量资产或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大小尺度的指标,是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方差之比,故市场组合的风险系数β等于1。 [!--empirenews.page--]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意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第一个关于金融资产定价的均衡模型,同时也是第一个可以进行计量检验的金融资产定价模型。模型的首要意义是建立了资本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明确指明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就是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补偿两者之和,揭示了证券报酬的内部结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另一个重要的意义是,它将风险分为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是一种特定公司或行业所特有的风险,它是可以通过资产多样化分散的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是股票市场本身所固有的风险,是不可以通过分散化消除的风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作用就是通过投资组合将非系统风险分散掉,只剩下系统风险。并且在模型中引进了β系数来表征系统风险。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之所以一经推出就风靡整个实业界、投资界,不仅仅因为其简洁的形式,理论的浅显易懂,更在于其多方面的应用。 1、计算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这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最基本的应用,根据公式即可得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其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言外之力语用等效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它时翻译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在言语行为的三分说中,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语言接受者的反应是语言交际功能的核心,因此言外之力的翻译成为翻译的重点。在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判断原文对原文读者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基础上,译者应当以语用等效原则为指导,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手段,使译文读者能够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和影响。 作为语用学领域中重大贡献的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牛津哲学家John L. Austin提出的,后又经过Searle的修正和发展。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当是词和句子,而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认为人们谈话时不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也就是说,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所有的话语除了有意义之外,事实上还有着作为交际中动态成分的交际用意。Austin探讨了在何种意义上说话就是行事,并区分了说话即行事的三种基本意义,也就是人们说话时同时发出的三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 以言表意行为是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表达的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所实施的行为,如命令、提议、许诺、威胁、感谢等;以言取效行为是对听者施加影响的行为。实际上话语的表意是它的字面意义;话语的施事是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话语的取效是表意对话语接受者产生的相应影响。以言表意行为与以言施事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说出句子表达了字面意义,而后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图。一旦意图被识别或得到满足,就会在听者身上产生一些变化或结果,也就是言语行为的取效。 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句子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完成行为;人们不仅发出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且还暗示发出这些语言单位的目的以及期待这些语言单位以何种方式被理解。换言之,以言施事行为有着某种效力,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言外之力是语言使用者想让他的行为产生的交际价值或这个行为意欲产生的功能。相同的言外之力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不要到那里去”和“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到那里去”表达了同样的言外之力,虽然前者是直接的劝阻而后者是间接的建议。因此,解释话语字面含义的以言表意行为应当服从于言外之力。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外之力是被最广泛讨论的,因为它表现了话语的交际用意,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相一致。事实上,“言语行为”这个术语通常在狭义上仅仅被理解为话语的言外之力。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时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局限于口头言语,而且对于书面言语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而对翻译有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Robinson说:“洞悉翻译和语言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译者翻译的不是词语,他们翻译人们用词语做了些什么”。既然意图是意义的一部分,对意义的理解必须要将意图考虑在内。交际不仅仅是通过命题内容达到的,而且还要借助言外之力。因此,在翻译中仅仅停留在命题层次是不够的,因为说话人木但要发出表意行为,而且常常还要传递其施事行为并期望产生一定的取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确保译文的言外之力和取效结果与原文的相一致,必要的时候抛弃表意意义,这就是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仅有形式翻译或语义翻译不能执行给译文读者传递言外之力的功能,译者有必要掌握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将它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言语行为在翻译中可以不言自明,但有时“不同的文化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言语行为”。再加上认知环境及语言习惯的不同,译者难以完全转换原语的文化语境并将其在目的语中再现,但通过体会原文的以言施事行为,也就是原语作者的意图,译者应该能够使其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等同或类似于原文给原语读者带来的影响和感受,从而在目的语文化中充分再现原语的文化语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