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小说《迟桂花》解读

郁达夫小说《迟桂花》解读
郁达夫小说《迟桂花》解读

人间真情的呼唤

——郁达夫小说《迟桂花》解读

摘要:《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与前期作品不同的思想

情感。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小说设置的

叙事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在人生困境中对人

间亲情和友情的真切呼唤。

关键词:现代文学;郁达夫;迟桂花;思想;解读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他开创了自叙传式的抒情体小说,在五四时期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沉沦》为代表的前期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零余者”的形象,敢

于毫无遮掩的暴露自我,“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

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

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1]但30年代以后,进入中年的郁达夫,其小说无论是在风格上还是思想内容

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迟桂花》就是这一时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作者一改大胆

的暴露,零余者形象的写法,在淳朴静美的境界中荡涤自己内心的躁动,发出了对人

间真情的呼唤。虽然《迟桂花》发表后的影响并没有《沉沦》等作品那样大,但却“是小说家融合心灵的体验、诗意的感悟和自由的想象而写成的一部抒情小说杰作。”

[2]其所具有的思想意蕴更为深厚,在艺术表现上也更为成熟。要想把握小说丰厚的内在意蕴,就必须结合作品对主要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作品内在的叙事结构进行详

细梳理和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我们自然就能感受到其内在的真意。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或隐或显地包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对于小说而言,作者通

常是不会站出来直接言说的,思想情感的表现比较隐蔽。在小说中,作者的观点是通

过小说的叙述者或小说中的人物来传达的。换句话说,小说的叙述者或人物就是起到

传达作者观点的功能的。同时,小说作为一种叙事作品是有情节的,自然也就内含着

一个叙事结构或称话语结构。不同的叙事结构隐含着不同的意义,其在作品中所起的

作用也就不一样。因此,对于一篇小说而言,我们只要能不为表面的精彩所迷惑,撇

开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把握住核心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结构,并找出它们所共同指向

的所在,作者所要真正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就一目了然了。

作为一部短篇小说,《迟桂花》的篇幅并不长,人物关系也不复杂,小说的主要人物

是三个:“我”,一个来自“煤烟灰土很深的上海”的作家;翁则生,居住在杭州翁

家山的“我”十几年未见的老同学;翁莲,因夫死而在娘家寡居的翁则生的妹妹。整

篇小说就是围绕这三个人物的活动展开的,这三个人物在故事中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我”与翁则生,翁莲与翁则生,“我”与翁莲三组不同的人际关系,不

同的关系隐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并共同指向小说的核心意义。当然,由于小说采取

的是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人物之一的“我”,因此就没有分析的必要了。

我们首先来看看“我”与翁则生之间的关系,这是小说最先引出的关系,也是结构全

篇的基本关系,显然他们是同学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翁则生在偶然得知“我”的音

讯后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给“我”写了一封长信,感谢“我”以前对他的关心,并

热忱邀请“我”参加他的婚礼。“我”在收到信后也很爽快的接受了邀请并前往。两

人相见时,“平时总是很沉静”的翁则生是“就同猴子似的跳回来”的,见面后又有

说不完的话,等等。可见两人虽然有十几年未见面了,但相互之间的感情没有变,还

是非常真挚而深厚。这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深深友情关系。翁莲与翁则

生则是兄妹关系。对这一关系,小说虽然着墨并不多,但翁则生对妹妹翁莲的关怀与

疼爱却是溢于言表的,这从翁则生在信里叙述翁莲之事时流露出的怜爱与心疼,以及

随后为照顾翁莲的心境,怕她见自己准备婚礼而触景伤心,托付“我”陪她出去散心等方面,都能明显看出。因此,这一关系让我们看到的是亲人之间那相互关怀的浓浓

的亲情关系。而我与翁莲之间的关系则是小说叙述的重点,是一组有发展变化的关系。一开始,总“似乎要起性欲冲动”的“我”在与翁莲同游五云山时,受了情欲的诱惑,不由自主地对翁莲“发育的太完全”的成熟女性身体“簇生异想”,“贪鄙起来”,

产生了非分之想,两人之间实际形成了一种情欲关系。然而,翁莲却是心无杂念,纤

尘不染。在“我捏住了她的手又默默对她注视了一分钟,但她的眼里脸上却丝毫也没

有羞惧兴奋的痕迹出现,她的微笑,还依旧同平时一点儿也没有什么的笑容一样”时,“我”深感羞愧了。翁莲的率真和自然,让“我”打消了邪念,“我的心地开朗了,

欲情也净化了”,“我”在得到了翁莲的原谅后,两人最终结拜成了兄妹。至此,“我”与翁莲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低俗的情欲关系转变成了纯真的兄妹关系,一种亲如一家的亲情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三组关系的最终指向都是亲情和

友情,特别是“我”与翁莲关系的变化,这种指向最为明显。亲情和友情是人人都想

拥有的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显然这也是作者郁达夫在本篇所要展现并渴望拥

有的。

小说的故事情节也较为简单,讲述了“我”应老同学翁则生的邀请赴杭州翁家山参加

其婚礼的故事。故事的原型依然是那种古老的男人与女人的故事模式,叙述了两个男

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从显性层面看,小说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讲述了“我”离开

上海去杭州的翁家山参加婚礼再回来的过程。从基本叙事结构来讲,小说是用第一人

称叙事,按上海——翁家山——上海的地点变换来叙述的。人物活动的地点只有两个:上海(略写)和翁家山(详写),一个是繁华喧闹,“煤烟灰土很深的”大都市,一

个是宁静祥和,淳朴美丽的乡间。表面上看,“我”离开上海去翁家山是为了参加老

同学的婚礼,但细加分析就会发现,小说对婚礼的场面描述并不多,更多的是描绘了

翁家山宁静美好的自然山水,以及“我”与翁莲同游五云山的难忘旅程。可见,“我”离开上海去翁家山,参加婚礼只是个由头,真正原因是因为那里有让人心灵纯洁的美

丽大自然,更因为那里有“我”在上海得不到的东西,这就是友情和亲情。那里的男

人(翁则生)给了“我”诚挚的友情,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那里的女人(翁莲)洗去

了“我”这个欲望都市男人的邪念,让“我”得到了纯真的亲情。因此,这次出行实

际上是“我”心灵的一次出走→获得→回归的过程,是一次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的过程。小说的叙事隐含的是一种追寻结构,翁家山之旅就是一次心灵的追寻之旅,追寻

的是“我”在上海感到匮乏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最终,追寻获得了成功,“我”走

出了私欲,获得了真情,回归了真我。翁家山才是“我”心灵的桃园圣地。小说这一

叙事结构的安排,很明显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内在的心灵追求。这一叙事结构与作者所

设定的人物关系共同作用,清楚地向我们昭示了作者郁达夫对人间真情的呼唤。

值得注意的是,郁达夫在这篇小说里为何如此强烈地渴求亲情和友情?郁达夫生活在

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从小失去父母之爱,身染肺病,回国后长期

失业、流浪,受制于专制婚姻。社会的冷遇、故国的贫弱种种人生的不幸汇集一身,

这使郁达夫的生活和精神一直处于一种困顿状态,形成了其多愁善感、嫉恶如仇、自

卑自贱又有些神经质等极其复杂的个性特征。正因如此,郁达夫前期创造了大量的零

余者的形象,这“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3]郁达夫一直希望突破这种精神困境,但却并未成功。在创作《迟桂花》这一时期,他又叠经“创造社”的变故,大革命的失败,虽曾参加“左联”,却正过着隐居生活,思想上的苦闷,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可想而知。在这种

状态下,郁达夫自然极为渴望有亲情、友情的伴随,过上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以慰

藉那颗疲惫的心。《迟桂花》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诞生的。而郁达夫此时对“天外的使者”——王映霞的大胆而执着的追求,应该说也是这种心境的流露。当然,在《迟桂花》里作者也确实流露出了某些隐逸思想和名士心理,于是有的学者就认为,在“革

命已深入的三十年代,这种逃避斗争的‘名士’意识,则显得特别灰暗落后”。[4]这种不顾实际,以政治眼光来看待一切的做法,未免对作家有些苛求了。况且,小说主

要还是表达作者渴望得到亲情和友情的心情,这也没什么错。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郁达夫在那样的状况下却并没有沉沦,而是发出了对人间真情的热切呼唤,这难道不

也是对那黑暗现实的一种反抗吗?

郁达夫小说《迟桂花》解读

人间真情的呼唤 ——郁达夫小说《迟桂花》解读 摘要:《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与前期作品不同的思想 情感。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小说设置的 叙事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在人生困境中对人 间亲情和友情的真切呼唤。 关键词:现代文学;郁达夫;迟桂花;思想;解读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他开创了自叙传式的抒情体小说,在五四时期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沉沦》为代表的前期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零余者”的形象,敢 于毫无遮掩的暴露自我,“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 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 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1]但30年代以后,进入中年的郁达夫,其小说无论是在风格上还是思想内容 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迟桂花》就是这一时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作者一改大胆 的暴露,零余者形象的写法,在淳朴静美的境界中荡涤自己内心的躁动,发出了对人 间真情的呼唤。虽然《迟桂花》发表后的影响并没有《沉沦》等作品那样大,但却“是小说家融合心灵的体验、诗意的感悟和自由的想象而写成的一部抒情小说杰作。” [2]其所具有的思想意蕴更为深厚,在艺术表现上也更为成熟。要想把握小说丰厚的内在意蕴,就必须结合作品对主要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作品内在的叙事结构进行详 细梳理和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我们自然就能感受到其内在的真意。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或隐或显地包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对于小说而言,作者通 常是不会站出来直接言说的,思想情感的表现比较隐蔽。在小说中,作者的观点是通 过小说的叙述者或小说中的人物来传达的。换句话说,小说的叙述者或人物就是起到 传达作者观点的功能的。同时,小说作为一种叙事作品是有情节的,自然也就内含着 一个叙事结构或称话语结构。不同的叙事结构隐含着不同的意义,其在作品中所起的 作用也就不一样。因此,对于一篇小说而言,我们只要能不为表面的精彩所迷惑,撇 开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把握住核心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结构,并找出它们所共同指向 的所在,作者所要真正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就一目了然了。 作为一部短篇小说,《迟桂花》的篇幅并不长,人物关系也不复杂,小说的主要人物 是三个:“我”,一个来自“煤烟灰土很深的上海”的作家;翁则生,居住在杭州翁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20—1933);中期(1933—1938);晚期(1938—1945)。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

郁达夫小说感伤情调的时代性

郁达夫小说感伤情调探源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和鲁迅、郭沫若一样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代文学巨匠。“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那时新文学社团相继成立,人才辈出。他们发出了各种声音,组成了一台大合唱,振荡着中国大地。鲁迅先生以其犀利的笔锋直逼吃人的礼教;郭沫若则以其高亢激昂的情调高呼个性的自由;唯独郁达夫却独树一帜,以凄婉的笔触揭露自己病创的灵魂,发出的是一个哀哀而泣、幽幽而说的“零余者”的真言。正是基于此,在“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他一直走在最前列,并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小说流派,在当时社会上拥有广泛的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正是基于此,人们对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实践却始终褒贬不一。他的第一篇小说《沉沦》刚一问世,便受到旧势力的攻击,骂他“诲淫”,指责为不道德的小说;新派也有一些人把他看成是“颓废”作家。虽然了解他的人自始至终认为他是“模拟的颓废派,本质的清教徒。”但也无法否认感伤是他大部分小说的一个主调。 在郁达夫五十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古体诗、散文、政论文、游记等。小说只是他创作的一部分。他从1921年发表他的第一篇小说《沉沦》到1935年的最后一篇小说《出奔》,小说创作断断续续十余年,作品总共不到五十篇。但小说几乎掩盖了他的一切文学成就,成为人们评论他的主要根据,为什么呢?就因为人们从他的小说中看到了他的“感伤”,看到了他的“颓废”。马克思曾引用法国古典作家布封的名言说“风格就是人”。我国古代也有“文如其人”之说。郁达夫小说的创作,小说中的感伤情调,实质不仅反映了他那曲折的生活道路和

创作道路,反映了他爱国不能的失望,而且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他个人性格。个人气质和他内在精神禀赋所决定的创作个性及他所追求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感伤是郁达夫几乎所有小说贯穿的一个主调。为什么他有那么多感伤呢?它究竟来源于何处?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作一粗浅的探索。 一、把自己的忧伤给予了小说的主人公 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人们公认的两大特点,那就是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浓厚的感伤情调。创作本来就是作家所体验过的生活的再现,但也必然要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的小说,尤其要注重这些,但对于郁达夫来说,这仿佛是多余的,他只是把他自己体验过的生活直接写处来,他自己的生活不仅是他从事创作的素材,就连作品主人公的性格都与他一样,他的小说主人公大多以第一人称“我”出现,即使有时不是,但凡是了解郁达夫的人,一看便会想到或认出,他就是郁达夫本人。 郁达夫生于1896年,当时“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谛订条约。东方的睡狮,受了这当头的一棒,似乎要醒转来了;可是在酣梦的中间,消化不良的内脏,早已发生了腐溃,任你是如何的国手,也不容易有点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在上下各地的设施之中,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①可见,郁达夫一出生就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弱国子民的心理从他一出生就有了,他仿佛是个天生的忧伤者。 当郁达夫长到三岁的时候,父亲又因病而死,两个比他大的哥哥也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去了,姐姐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妇,母亲挑起了维持贫困家庭的

大胆暴露自己地小说家郁达夫

大胆暴露自己的小说家郁达夫 大胆披露自己的小说家文/妮妮 郁达夫(1896-1945) ,名文,字达夫,幼名萌生,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郁达夫的祖上相传为宋朝太医院尹。宋都南迁时,随宫廷来到杭州,后定居富阳。父亲早逝,他性格内向忧郁,自幼好学。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3年随长兄东渡日本,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人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1922年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1922年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

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陈子善(著名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说:“如果说在二次大战的漫天战火中,德国失去了本雅明(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奥地利失去了茨威格(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英国失去了伍尔芙(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法国失去了圣埃克苏佩里(作家,代表作《小王子》),是二十世纪全人类的共同损失,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浩劫,那么,中国失去了郁达夫,同样应做如是观。在中国八年抗战期间陨落的文化星辰中,郁达夫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 郁达夫的小说心理描写细微,抒情性强,故事里的男主人公多是孤独、贫穷、性压抑甚至变态的书生文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由《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组成。该书一面世,就引起文坛哗然,当时被很多人指责为淫秽书籍。这三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在日本留学的青年男子,他们孤独寂寞、敏感脆弱、自卑自怜又愤世嫉俗,渴望

郁达夫式抒情小说特征

论郁达夫抒情小说的特征 学院:科技学院07汉文(1)班 姓名:邹莉 学号:2007185430

论郁达夫抒情小说的特征 【摘要】:浪漫抒情小说的代表人物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文体,郁达夫式的抒情小说主要特征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崭新的一页。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浪漫抒情主要特征 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 , 具有独特的小说文体 , 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崭新的写法,在艺术表现上也有有一些共同的主要特征。 第一、自我的写真。郁达夫虔信法朗士关于 "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 这一断言 ,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 " 自叙传 " 的色彩。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 , 尤为郁达夫所喜用 ( 在他全部 50 多篇小说中 , 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 40 来篇 ) 。这个具有连贯性的抒情主人公 , 几乎支撑着郁达夫的全部小说。这是一个以 " 自我 " 为原形、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 " 零余者 " 的文学形象。小说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 , 宣泄着一己的情怀。他推崇卢梭勇于暴露个人私欲与卑劣的《忏悔录》 , 也偏嗜日本佐藤春夫、田山花袋、葛西善藏等的 " 私小说 " 。他还特别青睐德国哲学家尼采、无政府主义思想家施蒂纳 , 那种 " 否定一切权威 ", 力倡 " 破坏偶像 ", 推崇个性自由和自我尊严的思想。他的小说中 , 既有卢梭式的自白 , 也有维特式的自怜 , 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 , 构成了时代的 " 零余者 " 的心史、情绪史 , 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在痛苦的自我暴露、自我反省以至自我赎罪中 , 表现人的精神病态 , 并通过自身的反思达到一种内省。作者深信透过自我心灵的观照 , 也能折射大千世界 , 因为 , 深刻地表现人性 , 即能表现社会 , 而只有个人的感情体验 , 又最真切、最可靠。这是郁达夫的小说观 , 它也使郁达夫这种自我写真的小说别具真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和丰富深广的艺术蕴含。当然 , 肯定 " 自我写真 " 的小说与作者本人的某种程度的叠合、交融 , 并不意味着把文学创作的小说看作是作者的回忆录和自传 , 看作是作家履历的复写。郁达夫小说中 " 袋里元钱 , 心头多恨 " 、 " 于是无补 " 、自卑颓唐的 " 零余者 " 的形象 , 并不能看作只是郁达夫个人的写照 , 尽管这个 " 零余者 " 形象的写作 , 最初受到屠格涅夫《罗亭》等小说中俄罗斯文学 " 多余人 " 形象的启悟 , 但郁达夫小说中的 " 零余者" 形象足称五四时期一大群沾染了 " 时代病 ", 因而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们的典型。 第二,感伤的抒情。郁达夫认为 :" 小说的表现 , 重在感情 "(1), 并且把 " 情调 "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劣高下的主要标准。他最喜爱的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即以感伤的抒情笔调深深吸引了他 , 德国施托姆也是以《菌梦湖》的感伤抒情描写令郁达夫沉醉 , 具有颓废与伤感情调的英国诗人道森、王尔德的颓废与唯美主义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机斯特恩的《感伤的旅程》 , 都成为郁达夫偏爱的艺术。以抒情为艺术中轴 , 他的小说通常

第10讲-中国现当代文学-郁达夫与《沉沦》

第10讲中国现代文学 ——郁达夫与《沉沦》一、“五四”之后小说成为文学主潮 “问题小说”、“人生派写实小说”和“自叙传抒情小说”等小说流派。 (一)问题小说 1.概念:问题小说是以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题材的一种小说。 2.时间:始于19世纪中期,英国盖斯凯尔夫人的《露丝》(1853)是较 早的问题小说。中国的问题小说是指出现在“五四”时期。 3.代表人物、作品: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以冰心的《两个家 庭》《斯人独憔悴》、许地山的《春雨之夜》、王统照的《沉思》《湖 畔儿语》等为代表作品的小说题材类型。 4.艺术手法:这类小说在艺术上采取“写实”手法,多用口语。 5.思想诉求:在思想内容上不同程度地暴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种种黑暗 6.影响: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自叙传抒情小说 1.概念: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 2.代表人物、作品: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以郁达夫和倪贻德为代表。 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 3.特色: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 直抒胸臆,即在表现自我主人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情景时,以充满 激烈情绪的笔调去描写,在事件的叙述中作坦率的自我解剖。 二、郁达夫及其艺术成就 其作品艺术特色——“自叙传”抒情性 (一)郁达夫小说注重抒情,不追求情节和周密精致的构思。 1.郁达夫的作品总是用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如《茑萝行》、 《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迷羊》等,或者采用第三 人称写自己,如《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茫茫夜》、《采 石矶》等。 (二)善于用抒情的方式塑造真实感人的主人公形象。 往往以“我”的心理意识和变化呈现、情绪表达进行小说创作。

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转变与个人经历

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转变与个人经历 车丽丽汉(一)中文与传媒系 摘要:郁达夫小说创造经历了由自传体小说向现实主义转变的复杂过程.从处女作《沉沦》,到《薄奠》、《春分沉醉的晚上》,再到最后一篇小说《出奔》基本可以反映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的转变。其小说思想渐显深刻化以及反映现实的客观性日益加强,与他个人经历不无关系。社会现实的变化、人生阅历的积淀成为其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人生经历主题思想艺术风格 正文:一、留学日本。1913年9月,郁达夫随长兄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留学生活。早起接触西洋的文学和 日本的私小说,他的文学创造深受其影响。他曾回忆说:“在高等学校住了的四年,共计所读的俄德英日的小说,总有一千部内外。”【1】也曾记得:“葛西善藏小说二短篇,仍然是好作品,感佩得了不得。”【2】另一方面,他受到日本社会对弱国子民的歧视。由于历史的原因,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读的是西洋的书,收的是东阳的气”【3】加上郁达夫个人在当时对于纯洁爱情的极高期望和现实中受到的屈辱的矛盾,、民族尊严、个人屈辱唤起的的内心复杂情愫。这就产生了浪漫主义小说的风格和小说主题。 《沉沦》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人公“他”是一个“病态”的留学生。一方面,他渴望拥有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对爱情和别人的尊重有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因“弱国子民”身份而受到歧视,让本来性格胆怯懦弱的“他”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空虚,导致性情更为内敛、自闭。“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到心理上的打击,而这种打击在“他”过于敏感的内心影射后更加的浓重,从而形成严重的心理“忧郁症”。但是,“他”却只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弱小祖国造成的悲剧,苦闷的时候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外在因素。当因胆怯得不敢与日本女学生讲话而懊恼,妓女问“他”来自哪里的时候,“他惭愧不已,全身发起热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4】心里呐喊“中国啊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他”完全忽视了自身的性格悲剧,在“他”发出呐喊时,实际上反映出在现实的打击和内心受挫的双重作用下,寻找到的出路和生活的光明就是依靠祖国的强大和命运的垂青。对于外部因素的过分期望,对于自身性格缺陷不作任何的反思和剖析,这是“他”这个人物性格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他”走向“沉沦”的根本原因。小说暴露了“五四”一代青年的通病,他们孤独、敏感、自闭,虽然有愤世嫉俗的豪情,对现实的不满,但又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行动的力量,只能沉迷酒色、自怨自艾、忧郁感伤,最终“恨恨而死”。 二、回国。1922年,郁达夫回国,1923年在北京任教,1925年入武昌示范大学当文科教授,接触到城市里劳苦大众,看到了社会的乌烟瘴气,阴谋与残酷,倍感心情沉重,对现实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此时的作品要沉重和凝练的多,视角也转向被压迫的劳动人民。这一时期,郁达夫在小说里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他的笔伐转向国内劳苦大众。《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是较为典型的两篇,小说描绘出下层女工、车夫的悲惨生活及其坚韧的意志和淳朴的人格,表现出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的遭遇的同情,流露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的“陈二妹”是孤苦伶仃、处境凄苦的烟厂女工;《薄奠》里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生计苦苦挣扎的车夫。另有《茑萝行》反映中国贫苦夫妻的凄惨遭遇。《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陈二妹”虽然在工厂里被资本家残酷压榨,但他不仅请我吃面包和香蕉,还劝我戒掉香烟;这一形象是对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沉重控诉.相较于《沉沦》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目录 一、题目 (2) 二、内容摘要 (2) 三、关键词 (2) 四、外文摘要 (2) 五、外文关键词 (2) 六、郁达夫小说的典型特点 (4) 1、主观性和抒情性突出 (4) 2、情欲描写大胆、赤裸 (5) 七、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5) 1、多愁善感、学识渊博 (6) 2、孤僻自卑、心理病态 (6) 八、郁达夫小说风格的成因 (7) 1、自身的成长经历及个性 (7) 2、新旧交替的社会时代背景 (8) 九、注释 (9) 十、参考文献 (9) 十一、致谢 (10)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摘要: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式色彩,他的小说描绘了一个被时代遗弃、孤独、迷惘、苦闷的自我形象,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身处时代困境中的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透过作者自身的经历和特殊的时代背景,我们会看到这个自我形象逐渐鲜活,郁达夫正是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艺术世界中的另一个真实的自我。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自我形象 Abstract: Yu Dafu's novel has a strong autobiographical,His novels depict an era of abandonment, loneliness, confusion, depression and self-image,Also succeeded in shaping the image of a living in the era of the plight of the awakening of intellectuals. Through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and the special background, We will see this self-image gradually fresh,Yu Dafu precisely in the art world with their own lives and blood to write a another true self. Key words :Yu Dafu's novel self image 郁达夫的小说个性突出,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自传式的、苦闷的、忧郁的、孤独的。小说总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自己,如《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青烟》;或者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写的仍然是自己的化身,称之为“他”。比如在《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茫茫夜》、《怀乡病者》、《采石矶》里,里面的人物形象无不染上作者的影子。郁达夫以独特的“自叙传”叙述方式,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极具感染力、异常生动的人物形象。他认为:“作家要保留自己的个性就是要写出作家自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出其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郁达夫自然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郁达夫将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烦恼,所有悲苦,一齐倾向这个黑暗的军阀混战时代,向一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李海龙 20102410314 10级汉语言文学3班我们都知道,郁达夫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自我抒情小说为主,代表了自我抒情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在1921年10月于创作社成立后出版的小说《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也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大胆的抒发了“性的苦闷”,抒写出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的苦痛,借此抨击了封建的陈腐的道德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压抑。本篇小说采用自叙传的形式,作者在此着重抒发自己的情感,整篇小说充满着感伤的抒情格调,开掘了人的灵魂深层的感情。那么郁达夫的抒情小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它的影响和意义又何在呢?我们且先来看看他的抒情小说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采用自叙传的写法,大胆的进行自我暴露,思想真诚,言语坦承,内容透明。 如在《沉沦》中,作者毫不掩饰的书写着人的性欲,情欲,用酣畅的笔调表现出人的本能,用这样的方式追求人的性欲的解放,用感伤的语言抨击封建道德的伪善性,将人的自然本能和心理透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文章结构不以情节变化为线索,而以情感变化为依托。 郁达夫大部分小说为抒情小说,这就决定了其小说的结构依据人的情感变化来安排,通过情感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凄凉和人的悲哀。郁达夫在《沉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具体,但却通过抒情的手法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将内心的所悟所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三、语言的感情色彩浓烈。 郁达夫在小说的写作中使用大量的感叹词放纵感情的流淌,在语言上不讲究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只要能抒发情感,任何语言都是其小说创作所必需的,如《沉沦》最后主人公自杀前的话语“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哪里受苦呢!”集中体现了郁

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特征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在艺术风格上有其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大胆无遗的自我暴露,忠实于"自叙传"的叙述方式,这体现了郁达夫的一个基本信条,即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从初期的《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迟桂花》……不论是作品中"他"、"伊人"还是"我"、"老郁"或是"李白时",甚至古代的"黄仲则",没有一个没有作家本人的身影或精神气质。郁达夫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宣泄一已的情怀,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特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作者深信透过"自我"心灵的观照,也能折射大千世界,因为,深刻地表现个性,即能表现社会,而只有一个人的感情体验,又最真切、最可靠。小说中的形象不只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也是"五四"时期一大群染了"时代病"的彷徨、苦闷的青年们的典型。 二、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突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着力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把主人公亦即是自我的感情脉搏和心灵历程艺术地呈献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的小说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孤独凄清的情怀,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而这些郁达夫主要是借助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以及讲究外在景物的恰到好处的衬饰来达到。《沉沦》、《南迁》中"他"、"伊人"的纤敏自卑,《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中"我"与于质夫的自伤沦落等,"有病的呻吟"表达着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对人生的悲剧感情。(举出其中一例即可) 三、以人物情绪的起伏变化来结构作品的"情绪流"结构方式,不注重故事本身的发展,一切以人物情绪的波动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如《沉沦》中以主人公"我"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伤情调来贯穿前后,形成作品结构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一-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正是这样在他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确立的。 四、如泣如诉的语调,浓烈明快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风。郁达大的小说,笔触所及,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淡远和清愁配以清丽、流畅、自然、真挚的文词,摹写着主人公心灵的某种律动,真有呼之欲出的情韵。有时着墨绮丽,甚至纤稼,却也不掩一腔真情,更多时是以朴素、质白取胜,随兴而至,平淡无奇的文字间,显出跌宕多姿的笔意,如《迟桂花》等佳作,语言的色彩与其独特的风格高度一致,进入了老到的圆熟境界。

郁达夫的作品特点分析

郁达夫的《沉沦》就是写色,写性苦闷的作品。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有郁达夫本人生活的影子。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忧郁症的青年留学生。他孤独清高,多愁善感,自卑自傲。对爱情的渴望,是他内心的情绪的核心。但是,在异国他乡,由于“弱国子民”的身份,他总是感到被歧视的屈辱,根本而无法获得爱情。于是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发泄自己欲望。作品以他的爱欲为中心,非常细致的展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情感活动,并表达出个性解放、民族觉醒的时代精神。 这里,汇聚了两种思想,都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或体现。 也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这里最强烈的体现出五四时代人的解放的呼声。 作品最突出的特色追求一种内在真实。作品叙述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没有任何重大事件,突出的主人公的心灵感受,挖掘人的内心生活,把一个忧郁青年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非常细致的展示出来。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那种无法与人沟通苦闷,自卑、自怜,软弱,颓唐等心理活动都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作品最惊世骇俗的对内心隐秘的欲望的大胆的暴露。 20世纪文学最早进行身体写作的作家,是郁达夫。他是第一个进行身体欲望叙述的作家。在孤独中,他渴望爱情,当爱情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来满足性的渴求。比如,作品先后写他手淫自慰、窥视女性洗澡,在野外窥视别人作爱,到妓院喝酒浇愁。 在叙述身体欲望的时候,作品往往展示主人公的那种“灵”与“肉”矛盾心理。这种心理矛盾也是郁达夫其他写色的作品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是一种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却是那种无法遏止的肉欲的冲动。两方面不断的冲突、搏斗。郁达夫把这种心理矛盾看作是“现代人的苦闷”。作品中,在窥视的时候,自己不断地谴责自己,不断地忏悔。逛妓院出来,就十分的后悔,感到自己的堕落,甚至想要自杀。 郁达夫作品的最大胆的地方就在这里。它是对压制肉体、欲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最大胆的背叛。把人性欲望看作是合理的,就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禁欲主义的否定。 这种大胆的暴露自我内心生活,追求内在真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郁达夫本质上是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个性、气质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他所接受的西方文学影响,浪漫主义为主。如英国的湖畔诗人,俄国的屠格涅夫等。 (西方文学影响)特别是卢梭对郁达夫影响最大。卢梭被认为是浪漫主义之父。卢梭就追求人性的真实坦率。他的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主张回到自然。在人性方面,是自然人性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是美好的,人性的丑恶是社会、文明造成的。回到自然,就是回到人的本性。凡是人性天然具有的,都是美的和善的。人应该顺应自己的本性而生活,而不是按照外部的规定和习俗而生活。激烈反对外部文明对人的压制和束缚。“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他有个很著名的作品《忏悔录》,就是以内心真实而著称。把内心很秘密的情感、欲望包括悲琐的东西都呈现出来。郁达夫在卢梭那里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日本小说影响) 还有日本文学的影响,就是私小说的影响。日本私小说,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叙述自我日常生活中体验、感受。大量地进行欲望、情感那种非常隐秘的个人内心生活的叙述。包括一些很微妙的变态的心理都有描写。有一篇作品叫《棉被》非常著名的私小说。 (民族意识)就是作品所反映的那种五四时代民族觉醒的精神。五四时代不仅是人的解放,也民族意识的高度觉醒。作品中把个人的孤独、精神痛苦以及爱欲的受挫,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弱国子民的身份,成为他的巨大的精神压力。那种弱国子民的屈辱感,始终是他情绪的中心,由此产生出渴望民族富强。 这种渴望民族国家的富强,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 (抒情风格)《沉沦》在叙述方式上,也体现了郁达夫小说的典型风格。它是一部抒情小说,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叙事_任葆华

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的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苏珊?桑塔格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疾病并不意味着疾病本身,它在人们的意识中具有超越疾病本身的隐喻意义,从中往往可阐发出某种道德、政治和文化意义。在文学这个充满隐喻性思维的世界中,疾病就常常被写成一种对社会关系已经发生的偏离状况的表露,并把这种偏离视作疾病的本源,或者疾病是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疾病的隐喻提醒我们,作为生理学层面上的疾病,它确实是一个自然事件;但在文化层面上,它又从来都是荷载着价值判断的。郁达夫小说中大量的关于疾病的意象,就不单纯只是人物生理上的一种疾病,它们是作家运用隐喻这一艺术思维形式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意象,它们的背后隐藏着某种价值判断。本文试图探究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意象及其背后的文化隐喻意义。 一 “疾病”无疑是郁达夫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他一生共创作小说40余篇,然而写到“病”的,据不完全统计,就有30多篇。他作品中的大多数主人公都是疾病患者。肺结核、胃病、脑溢血、伤寒、肺炎、疟疾、神经衰弱和忧郁症……人类所能有的疾病差不多都让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患上了,而且是一病就是一年半载的光景。因此,医院、疗养院也构成了郁达夫小说中最具典型性的场景。《南迁》中,伊人因疗养肺结核与同样患肺结核的O产生了朦胧的爱情,但在肺结核这种冷酷无情 的疾病面前,一切只是虚幻,O的结局只有 死去,伊人也因伤风住进了医院;《银灰色 的死》中伊人的妻子也是个肺结核患者, 她临终吐血吐到气绝的时候,口中还叫着 “伊人”的名字,以致后来伊人一看到陌 生女子苍白的脸色,就想起亡妻的面容, 伊人自己后来也因脑溢血不治身亡;《茫 茫夜》中的主人公于质夫因异性的爱不可 得而产生对同性的爱,而有着温柔、细心、 苍白、文弱等特征的肺结核患者吴迟生则 成了他填补情感空白的不二人选;《蜃楼》 中陈逸群亦因肺结核复发,不得不住进了 松木场的病院疗养;《烟影》里的主人公文 朴“吐血吐了一个月,豪气消磨殆尽,连伸 一个懒腰都怕脊背脱损”,穷愁潦倒,想回 浙江故里休养休养,也还是靠朋友救济才 得以成行;《过去》中的李白时先生“为疗 养呼吸器病的缘故”,在南方各港市里流 寓,与故人不期相遇,旧情复燃,但最终未 能如愿,只好又开始那浪迹天涯的人生征 程;《杨梅烧酒》开首就写道“病了半年,足 迹不曾出病房一步”;《东梓关》也是写病, 写文朴因肺病不得不上东梓关徐竹园先 生那里看病的经历;《采石矶》的主人公黄 仲则也是个肺病患者,《沉沦》中的主人公 于质夫则是个忧郁症患者,……读郁达夫 的小说,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疾病就是 人物的命运,疾病就是人物的生存状态。 “病态人物”是郁达夫作品最突出的特色。 郁达夫一生何以如此钟情于疾病叙事呢? 难道因为郁达夫本人曾患过肺病?疾病心 理学家认为,长期的疾病会在患者心里打 上深深的烙印,并直接影响他的感受体验 和思维方式。郁达夫二十岁左右就患上了 肺结核病,这种病伴随了他十数年,“这使 他不胜艰巨”[1][P320]作为一个肺结核 患者,对疾病有着我们健康人所没有的真 实体验,他把自己那种对疾病个体性体验 灌注到小说中人物形象地塑造中,自然是 完全可能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郁达 夫小说中出现最多的疾病是肺结核。他有 9篇小说中的人物都患有此种疾病,分别 是:《银灰色的死》、《南迁》、《茫茫夜》、《烟 影》、《纸币的跳跃》、《蜃楼》、《东梓关》、 《迟桂花》、《过去》。肺病几乎成为郁达夫 作品中挥之不去的一个情结。他笔下患有 肺病的人物,鲜有治愈的,很多人因肺病 而死,因肺病而发疯,肺病既是他笔下人 物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一个病魔,也是郁达 夫本人生活中难以消解的一个阴影。他似 乎总在疾病的忧虑之中,带着永恒的痛苦 与人生的伤感。他的许多感觉,都是因为 那有病的身体。他小说中人物身上那种神 经质般的亢奋活力,就是由于他自身病弱 导致的歇斯底里式的爆发。正像病人总是 不愿承认自己有病,精神受挫的作家也多 半意识不到自己从事写作时的潜在病理 学因素。郁达夫可能也是在不由自主地被 倾诉或写作的冲动牵着走,通过倾诉或宣 泄缓解了精神的压抑。笔者认为,长久的 疾病在郁达夫的精神上留下了难以弥合 的创伤,而他面对这一切又无可奈何。这 种只能返回内心的精神折磨,迫使他寻找 可以合理发泄的通道,以满足自我心理疗 治的需要。而文学作为苦闷的象征、内在 欲望的升华,对个体心理可起到放松、排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 疾病叙事 [摘要]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叙事既满足他自我心理治疗的需要,又隐喻着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封建文化和殖民文化双重压迫之下建构现代主体性过程中的尴尬境遇。 [关键词] 郁达夫小说 疾病叙事 现代主体性 隐喻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一、《沉沦》的历史影响 1921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出版。《沉沦》包括三个短篇:《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 解放后,主流评价一直不高。一度被定为禁书、“黄色作品”。直到新时期才回复其历史地位。 文学史定评:郁达夫的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题材的先锋性:性苦闷的大胆表现 -手淫、野合、窥视、嫖妓 主题的深刻性:借弱国子民的自杀传达爱国思想 灵肉冲突-永恒的人性揭示 审美的独特性:感伤颓废、真率激越 二、《迟桂花》分析 写于1932年,后期代表作,技巧圆熟。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的日子久。作者是用馥郁芬芳、醇厚耐久的迟桂花象征一种屏却丝竹入中年的人生境界。小说所写三个中年人,经历性格各异,却同有一种成熟达观的生活态度。 《沉沦》充满了青春期的感伤颓废《迟桂花》升华为“四十而不惑”的恬淡超然。从郁先生对莲妹萌生情欲的中心情节看,仍可见出早期小说“性心理暴露”的惯性。但作者用大自然对于人的净化、人到中年的成熟突破了早期小说的模式。在作者看来,人的自然质朴,以及超越人的大自然之美,都具有优化人性、完美人格的神秘力量。小说表现出一种潜在的倾向:隐逸避世、回归自然。 三、浪漫主义风格 1、自叙传的形式 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叙传,自叙传最能表现自我,显得真实。用第三人称写出,真实性就容易消失。主张用日记体、书信写小说。 “我”的类型性格:不满现实,强烈的要求个性解放,毫不讳言对金钱、爱情、荣誉的追求,性格十分软弱,缺乏理性和毅力,不断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面沉溺与肉欲,一面有企图挣脱,绝望中自我麻醉、自我作践。 这个主人公形象,既是作者颓废情思的代言者,又是一种时代病的象征。 2、坦率的心理暴露,单纯热烈而又感伤的 抒情独白。 没有惊险传奇,精细的构思,不注重写故事,结构散漫、叙述拖沓。却特别擅长情绪疏泄,表现内心的纷争、苦闷、变态。 3、创造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的象征意境 崇拜自然,是浪漫主义的共同特点。景物描写与心理开掘契合,寓情于景,景随心变,升华为象征。 《沉沦》的海景,既是实景,又是自杀者眼中的幻觉,是主人公临死前眷恋故国的哀情的物化。

论郁达夫小说的“苦闷”主题

论郁达夫小说的“苦闷”主题【来自: 约翰格利特(死理性派控制狂) 】 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分析他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与他的人生经历是一脉相承的。郁达夫的小说始终体现着感伤主义色彩和消沉悲观的情调,体现着它独特的“苦闷”主题。可郁达夫的“苦闷”小说在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又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小说主要体现为“性苦闷”;在回国后的1922---1926年间的小说主要为“经济苦闷”;1927——1935年的小说主要为“社会苦闷”。郁达夫“苦闷”小说的形成既与郁达夫“卑己自牧”的性格有关,也与时代苦闷有关。虽然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很难看到前进的道路,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革命战士。 关键词:郁达夫、自叙传、性苦闷,经济苦闷,社会苦闷。 在中国的文坛上,郁达夫无疑是个另类。它的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在二十年代中国文坛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他以自我暴露的笔触,很好印证了“文艺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我们读郁达夫的小说,不难发现,他的小说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联系,一脉相承。翻开他的文集,就好像在阅读他的人生。仿佛他已跃入文中,向我们讲述他那多姿多彩的人生历程。下面我们就从郁达夫的小说入手,深入分析,探索他小说中所蕴含的强烈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是我国“五四"新文学发展史上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以他的小说创作影响最大。从192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银灰色的死》,到1935年完成最后一篇小说《出奔》,为时凡十五年,数计四十余篇。郁达夫曾多次申明和强调过他的艺术主张和对文学的见解。他“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p203《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选自《郁达夫研究资料》)那么从自叙传的角度出发,郁达夫不同时期的小说带有怎样的自叙传色彩呢? 一性苦闷时期(1921——1922) 1896年,郁达夫诞生在秀丽的富春江畔的小城——富阳。1913年随哥哥去日本留学。第二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获得官费生资格,开始官费留学生生活。在课余之暇,开始接触西洋文学,“从杜儿葛纳夫到托尔斯泰,从托尔斯泰到独思托以夫斯基,高尔基,契诃夫。更从俄国作家,转到了德国各作家的作品上去,后来甚至于弄得把学校的功课丢开,专在旅馆里读当时流行的所谓软文学作品。在高等学校里住了四年,共计所读的俄、德、英、日、法的小说,总有一千部内外。”(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这些伟大的古典巨匠的作品,哺育了年轻的郁达夫,使他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命,带领他踏上文学的创作的路途。1921年,他的处女集《沉沦》(包括《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三篇小说完成,1921年9月,他曾回国任安庆法政学校英文教员,半年后又回日本,这期间除了编辑《创造》季刊外,还写了《茫茫夜》《怀乡病者》《风铃》《秋柳》等作品。……这时期郁达夫作品的基本特色是:通过青年的变态心理的刻划和爱情的苦闷与性的苦闷的描写,表现了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受到时代窒息的青年的内心呼唤;表现了他们的苦闷与彷徨;表现了他们对于个性解放的要求。他用独白式的抒情,诉说了青年内心的烦悒与苦闷;他更以大胆的坦白的描写,来同旧的制度和封建道德对立。”(曾华鹏范伯群《郁达夫论》)“性苦闷”是郁达夫这一时期小说的突出主题。正如沉沦的主人公所说,“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他对日本女子外貌的娟美是非常倾心的,而日本少女对支那人的歧视使他不可能得到异性间真正的爱情,他当时有是处于青春期荡起潮汐的年龄,有性的冲动和情欲的要求,生理的欲求受到压抑,有压抑生出苦闷,有苦闷陷入悲观,由悲观而不得不作践自己,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心理变态,他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