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及对策(修改1(1)

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及对策(修改1(1)
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及对策(修改1(1)

分类号: 学校代码: 密 级: 学 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标记视角下“被”“把”同现句研究

XXXX 年XX 月

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

对外汉语方向 导师姓名: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与之剧增,外国人学习汉语也成为了一种潮流。但在学习汉语时难免出现的偏误。因此为了使外国人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比较句式中各句式的正确用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本文以比较句为研究目标,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句型的分析,总结出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现代汉语学习的偏误所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第一部分属于绪论部分,该部分对于汉语比较句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汉语比较句的具体的偏误分析,例如:“比”字句、“像…这么(那么)…”句、“跟(和、同)…一样”句、“有(没有)…这么(那么)”句、“…不如…”句、“…不比…”句等。第三部分指出汉语比较句的学习的不足之处以及建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the Chinese influence in the world with the sharp increase in foreigners learn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become a trend. Learning Chinese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bias. Therefore,in order to foreigners faster and better grasp of Chinese comparative sentence sentence correct usage,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CFL Comparative Sentences research objective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entence,summed up the modern Chinese learning bias which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are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part of Chinese comparative sentences the scope of the study,the study method and meaning.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hinese is relatively sentence specific partial error analysis,for example: "than" words,"like ... so (then) ..." sentence,"with (and with) ..." sentence,"(no) ... so (then) "sentence," ... not as good as ... "sentence," ... better than ... "sentence and so on. The third part of the Chinese Comparative Sentences learning gap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Chinese comparative sentences; bias;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目录

1绪论 (4)

1.1选题原因及价值 (4)

1.2研究范围 (7)

1.3研究方法 (8)

2汉语比较句概述 (8)

2.1汉语比较句的界定 (8)

2.2汉语比较句句法结构分析 (9)

2.3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10)

3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 (11)

3.1“比”字句偏误分析 (11)

3.2“像...这么(那么)...”句偏误分析. (14)

3.3“跟(和、同)...一样”句偏误分析. (15)

3.4“有(没有)...这么(那么)”句偏误分析 (17)

3.5“...不如...”句偏误分析 (18)

3.6“...不比...”句偏误分析.. (19)

4偏误产生原因及教学建议 (21)

4.1偏误产生原因 (21)

4.1.1母语负迁移 (21)

4.1.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22)

4.1.3文化因素负迁移 (23)

4.1.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24)

4.1.5对程度副词的语法特征认识不够 (24)

4.1.6某些语法书或工具书对其语法功能的说明不够具体 (25)

4.1.7教师方面 (25)

4.2教学建议 (26)

4.2.1认真学习汉文意蕴 (26)

4.2.2句型操练 (26)

4.2.3利用母语的正迁移 (27)

4.2.4重视引申含义 (27)

4.2.5创造语言环境 (28)

4.2.6重视语序 (28)

4.2.7把语法和词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文献引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31)

1 绪论

1.1选题原因及价值

现代汉语里,对不同的人或事物进行比较,或者是对同一个人或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最常用的句式就是比字句,比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比较句是汉语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句子,汉语比较句表达方式复杂多样,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比较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产生多种偏误,引导不当甚至形成僵化现象。

比较是一种我们常用的阐述方式,我们可以发掘同类产品之间的异同和优劣,以便消费者决定购买意向;可以为决策者们提供以往的相似案例,以便推测当前方案的前景;可以找出人物之间的共同兴趣、爱好、经历,方便人们交友等等。

“比较”是各种自然语言的普遍性特征,它既是语法的重要内容,修辞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用来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表达比较的方式在不同的语言中所体现的形式不尽相同。在一种语言中可能从比较的角度来观察和表达事物,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也可能不从比较的角度来观察和表达,即使两种语言都从比较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甲种语言可能用语法形式来表达,而乙种语言则可能用词汇形式来表达。汉语和法语这两种语言在这两个层次上都有一些差别,掌握这些差别对于“提高教学的预见性,解决学生母语的干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8]。

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有很多,“比较”是其中的一种。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和研究事物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概念,表现在语言上就是绝大多数的语言都具有比较范畴。通过比较,人们可以认识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在某方面的高下、异同等。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想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具备思维——语言能力,即表达事物间异同和高下比较关系的各种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则体现为“比较”范畴及比较句。现代汉语比较范畴范围较大,其中最显著的当属核心成员“比”字句[11]。

比较句常用于比较两种不同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或者比较不同的行为、动作的程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初级阶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可以促进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以及提高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

很多语言都存在表示比较的意义和形式,但具体的语义范畴、句法特征和语用功能在各种语言中不完全相同,比较句的句法形式有简有繁,语义有浅有深,造成了各句式的难度不尽相同,通过对学生偏误进行归类分析,找出偏误产生原因,进而提出教学建议。

“比”字句的语用价值主要不是为了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互差异,而是用于说明两种事物都具有的某种相同性质状态的相对强弱情况,对事物的差异只是间接的说明。而且它在说明这种相对程度差异的同时,还能表明两者具有某一方面的相同点。

偏误分析就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观察、分析和分类,从而了解学习者本身的语言习得障碍,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所以,“偏误分析从理论上说,可以发现语言习得规律并深化我们的认识;从实践上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避免偏误,指导教学。”偏误分析从理论上说,可以发现语言习得规律并深化我们的认识;从实践上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避免偏误,指导教学。

偏误分析是指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过程。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对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运用语言类型学的思路对汉语“比”字句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将汉语置于人类语言这个大环境之下,研究者发现“比”字句违反了语序和谐的共性,是SVO语言中仅有的特例;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比”字句对“于”型比较句的取代也是以破坏联系项居中原则这一人类语言的倾向共性为代价的。“比”字句是现代汉语差比范畴乃至比较范畴的核心成员,是最典型的句式,和古代汉语以及其他语言的对应句式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因此,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比”字句是汉语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成果相当丰富。

研究者们吸取国外先进研究理论和经验的同时,根据汉语本身的特点,在积

累了大量中介语语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现象及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纠误策略及教学策略,“偏误分析”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突破口。[28]

汉语“比”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句式,其“肯定式”、“否定式”和“疑问式”是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的句式。“比”字句的教学一般出现在针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英语相比,虽然汉语的比较句没有英语复杂的形态变化,相对简单,但如何梳理、整合“比”字句的语法现象,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使学生便于掌握并正确运用“比”字句并不简单。语言学界对“比”字句的理论研究近两年很热门,研究成果很多[12]。

“对语法偏误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使教师更好地解释偏误、纠正偏误,从而促进学生的汉语语法学习,使他们减少偏误,更多更好地输出合乎语法的句子”首先,在理论层面上,通过对初级阶段留学生中介语语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了解并梳理中介语的种种表现,和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中的情况相对照,从而发现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探究中介语的成因和规律,并用相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结合汉语的特点加以解释,为探索理论和汉语实际习得情况的结合方面提供新的证据和规律。

其次,在应用层面上,虽然本研究所作的是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横向研究,但我们还是用发展观、连续观来加以考察,对比《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语法大纲部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附件)、《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等五个教学大纲的要求,发现学生的习得有哪些达到了大纲要求,哪些没有达到,并分析其原因,由此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尽可能缩短外国学生使用中介语的过程,把他们的中介语引向正确、地道的汉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本研究能为语言教学者提供指导。

在汉语中表示比较的句式结构十分丰富,可是留学生在表达时常常只是使用一个自己最熟悉,最得心应手的,而顾不上考虑它的得体性[23],在方法论层面上,就某一具体语言项目的习得所做的横向研究还比较少,在对中介语语料搜集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分析的也比较少,本文通过自行设计方法搜集语料,并多

角度地进行分析,得出可验证的结论,也希望能为以后同型的一定的鉴之处[19]。

1.2研究范围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现代汉语中表示比较的语言形式有很多,刘月华从比较的方式出发将比较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事物、性状同异的;一类是比较性质、程度的差别、高低的。”

从语义上来看,第一类属于等比范畴,如,“跟……一样”,“像……,这么(那么)……”,第二类属于差比范畴。属于差比范畴的“比”字句从句法形式上看,它是由介词“比”构成的介宾结构作状语的主谓结构,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差比义的典型句式,基本句法格式为“x 比 yw”,“x”为比较项,“y”为被比较项,“w”为结论项。

“比”字句的作用是通过对两项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比较,显示出它们的差异。再次,中介语语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汉语学习者在运用“比”字句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误[1]。

汉语的比较范畴之下有平比、差比和极比三个语义类型,平比比较的是两个事物是否相等或相似,差比和极比比较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对于平比句式和极比句式而言,比较词本身就可以表达比较结果,而“比”字句的比较结果则需要谓词性成分来体现,该谓词性成分可以是形容词性的,也可以是动词性的,这些谓词性成分主要包括相对性质形容词、具有“数量变化”义的动词、具有“程度变化”义的动词以及一般动词。

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语法可以为理论语法提供新的课题,理论语法也可以为教学语法提供所需的营养。本文在己有比较句本体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学出发,针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集中的问题,运用各种语言理论和方法,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比较句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比较句的语序类型、比较句的不对称特征、比较句的量性特征、比较句的否定特征以及比较句的主观性特征。

1.3研究方法

语言对比分析法、偏误分析法、中介语分析法、数据统计法、问卷测试法五种。偏误分析法,通过分析搜集到的原始语料,从遗漏、误加、错序、误用的角度对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比较句过程中的“比较标记”、“比较项”、“结论项”三个方面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结合语言对比分析法来探讨偏误出现的原因.

调查包括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口头调查指有意识地捕捉留学生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所说的有偏误的汉语比较句,这是学生未经认真考虑的自然表达,最能反映他们对汉语比较句运用的正确度及熟练度。书面调查既包括学生的作业、试卷等书面材料,也包括由笔者设计问卷,由学生来回答的语言材料。此时的偏误是在学生认真思考的前提下产生的,能较为真实地反映留学生对汉语比较句的实际习的水平。

2 汉语比较句概述

2.1汉语比较句的界定

汉语比较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重要句式,不论对本族人还是对留学生,使用的频率都比较高。很多对外汉语语法书和语法大纲都把比较句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点,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把比较句作为“几种特殊句型”中的一种,并把其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王还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中,也把比较方式作为一个语法点列出,各种对外汉语教材对比较句式也都有论述。由此可见,比较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点,也是留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句式。

我们发现,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比较句时,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他们并不能很正确地使用汉语中表示比较的各种比较方式。如:比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每种语言都有表达比较的语言形式。形态丰富的语言用句式和形态来表达比较的意义,而汉语主要采用句式来表达,能够确定下来的形态标记只有介词“比”。“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

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14]。

汉语比较句是指位于句中含有比较词语或比较格式的句子,在结构上由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词比较点、比较值等成分构成。现代汉语比较句从语义上可分为:等比句、差比句、限比句,它们都有鲜明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

比较句表示比较,用于比较事物性质、状态、行为、态度等方面。这种比较可以是两种不同事物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比较。比较句的线型编码反映了人们的认知过程,为句法结构像似概念的认知提供了证据。一般认为比较句包括“比”字句、“没”字比较句和“不如”比较句、“和”字比较句等。

①人们比较事物时,总有一个被比项(比较对象)。这个被比项是客观存在的,一般可以触发存在预设,即表示特定实体存在的预设。②比较句还包括对事物性状或行为等方面的差别的比较,这可以触发事实预设,即表示事态存在的预设,是已然性客观事实。

2.2学者研究成果

学者们对于比较句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关于“比”字句的来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都投入了大量心血,都为我们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提供详实的材料和初步的理论依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新理论、新方法的不断产生与引进,对“比”字句的认识与研究会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张建在《“比”字句研究》一文中,介绍了比字句的研究现状,对比字句的具体形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句子内部探讨影响“比”字句构成的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语法规律,其中包括对“比较项”、“结论项”的研究及二者关系的研究。[20]

夏群在《汉语比较句研究综述》中,对比较句的研究进行了详细具体的介绍,介绍了汉语比较具的发展史,对比较句的范畴进行了划分,比较范畴分为近似、等同、胜过、不及等四个次范畴,对平比句,差比句进行了介绍,指出发掘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比较句式之间的继承与演变关系,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汉语比较句的发展脉络,这对区别汉语比较范畴与其他相近范畴提供历时证据,对深化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1]

刘峰在《留学生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中,根据留学生出现的偏误句的特点,归纳出六种类型的偏误句,结合比较句本体研究的成果,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以及留学生的母语背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

从严在《留学生汉语比较句语料分析》中进行了正确以及偏误预料分析,找出出现偏误的原因,语言中的比较是无处不在的,它是认知的基本方式,语言表达对比较句的需求应该是相当大的,但在语料库的调查中发现正确和偏误两种类型的比较句运用比例都偏小,很有可能是学习者故意回避造成的,这也说明比较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学习者来说有很大的难度。

谢白羽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具研究》中,做了比较句本体研究和比较句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比较句的语序特点,最后提出了还提出了将“构式一语块”教学法运用于比较句教学的构想。

[22]

2.3汉语比较句句法结构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界从偏误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比较句主要有:“比”字比较句、“更(更加)”比较句、“最”字比较句、“不如”比较句、“越来越”比较句、“跟/和/同/与……一样”比较句、“像……一样”比较句、“有……这么/那么”比较句、“没有……这么/那么”比较句。

比较句常常采用如下几种句式: 1.A比B+程度副词+谓词性短语2.A比+时间词+程度副词+谓词性短语3.在……中,A+谓词性短语4.与/和/跟……相比5.比较起来,……6.比起……来7.相比之下,程度副词+一些。

句式1是表示两项比较的“比”字句,句式2是比较同一事物两个时段状况的“比”字句,其他都不属于“比”字句,相对程度副词虽然都能进入比较句,但采用的句式又有所不同。

比字句包含六个成分: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点,比较词“比”字,比较属性和比较量差。六成分中,比较主体(记作X)和比较客体(记作Y)统称为比较对象,比较属性和比较量差组成比较结果项(记作Z).

比字句中,直接进行比较的并不是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本身,而是它们具有的用来比较的属性、特点,即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在比较点上进行比较,我们在理解句子时必须确定比较点。比字句的比较点有时直接出现在句中,有时则不直接出现[13]。

2.3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外国学习者学习时经常出现理解误差,这对于一个初学汉语者来说,并不是稀奇少见的事。分析起来,造成偏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搭配偏误(与谓语搭配偏误、与时态助词搭配偏误)、遗漏偏误(遗漏“都、就”或程度副词)、误加偏误、错序偏误、混用(误代)偏误。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外国学者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诸多方面

因素与汉文化以及汉语言存在较大差别,以至造成如此偏误,那么,要改变这种偏误,就要从以上这些因素中着手,综合加以考量,逐一加以改正,才能真正与汉语相对接,进而达到真正领悟汉文化的精髓。

汉语比较句是指将句中表示同类关系的二者之间相比较,得出差异的句子类型,它是人们日常表达的常用方式,汉语比较句是现代汉语语言学中的一个语法概念,其准确的应该释为:谓语中含有比较语句或比较格式的句子,在结构上是由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词,比较点和比较值等成分组成的句子。

3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

3.1“比”字句偏误分析

“比”字句是由介词“比”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的“介宾谓语句”,“比”字句用于比较两种不同事物在某一点上( 包括性质、状态、行为、态度、数量等) 的不同程度值。所以,“比”字句由比较项、比较点和比较值构成,比较项包括互相比较的两种事物,比较点是指比较的内容,比较值是比较点的程度值,比字句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其语用价值主要在于比较,揭示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的比字句本身就能构成一定的修辞格,如比喻、夸张等。

具有“数量变化”义的动词性成分充当比较结果可以由两种方式来体现,一是该类动词后带有数量性宾语,其比较差值由数量成分来体现。此时数量性成分不可或缺,否则比较结果无法得到体现。另一种情况是,该类动词和“有”字结合,构成“有+动词”的结构,以表示比较结果。

例如:(1)据统计,今年 1-2 月份,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141起,其中森林火警769 起,一般火灾 372 起,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火灾次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2.1%。(2)议案数量比上次会议的 991 件略有增加。(3)今年初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近 92%的居民感觉安全,比往年略有上升。

具有“程度变化”义的动词,该类动词主要以心理动词为主,它们表示人的一种主观认识,程度上往往含有差异性,和性质形容词具有相通之处,因此能够体现“比”字句的比较结果。

例如:(1)其实,我相信这位中年妇女肯定要比年轻女孩更加珍惜这个岗位,

也更有工作经验。(2)“十五”期间,中央果断作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决策,整个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重视协调发展。

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结果一般充当句子的谓语,它必须能够显示比较差别,体现比较结果。这就要求该类形容词性成分表达的语义本身是一个可变量,有一个弹性变化区间,从而能够体现程度上的差别,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相对性质形容词。其语法形式上的特点就是多用“还、更、更加”等副词性成分修饰,以突出比较的差别。

例如(1)经济界人士忧心忡忡,感叹错误的政策比贪污更可怕,民进党当局此举,是为台湾经济筑起一座断头台。(2)单果重在1.5公斤以上,口感比普通西瓜更加清甜爽口,不少市民都慕名来到瓜园观看、采摘[3]。

“比”字句谓语形容词前后常可带表示程度或数量的成分,如“更”、“一些”等。我们知道,“比”字句中的形容词不能受“很”、“非常”等副词修饰。而能够充当比较结果的形容词基本为相对性质形容词,没有量的差别的状态形容词以及绝对的性质形容词则不宜充当比较结果。修饰相对性质形容词的副词也基本限于相对程度副词,绝对程度副词如“太、非常、极其”等不宜用来修饰比较结果。留学生没有这种语感,虽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但对所学语法规则没有内化为语言知识,所以在编码过程中,依凭已经学过的准则或自己的理解来应付新的情况,就会出现N2后加“很、十分、非常”等程度副词。

例如1)他的嗓子比我的十分好。2)小慧和王明比以前很容易亲密。3)中国人比波兰人非常多。

“比”字句常用形容词作谓语,因为留学生词汇有限,或者是学过的词语没有真正掌握,在考察其“比”字句用例时,我们发现有些句子谓语形容词与比较项搭配不合适。

例如:4)他的考试成绩比我想象的更快。5)北京人不比西安热情。例 4)这句话作谓语的形容词与主语搭配有问题,修改的办法是可以把句中的“快”换成“高”。例5)比较的前项和谓语形容词可以搭配,但是比较后项却不能和谓语形容词搭配,可以改为“北京人不比西安人热情”。

有时候留学生在本不需要使用比字句的场合用了比字句,因而造成偏误。如在一篇作文中,有留学生写道:6)我觉得对这问题的好解决办法是改变,比现

在的交通道路大。这句话不需要使用“比”字句,可以简单地改成“我觉得对这问题的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宽道路”。使用“比”字句后反倒让人感到不容易接受。

有时候留学生在差比句中表示比较结果的谓词前错用了否定副词“不”,例如: 1)妈妈的身体比以前不好。2)上海比北京不热。3)爸爸的病一天比一天不好。4)我的汉语不比他不好。5)我的汉语没有他不好。

外国学习者当要表达人或事物在性质、数量、状态等程度上的差别时,该用汉语差比之“比”字句,却没有用,由于缺漏,无意中形成汉语方言“主体+结果+基准”类型,暗中虽与现存方言类型相符,但是因缺少比较标记的句子,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多半是不用的。学习者的偏误又有不同的样式。例如:安娜说她不是七月来北京,就是八月来北京,不会晚八月。

“比”字句的基本格式是“N1 +比+ N2+VP”,但是有的留学生由于受母语或其他语言负迁移的影响,将顺序颠倒,写成“N1+VP+比+N2”格式。如:(7)在我的国家会汉语的人容易找工作比不会汉语的人。这个学生将“比……”放到了谓语之后,造成偏误。

“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有多种,语法学界一般的观点认为,“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是在“比”前加“不”。有些留学生在运用时把“不……”放在“比……”之后,如:8)北京的夏天比上海不凉快。 9)他的书比我的不多。10)他的个子比我不高。 11)我参加工作比他不晚[1]。

我们再从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出发,对其中的偏误做简略的分析。在对语料的考察中,我们发现语法形式上的偏误几乎没有,学习者能很好地掌握“还”“更”“再”在比字句中的位置,偏误主要出现在语义和语用上。

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语学习者没能掌握“还”“更”“再”的深层语义和语用功能。根据我们对比字句句式的分类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比字句的句式一、句式二和句式五中都可以使用副词“更”和“还”,而句式六中仅能使用副词“还”,不能使用“更”。因此,下文仅就句式三、四和句式七、八中“还”和“更”的使用问题进行讨论。根据我们对语料的考察,比字句句式三、四中都可以使用副词“还”和“更”。表示比较项X在动作行为程度上比比较项Y更深一层。如:他打得比我好。“更”句:他打得比我更好。“还”句:他打得比我还

好。他比我打球打得好。“更”句:他比我打球打得更好。“还”句:他比我打球打得还好。

英语里可以用a little、a lot 、much、far、still、even或表具体差别的名词、数词短语等状语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以表示差别的程度,而汉语里常常将表具体程度或数量的宾语或补语“一些”“得多”“多了”等放在形容词、动词、主谓短语等结构之后,所以英语句子“He is a little taller than his younger brother”“1 made a lot more mistake than you did”和“My younger brother is 2 years younger than i”常被学生错误翻译成例(3)、例(4)和例(5)那样的句子。另外,一些学生虽然掌握了汉语比较句的基本句式结构,但在某些部分上还是受到英语的影响,如例(6),学生应该已经意识到“比”字句的基本句式结构是“X比YW”,所以没有生硬的对译整个英语句子“He is much taller than his little brother”,但是还是将该句的一部分“much taller”对译成了“很高”。

3.2“像…这么(那么)…”句偏误分析

比较句是指人与人或同类事物之间相比,具有相同的性质、动作或行为,“像”起连接作用,有“C”的句子,C是相似的性状、动作或行为,具有客观现实性。表比较的“A像B一样/似的”格式主要做状语,“像”前可以加否定词,“一样”可以用“这样/那样”替换。从语义上来说,在比较句“A像B一样/似的”格式中A、B两项是定指的,表示的范畴是相同的,具有强烈的趋同性。“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我们将所有带“像”(不包括名词性的“像”)的句子称作“像”字句。

一直以来,“像·····一样”框式结构是语言学家最为关注的格式之一。能进人这一框式结构的语言单位很多,可以是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甚至有时更像小句一类。

(1)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2)他是我这个世界上最爱戴的人,你会像我一样爱他的。(朱文《我爱美元》)(3)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故乡》)(4)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故乡》)(5)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呐喊·自序》)(6)他

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孔乙己》)例(3)至例(6)则不是比喻句。按照《现代汉语八百词》,例(3)和例4的“像”是动词,表示两个事物有较多的共同点,可带名词宾语。例(3)是“像+名+一样(这样、那样)+形/动”结构。例(5)的“像”后面的名词是举例性质的,相当于“例如”的功能。例(6)的“像”是副词,意思是“彷佛、好像”。我们认为,虽然“像”的用法比较复杂,但它们都可以统一在“像”的基本功能范围之内,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划分与认知距离有关,也与“像”联结的两个事物同现的独创性有关[4]。

3.3“跟(和、同)…一样”句偏误分析

“一样”常常跟介词“跟、和、同、与”等构成“A跟/和/同/与B一样(X)”的结构,表示两种事物或性状在某一方面相同或相似。A和B表示两种相比的事物或性状,“一样”是比较的结果,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表示平比的比较句式。

它的否定式是“A跟/和/同/与B不一样(X)”。“一样”后面还有形容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以及某些动词词组等。A和B除可以由名词、代词充任以外,还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充任。“A跟B一样”的否定句是“A跟B不一样”。

该句式主要用于表示两种事物或性状比较的结果是同样或类似的。介词“跟”引进被比较事物,形容词“一样”做谓语的主要成分,此句式可以做状语、定语或补语。其否定式有“X跟Y不一样(W)”和“X不跟Y一样(W)”两种,前者更常用。其疑问句式为“X跟Y一样不一样(W)?”或“X跟Y一样(W)吗?”。至于该句式的比较项X或Y的省略问题,各部教材只是指出当X和Y都为带定语的名词性成分,且中心语相同时,其中一个名词中心语可以省略,有时定语后面的“的”也可以省略,如“我的衣服跟她的(衣服)一样贵”“我的汉语跟她(的汉语)一样好”,具体情况无人进一步论说[17]。

偏误在于比较词的遗漏和错选,其中比较词错选的原因是与“比”字句、“是……的”句的混淆,错用了“比”、“是”作为比较词,这是受目的语干扰所至。例如: (1)汉语差不多韩国语。(2)我觉得到2002年以后中国国力很大,美国比中国差不多,所以我学习中文。(3)他的名字是我的名字差不多。

否定式的偏误除了有比较词的遗漏和错选外,还有“X”的羡余,在“不一样”后错误地带上了“热闹”,这是由于学生简单地把肯定式推导至否定式所至。例如: (4)中国比瑞典很不一样。(5)南京跟上海不一样热闹。(6)*我的书包一样跟你的.(7)*他一样高跟我的弟弟.(8)*我的大衣不一样跟你的.

英语中常用X+to be+the same as Y\X+to be+as+Adj\Adv+as+Y或x+not the same as+Y这样的句式表示X、Y两事物在某方面等同或不同,与汉语中“X跟Y 一样”“X跟Y不一样”的句式功能一样,但这二者的语序并非完全对应的,因此有的学生会将“My bag is the same as yours”对译成例(7),将“He is taler as my little brother”对译成例(8),例(9)这个带有偏误的句子则是由“My overcoat is not as the same as yours”对译而来的。

随着水平的升高,比较词“残缺”和“误用”的偏误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汉语中比较结果的表达非常丰富,除了可以用“一样”、“不一样”表示以外,还可以用“一模一样”、“差不多”、“不同”等表示。中介语中比较结果的表达法也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丰富。从初级只会使用比较结果“一样”、“差不多”、“不一样”、“不同”,到中级又习得了比较结果“同样”、“相差不大”、“相差很大”等表达,高级更是出现了比较结果是“大同小异”、“没什么差别”、“有区别”、“相反”等的句子。

“和”字比较句包括表近似的“A像B这么/那么/这样/那样X”与表等同的“A和/跟B一样X”,可触发预设BX。后者触发预设限于肯定句(对“等同”的否定就是存在差异,人们常用“比”字句表达这种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和”字比较句触发预设时,要求X不是“高”这类表示客观事物三维性质或质量的积极类形容词。因为这类计量形容词用于此句式是无标记的,不触发预设。如:“他像小李那么高”就不触发预设。

介词“跟”在比较句中常用来引出比较的对象,后面常有“一样”、“相同’,“差不多”等词语配合,表示两种事物比较的结果为相等或相似。“跟·····一样”己构成一种固定格式,其否定格式通常为“A跟B不一样”,有时为了强调比较的对象,也可用“A不跟B一样”(较少使用),这时,否定的是十“跟……”,而不是否定“一样”.例如“他不跟我一样大,他跟我弟弟一样大”。在句子中“跟B一样”可作谓语、状语、定语和补语。

3.4“有(没有)…这么(那么)”句偏误分析

以“有”为谓语动词的句子,称为“有”字句。“有”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类高频句式,其基本语义是领属和存在。在“有”字比较句中,当比较双方是同一事物在某一方面的两个时间或地点时,相比较的双方有一方必须显现,而另一方则可以是显现的,也可以是隐含的。在“有”字比较句的标准表层结构中,比较前后项必须相同,但在实际的言语表现中存在着不对称现象。“有”字比较句不对称结构表现为句法类型和语义类型相互交错不对称。造成“有”字比较句前后项不对称的原因之一是省略。

在“有”字比较句中,比较值项“这么、那么”的用法是有差异的。“这么、那么”分别具有近指和远指的意义。语义上的“远”和“近”,大体可以分为(1)时间距离的远近;(2)空间位置的远近。本文以说话人在说话时的时点和说话时所处的位置作为基点,即参照时(地)点,从时间的先后和空间的位置两个方面来考察“这么”和“那么”在“有”字比较句中的用法[16]

“没有”型比较句成立的条件在于:比较前项与比较后项属于同类事物,是据实比较;而“有”字比较句成活率较高的是比较前后项不同类、因而带有比喻、夸张意味,具有鲜明形象性的句子。将“有”字比较句换成“没有”比较句后,句子不成立的原因在于用肯定比较句是为了描述说明比较前项,而一旦用“没有”否定时,这种描述意义便不存在,句子没有提供新信息,所以句子成立的可能性较小。两者成立的共同条件是:比较后项必须极具某种性质,由此表现出比较前项在这种性质上的程度。

从语用上来说,“没有”句不需要有预设也可以明白地表达语义,只是在结论项中偏向于使用积极的词语,如果使用消极的词语,则需要加“这么”“那么”一类的词语。史有为在《说说“没有我水平低”》中就专门讨论了。

“没有(没)”句表达的是X达不到Y的程度,比较时以Y为参照物。如:(1)“会呀,实话告诉你,那大梦拳就是我做梦梦出来的,我不会谁会?”“就你还玩拳?”孙国仁拧着刘顺明下巴转给观众看,“这小窄脸还丝脚丫子宽呢,拳玩你吧。”(王朔)(2)“是你。你怎么隔了多年才来看我—当年你为什么就突然不来了?你二爷爷去世了,这儿也丝直当年那么热闹了,没人来,只剩下我一个孤老太太了,难为你还想着我。”[6] (王朔)

“没有”型否定比较句在句法上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比较方面的谓词前常常出现副词“这么、那么”等来指示比较双方所达到的程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但就是因为加了“这么”、“那么”导致初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在使用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加什么时候不应该加而经常出现偏误。

例如:(11)这条鱼没有四斤这么重。

(12)那棵树没有碗口这么粗。

(13)我没有不比看见您们更开心的事了。

(14)在日本发行的报纸的种类,比中国的没有那么多。

(15)这篇作品比那篇作品没有好。

在句法结构上,“没有”句虽然结构非常简单,但要求却比“不如”句严格。“不如”、“不比”句的比较结果一般可以省略,然而如果将“没有”句的比较结果省略,那么这个比较意义的句子根本无法成立。因为这时省略了X项的“A没有B”就与“没有”作动词时的句法格式(“没有”作“无”解)重合,会引起语义的混淆。所以,当“没有”用于比较句中时,两个比较项和一个比较值这三个要素必须都出现[20]。

汉语和英语的领属“有”字句有很多相同之处,汉语的很多领属“有”字句都可以用“have”表达,但英语中的“have”是一个泛义动词,很多意义都可以用“have”表达,比如:have a quarrel(吵架);have a fight(打架);have a talk (谈话);have a confidence in sb (信任某人)等等[5]。

3.5“…不如…”句偏误分析

一般情况下,汉语的“不”都要放在谓词性词语之前,表示否定某种动作行为或属性。也就是说,把“不”放在谓语之前,否定某种事物不具备某种属性或不发出、不愿意发出某种动作行为。

“不如”句是由动词“不如”构成的比较句,表示的是在程度上,甲比不上乙。‘不如’前后的词类和结构一般相同,可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小句。

例如(1)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的身体会一天不如一天差的。

(2)我漂亮不如她。

(3)现在我喜欢他不如以前那样。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词汇搭配错误分析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词汇搭配错误分析-英语论文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词汇搭配错误分析 江苏扬中新坝中学王云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写作的有效训练,因此,尽管学生的词汇在逐年增加,学生普遍缺乏写作兴趣,写作时往往感觉缺乏对话题的把握和感知而无从下笔,从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经过分析,词汇搭配是高中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最容易犯的错误。学生们在使用单词表达思想或用英语写作或选择词汇题时,经常出现所用的词搭配不当等问题,结果词不达意。 一、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类与分析 搭配是语言中词汇合并而产出自然的口语和文字。对于学生来说,熟悉搭配词、选择正确合适的搭配将会使他们更流畅、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尽管学生的词汇在不断增加,学生们仍无法用所学词汇进行流畅的写作。根据上述理论依据,我们把这些错误分为以下五类:形容词和名词搭配错误、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动词和副词搭配错误、动词和介词搭配错误以及形容词和介词搭配错误。其中以动词和名词的搭配错误、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错误为主。 以下列举一些典型的搭配错误: 1.The Church brought pressure to bear on Galileo, so he didn’t dare to say the truth. 2.He is the only alive man who survived the shipwreck. 3.Finding information on the Net is easily. 4.He is often angry with trifles.

对母语是英语的留学生使用关联词语的情况考察

对母语是英语的留学生使用关联词语的情况考察 为了考察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使用关联词语的情况,笔者对在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学习的留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从中发现一些问题,进而以便于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试卷所用的关联词语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列出的关联词语,我们从甲、乙、丙、丁四类关联词语中的甲类词中选出最常用的那些词语。每类关联词语选定一个,共11个关联词语。这11个关联词语分别是:一边……一边,省得,越……越,先……然后,只有……才,无论……都,不是……就是,如果……就,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之所以选择这些词语是因为这些关联词语都是学生们学过的,按照要求应该掌握的,而且也是比较常用的,这次测试主要是调查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参加测试的共有12个人,总共有12份调查问卷,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学了一年到两年的汉语,属于中级水平。这次调查问卷的情况如下: 这张试卷的题型全部是客观题,总共有三个题型,分别用来考察关联词不同的使用情况。第一类题是四个不同的关联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这个题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区别不同的关联词语的情况,第二个题是判断关联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考察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位置的掌握情况,第三个题是选词填空,主要是考察学生能否正确地判断关联词语的逻辑意义。试卷的结果如下:第一类题选择最佳答案题,具体情况如下表格: 这是第一种题的测试结果,结果显示,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边……一边,是正确率最高的,其正确率达到了100%。其次是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这三类词语的正确率达到了99%,省得,只有……才,无论……都,不是……就是,不但……而且,这五类词语的正确率达到了73%,最后,越……越,先……然后,正确率为67%,由此可见,留学生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的关联词语,正确率都在60%以上。 第二类判断正确位置的题,结果如下:

初中英语常用词组与固定搭配(修改)

初中英语常用词组与固定搭配 中考短语总结 1. …as soon as… 一… 就… Mary一见到她弟弟就会告诉他这个消息。 Mary will tell her brother this message as soon as he sees him. 我们一到那儿就去爬山了。 We went climbing as soon as we arrived / got / reached there. 2. as + adj./adv.+ as… …和…一样(的 / 地)… not as(so)…as… …不如 / 不比… …. 李雷和吉母跑得一样快。 Li Lei runs as fast as Jim. 约翰和你的年龄不一样大。 John is not as (so) old as you. 这部电视剧不如那部有趣。(TV series) This TV series is not as (so) interesting as that one. 3. as +adj./adv.+ as possible 尽可能… 的 / 地… 我们在英语课上应该尽可能地多讲英语。 We should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in English class. 你能不能尽可能慢一些读这个句子? Can you read the sentence as slowly as possible? 4. ask sb for sth 向某人要求某物 当你迷路时,你可以向警察需求帮助。 When you get lost, you can ask the police for help. 一些学生经常向父母要钱去玩电子游戏。(video games) Some students often ask their parents for money to play video games. 他向父母要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 He asked his parents for a bicycle as his birthday present. 5. ask/ tell sb. (how) to do sth 询问 / 告诉某人如何做某事 许多学生经常问老师如何才能学好英语。 Many students often ask their teachers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让我来告诉你如何发邮件。 Let me tell you how to send an e-mail.

英语母语国文化常识

ackground information~~ 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有6个: 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爱尔兰。 新西兰 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最大的城市:奥克兰(Auckland); 民族:白人,毛利人(Maoris); 国旗: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国,“米”字图案表明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四颗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该国位于南半球,同时还象征独立和希望; 新西兰于1856年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为自治区,到了1947年完全独立;kiwi除了用来称呼奇异鸟,这个词还用来称呼新西兰人。 加拿大 首都:渥太华(英语:City of Ottawa 法语:Ville d'Ottawa);最大城市:多伦多(英语:City of Toronto)。 民族:英裔,法裔 加拿大原住民:印第安人又称美洲原住民(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总称)面积:直接第二(1俄罗斯;2加拿大;3中国) 国体议会君主制monarchical parliamentary system 政体:联盟制confederacy 选举:5年 澳大利亚(Australia) 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 民族:70%是英国及爱尔兰后裔 首都:堪培拉(Canberra);最大城市:悉尼(Sydney) 国体:议会制parliamentary system 政体:联邦制 结构形式:联邦制 政党制度:多党制(执政党和反对党,最大党为澳大利亚自由党Liberal Party和澳大利亚工党) 选举:3年大选(义务投票制) 爱尔兰(Ireland) 民族: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 首都:都柏林(Baile átha Cliath) 文学:四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诗人叶芝(W.B.Yeats)、剧作家萧伯纳(G.B.Shaw)、剧作家贝克特(S. Beckett)和诗人希尼(S. Heaney)。还有19世纪唯美主义代表王尔德(O. Wilde)和代

英语词汇常用搭配

1. add to增加,增进 add …to把…加进… add up相加 add up to总计,所有这一切说明 2. break away from打破,脱离,挣脱,改掉break down出毛病,身体(精神)衰弱,分解,拆开break off暂停,中断 break in强行进入,插话 break into闯入 break into pieces成为碎片 break out爆发 break up捣碎,驱散,瓦解,学期结束,拆散break through突破 3. bring up抚养,呕吐,提出 bring about造成 bring out拿出,出版 bring in引入,引进,挣钱 bring back使回想起 bring down使下降,使倒下 4. call on号召,拜访(某人) call at拜访、参观(某地) call for去叫某人, 要求, 需要 call up使回忆起, 征召入伍 call in召集,请某人来 call out大喊,高叫 call off取消,不举行 5. come about发生,出现 come down下跌,落,降,传下来 come in进来 come into (sight/being/existence/use/notice/effect) come on来临/ 快点 come out出版,结果是 come along一道来,赶快 come to达到(an end/an agreement/a stop)苏醒,合计,总共是 come over走过来 come up发芽,走近 come across偶然碰到 come back回想起 come from来自,源自6. cut across抄近路 cut down砍倒,削减 cut off切断,割掉,断绝关系 cut up连根拔除,切碎 through剪断,凿穿 cut out删(省)掉,戒掉 cut in插嘴 7. die of (disease/hunger/grief/old age)死于(疾病,饥饿,寒冷,情感原因) die from死于(意外事故、情形) die away渐渐消逝 die out绝种 die down(炉火)渐熄 die off逐一死去 8. fall behind落后 fall over one's feet 跌跤 fall down掉下,跌倒 fall back撤退,后退 9. go in for从事,喜爱,参加 go through通过,经受 go over复习,检查 go up(价格)上涨,建造起来 go after追捕,追赶 go against违反 go ahead先行,开始吧,问吧,说吧 go away离开 go by时间过去 go down下沉,降低,(日、月)西沉 go on(with)继续进行 go with相配,陪同 go without没有,缺少 go out外出,熄灭 go all out全力以赴 go off爆炸,进行,变坏,断电,停止供应 go back on背约,食言 go beyond超出 10. get down下来,记下,使沮丧 get down to致力于,专心于 get on进展,进步,穿上,上车 get off脱下,下车 get in收集,插(话) get away逃跑,逃脱,去休假 get over忘记,越过,克服,从疾病中恢复

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有效的交流

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有效的交流北美学习、生活的几年,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因中西方文化冲突,长了不少教训。现在贡献出来,与国内的朋友们分享。希望各位今后在和外国人(英语是母语)交往中更富有成效;也使那些为学好英语而苦恼的朋友少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好的学好、用好英语。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上花的时间最长,效果也最差。这和学习和应用英语方面存在重大误区有关,一是长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很多人认为学英语是为了考试,其英语实际水平可想而知;二是误认为英语不过是由"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组成的。认为只要学习"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就能学好英语。事实上,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比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最重要的部分,但被国内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忽略的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首先,让我们一同探讨目的问题。没有目标的船只永远在海上漂流。学习英语的目的多种多样,但学口语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能与Native English speakers进行"有效的交流",即工作中能与Native speakers 建立、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工作关系;或生活中结交几个native speaker 的朋友,能够彼此交流感情、相互鼓励和帮助。 而不是为了和同胞交流,也不是为了能和"老外"说上几句诸如:How are you? I amfine,thanks. My English is poor. Bye-bye. 等幼儿园英语而转身离去,搞的"老外"一头露水,找不着北。(国内很多学英语的朋友,就好像一个苦苦练了10年武功的大侠,"十年磨一剑,双刃未曾试",终于有一天有机会面对敌人时,唯一想到的招式就是:逃命!)更不是为了"为了说英语"而浪费时间的、没话找话的和老外闲聊---分手几分钟后,别人就再也不想和你交往、也根本记不住你是何方神圣了。 在中国,可怜的老外们,大多饱经那些被问了上千遍雷同的、无聊的、毫无创意的、有时Chinglish 式的问题的摧残和蹂躏,比如,Are you an American? Do you like China? 之类的。我发现,有的人竟洋洋得意地说:我英语口语就很好啊,好到能和老外聊几句天儿。Come on! Give me a break! 英语学到这程度,那由中国式的、复杂的句子结构、严谨的语法和庞大的词汇构成的英语能力,只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 ,因为那不叫"交流",也根本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学习英语口语。 新加坡的一个人,前一段时间出了本书,叫"亚洲会思考吗",说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在内,除了会模仿,不具有创新(Innovation)的能力,很难真正意义上和欧美竞争。但愿不要被他不幸言中了。 我在去美国留学前,自认为英文水平还可以:毕竟学了那么多年,自己也下了许多功夫,且上了不少培训班---从普通的到最高档次的,里里外外花费了上万元。应付各种考试包括留学考试,也算是

常见英语词组搭配

高中英语常用动词搭配五十组 1. agree agree to do sth.同意做某事agree with sb.同意某人 的意见 agree to sth.同意agree on sth.就…达成 一致 2. ask ask for sth.请求ask sb. for sth.向某人请 求得到…ask sb. for help向某人求助ask leave请假 ask sb. for a day’s leave 向某人请一 天假 ask for trouble自找麻烦 ask sb. to do要求某人做 某事 ask to do请求做某 事 3. break break down出毛病,不运 转 break out爆发,突 然发生break in插嘴,打断说break into闯入

话 break away from脱离,打破break off打断 break up打碎break with与…断绝 关系break through突破,冲跨break the law犯法 4. bring bring about导致bring back带回,想 起 bring down降低,减少, 使倒下 bring forward提出 bring on使前进bring in引来,引 进 bring to使苏醒bring out取出,显 示 bring up养育,培养bring through使度过困 难,救活,穿

越 bring sth. into being 使产生bring sth to an end 使…结束 bring around说服,使…改 变主意bring sth under制服,镇 压 bring together使团结,使和 解 5. call call for请求,要求,为…而喊出, 接,叫某人 call on/ upon号召,拜 访 call out召集,大声叫call up召唤,召集,想起, 打电话 call sb in 叫…进来call by顺道访问 6. carry carry out进行,开展,执行carry on继续,开 展

鲸鱼外教培优的学习体验:中国孩子的英语也能和母语国家孩子达到同等水平

鲸鱼外教培优的学习体验:中国孩子的英语也能和母语国家孩子达到同等水平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英语学习这方面的问题,我也不例外。所以在儿子1岁多的时候,就开始给他听各种英文儿歌,启蒙他的耳朵。到他两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计划为他找专业的学习机构,通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和对比,终于在儿子三岁多的时候,为他选择了鲸鱼外教培优。 之前在家里给儿子做启蒙时,我一直希望他能够早一点输出,有时候我就在家里故意引导他用英语对话,他的配合也不是特别积极,再加上家里的语言环境本省就不足,所以从他接触英语以来,一直都是输入要比输出多,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他那么小就计划给他找一家专业外教机构的原因,主要就是希望通过跟外教的交流,让他多进行一些输出,因为在我的认识里,只有输出了才算是掌握了。 来鲸鱼之前其实我们短暂的在一家当地外教机构学过一个多月,这家机构在我们这里名气还是很大的,但是上了一段时间的课之后,我就发现这家机构并不不能满足我的需求。首先是因为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孩子们,大量使用做游戏等的方式进行教学,孩子能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其次就会因为儿子的性格内向,但是这家机构是大班教学,每个班上有二十几个孩子,儿子跟外教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的机会。 后来一个特别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鲸鱼外教培优,并了解到了这家机构采用了1V2的小班课教学,于是我就给儿子报名了鲸鱼的原版精读语言课。让我非常惊喜的是,原本性格内向的儿子,在外教老师和小学伴的陪伴下,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开始用英语交流,课上,老师会给他们提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他都会积极的回答,有时候还会和老师及小伙伴进行讨论。而且在生活中,他也开始用英语跟我们进行一些对话。 到鲸鱼外教培优一年多以后,儿子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现在他跟外教老师纯英文交流完全没有问题,前段时间的定级当中,他也从最初的Pre-K升到了G3,就是从学龄前水平升到了国内高中生的水平,已经完全跟母语国家的同龄孩子达到了同等水平,这些都跟鲸鱼的精读教学分不开。相信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的英语水平还会越来越好。

(完整版)英语常用词组搭配分类

大学英语常用词组搭配分类 1、短语动词 break down (机器)出故障,(人)垮掉break in 破门而入 break out (疾病、火灾、战争等)爆发break up 中断,解散,打碎,打破 bring about 带来,引起bring down 打倒,降低 bring forward 提出,提议bring up 教育,培养 call for 邀约,要求,需要call off 取消 carry out 执行,贯彻carry on 继续 clear away 把…清除掉,收拾clear up 使变清,(天气)放晴,清理come to 苏醒;总数为count on 依靠,指望 cut across 抄近路通过,对直通过cut down 削减,减少 cut off 切断,阻断cut out 割去,删去 die down 变弱,逐渐损失掉die out 消失,灭绝 draw on 动用,利用;吸,抽(烟) dress up 穿上盛装,精心打扮 drop by 顺便来访,非正式访问drop out 退学,辍学 fall out 脱落;吵架,失和fall through 失败,落空 figure out 计算出,想出get across (使)被了解,(使)讲清楚 get over 从(疾病、失望、震惊等中) 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恢复过来give away 赠送,泄漏 give in 屈服,让步give up 放弃 give off 释放,放出give out 分发 go off 不再喜欢;爆炸,响起go out 熄灭,停止运转;过时 go over 复习go up 上升;被炸毁,被烧毁 hand down 把…传下去hand over 交出,移交 hand out 分发,散发hang about 闲荡,闲呆着 hang up 挂断(电话) head for (使)朝…行进,(使)走向 hold on 握住不放,等一会hold up 延时;举出,展出 hold back 阻挡,阻止…发展lay aside 把…搁置一旁;留存,储存 lay down 放下;规定,制定lay off (临时性)解雇 lay out 安排,布置,设计;摆出,展开leave off 停止,中断 leave out 遗漏,省略look into 调查,了解,观察 look over 把…看一遍,把…过目look up (在词典等中)查找 make for 走向,朝…行进make out 写出,开出;看出,辩认出;理解 make up 组成,构成;捏造,临时编造put aside 将…放置一旁 (为…)化装;补充,补足put off 推迟,推延 put away 放好,收好put out 熄灭 run into 遇到(困难等);偶然碰上run over 碾过 run down 用尽see through 看穿,识破 see to 注意,负责,照料;修理set aside 留出,拨出 set back 推迟,延缓,阻碍set up 创立;竖起;开业,开始经商show up 来到,露面stand out 清晰地显出,引人瞩目;杰出,stand for 代表,意味着出色

中学英语常用谓语动词用法错误分析及纠正策略

中学英语常用谓语动词用法错误分析及纠正策略 谓语动词是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谓语动词是英语句子的核心,其依据是: 1、句中结构层次是以谓语动词为轴心来划分的; 2、谓语动词是句中最重要的联系中心,句中除定语外,其他成分的功能多取决于它; 3、作谓语动词的主语、宾语或状语的从属句除定语从句外,也同主句谓语有关; 4、祈使句一般都由谓语动词来表达; 5、许多语法范畴(数、时态、语态等)都由谓语动词来表现; 6、句中的支配关系多由谓语动词体现; 7、语义联系也多由谓语动词产生。 教师在教学中如不特别关注这一语法项目,学生就常会在运用时出错。在高考研讨会上,与会教师对先年高考英语试卷写作部分的评卷结果作了分析后发现,在考生比较突出的错误中,动词的用法错误居首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谓语动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教法不当。本文拟对学生运用谓语动词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并找出相应的纠正对策。 笔者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让学生练习了18篇书面表达,并对 : (注:班级人数66人,表中数字为各篇书面表达中出现的同类错误次数

的总和)。 为了便于分析和进行有针对性的纠错,笔者将表中的错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记忆性错误 记忆性错误即非理解性错误,表中第一和第二项均属此类错误。英语中单词的拼写、动词及其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拼写形成、字母组合的规律以及人称与动词数的变化等都是约定俗成且不能改变的。这些知识在学习的时候只能靠背记,没有捷径可走。以下笔者归纳了学生常犯的这类错误: 1、拼写错误 He received some books this morning. 2、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拼写形式错误 They were not permited to enter the room. 3、人称与动词数不一致的错误 He heve had the computer for three years. 老师只要对学生稍加提醒,并通过一些加强记忆的练习,诸如听写和默写等,便可有效纠正学生的此类错误。 第二类:理解性错误 这类错误包括时态或语态错误、动词用词不当、动词和其他结构搭配不当等。出错原因涉及对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区别,主语与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动宾关系等方面的理解。纠正此类错误仅靠强求学生记忆是不能奏效的。此类错误(表中第3-6项)占了全部错误的80%左右。以下将通过分析学生犯此类错误的实例,阐述纠正此类错误的方法。 1、时态错误 例1、误:His mother is ill for a week. 正:His mother has been ill for a week. 由于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英汉的这一差别会干扰学生正确运用英语时态。以上错句中时间状语for后接表示一段时间的短语时,不能与动词be的现在时连用。此外,这个时间状语出现在句中,谓语动词一般也不用现在进行时。英语中有些时间状语可与多种时态连用,有些搭配却比较单一。例如: They never saw him again from then on.

如何正确处理英语与母语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英语与母语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英语和母语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不要把英 语和母语对立起来,应该认识到英语和母语都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 的一种方法和渠道。事实上,母语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处于低年级段的学生就更是如此。他们初学英语,对英语的规则了解 不多,且由于语言较浅显,但由于他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语,他们便希望能使用已具备的母语知识去解释外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这 样学习起来效果更佳,他们的积极性也更高。但是怎样处理好英语与 母语的关系呢? 一、尽量使用英语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汉语,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英语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一般可运用以下一些方法:1.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多 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凡能用英语表述的,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奖励、评讲等,都尽量用英语,避免使用汉语。在初级阶段,每节课学会听说一两句英语课堂用语,并坚持使用,就可逐步做到课堂上完全不用母语。比如一些日常最起码的交际用语以及课堂必须用于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例如当希望重复的时候可以教导学生用again.当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告诉他这时候应该说reading.

2.使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表情和课文情景等。学生可以跳过母语,直接把英语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看见直观教具和表演就能与英语发生联想,巩固记忆,提高运用英语的本领。特别是在入门阶段,所教的单词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所教的句子一般也紧密联系具体生活实际。因此,少用或基本不用母语是完全可能的。 3.随着学生英语水平逐步提高,用英语解释英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例如:可运用同义词、反义词或下定义的方法解释词义;运用句子扩展、句型转换来理解句子等。这不但可以克服母语干扰,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英语的能力。当然,用英语解释英语一定要用教过的、学生能听懂的英语,而不是漫无边际地说英语。只要教师用的都是学过的词句,开始说得慢些,再借助一些直观手段,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是不难听懂英语解释的。有人说,用英语解释英语比用汉语翻译的方法费事、费时。有时有这种情况,特别是解释那些意义较为抽象的单词和句子时更是这样。例如解释动词think,如果用汉语翻译,只需说出一个字“想”或两个字“思考”;如果用英语解释,就复杂得多,得用不少熟语作引导,最后得出“think”的意义:I see with my eyes.I hear with my ears.I walk with my legs.I speak with my mouth.I think with my head.尽管这样,但从长远的意义看,还是有好处的。英语解释英语,再配上直观手段,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自己得出结论,达到理解。这样学到的东西会记得特别牢。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利用情景或上下文,独

常用英语词语搭配

常用英语词语搭配Do ,see ,go ,make ,take ,get ,give ,call ,come Do Do something import做重要事情 Do homework 做功课 Do the washing 洗衣服 Do the cooking 做饭 Do a good job 事情干得漂亮 Do business 做生意 Do it yourself 自己做 Do one’s hair 做头发 Do a favor for someone 帮某人忙 Do research 做研究 Do military service 服兵役 Do away with slavery废除奴隶制 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问一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See See a film 看电影 See a doctor 看医生 See somebody off 为某人送行 See a match 看一场比赛 See somebody home 送某人回家 See somebody across the street 护送某人过马路 Be able to see something clearly 能清楚地见到某物体 Go and see 去看看 Wait and see 等等看 Be overjoyed to see something 很高兴见到某物、人 See something through 看到某事 Can see something dimly in the distance 能隐约看到远方的某物体See you tomorrow 明天见 Go Go to school 上学

英语作文常见典型语法错误归纳

英语作文常见典型语法错误归纳 写作技巧:教你如何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子 在表达方面,初学者常见差错中最为典型的是写汉语式英语,即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出现汉语式英语的原因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把具有某个汉语释义的英语单词用在英语句子中不恰当的地方,即写错某些词语的意思、搭配或位置;另一个是按汉语思维的顺序去排列英语句子,自造表达方法。 请看下列例句: 1.During the holiday,I learned to wrap dumplings. 2.My grandpa sees the gate for a factory. 3.She received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inging competition. 4.Under the teacher's help I worked out the difficult problem. 5.In the afternoon,I played table-tennis with Xiao Ming and I always won him. 6.The man dresses a black coat. 7.The policeman caught the thief's arm. 8.I very like English. 9.He wastes sleep and forgets meals when he studies. 10.Our Chinese teacher bites his words and sentences when he speaks. 在以上的句子中,例句1至8属于第一种错误。 其中,第1至4例句是把英语单词的一个汉语释义生硬地放在了英语句子中。 1. 汉语中的“包饺子”是指从无到有地把饺子做出来,制做过程是“包”;而英语的wrap是指把现有的东西包起来,只有“包”这个意思,没有制做的意思。所以例句1中的wrap应该改为make. 2. 例句2中“看门”的“看”是“看守”的意思,并不是一直用眼睛盯着看。所以应该把sees改为keeps或guards. 3. 例句3中的receive是指“得到”具体的物件,不是抽象的名次。获得什么名次要说成get/take/win the……place. 4. 例句4是要说“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解出了那道难题”,其实前半句是指“借助于老师的帮助”的意思,应该把under改为with. 5. 例句5是用错了英语单词的搭配。本句中的won只能用运动项目或活动作宾语,不能是人。要说“赢了某人”应该说成beat sb.。 例句6至8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6. 第6句中的dress不能在其后直接跟衣服名称,其常见的结构是“dress sb. in+衣服名称”。所以本句应该改为:The man dresses himself in a black coat.英语中要说“抓住某人的胳膊”,句型应该是catch sb. by the arm . 7. 例句7应该改为:The policeman caught the thief by the arm.需要注意的其他常用动词结构还有cost sb. sth.,hit sb. in the face等。 8. 例句8中very是副词,但习惯上只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不用来修饰动词。修饰动词要用very much,而且常置于句末。 汉语句子中某些词语出现在某一位置,在英语句子中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不一定也在那个位置上。所以一定要注意英汉句子词序的差别。写错词序也是一种典型的错误。再如要说“我对他很熟悉”,英语应该是I know him very well.而不是I very well know him. 通过对以上各个例句的分析,不难看出,要学好用英语表达,必须先学好英语单词的确切含义、词语搭配、习惯用法以及英语句子的词序。其中动词是最主要的。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英语的代词和冠词的使用。 9. 例句9、10犯了第二种错误,这两个句子的黑体部分分别要表达汉语成语“废寝忘食”和“咬文嚼字”。两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都有哪些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都有哪些? 悬赏分:5 |解决时间:2009-1-24 21:57 |提问者:夜¢流星 最佳答案 联合国承认的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Antigua and Barbuda 安提瓜和巴布达 Australia 澳大利亚 Bahamas 巴哈马 Barbados 巴多斯 Belize 伯利兹 Botswana 博茨瓦纳 Cameroon (with French) 喀麦隆(法语) Canada (with French) 加拿大(法语) Dominica 多米尼加 Fiji 斐济 Gambia 冈比亚 Ghana 加纳 Grenada 格林纳达 Guyana 圭亚那 India (with Hindi) 印度(印度语) Ireland (with Irish Gaelic) 爱尔兰(爱尔兰盖尔语) Jamaica 牙买加 Kenya (with Swahili) 肯尼亚(斯瓦希里语) Lesotho (with Sesotho) 莱索托(塞索托语) Liberia 利比里亚 Malawi (with Chichewa) 马拉维(奇切瓦语) Mauritius 毛里求斯 Micronesia 密克罗尼西亚 Namibia 纳米比亚 New Zealand (with Maori) 新西兰(毛利语) Nigeria 尼日利亚 Pakistan (with Urdu) 巴基斯坦(乌尔都语) Papua New Guinea (with Motu) 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图土语)Philippines (with Tagalog) 菲律宾(他加禄语) Saint Kitts and Nevis 圣基茨和尼维斯 Saint Lucia 圣卢西亚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ierra Leone 塞拉利昂 Singapore (with Malay and Chinese) 新加坡(马来语和汉语)Solomon Islands 所罗门 South Africa (with Afrikaans) 南非(南非荷兰语) Tanzania (with Swahili) 坦桑尼亚(斯瓦希里语) Trinidad and Tobago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Uganda 乌干达

常用英语词组搭配

常用英语词组搭配 一、接不定式(而不接动名词)作宾语的24 个常用动词 afford to do sth. 负担得起做某事 agree to do sth. 同意做某事 arrange to do sth.安排做某事 ask to do sth. 要求做某事 beg to do sth. 请求做某事 care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choose to do sth. 决定做某事 decide to do sth. 决定做某事 demand to do sth. 要求做某事 determine to do sth. 决心做某事 expect to do sth. 期待做某事 fear 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 help to do sth. 帮助做某事 hope to do sth. 希望做某事 learn to do sth. 学习做某事 manage to do sth. 设法做某事 offer to do sth. 主动提出做某事 plan to do sth. 计划做某事 prepare to do sth. 准备做某事 pretend to do sth. 假装做某事 promise to do sth. 答应做某事 refuse to do sth. 拒绝做某事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wish to do sth. 希望做某事 注:有些不及物动词后习惯上也接不定式,不接动名词: aim to do sth. 打算做某事 fail to do sth. 未能做某事 long to do sth. 渴望做某事 happen to do sth. 碰巧做某事 hesitate to do sth. 犹豫做某事 struggle to do sth. 努力做某事 二、接不定式作宾补的36 个常用动词 advise sb. to do sth. 建议某人做某事 allow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做某事 ask sb. to do sth.请(叫)某人做某事 bear sb. to do sth.忍受某人做某事 beg sb. to do sth. 请求某人做某事 cause sb. to do sth. 导致某人做某事 command sb. to do sth. 命令某人做某事 drive sb. to do sth.驱使某人做某事 elect sb. to do sth. 选举某人做某事 encourage sb. to do sth. 鼓励某人做某事 expect sb. to do sth. 期望某人做某事 forbid sb. to do sth. 禁止某人做某事force sb. to do sth. 强迫某人做某事 get sb. to do sth. 使(要)某人做某事 hate sb. to do sth. 讨厌某人做某事 help sb. to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intend sb. to do sth. 打算要某人做某事 invite sb. to do sth. 邀请某人做某事 leave sb. to do sth. 留下某人做某事 like sb. to do sth. 喜欢某人做某事 mean sb. to do sth. 打算要某人做某事 need sb. to do sth. 需要某人做某事 oblige sb. to do sth. 迫使某人做某事 order sb. to do sth. 命令某人做某事 permit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sb. to do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prefer sb. to do sth. 宁愿某人做某事 request sb. to do sth. 要求某人做某事 remind sb. to do sth. 提醒某人做某事 teach sb. to do sth .教某人做某事 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做某事 train sb. to do sth. 训练某人做某事 trouble sb. to do sth. 麻烦某人做某事 want sb. to do sth. 想要某人做某事 warn sb. to do sth. 警告某人做某事 wish sb. to do sth. 希望某人做某事 注:不要受汉语意思的影响而误用以下动词句型:【错误】 汉语说:“害怕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fear sb. to do sth 汉语说:“原谅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excuse [forgive] sb. to do sth 汉语说:“拒绝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refuse sb. to do sth 汉语说:“惩罚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punish sb. to do sth 汉语说:“建议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suggest [propose] sb. to do sth 汉语说:“赞成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approve sb. to do sth. 汉语说:“通知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inform sb. to do sth. 汉语说:“欢迎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welcome sb. to do sth. 汉语说:“坚持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insist [persist] sb. to do sth. 汉语说:“希望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hope sb. to do sth. 汉语说:“安排某人做某事”,但英语不说arrange sb. to do sth.

英语母语国文化常识

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有6个: 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爱尔兰。 新西兰 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最大的城市:奥克兰(Auckland); 民族:白人,毛利人(Maoris); 国旗: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国,―米‖字图案表明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四颗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该国位于南半球,同时还象征独立和希望; 新西兰于1856年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为自治区,到了1947年完全独立;kiwi除了用来称呼奇异鸟,这个词还用来称呼新西兰人。 加拿大 首都:渥太华(英语:City of Ottawa 法语:Ville d'Ottawa);最大城市:多伦多(英语:City of Toronto)。 民族:英裔,法裔 加拿大原住民:印第安人又称美洲原住民(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总称)面积:直接第二(1俄罗斯;2加拿大;3中国) 国体议会君主制monarchical parliamentary system 政体:联盟制confederacy 选举:5年 澳大利亚(Australia) 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 民族:70%是英国及爱尔兰后裔 首都:堪培拉(Canberra);最大城市:悉尼(Sydney) 国体:议会制parliamentary system 政体:联邦制 结构形式:联邦制 政党制度:多党制(执政党和反对党,最大党为澳大利亚自由党Liberal Party和澳大利亚工党) 选举:3年大选(义务投票制) 爱尔兰(Ireland) 民族: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 首都:都柏林(Baile átha Cliath) 文学:四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诗人叶芝(W.B.Yeats)、剧作家萧伯纳(G.B.Shaw)、剧作家贝克特(S. Beckett)和诗人希尼(S. Heaney)。还有19世纪唯美主义代表王尔德(O. Wilde)和代表意识流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尤利西斯》("Ulysess")的作者乔伊西(J.Joy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