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高质量的就业是怎样炼成的第一期

“我从小就有一个航天梦,希望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奋斗!”2013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熊伟强签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所时,已成为东北大学第37个签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2013届毕业生。 “每每听到‘神七出舱’、‘天宫入轨’、‘神八’和‘神九’相继实现成功对接的消息,都会使我心潮澎湃。以前只能和同学们在实验室里为中国的这些航天壮举欢呼,现在终于可以在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出一份力了!”对于未来,熊伟强满怀憧憬。

文 / 康平

近年来,东北大学唱响“国家至上”的就业工作主旋律,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将主动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学校承担的国家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就业工作遵循“科学化引领、专业化推动、体系化运作”的总体思路,明确“稳定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服务

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工作目标,构建“五化”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指导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完善反馈机制,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

2013届软件工程本科毕业生张铭从大二开始就在国内外软件设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中屡次获奖,并发表三篇国际会议论文,凭借着突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大二时就获得了IBM中国研究院实习的机会,并在毕业时成功签约IBM 中国开发中心,获得数据管理支持专家(Data Management Supporting Specialist)

组稿 王洋 校对 战世锴

高质量的就业是怎样炼成的

东北大学:

的职位。“在专业课和就业指导课堂上,经常会有院士、知名企业的高管担任客座主讲教师,我们几乎可以同步获得最新的专业、行业前沿知识和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更加清晰地了解了企业需要什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的学习思路更加开阔,这使我把握住了大学四年的努力方向。”在优秀学长就业经验分享会上,张铭颇有感触地说。

象张铭这样的学生在东北大学还有很多,他们在就业前已经明确了职业方向,甚至早早被企业预定。

为确保毕业生就业有市场、有渠道,近年来,学校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研究,通过每年的重点企业走访、每四年一次的人才供需分析及本校毕业生质量分析,及时把握人才供需信息,建立健全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编印《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报告》,及时将就业信息应用到招生、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环节,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依托“985”和“211”工程建设,改善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建立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在巩固冶

金、矿业等传统优势学科同时,大力

发展自动化、计算机等新兴学科和生

物医学工程等交叉学科。同时以提高

所有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在课程设

置上侧重学生专业素质、动手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原有教

学计划调整的基础上,让各专业自

主增加200学时,强化专业教育。学

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20%

左右,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

2%左右。此外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

要,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相继

与东软集团、济钢等联合打造“定制

班”、“4+1”等多种产学研相结合的

特色培养模式。开设尖子班、软件国

际班等。而对于就业前景不太乐观的

专业,推行“1+1”预警式教学模式,

即本专业学习+某单项技能学习。同

时大力推动实习实践,提升就业竞争

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全面实施“大

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建立了近300

个实习与就业实践基地。与辽宁省政

府合作,共同建立辽宁省大学生就业

实训示范基地,在5个工科专业按照32

个岗位方向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据统计,学校近五年来前往采

矿冶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

航天等国家主流行业及重点领域就

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从46.3%提升到

59.4%,在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

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精英。

加强分专业高端就业市场

建设,满足学生择业与发

展需要

眼下,自动化、计算机专业毕

业生高质量就业相关研究在东北大学

已经开展近一年时间,结合信息学院

自动化、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及学生特点,通过利用网络、媒体

等资讯来源,组织与企业接触较多、

在行业领域发展前沿比较有了解的博

导、教授以及行业专家和就业工作经

验丰富的辅导员进行多轮访谈式调研

筛选高端企业范围,重点走访筛选企

业实地调研,开展企业校友问卷调查

等途径,初步构建了自动化、计算机

专业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规划原则与建设策略,并得到校内外业内专家的认可。

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学校以“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积极推动分专业高端就业市场拓展工作体系建设。一是以分专业高端市场规划为基础,依托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等,广泛开展校企交流、人才推介、建立就业基地等活动,加大高、中端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力度,完善了就业市场开发平台建设。二是通过提升招聘服务质量,规范管理与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大型双选会、网络招聘会等有形与无形就业市场,广泛搜集就业需求信息,满足各类学生求职择业的需要,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平台建设。为2013届毕业生共组织各种规模招聘会563场,接待用人单位3140家,提供有效岗位需求3.6万个,供需比为1:6.7。2013年9月初以来,就已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140余场(200余家)。三是通过走访用人单位,积极开展毕业生质量评价和就业工作开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就业工作专业化水平

2013年的招聘季高峰刚刚揭幕,2014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于明浩就已经手握海尔集团和中建六局两家国内知名企业的offer,大一开始的校外兼职和实习经历为他着实增加了成功求职的砝码。谈到这,他很有感触地说:“我家境贫困,为了贴补家用一直在做兼职,但未来的路我一直很迷茫,在这个时候我预约了学校的职

业发展咨询,接待我的老师用专业

展状况评价,不断促进人才培养,加强和改进就业工作,完善了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平台建设。

“高水平大学的就业市场建设不能只满足于为学生提供‘找工作’的机会,而要切实关注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相符合的高端就业市场建设,在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就业。这不仅关乎学生的生涯发展与企业的良性运转,关乎高水平大学的跃升发展与社会声誉,更影响到整个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皓如是说。

的测试和多次的跟踪谈话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明确了方向。更重要的是,老师的建议令我无头绪的兼职实习变得对于职业发展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有力保障,东北大学历来把师资力量的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专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学校不仅在学生工作队伍中细分了就业工作方向,稳定了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创造了不断成长发展的环境与条件,而且制订并执行了总体培养规划和分层次的培训计划,培养了一批就业指导课程骨干教师,使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合理,为实现“专业化建设,专家化发展”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学校制订分层次的培训计划,将培训项目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次,就业指导课教师自愿申请参加培训项目,学校统筹安排授课教师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工作。仅2012年,就组织并选派90余人次参加校内外的相关培训

学习、交流研讨和参观考察活动,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学校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已经全部通过职业指导师的专门培训,每个学院至少有1人取得了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实现了职业指导师的按学院全覆盖,分布更加合理。同时,学校还有获得职业规划师、人才测评师、KAB讲师等各类职业资格的授课教师30人,切实地满足了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多元化需求。

为了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学校成立就业指导教师生涯发展俱乐部,组织优秀课件评选、优秀论文评选、教师成长工作坊、经验交流等,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想和业务素质及实战能力。鼓励青年教师申报重大课题研究、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2010年以来,青年教师在校内组织策划的讲座、工作坊等就业指导类活动就有30余项。建立“就业指导导师”制,由从事10年以上就业工作的教师担任新入职教师的导师,一对一指导新入职教师尽快掌握就业指导内容、方法、

咨询技术等。

学校还以探索工作思路、发现工作规律、改进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坚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研讨,有力推动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推动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全部就业指导课教师均具有参加相关就业研究的经历,2009年以来,承担或参与教育部、省市课题20余项,参加编写的就业指导教材和相关书籍有5本,公开发表就业指导工作相关论文30余篇,获奖论文30余篇。

2008年入职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聂国东,已陆续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职业指导师认证,并已成为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骨干教师。“学校为我们就业工作一线的老师搭建的专业成长的平台,让我们特别受益。每年不止一次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对于工作发展都是一种促进,对于自身发展更是一种提升,让我们工作有抓手、有底气。”谈及自身的成长,他感慨良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