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定稿

小池定稿
小池定稿

黄梅地质

黄梅地理环境优越,位居大别山尾南缘,鄂皖赣三省交界,南临长江黄金水道,扼八方之要衢,自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地势北高南低,高低相差1234.5米,山地、丘陵和平原、湖区面积各半,呈三级阶梯倾斜。源于山区的古角、垅坪、小溪、考田四河,自北向南流入龙感、太白二湖。古角、垅坪、考田三水库高踞北部山区,干支渠依地势分布于上半个县的丘陵地区。长江流经县南长达58.87公里,沿江有小池、二套口、李英等港口。县城为鄂皖赣毗连地区公路交通重要枢纽,小池镇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为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桥头堡。 本县自然景观秀丽,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7℃,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有利于发展农、林、牧、渔、旅游各业,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尤以磷、铁矿为最。自然灾异频繁,旱涝灾害更是常见。自上乡三大水库,下乡四大排灌闸及其配套工程建成后,旱涝保收面积居全地区第一,基本实现水旱无忧。 (一)地质 1、地质发展史 黄梅县位于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部位,大体以潘家河、柯家岭、茨林、大河一线分野,其北侧属秦岭褶皱系东部南缘部分,基底岩性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属加里东运动的产物。至燕山晚期,有大量的酸性岩浆侵入,造就县北部山区的地貌景观。其南侧属下扬子台褶带的北缘。在震旦纪以前,下扬子台褶带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当时华夏陆台和华北陆台连接一块完整陆台。震旦纪一志留纪期间,江南古陆上升,两个陆台之间的下扬子台褶带相对下沉,海水由南面侵入,此时下乡为浅海,因而沉积志留系页岩。到志留纪末期,地壳普遍上升,海水退出,下扬子台褶带形成为山前凹地。沉积的堆积物有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粘土质页岩,这就是泥盆纪上统五通石英砂岩建造,与志留纪页岩呈不整合接触,这是加里东运动的产物。石炭纪开始,下扬子台褶带继续下沉,海水已大面积侵入。此时,下扬子台褶带在古生界已不是地槽,而是广阔的海陆交互地堑。其中沉积中统黄龙群厚层状屑岩,富含古生物的海成石灰岩及二迭纪茅口组合含燧石结核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二迭纪早期,海的范围逐渐缩小,下扬子台褶带形成一个靠近江南古陆的海湾,部分地方海水淡化,因而沉积茅口组上部的硅质岩,至晚期下扬子台褶带普遍上升,大羽羊齿植物生长茂盛,形成龙

黄梅-特产介绍

黄梅特产简介黄梅鱼面明朝时作为贡品连年上贡朝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色白如银,条细如丝,越煮越清,面越透明,口感鲜嫩,色味俱佳。黄梅鱼面问世以来,深受食客欢迎,适合各种年龄阶层的人食用,其烹调方便,可油炸,生炒,热煮。并可陪辅各种肉类和素菜,使主菜更为增色。易贮耐存,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特点:条细如丝味道鲜美柔韧皆可 黄梅豆米茶芳香四溢,润喉爽口,香甜回荡,清心明目,提神益气,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黄梅豆米茶是盛于黄梅一带的传统民间饮品,始于公元1777清朝乾隆年间,因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用于招待宾客,又因其主要原料“芫荽”在黄梅乡土话中接近于“元宵”,由此得名。每到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备有此茶,分成两个碗装,新鲜香菜用盐腌一下放在一个碗内,有人来串客,就冲泡给客人喝,自家饭后吃油腻了也冲泡喝。 特点:清香四溢,民间饮品,历史悠久。 黄梅大蒜种植历史悠久,行销九江、河南、河北及东北各省。1949年以前,黄梅大蒜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年产大蒜250万公斤以上。其品种有“独蒜”、“头广”、“二广”、“苏

蒜”。“独蒜”特征为鳞茎不分瓣,个大、色白、肉厚、辛香味较淡;“头广”个小色红,内分5-7瓣,辛香味较浓,又称香蒜;“二广”色微红,个小,内分4-6瓣,味与“头广”无异;“苏蒜”蒜陀大而白,又称“白蒜”,辛香味较淡。 特点:肉厚色白个大 黄梅粉丝产地是湖北省黄梅县。黄梅粉丝用蚕豆、绿豆等加工精制而成。黄梅粉丝始产于明末清初,具有韧性强、丝直均匀、洁白晶亮、耐烹煮、不浑汤、不易断等特点。黄梅粉丝远销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为黄梅传统出口产品。 始于明末清初韧性强丝直均匀 太白湖藕——明代被列为贡藕。产地系黄梅太白湖。该湖之藕与众不同,折断之后“九孔十三丝”。明代皇帝朱元璋未开国之前,兵败太白湖时,曾吃过太白湖藕,终生难忘,登基后命每年农历八月初一采第一批藕进贡,后称太白湖藕为“贡藕”;清代被列为慈禧太后菜谱。太白湖藕鲜嫩洁白,脆爽香甜,生食熟做,花样众多,长吃不厌。太白湖藕精制成藕粉后,远销日本、美国、香港等地。 特点:脆爽香甜生食熟做贡藕 黄梅独山红苕为黄梅的特产黄梅独山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独山红苕具有个头均匀,表皮光滑,颜色鲜亮的特点。

《小池》赏析

《小池》赏析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红领巾广播站《诗文鉴赏》栏目又按时开播了,我是李芳。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的诗意境鲜明,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创作按照广学博取、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特色诗风,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溪回路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将至建昌》)等,都表现了“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从而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他所写的诗,多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

川怕见君”。杨万里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

黄梅县的地理状况和经济状况

黄梅的地理状况和经济状况 地理位置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端,大别山尾南缘,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为鄂、赣、皖三省交界。地跨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东西最大宽度37公里,南北最大长度6l公里,总面积为1645平方公里。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一桥相连(即九江长江大桥),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地当要冲,四通八达。史称吴头楚尾,荆扬咽喉,可北走京华,南驰百粤;今枢连鄂皖赣3省,连华东与华中两大经济区。 地质条件 黄梅县位于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部位,地势北高南低,阶梯倾斜。北部山地属大别山脉,为其东端尾部,山高岭峻,绕县境北部东北西三面,绵亘百里,形成天然的北风屏障。丘陵垂系其下,如冕旒然。再下为湖泊,横贯县境中部,更下为平原,滨临长江。最高点为西北黄梅、蕲春边界的云丹山(俗名烂泥滩,又名大头坡),海拔1244.1米,最低点为小池区关湖乡,海拔9.6米,高低相差1234.5米。 水文气象条件 黄梅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光热界线分明。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06.49-113.31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913.5-2161.5小时,西北部日照高于东南部,全市日照率为43-49%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5.7℃-17.1℃。全年无霜期在237-278天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223-1493毫米,年降水总量222.37亿立方米,降雨日数(≥0.1毫米日数)在115-147天之间。光照丰富,雨量充足,是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但气候要素分布不均匀,也常有洪涝、干旱、低温冷冻、高温为害。 自然资源 黄梅水域广阔。河流、湖泊、水库众多,塘堰密布,共计河流34条,大小湖泊29个,大中小型水库24座,长江水道59.2公里,全县可利用水资源装机2万千瓦。 黄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矿探明储量1300万吨;铁矿储量5800万吨,品

小池教材解析

《小池》教材解析 镜坝镇爱民小学黄琼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古诗两首中的《小池》,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的实施方法四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解析。 一、教材分析 《小池》是第四单元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主要讲的是有关夏天的课文。其主题是“快乐夏天”,内容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知识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通过这些课文,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 《小池》作者杨万里,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小池》的大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这首诗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这首七言绝句《小池》写的是夏天荷塘的景色,“小荷、蜻蜓”为荷塘增添了几分生趣和诗意。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练,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更是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美景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夏天有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有的学生不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蚊子等等;也有的学生很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冰棍和西瓜等等。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而且,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由表达的自信,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低年级阶段三维目标的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首古诗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朗读悟情。

黄梅县基本情况简介

附件1: 黄梅县基本情况简介 北枕巍巍大别山,南襟万里长江水。“鄂东明珠”黄梅县就镶嵌在这块钟灵毓秀、物阜民丰的山水宝地之中。全县版图面积1701平方公里,总人口98.9万。现设黄梅、孔垅、小池、濯港、新开、蔡山、五祖、停前、下新、大河、分路、独山12个镇,杉木、柳林、苦竹、刘佐4个乡,共有479个行政村和38个社区。 区位独特的“鄂东门户” 黄梅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临宿松,南望九江,西接武穴,北连蕲春,是湖北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境内小池滨江新区是湖北长江第一站。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沪渝、福银高速穿境64.6公里,长江水道过境59.2公里,两座九江长江大桥飞架天堑;105国道、柳界公路、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短短两个小时车程之内,可南往九江、南昌,西北至武汉,东抵合肥, 4个小时可达南京。这里是长江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湘鄂赣“中三角”战略中鄂赣互联的黄金节点,也是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结合部。 人文厚重的“千年古邑” 建县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因域内有黄梅山、黄梅水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黄梅是佛教禅宗发祥地、黄梅戏发源地、红十五军诞生地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和挑花之乡。“黄梅戏”、“黄梅挑花”和“佛教禅宗祖师传说”是我县靓丽的三张文化名片,均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县现有旅游景点200多处,景区6处。西山挪步园云雾缭绕,幽静清新,实属避暑胜地;蔡山晋梅花开二度,老而弥香;四祖寺、五祖寺、妙乐寺,寺寺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知识点 【原文】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

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今译]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赏析]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练习题】 1、请你说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比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

黄梅特色1 方言

黄梅方言 黄梅,位于湖北省最东端,连赣接皖,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所以又有黄梅戏故乡之称。黄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因山上多黄梅树而得名,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她南临浩浩扬子江,北依巍巍大别山,往北群山起伏,东南湖港交错,县城以下平川百里,全县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全县16个乡镇,512个行政村。黄梅贾昌,七省通衢,是京九铁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昌九经济走廊与皖江经济走廊的连接点。她上起三峡,下承浦东,成为华东、华中地区的金三角。京九、合九铁路在黄梅交汇,全长73公里,105国道纵贯南北,沪蓉、京福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黄金水道过境58.86公里,九江长江大桥飞跨南北,境内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新的九省通衢之地,成为通江入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 由于黄梅县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甚多,甚至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上乡话与下乡话的划分以孔垅镇为界,孔垅镇以北为上乡,孔垅镇以南为下乡,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上乡话以城关方言为代表,下乡话以小池方言为代表。黄梅方言由来已久,已无从考证,很多词汇现已不知道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 黄梅话中有很多语汇非常经典,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 梳理1 一、称谓篇 我恩哦(连读) 你恩 他Kai(上乡)、Kei (下乡) 我们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恩妈 爷爷嗲dia(上乡)公(下乡) 奶奶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母(第二声) 舅娘: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姨娘 中年妇女: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假(上乡)、姐(下乡)

小池古诗 杨万里

小池古诗杨万里 导读:《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出现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定很有印象的吧,我们来看看。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爱惜。 3、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4、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5、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6、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说明: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鉴赏: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

《小池》赏析

《小池》赏析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红领巾广播站《诗文鉴赏》栏目又按时开播了,我是李芳。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的诗意境鲜明,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创作按照广学博取、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特色诗风,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溪回路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将至建昌》)等,都表现了“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从而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他所写的诗,多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杨万里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

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建设单位: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城市综合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黄冈市金地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014年06月 目录 文本部分 第一章工程概况0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0 第三章建筑设计3 第四章结构设计6 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9 第六章电气11 第七章消防设计14 第八章环境保护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城市综合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1.3项目拟建地点 黄梅县小池镇水月庵社区、河桥社区 1.2建设规模与内容 1、建设规模 征用土地面积202750㎡(约304.2亩),新建城市旧住宅(棚户)改造还建小区两个,新建安置房2500套,房屋建筑面积287828㎡。 2、建设内容 拆迁旧住宅(棚户)居民2500户,拆迁房屋面积230400㎡。新建安置两个小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89203.03㎡(约283.8亩),总建筑面积278128.48㎡,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0283.08㎡,(多层105887.08㎡,小高层114396㎡)、车库及储藏间28169.95㎡、村委会及其他配套公建29675.45㎡,安置棚户居民2504户,新建停车位(库)1440个。其中: (1)A区(水月庵安置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152730.6㎡(约229.1亩)。总建筑面积223509.68㎡,其中住宅177021.22㎡(其中多层62625.22㎡,小高层114396㎡)、车库及储藏间22156㎡、村委会及其他配套公建24332.46㎡,安置棚户居民2080户,新建停车位(含底层停车位)

大班古诗小池教案

大班古诗《小池》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夏日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朗读并背诵古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那你们喜欢夏天的什么呢?现在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别样的夏天,看你们喜欢老师说的夏天吗。 播放配乐,朗诵描述一段描述夏天的美文。 这是一个初夏的午后,天还不是很热,在一个小池塘里,不时有涓涓细流涌出,竖起耳朵听听有传说中的泉水丁冬声吗?没有,也许是流的实在太细了吧。不远处,柳树随着风轻抚水面,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忽明忽暗,清晰可见。好是这浓密树阴也爱上了晴天午后柔美的风光,放眼望去,几只蜻蜓在露出绿头的荷花投影上嬉戏呢。 这样的夏天美吗?有位诗人叫杨万里,只用了个字写了首诗就把这样美的夏天描述了出来,小朋友想学学吗?出示古诗《小池》范读一遍。 二、学习古诗。

1、讲解古诗大意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写的和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吗?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泉眼似乎很珍惜泉水,所以水流的很细很慢,树荫照在水中,似乎爱上了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小荷才露出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花苞,就已经有蜻蜓站在了上面。 2、小朋友说说这样的景色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 第一遍,跟读第二遍,跟读。 3、小朋友们读的都非常的好,接下来我有个好注意,这样读太没意思了,我们给他遍上好看的动作读一遍好吗? 4、小朋友们都读的非常好,动作也做的很漂亮呢,我要告诉小朋友,小池还有一首歌呢,接下来我们听一遍,然后我们唱的时候把我们编的动作加上好吗?好的,我们先来听一遍。 5、好玩吗?接下来有更好玩的呢,我们刚才做的动作太简单了,接下来我给小朋友一个任务。把你们按照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的小朋友合作起来给每句诗遍编个动作,老师来指派个小组长负责好不好? 好的,现在老师念那句,表演那句的小朋友就赶紧摆好动作好不好,我们来比一比那组最快。。

小池

《小池》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教材内容分析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2.作者背景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3.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4.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小池》,能够准确掌握杨万里的背景以及诗歌创作特点。 2、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的古典美意境。 3、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爱好美好事物的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小池》,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黄梅县 简介

黄梅简介 湖北省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端,大别山尾南缘,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为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一桥相连(即九江长江大桥),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地当要冲,四通八达。史称吴头楚尾,荆扬咽喉,可北走京华,南驰百粤;今襟鄂皖赣3省,连华东与华中两大经济区。地跨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东西最大宽度37公里,南北最大长度6l公里,总面积为1645平方公里。县治黄梅镇,西北距湖北省会武汉(公路)253公里。 黄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黄梅县,距今有1450年历史。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圣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是鄂东红十五军诞生地,还是闻名全国的“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挑花之乡”、“佛教之乡”。“唯楚有才,鄂东为最”。这里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哺育了明朝哲学家瞿九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帅承瀛;走出了中国近代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

中央秘书长梅龚彬;孕育了当代教育家、独树一帜的文学巨匠废名(冯文炳),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前中共中央团委第一书记、现湖南省副书记、湖南省省长周强等。古往今来,群星灿烂,无不显现这是一块充满灵气、绚丽而文明的热土。 黄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破额山前的四祖寺重建如初,距寺不远的灵润桥、毗卢塔,造型奇特。驰名中外的五祖寺,始建于唐,盛于宋,是我国佛教禅宗的主要圣地。西山挪步园云雾缭绕,幽静清新,崇山峻岭之中,宾馆楼房林立,实属避暑胜地。被誉为中华古梅寿星的蔡山晋梅,比浙江天台山的隋梅还年长300岁,堪称稀世之宝。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塞墩遗址,汉代英布王城址,南北朝时参军鲍照墓,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墓,宋代乱石塔、朱元璋题匾天下第一山的意生寺等,都是著名的古迹,这些已与江西的庐山、石钟山、龙宫洞以及安徽的天柱山、九华山、黄山等旅游胜地连成跨省旅游网络。 黄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水陆便利,素有“七省通衢”之称。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境内设有5个客货站;万里长江黄金水道过境58.86公里,九江长江大桥飞架天堑;京福、沪蓉两条高速公路穿境64.6公里,设立4个进出站口;105国道、柳界公路、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从黄梅县城驱车向南25分钟可到九江,2小时可到南昌;

古诗小池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读记“池、惜”等6个生字,理解“惜、露、树阴、晴、柔”在诗中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情感目标:初浅理解《小池》的内容,感受诗中美丽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初浅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加深对词的识记。 2、在多形式诵读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积累课外诗句。 教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导读揭题。 1、复习旧知:孩子们,开学初咱们就走进春天,积累了描绘春天的词汇,欣赏了描写春天的儿歌,聆听了关于春天的故事,更品读了优美的春天的诗——(播放多媒体课件) ①(师说:听着清脆的鸟鸣声,看着零落的花瓣。)你会想起——《春晓》跟着旋律读——(幻灯:古诗《春晓》) ②(杨柳风筝图)看到这样的风景,想到哪首古诗?——《村居》你来读——关于美丽的春天,诗人总有写不完的话题,可一转眼春天过去了,迎来的是什么季节?(夏天) 关于它,宋朝诗人杨万里也给咱们带来一首优美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小池,“池”——师边写边解字:“也”边有水读作“chí”。)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出示古诗:观赏《小池》,诗人写下了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孩子们,发现了吗?诗中带点的都是这课要认的字,现在请拿出笔在书中圈出这些字,拼一拼,先读准字音,再把诗歌连起来读一读。 3、读完了吧,考考你,行不行?(抽读生字卡) ①“惜”——组个词:爱惜、疼惜、怜惜, 怎么记住这个字? 小结:用心去疼,用心去爱,这就叫“惜”。所以旁边是个竖心旁。 ②(出示:“阳”、“阴”:这两个字不同在哪?)把“日”换成“月”就是——“阴”。 小结:阳光下亮堂堂,月光下阴森森,熟字换部件,一下记两个。 ③“晴”——阳光灿烂“qing,qing,qing”见“青”后鼻韵qing,qing”“柔”——舌头卷起“rou,rou,rou ”温柔、柔和、柔软 ④“露”——谁会编个字谜?(路上有雨组成露。) ⑤(课件出示六个生字:池、惜、阴、晴、露、柔) 看,这六个生字宝宝要归队了,上下结构的字宝宝是谁? 剩下的都是什么结构? 现在快速认读,有把握吗? 5、记牢生字,现在谁来读读这首诗?(出示不含拼音的古诗)。 6、诗就像歌一样有节奏,(出示划分节奏的古诗)瞧,这会儿划分了节奏线,

小池-古诗-赏析

小池-古诗-赏析 古诗《小池》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小池》鉴赏 古诗《小池》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小池中的诗句

小池中的诗句 【篇一:小池中的诗句】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 【篇二:小池中的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说明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鉴赏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 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 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 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 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 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 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 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 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 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 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 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 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 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 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 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 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 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 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 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 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 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 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赏析]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

古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翻译赏析

古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翻译赏析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是作者宋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前言】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翻译】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b/526htm。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古诗两首―《小池》(精选、)

《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池上》,你还记得吗?请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

古诗——《小池》,板书“小池”,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出示作者简介) 2、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池什么季节的景色?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试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诗中有几个生字,看看自己能认识几个?(出示生字,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强调多音字“角”的读音) 6、你都会认了吗?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7、指名读。 三、图文结合,感受意境。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 “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荫的呢?读第二行。 “树荫照水”怎样理解?“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荫。作者把泉眼和树荫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猜猜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呢?(喜爱) 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我们读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