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版式设计概述

第一章 版式设计概述
第一章 版式设计概述

教学重点:

1.了解和熟悉现代版式设计的概念。

2.了解和熟悉西方和中国版式设计的历史。

教学难点:

清晰的认识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根据这种发展趋势进行创造性的版式设计。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

第一节版式设计的概念

版式设计也叫编排设计,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即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图形、色彩等)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图1-1 图1-2 图1-3)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家必须具有的艺术修养与技术知识。从此观点分析,版式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倾向于平面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装设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它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网络等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版式设计在今天已经超越了平面设计领域,其载体除了一般的纸媒外,还可以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墙体、包装盒(瓶体)、车体、网页、移动客户端以及影视设计制作领域等等。(图1-4 图1-5)

第二节版式设计的历史

一、西方版式设计的历史

(一)西方早期版式设计

1.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版式

西方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文字版式形式,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图1-6)。这种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将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这种字从上而下直行书写,每一个笔画总是由粗到细,形似木楔,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笔画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

这种文字后来形成西方最早的编排版式形式,版面编排规整,文字按照整齐的格子书写,字体十分规范。人类发明文字的同时诞生了文字排列,随后,文字与图形的版式编排就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生而发展。

2.古埃及的纸草版式

古埃及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影响力最大的文明之一。古埃及的莎草纸是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介质,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图1-7)。在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法老时期,古埃及人就发明了纸草造纸术,用纸莎草制成的纸作为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埃及博物馆陈列的各种莎草纸文书和图画最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埃及人称其为pa-per—aa,意思是“法老王的财产’’,表示埃及法老拥有对莎草纸生产的垄断权。希腊人采纳了这个名字,并变形为papure,这也是英文中“纸(paper)”一词的来源。对写在莎草纸上手稿的研究,被称为纸莎草学,它是古希腊罗马历史学家的基本工具。在人类造纸术极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纸莎草纸一度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历时3000年而不衰。

莎草纸在埃及一直使用到8世纪才被从阿拉伯传入的廉价纸张代替。皮革,特别是羊皮纸的使用影响了纸草的流行,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记录希腊、罗马思想的主要载体,直到8世纪,当时由于从东方传来一种新型的书写材料,即用旧麻布制作的纸,它才逐渐被淘汰。11世纪左右,欧洲教会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莎草纸。保留到现在、具有确切年代的一份莎草纸实物文件是1075年格里高利七世教皇的敕令。拜占庭帝国直到12世纪依然在使用莎草纸。在古埃及的宗教传说中,人们相信来世,认为现世的人只是人全部生命的一个部分,人的死亡是人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和国度,《死亡书》的图文编排方式体现了古埃及人的神灵思想(图1-8)。莎草纸的产生,为版式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此时的版式十分讲究,插图与象形文字相混合,插图制作精美,文字排版根据实际需要,竖排与横排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版面上,版面整体结构严谨,组织有序,具有绝妙的装饰性。

3.古希腊文字版式

历史证明,西方文明的起源是建立在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然而,最早的欧洲文明却直接诞生于距腓尼基文化不远的古希腊克里特岛的米诺亚文明。古希腊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表意象形文字、线形拼音文字和一种未被破译的文字。在腓尼基文化影响下,公元前2800年左右,米诺亚地区出现了文字符号,最终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被拼音符号取代。古希腊文明自米诺亚文明之后,开始全面走向兴盛,在这个文明的兴盛期中,帝国的版图扩大到地中海沿岸许多地区,使希腊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但希腊仍然沿用古老的莎草纸和羊皮作为书写材料,对版式的形式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古希腊从象形文字到线形文字的

版式演变过程中,象形文字的版式延续了埃及的排版方式,而线性文字的形式及版式奠定了后来拉丁字母基础,文字结构、文字排列更加合理,形态更加完美,方便了人们阅读和书写(图1-9)。

4.古罗马时期字体版式

古罗马人将古希腊文学、艺术、诗歌、音乐、哲学、宗教等成果及相关人才掠走后,古希腊文明开始全面走向衰败,古罗马文明取而代之。古罗马主要以耕牧方式生存,具有粗野、蒙昧、淳朴的特点。建国之后的古罗马崇尚武力,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大多是给予帝王歌功颂德和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文学、艺术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过分装饰,具有很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具有庄严崇高的特征。

古罗马人修建了大量纪念性建筑,建筑上大多刻有建筑性铭文,字体则被称作罗马建筑铭刻体。字体设计上,字母开始用线装饰,每个字母相对独立,字母内的笔画讲究空间的疏密配置。每个字母都是独立的单元,若将其拼成一篇文章,则有着几何状连续性、完整性的特点。凯旋门、纪念柱和相关的碑文均具有庄严、典雅、工整、匀称的外观特点。罗马字走向成熟的“方体字”在公元二世纪普遍使用,书写方式为横细、竖粗,有装饰线,笔画匀称优美。从文字的演化上可以看出,最初传入罗马的拼音文字其实并不完整,罗马人将希腊文字经过改良后变成了今天的拉丁文字母。由于使用价格昂贵的羊皮纸,版式编排的空间相对狭小,字行密度大、字体小,多为对称式。少量插图与文字相配,相对增加了一些活泼的气氛。提图斯凯旋门(图1-10)图拉真纪念柱(图1-11)提图斯凯旋门上的部分字母及版式编排(图1-12)(二)欧洲封建时期的版式设计

1.封建城邦时期的版式设计

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者,只能在极小的领域内,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改善生产条件,这种封闭的、个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决定了广大民众分散的、自私的、保守的特性。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版式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皆由对应的经济基础决定,封建城邦封闭的特征造就其相互间文化交流的不畅,必然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版式特征。

法兰克皇帝查理曼统一欧洲后,原分布于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时期的卡洛林(751年—987年)字体有较强的阅读性,卡洛林小写体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也就是现今拉丁字母中小写字母的雏形。它比以前的字体更易于阅读,且特别适合于书籍的抄写发行(图1-13)。查理曼大帝统一欧洲时期,西班牙由北非摩尔人(moors,中世纪时西欧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北非穆斯林

的贬称)长期占领,他们使用阿拉伯语的哈桑方言,上层社会通用法语。北非摩尔人图、文混合编排版式。(图1-14)

长期以来,由于当时文化一直受阿拉伯文化和欧洲本土文化的双重影响,公元945-1000年间,出现了一种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编排版式,图形的编排大部分以几何形态为主,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与文字编排在一起,版面显得十分生动活泼,这一时期的作品带有早期的表现主义意识。另外,手工业行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经济发展作过积极的贡献,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它对手工业的扩大、发展和提高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中世纪以后的版式设计

宗教对版式设计有巨大影响。中世纪以后,基督教成为官方最大的垄断性的宗教组织,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照宗教的标准去做。在神的教诲下,人们以最大的限度泯灭人性,提倡神性,倡导禁欲。欧洲当时所有国家的教堂都修建得极其豪华、威严,《圣经》手抄本是唯一得以广泛传抄的文献,那是盛纳“上帝”灵魂的“容器”,无论从圣经的封面、函套还是内页版式都体现了当时西方的最高水平。(图1-15)(图1-16)

手抄本《圣经》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整部书重点采用插图,插图的方式与文字相统一,与书的整体气质浑然一体,丝毫没有添加或生硬的痕迹,文字与插图结构结合得自然巧妙;第二,广泛使用装饰字体。在主要文字上,都必需经过仔细的设计与装饰;第三,整个版式使用钻石、珠宝、金、银等华贵材料装饰。虽然中世纪的宗教统治极为黑暗,泯灭了人类的许多创造性,但中世纪毕竟脱胎于古典时期,大量极有价值的国家法典、宗教圣经的设计制作不免带有古典时期的烙印,版式设计吸收了许多古典风格的精华。

3.文艺复兴时期的版式

起源于14世纪意大利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为神的艺术"向“为人的艺术”的转变时期。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社会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出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复兴时期,各个国家的版式都带有本国的特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景象。

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促进了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自然科学的各门类突破中世纪神学的禁锢,迅速发展壮大,为技术和技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社会一系列的变革,给社会带来了丰富的财富。(图1-17)

文艺复兴虽然学习古典,却绝非单纯的复古,实质上是通过学习古典,从而创造新文化。在造型艺术方面,首要的是写实传神,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善用线条,注重空间透视和人物造型。15世纪的文艺复兴艺术已基本掌握再现现实表现方法,透视法则与

人体结构的科学知识已相当丰富,在此基础上,16世纪,艺术家们集中精力创造艺术典型,在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方面,达到古典艺术之后的新高峰,在风格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

4.金属活字印刷后对版式设计的影响

公元105年,中国发明造纸术,造纸术在中国广泛使用1000多年之后,公元1150年,摩尔人建起了欧洲第一座造纸厂。印刷术也是如此,15世纪时,欧洲人还未能掌握这种技术。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为了解决印刷给文化造成的滞后现象,各国都花大力气进行开发研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人古腾堡1450年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纸在西方取代了羊皮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对欧洲的思想和社会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使德国的文化教育水平急剧提高,加速了文艺复兴传播的速度,有助于民族文字和文学的建立。(图1-18)

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灭绝的可能,使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广为传播。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古腾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世界上第一张报纸是1615年创刊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新闻》。

(三)欧洲近现代的版式设计

市场竞争与设计的经济环境的突变,使商品比从前大为丰富。自由竞争使城市商业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导致要求全面提高竞争力的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体系的出现,设计的商品化使一切变成商品,智慧和技术也不例外,企业主为取得有竞争力的设计而投资扶植设计行业,风格的个性化呈现纷繁杂沓的格局.由于资产阶级学者大力鼓吹个性解放,由于文化的商品性,使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各种机械电气应运而生,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促使欧洲的版式设计有了新的发展。

1.照相技术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版式发展的空间

世界上最早的照片拍摄于1825年,是被世人誉为“照片之父”的法国人尼瑟佛尔·尼埃普斯所拍摄(图1-19),被称为第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1839年8月19日,巴黎天文台台长弗朗索阿·阿拉戈,在科学院和美术学院联合召开的大会上公布了达盖尔照相术,这一天后来就被定为照相术的发明日。照相技术是相对于古典主义绘画的一种新型技术,对照西方焦点透视绘画,这种方法达到的光影效果称得上是一种真正的写实主义,在科学尚且朦胧的文艺复兴早期,这种神奇的光影写实,使得西方传统的绘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照相技术借助于光学与化学技术,使人与物投射的形象成形,从而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人工干预,形体、笔触、光影、

色彩,这些曾经最受画家关注的东西变得无足轻重起来,这从根本上动摇了绘画大师们在画坛的霸主地位。

自1870年之后,照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肖像画的廉价替代品。欧洲艺术家纷纷退出肖像画制作这一领域。照相技术普及后,艺术家不再以真实描绘客观对象为能事,强调个人感受和情感的表现,开始了非写实的时代。

2.各种艺术流派对版式的影响

照相术发明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从塞尚开始,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绘画艺术开始了非写实艺术的尝试。此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开始产生。从此,俄罗斯艺术家开始了描绘非客观世界的准备工作。

构成主义一词最早来源于俄国塔特林等人的设计作品,其特点和理念在于歌颂工业材料如金属、玻璃、砖石等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设计手法上力图从自然中发现和提取几何形态,以纯粹的基本元素为造型手段,通过感觉性、自由性和均衡性的手法进行创作。从现存的构成主义设计作品来看,虽然构成主义强调理性、简洁的设计思路,但每幅作品均有独立的设计含义,绝无雷同的设计思维,充分反映了构成主义版式设计的实用性、功能性和独创性。

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以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及德国的包豪斯为核心的理性主义设计思想为代表的主流设计。其中,尤以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图1-20)

3.国际主义运动时期的版式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停滞了很短时间。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终于在联邦德国与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Swiss Design)。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此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根源应该说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与包豪斯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有密切的关系。国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两个关键人物,西奥·巴尔莫(1902—1965)和马克斯·比尔(1908一)都是毕业于包豪斯的瑞士平面设计家。巴尔莫是最早采用完全的、绝对的数学方式从事平面设计构造的设计家之一。马克斯·比尔则重视设计的一致性和统一性。1950年,比尔担任联邦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第一任校长。乌尔姆设计学院对于奠定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959年,瑞士出版《新平面设计》杂志,瑞士的国际平面设计风格真正形成气候。这本刊物是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基本阵地和发源地,在平面设计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在美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并在美国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最早促进国际主义在美国发展的是洛尔·马丁,他于1947年开始在美国辛辛那提美术博物馆担任平面设计工作,并放弃了美国当时流行的写实插画方式,而采用国际主义风格策划博物馆的展览、刊物和海报。瑞士国际主义平面从50年代起在美国开始流行,一直延续了20多年。

美国采用了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之后,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科学技术出版物的普及和推广,对于美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都有极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4.电脑及激光照排给版式设计带来革新

战后工业化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研制开发的电脑技术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电脑及激光照排技术被应用之后,印刷业便掀起了一场革命,印前设计、排版、印刷等环节迅速电子化,古老的铅字排版时代一去不复返。

版式设计在当时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标志性人物:美国人戴维·卡森和英国人内维尔·布罗迪。在设计风格上,他们的作品采用图形摄影技术,作品在二维空间中具有三维的视觉错觉,作品每一个局部都以精湛的编排方式,将所有的图形与文字纳入到统一的版式空间中,给人的感受极其精美。戴维·卡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具争议性、最具创新性和最有影响力的美术设计者,他在活版印制和版面布局方面的革新在全世界引起了争议,同时也鼓舞了一批年轻艺术家,使他们渴望打破传统,进而打造全新的美学理念。电脑及激光照排技术为版式设计形式提供了物质上、技术上的保障,从此,版式设计弥补了理性主义设计在感官上的不足,朝着洒脱、自由方向发展,版式设计进入到了一个自由王国的时代。戴维·卡森的版式设计作品(图1-21 图1-22 图1-23)

二、中国版式设计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的版式设计

在很久以前,人类就把有声的语言作为传递与交流知识的工具,但语言的传播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人们也曾先后使用了结绳、契刻等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一方法只能助记,不能直接表达复杂的事物。只有使用图画和文字,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事物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我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术后,书籍版式的装帧形式就逐渐由简策式发展到卷轴式。后来,以抄写为手段的复制方式,又被我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技术所取代,于是装帧形式又由卷轴式发展为册页式。雕版印刷发明后,图书批量产生的理想变为现实。中国的版式设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历史悠久,样式繁杂,曾在世界设计艺术史上达到很高的成就。为了理顺中国古代版式发展的脉络,现结合相关资料,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析中国古代几种版式设计形式。

1.甲骨文版式

甲骨文版式(图1-24)甲骨文拓影(图1-25)

1899年,发现于河南安阳殷王朝都城遗址的甲骨文是中国现存较早的“版式”形式。距今约3400年前,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等天然材质的“版”上,应该说后来的拓印与刻版插图技法已经萌芽于其中了。

考古学家经过考证,在同时期,青铜器、石器和陶器上也出现了甲骨文的书写方式,从文字学构字方式角度分析,它同样属于文字学的范畴,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祖先,其存在与发展有着必然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它以字体结构和书写方式的合理性作为存在的基本前提,它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原创的角色,以至后来汉字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未离开其基本母形的构字结构,并起着重要的参照作用。

甲骨文版式的显著特点是:文字与图形编排受天然材质的形状和大小制约,体与形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字图一体性的版式形式,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相关信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金文版式

金文出现在比甲骨文稍晚的商代,金文亦称铭文、钟鼎文。青铜器制作方法大多用浇铸法,青铜器与铭文在浇铸前必先制范,范上的凸凹与实际器物的凸凹相反。(图1-26)(图1-27)在河南安阳曾发现很多陶范和为了制造陶范所用的“模”。“模”就是制范前的坯型。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及其表面的铭文,必先造字模,然后制范,最后浇铸成形。字模是凸起的反体字,说明当时已有高超的文字雕刻技艺,有的铭文;是由单个字模拼组而成,这对后来发明泥活字技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金文的版式特征是甲骨文版式的进一步发展,都是从右开始,竖排,文字的间距排列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定,一般为三分之一个字距,行距紧凑,与字距差别不大,有的仅为半个字距,有的则与字距完全一致。版面安排由于受材料的限制,秩序感很强。

3.石鼓文与碑文版式

先秦时期秦国石刻文字,因其刻在十个形似大鼓的石头上,故名。石鼓文字体为籀文,文体为诗。石鼓文是将文字镌刻在磨光的石面上的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对文字的统一整理,最终发展成小篆,并在笔画的书写方式上作了规范化的统一。碑文是继石鼓文后的石刻,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碑文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在中国石刻史上,《礼器碑》是较有名的石刻。《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劝造孔庙礼器碑》,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高227.2厘米,宽102.4厘米,藏于山东曲阜孔庙。 (图1-28)

石刻文字的字距、行距差别不大,亦遵循由上往下,由右往左的排版方式。石刻的制作工艺的起源应该来自金文制作工艺。由于材质的特殊性,后世存留的碑文作品较多,但它作为传

达信息的手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不能随身携带。

4.简策版式

简策作为书籍形式用于传播文化,在中国的文明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简分竹简与木简。单片的简一般只写一行字,也有少数单片简上写数行小字的情况。成片的简装订成策后,便有了版式的早期编排形式,“策”通“册”。据蔡邕(132--192)《独断》载文日:策简也,其制长者一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长一短,两编下附扎牒也。次日简编次简也,次简者,竹简长短相间排比之,比绳横联之,上下各一道,一简容字无多,故必比次编之,乃容多字。

简策的版式排列沿用了甲骨文的坚排格式,自右向左,单片竹简之间天然形成的隔线,可以有效地控制行距,界内的字迹可大可小,但不能突破界线。简策的版式形式作为中国古籍的代表之一,为日后书装。‘汉代长安词典’,张之禄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9—510页版式的编排提供了基础性模式,现代书籍的“册”即是出自于此,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大多是承袭简策时期形成的传统。(图1-29)

5.帛书版式

帛书是略晚于竹简的一种书籍形式,绢的发明和使用,为书写材料的改进提供了可能,对文化的广泛传播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材料昂贵,多为统治者书写公文或作绘画用,一般书籍使用较少。帛书在版式形态上,远不及汉简对后世的影响大,但作为从原始笨重的传播方式过渡到便捷的书写形态来看,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同时,也为后人对书写材料乃至对新型版式的探索,提供了历史传承的依据。(图1-30)

二、中国传统书籍的版式形式

(一)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

1.卷轴装

卷轴装是中国古代书籍装订法的一种,把纸粘成长幅,用木棒、象牙、玉石等做轴,从左到右卷成一束。是中国古装书装订形式之一。将纸张粘成长幅,用木或金、玉、牙等制成轴,从左向右卷成一束。卷轴装始于帛书,隋唐时期,纸本书盛行时应用较广泛,以后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这种传统字、画版式。(图1-31)

2.旋风装

旋风装也称为“旋风叶”、“龙鳞装”,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变而来。它形同卷轴,由一长纸做底,首页全幅裱贴在底上,从第二页右侧无字处用一张纸条粘连在底上,其余书页逐页向左粘在上一页的底下。书页鳞次相积,阅读时从右向左逐页翻阅,收藏时从卷首向卷尾卷起。内部的书页宛如自然界的旋风,故名旋风装;展开时,书页又如鳞状有序排列,故又称龙鳞装。

旋风装是我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图1-32)

3.经折装

经折装也叫梵夹装,佛教经典大多采用这种版式。卷轴长幅改为折叠,成为现代书籍形式,前后粘书面。它是从卷轴装演变而来的,因卷轴装展开和卷起都很费时,改用经折装后,使用比较方便。经折装的书籍称为“折本”。它的装帧形式与卷轴装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形状和今天的书籍非常相似。现代在古籍书画、碑帖装裱等领域仍偶尔在使用。(图1-33)

4.蝴蝶装

蝴蝶装也称为“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始于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张萱《疑曜》中说:“会秘阁中所藏宋版诸书,皆如今制乡会进呈试录,谓之蝴蝶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同时,雕版印刷发明以后,特别是到了宋代,雕印书籍盛行,由于雕印书籍受版面制约,即每版只能雕印一定的行数,且通常都有边栏,引起书籍装帧方法和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据《版本通义》记载:宋版款式大抵以白口单边或细黑口者为多。口以中缝言,边以四匡言,中缝折页不见一线黑者,为白口;而鱼尾上下有一线墨者为黑口。从上述记载看,宋版书的版式设计已日趋成熟且功能完善。(图1-34)

5.包背装

包背装大约出现于南宋中期。包背装是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文字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用纸捻穿订,再用整张纸从封面包住书脊和封底,最后把书边裁齐。《中国书装源流》中说:“盖以蝴蝶装式虽美,而缀页如线,若翻动太多终有脱落之虞。包背装则贯穿成册,牢固多矣。"包背装的书籍文字页面是单面印刷,每两页书口处相连,其它特征均与今天的书籍相似。包背装书籍的装订及使用比蝴蝶装方便,但装订的手续复杂,所以不久即被另一种装订形式——线装所取代。(图1-35)

6.线装

线装是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在装订时,纸页折好后,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图1-36)

(二)古代书籍版式中的“图"与“书”

我国古代书籍的插图版式,有着优良的传统。《书林清话》语:吾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这是中国古典书籍版式编排的一大特色,尤其明清之后小说更是如此。有书必有图,有图才称得上完整的书。古籍手抄本插图,大多由画家直接绘于书本之上,最早以印刷的方式出现的插图是石刻画像,《孔子七十二弟子像》(图1-37)。之后,古人发明了雕版印刷,使插

图有了大批量生产的可能。唐代的佛经印刷中,配有卷首图,宋代插图的书籍更多。宋朝景定二年(1261)《梅花喜神谱》全书分上、下两册,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种种情态的木刻画谱。宋《梅花喜神谱》手抄本(图1-38)

到了明代,书籍插图艺术达水平很高,在民间刻印的戏曲剧本中,大量使用印制精美的插图;官方出版的科技书、医学书、地方志书中,也使用较多的插图。“图”、“书”自古不分家,明代之后古籍书中插图传达信息的作用不言而喻。插图的地位即使到了今天,也无法用其它方式来取代。

(三)古代书籍版式特征

中国古代版式的编排形式由于受到材料、加工工艺、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呈现出特有的版式特征,总体归纳如下:

1.甲骨文、简册等特殊材质的运用造就了中国特有的版式形式。

2.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使图形、文字混合编排更加方便,形式更加多样,同时,也加速了文化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3.中国古代书籍版式的视觉流程总体遵循先上后下、先右后左的顺序。

4.人们总是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当一种版式形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时,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新材料的运用,更加实用、合理的版式形式就出现了。直到18世纪,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西方现代印刷技术逐渐传入我国,中国近代出版、印刷业开始兴起。现代的册页装及矩形开本书籍,虽然在材料、工艺等方面有较大改进,但书籍形式基本没变。

三、中国近现代版式设计发展

中国传统版式设计有独特的表现和功不可没的贡献,也曾有过骄人的辉煌业绩,然而近代以来的事实表明,中国与文化相关的设计艺术,是在他国的影响之下才开始转型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一步沦为半殃民半封建社会,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部分仁人志士开始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足以摧坚破垒,所向克捷",洋务运动兴起,并逐步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最终,洋务运动被朝廷否定,但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已种下文明的种子。

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但“废科举、兴学堂”得到贯彻,并有不少学生官派或自费出国留学,新式教育培养的近代设计人材,是中国第一批新式造物设计的骨干,有效地推动了中国近代设计的发展。

1928年担任国立艺术院校长的林凤眠先生,“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首先建立“实用美术系”,设置了商标、广告、装潢等课程,并聘请外籍

教师来校执教。林风眠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对于新艺术运动和美术与工艺运动,以及莫里斯等人的工艺思想十分了解,因而在教学中努力以手工艺制作与绘画并重,为振兴我国传统工艺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1949-1976年的27年中,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尤其是手工工艺的发展,成绩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原因,我国经济和文化在此期间却一直处于与世界环境、尤其是与西方主要工业大国的市场相互隔绝的状态。因而,发达工业国家设计科学的发展,国内所知甚少。十年动乱时期,整个国家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现代设计更难有发展的可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使我国经济处于国际大环境中,并大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计艺术发生了质的飞跃。80年代初的一个特点是教育先行,由政府派遣留学生去欧、日等国学习现代设计、并邀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各种“现代设计”、“工业设计"的研讨会、学习班、讲座等在国内各地举办,相关的专业学科也相继建立,一些专门的设计杂志、设计理论书籍以及电视专题也对现代设计进行宣传介绍。许多构成的书籍也于此时纷纷问世。终于在七十、八十年代之交,取道香港入境大陆,并在数年内风行中国。严格说来,纳入现代艺术设计范畴的与版式设计相关的设计学科,也正是从改革开放后得到蓬勃发展。

第三节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生搬硬套别国版式

从80年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设计的一种趋向:尽力突破旧的艺术观念的束缚,拓展设计领域,不断贴近生活,但发展极不平衡。有些设计仍属起步阶段,无法与国外现代设计相抗衡。此从80年代初的搿三大构成”热,80年代末的“工业设计”热,再到90年代的“CI熟”,许多西方构成理论书籍纷纷问世,谈及设计就是“包豪斯”的设计理论,即使是传统的敦煌壁画、天津杨柳青年画、陕西皮影等都被联系到“点、线、面”相关理论中普通民众似乎不屑提及传统版式,传统的纹样与版式形式似乎正从人们的视线中隐退。

今天,全球化大旗飘扬,又是一个西方横扫六合的年代,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形成强力冲击,设计教育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高素质师资来源严重缺乏,知识结构不合理,加上盲目照搬西方设计教育方法,于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为潮头的价值观系统开始深入骨髓,缺乏对中国实际现状研究的兴趣,严重影响了设计艺术的正常发展。虽然,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设计界面临“万国来朝”的契机,应该运用“拿来主义的”的观念,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和外来设计文化都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性地选取有益的设计理念,以推进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设计文化的发展。

但现实的残酷总让人悲哀,毫不夸张的说,与版式设计相关的设计领域,生搬硬套国外的设计成果已形成一股风气,似乎正慢慢溶进普通民众日常生活,西方设计取代中国传统的设计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不同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形式多样。

二、民族化版式焕发生机

运用图形、文字作为版式设计的基础元素,对于中国传统中秋节的月饼盒外包装设计而言,没有哪种图形能比月亮、自兔更有说服力,只有纯粹的中国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中国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代文学源远流长、灿若星辰,古籍图书浩如烟海、众彩纷呈,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四大发明卓越领先,建筑艺术巧夺天工,艺术成就绚丽辉煌,中国的民族文化内容博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

在与版式设计相关的国际化设计大赛上,运用流落于民间角落的、最能代表各民族的、地域性极强的民族元素设计的作品总能得到世界的认可。皮影、剪纸、布艺、面食、刺绣、漆器、傣锦等民族传统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正日益重新散发出勃勃生机。

作业:

1.搜集国外不同时期的版式设计作品。

2.搜集中国不同时期的版式设计作品。

版式设计概念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2402320.html,/sj/2008/bssj/show.aspx?id=480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结构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何谓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包装、报纸、杂志、书籍、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见图)。

认识版面设计基本概念

认识版面设计基本概念

认识版面设计基本概念 发表于2010-5-20 16:35:00点击率:106人次 第1节版面设计的概念 在商业设计中,版面设计是一个建立在准确功能诉求与市场定位基础之上,以有效传播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艺术.它是将营销策略转化为一种能与消费者建立起沟通的具体视觉表现,通过将图,文,色等基本设计元素进行富有形式感及个性化的编排组合,以激发人们去相信事物. 良好的版面设计能准确的介绍产品,落实策略,推广品牌,建立起消费者对产品信赖感与忠诚度. 现代商业版面设计不仅是设计师个人的独立行为,了解商业版面设计中的 6大组成要素对设计的正确展开十分重要. 这6大组成要素是: 委托者:指商品的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即设计项目的委托方. 诉求对象:即根据商品特点,行销重点而确定的目标群体,目标受众. 设计内容:即设计传播的信息内容,包括商品信息,企业信息,活动信 息,策略信息等. 发布煤介:即设计传播的载体,如报纸,杂志,电视,网站,户外广告等.

不同媒介有其各自的特点. 营销目标:即行销计划在一定时间段预计完成的整体目标. 项目费用:即委托方计划投入设计环节的资金预算. 第2节书籍的组成 一、书籍的组成 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

自考版式设计(04472)复习资料

版式设计FO R M AT DESIGN 04472 SERIES

第一章版面设计概述 一、版面设计概述 编排设计研究的是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与艺术风格,在注重创意的同时,我们讲究编排的表现手段与形式风格的探索,使设计得以完美尽致的发挥。版面编排设计的范围涉及包装、广告、报纸、书籍、产品手册、宣传单、公关赠品、网页设计等各类平面设计。 二、平面设计的历史发展 20世纪的艺术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以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装饰主义为代表;第二个时期以“一战”后兴起的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德国包豪斯三个重要设计运动为代表;第三个时期为“二战”后50年代至70年代的国际主义主导设计风格;第四个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表现形式以及电脑、网络多元化媒体传达。1.立体主义:主张不模仿对象,重视艺术的自我表现,对具体对象分析、重构和综合处理。对平面设计的影响表现为对版面构成的分析组合和对理性的规律探索。2.未来主义:主张对工业化极端膜拜和高度的无政府主义,反对任何传统艺术形式,蔑视社会文化、文明,极端的追求个性自由,探索在时间、空间与机械美学方面的表现。在版面编排上,未来主义鲜明的提出反对严谨正规的排版方式,提倡自由组合,甚至完全散乱的无政府主义形式;倡导“自由字体”毫无拘束的编排。 3.达达主义:强调自我,反对理性,认为世界没有任何何规律可遵循,表现出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随机性和偶然性,荒诞与杂乱。 4.超现实主义:认为社会的表象是虚伪的,创作的目的是寻找和了解社会的实质,认为无计划的、无设计的下意识或潜在的思想动机更真实。 5.现代主义设计:特点是理性主义,“功能决定形式”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信仰,主张“少则多”,反对装饰的繁琐,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现代主义在平面设计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①创造了无装饰线脚的国际字体为主体的新字体体系,并得以广泛应用。②在平面设计史上开始对简洁的几何抽象图形进行探索设计。③将摄影作为平面设计插图的形式进行研究。④将数学和几何学应用于平面设计的分割,为骨骼法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6.构成主义:将抽象的图形或文字作为视觉传达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构成设计,版面编排常以几何形式构成,同时也带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自由拼合、无序的特点。整体上更讲究理性的规律,强调编排的结构,简略的风格以及空间的对比关系。 7.风格派:高度的理性化,完全采用简单的纵横排版方式;字体完全采用无装饰线体;版面编排采用非对称方式,但追求非对称的视觉平衡;尝试在版面上进行直线的骨骼分割构成。 8.包豪斯:平面设计的思想及风格具有强调科学化、理性化、功能化,减少主义和几何化的特点,注重启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想象力,注重字体设计,采用无线装饰字体和简略的编排风格。 9.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形式上以“少则多”的减少主义的特征为宗旨,其特点是高度的功能化、标准化、系统化。缺点是过于严谨,版面单调、冷漠而缺乏生气。10.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发展,反对“少则多”的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的手法来传达视觉上的丰富,而不是以单调的功能主义为中心。 第二章版面设计的编排构成 一、点的编排的构成 点的缩小起着强调和引起注意的作用,而点的放大有面之感。将首行放大起着引导、强调、活泼版面和成为视觉焦点的作用。 点在版面上的位置:1.当点居于几何中心时,上下左右空间对称,视觉张力均等,庄重,但呆板。2.当点居于视觉中心时,有视觉心理平衡与舒适感。3.当点偏左或偏右时,产生向心移动趋势,但过于边置会产生离心之动感。4.点左上、下边置,有上升或下沉的心理感受。 二、线的编排构成 点移动的轨迹为线。线的形态很复杂,有形态明确的实线、虚线,,也有空间视觉流动线。 线的分割:将多个相似或相同的形态进行空间等量分割,以获得秩序与美。图文在直线的空间分割下,获得清晰、有条理的秩序,同时求得统一和谐的因素。在骨骼分栏中插入直线进行分割,使栏目更清晰,更具条理,增强沉闷文字版面的弹性和可视性。通过不同比例的空间分割,版面产

版式设计教案内容

课程名称:第一章版式设计的概述 教学目的:(1)了解版式设计的目的 (2)理解版式设计的相关原则 (3)掌握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教学要求: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教学重点: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教学难点:字体、行距、字距。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图片分析并使学生展开对版式设计目的的讨论。 教学用具:幻灯片,黑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参考书目:1、《版式设计原理》佐佐木刚土著,武湛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年版 2、《版式设计》贺鹏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年9月第一版 教学过程: 一、首先介绍课程的性质,通过看一些设计图片来引申出版式设计的目的与 概念。 二、深入教学,请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谈谈对版式设计的认识,并思版式 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三.在对版式设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思考并总结版式设计的原则。课程作业:上网搜索2个优秀的和2个不好的版式设计,并给予解释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版式设计的目的 版式设计是一门特殊而关键的课程,更大程度上它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为以后的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一切需要通过平面来表达的设计课程打下基础。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主要是关于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法则和审美把握,它是一门认识课程而不是技法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一是要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版式的设计法则;二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审美结构;三是要训练学生和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是要养成学生的动手习惯,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这就是版式设计的教学目标。 版式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它能体现出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风貌等,被广泛地应用于广告、书刊、包装、装潢、展机、机构视觉形象和网页等传播领域。 1、有效提高版面的注意值 当纷繁复杂的视觉信息展现在眼前的时候,哪些信息更能让我们愉快地去接受呢?哪些版式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呢?很显然,那些美感突出,对比强烈的画面更引人注目。现代版式设计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编排,而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人们的视觉习惯不断改变,设计师的观念也不断更新,新的版式效果不断呈现。那些形式独特、美轮美奂、现达完善的画面让人们过目不忘,注意值当然得到大大的提高。 2、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 版式设计本身并不是设计师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的手段。凡是成功的版面,首先必须明确表达目的和主题思想,还要有上佳的创意策划和表现手法,做到主题鲜明、形象突出、美感强烈。在若干复杂纷乱的信息,无法让我理解,如果通过版式的精心设计,把各种元素根据特定内容进行组合排列,既可以使画面形式更加服从内容,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和效率,使版面更加风趣,富有内涵。 3、强化传达效果的持续留存 当今视觉传达设计大多都带有商业色彩,主要宣传的是企业及品牌形象。因此如何让企业形象得到很好的传播和留存是许多设计师强调的重点。因此说优秀的版式设计,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使画面生动、有趣、幽默,这样能够深度刺激大脑皮层,保持信息的持续留存。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

教学重点: 1.了解和熟悉现代版式设计的概念。 2.了解和熟悉西方和中国版式设计的历史。 教学难点: 清晰的认识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根据这种发展趋势进行创造性的版式设计。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 第一节版式设计的概念 版式设计也叫编排设计,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即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图形、色彩等)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图1-1 图1-2 图1-3)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家必须具有的艺术修养与技术知识。从此观点分析,版式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倾向于平面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装设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它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网络等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版式设计在今天已经超越了平面设计领域,其载体除了一般的纸媒外,还可以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墙体、包装盒(瓶体)、车体、网页、移动客户端以及影视设计制作领域等等。(图1-4 图1-5) 第二节版式设计的历史 一、西方版式设计的历史 (一)西方早期版式设计 1.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版式 西方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文字版式形式,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图1-6)。这种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将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这种字从上而下直行书写,每一个笔画总是由粗到细,形似木楔,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笔画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

版式设计心得

版式设计心得体会 版式设计是片面设计中的一种。我们一共用了四周学习了这门课程。四周的学习使我基本掌握了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版面设计的构成原理等。 通过这四周的学习,使我对版式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的版式设计老师把我们的课安排好了,前两周将一些版式的基本知识版面设计的构成要素,版面的设计中的具象要素是文字,图形,图片等,抽象要素则为点、线、面。无论是版面上内容多么复杂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点线面上。版面设计的黑白灰是指在版面中不同明度的色彩与版面之间色基本协调关系。版面设计的形式法则有位置、方向、空白、比例与分割、对称与均衡、渐变、重复变异、节奏与韵律等。版面设计构思与创意其内容与形式,局部与整体,以及其信息性,审美性,趣味性等基本的知识,我们老师又让我们动手剪纸粘贴成自己觉得比较好的版面,在剪切的过程使我们对版式设计有更深的理解,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明白版式中的点线面和黑白灰还有版式法则。从版式设计的教学设计来说,每个上课时间都会有专门的理论课讲解时间、快速的评论优秀作品时间、以及自己动手练习的时间,时间的安排的很紧凑,但又很恰当、合理。这样的教学设计使我们的学习,有条不紊,效率比较高。 有人形容版式设计的“高境界”时说,设计者设计版式的时候其实是在用这种“版面语言”跟读者进行沟通、进行无声的对话。老实说,我暂时无法领会到这种境界,但一幅制作精良、设计优美的报纸

版面无疑能给人一种玄妙的艺术享受。现代社会,铺天盖地的报纸、杂志、网站、海量的信息已经使我们快喘不过气来了,而如果能够读到一份版式精致典雅、清新优美、疏朗通透的报纸,赏心又悦目,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阅读享受。 从版式设计的教学内容来看,教学的各个章节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各小节都很有秩序、有条理,分别都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优秀案例的分析、课后作业、以及作业点评、重点提示、阶段总结等等。教学的内容极其丰富,教学内容的安排很有自己的特色,这种讲学的步骤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的引导,这样做设计或是学习的思路,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学习。在教学内容里,各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简练概括,意蕴深厚;优秀案例分析,有代表性、内容丰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作业点评,分析问题到位;重点提示,内容精悍、用途很大;阶段总结,概括性强,但又不忽略重难点。 版式设计的进度我觉得挺适合我的,一开始的时候我的软件基础很差,学着有点吃力,慢慢的做的作业多了也就熟练了,就可以很好做好自己的作业,现在学起来感觉好多了,在这门课程上我学到很多东西,每次下课回去的时候都特别有成就感,感觉自己没有荒废光阴,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学时的安排上比较好,有计划性,我也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是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我们做完的作业老师会找一些代表性的作品让我们看一些,也会针对我们每个人不一样的问题进行讲评,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也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

版式设计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版式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版式设计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授课班级: 02级艺术设计(1)班 授课学期:04-05第1学期授课学时: 48学时 总学分: 2.5学分授课教师:邱红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课程编号: 1. 学分: 2.5 2.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3.总学时数:48 4.实验课时:4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1、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 2、教学目标和任务: 版式设计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 3、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核心内容是视觉思维方式引导下的形式语言研究与训练。

1)视觉思维的训练—-讲授视觉思维的基本理论,分析编排设计的视觉要素,培养以视觉方式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2)形式语言的训练—-了解编排设计表现的形式语言,掌握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描述、重构的方法。 3)表现手法的训练—-了解视觉语言形式表现的多种手法,自如运用多种体裁、材料、媒介、技法、效果。 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综合性要素提取与方法归纳,体现编排设计的内在形式元素建构,在内在规律与系统方法叙述中,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实践的融合。以此为出发点,强化课程的功能,整合课程的结构,选择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的课题。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组织方式之一: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每位任课教师自行设计课题,形成各具特色的内容与作业方式,他们之间所形成的差异,正是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供比较与选择的空间。 组织方式之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设计10-12个课题以系列课题的方式建构出“一体化课程”,以课题之间的串联关系形成内部结构,将一定的内容—知识以课程的方式进行逻辑组织。以此打破原来分离、琐碎的片断知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版面设计》考试复习重点

第1章版面设计概述 版面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版面设计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二是使读者通过阅读版面产生美的遐想与共鸣。 准确、快捷地传达思想信息是版面设计的目的, 第2章版面设计构成要素 版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及特点 版面设计中的具象要素是文字、图形、图片等, 抽象要素则为点、线、面, 版面设计中,无论是抽象形还是具象形,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并等间隔排列时会使人感到一种严谨、规律、秩序之美。 点在自由排列时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活泼,且具有抒情性。 线与点、面相比,线是更活跃、更富有个性和易于变化的元素。 面在版面设计中常常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应用十分广泛,视觉效果最为显著。 版面设计的黑、白、灰是指在版面中不同明度的色彩与版面之间的基调关系。 通常情况下,白色是敏锐的,其次是黑色,最迟钝的是灰色,也就是说亮色是版面的近景,暗色是版面的中景,灰色是版面的远景。 空间,是各种事物活动的“环境”。 版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在版面设计中具象与抽象往往是并驾齐驱的,具象的形和抽象的形并不是孤立的, 具象的美在设计中易于把握和接受, 抽象的美由形态转化到精神功能, 抽象思维有两种作用,一是冷静、理智地认识事物才可能有创新, 二是情感意念的传达,并为版面设计带来了无限创意的空间。 版面的黑、白、灰关系在取得整体和谐的意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影响人的情感。强烈的黑、白、灰对比关系有它的优势,使人感到明快、饱满、视觉兴奋,但它也会使人感到不安、刺激和视觉疲劳。统一的色调会给人一种柔和、淡雅、含蓄之美,但同时也有轻微不足的感觉,因此误导视觉兴趣减弱。过分统一而缺少对比关系,就缺少活力,显得呆板、平淡。黑、白、灰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对比之下会千变万化,所产生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心理感应也同样是千变万化。如何使画面呈现和谐之美,只有在对比中求得统一,在统一中求得变化,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调和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艺术美的境界。版面强调形态与色彩变化的秩序感,将形态的诸因素与色彩的诸因素,在服从容的前提下依照一定秩序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 设计是将有限的空间转化到心理上所希望的空间。 利用组合、分割、重叠及点线面的运动等方法,扩展空间效应。设计构图就是空间处理。 第3章版面设计形式法则 重点: 版面形式法则原理,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逻辑思维,按照心理规律并利用形态构成去创造。 各个单项的形式法则通常情况下既对立又统一地共存于一个版面之中。 3.1 位置 位置在版面中,对重心、稳定、均衡、轻重, 在心理上有很大的牵引力。 对位置的认识是版面设计的基础。 3.2 方向 方向不同,同样会给人视觉带来很大的牵引力。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视觉图形, 1.水平方向:人的视线向其左右运动,给 人的概念是宽度,使人感到舒展、开阔、 平静。 2.垂直方向:人的视线向其上下运动,给 人的概念是高度,使人感到崇高、肃穆。 3.倾斜方向:充满速度、滑行、运动之感。 3.3 空白 在版面设计中巧妙恰当地设计空白,对衬托主题、高效率地传达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3.4 比例与分割 自古以来,公认最美的比例为黄金分割比率关系。它的比率是1:1.618,呈现矩形。 分割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种是有形的分割,能够清楚地看到直线或曲线的分割,它通过美的比例在面积、位置、方向、疏密上有条理、有秩序地进行分割。 另一种分割是看不到分割线,由形象的组织排列自然形成的块面,或者由不同的色彩关系组成的色面积,这一形式使得画面疏密有致、大小穿插,

版式设计术语

版式设计常用排版术语 1、封面(又称封一、前封面、封皮、书面) 封面印有书名、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称。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2、封里(又称封二) 是指封面的背页。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 3、封底里(又称封三) 是指封底的里面一页。封底里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图片。 4、封底(又称封四、底封) 图书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统一书号和定价,期刊在封底印版权页,或用来印目录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 5、书脊(又称封脊) 书脊是指联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部。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于查找。 6、书冠 书冠是指封面上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 7、书脚 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8、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 扉页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9、插页 插页是指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单独印刷插装在书刊内、印有图或表的单页。有时也指版面不超过开本,纸张与开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于正文的纸张或颜色印刷的书页。 10、篇章页(又称中扉页或隔页) 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编或章名称的一面单页。篇章页只能利用单码、双码留空白。篇章页插在双码之后,一般作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篇章页有时用带色的纸印刷来显示区别。 11、目录 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张所限,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12、版权页 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版权页中,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 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版权页主要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常附印于书刊的正文前后。 13、索引 索引分为主题索引、内容索引、名词索引、学名索引、人名索引等多种。索引属于正文以外部分的文字记载,一般用较小字号双栏排于正文之后。索引中标有页码以便于读者查找。在科技书中索引

版式设计赏析

机电工程系 1003班 卫素娟 2010090319 版式 设 计 论 文

版式设计论文 作者:卫素娟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本人对于排版方面专业知识的认识以及对第一次排版的经历和排版后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版式设计的定义;表达方式方法;排版经历;运用版式设计的几个关键因素 我对版式设计的认识 版式设计是一种区别于文字艺术的视觉艺术,他对于我们的视觉有着更大的冲击力,而且可以跟文字艺术设计一样,对我们的听觉、感觉都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我认为版式设计是独立于文字艺术表达之外一种更为直接,更为形象的艺术创作。它通过文字的搭配,颜色的调和,几何形状的重组,美术图形的合理运用,甚至是摄影等影视资料的恰如其分的应用,乃至各种组成要素的和谐搭配更会必要、重要……版式设计需要与文字创作一样的灵感一样的东西去支撑它。也就是说版式设计需要有它自己的灵魂,作为一个创作人员更应该这样,要把自己的情感或者把需要反应的感情抑或是把要表达的东西本身的内在的思想韵味挖掘出来,显露出来。在版式设计上,有时是需要留白的方式、比兴等文字表达技巧一样的东西去充实自身的设计作品,但是有时又必须既要显山又要显水。都要因时而异、因环境而异。它所具有的机要部分我们在我们的文字作品、图画雕塑作品里都可以找到共同想通的地方。它们都是美的表达形式,都是以美为基本评价标准。而且他们从来都没有被武断的分开讨论过。版式设计,所以也不可以例外,也必须是以美学原理,美学标准,美学思想为度量评价准则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也是我们都渴望了解它的魅力的原因。

排版书前的构想 当老师布置下要我们自己排版书的任务时,确实有点小激动,而且从来没排过,不知道排版书的各种注意事项与排版中会遇见的各种问题。所以就想当然的觉得那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事实上去做的时候却发现那不是一件易事。我的书名是《最后的单纯——我的大学》这是我深思熟虑后决定用的名字,我的想法是,这是我第一次排版书,我一定要在这书上留点我自己值得纪念的东西,于是我就把书的主题围绕着我自己开始构想。我把自己喜欢的歌手、作者、书籍确定为我书内容的三大部分。又根据我书的名字,“单纯”二字,我把书的整体风格确定为清新淡雅,以便能够给人一种“单纯”的感觉。然后好像也没有想很多关于专业排版方面的问题,就按着自己平时对书本的印象和自己确立好的主题开始上网搜资料,我的构想便开始实施。 排版过程中遇见的问题 首先是不能灵活的运用已经学过的软件(photoshop、coredrawl、pagemaker)对排版需要的文字、图像进行很好的处理。例如,刚开始排书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将文字和图片导入、导出,因为涉及到图片的像素、格式以及文字的格式大小等问题,所以只这个过程的摸索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而且有些文字和图片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然后就是图片文字差不多排好了,又遇到目录、页码、应用主业的问题,慢慢的一步步的这些问题在我排书的过程中遇见然后又解决。对排版的零感受、零经验由这些小问题一点点打破。 本人排版的书的优缺点 优点: (1)我对自己书的封皮和封底挺满意的,这两页我都选了蓝色为主色调,因为蓝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一眼看上去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这首先就符合了我的书的主题。然后我的封皮上有一个人拿着磁带看向阳光,就像是用磁带记录下我们如阳光一般的青春,点点滴滴的青春。再说封底,我选的图上有

版式设计总结

版式设计总结 所谓的版式设计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编排,安排,组织管理图片、图形、文字色彩及工艺,材料等设计要求,同样的要素通过不同的编排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编排组织,管理设计师版式设计的重点。 在上这门课前我从来没想到版式也可以这么多样化,也可以这么的自由化,第一次感觉这个专业的广泛性。在现代社会,编排设计早成为了世界不可缺乏的视觉性公共语言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原来编排也要有这么多的学问,要先放主体,再编排,格式要注意大字配小字、分栏、字距等,要根据“米”字格式来排放等规则,是以字体、图形、色彩搭配形成的编排版式。通过几周的学习,让我基本了解了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形式的法则等。 版面的基本理论中构成要素包括文字,图形,图片等,图片又包括方形图片、去底图片、多边形图片,异形,曲线形等要素。图形的形式又分三种:出血图形、退底图形、形状图形。文字最注重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版面的设计形式法则有位置、方向、紧空紧、比例与分割、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的等。 版式设计的基本编排有很多种:骨格型,满版型,1/2版,2/3版,叠加与聚散型等多种编排。老实说,我不知道我达到的是什么境界,但我明白在制作自己想象中的版式无疑是一种享受,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编排都有它独特的艺术感受,前提是要有它的节奏韵律。 版式设计主要强调创意的表现,分为两种创意,一是针对主题思想的创意,一种是版面编排的设计创意。另外还要有优越的审美观念,追求个性品味。审美观念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一个优秀的版式设计不只是字体,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组合的载体,它是创意者的构思舞台。版式设计主要是以视觉来判断整体的构思效果,所以要利用表面的形式来感受其主题思想。 开学以来所有的课程里,我觉得版式设计我学习得最充实,了解到的最多,刚做完稿的时候老师都会针对我们每个人的错误进行提改,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也吸收别人的长处,让我们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当老师把学姐(长)他们的作品拿给我们看的时候,我感觉好震撼,就想那要多大的耐心才能完成这样的作品,消耗的时间也很快,弄得我们常常忘记放学,每次几乎每次都是老师提醒。也对,老师说过这作业其实不难就是麻烦。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 经过这几周的实践练习,我发现好像越做越简单,越做越顺似的,刚开始做的时候总是犹豫不绝,不知图片、字体该放哪里,慢慢的掌握了其基本理念,也就不那么难拿捏了,在这门课上真的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眼看这个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为了这个版式严重睡眠不足,但一看到自己装订出来的版式,心里就都是满满的满足感。

板式塔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设计任务 1. 结构设计任务 完成各板式塔的总体结构设计,绘图工作量折合A1图共计4张左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⑴各塔总图1张A0或A0加长; ⑵各塔塔盘装配及零部件图2张A1。 2. 设计计算内容 完成各板式塔设计计算说明书,主要包括各塔主要受压元件的壁厚计算及相应的强度校核、稳定性校核等内容。 二、设计条件 1. 塔体内径mm 2000=i D ,塔高m 299.59H i =; 2.设计压力p c =2.36MPa ,设计温度为=t 90C ?; 3. 设置地区:山东省东营市,基本风压值q 0=480Pa ,地震设防烈度8度,场地土类别III 类,地面粗糙度是B 类; 4. 塔内装有N=94层浮阀塔盘;开有人孔12个,在人孔处安装半圆形平台12个,平台宽度B=900m m ,高度为1200m m ; 5. 塔外保温层厚度为δs =100m m ,保温层密度ρ2=3503m /kg ; 三、设备强度及稳定性校核计算 1. 选材说明 已知东营的基本风压值q 0=480Pa ,地震设防烈度8度,场地土类别III 类;塔壳与裙座对接;塔内装有N=94层浮阀塔盘;塔外保温层厚度为δs =100m m ,保温层密度ρ 2=350 3m /kg ;塔体开有人孔12个,在人孔处安装半圆形平台12个,平台宽度B=900m m , 高度为1200m m ;设计压力 p c =2.36MPa ,设计温度为=t 90C ?;壳 3m m ,裙座厚度附加量2m m ;焊接接头系数取为0.85;塔内径mm 2000=i D 。 通过上述工艺条件和经验,塔壳和封头材料选用Q345R 。对该塔进行强度和稳定计算。 2. 主要受压元件壁厚计算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DOC)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DOC)

教学重点: 1.了解和熟悉现代版式设计的概念。 2.了解和熟悉西方和中国版式设计的历史。 教学难点: 清晰的认识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根据这种发展趋势进行创造性的版式设计。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 第一节版式设计的概念 版式设计也叫编排设计,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即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图形、色彩等)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图1-1 图1-2 图1-3) 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家必须具有的艺术修养与技术知识。从此观点分析,版式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倾向于平面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装设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它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网络等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版式设计在今天已经超越了平面设计领域,其载体除了一般的纸媒外,还可以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墙体、包装盒(瓶体)、车体、网页、移动客户端以及影视设计制作领域等等。(图1-4 图1-5) 第二节版式设计的历史 一、西方版式设计的历史 (一)西方早期版式设计 1.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版式 西方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文字版式形式,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图1-6)。这种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将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这种字从上而下直行书写,每一个笔画总是由粗到细,形似木楔,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笔画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 这种文字后来形成西方最早的编排版式形式,版面编排规整,文字按照整齐的格子书写,字体十分规范。

关于版式设计的简单介绍

关于版式设计的简单介绍 每幅版式中文字和图形所占的总面积被称为版心.版心之外上面空间叫做天头,下面叫地脚,左右称为内口、外口。中国传统的版式天头大于地脚,是为了让人作“眉批”之用。西式版式是从视觉角度考虑.上边口相当于两个下边口.外边口相当于两个内口,左右两面的版心相异,但展开的版心都向心集中,相互关联,有整体紧凑感。目前国内的出版物版心基本居中,上边口比下边口、外边口比内边口略宽,但有的前言和正文第一页留出大量空白。版心靠近版面外口或下部。此外版心的确定,要考虑装订形式,锁线订、骑马订与平订的书.其里边的宽窄也应有所区别。不能同样对待。版心的大小根据书籍的类型定:画册、影集为了扩大图画效果,宜取大版心,乃至出血处理(画面四周不留空间);字典、辞典、资料参考书,仅供查阅用,加上字数和图例多.并且不宜过厚.故扩大版心缩小边口;相反诗歌、经典则应取大边口小版心为佳;图文并茂的书,图可根据构图需要。安排大于文字的部分.甚至可以跨页排列和出血处理。并使展开的两面取得呼应和均衡.让版面更加生动活泼.给人的视线带来舒展感。 版式中的文字排列也要符合人体工学。太长的字行会给阅读带来疲劳感。降低阅读速度。所以一般32开书籍都为统栏排版.在16 开或更大的汗水上.其版心的宽度较大。假如用五号字或小五号字排版,宜缩短过长的字行,排成两栏。如不宜排双栏的,象“前言”、“编后记”等则以大号字排列.或缩小版心。辞典、手册、索引、年鉴等.每段文字简短.但副标题多,也需采用双栏、三栏、多栏排列。分栏排列中的每行字数相等。栏间隔空~字或两字,也可放线条间隔。

每当开发一个网站或设计任何作品时,我们都需在外观上下一些功夫。在每个成功的设计背后都需要成功的版面结构。为了进一步的讲解,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版面结构的基本知识。 版面结构 版面结构是指一种能够让浏览者清楚、容易地理解作品传达的信息的东西,一种将不同介质上的不同元素巧妙的排列方式。以下是设计一个优秀结构的一些基本要素。 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结构,你必须仔细观察:学习仔细观察你身边的“结构”,比如树、花、山、野兽、宠物、小孩等等。翻翻杂志,书本,宣传单等,并尝试了解图形是如何构成的。 使用了什么配色方案?为什么?使用了什么类型的字体?为什么?他们对整个画面起到了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什么”是重点问题,应该更加强调。 经过大量的观察,你会了解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为了增强观察的效果,你必须在脑子中将你想表达的元素和环境构成一张图。这将在设计中起到辅助作用。其实这是一个从不停止的过程。 色感 很多时候,一个好的版面被错误选择的配色方案所破坏。其实,配色方案是升华一个版面结构的有力武器。如果你仔细地使用颜色,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颜色的选择取决于“视觉感受”。比如,女性相关主题的颜色通常使用粉色、淡紫色、亮兰色或桃红色。儿童相关主题的颜色通常使用暖黄色,天蓝色,橙黄色、红色、嫩绿色或亮紫色。医学相关主题的

平面设计中十三种基本版面类型。

平面设计中十三种基本版面类型。 一、骨骼型 骨骼型是一种规范的理性的分割方法。常见的骨骼有竖向通栏、双栏、三栏、四栏和横向通栏、双栏、三栏和四栏等。一般以竖向分栏为多。在图片和文字的编排上则严格按照骨骼比例进行编排配置,给人以严谨、和谐、理性的美。骨骼经过相互混合后的版式,既理性、条理,又活泼而具弹性。

二、满版型 版面以图象充满整版,主要以图象为诉求,视觉传达直观而强烈。文字的配置压置在上下、左右或中部的图象上。满版型给人以大方、舒展的感觉,是商品广告常用的形式。

三、上下分割型 把整个版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上半部或下半部配置图片,另一部分则配置文案。配置有图片的部分感性而有活力,而文案部分则理性而静止。上下部分配置的图片可以是一幅或多幅。 四、左右分割型 把整个版面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在左或右配置文案。当左右两部分形成强弱对比时,则造成视觉心理的不平衡。这仅仅是视觉习惯上的问题,也自然不如上下分割的视觉流程自然。不过,倘若将分割线虚化处理,或用文字进行左右重复或穿插,左右图文则变得自然和谐。

五、中轴型 将图形做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排列,文案以上下或左右配置。水平排列的版面给人稳定、安静、和平与含蓄之感。垂直排列的版面给人强烈的动感。 六、曲线型

图片或文字在版面结构上作曲线的编排构成,产生节奏和韵律。 七、倾斜型 版面主体形象或多幅图版做倾斜编排,造成版面强烈的动感和不稳定因素,引人注目。

八、对称型 对称的版式给人稳定、庄重理性的感觉。对称有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一般多采用相对对称。以避免过于严谨。对称一般以相对对称居多。

版式设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版面设计中最容易识别和记忆的信息载体是 【 C 】 A. 文字 B. 图片 C. 图形 D. 符号 2.版面设计中点属于 【 A 】 A. 抽象形 B. 具象形 C. 寓意形 D. 简洁形 3.倾斜方向的线令人产生 【 D 】 A. 柔软感 B. 崇高感 C. 安定感 D. 运动感 4.三角形在版面构成中具有 【 A 】 A. 稳定感 B. 圆满感 C. 稳重感 D. 方向感 5.以下不属于对称规则的是 【 C 】 A. 上下对称 B. 左右对称 C. 前后对称 D. 对角对称 6.暗色是版面中的 【 C 】 A. 近景 B. 远景 C. 中景 D. 前景 7.能够加强间隔醒目的视觉效果的是 【 D 】 A. 图形 B. 文字 C. 色彩 D. 空白 8.在版面中,对重心、稳定、均衡、轻重,在心理上有很大的牵引力的是 【 B 】 A. 方向 B. 位置 C. 空白 D. 节奏 9.在版面设计形式的探讨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 】 A. 比例 B. 分割 C. 对称 D. 均衡 10.能够打破版面设计中单调乏味气氛的是 【 C 】 A. 渐变 B. 重复 C. 特异 D. 对称得分评卷人11.各种事物活动的“环境”是 【 B 】 A. 意境 B. 空间 C. 位置 D. 方向 12.让每一行的第一个字或字母均统一在左侧的轴线上,右边可长可短,给人以优美自然、愉悦节奏感的是 【 B 】 A. 左右均齐 B. 齐左 C. 齐中 D. 齐右 13.能够打破所有的条条框框,使版面更加活泼、新颖的是 【 C 】 A. 图文穿插 B. 首字强调 C. 自由编排 D. 标题编排 14.最常见最基本的图片形式是 【 A 】 A. 块面式 B. 退底式 C. 跨越式 D. 重叠式 15.下列不属于图形创意描述的是 【 D 】 A. 寓意性 B. 抽象性 C. 具象性 D. 主题性 16.计算机字体的大小采用号数制、点数制。点也称磅,每一点相当于 【 B 】 A.0.25mm B. 0.35mm C. 0.45mm D. 0.5mm 17.不符合规则重复描述的是 【 B 】 A. 严谨 B. 趣味 C. 平稳 D. 静态 18.不属于版面设计应用范畴的是 【 C 】 A. 书籍设计 B. 产品包装设计 C. 建筑设计 D. 招贴设计 19.一般情况下,行距要大于字距,行距大都为正文字号的 【 A 】 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三分之二 20.不属于版面视觉流程的是 【 D 】 A. 单项视觉流程 B. 重复视觉流程 C. 重心视觉流程 D. 抽象视觉流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

版式设计-全套教案

课程:版式设计 系院:美术系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09级5班 时间:2010.11—2010.12

《版式设计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01101612 课程名称:《版式设计Ⅰ》英文名称:Format designⅠ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3分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本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 版式设计Ⅰ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文字的韵律美感及书写规律;培养学生和训练学生快速设计和书写能力。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版式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关系、设计要素及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的传达给读者。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字体设计基本概念和字体的基本功能;了解字体的发展简史及字体的类型,掌握字体绘写的基本方法与要求及字体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充分认识字体设计在商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字体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实践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版式设计的讲解,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字体设计案例。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校外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版式设计步骤。从工艺与制作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文字的概述(共1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充分了文字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1.1 由图画到字体的演变 1.2 东方文字的发展历史 1.3 西方文字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文字的演变 教学难点:中西方文字的演变 (三)小结: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了解字体发展概况。 第二章文字创意的基本方法(共13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造型结构,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掌握字体设计笔画结构变化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2.1 文字设计的目的和价值 2.2 文字创意设计的原则 2.3 中西文字的表征 2.4 文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造型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