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理论》

《炸药理论》
《炸药理论》

《炸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31008

课程英文名称:Explosive Theory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0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及火炸药相关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年8月26日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近年来,爆炸事故越来越多,其中不免涉及到炸药引起的爆炸事故。而对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炸药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系统掌握各类炸药性能量化的主要指标等知识就成为以后走向社会的一个基础平台。因此,《炸药理论》就成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一门必修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熟悉炸药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全面地了解各类炸药的性能、制造原理、生产工艺、反应领域及新进展,并能初步掌握新一代含能材料-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的特征、合成反应及发展前景等相关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炸药的基本组成及其分类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炸药热分解通性、炸药的爆炸变化等;熟悉炸药的密度、标准生成焓、安定性、相容性、感度、爆炸特性等基本特性;掌握爆炸作用、硝化反应、醛胺缩合反应、曼尼希反应、叠氮化反应、间接硝化反应、合成硝胺的其他反应、合成硝酸酯的其他反应。

3.基本技能:能够根据炸药的成分判断其危险性等。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三层次:实验教学。

配备一定的炸药实验。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的要求

对习题课的要求(2学时):掌握炸药热分解通性、炸药的爆炸变化等;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安全工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共同评定为课程总成绩:①平时成绩(作业、出勤等)占总成绩的20%;②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七)主要参考书目:

1.《炸药学》,欧育湘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爆炸与社会安全》,左敬军等,科学出版社,2008年

3.《含能材料概论》,王泽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张先福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民用爆炸物品及安全》,张国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炸药的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变化特性,包括热分解、燃烧、燃烧向爆轰的转变、感度、爆轰等;介绍炸药的热化学、热分解、燃烧、热爆炸、燃烧向爆轰的转变、感度及其测定方法;阐述爆轰过程、爆炸作用、军用混合炸药的分类、对军用混合炸药的要求、混合炸药爆炸反应特点等基本知识。

三、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

四、大纲内容

第1部分炸药基本理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炸药和爆炸;

(2)炸药热分解通性;

(3)炸药的爆炸变化。

重点:

炸药和爆炸

难点:

炸药热分解通性

2 炸药的主要性能

总学时(单位:学时):14 讲课4 实验:10 上机:0 第2.1部分炸药的基本性能(2学时)

具体内容:

(1)炸药的密度、标准生成焓;

(2)安定性、相容性、感度

第2.2部分炸药的爆炸特性(2学时)

具体内容:

炸药的爆炸特性及其爆炸作用

重点:

炸药的密度、标准生成焓、安定性

难点:

感度、爆炸特性、爆炸作用

实验炸药的基本参数测定(8学时)

第3部分合成单质炸药的主要有机反应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3.1部分硝化反应(2学时)

具体内容:

硝化反应及其具体过程。

第3.2部分合成单质炸药的其他反应(2学时)

具体内容:

(1)醛胺缩合反应、曼尼希反应;

(2)叠氮化反应、间接硝化反应、合成硝胺的其他反应、合成硝酸酯的其他反应。

重点:

硝化反应及其具体过程

难点:

间接硝化反应、合成硝胺的其他反应、合成硝酸酯的其他反应

第4部分硝化过程及硝化操作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硝化剂(2学时)

具体内容:

硝化剂组成及其特性。

第4.2部分芳香族化合物硝化反应及其它(2学时)

具体内容:

芳香族化合物硝化反应动力学、芳香环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和对底物硝化反应的影响、硝化过程中的副反应、硝化工艺;

第4.3部分其它(2学时)

具体内容:

影响芳烃液相硝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重点:

硝化剂组成及其特性

难点:

芳香族化合物硝化反应动力学、芳香环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和对底物硝化反应的影响、硝化过程中的副反应

第5部分硝基化合物炸药与硝胺炸药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5.1部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2学时)

具体内容: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组成及其通性。

第5.2部分硝胺炸药的通性(2学时)

具体内容:

梯恩梯组成及其危险性。

第5.3部分其他硝胺炸药(2学时)

具体内容:

其他硝胺炸药特性。

重点: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通性、梯恩梯组成

难点:

硝胺炸药的通性、黑索今、奥克托今等炸药的特性

第6部分硝酸酯炸药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太安、硝化甘油;

(2)其他硝酸炸药。

重点:

太安、硝化甘油及其特性

难点:

其他硝酸炸药特性

第7部分高能量密度化合物与有机叠氮化化合物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7.1部分高能量密度化合物(2学时)

具体内容:

(1)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研究进展

(2)其他高能量密度化合物、低感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第7.2部分有机叠氮化化合物(2学时)

具体内容:

(1)叠氮聚醚、叠氮硝胺、叠氮硝酸酯—二叠氮基新戊二醇二硝酸酯(2)脂肪族叠氮化合物

重点: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研究进展、叠氮聚醚、叠氮硝胺

难点:

叠氮硝酸酯—二叠氮基新戊二醇二硝酸酯

8 军用混合炸药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8.1部分军用混合炸药反应及其性能参数(2学时)

具体内容:

(1)军用混合炸药的分类

(2)对军用混合炸药的要求

(3)混合炸药爆炸反应特点

(4)军用混合炸药重要性能参数的计算

第8.2部分常用的军用炸药(2学时)

具体内容:

(1)熔铸炸药、高聚物黏结炸药、含铝炸药(高威力混合炸药)

(2)钝化炸药、燃料-空气炸药、低易损性炸药、分子间炸药

(3)液体炸药。

重点:

混合炸药爆炸反应特点、军用混合炸药重要性能参数的计算

难点:

铸炸药、高聚物黏结炸药、含铝炸药

9 民用混合炸药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9.1部分常见的民用混合炸药(2学时)

具体内容:

(1)熟悉粉状铵梯炸药、膨化硝铵炸药

(2)铵梯油炸药、铵油炸药、浆状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

(3)粉状乳化炸药、被筒炸药及离子交换炸药、氯酸盐及高氯酸盐炸药;

第9.2部分其他民用混合炸药(2学时)

具体内容:

其他民用混合炸药特性。

重点:

粉状铵梯炸药、膨化硝铵炸药、铵梯油炸药性能

难点:

筒炸药及离子交换炸药、氯酸盐及高氯酸盐炸药性能

10 起爆药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10.1部分起爆药分类(2学时)

具体内容:

(1)起爆药的特性

(2)起爆药的分类;

第10.2部分常见起爆药(2学时)

具体内容:

(1)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二硝基重氮酚、雷汞、四氮烯、四唑类起爆药、共沉淀起爆药、配位化合物起爆药;

(2)混合起爆药。

重点:

起爆药的特性、起爆药的分类

难点:

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二硝基重氮酚、雷汞、四氮烯特性

编写人:李德顺

张敏革

王奕

审核人:崔岳峰

批准人:赵平

2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16年济宁市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复训): 教学培训计划 (2016-12-13) 一、教学内容 1、爆炸与炸药的爆炸理论(二章) 2、爆破器材(三章) 3、起爆技术(四章) 4、岩土爆破理论(六章) 5、露天爆破(七章) 6、爆破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十四章) 7、相关法律法规 1天 8、爆破安全管理和相关规定(十五章) 1天 9、复习小结 0.5天 10、考试(笔试:填空、选择、问答、计算设计题) 0.5天 二、使用教材 《爆破设计与施工》中国爆协汪旭光主编、2015版(15章、782页121.9万字) 三、教学时间:5天(40学时) 具体教学课程安排见《课程表》 四、任课教师: 尹成祥、毕延华等 五、教学目的 1、提高爆破基础理论知识和爆破设计施工技能;

2、提高爆破工程行业管理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 3、解决爆破施工作业疑难问题,确保爆破工程施工效果和施工安全; 4、复训学习情况存档、备案,为办理个人爆破作业证件许可、审核提供依据;亦为爆破作业证件升级打基础。 六、教学要求 1、珍惜这次爆破技术人员复训学习机会 95年全国第一次举办爆破技术人员作业证: 2、严格遵守培训班各项规章制度; 3、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纪律,按时到课; 4、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编制:尹成祥 2016-12-1

第二章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教材10p)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爆炸及其分类 (一)爆炸 物质或物体在外界作用下,瞬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并在极短时间内放出大量能量的的现象。 如:锅炉爆炸、热水瓶爆炸、轮胎爆炸、炸药爆炸、鞭炮爆炸等。 (二)爆炸的分类 1、物理爆炸 爆炸后物质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其内部分子结构不发生变化。 如车胎、水瓶、压力罐、雷电等 2、化学爆炸 爆炸后不但物质的物理形状发生变化,其内部分子结构也发生变化,并生成其它物质。 炸药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3、核爆炸 由核炸药的原子核发生烈变或聚变的连锁反应,并在瞬间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称为核爆炸。如u235,u238、氚、氘的爆炸等。 二、炸药及其爆炸特征(3个基本条件)

矿山爆炸基本理论(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矿山爆炸基本理论(标准版)

矿山爆炸基本理论(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矿山爆破采用的是工业炸药,使其爆炸以破碎、压实、疏松被爆物体,属化学爆炸。形成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爆炸反映过程必须放出大量的热能;化学反应过程必须是高速的;化学反应过程应能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反应能自行传播。 炸药化学反应有热分解、燃烧、爆炸、爆轰等4种基本形式。这四种基本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们可以控制外界条件,按需要来“驾驭”炸药的化学反应。 炸药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炸药分解反应自行加速而转为爆炸,这一温度称为爆发点,炸药分解反应开始自行加速到爆炸所经历的时间叫爆发延滞期。炸药在明火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火焰感度。火焰感度用上限距离和下限距离表示,上限距离是利用导火索点燃装入加强帽中的0.05g炸药,100%发火的最大距离,下限距离是100%不发火的最小距离。炸药在机械撞击下能发生爆炸,其难易程度用其撞击感度表示。在机械摩擦条件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

《炸药理论》

《炸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31008 课程英文名称:Explosive Theory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0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及火炸药相关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年8月26日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近年来,爆炸事故越来越多,其中不免涉及到炸药引起的爆炸事故。而对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炸药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系统掌握各类炸药性能量化的主要指标等知识就成为以后走向社会的一个基础平台。因此,《炸药理论》就成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一门必修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熟悉炸药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全面地了解各类炸药的性能、制造原理、生产工艺、反应领域及新进展,并能初步掌握新一代含能材料-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的特征、合成反应及发展前景等相关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炸药的基本组成及其分类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炸药热分解通性、炸药的爆炸变化等;熟悉炸药的密度、标准生成焓、安定性、相容性、感度、爆炸特性等基本特性;掌握爆炸作用、硝化反应、醛胺缩合反应、曼尼希反应、叠氮化反应、间接硝化反应、合成硝胺的其他反应、合成硝酸酯的其他反应。 3.基本技能:能够根据炸药的成分判断其危险性等。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三层次:实验教学。 配备一定的炸药实验。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炸药与爆炸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本章小结 本章集中介绍了与炸药爆炸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这些内容是后续章节的基础。现将其中的要点归纳如下: 1.炸药发生化学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炸药爆炸的三要素,炸药的分类。炸药、单质炸药、混合炸药、起爆药、猛炸药和炸药爆炸的概念。 2.炸药氧平衡的概念极其计算方法。爆热、爆温、爆容、爆炸压力的概念。 3.波、横波、纵波、音波、压缩波、稀疏波、冲击波的概念。冲击波的基本特性。 4.爆轰波、爆轰压力、爆轰温度的概念和爆轰波的结构。凝聚炸药的爆轰反应机理。 5.炸药的使用感度、危险感度、热感度、爆发点、机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起爆感度和雷管感度的概念。炸药的物理状态和装药条件对炸药感度的影响。 6.炸药的热点起爆理论,爆炸物直接作用于炸药的起爆机理。 7.炸药的爆速、影响爆速的主要因素、爆速的测定方法。作功能力、猛度、殉爆距离的概念及其试验测定方法。炸药的理想爆速、临界爆速、极限直径、临界直径、最佳密度、临界密度的概念。 8.沟槽效应,产生沟槽效应的机理,消除沟槽效应的措施。 9.聚能效应及其应用。 复习题 1.计算硝化甘油和梯恩梯的氧平衡。 2.在铵油炸药中(硝酸铵与柴油的混合炸药),假如 4%木粉作疏松剂,试按零氧平衡设计炸药配方。 3?已知凝聚炸药的绝热指数 K值一般取为3,试推导计算凝聚炸药爆轰波参数

的方程式。 4?已测得某种岩石铵梯炸药的密度 0 1.0g/cm,爆速D=3750m/s。经计算得到其爆温 T b 2592 C。试求这种炸药的其余各项爆轰波参数u H、P H、 H、c H和T H。 5?如果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计算爆炸压力P,则存在关系P 0(K 1)Q v。试证明:爆轰压力近似等于爆炸压力的2倍。 6?试推导实验测定炸药爆速的导爆索法中计算爆速的公式。 3

矿山爆炸基本理论

矿山爆炸基本理论 矿山爆破采用的是工业炸药,使其爆炸以破碎、压实、疏松被爆物体,属化学爆炸。形成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爆炸反映过程必须放出大量的热能;化学反应过程必须是高速的;化学反应过程应能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反应能自行传播。 炸药化学反应有热分解、燃烧、爆炸、爆轰等4种基本形式。这四种基本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们可以控制外界条件,按需要来“驾驭”炸药的化学反应。 炸药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炸药分解反应自行加速而转为爆炸,这一温度称为爆发点,炸药分解反应开始自行加速到爆炸所经历的时间叫爆发延滞期。炸药在明火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火焰感度。火焰感度用上限距离和下限距离表示,上限距离是利用导火索点燃装入加强帽中的0.05g炸药,100%发火的最大距离,下限距离是100%不发火的最小距离。炸药在机械撞击下能发生爆炸,其难易程度用其撞击感度表示。在机械摩擦条件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摩擦感度。一种炸药在其它炸药爆炸作用下引起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爆轰感度。炸药在静电火花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叫炸药的静电感度。炸药的物理状态与晶体形态、装药密度、炸药结晶的大小、温度、惰性杂质的掺入与否等多种因素对炸药的感度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炸药由C、H、O、N等四种元素组成。爆炸后,这几种元素重新

组合,生成CO2、H2O、N2,没有多余的氧元素将氮氧化,也不会因氧元素不够而生成CO时,这种炸药爆炸时放热量最大,称为零氧平衡。炸药爆炸后,有多余的氧将氮氧化出现氮氧化合物时,称为正氧平衡,氧元素不够而出现CO时,称负氧平衡。

炸药理论复习资料,关键点

第一章 1.炸药爆炸的三要素:反应的放热性,反应的快速性,生成气态产物。 2.炸药化学反映的三种基本形式:热分解,燃烧,爆轰。 3.炸药按用途分类,分为:起爆药,猛炸药,火药,烟火药。 第二章 4.氧平衡和氧系数的定义(知道),计算公式(重点)。 OB=[c-(2a+0.5b)]*16/M A=(c/2a+0.5b)*100% 5.炸药爆炸反应方程式的确定 (1)炸药爆炸时生成的微量产物可忽略不计 (2)炸药中的氮(N)全部生成氮气(N2) (3)炸药中的氧首先将可燃金属元素氧化成金属氧化物。 (4)炸药中的氧再将氢氧化成水。 (5)剩余的氧将滩羊化成一氧化碳,若还有剩余,则将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若还有氧剩余则以O2形式存在 6.炸药爆热,爆温,爆容的定义(三选一) 爆热:一定量的炸药爆炸释放出的热量叫作炸药的爆热,通常以1mol或1kg炸药爆炸所释放的热量表示 爆温:是指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将爆炸产物加热到的最高温度, 爆容: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气态产物在标准状态下所占的体积称为炸药的比容 7.炸药爆热的计算(盖斯三角形) Q12+Q23=Q13 Q13---爆炸产物的生成热 Q12---炸药的生成热 Q23---炸药的爆热 8.炸药爆温的计算(爆炸产物的平均热容法) t=(Qv-L)/ΣCv 9.炸药爆容的计算 V0=22.4n/m 第三章 10.形成热点的方式(摩擦,气泡绝热压缩,黏滞流动)及各种方式形成热点的影响因素(选 择,判断)P35 11.冲击波起爆机理:起爆均相炸药与非均相炸药的区别,特点及炸药类型。 12.影响炸药感度的因素(判断,选择) (1)原子团的影响 (2)炸药的生成热对感度的影响 (3)炸药的爆热对感度的影响 (4)炸药的活化能对感度的影响 (5)炸药的热容和热导率对感度的影响 (6)炸药的挥发性对感度的影响 第四章 13.研究热分析的方法 ①量气法原理 ②失重法原理

矿山爆炸基本理论(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山爆炸基本理论(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矿山爆炸基本理论(新编版) 矿山爆破采用的是工业炸药,使其爆炸以破碎、压实、疏松被爆物体,属化学爆炸。形成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爆炸反映过程必须放出大量的热能;化学反应过程必须是高速的;化学反应过程应能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反应能自行传播。 炸药化学反应有热分解、燃烧、爆炸、爆轰等4种基本形式。这四种基本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们可以控制外界条件,按需要来“驾驭”炸药的化学反应。 炸药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炸药分解反应自行加速而转为爆炸,这一温度称为爆发点,炸药分解反应开始自行加速到爆炸所经历的时间叫爆发延滞期。炸药在明火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火焰感度。火焰感度用上限距离和下限距离表示,上限距离是利用导火索点燃装入加强帽中的0.05g炸药,100%发火的最大距离,下限距离是100%不发火的最小距离。炸药在机械撞击下能发

生爆炸,其难易程度用其撞击感度表示。在机械摩擦条件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摩擦感度。一种炸药在其它炸药爆炸作用下引起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爆轰感度。炸药在静电火花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叫炸药的静电感度。炸药的物理状态与晶体形态、装药密度、炸药结晶的大小、温度、惰性杂质的掺入与否等多种因素对炸药的感度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炸药由C、H、O、N等四种元素组成。爆炸后,这几种元素重新组合,生成CO2、H2O、N2,没有多余的氧元素将氮氧化,也不会因氧元素不够而生成CO时,这种炸药爆炸时放热量最大,称为零氧平衡。炸药爆炸后,有多余的氧将氮氧化出现氮氧化合物时,称为正氧平衡,氧元素不够而出现CO时,称负氧平衡。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炸药理论题库

炸药理论题库——第一版 炸药理论题库 一.填空题 1.炸药爆炸所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反应的放热性、反应的快速性和生成气态产物。 2.标准状态下,体积为1L的普通炸药爆炸反应时,一般可产生1000L 左右的气态产物。 3.炸药爆炸的放热性给爆炸反应提供了能源。 4.炸药爆炸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是能量转换的工作介质。 5.按反应速度和传播的性质,可以将炸药的化学变化分为热分解、燃烧、爆轰。 6.炸药燃烧时反应区的能量是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及气体产物的扩散作用传入未反应炸药的,而爆轰的传播则是借助于冲击波的方式进行的。 7.按炸药的用途,可分为起爆药、猛炸药、火药、烟火剂四大类。 8.火药和烟火剂的化学变化形式主要是燃烧。 9.爆炸系指物质在有限体积和极为迅速的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系统的内在势能急剧转变为机械功.光和热辐射等等。 10.炸药是一种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发生快速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态产物,并在周围介质中形成高压的物质。 11.以硝酸铵为主要原料的粉状工业炸药,其燃烧过程主要属于难挥发性炸药的范畴。 12.燃烧转爆轰的基本条件是要形成冲击波。 13.爆轰是炸药发生爆炸反应的基本形式。 14. 炸药中氧用来完全氧化炸药本身所含的可燃元素成为完全氧化产物所多余或不足的氧量称为炸药的氧平衡。 15. 所谓完全氧化是指将炸药中的C和H全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16.一定量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叫做炸药的爆热,通常以1mol或1kg炸药爆炸所释热量表示,其单位为kJ.mol-1或kJ.kg-1。

17.在工业炸药中,还常加入一些带有结晶水的盐类,或加入一些热分解时能吸热的物质,如硫酸盐.氯化物.重碳酸盐.草酸盐等等作为消焰剂。 18. 国外曾规定每100g炸药限定包装纸为2g 以下,防潮层为 2.5g 以下。 19.按照炸药燃烧速度的变化情况,燃烧可分为稳定燃烧和不稳定燃烧两类。 20.冲击波波阵面上介质的状态参数呈突跃式的变化,其传播的速度是超音速的。 21.爆轰波是一种伴有化学反应的冲击波。 22.炸药在外界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感度。 23.炸药爆炸时对周围物体的各种机械作用统称为炸药的爆炸作用。 24.炸药爆炸时粉碎和破坏与其接触的物体的能力称为炸药的猛度。 25.炸药的猛度是指炸药装药对与其直接接触目标的局部破坏效应,而炸药的作功能力一般指它对周围介质的总的破坏能力。 26.利用装药一端的空穴提高局部破坏作用的效应称为聚能效应。 27.引起殉爆时两装药间的最大距离称为殉爆距离。 28.按炸药的含氧量不同,通常可将氧平衡分为三种情况:正氧平衡、零氧平衡、负氧平衡。 29.爆温是指炸药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将爆炸产物加热到的最高温度。 30.影响爆温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爆炸产物的生成热。 31.爆炸是指物质在有限体积内以极为迅速的能量释放过程。 32.炸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分类可分为单质炸药和混合炸药。 33.常所说的初级炸药指起爆药。 34.通常用氧平衡来衡量炸药中所含的氧将可燃元素完全氧化的程度。 35.在机械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首要条件是形成热点。 36.炸药在机械的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叫机械感度。 37.炸药的撞击感度用锤重和落高来表示。 38.炸药在摩擦作用下发生爆炸的能力称为炸药的摩擦感度。

2 炸药爆炸的理论基础3

2.4.5 平面正冲击波 冲击波可以用多种方法产生。炸药爆炸时,高温、高压、高密度的爆炸气体产物高速膨胀,冲击压缩周围介质(包括金属、岩石、及水等凝聚介质及各种气体等),从而在其中形成冲击波的传播;飞行器(如航天器及导弹等)在做超声速飞行时,会在空气中形成空气冲击波;高速穿甲弹撞击装甲钢板、流星冲击地面等都可以在受冲击介质中形成冲击波。 在介绍冲击波的形成例子中,如活塞的推动速度为50m/s 时,形成的冲击波阵面上的压力约为0.125MPa ;当活塞的速度为275m/s 时,形成的冲击波阵面上的压力约为0.29MPa ;如果活塞的速度达到700m/s (即大约是声速的2.1倍)时,最终所形成的冲击波阵面上的压力将会达到0.909MPa 。 然而,一个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若要在其前方形成冲击波,则其飞行速度必须超过空气的声速,因为飞行器飞行时,在其前面形成的压缩扰动波以大气的声速传播。而同时,侧部稀疏波以声速侵入飞行器前面瞬时形成的压缩层内。这样,若飞行器做亚音速飞行,则在前面形成的压缩区就不会发生能量的积聚,即压缩扰动不能发生叠加,因而也就不能形成冲击波。而当飞行器做超音速飞行时,由于飞行速度大于声速,周围传来的稀疏波尚未来得及将前面形成的压缩层稀疏掉,飞行器又进一步地向前冲击压缩,因而就可使飞行器前面发生能量积聚,即造成压缩波的叠加,从而形成冲击波的传播。 冲击波通过波阵面前后,介质的各个状态参数都是突跃变化的,并且由于波速很快,可以认为波的传播是绝热的过程。这样便可以利用质量守衡、动量守衡、能量守衡三大定律,进而把波阵面通过前、后介质的状态参量联系起来,得到冲击波的基本关系式,为研究爆轰波奠定基础。 2.4.5 .1 平面正冲击波的基本关系式 描述波阵面通过前介质的状态参量与通过后介质突跃到的终态参量之间的关系式称为冲击波的基本关系式。 假设在一单位面积的长管中,有一平面正冲击波(波阵面为平面,且该平面与未扰动介质的流动方向垂直)以速度D 稳定地自左向右传播,波阵面 为 A -A ,其前方未扰动介质的状态参数为P 0、ρ0、u 0、T 0、e 0,波阵面后已扰动介质的状态参数为P 1、ρ1、u 1、T 1、e 1(如图2-12所示)。 现取一坐标置于波阵面上,以速度D 与冲击波一起向右运动。这样,在此动坐标系上可以看到,波阵面前方未扰动介质以速度(D -u 0)向左流入波阵面,然后,以速度(D -u 1)向后 流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流入波阵面的介质质量等于从波阵面流出的介质的质 量,这样才能保持定常流动,使冲击波得以稳定传播。由此可得到冲击波的质量方程: 图2-12 平面冲击波间断面 ()()1100u D u D -=-ρρ (2-25) 该方程也称为连续方程。若冲击波在静止介质中传播(u 0 = 0),则有: ()110u D D -=ρρ (2-26) 或 () D u 1 011ρρρ-= (2-27) D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