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检查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检查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检查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检查分析

作者:胡智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360

刊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年,卷(期):2009,18(2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

1.叶任高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内科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452-470.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3.范渡,周金兰.李三军.病毒性肝炎101例胆囊壁的B超声像图分析[J].中国医学影象技术,1997,13(6):53

4.53

5.

4.朱瑾.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壁改变B超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28.

5.郭奎玲.病毒性肝炎胆囊异常B超诊断(附228例分析)[J].中华物理学医学杂志,1997(9):22.

6.唐智敏.一氧化氮在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症研究中的价值[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4,21(12):523.

7.李辉,于晓君,韩艳华.肝硬化患者的胆道系统声像改变118例分析.现代医药卫生[J].2004;20(8):63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林军.张正兰.曾涛.罗静.邓颖.曹芬.楼丽.LIN Jun.ZHANG Zhenlan.ZENG Tao.LUO Jing.DENG Ying. CAO Fen.LOU Li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的临床意义-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5)

目的 评价各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将1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肝硬化组.选取2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超声检测门、脾静脉内径及平均流速,计算二者血流量及血流量比值,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平均流速(Vpv)、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组的Vpv较对照组、轻度组减慢(P<0.05).重度组和肝硬化组的Vpv较轻、中度组及对照组减慢(P<0.05).重度组Dpv、Dsv较对照组增大(P<0.05).肝硬化组的Dpv、Dsv较其他组增大(P<0.01).肝硬化组脾静脉血流量(Qsv)和脾、门静脉流量比值(Qsv/Qpv)较其他组增高(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Vpv、Dpv、Dsv能反应肝脏功能损害程度,Qsv、Qsv/Qpv是反映门静脉压力的较好指标,为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价提供了一定帮助.

2.会议论文刘震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毒损肝络”病机证侯特点的探讨200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病。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地方流行区域,慢性乙型肝炎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中医学在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导师姚乃礼教授及课题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反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当按络病理论进行辨治,指出慢性乙型肝炎辨治的关键环节是“毒损肝络”。

3.期刊论文吴艾萌.周曙岚.汤红.张立梅.童颖.WU Ai-meng.ZHOU Shu-lan.TANG Hong.ZHANG Li-mei.TONG Ying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多普勒超声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的临床研究-安徽医药2006,10(10)

目的 本研究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并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Ⅳ型胶原(C Ⅳ),探讨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39例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选取与肝纤维化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即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及肝静脉频谱变化,结合同期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及C Ⅳ检测结果,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Dpv、Vpv、Dsv、肝静脉频谱变化及HA、LN、C Ⅳ与肝纤维化发展的阶段性一致,均与CHB时的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Dpv、Vpv、肝静脉频谱变化及HA在CHB的各阶段差异均有显著性;Dsv在CHB的中、重度阶段及肝硬化阶段差异才有显著性;Qsv 、LN及C Ⅳ只在CHB单个阶段差异有显著性,而且重叠较大. 结论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能较好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肝纤维化活动情况.

4.学位论文刘震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毒损肝络病机及其证候特点的研究200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疾病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诊疗水平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尚缺乏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而中医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多途径、多层次整体调控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显示出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发病因素、中医证候规律以及病因病机方面进行了探讨,全文分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毒损肝络病机研究导师及课题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反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当按络病理论进行辨治,指出慢性乙型肝炎辨治的关键环节是“毒损肝络”,本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提出并阐述了“毒损肝络”的病机,并进行了初步研究。

肝能通过肝之经络系统对这些脏腑组织进行生理功能的调节,同样肝脏病变也可通过肝之经络系统影响到这些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而产生病变。络脉系统分布遍及全身上下表里内外,纵横交错,相互贯通,是运行气血、渗灌津液,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结构,具有分布广泛、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特点。肝络作为络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散于肝脏,又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既有络脉的基本属性,又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征。肝络生理上既是肝脏与其他脏腑及组织联络的纽带,又是肝脏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和要道;病理上肝络则是外邪入侵肝脏的道路、传变途径和留滞场所。因此,外邪侵袭人体为患,极易入肝脏血分,深入肝络,发生传变,导致一系列络脉病证。现代医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湿热疫毒致病的病因已经取得了共识。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机主要是:①湿热疫毒侵袭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始动因素;②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属于伏邪的范畴,其性偏热、偏湿;③“毒”“湿”“瘀”“虚”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致病关键,正邪交争,毒

根据文献研究、临床实践发现疫毒侵袭,肝络受损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关键,其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闷胀,积聚,黄疸,面色晦暗,唇暗,胃脘胀痛,腹胀,青筋暴露或血缕赤痕,出血,肝掌,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迂曲,脉涩等。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1基于疫毒致病理论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系统评价研究通过共收集的19篇文献,1865例患者,对基于疫毒致病理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进行Cochrane系统评价。选择有效率、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以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肝炎病毒系列)等指标对基于疫毒致病理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基于纳入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基于疫毒致病理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在疗效上优于其他疗法,表明慢性乙型肝炎从疫毒致病入手论治有较好的疗效,从临床实践证明了“疫毒侵袭”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2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2.1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一般情况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发病与活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课题研究表明,性别、病程、年龄、季节以及情绪因素都是引起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以及进展为早期肝硬化的相关因素,尤其季节因素的研究符合中医传统时间医学理论,为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作和复发提供了依据,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特征研究为寻找中医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有效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2.2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本研究应用运用频次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与早期肝硬化以及慢性乙型肝炎不同分期之间的中医证候的差别。研究表明肝胆湿热证、湿热中阻证常见于重度,其次为中度,最不常见于轻度;而轻度常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以及寒湿内阻证,其他证候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对慢性乙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进行比较,发现早期肝硬化常见脾虚湿困证、湿热中阻证、血瘀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脾阳虚证、寒湿内阻证、肾阴虚证,而湿热、虚、瘀证候因素较慢性乙型肝炎明显。说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邪毒和正气强弱关系密切。

3“疫毒侵袭,肝络受损”临床特点的研究3.1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四诊信息的多元分析本研究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聚类,对各类证候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按照中医辨证思想理念及现代络病证治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1)肝络病变普遍存在于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且早期肝硬化患者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络病变的表现更为突出。(2)慢性乙型肝炎毒损肝络相关证候可以总结为络脉郁滞证、络虚毒羁证、疫毒伤络证;早期肝硬化毒损肝络相关证候为络脉瘀阻证、络虚湿盛证、络虚郁滞证。(3)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各证型特点是虚实夹杂,邪实表现为湿、湿热、气滞、血瘀,正虚表现为气虚、阴虚及气阴两虚;可见正气不足贯穿于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湿热疫毒侵袭,导致络脉瘀滞是疾病的致病因素。(4)早期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比较,早期肝硬化证候以虚证为主,包括气虚证、阳虚证以及阴虚证,涉及的脏腑有脾、肝、肾,表现为肝络病变;络脉瘀阻则较慢性乙型肝炎更加突出。(5)临床研究结合文献整理,分析疫毒侵袭,肝络受损而致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络病变的临床表现为面色晦暗、唇暗、黄疸、胁痛、胁肋胀、肝掌、蜘蛛痣、肢体麻木、皮肤痒、胃脘胀、舌下静脉迂曲、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3.2毒损肝络相关证候与临床检验指标关系的探讨3.2.1毒损肝络相关证候常见症状、体征的探讨应用Logistic回归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毒损肝络相关证候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各证候主成分分析结果,初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毒损肝络相关证候的诊断标准。

络脉郁滞证:胁痛、胁肋胃脘胀、面垢、唇暗、体倦乏力、善太息、心中懊恼、肝掌、蜘蛛痣、舌下静脉迂曲、舌紫暗、苔厚、脉弦。

络虚毒羁证:面垢、胁肋胀、目黄、头晕、头身困重、口粘腻、食欲不振、蜘蛛痣、便溏不爽、尿黄赤、舌胖大、舌淡白或紫暗、苔黄厚腻、脉沉弱。

疫毒伤络证:面垢、唇暗、面色晦暗、目黄、口苦、口粘腻、嗳气、肝掌、胁痛、胁肋胀、食欲不振、头身困重、善太息、心中懊恼、乳房胀痛、舌下静脉迂曲、舌红、脉弦或濡。

络脉瘀阻证:面色晦暗、黄疸、胁痛、乳房胀痛、善太息、烦躁易怒、头身困重、口苦、口粘腻、肝掌、蜘蛛痣、便溏不爽、舌下静脉迂曲、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滑。

络虚湿盛证:唇暗、胁痛、神疲懒言、体倦乏力、头身困重、黄疸、口粘腻、腰膝酸软、恶心呕吐、厌油腻、肝掌、蜘蛛痣、舌下静脉迂曲、舌胖大、舌淡白、脉濡。

络虚郁滞证:胁肋胃脘胀、面垢、神疲懒言、体倦乏力、烦躁易怒、腰膝酸软、乳房胀痛、肝掌、蜘蛛痣、舌下静脉迂曲、舌淡白、苔白、脉沉细。

3.2.2毒损肝络相关证候与临床检验指标关系的探讨本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聚类后各证候的常见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并认为肝细胞炎症反应可能是邪实为主肝络病变的病理基础;肝细胞受损,胆红素、胆汁酸代谢异常可能是邪实为主肝络病变的病理基础,并可以反应湿毒为患的证候特点。本研究对这方面的工作做了初步的探讨,发现了一定的趋势,今后尚需通过广泛收集临床信息,寻找中医证候与微观指标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

5.期刊论文龙骏.李佳.王珊珊.周安蝉.何应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含量变化及作用-遵义医

学院学报2005,28(3)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前列环素I2(PGI2)的含量,探讨其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放法检测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浆6-酮-前列腺素Fla(6-K-PGF1a)水平.结果肝病各组血浆中6-K-PGF1a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到肝硬化血浆中6-K-PGF1a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PFI2的代谢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形成可能存在某种因果联系.

6.期刊论文陈芳.肖影群.陈川英.涂相林.CHEN Fang.XIAO Ying-qun.CHEN Chuan-ying.TU Xiang-lin慢性乙型肝

炎患者肝脏病理特点与临床关系的研究-实用临床医学2009,10(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特点与临床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6例,均行肝活组织检查及病理分期,根据组织学纤维化程度分为非肝硬化组(So-S3期)、肝硬化组(S4期、活动性肝硬化),了解其构成比;研究非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之间非创伤性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乙肝病毒标志物、血常规、生化、凝血系列、HBV-DNA载量、肝纤维化四项、脾脏肋间厚度、HBeAg阳性等25项)的关系.结果 ①在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SO-S3期115例,占65.3%,S4期31例,占17.6%.活动性肝硬化30例,占17.1%.②在非肝硬化与肝硬化2组间,年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HBeAg、AAR(AST/ALT)、直接胆红素、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GR(ALB/GLB)、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肽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脾脏肋间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

;HBeAg阴性比阳性患者存在组织学肝硬化的可能性大.

7.期刊论文刘震.姚乃礼.LIU Zhen.YAO Nai-li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古今认识-中医药学报

2005,33(6)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危害人类的重大疾病,目前不能根治.本文从文献入手论述了古今医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指出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本病拓宽思路.

8.期刊论文王春.胡剑飞.WANG Chun.HU Jian-fei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分

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4)

目的 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临床上诊断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α-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用有特别疗效的中药方剂.经过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种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54.0%,组间疗效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变化和腹部超声下影像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有效办法,经济实用,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9.学位论文叶家才IGF-Ⅱ、IGFBP-2在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2008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einoma,PHC)是我国居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死亡率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PHC患者死亡率为20.37/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29.01/10万,女性死亡率为11.21/10万,在男性仅次于胃癌,女性仪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分别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和第三位。HBV是PHC最常见的病因因素,据调查,我国人群HBsAg感染率高达10%,感染人数众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PHC与HBV感染关系密切,HBV感染者比健康人群PHC发生的危险性高20倍,我国PHC患者HBsAg阳性达90%左右,合并肝硬化者占85%~90%,其中绝大多数系肝炎后肝硬化,可见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PHC关系密切。手术切除仍被公认是PHC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法,但PHC病因复杂,患者就诊时绝大多数己错过了手术时机,临床疗效较差。目前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PHC肿瘤标志物,AFP敏感性为32%~93%,特异性为61%~100%,可在出现症状前6~12个月做出诊断,是临床较常用的PHC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在PHC的诊断、鉴别诊断、判断预后、疗效评估、复发监测以及PHC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受某些因素影响,约有30%的PHC患者AFP检测呈阴性,寻找其它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应用多种肿瘤标志物与AFP联合诊断,对弥补AFP不足,达到对PHC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目标,降低PHC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IGF-I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在肝脏疾病中表达升高,且在不同的肝病中表达存在一定水平差异。本课题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PHC患者血清中IGF-II、IGFBP-2的水平,初步探讨IGF-II、IGFBP-2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PH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探讨血清IGF-II、IGFBP-2和AFP这三个因子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探索PHC新的标志物,提高PHC的筛查水平。

目的:

1.研究正常人群、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PHC患者血清中IGF-II、IGFBP-2表达水平;

2.研究血清中IGF-II、IGFBP-2与AFP的相关性;

3.研究血清中IGF-II、IGFBP-2在PHC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以及AFP阴性PHC患者IGF-II、IGFBP-2阳性检出率;

4.研究PHC组HBV-DM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IGF-II、IGFBP-2阳性率的差异;

5.研究血清IGF-II、IGFBP-2和AFP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

6.研究血清中IGF-II、IGFBP-2在PHC患者TACE前后表达水平的差异。

材料和方法:

1.所有入选者均为2007年9月~2008年4月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患者或门诊健康体检者。正常人群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31例,肝硬化组

19例,PHC组49例,PHC组中行TACE术治疗26例。取以上四组样木入院时空腹静脉血,PHC组TACE治疗患者于术后3~4周左右再抽取一次静脉血,分离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待测;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tm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四组人群血清中IGF-II和IGFBP-2的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四组人群血清中AFP水平;

3.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均以-x±s表示,各组间的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者用LSD法,方差不齐者采用Tamhane's T2法: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用直线相关对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全部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微机处理。

结果:

1.血清IGF-II、IGFBP-2和AFP在正常人群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PH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2.63,P<0.01;F=26.84,P<0.01:F=6.65,P<0.01);

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人群组血清IGF-II、IGFBP-2和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

肝硬化组血清IGF-II、IGFBP-2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P<0.01,P<0.01)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P<0.01);AFP与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HC组血清IGF-II、IGFBP-2和AFP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1,P<0.01,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P<0.01,P<0.01)和正常人群组

(P<0.01,P<0.01,P<0.01);

2.PHC组血清IGF-II水平与AFP呈明显正相关(r=0.446,P<0.01);IGFBP-2与AFP呈正相关(r=0.180,P<0.05);

3.在正常人群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PHC组中血清IGF-II和IGFBP-2阳性检出率呈依次升高趋势(0,6.45%,21.05%,61.22%和

0,3.23%,26.31%,53.06%);

在PHC组中,AFP、IGF-II和IGFBP-2的灵敏度分别为73.46%,61.22%和53.06%;特异性分别85.39%,79.78%和76.53%;AFP阴性PHC患者IGF-II和IGFBP-2阳性检出率为38.46%和61.53%;

4.IGF-II阳性率在PHC组HBV-DM阳性患者与PHC组HBV-DM阴性患者分别为68.42%和27.27%,经卡方检验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396,P<0.05);IGFBP-2阳性率在PHC组HBV-DM阳性患者与PHC组HBV-DM阴性患者分别为55.26%和45.45%,经卡方检验二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66,P>0.05);

5.在PHC组,血清IGF-II、IGFBP-2和AFP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1.22%,53.06%和73.46%,而采用血清IGF-II+IGFBP-2+AFP联合检测检出的阳性率高达93.87%;

6.TACE治疗前血清IGF-II、IGFBP-2和AFP的水平显著高于TACE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PHC患者血清IGF-II、IGFBP-2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IGF-II、IGFBP-2水平在正常人群、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PHC患者的检测阳性率依次升高

,提示血清IGF-II、IGFBP-2浓度水平与PHC的发生密切相关;

2.PHC组血清IGF-II、IGFBP-2水平分别与AFP呈明显正相关(r=0.446,P<0.01:r=0.180,P<0.05),提示血清IGF-II、IGFBP-2水平越高,AFP水平也越高;

3.血清IGF-II、IGFBP-2浓度检测不仪可作为诊断PHC、观察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辅助指标,还可用于AFP阴性患者PHC的诊断,提高PHC检出率;

4.血清IGF-II水平与HBV感染与否关系密切,受HBV感染者IGF-II水平较未感染者高;血清IGFBP-2水平与HBV感染与否无关联;

5.血清IGF-II、IGFBP-2和AF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阳性检出率,对PHC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6.PHC患者血清IGF-II、IGFBP-2浓度水平在TACE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提示检测血清。IGF-II、IGFBP-2水平浓度可以用于判断PHC患者的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10.期刊论文郝菁华.朱菊人.王万忠.任万华.石军.韩国庆.王书运.谢英渤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脏微循环

改变-山东医药2001,41(15)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及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微循环状态.对141例慢乙肝、12例肝硬化患者和2例正常人的肝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其中53例慢乙肝和2例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正常人的肝窦腔通畅,无狭窄或闭塞,无红细胞聚集现象.慢乙肝患者86.52%有肝窦腔狭窄,60.28%肝窦腔内见红细胞聚集,34.04%肝窦腔内有血栓形成;电镜观察见94.34%的患者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减小减少,33.96%有基底膜形成,24.53%狄氏腔内出现胶原纤维.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结构紊乱,肝腺泡消失,假小叶形成.提示慢乙肝患者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肝硬化时肝脏微循环结构丧失.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68656110.html,/Periodical_zgmzmjyyzz200921103.aspx

授权使用:延安大学(yadx),授权号:96c20f97-b63c-41a0-9fc8-9e43010c33a8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5日

缩肝丸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缩肝丸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5-27T11:05:49.9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作者:崔敬1 庄国柱2 [导读] 肝硬化是主要的病理特征为肝细胞的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肝细胞结节形成。 1.辽宁省抚顺市传染病医院辽宁抚顺 113015; 2.抚顺市中医院辽宁抚顺 113000 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缩肝丸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缩肝丸治疗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缩肝丸治疗,治疗三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缩肝丸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肝硬化;缩肝丸;临床疗效Clinical efficacy of shingan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irrhosis Cui Jing1,Zhuang Guo-zhu2 (1. Fushun City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Fushun 113015 2. Fushun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Fushun 113000)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and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hingan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irrhosis. Methods:Collected 1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c cirrh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reduced liver pill,80 cases in each group;two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plus Chinese medicine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shrinkage,after three months of treatment,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liver function and serum fibrosis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the liver function and serum fibrosis index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shingan pill is significant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after chronic hepatitis,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diabetes mellitus with stroke;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quality of life;blood cortisol;neurotrophic factor(BDNF) 肝硬化是主要的病理特征为肝细胞的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肝细胞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遭到破坏,形成假小叶,肝的形态变硬[1]。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湿热瘀毒,虚实夹杂”[2],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4年2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收集患者1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西医治疗对照组80例,年龄40-72(46.28±9.22)岁;缩肝丸治疗组80例,年龄39-71(46.28±8.76)岁。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本研究肝硬化诊断标准:肝硬化诊断符合2000 年 9 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肝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患者意识清晰;各项生命指标符合诊断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经确诊纳入试验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胆固醇异常等高危因素;存在妊娠、处于哺乳期妇女;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实验观察过程中不能配合临床治疗者;关节严重畸形者、无劳动能力者。 1.4实验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保肝、降血氨、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药物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成药缩肝丸治疗(抚顺市传染病医院本院制剂),2丸/次,2次/d,疗程为3个月。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含量来探究中成药缩肝丸治疗效果。 1.5疗效标准治疗明显有效:症状改善明显、体征(腹水、静脉曲张、黄疸、腹胀明显好转)消失或改善明显,肝功能明显改善(TBIL、ALT、AST下降 50%以上),HA、LN、Ⅳ-C、PC-Ⅲ4项中有2项检测值下降50%以上。有效: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好转(TBIL、ALT、AST 下降50%以下),HA、LN、Ⅳ-C、PC-Ⅲ4 项中有2项检测值下降40%以下。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无改善甚至加重。 1.6统计学处理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护理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与护理 【摘要】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乃至世界突出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肝炎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逐渐发展而成,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在肝硬化中最为常见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是中国肝硬化发生的最常见类型,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带来严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治疗也较为困难通过临床护理宣教,加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理管理,提高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的自我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大约有3.5亿hbv 携带者,而中国hbv携带者约占全球的1/3,其中约有20%-30%发展成肝硬化,且2%-5%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成肝癌,这对人们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因此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与护理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1治疗

1.1恩替卡韦(etv)具有很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对hbv的聚合酶进行抑制。抑制其启动、反转和dna的合成等。乙肝肝硬化是由于hbv的长期持续复制,肝炎反复活动、发展的结果,抑制病毒复制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的关键。本研究结果发现,恩替卡韦治疗48周后,患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alt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上升,child-pugh评分减少,血清hbv-dna明显转阴。但是与其他核苷类似物比较疗效。而且相对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以及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的耐药发生率极低,只有在感染拉米夫定耐药株的患者,才会出现恩替卡韦耐药表型,在 am2-v+al180m变异基础上,再联合at184、ns202或rim250三个位点中至少1个位点的氨基酸替代变异,3个位点的突变限制恩替卡韦与hbv多聚酶的结合而导致耐药的发生。作为初始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是优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等[1]。 1.2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等范畴,病机与湿、热、痰、毒、郁、瘀、虚相关,涉及肝脾肾三脏。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该病脾虚是本病的根本,血瘀是基本病理,故治疗应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总则,自拟健脾化瘀方中人参具有健脾、补气、生津之功;黄芪、自术健脾益气,稳固中土,符合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鳖甲味咸气寒,人肝脾血分,与牡蛎配伍,可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丹参、赤芍、桃仁、当归活血化瘀通络。诸药相配,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最新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2016年版) 一、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ICD-10:K74.100)伴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疾病编码。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888-905)。《欧洲营养指南》(临床营养2006,25(2)285-294)。 1.根据影像学诊断或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肝脏弹性扫描检查、肝功能生化学、凝血功能以及Child-Turcotte-Pugh评分等检查评估肝脏功能。影像学、生物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证据,或肝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不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2.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可伴或不伴HBV DNA阳性和肝功能异常。 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

二版)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888-905)。《欧洲营养指南》(临床营养2006,25(2)285-294)。 1.隔离:血液与体液消毒隔离。 2.评估肝硬化为代偿期(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按五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情况,1期:无静脉曲张,无腹水;2期:有静脉曲张,无出血及腹水。 3.评估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 4.若HBVDNA阳性,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 5.中医中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硬化(ICD-10:K74)伴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疾病编码。 2.符合需要住院的指征:乙肝肝硬化出现炎症活动(ATL显著升高伴或不伴胆红素异常)。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胆碱酯酶、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

乙肝与肝硬化

答案一(!):乙肝是一种常见的难以治疗的肝病,那么,乙肝与肝硬化有什 么关系呢?毫无疑问,乙肝是导致肝硬化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乙肝都会发展到肝硬化的程度。肝硬化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多是由于乙肝治疗或控制不当引起的。如果能够积极有效的控制乙肝病情,肝硬化的发生率将大大的降低。因此,得了乙肝,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肝硬化也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肝病,肝硬化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最主要的病因,其中由于慢性乙肝病人要远远多于慢性丙肝病人,所以虽然慢性丙肝也会引起肝硬化,但仍以乙肝引起的肝硬化更多见。由此可见,要减少肝硬化的发病率,首先要控制乙肝患者的病情,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染。 针对乙肝与肝硬化的关系,专家们指出,一些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肝硬化患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也就是说肝硬化患者中很多都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根据肝硬化患者中乙肝病毒的高存在率,可说明肝硬化的发展与乙型肝炎密切相关。临床观察也证实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的转变。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提高对乙肝的 重视程度。 答案二!(!):乙型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乙肝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传播途径有注射、输血、日常生活接触等。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乙肝的重要传染源,由于初患乙肝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常常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体内乙肝病毒的繁殖,对肝脏的损害就会逐渐加重,并相继产生一系列症状和反应,如饮食不振、肝区不适或疼痛、睡眠质量不高、急躁易怒、乏力、记忆力衰退,有时还会出现肝脾肿大、肝硬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特点是肝细胞反复弥漫性变性坏死,继之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使肝脏正常小叶结构破坏和血液循环途径发生改变,造成肝脏变形、缩小、变硬、并形成结节状而成肝硬化。 肝硬化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在我国,其病因主要与病毒性肝炎有关,而在病毒性肝炎中,一般认为甲型肝炎不引起肝硬化,丙型肝炎虽可引起肝硬化,但发病率较低,而乙型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发病原因。此种肝硬化一般为大结节型,少部分为小结节型或混合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硬化的病因学关系,从下面几方面的研究资料可得以说明。一些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肝硬化患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者或一般人群;我国台湾省有报告指出,肝硬化的(HBSAg)阳性率高达85.4%,而对照组仅为14.7%。我国大陆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肝硬化病死者尸检的肝组织中,经免疫组化染色查明有乙型肝炎病毒指标者(HBSAg,HBCAg)北京报告为85.7%,上海为85.5%,广州为74.5%,广西为71.8%,根据肝硬化患者中乙肝病毒的高存在率,可说明肝硬化的发展与乙型肝炎密切有关。临床观察也证实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的转变,上海医科大学追踪观察424例急慢性乙肝患者,发现41.2%的乙肝患者后期转化为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数患者可呈现持续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症状与体征。少数患者也可因症状轻微或极不明显,以至在手术或尸体解剖时才发现肝硬化。肝硬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不适、上腹痛及腹泻等。其中乏力和食欲不振出现较早,且较突出。上述症状常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肝功能检查多正常或轻度异常。一般来说,代偿期肝硬化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症状较重,且可见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症状和体征。如疲倦和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严重者可见呕吐,有的尚有口干、口苦、津少舌干等症状。另个,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

定义:肝炎后肝硬化是指由于各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的基础上发生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假小叶)。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一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和丁型肝炎病毒的长期感染可引起肝硬化。 病理生理 (一)病理分类 1.按病理形态分类:根据WHO制定的肝硬化形态学标准,按结节大小分为三型:①小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均匀,一般<3mm,纤维隔较规则,再生结节较少;②大结节性肝硬化:结节较粗大,大小不均,一般>3mm,最大可达数厘米,纤维隔不规则,再生结节多见;③混合性肝硬化:小结节和大结节两种形态混合存在。 2.病理分型:按结节内所含腺泡功能单位主要分为三型:①单腺泡性肝硬化:至少75%的病变区是由单腺泡组成,其特征是结节内不含有或只含有一个汇管区}②多腺泡性肝硬化:至少75%的病变区是由多腺泡功能单位组成的,结节内含有一个以上的汇管区;③混合腺泡性肝硬化:单腺泡性及多腺泡性硬化性结节至少各占病变区25%以上。 (二)病理发生过程 肝脏在慢性炎性病变的刺激下成纤维细胞增生,可合成大量的胶原纤维,导致弥漫性纤维增生及纤维束形成。肝小叶1带碎屑状坏死时,肝纤维化自汇管区向另一汇管区延伸'形成汇管区至另一汇管区的桥架纤维隔,称为主动隔口肝小叶3带肝细胞融合性坏死时,形成肝小叶中央至汇管区的桥架纤维隔,称为被动隔。两种纤维隔分别或同时包绕残存肝小叶或再生结节,导致肝小叶结构性改建。结节外周完全被纤维隔包绕时,称为完全性硬化性结节,不完全包绕者称为不完全性硬化性结节,一旦出理硬化性结节,提示已进展至肝硬化。 (三)病理生理机制 1.肝脏功能减退:发生肝炎后肝细胞大量坏死,可导致肝功能减退,肝脏血浆白蛋白和凝血因子合成较少,胆色素的代谢、有害物质的解毒及内分泌激素的灭能等功能下降。 2.门静脉高压:因肝小叶的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门静脉血液减少。同时,由于门静脉与肝动脉分支之间直接交通,使门静脉压力升高。当门静脉压力超过300mmH2O(2. 94kPa)时,可出现胃肠道瘀血、脾大、腹腔积液形成及门静脉与腔静脉的侧支循环建立等临床表现。在建立的侧支循环中以食管静脉曲张出现较早,其可能的原因有:①食管静脉距门静脉近,易受门脉高压的影响;②食管静脉位置甚浅,处于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中;③食管静脉位于胸腔,吸气时胸内负压可使门静脉血液更易流人。 临床表现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不全表现及门静脉高压症,部分患者还可发生各种临床并发症。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路径及表单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路径 一、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ICD-10:K74.100)伴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疾病编码。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888-905)。《欧洲营养指南》(临床营养2006,25(2)285-294)。 1.根据影像学诊断或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肝脏弹性扫描检查、肝功能生化学、凝血功能以及Child-Turcotte-Pugh评分等检查评估肝脏功能。影像学、生物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证据,或肝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不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2.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可伴或不伴HBV DNA阳性和肝功能异常。

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888-905)。《欧洲营养指南》(临床营养2006,25(2)285-294)。 1.隔离:血液与体液消毒隔离。 2.评估肝硬化为代偿期(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按五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情况,1期:无静脉曲张,无腹水;2期:有静脉曲张,无出血及腹水。 3.评估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 4.若HBVDNA阳性,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 5.中医中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硬化(ICD-10:K74)伴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疾病编码。 2.符合需要住院的指征:乙肝肝硬化出现炎症活动(ATL

肝炎后肝硬化 脾动脉介入栓塞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58岁,农民十余天前开始渐感乏力,尤以活动后明显,饮食减少,无恶心及呕吐,无咳嗽及发热,无头昏头痛,无腹痛腹泻,在外未作任何治疗,今到本院就诊,门诊以"慢性病毒性肝炎丙型"收入住院。 【既往史】 无药物过敏史,无其他特殊病史、有"卖血史"及丙肝肝硬化病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有子宫切除手术史。【查体】 T:36.1℃,P:74次/分,R:21次/分,BP:130/80/mmhg。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一般,面容自如,主动体位,查体合作。皮肤湿,弹性正常,无水肿,无黄疸,无皮疹,无出血点,毛发分布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压痛。头颅无畸形、无肿块。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无混浊,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咽无充血,扁桃体正常。颈软对称,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胸廓两侧对称,无局部突出、无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两侧呼吸动度相等,肋间隙无增宽、无变窄。两侧语音震颤相等,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音清、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触诊无震颤,心浊音界正常,心率80次/分,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区无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胆囊:未触及,肝脏未触及,脾肋下可及,剑突下压痛(+),腹水征(-)。肝浊音界存在,肝区有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外生殖器未

查,肛门未查。脊柱弯曲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辅助检查】 门诊资料:2019.08.05(本院)肝功能:TBil22.1umol/LDBI3.7umol/LAST23U/L,ALT17U/L,ALB48.5g/L,血常规:WBC3.3x10^9/L,PLT75x10^9/L,彩超:慢肝声像图,肝内稍高回声,脾大,HCV-RNA:正常。上下腹部CT增强:1、肝硬化;脾大;脾脏少量积液;2、胃底旁及脾门区血管迂曲扩张,考虑门静脉高压所致;3、肝内多发囊肿;4、左肾结石,昨查尿常规:正常,(2019-08-15)肝纤全套(4项):血清Ⅲ型胶原23.25ng/ml、血清Ⅳ型胶原23.69ng/ml、血清透明质酸酶57.68ng/ml、血清层粘连蛋白22.28ng/ml,上下腹部CT平扫:肝脏占位性病变,肝硬化,脾大,左肾结石。 【初步诊断】 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 【诊断依据】 对于失代偿期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病毒性肝炎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血、CT、B超或内镜)可以确诊,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常有困难。1.58岁女性,有"卖血史"及丙肝肝硬化病史,有子宫切除手术史。2.临床表现:乏力、纳差十余天。3.PE:心肺无明显异常发现,腹平软,胆囊:未触及,肝脏未触及,脾肋下可及,剑突下压痛(+),腹水征(-)。肝浊

乙肝肝硬化的护理探讨

乙肝肝硬化的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8-01-04T11:34:53.6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作者:闵爱琴[导读] 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后,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因此,值得大力推广。(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0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尿量观察、出血倾向观察、预防感染、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74.3%,对照组的存活率为51.4%。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存活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后,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245-02 乙肝肝硬化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恶化快,且治疗效果不佳的特点。严重的情况下,可直接导致死亡。因此,除了采取紧急治疗外,还要加强护理。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综合护理对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0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7.05±7.25)岁。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05±7.1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患者在发病期间,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导致神志昏迷,蛋白质代谢障碍,很容易引起肝性脑病。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认真做好先关记录。针对肝昏迷病人,要加强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同时,引导患者多使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正常排便。另外,在治疗期间,禁食蛋白质。第二,对出血现象进行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逐渐下降,很容易诱发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牙龈、鼻腔、皮肤、粪便等。在早期护理中,要加强出血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面部颜色、心率等。若出现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休克等现象,要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另外,还要观察排泄物的颜色、数量。针对已经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腹泻、高血压[1]。第三,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护理人员对患者尿液进行记录,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衰竭,并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针对尿量比较少的患者,需要检查血清尿素氨,对每小时产生的尿量进行观察。根据患者尿量,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合理进行静脉补液,避免体内产生过多液体。第四,控制感染。乙肝肝硬化患者在发病期间,身体免疫力不断下降,导致机体代谢失衡,而且还会引起感染。鉴于此,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为患者更换衣物,按摩身体,做好清洁工作。第五,给予心理护理。乙肝肝硬化发病急,病情很容易恶化,预后效果不佳。同时,病人在长期治疗中,需要花费大量医药费。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久而久之,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恐惧、压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以此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最后,进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多食用高线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减少高蛋白的用量。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统计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存活率86.2%,对照组的存活率为80.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存活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存活率、死亡率比较 3.讨论 乙肝肝硬化发病急,病情易恶化。同时,治疗效果不佳,严重者直接导致死亡。鉴于此,临床上除了要采取紧急救治办法外,还要加强护理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取得患者的信任。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护理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给予综合护理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护理前,我院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培训结束后,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普遍增强了责任心,能够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2]。针对部分突发情况,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采取应急治疗方法,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另外,在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了乙肝肝硬化疾病的知识,治疗的方法,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取得的疗效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在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提高了他们在治疗中的依从性。除此之外,在本次护理中,我院还为患者提供了电视、报纸、音乐等娱乐服务,分散了患者在疾病上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患者满意度高。在感染护理中,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床单,给予通风,预防了感染。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后,比对照组的存活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在乙肝肝硬化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肝炎后肝硬化检查治疗

肝炎后肝硬化检查治疗 肝炎后肝硬化主要因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所致,甲型、戊型肝炎虽然在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后可致肝纤维化,但一般不转变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HBsAg携带者均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表现] 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早期与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重叠,不易区分。少数病人长期无症状,而是在体格检查或突发上消化道出血或转变为肝癌或死于其他疾病作病理解剖时才发现。 肝炎后肝硬化的一般表现有:①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上腹饱胀,大便稀或腹泻,或肝区痛;②健康情况衰退表现:倦怠乏力、体重减轻等;③凝血功能障碍表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月经过多等;④内分泌功能紊乱表现: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和性欲减退,女性月经紊乱,闭经或不孕;⑤糖代谢紊乱表现:高血糖或低血糖;⑥、其他:慢性病容,肤色日趋灰暗或黝黑,失去光泽,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肝掌,肝脏早期增大而后期缩小、右肋缘下不能触及、左叶增大而质地硬、很少压痛,脾常肿大并牌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日渐显露或曲张,痔疮形成,踝部可有凹陷形水肿,肝硬化活动时有发热(38~39℃),很少伴寒颤。 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表现:①黄疸:一般轻微且常出现于后期,黄疸加深表示伴有肝细胞活动性炎症或坏死。②、上消化道出血:可因食道或冒底静脉曲张破裂或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而出血,表现为便血、呕咖啡色液体、黑便或便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③腹水:腹腔内积液超过500ml时,能叩出移动性浊音。腹水明显者往往腹壁静脉更显露。肝硬化腹水时,肠道细菌易进入腹腔而形成自发性腹膜炎,可表现为发热、寒颤、腹痛、腹部压病和反跳痛,但一般不明显,此时腹水性质介于漏出液和渗出液之间,腹水比重,蛋白质及精含量与漏出液相似,李凡他试验可呈阳性或弱阳性。一般认为腹水白细胞总数>0. 3X10^9/L、中性白细胞>25%,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自发性腹膜炎,细菌培养有助于确诊,但阳性率不高。④胸水:见于少数病例,多位于右侧,其次为单侧,少见于左侧,常为漏出液,多属血性,草黄色胸水少见。⑤继发感染:细菌感染常见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胆道感染、尿路感染、菌血症、败血症等,真菌感染常引起肠炎、肺炎、尿路感染,有时可

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次数对患者进行分组,稳定组63例;反复发作组共57例,观察可能影响患者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可能因素,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影响因素的相比,病程≥5年、应用过肝损伤药物、有精神刺激情况、有过度劳累、有手术创伤史、有饮酒史、有甜食摄入过量、乙肝病毒DNA定量高的患者的反复发作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5年、未应用过肝损伤药物、无精神刺激情况、无过度劳累、无手术创伤史、无饮酒史、无甜食摄入过量、乙肝病毒DNA 定量低的患者(P<0.05)。结论患者的病程、肝损伤药物的作用情况、精神刺激情况、劳累情况、手术创伤、饮酒史、甜食摄入量、乙肝病毒DAN定量均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反复发作的因素,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指导患者尽量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多数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临床上慢性乙肝的的反复发作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且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率也很高,临床上很难抑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如果治疗不积极,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笔者分析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反复发作的因素,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61.4±7.8)岁。根据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次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反复发作次数1~3次者为稳定组,共63例;反复发作次数≥3次者为反复发作组,共57例。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患者有明确的乙型肝炎病史;有明显的肝功能减退及脾肿大、脾亢等表现;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血清酶明显升高;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肝硬化的征象。 1.3 观察内容 观察可能影响患者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可能因素,包括:患者的病程、肝损伤药物的作用情况、精神刺激情况、劳累情况、手术创伤、饮酒史、甜食摄入量、乙肝病毒DNA定量,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造成肝炎后肝硬化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造成肝炎后肝硬化的原因 导语:肝炎,已经让人们心里感到恐惧不安,肝炎后肝硬化无疑更加雪上加霜。可是肝炎已经治好了,为什么又会肝硬化呢?引起肝炎后肝硬化的原因到底 肝炎,已经让人们心里感到恐惧不安,肝炎后肝硬化无疑更加雪上加霜。可是肝炎已经治好了,为什么又会肝硬化呢?引起肝炎后肝硬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一定都特别想知道,以下几点大概是引起肝炎后肝硬化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肝炎后肝硬化吧。 肝炎后肝硬化(posthepatitic cirrhosis)指病毒性肝炎发展至后期形成肝硬化。现已知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等类型。近年研究认为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无慢性者,除急性重症外,不形成肝硬化。乙、丙型肝炎容易转成慢性即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 1974年Shikatu报道用免疫荧光方法可以显示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在显微镜下含有HBsAg的细胞浆呈毛玻璃状,用地衣红(Orecein)染色法可将含HBsAg的肝细胞浆染成光亮的橘红色。经过多年保存的肝硬化标本,用此法也可显示出来含HBsAg的肝细胞,使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有了可靠的依据。乙肝病人10%~20%呈慢性经过,长期HBsAg阳性,肝功能间歇或持续异常。乙肝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可使淋巴细胞在肝内浸润,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病变如反复持续发展,可在肝小叶内形成纤维隔、再生结节而形成肝硬化。68%的丙型肝炎呈慢性过程,30%的慢性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丁型肝炎可以和乙型肝炎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可以减慢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但常加剧病变的活动及加速肝硬化的发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0-29T14:18:42.7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宁珠1 殷芳1 杨晋辉2 唐映梅2 郑盛1 [导读] 全球约有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宁珠1 殷芳1 杨晋辉2 唐映梅2 郑盛1(通讯作者) (1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11) (2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病中心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队列研究方法,将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成三组,恩替卡韦(ETV)组32例,拉米夫定(LAM)组42例,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病毒学、生化学、凝血酶原时间(PT)、肝纤维化指标及Child-Pugh计分等变化情况。结果 ETV组患者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HBV DNA转阴率优于LAM组和对照组,12周、24周、48周时依次为(59.4%、31.0%、0.0%;84.4%、66.7%、0.0%;87.5%、6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和48周ETV组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及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47.6%,23.8%;52.4%,38.1%)与对照组(0.0%、0.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l 明显下降,肝纤维化指标改善,Child-Pugh计分下降,在24和48周,ETV组和LAM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有效、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Child-Pugh计分等。【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韦拉米夫定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128-03 目前,全球约有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在我国,又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与乙型肝炎有关的肝脏疾病。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影响全身的慢性疾病,研究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序的HBV复制,抑制病毒复制是控制病情进展的关键[1]。恩替卡韦(ETV)是高效抗病毒口服核苷类似物,其对HBV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2]。本研究应用ETV和拉米夫定(LAM)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了抗病毒治疗的对比观察,并以同期保肝治疗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8例,男65例,女33例,年龄35-72岁,平均47.8±10.2岁,临床诊断符合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修订版)》的标准[3],所有患者HBV DNA≥104拷贝/ml,采用队列研究,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和意愿分为三组:ETV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36-60岁,平均49.9±11.3岁,其中HBeAg阳性21例,抗-HBe阳性11例;Child-Pugh分级A级5例,B级20例,C级7例。LAM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39-72岁,平均45.7±8.5岁,其中HBeAg阳性25例,抗-HBe阳性17例;Child-Pugh分级A级9例,B级24例,C级9例。对照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38-66岁,平均46.9±12.6岁,其中HBeAg阳性18例,抗-HBe阳性6例;Child-Pugh分级A级6例,B级15例,C级3例。排除标准:患者均无肝肾综合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肝细胞癌(HCC),6个月内未接受免疫调节或抗病毒治疗。治疗前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休息、合理饮食、保肝退黄、血浆、蛋白支持、利尿、抗感染等内科综合治疗。ETV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mg,1次/d,口服。LAM组:加用拉米夫定片(贺普丁,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100mg,1次/d,口服。ETV组和LAM组治疗48周。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观察项目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HBV DNA水平(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血清PCⅢ、CⅣ、LN、HA等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肝胆脾B超和Child-Pugh计分、药物不良反应等。肝肾功能检测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罗氏公司Light Cyler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仪,试剂盒购自于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下限为500拷贝/ml。HBV血清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自深圳华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购自上海海研医学生物技术中心。 四、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数进行描述,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一、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ETV组和LAM组治疗后肝功能及Child-Pugh计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ETV组ALT、AST水平在12周和48周明显下降并低于LAM 组,两组比较P<0.05(表1)。 二、三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HBVM阴转率变化情况(表2) 三、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 ETV组、LAM组和对照组治疗前HBV DNA水平分别为:(6.6±1.0)、(6.5±1.0)和(6.6±1.2)log10拷贝/ml,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24周和48周三组HBV DNA水平分别为:(3.1±1.2)、(2.8±1.1)和(2.8±1.0)log10拷贝/ml;(4.2±1.3)、(3.6±1.1)和(3.5±1.0)log10拷贝/ml;(6.5±1.2)、(6.4±1.3)和(6.3±1.6)log10拷贝/ml。ETV组在各时间点低于L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1;t=2.28、2.44,P<0.05),ETV组、LAM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6、8.78、7.87;5.76、6.99、6.28,P<0.01)。 四、三组患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指标变化(表3)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Child-Pugh计分比较(X±S)

恩替卡韦(ET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恩替卡韦(ET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中使用ETV(即恩替卡韦)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病例中抽取56例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随机选出28例为ETV组,剩余28例为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的综合治疗,ETV组附加使用ETV,比较两组恢复用时以及肝功能变化。结果:ETV 组的恢复用时范围为15—20天,统计值为(17.2±3.1)天,参照组的恢复用时范围为35—240天,统计值为(125.6±21.3)天,ETV组比参照组的恢复用时短(P <0.05),存在有效差异;ETV组比参照组的肝功能变化显著(P<0.05),存在有效差异。结论: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中使用ETV能够抑制恶化,逆转病情,恢复肝功能,避免病例因病死亡。 【关键词】ETV;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乙肝肝硬化疾病发展至晚期即表现出病症复发、病毒复制过程反复进行的失代偿期特点[1],由于患者肝病严重常引发其他多种并发症,难以治愈,因病死亡比例较高[2]。乙肝病毒复制是疾病发展及恶化的关键,因此治疗疾病的方法以抗病毒为主。ETV是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该药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显著,可通过阻断复制过程获得确切疗效[3],且存在低耐药性。本文在我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病例中抽取56例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部分使用ETV,疗效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我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病例中抽取56例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治疗时间为2010年5月—2011年7月,HBsAg 的检查结果为阳性,病程超过4年(上限值10年),不存在其他肝炎病毒,HBV 检测DNA值超过104copy/ml,无严重肝昏迷症状。随机选出28例为ETV组,17例男,11例女,均龄(43.7±8.0)岁;剩余28例为参照组,15例男,13例女,均龄(44.0±8.3)岁。统计ETV组、参照组临床资料,(P>0.05)不存在有效差异。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基础的综合治疗,使用的药物为甘草酸铵、抗生素、利尿剂、白蛋白以及谷胱甘肽,ETV组附加使用ETV,每日用量为0.5mg,服药时应为空腹。比较两组恢复用时以及肝功能变化(TBIL、PT、ALB、ALT)。 1.3数据统计恢复用时以及肝功能指标均为标准差±均值形式,应用13.5版SPSS软件t检验,P<0.05为存在有效差异的标准。2 结果 2.1恢复用时比较ETV组的恢复用时范围为15—20天,统计值为(17.2± 3.1)天,参照组的恢复用时范围为35—240天,统计值为(125.6±21.3)天,ETV组比参照组的恢复用时短(P<0.05),存在有效差异。2.2肝功能变化比较ETV组比参照组的肝功能变化显著(P<0.05),存在有效差异,见表1。 表 1 肝功能变化比较3 讨论 我国肝硬化患者中大多数是因乙肝病毒致病的,疾病发展至晚期表现为失代偿期,逐渐恶化会发展为肝癌。患者在这一时期的肝病尤为严重,会引发其他多种并发症,死亡的几率也较高,治疗的主要手段为对症支持疗法。实验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均证实抗病毒疗法是治疗病症的重要措施[2]。ETV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病毒药,属于脱氧鸟苷中的一类[1],可通过阻断复制过程对乙肝病毒起到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