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7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7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7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二篇要素市场

第七章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

派生需求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边际要素成本买方垄断

答:(1)派生需求

厂商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最终生产出产品并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因此,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导致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故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派生需求。

(2)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也就是要素的边际产量,即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或者是使用最后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3)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MP)与边际收益(MR)的乘积,即:

=?

MRP MR MP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要视不同的市场曲线而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给它带来的收益。厂商正是根据这一收益大小来决定它对该要素的需求量及价格。因此,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它与要素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在这一点上,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厂商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4)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在生产中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等于边际产品(MP)与价格(P)的乘积,即:

=?

VMP MP P

因为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多,其边际产品递减,从而边际产品价值也逐渐下降,所以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产品价值(VMP )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MRP )曲线互相重合,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同时就是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从而也就是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MR AP P 、、三者不全相等,厂商必须降低商品价格才能出售更多的产品,因此边际收益产品必然小于边际产品价值。VMP 、MRP 两条曲线不再重合,此时仅有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代表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5)边际要素成本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或者是使用最后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6)买方垄断

买方垄断是指一种产品只有一个买者的市场结构。买方垄断厂商是指在要素市场上(作为产品的买方)是垄断者,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要素的卖方)是完全竞争者的厂商。

2.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函数是()21206Q L L Q =-≤≤,其中L 是每天的劳动投入,Q 是每天的产出。若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请画出该厂商的劳动需求曲线。当工资率为每天25元时,厂商将雇用多少工人?50元呢?

解: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时,该厂商的劳动需求曲线见图7-9。 因为是完全竞争厂商,要素使用遵循的原则是L P MP W ?=,则:

2d 2d 1L Q MP L

L =-= 当25W =时,即()1012225L ?-=,即 4.75L =,此时雇用5个工人。 当50W =时,即()1012250L ?-=,即 3.5L =,此时雇用4个工人。

图7-9 劳动需求曲线

3.厂商是某商品X 的完全竞争的生产者和可变要素A 与B 的完全竞争购买者。

(1)指出该厂商利润最大时商品X 的产出水平;

(2)列出生产任何产出水平时,成本最小的条件;

(3)解释/1/A A X MR P MC =的原因;

(4)列出厂商利润最大的条件。

解:(1)该完全竞争厂商生产商品X 的利润极大化的产出水平由X MC =X MR 决定,且

0x x MC q ?>?。 (2)成本最小化问题为:

()m ,in .. A B X TVC P A P B

f s A B t Q =?+?= 求解可得成本最小的条件是:A B A B

MPP MPP P P =。 (3)当A P 不变时,增加一单位的要素A 将使厂商的总成本增加A P ,使厂商的总收益增加A MR ,这样/A A P MR 就是追加一个单位要素A 增加的厂商收益的每个单位引起的厂商总成

本的变化,故是厂商追加一个单位要素A 的边际成本,即/A A P MR =X MC ,也就是/1/A A X MR P MC =。

(4)()()(),max A B X A B TR TC PQ P A P f A B B P P A P B π=-=-+=-+,则利润最大化条件是:11A B A B X X

MPP MPP P P MC P ===。

4.假设厂商雇用三种可变生产要素A 、B 和C 生产一种产品,试求实现最适度(或最低成本或最大利润)的要素组合的条件。

解:利润最大化问题表示为:

()()()max ?,,A B C X A B C TR TC PQ P A P B P C P P A P B A B C C P π=-=-++=-++ 一阶条件为:

0X A f P P A A

π??=-=?? 0X B f P P B B

π??=-=?? 0X C f P P C C

π??=-=?? 由上述三式可得实现最适度的要素组合即为:

C A B A B C

MP MP MP P P P ==

5.如果劳动的供给曲线为1000L W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为500050L W =-。

(1)一个劳动的垄断买主将雇用多少工人,付多少工资?

(2)完全竞争的雇用量和工资水平是多少?

(3)在劳动的总报酬中,租金为多少?

解:(1)买方垄断厂家要素使用原则MFC MR =,d 1/500d LW MFC L L

=

=,则有: 1/5001001/50L L =- 可得:50000/11L =,50/11W =。

(2)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劳动供给等劳动需求,即:

1000500050W W =-

解得:100/21W =,100000/21L =。 (3)租金为:15050000103321111

??≈。

6.设劳动市场的需求曲线为10150L D W =-+,供给曲线为20L S W =,其中:L S 、L D 分别为劳动市场供给、需求的人数,W 为每日工资。问:

(1)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为多少?

(2)假如政府希望把均衡工资提高到6元/日,其方法是将钱直接补贴给企业,然后由企业给工人提高工资。为使职工平均工资由原来工资提高到6元/日,政府需补贴给企业多少?新就业水平是多少?企业付给职工的总补贴将是多少?

解:(1)均衡条件:10150L D W =-+=L S 20W =,即5W =,100L =。

(2)由于新的工资水平是6W =,'206120L S =?=,则新的就业水平是120人。

假定政府给企业的补贴是S ,则新的劳动需求曲线是()10150L D 'W 'S =--+,

120L L D'S'==,6W'=,3S =。

于是,政府给企业的补贴是:1203120360S ?=?=。

企业给职工的补贴是:()65120120-?=。

7.一个买方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12W L =-,平均要素成本(AFC )函数为22W L =+,边际要素成本函数为24MFC L =+。试求厂商均衡的工资水平和劳动雇用量。如果政府规定工资水平不能低于8,对工资水平和劳动雇用量有什么影响?如果规定工资水平不能低于10,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解:边际要素成本函数为24MFC L =+,需求函数为12W L =-。 联立可得:2L =,10W =。

当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水平不能低于8,此时低于均衡水平,则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为4,需求量增加。

当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水平不能低于10,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水平。

8.为什么存在双边垄断的劳动市场上要素的价格与雇用数量是不确定的? 答: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一个极端情况是同时出现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也称为双边垄断。如果出现双边垄断,市场的均衡只可能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形成。

图7-10 双边垄断

如图7-10所示,曲线S 表示劳动要素的供给曲线。若卖方没有垄断权力,垄断买主会根据边际要素成本MFC 曲线做出购买1L 单位要素的决定,要素价格为3W 。此时,要素的边

际产品价值等于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另一方面,若买主没有垄断权力,垄断卖主想使“利润”或经济租金最大化,应该提供2L 单位要素,相应的价格为1W 。此时,垄断卖主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供给曲线。

因此,买主愿意以3W 的价格来购买1L 单位要素,而卖主要求的价格为1W ,卖出的数量为2L ,双方不可能成交。成交只能采取讨价还价的方式,最终的工资和就业水平取决于双

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比如说单位要素价格最终确定为2W 。

9.某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为120010L W =-,供给曲线为20L W =,其中L 是每天的劳动需求(供给)量,W 是工资率,试求其均衡工资率和每天的劳动雇用量。如果劳动由一个垄断性组织控制,它希望就业劳动的总收入达到最大化,试求这时的劳动数量和工资率。

解:均衡的条件:12001020L W L W =-==,则40800W L ==,。 就业劳动的总收入()2120010120010TR LW W W W W ==-=-。

而边际收益0MR =时,总收益达到最大,即1200200MR W =-=,解得60W =。 代入需求曲线,得600L =。

10.设劳动的供给函数为100L W =,需求函数为50450L L VMP =-+,边际要素成本函数为50L MFC L =。

(1)试求买方垄断时利润极大化的工资水平和劳动雇用量;

(2)试求卖方垄断时工资总额极大化的工资水平和劳动雇用量。 解:(1)由50450L L VMP =-+可得950

L W =-

。买方垄断时,垄断买主会根据边际要素成本MFC 曲线做出购买决策,应满足:

95050L L =- 解得:925225L =?=

将225L =代入劳动供给函数,可得工资水平 2.25W =。

(2)卖方垄断时,根据需求函数可得边际收益为925

L MR =-

,联立边际收益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得:

925100L L -= 解得:180L =

将180L =代入劳动需求函数,可得工资水平 4.6W =。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周惠中《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周惠中《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周惠中《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1(所有计划经济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短缺,所以计划经济又称为短缺经济。计划价格未能跟均衡价格一致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计划价格总是低于而几乎不高于均衡价格呢, 答:计划经济制定较低的价格是希望使得更多的穷人能够获得消费机会;行业人为设定较低价格能够造成本行业的稀缺性,从而提高自身地位,并且能够要求国家提供在本行业投入更多的并且归其支配的资源。 2(为减缓城市交通拥堵、限制车辆数量,北京市通过摇号配给牌照,上海市则拍卖有限牌照。试从各方面讨论这两种机制的效果与影响, 答: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1)北京随机抽取的方法更加公平,但牺牲了效率。例如会使得部分当时不需用车的人,为了增加自身最终中签的概率提前进入摇号系统,或者是急需用车的人为了提高概率而迫使家中更多的成员参与摇号,无论哪种情况,都最终导致号牌没有分配到合理的位置。 (2)上海的拍卖机制完全市场化,牌照价格上升,导致市场消费者负担显著增大,一些收入较低的消费者即使对于车牌需求较大,但是负担不起车牌的拍卖价格而无法获得车牌,因此上海的方案虽然使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但是却损失了部分社会公平性。 3(永和豆浆、麦当劳等在闹市中心的门店生意兴隆繁忙,收入远远超过周边地区的门店。所以,处于市中心的连锁门店的净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高于周边地区。是吗,

答:不是。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市中心的连锁门店的收入虽然远远超过周边地区,但是也面临着较高的租赁费用和税收负担等成本,所以尽管市中心的收入较高,其净利润与收入的比率却是不确定的,因此,净利润率未必高于周边地区;投资回报率,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尽管城区门店收入较高,但是由于地价、竞争等因素,其投资总额也高于周边地区,因此,其投资回报率也未必高于周边地区。 事实上,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里,若市场达到均衡且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则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不同地区的投资回报率和净利润率在扣除风险因素之后大致相等。如果市中心的净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高于周边地区,则财力、物力、人力都会吸引到市中心地区去,随着投资量和门店数的增加,该地区的产量越来越高,价格就会压下去,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也随之降低。相反,如果周边门店的利润率低于一般水平,那么一些门店就会退出该地区,于是,供给下降,价格上升,净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也随之上升。因此,只要市场达到均衡且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则处于市中心的连锁门店的净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应该与周边地区大致相等。 4(超市商场里的陈列货架是稀缺资源,其价值在于吸引顾客,越显眼顺手的架位价值越高。本章提到商场可以把架位出售给供货商,出价越高得到的架位越显眼顺手。另一种配置机制可以是由商场决定商品陈列位置。显然,无论是供货商还是商场经理都想要把获利高的商品摆在显眼的地位。在供货商支付货架费的情况下,进货价比较高,因为供货商必定会把货架成本考虑进去。试讨论这两种不同机制的利弊得失,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对零售价格的影响。 (2)对商场利润的影响。 (3)对零售业竞争的影响。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十二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案例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基本原理:货币供应量(M2)=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K)。其中,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的准备金之和;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间的倍数关系,指单位基础货币所生成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主要受流通中现金对存款的比率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流通中现金对存款的比率受公众行为影响,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之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央行确定,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由金融机构行为决定。 2003年12月末,我国基础货币余额为5.23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万亿元,货币乘数为4.23。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公开市场证券买卖、对金融机构贷款、外汇占款、有价证券及投资等渠道。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渠道是对金融机构贷款,近年来主要是外汇占款。 一般而言,在货币乘数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应保持同向运动。但在具体实践中,两者的运动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一是货币政策操作最终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有一段时间(时滞),如当中央银行观察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时,采取发行央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收回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增长速度放慢,但由于政策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货币供应量可能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较高增长速度。二是货币乘数出现变化。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时,货币乘数会随之变化,同样数量的基础货币会派生出不同的货币供应量。 200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快速增长的情况,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在补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同时,为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将超额准备金率维持不变甚至提高,银行总存款准备金随之上升,基础货币总量有所增加。但由于货币乘数随准备金率的上升而缩小,基础货币扩张能力减弱,货币供应量由此逐步得到控制。 思考题: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不一致时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分析。 案例二:从货币供应过程看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关系 我国中央银行是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向社会供应货币的。基础货币,主要由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组成。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功能,放大数倍(货币乘数)后形成货币供应量。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篇 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圣才出品】

第二篇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1.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答: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价格与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向下倾斜有三个原因: (1)财富效应。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保持计划中的实际资产数额不变;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情况就会相反。财富效应的结果使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因此向右下倾斜。 (2)利率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流通中的实际货币数量就会减少,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货币市场上对实际货币的过度需求,为了平衡人们对货币的过度需求,利率水平必然上升。利率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因此,家庭会用未来消费来替代当前消费,当前愿意消费的产品数量就会减少;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企业会削减原有计划中的投资规模,企业愿意购买的投资品的数量也会减少。由于利率效应的存在,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家庭和企业对商品的需求总量会减少,总需求曲线就会向右下倾斜。 (3)开放效应。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国内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来替代出口从而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而国内价格水平下降,人们则会用出口来替代进口从而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因此,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2.请简述宏观经济中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区分。在什么情况下两者达到一致,在什么情况下两者又会偏离? 答:(1)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由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而长期均衡由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一个经济短期总供给受价格因素的影响,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一个经济长期总供给由这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潜在产出水平决定,与价格无关,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 (2)由于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一条垂直的线,会偏离长期总供给曲线,因此从长期均衡的角度出发,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会出现三种情况: ①失业均衡:这时的短期均衡产量低于长期潜在产量,如图7-1所示。从图7-1中可看到,短期均衡点A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左边,由此决定的短期均衡产量 Y要低于长期的 潜在产出水平。这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和资本出现了闲置,此时,失业率要大于自然失业率。 图7-1失业均衡 ②充分就业均衡:这时短期均衡产量正好等于长期潜在产量。如图7-2所示,总需求曲线AD和短期总供给曲线 SAS的交点B正好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因此B点不仅是短期均 1

第四章_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四章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 1、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T 2、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 M之中。()F 1 3、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T 4、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F 5、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F 6、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T 7、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含义是,当货币量增加10%时,物价水平也会上升10%。()T 8、在长期中,货币数量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但实际国内生产总是不变。()T 9、如果货币数量为500亿,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亿,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为1/4。()F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利率水平越高,人们希望持有的实际货币量就越少。()T 1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T 12、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将引起利率下降。()F 二、选择题 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D )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D )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投资; D、活期存款。 3、货币的经济学定义是:( C ) M; A、通货和活期存款; B、 1 C、所有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计量单位的东西; D、A和B。 4、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在于( A )。 A、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 B、作为价值贮藏手段; C、作为商品计价单位; D、作为延期支付手段。 5、下列哪一种情况是货币( A )。 A、支票存款; B、银行的支票; C、信用卡; D、大额定期存款。 6、法定通货是指:。( D ) A、由黄金作保证; B、由意大利汽车制造商作为货币制造的; C、包括货币和在银行保险库储藏的黄金; D、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一种货币。 7、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习题答案(V)

SOLUTIONS TO TEXT PROBLEMS: Quick Quizzes 1. The two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tax revenue f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re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and payroll taxes. The two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tax revenue for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are sales taxes and property taxes. 2. The efficiency of a tax system refers to how low the costs are of collecting a given amount of tax revenue. One tax system is more efficient than another if the same amount of tax revenue can be raised at a lower cost. A tax system can be inefficient because of the deadweight losses that result when taxes distort the decisions that people make and becaus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rdens that taxpayers bear as they comply with the tax laws. An efficient tax system has low deadweight losses and small administrative burdens. 3. The benefits principle is the idea that people should pay taxes based on the benefits they receive from government services. It tries to make public goods similar to private goods by making those who benefit more from the public good pay more for it. The ability-to-pay principle is the idea that taxes should be levied on a person according to how well that person can shoulder the burden. It tries to equalize the sacrifice each person makes toward paying taxes. Vertical equity is the idea that taxpayers with greater ability to pay taxes should pay larger amounts. Horizontal equity is the idea that taxpayers with similar abilities to pay taxes should pay the same amount. Studying tax incidence is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the equity of a tax system because understanding how equitable the tax system i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taxes. In many cases, the burden of the tax is borne by people other than those who actually pay the tax. Questions for Review 1.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government has grown more rapidly than the rest of the economy. The ratio of government revenue to GDP has increased over time. 2. The two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revenue for the U.S. federal government are individual income taxes (about 44 percent of total revenue) and social insurance taxes (about 36 percent). 3. Corporate profits are taxed first when the corporate income tax is taken out of a corporation's income and again when the profits are used to pay dividends to the corporation's shareholders, which are taxed by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4. The burden of a tax to taxpayers is greater than the revenue received by the government because: (1) taxes impose deadweight losses by reducing the quantity of goods produced and purchased below their efficient level; and (2) taxes entail a costly administrative burden on taxpayers. 5. Some economists advocate taxing consumption rather than income because taxing income discourages saving. A consumption tax would not distort people's saving decisions. 6. Wealthy taxpayers should pay more taxes than poor taxpayers because: (1) they benefit more from public services; and (2) they have a greater ability to pay. 7. Horizontal equity refers to the idea that families in the same economic situation should be taxed equally. The concept of horizontal equity is hard to apply because families differ in many ways, so it is not obvious how to tax them equitably. For example, two families with the same income may have different numbers of children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medical expenses. 8. The arguments in favor of replacing the current tax system with a flat tax include: (1) the flat tax would broaden the tax base and reduce marginal tax rates,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2) the tax is simple, so the administrative burden of the tax system would be greatly reduced; (3) the tax could be collected at the income source rather than from the person receiving the income, reducing administrative costs; (4) the flat tax would eliminate the double taxation of corporate income; and (5) businesses would be able to deduct expenses for investment, which would encourage additional saving and investment. The arguments against replacing the current tax system with a flat tax include: (1) the flat tax gives too little weight to the goal of vertical equity; and (2) the flat tax would be less progressive than the current tax system, with the wealthy paying less.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微观经济学作业答案5

Managerial Economics HOMEWORK SET#5 Name: Class: Student #: (Due day: Next class)

Part 1: 1. Discrimination based upon the quantity consumed is referred to as ______________ price discrimination. a. first-degree b. second degree c. third-degree d. group Choose:b) 2. Club Med, which runs a number of vacation resorts, offers vacation packages at a lower price in the winter, the "off season," than in the summer. This practice is an example of: a. peak-load pricing. b. intertemporal price discrimination. c. two-part tariff. d. bundling. e. both (a) and (b) are correct. Choose:e) 3. Bundling raises higher revenues than selling the goods separately when a. demands for two goods are high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b. demands for two products are mild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c. demands for two product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 d. d. there is a perfec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mands for two goods. e. the goods are complementary in nature. Choose:c) 4. Two-part tariffs are: a. a form of bundling. b. profit-enhancing if consumers have different demand curves. c. inefficient if all consumers are idential. d. an uncommon price strategy. e. None of the above is correct. Choose:b) Although not all surplus can be extracted when consumers's demand differs, two part tariffs may still be profitable. Two-part tariffs can be just as efficient as perfect competition if consumers are identical snd price is set at marginal cost(therefore, choice c) is wrong). Choice d) is certainly not true-separating prices into two components, an entry fee and a usage fee, is quite common. Example are country club pricing or fitness club pricing (an initial membership fee and monthly fees as well) and utility bills (a charge for being connected and a separate charge for ueage.) The next four questiones refer to the Zwift Corporation, which has a monopoly in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三章货币需求与货 币供给

第三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市场的均衡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M=Y/V ?M: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Y:经济生活中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V:货币的流通速度 ?该理论的两个特点: ?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是出于交易动机(货币作为 交换媒介的职能); ?⑵商品的价格水平独立于货币流通,是个外生经济变 量,因此不能用货币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来解释通货膨胀的产生。

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在其1911年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 M=PY/V 或M/P=Y/V ?M:名义货币需求数量 ?P:商品的价格水平 ?M/P:货币购买力,即实际货币需求量 ?Y:社会总产出或总收入 ?V:货币的流通速度 ?该方程中的Y取决于一国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商业信心、消费者欲 望和消费者偏好等,是个稳定的值;V取决于社会惯例(支付制度与金融制度)、消费倾向(如节约与储藏的程度)、经济发展(如工业集中度)等因素,也是个稳定的值。 ?该方程最终说明: ?⑴商品的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两者同方向同比例变化。即当货币 数量按某一比例增加时,商品的价格水平也按同一比例上升;当货币数 量按某一比例减少时,商品的价格水平也按同一比例下降。 ?⑵货币数量的多少最终又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余额理论 M=KPY ?M:货币需求量 ?K:以现金形式保留的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 ?P:价格水平 ?Y:总产出或总收入水平 ?短期内Y是个既定的外生变量。短期内影响货币需求量的主要是K和P。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二篇 要素市场 【圣才出品】

第二篇要素市场 第7章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 答:生产要素指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种,即土地、劳动和资本。其所有者分别为地主、劳动者和资本家。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则分别被称为地租、工资和利润(包括利息)。到19世纪末,第四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被“发现”。于是,利润被看成是企业家才能的收益,而“利息”被看成是资本所有者的收益。 二、判断题 1.经济租金的存在意味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的长期均衡利润可能为正。()【答案】F 【解析】经济租金是指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过为获得该要素供应所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完全竞争市场中要素的市场价格就是要素的机会成本,若某种经济资源能给厂商带来利润,则准备进入该行业的厂商就会竞相出高价购买,从而引起这些要素价格的上涨,直到利润消失为止,所以经济租金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企业的长期均衡利润为正。 2.当要素市场为买方垄断时,要素价格由要素提供者决定。() 【答案】F

【解析】要素市场的买方是指购买要素的一方,即要素的需求者。同时当要素市场为买方垄断,即买方就有更大的定价权,因此要素价格由要素需求者决定。 3.如果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则具有买方垄断地位的厂商和竞争性厂商的要素需求量相同。() 【答案】T 【解析】具有买方垄断地位的厂商和竞争性厂商的区别在于要素的供给曲线不同。一般而言,竞争性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而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两者的要素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当买方垄断市场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也为水平线时,两者的要素需求量相同。 4.在双重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如果上游厂商对下游厂商进行并购并提高终端产品价格,能增加总利润水平。() 【答案】F 【解析】上游-下游垄断厂商定价通常是上游厂商先把它的价格提高到它的边际成本以上,下游厂商再把它的价格提高到已经加价的成本之上。该成本导致价格过高,产量过低,不利于厂商垄断利润最大化。如果两家厂商合并,价格就会下降,利润就会上升。如图7-1所示。一体化垄断厂商在y i*经营,非一体化垄断厂商在y m*处生产。

微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对象与方法 1、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稀缺的生产资源的配置的? 资源的配置是指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资源是稀缺的,微观经济学将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作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是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问题,因为企业拥有的资金和个人拥有的货币收入都是有限的,企业和个人都存在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用得最好、最有效的问题。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怎样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研究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充分利用。 2、机会成本的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 成本”与“经济效率”(或称“效益”)的关系如何? 机会成本是指某资源用于某一用途之后,所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它用途中可能带来的最大效益。一般理解的成本,是指会计成本,是实际支出成本。机会成本是没有实际发生的。机会成本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问题,经济决策就是比较和考虑资源不同使用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率越高。 3、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 “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经济理性主义的假定是指在经济实证分析中,总是假定当事人具有非常明确的行为目标,具有充分的信息和知识,在经济决策时,关于深思熟虑地进行权衡比较,找到最佳方案,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是符合经济理性主义原则的,比如企业、个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还是有非理性行为的,比如损人不利已的行为,比如仅追求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的行为。 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它反映了对人的某一方面特征的认识,是每个人对自己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各个人有价格水平高低的差别,不同人格的差别在于各人的需求层次,以及对于不同类型需求的追求程度。看重自我价值实现的个人比仅仅看重物质利益的个人在人格上更高。 经济理性主义假定也是一个实证性的判断。 4、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上的均衡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立的经济变量不再改变其数值的状态。 第二章均衡价格 1.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2.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3.讨论下列问题: (1)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估计为1.6,城市管理者问你,为了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应该降低,你应当怎样回答?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供给价格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均衡价格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 3.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4.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得商品数量。 二、计算题 1.某人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P=100-Q,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 数。 2 由P=100-Q得Q=(100-P) (1分) 这样Ed=(dQ/dP)·(P/Q)=2(100-P)(-1)P/(100- P) 2=-2P/100-P(1分)于是Ed|P=60=-2×60/(100-60)=-120/40=-3(2分) Ed|P=40=-2×40/(100-40)=-80/60=-4/3(2分) 2.某消费者对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90-P) 2 ,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 系数。 2 由Q=(100-P) 得Ed=(dQ/dP)·(P/Q)=2(100-P)(-1)P/(100- P) 2=-2P/100-P(2分) 于是Ed|P=60=-2×60/(100-60)=-120/40=-3(2分) Ed|P=40=-2×40/(100-40)=-80/60=-4/3(2分) 3.某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为L=1200–10W,供给曲线为L=20W,其中L是每天的劳动 需求(供给)量,W是工资率,试求其均衡工资率和每天的劳动雇佣量。 L=1200–10W L=20W 20W=1200–10W(2分) 30W=1200,W=40(1分) L=1200–10W=1200–10×40=800(1分) 所以均衡工资为40,每天的劳动雇佣量为800(2分) 三、简答题 1.试分析说明影响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2分) (2)供给者类别的大小。(1分) (3)时间的长短。(1分)

(NEW)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 第1章 导 论 第一篇 产品市场 第2章 消费者选择 第3章 生产者选择 第4章 企业与市场 第5章 市场结构分析 第6章 博弈论 第二篇 要素市场 第7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第8章 劳动市场 第9章 资本市场 第10章 自然资源市场第11章 风险与资产选择第三篇 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第13章 不完全信息 第14章 外部经济 第15章 公共产品 第16章 政府与市场

第1章 导 论 1请解释下列概念 稀缺性机会成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需求的价格弹性均衡产量和价格 答:(1)稀缺性 “稀缺”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同时,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有限的。有用的资源既包括土地、矿藏、森林、水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劳动力以及体现在劳动力身上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由原始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再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物品,如机器、设备等。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生产,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消费,稀缺性要求人们做出选择。对社会来说,稀缺性体现在生产资源的相对不足。社会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投资中做出选择。对个人来讲,稀缺性体现在消费资源(收入)的相对不足。个人在一定的收入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消费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储蓄间做出选择。 总之,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们不可能拥有无穷无尽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拥有无限的时间来享受和利用这些资源,稀缺性始终要求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而选择即意味着“取舍”,这正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微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微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对象与方法 1、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资本主义 市场体系中稀缺的生产资源的配置的? 资源的配置是指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 的需要。资源是稀缺的,微观经济学将资源 的优化配置当作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这 个问题也是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问题,因为 企业拥有的资金和个人拥有的货币收入都 是有限的,企业和个人都存在如何将有限的 资源用得最好、最有效的问题。微观经济学 研究的是怎样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最优 配置。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研究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充分利用。 2、机会成本的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 什么联系和区别?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 会成本”与“经济效率”(或称“效益”)的 关系如何? 机会成本是指某资源用于某一用途之

后,所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它用途中可能带 来的最大效益。一般理解的成本,是指会计 成本,是实际支出成本。机会成本是没有实 际发生的。机会成本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 问题,经济决策就是比较和考虑资源不同使 用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低,则经济 效率越高。 3、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 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 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 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给出的答案 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经济理性主义的假定是指在经济实证分析中,总是假定当事人具有非常明确的行 为目标,具有充分的信息和知识,在经济决 策时,关于深思熟虑地进行权衡比较,找到 最佳方案,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是符合经济理性主义原则的,比如企业、个人追求利益 的最大化。还是有非理性行为的,比如损人 不利已的行为,比如仅追求社会效益、政治

第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

第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习题及答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10-1章货币需求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供应量削减三分之一,会导致 ( c )。 A.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三分之一 B.交易总量削减三分之一 C.物价水平下跌三分之一 D.物价水平提高三分之一 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d )。 和V短期内稳定和P短期内稳定 和V短期内稳定和V短期内稳定 3.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关系的结论是 ( b)。 A.货币数量是果、物价水平是因 B.货币数量是因、物价水平是果 C.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互为因果 D.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没有因果关系 4.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 c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 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 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5.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 c )。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C.谨慎性的货币需求 7.流动性陷阱是指( 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8.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c )。 A.上升,增加 B.上升,减少 C.下跌,增加 D.下跌,减少 9.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b )。 A.机会成本的存在 B.交易成本的存在 C.时间因素的影响 D.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 10.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7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二篇要素市场 第七章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 派生需求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边际要素成本买方垄断 答:(1)派生需求 厂商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最终生产出产品并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因此,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导致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故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派生需求。 (2)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也就是要素的边际产量,即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或者是使用最后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3)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MP)与边际收益(MR)的乘积,即: =? MRP MR MP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要视不同的市场曲线而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给它带来的收益。厂商正是根据这一收益大小来决定它对该要素的需求量及价格。因此,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它与要素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在这一点上,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厂商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4)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在生产中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等于边际产品(MP)与价格(P)的乘积,即: =? VMP MP P 因为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多,其边际产品递减,从而边际产品价值也逐渐下降,所以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讲:货币需求与供给 本讲内容概要 第一节货币需求 第二节货币供给 第三节货币本质 第四节货币政策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定义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部门(个人、企业)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M d 表示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没有剔除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货币需求,即直接以名义货币来表示的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货币需求,即用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实际商品和劳务来衡量的货币需求。 二、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数量论 M d V=PY 其中: V 表示货币流通速度 P 表示价格水平 Y 表示一定时期产出(GDP) 意义:在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货币与价格水平等比例变化。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有三种动机 交易性动机:与收入成正比 预防性动机:与收入成正比 投机性动机:与利息成反比 M d /P=L1(Y)+L2(r) (3)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决定货币需求的是一个人的永久收入而非当期收入。除此以外,债券和股票收益率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 三、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收入 (2)利率 (3)其他资产的收益率 四、货币流通规律 马克思认为,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M)取决于三个因素:待销售的商品数量(Q);商品价格水平(P);货币流通速度(V),用公式表示为 M=PQ/V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不仅表达了决定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货币需要量

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1)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即商品价格总额越大,所需的货币数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2)当商品价格总额不变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即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就越多。 例: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恒常收入的影响 B.资本的影响 C.利率的主导作用 D.汇率的主导作用 答案:A 例: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是()。 A.基础货币 B.超额储备 C.利率 D.货币供应量 答案:C 例:凯思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受未来()的影响。 A.利率不确定性 B.收入不稳定性 C.证券行市不稳定 D.国家政策 答案:A 第二节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定义 1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和创造货币的行为,是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定时点上由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等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应的货币存量总额。 2 货币供给量有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之分。 名义货币供给量是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 而实际货币供给量则是一定时点上剔除了物价因素影响后的货币存量。 二、货币层次 1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总量指标 M0=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广义)=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2 简化版记忆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 M0+活期存款 M2(广义)= M1+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三、货币创造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