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产物的探究

钠与硫酸铜反应

钠与硫酸铜反应 宿豫实验高中王之兵 在高一必修1《钠的性质与应用》中提到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其中很多老师都提到钠与硫酸铜反应是否置换出铜的问题,现根据其他老师的观点及资料,把钠与硫酸铜反应做一个简单探讨。 钠与硫酸铜反应分三种情况: 一、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一)钠投入到硫酸铜中是不能置换出铜,实验现象: 1、金属钠在投入水中的时候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和钠与水反应时现象一样,钠熔化成小球,游走。 2、生成气体。 3、而后与硫酸铜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其中还有少量Cu(OH)2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二)若在新鲜的钠片上滴加1 ~ 2 滴CuSO4浓溶液,反应非常剧烈,显著放热,生成大量棕褐色的固体物质,将该物质洗涤干净后加入少量的浓氨水,物质会慢慢全部溶解,溶液会逐渐呈现出深蓝色,说明其中含有C u 2 O 。因此,N a 与CuSO溶液的反应,不论溶液是浓还是稀,都不能置换出铜。 二、钠与CuSO4·5H2O反应 硫酸铜晶体不稳定,受热会分解生成水,所以钠与CuSO4·5H2O反应的与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是相同的。 三、钠与无水硫酸铜反应 1 、室温条件下的反应 取绿豆大小的钠经表面处理后立即放入无水CuSO4粉末里。使粉末将钠均匀包裹住,防止空气中的氧将钠氧化。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两物质均无明显变化。说明在室温下钠与无水硫酸铜不能发生反应。 2 、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取适当大小的钠,均匀包埋于粉末中置于坩埚里,并将粉末压实,止加热时容器里的氧气将反应物和产物氧化。把处理好后的坩埚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1 0

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教案设计

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钠的性质的认识 2、使学生对初中学习化学的金属活动顺序有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 教学过程方式: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索,引导学生得出结果。过程力求简洁,方式力求引人入胜。 师:前面已经学习了钠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那么,钠与硫酸铜溶液能反应吗?如果能反应,预测一下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成什么物质? 生1:钠比铜活跃,反应中能置换出金属铜。 生2:钠不能置换出金属铜,因为钠更容易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生3:还能观察到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生4:可能还有黑色的沉淀产生。 师:大家可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展开思维,能否仔细分析一下反应是如何进行的? 生5: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氢的还原性比铜强,所以铜离子的氧化性比氢离子的强。两种氧化剂与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应是强者先反应,所以钠先与铜离子反应,我赞同生1的观点。 师:大家对生5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生6:在初中科学课上,老师曾做过此实验,好像生成的是絮状的蓝色沉淀,不是紫红色的铜。 (很多学生同意了生6的观点,但无法否定生5的观点。) 师:大家想不想再做一次这个实验? 生:(齐声)想。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3面,仔细观察图1—11,谁能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呢?(钠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跟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由于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使部分的氢氧化铜分解成黑色难溶物氧化铜。) 生:噢,原来如此啊…… 实验过程: 实验原理:由于金属钠的密度介于煤油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因此,金属钠在煤油和硫酸铜溶液界面处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生成的氢气把金属钠推回煤油中,钠与水的反应被暂时终止。随后,金属钠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再次与硫酸铜溶液接触并剧烈反应。这样,金属钠在煤油中上下浮动,反应忽起忽停,缓和了反应。 实验用品:钠,2%硫酸铜溶液,煤油,试管,胶头滴管,镊子,小刀,滤纸,玻璃片。 实验步骤:a.在盛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煤油。 b.再把黄豆大小的钠粒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和煤油的试管中。 知识点: 2Na + 2H2O = 2NaOH + H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年级、班级 实验项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合作组员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2 年4 月24 日 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探究问题的提出】 在区分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的实验中,一般设计为以下实验:往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 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的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进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CO2的快慢、多少和剧烈程度。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且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比Na2CO3的剧烈得多。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把气球充得比Na2CO3的更大,以此来区分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但改实验操作起来会有很多问题: (1)稀盐酸浓度不明确,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好把握。稀盐酸浓度小于6mol/L,就算是2mol/L的稀盐酸同时加入NaHCO3和Na2CO3固体中,反应现象都是同样的剧烈,基本分辨不出NaHCO3和Na2CO3。只有浓度小于1mol/L的稀盐酸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才能从反应的剧烈程度区分开来。 (2)反应的剧烈程度及产生气体的量,都用人眼判断,容易产生误差。0.3g NaHCO3比0.3g Na2CO3与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量多1/4,所以即使Na2CO3和NaHCO3与盐酸的反应速度一样,也是观察到NaHCO3与盐酸的反应剧烈一些,这是定性实验的缺点。 (3)将气球简单套在试管口,气密性差,气球胀大的同时容易脱落。而且在加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部分粉末粘附在气球里和试管壁上而导致实验的失败。 (4)实验中,采用的气球较软,一个人同时操作较困难,固体粉末难以完全倒入试管中,且气球膨胀后体积不同而产生的压力也不一样,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效果不是很好。 (5)称取等质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但是两个的物质的量不同。物质的量大,得到的溶液浓度也大,速率也大。因此,研究的浓度不能相等,实验就没有可比性。 【文献资料综述】 对于比较NaHCO3、Na2CO3与酸反应速度的演示实验,现行的教材和参考书中一般两种方法,其一:用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分别与稀盐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硫酸铜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硫酸铜 一、单选题 1.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 A.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B.途径③中,1mol 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会产生64g SO2气体 C.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D.1mol Cu分别按照途径②、③中,被还原的H2SO4的质量之比为1:1 2.若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A.生石灰B.无水硫酸铜C.浓硫酸D.金属钠 3.下列反应中,其产物的颜色按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铜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对金、银、铜、铁、铝的认识与其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 B.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有棕黄色的烟生成 C.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化学变化 D.工业上可用空气、Cu、稀硫酸来制备CuSO4 5.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 6.下列反应,其最终产物的颜色按血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②空气中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关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

关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文章来源:新洲初中许先锁发布时间:2012-03-01 浏览:628 编辑:新洲初级中学 关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 新洲中学许先锁 一、问题提出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22页有一个演示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2mLNaOH溶液,倒入试管中,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CuSO4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考虑到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并要求学生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不仅出乎学生意外,更让我们始料不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有的学生记录的是蓝色沉淀,有的学生记录的却是蓝白色沉淀,加热后的现象,大部分学生是产生黑色沉淀,有少数学生却不能产生黑色沉淀。为什么反应的现象差异如此之大呢? 二、实验探究 以下平行实验见表1和表2。 三、理论分析 1、向2mL NaOH溶液中滴5滴CuSO4溶液,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反应产物为蓝色絮状沉淀,久置后上层溶液无色,即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加热后生成黑色氧化铜沉淀。 反应式:2NaOH+ CuSO4=Cu(OH)2↓+Na2SO4 Cu(OH)2==CuO+H2O 若NaOH过量,但局部环境可认为NaOH和CuSO4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反应产物仍为蓝色絮状的

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后生成黑色氧化铜沉淀。一般不会出现CuSO4过量的情况。 2、向CuSO4溶液中滴NaOH溶液,,局部环境可认为NaOH过量,沉淀为一种蓝白色的糊状沉淀,此为铜酸钠。它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删繁就简地就是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后,由于溶液中氢氧根偏多,而氢氧化铜又微显两性(氢氧化铜可写为Cu(OH)2及H2CuO2)故又结合两个氢氧根离子,再与钠离子结合生成铜酸钠。 这是一种相当不稳定的蓝白色物质,难溶于水,它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存在,溶液稀释后,它即分解成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在久置之后,它会风化分解。 反应式:Na2Cu(OH)4=2NaOH+Cu(OH)2↓ Na2Cu(OH)4=2NaOH+Cu(OH)2↓ 4NaOH+CuSO4=Na2[Cu(OH)4]↓+Na2SO4 加热后,若CuSO4过量,溶液呈酸性,不管加热多长时间都不会有黑色氧化铜沉淀形成。既使某个时刻有少量黑色氧化铜沉淀形成,但最终又会被硫酸溶液溶解。如果CuSO4适量或不足,溶液呈中性或碱性,加热后,则有黑色氧化铜沉淀形成。 四、反思与评价 1.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个别学生实验现象的异常就是没有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2.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浓度不宜过大,特别是CuSO4溶液要用稀溶液。否则不容易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后难生成黑色氧化铜沉淀。 3、通过这次实验探究,开阔了视野,渊博了知识,增强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化学兴趣心,这些都将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为我指航,为我扬帆。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

. 精品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 的位置无关.但K 、Ca 、Na 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 2O=2NaOH+H 2↑,CuSO 4+2NaOH=Cu (OH )2↓+Na 2SO 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 (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 练习: 1.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A 和滤液B .向滤渣A 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A 中一定有_____;滤液B 中一定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一定没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 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观察到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铜、银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亚铁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 3.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渣中可能含有锌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C.滤液中可能只有一种溶质 D.滤液中一定有Zn 2+、Cu 2+、Ag + 4. 向一定质量的含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金属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金属中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任意写出一个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关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

关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 摘要:我们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或者教师常将金属活动性 和元素金属性概念混为一谈,没有加以辨析,同时教材也没有加以区别。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一册)对于判断元素金属性的依据这样叙述道: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但是金属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包括金属原子脱离晶体表面变为气态原子,气态原子变为气态阳离子,气态阳离子再变为水合离子的过程;又包括被置换的金属由水合离子变为气态离子,气态离子得电子变为气态原子,气态原子沉积变为金属的过程。金属的电极电势就是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并用以表示金属活动性强弱的物理量。 关键字:金属性离子电极电势水合离子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 I n d e x:O u r hi gh s ch oo l c h em i s t r y t e a c hi n g pr o c es s, st u d en t s o r t e a ch e r s o f t e n m e t a l a c t i v i t y a n d t h e c on c e pt of m i x ed m et al l i c e l em e nt, n ot t o b e A n al ys i s, an d m at er i al s n ot t o b e di s t i n gu i s h ed. S u ch as P EP H i gh S c ho ol"C h em i st r y (c om pu l s o r y p l u s op t i on al)" (V ol um e I) f o r t h e m et a l l i c el em e nt s t o d et e rm i n e t h e b a s i s f o r t hi s s t at em en t an d s a i d:t h e st r en gt h o f m et a l l i c el e m ent s, f ro m i t s s i m p l e su bs t a n ce wi t h w at e r(o r a ci d) r e a c t i on t h e r e pl a ce m e nt of e a s e o f h yd r o ge n an d i t s ox i d e s an d hyd r a t e s t h e hi gh e s t p r i c e- t o d e t er m i n e t h e s t r en gt h o f al ka l i ne h yd r ox i d e. H ow e ve r,m e t a l r e pl a c em e nt r e a ct i o n i n s ol ut i on i s a c o m pl ex p r o c es s, bo t h m et al a t om s f ro m t he c rys t a l su r f a c e i n t o t h e gas e ou s at o m s, ga s e o us a t om s i nt o gas e ous c at i o n,c at i on an d t he n i nt o a gas e ou s i o n h yd r a t i o n p ro c es s;a n d i n c l u di n g t h e re p l ac e m ent o f m et al b y t h e h yd r a t e d i on s i n t o ga s e o us i on s, t h e el e c t ro n-gas i o ns i nt o ga s e o u s a t om s, i nt o ga s eo us m et al a t om d e po si t i o n p r o ce s s. M e t al e l e ct r od e p ot e nt i al i s t ak e n i n t o a c cou nt t h e ab ov e f a ct or s a nd t o i nd i c a t e t h e s t r en gt h of t h e ph ys i c al ac t i vi t y o f t h e m et al. K e yw o r d s: m et a l i on el e ct r od e po t ent i a l o f h yd r a t ed m et al i on r e pl a c em e nt r e a ct i on s e qu e n ce of a ct i vi t y 鉴于高中化学知识的局限性,我们将大学物理化学的知识引入,便于解决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涉及到的电化学的知识加以应用。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II)卷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2 . 每年的4月份,婺源的油菜花都会吸引一大批游客。一进到村庄,就能闻到花香,原因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 . 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准向正在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C.酒精灯内酒精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D.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火焰要对准试管内被加热的物质 4 . 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烧碱B.生石灰C.硝酸铵D.食盐 5 . 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98%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的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保存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D.中和反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如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6 .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因素源: A空气中同时加热煤粉和煤球,煤粉比煤球燃烧迅速催化剂 B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铁丝不燃烧,加热镁带剧烈燃烧反应物种类 C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温度 D加等质量的二氧化锰,5%的过氧化氢溶液比10%的分解慢反应物浓度 A.A B.B C.C D.D 7 . 如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是7:4 C.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8 . 下列“关于家庭用水的问卷调查”的问题,需要进行实验后才能回答的是 A.您家使用的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吗 B.您家使用的是硬水,还是软水 C.您家用水是否有二次使用的情况(如洗完菜后,冲厕所) D.您家中有哪些节水措施 9 . 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4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降温到20℃时,现象如图丙。

碳酸钠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 应的图像分析

一、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过程分析 1.Na2CO3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CO2↑+H2O。 由于NaHCO3跟HCl反应一步完成,所以NaHCO3跟HCl 反应比Na2CO3跟HCl反应放出CO2的。

2.①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 2HCl+Na2CO3===2NaCl+CO2↑+H2O 现象: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 ②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 HCl+Na2CO3===NaCl+NaHCO3 HCl+NaHCO3===NaCl+CO2↑+H2O 现象:刚开始无气泡产生,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气泡产生。 结论: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像 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 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Array图像分析: 反应原理: , ab段  HCO3-+H+===H2O+CO2↑。

2.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像分析: 从O点开始即产生CO2气体。 反应原理: HCO3-+H+===H2O+CO2↑。

3.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3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 ab段  HCO3-+H+===H2O+CO2↑。

钠与硫酸铜反应

钠与硫酸铜反应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钠与硫酸铜反应 宿豫实验高中王之兵 在高一必修1《钠的性质与应用》中提到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其中很多老师都提到钠与硫酸铜反应是否置换出铜的问题,现根据其他老师的观点及资料,把钠与硫酸铜反应做一个简单探讨。 钠与硫酸铜反应分三种情况: 一、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一)钠投入到硫酸铜中是不能置换出铜,实验现象: 1、金属钠在投入水中的时候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和钠与水反应时现象一样,钠熔化成小球,游走。 2、生成气体。 3、而后与硫酸铜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其中还有少量Cu(OH)2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二)若在新鲜的钠片上滴加 1 ~ 2 滴CuSO4浓溶液,反应非常剧烈,显着放热,生成大量棕褐色的固体物质,将该物质洗涤干净后加入少量的浓氨水,物质会慢慢全部溶解,溶液会逐渐呈现出深蓝色,说明其中含有C u 2 O 。因此,N a 与CuSO溶液的反应,不论溶液是浓还是稀,都不能置换出铜。 二、钠与CuSO4·5H2O反应 硫酸铜晶体不稳定,受热会分解生成水,所以钠与CuSO4·5H2O反应的与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是相同的。 三、钠与无水硫酸铜反应

1 、室温条件下的反应 取绿豆大小的钠经表面处理后立即放入无水CuSO4粉末里。使粉末将钠均匀包裹住,防止空气中的氧将钠氧化。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两物质均无明显变化。说明在室温下钠与无水硫酸铜不能发生反应。 2 、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取适当大小的钠,均匀包埋于粉末中置于坩埚里,并将粉末压实,止加热时容器里的氧气将反应物和产物氧化。把处理好后的坩埚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1 0到2 0 秒后坩埚中伴随着轻微的爆炸声,突然喷发出一股黄色的火焰。反应结束后,往坩埚中加入少量水,使未反应完的CuSO4粉末溶解,倒出溶液,坩埚可见附着有亮红色的固体。往里加入少量浓硫酸,固体无变化,加热片刻后亮红色固体溶解,溶液逐渐变蓝,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品红试纸褪色。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 N a + C u S O 4 = C u + N a 2S 0 4; C u + 2 H 2 S O 4( 浓 ) = C u S O 4+SO2+2H2O

金属钠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答案)

编辑版word 金属钠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钠在空气中放置 4Na + O 2 === 2 Na 2O 2、钠在空气中点燃 2Na + O 2 ===== Na 2O 2 3、钠和硫反应 2Na + S === Na 2S 4、钠和水反应 2Na + 2H 2O === 2NaOH + H 2↑ 5、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 + CuSO 4 + 2H 2O === Cu(OH)2 ↓+ Na 2SO 4 + H 2 ↑ 6、钠和乙醇反应 2Na + 2CH 3CH 2OH === 2CH 3CH 2ONa +H 2↑ 7、氧化钠和水反应 Na 2O + H 2O === 2NaOH 8、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Na 2O + CO 2 === Na 2CO 3 9、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Na 2O + 2HCl === 2NaCl + H 2O 10、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11、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12、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2Na 2O 2 + 4HCl === 4NaCl + 2H 2O + O 2↑ 1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CO 3 ==== Na 2CO 3 + CO 2↑+ H 2O 1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Na 2CO 3 +2HCl === 2NaCl + CO 2↑ +H 2O Na 2CO 3 + HCl ==== NaCl + NaHCO 3 15、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 NaHCO 3 + HCl === NaCl + CO 2↑ +H 2O 16、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 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 17、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18、足量的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反应 2NaHCO 3 + Ca(OH)2 === CaCO 3↓+ Na 2CO 3 + 2H 2O 19、少量的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反应 NaHCO 3 + Ca(OH)2 === CaCO 3↓+ NaOH + H 2O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点燃 △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的活动性:Mg>Al>Fe, Cu>Au。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 总结: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金属+酸→化合物+H2↑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一般形式:A+BC →AC+B)。 置换反应的金属活动性要求是:以强换弱。 金属单质化合物溶液(可溶于水) 特例:⑴K+CuSO4≠K2SO4+Cu 2K+2H2O=2KOH+H2↑ 2KOH+CuSO4=Cu(OH)2↓+K2SO4 ⑵F e+2AgNO3=Fe(NO3)2+2Ag Fe+2AgCl(难溶)≠FeCl2+2Ag 总结:Fe>Cu>Ag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总结: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 来。 注意: 1.酸应用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不使用挥发性酸(如浓盐酸)制取氢气,因为挥发性 酸会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2.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的盐必须溶于水,若生成的盐不溶于水,则生成的盐会附着在金属表面, 阻碍酸与金属继续反应。盐必须为可溶性盐,因为金属与盐的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3.钾、钙、钠等非常活泼的金属不能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使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 换出来。 3.当溶液中含有多种离子时,活泼的金属总是先置换那些最不活泼的金属离子。 4.当多种金属与溶液反应时,总是更活泼的金属先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几种金属单质的图片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K Ca N a M g A l Zn Fe Sn Pb (H)Cu H g A g Pt A u

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1]第一册32页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只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CO2的快慢。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要比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得多。笔者认为该实验存在如下问题: 1 对这个实验的质疑 1.1 教材中没有指明稀盐酸的具体浓度 只要是稀盐酸就可以吗?浓度小于等于6mol/L的盐酸都是稀盐酸,笔者将6mol/L的稀盐酸同时加入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反应现象同样的剧烈,根本分辨不出Na2CO3和NaHCO3。笔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只有浓度小于1mol/L的稀盐酸跟Na2CO3和NaHCO3反应才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区分Na2CO3和NaHCO3。鲁科版化学新教材中把这个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定为 0.5mol/L,应该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1.2 用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等量盐酸反应比较速率科学吗?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仅取决于物质的性质,还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0.3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028mol,0.3g 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0036mol,加入3mL稀盐酸后,如果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93mol/L,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由此NaHCO3与等量盐酸反应来比较反应速率是不科学的。 1.3 通过产生气体的量比较反应速率科学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盐酸浓度为1mol/L(该浓度可以根据与盐酸的反应现象区分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 上述两个反应盐酸的量都是不足的,产生气体的量应该由盐酸的量来计算,而盐酸的量是相同的,因此在不考虑误差的情况下,气球胀得应该是一样大的。若盐酸是足量的,NaHCO3比Na2CO3产生的CO2气体多,是因为等质量的Na2CO3物质的量比NaHCO3物质的量小,跟反应速率是没有关系的,所以用产生气体的量来比较反应速率也是不科学的。 2 Na2CO3和NaHCO3与20mL 6mol/L盐酸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是明显不同的,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有明显的放热现象,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有明显的吸热现象,关于这一点有关资料也提到了,但是未见有对其热效应进行系统定量研究的。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证明二者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不同:分别取两只试管,加入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通过滴液漏斗以相同的速率滴加20mL 6mol/L盐酸,由温度计的温度变化比较二者热效应的不同。实验装置如下:

对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

对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 ——破解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慢的“难题”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职高孙志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P11页有一个“活动与探究”:分别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这是一个验证几种金属化学活动性强弱的经典实验。理论上,铝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所以,铝能把铜置换出来,铜能把银置换出来。那么,在铝丝的表面就很快会看到红色的物质生成,而在铜丝的表面也很快有银白色物质出现。 但是,当你真正做了实验时就会发现问题:虽然铜与硝酸银很快起反应,现象也如所期望的那样,然而,当把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却迟迟不见动静,要等十数个小时甚至一两天,浸入部分表面才有淡淡的红色物质出现。相信,凡是做过这个实验的初中化学教师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既然铝的活动性比较强,按理,它应该很快与硫酸铜反应才对,可为什么却得不到实验的证实呢?许多化学老师也都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也被这个问题深深地纠结着、困扰着。 铝是活动性比锌和铁都强的金属,其实,上述的问题也就出在铝的活动性比较强上。正因为它的活动性强,所以,铝在空气中就很容易被氧化,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这层薄膜保护了内部的铝,使它不能与外面的物质继续反应。即使用砂纸打磨了铝丝的表面,但是,由于铝很活泼,所以,你一边打磨,它会一边被氧化。甚至在你打磨完了到把铝丝插入溶液中的这个短暂时间间隔,打磨部分

又会被氧化从而被保护起来。这也就是铝难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根本原因。 按道理说,硫酸铜溶液呈弱酸性,铝放入其中之后,它表面的薄膜会被溶液中的H+溶解,可为什么还是反应比较慢呢?回想起以前学过到,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它遇酸与酸反应,呈现碱性氧化物的本性;可是,当它遇到碱溶液时,它也能与碱反应,又表现出酸性氧化物的特性来。可能就是氧化铝的这种“两面派”的性格,决定了它在弱酸或弱碱溶液中都能很好地“自持”而难以被溶解的吧。这也就更好理解了铝制品比较耐腐蚀的缘故。 那么,会不会是硫酸铜溶液中的酸度不够,不足以迅速溶解掉铝丝表面的氧化铝呢?基于这种考虑,我又做了实验:先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硫酸,再把打磨后的铝丝放进去观察。结果,问题依然如故,反应依然极其缓慢。 还有什么因素能导致反应缓慢呢?温度!考虑到做这个实验时一般都是在年前或年后,而这时气温都比较低。那么,会不会是溶液的温度较低导致的反应缓慢呢?于是,我先将硫酸铜溶液加热到沸腾,再重复前面的实验,结果发现,当把铝丝放进去后,表面出现明显的小气泡,这表明有铝与溶液中的H+反应了,气泡应该是H2。过了4分钟左右,拿出铝丝,发现浸入部分表面有明显可辨的红色物质,这毫无疑问地说明,升高溶液温度有利于铝发生反应。试着再把另外一根铝丝放进去,发现铝丝表面再也无气泡出现,很长时间后,表面似乎根本就没有变化,这正是因为温度已经降下来了的缘故。看来,提高温度能起到一点作用,但是需要事先加热,而且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金属钠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金属钠的有关化学方程式1、钠在空气中放置4Na + O2 === 2 Na2O 2、钠在空气中点燃2Na + O2 ===== Na2O2 3、钠和硫反应2Na + S === Na2S 4、钠和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5、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Na +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6、钠和乙醇反应2Na + 2CH3CH2OH === 2CH3CH2ONa +H2↑7、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 + H2O === 2NaOH 8、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Na2O + CO2 === Na2CO3 9、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2O + 2HCl === 2NaCl + H2O 10、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11、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2、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2Na2O2 + 4HCl === 4NaCl + 2H2O + O2↑1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 ==== Na2CO3 + CO2↑+ H2O 1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Na2CO3 +2HCl === 2NaCl + CO2↑+H2O 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 15、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CO2↑+H2O 16、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17、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18、足量的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反应2NaHCO3 + Ca(OH)2 === CaCO3↓+ Na2CO3 + 2H2O 19、少量的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反应NaHCO3 + Ca(OH)2 === CaCO3↓+ NaOH + H2O 点燃△

化学(心得)之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

化学论文之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单元课题3中有这样一个活动探究:用10ml量筒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在试剂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再用试管夹夹住该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对于这个实验的过程、现象及结论,本没有什么值得探究的。但笔者在本期的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了意外——某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得到了不同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沉淀不明显,而且颜色并不是期待的蓝色而是浅绿色的,加热后也没有期待的黑色物质出现。当该学生向笔者提出这个疑问后,本人再次用他所用的药品进行了实验,结果当然跟他所做的不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笔者详细了解了他的实验操作过程,原来问题出在所加药品的顺序上。在这个探究方案中,要求把硫酸铜溶液滴入到2ml氢氧化钠溶液中。但该学生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到2ml硫酸铜溶液中,这种滴加顺序对结果是有影响的。当把硫酸铜溶液滴入到2ml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Cu(OH)2高温CuO+H2O;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两种溶液混合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加热该浊液时会有黑色氧化铜生成。而当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到2ml硫酸铜溶液中时,则会发生反应4CuSO4+6NaOH=Cu4(OH)6SO4↓+3Na2SO4。这个反应中生成的Cu4(OH)6SO4是溶解度极小的浅绿色的碱式硫酸铜,所以这个时候加热当然不会发生Cu(OH)2高温CuO+H2O这个反应,因此也就观察不到有分解变黑生成CuO的迹象。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这个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而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受到高度重视。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笔者为初入化学之门的学生能对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提出疑问感到高兴。但不是学生提出的每个化学问题都具有探究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