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篇物质科学(二)第课时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练习讲义

第38课时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氧循环

考点1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a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__ __转变为__ __,固定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供给动、植物利用,同时又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燃料燃烧等方式释放二氧化碳返回大气,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考点2知道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a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__ __和物质的__ __等而减少,但又随着植物的__ __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__ __。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燃料燃烧;③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④其他氧化反应(如:生锈、食物腐败)。

1.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

化的是( )

A.碳循环 B.氧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2.(2014·泸州)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回答:

(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_ _;

(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_ _。

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考点3说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说明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

之间的转化关系b

1.金属→__ _ _→碱,如:Ca→CaO→Ca(OH)2

2.非金属→____→酸,如:C→CO2→H2CO3。

3.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注意:(1)极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碱起反应,如CO等。

(2)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3)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物质的可能制法。

★3.(2015·咸宁)下列各组物质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4.(2015·台州)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 、B 、C 、D 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

(1)A 、B 、C 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__ _。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_ __,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__ __。

高频点1 物质的转化与制备

★例1 (2015·苏州)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2014·泰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Cu ――→O 2△CuO ――→稀硫酸

CuSO 4 方案二:Cu ――→浓硫酸△

CuSO 4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

①节约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高频点2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例2 (2014·广安)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 +、Cl -、Ca 2+、Ba 2+、SO 2-4、CO 2-

3,现取两份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一定存在C1-

B .一定存在CO 2-3,可能存在Ba 2+

C .一定存在Na +

D .一定存在SO 2-4,可能存在Ca 2+

★2.(2015·济宁)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 2+、Mg 2+、Na +、H +、OH -、Cl -、CO 2-3、SO 2-

4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 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 分析事宜按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 2+

B .乙溶液中可能含有SO 2-

4

C .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D .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 +

高频点3 物质的鉴别

★例3 (2015·武汉)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 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 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从C 到D 液体的pH__ 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 __,可能含有__ __;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 __;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__ __,过滤;再向滤液中加__ _,观察现象。

★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

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试回答:

(1)若X溶液只含一种溶质,根据实验可以确定X溶液的溶质是__ __;

(2)原固体粉末的所有可能组成是 __。

【提醒】酸和乙盐会生成硫酸钡,说明酸提供硫酸根离子,乙盐提供钡离子;酸碱生成硫酸钡,说明酸提供硫酸根离子,碱提供钡离子,采用排除的方法即可解答。

★例4(2015·荆门)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

A.HCl NaOH BaCl2Na2SO4

B.HCl Ba(OH)2Na2SO4BaCl2

C.H2SO4Ba(OH)2Na2SO4BaCl2

D.H2SO4NaOH BaCl2Na2SO4

【提醒】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除去的是哪些离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除杂,在除杂质时,杂质和所加的试剂的状态一样,就要注意,加入的量的控制。

★例5(2014·玉林)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

2、MgCl2、Na2SO4、Mg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H2O溶解;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⑤蒸发;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⑦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①⑥③④⑦⑤ B.②①③⑥⑦④⑤

C.⑥②①③④⑤⑦ D.②③①⑥④⑦⑤

★例6(2014·泉州)如图是化学园地中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三处的卡片

尚未粘贴。

请你思考一种粘贴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贴上的卡片可以是__ __(写卡片中的化学式)。

(2)B处卡片中的物质属于__碱__(填“酸”、“碱”或“盐”)。

(3)C处卡片中的物质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 __ 反应。

(4)你认为下列物质可用来替换“Fe”位置的是__ __(填序号)。

①NaOH ②Zn③Ag④Fe2O3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5·深圳)在“P+Q→盐和水”的反应中,物质P和Q不可能是( )

A.HCl,Ca(OH)2 B.SO2,NaOH

C.Fe2O3,H2SO4 D.H2SO4,ZnCl2

★2.(2015·荆门)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

误的是( )

A.Na2CO3→NaCl→NaNO3→NaOH

B.C→CO→CO2→Na2CO3

C.Cu→CuO→CuSO4→Cu(OH)2

D.CaCO3→CaO→Ca(OH)2→NaOH

3.(2015·武汉)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

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4.(2014·宁波)下列实验中,根据有关现象得出结论,合理的是( )

5.(2013·巴中)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CaCl2、CuSO4、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

几种组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无白色沉淀生成,得到无色透明液

体。

(2)取(1)所得液体少许,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

溶解。由此判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 __,一定不含__ __,可能含有__

_ _。

6.(2015·广东)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

氢氧化钠、氯化铜。他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

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

第6题图

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 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反应类型为__ __反应。上述

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 _ 。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 __(写名称)。

7.(2015·资阳)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由此可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及硫的化合物间的

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物转化反应中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 __;反应③:__ __。

(2)反应②中,V2O5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均为m,则V2O5在该反应中起__ __作用。

(3)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 __(填反应序号)。

(4)实验室因操作不当,将浓硫酸滴在书页上,一会书页出现了黑色,且由糊状至烂洞状,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 __。

8.(2014·佛山)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第8题图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 __,加入的试剂A是__ __,沉淀是__ _;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3)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_ __;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 __。

★9.(2015·娄底)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试求:

(1)m的值为__ 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__ __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0.(2014·宁波)实验后的废液一般需回收处理,不能直接倒入排污管。小科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10.22g,他向废液中缓缓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与滴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总质量为20g。溶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则

第10题图

(1)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的pH为__ __。

(2)图中m=__ __g。

(3)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回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1.(2015·常德)小明测得石灰石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为2,向适量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第11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处溶液中的两种溶质是__ __(写化学式);

(2)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有气泡产生__;

(3)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

(4)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__ __。

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课前预热

考点1 光合作用 有机物

考点2 呼吸 燃烧 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 【考点真题】1.D 2.(1)CO 2+H 2O===H 2CO 3

(2)6CO 2+6H 2O =====叶绿体

光C 6H 12O 6+6O 2 (3)反应的条件不同

考点3 1.金属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

【考点真题】3.B 4.(1)Cu(OH)2、CO 2(或相应名称,或“A、B”) (2)Na 2CO 3(碳酸钠) 有气泡(气体)产生

课堂突破

例1 B 例2 C 例3 (1)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 减小 (2)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氯化钾

(3)硝酸钠、硝酸钡、硝酸 (4)稀硝酸 硝酸银 例4 C 例5 D 例6 (1)CuSO 4(或H 2SO 4)

(2)碱 (3)Fe +H 2SO 4===FeSO 4+H 2↑(或Fe +CuSO 4===FeSO 4+Cu) 置换 (4)①② 【变式拓展】1.A 2.D 3.(1)NaCl (2)CaCO 3、CaO 、Na 2CO 3;CaCO 3、Na 2CO 3;CaO 、Na 2CO 3

校内作业

1.D 2.A 3.D 4.A

5.(2)氯化钙 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 硝酸钾

6.(1)B (2)CuCl 2+Fe===FeCl 2+Cu 置换 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3)碳

7.(1)S +O 2=====点燃

SO 2 SO 3+H 2O===H 2SO 4

(2)催化 (3)①②③ (4)脱水性

8.(1)过滤 碳酸钠(或Na 2CO 3) 碳酸钙(或CaCO 3) (2)2NaOH +MgCl 2===Mg(OH)2↓+2NaCl

(3)除去NaOH 和Na 2CO 3 (4)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残留物飞溅 9.(1)3.3 (2)10 (3)10.5% 10.(1)7 (2)10

(3)参加反应硫酸的质量:10g×19.6%=1.96g

设生成0.22g 二氧化碳需要硫酸的质量为x ,同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 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 +CO 2↑ 98 142 44 x y 0.22g

98x =142y =440.22g

x =0.49g y =0.71g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硫酸质量为:1.96g -0.49g =1.47g 设1.47g 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z 。 2NaOH +H 2SO 4===Na 2SO 4+2H 2O 98 142 1.47g z

981.47g =142

z

z =2.13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71g +2.13g

20g

×100%=14.2%

答:废液处理完毕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2%。 11.(1)CaCl 2和HCl (2)有气泡产生 (3)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4)过量的Na 2CO 3溶液呈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