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_论语_中的交友观及其现代启示

谈_论语_中的交友观及其现代启示
谈_论语_中的交友观及其现代启示

文章编号:1009-7740(2005)02-0057-03

Ξ

谈《论语》中的交友观及其现代启示

程碧英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四川达州635000)

摘 要:《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论语》中所言及的交友观有着意义上的广狭之分。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提倡的是一种以文德合的仁义之交,尤其强调交友质量,对交友对象有明确而明智的选择。孔子将交友主题寓于文化教学中,并将君臣关系与朋友关系相比照,既有现实性又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论语》中体现出的交友有益损之别,应以仁为统、以德为依,重推诚相与、适度中节、躬身践行等特点,对现代交友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论语》;交友观;推诚相与;躬身践行;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人伦精神。作为一部文化原典,它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诸多方面。文章重点探讨在《论语》中被孔子及其弟子所论及的交友问题。应该说,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被孔子所称道的周以来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孔子毕其一生的追求,力求从方方面面恢复周礼文化。自然,《论语》中所体现的交友观承载了孔子对那个时代独特的理解,同时,这一主题也与孔子进行文化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在孔子眼中,学会了交友,也就学会了如何为人、为政。经历了失败的政治生活的摔打后的孔子,更是将交友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的范畴里,并有着精彩的论述,于古、于今,皆有可借鉴之处。

据统计,《论语》中“友”字共出现19次,“朋”字共8次。[1]当然,涉及交友话题的远不止于此。《说文解字》将“友”解释为“同志为友”;《周礼注》对“朋友”两词析言之为:“同门曰朋,同志曰友”;[2]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的相关词典都将“朋友”的主要意义界定为泛指交情好的人。应该说,“交友”是一个宽泛的话题,它的内涵并非以上所言。在《论语》中,孔子所言及的交友观自然也有着意义上的广狭之分。广义而言,它体现的是一种“泛爱众”,所涉及的对象不是固定的,主要指用一种仁爱的情怀与友善的方式去接纳对方;狭义而言,它体现的是一种以文德合的仁义之交,尤其强调交友质量,对交友对象有明确而明智的选择,体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交友状态。在更多意义上,孔子提倡的是交上贤朋良友。

我们先来看一段对话。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

:“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

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

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论语?子张》)

《论语正义》认为:“友交当如子夏,泛交当如子张。”其中,还引用郑注云:“子夏所云,伦党之交也。子张所云,尊卑之交也。尊卑亦是泛交。伦党则与为同类,是友交矣。”[3]笔者认为,郑注本所言极是。

首先,孔子一生的阅历告诉我们,现实政治已非圣人之治。孔子教化的对象是一个有着文化追求与政治追求的特殊群体,寄托着孔子的文化理想与政治追求。钱穆先生是这样概括孔子的一生:“孔子之学与教,与其政治事业、著述事业三项层次递演”,“孔子之政治事业,则为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4]因此,特定的对象以及对他们的特殊要求可看出孔子所提及的交友观有一定的狭义性。孔子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希望他们交上志同道合并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有帮助的朋友。于是,孔子根据一些条件进行了比照,也提出了具体的交友措施。

其次,孔子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面对无情的现实,他期盼着将其回归到有礼、有乐的康庄大道上。在他整个理想的建构中,周公是一个影响他的重要人物。自然,周公的言行为孔子所称许。《论语正义》称:“案《吕氏春秋?观世篇》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3]孔子及其弟子对此论也相当认可和推崇。在实践过程中,孔子也是一个非常认真而执著的人。孔子将此理念融入了实际的教学生活中。

再有,孔子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在不同时候对不同弟子在相同问题的探讨上并非是一致的,比如孔子论“仁”、“孝”、“君子”、

“为政”等都是如此。因此,《论语正义》引蔡邕《正交论》言:“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而二子各有所闻乎夫子。然则其以交诲也,商也宽,故告之以距人;师也褊,故告之以容众。各从其行而矫之。若夫仲尼之正道,则泛爱众而亲

2005年6月第2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anyungang T eachers C ollege

June,2005

N o.2

Ξ收稿日期:2005-02-18

仁。故非善不喜,非仁不亲;交游以方,会友以仁,可无贬也。”蔡邕此言,以二子所闻,各得一偏。其正道则泛爱众,即泛交。亲仁即友交,义与包郑相发矣。“世儒多徇子张之言,以子夏为失。”[3]可以看出,孔子此话主要是针对教学而谈,针对了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失为经典之言。

同时,孔子谈交友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现实为依托,将为君与为人之道统一起来。他有时所谈的交友,有着强烈的现实参照性,亦人亦君,似谈交友,又似谈王者为政之道。这恰恰折射出孔子“借助于学术以谈政治”以及将伦理政治化的特点。[4]

鉴于此,我们便能理解孔子及其弟子谈交友的某些言论看似矛盾,甚至有些地方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了。如孔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而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论语?季氏》)但总的说来,《论语》所体现的交友观重点还是以仁为统、以德为依,既包括君上,也包括常人;既包括生活上一种宽容的情怀,也包括政治上的选贤任能。

孔子将交友主题寓于文化教学中,以期学生养成君子人格,并将君臣关系与朋友关系相比照,既从现实出发又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孔子的交友观既有对自身的要求,也有对对方的选择。虽其含义有广狭之别,但有着以下共通之处,具体言之,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推诚相与

孔子认为,诚信原则是维持朋友交往的第一要义。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因此,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孔子积极倡导“言而有信”的美德。自然,孔子弟子———曾子说出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弟子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同时,孔子强调说,有了这种推诚相与,对朋友的帮助也是真诚而无私的。即使遇到“朋友死,无所归”(《论语?乡党》)的情况,孔子也会尽到朋友之责。

(二)益损之别

我们先引述几段话: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3.子曰:“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

在这一点上,孔子将朋友进行了分类,谓之益损之别,这与孔子的一贯精神与主张是一致的。在推诚相与的基础上,孔子反感那种“心内相怨而外诈亲”[3]的行径。孔子认为,交友以“友直,友谅,友多闻”为益,以“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为损。也就是说,必须交正直的人、信实的人、见闻广博的

人,不与谄媚奉承的人、当面恭维而背后毁谤的人以及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在不断认识他人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我的辨别能力与内在修养,使自己远离虚情假意,从而诚信交友,交到理想的朋友。

(三)以仁为统,以德为依

1.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3.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

4.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

5.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6.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7.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善,乐多贤友,益矣。”(《论语?季氏》)

孔子提倡交友要以仁为统、以德为依,这与周公所论交友思想一脉相承。周公曰:“不如我者,吾不与处;损我者也,与吾等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无所与处者,必贤于我。”由曾子及周公言观,则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3]其次,君子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此话虽出自曾子之口,但也道出了孔子交友观的真谛,与孔子所言的“德不孤,必有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再有,交友要以文德合。诚如《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3]总的来说,孔子及弟子在此领域所言及的交友有着强烈的现实参照性,既谈交友,也谈王者为政之道。常人应如此,为君者亦应如此。

(四)适度中节

1.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2.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

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适度中节的原则似乎与孔子一贯对交友的严格要求有些不相称,但实质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适度中节强调的主要是一些维持朋友关系或对待朋友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在严格选择朋友的前提下,孔子认为,既是朋友,就应抛弃一些烦琐的礼仪,不然反被疏远。诚如《正义》引吴嘉存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事君与交友,皆若是矣。”[3]同时,遇到朋友与自己意见不合的情况,孔子认为要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但对方若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由此可见,孔子在对朋友的劝诫上,更多的采取了中庸之道。

(五)躬身践行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3.子曰:“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

4.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在孔子的眼中,完美的君子人格的培养贵在实践,即“义

85

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那么,君子在交友过程中也应严格要求,谨言慎行。否则,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孔子的理论中,强调的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做法(《论语?雍也》)。因此,关于实践环节上的自我规范,孔子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也强调了成为一个“躬行君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从《论语》所体现出的交友观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弟子所论及的交友话题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孔子还将君臣关系与朋友关系相比照,带有一定的现实参照性。孔子对周公的膜拜,所谈及的交友意义较狭,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特征,也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不过,孔子及其弟子谈及交友所暗含的推诚相与、益损之别、以仁为统、以德为依、适度中节、躬身践行等特点值得我们今人借鉴。当然,现代社会所谈及的交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在现实社会中,虽然表面看来交友无固定标准,不同年龄、不同个性、气质乃至相貌皆可成为朋友。但社会主流意识的交友仍是良师益友,既包括物质的周济,也包括精神上的鼓励,当然以后者为多。《论语》中孔子所谈及的交友仍告诉我们,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对朋友要宽容,在朋友有难或犯错时要帮助朋友。在实际生活中要牢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的戒言,朋友之交就会纯洁一些,纯粹一些。孔子曾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因此,交友要作君子之交,而不作小人之交。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刘宝楠.论语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6.

[4]钱穆.孔子传[M].上海:三联书店,2002.

作者简介:程碧英(1972-),女,四川邻水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Vie w of Making Friends Mentioned in the Analects and

It’s Modern R evelation

CHENG Bi-y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Daxian T eachers C ollege,Dazhou635000,China)

Abstract:The Analects is the origi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view of making friends mentioned in it has the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T o a greater extent,C onfucius adv ocated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especially em phasized the qual2 ity of making friends and specific and sensible choice of friends.C on fucius used the subject of making friends in cultural teaching and com pared liege relationship with friends which has realism and idealism.Making friends embodied in the Analects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is based on virtue and m orality.At the sametime,it lays stress on treating people with sincerity and attending to everything pers onally,which is very useful to make friends in m odern times.

K ey w ords:the Analects;view of making friends;treat people with sincerity;attend to everything pers onally;m odern revelation

95

《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

杨玺 内容摘要: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古代地位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其虽然里当然有几千年的时间,但是,其中的很多重要思想对当代人来说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对中庸之道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对当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孝道中庸之道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从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孔子是中华名族家喻户晓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在古时的很多朝代都奉之为圣人,他的儒家思想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众所周知的很多名言,例如“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等”都是孔子的至理名言。所以,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论语》这部著作,虽然很简短,甚至有些内容只有数个字,但是这本著作里所阐述的内容是非常深刻,影响极其深远的,所以有句名言说到“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评价相当之高。自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时至今日,我们在各个的成长阶段,都会学习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教育,论语都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可以说是我们的终身教师。但是,时至今日,要想完全读懂论语之中所有的思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只能尽力去理解孔子的深刻的内涵思想,来使得我们按照正确思想方式去引导我们。 因此,笔者主要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以及对于“中庸之道”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一.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孝的启示 百善孝为先。孔子非常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孝道却在褪色,甚至不以为然。对当代人来说,讲孝理应是和古代一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学习论语,要让现代人真正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所以,论语中有提及“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现代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让父母衣食无忧,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尽孝之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从古到今,都讲究“道德”,即道德比物质更加重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努力让父母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但在社会上做违反道德的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样使父母担心、忧心,甚至是自责,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能够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父母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本本分分做人,不做违反道德之事,即使生活并不丰裕,但是有高尚的品德,一生平安,这样才是对于父母最大的欣慰与孝道。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于父母真正的孝。所以,对于父母物质丰裕是次要的,父母真正想要的是子女本分的做人,不要惹是生非,触犯法律底线,让他们看着自己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是孔子所说的最大的孝。这也是论语所对于孝道来说最深刻的启示。 二.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学习的启示 对于学习部分,在《论语》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以为如何去学习。孔子对于学习在《论语》之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我对论语的感悟

略谈我所感受到的《论语》的魅力 【内容摘要】:《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在仅仅一万一千多字的二十七篇文稿中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有着无穷的魅力,堪称中国人思想的源泉。他是修身、资政、教育教学等的范本,对后世的贡献是非凡的。 【关键词】:《论语》孔子魅力做人处世教育教学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当时孔子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的儒家经典著作。现存《论语》二十七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集中体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一部传世之作。于丹教授曾在《于丹〈论语〉心得》后序中这样介绍《论语》的温度:“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 为什么《论语》能历千年而不衰,始终魅力无限呢?这就在于《论语》这部经典著作自身所体现出的人类永恒的道德取向以及价值判断。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标识。《论语》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流文化的活水源头。宋代第一位宰相赵普曾经有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的魔力和魅力。 《论语》没有成系统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零星语录,吉光片羽。初读它,难免失之浮光掠影、支离破碎,但它的魅力恒久远,千载以降,仍在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教化着我们。 回顾自己生活的几十年,特别是执教25年来,深感《论语》的魅力无处不在。下面就如下几点谈一谈自己的粗浅感受。 一、做人篇 1.讲仁德树爱心 做人要先讲徳。在这个问题上,当今社会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宣传,大到以爱国为核心,强化团结和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克己奉公,乐于奉献的人颂为德高之人,现在社会上老幼皆知的风尚当属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小到集体、家庭中提倡互敬互爱,团结协作。 追根溯源,这些思想理念的本源当属《论语》。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对现代社会得启示 作者:高远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得内容,并没有严格得分类。但就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与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得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得部分章节) 一、政治主张 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得几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上两章说得都就是治国得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重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与我国现在实行得治国方略有很大得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就是有区别得,《论语》中得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她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得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得必要得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得就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得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瞧,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得确就是退步了,法治得最终

目地就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得相比,现代社会得却就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得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得能够实现“以德为主,法治为辅”得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得不远了。 二、教育原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 从这里我们就能瞧出来,《论语》中就是很注重学习方法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得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就是得态度,知道就就是知道,不知道就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得我们也就是很实用得。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得教育现状就是令人担忧得,只就是机械得学习、考试,学习只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得内容,这样得学习方式就是很难有所收获得。当然了,虽然目前中国教育这个大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就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勤于思考,及时温习、巩固所学习得知识,做到学

论语诵读心得体会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王凤兰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

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像我们工作时间短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所悟进行梳理和提炼,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儒家对“孝”的范畴概念入手,强调了《论语》中的“孝”包含了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醒现代人我们仍然应该重视孝道。同时,通过分析《论语》中对如何尽孝道的具体描述,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 关键词:孝《论语》孝治敬孝 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孝”是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之一。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把“孝”作为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人格的重要因素。十九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他的名著《法的精神》里高度赞扬了中国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之一 然而近代以来,我们的思想界对于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却采取了过度批判的态度。 诚然,在整个封建社会,孝文化都被极度地推崇,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控导和利用孝文化,使之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因此受封建主义污染是在所难免的。当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全面崩溃,新思想新文化大潮汹涌,人们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伦理道德观,孝文化被首先推出来似乎是必然不可避免的。但我们那种不加分析地把孝文化全看作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彻底否定的态度与结果,显然是有损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 不可否认,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其中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变化,但孝本身还是要肯定的。尤其当现在的报纸充斥着子女虐待父母,为遗产于父母兄弟对簿公堂,甚至有杀父轼母的行为,我想我们非常有必要在读《论语》时重新认识“孝”的重要意

义。 在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中,“孝”起到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孔子所谓的“孝”之所以可以成为“仁”的根本,是君子“立本生道“的基础,因为儒家所推崇的“孝”包涵了更为广泛的内容。 儒家“孝”的范畴包括人际关系网络有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 孝最初是专指“亲亲”。在原始社会,人类只知其母,“亲亲”即亲母亲而已,由母推母之母。随着个体婚姻制的出现,人类由知其母过渡到兼知其父,父亲随之也成为孝敬的对象。父与母都是孝意识的本源。由此演绎发展,出现两条脉络:一是父脉,一是母脉。父脉和母脉都是人的血缘关系,即为孝的血缘系统。血缘系统是孝的基础。 孝意识缘亲戚关系演延,主要也是两条线:一条是夫党与婆家的关系,另一条则是妻党和岳家的关系,也就是孝的亲戚系统。 缘政治关系演延,主要有三: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孝祖宗而爱祖国,这是政治系统。 缘一般的社会关系演延就更多头绪了,或以师为父而尊师,或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或因业务职务而顺上,或因同事同学而友长,等等。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无违”谓之“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孝”是不难理解的。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郭卉艳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药学2012012111 《论语》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共知的,堪称世界名著的人生哲学书。小小的、薄薄的一本《论语》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充满了为人处事的智慧、经世致用的哲理,对人的启迪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从政的格言警句,至今对我们大有裨益,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习和探究的。这也真正的体现了《论语》中的春秋末期的孔子的伟大和睿智。古人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每一则的含义都是引人深思的。其中每则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十分具有魅力。 《论语》主要从十一个方面:修身、君子论、处世、治国、师道、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进行了讲述。对还是学生的我,处世不深,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单纯,没有太多的烦恼,《论语》中关于处世方面的道理对我来说有些难以理解,没有太多的体会;治国之道对我来说又比较大,这是我更不能体会的,但是在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修身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初中时我最初学到的是《论语十则》其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温习学习过的旧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也可以做老师了,在学习生活中我就深深体会了这一点。《论语》还主张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论语》强调学习要不耻下问,好学不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前进的动力,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滞于此,不能前进分毫。一个人不能轻易满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学习中去理解、感悟,把学来的东西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到,学习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里谈到,获取知识首先要做到“勤勉”、“好问”。“文”、“行”、“忠”、“信”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第二境界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被老师耳提面命的一点,只有不断的巩固自己学到的东西,

浅谈《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谈《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 【摘要】任何一部经典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都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论语》亦是如此。它在帮助人修身治国的同时,还蕴涵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思想, 它那简明扼耍的言语给现代教育教学中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其中 包括教者与学者的素质、教学的方向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教学 《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篇幅不过二十七篇, 字数仅仅一万一千多,却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它可以用来修身,从古至今《论语》塑造了无数个人格模范,于丹教授对这本书的解读就是从这个角度切 入的;它可以用来资政,宋代名臣赵普曾用半部《论语》来治天下,新加坡至 今仍以《论语》来治国;它更有资于教育教学,时至今日,其中的教育思想仍 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就将以此为视角,分以下四个方面对《论语》进行挖掘。 一、什么人教 1.身正,而后正人。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笔者感触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你立下一 个制度时,你万不能成为这个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让学生不许乱扔杂物,自己 随手丢烟头;让学生不许玩网络游戏,自己在办公室上网玩得不亦乐乎,如此 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与效益。 “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老师,孔子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这简单的十二个字,便是一个学习型与奉献型教师的全 部体现。而这里的先“学”后“诲”,也正显示出孔子那种一丝不苟,不“以 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高尚人格。 3.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一生杜绝了四种缺点:毋意、毋心、毋固、毋我。即为:不凭空猜测、不武断、不拘泥固执、不向以为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述而篇》记述过这么一件事情:“子与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与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虚心请教他,让他再唱一遍,然

浅谈《论语》中的“孝”

2010~2011年春季学期期末作业浅谈《论语》中的“孝”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号:200803050411 姓名:胡乐荣 指导老师:王丽云 日期:2011 年6 月

浅谈《论语》中的“孝” 摘要:孝,在中国古代至今天都占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在这部著作之中, 也毫无疑问的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人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论语》大概一半左右都牵扯到了这个“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之正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非常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关键字:孝奉养良心君子 一、《论语》中有关“孝”的记载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5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0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姓名:吴智慧班级:文院3班学号:2013013333 孔子论语对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方面的内容我觉得都会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就只立足于论语当中的天命问题。通过学习孔子论语,我对天有了新的认识。 我认识到了何为天命。“天命”在《论语》①出现将近三十次,单言“天”字也有十八次,其中孔子自言十二次。天可分为有无意志两方面。当天具有无意识,纯客观的意味时,有以下两种含义: 1.天代表自然界、宇宙、客观世界。 2.天命即客观规律,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孔子一方面在困惑时在寻求天命的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表现对天命的不信任。 我从孔子那里学会了如何对待天命。孔子对待天命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第一,对其中的客观的必然因素,孔子认为要尊重天命、认识天命,即“畏天命”和“知天命”。(这使我知道“存而不论”) 孔子的“畏”,不是认为人的渺小,相反是强调人可以认识、掌握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由此,孔子强调对天命的认识,即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治理,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里的知命、知礼、知言,采用逻辑的逆向推演方式是知人,行伦理,认识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孔子再一次强调把握、利用天命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天命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渐认识天命和理解天命,掌握天命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在孔子的天命观领域内,天命不是不可认识的,神秘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去认知和把握。 第二,对待世界中的偶然因素,强调尽可能的调动人的主体地位。 孔子对天命不信任,但却承认各种不可抵抗、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对于一意外发生的偶然性,孔子的态度是这样的: 鲁域门久朽欲顿,孔子过之,趋而急行。左右曰:“久已。”孔子曰:“恶其久也”(《论衡.幸偶》)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内容摘要】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贵在有良好的方法和端正的态度,以及学以致其道的目的。良好的方法就是勤学、善思,端正的态度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就是犹恐失之。而学习的目的,永远要让自己真正能问心无愧。学习,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 【关键词】论语;人生启示;学习;兴趣 万世师表的孔子,其做学问的态度有如他的德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今世界,知识是人一生受用的东西,而善于学习又是我们一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先贤大哲,是如何从学习的方法、态度、目的这三个方面告诫后生们的,今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在孔子的眼里,学习是有方法可寻的。《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论语通译》:学了知识后,而能按时地复习所学的知识,不也是见愉快的事吗?此言颇令人费解,孔老先生真不愧是圣人,现在的人谈到学习,哪有多少乐趣可言啊!若说“不亦苦乎,”倒觉得老先生很通人情。但是翻卷阅典,《论语·为政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杨树达《论语疏证》:学而时习,温故也,温故能知新,故说也。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时习之,关键在于“时,”这是一个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学过的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让我想起,我求学已十年有余,因为是农村的孩子,所以特别重视和珍惜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从未敢抱怨学习压力大学习无聊学习无用。在我觉得,学习是一种思想上的碰撞,灵感上的激发和情感上的交融,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书是你的朋友是你的老师,你会与它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它会启发你创造生活的灵感,它会交融在你饱受挫折的情感里。读书,深读书,犹如伯牙子期,乐本就在其中,而若能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你想起你的故友或你的恩师的时候,终于又见它一面,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孔子一生以学为友,他正是因为对学习有种深刻的体会,故学习之乐油然而生心中。《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子不器(2)。”《论语通译》: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言外之意,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3)矣夫(《论语·雍也篇》)。孔子他自己确实也做到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皆精。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孔子样样都行却无一专长,如果他不是学广如天、学深似海,怎能教育并影响了一个民族乃至世界达千年至今而不衰?试想当今社会,所谓专家如云,却没有多少能海纳百家的集大成者,令人唏嘘不已。所以,孔子屹立千年而不到!关于学与思,《论语·卫灵公》: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在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孝”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个人、家庭、国家,贯穿仁、礼、忠、信等人伦、教育、政治各社会领域,涵盖民俗礼仪、国家法规进而上升到制度体系。所以,传承并实践孝道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孝道德教育

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 今解释为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一天,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段表现出“仁”、“礼”与“孝”是一体的,礼的规定体现仁的要求,而“孝”的要求是践行“礼”。在宗法制社会中的“礼”,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有效,当其扩展到政治生活中时,“礼”便成了“礼治”的核心。 总之,“孝”在儒家思想中举足轻重,是仁的根本,礼的内核,忠的外扩。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面分别就“孝”与伦理、教育、政治的关系做一简单梳理,更明确的理解“孝”的内涵以及作用。 一、“孝”是规范人伦的根本

儒家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学,它包括培养人、造就人、完善人几个方面,在儒家文化中的人是伦理关系的主体,具有理想人格和道德素养。而“孝”是一切道德标准实现的前提,它又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邻居、师长同学等等社会关系中人情伦理。要实现人际伦理的规范就必须了解何为人伦规范,怎样做符合人伦规范,那么,以“孝”做起便是起点。 《论语》中对父母真诚、奉养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 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4﹞ 这两段话分别是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

说说孔子论语十则对我们的影响

说说孔子论语十则对我们的影响论语给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做人的标准,当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套标准有颇多不足之处,但大方向是正确的,稍加挑选取其精髓依道而行即便不能成为圣人,至少也不会被人唾弃,我就比较认同儒家的人格标准-->智、仁、勇,可惜现如今我们这一代人大都对孔老人家不感兴趣了,那些染着黄毛打着耳丁听着MP3穿的像狗撕的一样的人我们又怎么指望他会在论语上花心思呢,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哀哉痛哉。 回答者:沉沙某人- 试用期一级3-27 16:39 时代在进步吗。。什么叫世风日下呢? 回答者:ljx527 - 童生一级3-27 16:52 子曰有教无类,可现在的老师都成了眼镜蛇!把孩子们按其父母的官衔大小分成三六九等!! 回答者:沧浪天黄口儿- 秀才二级3-27 16:58 怎样让《论语》变的亲切而不陌生,引起阅读兴趣?不妨从《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入手。当你发现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语言原来是在《论语》中,自然就会爱不释手、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下面就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1)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

论语学习心得_关于学习《论语》心得体会范文

论语学习心得_关于学习《论语》心得体会 范文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范文篇一对于《论语》,我们并不陌生,可是真真正正坐下来阅读它还真的是第一次,可能我们对于《论语》中有很多经典名句很熟悉,但是你从深处挖掘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些最简单的句子里面蕴藏着最深刻的道理。 《论语》是一本记录圣人孔子言行的书。在读了之后,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的理想和抱负,而且书里面也记载了很多他教人的道理,并且他也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做出表率。我想:他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把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成了我们现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的言论很多,而我在这里只是把读到的一些我自己很有感触的话想要拿出来分享一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比如说: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这句话其实说着很简单,但是在我们做起来总有一些困难,可能我们现在强加给别人的不是有形的物体,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在无形中把一些情绪强加给别人,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

苦之上。我想这个是不可取的,所以这句话依然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态度。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任何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在学习上我们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在工作上我们同样要这样,很多人都想着我们做到怎么怎么样的业绩,可是光想着怎么样能够快点的完成目标,做出成绩,却忘记了很多事情基础很重要,过程也很重要,只想着快点到终点,而忽略了旅途中的风景,我想这并不是成功。很多时候,我们要放平心态,规划好,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实现,这样才会看到更美更长久的风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享受生活,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吃喝玩乐上面,等到年龄大了,才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实现,心里就有很多后悔,可是时间却在也回不去了。看着孔子说的这句话,在当时的社会,孔子都有如此感触,说明无论世界怎么样发展变化,真理的东西还是永恒不变的,而我们也要时刻谨记这句话,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来后悔。 我读了《论语》后,知道里面很多道理放在我们现今社会还是经典,而且也是我们要做到的,就像于丹老师说得:《论语》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

论语启示作文

论语启示作文 【篇一:《论语》启示我们如何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论语》启示我们如何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先看他做什么,再观他行为的动机,再考察他内心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怎么隐藏的住呢?这个人的内心世界 怎么隐藏的住呢?” 【小感】 透视人的内心,实在是一个难题。尤其是时下人人戴着面具生活。 然而要想大到任用人才,小到交到 挚友,密切到找找自己的另一半,无不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 人的内心世界。听其言显然不可全信。观其行还不够本质。考察他 行为的动机就接近了。看看他内心安于什么就再也无所遁形了!连 我也要感慨了: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怎么隐藏的住呢?这个人的内心 世界怎么隐藏的住呢? 【篇二:《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礼”“义”“仁”“智”的思想,其 内容广泛,涉及许多社会问题,比如道德行为、做人准则等。作为 儒家学派的经典代表作,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中国文人的必读书 目。流传至今,下至5、6岁的孩童,上至70、80岁的老人,也几 乎人人知晓此书。我也毫不例外是看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语》名言长大的。小时候看的 是只言片语,也只靠生硬的翻译去浅显地理解《论语》。而今已为 大学生的我,终于认真地看了一遍《论语》,联系现实,对它也有 了很多全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或许有偏差也或许不够深刻,但还 是让我一一道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可能是《论语》中我知道得最早的一句话了,小时候对此的理解 更多是在学习的层面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