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形而上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吴寿彭译

形而上学·1·

形而上学

A)一①

卷(

章一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

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

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

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

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

动物在本性上赋有感觉的官能,有些动物从感觉产生记

忆,有些则不产生记忆。这样,前者就比那些不能记忆的更明

敏而适宜于学习。那些不能听声音的,虽也明敏,可是不能受

教诲:譬如蜜蜂,及其它相似的种属;除记忆以外,又具备听觉

的那些动物,就可加以教诲。

①本卷首章简述人类由感觉,记忆,经验,积累智慧以建立理论学术,而哲

学尤为宝贵。次章列叙自然研究中所识万有之常态与变化,综为四因;遂撮举希腊

先哲各家之说略论其得失。9955,105918,等所称“导言”()

ba EFGHιIπEψHHιιασμFHιI

正当指此卷各章。一般诠疏家如耶格尔(,.)罗斯(,.)等以卷第

JaegerWRossWA

九章与卷M第四第五章相对勘,推论此卷当系亚氏初离柏拉图学院后,在亚索

()时所著录,故行文语气仍自侪于柏拉图学派之列。本书边注页数行数系照

Assos

亚氏全集希文本页行数编录,索引即凭此码制订。

②希腊学者一向认为视觉是五官中特重的一官,下文言及感觉时,往往单

举视觉。

除了人类,动物凭现象与记忆而生活着,很少相关联的经

验;但人类还凭技术与理智而生活。现在,人从记忆积累经验;

同一事物的屡次记忆最后产生这一经验的潜能。经验很象知

识与技术,但实际是人类由经验得到知识与技术;浦罗说:“经

验造就技术,无经验就凭机遇”。从经验所得许多要点使人

产生对一类事物的普遍判断,而技术就由此兴起。作成这样一

个判断:加里亚沾染过这种病,于他有益,苏格拉底与其他许

多病例也如此,这是经验;但作成这样一个判断:所有具备某

一类型体质的人沾染过这种病,例如粘液质的或胆液质②的

人因病发烧,都于他有益,——这是技术。

在业务上看,似乎经验并不低于技术,甚至于有经验的人

较之有理论而无经验的人更为成功。理由是:经验为个别知

识,技术为普遍知识,而业务与生产都是有关个别事物的;因

为医师并不为“人”治病,他只为“加里亚”或“苏格拉底”或其

他各有姓名的治病,而这些恰巧都是“人”。倘有理论而无经

验,认识普遍事理而不知其中所涵个别事物,这样的医师常是

治不好病的;因为他所要诊治的恰真是些“个别的人”。我们认

为知识与理解属于技术,不属于经验,我们认为技术家较之经

①语见柏拉图:“乔治亚篇”(:“”448,462)。(技术,

PlatoGeorgiasCBCGEJFη

音译:德赫尼)与(机会或运道,音译:托赫尼)原文声韻相切近,译文不能声

GKJηF

义并达。

②古希腊生理学及医学将人分别为四种体质:粘液质,血液质,胆黄质,胆

黑质。因其体质不同,感疾与治病均不同。粘液质者其人恬静,性迟缓,胆液质者其

人胃弱,易怒。

验家更聪明(智慧由普遍认识产生,不从个别认识得来);前

者知其原因,后者则不知。凭经验的,知事物之所然而不知其

所以然,技术家则兼知其所以然之故。我们也认为每一行业中

的大匠师应更受尊敬,他们比之一般工匠知道得更真切,也更

聪明,他们知道自己一举足一投手的原因(我们认为一般工匠

凭习惯而动作,——与非生物的动作相似,如火之燃烧——趁

着自然趋向,进行各自的机能活动,对于自己的动作是不知其

所以然的);所以我们说他们较聪明,并不是因为他们敏于动

作而是因为他们具有理论,懂得原因。一般说来,这可算是人

们有无理论的标记,知其所以然者能教授他人,不知其所以然

者不能执教;所以,与经验相比较,技术才是真知识;技术家能

教人,只凭经验的人则不能。

又,我们不以官能的感觉为智慧;当然这些给我们以个别

事物的最重要认识。但官感总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所以然

之故——例如火何为而热;他们只说火是热的。

当初,谁发明了超越世人官能的任何技术,就为世人所称

羡;这不仅因为这些发明有实用价值,世人所钦佩的正在他较

别人敏慧而优胜。迨技术发明日渐增多,有些丰富了生活必需

品,有些则增加了人类的娱乐;后一类发明家又自然地被认为

较前一类更敏慧,因为这些知识不以实用为目的。在所有这些

发明相继建立以后,又出现了既不为生活所必需,也不以人世

快乐为目的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开始有閒

①括弧内语句很象是早期希腊诠疏家所作注释,而其后混入正文的。以下

各例仿此。

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

许有閒暇。

我们在“伦理学”中②曾已讲过技术与知识与各种官感的

分别;这里所要讨论的主题是大家用来阐释事物的原因与原

理的所谓智慧;因此,如上所述,有经验的人较之只有些官感

的人为富于智慧,技术家又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

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

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章二

因为我们正在寻求这门知识,我们必须研究“智慧”〈索非

亚〉是那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如果注意到我们对于“哲

人”的诠释,这便可有较明白的答案。我们先假定:哲人知道一

切可知的事物,虽于每一事物的细节未必全知道;谁能懂得众

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也称他有智慧(感觉既人人所同有而易

得,这就不算智慧);又,谁能更擅于并更真切的教授各门知识

之原因,谁也就该是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探求的知

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的知识更近于智慧,高级学术也

较之次级学术更近于智慧;哲人应该施为,不应被施为,他不

应听从他人,智慧较少的人应该听从他。

①间暇产生理论学术这一节,希腊诠疏家亚历山大(

AlexanderAphroL

)与阿斯克来比()等注释甚详。几何等学皆先兴于埃及。

disiensisAsclepius

②参看“伦理学”113914—11418.(凡涉及亚氏本人其它著作者,举书名

bb

不再举作者名。以下倣比)。

这些就是我们关于智慧与哲人的诠释。这样,博学的特

征必须属之具备最高级普遍知识的人;因为如有一物不明,就

不能说是普遍。而最普遍的就是人类所最难知的;因为它们离

感觉最远。最精确的学术是那些特重基本原理的学术;而所包

涵原理愈少的学术又比那些包涵更多辅加原理的学术为更精

确,例如算术与几何〈度量〉。研究原因的学术较之不问原因

的学术更为有益;只有那些能识万物原因的人能教诲我们。知

识与理解的追索,在最可知事物中,所可获得的也必最多(凡

为求知而求知的人,自然选取最真实的也就是最可知的知

识);原理与原因是最可知的;明白了原理与原因,其它一切由

此可得明白,若凭次级学术,这就不会搞明白的。凡能得知每

一事物所必至的终极者,这些学术必然优于那些次级学术;这

终极目的,个别而论就是一事物的“本善”,一般而论就是全宇

宙的“至善”。上述各项均当归于同一学术;这必是一门研究原

理与原因的学术;所谓“善”亦即“终极”,本为诸因之一。

就从早期哲学家的历史来看,也可以明白,这类学术不是

一门制造学术。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

①“智慧”()一字出于伊雄语,其要义有三:(1)一般聪明与谨慎,(2)敏

σHψια

于技艺,(3)学问与智慧。其后在学术方面分别了小巧与大智,遂以此字专主大智。

其初尝以,(智人)尊称毕达哥拉斯。迨诡辩者滥用机巧小慧,为人所鄙薄,遂

σHψHI

另以(爱智者[哲学家])别于(诡辩家[智者]),以(哲学)

ηI ψιMHσψιαψιMHσHψHI σHψισG

别于(诡辩术[智术])[参看亚历山大诠疏,见于白朗第()辑诠疏

σHψσGιJηBrandis

525以下各页]。

②[],“度量学”。中国将埃及希腊量地之法,据欧几里得拉丁本而

AEHμEGHια

译为“几何”,始于明末利玛竇与徐光启、李之藻时,沿用已三百余年。本书亦沿此

译名。

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

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

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

(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

的人);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

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

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

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

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

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

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

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也许是超乎人类的能力;从许多方面

想,人类的本性是缧絏之中②。照雪蒙尼得③的话,“自然的秘

密只许神知道”,人类应安分于人间的知识,不宜上窥天机。如

诗人之语良有不谬,则神祇亦复怀妬,是故人之以此智慧(洩

漏天机)胜者,辄遭遇不幸。然神祇未必妬(古谚有云:诗人多

谎),而且人间也没有较这一门更为光荣的学术。因为最神

①神话为哲学先启;亚里士多德时混用“哲学”与“神学”两词。至公元后第

一世纪,柏里尼()犹别称“菲洛索菲亚”(哲学)为“菲洛米茜亚”(神话学)。

Pliny

②亚蒙尼(,盛年约公元485)解释:人类多欲,形役于日常所需,

Ammonius

成为自己生活的奴隶,因此不复能寻求理智。

③雪蒙尼得(,公元前556—468)启奥人。可参看希勒()编

SimonidsHiller

“残篇”3。

④语出苏伦(),见希勒编“残篇”26,又赖茨与希那特温合编“希腊古

Solon

谚”(,)卷一,371。

LeutschundSchneidewinParoemiographiGraeci

圣的学术也是最光荣的,这学术必然在两方面均属神圣。于神

最合适的学术正应是一门神圣的学术,任何讨论神圣事物的

学术也必是神圣的;而哲学确正如此:(1)神原被认为是万物

的原因,也被认为是世间第一原理。(2)这样的一门学术或则

是神所独有;或则是神能超乎人类而所知独多。所有其它学

术,较之哲学确为更切实用,但任何学术均不比哲学为更佳。

可是,在某一含义上,修习这一门学术的结果恰与我们上

述探索的初意相反。所有的人都从对万象的惊异为开端,如傀

儡自行,如冬至与夏至,如“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用边来计

量”等,说是世上有一事物,即便引用最小的单位还是不能

加以计量,这对于所有未明其故的人正是可惊异的。然而实际

恰正相反,依照古谚所谓“再思为得”,人能明事物之故,而

后不为事物所惑;对于一个几何学者,如果对角线成为可计量

的,那才是世间怪事。

这里已陈述了我们所探索的学术是何性质,以及全部研

究所必须达到的是何标准。

章三

显然,我们应须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

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原因则可分为四项

①此短语直译为“直径的不可计量性”。边之正

NηFδιαμEGρHKασKμμEGρα F α

方形,其对角线长为2,故云虽用最小单位也不能计量。

α

②参考“希腊古谚”卷一,62,234,又卷二,357。

而予以列举。其一为本体亦即怎是①,(“为什么”既旨在求得

界说最后或最初的一个“为什么”,这就指明了一个原因与原

理)〈本因〉;另一是物质②③

或底层〈物因〉;其三为动变的来源

〈动因〉;其四相反于动变者,为目的与本善,因为这是一切创

生与动变的终极④⑤

〈极因〉。我们曾已在“物学”中充分地研

究了这些原因,现在让我们唤起曾经攻研“真理”而论证“实

是”的诸先哲,为我们学习的一助。他们也谈到某些原理与原

因;懂得他们的观点,这于我们今日的探索自属有益,而由那

些旧说进而求取新解,或可借以辨明我们所持的理论确当无

误。

初期哲学家大都认为万物唯一的原理就在物质本性。万

物始所从来,与其终所从入者,其属性变化不已,而本体常如,

他们因而称之为元素,并以元素为万物原理,所以他们认为万

物成坏,实无成坏,这一类实是毕竟万古常在;譬如我们说苏

格拉底美而文明,其所为美与文明者,可先有而后失,并不常

①σKσια出于动字“是”,转成“本体”、“财产”、“实物”、“性能”等义。兹译“本

体”事物之所以成是者,兹译“怎是”。

GHGιηFEιKJι

② KMη原义为(1)树木,(2)多数为树林,(3)引伸其义为木材,(4)继续衍生

之字义为制造用的材料,(5)最后转成一般物质。须注意亚氏常引用此字代表一切

事手之底层(),较吾人习用之“物质”一词其义尤广。

ιπKJIιμEFHI

③原义为“运动”,即近代“动力学”()一词所本。亚氏用此字

JFησιI Kinetics

每包括变化之义在内,因此本译文中有时译为“动变”,有时译“运动”。

④义为终极。

EMHI

⑤四因见“物学”(或“物理”)卷二章三章七;又见“解析后编”卷二章十一。

亚氏称为ψKMιIη的一部分论文,包括宇宙万物,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

等,较近代所称“物理学”为广。本译文或作“物学”,或作“自然哲学”。

在,然苏格拉底则常在。

正复如此他们就说事物或生或灭而实无生灭;因为那些

组成一切事物的实是——无论为一〈元素〉或为若干〈元

素〉——在万物成坏中,依然如故。

可是他们对于这些原理的性质与项目,所想并不一致。这

类学说的创始者泰勒斯说“水为万物之原”(为此故,他宣称大

地是安置在水上的),大概他从这些事实得其命意:如一切种

籽皆滋生于润湿,一切事物皆营养于润湿,而水实为润湿之

源。他也可以从这样的事实得其命意:如由湿生热,更由湿来

保持热度的现象(凡所从来的事由就是万物的原理)。

有些人①认为去今甚久的古哲,他们在编成诸神的记载

中,也有类此的宇宙观念;他们以海神奥启安与德修斯为创世

的父母,而叙述诸神往往指水为誓,并假之名号曰“斯德

赫”。事物最古老的最受尊敬,而凡为大家所指誓的又应当

是最神圣的事物。这种关于自然的解释,究从远古何时起始,

殊难论定,但我们可以确言泰勒斯曾这样的指陈了世界第一

原因。一般都不以希波④之列入这一学派为合宜,因为希波的

①似指柏拉图;参看“克拉替盧”()402,“色埃德托”()

CratylusBTheaetetus

152,180,中。

ECD

②见荷马“伊里埃”(,)卷十四,201,246。奥启安为海洋之神,德

HomerIliad

修斯海洋女神。

③同上,卷二,755,卷十四,271,卷十五,370。希腊神话中地狱有河,曰“斯

德赫”(,从动字[恨]衍成,故可意译为“恨水”。又泰勒斯以“水为物质之

OGKI σιK Eω

最古老原始者”。

④参看“灵魂论”4052。希波,传为毕达哥拉斯弟子,或列于自然学派,彼亦

有水为物原之说。

思想是琐碎的。

阿那克西米尼与第欧根尼认为气先于水,气实万物原始

的基体;而梅大邦丁的希巴索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则以火

为先。恩培多克勒主于四元素并为物始,(以土加于上述三

者),他说四元素或聚或散,或增或减,以成万物的形形色色,

而它们本身则出于一,入于一,古今一如,常存不变。

克拉左美奈的阿那克萨哥拉,虽较恩培多克勒年长,为学

则后于恩氏,其言曰原理为数无穷(非一非四);他认为万物各

以其组成部分之聚散为生灭,万物皆如水火,水火各由“相似

的微分”所积成,故生灭只是许多微分的聚散,而各各微分则

永恒存在。

从这些事实说来,人们将谓万物的唯一原因就只是物质;

但学术进步,大家开拓了新境界,他们不得不对这些主题再作

研究。就算万物真由一元素或几元素(物质)演变生灭而成宇

宙万有,可是试问生灭何由而起,其故何在?这物质“底层”本

身不能使自己演变;木材与青铜都不能自变,木材不能自成

①参考第尔士()编:“先苏格拉底诸哲残篇”(以下简称“先苏格拉底”

Diels

或“残篇”)17。又菩纳脱()“早期希腊哲学”108—109页。

Burnet

此节所述希腊旧说以水、气、火、土为四元素,即印度婆罗门古教所举“四大”,

中国初期佛学翻译,作“地、水、风、火”。希腊学者以四大为实体。与印度佛教断言

“四大皆空”者不同。与中国五行相比,希腊人因金属可熔为液体,并入水元素中;

又将木入火元素中;而另立了气(即风)这一行。

②参看第尔士编“残篇”4。又“说天”30228。及“成坏论”31424。均涉及阿

aa

那克萨哥拉之说。其义试以毛发为例:一毛发应为许多微分之毛发生聚而成,其消

灭也仍解散为许多微分毛发;迨另一生物摄取诸微分,便又成一新毛发。参看本书

105628—30、106328。

bb

床,青铜不能自造象,这演变的原因只能求之于另一事物。找

寻这个,就是找寻我们所说的第二原因①——动因。那些初

作这类探索的人们,说宇宙“底层”出于一因,颇为自得;有

些人则虽已由这第二原因引起考虑,而却又象未能找到,而仍

还执持于全宇宙在成坏论上是一个不变的“元一”;于其它演

化而论,亦复如此。(这种原始信念为初期哲学家共通的思

想)。这就是他们所特有的观点。凡专主宇宙为元一的人们,

除了巴门尼德以外,都未能找到这另一类原因,巴门尼德亦仅

说在某种含义上,原因不只一,可有二。但那些主于多元素

的人⑤比较可能涉及这第二原因,他们于冷热,于土木,均一

例的作为元素;他们就认为火是能动的,而水、土等则列于被

动类中。

即便在杂说繁兴的时代,人们就已觉得这些,思想还未足

阐明万物的创生,为了真理还得再探索我们上述的其次一项

原因。事物在方生方存之际,或达其善,或成其美,总不能迳指

如火如土以及其它类此之元素为使那些事物成其善美之原

因,宇宙也不曾照这些思想家的想法而演化;若说或善或美,

①亚氏常将动因列为第三原因。这里因跟着上文述各家所主物因,列为第

二。

②指米利都自然学派泰勒斯(,约公元前624—547),阿那克西米尼

Thales

(,约公元前585—525)与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

AnaximenesHeraclitus470)。

③指埃利亚学派()巴门尼德()等。

EleaticsParmenides

④参看第尔士编“残篇”8。

⑤似指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0—430)。

Empedocles

并无所因,而只是些自发与偶然景象,这也不似真理。于是有

人起来说,这由于“理性”——在动物中是这样,在全宇宙

也一样。万物的秩序与安排皆出于这个原因,这么,他比他前

人的虚谈确乎较为明朗。我们知道这明朗的主张出于阿那克

萨哥拉,但据说克拉左美奈的赫尔摩底谟②更早发表过这种

主张。这主张说明了这一原理:事物所由成其善美的原因,正

是事物所由始其动变的原因。

章四

人们或可推想希萧特,或其他如巴门尼德,是第一个找寻

“情欲”这样一事物为现存万物的一个原理:因为希萧特在叙

述宇宙创生时这样说:——

“爱神是她计划成功的第一个神祇”。

希萧特又说:——

“最初是混沌

其次是宽胸的大地,……

在诸神中爱神位在前列”。

这暗示在现存万物中最先必须有一个引致动变的原因,

①指阿那克萨哥拉();参看“残篇”12。又参看柏拉图“斐多”

Anaxagoras

()97,98。之俗用字义,泛指心、意志、理、知等。阿那克萨哥拉所引用

PhaedoBBFHKI

此字或译为“天心”,或“自然之心”(),兹译作“理性”。

mindofnature

②赫尔摩底谟()生卒年月不详,传为毕达哥拉斯()

HermotimusPythagoras

师博。

③见于“残篇”13。“她”当指亚英洛第忒(,金星,据辛伯里丘[

AphroditeSimL

-],盛年约公元533年)。希萧特(),盛年约公元前776年。

pliciusHesiod

④见希萧特“原神”()116—120。

Theogony

而后事物得以结集。这些思想家们谁先提出这个道理,让我们

以后再加考定①。但大家可以看到自然间种种形式往往包涵

着相对的性质——不仅有齐整与美丽,还有杂乱与丑陋,而坏

的事物常多于好的,不漂亮的常多于漂亮的,——于是另一个

思想家引进了“友”与“斗”作为这两系列不同素质的各别原

因。我们倘跟踪恩培多克勒②的观点,了彻其嗫嚅的词意,照

他的实义来解释事物,则我们当可确言友〈爱〉为众善之因,而

斗〈憎〉乃众恶之因。这样,我们若说恩培多克勒提出了(或是

第一个提出了)“众善出于本善,众恶出于本恶”的善恶二因为

世间第一原理,当不为误。

我们在“论自然”中所曾辩明的四因之二,——物因与

动因——这些思想家虽已有所领会,却还是阴晦而不透彻的;

那些论辩象未经训练的拳术家之行动,他们绕转对手的周遭,

有时出击,也表现了好身手,但总不能算高明的拳术,这些思

想家也与此相似,于他们自己所说的道理未必湛熟;因为,他

们一般并不引用,或者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引用,自己所说的原

因。阿那克萨哥拉引用了“理性”作为创世的机括④,可是他平

常总不用理性而用别的原因来解答问题,只在辞穷语尽,无可

①后文未见此“考定”。

②“物学”卷四中亦述及恩培多克勒的两仪思想。参看第尔士编“残篇”17,

25。恩培多克勒之“友爱”()异于上文希萧特所举“情爱”(),而与柏拉图

EρωI ψιMια

“会语”所畅论之“友爱”相同,兼有仁爱、情爱、友爱之意。

③“论自然”即“物学”,指卷二章三与七。

④“劳伦丁抄本”(.)多一短语,引悲剧中常出现天神以

ALaurentianMSS

扭转剧情或解决艰难。贝刻尔本未有此短语。

奈何的时候,他才提示“理性”。恩培多克勒于自己所主张的

原因,虽或引用稍广,亦不充分,而且在引用时也不能免于祇

牾。至少,他曾在好些地方将“友”用作事物离散的原因,将

“斗”用作事物结合的原因。如说宇宙万物由憎斗而解体,还原

为各个元素,那么从另一方面看来,火即由此而重复集结在一

起了,其它元素亦然;它们倘又因友爱而重聚为万物时,那几

个元素集团该又分散到各物中去了。

与他的前人比较,恩培多克勒该是第一个将动因分为相

异而相对的两个来源。他也是第一个主于物质元素有四;可是

他实际上,往往将四元素当作两元素,把火列在一边,土、气、

水作为同类性质,列在相反的一边。我们可以在研究他的诗

句②时,看到他这些意绪。这一位哲学家所讲的原理就是这

样,其数则或为四或为二。

留基伯与他的同门德谟克利特以“空”与“实”为元素,他

们举“实”为“是”,举“空”为“无是”:他们并谓是即不离于无

是,故当空不逾实,实不逾空;他们以此为万有的物因。那些

以万物出于同一底层物质的变化的人认为“疎”与“密”为变化

①参看柏拉图“斐多”98,“法律”967-。

BCBD

②参看“残篇”62。

③留基伯(,盛年约公元前460)与德谟克利特(,约公

LeucippusDemocritus

元前460—370)之空实论大意如此:如一立体六面,六面内为实,其外为空,然吾人

试想其以空围实耶,以实围空耶,面内为空耶,面外为空耶,亚氏于留基伯及德谟

克利特原子理论在“成坏论”卷一,“说天”卷一、卷三,“物学”卷八一再涉及。

之本,他们同样认为在元素上的诸差异①引致其它各种的质

变。他们说这些差异有三:形状,秩序,位置。他们说一切“实

是”只因韻律,接触②,与趋向三者之异遂成千差万别;韻律即

形状,接触即秩序,趋向即位置;例如与形状相异,

ANAN与秩序相异,与位置相异。至于动变的问题——事NAZN

物从何而生动变?如何以成动变?——这些思想家,和其他的

人一样,疎懒地略去了。

关于这两因,早期哲学家的研究似乎就发展到这里。

章五

在这些哲学家以前及同时,素以数学领先的所谓毕达哥

拉斯学派不但促进了数学研究,而且是沉浸在数学之中的,他

们认为“数”乃万物之原。在自然诸原理中第一是“数”理,他们

见到许多事物的生成与存在,与其归之于火,或土或水,毋宁

归之于数。数值之变可以成“道义”,可以成“魂魄”,可以成“理

性”,可以成“机会”——相似地,万物皆可以数来说明。他们

又见到了音律的变化与比例可由数来计算,——因此,他们想

到自然间万物似乎莫不可由数范成,数遂为自然间的第一义;

他们认为数的要素即万物的要素,而全宇宙也是一数,并应是

①“诸差异”()系指各元素中“原子”()形状、秩序与位置之

GHIδιαψHρI αGHμα

差巽。

②,亚斯克来比注释谓非雅典文,为德谟克利特的阿布德拉

διαθE K

()方言,义为“相互触及”。

Abdera

一个乐调。他们将事物之可以数与音律为表征者收集起来,加

以编排,使宇宙的各部分符合于一个完整秩序;在那里发现有

罅隙,他们就为之补缀,俾能自圆其说。例如10被认为是数之

全终,宇宙的全数亦应为10,天体之总数亦应为10,但可见的

天体却只有9个,于是他们造为“对地”——第十个天体——

①②

来凑足成数。我们曾在别篇更详明地讨论过这些问题。

我们重温这些思想家的目的是想看一看他们所举诸原理

与我们所说绪原因或有所符合。这些思想家,明显地,认为数

就是宇宙万有之物质,其变化其常态皆出于数;而数的要素则

为“奇”“偶”,奇数有限,偶数无限;“元一”衍于奇偶(元一可为

奇,亦可成偶),而列数出于元一;如前所述,全宇宙为数的

一个系列。

①“只有九个天体”谓日,月,五星,地球,及恒星天。“对地”()为毕

αFGιIθHFα

达哥拉斯学派所想象之另一天体,绕宇宙中心之火而旋转,与地球相背向,以为地

球之平衡。

②除本书卷N末章等外,亚氏曾专论毕达哥拉斯数理者,有“说天”卷二,章

十三。又亚氏“残篇”中151340—20亦为评论毕达哥拉斯学派之賸语。“别篇”或

ab

指失传之专篇“论毕达哥拉斯教义”()。 PEριGηIGωFPKθα HριEωFδHξηI

③亚历山大、色乌·斯米尔奴(,)解为奇数加一

AlexanderTheoSmyrnaeus

则成偶,偶数加一则成奇。希司():“亚氏著作中之数理”解为单双者一与一

Heath

一,皆出于一。

这学派中另有些人①②

说原理有十,分成两系列:

有限奇一右男静直明善正

无限偶众左女动曲暗恶斜

阿尔克迈恩③似乎也曾有同样的想法,或是他得之于那

些人,或是那些人得之于他;总之他们的学说相似,他说人

事辄不单行,世道时见双致,例如白与黑,甘与苦,善与恶,

大与小。但他的“对成”与毕达哥拉斯学派又稍有不同,他

的对成随手可以拈来,不象毕达哥拉斯学派有肯定的数目与

内容。

从这两学派,我们得知“对成”为事物之原理;至于对

成的节目则我们应向各个学派分别讲教。可是这些原理怎样

能与我们所述诸因相贯通,则他们并未说明;似乎他们将这

些要素归属于物质;照他们所说,凭此类要素为内含成分就

可以组合而范造本体。

从这些旧说,我们已可充分认取古人所云“自然为多元

①蔡勒()考证比对成行列出于菲络赖乌()。

ZellerPhilolaus

②,“行列”或“配列”,在本书屡见。(甲)卷,98623

GαIσGσGHιJαFME HμEFαI Aa

及卷,109312,用以指陈毕达哥拉斯学派之事物分类,配成两列,一善一恶。

Nb

(乙)另见于卷,100427。卷,106615,卷,107231,所指两列,一为可知物,

TbKaAa

一为阙失(不可知物)。(丙)另见卷、105435,105813者,盖以指科属巽之行列。

Iba

105429,“云谓诸格”,在卷Q,101633中曾谓与科属共同外

bσMημαGηIJαGη HριαI b

延者,似与范畴行列相符。卷Q .102412—16所述“科属”

σKσGHιJιαGηIJαGη HριαI b

之一义盖与范畴相同。

③罗斯(..)校印本删去(在毕达哥拉斯之

WDRoss Eπι EρHFGιPGθα Hρα

晚年时代…)。阿尔克迈恩()克罗顿人,为毕达哥拉斯初从弟子。

Alcmaeon

素所成”的真义;但也有些人把“宇宙拟为一个实是”,他

们〈主一论者〉立说有高卑,而各家所说与自然实际现象相

符合的程度也不同。我们在这里研究自然诸因时,当不能详

论他们的观点,他们所说实是之为一,并不以“一”创造

“实是”,这与有些自然哲学家即以实是为一面又把一当作物

质来创造实是者有异,他们立说不同于那些人;自然哲学家

附加有“变”,他们则说“宇宙不变”。我们现在的研究,只

作简要的介绍就够了:巴门尼德之所谓一者似乎只是“一于

定义”而已;梅里苏则“一于物质”,因此巴氏谓一有限,而

梅氏谓一无限③齐诺芬尼(据说他是巴氏老师)原是一元论

的创始人,于此并没有明确的论述,那后起两家的宗旨似乎

他也并未深知,可是论及全宇宙时,他说“一于神”。我们

现在于略嫌疎阔的齐诺芬尼与梅里苏两家存而不论;惟巴门

尼德在好多方面颇有精义。他宣称“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

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这些我们已在

“物学”中说得较为详明);但在见到我们官感世界非一的现

①埃利西学派一元论,详看亚氏“齐诺芬尼,梅里苏,乔治亚三家学术

论”。

②或译作“一于命意”。参看“物学”1871行,巴门尼德语 GHFMH HsEFHsa

为,(倘实是之命意为一,则一切现存事物必为一)。可παFGαEF EιGHHFEFσημαιFEι

参看第尔士编“残篇”8。埃利亚之“一”常具有“全”之义。

③参看“物学”18532—3;20715—17。梅里苏(),萨摩岛人,

abaMelissus

有名海军将领,为一元论派。

④埃利亚学派的神祇观念,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诠

TAquinas

疏言之特详。

⑤见“物学”卷一,章二、三、四;卷三,章九,又参考本书卷,10893。

象与他“自然之定义必一”的主张有所扞格时,他又提出了

两因两理,名之曰热与冷,即火与地;于此两者,他把热归

属于“是”冷归属于“非是”。

从现在与我们列座共论的这些古哲处,我们已获益匪浅

了。

这些古哲,一部分以物质为世间第一原理,如水如火,以

及类此者皆属实体;这部分人或谓实体只一,或谓非止一种,

至于其意专主物质则大家相同。另一部分人则于物因之外又

举出了动因;这部分人或谓动因只一,或谓动因有二。

于是,直到①意大利学派以及此后的学派止,哲学家们

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还是晦涩的,只是实际上他们也引用了两

因——两因之一是动变的来源。这来源或一或二。但毕达哥

拉斯学派也曾说到世间具有两理的意思,又辅加了他们所特

有的道理,认为有限与无限②不是火或地或类此诸元素之属

性,“无限”与“元一”正是他们所谓事物之本体:这就是

“数”成为万物之本体的根据。他们就这样说明这一问题;他

们开始说明事物之怎是而为之制订定义,但将问题处理得太

简单了。他们所制定义既每嫌肤浅,在思想上也未免草率;他

①一向联系时代作解;〈自古代各学派)“直到”意大利学派,即毕达

μEJρι

哥拉斯学派为止。阿微勒斯()就是这样诠释的。但上文已讲到恩培多

Averroes

克勒,其年代后于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萨摩斯人(约公元前580—500,曾

于意大利塔伦顿授徒;故近人或将别作联系地点解,意即〈自希腊〉“直

μE ρι

到”意大利为止。

②,“有限与无限”亦为有定与未定之意。“无

GHπEπEρασμEFHFJαιGHαπEιρHF

限与元一”亦即“无限与有限”。

们意谓诠释事物的定义中,其第一项目就可作为事物的本体,

犹如人们因为“二”是用来指示“倍”的第一个数目,就将

“二”当作“倍”。但“倍”与“二”实在不同;它们倘属相

同,则一物便可成为多物了。——这样引申的结论,他们真

也做了出来。从这些先哲与其后继者我们所能学到的有这

么多。

章六

在上列学术诸体系之后,来了柏位图的哲学,他虽则大

体上步趋于这些思想家,却又与意大利学派颇有不同。在青

年期,他最初与克拉底鲁相熟识,因此娴习了赫拉克利特诸

教义(一切可感觉事物永远在流变之中,对于事物的认识是

不可能的),在他晚年还执持着这些观点。苏格拉底正忙着谈

论伦理问题,他遗忘了作一整体的自然世界,却想在伦理问

题中求得普遍真理;他开始用心于为事物觅取定义。柏拉图

接受了他的教诲,但他主张将问题从可感觉事物移到另一类

实是上去——因为感性事物既然变动不居,就无可捉摸,那

能为之定义,一切通则也不会从这里制出。这另一类事物,他

①“一物可成为多物”谓4,6,8等均可算“2”了。其实例如数论派曾以

“2”代表“条教”,又以代表“勇敢”。参阅99030注。

②五章与六章中毕达哥拉斯与柏拉图时代相隔颇远,不能相接。盖以两家

均论及本体与怎是即事物之本因(或式因),而数与意式〈理念)又多方面相似,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已完成 1 “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出自: ?A、季羡林 ?B、王国维 ?C、郭沫若 ?D、鲁迅 我的答案:B 2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谁? ?A、康德 ?B、尼采 ?C、叔本华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3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费希特 ?D、康德 我的答案:D 4 拉普拉斯星云学说是由谁提出的? ?A、哥白尼 ?B、康德 ?C、伽利略 ?D、叔本华 我的答案:B 5 王国维主要采用哪位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来研究《红楼梦》的??A、康德 ?B、克罗齐 ?C、叔本华 ?D、尼采 我的答案:C 6

以下关于康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B、他的学说对早年的马克思产生了影响。 ?C、他是一个生活作息极其规律的人。 ?D、他是现代哲学的创始人。 我的答案:D 7 牛顿和卢梭对康德有很大影响。 我的答案:√ 8 康德曾经去过巴黎求学。 我的答案:× 9 “哲学之说,大多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是王国维说的?我的答案:√ 10 王国维没有任何怀疑地接受了康德的学说? 我的答案:× 11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通常会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我的答案:√ 12 康德在自然科学上很有成就。 我的答案:√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二)已完成 1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可以看作是哪本书的改写本?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C 2 主要讨论审美和崇高两个范畴问题的是: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3 康德的三大批判作品不包括哪一项?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A 4 以下关于对“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充满敬畏说法错误的是?()?A、它由康德所提出 ?B、海德格尔也讨论过畏和怕 ?C、现代人不会遇到类似问题 ?D、“头上的星空”具有一种自然界的必然性 我的答案:C 5 三大批判中哪一部主要探讨的是美学问题?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6 以下哪项不属于康德的三大批判?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读后感

《形而上学》读后感 内容概要: 【1】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善于和喜欢用感觉来感知和观察世界。 【2】人类和动物不同在于人类通过感觉产生记忆并从而积累经验,而经验通过总结推广会形成技术。 【3】经验是个别的具体的知识,而技术则是更抽象普遍的知识。技术由经验而来并且高于经验。 【4】经验高于感知,技术高于经验,无为的技术高于有为的技术,抽象理论高于实际技术。从而可以知道,智慧是关于抽象、普遍的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有智慧的人不仅 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5】原理越普遍、越基本就越接近智慧和真理,真正的智慧就是终极的原理,解释万物的原因。这也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6】这种普遍的原理和学术是无用的,不能带来物质的好处和利益,这就是为学术而成立的唯一自由学术——哲学。 【7】哲学思考的是最深奥、最接近神的问题,因此哲学也就是最光荣和最神圣的学术,即使它和其他学术相比不切实用。 【8】哲学就是为了让我们通过思考了解从而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让我们解开对世界的疑惑。这是哲学这门学术的结果和目的。 感想和思考: 哲学是什么?在古希腊的语言中哲学的字面意义是“爱智慧”。那么智慧又是什么?是聪明吗?还是博学?在这篇文章中亚里士多德将这个问题一步步解构开来,剖析其中的内涵。 首先,人类的感知和思考体系是怎样的?亚里士多德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并归纳下结论说:人类像其他一些动物一样感知这个世界,我们看、听、闻、触摸,通过这些感觉的官能识知事物,而且可以产生相应的记忆,这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人类还凭借记忆不断积累相关经验,某些事情的重复出现让我们从中得知了内在规律并获得经验;根据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又逐渐产生对某一类事物的普遍性判断——这比单纯的经验要更高一层——也就从而得到了知识和技术。技术和经验的最大差别在于普遍性,也就是将对单个事物的经验拓展开来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知识,从而可以对某些事情看得更加明白透彻——不仅知道规律,并且知道为什么会如此。 可以说,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观点,可是这不是亚里士多德想要谈的主要问题,他想要说的是,怎样的学术是更接近真理更有意义的。他的认识论是为了引出什么才是智慧,从而知道什么才是最接近智慧的学术,也就是对“形而上学”进行定义。 从上面对人的认识的剖析中可以看出,记忆高于单纯的感官,经验高于单纯的记忆,技术高于单纯的经验,亚里士多德从而认为:知道更普遍规律的人更有智慧,为学术本身探求知识比思考实际应用的人更近于智慧。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智慧的诠释。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 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被称为大文化。(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2.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义是以文教化。 3.嫡长子继承制:(课本)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有一个是正妻,即“嫡”,其子为嫡子,按照周制,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至于这位嫡长子贤与不肖,不在考虑之内。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至于被立者是否为庶子最年长者,也不在考虑之内。 (百度百科)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其目的在于解决劝慰与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4.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由周人创立。,其主要旨意为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主要内容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 5.一体石经:东汉灵帝时,为了正定五经文字,在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 6.自然神崇拜: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在世界宗教史上的各种自然崇拜中,当推日神崇拜为最盛。 7.六七家宗: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六家”指魏晋时期传扬般若学的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本无”一家后又分出“本无异”一宗,合称“七宗”。从思想内容说,“六家七宗”都在谈论、宣扬佛教“空”的道理,但具体说法却各不相同。从立论角度、思想旨趣说,“六家七宗”又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即心无、即色、本无。 8.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结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其主要派别有: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 9.以人为本: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10.中西体用: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用”是为“体”服务的。 简答 1.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 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资料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 提要:形而上学是传统哲学的核心,但是形而上学的命运却多灾多难。在当代,形而上学的合法性已经成为哲学家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反形而上学的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形而上学向何处去?在今天重新审视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过严厉批判又力图拯救形而上学的康德的思想,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迪。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康德为什么要拯救形而上学?在康德眼里何为形而上学?康德怎样拯救形而上学?康德拯救形而上学的结果如何? 引子 220年前,康德为《纯粹理性批判》写了一个简写本:《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在该书的“导言”里他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如果形而上学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象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竟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以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其他一切科学都不停在发展,而偏偏自命为智慧的化身、人人都来求教的这门学问却老是原地踏步不前,这似乎有些不近情理。同时,它的追随者们已经东零西散,自信有足够能力在其他科学上发挥才能的人谁也不愿意拿自己名誉在这上面冒风险。而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却大言不惭地做出一种决定性的评论……。”(⑴P.P.3-4)220年过去了,这样的情况有多大改观呢?形而上学不但没有能够成为科学,而且连存在的合法性都成了问题,自黑格尔以后反形而上学的呼声一再高涨。愿意在形而上学上面“冒风险”和花时间的有才能的人越来越少,“不学无术”又“大言不惭”地对形而上学指手划脚、作出“决定性评论”的人却越来越多。康德在不经意间竟成了伟大的预言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康德本人给出了答案:“这是因为在这个领域,实在说来,人们还不掌握确实可靠的衡量标准用以区别什么是真知灼见,什么是无稽之谈。”(⑴P.4)那么,康德是怎样对待形而上学的呢?一个能够如此尖锐地提出问题并且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的人必有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颁布《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办法》提供了143种学生应该阅读的经典名著目录,分为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类和教师教育类五部分,其中文学部分38种,哲学部分34种,历史学部分31种,艺术类部分10种,教师教育类部分30种。 第三条我校本科生应在学好所修课程的同时,有选择地认真阅读《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和素质。 二、成绩考核 第四条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具体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院(部)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院(部)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同时,学校将组织校督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于平时和毕业前进行随机考查。

第五条学生应在《办法》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办法》所规定的书籍中选读10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中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 第七条学生每学期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2本,其中一本为精读书目。学生在学期初应向本科生导师提交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并定期向本科生导师汇报读书进度。 第八条本科生导师应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阅读建议,定期检查学生读书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读书计划,在学期末审阅学生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讨论会。 第九条各院(部)应组织本科生导师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年度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 第十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如果能读完5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参加文学院、

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序言的解读

2012020005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前言的解读 摘要:由于休谟的怀疑论导致了关于知识确定性的危机,于是康德开始了他的认识哥白尼革命,并于1781年写出了巨著《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知识的客观有效性问题,但是,关于道德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后部分已经有了向道德的过渡,康德不打算直接就写《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写出),还需要作相应的准备。于是有了1785年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和1788年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是康德最基础和通俗的道德哲学的著作,由于其通俗性,多受重视,适合初学者入手康德的道德哲学。本人初学康德,于是从这本书来进入康德的道德哲学。此文是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前言一个浅显解读, 关键字:《道德形而上学奠基》,道德哲学,前言,解读,康德 一、《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写作目的 康德受卢梭的影响,要做有利于普通人类的哲学。于是在他完成了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一定程度解决了认识论的问题后,开始转向他最关心的道德问题。康德认为,未来的形而上学主要就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一个是道德形而上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康德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和《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就基本解决了。康德更关心道德问题,因此关于自然科学的问题没有写一本《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马上准备写《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就是在为此做准备,康德说《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差不多,但是有一个重大区别,那就是《实践理性批判》是写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是同一个理性,重于将两个理性合一。因而单独写《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来讨论实践理性,建立道德的最高原则,为完整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框架结构 这本书的基本框架是前言加三章正文。第一章: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第二章:从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第三章: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批判。【1】(P1) 在第一章,康德首先从他所认为的那种对于道德性的日常的、前哲学的理解(这反映在那种唯一的、无条件的善的意志的观念之中)入手,进而分析性地推出责任的概念和为责任思想所推动的行为的概念,并以此作为道德价值的居所。 然后,在第二章中,他又从这哲学式的理性行为能力概念出发,同样分析性地推出了绝对命令(定言命令),把它作为合乎责任之行为的规则,并且由此推出意志自律,作为这种行为的最终的可能性条件。 第三章是“康德著作中最为难解的谜之一。其主要目标显然是为前两章所阐明的“道德性的最高原则”建立根据或作出辩护,看来康德也认为这要求一种演绎。。。。。。但对于康德提出的论证的真正结构,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我们不清楚这个演绎是否是对道德律、绝对命令和自由这三者的演绎,甚或它是否可以恰当地被刻画为一个“演绎”,这

形而上学的两种定义

形而上学的概念 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 两种意思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下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下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这就是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

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而开头给出的形而上学的定义,指的就是这个。“实在”指的是事物被现象掩盖了的本质(其实没有不被掩盖的本质,这种说法本来就欠妥,此处这么用乃是便于理解),人们通过一个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但是人类的认识是发展的,许多过去认识到的“实在”被新的科学发现证明也只是现象,因此人们必须思考,一个事物存不存在终极的实在。有认为存在终极实在的,即世界的原理事先已有定论的;也有认为认识是不断发展,不存在终极实在的。此外,如果存在终极实在,人类能不能掌握这个终极实在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掌握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根本规律,算命等就具有了科学性。 因此,简而言之,大概可以这样认为,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的学问。它是高于物理学的,物理学研究现象及规律,而形而上学研究其存在及实质。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即是,非即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从而陷入了无穷的循环之中。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意为鸡不一定从来都是孵化出来的;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也不一定从来都是鸡生出来的。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因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鸡和蛋是进化而来的这只是依据,并非问题的答案,题目要求是分先后,也就是时间顺序。如果解决问题找不到答案,就可以弄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然后以之为真理的话,那么世界上所有的无赖都是先知了。 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鸡和蛋作为一种存在,鸡生蛋,蛋成鸡,交替出现这是一种存在形式。在时间轴上,鸡和蛋的形态一直在变化,如果把当今存在的鸡和蛋的形态作为标准,则

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浅谈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勒奈·笛卡尔作为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创始人不仅奠定了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主要原则,更是为17世纪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在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时至今日,笛卡尔在西方哲学中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流派、观点都直接或间接与他产生关系,从他的思想和方法中汲取灵感。而他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就是他对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 一、笛卡尔之前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 ,字面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它最初只是安德罗尼柯(Androicus)在整理和分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讨论终极本原问题的著作排在其物理学之后而得名。此书进入中国,由于其内容具有超感性、非经验对象的性质,与魏晋时期的玄学相似,曾被译为“玄学”。后来严复据《易传系辞上》中“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之说,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再后来,在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被赋予与辩证法相对的,某种机械的,静止的和绝对僵化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也是在这一含义上使用该概念的。 形而上学问题涉及到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尤有重要意义,它是哲学问题的核心和基点,甚至成为哲学的同义词。

1.形而上学意义的开端 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始,西方哲学就把探索“始基”,即宇宙自然永恒普遍之本质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了出来。后来巴门尼德提出更为一般的“存在”作为万物的“始基”,从而奠定了他在形而上学史上的“开端”地位。巴门尼德认为有两条不同的研究途径:一条是主张“存在着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主张“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必然存在。” 保罗·爱德华兹(P.Edwards)在其主编的《哲学百科全书》的“形而上学”篇中这样认为:“最恰当地说,形而上学开始于巴门尼德,因为在他残留的作品中表现,至少是暗示了作为一门独特的哲学探索的形而上学的一些典型特征”。[1] 在巴门尼德之后,苏格拉底(Socratee, 公元前468—前399)对形而上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他把神和心灵作为哲学的对象,对事物的目的进行研究。其次,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识”命题。这个命题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不仅可以推出善就是真,且具有“合理的利己主义”。再次,他对一般伦理定义进行寻求,为形而上学的基本对象的确定提供了前提。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很早就知道康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对于康德的认识也仅限于此。直到读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我才真正理解道德法则在康德心中的地位。 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刻、感触最深的就是康德的道德最高原则:“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的确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法则。做一件事情之前,做出选择之前,先想一想你是否希望别人也像你这样做,你是否希望你的做法变成普遍规律。如果不希望,那么就永远不要去做,因为这绝对是不道德的。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这项原则,都能如此考虑,那么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不会出现那么多环境污染问题,不会出现那么多虐待老人的问题······这跟我们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相似,却又将它提升了一个高度。但这个原则有时却不容易践行,因为有很多决定并不那么显而易见,你并不知道哪个决定更好,也就不知道是否应该成为普遍规律。可能一点意识偏差就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虽然认为这做法能成为普遍规律但实际却是错误的。但不管怎样,这都是每个人应该遵从的。 然后,康德又明确指出:“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这在康德的时代应该是振聋发聩的一句呐喊,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因此,个人是不可侵犯的。我们不能像功利主义那样为了某些人的利益而侵犯其他人的利益,因为每个人本身都是目的,不能作为服务整个社会的手段。 我们每个人都是目的王国的首脑,是立法者,但同时也是其中的普通成员,也需要服从这些法律。因为人是自在目的,所以他只服从自己的意志,他自身的意志也就应当成为法则,这也就回到了康德最高的原则。人之所以是目的,就在于人的理性,人也就需要承担责任。 在这里,康德批判了利己主义。他指出,理性对幸福的作用并不大,但人类不是为了幸福而存在,而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性的使命就是实现理想,而不是幸福。理性也因此远在个人意图之上。不得不说,康德的话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如今大家都在寻求幸福,互相询问“你幸福吗?”,似乎幸福就是人生最高的追求。而理想只是幼稚的表现,是童年的梦,被人嘲笑。多少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点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只为了追求幸福。也正因此,理性得不到重视。人们只是浑浑噩噩地生活着,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满足于柴米油盐的幸福。不能说这样的生活就不好,但如果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整个人类都这样,那么是没有未来的。总要有些人不满足于现实的幸福,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磨难,但理性的光辉由此绽放。康德是其中的一员,希望会有更多这样的人出现。 康德还强调了行为的动机。他认为同一个行为可能有很多动机,有些是出于自己的利益,或者说爱好,这种行为即使合乎责任,也绝不是道德。只有纯粹出

亚里士多德: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

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 一、历史与现状 在当代分析哲学发展初期,因为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日常语言哲学都把取消形而上学作为它们事业的基石,并且其中领军的哲学家反复强调传统形而上学的无意义(meaningless),所以分析哲学常常被描述成是反形而上学的。这种描述在很大程度是不准确的,逻辑原子主义的罗素和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学倾向就非常明显,因为他们试图全面阐明现实的本体论结构。这个时期其它的分析哲学家也在不断地探讨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只是他们用逻辑句法或者概念分析这样的术语来掩盖他们通常极端的反实在论?的形而上学立场。 但是的确在二十世纪三十及四十年代,当日常语言哲学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如日中天的时候,在分析哲学中自称是一个形而上学家至少是一种不时尚的事情。这种对形而上学的偏见到六十年代初开始得到纠正。在这个转折过程中,奎因和斯特劳森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斯特劳森提出了“描述的形而上学”理论,它的目标是对我们在思考和谈论世界时所用的概念图式(conceptual scheme)的最一般的范畴和结构进行系统的刻画。而奎因却把本体论承诺和接受一种理论言谈(discourse)结合在了一起。

在奎因和斯特劳森之后,分析的形而上学哲学家中的代表人物是齐硕姆(Roderick Chisholm)和刘易斯(David Lewis)。他们俩都同意奎因的基本的本体论假设,即尽管本体论范畴的最终状态对我们来说是不透明的,但是我们仍然有希望做有意义的、甚至好的形而上学工作;因为我们关于终极本体论存在的可错的直觉可以通过我们的形而上学理论在其它我们了解更多的领域中的成功程度来得到约束和评估。然而奎因自己选择把本体论承诺完全和自然科学言谈捆绑在一起,在这一点上齐硕姆和刘易斯都以自己的方式和奎因分道扬镳。齐硕姆把意向的(心灵的)和内涵的(非外延的)概念作为他本体论承诺的一个最基本的部分。而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则把所有的可能世界的真实存在当作他本体论承诺的基础。 对目前活跃在分析的形而上学的第一线的新一代哲学家们来说,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日常语言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攻击已经成为遥远的 过去,他们几乎不受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他们正充满活力地从各个方面来探讨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问题。例如,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践中最常遇到的物质实体,他们在讨论关于这些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同一性问题、共相(特性)与殊相(个体)问题以及抽象与虚构存在体的问题。从语义和逻辑命题出发,他们在讨论关于必然性和可能性的问题以及可能世界、本质等与模态理论相关的问题。同相对论、量子力学等最新科学理论相结合,他们在讨论空间、时间、时间中的物体存在以及因果等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在由认知科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刺激下而兴起的心灵哲学的框架中,他们在讨论伴随性和突现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参考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参考资料 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魏兆锋(tibetwzhf@https://www.360docs.net/doc/2411868052.html,) 1.唐凯麟、刘铁芳主编.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对于教育,兴之抑或亡之,在于教师。……根本问题是,是教师精神,是全人教养,是教师之道,是根性,是灵魂。教师之道尤其需要锻炼。(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6-47)(1)

3.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也是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教师的一种品性。师德表现为德性与规范两个方面。德性是教师对自我生命道德意义的蕴含与表达,规范是教师对社会存在和社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教师德性和师德规范又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范畴。教师德性乃是乃在于教师个体的品性,具有个体性,师德规范则是特定的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整体规定,具有普遍性与整体性。(3-4) 4.真正的教育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心灵距离最

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5-6) 5.促进人生的幸福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即指共处教育“场”中的人。(7) 6.教师的职业生活过程既育人也育己、既成人也成己。教师要想成就学生,首先要成就自己 (8) 7.伴随着科学的发达、物质的丰富,人们在为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富足欢欣雀跃的同时,又陷入了沉重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之中,生命变得越来越单薄和窘迫,变得毫无意义和美感,甚至成了“不可承受”

(昆德拉语)的负累。(10) 8.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他在美的王国所设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出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8)(16) 9.以教师为业也应当有两种基本模式:“为”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19) 10.康德认为,人作为有限理性存在,都自在地作为目的本身存在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

形而上学的当代构建及其现实意义

形而上学的当代构建及其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的精神境界中,形而上学是否仍旧持守着内在的存在根据?这一存在根据在形而上学的阶段性推进过程当中是否已被“松动”或“消解”?形而上学同现代生活是否还保持着理论与现实的内在紧张和张力关系?当代形而上学之于当代生活的意义应怎样界说?这些问题的引出和回应无疑对当代形而上学的构建、对当代现实生活的精神提升、对现实生活的“理念”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从哲学的本意考察,“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从其建立之日起,就有“修身”、“养性”、“为人”之意蕴,就有“实践”、“践行”之训诫,也就有人之为人的“理念”的范型。尽管这一形而上学深层的意蕴被根植于普遍知识——存在论的固有前提下,但其内在所具有的、与人的本性相洽和融合的人本视阈与境界,从始至今都以不同的映现方式所固守着的。由此可见,形而上学同现实生活的关联始终持存着。 形而上学与现实生活的内在关系在历史上通常是以极其抽象的 二元对立方式体现出来的,这种二元对立在柏拉图那里就表现为世界的二分化。这一抽象对立的理解方式或者是以形而上学来直接“否定”现实生活,或者是以“无视”现实生活的方式来间接贬低现实生活,或者是以纯粹的理论逻辑的自足性方式来消解“现实生活”的原初状态。在这里,形而上学成了“纯粹”的理论形态。尽管如此,形而上学仍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关联着现实生活,或成为超然于生活之上的“理念”,或成为度量生活的“尺度”,或提供现实生活所尚未具备的“规定”。事实上,从形而上学自身的演进逻辑分析,就会看到形

而上学是以隐含的、更具有穿透力的方式影响着或分化着现实生活,尽管这一“影响”或“分化”是以“颠倒”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和不同时代的精神氛围中,形而上学必然会产生某种“转型”,会产生某种“适应”,会产生某种“分离”。一方面,形而上学由于自身的内在紧张关系即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会产生新的“调整”,另一方面,形而上学在其内在的“调整”之中所延伸出的、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新的“论证”,也会为时代的精神“迁移”与“发展”提供超越性的价值尺度、理念追求和境界指向等形而上学的“设计”。形而上学的时代理念的“设计”,也会为特定时代的现实生活确立新的“追求”、新的“设计”、新的“标准”。 从形而上学发展的阶段性过程分析,形而上学大体经历了古典、近代与现代的发展过程。在这些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形而上学在保持着同一的内在规定的同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与现实困境。正是在使命的履行和困境的应对中,形而上学本身既体现为形而上学对现实生活把握的方式,也体现为形而上学与现实生活关联的不同的特质。从大的历史背景以及精神境遇的变化内容看,古典形而上学乃是对人、神、自然三者关系的整体性论证。这一论证的理论形态必然表现为以形而上学为核心的实体性的本体论样式,体现为以实体性旨趣为归宿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在古典形而上学之中,“存在之存在”是最高的知识,是“第一学术”,必然显现为以神学为最高境界的总体性知识。古典形而上学在对神学的实体存在性论证过程中,使其本体论的旨趣与目的论的追求以高于生活、俯视生活、否定生活的方式,在自身之中得到了统一。 与古典形而上学对外在“对象”的神学确认相异,近代形而上学的基质性标志是对“自我”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如果说,古典形态的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近现代西方哲学专题作业 学号;S1******* 姓名;郭立峰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学习心得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本著作于1785年出版,正如我们本学期集中学习中使用的苗力田所翻译的后记中所指出的“这是一本真正伟大的小书,它对人类思想所发生的影响,和它的篇幅是远不成比例的(H.J.帕通)”。通过本学期的阅读学习,我试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一,论善的意志 康德认为在世界之中甚至世界之外,只有善的意志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无条件的,绝对善的东西。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善的东西都不具备这一属性,例如勇敢、机智、荣誉这些大众认为善的东西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一个善的意志或者善的品质,以上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随时可以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去干坏事,例如一个人十分乐善好施,我们觉得此人应该被誉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只从一个人的行为和取得的结果去进行是非善恶评价,但是假若此人正是利用乐善好施为手段而去博得别人的拥戴,然后再去变本加厉的干坏事,那么乐善好施在他那里就成为了一个作恶的工具,例如历史上的田成子就是通过乐善好施来收买人心而谋反篡权的。康德认为其他大众认为善的东西充其量只能作为履行善的意志的一种工具,它们具有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那些貌似构成人的内在价值和内在品质的苦乐适度、不骄不躁、深思熟虑等在我们看来和一个人的美德相关的东西也不具备绝对

的善,它们是服务于善的意志的。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善的意志,唯有善的意志,其自身就是善的,而且是种无条件的善。它如同一颗宝石一样,本身就具有无上的价值。善的意志才是一种纯粹的,不夹杂任何其他爱好和主观客观条件的崇高的东西。 康德认为理性的作用并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那样,应用理性去达到我们的目的,以理性作为实现自我功利的手段,正如他指出的那样“在一个有机物,一个与生活目的相适应的东西的自然结构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没有一个用于一定目的的器官不是于这一目的最相适应的、最为便利的,自然的真正目的就是保存它使它生活的舒适,一句话就是幸福”这句话也就是在说这样一个道理——幸福就是感官和欲望的某种满足,也就是像老子《道德经》里“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所揭示的一样,真正的幸福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千万别认为上天赐予人理性,理性也是为了为人类追求感官和自身的幸福而服务,理性的运用于追求幸福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也如此,一个人越是应用理性去追求幸福,越是处心积虑的想获得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他离开幸福就越远,幸福只是一种感觉,错误的把理性运用在追求这个目的上,人永远会得不到满足。那么人之为人的理性是用来干什么的?上帝赐予万物灵长的人类以理性,让我们和其他动物区别看来,我们应该把理性运用到哪里去呢? 人类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为实践,意识可以影响人的实践能力。理性的真正使命就是——去产生在其自身就是善良的意志,这样才可以追求到更高的善,

拒斥形而上学的论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局限

拒斥形而上学——论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局限 内容摘要:现代分析哲学把传统形而上学看作是无意义的虚假陈述而加以拒斥。首先是维特根斯坦依据其语言图像理论而认为形而上学的问题和命题都是无意义的,随后逻辑实证主义者从经验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出发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再其后蒯因以他的“本体论承诺”理论仍然坚持否定哲学具有陈述存在的意义。在我看来,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在根本上是不成功的,但它仍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而具有启示意义和广泛影响。 关键词:分析哲学拒斥形而上学无意义性评价 现代分析主义或分析哲学,是对兴起并盛行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几种哲学流派和哲学理论所共同构成的一种哲学思潮的称呼。这些思想流派和理论的共同之点就在于,都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语言分析不仅是进行哲学研究所必须的方法,而且也是哲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和目的本身。另一方面,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拒斥,也是贯穿在整个分析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根本的主题和宗旨,分析主义思潮从兴起到发展都同这个主题或宗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围绕着分析哲学把形而上学看成是“无意义的虚假陈述”这一基本观点,着重探讨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维也纳学派以及蒯因哲学的反形而上学思想,旨在清理线索、考察实质,并力求从哲学自身反思的高度上对其局限

和意义有所把握。 1.哲学的问题和命题都是无意义的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分析哲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分析主义反形而上学传统的第一位肇始者。其前期的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对作为逻辑实证主义[1]中坚力量的维也纳学派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以至于这个学派中的许多人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把维特根斯坦视为他们的同路人,并把《逻辑哲学论》一书奉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宣言书和“圣经”。在这部著作中,维特根斯坦首次表达了他的反形而上学思想,认为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企图“说不可说的东西”,其结果却是提出了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和命题”。维特根斯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这一批判,又是建立在他的语言图像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这个理论中,他首次提出了语言的界限问题并由此而表明传统哲学的错误之所在,因此,“语言图像论”就是维氏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起点和依据。 语言图像论的核心观点是:每一个基本命题,都是一个基本事实的图像。由此又可以引伸出,由所有的命题构成的整个语言系统就是由所有的事实构成的整个现实世界的图像,简言之,语言是现实世界的图像。把语言看作是现实世界的图像,这是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思想与实在的关系问题上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问题是,通常当我们谈到一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摘要:心灵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成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此,笛卡尔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是大多数哲学家所忽略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对笛卡尔心灵哲学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心身关系取消主义解释主义同一论功能主义 最近三、四十年,心灵哲学作为哲学的一大分支,倍受哲学家的关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并且,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这一变革,共同的目的是批判、颠覆常识的心身观和潜藏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的二元论幽灵。而作为二元论的代表者——笛卡尔,就不可避免的成为矛头所指。当然,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给哲学界带来的灾难不可视而不见。但是,当代心灵哲学所讨论的许多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重要思想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一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的思想。 一、笛卡尔关于心灵哲学的基本思想 笛卡尔的关于心灵哲学的思想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自我意识。笛卡尔的方法是以“怀疑”开路的。他的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一沉思”就是普遍的怀疑。我在怀疑,这也是在说,我在思想。既然肯定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我的存在。在他看来,“我思”必然依附一个主体,那就是我。因此,我是存在的。既然我是存在的,那就必然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就具有广延的属性,属性又依附一定的实体,因而就推出了“物质实体”。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和本性就是思想。“思”就是以属性而存在的,和上面一样又推出了“心灵实体”。 心身关系。上面已经说了,笛卡尔的“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从属性“广延”和“思”中推出来的。他认为,“广延”和“思”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都不可能还原为对方,因此,它们具有不可还原性,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具有绝对的区别,进而,他就提出了心身二元论的思想。人和机器。笛卡尔是“人和机器说”的坚决反对者。他认为人不是机器,动物才是机器,因为人和动物的身体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所以它们也服从物质的普遍规律。他同意将动物和人的肉体看作机器。但是,一旦超出了肉体和物质的范围,进入意识和精神的层面,就不能将动物和人同等对待。 二、笛卡尔的心灵哲学的价值所在 不管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给哲学界带来了何种灾难,我们都不能被关于二元论的批判遮蔽了双眼,而对笛卡尔一概否定,对他的贡献置之不理。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怎样诋毁甚至诅咒他,我们仍应正视他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 笛卡尔为心灵哲学设定了共同的问题和对象。他认为,人是由物质和灵魂两种实体构成的,灵魂的特征是能思而无广延,身体则有广延而不能思。同时他又用身心交感论解释心身相互作用何以可能的问题。他的理论及其矛盾构成了近现代心身问题讨论的焦点。与此相关的,心与身有没有同一性,有没有“属”与“种”的关系,它们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是如何可能的,对此应如何解释,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尽管讨论的方式和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当代,心灵哲学这一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的变革”,一些哲学家以解构心灵,祛除隐藏在人们心中的二元论幽灵为目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极大地丰富了心灵哲学的思想。但是,他们讨论的部分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思想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有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下面,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进行分析,以显示笛卡尔心灵哲学的价值。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及其意味辩释

康德道德形上学及其意味辩释兼及牟宗三先生有关康德伦理思想的理解 【作者】唐文明 【作者简介】唐文明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生 一、引子:关于道德形上学及文化比较的可能性 道德形上学作为复合词是个需澄清的概念。道德与形上学在复合时谁为主词,谁为宾词,结果大不一样。宾词具有解释主词的功能,在复合后充当修饰词。用形上学解释道德,是要给道德寻找形上学的根据;用道德解释形上学,是要为形上学寻找道德的根据。牟宗三先生意识到这种区别并由此搭起比较儒家伦理思想与康德伦理思想的一个解释框架。他说,道德底形上学(Metaphysic of Morals)与道德的形上学(Moral Metaphysics )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关于道德的一种形上学的研究,以形上地讨论道德本身之基本原理为主,其所研究的题材是道德,而不是形上学本身,形上学是借用。后者则是以形上学本身为主(包含本体和宇宙论),而从道德的进路入,以由道德性当身所见的本源(必性)渗透至宇宙之本源,此就是由道德而进至形上学了,但却是由道德的进路入,故曰道德的形上学。(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引自《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进而,在此区分下,牟先生认为康德只有道德底形上学与道德神学,并无道德的形上学,而且,道德神学是康德在道德的形上学层次上所做的努力,而又由于康德自身的局限未能达至道德的形上学(同上)。 即使我们完全同意牟宗三先生对康德的这种评价,仍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道德形上学在伦理学上的理由是什么?但这一问题可能成立的前提是须预先假定一种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若能作出这种假定,文化比较的预备性理由就具备了。即把这种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作为解释框架,对不同文化的伦理观念和思想作出解释和评价。但是,以理论姿态作出这种假定是危险的,因为合理性在文化意义上是一个历史的和地域性的概念。(参见麦今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因此,把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作一悬置,使上述问题采取功能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姿态也许更为明智:道德形上学在某种特殊文化中履行何种功能?把考察道德形上学的理论态度置换为文化态度,对于伦理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比较是必要的。康德开出了道德推理的典型模式,但其所处文化的特殊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康德以纯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