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与古代文学作业

文化地理与古代文学作业
文化地理与古代文学作业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

文学院2011级11班201102441119 李瑶摘要:我们一直在自觉不自觉的探索着与自然的相通之道,而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生存。在经济飞速发展然而生态也迅速恶化的今天,我们不禁将眼光放向历史长河,试图跟随先民的脚步重新探索与自然正确的相处之道。从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来看,我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大抵可分为:敬畏自然、征服自然、尊重自然、融于自然。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自然人类

中国最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应该在中国古典诗词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渐突出。“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样的自然美景似乎只存在于古代文学诗词里。因果相生,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加速生态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疾病问题应运而生。我们不禁反思,先民与自然是如何相处的?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能否在古代文学里,追随古人的脚步,探寻与自然的正确相处之道。从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来看,我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大抵可分为:敬畏自然、征服自然、尊重自然、融于自然。下面将一一论述。

一、敬畏自然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通过给予人类无私的馈赠,孕育出了璀璨的华夏文明。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活动提供

了场所以及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大自然是神奇的,风雨雷电、鸟兽虫鱼,万物都按自己的法则而生存。现在的我们似乎都不能准确的解释这一切,更别说千万年前的先民。我们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他们却更多的是崇尚与敬畏。

上古时期,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同时又是生存的敌人。那时的人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很低,支配自然能力很差。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先民过着“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生活,不过是直立之兽而已矣”(《思问录·外篇》)。①在这个时期,先民无法理解自然的种种力量和灾害,认为是有特殊的“人”在控制着这一切,于是他们臆想出了这一切的最高主宰——上古众神。

《说文解字》中说:“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从申,食邻切。”②《山海经·西山经》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山海经》之离奇怪诞,正可以窥见初民意思形态之真面目。”③在先民的心中,众神各司其职,掌管世间万物。如:创世神盘古、水神共工、火神祝融、风神风伯、雨神雨师等。人们只有敬畏神,才有可能减少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人们运用想象力对自然现象作出的解释,从上古神话中体现出来。他们对神的崇拜与敬畏即是对自然的崇敬。

先民对自然的敬畏还体现对动物的敬畏。上古时期,猛兽横行。《淮南子·览冥训》中描写有这样的场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劳弱。”《孟子·滕文公上》中也说道:“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与中国。”《淮南子·本经训》更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风豨、

修蛇皆为民害。”④原始社会,民众之寡、知识匮乏以及生产工具的落后,导致人们面对猛兽的攻击常常无能为力。其中,蛇可谓是让先民既畏惧又崇拜的对象。相传,古人见面问候语是“问君安否?有它乎?”《说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在古代神话里,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是人首蛇身。这证明在先民的观念里,蛇是一种很厉害的动物。

除了原始时代,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各个朝代的人依旧是对自然存敬畏之心的。如各个朝代的皇帝都要“祭天”以求苍天护佑天下苍生;沿海建有“龙王庙”以求风调雨顺;内陆建有“山神庙”以祭山神。上古时期流传下来关于众神的神话传说在古时候是深入人心,人人皆知“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此时时要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

二、改造自然

对先民来说,自然是不可知的,可是自然又是他们耐以生存的条件。在敬畏自然的同时,为了生存,他们也与自然灾害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传说讲述的便是先民“与天奋斗”的历史功绩;“夸父追日”“鲧禹止水”等神话更是体现了先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个英雄可以征服自然。

进入农耕时代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许多自然规律被先民逐渐掌握。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自然已经作为人类生活劳动的一部分出现在舞台背景中。”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反映先秦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最能窥见人与自然关

系的莫过于那首《豳风·七月》,其中描写农耕活动的有“三之日在耜,四之日举趾”;描写狩猎活动的有“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描写采摘行为的有“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农耕时代的人们对自然规律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人们通过种植农作物、蓄养家畜家禽、开采野生资源等手段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生活用品。

随着时间的流逝,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在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逐渐确立起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人本主义立场。在思想观念层面,它主要体现于高扬“人道”旗帜,强调人与禽兽之区别,提出“人为天地之镇”“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⑥隋唐时期,农业生产和家蓄饲养已相当发达,大自然成了人们索取生活与生产所需物资的对象,砍伐森林、开采矿物、疏通河道、新修水利、猎杀驯养动物、移栽改变植被等人为性行为越来越多,人来长期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的对自然造成了破坏。“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唐·李商隐《赠田叟》)“虞衡斧斤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糖·柳宗元《行路难三首》),这些诗句描写的正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

三、尊敬自然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始至终的十分密切。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人们一直都在探寻与自然最好的相处之道,以满足自己生存之所需。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明白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体现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孔子在钓鱼时只用鱼竿而不用渔网,打猎时只射飞鸟而不射巢中歇宿之鸟,这体现了孔子对自然的尊重。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万物”“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都应当顺应自然,道法自然是人和万物都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在老子的世界观中,在行动准则上崇尚无为不争,在生态价值观赏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方法论上利用“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这些都是体现道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观念。

四、诗意的栖居——融于自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玄学家对老庄自然之道的阐释与推崇,然过许多文人对青山绿水的大自然充满向往。美感是灵感的来源,文人与山水的邂逅自然能让他们文思泉涌,谱写下大量的优美的篇章。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了一幅山涧月夜图;左思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描写了一幅山水清音图;陶渊明的“与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描写出了恬淡闲适的画面……这些诗句无不表达了文人对山水的喜爱与眷恋。

在古代,文人政治上失意时往往选择寄情于山水,归隐于自然。这一类文人以田园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崇尚自然,“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从这种保持本性,崇尚自然出发,渊明开朗的胸襟,就能领会万物的生机,获得自然的乐趣。”⑦陶渊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他不像其他文人更多的是站在欣赏角度写自然,他是躬耕于垄上,真正的融入了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二》)写出了劳作时的闲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描绘了一幅月夜归耕图。这些真实的写照,无不体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栖息于自然的悠然闲适。

对于久置与官场不自由的文人来说,青山可以淡定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让原本被世俗烦忧的双眸明亮如初,让原本浮躁扭曲的心回复平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是多少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中国古代文学中推崇的人与自然相通之道,正是寻求一种诗意的栖居。

古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的认识一步一步加深,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尊重自然融于自然,无不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探索。只有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真正与自然相通之道。

参考文献:

①王进明、于春海《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自然观》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6.2

②袁珂《神话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③王庸《中国地理学史》北京上午印书馆1956.5

④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人民出版社 2009.09

⑤张建《中国古代文学人与自然关系刍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⑥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人民出版社 2009.09

⑦周振甫《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古代文学史2第一次作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2》第一次作业 一、基本知识 1.形成于北宋初期的晚唐体,代表人物是()()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出自柳永的( ) 3.王安石词的代表作品是 ( )。 4.元代四大爱情剧包括:()5.中国戏剧最早走出国门,介绍给欧洲的一部戏剧是纪君祥的()。 6.《墨梅》是王冕的作品,诗中有名句( )。 7.贺铸《青玉案》中的名句是() 8.“历城二安”、或“济南二安“是指( )和( )。 9.宋末爱国诗人的代表是( )和( )。 10.康进之《杂剧》代表作品是( )。 11.小山乐府的作者是()。在散曲的发展史上,小山的地位足与马致远相提并论。 12、中兴四大诗人指的是()。 13、《论诗绝句三十首》的作者的金代著名文学家()。14江西诗派的开创者是()。 15 “辛派词人”的代表作家一陈三刘指的是() 16《梧桐雨》的作者的()。他还有一部爱情喜剧是()。 17 关汉卿爱情婚姻剧主要有()。 18 .郑光祖的杂剧代表作是(),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19()的作品风格被形容为“六一风神”。 20、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的名句有:“小楼一夜听春雨,()。 21、张养浩的散曲代表作是(),中有名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22、康进之《杂剧》代表作品是()。 二、名词解释。 1“稼轩体” 2后山体 3中兴四大诗人 4诸宫调 5“六一风神” 6散曲 7半山体 8江西诗派 9大晟词人

10山谷体 三、问题简答 1.欧诗的特征和贡献 2.姜词的主要贡献 3.《倩女离魂》的艺术成就 4范仲淹词的成就与影响 5.如何理解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6.马致远的《汉宫秋》在艺术上的特色。 7.苏轼革新词体的主要贡献 8.欧晏词的主要特征。 9.元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10.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11.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四、问题论述 1结合作品论述苏轼与辛弃疾词抒情风格的主要区别和原因。2辛词的艺术成就 3论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注:期末试题题型及分值比率: 基本知识20% 名词解释 20% 问题简答30% 问题论述30%

2018尔雅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上期末考试答案

1 由于生产力、通信交通的落后,周朝采用()来管理国家。(1.0分)1.0分 ?A、 禅让制 ? ?B、 分封制 ? ?C、 郡县制 ? ?D、 行省制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1.0分)1.0分 ?A、 初郡 ? ?B、

侨郡 ? ?C、 都护府 ? ?D、 羁縻府 ? 我的答案:D 3 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1.0分)1.0分 ?A、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 ?B、 东西之间,由东而西 ? ?C、 南北之间,由北而南 ? ?D、 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

我的答案:C 4 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1.0分)1.0分 ?A、 十四刺史 ? ?B、 十三刺史 ? ?C、 五十郡 ? ?D、 十道 ? 我的答案:D 5 ()时期,唐朝击败东突厥,疆域范围扩展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1.0分)1.0分 ?A、 唐高宗 ?

?B、 唐太宗 ? ?C、 唐玄宗 ? ?D、 唐文宗 ? 我的答案:B 6 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1.0分) 1.0分 ?A、 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 ?B、 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 ?C、 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7 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 (1.0分) 1.0分 ?A、 朱元璋 ? ?B、 朱标 ? ?C、 朱允炆 ? ?D、 朱棣 ? 我的答案:A 8 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和()。(1.0分) 1.0分 ?A、

中国文化地理心得体会.doc

中国文化地理心得体会 篇一:中国文化地理心得 农业起源对人类古代文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知道,全世界有三个主要的农业起源地――我这里讲的农业主要是指谷物农业,是栽培作物。 一个在西亚,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及其周围地区。这个地方是小麦与大麦的起源地,也是绵羊和山羊的起源地。这种农业叫做有畜农业。这类栽培农业分两种,一种是有畜农业,一种是无畜农业――就是只有栽培作物,不养家畜。西亚的农业是有畜农业的,这种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两河流域的文明,就是古苏美尔、阿卡德和后面的巴比伦。这种农业传到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传播到印度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这个印度河大家要知道,现在不是在印度,而是在巴基斯坦,因为巴基斯坦跟印度原来是一个国家,都叫印度。所以这个以小麦、大麦为基础的农业,传播范围相当广,在历史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个就是中国,中国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黄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而小麦又是从西亚那边传过来的,不是中国原生的。中国的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所以中国是两种农业的起源地――北方是以小米为主的农业,南方长江流域是以大米、稻作农业为主的农业起源地。西亚那边小麦、大麦是在一块儿的,它不是两个系统,这跟中国是有所不同的。

第三个是在美洲,美洲是玉米的起源地。我们中国现在也大量地种玉米,玉米是在明代才传过来的。美洲的农业是无畜农业,它没有 家畜。它是以玉米为主体,还有南瓜、豆类,所以这个玉米、南瓜、豆子,在印第安人的传说里是叫做“农业三姐妹”。 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中心,就是这么三个。它们都对后来古代文明的产生起了决定性作用。美洲有美洲文明,大家知道现在美洲的印第安古代的文明,像玛雅文明、安第斯文明,年代也比较早,当然比中国还晚一点。但是它的影响范围仅限于美洲。中国的文明代表了东方文明,它对周围的国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河流域的种种文明,后来发展为古希腊、罗马文明,这就是西方人的古代文明。所以就全世界看,或者说是有三大文明中心,或者说是有两大文明中心――也就是东方、西方,中国占了一方,这个与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 篇二:文化地理学习心得2 文学与艺术地理学习心得山大第三幼儿园张婷婷 谈起地理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中学时代的代名词,与我现在的工作又有何关联呢?于是我带着疑问参加了周六《文学艺术与地理》的培训。我清楚的记得从教师开始讲之前就用“天高地迥,绝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虑之有数,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展开了从宇宙到现在的现实生活,从海陆空到空间,从太阳光、南北两极到四季变化,从昼夜交替到国家现存在的钓鱼岛问题及中国的三大岛屿和新疆、四川的美丽风景。涉及到了名人的诗词歌赋,化学,物理等各科的综合讲述加上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丝丝入扣的把地理与艺术

中国文化地理作业

论 地 理 环 境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影 响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学号:1215552035姓名:姚治

论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此仅选择中国不同区域内部文化作为比较的主要对象。 首先,在中国内部,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南北差异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人文、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之中,我们选取了蒙古文化和岭南文化多为两个经典例证,来比较出南北之间明显的差异。 其次,地理环境对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我国有着丰富的地理类型,多种多样的的地形地貌,这使得我国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繁荣景象。不同地域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在此,仅选取民歌这一部分来体现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第三,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也在我国文化开放的程度中很好地被体现出来。地理环境,作为影响人类进行文化传递与交流的一大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文化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文化的开放程度,甚至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作为一个巨大复杂的文化实体,中国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别是非常大的。对这种差别最简单的划分是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显而易见,历史地理是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和基础。民国大学者刘申叔说:

“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文文化,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上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其中,从人文文化上看,我国的地域语言便最完美的阐释了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我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即便北方地区中的两地相隔较远,两地语言有一些差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这是因为,在北方地区,多为广阔的平原地区,老百姓们来往交流较为便捷,为更好的沟通,促使了语言的相近或相同,也促进了北方地区的语言融合。相反的,在我国南方地区,地形较多为山地丘陵,交通相对闭塞,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为困难,地区之间有一定的隔离性,因此导致了相近地区间的语言也有较大的区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色各样的方言。 从政治与经济文化方面看:我国北方地区军事、政治活动频繁,南方经济、文化发达。我国北方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政治中心,也是政治活动活跃频繁的地区。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我国东南沿海传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此,北方居民较为关心政治,对政治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而南方居民较多为经商,有精明得经商理念与经济头脑。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

中国古代文学(一)在线作业

中国古代文学(一)习题 1.第1题 《尚书》书名的意思是()。 A.高尚的书 B.上古之书 C.时尚之书 您的答案:B 2.第2题 标志着五言诗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 A.《孔雀东南飞》 B.《陌上桑》 C.《古诗十九首》 D.《行行重行行》 您的答案:C 3.第3题 曾在当时引起轰动,以至产生“洛阳纸贵”说法的文学作品是()。 A.左思《三都赋》 B.张衡《两京赋》 C.司马相如《子虚赋》 您的答案:A 4.第4题 纯记人物轶事的小说,最早的是()。 A.西京杂记》 B.《世说新语》 C.《语林》 D.《小说》 您的答案:C 5.第5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诗()。 A.《短歌行》 B.《篱里行》 C.《龟虽寿》 D.《观沧海》 您的答案:C 6.第6题 所谓“先秦文学”是指()。 A.从上古至秦统一前的文学 B. 从上古到秦朝灭亡前的文学 C.先于秦国建国时期的文学 D.指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您的答案:A 7.第7题 《诗经》作品的创作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C.上古至春秋中叶 D.西周初至战国时期 您的答案:B 8.第8题 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观点的文论作品是___________。 A.《与杨德祖书》 B.《典论·论文》 C.《诗品》 D.《文心雕龙》 您的答案:B 9.第9题 李斯《谏逐客书》写作时间是____________.。 A.战国末年 B.秦王朝已建立 C.秦王朝将亡之时 D.春秋未期 您的答案:A 10.第10题 《阮步兵集》的作者是()。 A.阮籍 B.阮元 C.阮瑀 您的答案:A 11.第26题 《洛神赋》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植 C.张衡 您的答案:B 12.第27题 北朝散文的代表作不包括()。 A.《水经注》 B.《文心雕龙》 C.《洛阳伽蓝记》 您的答案:B 13.第28题 郭璞的代表作是()十九首。 A.《咏怀诗》 B.《咏史诗》 C.《游仙诗》 您的答案:C 14.第29题 开东汉后期抒情小赋先河的是()。

文化地理期末测试及标准答案

《文化地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关于民间文化的特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C)。 A、自发性 B、传承性 C、政治性 D、俗化和程式化 2 中国古代文献对雅利安人的有多种称谓方式,其中不包括(D)。 A、赛种 B、萨迦 C、伽罗 D、斯基泰 3 下列选项不属于原始佛教根本教义的是(D)。 A、四圣谛 B、八正道 C、十二因缘 D、天人合一 4 下列哪一个民族的族源是以中亚和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A) A、回族 B、满族 C、蒙古族

D、藏族 5 基督教信奉者的主要分布区域不包括(D)。 A、欧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亚洲 6 中国古人的排序方式不包括(D)。 A 三才 B、四德 C、五行 D、六道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吴方言区主要分布地的是(D)。 A、浙江 B、江苏 C、安徽 D、河北 8 伊斯兰教的绘画艺术元素不包括(D)。 A、植物 B、几何图案 C、山河 D、动物 9 穆斯林到麦加朝拜的圣物是(C)。

A、《古兰经》 B、圣训 C、天房 D、穆罕默德 10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催生了一系列新事物,其中不包括(C)。 A、租界 B、同文馆 C、私塾 D、铁路 11 基督教的派别不包括(D)。 A、天主教 B、新教 C、东正教 D、犹太教 12 关于中国民族的族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中国国土之内土生土长的民族 B、从域外迁入中国,保持着原来民族独立性的民族 C、带有自身文化特点的民族迁入中国后,与中国当地民族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D、以上都对 13 近代地理学和地理学家早期以(D)为中心。 A、英国 B、希腊

2016南大第一次中国文化地理作业及答案3

2016南大第一次中国文化地理作业及答案3

考生答题情况 作业名称:中国文化地理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6-5-9 16:14:15 至2016-5-9 16:29:26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83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83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下()是保留原始民族语言文化和汉语文化的结合及变种。 A、方言 B、官话 C、白话 D、普通话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经过科学断代,中国具有约()年的古代文明。 A、3000 B、4000 C、5000 D、10000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下三个朝代中最为强大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下朝代中是中国文明的起源的是()。 A、夏朝

C、周朝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中国文明伊始最为辉煌的的时段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中国的语言是以()的形式来传递的。 A、发音 B、文字 C、官话 D、白话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周朝统一夏和商的最主要因素是()。 A、辽阔的疆域 B、众多的人口 C、适宜的自然条件 D、先进的科学技术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2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拼音文字最早用于以下()产业中。 A、农业 B、商业 C、畜牧业 D、工业 学员答案:A

中国古代文学作业

1.第1题 。)清代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张惠言 B.朱彝尊 C.陈维崧 D.纳兰性德 您的答案:A 2.第2题 )人。李清照是今( A.河南 B.江西 C.湖南 D.山东 您的答案:D 3.第4题 《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 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D.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您的答案:C 4.第5题 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铁笛体 B.东维体 C.铁崖体 D.廉夫体 您的答案:C 5.第8题 下列作家不属于金代的是()。 A.蔡松年 B.党怀英 C.吴激 D.刘因 您的答案:D 6.第10题 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 A.典雅工丽 B.幽深孤峭 C. 清新自然 D.温柔敦厚 您的答案:B 7.第11题 )提倡的口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 A.公安三袁 B.袁枚 C.前后七子 D.沈德潜 您的答案:C 8.第12题 )《窦娥冤》的作者是( A.马致远 B.关汉卿 C. 白朴 D.王实甫 您的答案:B 题14.第9. 。)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A.李贽 B.袁宏道 C.钟惺 D.谭元春 您的答案:A 10.第15题 )退隐石湖时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

A.范成大 B.杨万里 C.陆游 D.张耒 您的答案:A 11.第17题 )。桐城派后期的中心人物是(A. 方苞 B.曾国藩C.魏源D.梅曾亮 您的答案:B 12.第20题 )是研究元杂剧最早的珍贵资料。钟嗣成的( A.《青楼集》 B.《录鬼簿》 C.《曲律》 D.《元曲选》 您的答案:B 13.第24题 ()编刊《六十家小说》,即《清平山堂话本》,成为最早的话本专集。 A.洪楩 B.凌蒙初 C.陆人龙 D.冯梦龙 您的答案:A 14.第29题 。)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A.格调说 B.神韵说 C.肌理说 D.性灵说 您的答案:B 15.第35题 《娇红记》是部爱情剧,作者()。 A.孙钟龄 B.汤显祖 C. 孟称舜 D.李渔 您的答案:C 16.第38题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 A.黄庭坚 B.杜甫 C.陈师道 D.陈与义 您的答案:B 17.第39题 晏几道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写与歌女重逢时的情形,今昔对比,百感交集。此词的词牌名为。》《 A.鹧鸪天 B.临江仙 C.踏莎行 D.木兰花慢 A 您的答案: 18.第40题 )的作品。《白石词》是( A.姜夔 B.吴文英 C.辛弃疾 D.李清照 您的答案:A 19.第42题 。》柳永流传至今的词作共二百多首,其词集名为《 A.乐章集 B.花间集 C.珠玉词 D.小山词 您的答案:A 20.第44题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是黄庭坚《》中的诗句。 A.登快阁 B.寄黄几复 C.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D.题竹石牧牛 您的答案:A

《中国文化地理》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中国文化地理》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标绿色为新增试题) 一、单选题 1.说起文明的起源,最为重要的就是?C A人类的起源 B文化的起源 C 农业的起源D社会的起源 2.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B A都在热带B都在东半球C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都最先种植了水稻 3.四大文明中哪一个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不在同一纬度上呢?B A古埃及 B 中国C巴比伦D印度 4.中国早期农业的主要作物是?A A小米B小麦C水稻D玉米 5.以下属于小米生长范围的是? A A小米生长范围很广泛大都地区都可以B山坡C河流边D平原 6.真正出现将水稻转换成农业的地方是在?A A长江流域B海南C广东D西北 7.中国早期北方的文明出现在哪个区域? A A黄河流域B西部地区C东北地区D长江流域 8.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和哪个时代?A A霸 B 君C主D诸侯9.三皇是指天皇、帝皇和?B A海皇B人皇C世皇D皇帝 10.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B A炎帝B舜C水帝D冥帝11.有位历史学家叫顾继刚,他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一个学说是?A A递层演进说B历史进化说 C 帝皇演进说D传位演进说 12.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大概是从以下哪个时期传诵而来的呢?D A夏朝B商朝C秦朝D春秋战国时期13我们所说的中国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C A五千年B三千年C四-五千年D一万年 14.世界文明的起源大概在?B A公元前150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400年D公元前2000年第 15.我国在什么时候兴起了白话文运动?A A清朝末年B唐朝末年C秦朝末年D宋朝末年 16.我国在什么时候统一了文字?D A清朝B唐朝C宋朝D秦朝17汉语属于哪个语系? C A阿拉伯语系B印欧语系C汉藏语系D阿尔泰语系18我国哪一地区首先出现的文字?C A西部地区B东部地区C中部地区D南部地区 19.相比较而言,哪种方言最为复杂?D A赣语B湘语C粤语D闽语

2015年秋《文化地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1. 下面关于非洲大陆语系分布最为复杂的原因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 水土、文化和环境 B. 落后、隔绝和闭塞 C. 落后、气候和环境 D. 闭塞、气候和水土 满分:2 分 2. 下面不属于多语言国家的一项是:() A. 印度 B. 中国 C. 日本 D. 新加坡 满分:2 分 3. 科举考试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 宋代 B. 五代十国 C. 唐代 D. 隋代 满分:2 分 4. 关于19世纪文化起源的观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文化决定论 B. 文化传播论 C. 文化功能论 D. 文化心理论 满分:2 分 5. 默罕默德代表下面哪一阶层:() A. 麦地那的底层人士 B. 阿拉伯半岛上层人士 C. 阿拉伯半岛底层人士 D. 麦加的底层人士 满分:2 分 6. 下面关于疍民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具有典型的流动性 B. 分别在两广和中部地区 C. 海上的吉普赛人 D. 几乎终生以水为家 满分:2 分 7. 下面不属于犹太教节日的一项是:() A. 住棚节 B. 逾越节 C. 五旬节 D. 灯节

8. 回族的族源是以下面哪两个地区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融合了中国本土的一部分文化人群:() A. 中亚和南亚 B. 中亚和西亚 C. 西亚和南亚 D. 西亚和东南亚 满分:2 分 9. 影响文化增值的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传播者 B. 接受者 C. 书本知识 D. 媒介人 满分:2 分 10. 语言景观是通过下面哪一项来反映的:() A. 人名 B. 地名 C. 地理位置 D. 气候特点 满分:2 分 11. 下面不是北方方言区官话的一项是:() A. 北方官话 B. 东南官话 C. 西北官话 D. 下江官话 满分:2 分 12. 中国早期所实行的以某种行为规范以及它的道德约束为教化的文化,指的是下面哪一项:() A. 民族文化 B. 华夏文明 C. 黄河文明 D. 长江文明 满分:2 分 13. 下面哪一项的出现说明翻译西方的科技文学变成当时西学东渐的重要组成部分:() A. 湖北枪炮厂 B. 同文馆 C. 京师大学堂 D. 女私塾 满分:2 分 14. 唐装以右边开襟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哪一个特点:() A. 地域性 B. 程式化 C. 俗化 D. 自发性

北语20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业3答案

20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100 分) 1.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是南北文化合流的产物 B.B受到楚国民间巫歌的影响 C.C是屈原所创作的诗歌 D.D受到楚国地方音乐的影响 答案:C 2.作品反映了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过程中种种社会矛盾,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和深切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其作品被称为“诗史”是__。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答案:B 3.“建安七子”中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谁? A.A王粲 B.B刘桢 C.C孔融 D.D徐干 答案:A 4.武帝好神仙,读了司马相如的一篇赋很欢喜,"缥缥有凌云之气",这里说的是哪一篇赋? A.A《子虚赋》 B.B《大人赋》 C.C《上林赋》 D.D《长门赋》 答案:B 5.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是四家诗中的哪一家? A.A齐诗 B.B毛诗 C.C韩诗 D.D鲁诗 答案:B 6.《春秋外传》指的是哪部书__ _。 A.《谷粱传》 B.《公羊传》 C.《左传》 D.《国语》

答案:D 7.以下不属于汉代逞辞大赋的特点的是____。 A.润色鸿业(歌唱太平) B.多取材于京都帝王生活 C.结构谨严,词汇丰富,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 D.尊重个性和个人的真实感受 答案:D 8.《劝学篇》是____的优秀代表作,强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A.韩非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C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A 1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作者是____。 A.刘禹锡 B.杜牧 C.李商隐 D.柳宗元 答案:C 11.“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是先秦对____功能的精确概括。 A.《左传》 B.《尚书》 C.《诗经》 D.《离骚》 答案:C 12.成语“叶公好龙”出自__ _。 A.《说苑》 B.《新序》 C.《新书》 D.《越绝书》

精--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范文.doc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范文 中国地大物博,有哲学不完的地理知识,它既包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成因,又囊括了成百上千种的人文形态。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篇一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

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从校园已经走出来一段日子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怀念象牙塔里的单纯的美好,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不想告诉自己要向前看,总是把自己蒙蔽在过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总是抱怨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忆里,痛苦在现实中。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

17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业_2

17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08-16 15:20:04 一、单选题 1. (4分)湘夫人第二部分写()。 A. A追求 B. B相聚 C. C分手 D. D离别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2 文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4分)关于《战国策》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A它的作者是刘向 B. B又名《国策》、《国事》、《事语》等 C. C主要记录了战国进谋臣、策士游说诸候的言论行动 D. D行文中多用排比和比喻,夸张渲染。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2 文 收起解析

解析 3. (4分)“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句? A. A曹植 B. B谢灵运 C. C鲍照 D. D曹操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4分)以下不属于李白诗歌特征的是()。 A. 对“我”的突出,对个人自身的重视 B. 大胆的想象与夸张 C. 情绪急剧变化 D. 清峻明朗的总体风貌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D

5. (4分)“洛阳纸贵”的典故指的是()的《三都赋》。 A. 谢脁 B. 谢灵运 C. 鲍照 D. 左思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6. (4分)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有一句很有名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么它后面的诗句应该是什么? A.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 C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D. D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B

2015-2016尔雅网络课程《文化地理》期末考试答案

2016年尔雅课程文化地理期末考试 1 文化积累通过()实现。 A、语言和文字 B、形象和声音 C、历史和发展 D、艺术和科学 我的答案:A 2 伊斯兰教的绘画艺术元素不包括()。 A、植物 B、几何图案 C、山河 D、动物 我的答案:D 3 下列哪一个民族的族源是以中亚和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 A、回族 B、满族 C、蒙古族 D、藏族 我的答案:A 4 关于印欧语系中南亚语族的语种分布,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印地语-柬埔寨 B、乌尔都语-巴基斯坦 C、孟加拉语-孟加拉 D、比哈尔语-印度 我的答案:A 5 雅利安人仍然存在的分支不包括()。 A、日耳曼人 B、斯拉夫人 C、吐火罗人 D、拉丁人 我的答案:C 6 下列哪一个节日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A、万灵节 B、复活节 C、逾越节 D、五旬节 我的答案:D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语种是()。 A、英语 B、德语 C、日语 D、荷兰语 我的答案:C 8 民族学界认为,古代巴人到达川东一带,最后留居在湖南地区,形成了()。

A、羌族 B、彝族 C、土家族 D、苗族 我的答案:C 9 分布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赫哲族 B、基诺族 C、高山族 D、独龙族 我的答案:C 10 流行文化是()衍生的文化。 A、文化传承 B、文化交流 C、大众传播 D、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C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间文化的是()。 A、《梁山伯与祝英台》 B、《白蛇传》 C、《牛郎织女》 D、《史记》 我的答案:D 12 ()指的是一种文化要素实际分布的空间,它有一个文化核心区,但边缘界限并不清晰。 A、文化景观区 B、形式文化区 C、机能文化区 D、文化核心区 我的答案:B 13 比利时南部所持的语言是()。 A、英语 B、德语 C、荷兰语 D、法语 我的答案:D 14 犹太教的重要节日不包括()。 A、复活节 B、逾越节 C、五旬节 D、住棚节 我的答案:A 15 下列不属于徽州的地域文化景观的是()。 A、贞孝牌坊 B、徽州古道

中国古代文学(一)在线作业

《尚书》书名的意思是()。 A.高尚的书 B.上古之书 C.时尚之书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标志着五言诗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 A.《孔雀东南飞》 B.《陌上桑》 C.《古诗十九首》 D.《行行重行行》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曾在当时引起轰动,以至产生“洛阳纸贵”说法的文学作品是()。 A.左思《三都赋》 B.张衡《两京赋》 C.司马相如《子虚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纯记人物轶事的小说,最早的是()。 A.西京杂记》 B.《世说新语》 C.《语林》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诗()。 A.《短歌行》 B.《篱里行》 C.《龟虽寿》 D.《观沧海》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所谓“先秦文学”是指()。 A.从上古至秦统一前的文学 B. 从上古到秦朝灭亡前的文学 C.先于秦国建国时期的文学 D.指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诗经》作品的创作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C.上古至春秋中叶 D.西周初至战国时期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观点的文论作品是___________。 A.《与杨德祖书》 B.《典论·论文》 C.《诗品》 D.《文心雕龙》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李斯《谏逐客书》写作时间是____________.。 A.战国末年 B.秦王朝已建立 C.秦王朝将亡之时 D.春秋未期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阮步兵集》的作者是()。 A.阮籍 B.阮元 C.阮瑀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26题 《洛神赋》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植 C.张衡 您的答案:B

中国文化地理第一次作业答案1

首页>课程作业 作业名称中国文化地理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起止时间2016-10-11至2016-11-8 23:59:00 通过分数60 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中国民族众多,其中汉语中的()是中上层社会日常交往的语言。 ?A、官话 ?B、北方方言 ?C、白话 ?D、南方方言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以下()是保留原始民族语言文化和汉语文化的结合及变种。 ?A、方言 ?B、官话 ?C、白话 ?D、普通话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阿拉伯语得以广泛分布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科学 ?B、出现时间最早 ?C、传播条件良好 ?D、方便易学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以下()是经济最发达,文明最早出现的。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蒙新地区。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以下三个朝代中最为强大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中国文明伊始最为辉煌的的时段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周朝统一夏和商的最主要因素是()。 ?A、辽阔的疆域 ?B、众多的人口 ?C、适宜的自然条件 ?D、先进的科学技术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中国的语言是以()的形式来传递的。 ?A、发音 ?B、文字 ?C、官话 ?D、白话 标准答案:b

华师作业中国古代文学

1.第1题 所谓“先秦文学”是指()。 A.从上古至秦统一前的文学 B. 从上古到秦朝灭亡前的文学 C.先于秦国建国时期的文学 D.指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开东汉后期抒情小赋先河的是()。 A.王粲的《登楼赋》 B.张衡的《归田赋》 C.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D.蔡邕的《述行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诗经》作品的创作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C.上古至春秋中叶 D.西周初至战国时期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观点的文论作品是___________。 A.《与杨德祖书》 B.《典论·论文》 C.《诗品》 D.《文心雕龙》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骚体赋向散体大赋转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_。 A.枚乘《七发》 B.贾谊《吊屈原赋》 C.班固《西都赋》 D.司马相如《子虚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共分为()。 A.10类 B.16类 C.12类 D.14类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李斯《谏逐客书》写作时间是____________.。 A.战国末年 B.秦王朝已建立 C.秦王朝将亡之时 D.春秋未期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先秦时代两位最具浪漫精神的作家是()。 A.庄周与屈原

南开20春学期《世界文化地理(麦 课)》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南开20春学期《世界文化地理(麦课)》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 大概在何时,欧洲各种势力不再扩张,拉丁美洲殖民地几乎全部拜托了欧洲殖民统治? A 以美国1783年美国独立为标志 B 18世纪中叶 C 19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D 17世纪末 答案:A 2 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革命是?它使人类开始由游牧、采集转向定居生活。 A 农业的出现 B 畜牧业的出现 C 房屋的出现 D 小麦的出现 答案:A 3 以下不属于宗教的传播途径的是? A 国家的建立 B 移民 C 传抪 D 领土竞争 答案:A 4 希腊的城市是与哪种制度相联系的?这样每个城市都是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国家组织。 A 联邦制度 B 民主制度 C 专制制度 D 奴隶制度 答案:A 5 奥运会最初举办的意义是为了? A 避免城邦之间的战争 B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C 国家之间的交流 D 建立城邦 答案:A 6 耶路撒冷属于? A 南斯拉夫 B 国际城市 C 巴勒斯坦 D 以色列 答案:B 7

古埃及的哪一学科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A 绘画 B 几何学 C 医药学 D 解剖学 答案:C 8 古埃及的农作物文明是哪一种? A 玉米文明 B 小麦文明 C 小米文明 D 水稻文明 答案:B 9 佛教,大概在公元前几世纪由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A 公元前6-前5世纪 B 公元前-前5世纪 C 公元前6-7前世纪 D 公元前3-前世纪 答案:A 10 谁控制陆缘地带,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 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这一学说反应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呢?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 B 当今的世界形势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D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答案:A 11 哪一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 A 汉藏语系 B 印欧语系 C 阿尔泰语系 D 高加索语系 答案:B 12 古中国的农作物文明是哪一种? A 玉米文明 B 小米文明 C 小麦 D 水稻文明 答案:C 13

中国古代文学(五)(高起本)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五)》(高起本)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杂剧南戏 2. 大都杭州 3. 小令套数 4. 《三国演义》 5. 《金瓶梅》 6. 《金瓶梅》 7. 台阁体茶陵派 8. 杨士奇杨荣杨溥 9. 英雄传奇10. 《琵琶记》;11. 《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12. 潘金莲李平儿春梅13. 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14. 小令,套数; 15. 辞试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 二、名词解释 1. 套数:是散曲的主要体制之一,又称“套曲” 、“散套”、“大令”它是由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在体制上呈现出三个方面的主要特色:一为它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缀而成;二是它的各个曲牌押同一部韵;三是它通常在结尾部分有〔尾声〕。 2. 是对明代文坛上四部杰出长篇小说的总称,这四部小说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他们在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上均有划时代的意义。 3. 是元末杨维桢所创造的诗歌创作风格。杨维桢认为诗是个人性情的表现,因而在创作中以超乎寻常的构思和奇特不凡的意象,力图打破元代中期创作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因而使元末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新气象。 4. 元曲四大家:是后人对元代曲坛上四位著名曲作家的赞称。但具体带何人的问题上,元明清三代的许多评论家却各有不同的看法,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指的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四位曲作家;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指的是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白朴四位曲作家;王骥德在《曲律》中指的是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四位曲作家;徐复祚在《曲论》中指的是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四位曲作家。 5. 台阁体:是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他们在内容上大多较为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盛德,歌太平” ,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6. 散曲: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是金元时期在中国北方地区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此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较之传统诗词,散曲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具有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二,它具有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三是它具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7. 前后七子:是明中期文坛上两个很重要的复古流派。前七子以李梦阳为代表,成员有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主要成员有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他们提出“文必秦汉,诗必圣唐”的创作口号。从文学创作实践来讲,他们的主张及创作活动对打击当时的“台阁体”文风有积极作用,但也同时造成了文学创作中模拟之风和形式主义倾向的盛行。 8.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它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文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写出下列曲辞、诗文的作者、出处并加以鉴赏 1. 出自元代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第三折〔滚绣球〕曲子。它通过窦娥对天地不公的发问,表达了窦娥对当时统治阶段腐朽统治的强烈不满和憎恨。感情浓郁激烈,喷薄而出,是窦娥满腔悲愤的生动体现。 2. 出自明代作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散文。相濡以沫的妻子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她当年亲手所植的枇杷树现在已亭亭如盖。通过这个意象,不仅给人以物是人非的感觉,而且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也在字里行间力透纸背。文笔简洁,感情真挚,深刻地体现了归有光的散文创作风格。 3.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出自明初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中。金陵自古为兵家的必争之地,昔日的三国和六朝都曾建都于此,希望据此天险可以获得长治久安的局面。但他们却摆脱不了最终灭亡的悲惨结局,昔日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