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药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开发利用-陈宇,陈焕亮

论我国中药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开发利用-陈宇,陈焕亮
论我国中药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开发利用-陈宇,陈焕亮

218

第16卷 第4期 2014?年?4?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4 Apr .,2014

中药资源不仅是人们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许多研究人员围绕如何保护我国野生中药资源提出了诸多建议,各级政府为保护野生中药资源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1 我国中药资源的优势与现状1.1 中药资源优势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状分布,南北跨越纬度达50°,从南至北分布有赤道带、热带等六个温度带,气候资源极为丰富。广阔的国土面积、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多种气候带的分布使我国中药资源具备了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特点。

根据1983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中药资源12 807种,其中民间草药7 000多种,约占总数的57%。民族药4 000多种,约占总数的33%。中药材1 200种,占总数的10%。其中药用植物11 146种、药用动物1 581种、药用矿物80种,分别占87%、12%和1%[1]。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926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64%。

在全国各地的植物园中,引种或保存的药用植物达5 000种左右[2]。建立中药材种植场5 000多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0万亩,年生产总值约为160亿元[3]

1.2 中药资源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中药资

源的需求量、蕴藏量以及主产区分布等方面均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年消耗药材约40万吨,绝大部分依靠野生药材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由于对动、植物药材资源的过度开发致使大面积植被毁坏,导致生态不断恶化,加速了野生药材资源的枯竭,使药用珍稀濒危物种急剧增加,许多药用动植物处于濒危和灭绝状态,如紫杉、石斛等的野生蕴藏量锐减。而药用动物的濒危情况更加严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162种药用野生动物中,黑熊、马鹿、蛤蚧等40个种类的资源显著减少,其中麝香资源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70%,虎、犀牛等物种的濒危已影响了近30种动物药材的市场供应[4]。不断扩张的中药产业也给中药资源保护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加速了濒危物种走向消失的进程。

论我国中药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陈宇1,陈焕亮2

(1.共青团沈阳市委员会,辽宁 沈阳 110004;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摘 要:

中药资源是世界各族人民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需求量的激增导致掠夺性的采挖,致使野生中药资源的贮量急剧下降,部分品种甚至处于枯竭的状态。而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中药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针对国内中药资源现状,从与自然和谐共生、中药资源普查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三个方面提出中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中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谐共生;中药普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04- 0218- 02

收稿日期:2013-09-04作者简介:陈宇(1984-),男,辽宁沈阳人,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学。

Introduction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

CHEN Yu 1,CHEN Huanliang 2

(1.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mmittee of Shenyang,Shenyang 110004,Liaoning,China;2.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is the foundation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iseases

by people in the world,meanwhile it is a vital part of the treasure house of Chinese medicine. Due to the predatory exploit which is caused by the increasing of demand,the reserves of wild Chinese herbals is decreasing rapidly,in which some species are deple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In this paper,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in China,we put forward sever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in three aspects: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with nature,the census of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harmonious coexistenc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ensus;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04.081

16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2.1开发利用概况

可持续开发利用是保护野生中药资源,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已经有300多种常用药材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和养殖生产,其中有200多种大宗药材已经具有大量生产和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5]。针对部分濒危动植物药材供应紧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政策,如冬虫夏草菌的人工发酵、天麻的野生变家种、虎骨与犀角代用品的发现和推广应用、麝香的人工养殖和人工合成等等。

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栽培饲养的品种品质下降,所以如何提高部分栽培饲养品种的质量是另一重要的研究课题。如目前把人参恢复到气温处于零下的半野生状态栽种,可使其质量与价值大大提高。

实践已充分证明,栽培与饲养、人工合成、寻找同疗效品种以及运用高新技术提高繁殖率和进行半工业化生产等,是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十分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我们相信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下,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将取得令人瞩目的喜人成绩。

2.2中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2.2.1?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沙尘暴、雨雪冰冻、洪涝干旱、极端温度变化等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布了一系列国家级的法律法规。中药资源利用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和谐的迫切性可见一斑。保护是利用的基础,利用是保护的目的。

中药资源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问题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近年来,西北地区土壤沙化日益严重、西南山地水土流失和特大洪涝灾害也与当地环境恶化有直接联系。事实上,药材的采挖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西北的甘草、麻黄、沙棘等药材,因为这些药材本身就是治沙、防沙的重要植被,一旦被大量采挖,必然加速土壤沙化进程。随之而来的就是草原整体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迅速蔓延。据测算,每挖1 kg的甘草根茎会破坏草场2~4 m2,每年挖5万吨甘草意味着有25~50万亩草场受损[6]。所以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也明确提出,一切开发利用都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本质,使我们在发展具有优势的中药产业时不得不重视可持续开发利用对野生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2.2?中药资源普查

深入了解中药资源现状,对中药资源重新普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泛,工作量大,周期长,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配合协作。此外,还需要较大数额的经费支持,这些都是中药资源普查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2009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了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的重大战略决策。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各项技术方案正在紧张地筹备起草中,很快将会在全国正式铺开。本次全国性的资源普查将会对未来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2.3?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是为生产出无污染的绿色中药材,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标准化的生产原料。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GAP基地耗资巨大。我国从1998年开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2004年首轮强制推行,全国全行业总投入达1500亿元,其中40%为银行贷款,到目前为止,仍有近400亿元资金为坏账[7]。在GMP认证的同时建设标准化GAP基地需要再次投入巨额资金,这使得部分企业有些力不从心。此外,巨大的资金投入在短时间内不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这使得企业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其次公司与基地(农户)纠纷问题。药材公司和产区药农所签协议一般为:公司负担药材种子、秧苗和生产资料,药农负责土地和管理,所出产品由公司回收。但药农在药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植保技术、采收加工等方面缺乏GAP技术培训和指导,致使生产的药材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甚至出现与道地药材对照,似药非药等问题。这导致公司拒绝收购,双方出现巨大经济损失。

鉴于上述两个主要原因,目前GAP建设更多的是停留在专家的论坛上,药材种植实际上仍流于千家万户的自由传统模式。另外非道地药材和地方品种在贸易环节中存在严重的“占位性病变”。如杭白芍因质实沉重、有效成分高而备受一些知名企业青睐,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成本高、产量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种植面积萎缩到不足2000亩。此外,部分道地药材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得不违心地使用较多的农药和化肥,转变传统的加工方法,以增加产量,其品质也随之下降。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整个中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面对现状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中药材GAP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总之,面对中药资源现状,很多学者和专家已经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相信未来只要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及时准确掌握中药资源的分布、蕴藏量和变化趋势,完善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就能够切实有效地形成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形成中药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最终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 ] 陈峰.国内外中药基础性研究现状分析[ N ] .中国中医药报,1999-08-26 ( 3 ).

[ 2 ] 祁芳.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N ] .健康报,1999-11-04 ( 1 ). [ 3 ] 陈丹,王鑫彦.中药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 ( 11 ):705.

[ 4 ] 梅智胜,万艳芳,张文生,等.国家利益下的我国野生中药资源保护[ J ] .我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 ( 12 ):5.

[ 5 ] 赵润怀,周莹,魏宗玉,等.21世界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的思考[ J ]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 ( 11 ):4.

[ 6 ] 朱昌蕙.西部医药资源开发及其产业化研究[ M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 7 ] 江华.新版GMP认证双刃剑:成本过高企业叫苦[ N ] .南方都市报,2009-07-23(GC01).

219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2)

名词解释 中药资源:通常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供中医药使用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总称,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矿物药资源。 道地药材:指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的生产加工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民族药:指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药材,民族药医疗体系独特,用药习惯和习用药用种类与中医中药有较大不同,包含了藏药、维吾尔族药和蒙药等。 样地: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所抽取样品的实体,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称为样地,是进行精确调查观测的地块。样方:在对密集分布的草本植物进行种类调查或药材实施采收时,受工作量限制,一般将区域范围较大的样地再划分成为若干小的单位,只对其中部分单位做详细观测,称其为样方。 药材蕴殿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的总蓄积量。 药材经济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蕴藏量,即只包括达到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不包括幼年的、病株或达不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的那部分量。 药材年允收量:指平均每年可允许采收药材的经济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可持续利用的采收量。“3”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5”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其密切相关的专家系统ES 和智能决策系统IDSS。 就地保护: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产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目的。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濒危药用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离体保护:即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动、植物体的整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依靠富有远见的宏观调控政策、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确立中药资源发展战略与选择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不断得到 满足的发展。 中药资源人工培育:指中药资源在人工干预下进行的资源再生过程,主要包括野生资源抚育和人工栽培(饲养)两种途径 填空 1.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自然属性可以分植物、动物、矿物资源。 2.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社会属性可以分为中药、民族药、民间药资源。 3.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生产来源可以分为野生、人工资源。 4.民族药体系中的中药资源,比较完整有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傣药、壮药、苗药。 5.中药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可再生性、可解体性(降解性)、有限性、动态性、地域性、多用性。 6.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具有以下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 大,山脉定向排列。 7.我国的气候特征,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8.中药资源区划的原则,具有以下四个:优质性原则(道地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相似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9.我国的中药资源区划采用二级分区系统,将全国中药生产区域划分为9 个一级区、28 个二级区,阐 明各区的现状、特点及开发潜力,确定今后的开发方向和建设途径。 10.关于道地药材的质量形成,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内在因素,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外在条件,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是道地药材形成的思想基础,完善的裁培加工技术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可靠保证。 11.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至少包括三个系统:管理系统、技术系统、监督系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 策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 约、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 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

增,最大为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 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陈宇谈投资

“太极老农”谈私募生存潜规则 “6点起床晨练,上午学拳和交流,中午粗茶淡饭,下午大会议室里培训,晚上挑灯夜读”——在CBD一间办公室里,神农投资的总经理陈宇迎我进屋后,还在忙碌着安排近期公司的培训活动。 听闻陈宇喜好太极,却不曾想公司培训也和太极有关,而且作息时间极其严格。“太极改变了我的人生,看似很简单,只是学了一个拳,但其实在整个过程中,传承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理念。越练就越巧妙的进入到你的身心,改造身体和精神的一种状态。”更颠覆我想象的是,照片上西装革履的一位老总,现实生活中却独独偏好各种运动,早年间曾获散打比赛冠军。 从金牌董秘到最佳私募基金经理的转变,陈宇经历过外企、国企、民企、官企四种类型的企业,“正是这样的历练,才使得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风险有着我们自己的视角。” 他经常自称老农,从2009年“耕耘”至今收获满满,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四只非机构化产品均取得正收益,神农一期近一年来收益率达到32%(稿件截止日期:2014年4月29日)。刚刚又捧回“2013年度中国金牛私募投资经理”奖杯,“我们选股阿尔法值和月盈利率方面在金牛奖私募中是领先的,不过近两年更重视的是回撤控制。” 空是私募的立命之本 《红周刊》:在二级市场,神农投资的投资风格是怎样的? 陈宇:在二级市场,我们主要关心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高成长,一类是大事件。高成长通常是在大的历史宏观逻辑下,诞生于注定产生超级繁荣的行业里,由优秀企业家团队所引领的龙头企业。实际上我们所做的就是事对、人对、价格对。第二类,所谓的大事件即是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下独有的机遇。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上市公司仅有3000多家,有几十万的企业需要有拓展自己的融资平台,有限的壳资源对应着无限的需求,导致在这个市场上出现大量的兼并、重组、借壳。从而企业基本面就会产生一个非线性的变化,再加上国际国内的政治环境、政府政策,以及必要的变革,导致这类企业会产生重大的机会。 要把握好“高成长”和“大事件”这两类投资机会,都需要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对未来的洞察力。未来的方向和趋势在哪里?什么是这个社会未来五到十年的重大需求?第二是对人性的领悟和理解。什么人具有足够的能力和动机推动一个企业顽强的成长、推动一个大事件的发生?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兴趣爱好、知识阅读是一个综合的积累,我的历史经验就形成了我的投资风格。 《红周刊》:您之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价值投机者,现在还是这样的定位么? 陈宇:“价值投机者”虽然有一个定语“价值”,但是大家还是落脚在投机者三个字,所以我们换个说法,叫做“投机价值”,或者叫“中国式价值投资”。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13级通信工程1班 张学文 131406103 一、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前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在制作工艺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三、研究方法: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文献结合药店走访 四、研究内容: 1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药发展现状 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仅有27%的百姓生病后愿意看中医—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时至今日,学术界仍有人公然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近20年来,我国中药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亿美元。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中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另外,由于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1.2化学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 或活性成分) 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 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 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对我国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对我国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王建建)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的中药材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国家或政府必须立即重视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制定合理的政策,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开发中药机构,用信息化的手段管理中药材生产制成企业,从而保证对中药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优势,发展阻碍,对策 当前,加快对我国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几经成为我国中医药科研任务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中国已经加入WTO 的形势下,如何怎样抓住机遇从而促进我国中药学的现代化,这是我国医药工程的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在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自己的见解看法,以及对其的思考。 1:中国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独特优势 据了解我国药材资源非常丰富,中国的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学一样,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报道,仅我国少数名族药物约有3500余种,分布于我国的56个名族所在的地区,期中藏“药花锚”、“晋兰獐牙菜”、傣药“亚乎奴”、景颇族“木札”等等,其药早已被开发研究制成了具有临床效果的新药。伟大的毛主席也曾经说过:“中药资源作为伟大的基因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利用”。由此可见,我国的药材资源极其丰富是作为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大优势。 2:具备良好的试验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高等中医院校综合力量逐渐增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各个省、市、的中医药院加大了对基础设施以及科研力量的投入与建设,多年来多所高校已经建成一批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了当地教学、科研及医疗研究的能力,诞生了一批拥有深厚中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中医大师,如“唐仲英”等国学医师。凡此种种,都为中药资源的发掘、研究、制成、利用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3:国家政府对中药学的重视 一方面,国家政府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对中药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又很重视对其的保护,进行可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局长苏刚强曾指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通过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和建立完善的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满足人类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达到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2制约中国中医药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1)反传统文化思潮对其带来的后果 清朝时期,封建巩固派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政权,不得已开展了洋务运动,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但1894年甲午之战造成北洋水师全体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君主立宪,百日维新”,这场运动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也未获成功。这样中国近代始终以失败而告终,始终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下,这样的近代中国被迫呈现某种趋势即自我否定—否定传统文化。这样之后的“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更是彻底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医中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批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摘要:中药资源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由于人均拥有资源量降低、需求的迅速增加和无序的开发利用, 我国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贮量已逐年下降或趋于枯竭。只有坚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原则,通过完善和健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机构、建立中药资源保护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区和药用植物园区的建设以及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及预警系统等方法才能够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关键字: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物资源。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为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药用矿物为非再生性资源。我国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 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兴旺发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药资源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重要物质基础,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丰富的科学内容, 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应用,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和人民卫生保健事业有明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拥有全球物种总数的10%~14%。据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我国有药用植物资源11146 种。但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增长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对不足,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必然导致人均资源拥有量的迅速降低。在被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资源中, 约80%为野生药材, 只有不到 20%药材被人工栽培。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的中药业长期处于“吃资源”以换取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经过长期采挖或不合理的采收和采猎, 我国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贮量已逐年下降或趋于枯竭, 加之近 10 年来我国天然植物药的需求翻了三番, 年需求量已高达 6 000 万公斤, 出口约 3 000 万公斤, 如此高的开采量已经致使大面积植被被毁, 导致近10 年野生药用物种分布区域逐渐缩小, 蕴藏量大为减少, 中药资源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已经锐减至 6 000余种, 400 种常用药材中有 20%以上已经处于短缺状态, 部分常用中药材和道地药材的野生种质已趋于消失, 少数物种濒临灭绝, 某些种类已基本灭绝, 近千种药用植物资源濒危。据报道[1], 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 3 000 种植物中, 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 我国《中国植物红皮书》所收载的 398 种濒危植物中, 药用植物达 168 种, 占 42%。这不但使中药资源加速枯竭, 而且使生态环境恶化, 给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因此, 若不注意合理地开发利用我国的药用动植物资源, 不重视野生药材资源的驯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及对策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 约、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 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万人,土地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亿 m3,最大为亿m3,最小为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部分以洪水形式流走;入境水由于没有相应的调蓄工程,再加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doc

石河子大学2012 级中药学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 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 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 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 和可利用蕴藏量 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 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 技术:是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三种技术的简称。其中,遥感 技术是基础,地理。。。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 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 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 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 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 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 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 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 贡献。 二、简答题 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 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 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 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 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 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4.植物类中药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 5.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 a 中药资源调查技术; b 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c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 d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 究; e 积极寻找和扩大要用动植物新资源; f 濒危用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监测。 中药资源的地位与价值: a 中药资源是人类健康事业的物质保障; b 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1水资源状况 4.1.1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分区采用区域区划的有关规定和方法,在高级分区中以水 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自然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供需分析、合理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根据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成果,石阡县全境属于长江流域一级水资源分区;二级水资源分区包括乌江和洞庭湖水系;三级分区包括乌江思南以上和洞庭湖水系的沅水浦市镇以上;四级分区为思南以上的余庆河~石阡河、沅江浦市镇以上的施洞以上四级分区。结合石阡县河流分布状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特点,综合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今后规划等因素,将石阡县划分为6个水资源五级区:直汇乌江区、余庆河区、本庄河区、黑滩河区、石阡河区、汇入沅江流域区。石阡县全县面积为2165.49km2,其中境内乌江流域面积为2070.51 km2,占全县面积的95.6%,境内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94.98 km2,占全县面积的4.4%。石阡县河流水系及水资源分区见图 1和图2。各水资源区面积见表4.1.1-1。 表4.1.1-1石阡县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分区面 积 (km2) 长江乌江思南以上 余庆河~石阡 河 直汇乌 江 36.84

(2070.51km 2 ) 余庆河 336.11 本庄河 171.23 黑滩河 79.24 石阡河 1447.09 洞庭湖水系 沅江浦市镇以上 施洞以上 (94.98km 2) 汇入沅江 94.98 4.1.2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1.2.1 降雨的时空分布特点 根据石阡县境内站网布设状况,选择石阡气象站、石阡水文站、石固雨量站、坪山雨量站、聚凤雨量站、本庄雨量站、白沙雨量站、扶堰雨量站、甘溪雨量站、中坝雨量站、尧寨雨量站等站进行分析,依据各站实测资料,并以石阡气象站为参证站,对各站降雨资料进行插补延长,计算各站多年平均降雨量成果见表4.1.2-1。 表4.1.2-1 石阡县境内雨量站情况表 站名 降雨量均值(mm ) Cv 观测项目 备注 石阡气象站 1103.3 0.16 降雨、蒸发、气温等 Cs=2Cv 石阡水文站 1093.4 0.16 降雨、径流等 石固雨量站 1016.9 0.19 降雨 坪山雨量站 1191.4 0.21 降雨 聚凤雨量站 1069.0 0.18 降雨 本庄雨量站 1145.6 0.17 降雨 白沙雨量站 1141.2 0.18 降雨 扶堰雨量站 1150.2 0.21 降雨 甘溪雨量站 913.6 0.17 降雨 中坝雨量站 1051.0 0.16 降雨

(行业分析)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 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充满挑战与威胁的世界环境中渐渐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国要在中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出台新医改政策;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甲型H1N1在世界范围内爆发都将给我国的中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我国中药行业的历史发展状况 1.1国内市场状况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国内早已经形成了相对

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递增16 6%,远高于GDP增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药在医药行业中增长又最为强劲,仅2005年国内中药企业达1000多家,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也由1998年的3428万吨增长到的6O。29万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 中药产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扩张中。2003年,中药工业实现总产值800亿元,继续保持了持续扩张的发展势头。2004年,中药行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依然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3年比较,2004年医药制造业总体和化学药的增长步伐都明显回落,而中药行业则与上期基本持平,利润增速还有所提升,行业的经营稳定性相对突出。1997到200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多,占整个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18.60%增长到2004年的26.10%。由于支持中药行业长期发展的因素,如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持续存在,可以预计中药行业的这种稳定增长态势仍将持续。 1.2国际市场状况 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强化,我国中药的出口额在1995年达到创纪录的7.7亿美元之后,曾持续走低,连年大幅度滑坡,落后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2002年之后这种势头有所好转,出口额开始回升,2003年,则取得稳定增长,于8年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2008年更是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可以说国产中药在国际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中药现代化面临的重要课题,关系到生态安全,产业发展,人民健康和国际形象。在此背景下,《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得以发布,详细阐述了我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的四大原则,通过“四个结合”,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充分供给与确保质量的统一,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并行,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协调。 (一)中药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1、中药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先行者,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纽带。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学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中药资源的丰富程度与质量关系到中医药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主要是生物资源,根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显示显示,我国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包括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约占总数的99%。近年来由于中药生产的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的中药使用方式,中药资源需求量明显增加,致使生物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生物物种濒临灭绝。根据2002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为494亿元,2013年达到5065亿元,增长了10多倍。2013年我国中药进出口额为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5%,是我国医药贸易中增速唯一超过20%的产品。我国中医院就诊人数超过4亿人次,收入达1769亿元。 2、中药资源过度采挖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三万多种野生高等植物中约有三分之一具有药用价值记载,技术成熟

的人工栽培种仅占总数的2%,约200种左右。我国野生药材只有76个物种被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在《濒危动植物国际公约》中有209种植物分布在我国,其中涉及药材(可否改为“具有药用价值的”)24种,在《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有69种,这些物种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管制和限制。在我国处于受威胁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1980年以来宁夏挖甘草破坏超过800万亩草原;1990年以来全国每年因采收麻黄而破坏的草场逾2700平方公里。 3、中药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点领域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2014年10月12日《名古屋议定书》正式生效。中药制药行业是我国对生物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前中药资源仍以出口为主,《名古屋议定书》的生效整体有利于规范我国中药资源的管理。但同时,《名古屋议定书》生效对我国香料产业(东南亚)、冬虫夏草(尼泊尔)、甘草(西北亚)、玛咖(秘鲁)等相关产业带来影响。如何利用好《名古屋议定书》趋利避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点。 (二)绿皮书发布旨在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 1、促进中药资源绿色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需要。大量野生中药资源生长分布于极端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如青藏高原、西北干旱沙漠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野生中药资源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在导致中药资源灭绝的同时,也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此外,一些中药材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如果操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约、 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 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

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郑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20 年月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一、中药发展现状 (2)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2) 三、未来中药学的基本特征 (3) 四、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考 (4) 五、中药的不良反应多有几种原因引起 (5) 六、提高中药质量及管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7) 七、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是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的保证 (8) 八、小结 (9) 九、参考文献 (10)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论文摘要】理性看待中药毒性,合理应用中药。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毒性多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药物的滥用、乱用和误用,而合理用药就是有效、安全、经济的使用药物。总结追求安全有效目标的措施。【论文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方法 现今社会是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技术发展的高新化以及高新科技的产业化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一趋势将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试论世纪之交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及思考,以期加快中药新药创新的步伐。 中药是天然品,很多人认为是安全的,有些慢性病人喜欢多用中药,甚至常吃中成药。似乎认为有病治病,无病保安康,实际上并非如此。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中药也不能滥用。 一、中药发展现状 中药研究开发是国际热门课题,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制品(包括保健品等)的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日本是较重视中药研究开发的国家,年销售额达1500亿日元美国国会1994年批准了把草药列为《饮食补充剂》的法案之后,1997年又制定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草案),不再要求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复方混合制剂。德国在欧洲是传统药年销售额最大国家,达22亿美元。 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至今已有1 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四类各占40%,五类占2%。反映新药研制水平的一二类新药的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研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尽管如此,新药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占整个药品销售额10%以上,利润大约在20%以上。 中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已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已向美国FDA进行了首次的复方中药注册申请,并分别于1997年12月和1998年3月通过了“复方丹参滴丸”和“银杏灵”新药临床研究(IND)预审,实现了中药的历史性突破,随之而来将会有更多成熟的中药品种进入世界。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1、中药理论研究系统化没有理论,中医药学不可能存在到今天;没有理论,中医药科研教学等学术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中药理论除了中医的阴阳、脏象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充分地应用和发展中药资源,使之更有利于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加强在畜牧业、农业。食品及化工等各方面的综合利用,以进一步造福人类。 古代中药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采集、猎取自然界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很少进行有目的人工栽培或饲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药资源开发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基础上,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药资源深层次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增进人们健康和丰富人民生活发挥了广泛的作用。 (一)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我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用历史悠久,从神衣尝百草到东汉《神农本草经)问世,从明代《本草纲目》到现代《中华本草》的编篡,浩瀚的本草文献深刻反映了我国医药发展和劳动人民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丰富经验。 我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起源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古代时期(公元前221-1840年)、近代时期(1840-1949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49年以后)。 (1)起源时期 “神衣尝百草始有医药”和“药食同源”的传说,是关于医药起源的概括。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认识到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以治疗疾病,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形成了原始的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进入氏族公社以后,狩猎和捕鱼已成为人们重要的劳动内容和生活来源,又发现了一些既可食用又可治疗疾病的动物药。氏族公社后期,人类定居下来,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人类有条件对农作物和植物进行长期。细致地观察和尝试,又认识了更多的药物。《淮南子·修务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即是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发现药物、认识药物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但是,当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盲目的、自发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由采集,渔猎向农业进化,特别是火的发现,文字的出现及陶器的应用,为中药资源的发掘下利用创造了条件。周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药物知识以及人们对药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如:《书经》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易经》有“无忘之疾,勿药有喜”;《礼记》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周礼》有“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以及“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和磁石5种矿物药烧炼的升华物)等的记载。药物的来源已由植物、动物发展到矿物及人工制品。春秋时期,药物扩大到100多种,如甘草、贝母、枸杞子、苍耳子、芹菜和益母草等已为当时的常用药物。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据《山海经》记载,药物已多达124种,其中植物药51种、动物药66种、矿物药3种和其他4种。记载的内容涉及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用法等。人们采集、使用的药物逐渐增多,同时对药物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分类,据记载,当时已把药物分成补益、生育、美容、预防、毒类、杀虫、兴奋、兽用等10类。公元前3世纪末,《五十二病方》记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以万州为例 内容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万州为例,从万州水资源 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万州及重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万州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重庆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600m3,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6,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缺水将更加突出。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水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万州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政策上研究较多,节约用水主要从采用节水技术、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入手。而且国家已经出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但目前具体研究阶梯水价实施办法的不多,真正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也较少。 二、正文 1、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 重庆市地跨105°17′—107°14′E、28°22′—30°26′N,位于四川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