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内容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内容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内容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目标体系

第二节课程目标概述

第三节教学目标概述

第四节教学目标分类学

第一节目标体系

(一)教育目的

(二)培养目标

(三)课程目标

(四)教学目标

第一节目标体系

在教育体系中,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教育宗旨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第一层教育目的

教育宗旨指教育最终的价值追求,具有强烈的理想色彩,一般体现为宏观的理念。教育宗旨常以教育方针的形式贯彻、落实。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总要求,它规定了人的质量规格和基本素质。

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教育目的受制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与教育思想等多种因素。

第二层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即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在教育方针或办学宗旨、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所负担的任务和学生年龄、文化知识水平而提出的。

第三层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每一门课程既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又有具体化的学段目标。

第四层教学目标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是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总之,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或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层次,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起着统率、支配、制约作用。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第二节课程目标概述

一、课程目标的界定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二、课程目标的取向

(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二)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第二节课程目标概述

一、课程目标的界定

(一)内涵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

2.阶段性。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

3.持续性。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4.层次性。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5.递进性。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课程目标。

二、课程目标的取向

(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渗透了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和教育信念。

一般来讲,社会、学生和学科是课程目标形成的源泉。确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应当从整合的角度全面考察学科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向、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以及社会的发展状况和需要。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人们制定课程目标往往强调其中一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从而出现不同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主要有三种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强调学科的固有价值,特别重视传授学科结构。要求对学科领域有较深的理解,因而特别强调学科专家在课程编制中的重要作用。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强调课程促进个体成长的价值,主张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认为课程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如强调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改造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现存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并把它们辅助社会行动。(二)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舒伯特把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分

为四种类型:

. 普遍性目标

. 行为性目标

. 生成性目标

. 表现性目标

1、普遍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

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

普遍性目标取向主要体现为课程目标的一般性原则,这为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可以应用不同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但普遍性目标的含义比较模糊,不够清晰。.中国古代的《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即为典型的“普遍性目标”取向。.在古代西方,柏拉图提出的培养“哲学王”(理

想国的统治者);

.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要培养社会契约的履行着;

.斯宾塞提出的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等,也都是普遍性目标取向。

2、行为性目标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它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精准、具体和可操作。“行为性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的缺陷,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行为目标之父”泰勒强调以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由于泰勒课程原理的不断影响,行为目标逐渐成为课程目标的代名词,并且认为目标越具体越好。行为性目标的优点是目标具体、可操作,容易评估。

局限性:

第一,只强调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忽视了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如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等。

第二,把学习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不把学习看做一个整体,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行为性目标”具有还原论取向,把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和素质加以分解,肢解了“完整的人”。

第三,人的行为是主体的行为,带有很大的创造性,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可预知性。行为性目标有可能割裂目标、结果与过程间的有机联系。

3、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开展性目标”。

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这是在帮助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时必须考虑的目标。如果说行为性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注重的是过程。课程不应只关注规定目标的实现,还应关注过程和情境的价值,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较明显地体现了生成性目标的特点。伴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课程目标的生成性在此得到了集中体现。

4、表现性目标

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认为,在艺术教育领域里,预定的行为目标是不适用的,因而提出表现性目标作为补充。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的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它不把重点放在规定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认知灵活性、理智探索和高级心理过程上。一般来讲,它指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而结果则是开放的。因此,表现性目标的特点是个性化、开放性。

“表现性目标”主要描述儿童在教育中作业的情境、儿童将要处理的问题、儿童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等,旨在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与个性。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一个表现性目标可以这样陈述:“学生能认真观看学校组织的反映爱国主义教育的影片,并在小组会上谈自己的观后感。”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活动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一)学习者的需要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学生的需要是完整的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即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当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兴趣、认识发展和个性形成的特点,明确学生发展的要求。

根据泰勒的观点,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应调查其健康状况、直接的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娱乐活动等不同生活方面。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如何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目标呢?

其基本方法是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社会生活需求,并根据以下三个原则从社会生活需求中推导出课程目标:

第一,民主性原则。当前已进入“大众主义”时代,课程目标要体现民主与公平的原则。

第二,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统一。国际化的社会趋势要求课程目标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坚持民族传统的个性特色,把本社区、本民族、本国的需求与整个人类的需求统一起来。

第三,教育先行原则。教育不能被动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而应超越当前的社会现实,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

(三)学科的发展

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载体。正是通过学科的方式,人类的知识得到最有系统、最有规律的组织。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以学科的发展作为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之一,主要有两层含义:

第一,从学科知识传递与发展的需要中推导出课程目标。学科知识即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研究方式、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

第二,以学科专家提出的建议作为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之一。学科专家对课程领域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探究方式等有深入的研究,且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大多数课程的教科书多由学科专家编写。

第三节教学目标概述

一、教学目标界定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激励功能

(三)标准功能

第三节教学目标概述

一、教学目标界定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如获得某种语言知识,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产生特定的态度和情感,认同某些价值观等。

特征:

第一,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既是教授目标,又是学习目标,

最终表现为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身心的预期变化。

第二,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主观上的一种期望,说明教学是一种受自觉目的支配的活动。

第三,教学目标是可以测度的,教师可以编制各种测试题目,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度。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与教学目的的方向与性质是一致的,前者具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

主要区别:

第一,指导作用不同。

教学目的是教学方向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总体性要求,它对各级各类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只是对特定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如学科教学、单元教学或课时教学。

第二,灵活性不同。

教学目的体现着社会的意志和要求,更多地带有强制性,多以指令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则较多地体现为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换言之,教学目的是某一历史时期学校教学的规范,不容许随意变更。而教学目标则是一种策略,可由教师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三)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

1. 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

最终目标是为受教育者将来从事各种社会性活动做准备所要求实现的目标,如按健康、休闲、职业、社会等活动确定教学的最终目标。直接目标是为学生掌握从事上述各项活动时所需的活动工具、行为方法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一般包括习惯与技能、知识与思想、理想与信仰等。

2 .明显目标与隐蔽目标

通过教学产生明显易见的行为,叫明显目标,如知识与技能等。在教学中不易或不能直接看出的学习结果,称隐蔽目标,如态度与思想等。

3 .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

按照教学活动的需要,可把教学目标依次分为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的系列。学科教学目标是指专门学科在教学上总体所要求达到的结果,它只是对这门学科起指导作用。单元教学目标是对一门学科结构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要求,它对实现

某一课题、某一单元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课时教学目标是对每个课时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为分析教材与设计学生行为提供依据。教师一方面根据教学目的确定各学科、各单元和各课时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根据这些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的具体步骤和组织形式。因此,教学目标不仅保证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整体性和连续性,也能保证教师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自觉控制。

具体表现:

第一,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引作用,可使教学活动自觉地进行,不至于陷入盲目状态。

第二,教学目标有助于有意义的结果的达成,而避开无意义或者不符合预定方向的事物,尽量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三,教学目标能

够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在教学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明

确而正确的教学目标,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励功能

在教学开始前,就向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和达到学习目标的期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能够激励学生朝着认定的学习方向努力,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努力达到这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要为学生认同。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内部需要保持一致。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可起到驱动个体活动的作用。学生未来满足一定的内部需

要,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如学生需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而某一教学目标所

包含的知识与技能正有助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或者说解决这一问题所必需的,

那么这种教学目标就能够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

第二,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通过指明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三,教学目标的难度要适中。如果教学目标的难度正是“跳一跳摘桃子”的难度,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适度超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达成

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就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起到持久的激励作用。

如教学目标难度太高,就会使学生觉得难于达到,因而“知难而退”;相反难度

太低,则会缺乏刺激力,难以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

(三)标准功能

教学目标可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随时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对教

学活动的进度与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对教学活动进行某种评定。不论是教学过程的监控还是教学效果的检测,都需要以教学目标为参照。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一,教学目标是调控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准。帮助教师修正自己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二,教学效果评价就是评判教学活动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即用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进行对照,根据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符合度来对教

学效果进行评判。教学目标描述了具体的行为表现,可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以全面、具体和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有助于提高测验的

效度和信度,确保评价的科学性。

第四节教学目标分类学

一、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

三、奥苏伯尔的教学目标分类

第四节教学目标分类学

教学目标分类就是运用分类学的理论把各项教学目标由最高的类,依次分为较低的类,形成一个逐渐具体的多层次系统的过程。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系列化、细目化和可操作化的基本途径。

教学目标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局部,有利于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有利于教育质量管理的科学化。

一、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1956年出版专著《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认为,各种意识水平可用行为形式表现出来,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又按层次将各个领域分为若干小的领域。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贡献主要在认知领域。

(一)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目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六个层次,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第一,知识,又称“识记”。识记主要指对各种现成知识的识别和再现,包括对名词、事实、规则、原理、结构等的回忆。

这一目标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动词有: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等。

知识包括三大类型:

一是具体的知识,如术语、日期、事件、人物、地点等;

二是处理事物或方法的知识,如惯例、趋势和顺序、分类和类别、准则、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学科领域中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如原理与概括、理论与结构等方面的知识。第二,理解。理解是对知识的掌握,指能了解所学过的知识或概念的意义,具体表现为能抓住事物的实施,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

这一目标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动词有: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等。

它可分为三个具体的层次:

一是转换,这是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二是解释,是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的说明或总结;

三是推断,是在超出已有材料和数据的范围之外预测发展的趋势。

第三,应用。运用是指将所学到的知识如理论、方法、步骤、原理、原则和概念等运用到新情境的能力。

用来表示应用能力的行为动词有: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等。如制作图表,设计模型,用几何知识测量土地面积,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等。

第四,分析。分析是指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分解,找出组成的要素,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其组成原理。

用来表示此能力的行为动词有: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等。如划分文章段落,分析演说内容的主要主题和次要主题等。

分析有三个层次:

一是要素分析,即分析某一信息所含的要素,如区别事实与假设;

二是具体分析,即对信息中诸要素和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分析,如领会一个段落中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是组织原理分析,即对使信息组合成整体的组织体制、系统安排和结构联系的分析,如识别文学艺术作品形式和模式,使之成为理解其意义的一种手段的能力。

第五,综合,综合是指将所学到的片段概念或知识、原理或事实等综合成新的整体。用来表示此能力的行为动词有: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等。

综合有三个层次,

一是进行独特的交流,即提供一种条件,以便把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经验传递给别人,如写作时把各种观念严谨地组织起来的技能;

二是制订计划或操作步骤,如提出检验假设的途径的能力;

三是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即确定一套抽象关系,对特定的资料或现象进行分类或解释,如做出精确发现和概括的能力。

第六,评价。评价是认知目标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判断。用来表示此能力的行为动词有: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等。

评价有两个层次,

一是依据内在证据来判断,即依据逻辑规律来判定信息的准确性,如指出论据中逻辑错

误的能力;

二是依据外部准则来判断,如对某些特定文化中的主要理论、概念、事实进行比较的能力。

(二)情感领域

美国教育学者克拉斯沃尔于1946年出版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专著。

他认为,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态度、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方式等。

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其领域可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和价值的个性化五项。

(三)动作技能领域

1972年,美国教育学者辛普逊和哈罗出版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专著。

哈罗将动作技能活动分为六类:反射动作、基本动作、直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

辛普逊她将其分为七类:知觉、定势、引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行为反应、适应、创作等。

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评价:

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纠正了传统教学偏重认知层面的失误,兼顾了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层面。不仅如此,这一理论还对每一领域的具体目标进行了细分,使教师既能全面掌握各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又能明确教学的一般程序与具体步骤。它采用具体明确的行为动词叙述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促进了标准参照测验的发展。但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完整统一的教学目标割裂为细化的单元,忽略了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整体构思。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

加涅认为,学习现象复杂多样,既包括学会简单的直觉动作反应,也包括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

按学习结果的不同,可以区分如下五种学习类型:

. 言语信息;

. 智力技能;

. 认知策略;

. 动作技能;

. 态度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

第一,言语信息。即通过口语、书写、打字或图画来掌握一个事实或一组事件。如口头陈述1932年总统竞选中的主要事件。

言语信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主要是记忆。

学习者的行为目的是获得信息,并使其意义不发生错误。信息是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培养智力技能的基础。

第二,智力技能。即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的能力,如使用语词和数学这两种最基本的符号,进行阅读、写作和计算。言语信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智力技能则与知道“怎么办”有关。

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主要是理解和运用概念、规则并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智力技能有低级到高级可分为四个层次:

(1)辨别。这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指区别两个不同的刺激或符号,如能看出汉字“千”和“干”的区别。

(2)概念。与辨别学习相反,它要求个体能抽出学习情境中具有共同属性的多个因素,根据某些共同的属性将事物和观点进行分类和归类,如把蝙蝠归类为为哺乳动物,将同义词、反义词归类。

(3)规则。规则是用言语命题或句子来解释两个或者更多概念之间的关系,如通过例子演示正负数加法

(4)高级规则。高级规则是有一些相对简单的规则所组成的复杂规则,它是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产物。如写一段描述一个人处于害怕情境下的行为的文章。

第三,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借以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

它是学习者操纵管理自己学习过程的方式,是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成分。

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处理事情,属于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认知策略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属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如采用想象美国地图的策略,用列表的形式回忆各州州名。认知策略的客体是学习者自身的思维过程,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四,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能力,是通过具体的训练,使学习者在行为过程中执行一项连贯的操作,如写字、跑步等,要求表现出动作的流畅性、精确性和时间性。

第五,态度。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容状态。有的态度被看做是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如平易近人,为他人着想;有的态度表现为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如喜欢听音乐、酷爱踢足球;有的态度是有关公民身份的,如爱国、愿意承担公民义务。

三、奥苏伯尔的教学目标分类

奥苏伯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四种类型,这可看作他的教学目标分类:

第一,抽象符号学习。抽象符号学习是指抽象符号与事物联结,并能以抽象符号代表事物代表事物。它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第二,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它是人类各层次学习的重要基础。

第三,命题学习。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阐释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要求学生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它可在抽象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中发生,更包含了一些较高层次的学习类型,如应用、解决问题和创造等学习。

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小学,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都想问一下为什么,特别是自己从哪里来的,更是有许多的问号。因此,这门课程很大的解决了他们的疑问,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会非常有兴趣。情况,进行安全教育、班队活动、国学启蒙教育、探索活动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

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班队活动: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 3、探索活动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为今后的探索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4、国学启蒙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三、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并突出了以下特点: 1、综合性 本册教材涉及了《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4个模块的内容,从而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开放性 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3、活动性 教材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教材设计了多种

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足学校和区域实际,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专业特色、充满活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目标与任务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强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创新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 案 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培训课程开发是培训师的核心能力。能否开发出满足培训对象需求、具有一 定理论深度、课堂教案效果良好的培训课程是衡量一个培训师水平的重要标 1 2020年4月19日

志。而拥有一批具备培训课程开发能力的优秀培训师,又是企业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然而,由于企业培训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学员的类别层次非常复杂,市面上又缺少合适的培训教材。因此,培训课程开发非常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开发出一门优秀培训课程呢?自古“文无定法”,其实培训课程开发也因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对象的巨大差异,难以用一个模式来固定。可是任何事物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培训课程开发能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需求分析 准备进行培训课程开发之初,必须对受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需求调研。调研能够分为以下四部分,其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大致比例可参见图表1。 了解企业培训师要对培训企业的自然情况、独特文化、组织结构、在行业内的竞争状况、提出这次培训的背景以及培训组织方对本次培训的期望等有一定的了解。培训师对企业的调研,既有助于在课程开发时体现出行业与企业的特点,达到与企业的文化相匹配,与企业的制度流程相吻合,与企业人的心态

相共振,又有助于拉近培训师与企业的距离,从而成功地讲授课程。 了解工程企业全年的培训计划,由一个个培训工程组成。所谓培训工程就是针对企业一部分特定人群、选取特定的培训内容、采用适当的培训手段、具有明确培训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它包括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定、教师聘任、具体实施、考试测评、效果反馈等诸多要素,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开发必须完全服从和服务于培训工程的要求。因此,培训师在开发与设计培训课程时必须了解工程的开发背景、总体教案计划、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学员状况等,并据此进行课程的设计。每门课程在进行内容安排与取舍、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培训方法的确定与实施、培训形式的选取与安排时都要考虑,怎样做才能满足工程的总体要求,怎样安排才能与其它课程匹配,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工程的目标。 了解学员培训师要了解学员的岗位要求、工作技能与经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培训的期望、对培训的经验、组成和类别、学员对工作的心态、对培训的态度、人数、性别比例、年龄段、学历比例等。这些资料对培训课程的成败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定要在培训前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资源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培训设备条件等对于安排培训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培训活动受资源限制较大,必须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培训师应把对企业的调研放在第一位,当组织与学员的需求不一致时,首先满足组织对本次培训的期望。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本期学员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并根据资源的情况安排相应的教案活动。 培训需求调研的方法有问卷调查、个人访谈、集体座谈、实际观察等若干种,各种调研方法的利弊分析如图表2。

课程教学内容(简略)讨论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简略) (共16课时)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消极情绪自我疏导的基本方法;掌握良好人际交往的基本手段;识别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掌握心理自助与互助的基本技巧与策略 实践教学部分(共8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照一定的范本或模板格式,完成三个报告(或方案),初步具备心理健康自助与互助的基本技能。 一、个性心理自我分析及自我完善规划(报告格式附在后面)(2课时) 学会“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这是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保障,因此,要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对自己个性心理进行分析,并制定自我完善规划。 这个实践教学对应理论教学的“第一专题了解心理健康认识自我”,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 二、学生自己排演或网上观看“校园心理情景剧”(报告格式附在后面)(4课时) “校园心理情景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她以舞台话剧为载体,以心理问题、心理冲突、心理矛盾的发生、发展、解决为主线,内容涉及大学生活方方面面(如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情绪、择业、恋爱等)让表演者和观众生动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调节方法。 这个实践教学对应理论教学的“第二专题和第三专题”,目的是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如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等)

三、进行一次心理互助(报告格式附在后面)(2课时) 心理帮扶是一种“助人”行为,其实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感悟,提高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帮扶实质是一种“心理互助”。 这个实践教学对应理论教学的“第四专题互帮互助共享健康人生”,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识别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并提供基本的心理帮扶。 理论教学部分(共8课时) 第一专题了解心理健康认识自我(2课时) 一、了解心理健康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一)心理健康概念

(完整版)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理念重建 第一节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特点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主要指以下五个转变: 1.课程内容的转变 2.课程结构的转变 3.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4.课程评价的转变 5.课程管理的转变 (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由“专制”走向民主 2.由封闭走向开放 3.由专家走向教师 4.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 二、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 (四)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第二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不再是仅仅由教材、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等文字资料组成的了,而是由这些文字资料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悟共同组成的,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将占课程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016年春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答:错。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呈现主要是依赖罗列教学要点的指令方式,并不对内容目标的实施和操作提供具体指导、安排具体机会。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泰勒对课程的基本主张。 答:(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2、简述杜威思维五阶段及教学过程。 答:这五个阶段是:(1)问题的感觉,即暗示:困惑、挫折或意识到困难的状态;(2)问题的界定,即理智化: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包括不太具体地指出所追求的目的,需要填补的缺口或要达到的目标;(3)问题解决的假设: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4)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如有必要,连续检验这些假设,并对问题重新加以阐述;(5)用行动检验这些假设:进行验证,证实、驳斥或改正假设。 教学过程是:(1)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学生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儿童认识

课程教学计划模板

课程教学计划模板

学科教学计划基本要求 所谓“学科教学计划”,是在每一学期学科教学启动之前,预先撰写的关于教学应完成的目标任务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及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的构想,它对于指导全学期学科教学实践具有宏观决策和调控作用。如果把课堂比作战场的话,学科教学计划就相当于“作战计划”,它决定着战争的成败,因此,学科教学计划也决定着我们一整学期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学效果的好坏。由此可见,科学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悟《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学科教研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全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数、学生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 (2)教学内容。 (3)教材分析。 (4)教学目标(有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 (5)教学重点。 (6)教学难点。

(7)教学改革的设想。 (8)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9)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 二、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熟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应首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教师可以结合参考书将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批画在书上。)要体现依据课程标准“用教材教学”的观念。 2、重难点的确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条列项写清教学重难点,做到明确、具体。 3、教学改革实施设想:教师要依据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教改研究专题确定力求“小”、“实”、“活”,体现一定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要忌大忌空;要分条列项写清实施步骤、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设想。 4、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完成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之后,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双基”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写明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还是任意选修课 本课程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基地班、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系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中心法则为主线,主要从生物大分子的水平来阐述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基因表达这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系统地介绍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表达的调控、重组和分子进化等过程的基本机制。 2、教学目标:(1)在人才培养过程(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及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当前分子生物学的概貌、基本思路、原理和方法,及其与生命科学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并为他们进一步在更深入的层次上了解生物学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2)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通过对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学生们应该能够在系统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学科前沿动态、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各个环节的调控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从而为今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包括本课程主要内容,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并在本课程主要内容后注明所用学时,最后可列出本课程学时分配表。 分子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共有68个学时,将分为4编,10个章节进行讲述。 第一编: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基因的概念。 目的要求:掌握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的概念,熟悉分子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使学生对分子生物学课程有总体了解。 第二编:基因的概念以及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章:基因的概念4个学时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掌握遗传物质的特征、哪些生物大分子可以作为遗传物质和基因的概念等,熟悉DNA介导的基因转染的试验依据,了解基因概念的进化过程。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性质6学时

00467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组织的涵义与基本标准 一、课程组织的涵义 课程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 二、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 课程组织的两个纬度:“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 (一)垂直组织的标准 垂直组织: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连续性”和“顺序性”。 连续性指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此标准首先由泰勒提出的。顺序性指将所选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 到繁地组织起来。它强调的是课程要素的拓展和加深.塔巴对此有所论述。 (二)水平组织的标准 水平组织: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水平)关系组织起来。 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整合性 整合性: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 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社会关联。 第二节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课程组织结构简称课程结构,是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 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学科,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 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指示组织为学科。 1.学科课程的类型: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 第一,科目本位课程 1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的过程。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想像,没有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这一部分围绕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教学规范的转型,重建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的概念,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等问题。同时倡导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第五部分是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鉴于我国的教育理论背景与实践传统,教科书是现阶段课程的核心因素。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科书建设方面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制定具有必须开放性的课程计划框架,集中力量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套《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的“一标多本”建立前所未有的课程开发平台,让教科书走向市场,鼓励社会各界学有专长的人士参加到教科书建设中来。同时为了确保教科书的质量,国家将制定相应教科书编写资格认定制度与教科书的审定制度。同时倡导用心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参考资料四: 新课程改革的资料是什么? 答: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群众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职责感,发奋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潜质、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构成用心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一样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取性。 改变课程资料“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资料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总结

一、课程性质和重要性 该课程是油气开采技术、钻井技术等专业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非地质专业学生对地质学的入门课程,是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步入地质科学的殿堂,了解地质学一般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地质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质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学会认识地质体、地质现象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地质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为非地学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必要的地学知识、理论、技能基础,以便更好的掌握钻井的工程施工、油气开采的动态分析等工作。 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第一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教学14学时。在教学安排上强调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首先是课程组成员及时转变了教学理念,树立起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观念。做到了既要加强理论教学,更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为技术应用服务,以够用为度。明确了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应用技术教育和技术应用的操作能力。 二是按照各岗位群所必需的业务能力来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各相关专业定位,结合现场调研结果,在广泛组织现场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研讨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各岗位群所必需的业务能力,并将其分解到《石油地质基础》课程的教学当中。该课程作为钻井技术、油气开采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讲述岩矿、构造、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成藏,为钻井地质、油田开发地质等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为此,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较大调整,

大幅度缩减了矿物、岩石学内容,对构造、石油地质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 三是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改革主要是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简化,删除空洞的说教,增添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尤其是在实践类课程中强化与应用技术有关的内容,并将科研、工程项目和生产实践中的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本专业或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动向等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教师授课少而精,讲透重点、难点,多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和答辩等形式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 四是进行了教材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内容的改革。在自编讲义的基础上,编写了该课程的校本教材,2006年综合各同类院校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主编了全国石油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石油地质基础》,并由石油出版社出版发行,弥补了该课程缺乏相应教材的空缺。 课程组部分成员参与了中国石油协会立项课题“高职高专石油主干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研究”,《石油地质基础》课是该项目的改革试点课程之一; 课程组成员编写的论文“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实现‘零距离’培养目标”以及“分析‘12.23’事故,搞好井控工作”是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教改论文,论文分别在中国石油教育协会主办的《石油教育》以及本院院报《教育研究》上公开发表,推广了教改成果,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 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该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面广、课容量大以及地质课涉及到的图件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等实际情况,为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组编制了多媒体课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

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一、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开发者是通过发送课程材料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这两种方式进行远程教学的。课程的开发原则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程开发:指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要求的持续不断地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课程开发的重点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 从课程开发过程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来分析,课程开发大致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1、宏观:课程开发应当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2、中观:重点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开发。 3、微观:教师应根据学科或系统的各种实际因素进行设计。 课程开发模式指在课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制定课程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 二、课程开发的特点 (由于模式具有的样本性,所以它应该具有稳定性的结构,同时它又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它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由于所开发的具体课程的性质不同,导致在开发的进程中的各项因素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 2、稳定性(尽管它具有动态性,但同时它又在动态之上,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通用性,这种稳定性是建立在远程教育理论、教学论、学习论和教学设计之上的) 3、可操作性(模式是理论在实践进程中的具体应用,因而,各种描述和要求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4、系统性(课程开也有其自己的系统结构) 三、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 我国学者黄健认为,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是一种“双子系统互动模式”,并提出了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型应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课程学习材料制作子系统”(简称制作系统)和“课程支

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计划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课程教学计划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课程,教学计划,,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查看更多范文。 课程教学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小学,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都想问一下为什么,特别是自己从哪里来的,更是有许多的问号。因此,这门课程很大的解决了他们的疑问,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会非常有兴趣。情况,进行安全教育、班队活动、国学启蒙教育、探索活动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

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班队活动: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 3、探索活动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为今后的探索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4、国学启蒙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三、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并突出了以下特点: 1、综合性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讨论稿) ——适用于生物技术及应用与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主要面向微生物发酵、酒类酿造、生物制药等行业,培养从事微生物培养、生产操作、分析检验、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生物技术类专业知识、技术、素质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并按照职业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进行,促进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一、完善“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 生物技术类专业群按照“底层共享”的原则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平台);按照“中层分立”原则,根据各专业特点个性化地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按照“高层互选”原则设置“共享型”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创新项目,形成生物技术类专业群“宽平台、多模块、可拓展”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①学生从低年级接触专业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专业学习的时间、空问更有保证;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遵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③根据生产季节性强及教学任务安排需要,可实施跨学期、分段式教学;④在专业群范围内,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无障碍地选择专业,体现课程体系的灵活性;⑤公共基础课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 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体现知识的基础性,讲究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后续的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体现技能的服务性,练就娴熟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核心技能学习服务。注重《基础化学及化学分析技术》、

教学内容及安排

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车辆运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车辆给社会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包括排气噪声和车辆废弃物,电磁波干扰,光化学烟雾,及温室效应, 1,排气污染, 1)现状分析,根据城市环境监测70%的城市不达标,其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占的比例在80%以上, 2)汽油车和柴油车主要排放污染物, 汽油车产生的排放物主要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 柴油车产生的排放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微粒物 3)预防措施 我国已实行了车辆排放标准,在购车时请选择尾气排放合格的车,保持车辆良好的性能,合理选用燃料,轮胎。2,噪声污染, 1)道路交通噪声是环境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城市噪声 的75%。 3,车辆废弃物污染,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强制报废制度,报废车辆会对生活环境造成污染。 二、车辆燃料的合理选用常识 1,车用燃料的合理选用

1)车用汽油的选择原则 根据车辆发动机使用说明书规定和发动机的压缩比选用合适的无铅汽油。 2)车用柴油的选择,根据温度选择柴油。 2,车辆轮胎的合理选择 1)选择子午线轮胎的优点:1,使用寿命长,2附着性能好.3滚动阻力小,节约燃油消耗。4,承载能力大。5缓冲能力好。 2)选择合适的轮胎花纹。 3)轮胎气压对轮胎的影响 过高,过高 4)车速对轮胎的影响 5)装载对轮胎的影响。 三、掌握驾驶过程中节约能源的常用方法 1、启动发动机时根据温度选择合适的机油防冻液电瓶,增加御寒升温等启动措施,尽量一次性启动成功。 2、车辆起步时要把握松离合器踏板和踩加速踏板的动作 车辆起步后要匀速提速并增加档位和速度 3、换挡加速,图表 4、车速控制,保持经济车速节油 5、行车温度,保持发电机温度85-95度此时油耗最低。

高中必修课程中教学内容的主要改革

高中必修课程中教学内容的主要改革 桃源县八中熊华山 高中必修课程中教学内容的主要改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必修1 (1)强调函数是刻画现实事物变化规律(运动变化)的模型。突出函数的本质——依赖关系、对应关系,一种特殊的关系。 (2)关注背景和应用,增加了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注重思想和联系,增加了函数与方程,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根。 (3)强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多次接触函数概念,逐步加深对函数实质的真正理解。 (4)削弱和淡化了一些内容: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反函数,复合函数等。例如,对函数“三要素”强调的是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和函数概念的整体性,减弱了求定义域、值域的要求,只要求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尤其是要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和值域的难题、偏题,进行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这是与原有内容很不同的地方。弱化了反函数的内容,只以具体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通过比较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说明指数函数y=a x (a>0,a≠1)和对数函数y=log a x(a>0,a≠1)互为反函数。不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的性质,只通过具体函数讨论。 (5)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学习,一方面是作为对函

数概念学习的具体化,作为具体的函数模型来学习;另一方面它们是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的函数,加上了幂函数也正是出于基础性的考虑,但只用1课时,对已学过的几个幂函数作梳理,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突出背景和应用,强调三种不同的函数增长模型,增加了“幂增长、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的比较”的内容。增加了无理指数幂的内容,但只是通过实例了解无理指数幂的含义,体会“逼近”思想。 上述变化的目的是更好地把握函数的本质,为用于实际和进一步学习起到好的导向作用。 必修2 (1)立体几何的设计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先整体后局部,先几何直观后逻辑推理,与大纲教材从局部到整体的安排相比,这是一个大的变化。 (2)体现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的几何学习过程。体现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力图避免以往几何课程中以论证几何为主线展开几何内容造成的过于形式化,以及由此给学生带来的困难。强调三种语言(图形语言、自然语言、符号语言)的协同训练。 (3)增加了三视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4)平面解析几何的内容分别在必修数学2和选修系列l—1、2—1中学习,在必修数学2中先学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到选修系列1—1、2—1中再学习圆锥曲线。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开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学号2014210161 姓名方晨 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 任课教师沈亚强 交稿日期2015年6月20日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第一部分: 数控车削技术课程开发 课程设计思路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目标,以数控车削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数控车削操作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负载专业理论知识,以中级数控车削加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各项目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数控加工的基本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习技术与理论的积极性高,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达到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床操作工(四级)》要求。专业能力结构目标:会识读零件图纸;能看懂数控车削类工艺文件,会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和程序;会加工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并达到一定尺寸精度;会维护保养数控机床。专业知识结构目标:掌握制订工艺文 件的知识;掌握零件定位、装夹原理;具有数控编程与输入、调试知识;掌握零件加工方法与检测知识;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维护、故障诊断知识。 工作过程系统化培养: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准备:(一)读图与绘图《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二)制定加工工艺《机械精度设计》《特种加工技术》 (三)零件定位与装夹《夹具设计》 (四)刀具准备《机械制造基础》 数控车削代码编程:(一)手工编程《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二)计算机辅助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SOILDWORKS》 数控车床操作实施:(一)操作面板《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二)程序输入与编辑 (三)对刀 (四)程序调试与运行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一)轮廓加工《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基础》 (二)螺纹加工 (三)槽类加工 (四)孔加工 (五)零件精度检验《机械精度设计》《测量技术基础》 数控车床维护与精度检验:(一)数控车床日常维护《数控机床日常维护及故障诊断》 (二)数控车床故障诊断 (三)机床精度检查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以下均为五号宋体)(空一行) 一、教学对象(5号宋体加粗,顶格,下同) 指面向专业、学制、层次等。跨多个专业的课程可采用大类说明。例如: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财经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5号宋体不加粗,空两格,下同) 二、学分与学时 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学时要求。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素质拓展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课程属性:指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性质:指本课程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 任务:指本课程授课要达到的目的。 目的: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知识和能力水平。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 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分章节) 说明:1、某一章的内容不多时,可以以“章”为单元,提出该章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某一章内容较多时,可以以“节”为单元,分节次提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单元与单元之间留一空行。 2、“目的要求”中对不同教学内容,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深广度,应采用体现教学要求层次的关键词。例如:理论知识部分可用“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要求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入透彻,牢固记忆,并能灵活运用。 熟悉:对教材内容清楚地理解,并记住其中主要内容。 了解:对教材内容一般了解,今后需要应用时会进一步查阅有关材料。 3、“主要内容”中列出该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内容中分讲授内容、自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如果没有自学内容,可以不写(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4、当整章或整节为自学内容时,则在“章(或节)”后注明“自学”,“主要内容”直接列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二节)。 5、章节标题加粗,居中;“目的要求”、“主要内容”标题加粗,顶格;其余不加粗,空两格。(见下文) 6、“讲授内容”、“自学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点击菜单栏下面的格式工具栏的快捷按扭“项目符号” ) 第一章××××××(加粗,居中) 【目的要求】(加粗,顶格) 1.掌握…………(不加粗,序号前空两格,下同) 2.熟悉………… 3.了解………… 【主要内容】(加粗,顶格) l 讲授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点击菜单栏下面的格式工具栏的快捷按扭“项目符号” ) 1.………… 2.………… l 自学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同上) 1. 2.

高校课程教学计划

高校课程教学计划 篇一:学校课程教学计划 学校课程教学计划 《三字经》既有道德典范人物榜样的力量,又能吸取许多人文历史知识精华,体会中华文学的博大精深,加深学生对中华美德、民俗文化的认识,同时又感受到时代精神。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清洁社会人心、熏陶学生品质的作用。懂得基本的人生道理,学会感恩等,懂得做人的道理,强化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用一千多字涵盖了自然界、社会及中国古代人文与历史的基本知识,通过“读千年美文”,引导学生“做少年君子”,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精神。它又是我们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适应低年级学生心智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宽了教学面,生动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因此,开设了《三字经》课程,就是意在发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强化民族道德意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多

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国学、用国学的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我将《三字经》作为本年级校本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经典文化熏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孩子从小与经典 为伍,与圣贤对话,启智求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纲要的设计思路 《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概述《三字经》课程设置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课外阅读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第三部分为实施建议,叙述了《三字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说明,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其中第三部分是核心,它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体现的是学生在《三字经》诵读活动中,确定内容,明确方法,了解评价方式。使学生在《三字经》诵读活动中,丰富知识,获得人生启迪。 第二部分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在教育学知识中,有两个非常相似的知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这两个知识点很多同学都认为是一模一样的,因此在做题时将二者等同,其实不然。 教学大纲指的是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学大纲还包括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 而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并且随着新的基础改革的开展,国家教委和各地教委开始重新着手组织编写新的各科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1.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要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课程标准则强调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在教学方式上,教学大纲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课程标准则注重的是学的过程和方法; 3.在教材编写上,教学大纲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课程标准强调的是精选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更多的是一种能力; 4.教学评价方面,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也有不同,前者侧重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功能,后者则侧重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 整体来说,教学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前身,课程标准则是对教学大纲的改进和优化,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实现了其对教学的影响由直接的、硬性的、严格控制的到间接的、弹性的、具有指导性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