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

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
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

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一个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潘泽泉

摘要: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建构性因素,情感是生产一种社会秩序的一个

核心的元素,情感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网络中,其生成和

固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烙印,情感既构成了人们行动的原材料,又构成了人

们进行交流的符号象征和社会交流的工具。

关键词:情感社会学;理论范式;现代性议题

情感社会学在中国本土社会学中的沉寂,一方面源于传统社会学家恪守严

格的社会科学的分工,把情感视为心理学领域,极少有人涉足;另一方面,又

源于西方对于情感社会学的研究始于70年代以后,起步较晚,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查遍中国社会学所有文献,很难发现较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很多现代

性研究者,在论及非理性的时候,并没有着意去开启情感社会学的研究。而情

感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力量,日益凸显出来,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新的社

会变迁,新的权力结构的形成,尤其是传统的社会关系的进一步解体,人们首

先感受到的就是情感方面的困惑,不安、无权力、怀疑、孤独及焦虑的感觉日

益增长。人的本体性安全与破坏产生了焦虑,原来习惯性的生活方式受到焦虑

的全面困扰,控制这种焦虑感则是人们行为最普遍的动机源泉[1]。弗洛姆认为,个人日渐获得自由的过程一方面是人类日益增长力量与统一的过程,是日益控

制自然,增长理智,日渐与他人团结的过程,但另一方面,这种日益个人化过程,却意味着日益孤独,焦虑、忧郁、不安全和日益怀疑他在宇宙之中的地位、生命和意义,以及日益感到自己无权力及不重要[2]。

一、非理性的力量:有关情感社会学的提出

理性主义往往把情感作为控制的对象,有的甚至不愿涉足作为非理性的情感,不愿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中加入情感的元素。随着后工业中的商业和消

费主义的盛行,传统理性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现代的片面、单一、绝

对的理性观已出现危机,并表现着理性主义式微的趋势。心理学涉足了作为非

理性的情感,而又不愿脱离个体主义的藩篱,忽视情感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

统的介入以及情感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

(一)传统理性主义的渊薮

在传统理性主义的生发处,存在着基督教神学传统中的禁锢实践产生的理

性自我以及随之出现的作为禁欲资本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理性主义的笛卡儿主义,笛卡儿主义认为社会世界中有一个思想和理性监管的场所,否定和排斥非

理性,从而使理性思维在意识形态范围内占支配地位,并通过约束和律戒人类

身体,对情感、性征以及情感生活进行控制。同样,在现代工业社会的兴起、

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理性主义的宰制性无疑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资

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还是文化结构,都具有"理性化"的特征,都是

逐渐朝向"理性化"的发展过程。"文明正在逐步朝着理性化和逻辑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了明显的事实" [3],"在理性中,情感没有地位,仅仅沦落在理性之域外" [4],人的理性逐渐被人们捧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人是理性思维的存在物,人只有运用理性,才能认识自然和造自然,理性主义者高扬的理性,只是一种

片面、单一、绝对的理性,这种片面理性化、工具理性的不断彰显,是现代性

的成就,也是现代性不幸的渊薮。理性化的片面推进必然会导致对非理性的系

统排斥或者说是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也必然会导致社会现实中的情感

作者简介:潘泽泉(1970-),男,湖南武冈人,广东韶关学院社科系讲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与组织行为研究。

被控制、被殖民化甚至被异化,进而带来现代社会情感的衰落,导致情感行动

被排挤到正常的社会结构之外,而这恰是社会学者所不愿看到的。不难发现,

传统理性主义强调理性的重要性是以贬斥、压抑人的非理性、情感和意志为代

价的,理性主义思想家或者不承认非理性等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或者是虽然看

到了这一面,却用理性去统治和压制。

对理性的崇拜和利用理性主义面相对社会现象的泛化的解释,自然就成了

当代思想家攻击的稻草人。福柯向关于中立、超然、纯粹理性的启蒙观念提出

了挑战,福柯认为,西方传统的理性对非理性的排斥和压抑恰恰使理性走向了

对立面,理性对非理性的征服并没有胜利可言,理性在这一征服反而转化成了

非理性的强暴和专制[5]。德里达从解构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出发,提出理性和非理性的对立是形而上学的必然要求,理性统治非理性是一种不合理的"等级观念",他的目的就是要"在一定时候推翻等级序列" [6]。罗蒂也认为"合理

性与非理性的对立"阻碍了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消除这种西方现成的传统是当代许多思想家的共同主题,它应该被"取代" [7]。正如福柯所言"随着理性和科学

的昌盛而来的是人类经验的枯竭",而从尼采开始,这种"理性和科学的不可一世

的统治摇摇欲坠" [8]。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弊端的批判更是一针见血,

他认为"科技理性"的结果,导致了人的"存在"或"生存"的遗忘。哈贝马斯也主张要批判工具理性的绝对权威,代之以多元理性观,建立一种"交往理性"。由此可

以看出,传统理性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现代的片面、单一、绝对的理

性观已出现危机,并表现着理性主义式微的趋势。

(二)心理学自身的樊篱

关于情感的心理学研究由来已久,情感研究基本上是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情感也是心理学中一个核心的研究领域,心理学者大多将情感看作个体的一种

心理特质,从个体情感本身来探讨情感产生的动机、情感的需求、情感的类型、构成情感的各维度以及对情感的测量,其着眼点只是从最微观层面通过大量的

试验研究方法来分析个体情感选择的心理过程,明显只是定位于行动的微观考察,事实上,情感在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突破个体的关系存在,没有孤立存

在的情感,情感同样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网络中,其生成

和固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烙印。

但心理学进入了一个自身固化了的陷阱和不幸的渊薮,情感不是一个自然

而然的产物,也不单独是个体的心理特质,同样也是在互动中人们主动选择和

创造的结果,并通过特定的行为和符号来表现、传达和显示,情感既构成了人

们行动的原材料,又构成了人们进行交流的符号象征和社会交流的工具。在情

感行为中,人们、群体和组织行为主体必然会把情感外射到相应的社会系统中,改变和生产新的社会系统,情感同样不可规避地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异,这里的

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建构性因素,许多社会系统是情感结构起来的模式化

的社会关系,如宗教情感产生新的宗教组织、群体认同和情感归属产生新的社

会群体、被剥夺的情感产生的新的阶级等,另外,还有许多社会系统的不断维

系和强化同样也是情感的进一步的延伸的结果,如民族情感滋生出民族凝聚的

动力、阶级情感滋生的社会凝聚力和感召力等。同样情感在再生产结构性特征

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再生产促使情感行为产生的社会条件,如新的流动人口在

形成新的社会群体过程中,必然会加剧和外群体的对立和冲突,同时也必然形

成一种新的群体情感形式。而这一切是心理学范式所无法解释的,心理学在诠

释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范畴时就显得无能无力。

理性主义不愿涉足作为非理性的情感,不愿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中加入

情感的元素;心理学涉足了作为非理性的情感,而又不愿脱离个体主义的藩篱,忽视情感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介入以及情感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

生产和再生产,因此,面对大量社会问题用理性主义范式和心理学本身所无法

解释的时候,情感社会学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

二、情感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社会学建构

社会学的情感研究传统在社会学领域可以追溯到杜尔克姆的对作为社会团

结的基础的集体情感的研究,情感在杜尔克姆那里被看作一种社会事实,杜尔

克姆认为,将一群个体联结成一个社会的是该社会的"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这是同一社会的普通公民共同拥有的信仰及情感的总体,正是这种意识将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使各种社会秩序得以确立[9],集体情感是社会团结的基础和纽带,通过有着集体主义烙印的情感来阐述社会秩序,作为社会

制定行为规范的依据,似乎为社会的解释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10]。滕尼斯认

为社区是在情感、依恋、内心倾向等自然情感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密切

的有机群体[9],情感在这里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心理学范畴,把情感作为形成社区的一个核心的元素,也是维系社区存在地一个关键的面相。齐美尔将情感分

为两类:初级情感和次级情感,齐美尔把初级情感作为建构社会现实的基础,

是任何群体所绝对必须的粘合剂。齐美尔认为社会必须建立在情感上,这种情

感纽带是建构社会现实的先验形式,情感对内稳定群体,对外划定界限。同时,齐美尔又提出作为互动的产物互动的社会心理效应的情感,即"次级情感" [10]。

弗洛伊德(Freud)认为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的情感、欲望和本能冲动在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作用下而逐渐受到制约、镇静、抑制和疏导的历史,作

为其结果,外在的社会力量逐渐以"超我"的形式而内化到个人的心理结构中,

并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自我监视、控制和指导[11]。马尔库塞(Marcuse)和埃利亚斯(Elias)分别从批判理论和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这一思想。马

尔库塞揭露了文明社会如何为着统治的利益而对个人的情感和本能采取"过剩压抑"。埃利亚斯则从历史的角度,经验地考证了作为人的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类似于"超我")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过程[11]。

70年代后期,互动理论开始关注情感是如何卷入人际关系中的以及社会相遇是如何形成的,互动主义开始抓住情感对互动过程的影响,其中包括情感剧

场理论[12]、情感的符号互动理论、地位和权力的情感理论、情感网络理论和情感互动进化理论等。情感社会学作为一门新的社会学分支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出现在西欧和北美[12]。

当代西方情感社会学形成了三个主要 "板块":情感的社会行为、情感的符号方式、情感的社会生产。事实上我们可以在这三大板块间建立某种逻辑的、概念的联系,我们可以把情感的社会行为和情感的符号方式归属于社会学中提到的"微观范式",把情感的社会生产归于"宏观范式",这样,情感社会学理论范式就有了一个比较易于理解的基本的框架。

(一)微观层面:情感社会行为和符号方式的社会学建构

微观层面的情感社会学关注具体的情感类型、互动中的情感过程(包括情感的起源、社会建构和运作、情感的社会运用和社会沟通方式、具体的情感的社会控制)、行动者赋予情感的意义(情感文化、情感的标识),重点阐述的是情感嵌入自我以及个体调动情感的能力;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角度来探讨符号互动论中的情感过程和情感控制,强调情感的自我控制,强调人在情感控制过程中的主动性。

微观范畴中的个体和群体互动中的情感的起源和预期状态是情感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许多社会学者对于情感的社会起源和生发处有着详尽的论述,柯林斯(Raldall Colins)在互动仪式理论体系中,提到了情感的起源以及情感对于互动的影响,他提出仪式是一种情感性能源,能够滋生强大的情感性力量,仪式具有情感生成的作用,仪式创造了共同的情感和符号,并把情感能量作为交换过程中的一种资源,强调情感能量是最大的互动驱动力,个体总是最大化他们的情感能量,参与这样的仪式,互动是建立在情感利润(选取收益最大化的仪式)、情感理性(寻找能够增强情感能量的互动)和情感支付(情感收益和回报、投入支付的因素水平)的基础上[13]。里奇佛(Cecilia Ridgway)和帕杰(Joseph Berger1988:450-474)的情感预期状态理论值得一提,里奇佛主要论述了群体中的情感,其著作主要着眼于任务取向的群体,他具体论述了任务取向群体中对于实现群体目标赞成与否的情感结构,并论述了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成员的预期状态遭到侵犯所引发的情感,如兴奋和愤怒[14]。帕杰指出群体中所产生的预期状态,影响和引导互动的进行,并对这种情感预期状态进行阶段性分析,即包括在互动中情感被激发、情感交换发生以及情感状态在情境中引发一种指向他人的情感维度[15]。对于情感嵌入自我的

论述,吉登斯把焦虑引入了社会学领域,吉登斯认为,正是本体性安全与破坏

产生了焦虑,而控制这种焦虑感则是人的行为的最普遍的动机源泉。他认为可

以在焦虑控制中找到本体性安全的心理根源。同时,吉登斯提出了"情感疫苗"

这一核心概念,他认为,在早期生活中所获得的基本信任的"剂量"是他们接受

了一种"情感疫苗",用以对抗所有人可能感染的本体性安全[1]。

行动着在互动中赋予情感的意义层面重点体现在情感文化、情感标识和情

感控制的理论中。霍赫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肖特(Sucan shott)以及斯特赖克(Sheldon Stryky)对情感文化、情感的运作和展示以及情感的控制有过详尽的论述。霍赫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认为情感是个体在情境规范和文化观念规制下所运用的表演,情感文化包括有情感理念(适当地

态度与感觉)和情感标识(个体历年积淀的事件人格化和象征化的更一般的情

感理念),情感的选取与展示受文化理念与正式规则的存在限制[16]。肖特(Sucan shott)试图发展汲取符合互动论规制的情感理论,他提出情感唤起与标识能调适人的行为、控制个体行为、规制人们的反应、固化文化价值和引发

一直性与团结。情感包括树立刺激与感动和情绪的标识过程,情感在行动者情

境定义的过程中被社会性的建构[17]。斯特赖克(Sheldon Stryky)在其情感定位理论中也提到情感的标识过程,即情感被从规范预期、文化价值、情感定义

适当与否方面标识出来,并确定何种标识处于显要序列中的位置,是文化价值

与先要序列一致。他同时把显要序列与情感和身份的投入结合起来[18]。

西奥多·肯帕(Theodore Kemper)可以说是情感社会学的先驱,他把情感和地位以及权力联系起来,建立了一种地位-权力模式,通过地位与权力地的

社会结构、变化和预期把情感分为三种类型,即结构性情感(在社会结构中的

权力与地位所引发的情感)、情境性情感(互动中权力与地位改变而引发的情感)、预想情感(互动中预期的权利与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命题,如:当体验到地位的提升,人的安全感和信心就会上升,当体验到地位丧

失时,人的焦虑、恐惧就越强等[19]。

不难发现,情感行为不仅是一种内在性的情感体验,而且是经济和社会领

域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行为的延伸。一方面体现情感表情逐渐符号化,成为一

种形象塑造,一种社会交往和服务于某种目的的符号工具和手段 [11],另一方面个人被迫要求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越来越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人的情感也越

来越成为外在社会表达和社会力量(组织、权力和资本)的控制对象。

(二)宏观层面:情感介入社会结构的生产和再生产

宏观层面的情感社会学强调从更加宏大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讨人类情感的

发展路径,注重对涉及社会、社会制度和总体层次的情感变迁以及情感所引发

的社会-文化的变迁的研究,关注的是情感的社会研究取向,探求的是情感的社会机制,包括情感的社会生产,既包含情感嵌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规范系统,

介入社会结构的生产,即情感是如何产生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环境,又包括

社会关系是如何制约情感和不断再生产情感的过程,解释范畴在于情感的制度

形式。情感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的标识会把归属和认同外射到一个相应的社会系

统中,变成某种具有较长跨度的可被识别和辨认的某些较为稳定的属性和特性,从而把个人和群体的各个方面结合成某种连贯性的结构模式,甚至于有可能形

成一种宏观的社会类属。

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建构性因素。情感在一既定的情境或情境类型下

对一个或群体行动者的选择余地有所限制,而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同样也取

决于具体情境中情感融合的大小,因此,许多社会系统是情感结构起来的模式

化的社会关系,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情感社会学并不是说情感行动创造了社会

系统,他们只是生产出了或者转变了后者,在实践的连续过程中不断更新业已

产生的东西而已。情感又是生产一种社会秩序的一个核心的元素,体现为情感

如何来约束时间、空间,包容整合在场和不在场,同时这种以整合方式为基础

的情感,又产生相当持久的时空延伸的形成。

我国社会学者王宁在 "罗各斯-现代性、爱洛斯-现代性与休闲"文中提出了

两种现代性,即"罗各斯"版本的现代性和"爱洛斯现代性","罗各斯"版本的现代性用来强调现代性如何建立起对非理性的本能冲动和情感的制约、控制和镇静

的社会机制(如社会理性化、资本主义的商品化、与工业化相联系的科学管理和劳动纪律等)。"爱洛斯现代性"强调的是,现代性不但对人的非理性的情感和本能进行制约、镇静和控制,而且通过建立"合法的"、"安全的""和"可接受的"渠

道和空间对人的这些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情感和本能进行疏导、宣泄和释放[11]。

马可夫斯基(Barry Markovsky)的群体团结理论尽管大多阐述是归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微观层面,但在他们那里很多内容却是一种宏观上的社会学建构,

至少有很多内容可以用来解释情感社会学的宏观层次,所以我把他们放到了宏

观层次的叙述中来,因为他们所叙述的情感网络在在联结和固化一种宏观层次

的社会结构,以及在实现一种宏观的社会结构的制度化,所以,从内容层次来

说,还是可以成立的,不过要说明的是,作者无意于把他们严格归类为宏观层

次的情感社会学代表,我更多的还是关注他们的理论表达。因为可以从他们的

思想中发现,他们有很多的解释是关于社会整体层次的。马可夫斯基提出了群

体团结的网络理论,在其理论中,他提出,是情感力量引发了群体的强烈的联

结合对于派系形成的反动,而作者并没有满足微观层次的解释,他认为情感是

粘合剂,将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而作为宏观层次的社会结构又有利于防止网

络派生破裂成小派系,人们趋于将群体和网络当作一个整体来归纳出一般化的

情感,这种情感会延伸到作为整体的更大的社会网络,来论述这种一般化的情

感对于强化社会联结和契合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为社会不仅会抑制对己不利的

情感,而且还会有选择性地强化和维护对自己有利的情感表达,从而实现社会

有效的存在[20]。

特纳(Jonathan H.Turner)的进化理论更加明确和具体地说明上面我所作的解释,特纳的进化理论中对于情感的论述,特纳对于情感结构能力的论述无

疑是值得一提的了,群体性的控制情感的反应涉足了社会性和组织性的提高,

可以用来铸造强有力的社会联结,从而增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而一旦情感的

控制和使用增加了生存机会,自然选择就会促进这种能力,人们能够在情感的

基础上建立起一种灵活的、紧密的社会联结。同时他提出。如果人们没有将所

有的课题、符号和行为与情感相联系的能力,人类的社会结构是不可能的[21]。

三、结论:情感社会学的现代性议题

只要每一个角落有人类的存在,就会在每一个角落有人类的情感存在,所以,社会学者不能忽视情感对于社会的力量,最后作者认为一下几个现代性议

题值得重新加以强调:

(1)情感是一套社会实践,存在着一种情感的社会实践。情感社会学并非去说明情感行动创造了社会系统,只在于说明在实践的连续过程中情感生产或

更新了后者,在情感行为中,人们、群体和组织行为主体必然会把情感外射到

相应的社会系统中,改变和生产新的社会系统,情感同样不可规避地带来社会

结构的变异,这里的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建构性因素,许多社会系统是情

感结构起来的模式化的社会关系。在这里,情感是生产一种社会秩序的一个核

心的元素,体现为情感如何来约束时间、空间,包容整合在场和不在场,同时

这种以整合方式为基础的情感,又产生相当持久的时空延伸的形成。

(2)在情感社会学中,情感不单独是个体的心理特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突破个体的关系存在,没有孤立存在的情感,情感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网络中,其生成和固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烙印。

(3)情感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它是在互动中人们主动选择和创造的结果,并通过特定的行为和符号来表现、传达和显示,因此,情感是社会意义

或象征符号的载体或承担者,情感既构成了人们行动的原材料,又构成了人们

进行交流的符号象征和社会交流的工具。

(4)理性主义往往把情感作为控制的对象,有的甚至不愿涉足非理性的情感,不愿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中注入情感的元素,而心理学涉足了作为非理

性的情感,而又不愿脱离个体主义的藩篱,忽视情感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

的介入以及情感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

(5)微观层面的情感社会学关注社会互动中的情感过程(包括情感的建构和运作、情感的运用和社会沟通方式、具体的情感的控制)、行动者赋予情感

的意义(情感文化、情感的标识),重点阐述的是情感嵌入自我以及个体调动

情感的能力;宏观层面的情感社会学注重对涉及社会、社会制度和总体层次所

引发的情感变迁以及情感所引发的社会-文化的变迁的研究。包括情感的社会生产,既包含情感嵌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规范系统,介入社会结构的生产,即情

感是如何产生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环境,又包括社会关系是如何制约情感和

不断再生产情感的过程,解释范畴在于情感的制度形式。

(6)情感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的标识会把归属和认同外射到一个相应的社会系统中,变成某种具有较长跨度的可被识别和辨认的某些较为稳定的属性和特性,从而把个人和群体的各个方面结合成某种连贯性的结构模式,甚至于有可

能形成一种宏观的社会类属,而这种宏观的社会类属有从宏观层次上控制情感

本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 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3] 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 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陈永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德赖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和解释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6] 德里达.立场[M].转引自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 罗蒂.哲学和自然之境[M],中译本,上海:三联出版社,1987.

[8] 涂纪亮.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M].人文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

社,1996.

[9]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学出版社,1999.

[11] 王宁.略论情感的社会方式-情感社会学研究笔记[J].社会学研究.第4期,2000.

[12]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Randall Collins.Conflict Sociology: Stratification, Emotional Energy and the Transient Emotion [J].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14]Cecilia L. RidgewayStatus in Groups: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J]. New York: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2:47.

[15]Joseph Berger .Direction in Expectation State

Research[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ty Press , 1998.

[16]Arlie R..Hochschild .Emotion Work, Feeling Rules, and Social Structure[J]. New York: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9:85.

[17]Sussan Shott.Emotion and Social Life: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Analysis[J]. New York: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9:84.

[18]Sheldon Stryk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A Social Struction

Version[M].Menlo park, CA. , 1980.

[19]Theodore D Kemper.A social Interactional Theory of Emotion [M] .New York:Wiley,1979.

[20]Barry Markovsky and Edward J. Lawler.A New Theory of Group

Solidarily[M].Advances in Group Press, 1994.11.

[21]Jonathan H. Turner.The Evolution of Emotions:A Darwinian-Durkheimian Analysis[J].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1996 .26.

Emotion Sociology: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to Study

PAN Ze-qua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China)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and the rationalist` explanation neglects the existence of the emotion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The social emotion includes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emotion, the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analysis to the emotion, the social emotional evolution and so on. It also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emo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cohension originated from the social emotion and in a way. Keywords: emotion sociology; theoretical constructure;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该论文发表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

??

??

??

1

吉登斯现代性的制度维度探析

吉登斯现代性的制度维度探析 摘要:在系统地梳理古典现代性理论的基础上,吉登斯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现代社会制度,并提出了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即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和军事力量。他从全球化角度剖析了现代性的制度维度生成逻辑及其衍化路径,并通过对现代性理论体系的重构来捍卫现代性。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对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究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有机结合,把现代性理论与现实政治关怀结合起来,为全球化背景下解读当代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制度维度 随着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当代社会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现代性是现代化运动的产物,它是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历史困境和文化危机等问题所进行地深刻反思和批判,并积极地建构摆脱现代性困境的路径。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揭示了现代性的多重维度,并把对现代性的理解作为把握社会问题的逻辑起点,从现代性的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来解读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在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等为代表的古典现代性理论进行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把对现代性的理解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从全球化背景下深刻地阐述了现代性的内涵及基本动力问题,并从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和军事力量四个方面阐释了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一、吉登斯理解现代性 吉登斯在较宽泛意义上使用现代性这个术语,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层面来理解现代性的内涵,把现代性看成是社会组织有序运转的制度模式的具体表现。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随着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性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行为制度。在接受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学教授克里斯多夫·皮尔森访谈时,吉登斯把现代性理解为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简略表述,系统阐述了现代性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现实世界向人类干预所造成转变的开放想法;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一系列政治态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1](P.166)与先前的社会秩序类型相比,现代性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它是指一种社会生活、组织模式及其行为制度。 吉登斯理解现代性的逻辑起点是“断裂”,并把这种断裂看成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他看来,现代性以其前所未有的方式背离了原来所有类型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其现有的生活形态。在外延和内涵方面,现代卷入的变革比以往时代的绝大多数社会变迁更具深远意义。吉登斯指出:“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和最带有个人色彩的领域。”[2] (P.4)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陈向明 发表日期:2005年9月29日作者:本页面已被访问 735 次 在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领域,一个十分著名的方法是格拉斯(Glaser )和斯特劳斯(Str auss )提出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1967)。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

试论库恩的范式理论及该理论缺陷

人 文 论 坛 166 INTELLIGENCE 试论库恩的范式理论及该理论缺陷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陈 杪 摘 要:库恩的范式理论是一种历史主义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启发性。但是同时库恩的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缺陷,本文认为这种缺陷在于库恩看待科学知识的相对性、以及其科学革命观的非理性化。 关键词:范式 科学革命 相对性 非理性化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以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而享誉世界。而人们对其“范式”理论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它是“智慧历史的一座里程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掘”;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是“完全不足信的”和“耀眼的错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呢?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库恩的范式理论。 一、库恩范式理论简介 何谓科学活动,科学是怎样发展的?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第一种认为:科学发展始于事实,事实经验不断地被归纳为理论或理论不断地为经验所“证实”,如逻辑经验主义;第二种则主张:科学发展始于问题,通过经验的“证伪”而不断由一种理论取代另一理论,如波普尔证伪主义。 而库恩则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将科学进步的图景概括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在解释这个过程中,库恩引入了一个新的名词即“范式”。尽管“范式”在库恩自己的著作中涵义也不尽相同,但它大致可表述为:“某一特定的科学共同体成员们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当一门学科缺少一定的范式,即科学家对基本问题、观点没有达成一致,则该门学科仍处于前科学状态。而范式一旦形成,则形成成熟的常规科学。“一个范式和一种更秘藏的研究方式的取得,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已经成熟的标志。”而当在常规科学研究中总是发现反常规问题,人们对该范式的信念开始发生动摇,则该范式危机就出现了,这时另一种范式取而代之,一场科学革命随之而来,之后确立新的范式形成新的常规科学并如此反复。 由此可见,“范式”这个概念成了库恩科学观的核心概念,体现了他对于科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正是由于 范式的存在,科学才成为科学,科学家才成为科学家。不同的科学共同体在不同的范式指导下,对同一自然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范式论揭示了科学不仅仅是纯粹理性和纯粹逻辑范围内的事情,科学活动及其发展是与科学以外的社会和历史因素紧密联系着的,是多种要素综合影响下的整体性活动。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是库恩范式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库恩科学观的另一部分“科学革命”理论也相当具有启发性。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以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跃进转化的方式即科学革命的方式进行的,而非归纳主义科学观特征的积累进步。“科学革命在这里被当作是那些非积累的发展事件,在其中一套较陈旧的范式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范式所代替。”因此,科学革命的根本内容是抛弃旧范式而接受新的范式。库恩用“革命”这一概念来强调科学进步的非积累性。认为一个范式发生危机经由科学革命而由另一范式所取代。科学的长期进步不仅包括在理论框架内确证事实和定律的积累,而且也时常包括推翻一种范式,并用另一不相容的新范式取而代之。而每一次科学革命既是科学知识体系的重建过程,又是对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的重新塑造过程。科学共同体在自身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实践标准等方面发生“达尔文式的进化”。 二、范式理论的缺陷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也有着较大的缺陷。库恩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忽视其真理性,具有相对主义倾向。库恩认为,范式仅仅是科学家用来解决“谜题”的工具。新范式取代旧范式仅仅是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旧范式,但却并不意味着更加接近客观真理。例如库恩指出:“我认为不存在独立于理论的方式来重建像‘真实在哪儿’这种说法;一个理论的本体与它的自然界中的‘真实’对应物之间契合这种观念,现在在我看来原则上是虚幻的。”因此库恩的立场缺少一个基本要素即“前后相继的理论会逐渐逼近真理。”库恩认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们通过建立范式,在理论框架内所进 行的对话与交流。但是,科学理论除了在科学共同体之间进行交流外,其最根本的功能应是用于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从而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且,在科学发展史中,每一次爆发科学革命,其根本上是因为革命之后的科学理论相比于革命前的科学理论包含更多的真理要素。例如伽利略的物理学代替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代替牛顿力学正是因为这些理论包含更多的真理要素,更为客观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库恩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即科学革命理论也具有非理性色彩。在阐述新范式如何产生时,库恩曾指出:“新范式或者是一种容许日后阐释的充分的暗示,都是一下子突现出来的。有时是在午夜里,有时是在一个深为危机所烦恼的人的头脑里。”他认为科学范式和科学理论的产生,是科学家是个人心理格式塔的瞬间的转变,是一种云翳顿开的体验,夸大了灵感、想象、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其实,在范式的转换过程中离不开人们长期细致的观察以及刻苦艰辛的实验,还需要运用逻辑工具进行一系列的艰苦的理性思考的过程。这是人的内心因素与现实世界在人的主观努力下,运用理性思维,使人产生一个心理转变的复杂过程。 综上所述,库恩的科学观虽然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科学发展,注重历史的、社会的因素,可谓一种创举,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存在着非理性色彩和相对性。本人认为,库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发展的内部历史,在具体解决某一相同问题上,一个范式的解答必定是因为更加逼近客观真理而超过另一范式,才能吸引众多的科学家,从而一个新的范式代替旧的范式,科学自此向前发展。参考文献: [1] [澳]艾伦·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林学俊:《试论库恩的范式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3]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

关培兰《组织行为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 15.1 复习笔记 一、组织及组织理论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为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的集合体,是成员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框架。它满足以下几个特点:(1)是社会实体;(2)有确定的目标;(3)有一定的结构和协调模式的动态系统;(4)与外部环境相联系。 2.组织的重要性 (1)组织将资源组合在一起完成特定的目标。组织能够通过运用现代的制造技术和新的信息技术,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和管理实践以增进效率,并为创新提供条件。 (2)组织适应并影响着迅速变化的环境。通过所有这些活动,组织为所有者、消费者和雇员创造价值。 (3)组织也必须应付和适应当今劳动力多样化的挑战,更加注重伦理和社会责任,改变雇员的职业生涯模式,找出有效的办法激励雇员完成组织的目标。 3.组织理论 (1)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组织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①采用系统理论。把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开放系统。 传统的组织理论是一个封闭系统,不考虑组织与外界的联系。实际上,组织并不是孤立

的,外在的复杂多变的因素对组织内在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组织是一个投入一产出系统,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开放系统。 ②对人际关系十分重视。 改进人际关系,特别是管理者和职工的关系是现代组织理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具体表现为: a.组织平衡理论。参加者按照个人效用来衡量组织,组织则根据组织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衡量成员的贡献,诱因与贡献的平衡决定成员加入、保留,还是退出。 b.交叉角色理论。组织是由许许多多交叉的角色所组成的集合体。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交叉的角色组之间、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其等级、希望、冲突、绩效,利用角色组之间的相互交叉和影响使组织充满活力。 c.交叉群体组织理论。组织是由互相关联的交叉的群体组成的,这些群体是由几个群体交叠处的个人来连接的。这就突破了传统组织理论中一人一职一位、各部门之间严格划分界限的观念。 d.把组织看做信息处理系统。组织既然是开放系统,组织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收集、解释和使用适当的信息。工作任务不确定性越大,在任务执行期间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越大。所以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系统。 (2)后现代组织理论的范式 范式就是某一学科或体系的理论框架,包括定律、原则、基本思维方式、判断标准、应用模型等。范式的转换意味着科学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它反映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的转变。 今天,迅速变化的环境引起了一系列的挑战,如全球竞争、多元化等。在组织领域,工人对完全意义上的工作和个人发展与职业成长机会的期望,要求组织及其管理者作出新的不

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

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 标签: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分类:现代性专题2009-10-10 21:03 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 作者:陈筠泉 现代性自产生之时起就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扩张,现代性矛盾更是日趋尖锐和激化,终于酿成了今日的深重危机。有的学者把这种危机称之为“现代性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现代西方思想家重新反思和批判现代性,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的思想。在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中,我赞成这样一种看法:要摆脱现代性危机,必须超越既有的现代性。采用有的后现代主义者的思路,对现代性予以整体的颠覆和彻底的解构,这绝对不是一种可取的办法。真正可行的办法是,正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并通过矛盾的合理解决,以求现代性的正常发展,使之更有利于人类与社会的进步。 一 应当看到,文化问题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受到重视,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的、现实的根源。在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改变,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挑战,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等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把人本身的价值和命运、人类的生命和发展问题以十分尖锐的形式凸显出来。因此,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潮,归根到底不过是集中地反映了对人的关注。启蒙主义思想家重视人类行为的自然机制,但未能揭示文化不同于自然的特性。他们把“自然人”当作理想的人,认为“自然人”体现着尚未被文明“污染”的人的“本性”,并企图从“自然人”身上找到建立合乎人性的公正的社会制度的根基。但马克思却认为,启蒙主义思想家所谓的“自然人”,纯属“十八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他说:这种十八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但是,在这些十八世纪的“预

扎根理论小论文

《公共政治课》课程作业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 摘要:扎根理论以其显著的质性特征和优势,越来越受到管理学界亚就这的重 视。本文主要从扎根理论的版本、使用背景以及操作流程层面,对扎根理论方法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扎根理论;方法论;适用背景;操作流程 一、引言 近年来,质性研究作为量化研究的有力补充,日益受到管理学者们的关注。而扎根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论,也被越来越多的管理学研究者所接受。扎根理论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量化研究主要适用于考察已识别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对于没有得到清晰界定或者无法用既有理论来推导的现象缺乏识别和解释力,这就需要质性研究首先对要研究的现象进行界定或给出理论框架;二是扎根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因其较为科学的操作流程以及注重实践的方法论特点而受到重视。但是,扎根理论也因其发展时间较短,适用情景尚不清晰而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本文在综合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旨在对扎根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二、扎根理论不同版本的介绍与比较 扎根理论是由格莱瑟(Glarer)和斯特劳斯(Strauss)于1967年率先提出的,目的在于回应当时极其流行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里的实证主义主要是指石里克(Moritz Schlick )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所提出来的新实证主义(也称逻辑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从现有文献看,主要存在有三个扎根理论的版本,即格莱瑟( Gla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的原始版本( original version );斯特劳斯和科宾(Corbin)的程序化版本( proceduralised version );查美斯(Charmaz)的构建型扎根理论( The Constructivist' s Approach to Grounded Theory)。 关于斯特劳斯和科宾的指令性扎根理论方式( proceduralised version ),有研究者已经观察到,他们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已经变得相当程序化和过于公式化。尽管如此,至今为止这个版本使用得最为广泛。在讨论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同时,研究实践中扎根理论和定性数据分析二者的界限往往并不清楚。事实上,正统地应用原创的扎根理论版本( original version ),不同于使用扎根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式,也不同于任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定性数据分析的综合使用;其关注的是自然呈现与发现,这使得很多扎根理论研究最终都变成了描述性的研究,这将使现实存在但尚未被关注的社会过程缺乏抽象概念化。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却与案例研究方法不同,后者很少用到不断比较的方法。又如巴克等和格莱瑟分别指出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也不同于现象学和行动研究。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民族志之间也有一定的兼容性,就样本选择的性质及从自然的环境中收集数据这两方面来说,两者有一些相同之处。就研究成果的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2014年04月22日17:03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3年11期第141~145页作者:魏强/陈传明/李行健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80 【作者简介】魏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组织理论;陈传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行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所谓范式,根据托马斯·库恩(1962)的定义,是指某些科学研究的实践所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等。在任何科学的发展领域,如果一门学科要获得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范式。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该学科如果想获得突破,必须要超越原来的旧范式,而代之以一门新范式。 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Anderews、Ansoff为代表的规划学派开始初步确立,中间经由资源学派(Ruemlt,1974、1984)、定位学派(Porter,1980、1990)推动,一直发展到90年代的能力学派(Parahalad,1990;Barney,1990),在理论、思想与研究模型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主线,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出现了变化: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所谓刚性视角,是指在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孤立地研究战略管理的各个构念(Construct)之间的关系,一般不考虑时间的动态性,而且也很少考虑各个构念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只考虑这些构念之间单向的影响关系。如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涉及最多的构念是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从刚性视角出发,一般认为,企业战略决定结构(Chandler,1962),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绩效(Rumelt,1974)。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柔性视角是指主要从动态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且考虑了这些变量之间互相反馈的关系。仍以上述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三个构念为例。在现实中,往往是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战略:当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时,企业中人、群体、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确定,企业战略往往受制于这些关系的影响。因此,现实情况可能与Chandler的理论模型正好相反(爱迪思,1997)。而企业绩效反过来也会影响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形成。在Chandler(1962)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也描述了美国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企业绩效下降,面临逆境时,企业的领导人如皮埃尔·杜邦、阿尔弗雷德·斯隆如何重组公司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而在市场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案例。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企业绩效往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决定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末,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技术、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竞争对手所推出的竞争措施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培养与转移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仅仅从刚性视角去考察并解决问题,往往会忽视了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的命运。市场竞争的实践推动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研究视角也必须创新,研究范式也必须从刚性视角转变到柔性视角。 一、刚性视角的理论模型、适用条件与理论缺陷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理论和研究范式)【圣才出品】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理论与范式 1.理论 (1)含义 理论,是指为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念体系。 (2)特点 ①理论的目标是对某个现象做出解释。 ②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概念,二是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 理论 理论与范式 库恩和范式理论 三种范式对比 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 批判理论范式 理论研究的逻辑 理论研究的程序与工具 实证研究的程序 关于因果性 获取数据的具体方法 一般评估标准 如何评估理论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的评估标准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的评估标准 理 论 和研 究 范式

是为帮助人们思考而对某些现象或现象的集合所赋予的标签。 ③理论的建立必须遵循规范的程序。 (3)概念 一类是具体的概念,一类是抽象的概念。 ①具体的概念,是指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比如身高、商品购买等。 ②抽象的概念,是指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比如智商、态度等。 (4)命题 命题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很多,比如相关、因果关系等。 (5)假说 在没有得到完全证明之前,这些命题只能称为假说。假说是提出来供人们思考的命题,有关其真与假的判定要到这种思考完成后才能做出。 2.库恩和范式理论 (1)范式的概述 ①含义 库恩把不同的学者之间所持有的,这种不可通约的研究范例称为范式。 ②特点 a.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假设,它指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世界观,围绕着某个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院”。范式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如果一个范式的拥护者压倒多数,那么这个范式会成为主流范式。 c.不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范式不可通约,它们相互矛盾、针锋相对。

扎根理论第四章1-16翻译

定性研究基础(第3版):发展扎根 理论的技术和程序 4 质性资料分析策略 贡献者:Juliet Corbin&Anselm Strauss 打印出版物日期:2008 网上酒吧。日期: 打印ISBN:9781412906449 在线ISBN:9781452230153 DOI:10.4135 / 9781452230153 打印页数:65-87 这个PDF是从中产生的。请注意,在线版分页与印刷书的分页有所不同。

10.4135/9781452230153.n4 [p. 65 ↓ ] 4 质性资料分析策略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研究者的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知道哪些是合适的资料,形成什么是重要叙述线索的观念,以及根据研究者对生活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概念工具。(布鲁默,1969,p. 40) [p. 66 ↓ ]

介绍 分析涉及我们通常所谓的编码,提取原始资料以及将其提升到概念层次。编码是动词,而代码则是名词,它们被赋予那些来自编码的概念。我们在这个讨论中很早就强调编码不仅仅是一个解释。 它也不只是在田野笔记的页边对概念进行注释或在计算机程序中做一系列的代码。它需要运用方法与资料进行互动,例如对资料进行提问、在资料之间进行比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发掘代表资料的概念,然后再根据它们的属性和维度形成这些概念。研究者可以将编码看作是“挖掘”资料,在其外表之下挖掘以发现包含在资料之中的隐藏财富。下面是迈尔斯和休伯曼(1994)指出的编码及其与分析的关系: 对一组田野笔记进行回顾,无论是转录的或综述的笔记,并且对其意义进行仔细的剖析,同时保持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完整,这就是分析的内容。分析的这部分涉及你如何区分和结合你收集到的资料,以及你对这些信息所作的反思。(第56页) 在与资料的互动中,分析者会利用思维策略。每一位分析者都有自己的策略库——用来理解资料的使用技巧。霍华德·贝克尔将其使用的策略叫做“行业诀窍”。根据布鲁默所述,自然主义者达尔文也有他的资料分析和推理策略。布鲁默综述达尔文的观点认为: 达尔文,这个被公认为世界上记录在案的最伟大的自然主义观察家之一,指出悠闲的观察被形象所限制。他建议了两种方法来帮助打破这样的限制。一个是对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是荒谬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提升观察者的敏感性,从而以不同的和新的视角观察。另外一个建议是,记下所有的观察,除了任何奇怪的和有趣的观察,还包括那些挑战自己正在使用的概念的观察,即使其相关性还不是很清楚……(第41至42页) 本章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大量的分析策略,作者发现这些策略对于理解资料非常有用。我们将这些思维策略称作分析工具,因为无论在策略上还是目的上,我们都将其作为工具使用[p. 67↓]。 如果使用正确,这些工具不仅可以促进分析过程,当然也有助于新手分析员领悟堆积如山的资料。正如任何工具一样,这里的分析工具也要慎重地使用,而且要和编码过程中出现的分析问题相匹配。

托马斯库恩范式转换 俞力洋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转换 (学号:0617242 姓名:俞力洋专业:机械工程) 摘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证伪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定义了“范式”----这一新的科学哲学模式。库恩力图表明:我们在一些基本方面已经被一些陈旧的“范式”所误导,而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被一个与其完全不同的新“范式”所取代。之所以将这种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称之为革命,一个机其明显的方面是,科学共同体中某一小部分人逐渐感觉到现存的、起引导作用的“范式”已无法有效的探究自然界的某一方面,因此,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总结出更加正确的、新的常规科学。 关键词:库恩;范式;科学革命 正文:1947年,库恩以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开始其学术生涯,后来库恩将自己注意力从物理学转移到科学史方面。库恩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敦促学术界改变对熟悉资料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我们总是考察和验证那些从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中得出的、旧规老套的科学成就,而反对个别有足够理由支撑的新的客观结论视之若无物,甚至极力打压,那么新的科学观将永远无法诞生。如此一般,那科学的发展就变成了无数科学家对已有科学成就的编年史梳理以及对阻碍科学累积的“错误”和“神话”进行解释和描述。但是,科学史不是编年史学科,也不是科学累积发展观。因为研究牛顿是哪一天被苹果砸中的、勾股定理是谁先想到的是毫无意义的,并且那些被贴上是“错误”和“神话”标签的结论从某些角度来考虑确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而大多数的科学家却视若无睹而继续着他们对科学的编年史累积的大学问。然而,这样的选择将很难把科学发展再看做是一个知识添加而增长的过程,同时这无疑也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库恩发现,一些基本观念,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上用于教学的、“言之有理”的观念与如今历史研究所展现的事业完全不相符。比如,人类在2006年之前一直坚信不疑地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这一观点在经历了很多年的科技进步和外部环境变化后受到质疑。由于美国天文学家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后来还发现冥王星虽然质量足够大且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但是

一、现实主义理论范式

一、现实主义理论范式: 1.物质主义的本体论materialism 哲学上强调知识可以经由感官、经验得自现实的自然世界。 政治上强调现实而不是义务,×道德伦理、发动舆论、尊重国际法→世界和平(!安全) √理性、精明、谨慎地面对现实,反对狂热和意识形态2.权力至上,国家利益至上(寻求对其他国家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控制) 新现实主义大师吉尔平:※地理、资源、工业、战备、人口(国家的本质:垄断暴力)早期现实主义大师卡尔:※军事和经济力量 传统现实主义者摩根索:※主权(意味着平等) 3.物质→权力→主权→平等→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 国家主权意味着各国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存在超越国家之上的中央权力。 国际社会:水平的、无政府的 国内社会:垂直的、有政府的 4. 如何保证国际社会在无政府状态下正常运转?→有限国家理性 ①有限的 ②基于生存欲望而非自私自利 ③大多数国家都是理性的 5.国际社会→结构(新)现实主义者沃尔兹:国际结构 视角:×个人、政治家,×国家层面,√国际层面 结构关系:实力关系(国际结构)、功能关系(人体结构) 系统论:×单元的简单相加 结构的三个内涵:(无政府状态下,单个国家之间实力对比的状态) (1)国际体系的排列原则(无政府的:暴力冲突难以根除) (2)体系单元的功能分化(单个国家之间:功能相似) (3)体系单元间的实力分配(实力对比:决定国际事件结果的因素) 6.国际结构: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结构稳定论 国际结构相对稳定:无政府状态难以改变、国家实力对比变化的缓慢 (1)多极结构稳定论: 优点: 联盟具有灵活性势力均衡 缺点: 灵活性必须随时存在,敌我状态不能稳定需要一个强大的平衡者 需要充分的信息 大国数目多,利益关系复杂,误解误判↑ E.g 19世纪欧洲均势:最强大的英国愿意推行“均势”政策 1815-1914 总体保持稳定,但最后导致的结果却是一战(2)两极结构稳定论(↑沃尔兹): 优点: 两个大国相互制约优于单极主导沟通方便,利益清楚 维持体系稳定是两个大国共同利益 缺点: 冷战期间两极格局受核威慑制约 古希腊地区内部两极格局,受外部影响 (3)单极结构稳定论: 先进工业部门产值达到世界一半以上,军力达到世界一半以上 无论多强大也难以控制世界;可以控制或破坏世界稳定;引发其他地区性冲突和战争。

扎根理论案例

扎根理论 开放分类:社会学经济经济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芝加哥大学的BarneyGlaser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1 简介 2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1. 2.1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2. 2.2 首要任务 3. 2.3 对理论保持敏感 4. 2.4 不断比较的方法 5. 2.5 理论抽样的方法 6. 2.6 灵活运用文献 7. 2.7 理论性评价 3 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 1. 3.1 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 2. 3.2 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 3. 3.3 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 4. 3.4 核心式登录的具体步骤 5. 3.5 举例论证 4 一个分析实例 1. 4.1 研究问题 2. 4.2 初步回答 3. 4.3 广泛的抽样 5 研究工具与技巧 1. 5.1 增进理论触觉的技巧 2. 5.2 条件矩阵 6 泛行动系统 1. 6.1 行动系统的几个性质 2. 6.2 使用条件矩阵的益处 扎根理论 - 简介 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首要任务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认为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是一个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建构形式理论需要大量的资料来源,需要实质理论的中介。如果从一个资料来源直接建构形式理论,这其中的跳跃性太大,有可能产生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论不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成形式,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实质性理论,将许多不同的概念和观点整合、浓缩、生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密集型的形式理论比那些单一的形式理论,其内蕴更加丰富,可以为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领域提供意义解释。 对理论保持敏感 由于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建构理论,因此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研究者都应该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资料中呈现的理论保持敏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构理论的线索。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和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可以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是当资料内容本身比较松散时。 通常,质的研究者比较擅长对研究的现象进行细密的描述性分析,而对理论建构不是特别敏感,也不是特别有兴趣。扎根理论出于自己的特殊关怀,认为理论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因此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敏感。 不断比较的方法 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是比较,在资料和资料之间、理论和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category)及其属性。比较通常有四个步骤:1 )根据概念的类别对资料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将资料归到尽可能多的概念类属下面以后,将编码过的资料在同样和不同的概念类属中进行对比,为每一个概念类属找到属性。2)将有关概念类属与它们的属性进行整合,对这些概念类属进行比较,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将这些关系用某种方式联系起来。3)勾勒出初步呈现的理论,确定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将初步理论返回到原始资料进行验证,同时不断地优化现有理论,使之变得更加精细。4)对理论进行陈述,将所掌握的资料、概念类属、类属的特性以及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一层层地描述出来,作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理论抽样的方法

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的三种逻辑探析

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的三种逻辑探析 现代性问题是很多哲学家,政治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赫勒关于现代性发展的三种逻辑的思想,从技术,社会地位、功能和财富划分,政治权力(统治)三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性发展的趋势。技术的逻辑强调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作为技术想象的发展形式已经代替宗教成为支配性的世界观;社会地位、功能和财富划分的逻辑强调在市民社会中,正义、合理性对现代社会的推动作用;政治权力(统治)的逻辑,强调上层建筑对现代社会中民主制度的建设作用。赫勒关于现代性的三种逻辑的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超越和补充,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标签:马克思;赫勒;现代性;逻辑;反思 阿格妮丝·赫勒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的学生,是东欧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她的现代性理论是站在自由与民主的角度上,立足于后现代,反思现代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赫勒对现代性的理解是通过三种逻辑来论证的,此处所谓的“逻辑”,在赫勒看来,指的是事物的发展趋势。现代性的三种逻辑代表着现代性发展的三种趋势,分别是技术的逻辑,社会地位、功能和财富划分的逻辑以及政治权力(统治)的逻辑。 赫勒认为现代社会应该是开放的,但并非在某一方面没有限制性。现代性发展是彼此相互独立又相互限制的三种逻辑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是避免现代社会的同质化。就同质化特点而言,赫勒以资本主义社会中貨币的普遍化为例,阐释了如果技术逻辑和政治权力的逻辑不加限制,很有可能导致社会全面的货币化,一切只能用货币来“量化”,就会陷入了“同质化”。因此,三种逻辑的相互作用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技术的逻辑 在技术的逻辑中,赫勒强调技术逻辑发展的普遍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已经代替宗教起着支配性的世界解释功能。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前现代社会的格局,解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技术的工具性、重复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带给人们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也是技术的本质。 首先,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以工具性、重复性为特征,赫勒强调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问题单单依靠科学是解决不了的。从二者区别的角度来看,技术强调的解决问题和“结果”,而科学需要的是反思和想象,需要的是革命性和创造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层面的反思和想象。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技术的实用性和重复性导致人们思维趋向于实用主义,而很少思考事物的“如是性”,只是简单的接受,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开放的过程,相同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解决的方法也有所差别,因此,人们的日常生活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和阻碍。

扎根理论案例

目录 [隐藏] 扎根理论就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 其主要宗旨就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就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就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就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就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就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首要任务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与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 ,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这就是因为,扎根理论认为知识就是积累而成的,就是一个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建构形式理论需要大量的资料来源,需要实质理论的中介。如果从一个资料来源直接建构形式理论,这其中的跳跃性太大,有可能产生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论不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成形式,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实质性理论,将许多不同的概念与观点整合、浓缩、生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密集型的形式理论比那些单一的形式理论,其内蕴更加丰富,可以为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领域提供意义解释。 对理论保持敏感 由于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就是建构理论,因此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论就是在设计阶段 ,还就是在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时候,研究者都应该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资料中呈现的理论保持敏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构理论的线索。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与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可以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就是当资料内容本身比较松散时。 通常,质的研究者比较擅长对研究的现象进行细密的描述性分析,而对理论建构不就是特别敏感,也不就是特别有兴趣。扎根理论出于自己的特殊关怀,认为理论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因此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敏感。 不断比较的方法 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就是比较,在资料与资料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category)及其属性。比较通常有四个步骤:1 )根据概念的类别对资料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将资料归到尽可能多的概念类属下面以后,将编码过的资料在同样与不同的概念类属中进行对比,为每一个概念类属找到属性。2)将有关概念类属与它们的属性进行整合,对这些概念类属进行比较,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将这些关系用某种方式联系起来。3)勾勒出初步呈现的理论, 确定该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将初步理论返回到原始资料进行验证,同时不断地优化现有理论,使之变得更加精细。4) 对理论进行陈述,将所掌握的资料、概念类属、类属的特性以及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一层层地描述出来,作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理论抽样的方法

试述库恩范式的优先性

试述库恩范式的优先性 潘春晓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作者简介:潘春晓,女,瑶族,1987年4月生,广西南宁,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摘要:“范式”一词是托马斯·S·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核心概念,该书至少20次提到范式,库恩所谓的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范式比能从其中明白地抽象出来进行研究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它无需规则的帮助也能确定常规科学;它比任何规则和假定更具有优先性。 关键词:范式,范式优先性,共有规则,理论,常规科学 “范式”一词首先是由托马斯·S·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整书多次提到范式一词,但库恩在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范式的具体概念。在我看来,库恩所谓的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范式的优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范式比能从其中明白地抽象出来进行研究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 任何人想要描述或分析一种特殊科学传统的进化,都必须找出这类公认的原则和规则。在库恩看来,寻找规则比寻找范式更加困难,更加难以令人满意。例如:哥白尼日心说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末期。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早已被基督教会改造成为基督教义的支柱。而哥白尼用了“将近四个九年的时间”去测算、校核、修订他的学说。然而,由于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得的数据和托勒密体系的数据都不能与第谷的观测相吻合,因此日心说此时仍不具优势。而且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还受到了两种人的批判一种人是顽固的哲学家,他们坚持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说法,把地球当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