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中原春天”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中原.都会春天”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节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2、甲方提出的设计任务书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JGJ113-2003;

12、《建筑幕墙》JG3035-1996

1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14、《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

1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1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1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9、《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2001;

20、《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范》SJG13-2004;

21、《住宅建筑设计规范》JGJ64-98

22、国家及石嘴山市现行的相关建设标准、法律、法规、规章及政府文件规定。二、项目区位

本工程位于常德市武陵区的城西芙蓉板块,是城市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与川子河风光带的交汇点,位于常德未来新中心核心位置。由皂果路,龙港路,洞庭大道和滨湖路围合而成。

三、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面积242113平方米,分A,B两地块。将规划建设为集住宅、商业、学校等为一体的综合居住小区。

四、地块现状

项目地块及周边城市功能比较成熟。地块内为水塘、低洼地和民宅,地块相临之规划城市道路皆已形成。

五、规划理念和设计原则

1.规划理念

1.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对社会的联系最直接的表现为对社区的依赖”,优雅而富于诗意的栖居,是人们对生活的终极梦想。本次规划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实现居民邻里关系的回归和社区整合。人在生理与心理上对居住的综合要求愈来愈高,因而在设计中我们努力实现人性化居住,以新的居住理念规划园区内外空间,针对目标客户群特点提升小区的品质,力求打造一个高品质、高品味、文化气息浓郁、充满人文关怀的小区。

1.2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与自然共生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社区环境是我们本次规划设计中的另一目标。

对美妙生活的不断追求,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户内生活空间的完美。人们在拥有自己住房的同时,还希望拥有周围广阔的庭园,在规划布局上我们把庭院空间分为三级,即中央庭院和组团庭院及宅前庭院,庭院设计不仅解决交通需要,而且还富有观赏性,营造一种有山有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悠然生活方式。

1.3注重小区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用地被圆弧型的规划道路和中央的景观水域划分四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在规划设计上,我们追求整体的概念,强调小区的整体性,通过相近的规划布局,实现组团之间的统一,在景观设计方面

通过连续的景观绿轴将组团在视觉上联系起来,每个组团又有独立的中央绿地系统,形成“一轴四心”的规划格局,每块独立绿地又有不同的设计主题,籍此增添文化内涵和强调每个组团的独特性。

1.4强调住宅产品的均好性和秩序感。

习惯势力产生于秩序感,秩序感是我们寻求延续性的产物。一个小区是否适宜居住,是指其空间和建筑肌理是否与居民的生活习惯相符。在设计中充分体现秩序感和逻辑性,结合当地习惯对于建筑单体“户户朝南”的要求,我们用排列规律的南北向板式和点式单元作为构图的主要元素,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庭院空间,而在临近中央水域的附近,通过布置向心性的别墅和洋房强调了中心区域的围合感。在四个临街面的设计上,我们充分考虑了城市界面形象,排布了一些平行于主要干道的商业及公寓单体,使得小区的临街立面丰富而有变化。

1.5与周边地理和人文环境相融合。

社区意境的营造是品质上的升华。住宅已不仅仅是精美的容器,她是一个社区,承载着人们丰富的生活。根据周边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同时针对此片区客户的特征,我们将小区的主题定义为”回归自然、享受休闲”,的主题。当人们休憩于充满阳光和鲜花的入户花园,徜徉于与庭园环境融为一体的绿色车库,感叹于我们对高密度社区玲珑的室外空间所做的精致演绎时,人们在这个社区享受的不只是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为目标客户群提供了一种悠然的生活方式。

2.设计原则

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节约成本,资源共享。

重视均好性,体现人文主义。

地方人文特色与现代城市特色的有机结合。

营造自然有机的生态环境。

六、总平面设计

规划核心理念——半开放式街区

1理念阐释:

复合型规划是“半开放式街区”的灵魂,注重消解城市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冷漠,强调功能的复合与城市的联通,动静的隔离和舒适的尺度。半开放式街区,作为一个最具有生命力的细胞,将使城市机体的循环更为健康和完整。

功能的复合。半开放式街区功能不再是商与住的简单分化和拼凑,而是成为居住与工作,商务与娱乐的复合式互动。复合型街区,第一,也因为能极大减少交通耗能,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生活与工作的健康环境。第二,城市的联通。半开放式街区不再是自生自灭的独立体,而是成为与城市肌理融合,与地域文化想传承的生命体,无论是借助公交还是步行,都能在30分钟时间内实现,借助于环路等城市快速交通,可以同城市的其他地区实现便捷的沟通。第三,动静的隔离。半开放式街区与内围合封闭,于外则背向喧哗的商业空间,在分离动静的同时,形成住宅-庭院-邻里交往空间-公共空间的丰富过度。第四,舒适的尺度。半开放式街区的规划令人只需步行的尺度,便可到达广场、咖啡馆、特色商店等。人性的尺度带来了交往,沟通的便利,在这样的街区,街道不再是单纯的交通脉络,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交流空间。第五,半开放式街区能开放性的融入城市,一方面能共享更多的城市配套资源,另一方面也使街区内的商店,办公场所,公建配套等得到更大程度的商业利用,除了其本身的空间概念之外,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居住文化内涵,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范畴,而是具有人文色彩的新生活房市概念。

2总体布局

在综合考虑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景观利用,日照影响等四大要素下整合规划结构形态,布局力求结构清新,分区合理,环境整合有序,商业生活各部分出入口独立设置,互不干扰。

注重周边环境进行整体形象设计,沿洞庭大道、滨湖路及皂果路设置了高层住宅及单身公寓等,在地块沿洞庭大道与龙港路交汇处设置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地块沿滨湖路与皂果路交汇处设置了商业步行街。地块中央沿中央景观水域南岸布置了别墅及多层洋房,在北岸设置了高品质的高层大宅。内部布置低多层住宅。

充分利用环境,以提高自身品质,底层局部架空处理,建筑群之间围合成内部中心花园,人、同时丰富了城市沿街空间形态。沿四周路设立了两层高临街商业。

3道路交通

交通规划以方便居民使用和人车分离为原则。

出入口设置:居住小区在南北两个主干道上设两个主要出入口,流向清晰而高效,仅在高层区域为人车混行,汽车进入小区后迅速引入地下,小区内部地面基本实现人车分流。

基本骨架:沿主干道形成半开放式商业内街,贯通小区的环形主要通道,与城市道路共同形成交通环线。

本案流线清晰,入口合理,便于居民的出行。道路基本骨架与小区的步行道系统相互交织,共

同形成层次分明的道路网络。整个路网简单明了,内外有别,动静分区,中心庭院环境延续了古典主义风格,采用了自由的景观轴线构图。

4停车系统:

商业与居住的流线分开。高层为主结合多层的居住小区,有大量地面停车,做到人车分流,少交叉。将纯粹人行主入口置于小区南面结合水景和商业街设置,人车混行口置于小区西面和北面,紧邻地下车库区域。

5景观绿化

在景观的安排上,我们不仅注重分布,功能的合理性,同时也注重文化脉络的体现。设计追求建筑,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力求使整个地块设计充满节奏,有张有弛。

小区的景观设计分为半开放式空间,过渡空间以及相对较私密的空间景观三部分。本规划以中心区半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重点,并与整体的建筑风格相呼应。通过对中心区绿化,广场铺地和景观水面的有机组合形成典雅,亲切具有强烈古典主义气息的小区风格,营造了居住,文化,娱乐共存的独特人文景观。小区绿化系统分为中心集中绿地、庭院绿地以及道路绿化带三个层次,中心绿地结合景观铺地,庭院绿地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绿化空间和适宜的硬地铺装活动场所,成为居民的“室外起居室”。整个小区点、线、面绿化相结合,小区内路边绿化,平台绿化,集中绿化,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绿化系统。

水景设计: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占据着造园脉法的主流,表现水景上,常伴有亲水性的偏好,相对来说,西方向自然索取生存的天性要更强烈一些,表现在造园上就是崇尚理性,崇尚对自然的征服强调一种观赏性。本案的水景设计通过对地形,喷泉,进行了人工化的几何造型设计,斑驳的湖石,随着天光云影变化莫测,同时也丰富了景观,尽显优雅的贵族气质。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景观除观赏性外也强调参与性,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交往空间,让本项目正正成为注重人本,注重和谐的示范性社区。

七、建筑单体设计

1.户型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主力户型为大户型三房、四房、、90平米以内的二房、还有豪华的类别墅产品。同时考虑一部分带LOFT的公寓。在户型单体设计上,充分考虑不同住宅的特点,方便实用,使用率高,合理进行功能分区,流线组织清晰明确。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每个住宅单元与周边建筑及景观院落均有良好的关系,做到户户有景。强调户型设计多样性和功能性,通过户型空间的二次利用,打破了产品同质化,增强产品的稀缺性,同时强调了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

在单体设计方面,重视大面积的自然采光和观景,设计了大面积的厨卫,顺应潮流,满足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主卧与次卧的合理设计,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

人性化的户型设计温暖生活点滴:动静,干湿功能分区,弹性空间可自由组合,让你切身感受现代家居的人文关怀。以起居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动静分区,居寝分离,洁污分离。尽量减少走道面积,提高住宅的的利用率和舒适程度。主卧朝南,保证两居室以上的南向。餐厅和大部分卫生间有直接采光,主要居室为南向。

2.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风格摈弃传统的立面形式,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带少许现代符号。总体构图以西方古典建筑为范本,采用塔楼式退台,对称构图,刚柔并进的横竖线条,丰富的浮雕装饰手法,突出整体风格的低调与奢华,注重建筑回归自然状态。通过简洁的形式元素组合,创造出一种象征性的略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立体空间感,从而建立一种本小区特有的区域感和归属感,给人易于认知的建筑符号。

八、主要装饰材料

1.外墙

住宅外墙做外墙保温处理,建筑裙房用材料以湿贴文化石为主,高层主楼采用通体砖。

商业外墙做外墙保温处理,外墙材料以干挂花岗岩和low-E玻璃幕墙为主。

2.内墙

涂料内墙用于除卫生间,厨房间外的房间,水泥粉刷内墙用于卫生间,厨房,便于住户的二次装修。商业内装由专业公司二次装修设计。

3.地面: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地面,楼梯间,采用高级地砖,并作踢脚。

4.顶棚:涂料顶棚,电梯厅,门厅登公共部位采用轻钢龙骨矿棉板。

5.屋面:西瓦。

6.栏杆:各住宅阳台等处采用方钢栏杆

7.门窗:门窗均采用双层中空玻璃。

九、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设用地:242113m2

总建筑面积:1071000m2

其中:地下:216000m2(不计容积率)

地上:855000m2(计容积率)

其中:住宅:731400m2

商业:21000m2

酒店:28600m2

中学:42000m2

小学:17000m2

幼儿园:9000m2(3个)

小区服务中心:4500m2

配套公建:1500m2

其中:市区健康服务中心:800m2

物业管理:600m2

其它:100m2

容积率:2.0

覆盖率:19.95%

绿地率:38%

总户数:3700

停车位:3812

其中:地下:2984

地上:828

第二节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

2、《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90)

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13-59-2004)

9、《大直径锤击沉管混凝土灌注桩技术规程》(DBJ/T15-17-96)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14、《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15、《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16、《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DBJ13-61-2004)

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200-2006)

18、《建筑防腐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12-2002)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常德市武陵区的城西芙蓉板块,是城市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与川子河风光带的交汇点,位于常德未来新中心核心位置。由皂果路,龙港路,洞庭大道和滨湖路围合而成。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2~30层,建筑物总高度小于100米。

三、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抗震设防标准

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作用按场地安评报告取值,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本工程结构计算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构造措施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均为6度。

四、风荷载

基本风压为0.3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雪压为0.45KN/m2。

五、结构体系

本工程高层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多层住宅、联排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校、幼儿园、会所及商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六、抗震等级

本工程塔楼为框架-筒体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筒体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七、基础形式

尚未有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高层部分基础预计采用桩基础;别墅部分基础预计采用天然基础,其它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桩基础或天然基础。建筑场地类别预计为Ⅱ类。基础设计还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详细设计及多方案比较优化调整。

八、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以下新技术,新材料:

1、竖向钢筋驳接采用机械连接,可保证钢筋接头的质量和减少接头的钢筋用量。

2、大直径钢筋优先选用HRB400。结构设计将积极配合建筑专业,在安全合理的条件下,尽量满足建筑功能和创造性的要求。

第三节给排水专业说明

通过对业主提供的文件的仔细研究,我们确立了给排水各系统的设计目标和系统形式,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水系统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建筑专业所提条件图

6、甲方所提条件

7、其它相关的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二、设计范围

建筑红线内的室内外生活、消防、给排水设计

三、给排水的设计目标:

1、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创建一个令使用者满意的舒适安全的环境。

2、对废水及雨水加以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最大程度的实现水的循环再利用,实

现对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为业主提供性能优良、运行可靠、造价适中的系统形式。

四、生活给排水系统

1、给水水源

本工程供水水源拟采用城市自来水。

2、生活给水系统

a、用水量估算

项目最高日m3/d最大时m3/h

住宅3800240

商业10513

小学、幼儿园12023

小区服务中心10 1.5

配套公建50 6.25

未预见水量按15%计

总计4700326

注:表内用水量估算不包括空调用水量

b、本项目占地面积大,建筑多而分散,各期拟单独设置生活给水系统,各地块分别从周

边市政道路的市政给水管引入两路给水水源,在室外连接成环状供水。为充分利用市

政供水压力,在市政压力供水范围内的给水点由市政引入管直接供给,市政压力不能

满足的部分,采用变频自动供水设备供给(各地块单独设置)。

3、热水供应系统

住宅部分生活热水供应采用各户独立的燃气热水器装置;商业部分热水供应,优先考

虑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辅助热源采用燃气热水锅炉。

4、饮水系统

本项目不设置集中管道饮水系统。

5、污废水排水系统

a、卫生间及盥洗室排水:采用污废分流,粪便污水排入化粪池,处理合格后排入市政

排水管道;盥洗废水经收集后作为中水系统水源,处理后回用。

b、商用排水系统:餐厅和特定区域厨房中的厨房废水排入隔油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

理间,处理合格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c、空调冷凝水:收集后作为中水系统水源,处理后回用。

6、中水回用系统

a、中水水源:卫生间及盥洗室生活废水、空调冷凝水等。

b、中水供水范围:冲厕、绿化、雨洪利用系统补充水源等。

c、各部分中水水源经地下室集水池收集后,用水泵输送至中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

由中水成品水水箱储存,供使用。

d、当中水水源水量不足时,首先由雨水回用系统蓄水补充,其次由市政给水补充。

7、雨水排水系统

a、雨量计算公式按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屋面雨水系统设计降雨重现期按5年考虑,

室外场地雨水设计重现期按2年考虑。

b、面积较大的屋面雨水系统可考虑采用虹吸雨水系统,其余屋面排水可考虑采用重力

雨水系统。

c、屋面收集的雨水进入室外雨水回用系统,处理后供室外绿化、场地冲洗等;室外场

地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五、消防给水系统及气体灭火系统

本项目拟设置区域集中消防供水系统。除不宜或不需要用水保护部位以外,均设置消火栓及自喷系统保护;空间大于12米的位置设置高空水炮自动灭火装置;柴油发电机房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在建筑物内,均设置灭火器保护。

1、设计依据

a、《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b、《自动喷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c、《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d、《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e、《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f、《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消防给水及储水

a、给水水源采用市政水源,各地块单独从周边市政给水管引入水管,在室外连成

环状,供给室外消防用水及生活用水。

b、本项目拟设置区域集中室内消防供水系统,各地块合用室内消防增压泵及消防

水池,储存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喷系统(高空水炮系统)用水

量。

c、按本项目规模,同一时间火灾次数按2次考虑。

d、消防系统设计用水量

项目设计用水量L/S

室内消火栓系统40

室外消火栓系统3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0

3、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a、室外消火栓系统由市政环状管网供给,室外消火栓布置按间距不大于120米原则,

均匀布置。

b、室内消火栓系统按各地块的实际情况考虑竖向分区。室内消火栓的布置保证同层相

邻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保护区域内任何部位。

c、各地块合用消防增压稳压设备,设于地下室水泵房内。

4、自动喷水系统

a、自喷系统按各子项的实际情况考虑竖向分区。

b、本系统与室内消火栓系统共用消防水池,设有独立的消防水泵和稳压装置。平时

由稳压装置稳压,发生火灾时,由报警阀处压力开关自动启动自喷主泵。

c、车库危险等级按中(II)设计;其他危险等级按中(I)设计。

d、喷头采用直立型或吊顶型普通喷头,厨房喷头动作温度930C,其余均为680C。

e、各地块合用消防增压稳压设备,设于地下室水泵房内。

5、气体灭火系统

自备柴油发电机房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保护。

6、高空水炮灭火系统

空间大于12米的位置设置高空水炮自动灭火装置。

7、灭火器设置

汽车库按B类火灾,其他区域按A类火灾布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设置位置在公共走道,楼梯间等,布置原则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第四节空调、采暖及通风专业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其它适用于本发展项目的有关国家规范和国家标准

7、甲方的设计要求

二、设计范围

1、夏季空调设计;

2、冬季采暖设计;

3、防排烟设计;

4、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设计

三、设计参数

1.1.室外设计参数

计算参数夏季冬季

大气压力hPa1003.41017.6

空调计算温度℃33.0 6.0

相对湿度%6970

通风计算温度℃31.014.0

湿球温度℃27.9-

室外风速m/s 2.1 3.0

主导风向ESE NNE

2.室内设计参数

场所

温度℃相对湿度%

新风量

(m3/h.人)

噪音水平

夏季冬季夏季冬季

商业26--<65--20NR40

住宅26--<65----NR40

3.通风设计参数

卫生间10~15次/小时排风

设备用房6次/小时送、排风

水泵房6次/小时送、排风

变配电房15次/小时送、排风

电梯机房15次/小时排风(设空调备用)

四、空调设计:

1.住宅空调考虑设置分体空调,用户自行选购,不在本设计范围之内。建筑专业留有室外空调机位,电气专业留用空调插座,水专业设有空调冷凝水排放管。

2.一层沿街商铺考虑设置分体空调,由用户自行选购。建筑专业留有室外空调机位,电气专业留用空调插座,水专业设有空调冷凝水排放管。

3.集中商业考虑设置中央空调

五、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1.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分区设计机械排风系统,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平时通风换气,火灾时兼排烟,排烟量按6次换气/小时、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位

于排烟机房前的280℃防火阀自动关闭,同时排烟风机停止运行。

2.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分别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送风井在十六层设置隔板分隔,分段设置正压送风系统,低区及地下室加压风机设置在架空层;高区加压风机设置在屋面。当大楼某处发生火灾时,该处温、烟感器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并立即自动(亦可手动)打开着火层及其上下邻层的常闭多叶送口,同时连锁启动加压送风机,向楼梯间和前室送风。

3.穿越机房的送回风干管上设防火阀,垂直风管与每层所接出的水平风管上设防火阀,穿过防火分区和重要房间的送回风管上设防火阀,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两侧设防火阀,排烟风机前的吸风总管上设常开的280oC关闭的排烟阀,280oC熔断关闭,同时输出电信号连锁关闭相应的排烟风机。所有排风系统支管接入竖井前均安装70℃防火阀。

4.设有气体灭火系统区域的排风口和进风口处均设电磁式防烟防火阀,当机房进行气体灭火时,排风口、进风口均应自动关闭,保证灭火气体充满整个房间。

5.火灾时所有与消防无关的通风、空调机全部停机。

6.所有排烟机、排烟口(阀)均能遥控开启,也能就地手动开启,并在消防控制中心显示启闭信号。

六、防排烟系统控制

防排烟系统由自动报警系统控制,达到下列要求:

1.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将根据烟感探测器的讯号,自动联锁开启而排烟风机亦即时自动启动。排烟口亦设有遥控及就地手动开启和复位装置。

2.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防烟加压系统及内走道的排烟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及自动遥控。

3.前室及合用前室每层设置一个常闭电动风口并与加压风机进行联锁,火灾发生时打开着火层及上、下相邻层的送风口,同时启动加压风机进行加压。

4.通风及空调系统由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手动控制,火警时所有非消防的空调机组、通风机以及其它与消防无关的风机立即停止运行。

5.排烟系统、加压送风系统风机启停、运行状态及相关防火阀的状态要求能在消防控制中心控制、显示、并打印。

七、节能措施

1.通风空调系统选用高效节能的产品设备。

2.凡对室内外造成超标噪声污染的通风机均在其进出风管处设消声器。

3.通风机进出口,采用软管与管道连接(均采用不燃材料)。各类管道穿过机房围护结构处,其孔洞四周的缝隙用弹性材料填充密实。

4.风机设减振支架,设备底部均设减振基础。

第五节电气专业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出的设计任务书

2、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

二、设计范围

1、变配电系统。

2、电力系统。

3、照明系统。

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三、变配电系统

1、根据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对本工程的用电负荷作估算设计。车库照明8W/m2;商业用

电150W/(含空调负荷);小学、幼儿园80W/m2(含空调负荷);住宅70W/m2;小区服

务中心和配套公建80W/m2。本工程设备安装总容量36800kW。其中对住宅供电的公用变

电所安装功率为25600KW,计算容量11000KV A;对非住宅供电的专用变电所安装功率

为11200KW,计算容量9520KVA;整个小区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20520KVA。

2、根据小区布局及负荷分配情况,考虑高、低压供电半径等因素,由市政不同的高压变电

站引来2路10KV专用供电线路和1路10KV备用供电线路,在小区内形成2用1备的

10KV高压供电体系。在小区中部的地下室设置一个10KV开闭所,由市政高压供电网引

来的2路10KV供电线路皆引入其中,再由此向小区内各个变电所分别引出专用10KV

电源供电,总容量为20520KVA。在相应区域附近的地下室内设置变配电所供电,低压

系统设计按不同用电性质独立变压器供电,提高电能计量高供高计的可能。

3、本小区消防设备用电、应急照明、消防监控及网络机房、银行系统用电为一级负荷,生

活水泵、客梯、扶梯和商场1/3照明等用电为二级负荷,其它均属于三级负荷。因本小

区已有引自不同的高压变电站10KV供电线路,按规范要求满足一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

要求,不再设置柴油发电机。

四、电力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其中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自投;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适当位置互投;三级负荷采用单电源供电。

五、照明系统

1、光源

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地下室、设备房等一般场所为节能型灯具。

2、照度要求

各场所的照度标准值按照《GB50034-2004》标准设计。

3、应急照明

在变配电所、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等消防设备用房设备用照明;在地下室、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

4、照明控制

本工程照明控制采用就地和集中控制,在走道,地下室等有应急照明要求的地方,可通过消防控制点亮或关闭.

六、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

1、高压电缆选用YJV-8.7/10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

2、非消防回路低压电缆选用阻燃型交联铜芯电力电缆,消防回路低压电缆选用矿物质耐绝缘型电力电缆。

3、普通照明、动力线路采用阻燃型电线、电缆;与消防有关的照明、动力线路采用耐火型电线、电缆。

七、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1、防雷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

2、接地

本工程防雷接地与强,弱电接地共用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3、安全措施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设置专用保护接地线(PE)。

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在带淋浴或浴缸的卫生间;弱电机房等地方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

末级照明配电箱内的插座回路加漏电(30mA、0.1S)保护开关;正常照明区域总配电箱进线电源开关选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开关。

第六节电讯专业说明

一、弱电系统所采用的规范:

1、综合布线国际标准ISO/IEC11801,EIA/TIA568A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2、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48-94);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7、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0174-93)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10、其它适用于本发展项目的有关国家规范和国家标准

二、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弱电包含综合安防系统、消防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主干、楼宇设备管理控制系统等。其中综合布线系统只负责从机房到各楼层的垂直通道设计。内部闭路监控系统只配合预留机房。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机房工程、UPS供电系统由业主结合二装另行委托设计。

三、弱电系统介绍

1、通讯及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1)电话通讯系统

电话进线及配线机组设备将与市电信部门申请及自行购买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而其安装位置可设于四层的进线机房内。电话布线由综合布线系统作集中布置,其主干线缆采用三类大对数UTP电缆,水平线缆均使用6类4对UTP网线作语音及数据交叉配置。

(2)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本工程范围内设置一套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装置,电话配线网汇同综合布线系统作集中布置;数字无线电话系统(DECT)结合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安装适量的信号发射器作为信号源,以能覆盖整个工程范围。

(3)Internet接入

由设于地下室的进线室进行Internet接入,网络运营商由业主自行确定。

2、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为电话布线系统和数据布线系统,其主干线缆采用三类大对数UTP电缆及光纤,水平线缆均使用6类4对UTP网线作语音及数据交叉配置,采用模块化配线架端接。

此系统将提供整个项目的语音和数据传输通道。

3、安保系统

本项目的保安系统将分别设置公共区域和内部办公区域以及机房两部分监控。公共区域的保安控制室与本项目的消防总控室合用,设于大楼首层;内部办公区域以及机房两部分监控的保安控制室独立设置,设于大楼首层。

(1)保安报警系统

公共区域和内部办公区域以及机房部分将分设报警控制器及报警工作站。

所有的前端报警点信号接至保安报警主机处理,一旦有报警产生,计算机自动综合各报警信号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以动态图像显示各报警点位置,并发出声音警告。

(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公共区域和内部办公区域以及机房部分将分设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两个系统分别设置矩阵,矩阵间可以联网工作并建立视频通道相互调用视频图像,系统可根据业主需要设置各自的管理权限。

(3)巡更系统

保安巡更系统为离线操作系统。

(4)智能卡出入控制系统

智能卡出入控制系统主要结合出入控制管理,停车库出入管理系统操作提供出入管理控制及智能站岗功能。

智能卡出入控制系统设置于大楼各层出入口、重要设备机房、地下车库的梯厅出入通道,同时可以与访客对讲系统结合更进一步方便前台进行管理。

4、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地下停车场的所有出入口均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实行车辆出入的统一管理。本系统由读卡进出管理系统和车牌号码影像摄录对照系统组成。

5、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进线由地下一层进线引入,整个系统满足目前数字电视带宽需求。

6、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楼宇设备监控系统采用网络作架构,利用直接数字式控制器(DDC)监控整幢大楼的机电设备,以作警报、失效表示、分析数据等操作。系统工作站置于大楼首层消防控制中心。

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软件可监视或者控制下列机电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电力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给排水系统、升降电梯系统、设备性能和维修时间表监测、配合环境自动变化和能源管理。

7、信息显示系统

本系统在主要升降机大堂,电梯轿厢,停车场收费亭、室外等地区设置液晶电视(LCD)、等离子显示屏(Plasma)和LED显示大屏幕发布一般或指定的信息。

8、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本工程设置公共广播系统,提供背景音乐广播和紧急广播之用,广播分区按使用功能划分区域。除首层电梯厅、会所、室外区域等公共区域提供背景音乐广播外,其余区域仅提供紧急广播。

9、弱电系统机房建设

消防及保安监控中心、BA控制中心、综合布线主配线间及外部接入间、计算机网络机房等弱电专用机房,需要考虑机房的装修防尘、配电照明、空调通风、场地环境设备监控、机房内部布线、弱电系统防雷等工程建设。

第七节节能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05

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二、节能措施:

(一)总体规划:

1、平面布局中留有足够的自然风入口和出口,利用建筑错开布局,做到主导风流向舒畅。

2、建筑物以南北朝向为主,建筑物主立面迎向夏季主导风向,主导风向投射角均不大于45度,

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

3、建筑物在满足日照最小间距和卫生间距的条件下,尽量拉大间距,强化场地的通风换气。

4、采取立体绿化系统,地面绿化保证绿地率的要求,环境设计尽量不做或少做硬地面,减少地

面热反射,避免产生“热岛效应”。空中绿化和屋顶花园提高小区绿化率,可起到遮阳、降温,有利于节能。

5、其他:环境设计增加水面面积、改善场地热环境,

(二)单体设计:

1、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合理选择建筑造型,是组织自然通风的重要措施,单体设计选择一字型,

将主要立面布置在南向夏季迎风面,背风面布置辅助房间,有利于形成穿堂风,单体设计注意了窗户朝向,开窗面积大小及开窗位置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2、减小体型系数,将减小单位建筑面积的外墙面积,外围护结构传热损失也将减小,但厦门地

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湿热型气候),夏季漫长,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夏季的能耗主要来自太阳,由于建筑物自身的遮挡,体型系数对能耗的影响大大减小,因此规范对体型系数不做限定。

3、太阳辐射强烈,尤其水平面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其次是东、西向,所以选好朝向、做好屋顶

和东、西外墙面隔热对节能更为重要。

4、屋顶设计:屋顶采用高效隔热材料挤塑板(XPS)+陶粒混凝土找坡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满足K、D值限值要求。面层选用浅颜色面砖(太阳辐射吸收系数P<0.6)或做屋顶种植绿化,增加屋顶隔热的当量附加热阻,做法详见装修做法表。

5、外墙设计:外墙主墙体采用幕墙,在外墙混凝土柱、梁等热桥比较容易产生的地方增加保温

板,经验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平均热惰性指标满足节能标准要求,立面选择浅色饰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P<0.6),增加外墙面的隔热的当量附加热阻,对降低室内空调负荷有利,做法详见装修做法表及强身大样图。

6、外窗设计:外窗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因素,因此,

a.节能设计中,控制窗墙比十分重要,按夏热冬暖节能标准要求,各朝向的窗墙比,北向不

应大于0.45,东西向不应大于0.30,南向不应大于0.50,本设计部分为玻璃幕墙,经过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满足能耗分析。

b.外窗的遮阳,设置固定外遮阳措施有利降低空调能耗,本项设计按性能指标计算,已满足

节能标准。没有另外设置固定外遮阳设施。

c.外窗玻璃均采用中空玻璃,外窗的传热系数<3.6W/m2K,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0.6。

d.外窗的可开启面积的控制,可保证室内换气和自然通风,外窗可开启面积均大于所在房间

面积的20%。

e.外窗的气密性要求,可阻止空气渗透,为此,采用上悬窗设计有利于满足外窗的气密性要

求,要求门窗产品经相应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方可选用。

7、未尽事宜,详见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节能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给排水专业

1、采用节水卫生洁具,单/双冲水大便器,无水小便器,自感应盥洗充气龙头等。

2、充分利用市政给水压力,在市政给水压力范围内的用水点采用市政压力直供。

3、所有的热水系统供水干管应尽量靠近出水口。

4、采用空气源热泵提供热水,对热水管进行保温处理以节约水和能量的消耗。

5、景观区域绿化浇灌、道路浇洒、车库冲洗采用市政中水,降低自来水消耗量和转输量。

6、生活、消防等系统的合理分区,降低提升所需消耗的电能

暖通专业

1、工程中制冷通风设备均选用高效低噪声的设备,空调制冷主机选用高效节能产品,额定制冷工

况的能效比大于4.60,满足GB50189-2005中的有关规定。

2、控制水流速和风速保持在经济流速范围内,降低水泵与风机的运行能耗。机械通风风机的单位

风量耗功率小于0.32;空调机组的单位风机耗功率小于0.52;空调冷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小于0.0241满足GB50189-2005中的有关规定。

3、冷却塔选用变频电机,根据供水温度调节电机的转速,在降低冷却塔噪声的同时,有效地减少

设备的运行费用。

4、空调冷冻水二次泵和高区换热泵变频运行,根据供水温度调节电机的转速,有效地减少设备的

运行费用。

5、空调系统采用分室分用户的冷量计量装置,冷量计量装置要求时间逻辑功能,以实现正常工作

时间和非正常工作时间的分别计量。

6、办公室新风系统采用全热回收交换机,最大限度的节约空调运行费用。

7、对空调冷凝水进行回收:一部分直接进入冷却水循环系统,减少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一部分

进入冷凝水回收水箱,供环境绿化使用。

电气专业

1.采用新型低损耗、低噪音的环保干式变压器,减少设备损耗。

2.选用绿色节能灯具,灯具有高效、长寿、美观和具有防眩光功能,光源采用节能高效的光源,

应具有良好的显色性和适宜的色温,各功能用房的照度标准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公共空间(门厅、走廊等),地下车库照明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不同需求、不同时段及

自然光环境设定多场景模式,在中央监控室、灯光控制室集中控制,同时设置就地控制面板,方便就地控制。

4照明控制:

1)各设备用房照明采用就地控制的方式;

2)楼梯间照明采用就地节能控制的方式,火灾报警后强制点亮;

3)正常照明采用分区就地控制的方式;

4)车库照明、门厅照明、休息厅照明及建筑物泛光照明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

第八节环保设计专篇

1、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7-89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12348-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

2、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总体布局上,利用场地内的道路多布置广场绿化,创造宜人的周边环境。为活跃城市环境空间层次,组织好城市人流,在基地内形成了广场,给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适、怡人的购物环境。

3、大气污染的防治:

1)烟气的防治:本工程地下备用柴油发电机的烟囱设在裙房,一直通置裙房的屋面,烟气经除尘处理后排出屋面。

2)废气的防治:餐厅厨房油烟经过除尘处理后,经排风管排出屋面。

4、噪声污染的防治:

本工程所有设备均选用低噪声型,降低噪声源。冷水机组,水泵,空调器,风机,发电机组等均作减振处理,空调通风管设消声装置,水泵停泵时采用水锤消除措施。制冷机房,空调间,风机房,发电机房的内墙面及天花作吸声处理,管道与机组的连接处采用隔振软接头,防止振动沿管路的传播。

5、污水处理和排放:

1)常德市设有集中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可以直接排到处理厂进行处理,小区内的污水只作初步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处理如下: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道。

·粪便污水经设于区内的化粪池经化粪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道。

·厨房含油污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2)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的原则,以便减少污水量。

1.生活污水

建筑物内部的生活污水由管道汇集后排入化粪池,在化粪池内停留12小时。经初步厌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泥定期清掏。

2.生活废水

地下车库地面冲洗废水由地面排水沟汇集后,排入集水井。由集水井内的潜污泵提升后

排入小区污水管网。

3.泵房噪音

水泵房内水泵选用低噪音水泵,并采用隔震基础、水泵进出水管上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

管道支架采弹性吊架或弹性托架等技术措施。

4.空气环境

地下室卫生间采用密闭式污水提升设备,改善地下室空气状况。

居住区规划任务书最后

2011年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三年级第一学期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武凤文郭玉梅 指导班级:091231班 指导周期:9周~16周 一.目的与要求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建筑设计学习的基础上,从单体到群体、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具有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内涵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基地概况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四片用地作为设计基地。 基地A:潘家园 1、规划基地范围 基地范围见示意图(图中点划线部分),范围的边界线为道路中心线。基地的四周边界皆为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为30米。基地总面积为()公顷。 2、基地内部环境 基地内部原为“城中村”。 3、基地周边环境 (1)基地四周边界都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 (2)基地东北角有陕西大厦(长安戴斯大酒店,五星级)和闻名世界的北京古玩城,古玩城紧邻北京东三环,未来地铁十号线沿东三环经过,并且在古玩城东南角设地铁站(2010年建成); (3)基地东南角有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停车场和供热厂,总面积约为2.15公顷; (4)京津唐高速公路将沿基地西南角伸至至二环。 (5)基地东面为已建成商务和居住建筑; (6)基地东西面的东二环和东三环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为100米。 基地B:垂杨柳 1.规划基地条件 基地范围见示意图(图中点划线部分),范围的边界线为道路中心线。基地的四周边界皆为城市干道,红线宽度为30——60米。基地面积为公顷。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滕绍华》作者:卜一峰.Cute.? 住宅在规划、建筑、装修设计等方面都有完备的国家规范,在这些方面也有不胜枚数的成功实例和典范,这都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学习的楷模。本文拟就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住宅建筑设计的细节思考、住宅装修设计的本源等问题进行探索,以寻觅住宅建设的新趋向,研讨住宅设计的超前性和适用性。 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因经济社会、自然历史、风土民情、地域气候、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在此仅对当代大中城市的住宅区规划设计中新的取向、一般性的发展规律,略举其中的一些较为普遍关注的观点,与同业专家讨论。 1、规划理论的创新 居住区在整体结构的架构上有了许多新的突破。首先,“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三级组织结构的单一模式已被打破,依业主的生活水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特点为主题的居住社区受到欢迎,尤其是健身、健康型的社区楼市红火;其次,单一居住的区域规划遇到挑战,居住与从业相结合的区域规划开始萌生,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一部分居民就近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所设产业的就近招工问题,并可减小城市人流交叉对交通的压力;再有,对集中规划大面积的居住区提出质疑,居住区过小配套项目发挥不出作用,但居住过大也会造成上、下班时城市干道的单向交通负荷过重,以及商品房销售困难等问题;高层和超高层不应作为居住区的景观点缀,因为高层不但居住不方便,还会将高空强风引至地面及热岛效应等环境灾害问题。为此,许多城市已不再建造高层住宅;住宅区的交通组织影响居住质量,

路网规划应给住宅建筑以好的朝向,干道应以东西向为主,使楼间距加大,居民的视界开阔。甬道以南北向为主,山墙间距小不影响使用与视觉。进入居住区的机动车应适当限制,庭院中应“人车分流”,车不进庭院,但在需要时车可以到单元门前,如病人救护、搬家等情况。居住区的干道应“人车混行”,但要通而不畅,既照顾乘车者方便,又保障居住区安全和安静。 城市元素的利用与引进。所谓城市元素是指构成城市功能的诸多因素,具体的如医疗卫生、环卫环保、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供热供电、邮电通信、商业购物、体育健身、就学就业等等,抽象的如繁华景致、商贸环境、文化氛围、民风民俗等等。概括起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配套设施及城市气氛,这些都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城镇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居住区郊区化已在大中城市开始,为满足居民的需求与生活方便,一个居住区的规划首先应考虑周边可利用的城市元素,以节省投资,并繁荣现有业界,再考虑居住区内的配套设施完善,所引进的业界应注意选优的原则,如重点学校、知名医院、热销商场等等。住宅区的配套项目一定要列入规划,包括选择对象的洽谈,并且应先于住宅工程建设,以利居民入住后的生活,这也会促进住宅的销售。同时,规划中应注意营造城市氛围,以尽快形成“人气”足的社区。 住宅区规划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我国近几年引进国外设计,规划出一些学习发达国家住区的实例,但在理论上还缺少研究。首先,我们应充分注意到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坚持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研究应用不能耕种的荒地建住宅的措施。并要限制大量占用土地的“豪宅”,反对恣意扩大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修订条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90180-93(2002 年版) 1、修订原则 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 号)的精神,实事求是、科学修订。 2、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充分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有效落实有关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和技术措施,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有效衔接,保证标准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主要修订内容 增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涉及对城市排水防涝有利的做法、设施等技术 措施,主要将涉及现行规范的第1章“总则”、第7章“绿地”、第8章“道路”、和第9 章“竖向”。 第 1 章“总则”现有条文 1.0.5 条(共包括八款 1.0.5.1-1.0.5.8)中修改 1.0.5.3 款,增加1.0.5.3a 款; 第7 章“绿地”增加两个条文,7.0.6 、7.0.7 ; 第8 章“道路”增加一个条文8.0.7 ; 第9 章“竖向”删除第9.0.4 条,在现有条文“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共包括六款9.021-9.026 )”中,增加两款9.027、9.0.2.8 。 3、具体修改条款 1 总则 本章建议修改第1.0.5.3条文,并增加一个条文,即:

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民族习俗、传统风貌等地 方特征条件; 1.0.5.3a 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满足内涝灾害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条文说明】为提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居住区规划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同时控制面源污染,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落实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建议修改的第 1.0.5.3 条内容如下: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7 绿地 在本章现有条文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条文,即: 7.0.6 居住区的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规划进行设计,可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兼有调蓄、净化、转输功能的绿化方式。 【条文说明】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用地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设计、建造或改造。居住区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对区内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进行统筹设计,如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坑塘、沟渠、水面,设计为适宜居住区使用的景观水体;采用下凹式绿地、浅草沟、渗透塘、湿塘等绿化方式,但必须注意,承担调蓄功能的绿地应种植抗涝、耐旱性强的植物。这些具有调蓄功能的绿化方式,即可美化居住环境,又可在暴雨时起到调蓄雨水、减少和净化雨水径流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居住区绿化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硬质铺装地面宜采用透水铺装。 【条文说明】

2014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 2.使学生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的能力,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和绿化环境。 3.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居住环境的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的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理想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设计题目: 1.项目名称:河北张家口春光养老社区规划 2.基地区位:项目处于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北侧,南邻京藏高速,西靠陈家庄村,侧,位于外侧环路与哈察尔大西街交叉口东北侧。基地交通优势明显,距张家口机场8.9公里,距宣化高铁站7 8公里。 3用地规模:124.63公顷。 4.规划目标:以中高端养老为核心,提供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为当地居民养老及外地居民候鸟养老提供理想住区,打造国际级养老养生胜地。 三、设计要求: 1.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2.综合考虑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在基础条件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3.适应各类老人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筑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 4.为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5.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6.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7、开发强度控制指标: 容积率:不限,建筑密度:≤24%;绿地率:≥35%;建筑高度不得大于50米(以规委会最终审定的建筑高度为准)。 停车位:居住小区内停车泊位机动车按0.5个/户配置,非机动车1个/户。 核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参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XX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最新版)

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说明 一、前言 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舒适温馨的家能够让人松弛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生活,休息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与自然的阴晴雨雪和动植物协调地生存在一起,是人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永恒的理想。 中国文人是这样描述一处理想住宅的 门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 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 花外有墙,墙欲低;墙有松,松欲古; 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 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 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 桥旁有树,树欲高;树荫有草,草欲青; 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 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 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 鹤报有客,客不俗; 客至有酒,酒欲不却; 酒行有醉,醉欲不归。 二、工程概况: 本地块位于省市城区,现有规划地块面积39333㎡,总建筑面积64399㎡,建筑密度28.2﹪,绿地率37.2﹪,容积率1.6。规划由15栋联排楼房组成,沿街为商

业。 三、设计依据: 1、建设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小区规划设计原则》; 2、中华人民国《城市绿化条例》(1992.6); 3、中华人民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 4、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规; 5、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 四、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将建筑重组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树、花坛、广场、及建筑天际轮廓组成完美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环绕建筑,环境这种园景开放式的组合关系,使小区具有移步景异的多层次效果。可以从每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时从环境中感受不同景观。人作为一个活动的观察者和先导者,是小区环境欣赏与享受的主体。所以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共同融合统一的设计思想。因此,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是从更感性的角度去设计生活。 诠生活,设计居家需要,设计人的情感需要。这就是我们做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规划的精髓。我们设计的原则是: 1、景观的生态体现 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日益提高,对于生态的理解叶一步一步加深了。21世纪生态型园林、环保型居住区已成了现代城市绿地发展的主体。本方案在注重住宅园林的观赏性的同时,把住宅园林的生态性提高一个新档次,营造生态环境舒适、景观优美的空间。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住宅区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的丛林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这是生态景观要求;在满足一定数量的铺装硬地前提下,尽量多采用林荫草地和疏林草地来进行美化;同时强调生态美,景区以种植常绿大乔木为主,大乔木可增加叶面积系数,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适当地采用自然流畅的花灌木色带,可形成色彩、质感和季相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 2、景观与功能相结合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规划与建筑 一、设计依据与用地分析 1、设计依据 (1)关于本工程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台路规选[2004]14、15号); (2)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设计规范; (3)本工程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4)甲方的设计要求。 (5)方案评审会议纪要([2005]95号) 2 、总平面用地分析 (1)气候特征:工程地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色。初夏有梅雨,盛夏有伏旱,夏秋多台风,深冬有寒潮。多年平均气压1015.7百帕,多年平均气温17.7℃,多年平均降雨量1593.7mm,蒸发量1283.9mm,多年平均日照1507.2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2.4m/s。 (2)地块与城市关系:本工程用地为台州市路桥区灵山居住区的A地块与B地块,交通便捷。东、西、北至规划支路,南至南山路。 (3)地块的景观要素:紧邻地块北侧为路桥区中央山公园,山高70余米,风景秀丽,是理想的居住用地。无论是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还是从本项目的角度出发,都应在地块开发过程中充分重视这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提升空间环境品质,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住宅园地。 (4)用地基本条件:本工程用地呈不规则行,总用地面积71348.8M2。 二、规划原则 本工程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在充分满足目前住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力求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技术合理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高品质住宅小区。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需要,更注重人们在文化上、心里上对“家”的热爱。在总体规划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原理和手法,在小区内引进一条形态宜人的水景,使小区内大部分住宅都能感受到流水的温馨与亲切。同时采用现代的规划理论及空间与环境的塑造手法,力求创造出融大气、雅致、理性与浪漫于一体的现代化居住区。 “家”是每个人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概念,茅庐草舍可以为家,高堂华厦亦可为家。小区内以各种组团单元形式创造家的氛围,同时多层次的绿化、流水和人文景观,井然有序的道路系统,使得小区富有极强的整体感和标志性。建筑的现代感和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结合整体环境的处理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充分体现出小区的可居住性、可持续发展性,体现“以人为本”。 三、规划构思 1、充分利用地形,建筑布局尽量坐北朝南,争取住宅的良好朝向与景观。全区设计有多种组合方式,规划整体而富有变化,保证开发的灵活性;同时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借用山景、改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 居住区设计规划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二班 姓名:赵维阳 学号:1101022021 规划项目:常德“中原·都会春天”居住区规划方案 2013年11月20日

“中原.都会春天”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2、甲方提出的设计任务书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5、《住宅建筑设计规范》JGJ64-98 二、项目区位 本工程位于常德市武陵区的城西芙蓉板块,是城市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与川子河风光带的交汇点,位于常德未来新中心核心位置。由上海路,巴黎路,中亚大道围合而成。 三、项目概况 项目居住区用地面积700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992平方米,规划总人口3864人。 四、地块现状 项目地块及周边城市功能比较成熟。地块内为水塘、低洼地和民宅,地块相临之规划城市道路皆已形成。 五、规划理念和设计原则 1.规划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对社会的联系最直接的表现为对社区的依赖”,优雅而富于诗意的栖居,是人们对生活的终极梦想。人在生理与心理上对居住的综合要求愈来愈高,因而在设计中我们努力实现人性化居住,以新的居住理念规划园区内外空间,针对目标客户群特点提升小区的品质,力求打造一个高品质、高品味、文化气息浓郁、充满人文关怀的小区。 (2)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与自然共生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社区环境是我们本次规划设计中的另一目标。对美妙生活的不断追求,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户内生活空间的完美。人们在拥有自己住房的同时,还希望拥有周围广阔的庭园,在规划布局上我们把庭院空间分为三级,即中央庭院和组团庭院及宅前庭院,庭院设计不仅解决交通需要,而且还富有观赏性,营造一种有山有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悠然生活方式。 2.设计原则 (1)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2)节约成本,资源共享。 (3)重视均好性,体现人文主义。 (4)地方人文特色与现代城市特色的有机结合。 (5)营造自然有机的生态环境。 六、总平面设计 1、理念阐释: 注重消解城市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冷漠,强调功能的复合与城市的联通,动静的隔离和舒适的尺度。第一,极大减少交通耗能,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生活与工作的健康环境。第二,城市的联通。不再是自生自灭的独立体,而是成为与城市肌理融合,与地域文化想传承的生命体,无论是借助公交还是步行,都能在30分钟时间内实现,借助于环路等城市快速交通,可以同城市的其他地区实现便捷的沟通。第三,动静的隔离。形成住宅-庭院-邻里交往空间-公共空间的丰富过度。第四,舒适的尺度令人只需步行的尺度,便可到达广场、咖啡馆、特色商店等。人性的尺度带来了交往,沟通的便利,在这样的街区,街道不再是单纯的交通脉络,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交流空间。 2、总体布局 在综合考虑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景观利用,日照影响等四大要素下整合规划结构形态,布局力求结构清新,分区合理,环境整合有序,商业生活各部分出入口独立设置,互不干扰。 注重周边环境进行整体形象设计,沿中亚大道、巴黎路设置了高层住宅及单

大三上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任务书 (2017.8)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城乡规划学专业三年级2017-2018学年第1学期 居住区详细规划任务书 一、阶段教学目标 (1)培养处理单个建筑与群体建筑、建筑群体布局与道路系统、建筑与场地、建筑与绿化环境之间的能力,完成从住宅单体的建筑设计(住宅设计)——→简单建筑群体+简单环境组合(住宅设计中总平面布置)——→复杂功能建筑群体+复杂环境组合(居住小区规划)的规划设计教育过程,提升学生认知环境与城市、建筑关系的能力,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2)了解我国的居住区发展历史、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巩固和加深对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3)初步了解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内的相关城市规划规范在规划设计的要求与作用。 (4)提高手绘及计算机绘制设计图纸能力,合理运用图、文及口头介绍等多种方式来综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2.1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马鞍山太白大道与花园路交叉口西北角,基地与市政公园隔路相望,西临朱然文化公园,配套设施完善。太白大道在地块东侧,为地块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设计要求尊重周边城市环境,体现城市重点区域的文化和商业价值。 2.2设计条件和控制指标 (一)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面积:14.8公顷; 2.容积率:不大于 3.0; 3.建筑密度:不大于30%; 4.绿地率:不得小于30%; 5.绿线范围内建筑限高:24米; 6.机动车停车位:0.8个/户,商业建筑0.8个/100平方米,地面停车不得大于20%; 非机动车停车位:3平方米/户,商业建筑2个/100平方米,结合建筑或室外场地统一设置。 建筑后退红线: 太白大道为次干路,红线宽度50米,最小建筑红线宽度80米;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IfTTR Vfm-GCCK UlMrVTFPSJ TY OF 5CIFNCE ? TT 亡K屮址>网+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 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 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 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 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 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郑州银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目录 ●说明部分 Ⅰ规划建筑设计文明 一、设计依据 二、概述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四、总体构思 五、住宅设计 六、公建设计 七、道路系统规划 八、绿化系统规划 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图纸部分 一、规划设计图纸 二、建筑设计图纸 郑州银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银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及竞标方法》 2.《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局部修订)DBJ08-20-98 3.《郑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 6.甲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图 二、概述 1.基地位置与规划范围 银苑小区拟建于郑州市郑花路27号北侧。面积约21700平方米,计32亩(详见经郑州市规划局批准的红线图)。东邻郑花路,北邻索克公司(邻郑花路为高层综合楼,西边为小高层建筑),西邻省物资学校,南邻省农行干校。 2.甲方开发意向 甲方拟在此地块中兴建以板式高层的高档住宅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尊重原有规划建筑基础上,希望在充分利用红线内土地面积的前提下,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注重环境及绿化系统设计,建筑外形美观大方,线条流畅丰富,色彩浅而鲜明,窗玻璃通透美观,特色新颖、别致。并充分考虑到沿街的商业价值。 3.开发定位 本项目定位于银行干部群落。这一群落对居住环境、居住质量与品味上

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特别注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刻意创新,大胆突破,力求使该区达到高质量、高层次、高品位的要求,又别具一格创造出现代生活的气息。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推崇人本主义精神,尊重住户的居住要求,关注住户的生活习惯,照顾住户的日常生活,努力创造一个高品质、有意味的聚居区。 2.追求形式和内涵的结合,住宅形式和居住形态的统一。希望营造一个现代的、文化的、友好的、和谐的生活圈,希望体现沟通、参与、和谐的高尚社区。 3.规划针对市场需求,体现时代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开发者、使用者双方的需要,在设计中追求实际、合理及一定范围内不可替代的特点,同时也能对小区所在地的整体环境品位、服务质量、社会效益有所裨益。 4.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 5.作为小区必要的公建项目(沿街店面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供合理高效的布局定位,独立的交通组织,并使其对内部住宅环境的影响减在最小,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城市道路扩大服务面。 四、总体构思 相对于较大的开发量和相对狭小且不规则的场地条件,总体布局为尽量利用土地,我们找到一种在保证建筑基本户型和面积要求的前提下,整体空间形态也得以统一协调的有机联系的最佳住宅布局——两排高层,作为基本布局,北高南低,东西以圆形点式住宅打破行列式的单调呆板,造成内部环境空间的围合。 北部板式高层阻挡了冬季的寒风,南部中间打开,引入阳光。东西三栋圆形楼,既充分利用了土地,也起到了空间联系的点睛之笔作用。 由于地块狭小,故设主要干道一条,位于基地外围周边,道路尽量简洁、便利、流畅,路形舒展。作为整个小区车流联系的主要骨架。 这条外环路宽6米,可临地停车,可作为紧急时的消防环路。这样的道路布局使小区中人车完全分离,又使小区中部获得了完整的绿化活动空间,居民得以在一个无干扰的室外空间过一种安泰悠闲的生活。 小区内休闲绿化环境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设计中均做到绿化相对集中,且点、线、面结合,形成有特点的序列绿化。以序列性的广场、铺装,结合大片绿地,造成一种雍容端庄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五、住宅设计 为了使用户充分享用通风采光,银苑全部规划为一梯两屋的高层住宅,各类住宅设计考虑到高层次的居住质量标准以及需要层次的多样化,基本户为四室二厅。 我们在设计中注重自然规律,首先考虑住宅的朝向、通风,采用南厅,北厨模式,有穿堂风的布局,使冬季能享受阳光、夏季能避开骄阳,又充分引入自然风,流穿全户,创造很好的户内气候,住宅充分依据现代人的生活模式进行设计,采用大面宽(主卧3.9m开间)厅(4.8m-5.4m开间),小进深,大厅大主卧,小次卧的合理功能布局,并保证所有户型都实现“三明”,“动静分区”、“餐客分厅”、“洗卫分区”,卧室全部采用新型的低窗台凸窗手法,使具有优良的观景效果。 住宅层高控制为3.0m,顶层采用复式布局,于屋顶处退台,给顶层住宅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1 设计依据 1.1 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用地文件(用地性质、红线坐标)。 △1.2 居住区所在城市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 1.3 规划主管部门对该区提出的规划条件。 1.4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基础资料。 1.5 设计采用的有关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居住区设计规范、防火规范等) 2 场地概述 2.1 说明规划用地的区域位置、地点、名称、周围环境(四周相临用地性质、归属)、 交通情况(相临道路等级),以及当地能源、水、电等市政设施情况。 △2.2 用地周围可利用的公共设施(小学、中学、大型商业医疗、大型体育娱乐设施等)。△2.3 用地周围已有的特殊景观。 2.4 用地范围的自然地形、高程系统、高低差、坡向,用地周围水域及用地地貌,最 高、最低标高,地形坡度坡向、水域水系、水源流向、深度、最高、最低水位。 △2.5 用地范围内的原有需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性质、高度、建设年限、位置、占地面积、拆迁及改造情况。 2.6 用地范围内的需保留的文物古迹等级(国家、省、市)、建设年限、保护范围、占 地面积。 △2.7 用地范围内需保留的树木、树种、生长年限、高度、位置、数量。 2.8 所在气候分区及有关气象资料,抗震设防裂度、洪水资料。 3 规划布局 3.1 规划指导思想、构思主题,要注重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 境,考虑地域文脉及分期建设的完整性与扩建可能性。 3.2 规划结构:住宅、公建分区与景观环境设计的关系,入口位置的确定。 3.3 路网规划:车流、人流、消防、救护、停车(机动车、自行车)的考虑。 3.4 配套(非配套)公共设施的内容及设置。 3.5 住宅群体规划:高、中、低住宅建筑的布置、空间设计,对地形的利用,日照、 通风,以及住宅立面设计风格,主要街景立面的考虑。 3.6 单体平面的选择。 3.7 老年住宅、公寓及无障碍设计。 4 竖向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一区位分析 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便利。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基地南面为余沣路,按总体规划控制道路红线宽40米:东临河流,预留30米的滨河路,用地东西宽284米,南北长423米,规划道路红线内总面积12.0公顷。 基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相邻的道路为城市主要道路,人流量大,因此有此3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较西侧相比严重,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北东南三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基地东南方向有河流和公园,因此此两个朝向有较好的自然景观,故设计时应合理的将些景观纳入建筑户型的视线之内。西侧道路与其他三面相比人员较少,车流量小,因此此处较宜停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因此对于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都希望居住在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同时兼顾居住区整体空间,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 《洛阳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河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土地出让合同; 规划局提供规划指导意见; 用地红线图; 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往来信函文件; 国家及洛阳市现行有关规划、建筑设计的规范及规定 三设计理念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四总平面布置分析 该规划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且适合各类人群居住的生活社区。现今有很多的居住小区都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人们建造一个清幽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小区环境的优美设计,及各项生活设施的完善等等。但是在我们对新老居住小区的调研过程中,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改变仅仅是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统筹处理本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设计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的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基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调查分析报告或现状分析图。 2.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根据心理学及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组织设计好居住小区的各项功能及组团空间。确定小区人口规模和规划结构、用地分配,适当考虑小区用地近、远期开发的顺序性,妥善安排好小区各项功能要素,体现合理的功能系统、适宜的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和谐的居住环境,突出规划设计主题。 3.分析并提出居住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布局道路交通系统,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有利于居住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确定停车场合理规模、布局和布置类型。 4.选择或设计适宜的住宅类型,设计适宜的住宅组群。住宅设计要求应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住宅组群布局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考虑住宅节能,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空间。 5.分析并确定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配套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有公建设施

并考虑其今后的发展,方便经营、使用和社区服务。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小品之间以及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6.规划小区绿地、景观系统,进行环境小品设计,创造适用、方便、安全、舒适且具有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公共绿地及其它休闲活动地的布置,包括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中的绿化用地,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 7.充分考虑小区所在城市性质、气候、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地方特点及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规划方案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创新。 8.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二)、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总体概述 基地西侧、东侧为住宅区,北侧为田地,南侧则为河流。东侧及南北侧均为城市主干道,30m宽。规划用地约15公顷。本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一个环境优美,造型新颖,设施完善,设备齐全,使用方便的中高等档次的居住小区。 此方案共有居住建筑总计51栋,其中高层17栋,小高层14栋,多层20栋。会所2个,小学1所,幼儿园1所。其中东南步行入口处为商业街,向西、向北皆设有沿街商铺。 二、总体构思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2)、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三、设计构思说明 1、总体布局

本居住小区用地布局的分布主要为: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小区主干道以及中心绿地把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围绕中心绿地进行布置 2、规划结构 根据用地现状条件和规划用地布局,结合道路系统结构,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中的小组团围绕组团景观节点布置。 3、道路交通组织 本小区共设有4个主要出入口,其中三个车行出入口,一个步行出入口,满足了小区居民的就近进出。考虑到小区内主要人流方便乘车,南、北、东面各有一个车行出入口。道路网大致设置为S型,整体上看小区路网结构丰富活泼,充满变化。小区道路分为三级:小区干道路宽10米,为方便小区居民的晨练,散步和出行要求。;组团级道路路宽4-5米,满足了内部的一些日常出行,地面停车位主要布置在这片区域。宅间路宽2-3米,造型多变,活泼生动,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4、公建系统 本小区小学设在基地西南,为18班小学,设有250米环形跑道,满足本小区及周围孩子上学需求。会所以及幼儿园围绕中心绿地布置,拥有良好的环境,让住户有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空间。 5、景观系统 小区以主入口广场和中心绿化广场为主景观节点,主景观节点不仅是小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