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有关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有关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3

今天有幸参加了嘉兴市教科研基地学校教科室主任研修的第一次活动。上午聆听了朱建人处长的指导性讲话,以及两位优秀教科室主任的经验介绍,有很大的触动。下午在阮望兴所长的主持下,对课题报告的撰写进行了交流、互动,本人也借此机会上台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在交流和阮所长的点评中,受益匪浅。

在交流、点评中,我还觉得有一个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什么是课题研究的对象。

经网络搜索,在关于“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的大量网页中都有如下的说法:“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

里面研究对象就是××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中学生,而不是小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

在大量的课题研究方案中,对课题的研究对象的阐述也大多是基于上述的理解。

2.社会研究的对象

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的其它社会单位,一般包括社会中具体的个人、家庭、社区、各类专门人群以及各类组织等。

在理解什么是社会研究对象时,必须要注意区分“研究对

象”与“研究内容”之间的不同,以及“研究对象”和“调

查对象”概念的差异。

首先,社会研究对象在概念上不同于研究内容。社会研究

的内容是指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而研究对象

则是指特定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范围中的任何社会单位。

其次,“社会研究的对象”与“社会调查的对象”也是不同的概念。前者的对象应该是社会中某类群体或组织的总体。后者是指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单个对象,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

在用从单个的调查对象所得的资料推论总体情况时,要注意区分类别概念和集合概念。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性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只代表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年老或残疾)的人所构成的类别。对于类别概念的事物,可以用其全部和多数成员的特征去推论整个类别群体的特征。

相比之下,对用集合概念来代表的集合体则不能做这样的推论。集合概念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几何体。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常常使用“分析单位”的概念来区分社会调查对象(收集资料对象)与社会研究对象的不同。

从一般原则上讲,在每一个层次的分析单位上收集到的资料只能分析和推论该层次的情况。如果混淆了分析层次,则可能导致“以偏概全”或“简单还原”的错误。前者是指从低层次的分析单位中得到的资料去简单推论高层次社会单位的情况。后者这是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中得到的结论简单地推论其中每一个成员。

最后,在进行社会研究时还需要明确研究对象的范围以及调查对象的范围和规模。

3.社会研究的内容

社会研究的内容是指社会研究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确定研究内容首先需要按照研究的目标将研究题目分解为若干方面,然后根据研究的目标去确定每个方面所需收集的信息。总的来说,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可分为现状调查、态度调查、因果分析、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等不同的层次。

终于搞清楚什么是课题研究对象,什么是课题研究内容了!

终于搞清楚什么是课题研究对象,什么是课题研究内容了! 课题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区别 我们在撰写课题申报书或课题开题报告时,通常要确定课题的研究对象,明确课题的研究内容,但是,在理解什么是课题研究对象?什么是课题研究内容时,很多老师无法正确理解,无法区分“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之间的不同,下面就来详细谈谈课题研究对象与研 究内容之间的区别。 研究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的其它社会单位,一般包括社会中具体的个人、家庭、社区、各类专门人群以及各类组织等。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具体的研究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是人,是物,也可以是文献记载或其他文字资料等,数量可以是一个、几个,也可以是成千上万个。在教育研究中,研究对象通常是人,如:学生、教师、家长等,有时候也可以是学校、教研组、学科组等各类教育教学组织。 一个课题名称的标准的表述范式应该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也只有在合 理选择和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才能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研究开展的可行性。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 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中学生,而不是小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 康教育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 科学合理的选择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与研究目的、内容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同时它还涉及到整个研究的费用以及应用范围。一般来说,如果研究对象仅仅是个别的或少数人(比如:中小学教师开展的小课题研究),通常不存在抽样问题,因为研究对象的总体差不多就是研究的直接对象。但是一些省级、国家级或较大的规划课题设计的研究对象总体比较大,有时趋于无穷(比如:涉及全国或全省),这时候要将课题规定的所有对象都拿来进行研究往往是难以做到的,也没有必要,因此需要运用某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选择部分的研究对象,这样的程序和方法,用一个专业术语表示就是“抽样(Sampling)”。抽样(Sampling)就是从一个总体(population)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sample),然后用这一样本的结 果去推断总体。在这里,总体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抽样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抽样的作用是为了合理地减少研究对象,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时间,又可使研究力量相对集中,使研究工作深入、细致,从而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关于研究对象的抽样方法这里就不详叙,大家可以查阅相关专业文章和资料。 那么,研究内容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知道,任何课题研究所指向的都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而这些问题就是课题要研究的内容。前面已经阐述了“研究对象是指被研究

你认为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

1、 中学数学教育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内容 数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的课程。 它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等成果于数学教育实践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学科,是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必修的专业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中学数学教学. 教师、学生与课程是传递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师与学生为传递和接收的主体,知识是这个传递系统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掌握与运用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 数学教学规律到底是什么, 应该作为重要内容。这样,数学教学论应该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反映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材和课程,是知识技能结构的规范,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的设置,教材编写,应该遵循什么样原则和规律,才能满足培养人的要求。因而,数学课程论也应当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教学过程需要有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到底是什么,应该加以研究。因此,数学学习论也应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是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和数学学习论,即所谓“三论”。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中学数学改革,包括中外数学课程的历史演进与改革的趋向。 ②高中数学教学理论,包括数学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与教学评价等。 ③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包括微格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主要任务是:㈠使学员深入了解国内外中学数学发展的趋势,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与学思想。㈡掌握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明确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教学原则、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㈢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数学教育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学生与课程是传递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师与学生为传递和接收的主体,知识是这个传递系统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掌握与运用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数学教学规律到底是什么,应该作为重要内容。这样,数学教学论应该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反映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材和课程,是知识技能结构的规范,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的设置,教材编写,应该遵循什么样原则和规律,才能满足培养人的要求。因而,数学课程论也应当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教学过程需要有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到底是什么,应该加以研究。因此,数学学习论也应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是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和数学学习论,即所谓“三论”。 二、20世纪数学观的 1.数学不等于逻辑。 2.数学不等于形式。 3.注重数学的应用性。 4.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 三、 20世纪我国数学教育观的变化 (一)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二) 从“双基” 与“三力”观点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素质观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从听课、阅读、演题,到提倡实验、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 1.重视解题训练,要求逐步明确 2.提倡实验与探索,鼓励合作与交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数学课程中关于数学学习的理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注重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四)从看重数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 四、中国的数学教育 一、中国的数学教学突出知识性的具体目标 (一)大纲、课标对知识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二)教学过程中对目标细化具有可操作性

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例

“立足校本研训,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实验研究 一、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1988年,《世界教育年鉴》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提出:教师作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专业发展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近年来,我们珠海路小学顺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注重立足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涌现出了一批省市级优秀教师,其中齐鲁名校长1人,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辅导员2人,岛城名师、青岛市特级教师2人,及一批青岛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学校打造名师,壮大优秀教师群体创造了条件。 《“立足校本研训,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立足于学校实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与优势,同时借助于外部力量,内外结合,开展基于校本实际的形式多样的培训与研究活动,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搭建平台,使之在积极参与中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市、地、省乃至全国等不同层次的名优骨干教师,构建学校优秀教师群体,以名师打造名校,探索出基于学校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有效探索教育的基层组织——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尤其是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构建起适合学校推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与研究基本模式,为其它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同时,本研究的探索,也可以为基于学校的名优教师群体培养的途径与方式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鲜活的个例和丰富的实践依据,并通过实验论证:学校是促进优秀教师群体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校本研训是名优骨干教师发展的最主要的方式,并探索以校为本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可行性策略,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理论。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的切入点、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探索促进优秀教师群体成长的校本研训途径与方式,使教师由被动参与为主动自觉谋划职业发展,由个体努力为群体努力共同创优; 2.构建以校为本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基本模式,壮大学校名优教师队伍,创建名校;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的管理学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 3、教学内容 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从简单的教具模型、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不可替代的因素。 5、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硬件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仪)和空间布置(如教室文化建设情况、座次排列)等要素; 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 (二)学习与教学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2、教育现象包括() 3、教育学是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2、教育现象包括()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也是()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 10、后期称墨家为():称道家为()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 ) )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 13、( )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 )完成的。 15、( )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 )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 ),被认为……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 )。 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 )( )( ) 19、西方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 )。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 ) 24、洛克是( )的代表, 他的代表著作是( ) 25、卢俊是( )的代表,著作是( ) 26、裴斯泰洛齐是( )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 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 ),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 被称为( ) 29、杜威是( )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 ),鉴别包括( )和( )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 ( )( )( ) 32、调查研究法包括( )。 33、教育实验可分为( )、( )、( )。 34、教育一 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 ) 35、古代教育包括( )( )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 ) 37教师的来源是我 国夏、商、周时代的( )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 ) 39埃及古 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 )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 )( ),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 )( ) 41、六艺的内容是( ) 42、( )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 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 )和( )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 )和( )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 )为自由七艺。 45、( )是我国学校 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46( )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 )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本节考纲透视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考点精讲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 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韵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学媒体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科研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重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加剧,教育改革以空前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球兴起,许多国家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利用教育科研成果指导本国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与决策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决策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 教育科研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其本身的本质属性 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各种应用技术。教育科学也属第一生产力的范畴,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第一生产力”的位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中小学校要改革,就必须研究。把中小学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并形成不间断的改革与创新局面,是新世纪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对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起了较大作用,研究成果为学校各学科的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和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但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则有待于我们的深入研究。 “科研兴校”。中小学校教育既应坚持“常规体系”高效率地运行,又要构建未来教育的框架。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不仅对学校今天的整体教育水平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明确未来的教育思路(学校教育的个性化、社会化和终身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 重不重视课题研究,是衡量一个校长是不是具备科学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标志。回顾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缺少教育科研,办了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蠢事。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重视教育科研、非抓课题研究不可的时候了。真抓实干,至少应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认识正确是前提,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二是领导到位。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实施“一把手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教育政治学的完整内涵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涵揭露了它的对象本质,同时它的对象确立是由本学科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同事也有着其特是学科规律,进而可以将思想政治学法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研究如何做人工作的学问,因而他要研究人,却有不能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多面体。在自然属性而言,有着生命规律支配的生命属性,这主要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而是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等学科研究的内容。在社会属性而言,人的社会属性有着极为广阔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如何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活动、规范化活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当然不能包罗万象而将这一切都尽数研究,而且由其特殊性,选择的是其中一个特殊的方面进行研究。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并不研究人社会属性的所有方面明,而只研究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摸清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的思想向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方向变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原理 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都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品德表现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有矛盾的,这就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即:一定社会的阶级和政党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水平的矛盾。 对这个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是研究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这“两个规律”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联系。因为这一矛盾:第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工作,其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第二,这个特殊矛盾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及各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想存在形式。第三,这个特殊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存在的基本依据和发展的主要动因,并规定者其他矛盾。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对这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两个具体规律 每一门学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成了的根据和发展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着自己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因而也有着它独特的规律。 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人的思想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产生了人的需要,

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从华工两个图书馆加上老师推荐,一共找到14本书专门讨论旅游学这个论题,其中明确论及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7本,说明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共识。这7本里,对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大类的看法: 1、以旅游学“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消费对象、媒体:旅游企业和旅游经营者)”之说为基础,衍生而出的旅游学研究对象。例如:王德刚在《旅游学概论》中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三要素以及三者相互的关系。李开、李云霞《基础旅游学》以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这四者为研究对象。傅云新、蔡晓梅认为旅游研究的是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本质、条件和各种关系的内在矛盾的运动规律,直接具体的对象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两方面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 2、基于旅游是一种现象,将旅游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这一论点的是申葆嘉老师,将旅游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以旅游系统为研究对象。然后吴必虎由此观点作为切入点,认为如果要全面认识旅游现象是一个学科无法胜任的,需要一个以研究旅游现象为主,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他其实是将旅游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 综合以上的论点,加上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研究旅游的本质和特征为基础,着重研究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二者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探讨解决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研究旅游的本质、特征,这是认识旅游研究旅游的基础,也就是旅游学需要解释的基本内容,第二是将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作为一个运动中的矛盾来研究,观察出它们是怎样相互影响的,进而总结出它们在相互影响的过程可循的规律,并对缓解或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做出实质

课题研究的目标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将在继承、批判、吸收当今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思想以及课堂教学改革方 面的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瞄准素质教育目标,运用创新理念,针对 导学案”课堂模式使用以来教与学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构想:即通过学习、研究、实验、总 结,逐步形成一种符合英语课程标准,遵循新教材编写体系,充分发挥教材特色,用来指导、 规范我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通过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群体素质入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本,从而实现大面积、快速度地提高我校外语教学质量之目的。 在研究过程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通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探究,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预计突破的难点 研究的基本内容: 1、转变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创建生命化课堂。 2、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学习方式的研究。 3、开辟学用渠道,拓宽英语学习方式。 4、如何选择英语复习课堂中的学习方式。 5、英语阅读课学习方式的探讨。 6、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寓教于乐学习方式。 7、如何在常规英语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网络英语学习方式的初步尝试。 9、英语课堂中问题教学方式的研究。 10、三清”学习小组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验。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也是我校课题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认为,首先,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要 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于我校英语教师来说,教学改革预计的一个难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

研究目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有何区别

4月4日 研究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有何区别? 刚接触课题研究的老师通常会搞不清楚研究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之间的区别,这很常见,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多搞几次就自然明白了。 一般研究的目的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即问题的提出,是研究的意义与理由。 研究目标就是你想通过研究建构怎样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法之类的东东,是一种可以推广的经验,因此可以理解是一种知识产品。 研究内容则是与研究目标对应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一个个研究点。 看一个例子: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数学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研究宝山区虎林路小学吴珏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带给人类大量信息的同时也 带来了时空新变化,为我们建立了不断延伸的动态交互学习系统,为学生认知创设了良好的动态发展的学习环境。 个性化自主学习,即富有个性特点的自我控制性学习。“个性化”即个人在学习中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优势特色,如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手段、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方面充分体现个人的特色和特长。“自主”即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体现学习的自我控制性。如果从教的角度来讲,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因材施教”;如果从学的角度来讲,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要求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主体性”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各自所特有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由于传统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和练”的班级授课制,统一教师、统一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进度、统一测评等统一的教学模式使“因材施教”无法得到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也很难得到真正发挥。因而,个性化自主学习是传统教学一直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理想化模式,而网络将以其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为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如何把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地融合于网络教学中,构建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因此,我们提出了这一课题研究,力图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创新,探索总结出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数学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方式,从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情操上得到同步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一课题的实施,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推进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都是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课题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合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人的发展,等因素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教育从另一方面看,教育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接受前人的经验,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这些都是教育所表现出的人的认识活动。从这方面看,教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出教学的基本规律,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 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 门具体的教育学科,都是从一个特定的领域来揭示探讨教育的有关规律,属于整个教育科学一个分支学科。目前教育科学体系究竟包含哪些分支?意见并非一致。无论如何划分,教育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法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学校卫生学、教育社会学、电化教育学、比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教育控制论等学科都属于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分支学学科。而教育学则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传说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多年。全书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作用和条件等都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如“教学相长”“几十而教“不淩节而施”,“长善而救失”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对教育规律性的认识,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另外,我国的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庄子的《庄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韩愈的《师说》等,都涉及对教育问题的论述。 在西方,较早涉及对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献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等。 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1623 并列。 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写作参考材料1》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参考总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何老师在《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另外,还有一份供大家参考一下,广东省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和实验方案里面,课题指导思想这样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领

有关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3 今天有幸参加了嘉兴市教科研基地学校教科室主任研修的第一次活动。上午聆听了朱建人处长的指导性讲话,以及两位优秀教科室主任的经验介绍,有很大的触动。下午在阮望兴所长的主持下,对课题报告的撰写进行了交流、互动,本人也借此机会上台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在交流和阮所长的点评中,受益匪浅。 在交流、点评中,我还觉得有一个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什么是课题研究的对象。 经网络搜索,在关于“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的大量网页中都有如下的说法:“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 里面研究对象就是××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中学生,而不是小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 在大量的课题研究方案中,对课题的研究对象的阐述也大多是基于上述的理解。 2.社会研究的对象 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的其它社会单位,一般包括社会中具体的个人、家庭、社区、各类专门人群以及各类组织等。 在理解什么是社会研究对象时,必须要注意区分“研究对 象”与“研究内容”之间的不同,以及“研究对象”和“调 查对象”概念的差异。 首先,社会研究对象在概念上不同于研究内容。社会研究 的内容是指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而研究对象 则是指特定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范围中的任何社会单位。 其次,“社会研究的对象”与“社会调查的对象”也是不同的概念。前者的对象应该是社会中某类群体或组织的总体。后者是指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单个对象,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 在用从单个的调查对象所得的资料推论总体情况时,要注意区分类别概念和集合概念。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性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只代表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年老或残疾)的人所构成的类别。对于类别概念的事物,可以用其全部和多数成员的特征去推论整个类别群体的特征。 相比之下,对用集合概念来代表的集合体则不能做这样的推论。集合概念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几何体。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教育是有规律的。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发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不只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它同时也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活动系统。 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往往在于讨论教育活动的多种可能与价值选择、突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教育学的任务揭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故它与教育方针、政策就有所不同。教育学也不等同于教育汇编。在不同的社会里,由于教育学所研究的教育实践不同,研究者观点和对教育的方法不同认识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教育学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一种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 实践能力。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的根本区别。 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那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与取向有不同的理解与选择,因而对教育也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设想与实施。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与 方式。

《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概述

第一编教育学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教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能够阐明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2.了解教育与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了解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3.领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4.掌握并识记概念:教育与教育学,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5.理解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内涵。 6.能够区分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个概念;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进一步理解学校教育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教育”的概念表述; 2.“教育”一词的内涵与外延; 3.“教育”与“教育学”。 教学难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和理解教育及教育学这两个概念。 3.能够正确区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内涵。 教学准备: 1、课件; 2、第一章学习测试题; 3、第二章预习指导(WORD,PPT); 4、教学评价问卷。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小组讨论法; 3.练习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教育与教育学”——教学过程设计(2课时) 教师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第一节为“在预习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教育与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让学生准备好提出本章节学习内容的有关问题。 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提出疑问(10分钟) 要求:各位同学在自习中的疑问(难点)或自己对有关内容的了解所产生的疑问;如果没有预习,说明理由和以后的纠正措施。时间:每人不超过2分钟。方式:个人自觉踊跃发

言,或组长指定发言;轮值组长记录(准备白纸供用)并整理。(整理技巧,将相同疑问和情况归为一类) 第二步:小组轮值组长在全班交流本组疑问和预习情况。 第三步:教师随各个轮值组长提出的疑问答疑。 (第二与第三步交叉,时间控制50分钟。) 第四步:教师利用PPT讲解(15分钟) (如果时间充裕,教师进一步讲解重点和难点——“教育”“教育学”“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问题) 第三课时——“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第一步:教师引入(2分钟)。教师提出询问上次课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引入“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第二步:教师用事先制作的PPT,引导学生加深对教育和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及条件的了解,为学生小组讨论做好准备。(10分钟) 第三步:小组内讨论(10分钟) 要求:每人发言,谈自己对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理解(每人2分钟),轮值组长记录。方式:个人自觉踊跃发言,或组长指定发言。 第四步:导入“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进行讲解。(12分钟) 第五步: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加以简要说明。(2分钟) 第六步:布置作业和指导。(4分钟) 要求学生: 1、完成第一章课后思考题。。 2、预习第二章内容。 3、填写本章教学评价问卷。完成的同学交轮值组长,就可以离开课室;轮值组长收齐后交教师。 作业: 1.分析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不同性质与特点。 2.谈谈你对教育基本规律的认识。 课后小结及教学反思: 本章为该课程的开篇,对相关内容的熟悉与理解可以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充分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课程框架,才可能喜欢与热爱本课程的学习,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因此,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既要关注基本概念,也要从全局上了解教育学课程的整体内容与学科结构,更要结合实际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1.在讲授教育各阶段的特征时,补充一些中外教育史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初学教育学的学生来说,教育的起源和教育本质的理解比较抽象,尤其是教育本质的理解是本章学习的难点,应加强清晰的讲授。 3.围绕学习指导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开展课后的拓展阅读与思考,以加深理解。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学科。机械运动:是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理论力学的内容: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同时也研究 力的一般性质和力系的简化方法等。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而不研究引起物体运动的原因。 动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力学的任务 1、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2、理论力学是很多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例如: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机械振动等一系列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 三、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和实验、分析、归纳和总结、力学最基本规律、抽象、推理和数学演绎、理论体系、用于实际 力学模型:刚体、质点、质点系、弹簧质点、弹性体等 引言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地面)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静力学主要研究: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力系的等效替换(简化); 3、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平衡力系: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力系。 第二节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的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效应:①运动效应(外效应——理论力学研究) ②变形效应(内效应——材料力学研究)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矢量,其表示方法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N) 、千牛顿(kN) F A 二、刚体 刚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绝对刚体不存在,但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

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 优: 申培轩:《<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申请评审书》 本课题以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目标,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1)以专业改革为核心,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及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明确三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区域内各层次、各类型教育之间的层次递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协调发展,构建设有“中职、专科层次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博士”职业教育层次,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以招生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学历贯通,打通中职学生和技工学校学生的成才之路,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3)以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吕丽霞:《<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三、研究目标 (一)理论目标 通过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程负责人或者专业负责人了解并掌握了社会需求,并根据社会需求,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在应用与创新中掌握课程设计、理论支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课程评价与实施的一般方法,并创新课程改革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创造性地将社会需求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提升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探索出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方案及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以后相关专业建设的理论指导。 (二)实践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 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展开,所有专业的设置都应该以社会需求为本位,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