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56737072.html,

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因素分析

作者:高明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2期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深入思考,从个性、学生需求、情绪、自控能力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因素,为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防治策略提供参照。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因素

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际工具,特别是智能手机,让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拓宽娱乐空间,运行自己的生活方式,拥有比现实生活更丰富的人际交流。身在其中,自觉简单、便捷、自由。从这一新鲜事物的诞生到全球普及,它以前所未有的席卷速度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甚至是依赖。研究显示,57.4%的大学生当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时会感到惶恐不安。我们发现,大学生上课时玩手机是普遍现象,成年人开会时摸手机的不在少数,甚至过马路时,低头刷手机不要命的比比皆是。我们对智能手机的正常使用是不应该也不必要出现在这些场合和这些时候的。显然,这些都属于心理成瘾性的依赖。这种依赖,对于正处于知识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严重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日后走上社会的事业心及工作热情。查阅大量文献,通过认真思考,我们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性因素

“个性”是心理学术语“人格”的俗称,是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面貌的整合,既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如兴趣、动机、理想、人生观、世界观等,又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不同个性的人对手机的使用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手机依赖的总是一部分人,他们过多使用手机,被中断使用则怒不可遏或焦躁不安,出现成瘾行为。部分人能够较合理地使用手机,在意的是手机的便捷性、支付性,以及爆炸性的信息传播,他们的人际交往仍然更多地在现实的面对面的生活中,他们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长,不会出现心境改变和戒断反应。我们发现,成瘾或不成瘾的人群区分,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质,那就是“个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国内陈少华[1]、秦曙[2]的研究均测量了大学生手机短信的使用与其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在人格特征中,高神经质和外倾性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手机依赖,他们会更高频率地使用手机,一旦戒断则更容易出现心烦意乱的负面情绪;而杜立操、梁杰华对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关系的研究则创造性地运用了结构式的《手机依赖问卷》,他们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大学生神经质、外倾性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具有较好的正向预测作用[3];黄

靖茵研究了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他的研究结论表明,多血质和黏液质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相对较低,而胆汁质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则较为严重[4]。概括起来,这

些研究几乎一致地说明,外向型的人往往会更重视与外界交往,因此更多使用手机,胆汁质的人,由于性情急躁,精力旺盛,也会更多需要使用手机交往舒缓内心的躁动和能量,高神经质的人可以理解为具有神经过敏的特殊气质,对消极事件十分敏感,由于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不安和焦虑,他们更偏好手机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