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金乡县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金乡县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金乡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业竞争力,既是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完善城市功能的必由之路。为促进我县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回顾

(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繁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全力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了全县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7.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6.7%,比2005年末提高4.8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累计实现173.3亿元,年均增长14.4%,高于全县GDP的增速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5.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6.8%。全县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已逐步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山禄国际大蒜市场、金兴商贸城、金宇家居城、申科汽车城等一批专业市场相继启动运营,国际大蒜商贸城改造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辐射鲁苏豫皖边区的物流高地正在形成。住宿餐饮业快速发展,国际大酒店正加快建设,

金叶大酒店、海川大酒店、艾琳特大酒店相继开业运营,丽江商务宾馆、盛威商务宾馆等一批连锁酒店成功入驻,全县酒店接待能力显著增强;传统服务业持续提档升级,苏果超市、中大超市(体委店)、银泰购物中心、中大购物旗舰店、诚信购物广场、三联家电、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购物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曼德夫、德克士等新兴服务业态落户金乡,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2、文化旅游业取得重大突破,正在成为服务业发展亮点。全面挖掘金乡丰富的“儒释道兵”文脉资源,保护性修缮了文渊阁、光善寺塔,发现国家一级文物22件(套)。对诚信文化、出土文物进行了系列宣传推介,金乡的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高标准建设羊山景区,一期工程已开馆试运营,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 级景区。

3、房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城市支撑功能显著增强。先后实施了120万平方米的金兴商贸城、诚信文化广场和新城区整体搬迁。奎星湖花园、金鑫花园、九星花园等15大片区相继建成使用。“十一五”期间共投入17.6亿元,开工170万平方米,安置回迁2050户,销售商品房64万平方米。大力度建设城市道路,五年累计投入5.8亿元修建道路近80公里,新建改造了崇文大道、奎星路、缗城路、青年路、南环路、金曼克大道、金源大道等一批骨干道路,治理小街巷23条,开通了城市公交和景区专线,路网框架日趋完善,城市支撑

功能进一步加强。新城建设快速突破,人防指挥中心、公检法业务用房、城乡供水服务中心、农信大厦等项目正加快建设,进一步拓展了我县服务业发展空间。

4、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业较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也悄然兴起。济宁银行成功入驻金乡,五年共引进各类担保公司7家,多元化的金融业态正在加快形成。大力开展银企对接,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十一五”以来,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40.1亿元增长到101.9亿元,年均增长20.5%;贷款余额由21.8亿元增长到52.7亿元,年均增长19.3 %。“中国金乡大蒜航天育种基地”、“山东省大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等科技创新平台相继建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电子商务、家政服务、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也悄然兴起。

5、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业全面进步,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连年被评为“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县”。在全省率先实现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全免费,完成乡镇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新一中、职教中心等正加快建设,育才学校已建成使用。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宏大医院已建成使用。在所有基层乡镇卫生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5.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9.5万人。探索实施“先看病后付费”模式,群众就医条件更加便捷。

(二)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服务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服务业仍然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一是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五年来,我县服务业发展速度始终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年均增速比全市增速低0.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业态发展不足。三是高端人才短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中高级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同时,服务业发展也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外部环境将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正由“工业型经济”(生产制造)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服务型经济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为服务业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服务领域的逐步扩大,结构层次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加快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步伐,服务业将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亮点。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从国内环境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经济发展的主线,大力发展服务业。

2、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将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县将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做强煤化工、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能源等产业,加快提升工业产业层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必将极大促进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科技信息、金融、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3、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十二五”末我县的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50%,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衍生了更多的服务需求,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4、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和内在动力。“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黄金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53元,分别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城乡居民消费将逐步从温饱型、舒适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将极大促进我县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和内在动力。

5、我县内生优势的放大将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首先,随着济徐、岚菏高速的规划建设,我县位于鲁苏豫皖四省交汇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为我县服务业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其次,“金

乡大蒜”品牌在国内外已具备一定影响力,我县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大蒜集散地和大蒜价格形成中心、出口中心,围绕大蒜产业衍生的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仓储、物流等服务,将面临难有的发展机遇。再次,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随着诚信文化、红色文化、儒释道兵文化的不断宣传推介,我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将大幅提升,将极大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为打造鲁西南特色文化旅游胜地奠定坚实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县服务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国际社会复杂多变,国际贸易摩擦和经济动荡加剧,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内面对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全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转方式、调结构”促经济增长的动力很不稳固。而从我县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看,全县工业发展不快、总量偏小,对三产的带动作用不强,我县服务业产业结构不优,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大幅提升服务业产业层次和扩大服务业总量将十分困难。同时,我县还面临着周边县市的发展压力。这都对我县的服务业发展构成了较大的竞争和压力。此外,发展服务业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依然不能适应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把我县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大蒜生产交易中心、鲁苏豫皖边区商贸物流中心、鲁西南特色文化旅游胜地和生

态宜居蒜都水乡为目标,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为方向,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高层次”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人文、区域优势,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普及发展公共服务业,积极推进农村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实现服务业赶超发展,为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产业关联、融合发展的原则。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服务业发展要高度重视产业关联度和带动力,应重点发展与之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产业,促进产业链条分工细化和延伸,形成高效配套的服务体系,提高竞争力,实现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坚持合理布局,集聚发展的原则。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是其重要的特征和趋势。根据金乡县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努力克服产业布局分散的空间约束,促进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连锁化和网格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产业和居住协调化,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便利有序的产业空间组织形态。

3、坚持市场运作,政府推进的原则。政府与市场是发展服务业的两大基本力量。既要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竞争促发展、促提高,也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和产业引导,力争实现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

场基础力“三力合一”,做到政府科学引导,企业自主发展,市场有序竞争。

4、坚持生态支撑,宜居宜业的原则。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服务业,使传统的区位优势发生了改变,而生态环境对于提升城市软实力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周边人口向金乡集聚,为服务业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

(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县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全县地方税收的比重逐年提高。

四、空间布局

依托全县“九大产业、六大板块”的布局框架,立足我县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城市空间布局特点,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指导,按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均衡发展”的思路,拉开产业布局框架,整合空间资源和服务要素,突出发展“三区两城多极”。“三区”是指商贸物流区、羊山景区、生态湿地景区,分别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等服务业,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两城”是指新城区和老城区,重点发展房地产业、高端商贸业、金融服务、科技信息、商务服务、酒店餐饮、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全面提升城区宜居宜业指数;“多极”是指各乡镇(街道),依据各区域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在重点提升房地产业、商贸物流、科技信息、住宿餐饮、

社区服务等服务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村及农业科技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和领域。

五、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十二五”时期,围绕商贸物流、文化生态旅游、房地产业、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等重点领域,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调整完善城市功能,推动服务业载体建设,积极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吻合、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商贸物流业。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紧抓我县成功纳入全省重点物流节点城市和济宁“亿吨港”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金桥港、化工区两大港区建设,提升水路运输能力。完成汶金线、南谢线、金司路等干线公路建设,建成启用新汽车站。以创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建设示范县”为契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64公里。争取启动建设105国道改线、济徐高速化工园区互通、化工园区铁路货运支线建设、定丰线改道等工程,打通金乡对外连接的经济大动脉。全力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巩固壮大现有的各类市场和物流企业、基地,突出抓好商贸物流区建设,大力推进金兴商贸城、山禄国际、金宇家居等扩张升级,尽快启动国际大蒜商贸城、南店子大蒜交易中心和大型果蔬建材等市场建设,建成南店子物流中心、金桥商贸物流港两大物流港、食品工业园区冷链物流群,努力打造鲁苏豫皖县域边区商贸物流高地。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企业从提供仓储、运输服务转向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大力扶持富瑞驰物流园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培育3-5家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大型物流企业。

加快构建主城区商务高地。依托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合理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建设新城区缗国城,改造老城区商业街,引进入驻一批名店名企和连锁超市,建成一批星级酒店、特色街区、标志性商圈。顺应社会需求提升和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投资咨询、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聚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

(二)文化旅游业。紧抓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机遇,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进一步挖掘开发“儒释道兵”文化资源,突出诚信文化的影响力,开展好诚信文化节、大蒜节会等活动,策划推出电影、动漫等一批文化精品工程,走“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提速推进羊山景区建设,完成三十六计主题公园、素质拓展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建成省内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力争创建为全国4A级景区。做靓叫响城区文化生态旅游,抓紧启动建设光善寺景区,恢复重建光善寺、古县衙、山阳书院、二贤祠等古建筑,规划建设诚信文化产业园,打造成老城区的核心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缗国城,建成新城区大型商业人文综合体。通过5年的努力,全面提升我县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我县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三)房地产业。紧贴城市建设进程,规划开发建设适应不同需求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合理确定住房供应结构,逐步形成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三个层次构成完整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引进大型房地产集团参与城市组团开发,重点发展高端、优质、规模地产,并

采取积极政策引导,保持中高低档商品住宅在住房供应体系中的适当比例。老城区重点推进安置社区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建成南门社区、金水苑、金济花园、文化路南延、金樱小区、荷香路东段六大安置社区;新城区重点抓好和谐小区、金港星城、千寿湖、滨江豪庭等片区开发。加快廉租房建设步伐,统筹做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加强对房地产的监管,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全面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宜居指数。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镇中镇边村改造为重点,高标准开建18个市县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示范村,全面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居住条件。

(四)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成立政府控股担保公司,进一步丰富我县金融业态。鼓励支持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增加信贷额度,开展好银企对接,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我县经济社会建设领域。丰富保险服务品种,提高保险理赔服务质量。以“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为契机,促进金融保险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金融保险机构改善农村金融保险服务,提升金融保险机构服务农村的水平。积极发展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保险代理机构等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增强其综合服务功能。

(五)科技信息业。重点发展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着力促进支柱产业、重点领域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高。依托经济开发区(食品园区)、

化工园区现有企业,重点支持煤化工、机电制造、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领域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推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鲁特电工输配电技术研发、宏大农产品研发检测、太阳能光伏材料研发等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支持润丰种业、华光大蒜研究院加大品种研发和技术推广,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实现农业技术服务的全程化覆盖。广泛开展“农业科技专家进百村入千户科技服务”活动,确保每个乡镇建一个科技推广站,提高科技推广水平。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5%以上。推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着力打造各类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六)社区及家庭服务业。适应构建幸福金乡、满足居民生活及扩大社会就业的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便民利民、内涵多样、门类齐全的社区及家庭服务业网络,基本实现社区内老有所养、残有所助、需有所足、求有所应。大力推进便民服务进家庭,支持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业态,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开展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支持大型家庭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到社区设立各类便民站点。加快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为家庭提供信息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开展互助志愿服务活动。

(七)公共服务业。普及发展公共服务业,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结合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优化中小学布局,实现“高中城市化、初中乡镇化、小学(幼儿园)社区化”。建设县第一中学新校区,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幼教资源整合与集团化发展,到2015年,100%的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从学历培养向技能培养转变,进一步加快和完善职教中心建设。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为建立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核心的终身学习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形成较为完善的新型三级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级卫生室)),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医疗服务、康复治疗、科研信息、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为一体,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抓好人民医院新院、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条件,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八)农村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村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形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涉农服务和农民生活服务的综合链条。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改造提升农村商贸服务业,实现城乡连锁配送一体化对接。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建设工程”为重点,稳步

推进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常消费品、再生资源和烟花爆竹、医药等五大连锁经营体系。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构筑农村现代服务业载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坚持“源头入手,标本兼治”,强化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五大体系。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保障措施

(一)领导保障。建立健全各级服务业组织管理机构,理顺服务业管理职能;完善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强力推进服务业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和重点工作有力推进;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完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服务业的规模、结构、速度、效益等方面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指标。强化对服务业的督导考核。把服务业考核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对年内在服务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单位和乡镇(街道),按工作业绩和考核成绩给予奖励。

(二)政策支持。放宽市场准入,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各类投资者均可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各类服务业企业在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各部门一律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前置性审批事项。

落实国家已出台的税收政策,运用税收政策鼓励服务业企业技术

创新和拓展新兴服务业领域。鼓励和支持服务业企业开拓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切实清理服务业发展中各种不合理收费,尽量降低服务业发展成本,清除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制度障碍。

实行土地优惠政策。调整用地结构,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比例。新增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服务业项目,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服务业项目,优先在本年度计划中安排。

(三)资金保障。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境内外投资共同参与的服务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服务业品牌和龙头企业。每年由县财政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300万元,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的服务业企业,同时用于国家、省市引导资金支持的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和奖励。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争取金融信贷资金的支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政府、企业、银行三方联席会制度,为服务业融资提供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优先取得贷款。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力度。瞄准世界和国内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科技研发、金融服务、连锁超市(宾馆、酒店)等服务业项目(企业)。鼓励创业投资机构以及信用担保机构积极面向中小服务企业开展服务。

(四)人才支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引进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如技术研发人才、高层次

管理人才、科技型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服务业人才素质。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流动机制。以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科技信息业、商务服务业等产业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抓好高层次紧缺服务业人才培养,抓好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市加快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必然选择。为指导我市“十二五”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增强我市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制定《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明确我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政策措施。规划期限为 2011-2015年。 一、发展背景 (一)服务业发展基础 1、总量不断扩大、贡献不断增加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1亿元,同比增长1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7%,“十一五”年均增长14%,实现了总量翻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3%,比2005年的29.3%提高了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9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7.1%;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7.6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46.9%;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末的6.7万人增加到2010年末的11.9万人,占比从24%提高到24.8%。 2、投资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不含嘉兴港区,服务业投资完成5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8.1%,“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37个,累计完

乡镇卫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归流河中心卫生院 二0一三-二0一七年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达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一总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卫生院的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现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五年工作计划如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抓住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坚持原则 按照上级部门决策、部署,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为重点,做好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 具体目标和任务 一、继续引深行业作风建设,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 医院的行风建设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行风正,服务就好,效益才大。未来五年内,我们仍将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1.继续定期组织学习有关行风建设制度和上级指示精神,制定相应的工作

计划和实施方案,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做好群众满意度调查,搞好行风评议工作; 2.坚持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为人民服务思想理念的培养,从根本上纠正不良风气,使职工自觉执行自治区卫生厅“八不准”“十严禁”等有关规定; 3.完善医德医风档案,并按照医德医风评分标准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规范进行年度考核,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合理治疗、合理检查,推行临床路径; 4.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决打击在药品购销活动和医疗服务中“收红包、拿回扣”“开单提成”等违规现象,坚决制止“吃、拿、卡、要”,坚决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风气; 5.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二、扎实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积极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们卫生院的基本工作和任务,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全面完成好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尤其是卫生应急、疾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 1.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采取培训、规范、考核等办法对辖区14个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财务和药品购销等实行统一管理,药品要集中采购,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2.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继续搞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健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张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注意相关语句通顺) 通过对家港市服务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对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分析,确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研究和总结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当地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和地区部产业的各种联系,定位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大致方针;借鉴国外和国先进的发展模式;运用合适的专业分析模型预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策略,地区性的重点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之间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带动家港市服务业的长效持续的发展,促

进家港市城市整体性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域的产业正处于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纵向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分工并行、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正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态势,家港市必须准确定位,捕捉机遇,主动承接国际及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转移,实现与大都市地区服务业互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快速构建家港服务业经济,提升家港在南各县级市中地位。 本次家港的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十二五”期间,指导和制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使家港市经济的持续有力的发展,解决当前服务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年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模式。 1.1.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家港市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家港市服务业目前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服务业发展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家港市服务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 3.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服务业规划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个案分析法: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服务业规划方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中

2021年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 ___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新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民营医院、股份制医院的异军突起,对共立医院的位置产生巨大冲击,由于历史原因,我院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市场竞争中,实力强,管理好,经营活,待遇优的医院自然占据主动位置。为此,我院的业务发展状况,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医院业务发展壮大的前提下,才能使其他工作获得较大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在区委、区 ___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准确 ___和大力支持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以服务创品牌,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医院初期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协作取得丰硕成果;全院实行了微机化管理;大庆妇产医院的成功打造和健康运营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技术、妇科微创技术、腹腔镜踩特色技术的成功开展,使医院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医院现有

占地 ___平方米,建筑 ___8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95张,现有职工253人,其中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医护人员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55人。全院开设5个病区,13个医技科室,12个职能科室。主要更新设备有飞利浦双螺旋ct机、岛津500 ___高频线机、cr数字成像系统、钼靶乳腺机、飞利浦四维彩超、经颅多普勒、电子胃肠镜、血液透析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办院的空间和规模较小,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强;特色专科的优势不够凸显,学术影响不够大,诊疗范围较为局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临床疗效和技术水平不突出;学术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制度贯彻执行力有待加强,管理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和研究,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 序言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是依照《中共无锡市委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规划编制的政策依据是: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6月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服务业提速打算》以及2011年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无锡市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打算》等有关文件精神。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要紧分析“十二五”期间无锡服务业进展面临的形势、进展目标、进展任务、空间布

局及政策措施,是无锡以后五年服务业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营造服务业进展良好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编制实施服务业进展规划及相关重点领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进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十一五”进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锡服务业呈现健康快速进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我市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服务型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服务业贡献程度不断增强 “十一五”以来,无锡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5—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1055.74亿元提高到2479.57亿元,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37.8%提高到42.8%,上升5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

医院发展规划

XXXXXXX医院发展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1、历史沉淀,赢得广泛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经过七十五年的发展,医院的技术实力、科室设置、专科建设、人才队伍等重要发展指标达到了较高水平,奠定了在周边医疗市场的龙头地位,在区域内获得了较好的影响力。除XX市外,病源还辐射周边县市,是XX市及周边县市疑难危重病人救治的主要承担单位。 2、二次创业,奠定良好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在内涵建设方面,采取“扩容提速”、管理工具的应用推广、项目化成本控制等措施,医院服务能力、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服务品质和医疗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员工服务理念明显转变。 (二)发展环境 1、医改背景下的新机遇。医药卫生改革实施以来,“保基本、强基层、补短板”的改革思路已确定,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XX作为“做优做强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的改革试点,我院作为XX市最大的公立医院,必将成为改革的重要前沿基地。医院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积极投身改革,把握有利政策,顺应

改革趋势,才能促使医院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2、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新挑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提供的便捷性、有效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推进“互联网+”技术及移动技术的应用,构建医疗服务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丰富医疗服务供给渠道,将是医院今后发展的关键。 3、区域医疗市场竞争的新格局。在外来人口减少,社会办医力量不断壮大及XX市区域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下,人们的就医选择将会越来越多,这必将导致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必须在内涵建设上下狠功,着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在做强、做优的同时,需以品牌学科建设为主轴,服务改善为辅助,推进医院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结合我院现有发展基础,凭借新院的环境、资源及设备优势,并依靠互联网技术,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品牌学科影响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一家富有爱和责任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二)发展定位 1、在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发展高端和特需医疗服务。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 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总则 (2)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重点 (2) (三)规划依据 (2) (四)规划原则 (2)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 (二)面临的挑战 (7) 三、发展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目标 (9) (三)总体思路 (10) (四)发展指标 (10) 四、重点任务 (12) (一)优先发展民生品质商业 (12) (二)大力发展特色时尚商业 (14) (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 (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 (五)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20) 五、优化布局 (22) (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 (二)发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 (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 六、保障措施 (2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 (二)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环境 (26) (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 (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7)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 (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与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典当、拍卖、租赁等特殊流通业。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人民医院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人民医院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医院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县第一人民医院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切实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扎实做好卫生责任目标管理工作,狠抓政风、行风建设,努力完成了全县的医疗救护任务和上级指令性任务。通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医院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xx县第一人民医院属于县级全科医疗卫生单位,是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医院,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院,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承担着全县人民的医疗、救护任务,是全县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中心。为了加快医院的发展建设步伐,按照xx县委、县政府县城搬迁工作的要求,医院于2007年3月正式迁往六库租房开展业务工作。在六库开设江东分院和老干村门诊,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和住院诊治工作,基本能满足患者看病就医的需求。(二)医疗服务情况。 1、医院设置病床65张,年门诊量7435人次,年业务收入达120万元以上;体检总量40262人次,包括征兵体检1000人次,学生体检7500人次及其他各类人员体检31762人次。 2、及时有效完成我县境内医疗救护任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46次114人,出动车辆46台次,共投入药品费五仟元。 3、采取措施,降低药费,按照全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药费降低5-10%;对持有《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额领取证》及《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人群,一律免收挂号费和诊查费,减免20%的床位费。 (三)在医疗工作中切实以落实“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创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注重医疗安全。不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安全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严格执行医疗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定了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做好急救急诊工作,年重大责任和医疗安全事故发生数为“0”。二是完善了临床“三基“、“三严”考核培训制度,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理论考试;严格规范医疗文书,年处方书写合格率98%以上,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96%以上;门诊处方划价合格率98%以上,住院病历划价合格率98%以上。三是着力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认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技术,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职责,加强了医院感染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了感染事件的发生;四是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和规范临床用药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四)医院人才队伍有所增加。全院共有职工57人,其中卫技人员43人(医13人,护26人,药2人,技2人),占职工总数的75%;工人和后勤人员14人,占职工总数的25%。 1、卫技人员43人:高职3人(医2人,护1人),占卫技人员的7%;中职14人(医2人,护10人,技1人,药1人),占卫技人员33%;初职26人(医9人,护15人,技1人,药1人),占卫技人员的60%。 2、执业情况:执业医师12人,执业护士26人,执业药师1人。

2019年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医改,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一、“十二五”卫生计生工作成绩斐然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进 出台实施《关于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实施意见》,从今年4月1日起,全市公立医院药品取消15%的加成,CT、磁共振、超声检查价格在现行基础上降低10%,适当调整和提高了诊察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和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市卫计委和市级公立医院签署医改目标责任书,将公立医院落实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药品带量采购“三同步”、执行四项措施、建立五项制度等内容纳入综合目标考核。18年4-9月份我市公立医院总收入73915.36万元,医疗收入65391.1万元,比18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0.2%和6.3%;门急诊及住院耗材费用占比9.8%,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门急诊及住院药占比为30.6%,同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1. 提升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自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和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试点市以来,紧紧围绕流动人口享受各项服务等内容,实现了重点突破。全面整合部门资源,做好各类政策的高效衔接,积极促进流动人口在子女入学入托、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和困难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总体水平;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计生统一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体制机制。

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售后服务}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近年来,鹤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9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2.4%左右;201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 图1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时间序列 (注:2000—2005年数据为公报数据,2006—2010年数据为市统计局修订后数据)图22010年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 税收贡献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已经成为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服务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33.3%;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高达30.5%,高于全市总税收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鹤壁市作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经过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10年,鹤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25.38亿元、6.45亿元、7.7亿元、4.05亿元和26.83亿元,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5%、33%、8.4%、10%、5.3%、34.8%。

图32010年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许可)“两集中、三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功组建,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成立各种担保机构27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并通过各类高层次人才兼职、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为鹤壁提供智力服务。 (二)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即长-鹤-泰铁路横穿东西,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中心。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可以就近与郑州共享航空港。距天津港口500公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产品可直通海外市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鹤壁市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道路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变革,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创新突破、应用深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信息化发展规划(2O11-2015)》和《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8.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日益明显,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已具备再上新台阶的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1.36万亿元,是2005年的3.5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0.2%提高到2010年的18%,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产业结构向服务化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所占比重稳步上升,新兴网络软件和应用服务快速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突出,企业实力明显提高。2010年,广东、北京、江苏、山东、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和四川9个省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之和占全国的87%。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示范带动作用和影响力快速提升。2010年,我国年收入过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以下简称软件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其中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过100亿元有4家,超过500亿元有1家,大企业日益成为产业创新和规模发展的主导力量。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取得突破。在“核高基”国家科

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讲解-共18页

××××××医院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9年—2020年) 2019年9月

目录 一、“十二五”发展概况.......................................................................................................................... - 1 - (一)医院规模发展情况..................................................... - 1 - (二)技术力量发展情况..................................................... - 2 - (三)医院管理逐步规范..................................................... - 2 - (四)教学工作稳步推进..................................................... - 3 - (五)医疗业务开展情况..................................................... - 3 - (六)存在的问题......................................................... - 4 - 二、发展思路............................................................................................................................................ - 5 - (一)指导思想........................................................... - 5 - (二)发展目标........................................................... - 5 - 1、总体目标............................................................. - 5 - 2、阶段性目标........................................................... - 6 - 三、主要任务............................................................................................................................................ - 6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医院规模 ..................................... - 6 - (二)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 7 - 1、加强内涵建设,狠抓医疗服务质量 ....................................... - 7 - 2、加大重点学科管理力度,为学科建设搭建平台 ............................. - 7 - 3、完善专业设置,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 - 8 - 4、加强分院建设,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 ..................................... - 8 - 5、大力发展健康服务..................................................... - 8 - (三)加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 9 - (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打造三峡库区医学临床教学示范基地 ........ - 10 - (五)强化“科技兴院”意识,以科研促发展 ................................ - 10 - (六)加大医疗设备投入,为医疗技术的发展搭建平台 ........................ - 11 - (七)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 11 - (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 - 12 - (九)加强医院内涵文化建设,提升品牌形象 ................................ - 12 - 四、保障措施.......................................................................................................................................... - 12 -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思想和组织保障 ........................ - 12 - 1、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 12 - 2、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 .......................................... - 13 - 3、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 13 - 4、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安全稳定 .......................................... - 14 - (二)加强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 - 14 - 1、坚持以院长负责制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健全院科两级管理体系 .............. - 14 - 2、积极主动适应医改政策,探索医院改革路径。 ............................ - 15 - 3、以人为本,改善职工福利待遇,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 - 15 - (三)资金和后勤保障.................................................... - 15 - 1、加强成本核算,拓宽医院发展融资渠道 .................................. - 15 - 2、加强后勤保障,支持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 - 15 - (四)开展风险分析调控,确保稳步快速发展 ................................ - 1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