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9动量守恒原子物理检测试题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9动量守恒原子物理检测试题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9动量守恒原子物理检测试题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9动量守恒原子物理检测试题1.(2014·内蒙古包头测评)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三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

C.相同时间内放在C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

D.放在C位置时观察不到屏上有闪光

[答案] AC

[解析] 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则A、C正确。

2.(2014·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核发生一次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B.太阳辐射的能量最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可能变小

D.用14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E.光电管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器件,可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答案] BDE

[解析] 因α衰变的本质是发生衰变的核中减少2个质子和2个中子形成氦核,所以一次α衰变,新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A项错,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太阳内部核聚变产生的,所以B项正确。半衰期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C 项错。因为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13.6eV,所以用14eV光子照射一定能电离,D项正确。由光电管的工作原理可知E项正确。

3.(2014·湖北八校二联)关于原子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引入了量子化假说

C.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状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且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E.对于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和重核裂产生的能量是相同的

[答案] BCD

[解析] 由玻尔的假说,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则A错,B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与其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C正确;由结合能的定义可判断D正确;质量相同的核燃料,轻核聚变与重核裂变中的质量亏损不一定相同,由ΔE=Δmc2可知ΔE不一定相同,E错误。

4.(2014·江西八校联考)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

则( )

A.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

B.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耳末系

C.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

D.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

E.在6种光子中,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康普顿效应最明显

[答案] BCE

[解析] 由E4-E1=h c

λ

,得6种光子中由n=4到n=1的能量差最大,波长最短,所以A项错误。由巴耳末系的定义,知在6种光子中只有n=4跃迁到n=2和n=3跃迁到n =2释放的光子属巴耳末系,B项正确。由E∞-E4=0-(-0.85eV)=0.85eV,所以要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0.85eV的能量,C项正确。因为E2-E1=10.2eV=hν1,E3-E2=1.89eV=hν2,所以ν1>ν2,故D项错。在6种光子中,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释放的光子的能量最大,则光子的波长最短,康普顿效应最明显,故E项正确。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2m 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 )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答案] A

[解析] 由两球的动量都是6kg·m/s可知,运动方向都向右,且能够相碰,说明左方

是质量小速度大的小球,故左方是A 球。碰后A 球的动量减少了4kg·m/s,即A 球的动量为2kg·m/s,由动量守恒定律得B 球的动量为10kg·m/s,则其速度比为2∶5,故选项A 是正确的。

6.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s -t 图象。已知m =0.1kg ,由此可以判断( )

A .碰前m 2静止,m 1向右运动

B .碰后m 2和m 1都向右运动

C .m 2=0.3kg

D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 的机械能

[答案] AC

[解析] 由图乙可以看出,碰前m 1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m 2的位移不变,可知m 2静止,m 1向右运动,故A 是正确的。碰后一个位移增大,一个位移减小,说明运动方向不一致,即B 错误。由图乙可以算出碰前m 1的速度v 1=4m/s ,碰后的速度v 1′=-2m/s ,碰前m 2的速度v 2=0,碰后的速度v 2′=2m/s ,由动量守恒m 1v 1+m 2v 2=m 1v 1′+m 2v 2′,计算得m 2=

0.3kg ,故C 是正确的。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 =12m 1v 21-12m 1v 1′2-12

m 2v 2′2=0。因此D 是错误的。

7.在光电效应现象中,若某金属的截止波长为λ0,已知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c 和h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多少?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实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

[答案] hc /λ0 hc /λ-hc /λ0

[解析] 逸出功等于波长为λ0的光子的能量

即W 0=hc /λ0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做实验,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最大初动能E k =hc /λ-hc /λ0

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 .光电效应实验中,只要入射光足够强,就能产生光电流

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被打破

C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产生的

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其原子核内部结构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E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电势能减少

(2)科学家用质子轰击锂核的实验来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已知质子轰击锂核7

3Li 能产生两个α粒子,m Li =7.016u ,m H =1.0078u ,m He =4.0026u,1u 相当于931.5MeV ,则此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此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________MeV(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CDE (2)11H +73Li→242He 17.3

[解析] (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若照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无论光照时间多长,光照强度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流,A 错;汤姆孙发现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B 错;γ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C 对;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以及化合状态等无关,由核本身的性质决定,D 对;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电势能减少,E 对。

(2)由题意及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知核反应方程式为11H +73Li→242He ,此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Δm =m H +m Li -2m He =0.0186U ,此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17.3MeV 。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m 的小球A 用长为L =0.5m 的轻绳与悬点O 相连,O 点离地面的高为L ,在O 点正下方的光滑地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球B ,将A 球放置在与O 点等高的位置,且将绳拉直,A 、B 、O 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现将小球A 由静止释放,求A 、B 球碰撞后,B 球可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答案] 43

2gL [解析] (1)A 球下落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有:

2mgL =12

×2mv 20 当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后,B 球获得的速度最大

2mv 0=2mv 1+mv 2

12×2mv 20=12×2mv 21+12

mv 22 解得:v 2=43

2gL 10.(2014·宁夏银川一中一模)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长为L 的木板B ,其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个光滑的圆弧槽C 与长木板接触但不连接,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的上表面相平,B 、C 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很小的滑块A 以初速度v 0从右端滑上B 并以v 02的

速度滑离B ,恰好能到达C 的最高点。A 、B 、C 的质量均为m ,试求:

(1)木板B 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

(2)14

圆弧槽C 的半径R 。 [答案] (1)5v 2016gL (2)v 2

064g

[解析] (1)由于水平面光滑,A 与B 、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mv 0=m (12v 0)+2mv 1

又μmgL =12mv 20-12m (12v 0)2-12

×2mv 21 解得:μ=5v 2016gL

(2)当A 滑上C ,B 与C 分离,A 、C 间发生相互作用。A 到达最高点时两者的速度相等,A 、C 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m (12

v 0)+mv 1=(m +m )v 2

又12m (12v 0)2+12mv 21=12(2m )v 22+mgR 解得:R =v 2

064g

11.(2014·湖北八校二联)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有两物块甲和乙,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2m 、m ,甲与地面间无摩擦,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让甲物块以速度v 0向着静止的乙运动并发生正碰,试求:

(1)甲与乙第一次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最小动能;

(2)若甲在乙刚停下来时恰好与乙发生第二次碰撞,则在第一次碰撞中系统损失了多少机械能?

[答案] (1)23mv 20 (2)14

mv 20 [解析] (1)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最小时,为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设此时两物体速度为v

由系统动量守恒有2mv 0=3mv

得v =23

v 0 此时系统动能

E k =123mv 2=23mv 2

(2)设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1、v 2,之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以初速度v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乙刚停下时甲追上乙并发生碰撞,因此两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有

v 1=v 22

而第一次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有

2mv 0=2mv 1+mv 2

由以上两式可得

v 1=v 02

v 2=v 0

所以第一次碰撞中的机械能损失量为 ΔE =122mv 20-122mv 21-12mv 22=14mv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