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心意溷元太极拳内功(冯志强)

图解心意溷元太极拳内功(冯志强)
图解心意溷元太极拳内功(冯志强)

图解心意混元太极拳内功

作者:冯志强

丹田混元气是先天之气,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内家拳术之根本。如果不练好先天的丹田混元气,单凭后天之气和体力,是不可能真正练好太极拳的。太极混元内功是修炼太极内气、培养太极内劲、增强太极内功的功法,既是练好太极拳的入门基础功法,也是使太极拳通向高深境界的必经之路,属于动静相兼、内外俱练、性命双修、体用兼备的拳家内功。

一、降气洗脏功

降气洗脏功是调节三焦、去浊留清、滋养五脏、松气松身的功法。

动作

1.无极站桩:两脚平行向前同肩宽,立身中正,周身放松。

2.两手上举:两手领臂自体侧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

3.两手下按:上动不停,两手经脸前、胸前、腹前下按,回到无极桩(图1~图3)。如此反复升降9次后收功。

意念

1.身心虚静:用三性归一法(三性是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三性合一是真性)内想丹田,内视丹田,内听丹田,逐渐达到身心虚静、物我两忘的无极之境,静站片刻。

2.引气上行: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引气上行。

3.降气洗脏:意念不停,引大自然混元气由头顶进人体内,自上而下地缓缓下降,顺两腿一直降达两脚涌泉。

要点

1.站无极桩时,虚领顶劲,下颏内收,头正项竖,舌抵上腭,闭口合齿,胸实腹实,松腰敛臀,脊柱竖直,沉肩坠肘,松腕舒指,松胯圆裆,膝脚相对,周身放松,中正不偏,神形虚静,忘却呼吸。

2.动作舒展放松,节奏和缓连绵,只用心意不用力。

3.身形姿势须随心神意念的上升而渐渐舒展,随心神意念的下降而微微下沉,上下相随,周身一家。

4.降气路线以体内为主,体表为辅,两手配合导引,内外合一、绵绵不断地逐渐降气,同时内外协调一致地松气松身,意念一直松降到脚底涌泉。

5.呼吸顺其自然。

提示降气时,要意想大自然混元之气与体内混元之气合二为一,似雾露一般自上而下地润滑流淌,如水汽一般由表及里地沐浴全身,有通体透明、极其舒泰的惬意感觉。若某脏腑器官有病,降气时意念到达该部位处,稍停一停,然后作用

1.清洗脏腑,疏通经络,洗骨易髓,去浊留清,滋养五脏,平和六腑,调节三焦,固本培元。

2.松气松身,伸筋拔骨,骨节松开,肌肤放松。

3.培养松沉劲,稳固桩功,兼练太极十三势的按劲、中定劲。

4.若津液满口,可随降气分三次咽下,以意送入丹田内,可灌脏润身,滋养真元。

降气收功法

降气收功法的外形动作与降气洗脏功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以眼神心意引气到中丹田,而不是降到涌泉。降气收功每次做三遍。

二、三元吐纳功

三元吐纳功是修炼先天元神、元气、元精,培养先天混元气的功法。所谓三元是混元之体的分灵之谓。一指先天元神,二指先天元气,三指先天元精,三元合一归真元。

三元各有所藏,分布在人体的三丹田内。上丹田是先天元神之窍,称为“上元窍”,位于两眼眉之间深处祖窍内;中丹田是先天元气之窍,称为“中元窍”,位于肚脐内神阙穴的深处;下丹田是先天元精之窍,称为“下元窍”,位于前阴与肛门之间会阴穴的深处。

三元吐纳功分亡元、中元、下元依次修炼,最后归到中丹田(二元合一)。

1.上元吐纳功

动作

(1)提手上抱:两手上提环抱于脸前,指尖相对,手心朝里。

(2)先收后放:两手先向里轻轻收拢,再缓缓向外松放复原(图4~图6)。如此反复收放8次。

意念

(1)静守上丹:用三性归一法,静守上丹田片刻。

(2)先纳后吐:眼神心意引祖窍极为轻微地向内吸纳,然后自然地向外放松吐

出。

要点

(1)以眼神心意的收放、吐纳为主,两手辅助导引,内外合一,松缓连绵。

(2)意念活动要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不要追求祖窍的

感觉。

(3)忘却口鼻呼吸,纯任自然。

提示

通过意视(睁眼、闭眼均要意视)意想、意听的收敛、松放,逐渐体验神形虚静,无物无我,惟有一点元神忽隐忽现,体会“虚而灵,灵而通,通而变,变而化,化而空,空而飘渺”的感觉。

作用

(1)主炼先天元神,同时使思虑之神自然静定。

(2谦练敛神、聚神。

(3)兼练太极十三势的棚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2.中元吐纳功

动作

(1)合手前抱:接无极势,两手自然下移环抱于腹前。

(2)先收后放:两手同时先向里缓缓收拢,再缓缓向外松放(图7~图9)。如此反复收放9次。

意念

(1)静守中丹:用三性归一法静守中丹田片刻。

(2)先纳后吐:眼神心意引肚脐极为轻缓地向内吸纳,一直吸到后腰命门,这叫纳;再缓缓地自然松放出来,这叫吐。

要点

(1)以眼神、心意的收放、吐纳为主,两手辅助导引,内外合一,松缓连绵。

(2)向内吸纳是有意识导引的,外呼是自然放松形成的,意念上要吸纳到命门

后丹田。

(3)不要故意瘪肚子鼓腹,追求形式上的腹式呼吸。

(4)忘却口鼻呼吸,在意不在气。

提示

“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哼哈二气就是丹田内先天混元气自然地一呼一吸,这是先天混元气发动的标志。因此,丹窍的内吸是有意的,而松呼是无意的。如同钟摆的原理一样,先用手推一下,以后就听任自然。练到一定火

候,自然发动。

作用

(1)主练先天元气,同时使呼吸之气自然调和,培养先天混元气,气满丹田自充实。

(2)神气相合于丹田,有炼神作用。

(3)气为劲之本,内气充足则内劲自然浑厚,功力自然增强。

(4)前后吐纳疏通任督二脉,气通经络,周流全身。

(5)强壮命门肾气,有利精气转化。

(6)培养太极十三势的棚劲、挤劲、中定劲和混元劲。

3.下元吐纳功

动作

(1)两手下抱:接上式,两手下移,托抱于小腹前,手心朝上。

(2)先提后放:两手同时向上缓缓提收,然后缓缓向下松放(图10~图12)。如此反复提放9次。

意念

(1)静守下丹:用三性归一法静守下丹田片刻。

(2)先纳后吐:眼神、心意引会阴极为轻缓地向上吸纳,一直吸到中丹田,这叫纳;再缓缓地自然松放到会阴下丹田,这叫吐。

要点

(1)以眼神、心意的提放、吐纳为主,两手辅助导引,内外合一,上下相随。

(2)吸纳时,由会阴下丹田吸纳到中丹田;松呼时,由中丹田松放到会阴下丹田。

(3)会阴内吸的同时,微微用意提肛、提尾闾。

(4)忘却口鼻呼吸,纯任自然。

提示

意念上感觉下丹田与中丹田相连相系,内想下丹田的一缩一伸,内视下丹田的一提一放,内听下丹田的一纳一吐。久之,逐渐体验下丹田的跳动伸缩、热胀充实,体验“膀胱如汤煮”、先天元精化气上行、阳气升腾的内景。

作用

(1)主炼先天元精,同时使交感之精自不泄露,培养先天混元气。

(2)产生更多的精液,且常有阳举现象,这是“活子时生阳”的反应,有利于炼精化气。

(3)有助于接通任督两脉(会阴是任督两脉交会之处)。

(4)培养太极十三势的棚劲、按劲、中定劲和混元劲。

三元合一:三元吐纳功依次修炼完毕,最后都要回到中丹田,上丹田的先天元神向中丹田收,下丹田的先天元精也向中丹田收,如此三元合一,混融相抱,静守片刻,收功结束。

三、三丹采气功

三丹采气功是修炼天地人三才合一,采收天地混元气,培养先天混元气的功法。三丹采气功按上丹、中丹、下丹采气修炼。

1.上丹采气功

动作

(1)提手上采:自无极始,两手缓缓自体侧分开向前上方搂采。

(2败手下按:上动不停,两手缓缓向里收回,经脸前、胸前下按至腹前,然后放松(图13~图15)。如此反复采收9次。

意念

(1)采气收气:眼神心意领两手采收天地混元之气。

(2)降气归丹:由祖窍上丹田进入体内,下降归人中丹田。

要点

(1)采收时,眼神心意与两手配合一致,由远而近地边采边收,源源不断地进人中丹田。

(2)采气收降至中丹田后,略停一下,此为气伏丹田,然后放松,再做下一个采收。

(3)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提示

意想天地混元之气由祖窍上丹田进入体内,与先天元神一起收降归人中丹田,与先天混元气混融相抱,神气相合,天人合一,浑然一气。由上丹田降归到中丹田的过程中,要意想气的下行,意视气的下行,意听气的下行,这叫神气有

意下降,精气自然上升。

作用

(1)培养和充实丹田混元气。

(2)加强吐故纳新,增多血液中的氧气,提高蓄氧能力,调动肺泡,增强肺活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脏腑功能。

(3)兼有炼神之功,通任之功。

(4)培养太极十三势的采劲、按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2.中丹采气功

动作

(1)两手前采:两手自体侧分开缓缓向前采收。

(2)合手回收:上动不停,两手缓缓向腹前收回。稍停放松(图16~图19)。如此反复采放9次。

意念

(1)采气收气:眼神心意领两手采收天地混元之气。

(2)拢气归丹:由肚脐直接归人中丹田内。

要点

(1)采收时,眼神心意与两手配合一致,由远而近,由外而内地边采边收,绵绵不断地进人中丹田。

(2)收归到中丹田后,同样略停一下,气伏丹田,然后放松,接做下一个采收。

(3)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提示意念上要将天地混元气全部采收归人中丹田内。丹田犹如蓄水池一般,只蓄不泄,这叫“蓄丹田”。天地混元气与丹田混元气混融相抱,浑然一气。

作用

(1)培养和充实丹田混元气。

(2)丹田的收放带动了腹部鼓荡运动,使隔肌的升降幅度增大,使腹肌的伸缩强度增大,增加对肠胃按摩,加强消化器官的活动,促进肠胃蠕动,增加了胆、胰、胃与肠的分泌液,增加了消化能力和吸收营养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排泄、排浊能力。

(3)培养太极十三势的采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八、单腿提降功单腿提降功是修炼单腿轮换提气降气通经络的功法。

[动作]

外下内上,轮换提降自无极始,两手先顺左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左腿内侧向上提收,然后转顺右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右腿内侧向上提收。如此周而复始,左右腿轮换提降9次(图46~图53)。

[意念]

降气提气,左右循环眼神心意引气由中丹田出发,先顺左腿外侧阳面足三阳经向下缓缓降气,降至左脚心涌泉后,再沿左腿内侧阴面足三阴经缓缓提气上行,经会阴下丹田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由中丹田出发,转顺右腿外侧阳面足三阳经向下缓缓降气,降至右脚心涌泉后,再沿右腿内侧阴面足三阴经缓缓提气上行,经会阴下丹田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行循环降气提气。

[要点]

1.两手向下俯伸时,腿随之下蹲;两手向上提收时,腿身随之升起,同时配合转腰、坐胯。

2.以眼神心意的提气降气为主,两手随意念辅助导引,内外合一,上下相随。

3.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手、腿合,以意行气,以气运腿,沉着、通顺。

4.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提示]

下丹田主练步法。提气时,由会阴下丹田进入中丹田,会阴微微内吸,提肛提尾间。到中丹田后,要稍定一定,以便气伏丹田。降气到脚心涌泉时,应气贯足底。转腰坐胯,踏地踩实,细心体会脚趾自然而然地吸地、抓地、落地生根的内景,细心体会虚腿、三节松断的感觉。上提时,静心体察大地的反作用力与劲起于足的相互关系,静心体察腰隙虚实转换的契机。

[作用]

1.舒通足三阴、三阳经,平和阴阳,健脾胃,平肝气,舒胆,壮肾,增强脏腑机能。

2.可防止或推迟“人老在腿”的情况提早发生。

3.修炼会阴下丹田,有利于接通任督两脉。

4.在虚实转换中,培养太极十三势的中定劲,并使下盘稳固,增强腿力。

九、双腿提降功双腿提降功是修炼双腿同时提气降气通经络的功法。

[动作]

外下内上,同时提降接无极势,两手同时顺两腿外侧向下俯伸,再同时沿两腿内侧向上提收,如此周而复始,外下内上同时提降9次后收功(图54~图57)。

[意念]

降气提气,同时循环眼神心意引气由中丹田出发,同时顺两腿外侧阳面足三阳经缓缓向下降气至两脚心涌泉,再同时沿两腿内侧阴面缓缓向上提气至会阴下丹田,再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降气提气。

[要点] 参见“单腿提降功”。

[提示] 参见“单腿提降功”。

[作用]

参见“单腿提降功”。

十、环形开合功

环形开合功是修炼丹田开合、五心归元的功法。环形开合功分七开下合和下开上合两种练法。此处以上开下合为例。

[动作]

1.马步开立:左脚横开一步成高马步桩,两手交叉合于腹前。

2.环形上开:两手领臂同时向两侧上方弧形上开。

3.环形下合:上动不停,再同时弧形下合。如此反复环形上开下合9次后换方向,再反复环形下开上合9次后收功。上开下合为图58~图60,下开上合为图61,图62。

[意念]

1.开天开丹:以中丹田为中心,眼神心意引气由内而外地向四周散发,意气合一地领两手同时开天,这叫开丹田。

2.合地合丹:意气不停,由外而内地向中丹田聚合,意气合一地领两手同时合地,这叫合丹田。

[要点]

1.环形开合时,胸腹自然随之开合折叠,身形自然随之微微起伏,上下相随,周身一家。

2.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沉着、通顺、和缓、连绵。

3.忘却口鼻呼吸,不要努气用力,不要憋气强为,要顺乎自然。

[提示] 五心归元指头顶心、两脚心、两手心,以中丹田为中心,开时由中丹田从内向外开,丹田混元气散发到肢体五心;合时以中丹田为中心从外向内合,先天混元气由肢体五心归入聚合到中丹田。如此反复地开合出入,散发聚集,越练内气越足,越练内劲越大,开时意想两手开天,合时意想两手合地,这叫开天合地。逐渐形成上天下地人居其问、天地人三才之气合一的混元气圈。

[作用]

1.培养和壮大丹田混元气,运化周身,混元一体。

2.阴阳循环,任督升降,周天运行,百脉沟通,心肾相交。

3.拿住丹田练内功,拿住丹田练开合,有助于行拳走架时,拿住丹田练拳架,拳功合一;有助于推手较技,拿住丹田运刚柔,体用合一。

4.兼练太阳十三势的棚劲、捋劲、采劲、按劲、挤劲和中定劲及混元桩功。

十一、磨盘带脉功

磨盘带脉功是修炼气通带脉转丹田的功法。磨盘带脉功分小磨盘和大磨盘两种练法。

[动作]

1.提手平腰:接上式马步桩,两手屈臂上提,高与腰平。

2.磨盘左转:以腰为轴,以臀为重心,两手自右向左磨盘左转9次后换方向。

3.磨盘右转:再自左向右磨盘右转9次后,再换方向进行大磨盘转圈,同样左转9次,右转9次,练毕收功。小磨盘为图63~图65,大磨盘为图66~图69。

[意念]

1.意守中丹:用三性归一法意守中丹田片刻。

2.左转带脉:以中丹田为中心,以带脉为内圈,以两手为外圈,眼神心意引气领手催腰左转磨盘9次。

3.右转带脉:再反过来,眼神心意引气领手催腰右转磨盘9次。

[要点]

1.要眼神心意合一地催动腰身,带领两手磨盘旋转,逐渐达到意气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合一。

2.磨盘转气要圆活、和缓、流畅。

3.小磨盘与大磨盘只是气圈、形圈的大小区别,先练小磨盘,再练大磨盘,大磨盘的形圈要达到360度圆圈。

4.运气在腰,转气在手,落气在脚,两腰的转换要与虚实的互换、重心的变换协调一致,配合默契。

5.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提示]

反复盘旋运气,逐渐形成带脉的气圈和两手的气圈,并逐渐使这两个气圈与中丹田这个圆心合而为一,混为一圈。进而,混元气圈逐渐扩展到腿胯、胸腹、脊背、肩肘,形成一个以中部为枢纽的整体的混元气圈,达到混元一体的效果。

[作用]

1.气通带脉转丹田,形成磨盘气圈。

2.培养两腰的虚实转换能力,增强腰脊的旋转力度和中气上下贯通的能力。

3.强壮肾气,精气转化。

4.培养太极十三势的捋劲、中定劲和混元桩功。(全文完)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腿部缠丝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腿部缠丝 篇一: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动作要求 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动作要领 1、预备式 松肩、松肘、松胯、松腕,周身自然、内外六合、顶劲要虚翎顶起,腰部放松下塌,命门自然松开,虚心实腹,意沉丹田,3-5分钟 待四肢百骸感到荡然无存,气机移动时再进行起式动作,做起式动作时要注意意气的运行,心意后引时,内气由下丹田述引至后丹田,手随意动,同时后引,心意上棚时内气由命门出发,循体后督脉上行至两肩两肘两腕,然后两腕翎气虚虚上棚,形成棚劲,心意前趋劲惯指稍伸挤成挤劲,心意回引劲力从稍端返回两肘成捋劲;心意下沉内气降至丹田,两手翎气下按而形成按劲。最后心气一松气归丹田。 2、金刚捣碓 做金刚捣碓时要注意要右膝是右手上提自然带上来的,右胯、膝、脚三节要放松松开,若断若连毫无拙力,为松气振脚做好准备,振脚时切不可弩气用力使劲跺踏,不可为最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音,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伤筋,伤肾、伤脑、伤气、伤身,振脚是松气,松劲所至,是身静气俱松的表现,意到

气到,气到劲自然到,集柔而成刚,定式时复归太极原象,心内一片太和, 3、懒扎衣 做懒扎衣动作时要注意胸部的开合折叠,腰、背、臂的引引后撑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还要做好预开先合,合之再合的开合续合式,两臂伸展斜开时,肩、肘、腕要依次伸展节节相开,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要以腰带手,肩、肘、手依次伸展,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 4、六封四闭 两手环环形旋绕时要靠胸部的折叠开合和腰胯的旋拧园转,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气机更流畅,向右下前方斜按时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同时有肩靠、手靠、胯靠、膝靠之意。手到、脚到、身体到,一到全到一气呵成。 5、单鞭 ,做单鞭式时胸部常常兼有棚捋之意,胸腹同时圆转开合折叠,右勾手伸展时形如抽丝,一挥而就,并与左手对拉相开。左手围绕肚脐旋转时是在丹田内转带动下完成的,要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左手开展时,肩、肘、手依次相开,最后意惯指稍,整体个动作意气神形要浑然一体。 6、白鹤晾翅 白鹤晾翅上合下开时,左手护胸护脸,右手护腹护裆,上下护住中线,左右两肘护两肋,这是对己言,左手暗藏催心掌,配

陈瑜先生传授太极拳内功心法

陈瑜先生传授陈氏太极拳内功心法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

太极拳内功精要

太极拳内功精要 我们要知道,一个裆是二个胯的组合,当我们在走架、推手时,两个胯的左旋右转,它的运作不完全相同,一个虚胯则另一个是实胯,一个是上提转则另一个是下落旋。例如金刚的最后一个动作,在捣捶时它是前后上下的旋转,也是由裆胯的组合来完成。所以两个胯并非是同一个方向运作的,整个裆胯的运作,以及配合技击的打法,千变万化,我们把它叫作变裆。 裆胯是太极拳的天机。所谓“天机”者,玄机关窍之意,凡动作变化全凭于此。不得此中奥秘,难以练成太极功夫。所以学练赵堡太极拳主要练的是运裆。“裆”是天机玄窍,没有裆的运作,就不存在赵堡太极拳,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 裆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何运作,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以前老师用木偶戏的表演技巧来比喻太极拳裆胯的作用。木偶戏是用手来表演的,离开了手,就不存在戏文了。我想这样形象化的解释颇为得当,余练功几十年深感“以裆代手”的重要性。

练赵堡太极拳如何“运裆”不可不知太极拳高手郑悟清老师,他之运裆极为精微,虽有若无,显于见微。为什么说“虽有若无”为之佳者?大凡功夫高者深者,其走圈亦小,不显于形,所以若有若无,使对方不知其深浅,未能知其变化,深藏不露,适于灵变。否则的话,也容易给对方看出破绽,泄于活机,亦非高人之所为也。 裆即由两个胯组成,在一个中心两个不固定的位置上旋转,既有重心,而不知其重心何在,这是一个太极图的摆轮,是太极拳运作源泉,是阴阳变化之枢纽,动静开合,虚实变幻之裆机。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两脚有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手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忽阴或阳、亦阳亦阴,这是阴阳消长重心虚实变换之关键。 “以裆代手”,“以身领手”是赵堡太极拳由裆胯带动手和全身动作,继之由裆胯来带动腹式呼吸,带动丹田运转,所谓“腹中有轮,旋转如规”。使之“聚而鼓荡,状若璇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要点提示 一、无极起式 无极式站立时,要松肩,松肘,松胯,松腕,周身自然,内外六和. 顶劲要虚虚领起,腰部放松下塌,命门自然松开,虚心实腹,意沉丹田. 如此三至五分钟,待四肢百骸感到蘯然无存,气息移动时,再练习起势动作. 做起势动作时,要注意意气的运行.心意后引时,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手随意动,同时后引. 心意上堋时,内气由命门出发,循体后督脉上行,至两肩,两肘,两腕.然后两腕领气虚虚上堋,形成堋劲. 心意前驱,气贯指梢伸挤,而成挤劲; 心意回引,气从梢端返回两肘,形成捋劲; 心意下沉,内气降至丹田,两手领气下按,而形成按劲. 最后心气一松,气归丹田. 预备式要求无极站桩,意守丹田,太极起式,要求圆活流畅.所画之圈要大一点,要有深拔之意, 以后的动作都要求如此,要掌握阴阳的对称,统一和互为转换.由下向上堋,有上必有下;由后向前挤,有前必有后;由前向后捋,有后必有前;由上向下按,有下必有上., 二、金刚捣碓 做金刚捣碓时,要注意右膝是由右拳上提自然带上来的,右胯,膝,脚三节要放松松开,若断若连,毫无拙力,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 震脚时切不可努气用力,使劲跺它,不可为追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

音,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伤筋,伤肾,伤脑,伤气,伤身. 震脚是松气,松劲所致,是身心俱松的表现,意到气到,气到劲自然到,积柔而成刚. 定势时腹归太极元相,心内一片太和. 本式的折叠右转,回捋水平圈实,与步伐调整要协调一致,圆活流畅,同时完成. 腿手分家, 应匀速对称, 配合得当. 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相差半步左右,以保持稳定脚. 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应同时完成,拳到,脚到,身到.右脚屈膝上提,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右脚震落是松气,松腿,自由下落,不可跺脚,以防自伤. 无论是提脚还是震脚,右腿,胯,足,三节要放松,若断若连,以后动作均如此. 三、揽扎衣 做揽扎衣动作时,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腰,背,臂的迎引后撑,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还要做好欲开先合,合之再合的续合式. 两臂伸展斜开时,肩,肘,腕应依次伸展,节节相开.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要以腰带手,肩,肘,手依次伸展,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 本式的提腿,开手和缠腿合手,上肢与下肢运动,应协调一致,相反相成,同时完成. 右转平开前,右手有一欲右先左的逆缠翻掌折叠小圈,定势时手不能出圈,即手不能开过右腿,并保持周身的圆浑. 四. 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要靠胸腹折叠开合,和腰胯的旋拧圆转,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气息更流畅. 向右下前方斜按时,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同时有肩靠,手靠,胯靠,膝靠之意,手到脚到身体到,意到拳到,一气呵成.

李经梧太极内功的修为方法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李经梧太极内功的修为方法 内功是太极拳技的核心,它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拳艺水平,增加技击力度,亦可强化人体抗御外力的能力。这诸多功能均来自于“内气”锻炼,以及“气动”与“体动”的完美结合,而内功的独立修为则是前提。 大多数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其实,这就是内功训练的总体内容和行拳要求。所谓“以心行气”就是指用意识引导内气,并按人的意志循经运行;所谓“以气运身”就是把内气运送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几个部位去,产生所需要的“内劲”,进而提高拳技。这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修为目的:一是需要“意识”能动地参与,并作为内气的向导;二是需要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呼气时掤腹)作为引子启动内气运动;三是要练就的功夫是“内气”的细、慢、深、匀地运行和有秩序地开合。其具体的训练内容、技理和程序,可做如下表述: 一、以心行气,自然循经 这里所说的自然循经,并不是按着经气在经脉中的自然流注规律,周而复始地进行气血流注循环,而是按着十二正经的走向循经。即按《灵枢·逆顺肥瘦篇》记载的“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的规律循经。 自然循经的方法是:首先,要在身静、心静的基础上,把意念放至两脚底部,内观隐白、大敦、涌泉穴,然后由意念引领,由上述三穴吸气上行,过内踝,沿腿内侧(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上行,连属脾、肝、肾,上行之内气聚于膻中穴与手之三阴经交接,此吸毕。手三阴之气由肺、心包、心呼出,出腋下,沿臂内侧(手太阴、厥阴、少阴经)前行直达少商、中冲、少泽穴,此呼毕。经气交接于商阳、关冲、少冲穴,沿手臂外侧(手阳明、少阳、太阳经)上行,连属大肠、三焦、小肠。上行经气过肩胛,达头面,内气聚于百会穴,与足三阳经交接,此吸毕。经气

太极内功的修练及其方法

太极内功的修练及其方法——太极基本功之一 王培昌 (此文发表于2002年6月《哈尔滨都市资讯报》) 凡是太极拳爱好者均知道,太极拳是我国著名的内家拳术。是内外兼修、身心并练的拳种。对内家拳而言,应以练意、练气为主。正如拳论所云:“意气君来骨肉臣”。但如今大多数练习者,在练拳前做准备动作时,大多压压腿,弯弯腰,活动四肢。很少有人站站桩,练练气,做一些呼吸运动让自己身心静下来,使身心放松,气息平和,丢掉杂念,进入拳境,一心一意地练拳。 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一开头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那就是说,练太极拳之前应练练无极桩功。动为太极,静为无极。太极应从无极开始,练太极一辈子不练无极功,一辈子得不到内气,更出不来内劲,更谈不到内功。古人云:“拳无功,一场空。” 古人练拳,先从无极开始,学练太极桩功,一个桩功,一个桩功练下去,一般花费一年半载,等腿上有了功夫,气能松沉下去,有了一定基础再学练太极拳架。当然,这样练习需花费好多时间,而且练起来比较苦。这种方法的练习不一定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是相当宝贵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不能把古时候的练功方法套用到现代社会,练功的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简、快、

好、省的原则。本人根据古人常练的桩功,组合成一套动静相兼的功法称为太极六部功法和太极内功功法,献给大家。供太极拳爱好者再练拳之前作舒筋拔骨,调和气息,使练功者很快进入到练拳的意境中去。 现将功法的名称及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一)功法名称: 1、三线放松功 2、太极升降功 3、太极浑元功 4、下肢导引功 5、左右琵琶功 6、收势还原功 (以上简称太极六部功法) 7、捧气灌顶式 8、前起侧捧气式 9、侧起前捧气式 10、侧前起捧气式

冯志强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谱

冯志强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谱 一、无极起式 练拳须从无极始 掤挤捋按须认真 掤,意在腕背 挤,意在指尖 捋,意在掌心 按,意在掌根 二、金刚捣捶 正面立圆顺时圈平圆左弧腰左旋平圆右弧摆右脚双掌右捋铲左脚左手反撩上右步弓步右手出勾拳右侧立圆反背拳 三、懒扎衣 正面立圆顺时圈右拉左采如拔剑双臂左合如十字平开双掌提右腿双臂再合落右足右臂向右托左臂沉肘坐腕立右掌左掌按摩到丹田 四、六封四闭 两掌顺时转小圈掌背连根向右挤正面立圆顺时圈左刁右托再合腕两掌松落腰转左两掌画弧到耳侧左足内收虚点地两掌下压如拔胡 五、单鞭 右合左开运两掌双掌大圆对开合右手出钩左仰掌起左足钩收落铲左手荡开右脚叩左手顺时转丹田左开单鞭弓马步 六、白鹤亮翅 双手下松左膝侧双掌顺时一大圈双掌平胸向右捋顺时小圈左足收上

动不停左足摆左掤右捋上右足交叉顺时混元圈双臂合十右足铲重心前移亮右翅 七、斜行拗步 右掌化弧落中线重心後移右脚摆重心前移左手扬左脚钩铲撑两掌重心左移收右脚搂膝拗步左手钩右掌平圆反时圈面向中央背撑圆 八、提收 右足上步虚点地双手松落两胯侧右足後撤一大步左足拖回虚点地两手大圆落腹前双掌提升右肩前按掌提腿右脚立虚领顶劲命门撑 九、前蹚拗步 落脚左掤右掌挤右合左开左脚摆右掌左捋扣左腕右腿里合落地铲双手反时正立圆右掌向右平拉开马步坐腕沉两肘 十、掩手肱捶 双臂合十左旋腰右领左随右旋腰左领右随左旋腰 震脚开步松两掌左盖右炮反背捶磨盘穿掌反时展 先合後开八字手左掩右冲发寸劲右把左扣提右膝 十一、披身捶 左侧小合混元圈右掌顺时扫大圆双掌松落如无极阴掌前掤阳掌落平弧合十右在上两掌侧开提右腿右足开步再合十平圆反时抓一把左拳右探眼朝上右拳吊摆沿走前右挂左拦要蓄劲左挂右拦意为先 十二、背折靠 右拳松落反时圈右拳左领腰转左左拳下撑大腿根右臂逆缠腰转右 十三、青龙出水

怎样修炼太极拳内功

怎样修炼太极内功 朱定友 朱老师好!拜读老师文章收益太多太多……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湖南怀化的,十年前因身体不好从李德应网上学习简化太极拳,那时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动作比划。直到2013年才闻到了一点头绪,才晓得太极拳是内家拳,讲的是内劲,用意不用力。但要练到位很不容易。望多老师指教! 谢谢!认识你真好!内家拳讲究的就是培养丹田内气,只要把丹田内气培足,一切太极功夫自然就会了。给我练习多年的体会,要培养丹田内气感觉就是要在揉丹田上下功夫,这样练习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上,就加上了我们的呼吸,意念,动作,紧密的集中在丹田上,只要坚持练习一个月之后,自然就找到了内气的源头活水了。我的方法是食指,中指按着小腹丹田穴,也就是肚泉眼下一寸的区域,揉到了忘我,静到十分,自然而就生出丹田内气来了。 这就是因为我们揉丹田产生了热量,发生了许多变化。如果我们走到自然中就有新的启示,一年四季的变化就是一个温差变化。我们要顺应天理来培养我们的丹田内气,在春夏季节是最好培养丹田内气的,因为气候的暖和利于培养丹田内气的,只要我们每天坚持练习,丹田内气自然上身。 与我们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们在揉丹

田时,就养成了呼吸,意念,动作紧密配合,把注意力集中到揉字上了。揉出丹田气时,我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在气的变化上了,由于气血的运行,造成了身体的变化,引起了丹田内气的轰鸣声,这犹如春雷呼唤大地一样,万物自然复苏,这一声唤醒了我们体内沉睡的许多细胞,它们在意念的指导下,自觉的参与来运动。我们练习太极拳时,就是要用意不用力,这个意就是我们练习时身体上出现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练习时,手掌上出现了热感,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掌上的变化,它会由一点带动全身的变化,这就是老子祖师爷讲的道由无生一,顺着感觉走,自然就生出来二,二自然就演变出阴阳,由于有了阴阳二气的变化自然就演变出万物来了。 我们练习太极拳不要一辈子只练习他人的太极拳啊!从模仿到修炼属于自己的太极拳,只要我们跟自己的感觉走,也就是练习太极拳时出现的阴阳之气的变化,由少到多,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太极拳。这就像鞋子穿在脚上,只有脚才知道合不合适。每次练习太极拳时都要收功,练习完了都要揉丹田处引气归元,揉动丹田49次,然后自由散步。平时养成站,坐,卧,行不离这个,就是要用意轻轻守候丹田处。目的就是培养丹田内气。 总之,我们修炼太极拳只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来研究,就是太极拳的内气变化来入手学习,自然就有许多新的发现,我喜欢练习太极拳的单招,像太极云手,因为每天修炼了上千次,自己的呼吸,意念,动作自然就揉进了在一起,身体上就发生了

陈氏太极拳内功心法整理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像张三丰祖师名垂千古,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手、贤哲们编创,把太极阴阳学说全面地结合于人身、肢体的运动。太极拳内劲在内不在外,它是在长期通过意识统率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项训练,即在技击攻防意识的指挥下,配合呼吸,全身做各种调和有序动作,动作曲伸有一定方向和作用点、线,在不同情况下,能快能慢,空间路线可长可短(通常是走圆弧形),动作幅度可大可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整劲骤发。这种可刚可柔的太极内劲,练时运劲柔和,而发落到点则刚强。因此,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内劲质量的刚,不是硬、蛮、呆的无变化的拙力之刚,是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拳经》曰:“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此“刚”是随机随势迅速地将隐蓄于体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在刹那间迅如奔雷地爆发出来,这种力不是发后断劲的,而是变柔和之力继续运动。太极拳的这种内劲是在内力松柔的基础上,经过有规律的长期训练获得。当具有了一定的刚力基础,再把内劲功力过渡到动作自然、轻松的技巧之中。长时间的习练柔化运动,久而久之便练得棚劲弹力随心用,胸腰叠化随气行。我们再看看武术的一般劲力。它也是通过肢体的运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力。这种力量也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有序化的配合而产生的。意识支配是指神经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

很经典的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击窍要 赵建宇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三)练习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二、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三、基本缠丝功法歌 第二章:太极拳法 第三章:例举技法 第四章:推荐太极拳理论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汇总起来分三个方面: 1、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太极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意识体操,但它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先有意识(主要是练意识),后有动作,用意识去指挥动作的运动,这里面处处富含哲理,妙趣横生;太极拳是拳术、也是艺术,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全面增强体质。通过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全面提升体质,因为太极拳的要求是由里到外,一动全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节节贯串,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内劲一动,外形随之而动,而且要符合阴阳平衡的哲理,从而调动了身体所有机能参与锻炼;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有病的起到了治疗作用,无病的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肥胖的可以减少脂肪;瘦弱的可以使体格、肌肉健壮;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性能;提高关节的活动性能和韧带的延展性;增强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尤其是抗感冒等抵抗力的提高尤为明显。(请参阅我的“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一文) 3、武术技击作用更巧妙。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物来顺应,沾着不离,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都是让身体的机能达到空松圆活,化僵为柔,达到积柔成刚的目的。人在婴儿时期肢体是柔软的,但没有搏斗、生产能力。当人们有了生产、搏斗等生存能力后,肢体、劲力又变得僵硬,随着岁月的增长,

陈氏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各式口令

陈氏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各式口令 1、无极起式 吸气、放松、棚、挤、放松、缓手、捋、缓手、按、放松 2、金刚捣碓 正向混元圈左右左、放松、左捋、右捋、勾擦脚、放松、再捋、转身分掌上步勾拳、放松、反背锤、反背掌、提膝砸拳落脚、放松 3、懒扎衣 武松脱铐、金丝抹眉、缓手、合十字手、分掌顶膝、插掌后插脚、拦腰掌、放松 4、六封四闭 丹田内转、挤手、放松、缓手、捋手、放松、再缓手、双按掌、放松5、单鞭 刁拦手、打肘、勾子手、勾擦脚、丹田内转、横击掌、立掌坐腕、放松 6、白鹤亮翅 正向圈、右捋、放松、转身收脚上步、前肩靠、分手、上步背肩靠、放松

7、斜行拗步 提膝、落步推掌、放松、右搂掌左搂掌、前插掌、缓手、横击掌、放松 8、提收 退步、提收、放松 9、前蹚拗步 上步前挤手、拦手、里合腿、擒拿手、扑面掌、放松 10、掩手肱锤 左捋手、右拳、转身、缠丝手、反背锤、盘肘、八字手、提拳下落分开、掩手肱锤、放松 11、披身锤 倒拔垂杨、放松、横摆掌并步、上步撩阴掌、开立步、放松、缓手、分开、合十字手、上开下合、下开上合、五花手、斜冲拳、放松、披身锤右左右 12、背折靠 背折靠、放松 13、青龙出水

左披身锤、右摆拳、指裆锤、放松 14、双推手 丹田内转、挤手、转身缓手、上步双推掌、放松 15、三换掌 三换掌一二三、放松、肘底锤 16、倒卷肱 倒卷肱一二三、放松 17、退步压肘 一二三四、左退步压肘、盘肘、转身、右退步压肘、放松 18、中盘 缓手、上步斩(切)腕、太极圈、中盘 19、闪通背 太极圈、合(收)脚、前肩靠、拦掌、放松、上步拦掌戳喉、放松、拌摔(勾脚摔)、转身、退步闪通背 20、击地锤 掩肘并步冲拳、放松、右搂左搂、上步、击地锤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多媒体光盘内容简介 自《杨氏太极拳术述真》一书出版后,读者渴望进一步了解和探求源远流长的传统太极拳技术精华及其所独具的文化底蕴与技艺魅力,为此,我们特请原作者编撰传统太极拳高级功法《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以多媒体的独特表现形式全面披露杨式太极拳神意气的奥秘,以示探研、求实者. 自先师讲授的《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面世后,余陆续收到海内外读者的大量来函,各省市太极拳爱好者不断登门造访,海外人士也陆续来京质疑问难。朋友们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探索这一门太极拳技艺,纷纷建议余编写一本适合中级进展阶段修练太极拳的内容、方法和纲要的书藉,并录制影带。为了满足同好需求,余不揆庸昧,在先师所传技艺的基础上,融合自身数十年学习、探索太极拳艺之所得,本着知无不言,言必由衷的精神编写了《杨式太极拳术述真》,该书的技艺构架分内功理法、拳架详述、拆架拆手、太极功法和内功劲法五部分组成。内容为太极拳中级进展阶段分层递进的功法阶梯。现该书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杨式太极拳的修炼夙以神意气为主旨,重意不重形,鉴于图书文字表达方式所限很难将神意气的运行轨迹、节奏和方式阐述清楚,为了更真实直观地反应传统太极拳的技艺精髓和修炼途径,余与北京乐明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制成电脑与VCD共用的多媒体光盘《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光盘在收录本人全套动作的基础上插配了大量神意气动画,以求全面演示出杨健侯前辈太极拳高层次内功神意气的运用方法。另附神意气拳法注释一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太极拳深邃玄奥之内涵,揭示太极拳运动的根本规律,帮助学练者洞明太极拳神意气的奥秘,得到养生之术与技击内功。 余自列汪师门墙后,近二十年来对拳艺极虑求精,搜寻探索刻意求进,但仅是些粗浅体会,在众同学和广大爱好者的恳求下,于年近耄耋之期,不顾老眼昏花,勉力提笔写作并录制示范。力求去伪存真、汰繁去滥、规导正途,树习拳之楷模,以不负承师门拳艺使命之重任。不敢存丝毫偏私隐晦,惟恐愧对先师,被视为欺世盗名。愿与各界酷爱此道者共同探求太极拳艺之真谛。余学浅才疏,难免挂一漏万,讹误纰缪之处,诚请方家鉴审,不吝赐教是幸。 作者白魏树人 跋 学拳如修佛,缘与不缘总是与福分息息相关。人与人间微妙的感觉亦是那么错综复杂,愈想单纯愈趋繁琐。处在瞬息万变的今天,真想象那些境臻圆熟、一心向佛、别无所求,终日一食足以果腹充饥的苦行僧,心能静如止水、空灵无物;练拳若能至此,则无我无为。 长久以来对太极拳技艺都处于摸索阶段的我,自拜魏师后六年间,蒙魏师不弃、厚爱有加,除对拳艺毫无隐藏的倾囊相授外,对为人处事的教诲更是时时叮咛,使我在太极拳的成就日就月将。怹是个好师父、是个好长辈,从不训斥或指责别人,教拳更是认真严谨,每招每式总是不厌

内功修炼的几个难关

内功修炼的几个难关 太极内功六步功法_太极拳tianzhe 太极内功六步功法_太极拳2010-01-10 14:01.太极内功六步功法(上):太极内功六步功法(下): 略论中华浑圆功夫之修炼周珏 略论中华浑圆功夫之修炼2006-11-28 09:40.孙绪祥浑圆功夫它提出练功中以麻、热、胀为本功法的核心,它的功理。浑圆功夫是以气功入门,深入到内功的修炼,这涉及到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谈到内功的修炼。2、明师首先要明白修炼中的功理、功法是不是科学的、武德是否高尚。它是入门的功夫,也是出成绩的功夫。二、修炼浑圆功夫所蓄积的能量如何适用于搏击需要把蓄积的 能量通过试力深知大小。 【论坛整理】宗师之师---《绝世神功是...醉卧青云 前边每一种功法都在过去都是千金不换。不你所认为心意的几种丹田练法。通臂拳的血通功法正是练身体质量密度的上乘内功。现在车星辰就把这两种内功练法当做宝贝!姬夫子当时创没创心意实难说!呵呵,心意是内家鼻祖之说不成立!有了翻浪劲并不代表精通了心意拳。心意就是采用的猛火练

钢法!但要说没桩功练习,也不尽然,戴氏心意最重要的入门功夫就是蹲猴猴(毛猴桩)。你要以为掌握它就通心意拳就太儿戏了。 内功秘功二法木沐的世界 内功秘功二法内功秘功二法。3、收功:口呼浊气,拍打小腹9次即可。此即古人所谓"一兜一擦,左右换手,九九之数,真阳不走"的神奇功法,号称"铁档功"。 談太極拳的懂勁楊慶豐天地虚怀 从修炼的程序上,可以简要地把太极拳的体练阶段概括为:学盘架子———练拳不用力(动功)———内功修炼(静功)———带功练拳(拳功合一———太极拳功法)。在有一定的太极拳基础,能够按照太极拳基本要领自行熟练盘架子后,行拳不用力即是太极拳修炼的第一要诀!将内功运用于运动的拳法之中,由内及外,拳功合一,这即是太极拳功法,也是太极拳区别于中低阶段外家拳的重要标志,到这时才可以说会练太极拳了! 王安平老师浑圆桩功心法残心书魂 王安平老师浑圆桩功心法桩功心法。简单地讲心法就是思想方法,是通向心灵的方法,心法可分内心法和外心法两个方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修炼内功,温养“精、气、神”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修炼内功,温养“精、气、神” 打太极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但是要打好太极你还要学着点。 修炼内功就是涵养“精、气、神” 太极拳的内功,实际就是武术的“精、气,神”。从传统医学来讲,“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除了培养”精,气、神”外,练习太极拳还要练胆,要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当然,如果为了健身练习太极拳,那么只培养“精、气、神”就可以了。 练习太极拳时,如何培养自己的”精、气、神”呢? 王宗岳、武禹襄等老前辈们的拳论对此论述得非常清楚。总结这些历代太极拳大师们的论述,结合自己的练拳经验,我认为练习太极拳修炼内功,大体上要做到以下五点。 大师经验之谈!五点要素炼内功 第一要素:心静 不胡思乱想,武禹襄说:“身虽动,心贵静。”李亦畲的《五字诀》中首先要求的就是“心静”,所谓“心不静,意不专”。心静以后,神意才能专注,练拳才能从容不迫,体态自然。 第二要素:意专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用意就是用心的意思。《十三势歌诀》说:“式式存心揆用意”,也是意专的意思。只有心静、意专,练拳时才能精力集中,目的明确。 第三要素:神舒 精神要舒展、舒畅。武禹襄说:“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就是讲精神要集中,外表要平静,不能剑拔弩张。这也就是要求蓄神——把精神涵养好。练拳时既不能精神涣散,也不能精神过于紧张,以至于到剑拔弩张的程度。所以,要神舒体静,神意舒展,也就是精神集,同时神气又要舒展舒适。 第四要素:气畅 呼吸要舒畅。太极拳要求养气,所谓“气以直养而无害”。练拳要”以气运身,务令顺遂”;“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这里的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中医讲的内气。 内气运行要顺遂流畅,发于丹田,达于四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身体舒畅,呼吸细长慢匀,同时还要腹部放松,气沉丹田。所以歌诀说:“腹内松静气腾然”。这是锻炼内功的法门。按照中医学讲,人体一呼一吸,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这样,就会产生内气。所以腹部松静后,在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时,在丹田就会产生“气腾然”的感觉。因此,练太极拳一定要气沉丹田,这样才能做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气腾然”后,就会产生气运周身的感觉。第五要素:形顺 练拳时,动作外形要柔顺,身法要合度。 在练习太极拳时,做到上述五点,才能达到太极拳的内外相合的要求,这也是内功锻炼的方法。拳谚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就是说,不仅形体、肌肉、筋骨要得到锻炼,内在的“精、气、神”也要得到了锻炼,这样内外相结合,自然对养生健身有好处,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 此外,在平时练拳和生活当中还要注意到两点: 1、胸脊并重:胸是指胸膛,脊是指脊背。 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在脊柱上悬挂着的,脊柱也是督脉行经的通道。所以,对脊柱的锻炼也有助于内功的修炼。对胸脊的锻炼就是要求练太极拳时,脊柱要正,即立身中正,要在腰脊的旋转带动下,运动四肢。武禹襄的故居有一副对联:“立定脚跟树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这不仅是对太极拳的要求,也是对做人的要求。这个对联对练拳和修炼内功是很有好处的。 2、做到心肾相交,意守丹田 人在呼吸时,心和肾自然融合相交,这样水火相济,对养生很有好处。这就要求我们在练拳

冯志强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谱(整理大字版)

志强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谱(整理大字版) 一、无极起式 练拳须从无极始 掤挤捋按须认真 掤,意在腕背 挤,意在指尖 捋,意在掌心 按,意在掌根 二、金刚捣捶 正面立圆顺时圈平圆左弧腰左旋平圆右弧摆右脚双掌右捋铲左脚左手反撩上右步弓步右手出勾拳右侧立圆反背拳

三、懒扎衣 正面立圆顺时圈右拉左采如拔剑双臂左合如十字平开双掌提右腿双臂再合落右足右臂向右托左臂沉肘坐腕立右掌左掌按摩到丹田四、六封四闭 两掌顺时转小圈掌背连根向右挤正面立圆顺时圈左刁右托再合腕两掌松落腰转左两掌画弧到耳侧左足收虚点地两掌下压如拔胡五、单鞭 右合左开运两掌双掌大圆对开合右手出钩左仰掌起左足钩收落铲左手荡开右脚叩左手顺时转丹田左开单鞭弓马步 六、白鹤亮翅 双手下松左膝侧双掌顺时一大圈双掌平胸向右捋顺时小圈左足收

上动不停左足摆左掤右捋上右足交叉顺时混元圈双臂合十右足铲重心前移亮右翅 七、斜行拗步 右掌化弧落中线重心後移右脚摆重心前移左手扬左脚钩铲撑两掌重心左移收右脚搂膝拗步左手钩右掌平圆反时圈面向中央背撑圆八、提收 右足上步虚点地双手松落两胯侧右足後撤一大步左足拖回虚点地两手大圆落腹前双掌提升右肩前按掌提腿右脚立虚领顶劲命门撑 九、前蹚拗步 落脚左掤右掌挤右合左开左脚摆右掌左捋扣左腕右腿里合落地铲双手反时正立圆右掌向右平拉开马步坐腕沉两肘

十、掩手肱捶 双臂合十左旋腰右领左随右旋腰左领右随左旋腰 震脚开步松两掌左盖右炮反背捶磨盘穿掌反时展 先合後开八字手左掩右冲发寸劲右把左扣提右膝 十一、披身捶 左侧小合混元圈右掌顺时扫大圆双掌松落如无极阴掌前掤阳掌落平弧合十右在上两掌侧开提右腿右足开步再合十平圆反时抓一把左拳右探眼朝上右拳吊摆沿走前右挂左拦要蓄劲左挂右拦意为先 十二、背折靠 右拳松落反时圈右拳左领腰转左左拳下撑大腿根右臂逆缠腰转右 十三、青龙出水 右掌松落顺时圈右挂左拦似从前左挂右拦拳反背左手撩指右拳落右拳吊摆左手回 十四、双推手 右拳变掌顺时圈左掌丹田转小圆右足叩随腰转左足微收双掌捋双掌松落左足摆双掌左捋上右足双掌合十再松落大圆合劲左肩前右足前跨一大步左足拖步双掌推势如推倒万重山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内功三步法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内功三步法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内功三步法 2008-06-05 14:36:18| 分类:佛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杨氏内功太极拳的三步功法--李和生 杨式内功太极拳的“三步功法” 从字面上看,太极拳前加上“内功”二字,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太极拳(包括吴、武、孙、陈在内)均属于内家大家拳。不言而喻。内家拳是以练内功为主的拳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内功”呢?对此,我在“太极松功”里已有所论及。这里可简要说之。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十年来,特别是从以门派为核心的民间组织向“官办”转化以后,从形式上太极拳的影响确实很“热”,然而在“内功”作修上都不如从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长此以往会使太极拳走向异化,失去其“国粹”、“瑰宝”的地位。故而,我在传播杨式老六路时,突出强调内功训练。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一是何为内功?内功包括哪些内容?内功包括哪些内容?二是杨式太极拳为何强调内功训练?三是如何练好内功?四是内功在养生和推手中的作用。 一、何为内功?内功修练包括哪些内容?内功是相对于外家拳以练筋、骨、皮为主要标志的腿脚功夫而言的。太极拳所强调的是内功,是通过特殊的训练使神、意、气三者相互化合,形成一种气势,即内功或称之内劲。 在内功或内劲的理解上,要排险三种误解:其一、不能把人身“三宝”精、气、神或者称之为神、意、气的有机化合,看成是三种物质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质的飞跃,有机化合,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能量流。也可以把它说成是生物电场;;其二、不能认为三者的最终结合落实在力上,这容易形成拙力;其三、更不能把内功训练的结果看成是对肌肉弹力训练形成的腿脚功夫,那样会失去太极拳的真谛,发挥不了内功的作用,最终落入旁门。 太极内功在修练过程中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练内功首先要懂理知法。太极拳近于道,游于艺它取“易经”之理,名曰“太极”,又循阴阳之道、易变、变易之义为行功走架之法则。太极拳是道家拳,并融儒、释思想为一炉。所以太极之理能圆融万事万物。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太极拳经典拳谱更是字字诛玑,句句拳决。是太极内功修练的灵魂,指导思想。 (二)、放松是修练内功的基础,是太极拳行功走架的基本要求。“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末事耳!”对此,在”太极松功”一章里,已作详细论述。 (三)、依据道家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三步功法,太极拳也分三步功法即:“以身变手”、“以气变手”、“以意变手”。 二、杨式太极拳为何强调内功训练 关于杨式太极拳为什么要强调内功训练的理由方面,我们在前边其它各章中,已经有所论述。特别是在“太极松功”一章里,围绕要不要松,怎样放松的问题上都和修练内功有密的联系。 首先,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必须以内功修练为宗旨。从神、意、气的有机结合上下功夫,不能走练腿脚功夫的外家拳路。

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等招式都是需要太极拳内功转化的,所以练好太极拳内功对于太极拳的练习至关重要。下面是对于的叙述,领架与运裆是太极拳内功的主要手法。下面跟着我来了解一下吧。 练习太极内功的两大方法 一、领架 太极拳内功之修炼法,这对我们练太极拳者都十分重要。究竟太极拳功夫有多高,有多深,如何修炼,谁都讲不清楚。对这种博大精深的学问,数百年来,既困惑,又有人追求,因为这个题目太大了。有人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其实“十年”并不算太长,如果没有掌握太极拳的正确修炼方法,就算是练几十年也出不了门。我想关键是方法,所谓“引门入路须口授,功夫无息发自修”。这两句名言,道出了练功的要旨。 有人说古人功夫好,近人理论好。其言确实。自杨家的杨露禅,人称杨无敌,驰骋天下无敌手。吴式的吴全佑、吴鑑泉,武式之武禹襄、李亦畲武功独厚。赵堡传人张彦,独闯少林寺,三进三出无人能挡,人称“神手张彦”,并非虚言。古代太极拳各家都有过硬的功夫,在各家各派的传人中颇有轶闻详述,这里不赘。这些功夫皆来自真传和苦练,没有什么捷

径。 首先要有正确的练法,也就是引路入门的口授方法。 所谓“领架”即是学练老师的架子,领悟架式的真蒂。架子正确与否关系到太极拳的质量。如不得太极拳之神形,则练一辈子也是茫然,不成大器。当然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还是可以的,这叫普及太极拳。若想精其技,趋大成者,非得老师拳架之神形不可。性能形动而神静,意会而势灵。练太极拳练的就是神、气、形三者,三者为太极拳之含金量。“神者能轻灵,气者有刚柔,形者可纵横。”登此门堂者,方许为初成。所以学练老师的架子,这只是迈出第一步,如何走架运作,这里不妨作一些比喻。 我们要知道,一个裆是二个胯的组合,当我们在走架、推手时,两个胯的左旋右转,它的运作不完全相同,一个虚胯则另一个是实胯,一个是上提转则另一个是下落旋。例如金刚的最后一个动作,在捣捶时它是前后上下的旋转,也是由裆胯的组合来完成。所以两个胯并非是同一个方向运作的,整个裆胯的运作,以及配合技击的打法,千变万化,我们把它叫作变裆。 二、运裆 练太极拳功夫主要的就是练“裆”。尤其赵堡太极拳裆是内劲的关键。太极拳活与不活,全在于裆的运作。裆不活,动作必然呆滞。裆胯是

太极内功法(风摆梅花)

風擺梅花 风摆梅花 此法系南怀瑾先生向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推介的一款简单、实用、高效的一种太极修炼方法,一步之内即可达到练一套太极拳的效果。把它作为松功练,绝对是好方法。不信请试一试。 “……且贡献大家太极拳之一项基本动作,亦就是内功的「摇」。什么是摇?即人站直,两足并紧,全身没有任何一处着力,四肢百骸都放松随之轻摇,身如老树迎风,就是台风之来也不着意,随之而摇,身体逆动,这叫作「风摆梅花」,名字极富诗意。摇之久,可将身内气机摇通,老年人练它,功效不减于太极拳,更可能比太极拳还要太极。” 首先要呼吸自然,采用你平常的呼吸方式,待你熟悉动作后,把呼吸与动作结合起来做,然后再尝试用腹式呼吸法。开始呼吸的深浅要适中,再慢慢让呼吸深而沉。其次,整个过程都要悬顶(若体会不到,就适当的收收下颔,使目平视,任其自然即可)、沉肩、含胸,身体放松。再则精神要集中,动作要意导,呼气时要有意识的放松身体,让放松的感觉从头松到脚。 南怀谨先生称之为“风摆梅花”的一种内功修炼方法。称之为“风摆梅花”是因为文人雅士尚梅之高雅而附之,实际上民间将此功法称之为“风摆杨柳”。梅花对杨柳,一雅一俗,但意义却截然不同。民间称“杨柳”,不关雅俗之事,是取之形与意,“风吹杨柳”之称,对此功法更为贴切。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一句“袅袅”,将柔软的杨柳随风摆动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即是取之的形。此功法外在形态是摇摆,如南怀谨先生所说“即人站直,两足并紧,全身没有任何一处着力,四肢百骸都放松随之轻摇,身如老树迎风,就是台风之来也不着意,随之而摇,身体逆动,……”。而意,则是取之柔,也是此功法的核心:松柔,即为内在。松柔,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太极拳行功走架一个基本要求。对养生来说,精神、身体的放松,能涵养精气神,并十分有利于气血的运行。故怀谨先生说“摇之久,可将身内气机摇通,老年人练它,功效不减于太极拳,更可能比太极拳还要太极。” 习练的方法,南怀谨先生表述比较简练。我在此稍作补充。意,要静。站直,要直而不挺。两足并紧,要脚尖朝前,不要八字步。如果初练,也可开步站立,但脚尖要朝前。头要悬,若体会不到,略收下颔,任其自然。除脚趾抓地外,全身都要放松,含胸垂肩。目垂帘,虚视三尺地。唇轻闭,舌卷轻抵上颚,呼吸在鼻间。呼吸要缓而深沉,用腹式呼吸方法。身体松静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动,不要人为摇动。摆动弧度,任身体自然平衡。练功地点最好是平地,忌在高坎边缘、乱石荒地。高龄者尤是。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简介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简介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简介 keywords: 杨氏太极分类: 杨式太极 如今,随着人们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追求,太极拳运动开展的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杨式太极拳以其飘逸潇洒的外形,凝重深遂的内涵颇受广大群众喜爱,已成为流传最广,习练者最多,海内外老少妇孺皆好的一种强健体魄,自卫防身之术。 然而,纵观国内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套路,多为澄甫先生所传之大架。许多练拳者提出一个问题,即当年杨露禅先师祖在京城宏扬太极拳数十年,打遍京城无敌手,人称“杨无敌”颇负盛名,若果只有一趟太极,未必能撑得住门户。实际上杨式太极拳并非只有一套大架,只是由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杨家只把一套大架公诸于世,而其他功法则秘不外传或择人而传。杨露禅、杨班候当年在京城教拳就有府内、府外之分,府内乃教清王朝的贵族子弟。清朝的皇帝多为马上皇帝,满族也是一个好习武术的民族,在府内教拳是不敢弄假和懈怠的。由此,目前在河北省保定市流传的杨式太极府内派所传太极拳套路共有十套,其套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健身,内功,技击从套路、口诀到具体操练手法,豁然通达,自成体系。按府内派所传拳谱要求研练杨式太极拳,可很快登堂入室,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笔者是杨式太极府内派弟子,研练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十五年,受益非浅。但在与太极同道的广泛交往中,深感过去府内派由于封建保守意识太重,再加上种种具它原因,流传面过窄,不利于杨式太极拳的传播和发扬,更不利于中华太极文化的发扬光大。为了恢复杨式太极拳的本来面目,今将本人多年来所学,所知之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公之于众,请广大太极同道共同研究、发扬。 目前,在河北省保定市流传的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传到笔者已是第六代,其传承关系为:杨露禅一一富周(时任端王府管家,旗人),一一富英(富周之子)一一萧公卓一-翟英波一一李正等人。富周是旗人,当年在端王府做事,好习武,所学乃杨家全部太极。富英是富周之子,家学渊远,后又与李瑞东,毛兰亭等名家交流拳技,颇负盛名。萧公卓是保定市近代著名武术家,自幼习武,曾在东北军任少将师长。早年曾拜郝为真为师习郝派太极,后拜富英为师学得府内派全部太极。萧师爷同时精于八卦、形意、通臂,是保定萧氏内家拳的创始人。翟英波从萧公卓专习府内派太极十数年,在太极推手,太极内功方面颇有造诣,现为保定市太极拳名家。笔者从翟英波老师习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已十五年,得翟老师言传身教,小有所成。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能够得以 在保定市流传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富周先生是杨露禅先师祖府内高足,学得杨家全部太极。因为当年杨露禅先师祖初入京城王府授拳,不思保守也不敢传假,对弟子精心教导,悉数传授。后杨班侯进京助其父教拳,对其父将全部太极外传很不满,就把众门生召集起来说其父年龄已大,以后练拳都要按班侯教的架子改过来,专攻大架,不要再练其它套路,意为“收拳”。当时杨班侯正值壮年,武功高强,众人皆以班侯所传为真。唯有富周先生不肯改拳,曰”愿跟老师错下去”。并向班侯保证所学绝不外传。如此才将杨家全部十套太极功法完整地传留下来。富周先生遵其言,只传其子富英。后清王朝被推翻,富英穷困潦倒,当时萧功卓师爷在东北军任职,颇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