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地下铁道 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程(初稿) 天津地铁公司编制

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for metro shield

tunneling construction

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 天津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盾构施工准备 (3)

3.1 一般规定 (3)

3.2 地质分析与环境调查 (3)

3.3 技术准备 (3)

3.4 设备、设施准备 (4)

3.5 施工作业准备 (4)

4 盾构施工地基处理 (6)

4.1 进出洞段地基处理工法选择 (6)

4.2 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 (6)

4.3 地基处理的检验 (6)

5 管片制作 (7)

5.1 一般规定 (7)

5.2 准备工作 (7)

5.3 原材料要求 (7)

5.4 钢筋混凝土管片钢模 (7)

5.5 钢筋 (8)

5.6 混凝土 (9)

5.7 钢筋混凝土管片 (10)

5.8 钢筋混凝土管片贮存与运输 (11)

5.9 钢管片 (11)

6 盾构机的组装与验收 (13)

6.1 盾构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13)

6.2 盾构安装作业 (13)

6.3 盾构验收 (13)

7 盾构始发隧道施工运输 (15)

7.1 盾构始发 (15)

7.2 隧道施工运输 (15)

8 盾构掘进施工 (16)

8.1 盾构掘进前的准备工作 (16)

8.2 盾构掘进操作工业 (16)

8.3 盾构施工监控 (16)

8.4 盾构偏转控制及掘进中止 (17)

9 特殊地段及复杂地质条件施工 (19)

9.1 浅覆土层施工 (19)

9.2 小半径曲线施工 (19)

9.3 地下管线段施工 (19)

9.4 地下障碍物处理 (19)

9.5 穿越建(构)筑物施工 (20)

9.6 小净距隧道施工 (20)

9.7 穿越运营隧道施工 (20)

9.8 穿越江河的盾构隧道施工 (21)

9.9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隧道施工 (21)

10 管片拼装 (22)

10.1 一般规定 (22)

10.2 拼装准备 (22)

10.3 拼装准备 (22)

10.4 管片拼装的要求 (23)

11 盾构隧道注浆 (24)

11.1 一般规定 (24)

11.2 可硬性浆液材料及配比 (24)

11.3 拌浆作业准备 (25)

11.4 可硬性浆液拌浆作业 (25)

11.5 可硬性浆液注浆作业 (26)

11.6 注浆的质量控制 (26)

12 隧道防水和缺陷处理 (27)

12.1 隧道防水 (27)

12.2 管片修补 (27)

12.3 渗漏水治理 (27)

13 盾构施工测量 (28)

13.1 一般规定 (28)

13.2 地面控制测量 (28)

13.3 联系测量 (29)

13.4 地下控制测量 (29)

13.5 掘进施工测量 (30)

13.6 竣工测量 (31)

14 监控量测 (32)

14.1 一般规定 (32)

14.2 隧道环境监控量测 (33)

14.3 隧道沉降测量 (33)

14.4 资料整理和信息反馈 (34)

15 施工管理 (35)

15.1 一般规定 (35)

15.2 作业管理 (35)

15.3 质量管理 (35)

15.4 安全管理 (36)

15.5 作业环境管理 (36)

1 总则

1.0.1 为加强天津地铁工程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地区地铁工程采用单圆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预制管片拼装的区间隧道施工。

1.0.3 地铁工程盾构法隧道施工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 本规程是以现行国家、行业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为依据,并结合天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参照其它城市有关技术规程编制而成。

2 术语

2.0.1 盾构shield

盾构掘进机的简称,是在钢壳体保护下完成隧道掘进、拼装作业,由主机和后配套设备组成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2.0.2 工作井working shaft

盾构组装、拆卸、调头、吊运管片和出碴土等使用的竖井,包括盾构始发工作井、盾构接收工作井等。

2.0.3 盾构始发shield lanuching

盾构开始掘进的施工过程。

2.0.4 盾构接收shield arrival

盾构到达接收位置的施工过程。

2.0.5 盾构基座shield cradle

用于保持盾构始发、接收等姿态的支撑装置。

2.0.6 负环管片temporary segment

为盾构始发掘进传递推力的临时管片。

2.0.7 反力架reaction frame

为盾构始发掘进提供反力的支撑装置。

2.0.8 管片segment

隧道预制衬砌环的基本单元,管片的类型有钢筋混凝土管片、纤维混凝土管片、钢管片、铸铁管片、复合管片等。

2.0.9 防水密封条sealing gasket

用于管片接缝处的防水材料。

2.0.10 壁后注浆back-fill grouting

用浆液填充隧道衬砌环与地层之间空隙的施工工艺。在盾构推进同时从盾尾注浆管向空隙注入浆液的工艺称为同步注浆。

2.0.11 小半径曲线curve in small radius

地铁隧道平面曲线半径小于300m。

2.0.12 姿态position and stance

盾构的空间状态,通常采用横向偏差、竖向偏差、俯仰角、方位角、滚转角和切口里程等数据描述。

2.0.13 椭圆度ovality

圆形隧道管片衬砌拼装成环后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差值。

3 盾构施工准备

3.1 一般规定

3.1.1 在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

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2 施工沿线的环境、构筑物、地下管线和障碍物等的调查报告;

3 施工所需的设计图纸资料和工程技术要求文件;

4 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分包合同文件、监理合同文件;

5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风险应急救援预案。

3.1.2 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3.1.3 盾构掘进施工,必须建立完整的施工测量和监控量测(即监测)系统。

3.1.4 盾构工作井设置时,应满足盾构相关作业的要求。

3.1.5 采用盾构掘进施工前,应完成如下主要准备工作:

1 复核竖井井位坐标;

2 复核洞圈制作精度和就位后标高、坐标;

3 进行盾构掘进前的组装、调试与验收;

4 始发基座、负环管片、反力架等设施的检查验收;

5 检查预制管片的质量;

6 准备盾构推进施工的各类报表;

7 洞口前土体加固改良情况和洞圈密封止水装置检查验收。

3.2 地质分析和环境调查

3.2.1 必须详细了解施工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必要时进行补充地质勘查。

3.2.2 必须对道路、交通流量、地面建(构)筑物及文物等进行现场踏勘和调查,对可能进行基础托换的建(构)筑物应做好施工预案。

3.2.3 必须对地下障碍物、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进行调查,必要时可进行探查。

3.2.4 必须了解工程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工程环境调查。

3.3 技术准备

3.3.1 盾构掘进施工前必须根据地质、工况、环境条件等编制施工

组织设计和风险应急救援预案,并经审批。

3.3.2 特殊地段的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方案,包括环境保护预案。 3.3.3 盾构法隧道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

3.3.4 应按工程特点、环境条件和调查现状完成测量及监测的准备工作。

3.3.5 应根据工程及盾构的特点,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

3.4 设备、设施准备

3.4.1 盾构及配套设施的选型及配置

1 应根据隧道长度、埋深、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形、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环境条件以及对地层变形的控制要求,结合掘进、衬砌、施工安全、经济和工期等因素,经综合分析确定;

2 盾构机械设备应由专业厂家制造;整机制造完成后应经总装调试合格方可出厂,并应提供盾构成品质量保证书和关键部件合格证书;

3 应根据盾构掘进方法及隧道施工中各项工艺的特点,在地面设置必要的辅助设施;

4 应配置符合盾尾同步注浆施工要求的盾尾密封装置、注浆设备和拌浆站,同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 应选择合理的水平及垂直运输设备,应具有质保和安全证书;

6 供电设备应满足盾构掘进施工的要求。

3.4.2 盾构始发和接收设施的准备

1 始发井内盾构基座应满足盾构组装,试运转及始发要求;

2 接收井内的基座应保证安全接收盾构,并能进行盾构检修、解体的作业或整体折返调头位移;

3 设置盾构始发反力支撑系统,应满足强度、刚度要求;

4 工作井内应布置必要的排水(泥浆)的设备;

5 洞口应设置满足盾构始发和接收要求的洞圈密封装置。

3.5 施工作业准备

3.5.1 盾构始发和接收时,应视地质和现场等条件对工作井洞门外的一定范围内的地层进行必要的地层加固,并对洞圈间隙采取密封措

施,确保盾构始发和接收安全。

3.5.2 盾构施工场地布置应根据现场条件、施工工艺要求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满足工程施工所需的管片堆放场地、碴土存放场地、拌浆站及材料设备堆放场地等。

3.5.3 进场前应做好测量控制桩的交桩,并根据控制桩及相关资料完成初始姿态的测定。

4 盾构施工地基处理

4.1 进出洞段地基处理工法选择

4.1.1 应根据洞门的结构和拆除方法、尺寸和埋深,并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环境要求和对地下管线与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因素,选用合理、安全的地基加固处理工法,如旋喷桩、搅拌桩、SMW桩、冻结法、降水法或组合加固等。

4.1.2 盾构始发出洞段地基加固范围易为长度6m,宽度12.7m,下部加固深度宜至盾构底部3m;盾构接收时,进洞加固段地基加固范围长度宜大于3m,宽度深度与出洞段相同。

4.1.3 当洞口处于砂性土或有承压水地层时,宜考虑采用降水和土体加固复合的方法。

4.2 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

4.2.1 应编制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并报相关部门批准。

4.2.2 水泥等原材料应有质保书及检测报告。

4.2.3 应作好钻孔、拌浆、注浆等施工记录。

4.2.4 必须对加固的钻孔布置进行复核,确保桩体相互搭接,并确认钻孔位置无地下管线后才能开钻。孔位允许偏差±20mm,垂直度偏差小于1%。

4.2.5 浆液的配比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有关规定。

4.3 地基处理的检验

4.3.1 地基加固强度必须经现场钻孔取样试验确定,并满足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

4.3.2 钻孔取样孔位宜选在桩体搭接处。

4.3.3 对深埋隧道洞口处于砂性土或有承压水地层时,应在洞口处打米字形9点水平探测孔,观测洞口外加固土体的抗渗性,如发现渗漏水或夹泥砂的空洞必须采取补加固措施。

5 管片制作

5.1 一般规定

5.1.1 混凝土管片应由具备构件二级资质及以上的专业厂家制造完成。

5.1.2 管片制造厂家应有相应的生产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5.1.3 管片制造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5.1.4 管片制作应满足100年使用寿命要求。

5.2 准备工作

5.2.1 生产线布置应符合工艺要求。

5.2.2 钢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质量验收。

5.2.3 混凝土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设备完成安装调试和安全检查后,应进行验收;各种计量器具、设备应通过检定。

5.2.4 原材料应经检验合格;混凝土应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其性能应符合设计及本规程要求。

5.2.5 对操作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5.3 原材料要求

5.3.1 钢筋混凝土管片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具备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复检合格;

2 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当采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碱含量不得大于3.Okg/m3;

3 预埋件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6%;

5 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掺量不得少于材料总量的20%。

5.3.2 钢管片的钢材、焊接材料、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5.4 钢筋混凝土管片钢模

5.4.1 钢模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并满足管片的尺寸和形状要求;钢模应便于安装和拆卸。 5.4.2 钢模安装后必须进行初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可试生产,在试

生产的管片中,随机抽取3环进行水平拼装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验收。

5.4.3 钢模周转100次时,必须进行检验,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4.3的规定。

表5.4.3 钢模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测数量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mm ) 范围 点数 检验方法1

宽度(mm ) +0.2、-0.4 每块 6 专用量具2

弦长(mm ) ±0.5 每块 2 专用量具3

底座夹角(°) ±1° 每块 4 专用量具4

纵环向芯棒中心距(mm ) ±0.5 全数 - 专用量具5 内腔高度(mm ) ±1

每块 3 专用量具5.5 钢筋

5.5.1 钢筋骨架应采用焊接连接,并应在符合要求的胎模上制作成型。

5.5.2 钢筋骨架成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骨架连接时,应按下料表核对钢筋级别、规格、长度、根数及胎模型号;

2 采用焊接连接时,应根据钢筋级别、直径及焊机性能进行试焊,在确定焊接参数后,方可批量施焊;焊接骨架的焊点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采用对称跳点焊接;

3 焊接前应对焊接处进行检查,不应有水锈、油渍和污物,焊接后不应有焊接缺陷;

4 骨架入模后,各部位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小于5mm。

5.5.3 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内容应包括:

1 纵向主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3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5.4 钢筋骨架制作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5.4的规定。

表5.5.4 钢模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测数量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mm ) 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 1

主筋间距 ±10 每榀 4 尺量 2

箍筋间距 ±10 每榀 5 尺量 3

分布筋间距 ±5 每榀 5 尺量 4 骨架长、宽、高 +5 -10

每榀 6 尺量 5.6 混凝土

5.6.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70mm;

2 在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水泥用量;

3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5.6.2 混凝土生产与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要求。生产时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2 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投放原材料,其计量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3 每工作班至少测定1次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4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和易性良好,应在搅拌或浇筑现场检测坍落度,并逐盘检查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

5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6.3 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根据生产条件选择适当的振捣方式,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或过振,每立方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不得大于20min;

2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扰动预埋件;

3 管片浇筑成型后,在初凝前宜再次进行压面;

4 浇筑混凝土时留置的试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5.6.4 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至开模前,应覆盖保湿,可采用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

2 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经试验确定养护制度,并监控温度变化做好记录;

3 管片出模后应进行水中养护或保湿养护。

5.7 钢筋混凝土管片

5.7.1 应在内弧面角部进行标识,标示内容应包括:管片型号、管片编号、模具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

5.7.2 管片的质量要求:

1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结构性能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管片强度和抗渗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每生产10环管片制作抗压试件1组,每生产30环管片制作抗渗试件1组;

3 吊装预埋件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抗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管片不应存在露筋、孔洞、疏松、夹渣、有害裂缝、缺棱掉角、飞边等缺陷,麻面面积不得大于管片面积的1%,气泡直径不得大于5mm;

5.7.3 单块管片的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7.3规定。

表5.7.3单块管片的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测数量 序

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 范围 点数 检验方法宽度 符合设计要求内外侧各3

弧弦长 符合设计要求两端面各1 1 外形尺寸(mm ) 厚度 +3、-1 3

2 螺孔直径及位置

±1 每块 3 尺量

5.7.4 管片水平拼装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7.4规定,每100环抽查3环。

表5.7.4 混凝土管片水平拼装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检验方法备注

1 环缝间隙符合设计

要求

每条缝测

3点

插片

2 纵缝间隙符合设计

要求

每条缝测

3点

插片

3 成环后内径士2 测4条尺量

4 成环后外径 +6,-2 测4条尺量

5 纵环向螺栓

全部穿进

符合设计

要求

全数目测

水平拼装按

无垫片拼装

整环测试

5.7.5 钢筋混凝土管片应进行检漏测试,每生产100环抽检2块。按设计抗渗压力保持时间不应小于2h,渗水深度应小于7cm。

5.8 钢筋混凝土管片贮存与运输

5.8.1 管片贮存场地必须坚实平整。

5.8.2 现场管片堆放必须使用胎架,管片可采用内弧面向上或单片侧立的方式堆放,每层管片之间应正确设置垫木,堆放高度应经计算确定。

5.8.3 管片运输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9 钢管片

5.9.1 钢管片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侧板(腹板)及外弧板(翼缘板)构件必须采用整块钢材,严禁拼接;

2 钢材如有弯曲应矫正后使用。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3 钢材焊接宜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JB/T9186的规定。

5.9.2 钢管片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管片尺寸偏差、水平拼装和检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5.7.3条和5.7.4条的规定;

2 主要焊缝应按50%比例进行PT(着色探伤)或MT(磁粉探伤)检

查;

3 钢管片表面应按设计要求喷涂防锈、防火涂料。

5.9.3 单块钢管片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9.3规定。

表5.9.3 单块钢管片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测数量 序

项目 允许偏差(mm ) 范围 点数 检验方法1

宽度 符合设计要求每块 内外侧各3 尺量2

弧弦长 符合设计要求每块 内外侧各1 尺量3

环面的平整度 0.2 每块 2 尺量4 环面与端面 1 每块 4 尺量

5.9.4 纤维混凝土、铸铁、铸钢、复合等其它材质管片参照本章有关条款执行。

6 盾构机的组装与验收

6.1 盾构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6.1.1 应根据盾构部件情况和现场场地条件,制定盾构组装技术方案。

6.1.2 应根据最大部件尺寸、最重部件规格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盾构吊装设备,应对地下管线、周围环境、交通做好防护工作。

6.2 盾构安装作业

6.2.1 盾构大件吊装作业应按相关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及盾构制造商的组装技术要求进行;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负责起重和组装,并设专人指挥。

6.2.2 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设备,现场明火、电焊作业时,必有有专人进行监护。

6.3 盾构验收

6.3.1 盾构组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各系统的空载调试,在空载调试正常的基础上进行整机空载和负载调试。

6.3.2 应按设计的主要功能及使用要求提出验收大纲,按照验收大纲分系统逐项进行验收。

6.3.3 盾构主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外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盾壳外形应符合设计制作精度控制要求;

4 在盾构推进千斤顶活动范围内,盾尾内表面平整,无突出焊缝,盾尾失圆度在允许的范围内。

6.3.4 切削刀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所有连接用的高强度螺栓应按盾构生产厂要求配置,均应用扭力扳手检查,达到设计扭矩值;

2 切削刀盘空载运行各档正向、反向各15min,各减速机及传运部分无异常响声,液压工作压力不应大于8Mpa;

3 切削刀装配应牢固,不得出现松动,刀具硬质合金焊接可靠坚固,且不得有裂缝;

4 刀具采用螺栓连接时,应对螺栓的紧固质量进行抽检,螺栓孔

内不得有油污,螺栓拧入扭矩应达到设计扭矩。

6.3.5 拼装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空载试车时,各运行件的行程、回转角度、提升距离、平移距离、调节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系统的工作压力满足设计要求;

2 负载试车时,拼装机作回转、平移、提升、调节等动作应运动平稳,各滚轮、挡轮安装定位准确,经调整后针轮盘体径向跳动不应大于2mm,拼装机中心轴线与盾构轴线不平行度不大于5/1000。各系统的工作压力应正常。

6.3.6 螺旋输送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螺旋输送机驱动部分运转平稳,不应有卡死、异常声响,应按最大传送速度和最大转动速度正反向各旋转10min,液压工作压力应小于设计值;

2 手动调节比例阀,螺旋输送机的转速应有明显的变化;

3 螺旋输送机伸缩油缸、前后仓门及相关传感器灵敏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3.7 皮带运输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空载试车时,不得有皮带跑偏现象;

2 负载试车时,运转平稳,无振动和异常声响;全部托辊和滚筒均运转灵活;轴承温度应低于60℃。

6.3.8 应完成盾构姿态及显示仪器、设备与常规测量,并进行数据互校和调整。

6.3.9 盾尾密封刷和弹簧钢板安装应满足验收要求,应对盾尾油脂压注系统进行压注泵送试验,满足使用要求。

6.3.10 盾尾同步注浆系统安装后应经0.5MPa清水试压泵送,并应满足使用要求。

7 盾构始发和隧道施工运输

7.1 盾构始发

7.1.1 盾构始发前,应安设盾构施工的反力架;并对盾构始发前的姿态作复核、检查;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拆除洞口围护结构。

7.1.2 盾构始发时应做好盾构的防扭措施和基座两侧的加固工作,防止盾构的旋转。

7.1.3 负环管片定位时,管片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标准,使用率不得超过两次,管片环面必须平整,环面宜与隧道线路推进轴线垂直。

7.1.4 盾构在基座上向前推进时,宜通过控制推进油缸行程等措施使盾构沿基座向前推进。

7.1.5 盾构出洞门的钢筋混凝土凿除后必须加强观测洞门处的土体稳定和渗漏水情况,并备好应急处理设备和材料。

7.1.6 在始发阶段应注意推力、扭矩的控制,注意各部位油脂的使用情况。

7.1.7 盾构尾部脱出洞口后必须及时做好隧道衬砌环和洞圈的永久防水密封处理。

7.1.8 在盾构始发掘进100m过程中,应对施工及监测资料及时分析反馈,调整和优化掘进施工参数。

7.2 隧道施工运输

7.2.1 盾构隧道施工运输应根据盾构的掘进速度和隧道长度选择运输方式、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施。当采用轨道运输时,水平及垂直运输的转换应符合安全、方便迅速的原则。

7.2.2 水平运输宜采用轨道运输。轨道应保持平稳、顺直、固定牢固,轨距误差应符合有关规定。

7.2.3 长距离掘进时,应在合理位置设置会车道或转辙装置。 7.2.4 牵引设备的牵引能力应满足隧道最大纵坡及牵引系数的要求。

7.2.5 车辆配置应满足出碴、进料及掘进进度的要求。

7.2.6 垂直运输方式应根据竖井深度、盾构施工速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升设备的提升能力应满足出碴、进料的需要。

7.2.7 垂直运输可根据安全需要采用稳定防护设施。垂直运输通道上不得有妨碍运输畅通的障碍物。

8 盾构掘进施工

8.1 盾构掘进前的准备工作

8.1.1 盾构掘进所需的机电设备及风水管线准备就绪。

8.1.2 盾构掘进施工运输系统准备就绪。

8.1.3 参与施工的相关人员应经相应的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8.2 盾构掘进操作工艺

8.2.1 施工前,必须根据隧道地质状况、埋深、地表环境、盾构姿态及管片与盾尾间隙、施工监测结果制定当班盾构掘进施工指令。

8.2.2 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盾构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当班的掘进指令控制盾构掘进参数与盾构姿态。

8.2.3 施工中应设专人按规定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8.2.4 盾构施工过程中应经常进行盾构姿态人工复核测量,同时加强轴线测量的复核制度,必须对方案及计算进行复核。监理单位必须对每班的测量数据进行至少一次的校复核。

8.2.5 施工过程中,应对推进油缸进行合理编组并控制油缸压力值。应合理控制盾构姿态,及时纠偏。

8.2.6 施工中应做好碴土改良工作,确保碴土的流塑性与止水性。

8.2.7 在盾构掘进的同时,必须进行盾尾同步注浆或及时壁后注浆,及时充填衬砌环脱出盾尾形成的建筑空隙。

8.2.8 在盾构掘进的同时,应压注盾尾密封油脂,防止泥水从盾尾流人隧道内。

8.3 盾构施工监控

8.3.1 应加强施工监测,随时调整推进参数,控制施工后地表变形量,控制盾构、管片、设计轴线三者之间的偏差。

8.3.2 推进过程中应掌握好开挖面土压力、推力、推进速度、出土量、千斤顶工作油压等施工参数,并做好记录。

8.3.3 隧道轴线施工允许偏差应为士50mm。

8.3.4 盾构掘进引起的地层损失率应小于1%,相应管片脱出盾尾15d以后不同盾构覆土厚度处的地面沉降槽最大沉降量△及盾构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