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酸对不同煤阶煤储层化学增透实验研究

多组分酸对不同煤阶煤储层化学增透实验研究
多组分酸对不同煤阶煤储层化学增透实验研究

一第39卷增刊2

煤一一炭一一学一一报

Vol.39一Supp.2一一2014年

12月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Dec.一

2014一

倪小明,李全中,王延斌,等.多组分酸对不同煤阶煤储层化学增透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4,39(S2):436-440.doi:10.13225/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710055.html,ki.jccs.2013.1363

Ni Xiaoming,Li Quanzhong,Wang Yanbin,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chemical permeability improvement of different rank coal reservoirs using multi-component acid[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4,39(S2):436-440.doi:10.13225/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710055.html,ki.jccs.2013.1363

多组分酸对不同煤阶煤储层化学增透实验研究

倪小明1,2,李全中2,王延斌3,高莎莎3

(1.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焦作一454003;2.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一454003;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一100083)

摘一要:查明酸液对不同煤阶煤的酸化效果,能够为提高煤储层导流能力提供一种化学方法三通过对不同煤阶煤样酸化前后煤表面观察二矿物质含量和渗透率测试,得出不同煤阶煤酸化后表面变化特征二矿物质含量变化及渗透率变化规律三结果表明:多组分酸能与煤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提高煤储层的导流能力三煤中原始裂隙发育程度及矿物质的含量共同影响着增透效果;酸化使煤中的碳酸盐矿物和硫化物减少最多,其次是蒙脱石二绿泥石和伊利石,石英和高岭石减少最少;煤体裂隙越发育,与酸液反应的碳酸盐和硫化物含量越高,酸化增透效果越好三研究结果为多组分酸在煤储层水力压裂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支撑三关键词:多组分酸;化学增透;煤层气;渗透率

中图分类号:P618.11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0253-9993(2014)S2-0436-05

收稿日期:2013-09-22一一责任编辑:韩晋平

一一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42-003);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开放课题共同资助项目(WS2013B6)

一一作者简介:倪小明(1979 ),男,山西临汾人,副教授,博士三E -mail:nxm1979@126.com

Experimental study on chemical permeability improvement of different rank

coal reservoirs using multi-component acid

NI Xiao-ming 1,2,LI Quan-zhong 2,WANG Yan-bin 3,GAO Sha-sha 3

(1.State Key Laboratory Cultivation Base for Gas Geology and Gas Control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一454003,China ;2.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一454003,China ;3.College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一100083,China )

Abstract :It can provide a chemical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diversion capacity of coal reservoir by identifying the acidification effect of multi-component acid on different rank coals.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urface,chan-

ges of mineral content in coal and variation law of permeability about different rank coals after acidification were ob-tained by observing coal surface and testing mineral content in coal and permeability with different rank coal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acidific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multi-component acid can react with minerals in the coals and in-crease the conductivity of coal reservoir.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original crack and mineral contents in coal com-bined affect the antireflection effect.The decrements of the carbonate and sulfide minerals in coal after acidification are significant while the decrements of montmorillonite,chlorite and illite are less,and the decrements of quartz and kao-linite are even less.The more development of coal fracture and the higher content of carbonate minerals and sulfide,the better anti-reflection by acidifica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suppor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component acid in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coal reservoir.

Key words :multi-component acid;chemical anti-reflection;coal bed methane;permeability

增刊2倪小明等:多组分酸对不同煤阶煤储层化学增透实验研究

一一煤储层导流能力的大小对煤层气的产出影响很大三为了改变煤储层的导流能力,我国煤层气工作者采用水力压裂二胍胶压裂二N 2泡沫压裂二CO 2泡沫压裂等物理的方法对煤储层进行改造,在有的地区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在一些地区改造效果不甚理想[1-7]三

酸化技术是通过酸液与地层孔裂隙中的黏土矿物二钻井泥浆和完井液等进行溶解和溶蚀,从而恢复或提高地层孔裂隙导流能力的一种增产措施,酸化技术已成为油气田增产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8-12]三但是,酸化技术在煤层气开发方面应用的报道极少三国内外学者对煤储层孔裂隙研究发现,煤储层孔裂隙中常被矿物质充填,堵塞了裂隙通道,降低了煤储层的导流能力[13-18]三如果将油田的酸化技术引入煤储层改造,可能会增加煤储层的导流能力三一些学者采用不同浓度盐酸对煤样进行了室内酸化实验,发现酸化后煤样渗透率大大增加[19]三但盐酸对煤层气井油管等腐蚀严重,现场应用局限性较大三为了探究对煤层气油管腐蚀较弱并且有一定缓速作用的多组分酸(盐酸-氢氟酸-乙酸)对不同煤阶煤储层的增透效果,笔者对不同变质程度煤酸化前后的煤表面二矿物质含量二渗透率进行测试,得出其变化特征,为酸化技术在煤储层改造中的技术推广提供实验支撑三

1一实一一验

1.1一实验样品

实验煤样分别采自山西长平煤矿无烟煤二屯兰煤矿焦煤二河南义马千秋煤矿长焰煤三煤样的煤质分析结果见表1三

表1一样品煤质特性分析结果

Table 1一Analysis results about coal characteristics

%一

样品名称M ad A ad V ad FC ad 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矿物质R max 长平煤样6.328.096.1679.4392.320.3007.382.85屯兰煤样5.8913.5812.1168.4279.366.704.509.441.68千秋煤样

6.12

15.89

39.31

38.68

66.78

8.12

5.19

19.91

0.69

1.2一实验方案

为了研究酸化后煤样渗透率变化规律,主要进行3方面的实验:即将3个地区煤样分别与3%HCl +3%HF +3%HAC 反应,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煤酸化前后煤表面和孔裂隙中矿物充填变化,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变化特征三使用X 射线衍射仪测试与酸反应前后煤中矿物含量变化,得出不同变质程度煤中矿物质含量变化特征三使用覆压孔渗仪测试不同反应时间后煤样渗透率,得出酸化前后不同变质程度煤的

渗透率变化特征三

2一实验结果与分析

2.1一煤样酸化前后煤表面结构变化

将长平煤矿二屯兰煤矿二千秋煤矿煤样切割二粗磨二细磨和抛光后,在30mL 浓度为3%HCl +3%HF +3%HAC 酸液中酸化24h,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煤样酸化前后表面变化,如图1~3所示三

从图中可以看出,

千秋煤矿煤样原始裂隙最为发

图1一长平煤矿煤样酸化前后扫描电镜

Fig.1一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Changping coal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acidification

育,其次是长平煤矿,屯兰煤矿煤样裂隙最不发育三煤样酸化后表面被溶蚀形成一些新的小的孔裂隙,裂隙中的一些充填物被溶蚀(图1),在相同条件下,低煤阶煤样溶蚀后表面变的粗糙,溶蚀效果更好(图

3),中高煤阶煤样芳香环聚合化程度高,表面溶蚀效果较差(图1,2)三

2.2一煤样酸化前后矿物含量变化

煤中主要含有以蒙脱石二伊利石二绿泥石和高岭石为主的黏土矿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的碳酸盐矿物和一些黄铁矿二硫化物等,这些矿物在酸液中都

7

34

煤一一炭一一学一一报

2014年第39

图2一屯兰煤矿煤样酸化前后扫描电镜

Fig.2一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Tunlan coal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acidification

图3一千秋煤矿煤样酸化前后扫描电镜

Fig.3一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Qianqiu coal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acidification

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解或沉淀三为了探讨酸化对不同煤样的溶蚀率及酸化后煤样中矿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煤样酸化溶蚀率和矿物含量测试实验三实验方法为:将长平煤矿二屯兰煤矿二千秋煤矿煤样破碎为粒度0.5mm 左右煤粒,分别取3g 样品,在30mL 浓度为3%HCl +3%HF +3%HAC 酸液中酸化24h,烘干,

称重,计算酸液对不同样品的溶蚀率,其中,酸对长平煤矿二屯兰煤矿和千秋煤矿煤样的溶蚀率分别为6.67%,3.22%和10.04%三应用D8Advance X 射线

衍射仪对酸化前后不同煤阶煤样进行X 射线衍射实验,测试酸化前后煤中不同矿物质相对含量变化,结果如表2二图4所示三

表2一酸化前后煤中矿物质含量变化

Table 2一Changes of mineral content in the coal before and after acidification

%一

样一品

方解石白云石石英蒙脱石绿泥石伊利石高岭石赤铁矿黄铁矿长平煤矿

酸化前2123401821400酸化后1104391721800屯兰煤矿

酸化前10130077630酸化后10120077910千秋煤矿

酸化前32371401715012酸化后

1

35

11

19

25

9

一一注:长平煤矿煤样测试中含有一些伊利石-蒙脱石混层二绿泥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均换算为单一矿物[20]三

一一从表2和图4中可以看出,煤样中矿物质含量变化具有以下特征:

(1)千秋煤矿煤样矿物质含量最高,裂隙最为发

育,同时含有一些易于与酸液反应的碳酸盐矿物和硫化物,大量酸液进入煤裂隙中与矿物质反应,溶蚀率最高;长平煤矿煤样矿物质含量最低,但裂隙较为发育,酸液对其溶蚀率低于千秋矿溶蚀率;屯兰煤矿煤样裂隙最不发育,酸液很难进入孔裂隙中与矿物质反应,同时含有大量高岭石矿物,与其他矿物相比,高岭石与酸液反应较为不剧烈[21],酸液对屯兰煤矿煤样

溶蚀率最低三

(2)对于3种煤样,总体来说,酸化后矿物质中

减少最多是方解石二白云石和硫化物;其次是蒙脱石二绿泥石和伊利石;减少最少的是石英和高岭石三这说明碳酸盐矿物与酸反应最多,其次是蒙脱石二绿泥石和伊利石,石英和高岭石与酸液反应最少三

2.3一煤样酸化前后渗透率变化

将3个地区煤样制作成?25mm ?50mm 规格的煤芯,采用覆压孔渗仪AP -608进行孔渗实验三实验方法为:先将样品烘干待用,将岩芯装载在夹持器上,

8

34

增刊2倪小明等:

多组分酸对不同煤阶煤储层化学增透实验研究

图4一酸化前后矿物质含量变化

Fig.4一The changes of mineral content in the

coal before and after acidification

检测气路密闭性,设定实验围压为3.45MPa,流体进口压力为1.00MPa,测试气体为氦气,通过测试煤样进二出口气体的压力和流量,即可计算出煤样渗透率三测试完原始渗透率后,在500mL 浓度为3%HCl +3%HF +3%HAC 酸液中浸泡不同的时间(12,24,48,

72h),浸泡后取出烘干,测试其渗透率三渗透率测试结果如表3二图5所示三

从表3二图5可看出渗透率变化具有以下特征:(1)煤样经酸化后,渗透率增加三在72h 酸化时

间内,多数煤样渗透率随酸化时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三A -3煤样渗透率随酸化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这可能是由于长平煤矿煤样中蒙脱石矿物含量较高,在煤样酸化过程中,同时存在矿物溶解和矿物膨胀对

表3一煤样酸化不同时间后渗透率变化

Table 3一The permeability variation of coal samples at different acidification times

10-15m 2一

酸化时间/h

A -1A -2A -3

B -1B -2B -3D -1D -2D -30

0.3210.2510.1310.0200.0500.0311.2410.2730.040121.5951.0931.4820.0210.0510.0326.622

3.050

0.231242.3822.1820.2550.0210.1000.03513.59111.6010.273483.4633.3310.2920.0290.1010.04028.35230.8001.770725.044

4.573

0.227

0.031

0.110

0.041

33.21035.2402.

555

图5一煤样渗透率随酸化时间变化

Fig.5一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amples change

with acidification times

渗透率的正负效应,其中矿物溶解(主要碳酸盐矿物)对渗透率产生正效应,矿物膨胀(主要黏土矿物)对渗透率产生负效应三酸化初期正效应占主导地位,渗透率增加,酸化后期负效应占主导地位,黏土矿物膨胀堵塞了孔裂隙,导致煤样渗透率下降,并且长平煤矿煤样中含有一定含量的绿泥石,可能存在酸敏效应,导致渗透率降低三

一一(2)煤阶越低,煤中易于与酸液反应的碳酸盐矿物和硫化物含量越高,煤样酸化效果越好三D -1,D -2,D -3为长焰煤,煤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并且含有一些易于与酸反应的碳酸盐矿物和硫化物,与酸反应后,孔裂隙中充填的矿物质被酸液大量溶蚀,渗透率

增加较多;长平煤矿煤和屯兰煤矿煤样煤阶较高,矿物质含量较低,酸化效果没有低煤阶煤样酸化效果好三

(3)煤样裂隙发育,初始渗透率较高的煤样酸化

效果较好三长平煤矿和千秋煤矿煤样裂隙发育,初始渗透率较高,酸化效果较好;屯兰煤矿煤样裂隙不发育,初始渗透较低,酸化效果不理想三

3一结一一论

(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酸化前后一些裂

隙中充填的矿物被溶解,低煤阶煤样芳香环聚合化程度低,容易酸化溶蚀形成一些新的孔裂隙,高煤阶煤样芳香环聚合化程度较高,不容易被酸液溶蚀三

(2)当裂隙发育时,酸液容易进入煤样孔裂隙中与矿物质反应,矿物质含量大大减少;当裂隙不发育时,酸液很难进入孔隙中而与矿物质反应,矿物质含量减少较少三与酸液反应最多的是碳酸盐矿物和硫化物,其次是蒙脱石二绿泥石和伊利石,反应最少的是石英和高岭石三

(3)多组分酸能与煤中矿物质发生反应,大大提

高煤储层的导流能力三煤中原始裂隙发育程度及矿物质含量共同影响增透效果三煤体裂隙越发育,易于与酸液反应的碳酸盐矿物和硫化物含量越高,酸化效

9

34

煤一一炭一一学一一报2014年第39卷

果越好三对于矿物质含量较高且发育有一定裂隙的煤储层,可采用多组分酸的方法实现化学增透三

参考文献:

[1]一张一群,冯三利,杨锡禄.试论我国煤层气的基本储层特点及开

发策略[J].煤炭学报,2001,26(3):230-235.

Zhang Qun,Feng Sanli,Yang Xilu.Basic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al bed methane resource in China [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1,26(3):230-235. [2]一Colmenares,Lourdes B,Zoback,et al.Hydraulic fracturing and well-

bore completion of coal bed methane wells in the Powder River Ba-sin,Wyoming:implications for water and gas production[J].AAPG Bulletin,2007,91(1):51-67.

[3]一赵阳升,杨一栋,胡耀青,等.低渗透煤储层煤层气开采有效技

术途径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1,26(5):455-458.

Zhao Yangsheng,Yang Dong,Hu Yaoqing,et al.Study on the effec-tive technology way for mining methane in low permeability coal seam[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1,26(5):455-458.

[4]一Palmer I D.Coal bed methane completions:A world view[J].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10,82:184-195. [5]一程秋菊,胡艾国,熊一佩,等.氮气泡沫压裂液用作煤层气井性

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1,40(10):1675-1679.

Cheng Qiuju,Hu Aiguo,Xiong Pei,et al.Properties of nitrogen foam fracturing fluid for CBM wells[J].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2011,40(10):1675-1679.

[6]一丁云宏,丛连铸,卢拥军,等.CO2泡沫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4):103-105.

Ding Yunhong,Cong Lianzhu,Lu Yongjun,et al.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CO2foam fracturing fluids[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2,29(4):103-105.

[7]一张一林,刘池阳,李志航,等.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合适伴注气体

的选择[J].煤炭学报,2008,33(3):323-324.

Zhang Lin,Liu Chiyang,Li Zhihang,et al.Fit gas for foam fracturing in coal layer[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8,33(3):323-324.

[8]一张学锋,赵普春,祝明华,等.多元复合酸酸化工艺的应用[J].

石油学报,2000,21(5):62-68.

Zhang Xuefeng,Zhao Puchun,Zhu Minghua,et al.Application of polyatomic-recombination acid technology[J].Acta Petrolei Sinica, 2000,21(5):62-68.

[9]一安琪荣.应用地层测试成果分析油气层污染堵塞情况及酸化压

裂效果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2):77-83.

An Qirong.Application of DST data in the evaluation of well bore damage and the effect of well stimulatio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0(2):77-83.

[10]一陈中一.四川碳酸盐岩低渗透气藏压裂酸化工艺技术[J].天

然气工业,1992,12(5):61-66.

Chen Zhongyi.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technique and technology

for low permeability carbonate gas pools in Sichuan[J].Natural

Gas Industry,1992,12(5):61-66.

[11]一Rozo R,Paez J,Mendoza A,et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710055.html,bining acid and hydraulic

fracturing technologies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ly stimulating the ofi-

to formation[J].SPE104610,2007.

[12]一罗一云,刘爱华,王俊明,等.交联酸加砂酸化压裂技术在复杂

岩性油藏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8,29(2):266-269.

Luo Yun,Liu Aihua,Wang Junming,et al.Application of the cross

linked acid sand-adding acid-fracturing technique in complex li-

thologic reservoir[J].Acta Petrolei Sinica,2008,29(2):266-

269.

[13]一苏现波,汤友谊,盛建海.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工艺初探[J].焦

作工学院学报,1998,17(6):406-408.

Su Xianbo,Tang Youyi,Sheng Jianhai.On three proposals of the

coal bed methane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J].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1998,17(6):406-408.

[14]一段连秀,王生维,张一明.煤储层中裂隙充填物的特征及其研究

意义[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27(3):33-35.

Duan Lianxiu,Wang Shengwei,Zhang M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acture fillings in coal reservoirs and its study significance[J].

Coal Geology&Exploration,1999,27(3):33-35. [15]一Gayer R,Harris I.Nature and origin of fracture in Permian coals

from the Bowen Basin Queensland,Australia[J].Coal Bed Meth-

ane and Coal Geology,2006,109:133-150.

[16]一傅雪海,秦一勇,韦重韬.煤层气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2007.

[17]一刘洪林,康永尚,王一峰,等.沁水盆地煤层割理的充填特征及

形成过程[J].地质学报,2008,82(10):1376-1381.

Liu Honglin,Kang Yongshang,Wang Feng,et al.Coal cleat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in the Qinshui Basin[J].

Acta Geologica Sinica,2008,82(10):1376-1381. [18]一陶一树,王延斌,汤达祯,等.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孔隙-裂隙系

统及其对渗透率的贡献[J].高校地质学报,2012,18(3):522-

527.

Tao Shu,Wang Yanbin,Tang Dazhen,et al.Pore and fracture sys-

tem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reservoirs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

sities,2012,18(3):522-527.

[19]一赵文秀,李一瑞,乌效鸣,等.利用酸化技术提高煤储层渗透率

的室内初探[J].中国煤层气,2012,9(1):10-13.

Zhao Wenxiu,Li Rui,Wu Xiaoming,et al.Preliminary indoor ex-

periments on enhancing permeability rate of coal reservoir by using

acidification technology[J].China Coal Bed Methane,2012,9

(1):10-13.

[20]一陈洪起,赵杏媛,张有瑜.天然粘土样品分析的伊利石/蒙皂石

间层矿物的间层比计算方法[J].石油实验地质,1991,13(4):

408-418.

Chen Hongqi,Zhao Xingyuan,Zhang Youyu.A precise procedure of

the proportion of smectite layer calculation suitable for interstrati-

fied illite/smectites analysis of natural clay samples[J].Experi-

mental Petroleum Geology,1991,13(4):408-418. [21]一唐洪明,孟英峰,黎颖英,等.高岭石在酸中的化学行为实验研

究[J].天然气工业,2006,26(10):111-114.

Tang Hongming,Meng Yingfeng,Li Yingying,et al.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hemical behavior of Kaolin in acid[J].Natural Gas

Industry,2006,26(10):111-114.

044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讲座 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 教学要求 1、了解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熟悉其运算规则; 3、初步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 难点: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作图法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ppt演示。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引言 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仪器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从而对系统中的某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出定量描述,以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但实践证明,任何测量的结果都只能是相对准确,或者说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靠性,这种不可靠性被称为实验误差。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测量仪器、方法、实验条件以及实验者本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 对于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实验者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及有关规律,从而在实验中设法控制和减小误差,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准确度和误差 ⑴准确度和误差的定义 准确度是指某一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误差E表示, 丘=测定值-真实值 当测定值大于真实值,E为正值,说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E为负值,说明测定结果偏低。误差愈大,准确度就愈差。

实际上绝对准确的实验结果是无法得到的。化学研究中所谓真实值是指由有

经验的研究人员同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⑵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表示实验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它具有与测定值相同的量纲。如克、毫升、百分数等。例如,对于质量为O.IOOOg的某一物体。在分析天平上称得其质量为0.1001g,则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只用绝对误差不能说明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分析误差时,除要去除绝对误差的大小外,还必须顾及量值本身的大小,这就是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商,表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相对误差是比值,因此是量纲为1的量。 例如某物的真实质量为42.5132g,测得值为42.5133g。贝U 绝对误差=42.5133g — = 0.0001g 相对误差二42.5133g 42.5132g 伽0。10 4 00 42.5132g 而对于0.1000g物体称量得0.1001g,其绝对误差也是0.0001g,但相对误差为: 相对误差二°.1001g °. 1000g 100% 0.1% 0.1000g 可见上述两种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虽然相同,但被称物体质量不同,相对误差即误差在被测物体质量中所占份额并不相同。显然,当绝对误差相同时,被测量的量愈大,相对误差愈小,测量的准确度愈高。 2.精密度和偏差 精密度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平行测定而获得一组测量值相互之间彼此一致的程度。常用重复性表示同一实验人员在同一条件下所得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再现性表示不同实验人员之间或不同实验室在各自的条件下所得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精密度可用各类偏差来量度。偏差愈小,说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愈高。偏差可分为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二个别测得值-测得平均值 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平均值x 100 偏差不计正负号。 3.误差分类 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⑴系统误差

病理学选择题与答案

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单选题 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D A.肺B.阑尾C.膀胱D.四肢E.子宫 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E A.肺、脾、肾B.心、脾、肺C.心、肝、肠D.肝、肾、脾E.心、肝、肾 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5.“肥大”是指:D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D A.细胞正开始死亡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B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新生毛细血管和

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E.以上都不是 8.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D A.机化B.钙化C.分化D.化生E.适应 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B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D.营养不良性萎缩E.生理性萎缩 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C A.肺B.肾C.脑D.心E.肝 11.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B A.内质网受损B.线粒体受损C.高尔基氏器受损D.核糖体受损E.中心体受损 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C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B.软骨>腱>肾小球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E A.肌丝增多B.线粒体增多C.滑面内质网增多D.粗面内质网增多E.自噬泡增多 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E

病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病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 A、B、C、D 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是() A. 过敏因素B ?环境污染C ?气候因素D ?长期吸烟E ?真菌感染 2?肝脂肪沉积比较显著时,其变化是() A. 肝分叶增多B ?肝增大,包膜紧张C.苍白无血色D ?暗黑色、质软、光洁 E.肝脏发生固缩() 3?粘膜白斑属于癌前病变常发生在() A. 胃、十二指肠、小扬B ?骨、肌肉C ?肝脏、肺及肾D ?任何器官E ?口腔、子宫颈及外明 4. 关于结核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B .结核病是一种特殊的炎症()C. 结核病常是经呼吸道感染 D .结核病不具备炎症特征 E.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结核病和继发性结核病 5. 良性高血压病脑的病理变化为() A.小动脉和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 B .脑膜发生了炎症反应 C. 脑软化D .脑组织化脓E.脑组织任何时候无变化 6. 关于恶性肿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细胞无 B .组织结构和细胞都具有高度异型性 C. 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组织结构无 D .没浸润性,也不转移E.以上说法都不对 7. 小叶性肺炎不具有下列哪种描述的特征() A.小叶性肺炎以细文气管为中 B .小叶性肺炎属急性化脓性炎症 C. 小叶性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的炎症 D .小叶性肺炎在肺内。一定范围内 E.肉眼观,实变灶散在分布在肺组织内 8. 急性炎症可分为() A.浆液性炎和出血性炎 B.纤维性炎和化脓性炎C .浆液性炎和化脓性炎 D. 浆液性炎和纤维性炎E .浆液性炎、纤维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 9 .具有发热作用的炎症介质是() A. IIJ — 1 B . D4 C . IL-8 D . C5a E . IL —10 10 .癌和肉瘤最根本的区别是() A.组织来源B .外在环境C.内在因素D.形成方式E.以上都不对 11.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 A.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 B .双肺皱缩,体积减小 C. 肺部分坏死,形成无数空洞 D .切面光滑平整E .切面灰白,上有小凹,成斑块状 12 .食管癌多发生在() A.食管上段B .食管下段C.食管中段D.食管肌肉E.食管软骨 13 .溃疡病通常是() A.边缘糜烂,不成形B .有多个溃疡C .边缘整齐,深达肌层D .不可能达到肌层 E .只发生在胃 14 .慢性活动性肝炎镜下具有两种特征是() A.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大量肝细胞增生 B .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 C. 假小叶和平酪样坏死D .纤维素性炎和化脓性炎E .以上说法都不对 15 .伤塞病常有的合并症有:() A.肠梗阻B .肠扭转、绞肠纱C .肠癌D .肠出血、肠穿孔E.肾小球肾炎 16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有() A. 一般只损伤肾脏的非常小一部分 B .内皮细胞增生,系膜细胞不增生 C. 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都增生 D .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都不增生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讲座 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 教学要求 1、了解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熟悉其运算规则; 3、初步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 难点: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作图法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ppt演示。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引言 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仪器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从而对系统中的某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出定量描述,以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但实践证明,任何测量的结果都只能是相对准确,或者说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靠性,这种不可靠性被称为实验误差。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测量仪器、方法、实验条件以及实验者本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 对于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实验者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及有关规律,从而在实验中设法控制和减小误差,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准确度和误差 ⑴准确度和误差的定义 准确度是指某一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误差E表示, E=测定值-真实值 当测定值大于真实值,E为正值,说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E为负值,说明测定结果偏低。误差愈大,准确度就愈差。 实际上绝对准确的实验结果是无法得到的。化学研究中所谓真实值是指由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同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⑵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表示实验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它具有与测定值相同的量纲。如克、毫升、百分数等。例如,对于质量为0.1000g的某一物体。在分析天平上称得其质量为0.1001g,则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物理实验数据记录、作图规范及excel使用介绍

物理实验数据记录、作图规范及Excel使用方法简单介绍 一、数据记录规范 物理实验要求采用表格记录数据,其中记录数据必须包括“表头”、“物理量”、“单位”、“数据”四部分,缺一不可。 以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为例: 表一:摆长为70cm时不同测量次数n测得的周期T 注意:1、表头,即表格的名字,要放在表格的正上方! 2、数据记录时请仔细检查有效数字位数是否正确! 二、常见作图规范 物理实验很多时候要求依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的图形,在作图时,图中应包括“图的名称”、“纵、横坐标物理量和单位”、“纵、横坐标轴标度值”、“数据点和拟合的趋势线”、“拟合趋势线的方程表达式和R值”和“图例”六部分,缺一不可。 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作图为例说明:

Excel (以2010版本为例)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1、 利用Excel 作图并求出拟合曲线 操作方法: (1)、将所测数据输入到Excel 表格中,最好保证第一列为自变量,即x 轴数据:如图所示: 图的名称 物理量和 单位 图例 拟合曲线表达式及R 2 因子 合适的坐标标度 数据点及拟合的曲线

(2)、选中需要作图的数据,如图所示:选中x和y1列 (3)、在选中数据的基础上,点击菜单栏的“插入”,找到“散点图”,点击如图所示的散点图。 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结果:

(4)、选中上一步得到的图形,在菜单栏找到“布局”选项,可以看到在布局选项卡下边有“图表标题”、“坐标轴标题”、“图例”、“数据标签”、“坐标轴”等选项。每一个选项均可以设置相应的内容 其中“图标标题”请选用图标上方,然后单击图上生成的标题,拖到图的下方,同时将

病理学习题集与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送检的病理标本宜用多少浓度的甲醛液固定?() A.10% B.20% C.50% D.75% E.95% 2.多种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的变化称为() A.病理状态 B.病理过程 C.病理反应 D.病理变化 E.病理联系 3.临床病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细胞学检查 B.活体组织检查 C.电镜检查 D.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E.血液学检查 4.目前,病理生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A.动物实验 B.临床实验 C.细胞学检查 D.流行病学调查 E.活体组织检查 5.对病理学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学说是() A.液体病理学说 B.器官病理学 C.细胞病理学 D.免疫病理学 E.遗传病理学 6.病理学是一门() A.基础医学 B.临床医学 C.预防医学 D.是以动物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科 E.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属于基础医学 7.病理解剖学主要着重于哪个方面的研究() A.形态 B.结构 C.功能 D.代谢 E.形态与结构 8.下列哪些不属于活体组织检查() A.内窥镜钳取组织检查 B.局部手术切除标本检查 C.痰液涂片检查 D.肿块摘除检查 E.细针穿刺组织检查 9.下列哪项是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 A.B超 B.CT C.活体组织检查 D.尸体剖验 E.脱落细胞学检查 10.最适用于健康普查的研究方法是() A.活体组织检查 B.尸体剖验 C.脱落细胞学检查 D.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E.组织和细胞培养 1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 A.临床表现 B.诊断与鉴别诊断 C.防治措施

病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十)

病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D A.肺B.阑尾C.膀胱 D.四肢E.子宫 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E A.肺、脾、肾B.心、脾、肺 C.心、肝、肠D.肝、肾、脾 E.心、肝、肾 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 D.软骨E.平滑肌 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5.“肥大”是指:D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间质增生 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D A.细胞正开始死亡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B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以上都不是 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B: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E.生理性萎缩 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C A.肺B.肾C.脑D.心E.肝 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C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B.软骨>腱>肾小球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 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E A.肌丝增多B.线粒体增多 C.滑面内质网增多D.粗面内质网增多 E.自噬泡增多 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E: A.再生B.增生C.化生 D.机化E.不完全再生 15.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B A.骨骼肌B.脂肪组织C.肝 D.脑E.心肌 16.虎斑心见于:B A.白喉B.中毒C.严重贫血D.肥胖E.高脂血症 17.下列各种组织哪一种再生能力最强?D A.骨骼肌B.神经节细胞C.心肌 D.神经胶质细胞E.软骨

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一、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基本要求 1、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2、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与时间,也可记录实验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4、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与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与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备文件。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与其她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与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二、实验记录的内容 1、日期:包括年、月、日与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实验名称 3、实验目的 4、实验材料: 5、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 6、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 7、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 8、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 9、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她临床资料); 10、试剂的配制 11、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12、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的整理。 13、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详细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4、实验小结:简短的实验结果总结与解释,将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研究。其内容包括主要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与实验体会等 三、实验记录注意的问题 1、实验记录不允许隔天写以及写在纸片上。 2、保持实验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记录时间(年、月、日)。 3、原始数据(包括照片)必须贴在当天的试验结果栏里;不要保留在公共计算机里。 4、即便就是阴性结果,也必须保留。不能仅记录符合主观想象的内容与自认为成功的实验。 5、定期整理、分析数据,并向导师汇报。 四、实验记录的坏习惯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记录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原始资料,并为科学研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 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找到Langhans巨细胞 D.干酪样坏死 E.类上皮细胞 3.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原发综合征形成 C.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浆细胞 B.淋巴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 E.巨噬细胞 5.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肺尖 B.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肺门 D.肺膈面 E.脏胸膜面 6.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肠xx B.肠伤寒 C.肠结核 D.细菌性痢疾 E.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吸收、消散 B.钙化 C.纤维包裹

D.纤维化 E.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肺 B.心肌 C.肾 D.脊柱 E.脾 9.结核球是指 A.直径小于2cm的干酪样坏死灶 B.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吸收消散 B.硬结、钙化 C.纤维包裹 D.纤维化 E.纤维包裹及钙化 11.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必须采集大量数据,数据处理是指从获得数据开始到得出最后结 论的整个加工过程,它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与分析等,从而寻找出 测量对象的内在规律,正确地给出实验结果。因此,数据处理是实验工作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据处理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只介绍常用的四种方 法。 1列表法 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或者测量几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往往 借助于列表法把实验数据列成表格。其优点是,使大量数据表达清晰醒目, 条理化,易于检查数据和发现问题,避免差错,同时有助于反映出物理量 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设计一个简明醒目、合理美观的数据表格,是每 一个同学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列表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所设计的表格要能充分反映上述优点,应注意以下几点:1.各栏目均应注明所记录的物理量的名称(符号 )和单位; 2.栏目的顺序应充分注意数据间的联系和计算顺序,力求简明、齐全、有条理; 3.表中的原始测量数据应正确反映有效数字,数据不应随便涂改,确实要修改数据时, 应将原来数据画条杠以备随时查验; 4.对于函数关系的数据表格,应按自变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以便于判 断和处理。 2图解法 图线能够明显地表示出实验数据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它可以找出两个 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因此图解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图解法 处理数据,首先要画出合乎规范的图线,其要点如下: 1.选择图纸作图纸有直角坐标纸 ( 即毫米方格纸 ) 、对数坐标纸和 极坐标纸等,根据 作图需要选择。在物理实验中比较常用的是毫米方格纸,其规格多为17 25 cm 。 2.曲线改直由于直线最易描绘 , 且直线方程的两个参数 ( 斜率和截距 ) 也较易算得。所以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情形,在用图解法时 应尽可能通过变量代换 将非线性的函数曲线转变为线性函数的直线。下面为几种常用的变换方法。 ( 1) xy c ( c 为常数 ) 。 令 z 1,则 y cz,即 y 与 z 为线性关系。 x ( 2) x c y ( c 为常x2,y 1 z ,即 y 与为线性关系。

浅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

浅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 发表时间:2018-12-28T11:00:31.3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刘正强[导读] 本文主要围绕石油地质勘测现状以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并对储层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油田地质研究所新疆 834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石油呈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局面,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耗大量能源,每年石油消耗量不断上升,石油能源的大量短缺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让石油的开采面临着较大压力,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石油勘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为了提升石油地质勘探工程科学化、合理化水平,要深入了解石油地质勘测以及石油储层的体系,不断完善储层评价方法。本文主要围绕石油地质勘测现状以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并对储层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字:石油;地质勘探;储层;评价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建设和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石油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石油开采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发展开采技术。在这种状态下,我国仍然面临着石油能源供不应求的问题,石油作为当今社会生产生活最为基本的能源之一,它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着重要支持和促进作用。我们要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就要确保整个石油行业在新时期的石油地质勘探研究当中不断创新,提升石油勘探能力,全面提升石油开采率,对当今石油勘探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储层评价方法进行探究,减轻我国面临的石油能源压力。 一、石油地质勘探 1.1石油地质勘探简述 石油是当今社会主要的能源之一,它的来源主要以地质勘探和开采为主,这两种技术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成为了石油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发展,石油行业也在不断创新,石油勘探涌进了更多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这对石油地质的勘探研究有着更高的实践意义。现金越来越多的石油企业将发展重心从经济效益转为地质勘探技术研究上,建立了多支高素质的地质勘探队伍,进一步提高勘探效果和规模。进行石油地质勘探主要是利用各种勘探手段进一步了解地质情况,通过科学有效的石油地质勘探能够准确查找油气资源,从而为后期的石油开采工作留下依据。近年来我国对石油地质勘探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石油勘探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石油开采量,科学高效的石油地质勘探为石油开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技术保障,进一步推动石油行业的发展。 1.2石油地质勘探现状 石油是工业发展的血液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加大石油能源的开采,我国对于地质勘探研究工作也做出了重大调整,改善了以往的地质勘探模式着重投入短期研究和发展工作,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石油地质勘探具有时代发展的必要性,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石油地质勘探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我们已经从传统的开发区转向沙漠、丛林、深海、极地等更为严密性的区域,这个地质勘探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第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石油企业越来越多,在这当中往往存在着许多不正当的竞争情况,这对石油行业的发展有很大阻碍,同时也影响着地质勘探秩序;第三,目前来看,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事业的发展,这对石油勘探技术带来了较严格的约束,要不断提高石油勘探的环保制度,这也在一定情况下为正常的石油勘探工作带来了一定阻碍;第四,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的油田总量在逐渐降低,这对于小型油田开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小型油田在开采过程中产量低、开采效益低,不适应当今市场发展情况,要适当地做出改善。 二、储层评价方法 2.1欠平衡钻井技术 石油的储层评价是石油勘探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科学有效的储层评价能够为勘探和开采提出指导性建议,它能够有效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采用随钻储层评价方法是当今储层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这种方法主要依据随钻检测工具来完成石油的储层评价工作,使用这种方法的技术费用较高,耗时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延误工期。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钻探技术的提高,我们对储藏评价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提出了一种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储层评价方法——欠平衡钻井技术,我们利用欠平衡钻井技术打开石油层,这时候井底是属于欠压状态,低部的流体会不断涌入井内,这样能够根据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的储层分析。我们使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地质层和井筒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地质层和井筒进行系统建模,能够根据参数对储层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提高石油勘探技术。 2.2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采用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就是确定储层的相关系数之后,对影响储层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依照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储层进行评价分类。在利用储层综合分类评价过程中,确定储层的相关参数是关键,在进行储层分析过程时,只有全面掌握储层情况,才能保证储层综合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石油勘探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石油的高效开采。 2.3储层综合定量评价 采用储层综合定量评价就是根据储层的特点,将不同的模糊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方法综合应用,进一步处理储层综合定量评价中复杂不确定的问题。利用这种方法,确定权数尤其关键,我们针对整个系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法、主要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来进行确定。我们运用储层综合定量评级方法,能够将储层进行分类分段分区来评估,我们根据不同的时段、区段对石油储层质量进行差异比较,这样能够进行石油储层的科学评估,充分了解储层的各种因素,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方便工作人员对储层的开采。 参考文献: [1]刘敏红,黎强.关于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08). [2]唐明,赵晓琴.浅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4). [3]杨桂林.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06).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物理实验中测量得到的许多数据需要处理后才能表示测量的最终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计算、分析、拟合等,从中获得实验结果和寻找物理量变化规律或经验公式的过程就是数据处理。它是实验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课的基本训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列表法、作图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1.4.1 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将一组实验数据和计算的中间数据依据一定的形式和顺序列成表格。列表法可以简单明确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分析和发现资料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检查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这就是列表法的优点。设计记录表格时要做到:(1)表格设计要合理,以利于记录、检查、运算和分析。 (2)表格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其符号、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均要表示清楚。但不要把单位写在数字后。 (3)表中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数据外,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格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实验室所给的数据或查得的单项数据应列在表格的上部,说明写在表格的下部。 1.4.2 作图法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用图线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作图法既有简明、形象、直观、便于比较研究实验结果等优点,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作图法的基本规则是: (1)根据函数关系选择适当的坐标纸(如直角坐标纸,单对数坐标纸,双对数坐标纸,极坐标纸等)和比例,画出坐标轴,标明物理量符号、单位和刻度值,并写明测试条件。 (2)坐标的原点不一定是变量的零点,可根据测试范围加以选择。,坐标分格最好使最低数字的一个单位可靠数与坐标最小分度相当。纵横坐标比例要恰当,以使图线居中。 (3)描点和连线。根据测量数据,用直尺和笔尖使其函数对应的实验点准确地落在相应的位置。一张图纸上画上几条实验曲线时,每条图线应用不同的标记如“+”、“×”、“·”、“Δ”等符号标出,以免混淆。连线时,要顾及到数据点,使曲线呈光滑曲线(含直线),并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直线)的两侧,且尽量贴近曲线。个别偏离过大的点要重新审核,属过失误差的应剔去。 (4)标明图名,即做好实验图线后,应在图纸下方或空白的明显位置处,写上图的名称、作者和作图日期,有时还要附上简单的说明,如实验条件等,使读者一目了然。作图时,一般将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前面,横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后面,中间用“~”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实验一叠加定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的基本用法; 2、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和验证电路叠加定理;; 3、学会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测量方法; 4、学会分析计算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 1、计算机 2、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熟悉和设置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 (1)启动Multisim 2001仿真系统 (2)选择Options/Perfernces…菜单,设置软件运行环境 Multisim 2001运行环境的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Circuit:电路设置页面,包括Show显示控制、Color颜色设置、Workspace 图纸设置、Wiring连线设置、Component Bin元件库设置、Font字形字体字号设置、Miscellaneous其他设置等选项 图2 电路显示及颜色设置 A、按照图2所示进行电路显示及颜色设置,其中: Show component lable显示元件标记

Show component reference显示元件参考记号 Show node names显示节点名称 Show component values显示元件数值 Show component attribute显示元件属性 Adjust component identifiers调整元件标示符 B、单击Component Bin元件库设置选项卡,设置元件符号标准。Multisim 2001中有两套元件标准符号,一套是美国标准符号ANSI,另一套是欧洲标准符号DIN,勾选DIN标准,这种标准与我国标准接近。在该选项卡中元件工具条功能设置component toolbar functionality和元件放置模式设置Place component mode采用系统默认。 C、按照图3所示设置字形字体字号 图3 电路显示字形字体字号的设置 其他选项卡均按照系统默认。 (3)放置电路元件及测量仪器 在电路窗口里根据图4所示创建电路。 2、根据图4中给定参数计算理论值,填入表1中。 3、打开仪器仿真开关进行仿真。

病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D A.肺B.阑尾C.膀胱 D.四肢E.子宫 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E A.肺、脾、肾B.心、脾、肺 C.心、肝、肠D.肝、肾、脾 E.心、肝、肾 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 # D.软骨E.平滑肌 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5.“肥大”是指:D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 E.间质增生 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D A.细胞正开始死亡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B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以上都不是 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B: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E.生理性萎缩 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C A.肺B.肾C.脑D.心E.肝 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C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B.软骨>腱>肾小球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 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E A.肌丝增多B.线粒体增多 C.滑面内质网增多D.粗面内质网增多 E.自噬泡增多 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E: A.再生B.增生C.化生 D.机化E.不完全再生 15.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B # A.骨骼肌B.脂肪组织C.肝 D.脑E.心肌 16.虎斑心见于:B A.白喉B.中毒C.严重贫血 D.肥胖E.高脂血症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及标准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 一、储层岩石学特征评价 1、内容和要求 (1)颜色; (2)矿物成分、含量、结构等,其中矿物结构分粒屑结构、礁岩结构、残余结构、晶粒结构。 粒屑结构:要求描述粒屑组分、含量、基质、胶结物等特征。粒屑组分描述应包括内碎屑、生屑和其他颗粒(鲕粒、球粒、团粒)的大小、形态、分选、磨圆、排列方向、破碎程度等方面的内容。对鲕粒还应描述内部结构;粒屑含量是指采用镜下面积目估法或计点统计法确定各种碎屑的含量;基质(一般把粒径<0.032mm的颗粒划为基质=成分、含量、颗粒形态、结晶程度、类型、成因及胶结物(亮晶)成分、含量、晶体的大小、结晶程度、与颗粒接触关系、胶结物形态(栉壳状、粒状、再生边或连生胶结)、胶结世代及胶结类型等都是应描述的内容。 礁岩结构:分析原地生长的生物种类、骨架孔隙的发育情况,确定粘结结构类型(叠层状、席状、皮壳状)、规模大小及成因;分析异地堆积的类型(分散礁角砾、接触礁角砾)、成因、各类礁角砾的大小和含量,描述其形态、分布等。 残余结构:确定原结构类型、残余程度,分析成因。 晶粒结构:描述晶体形态、晶粒间接触关系以及晶间孔发育和连通程度,确定晶粒大小、各种晶粒的比例。 (3)沉积构造 物理成因构造 a.流动构造:确定类型(冲刷痕、皱痕、微型层理及渗流砂),描述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向; b.变形构造:确定类型(滑塌构造、水成岩墙),描述特征; c.暴露构造:确定类型(雨痕、干裂、席状裂隙、鸡丝构造、帐蓬构造),描述特征; d.重力成因构造:确定类型(递变层理、包卷构造,枕状构造、重荷模构造),描述特征。 化学成因构造

a.结晶构造:确定类型(晶痕、示底构造),描述特征; b.压溶构造:确定类型(缝合线、叠锥构造)描述特征; c.交代增生构造:确定类型(结核、渗滤豆石),描述特征。 生物沉积构造 a.生物遗迹:确定类型(足迹、爬痕、潜穴、钻孔),描述形态和分布; b.生物扰动构造:确定类型(定形扰动、无定形扰动),描述形态和分布; c.鸟眼构造:描述鸟眼孔的大小、充填物质与充填情况、分布特点,分析成因。 生物—化学沉积构造 a. 葡萄状构造:确定大小、藻的类型,分析成因; b. 叠层石构造:确定大小、藻的类型,分析成因; (4)、沉积层序研究 在单井剖面上划分沉积旋回,确定其性质、大小;分析旋回间的接触及组合关系;在旋回内部划分次级旋回并分析不同级别沉积旋回的成因及控制因素。 建立研究井的沉积层序及单维模式。 2、技术和方法 (1)岩心观察和描述 系统地观察描述岩心的颜色、矿物成分、肉眼可见的沉积结构和构造、古生物类型以及孔、洞、缝发育情况。 (2)岩心实验室分析 岩心薄片鉴定。 酸蚀分析。将岩石制成光面,放入酸液(浓度为23%的醋酸或5%~10%的盐酸)中,作用一定时间后取出,清洗干净,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和不溶组分。 揭片分析。将涂有醋酸盐的薄膜覆盖在经酸蚀后的岩石光面上,作用一定时间后揭下该薄膜,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非碳酸盐组分分离。把岩石制成3cm×3cm×0.6cm的样品,放入浓度为20%的醋酸中浸泡,使碳酸盐全部溶解掉,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酸不溶物的成分和特征。 扫描电镜观察。鉴定岩石的矿物成分、超显微结构和构造、超微古生物化石。

实验数据记录

一、实验内容 1.AMI码编码规则验证 (1)首先将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D01设置在M位置(右端)、单/双极性码输出选择开关设置KD02设置在2_3位置(右端)、AMI/HDB3编码开关KD03设置在 AMI位置(右端),使该模块工作在AMI码方式。 (2)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设置在2_3位置(右端),产生7位周期m序列。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输入数据TPD01和AMI输出双极性编码 数据TPD05 波形及单极性编码数据TPD08

波形,观测时用TPD01同步。分析观测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关系是否满足AMI编码关系,画下一个M序列周期的测试波形。 (3)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设置在1_2位置(左端),产生15位周期m序列。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 (4)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将示波器探头从TPD01测试点移去,使输入数据端口悬空产生全1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 (5)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用一短路线一端接地,另一端十分小心地插入测试孔TPD01,使输入数据为全0码(或采用将示波器探头接入TPD01测

试点上,使数据端口不悬空,则输入数据亦为全0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

2.AMI码译码和时延测量 (1)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设置在M位置(右端);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设置在1_2位置(左端),产生15位周期m序列; 将锁相环模块内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P02设置在HDB3位置(左端)。 (2)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输入数据TPD01和AMI译码输出数据TPD07 波形,观测时用TPD01同步。观测AMI译码输出数据是否满正确,画下测试波形。 问:AMI编码和译码的的数据时延是多少? (3)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设置在2_3位置(右端),产生7位周期m序列。重复上译步骤测量,记录测试结果

病理选择题+答案

. 1.下列哪项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A.正常人体的结构 B.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 C.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D.疾病的诊断 E.疾病的治疗 2.下列哪种病变,血管壁容易发生玻璃样变性: A.疤痕组织 B.乳腺癌 C.高血压病 D.纤维瘤内 E.急性肾炎 3.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核碎裂 B.胞浆嗜酸性变 C.线粒体肿胀 D.自噬泡增多 E.胞质嗜酸性增强 4.脑软化的含义为: A.脂肪坏死 B.坏疽 C.干酪样坏死 D.液化性坏死 E.凝固性坏死 5.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A.脂肪变性 B.坏疽 C.干酪样坏死 D.液化性坏死 E.栓塞 6.下述哪些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A.心血管内膜损伤 B.血流缓慢,涡流形成 C.血小板数量增多 D.凝血因子增多 E.纤维蛋白溶解酶增多 7.下列器官中,哪组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A.心、肝 B.脾、肾 C.肠、肺 D.脑、肠 E.脾、肠 8.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可见:A. 白色血栓 B. 混合血栓 C. 红色血栓 D. 透明血栓 E. 疣状血栓 9.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心力衰竭时: A. 肺泡腔内见胞浆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B. 含脂褐素的心肌细胞 C. 肺泡腔内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 D. 吞噬脂质的吞噬细胞 E . 吞噬黑色素的吞噬细胞 10.槟榔肝是指: A. 肝细胞肿胀 B. 肝细胞脂肪变性 C. 慢性肝淤血 D. 肝硬化 E. 肝细胞萎缩 11.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 A. 机化 B. 溶解 C. 吸收 D. 钙化 E. 再通 12.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有: A. 羊水栓塞 B. 血栓栓塞 C. 瘤细胞栓塞 D. 气体栓塞 E. 脂肪栓塞 13.左心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 A. 门静脉栓塞 B. 脑动脉栓塞 C. 肝静脉栓塞 D. 肺动脉栓塞 E. 股静脉栓塞 14.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 A. 下肢静脉 B. 门静脉 C. 下腔静脉 D. 上腔静脉 E. 胸壁静脉 15.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形状常为: A. 节段性

煤层气储层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煤层气储层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赵胜绪 摘要:本文在总结前人对煤层气储层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综述了煤层气储层评价参数组合及获取方法,提出了一套新的煤层气储层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3大类16项参数: ①煤层气储层地质参数;②煤层气储层物性参数;③煤层气储层封盖参数。进而提出了煤层气储层评价标准。又综合对比分析了目前煤层气储层评价使用的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了基于G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判别法。该方法突出了层次分析法的系统性优势,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巧妙结合,充分发挥GIS技术展示空间数据在综合评价方面的功能优势。但是该方法不可避免地又涉及到赋权问题,客观性在此表现较差。如果将熵权法的赋权优势与基于G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体系相结合,则可创造一种精确度、可信度更高的煤层气储层评价方法。 关键词:煤层气储层评价评价参数获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选择 1 前言 煤层气产业是近20年在世界上崛起的新型能源产业,我国煤层气的资源量位列世界第三,在深埋2000米以内的

煤层气预测总资源量为30万亿至35万亿立方米[1]。中国的煤炭资源和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煤层气勘探开发活动空前活跃。但由于煤储层条件差异变化大,煤层作为储气层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有许多显著的差别。要取得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突破,必须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决策水平,建立一套适合中国的煤层气储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对煤层气储层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目前对煤层气储层评价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使用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煤层气储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提出建设性改进建议。 2 煤层气储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煤层气储层评价参数组合及获取方法 煤层气储层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评价过程中,需要地质工程、气藏工程、钻井工程和生产工程技术人员互相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对煤层气储层评价参数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不可能都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初期,由于技术、工程手段、实验方法和仪器等方面的限制,仅能获取有限的煤层气储层评价参数。因此,如何集中有限的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最大限度的获取煤层气储层评价所必须的主要参数,也是我们在煤层气储层评价研究中遇到的一个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