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教育中加强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导入

法语教育中加强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导入
法语教育中加强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导入

摘要:每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这个社会的特定环境紧密相连。因此在高职法语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导入。本文探讨了法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导入的必要性,并从习语、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文化知识的导入途径。

对于大多数高职法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是从未接触过法语的,也就是处于零起步阶段。要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使学生从对法语一无所知到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就成为每一位法语教师所关注的课题。而在这其中,有些教师可能会因为急于求成或另外什么别的原因,突出了语言教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基础学习阶段,一味偏重语言教学的弊端可能还不明显,但越到后来,特别是到了学以致用的阶段,种种漏洞就会表现出来。所以在高职法语教学中注意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导入,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 EdwardSap ir在《Language》一文中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一、高职法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导入的必要性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用语言来记录和评价客观事物,语言的应用无不受到文化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在实际的高职法语教学中,只有注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才能做到交际的得体与妥当。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施素质教育。反之,学生会因语义、语用及思维习惯和文化习惯的差异在交际中出现失误与不得体。法国文化历史悠久,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不可多得的明珠。西方各国的文化迁衍变化比较快,法国文化勇于创新,在这种迁衍变化中经常起到先锋和表率的作用。法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的文化中心。法国文化与法语语言是密切联系的。在法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绝不是除了听、说、读、写、译以外可有可无的第六种技巧,只有导入文化因素,才能使学生认识真实的法国,学习法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习惯,掌握地道的法语。高职法语教学不仅应向学生讲授法国文化,使其掌握风俗、社会、宗教、礼仪、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把本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交际形式输送出去。这样法语教学就自然涉及到跨文化知识,而且受到跨文化知识的制约。因此,高职法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呢?

二、高职法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途径语言如果只停留在词句水平上,无疑是枯燥的。而文化因素的导入就像给语言这个躯壳加进了血肉,使其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每一种语言都是某一特定社会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大大的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因为中法两国各属不同的文化体系,在习语、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而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后天习得性,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对文化的掌握和适应大部分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完成的,也就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而完成的。因此在高职法语的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技巧,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加强文化方面的教学。

1.习语与法语教学习语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俗语、谚语、熟语和俚语等。由于习语带着语言、文化、社会、历史、宗教、传统等方面的烙印,不同语言的习语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思想和文化。我们可以从具有法国文化背景的习语中感受语言是如何与法国文化价值相联系的。例如:法国有句谚语:“Un repas sansfr omage est une journé e sans s oleil。”意思是:一顿饭没有奶酪就像一天没见太阳。了解法兰西文化的人知道,奶酪是法国人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法国盛产奶酪 400多种。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文化因素在法语表达中具有非凡的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注重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揭示那些隐伏在语言背后,轻易引起误解和冲突的文化因素,才能使学生熟悉真正的法国。

2.文化价值观与法语教学法兰西民族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特定的自然、社会、历史等错综复杂的条件铸就了法国人的个性特征:热情开朗,酷爱自由,富有独立自主精神;追求安

逸,自由散漫、夸夸其谈等。在文化价值观念里,法国人与我们的认识差异很多。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例如,我们重大家,轻小家,所以我们在写信封时,地点是由国家到个人。我们的姓名也是先写姓,再写名。而在法国,情况正好相反。法国人崇尚个人主义,注重竞争,因此个人的东西一律在前。例如,信封的地址是先写门牌号,再写街道,地区,最后写国家;他们的姓名也是名字写在家庭姓氏的前面。

3.思维方式与法语教学中法两国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各自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在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具体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交际中,中国人重中庸,不喜欢与人争论,而法国人却喜欢把问题争个水落石出,善于发表个人看法;中国人对某个问题总喜欢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容易认可权威人士的看法和意见,而法国人则主张个性和不同,注重个人体验和探索;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而法国人却直截了当等等。例如法语受其以人为本的文化的影响,主观性就是其中的一个特点。同样表达时间,中文说“现在是十月” ,如果不考虑其文化因素,说成“Maintenant il est oct obre . ”在语法上似乎没有错误,事实上却成了一句地道的病句。因为在法语中应说“On est en octo2bre . ”在语句内容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上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在法语教学中注意分析中法思维方式的不同,及时讲解由此构成的表达习惯的差异,从而把握地道的法语。

三、结束语

高职法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如果在法语教学中能加强文化方面的教学,注重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导入,那么一定会有助于提高法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法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 2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出版公司, 2003.

[ 3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 4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1.L.S.Ha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近20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交际为特征的。 2.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 3.Edwar Hall《无声的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之作。 4.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5.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 6.70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是《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7.Jenny 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8.前苏联的跨文化交际学主要表现在国情语言学方面。 9.传播种类:(1)人类传播①社会传播A交集传播B组织传播C大众传播②非社会传播(2)非人类传播 10.早期影响最大的传播模式是Harold 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即who、say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rffects。 11.1949年Claude Shannon和Warren Weaver共同提出了线性模式,增加了“噪音”(干扰因素),把媒介分解。 12.50年代,Charles Osgood和Wilbur Schramm提出循环式的模式,加入“反馈”。 13.社会学家Jack Lyle与M.Lyle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社会过程之一,特点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 14.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 15.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基于对印第安语的研究。 16.red caipet treatment用红毯接待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red flags提高警惕预防出事的状况in the red赤字 17.politics—“中性”含贬义,为争权夺利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的意思;政治—“中性”,实际用时有褒义。 18.intellectual—致力于研究的人,衍生出纸上谈兵的贬义;知识分子—受过大学教育的脑力劳动者。 19.peasant—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 20.dragon—表示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战争的旗帜,形容人指飞扬跋扈令人讨厌;龙—用于好的意思。 21.phoenix—“再生”、“复活”;凤凰—天下太平,有圣德的人。 22.owl—智慧的鸟,比喻人聪明;猫头鹰—不详之鸟。 23.peacock—通常是贬义,含有骄傲、炫耀、洋洋得意的意思;孔雀—吉祥的象征,大吉大利。 24.dog—中性褒义的情况多;狗—一般用于贬义。 25.Cinderella(灰姑娘)泛指不受重视的人或部门或指有才干但一时未被赏识的人。 26.Shylock(夏洛克)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 27.to meet one’s Waterloo遭到决定性失败 28.Catch-22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29.韩国人写文章—归纳法;美国人写文章—演绎法。 30.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桥式”,直接明白地传达给对方。 31.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垫脚石式”,采取迂回、隐含的手法。 32.非语言交际的特点:(1)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2)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3)有连续性的(4)一部分是本能,一部分是后天习得(5)信息右脑处理 33.阿拉伯人在讲话时总是盯着对方的眼睛。 34.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中国指杀头,英国指吃饱了。 35.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广东指感谢,北方表示不耐烦。 36.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伸出拇指(thunb a ride)表示希望搭车。 37.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let’s keep our fingers crossed.)表示希望某事成功。 38.手兜起来,放在耳后,表示听不见或听不清楚。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02-22T09:47:45.713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第12期供稿作者:施恩设 [导读]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恩设(宿迁市宿豫中学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用来与其他国家人民进行交流,然而现阶段的英语教学并没有把学生的英语学习置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说出或写出了令人费解甚至令人贻笑大方的语句。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割裂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忽略了语言的实际场合运用。针对此种现象,笔者结合了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叙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教师能真正地达到英语教学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它来跟其他国家人民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也是英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用途,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的这种形式下,外国语言特别是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的必备的素养之一。但是,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作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语言上的冲突和障碍。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它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和环境,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自然对文化传播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异族文化的传播,语言中又会出现新的词语、新的表达方式,因此,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语言。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意识到培养重要性。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却割裂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没有在教学中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没能对比我国与外国的文化差异,学生尽管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但缺乏对外国国家文化精神层面的深厚理解,结果使学生难以摆脱母语的影响,无法利用英语进行得体的交际所以。当他们与外宾交流时就难以沟通,因而就出现了学生向外宾问“where are you going?”、“How old are you?”之类涉及别人隐私而使人不愿作答的问题,出现尴尬的局面。其原因在于我们教学了忽视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忽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忽视了语言实际场合的运用,只顾培养学生的一般语言能力。所以,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来作出判断,从而产生的语言障碍,如何摆脱这一现象就成为日常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必须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不仅自身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知识的获得主要靠教师的传授,因此,英语教师的文化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要有深入了解。对西方国家的地理概貌、风土人情、交际礼仪等都要能在日常教学中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且能够向向学生解释这些差异的成因。教学中,教师也应不断关注西方社会的发展,追踪语言的最新变化以适应现代教学。同时,教师还要转变观念,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分数而忽略对学生英美文化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行交际化的教学,真正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具有深刻理解。 2.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其作用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对本民族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异同的敏感性以及在使用另一种语言时应根据相应的文化背景作出判断的一种主动意识。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提高,克服不自觉的民族中心主义。由于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接触另一种文化时,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作为出发点进行判断,其表现为先入为主的文化偏见,或认为自己的文化最好、最先进、最标准,形成了民族文化中心论。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提高对外国文化的认识,,抛弃偏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做到态度开明,心胸宽广,对外国文化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只有做到接纳和理解外国文化,才能使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3.1 利用实物举办一些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晚会等来促进学生感受异国文化,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些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用英语直接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3.2在课文讲解教学中,对于那些涉及到西方历史、风俗的文章可以向学生做出详尽的讲解,在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又加深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如在阅读到一篇文章时,学生对“Uncle Sam”(山姆大叔)一般都感到迷惑不解,如果教师能把它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相信既培养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如新概念英语3中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skeleton in the closet(“壁柜里的骷髅”)的故事,如果教师能告诉学生这个短语所表达的是不可或不愿外传的家丑,那么他们也就不会产生恐惧感了。这两个实例都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去,在进行新授课的时候,对每一单词的讲解都只局限于音、形、义,而且在讲授“义”的时候,最多是翻阅字典,将词义讲解得全面一些,但这些仍仅停留在单词本身的字面意思上,没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在讲授文中段落和句子也只是强调语法规则。对学生考核也只要求学生会听、读、写,对于文化背景知识往往一带而过,甚至置之一旁,于是就出现了吧“力大如牛”翻译成“as strong as a cow”笑话来。(正确翻译为“as strong as a horse”)。 3.3在训练口语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创造出相应的文化氛围来进行语言交际训练。如在讲述西方某些节日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costume(化妆服)作为道具,暂时忘却本民族的文化,完全融入到西方文化环境中进行表演,这样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增添了课堂的情趣,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西方节日的氛围,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幻灯片,对涉及到西方文化的文章进行讲解、注释,有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3.4让学生体会文化对语法的影响。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要表达“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不能说“He's my a friend”,而应该说“He's a friend of mine”,双重所有格准确地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又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看到if,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

法语常用句型讲解法语基础语法知识汇总教材

、问时间 Quelle heure est-il? Est-ce que tu as l’huere? As-tu l’heure? 2、无人称句型 Il y a …,加上名词后即成为“有…” 3、询问他人姓名 Comment t’appelles-tu? Comment vous appelez-vous? Comment s’appelle-t-il? 4、询问有多少东西 Combine de +名词+ y a-t-il +状语 5、询问日期 今天几号:Quelle date sommes-nous aujourd’hui? 今天星期几:Quel jour sommes-nous aujourd’hui? 今年是哪年:quelle année sommes-nous? 6、表达日期 规定日期说法是用“nous sommes”,加上定冠词“le”,再加上数字 星期几也用“nous sommes”,直接加上Lundi、Mardi等就可以 表达年份时,用介词en,如:nous sommes en mille neuf cent quatre-vingt-dix. 从几点到几点:de … à … 7、面积大小 Quelle surface fait la chamber? Quelle surface mesure la chamber? La chamber fait (mesure) quatre mètres sur trios.这个房子的面积是四米长,三米宽。 8、询问天气 Quel temps fait-il chez toi en ce moment?

9、打电话 C’est … à l’appareil?是XX在打电话 C’est de la part de qui?是谁来的电话? 10、强调句 C’est … que … 之间的成分是强调的重点,可以是宾语,也可以是状语。 关系从句,关系由关系代词引导,被该代词代替的词叫先行词,关系从句的形式随先行词的形式而变化。 限定性 Le gateau que j'ai mangé est très délicieux. 解释性 Ma soeur, qui parle très bien le chinois, a trouvéfacilement du travail. 描写 Nous avons visité un vieux chateau d'où on domine toute la vallée. 1. qui代替主语。先行词是一个生物或者非生物名词,先行词可以是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代词 Un spéléologue est un homme. Cet homme explore les cavernes et les grottes souterraines. Un spéléologue est un homme qui explore les cavernes et les grottes souterraines. Adressez-vous à l'employé du guichet 5, celui qui s'occupe des passports. La politesse, c'est quelque chose qui facilite les relations humaines. 当先行词是一个人称代词的时候,注意动词的配合 C'est moi qui ai fait ?a. 2. que代替一个生物或者非生物名词的直接宾语 先行词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代词 Nous avons des cousins brésiliens. Nous voyons ces cousins très rarement. Nous avons des cousins brésiliens que nous voyons très rarement. Dans ce village, le boulanger est quelqu'un que tout le monde conna?t. PS : 在复合时态时,要注意从句的性数配合

法语基础知识

法语基础知识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法语基础知识之---<修辞篇> 法语的性 法语有阴阳性,un(阳性)une(阴性)是像英文的 a,le(阳性)la(阴性)是像英文的 the。 例如:驾驶:un conducteur;une conductrice 。猫: un chat [sha] ;une chatte [shat’]。狗:un chien [shi-in] ; une chienne [shien’] 。 例如:驾驶:le conducteur;la conductrice 。猫: le chat [sha] ;la chatte [shat’]。狗:le chien [shi-in] ; la chienne [shien’] 。 而des 是不特定的复数;les 则是特定的复数。 例如:des tables和les tables。 法语的动词 法语的词汇中,如果字尾为-er, -ir 或-re,表示为动词词汇。 例如:parler (说) chanter (唱) manger (吃) marcher (走) aller (去) ecouter (听) laver (洗) commencer (开始)finir (结束) mourir (死) courir (跑) sentir (感觉) avoir (有) venir (来) savoir (知道) vouloir (要) sourire (微笑) vivre (活) boire (喝) entendre (听) etre ( 是) conduire (驾驶) vendre (卖)。 动词的变格 chanter (唱) :je chante [shant’] 我唱;tu chantes [shant’] 你唱;il/elle chante [shant’] 他/她唱;nous chantons [shanton] 我们唱;vous chantez [shante]你们 唱/您唱;ils/elles chantent [shant’] 他/她们唱。 Aller (去):je vais [ve] 我去;tu vas [va] 你去;il/elle va 他/她去;nous allons 我们去;vous allez 你们去或您去;ils/elles vont [von] 他/她们去。 finir (结束) :je finis我结束;tu finis你结束;il/elle finit 他/她结束;nous finissons 我们结束;vous finissez 你们结束或您结束;ils/elles finissent 他/她们结束。 venir (来) :je viens我来;tu viens你来;il/elle vient他/她来;nous venons 我们来;vous venez 你们来或您来;ils/elles viennent 他/她们来。 vouloir (要) :je veux我要;tu veux你要;il/elle veut 他/她要;nous voulons 我 们要;vous voulez你们要或您要;ils/elles veulent他/她们要。

跨文化交际 -

基于教材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探析 摘要: 本文以2003年实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基础,分析了新课标对文化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并简述了高中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教学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这就对我们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将“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列在一起构成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五大体系,同时也把文化意识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分级和描述。由此说明了文化意识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知识(knowledge about culture)是对中外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文化理解(understanding of culture)是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和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又可分为文化敏感度和自觉性,是对中外文化异同敏感度以及根据交际语境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交际能力(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根据所处文化环境和交际各方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各方文化身份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标中提到,“在英语学习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以此为基础,在英语课标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都提到了文化及文化教学要求。 1. 课程性质 高中课程既有人文性又有工具性,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

新编跨文化交际期末复习资料

1.Iceberg:{Edward. 7. Hall.--标志着“跨文化交流”学科的开始} Culture can be viewed as an iceberg. Nine-tenths of an iceberg is out of sight (below the water line). Likewise, nine-tenths of culture is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 The part of the cultural iceberg that above the water is easy to be noticed. The out-of-awareness part is sometimes called “deep culture”. This part of the cultural iceberg is hidden below the water and is thus below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People learn this part of culture through imitating models. / Above the water: what to eat, how to dress, how to keep healthy;Below the water: belief, values, worldview and lifeview, moral emotion, attitude personalty 2.Stereotype:定型主义 a stereotype is a fixed notion about persons in a certain category, with no distinctions made among individuals. In other words, it is an overgeneralized and oversimplified belief we use to categorize a group of people. 3.Ethnocentrism: 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is the technical name for the view of things in which one’s own group is the center of everything, and all others are scaled and rated with reference to it. It refers to our tendency to identify with our in-group and to evaluate out-groups and their members according to its standard. 4.Culture:Culture can be defined as the coherent, learned, shared view of group of people about life’s concerns that ranks what is important, furnishes attitudes about what things are appropriate, and dictates behavior. 5.Cultural values: Values inform a member of a culture about what is good and bad, right and wrong, true and fal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d the like. Cultural values defines what is worth dying for, what is worth protecting, what frightens people, what are proper subjects for study and for ridicule, and what types of events lead individuals to group solidarity. 6.Worldview: A worldview is a culture’s orientation toward such things as God, nature, life, death, the universe,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issues that are concerned with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with “being”. 7.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manner in which a culture organizes itself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stitution within that culture. The families who raise you and the goverments with which you associate and hold allegiance to all help determine hoe you perceive the world and how you behave within that world. 8.Globalization: refer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orld economy, in which national borders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important a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xisting everywhere and nowhere, do business in a global market.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2039841.html,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s any behavior that is perceived by others. So it can be verbal and nonverbal, informative or persuasive, frightening or amusing, clear or unclear, purposeful or accidental, communication is our link to the rest of the humanity. It pervades everything we do. 10.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process:交流过程的基本原理 (1).context: The interrelated conditions of communication make up what is known as context.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宁五中张永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探索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具体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大组成,思考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传统的听说法“with its end less and mind-numbing repetitive drills”和古老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重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经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即使是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能用所学的英语同外国人进行有效地交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人们必然对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这种缺陷。 首先,何为跨文化交际呢?“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等诸语境因素,造成人们不同的说话方式或习惯话语。这就可能使交际双方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地推论,从而产生冲突、误会或交际的故障。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针对文化冲突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 广泛,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 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 文化交际。中国成功地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能用英语熟练有效地交际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给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其现实意义。 2、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我们要打破以往“就语言教语言”的模式,把交际因素引 进到英语教学中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揭示那些隐伏在语言背后的,易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掌握语言不只是掌握语法、音位和语义规则,还必须考虑到外国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之外的规则。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二 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

法语基础知识

法语基础知识之---<修辞篇> 法語的性 法語有陰陽性,un(陽性)une(陰性)是像英文的a,le(陽性)la(陰性)是像英文的the。 例如:駕駛:un conducteur;une conductrice 。貓: un chat [sha] ;une chatte [shat’]。狗:un chien [shi-in] ;une chienne [shien’] 。 例如:駕駛:le conducteur;la conductrice 。貓: le chat [sha] ;la chatte [shat’]。狗:le chien [shi-in] ;la chienne [shien’] 。 而des 是不特定的複數;les 則是特定的複數。 例如:des tables和les tables。 法語的動詞 法語的詞彙中,如果字尾為-er, -ir 或-re,表示為動詞詞彙。 例如:parler (說) chanter (唱) manger (吃) marcher (走) aller (去) ecouter (聽) laver (洗) commencer (開始)finir (結束) mourir (死) courir (跑) sentir (感覺) avoir (有) venir (來) savoir (知道) vouloir (要) sourire (微笑) vivre (活) boire (喝) entendre (聽) etre ( 是) conduire (駕駛) vendre (賣)。 動詞的變格 chanter (唱) :je chante [shant’] 我唱;tu chantes [shant’] 你唱;il/elle chante [shant’] 他/她唱;nous chantons [shanton] 我們唱;vous chantez [shante]你們唱/您唱;ils/elles chantent [shant’] 他/她們唱。 Aller (去):je vais [ve] 我去;tu vas [va] 你去;il/elle va 他/她去;nous allons 我們去;vous allez 你們去或您去;ils/elles vont [von] 他/她們去。 finir (結束) :je finis我結束;tu finis你結束;il/elle finit 他/她結束;nous finissons 我們結束;vous finissez 你們結束或您結束;ils/elles finissent 他/她們結束。 venir (來) :je viens我來;tu viens你來;il/elle vient他/她來;nous venons 我們來;vous venez 你們來或您來;ils/elles viennent 他/她們來。 vouloir (要) :je veux我要;tu veux你要;il/elle veut 他/她要;nous voulons 我們要;vous voulez你們要或您要;ils/elles veulent他/她們要。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复习指南】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较为常见的日常交际礼仪,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中所占比例较少,但与案例分析部分紧密结合;建议考生复习此块内容时,注意相关理论概念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考生可重点看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或吴为善的《跨文化概论》,这两本书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都有全面介绍。 【知识点归纳】 1.重点概念: (1)文化:culture,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特性是: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文化在交际中得到发展与传播。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主要指人际间通过语言等交际工具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3)编码与解码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的过程,解码是对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

“他定势” 定势概念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上后,称为文化定势(又译文化定型或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跨文化实际交往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成员的笼统的、先验的看法。 (4)文化冲突 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最早由由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 (5)文化曲解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其他文化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会有不顾客观事实歪曲原意或作错误理解。文化曲解既是文化冲突的诱发因素,也是文化冲突的表现。 (6)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具有群体认同的文化。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7)文化距离 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主要包括语言方面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等。 (8)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3201 课程名称:英语跨文化交际 总学时:16学时 试验或上机学时:无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涉外礼仪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继《涉外礼仪》之后的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是与专业基础课同时开设的专业课,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结合涉外礼仪实践,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更多关注相关国家的文化,特别是通过与本族文化的对比,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提高处理跨文化交际冲突的灵活性,即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相关国家文化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的能力和交流能力。通常认为语言运用能力特指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忽视了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要求,特别是灵活运用已有的本国和目的国的相同之处,相似之处和差异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交际的主要媒介是语言但语言并非唯一的媒介。诸多非语言手段,如手势,面部表情,时间和空间的使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而任何交际,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都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必然受到该文化中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传统习惯、交往规约等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这些文化内涵也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文化之间,在方方面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实践证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这些差异常常成为障碍。要减少此类交际障碍,促成有效交流,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必不可少。 任何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之中,思想、语言、行为等都受到该文化的影响与支配。 文化意识即指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跨文化意识首先涉及对文化多元的认识。对文化而言,既有国别文化的不同,一国之内亦有主流文化与种种亚文化之分,同时个体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因此,不能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规则来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人的交际行为。 其次,不同文化间既有异(个性),也有同(共性),要辩证的看待文化。另外,应该树立文化平等观。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跨文化交际目的是理解和沟通,促进各民族间的长期友谊和共同发展,在培养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的同时,还要认真思考汉语与英语文化在主要方面的异同之处,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应策略。 本课程以语言学习为前提,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对交际与语言,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反思语言学习过程,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通过课堂活动和案例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内容包括:交际与文化,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法语基础知识

法语基础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法语笔记汇总

第一部分动词时态、语态 命令式(l’impératif) 1.构成 直陈式现在时去掉主语便构成命令式。但以-er结尾的动词,第二人称单数的 命令式要去掉词末s。 在动词前后加上ne...pas便构成命令式否定式: 2.用法: 1)命令式第二人称单、复数相当于英语的祈使语气:Entrez, s’il vous pla?t. Ne parle pas fran?ais. 2)命令式第一人称复数相当于英语的Let’s结构: Allons-y ensemble. 最近将来时(le futur immédiat):马上就要...... 1.构成:aller(直陈式现在式) +动词不定式 2. 用法: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或动作,相当与英语的be going to或一般将来时。Je vais voir le médecin. 最近过去时(le passé immédiat):刚刚......过 1.构成:venir(直陈式现在式)+de+动词不定式 2.用法:表示不久前刚发生的事或动作,相当与英语的have just done。 Je viens de voir ce film. 复合过去时(le passé composé)(1) 1.构成:avoir(直陈式现在式)+ 过去分词:j’ai parlé

2.用法 复合过去时表示一个已经完成的过去动作;动作发生的时间可确定,也可不确定。相当于英文的现在完成时或一般过去时。例如: Balzac a écrit beaucoup de romans.巴尔扎克写了许多小说。 Avez-vous fini votre composition你完成你的作文了吗 Nous avons d?né dans un restaurant fran?ais.我们在一家法国餐馆吃饭。 Hier,les étudiants ont visité Notre-Dame de Paris.昨天,学生们参观了巴黎圣母院。 bien,déjà,beaucoup,encore等副词放在助动词与过去分词之间,如:Vous avez bien dit. 作直接宾语或间接宾语的人称代词要放在助动词前;在否定句,更要注意ne...pas的位置,如:Nous ne l’avons pas encore visité.我们还没有去过。 复合过去时(le passé composé)(2) 1.一部分表示位置及状态变化的不及物动词的复合过去时,用être作助动 去时 中,过去分词的性、数要与主语的性、数相一致: Nous sommes arrivé(e)s par le train.我们是乘火车来的。 Sont-elles parti es pour le Canada她们去加拿大吗 2.代动词的复合过去时均用être作助动词,例如: se lever: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社会信息化的提高,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促使各国课程改革都特别强调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我国则在新课标中把文化意识列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内容之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努力把跨文化交际融入课堂。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会极大地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21世纪迎来了全球化的浪潮,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更加频繁、更加密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为此做好准备,也即在教学中注重培养起跨文化意识和交际的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 (1)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文化特性。(2)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3)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内容 (1)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 (2)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 (3)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因此,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从香水的味道到身体散发出的体味,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 (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文化意识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