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石景山区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届石景山区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届石景山区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届石景山区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一8题。

材料一

说起动漫,人们大多会想到日本或美国动漫,尤其是80后、90后,很多人是看着《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猫和老鼠》等“(bó) 来品”长大的,他们记忆中的中国动画片寥寥无几。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要看着外国动画片长大?为什么日美动漫成为世界动漫市场这盛大宴席的(zu ò) 上宾,而我们却吃了闭门羹?从经典的日美动漫作品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首先不能不提的是日本动漫巨擘

..宫崎骏的作品。宫崎骏坚持用手工绘画而不是电脑绘图来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他懂得一部卡通片用什么去打动别人,这就是人文。他的作品如《千与千寻》等,不但赋予众多卡通形象以真正的”人”的特质,更折射出重大的人生命题,表现出一个

艺术家对人类前途的自省

..。其中耐人寻味的意义符号如森林、火车、神灵等,具有无穷的读解

意味,承载

..着超出其表现形式的审关价值。

再看另一部风行国内的日本动漫《海贼王》,影片主要角色鲜活丰满。观众不仅是在看影片,更像是在习惯性地关注着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学友,因此这部动漫作品创造了二三十年收视长红的奇迹。反观国产动漫,我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动漫形象寥若晨星。即使有,感觉也是“标签化”的,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羊羊聪明,美羊羊爱漂亮,懒羊羊好吃好睡,也就如此而已。

如果说日本动漫的优秀在于内涵深刻、形象鲜活,美国动漫则胜在有好莱坞的技术支持,制作精良,画面炫酷。《功夫熊猫》就是典型例子,它的制作周期长达5年,影片的美术总监研究中国艺术更长达8年之久,最终打造出这部充满中国元素的影片。片中卷轴、汉服、兵刃、牌坊、瓷器等“中国风”物品的运用令人印象深刻。作为故事背景的“太平谷”里有1478名不同造

型的村民,其中最宏伟的“翡翠宫”有88100块组件;角色造型也十分细致,“盖世五侠”中的仙鹤身上有6019根羽毛。当然,与技术的精良相比,美国动画电影形象之生动、内容之深刻也绝不逊色。《超能陆战队》中集呆萌、忠诚、体贴、善良和超能力于一身的大白形象迅速俘获人心;《头脑特工队》深入到人类复杂而敏感的情绪世界中,以充满想象力的设定,展示出当现实环境变化时人内心的奥秘,幽默而动人,让人笑泪交织,感动不已。

于是有人得出结论:中国动漫去学习日本的思想、美国的技术不就解决问题了嘛。事实并

不如此简单,我们这些年也确实在按这个思路实践着,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需要寻根溯源

....,找到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诸多弊病,才可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发展道路。

1.请根据注音,写出“材料一”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字。(2分)

(bó) 来品(zuò) 上宾

2.下列对“材料一”中画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巨擘:“擘”读音是bò,本意为“大拇指”。文中“巨擘”也可用“泰斗”一词表达。

B.自省:“省”在文中的意思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省”字的意思相同。

C.承载:“载”字书写的第一笔是“一(横)”,最后一笔是“、(点)”。

D.寻根溯源:“溯”与“朔”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文中“溯”是“推求”的意思。

3.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

...“材料一”内容的一项是(3分)

A. 宫崎骏非常看重作品的人文性,他坚持用手工绘画创作动漫或许正源于这样的理念。

B.《海贼王》二三十年收视长红的奇迹源于观众已习惯于关注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挚友。

C. 好莱坞的技术支持是美国动漫的突出优势,其深刻内涵也同时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D. 事实证明,要想摆脱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不能简单照搬日美的经验和做法。

材料二

2015年4月6日,参与创作《大闹天宫》《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片的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马克宣辞世。这一消息随即引发了公众对水墨动画满含童年情怀的追忆。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上海美术电彰制片厂发动老一代艺术家开展实验,广泛汲取国画、壁画、皮影、戏曲等民族艺术精华,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涉及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木偶动画等多个片种。这些作品,特别是《牧笛》《山水情》等水墨动画

影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斩获了数十个国际奖项,在世界动画界形成了广受赞誉的“中国学派”。

水墨动画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动画制作,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具有典型的中国风格,堪称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小蝌蚪找妈妈》第一次呈现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效果,让齐白石笔下的虾“活”了起来,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优秀的水墨画。《牧笛》更是田园诗般的作品,展现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片中小桥流水、竹林幽深的江南景色,高山峻岭、飞流直下的写意山水画风格,配上优美的笛声,给观众以绝美的诗意享受。片尾牧童骑在水墨淋漓的老水牛背上,吹着竹笛穿柳而出,走过夕照中的水田的画面,完美呈现了“①,②”的意境。《山水情》中身着白袍的老琴师,荡舟而至的渔家少年,云气缭绕的山,烟雾蒙蒙的水,虚实相映,在典雅优美的古琴声衬托下,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美。片中质朴和谐的师生情谊传递出儒家倡导的人际理念,彰显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可以说,水墨动画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宝贵的“中国符号”。然而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其发展却步履艰难,近年来甚至遭遇了瓶颈。水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极为繁琐耗时,特别是摄影,工序最是繁复。片中的人物、动物都必须分层上色,一头水牛要分出四五种颜色,将大块面的浅表、深灰或眼睛边框

的焦墨颜色,分别涂在好几张透明的赛璐珞片上,先分开拍摄,再重合在一起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一部水墨动画片的摄影时间足够拍成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③,④”它既需要中国水墨画作背景,又要求原画师和动画人员制作一般动画那样用铅笔在动画纸上作业,这意味着导演和所有主创人员都要具备成熟的原画功底和综合能力。上世纪60到80年代上海美影厂之所以能够生产出经典作品,是由于他们在国家支持下集结了众多大家,在充裕的时间和投入下,进行了集体设计创作。因此有人认为,水墨动画虽然艺术价值很高,

但其制作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不太适合商业动画片那种大规模、流程化的生产,必然难以为继。也有人对水墨动画的前景满怀希望,认为技术的支持将使高效率生产面向大众的水墨动画片成为可能,而且数字技术拓展了传统水墨的表现语言,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有望把中国水墨动画推向新的境界。动画家常光希则说:“水墨动画对于意境的追求与当下的现代艺术美至西方的抽象艺术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出了水墨动画与西方审美趣味的契合之处。

4.根据语段内容,选择诗句填入“材料二”横线①②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B.远牧牛,绕村四周禾黍稠

C.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D.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请为“材料二”横线③④处填写过渡句,使之与上下文语意贯通。(2分)

6.水墨动画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请根据“材料二”概括水墨动画制作吸收了哪些传统文化元素。(4分)

材料三

初看《大圣归来》时,我当真是泪流满面,这或许略显夸张,但确是实情。在我险些对国产动漫彻底失望之时,大圣乘五彩祥云而来,让我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单论动画制作,《大圣归来》就已是前无古人,达到国产3D动漫的最高水准。其美术设计既富有中国特色,又体现了好莱坞风格,画面唯美,特效精细,人物动作如同行云流水,3D 效果惊人,比之最善3D制作的美国动漫也不逊色。

在内容上,《大圣归来》讲述的不外乎落魄英雄找回能力惩戒坏人的故事,但孙悟空落魄的模样像极了现在社会大大小小的你我他,江流儿的童真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被压抑多年的本真呢?可以看出,影片抛开了低幼的人物设置与剧情设定,成为真正的合家欢影片,小

朋友可以看到真善美,喜欢视觉震撼的人可以感受到3D画面披风打脸的快感,而情感丰富的人又能被其中的真挚情感触动,这在之前的国产动画电影里是绝无仅有的。

在学习借鉴他人方面,《大圣归来》也做得相当不错,既不机械照搬,也不固步自封。从画风和剧情风格看,影片向欧美动漫进行了大量学习,相当多的喜剧元素和人物形象都透着一股“洋味”,但其主体价值观却并未受到太多干扰,诸如尊师重道、不畏强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中华传统美德,都得到了相当好的体现;人物个性鲜明,却又和集体协调,突显的是“”的儒家之道,而非强调个性自由的西方观念。当然,《大圣归来》也并不是完美的,如剧情还比较单薄,人物性格较单一,故事编排转接有疏漏,整体动画水准与欧美仍有差距,等等。然而,不管怎样,《大圣归来》毕竟为我们带来了黎明之光。

(取材于齐鲁网影评)

7.根据语境,选择语句填入“材料三”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和而不同

B.周而不比

C.见贤思齐

D.见贤思齐

8.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4题。

张居正示季子道修书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①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②倒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

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

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③,又合当世之轨辙④,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骜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在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早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

今汝之才,未能胜者,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⑤,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徒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

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注释:①钜(jù),同“巨”,大。②矱(yuē),尺度,法度。③躅(zhú),足迹。④轨辙:指文章的规范。⑤绳武:引祖先之行迹以为戒慎也。

9.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俯首以就.矩矱也避重就.轻

B.乃其所造.尔尔登峰造.极

C.了.不异人不了了.之

D.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求全责.备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长乃.懵懵者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B.所以

..游目骋怀

..贻则于后人者所以

C.惑之.甚矣!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汝其.思之其.孰能讥之乎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

我本来不打算去应考,但你的几位兄长,都来劝我

B.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

还不能够于试场从容作文,悠然夺魁哪

C.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

哪里只是期望你考中科第,用这点功名来光大我们宗族而已呢

D.己则乖谬,而徒诿之命耶

自己行事就荒谬反常,却只推卸说是命运不公

12.请把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13.作者从亲身经历出发,用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告诫儿子,请概括他所说的“得”与“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分)

14.根据文意填空:(5分)

(1)请从下到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两个,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自不量力②手不释卷③妄自菲薄④好高骛远⑤贪多务得

在张居正看来,儿子学业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是。

(2)填写恰当的词句。

在你看来,张居正是一个口口口口(不超过4个字)的父亲,理由是。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9题。

燕山九日作①【宋】范成大

万里汉家使,双节②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③济黄流。亭落桑榆④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卢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牵愁⑤。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⑥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注释:①乾道六年(1170年),作者奉命出使金国。为改变接纳诏书礼仪和索取“陵寝”事与金

国交涉,慷慨抗节,几近被杀,本词即写于出使期间。②双节:使节出行时的仪仗。③禹: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曾治理黄河,划定中国九州版图。④桑榆:指桑干河(永定河)和榆关(山海关)。⑤作者在当时所作绝句《燕宾馆》自注中说可“至是适以重阳,伴使把菊酌酒相劝。”

⑥天书:南宋至金国的国书。

15.根据阅读经历判断,本词词牌是(2分)

A.永遇乐

B.念奴娇

C.水调歌头

D.定风波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即写出使金国的大背景,作者走遍当年的都城汴梁,胸中透露出不平的意绪。

B.“桑榆”“太行”“卢沟”三句点明行踪,也写出了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的感伤与落寞。

C.虽然两鬓斑白,作者还是畅饮赏菊以度佳节,且以拟人手法写出菊花绽放带来的喜悦。

D.本词以北国秋日风光入诗,情感慷慨激昂,悲壮又不失豪放,风格与苏轼、陆游相近。

17. 题目中“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下列与重阳节没有关联的两项是(4分)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云木硫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樽前。

C.但将酩酊秋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D.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E.细笔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18.上世纪30年代末,学者夏承焘因中日战起,“惧亡国之无日,援取宋人词之足鼓舞人心、砥砺节概者”编著了《宋词系》,其中即有范成大此词。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词何以能够“鼓舞人心。砥砺节概”。(5分)

19.在横线处填写相关作品原句(6分。限选其中6处。)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季节的变化总能牵动诗人敏感的心灵,范成大于清秋时节一抒怀抱,更有无数诗人因“秋”生情。767年重阳,56岁的杜甫一首《登高》写尽秋悲,其中颔联“①,②”二句写出肃穆萧瑟、空旷辽阔的秋景,寄寓着深沉的生命感怀,成为千古写秋名句;元和十二年秋,白乐天写下《琵琶行》,开篇即以“③”一句写出送客湓浦口所见清冷秋景,为下文抒写“天涯沦落”之悲奠定了基调,其后又以“④”一句秋江月夜景色烘托出音乐的无尽魅力;北宋范文正公同样善摹秋意,“碧云天,黄叶地,⑤,⑥”,思乡的愁绪借景透出,不着痕迹。当然,秋景也并非总是一片萧瑟。1925年,满怀革命豪情的的毛泽东途经长沙,伫立橘子洲头,眼中则是一派“⑦,层林尽染,漫江碧透,⑧”的壮丽秋景,呈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境界。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此言不虚。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

舌尖上的沉思

①中国人的食物,就像一幅风景画,能表现出四季的流转,变幻万千的色彩;也像部电影,凝聚着人间百味,折射着陈年的乡愁,传递着人性的温度;还像一座博物馆,记录着人与自然的爱恨交战,更浓缩了民族文化的精髓。《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一书写道:“在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客易流失的,便是美食的技艺”,但那纵横在中国人胃里的味道,会一代代传承,留下民族的根。

②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老厨师的女儿如此理解食物:“我好像没有童年的记忆,除非我把它们煮出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吃饭二字,最能表达出本能的欲望。认真起来,饭桌之间能吃出大千世界,冷暖人生。

③《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极端悲伤的小曲,诗人说:“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游子离乡,行行重行行,眷侣即将天各一方,相思之情如万箭穿心。不管有多少颠沛流离,有多少望眼欲穿,最终都落到劝亲人好好吃饭上。

④人世无常,相逢离别、悲欢喜乐,千言万语都包含在了饮食中。古来的游子,半个世纪漂泊,一推开门,阵阵黄粱饭香。美食中蕴含的乡愁总是挥之不去,春夏秋冬的光阴,刻骨铭心的爱恋,都能被食物的滋味唤回。美食,是人类的忘忧谷,温柔乡。

⑤中国人的饭桌上,流淌着大自然赋予的无穷诗意。春天摘下的香椿,鲜嫩的叶子上滴下大颗露珠;雷雨后冒出来的笋尖最为生脆,剪下来烹饪的,是最美的一抹春色;初夏时的碧海,鱼虾跳跃,蹦跶出生猛鲜活的夏天;大雁归来时松树底下钻出菌子,摘下来与鸭子同烧,便知道秋天到了。

⑥饭桌之间,香气氤氲,其间满溢的是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你能在食物中找到江南水乡

的湿润葱茏,东北黑土地的漫天冰雪,甚至吐鲁番葡萄园里的斑斓色彩。食物也是一首恢宏的交响乐,你能听到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海浪轻拍岩石的潮声,或是久违的熟悉乡音。

⑦美食与之学结合,更增无穷雅趣。我喜欢看《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煮饭的场景,她妙手一煮,一道:“玉笛谁家听落梅”令遍尝天下美味的武学宗师洪七公也甘心折服,再多英雄好汉,也不敌世间珍馐。《红楼梦》,大观园里令人叫绝的美食纷至沓来,玫瑰清露,胭脂鹅脯,鸡髓笋,碧粳粥,让人在字里行间尽享绝色佳肴。

⑧然而这般风雅早已远去。现今“中国式饭局”豪吃海饮,浪费无数,全然不解食物的风情。“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的古训包含着祖先对食物的珍视之意,提醒后人始终保有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⑨过度的饕餮狂欢,是对自然的亵渎和轻慢。人们贪得无厌的胃口,正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罪魁祸首。卖熊胆的药店里常年售卖着黑熊的呻吟与痛苦;候鸟迁徙是一场艰辛而漫长的旅程,而埋伏在千年鸟道上的枪口正在对准天空最灵动的身影;莽莽大兴安岭中,不在动物发情期狩猎本是鄂伦春猎人对森林的承诺,然而旅游开发带来的游人却毫无顾忌地枪杀驯鹿。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无法挽回。导致这一切的,正是人类对大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对自然规律的无知。

⑩人生如同一次修行,好好吃一顿饭,没那样简单。《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说,做食物的人最能了解自然。中国农民有最精深而朴素的哲学观念,懂得春种秋收,顺应时令,不思不躁的劳作,以得到最时鲜的美味;而一味莽撞蛮干,只能颗粒无收。老子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说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已经影响到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伦理观念。

11《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一书不仅用精美的图文留住了纪录片带给人们的饕餮享受,

更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书中加入的美食溯源、文化考据、营养知识和名家名篇等内容,使读

者获得了阅读与美食的双重极致体验。这本书让我们得以品味中华饮食文化,在文字中领略到大自然馈赠的美妙,感受着食物蕴藏的欢喜与哀愁,搭建起一座人与自然、美食与社会联结的桥梁。

(取材于袁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书评)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

...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即以一组比喻从情感、文化等方面形象道出了食物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B.作者借用“弃捐匆复道,努力加餐饭”的诗表达了对漂泊在外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C. 第六段以充满抒情色彩的笔调、丰富的联想和生动的比喻写出食物鲜明的地域色彩。

D. 售卖熊胆、候鸟迁徙、枪杀驯鹿场景,是物种灭绝的明证,隐含着作者的无尽伤痛。

E. 作为书评,本文介绍了该书内容,更道出此书引发的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思考。

21. 下列对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乐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人五言诗,长于抒情,多写离愁别绪和失意彷徨,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B.贪食曰“饕”,美食家常自称“老饕”,老舍剧作《北京人》的主人公祁瑞宣“便最讲究吃,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感”。

C.“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意指治国如同烹鱼,不宜过多干预,这一政治智慧折射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D.《红楼梦》内容宏富,诗词书画、匠作构造、栽种花果、针黹烹调等,包罗万象,巨细无遗,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22.本文表达富有特色。第五段说到“中国人的饭桌上,流淌着大自然赋予的无穷诗意”,请结合文段内容说一说这“诗意”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样写出这“诗意”的。(4分)

23.作者说:“人生如同一次修行,好好吃一顿饭,没那样简单。”请结合文意,说说“好好吃饭”为什么“没样简单”。(5分)

2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怎样的饮食观念。对此你如何评价?(6分)

凤姐笑道:“姥姥要吃什么,说出名儿来,我搛了喂你。”刘姥姥道:“我知道什么名儿!样样都是好的。”贾母笑道:“把茄鯗(xiǎng) 搛些喂他。”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鯗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刘姥姥笑道:“别哄我T!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凤姐儿果又夹了些放入他口内。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并香蒲、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洪七公拿起匙羹舀了两颗樱桃,笑道:“这碗荷叶笋尖樱桃汤好看得紧,有点不舍得吃。”在口中一辨味,“啊”的叫了一声,奇道:“咦?”又吃了两颗,又是“啊”的一声。荷叶之清、笋尖之鲜、樱桃之甜,那是不必说了,樱桃核已经剜出,另行嵌了别物,却尝不出是甚么东西。洪七公沉吟道:“这樱桃之中,嵌的是怎么物事?”闭了眼睛,口中慢慢辨味,喃喃地道:“是雀儿肉!不是鹧鸪,便是斑鸠,对了,是斑鸠!”睁开眼来,见黄蓉正竖起了大拇指,不由得甚是得意,笑道:“这碗荷叶笋尖樱桃斑鸠汤,又有个甚么古怪名目?”黄蓉微笑道:“老爷子,你还少说了一样。”洪七公“咦”的一声,向汤中瞧去,说道:“嗯,还有些花瓣儿。”黄蓉道:“对啦,这汤的名目,从这五样

作料上去想便是了。”洪七公道:“要我打哑谜可不成,好娃娃,你快说了吧。”黄蓉道:“我提你二下,只消从《诗经》上去想就得了。”洪七公连连摇手,道:“不成,不成。书本上的玩意儿,老叫化一窍不通。”黄蓉笑道:“这如花容颜,樱桃小嘴,便是美人了,是不是?”洪七公道:“啊,原来是美人汤。”黄蓉摇头道:“竹解心虚,乃是君子。莲花又是花中君子。因此这竹笋丁儿和荷叶,说的是君子。”洪七公道:“哦,原来是美人君子汤。”黄蓉仍是摇头,笑道:“那么这斑鸠呢?《诗经》第一篇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以这汤叫作‘好逑汤’。”

(节选自《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演出《雷雨》《哈姆雷特》《堂吉诃德》等剧目。请你为演出节目单撰写一段角色介绍文字。要求写清剧目与角色名称,突出角色的形象特点。

(2)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喜欢在“圈”里晒晒照片,吐吐槽,也有人不想再被其“绑架”,甚至退出了微信。对此,你有何思考?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3)请以“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为首,写一段抒情文字。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如果人类历史上的某项发明在社会生活中消失,将会发生什么?

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2)张居正家书中说:“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千古之世家名德。”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家风的重视。作家王蒙近日也撰文指出:“有时候与一个人接触,很快就感觉到他或她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人性这些东西,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家教家风关乎世道人心。”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

石景山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6 分。

1、(2分。每空1分)舶座

2、(3分)D

3.(3分)B

4.(3分)D(答C得1分)

5.(2分)(意思对即可)

水墨动画不但制作成本高(时间长)、难度大(工序繁复),而且对人才(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

6.(4分)

传统文化思想:道家“天人合一”、儒家质朴、和谐的人际理念;(1分)

传统艺术形式:写意山水、花鸟等中国画的笔法、构图等,竹笛、古琴等传统乐器演奏的传统音乐;(2分)

传统艺术意境:传统诗、画、音乐等共同追求的写意意境。(1分)

7.(3分)A

8.(6分)结合文本,4分;联系实际,2分。

“结合文本”要点:(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4分)

充分挖掘、汲取民族艺术养分,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借鉴国外动漫制作的先进理念,增强内容的人文性,扩大受众面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追求精良的制作品质学习国外成熟的商业运作方式,形成高投入、高品质、高回报的良性循环加强高素质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注重与西方审美趣味对接,开拓海外市场。

“联系实际”要点:(言之成理,答出1条即可得2分)

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力度开发衍生品市场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9.(3分)C

10. (3分)B

11. (3分)A

12.(4分)(你)不自量力地~味追慕精奥的古典,喜好夸耀自满,于是慷邯郸学步的人

一样丢了本有的能力,终至落魄而归。

13. (4分)用简洁语言准确回答,每点得2分。选用原文恰当语句回答,每点得1分。

得:估量自身能力;按照规范发愤努力,得以科举中第。(2分) 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1分)

失:

狂妄自大,傲视前代文豪;沉迷古代经典,荒废了科举学业。(2分) 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弃其本业,而驰骜古典。新功未完,旧业已芜。(1分)

14.(5分)

(1)①④⑤(写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得2分)

(2)评价张居正的词语1分,理由2分。符合文意,评价与理由呼应,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角度1

爱子情深(望子成龙):以现身说法肯切教子,为儿子分析失败原因。

务实理性,提醒儿子理性认识自身能力,找准方向,以学业为重。

严肃刻板:整封信的语气、措辞始终比较严厉。

过于功利:过于强调学业与规矩,忽视儿子对古典的兴趣。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5.(2分)C

16. (3 分) B

17. (4 分) A E

18.(5分)

评分要点:结合词作具体内容(2分),分析作者情怀(2分),说清作者情怀与“鼓舞人心、砥砺节概”的关系(1分)。

答案示例:

本词上阕“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两句,写出使时作者途经故都汴梁,于城中徘徊不已,

凭吊故国;夜不成寐,内心呼唤着曾在此治水开疆、奠定华夏版图的大禹,取精神力量;(2分)暗含着抗击外侮、收复失地的爱国豪情(2分),与抗击日寇的历史背景契合,故能“鼓舞人心、砥砺节概”(1分)。

其他可选要点:

①上阕“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写自己出使金国,虽身处险境,仍旧心系故国山河,决心不辱使命,表现了作者不畏强敌的慷慨、视死如归的豪迈、为国献身死而无憾的气概。

②园上阗“无限太行紫翠”等甸,写出途出所见群山连绵,气势雄伟,表现作者对祖

山河的深情,爱国情怀浓厚。

③结合全词分析:上阕写清秋出使所见,叹故国山河寥落;下阕写重阳佳节抛开愁绪、赏花饮酒之时,仍心系使命。表现了词人身处险境仍坚定忠贞的报国决心。

19.(6分)①无边落木萧萧下②不尽长江滚滚来③枫叶荻花秋瑟瑟④唯见江心秋月白⑤秋色连波

⑥波上寒烟翠⑦万山红遍⑧百舸争流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20. (4 分) B D

21. (3 分) B

22.(4分)意思对即可。

诗意:人们对时令变化的敏感体察、对大自然气息的美妙感受。(1分)

怎样写出:(3分))

“鲜嫩”“碧海”等词着意描摹食材的鲜明质感、色彩,“最美的一抹春色”的比喻写出新鲜食材带来关于春天的美妙联想,“冒出.跳跃.蹦跳”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呈现物候变化的细腻与鲜活,这些描绘将新鲜食材带给人们的诗意感受生动传递出来,富有感染力。

23.(5分)

“好好吃饭”,(2分)

选取食材时,应顺应时节,索取有节,尊重规律,敬畏自然;烹制食物时,应精心取材、恰当调配,珍惜食材;享用食物时,宜品味雅趣,追求诗意,为生活增添艺术美感。

“没那样简单”:(3分)

饮食中大有学问。美食能让人领略风土人情,感受世间百态;维系情感,抚慰心灵;感悟智慧,丰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24.(6分)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角度一,精致,精细,讲究

参考角度二,诗意,雅致

参考角度三:过于繁复奢侈

参考角度四:隐含着精神追求(文化品格)的表达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 (10 分) (略)

26. (50 分) (略)

【附】文言文译文参考:

你从小就极为聪慧,才质异于常人,刚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门路,我曾经认为你如同千里马,前程不可限量,就是那些和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动颜祝贺,对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然而自从癸酉年科举中第之后,你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妄之气,不自量力地一味追慕精奥的古典,喜好夸耀自满,于是像邯郸学步的人一样丢了本有的能力,终至落魄而归。

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考,但你的几位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上进的锐气,我不得已勉强答应了,没想到你又遭受挫败。你学艺不精,又有什么好责怪别人的呢?可是我还私下庆幸地说:“这或许正是上天要让你涵养深厚,而大为激发你的。”又想到你一定会记住两次失败的耻辱,肯甘心悦服来遵循规范了。哪里想到一年里,你文章越写越退步,越受激励竟越衰颓。是你的资质不聪敏吗?大概还没有小时候聪慧,长大反而笨拙无知的人。是你不够努力吗?又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只是今日结果竟是这样,那一定是你立志好高瞻远,想于古典、今文二者兼顾却能力不够,这就是想去南方的楚国却反而向北方行进啊!想要有所造诣和成就,岂不是很困难吗?

想要向上媲美古时杰出文人的造诣,又合乎当世文章的规范,这只有才华卓著的人才能做到。从明朝建立以来,这种人都不多见。我早年年少登科,得到了人们附会的好名声,就自以为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些人,未必超越凡俗而全不可及,小小的科举及第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于是放弃今世科举应试文章的研习,专心涉猎钻研古典作品。等过了三年,学习古典的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学业已经荒废,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恰好是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才忖度衡量自己的能力,又寻回旧有的规范,学习不分昼夜,发奋努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然而也只是科举中第罢了,还不能够于试场从容作文,悠然夺魁呢!

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我,可是学习我的心得,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大错吗?我们家靠读书发家,我一生艰苦立志,砥砺学行,用来垂留典范给后人,自认为不敢落后自古以来的累代仕宦之家及有名声德行的人。本来希望你们能继承我的志愿,将这种精神道德发扬光大,以便能同伊尹、巫咸这些人一起,彪炳史册。哪里只是想以科举及第来光大我们宗族!我爱你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受束缚,不自求长进通达呀!

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管束,我自然也是不会过多要求你。但是你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如果是才质驽钝,那本是无法勉强的;可是你有能力却不去作为,这又能怪谁呢?自己性情怪僻,却归咎到命运,这糊涂得很厉害呀!譬如说写字,我教导你几年了,可你还是这样潦草,没有一点改变,难道这也是命运造成的吗?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随时间流逝(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好好想想吧!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现在世界上汉文化正热,但普遍认为汉语难学难教,语法尤其如此。因为难学难教,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口语”和“书面语”并进还是分开的争论;而对于语法之难,一方面是语法理论繁杂且分歧重重,令人莫衷一是;一方面是教学缺乏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基本还只能凭经验。这都发人深思: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样的关系?汉语到底有没有“自己”的语法? 阅读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一书似乎能破解我们这两个方面的疑问。本书从古文文法中“辞”的角度说清了文言区别于口语的具体方式,进而论证了古文语法的独特之处,为我们解构文言、读懂古文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更对汉语语法有了创造性认识。 孟教授在书中回答了“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的问题。他阐述了古文“意内而言外”的概念。语言和文字的作用都要表达“意”,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很多场景下,对话不仅要讲究吐字发音,更要有声音的长短徐疾、停顿等变化,来体现说话人的心态、逻辑意向、话外之音等等,这时,语言不仅要“以字显意”,还要加进去“辞”来足意,“之乎者也”就是典型的“辞”,是口语中没有但文字里面非常必要的部分。 古文中这些“辞”大多是假借来的。借用一个现成有意义的汉字,赋予它新的内涵,起到文章中虚之又虚的“托精神传语气”的作用。孟教授认为这都是先贤大儒们对汉字创造性的运用,使语言具有了极强的表现力,极丰富的文化承载力,既可微言大义,也可蔚为壮观。 孟教授还回答了“汉语到底有没有‘自己’的语法?”的问题。从上个世纪开始,语言界的大师们就在探索汉语自身的规律。与印欧语系的“以音表意”、文字符号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相比,汉语是音、形、义三位一体,是“意”以形和声音形式的双重表达。汉语的文字和口语相对独立、也相互联系,汉字是字形直接表意,发音是隐而不显,从文字到思想不必经过声音环节,走的是视觉路线;而口语是以音表意,不必经过视觉环节。随着大一统文明的推进、文章的发达,口语又受到了文字的影响与制约。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汉字在初创之时起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形、音、义完美统一,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 我们去哪里寻找华文的根?去哪里寻找汉语的本质?孟教授给我们做了回答,那就是,在传统语言文字中找,在古典文学中找。这一切巨大的财富,是汉语乃至华夏文化回归的希望所在。 (摘编自子明《跳出西学框框回归汉语本质——评孟昭连教授〈之乎者也非口语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辞”的角度虽小却能让人理解文言与口语的区别,更能显现古文语法的独特之处。 B.先贤创造性运用汉字主要体现于假借虚之又虚的“辞”,赋予新意来“托精神传语气”。 C.印欧语系的文字创制是为了高效反映语音、记录语言,文字附着于语言而产生意义。 D.汉语形成过程中逐渐自成语法体系,文字和口语是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与制约的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书评首先交代了“汉文化热”却汉语难学难教的背景,引出写作这篇书评的目的。 B.文章倒数第二段把印欧语系与汉语规律作比较,直接回答了文章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 C.本文呈现总分评析思路结构,首先总评书的特点,然后围绕两个问题展开,思路清晰。 D.本文贯通了孟教授书中的论点和自己的评析,这种写法增强了书评的学术性和思想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人在书面表达中一般很讲究修“辞”,一般的口语表达,则不会讲究修“辞”。 B.古文是“以字显意”、“加辞足意”,那么,阅读古文就要重视“之乎者也”这类“辞”。 C.既然汉语本身具有比较完善的体系,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汉语实际上是不难学难教的。 D.加强传统语言文字的研究,积极传播古代经典文学,这会有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卧铺

2016 海淀期末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16.1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9分) 闲章,是印章的一脉,是区别于姓名印、斋室印、职官印、藏.书印一类的印章。书画家或自拟词句,或①(采取/撷取)格言警句刻在闲章上,以示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好的闲章,【甲】内容广泛,【乙】意趣盎然,除了让人玩味,【丙】可体现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 闲章有的【丁】。如徐悲鸿画白梅用“一尘不染”印,李苦禅画鹰用“搏击万里”印,李可染画牛用“师牛堂”印。有的【戊】。如齐白石出身木匠,半生②(漂泊/漂移)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卖画为生,他常在其书画中钤盖“木居士”“鲁班门下”印,以示其独特的经历;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两方闲章,表明自己的出身和处.境。有的还【己】。如郑板桥有名的闲章“难得糊涂”,幽默隽.永中带有几分苦涩,书写人生况味可谓入木三分;邓石如的闲章“胸有方心,身无媚骨”,直抒胸臆,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 闲章虽小,却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言情亦言志,造景亦绘心,故而闲章不“闲”了。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藏.书(cáng)处.境(chù)隽.永(jùn)刚正不阿.(ā) B.藏.书(zàng)处.境(chǔ)隽.永(jùn)刚正不阿.(ē) C.藏.书(cáng)处.境(chǔ)隽.永(juàn)刚正不阿.(ē) D.藏.书(zàng)处.境(chù)隽.永(juàn)刚正不阿.(ā)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①②处,①处应填,②处应填。(2分)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即使也并且 B.虽然但是也 C.尽管还又 D.不但而且还 (4)根据语境,在文中【丁】【戊】【己】处依次填写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表现书画家的生平、境遇 ②反映作者的主观认识、情趣志向 ③紧密配合作品内容,深化作品主题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己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利于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B.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D.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2016—2017海淀初二期末语文试卷

海淀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17.7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10分) 【甲】九曲风涛的黄河,由内蒙草原掉头向南,辟开黄土高原,直泻华夏腹地,浩浩荡荡的大河将这胜地分为河西与河东,成为秦地与晋域的天然分界。【乙】黄河以她金色的乳、旋转的浆,溉泽着永济这片丰土吉壤。 位于河东的永济,南傍中条山。名山藏古寺,胜地多道观。中条山中那星罗棋布的名庵古刹.分明在告诉我,中条山和山中那造物主的杰作五老峰,是多么的(①雄奇秀丽②栩栩如生)。【丙】晋代郦道元《水经注》中对五老峰褒扬有加:“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中条山中多清泉流溪,那清粼粼碧玉般的泉水,是大山梳(zhuāng)的明镜;那条条流溪里柔美舒展的涟漪叮咚作响,是奇峰怀抱里拨动的琴弦.。驻足其间,大自然的景色不禁令人(①叹为观止②流连忘返)。 永济城西,有蒲津渡遗址。就在这遗址旁,还深埋过连当今六岁稚童也知晓的名楼——鹳雀楼。【丁】一代诗翁王之涣登临鹳雀楼,即兴吟诵的那首妇孺皆知的五言绝句,仍令今人怀着“欲穷千里目”的憧憬,去进行心灵的登高 .......。 (取材于李存葆《飘逝的绝唱》)(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汉字笔顺的判断,下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刹.(shà)琴弦.(xuán)梳装“仍”字的第3画是“丿” B.古刹.(chà)琴弦.(xián)梳妆“仍”字的第3画是“ㄋ” C.古刹.(chà)琴弦.(xuán)梳妆“登”字的第5画是“乀” D.古刹.(shà)琴弦.(xián)梳装“登”字的第5画是“丿” (2)根据语境,文中两处括号内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 B.①① C. ②① D.②② (3)下列对文中画线内容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甲】句运用“辟开”“直泻”等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 B.【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颜色、形态等角度来描写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C.【丙】句引用《水经注》中的语句,赞美了五老峰的秀美绝伦,增添了文化底蕴。 D.【丁】句中“进行心灵的登高”是指王之涣的诗句启迪胸怀高远的人们不断奋进。(4)根据文意,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 五峰列嶂,①,想它鹳雀栖身,定是沉迷此景; 三省闻鸡,四围眺胜,问尔黄河②,莫非留恋③?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答案 1.D(忽视:不注意,不重视;漠视:冷淡的看待,不注意。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震古烁今: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2.A (B动宾搭配不当,“减少……危害”或“降低……浓度”;C成份残缺,在“以至于”后面添加“我们”;D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移到“市委市政府”前面) 3.C 4.B(语出韩偓《春尽》A“水”字重复且意境不合;C“娇啼色”“归别涧”不对仗且平仄不合;D“雁迷寒雨”和“细水浮花”不对仗) 5.C(指的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责备小的过错。) 6.B(交:结交) 7.C(A.表转折,却/表因果,因而B.介词,把/连词,来C.均表判断D.代词,这种情况/主谓之间,无意义)

8.(1)长久出兵在外,就会使军力受损(译为“使兵器破败”亦可),使锐气受挫(如果将“钝兵挫锐”当互文意译为“使得士气大减”亦可),别国就会乘你疲惫时而起兵进攻你。(“暴师”“钝兵”“挫锐”“弊”各1分) (2)凭借孙武自己写兵书(的能力),尚且不能自己(熟练)运用因而遭到失败。(前一个“以”、“为”、“自用”、“败北”各1分) 9.孙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或“纸上谈兵”)。(单方面强调“理论出色”或“用兵不力”,给2分) 【参考译文】 同天下的士人谈论用兵的事,说“我不会用兵”的人有几个?(在这些人中)向他提出理论上的问题而难不倒他的,又有几个?在理论上难不倒他,用他来领兵打仗而能够难不倒他的,又有几个?哎!至于说领兵打仗而能始终难不倒他的人,我从来没有见过哩! 孙武写了《孙武十三篇》,军事家都把他当作老师。然而依照我的看法,孙武是谈论兵法的杰出人物!他的书论述奇特、权变、秘密、机智这些用兵的技巧,神出鬼没,自古以来那些谈论用兵的著作,极少能比得上的。从这一点来揣测他这个人,一定具有应付敌人的无穷才能。(却)不知道他领兵打仗竟不能每战必胜,而且和他在书中谈的相距甚远。 当吴王阖庐攻入郢都的时候,孙武为统帅。等到秦国和楚国联合打败吴国的军队,越王勾践率大军进入践踏了他的国家,外祸内患一朝接踵而来,吴王奔逃,来不及自救。孙武完全没有一点办法消除

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 ..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 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 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 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 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契.合:“契”读作qiè意思是“符合” B.皑皑 ..白雪:“皑”读作ái 意思是“洁白” C.无限遐.思:“遐”读作xiá意思是“空闲” D. 隽.秀:“隽”读作juàn 意思是“清秀” 材料二 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9.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晾-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晴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恩障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取材于林峰《文章不会写了吗?》)1.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D.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2.下列对文中所举例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了批判的靶子。 B.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2018东城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语文2018.1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1)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德性主体的德性审美选择 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善与恶是人选择的结果。德性主体对德性伦理的选择和自我人格建构是一个非常实际而意义深远的问题。康德对德性主体的德性选择非常重视,他指出意志决定行为,而道德法则决定意志。他认为,只有主体的意志遵循道德法则而促成的某种行为才是有道德的行为,这种行为才是有道德价值的。为了道德法则而发生的行为才具有道德性。在康德看来,道德法则是最高律令,而且是超越经验、超越功利的纯而又纯的先天理性,如果一种意志行为带有经验杂质,它就不具道德价值,就没有审美意义。康德认为带有感情因素去同情、帮助别人就没有道德性,就不是他津津乐道的纯粹美了。例如,一个男子去帮助一个貌美的女子,可能是出于喜爱而不是出于道德,相反,去帮助一个老太婆,他倒可能出于道德良心而不夹杂任何功利或好恶感情去帮助她。前者无道德性,后者有道德性。 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的一项成就,是通过教化、引导、培养形成的。孟子说:“无教,则近于禽兽。”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因此,自古以来,道德家们制定了种种德性规范,通过各种方法和形式对人们进行教化和规范,实现德性人格的建构,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事实证明,德性教化如果变成一种借助于外部权力的强制性灌输而不是引导对象的人性自觉和对事理的深切感悟,必将事倍功半,甚至导致逆反对抗;而德性规范本身如果违背人性或固守陈旧落后的德性观念,同样必然带来消极后果。这方面,历史和现实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尤其是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少有实效的原因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建构美好的德性人格,必须努力建设一种优质的德性文化,一种审美的德性文化。中国古代传统哲学认为人性、人生有四个层次的境界,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动物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在这四种境界中,道德境界是高于动物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但是,道德境界并没有完全摆脱社会功利的支配,没有达到真正的审美的自由境界,不是最高的人性和人生境界。因为,天地境界才是物我同一、天人合一的忘我超脱、自由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审美境界的特质。德性文化只有与天地境界相融合才是真正的审美的德性文化。努力创建这种审美的德性严重流失的今天,呼唤和建构一种新的德性审美文化,无疑是现实和历史的必然要求。 (选自《学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德性”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A.德性的主体对德性伦理的选择和自我人格的构建非常重要,弄清楚德性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 B.德性与人性都不是天生的,无善恶之分,它们都是人选择的结果,是人的一项成就,是通过教化、引导、培养形成的。 C.对美德有了明确的认识也未必能成为一个良善的人。要成为良善的人,还必须努力培养与运用美德,或采取种种方法。 D.有德性的人是有教养的人,有德性的社会是文明的社会。当社会德性严重流失,构建新的德性审美文化就显得尤其必要。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A.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决定意志,意志决定行为,因主体的意志遵循道德法则而产生的行为才会有道德价值。B.为了实现德性人格的建构,自古以来的道德家们制定德性规范,并通过各种方法和形式教化和规范人们。 C.中国古代传统哲学认为人一生要经历四个层次的境界,依次是动物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D.天地境界才是真正的审美境界。因为,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忘我超脱、自由,具有真正的审美境界的特质。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康德认为道德法则是超越经验和功利的先天理性,一个有经验的人的任何意志行为,都不具道德价值,没有审美意义。 B.通过引导人性自觉和对事理的深切感悟,可以有效实施道德教化,而借助外部权力强制灌输,教化效果会大打折扣。 C.当前我们的德育教育少有实效,我们要从当前的德性教化、规范本身去反思,也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寻求有效途径。 D.如果不与天地境界相融合,德性文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审美德性文化,也就难以起到助力美好德性人格建构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文段,完成4~7题。(19分)王利用,字国宾,通州潞县人。辽赠中书令、太 原郡公籍之七世孙,高祖以下皆仕.金。利用幼颖悟, 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初事世祖于潜邸,中书辟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2016年高三年级海淀区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爱智康高考研究中心郑会英眼看着语文在高考改革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北京市的师生家长对2016年的新高考说明可以说是翘首以待。然而,往年在期末考试前准时现身的高考说明,今年却迟迟不见踪影。到底考不考《三国》《红楼》,到底考不考《巴黎圣母院》等外国名著,到底考不考《红岩》等红色经典?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高考说明到现在都还没有出,证明今年的高考改变不大,改变大肯定出得早,要不然高三的学生来不及复习啊。也有人说,高考说明到现在都还没有出,证明今年的高考变化太大,迟迟不能下最后的决定。而海淀区每年期末考试的命题都在走在改革前例的,基本上是最早体现改革精神的教育大区。今年形式尚且不明的情况下,海淀区的期末语文试卷无疑更令人期待。 自从社科文阅读摇身出现在语文试卷的头阵,就以占据极大分值的选择题形式牵引着考生们的神经,民间流传着这种说法“社科文选择题错一道,诗歌鉴赏的主观题白答了;错两道,微写作白写了;错三道,相当于做散文阅读时眼瞎了。”虽是学生们的自嘲自语,却也可以看出社科文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遇到有关文艺理论或者中西美学对比的文章,考生们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这方面的课堂教学几乎为零啊!

而海淀区试题最有意思的就是跟社会时事热点结合紧密。这不?让人眼前一亮的社科文阅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不久前召开的互联网大会,把“网络空间”和“公共安全”以及“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用网络的力量开启未来”密切结合,既能考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又能把握当下现实.题目有选择有问答,难度适中,出得不错。最关键的是,高三的考生们要记得:一心要读圣贤书,两耳也要闻窗外事。总分值高达25分,超越散文阅读。 文言文的考察向来是纪传类打头阵,选择题的考察也非常的成熟和固定,文言文基础好的学生,起码可以做到前三个选择题不看文章直接出答案的。海淀区的命题老师总体来说水平在各区中属于佼佼者,期末考试的《水北山居记》虽然也算是常见的情景类散文,但是有景有情,夹叙夹议,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匆匆浏览便可以把握的。后面的题目设置一改之前一道实词一道虚词一道理解内容一道提炼信息共四个选择的考察,仅仅设置了两个选择题,而且都是实词。后面的题目设置全是主观题,高达16分,文言文的整体分值更是高达22分之多。而且明明白白直接把文言文翻译出到了试卷上面,这可是许多年来北京第一次把文言文翻翻译正式出现在区统考中啊。 目测本次期末考试文言文将极大拉开优秀生和中等生的成绩差距。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卷

高三第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程祖文 2013-01-24 第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末日”的梦魇与现实 张田勘 所谓的“世界末日”——地球会彻底毁灭,这并非完全源于玛雅预言,而是综合了古代和现代多种文化和宗教传说而产生的。墨西哥碑铭专家欧布莱孔·克莱林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而且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是:人们将经历187.2万个日子来到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神将从天而降。就连现代玛雅人、危地马拉的玛雅长老皮克顿也表示,他们所说的2012年,指的是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 以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都触目惊心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 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 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的诱因:气 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这个种子库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该种子库也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建造“末日种子库”,只不过是人类因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备份”做法。真正防范“世界末日”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以核武器和核事故为例,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计算出,美、俄等国家研制的核武 器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即使是没有核战争,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先例。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如果不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人类就可能处于巨大灾难甚至“世界末日”的威胁之中。 所以,“世界末日”并非只是个“传说”,但锁紧“世界末日”大门的钥匙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1期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世界末日”的内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墨西哥碑铭专家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 B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9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 50分。考试时长1 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 5分o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核威慑醍醐贯顶熟稔(niàn) 虚与委(wēi)蛇 B.全天侯语焉不详着(zhuó)落稗(bì)官野史 C.编者按不胫而走考量(1iáng) 厝(cuò)火积薪 D.挖墙脚饮鸠止渴债券(quàn) 数(shù)见不鲜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制定任何改革措施,出台任何惠民政策,相关部门都必须要处心积虑地进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而绝不能仅凭某一个或几个领导的主观意愿和设想。 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纷纷到新华书店或通过互联网购买他的作品,一时间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拥有版权的出版社也开始酝酿重印他的文集。 C.睡眠时间与身体健康状况休戚与共,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

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D.这本研究航天技术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无可置疑,但只适合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内容显得过于艰深,读来有些不知所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最具文化魅力的城市名片之一的北京中轴线,贯穿旧城南北两端,基本格局尚存,沿线汇集了北京不同时代的建筑之精髓,印证了这座六朝古都的历史变迁。 B.书写时代的即将结束,预示着人与字之间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已经终结。与此同时,屏幕文化造就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性——我们将不再书写文字,而是选择字体。 C.在伦敦奥运会上,继孙杨夺取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之后,又夺取了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选手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奇迹。 D.面对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要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代表了先秦散文主要成就的是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中的《论语》和《庄子》都属于语录体,历史散文中的《左传》属于编年体,《战国策》属于国别体。 B.文学史上所说的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的《窦娥冤》

海淀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15.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和文言短文,完成1—6题。 甲午元旦① 孔尚任 萧疏自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释: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1、甲午元旦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3分) A.儿童却立避其锋,当街击地雷霆吼。 B.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屠。 D.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2、下列诗句与《甲午元旦》一诗尾联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B.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C.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D.钱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3、下列对联不适合做“春联”的一项是(3分) A.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B.家居光天化日下,人在春风和气中。 C.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D.百福尽随新节至,千祥俱自早春来。 4、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言浅意浓,请以“竟”“催”“倾”中的一字为例,对这一特点加以赏析。(3分) 5、请根据诗歌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过一个和谐文明的春节,100字左右。(5分) 6、用(/)给下面文言短划横线部分断句。(5分) 元旦应酬作苦且阅岁渐深韶光渐短添得一番甲子增得一番感 慨庄子曰大块劳我以生此之谓乎吾所取者淑气临门和风拂面;东郊农事,举趾有期。江梅堤柳,装点春工;晴雪条风,消融腊气。山居之士,负暄而坐,顿觉化日舒长,为人生一快耳。(取材于卫泳《闲赏·元旦》)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阴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 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

西城区2018届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语文2018.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 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 .. 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 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 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 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 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契.合:“契”读作qiè意思是“符合” B. 皑皑 ..白雪:“皑”读作ái 意思是“洁白” C. 无限遐.思:“遐”读作xiá意思是“空闲” D. 隽.秀:“隽”读作juàn意思是“清秀” 材料二 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 答案 2019-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M370失联成了无法破解的谜。在一些人看来,239人的生命遭到了马航的。及时公布细节真相本来是马航的责任,但的是,马航并没有这么做。而另一方面,多个国家主动参与到搜救活动中。各国动用了从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个领域的高科技设备,展开了一场的国际大搜索。 A.忽视事与愿违震古烁今 B.漠视事与愿违史无前例 C.忽视出人意料震古烁今 D.漠视出人意料史无前例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精英以其崭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时代的大趋势。 B.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

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父一辈被我们忽略了,他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孤独和悲伤。 D.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市委市政府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媒体也显示出了难得的宽容和真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__________ 所以,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 ①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困惑。 ②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围内几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 ③他自己是在做着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环境还允许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 ④所以对于他来说,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 ⑤张三弃文经商,成了大款,李四媚俗哗众,成了大腕,这一切与他何干?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⑤③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⑤②①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