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文化浅见

回族文化浅见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散居全国、分散最广的民族。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沿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到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形成了回族。

回族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凡在回族聚集的村镇,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阿拉伯语为“麦斯吉德”,回族穆斯林称其为“哲玛尔特”,是伊斯兰教宗教交活动中心和穆斯林礼拜的场所。目前,单是宁夏境内就有大小各类清真寺4000多座,且分布广泛。最早的清真寺大约始建于元代。回族穆斯林的清真寺,从建筑风格上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圆柱拱顶的阿拉伯式建筑,如银川南关清真寺、海源清真寺、同心北大寺、吴忠东大寺等;第二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宫殿式建筑,采用四合院格局。这类中比较有名的有同心清真寺、韦州清真大寺,纳家户清真寺等等;第三类是近年出现的充分融合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在突出宗教氛围的同时,又注重经济实用的中小清真寺。回族穆斯林的清真寺院内干净卫生、清新宁静,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穆斯林的学粮、天课、捐赠及亡人遗嘱捐赠的地产房产等。在回民心中,清真寺是庄严、圣洁的地方。作为伊斯兰精神的象征,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到现代,清真寺已成为宣传爱国爱教、遵纪守法、行善积德、杜绝恶性等的课堂。

由于回族全族信仰伊斯兰教,长期以来,伊斯兰教影响着回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回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开斋节,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在宁夏又称“小尔德”。在回历每年9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这天人们首先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结束后,大家走出清真寺,纷纷前往坟山墓地游坟,为亡人诵经祈祷。古尔邦节,阿拉伯语“尔德?古尔巴尼”的音译,亦称“宰牲节”,在宁夏又称“大尔德”。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日子,在每年的五月十二日。届时,人们前往清真寺诵

经、赞圣、礼拜。除这三大节日外,回族人民还过法图麦节、盖德尔夜、拜拉特夜、登宵节、阿舒拉节等。

回族把婚姻看作是人生的“必然过程”,认为男女因需要而结婚是“瓦直卜”(以为当然),为繁衍子孙而结婚是“逊奈”(圣行),不结婚属“异端”行为。父母为子女操心婚姻之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回族普遍实行族内婚姻制。若要娶(嫁)外族人,对方须皈依伊斯兰教,随回族风俗习惯,民间称之为“随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回族青年跟随外族人生活的。回族婚俗大都是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的原则来办的,特别重视和讲究婚礼。回族婚礼形式大致有以下程序:提亲;说“色俩目”,即订婚,亦称“定茶”;插花,也叫“定亲”、纳聘礼;完婚;念“尼卡哈”,即阿洪主持证婚仪式;摆针线,表示新娘展示自己的针线活;回门,是新郎陪新娘回娘家。

回族的葬礼可谓庄严肃穆。回族实行土葬,主张薄葬、速葬。回族把死亡称为“归真”、“无常”、“口唤了”、“毛提了”或“完了”,忌讳说“死”。将尸体称作“埋体”或“亡人”,把送葬叫做“送埋体”。同样,回族的丧葬礼仪均按伊斯兰教的规定办理,有以下一些程序:念“讨白”,阿洪为弥留之际的人念“讨白”,向安拉祈祷忏悔;停“埋体”在合适的地方;探“埋体”,即至亲挚友和乡邻前来探望亡人;着水,即为亡人净身;穿“卡凡”,卡凡是阿拉伯语裹尸布之意;转“费特尔”,穆斯林的赎罪仪式;站“者那则”,即举行殡礼;入土。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回族人民养成了心净、身净、居处净和饮食净的洁净的起居卫生习惯,被称作“四净”。心净,主要强调的是回族穆斯林在正确的信仰指导下,重视伦理道德素质的修养,寻求心理上的健康与平衡。身净,是穆斯林长期按照伊斯兰教规沐浴净身而养成的清洁卫生习惯。居处净,是指生活环境的清洁与美化。最值得了解的是回族人民的“饮食净”。在饮食方面,所有穆斯林都必须要个遵守伊斯兰教的规定,忌食不反刍的动物和性情凶暴的兽类。在禁食中,回族对猪最为敏感,视猪为禁食中最不洁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不应因民族习俗而与回族朋友闹矛盾。

回族人民喜欢唱高亢、婉转、动听的民间高腔山歌——“花儿”,尤其在宁夏六盘山、同心一带,而且多出现在山村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花儿”,起源于甘肃临夏,传遍西北各地。它是回汉等各族人民用汉语歌唱的、以爱情为主要内

容的、其格律和歌唱方式都相当独特的一种民歌(山歌)。“花儿”曲调丰富,歌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相当高,被人们称作“西北之魂”,饮誉艺坛,闻名中外。如今,为保护和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相关地区建立起艺术档案、资料数据库,确定了一批代表性传承人。

回族在长期的文化创造和实践中,尤其在西北的宁夏,传承了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间乐器哇呜、咪咪、口弦等。经历是考证,这些乐器都是古乐器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时至今日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都十分少见。回族乐器及其民俗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在宁夏地区,头戴盖头、手弹口弦的姑娘已经被公认为地区形象代表。

回族文化可谓绚烂多彩,它使这个民族数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坚强的扎根、生存、繁衍,并且迎来了今天——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绚烂的时代。回族文化,不仅是回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