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的认识

分米的认识
分米的认识

分米的认识

研究点:在教学中充分展现知识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可亲可爱,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内容:P53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量感。

2、知道1米、1分米、1厘米之间的进率。

3、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增加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长度大约是

多少的经验。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形成“1分米”的量感。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对象填写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吸管、米尺、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师逐一板书:千米、米、厘米、毫米

2、具体说说1毫米、1厘米、1米分别有多长?

追问:1千米呢?(1000个1米,它是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需要测量较长的距离时使用)

3、填单位:

长颈鹿高约5()

马拉松全长约42()

回形针长约3()

一支粉笔大约长1()

4、引出课题:分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复习活动中引出“分米”,打破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产生冲突,引发新的思维碰撞。】

二、认识“分米”,建立量感

(一)认识“1分米”,知道“1分米”的长度

1、师:你认为1分米有多长?

请学生在老师的直尺上找出“1分米”。(10个1厘米)

2、老师明确在尺上指出“1分米”,投影出示

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1分米。

3、同桌在直尺上找出不同位置的1分米。

交流(0~10,5~15,10~20……)

小结:无论从几开始,只要找出10个1厘米,就是1分米。

4、用一个式子表示厘米与分米的关系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cm

(二)建立“1分米”的量感

1、想象:闭眼想象1分米的长度

2、初剪:不用尺,凭感觉剪出1分米长度的吸管。

交流:想知道剪出的是不是1分米怎么办?(用尺验证)

3、再剪:想不想剪出正好是1分米的吸管呢?怎么办(用尺)

交流方法,试一试剪出1分米

4、感受:把剪好的1分米长的吸管拿在手里。

师:有什么好方法借助一下,记住1分米的长度?(大拇指与食指张开,两指之间的长度)

要求:拿走吸管,两指不动,感受一下1分米的长度。

再一次闭眼感受。

(三)感受“2分米”

1、估一估:黄色吸管的长度大约是多少?交流

2、验一验:该怎么验证?(用尺、或1分米的吸管)

生上台验证:(1)2个1分米,大约长2分米

(2)同桌用尺验证,交流验证结果

师:一点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3、找一找:同桌互相在尺上找找2分米,

交流:0~10是1分米,10~20是1分米

小结:2个1分米就是2分米,几个1分米就是几分米。

(四)米和分米的进率

1、出示5分米长的吸管,请学生估计长度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验证:老师提供米尺,生上台验证,并告诉大家理由(50厘米=5分米)

2、想象:它后面还有5分米,长度是多少?板书:10分米

师:还可以表示为什么?为什么?

(2个5分米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板书:100厘米1米

3、验证:2个50厘米(米尺量出100厘米)

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

齐读

4、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还知道了1米=10分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在层层深入中认识1分米的长度,探索米与厘米的关系;在估测、验证中逐步积累量感,探索分米与米的关系。】

三、练习巩固

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①千米②米③分米④厘米⑤毫米)

课桌高度约8()

椅子高度约10()

数学书长约26()

数学书宽约2()

1支粉笔的长大约1()

2、判断(说明理由)

60厘米和6分米是一样长的。()

小亚身高150分米。()

教室门大约高20分米。()

走一步大约3米。()

【设计意图:在问题解决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总结

板书:

分米的认识

千米

米1分米=10厘米50厘米=5分米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毫米

《认识分米》教案.doc

《认识分米》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1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过程。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有多长。认识 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3、在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具准备 米尺、尺子、线绳、电脑课件、长纸条。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回忆、展教师先展示两根线绳(一根长1米, 通过师生动手操作,巩固已 示1米和1厘米的长度。1根长1厘米):现在老师要考考你 有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新 内容,让学生直观感知长度们的眼力,比一比,看一看老师手 单位“分米”。里的绳子大约有多长? 看:老师这还有一根线绳(师拿出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让学 1分米的线绳)。请同学们再用手比 2、通过观察,引出比厘生直观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 一比,并想一想:这根线绳与刚才 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度。初步感知分米、米和厘拿出来的这两根线绳比较有什么 “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不同。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后说: 这根线绳用什么长度单位表示 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比厘米大、

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也可 以用dm表示。 教师板书:分米(d m) 通过用手反复比划,使学生 二、体验探究 充分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认识1分米的实际长度。 1、认识分米。(1)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尺 度。 子,1厘米、1厘米地数,数到10 厘米,看看10厘米有多长。用手 比一比。 这10厘米就是新的长度单位 通过观察想象,加深学生对 “1分米”。 分米的认识。观察直尺上的一分米的长度你能 2、小组合作探索厘米、知道什么?1分米就是10厘米,教 米、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1)观察直尺得出分米学生伸出手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真正 与厘米的关系。 体验到1分米的实际长度,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用尺子量 及时内化所学知识。达到对一量你的手腕到指尖大约有多 分米的真正体验。长? 现在我们大家来在教室里找一找, 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分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 有了上面分米和厘米之间 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的关系,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纸条, (2)探索分米与米之间量出1分米、2分米、3分米的长 己去得出米和分米,米、分 的关系。米、厘米三者之间的关系,度给同桌看,互相验证一下是否准 相信学生能学会,给学生想确。 象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真认识米与分米的关系。 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1)我们再来数数,米尺上有多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挂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定向 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由学生测量的结果引入毫米。或者由下面的游戏引入。 测量游戏: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各一枚、一张纸条、一块橡皮),请你们看看分别是什么?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小组合作)然后小组汇报。 猜测:一元硬币的厚度。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一枚1元硬币(1分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自主体验 1.认识毫米。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同桌交流)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课教材编排的内容很 充实 ,由于有 较多的学生操作活动 ,又是一节低年级数学概念 课,所以把这一课上扎实上好不容易。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 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 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 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 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 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本节 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 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 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 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 测量工具, 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并提高估测能力。 3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 强学习数学的 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尺,软盘。 2.学生准备:彩纸条,剪刀,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 行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谈话:(演示课件)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 论什么兵器最厉害。 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 不, 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 它能伸缩, 可长可 短, 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 米、 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一 ”明明说:

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分米得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米得认识”就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得内容。本课就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与毫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得方法得基础上进行教学得。教材例2通过学生估计、测量与讨论课桌得长度,引出“分米”,使学生知道分米产生得实际意义。在测量、交流中,借助尺子使学生知道10厘米得这一段长度就就是1分米,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探索分米与米之间得关系,会进行简单得换算。接着教材安排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建立1分米得长度概念。做一做就是让学生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最后教材安排练习一,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得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得应用。为此我确定了本课得教学重点就是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1分米得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与米之间得进率。难点就是建立1分米得长度观念。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得教学目标为: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1分米得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 厘米与分米与米得进率关系,会进行简单得换算。 2、经历物体估测得过程,具有一定得估测能力与简单得推理 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感受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具有初步得创新 意识及应用所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尺 二、说教法 由于三年级学生得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向抽象思维过渡得时期,她们得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得能力,还刚刚起步,根据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喜欢新鲜事物,又有一定得学习基础与知识积累,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情景创设法“情景创设”就是数学教学中常用得一种策 略,她有利于解决数学得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得具体形象性之间得矛盾。新课程中得教学不再就是单纯得教给学生知识,而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得过程中,体验学习得乐趣,体会学习得方法,学会思考。在本节课得设计中,我从学生已有得知识为基点,创设情境激活有关测量得知识认识。 2、“点拨—探究”法"点拨-探究"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 杜威提出,她认为思维得作用就就是"将经验到得模糊、疑难、矛盾与某种纷乱得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与与谐得情境",在这一堂课中我通过学生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客观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得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学到新知识,使学生从中尝试到成功得喜悦,达到主动获取知识得目得。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仅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得

毫米分米的认识(20200624060213)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 2.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 生1:我1 米32 厘米。 生2:我1 米37 厘米。 师:请大家估一估,xx有多高?生1:XX大约有1米30厘米吧! 生2:xx高1米35厘米。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 曰. 曰. 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测量一下?(指名3 人用卷尺测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测量结果。)板书:1 米39 厘米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 米39 厘米?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 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 米长的纸条) 1 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 厘米长的纸条)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 米等于100 厘米。 师: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XX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生1 :做校服的时候,我们要先测量一下上身有多长,下身有多长,这样做出的校服才合体。生2:买裤子的时候还要量一量腰围有多少。 生3:我们家去家具城买家具,爸爸就是先测量了橱柜和床的长度后才买的,如果不测量一下,买的家具可能就放不进屋里了。 师: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小测量员。(出示课件:小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一)毫米的认识师:(神秘地问)知道我们新数学书有多长多宽吗?考考你的眼力,看谁估得最准确!生1:数学书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2厘米。 生2:数学书长大约是23 厘米,宽大约是14 厘米。 师:准不准呢?同位合作,用纸尺(尺子上只有厘米的刻度)量一量,看谁量得最准确。 师:谁测量出来了?书的长是多少?生1:书的长大约是21 厘米。 生2:书的长是20 厘米多一些。(指名演示量的方法)生3:书的长是20 厘米多,但不到21 厘米。师:谁测量出 书的宽是多少?生1:书的宽是14 厘米多,但不到15 厘米。 生2:书的宽是14 厘米多一些。(指名演示量的方法)师:多一些是多少?不到1 厘米是多少?要想精确地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评析:由于“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为精确测量带来了困难,这一矛盾的有意制造,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米

分米的认识(1)

分米的认识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课前自主学习(独学、对学、群学) 复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厘米=()毫米4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80厘米=()分 米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厘米。 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就是1分米。 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 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 课桌面的长是分米厘米,课桌面的高是分米厘米。 三、课堂合作探究,交流

1、我会填: 1分米=()厘米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茶杯的高约1() (2)跳绳的长约2() (3)直尺的厚约()毫米 (4)我的身高是()厘米 四、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3题。(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30厘米=()分米 40毫米=()厘米2米=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5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案范本三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

教学学法: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 / 9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二、教学新知 1、认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用手比划一下。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 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 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观察你发现。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2)分米的认识 ①分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第1课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使学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方法】:直观展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 【学习方法】:活动体验法:通过调查和讨论交流等方法,进行体验性学习。 【教具准备】:学生尺、明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咱们学过的量长度的单位吗?你能用手指和胳膊比量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到米?什么时候用到厘米?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探究 1、认识分米

量一量:请你用自己的学生尺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0厘米,10厘米) 看看自己周围还有什么是10厘米或20厘米的? 教师:(出示10厘米长的长方形的边)像这样长的一段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来代替“1分米”,你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吗?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汇报结果:1分米=10厘米)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说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新朋友叫什么?(分米) 1分米是10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你的学生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 在米尺上数数,1米有多少分米?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怎样? 1米=10分米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小组进行操作,汇报自己量的情况。 学生小组中自己进行一下测量,说说自己测量的什么大约是10厘米,什么大约是20厘米?汇报测量结果。 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用等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出来。学生汇报自己画的方法和步骤。 请一名同学用米尺量一量课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 2、认识毫米 今天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大家帮忙。你能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吗?

分米的认识(1)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3 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能够用分米作单位。 2、理解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流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 分米的空间观点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 刻度到刻度10 之间的长度就是1 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 1 分米。板书:1分米=10 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 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 分米有多长。 三、理解几分米 1、在尺子上理解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理解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五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准确,准确的打“2”,错误的打““X”。 (1)一条裤子长9 分米() (2)一张床长5 分米() (3)小明高14 分米() (4)一支毛笔长2 分米也就是20 厘米() 3、填空: 5 分米=()厘米=()毫米30 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 2 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 题和第5 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1分米=10 厘米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经典备课教案三篇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经典备课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经典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二)能力点 1.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xx。 2.能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 (三)德育点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尺、分xx、xx。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3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4.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xx观念。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魏村小学曹杨丽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2~54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有关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方法与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使学生从量与计量的角度拓宽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为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观察、测量、交流等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积累一些测量和估计的经验,提高估测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3. 使学生体会认识长度单位是实际生活中计量长度的需要,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姚明图片。 大家认识这个人吗?你能猜猜他的身高是多少吗? 出示姚明的身高:2米26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分别是什么? 2、复习米和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它们有什么关系? 3、导入。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 ××县安洲小学高牡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4及练习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分米产生的意义; 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提问:我们现在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给这些单位按照大小排排队吗?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二、活动设计测量课桌 1.设疑: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谁来估一估? 2.动手操作,测量课桌的长度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选择测量的工具及连续量 (2)组织汇报,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测量方法更加简便。 3.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学生观察尺子: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4.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书) 5.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它的一个单位长度。 2.练习一第4题

(完整版)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柴胡店镇中心小学白莉 2012.3.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感知、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认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常规:米尺、卷尺、小尺子、一元硬币、一分硬币 学具准备: 直尺、卷尺、一元硬币、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有个小朋友叫甜甜,他特别喜欢看《齐天大圣》这本书,每晚必读。这天晚上,甜甜读着、读着就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出示信息图)他梦到谁了? 生:齐天大圣。 师:对,孙悟空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它可以变长…….变成1千米长,还可以变小,变成1分米长,放在手心里。还能变得更小,变成5毫米,放在耳朵里。

生:观察图上呈现的数学信息,根据图上信息对话,变成1千米长,变成1分米,变成5毫米。 师:可甜甜这时急了,她不知道1毫米有多长,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厘米、米。 (板书:厘米、米) 师: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Cm、m。 师:请用手势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呢? 学生用手势表示,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指尖的距离大约是1厘米。 师:1米大约有多长呢? 学生两臂展开的距离大约是1米。 师:厘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生:1米=100厘米 师: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生:直尺上0-1的距离是1厘米,1-2的距离是1厘米,4-5的距离也是1厘米。 二、毫米、分米的认识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毫米,用mm表示。 你觉得1毫米有多长?(学生说说) 实物展台出示尺子: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指着不同的小格问) 学生认识到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师:请在尺子上找找1毫米 你能用手势表示1毫米吗? 师:1分钱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让我们再来感受1毫米有多长。

分米的认识(1)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理解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点,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增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点,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 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点。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理解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个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理解几分米。 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等于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理解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5、实践活动。 (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分米的认识

分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4页的例2。 二、教学目标: 1、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通过测量与观察,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并能根据这三个单位间的进率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四、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正确表象。 五、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六、教具准备: 米尺图,尺子,纸条,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你能用手比划出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吗?(学生比划,教师评点) 2、填空。 1米=()厘米1厘米=()毫米7厘米=()毫米50毫米=()厘米一根跳绳的长约2()直尺的厚约()毫米 (二)探究新知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学生估算课桌的长和宽,汇报估算结果。 (2)以小组为单位用学生尺测量课桌(双人桌)的长。 (3)汇报测量方法: ①以15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5+15+15+15+15+15+7=97(厘米) ②以18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8+18+18+18+18+7=97(厘米)③以12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2+12+12+12+12+12+12+12+1=97(厘米) ④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0+10+10+10+10+10+10+10+10+7=97(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这四种测量方法,小结:以15厘米、18厘米、12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比较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比较多,但计算比较简单。 (4)引导学生认识分米。 针对学生中的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师: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由此引出分米。(板书课题)

小学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人教版)数学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分三段进行教学,先教学毫米的认识,再教学分米的认识,最后教学单位的换算。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单位的换算主要是长度单位间的变换,这里限于单名数,目的是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 学情分析:以前我们学习过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量距离是用米和厘米作单位的,但不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概念模糊容易混淆;对上述这些出现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同学们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区别,更分辨谈们之间的进率。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设计思路: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结构,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本课的设计思路: 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会进行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化聚。

4.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5.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以及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和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课前准备: 米尺、硬币、直尺、课件等。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探究法、活动法、实践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是长度单位,并且知道用直尺可以量一条线段的长度。这里有一条线段,我用直尺量它的长度,谁知道这条线段的长是多少? (投影片,4厘米),请同学在你们的纸上画一条和老师一样长的线段看谁又快有准? 生:纷纷示意老师画好了。(师边走边看边指点学生)。 师:很好哈,同学们都画出了和老师一样长的线段。之前我们学过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可是老师最近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老师手中的这枚银币,我想知道它的厚度,但是它又没有1厘米哦,那老师怎么表示他的厚度呢?(给同学1分钟左右思考)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求解决的方法,大家打开课本。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 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 T1、 2、 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 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 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 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 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 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 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素质教育课堂观,我特地设计了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自主探索,学习新知;总结全课,回顾整理;综合运用,深化巩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先说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 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同桌合作剪一条1米长的绳子。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想想做做1~4。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

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 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问:1分米可以从刻度0画到刻度10,还可以几开始画?如果从2开始呢?从3呢? 6.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比划给同桌看,让同桌用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7.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剪下1分米,再量一量,看看自己估计得对不对,还差多少。 8.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 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出示:1米里面有()个1分米。回答后演示:10。 指名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板书:1米=10分米 (二)认识毫米 1.导入。 师: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 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合作量一量。得出结论:数学书厚度不到1厘米。 2.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出示),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一厘米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 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一分硬币、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米和厘米) 师:对,米和厘米是我们认识的两个老朋友了,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 师:要测量黑板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要测量文具盒的宽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分米。 1. 引入1分米。 师:说到文具盒啊,有一个叫兰兰的小朋友可开心啦,因为妈妈刚给她买了一个漂亮文具盒。(出示文具盒)

师:这就是她的漂亮文具盒,她首先量了量文具盒的长,又量了量文具盒的宽。(演示,课件播放: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师: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分米)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谁知道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2. 认一认。 (1)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拿出直尺看一看吧。 谁上台指给小朋友看?(指名上台) 从哪到哪是1分米?(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 再请你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其他小朋友在心里跟着他数一数。(拿着铅笔指着数一数) 师:10厘米也就是多少?反过来怎么说? 那1分米和10厘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1分米=10厘米) 学生齐读。 师:除了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外,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全班交流。 师:为什么你们找出来的都是1分米? 小结:只要他们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就是1分米。 (2)体验。 ①师:刚刚我们在直尺上找出了1分米,现在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这样拿着直尺,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拇指和食指不要动,轻轻拿开直尺。 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大概有多长。 ②师:同桌合作,一人比划出1分米,一人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3.画一画。 (1)师:刚刚我们又借助直尺比划出了1分米,你能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