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考点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1)建立:约①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其子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②禅让制。

(2)方式: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③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1)夏、商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3)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④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化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目的:拱卫王室,巩固西周政治。

(2)内容

①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⑤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要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主要的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其中齐国是功臣姜尚的封地,宋国是商朝旧贵族微子启的封地,鲁、燕、卫、晋则是姬姓王族的封地。

(3)分封制瓦解的表现及原因

①⑥表现: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的地位受到动摇;战国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纷纷改称“王”。

②原因: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使分封制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诸侯王越来越难于控制。

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与诸侯王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其亲情越来越淡薄,离心力越来越大,依靠血缘亲疏关系实施的分封制越来越难以推行。

(4)⑦影响

①积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诸侯在封国内有较大独立性,为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

2.⑧宗法制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

①核心:⑨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②确立严格的大宗与小宗体系。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但在本诸侯国就是大宗。

③周王是天下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统帅。

(4)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礼乐制度

(1)含义:“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等,“乐”指音乐、舞蹈等。⑩周礼就是代表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影响: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这说明宗法制已深入到周朝社会的各个层面。

早期政治制度

[重点理解]

1.“封建”的含义

有两种含义:一是国家结构,指的是西欧的中世纪和中国夏商周时期分封制的国家结构。①夏商时期以中央王朝和万千方国结合的方式出现,周朝则以天子和诸侯国的形式出现。二是社会形态,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中世纪的欧洲和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的中国就是这种社会形态。

2.图示解史——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1)③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3.归纳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④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力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⑤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考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背景:秦朝统一

1.条件: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人民渴望统一。秦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大。

2.经过:公元前221年,①秦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二、内容

1.皇帝制度

(1)②皇帝称号的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开始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

(2)特征

①权力高度集中,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标志;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等一切大权,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位世袭。

④皇帝独尊:改称皇帝,创制“皇帝”等一系列专用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中央政权的组成(三公九卿)

(2)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地方官制——郡县制

(1)③演变:春秋战国时期,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就已出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其推广到全国。

(2)④内容: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

(3)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影响

1.积极影响: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消极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⑤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重点理解]

1.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1)中央行政体制以皇权为中心;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是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

2.①“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1)专制主义: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掌政权,特征是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一种政权组织形式,表现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3)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的绝对权威。

3.②归纳总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贡献

(1)政治:我国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骚扰。

(2)经济: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中央集权制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3)文化:中央集权制下的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播。

(4)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考点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

(1)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即部分地区实行郡县制,部分地区实行分封制。

①①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错误地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只有实行分封制才能巩固统治;受周代以来宗法分封制的影响。

②后果:诸侯国权力较大,与地方割据无异,形成了王国问题。

(2)措施

①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后被平定。

②②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恩令”指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2.隋唐时期

(1) 地方设军镇节度使。唐玄宗时,设立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时期

(1)背景

①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割据状态,要巩固封建统治,结束割据状态,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②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

(2)主要措施

①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③财政上:在各路设立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4)③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过度集权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

4.④元代的行省制度

(1)背景

①元代地域辽阔,为加强对地方上政治和军事的控制,设立行省,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权力。

(2)内容

①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②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3)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变

1.西汉时期——⑥中朝制度

(1)背景:西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2)措施: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为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2.魏晋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的发展

①三省体制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②⑦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③隋唐时期的“六部”之设: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主管户籍、土地、赋税等),礼部(主管礼仪、科举等),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狱),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2)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①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北宋时期

(1)宋代中央中枢机构为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为制约宰相,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总揽大权。

4.元朝时期:只设中书省,其长官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相权;枢密院是最高军事管理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四个阶段。

1.世官制:世官制实际上就是官职世袭的制度,盛行于夏、商、周时期。秦朝以后依然存在,但已不是最主要的选官、用官制度。

2.①察举制:两汉时期察举制盛行。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主要作用是促成了西汉时期人才辈出。

3.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

(1)内容:人才分为九个等级,朝廷按等任命人才。

(2)标准:家世门第。

(3)评价:与两汉察举制相比,明显地前进了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4.科举制

(1)背景:②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2)时间:隋朝到清末。

(3)标准:以考试成绩选官。

(4)发展概况

①隋: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都对科举制有所改进。

③北宋:考试分三级;殿试成为定制。

④③明清:采用八股取士。1905年清政府宣布于次年废除科举制。

(5)评价

①利: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将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弊:明清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近代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题二

③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创举

1.图示构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①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①在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②执掌宰相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2)目的: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3)主要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规定此后不许再立丞相。

(4)影响:进一步强化了皇权,历时1 6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

2.内阁的创立

(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事务繁多。

(2)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3)演变: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他的侍从顾问。明成祖时,确立内阁制度。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拟权,说明内阁成员的权威和地位有过提高。

(4)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5)特点: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票拟是否被采纳由皇帝决定。

(6)影响: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②二、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南书房的设置: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实际上是参与机密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权。

3.军机处的设置

(1)设立:③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军事需要设军机处。

(2)职责:军机大臣都由钦定,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3)特点及表现

(4)④总体评价

①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重点理解]

3.归纳总结——社会转型的“绊脚石”——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③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力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4.④方法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

主线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过程

?知识主线

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正式建立:秦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3.巩固:西汉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5.加强:在中央,北宋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主线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主线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逐渐解决王国问题。

4.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问题。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问题。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废除行省制,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单元复习线索】

考点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①一、历史条件

1.地理:濒临海洋

希腊良港众多,以航海和海外贸易为主,使希腊人较早养成了平等互利的民主意识。

2.政治:城邦体制

(1)城邦存在时间:公元前8~公元前4世纪。

(2)②城邦的含义: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在古希腊人心目中,城邦意味着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团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公民的含义:公民通常由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组成。他们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3)城邦政体类型:民主制(雅典)、贵族制(斯巴达)和君主制(马其顿)。

(4)城邦特征: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5)影响: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①背景:在雅典城邦中,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普通民众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

2.发展历程

1.⑥特点

(1)主权在民: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是在一个联系紧密的小共同体内集体投票决策,其本质是主权在民。为了保证主权在民,雅典实行公民大会制度和陪审法庭制度,其中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不受财富和门第的限制,这也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2)法律至上:法律至上主要表现为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员必须尽忠职守,不图私利,不徇私情,一旦违反法律,便要受到惩罚,十将军也不例外。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

(3)轮番而治:通过抽签选举,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即轮流统治与被统治。

2.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四、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及其评价

1.衰落的原因

(1)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2)狭隘的城邦体制,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3)城邦内部混乱和城邦之间的长期混战进一步削弱了力量。

(4)直接原因: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了希腊。

2.评价

(1)进步性

①为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君主专制以外的政体形式,这种集体管理的政体创造出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形式,实现了轮番而治的政治设想,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

②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⑦局限性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被排除在民主之外,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

②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⑧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雅典民主政治

考点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发展历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背景

①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方便)。

②平民与贵族不断地斗争。

(2)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十二铜表法》。

(3)意义: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4)②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③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背景:罗马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公民法自身存在弊端。

(2)变化:法律的适用范围从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3.从零散到形成体系: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形成。

二、罗马法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

(1)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保护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渗透自然法思想。

(4)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

2.实质:不管是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三、罗马法的积极影响

(1)对罗马:稳定了社会秩序,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2)①对世界:对近代欧美国家资产阶级的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3)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考点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光荣革命”

1.英国议会的起源与发展

④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13世纪初,颁布《大宪章》以限制王权,并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14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分成上、下两院,分别称贵族院和平民院。传统上,国王要征新税须获得议会同意。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2)直接原因:复辟的王朝施政措施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1)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取得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2)由于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乘机复辟。

(3)①“光荣革命”

①原因:国王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朝的统治,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②过程: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威廉和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③含义: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

④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

⑤意义: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世袭继承规则,为限制王权奠定了基础。

②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与发展

1.1689年③《权利法案》的颁布

(1)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

(2)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3)意义:《权利法案》从法律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从此,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18世纪前期,近代资产阶级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沃波尔是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2)结构组成: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对议会负责;一切阁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设一首脑,他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

(3)④影响:国王真正地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成为“虚君”。

3.⑤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条件:工业革命深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要求改革议会。

(2)内容:使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大大增加,被大贵族控制的代表席位相应减少。

(3)意义: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地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

[重点理解]

1.对《权利法案》的两点误区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

(2)责任制内阁确立后,英王才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同时还要注意《权利法案》不是英国的宪法。

2.⑥英国立法权与行政权冲突的解决方案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总之,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机关,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

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1.③图示解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解读:(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体。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以④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考点8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1787年宪法颁布的背景

1.①政治前提: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2.现实原因:独立初建立的邦联体制导致中央政府无权,无力摆脱经济、财政、安全等窘境。

3.理论来源: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4.目的: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

1.②内容

(1)联邦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2)共和制:国家元首为总统,由选举产生。

(3)三权分立

(1)是近代世界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3)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3.局限性

(1)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2)保留种族歧视的条款,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妇女具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⑤三、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作用: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4)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⑥美国1787年宪法

[重点理解]

1.⑦民主共和制

(1)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定。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2.⑧邦联制和联邦制的区别

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其区别如下:

(1)邦联制:无联邦的最高立法、行政机关,其邦联议会的决议须经成员国认可才能生效。邦联也不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成员国仍是有主权的独立国家。

(2)联邦制: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参加联邦的各州,可以根据联邦宪法制定本州的宪法和法律,并在自己的管辖区内行使权力。

考点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法国大革命后的七十年,帝制与共和的斗争反反复复。先后出现过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

(2)①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新政权选出新的国民议会。但帝制与共和的斗争并未结束,共和派与保皇派在国民议会中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2.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

(1)议会掌握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2)②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议会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4.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点理解]

1.①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的区别

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是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是美国。两种政体的差别体现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而政府是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对总统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

3.重点讲解——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的长期性、曲折性及原因

(1)长期性、曲折性

①法国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激烈,政权在两者之间交替频繁、政局动荡。

②共和派与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2)②原因

①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

②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③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④外部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及英国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总结提升

人类政治发展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复习线索】

考点10两次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根本原因

(1)西方先进: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英国不断向海外扩张,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中国落后: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走私鸦片;林则徐禁烟。

3.①经过

(1)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攻占定海,到达天津白河口。

(2)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并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清政府屈辱求和。

4.结果

(1)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银元2 100万元。

③②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④开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2)《南京条约》的附件:1843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

(3)1844年美法分别与中国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5.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③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④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

(2)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3)不久,冲突再起,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4)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

3.影响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了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清政府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4)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两次鸦片战争

读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心得.

读《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心得 《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西方流行音乐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与风 格。读了这本书后,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每一个时期 都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上海时期”流行音乐(1937年——1949年) 中国流行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发源于上海,是在中国传统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的基础上, 吸收了美国爵士乐、百老汇歌舞剧等西方流行音乐元素发展起来的。 上海,由于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和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极为特殊的位置。“鸦片战争”后,美、英、法先后在上海划定租界。在这80年间,上海慢慢地呈现出了资本主义商 业化都市的特征,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和主要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到了20世纪20年代,它以基本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面貌。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上海市 民的文化生活中开始流露出了对流行音乐的需求。因此,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最早的国际化 大都市——上海,产生了萌芽。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因为上海是租界之地,租界之外的外国人以及沪宁、沪杭铁路沿线 的大地主、大富豪为了躲避战火,都涌进了上海租界,使得这里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消费需求空前增长。租界内的旅馆、电影院、茶楼、舞厅迅速呈现出了生意兴隆的局面,促 使娱乐业迅速发展,这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此时流行音乐虽然受到广大老 百姓的喜爱,但是在那个面临亡国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它脱离了社会大环境,显得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点格格不入,遭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批评与指责,于是中国流行音乐便从此带上 了“靡靡之音”的帽子。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了上海的“公共租界”上海沦陷。“汪伪政权”接管上海,为了麻痹老百姓的“抗日”精神,“靡靡之音”的流行音乐开始充当了“麻药”角色,而在沦陷区 的百姓为了躲避危险、暂时逃避社会紧张感,流行音乐成了他们发泄苦闷的重要载体,因此流行音乐在“沦陷”的上海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成都历史文化探源

美国《时代周刊》评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说:“welcome to china′s china”,翻译过来是:“欢迎体验最中国的原真生活,欢迎体验最原真的生活中国。”把这句话再演绎一下就是:“成都,最中国。宽窄巷子,最成都。”成都是生活中国最原真的标本,宽窄巷子是成都生活最原真的标本,是少城绝版的缩影。这有它的根,有历史的渊源,有文化的根底。中华文明有上百万年的文化根系,有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有5000年以上文明古国的历史。作为中华文明中一种有特色的地域文明,成都有4500年以上的城市文明,三千年城址不迁,二千五百年城名不变,这在世界历史都市之林中也是仅见的。所以,成都是生活中国的历史标本,宽窄巷子街区则是现实的样板,所以,“最中国”。我就从这个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底讲起,以“老”字开篇。 “老”字开篇 若说上海可贵的是新天地,那么,成都可贵的是老天地。少城是成都的老天地,宽窄巷子是绝版的少城,绝版少城是成都老天地的绝版。上海的石库门和成都的少城都有中外或东西融合、与时偕行的因素,不同的是:石库门的新是时尚的,也是近代的。少城的老是历史的,也是潮流的。 从外观看,宽巷子有些窄,窄巷子反而有些宽,错位视觉宛若人生舞台: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 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 逍遥安逸,慢游闲散,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享受和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神韵。 大自然给了“天府之国”生活方式特殊的优遇和优惠,这优惠也是蜀人的智慧和奋斗长期勤勉的结果。大自然也给“天府之国”带来灾难,灾难考验着蜀人乐观、不屈,抗争的英雄精神,考验着蜀人“天地之间人为贵,生命至上”的传统精神家园。他们把“5〃12”大地震,看作不过是自然之神开的大玩笑,蜀

几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几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1、司马穰直 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军事家司马穰苴是一个信守军规的军事将领。有一次国君的亲信庄贾视察军队,不按规定的时间到达军营,司马穰苴依军令要将庄贾斩首。国君派人为庄贾求情,这个人未经允许就将马车驶入营门。司马穰苴就杀了此人的仆人和驾车的马,以示惩戒。这种不畏权贵、信守军令的作风,使司马穰苴树立了威信。打仗的时候,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最终打败了敌人。 2、赵氏孤儿 有一出古戏叫《赵氏孤儿》,演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其中就有两个人以生命为代价信守诺言的情节。春秋时候,赵国有个忠臣赵奢,遭到奸臣屠岸贾的诬陷,被杀了。临刑前,赵奢对他的两个门客程婴和杵臼说:“我死后,你们一定想办法保住我的儿子,日后让他为我报仇,除掉屠岸贾这一帮祸国殃民的坏蛋。”两人郑重地答应了。 赵奢被害后,他们两人就历尽千辛万苦去实践自己的诺言。赵奢的妻子是赵王的女儿,带着儿子住在王宫里。他们估计赵奢的妻子不会被害,但赵奢的儿子有可能保不住,就设法把他从宫里偷出来。当时这孩子只有半岁。程婴也有个半岁的儿子,就把他放在程婴家一块养。但是,很快屠岸贾发现孩子不在宫中,就到处搜查,查了个把月,没有查到。这家伙恼羞成怒,一定要斩草除根,命令全国搜查;若查不出来,就把全国三3个月以上、1岁以下的孩子全部杀光。 程婴、杵臼看到这种情况,于心不忍,就商量出一个既要保住全国的孩子,又要保全赵氏孤儿的办法,拿程婴的儿子冒充赵氏孤儿,献出去。由谁来献呢?献孩子的要受到正直之士的谴责,保藏孩子的则肯定活不了。最后杵白说:“让我去死吧。我年纪大些,今后抚养的任务很重,时间也长,再说你能文能武,留下来也比我有用些。”于是杵臼把程婴的儿子藏在自己家里,而程婴去“告密”,并带人到杵臼家里去搜,果然搜出个孩子,当着程婴的面就摔死了。 大家想想,虽然是瞒哄了屠岸贾,但眼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被摔死,心里有多难受!而且这种难受还不能有任何表现,要装出极力讨好屠岸贾的样子来。当时屠岸贾要赏程婴一笔钱并给他官做。程婴说:“您多赏点钱,我不做官,我出卖了朋友,人家会骂我,不如多拿点钱远远离开京城,找个地方隐居起来。”屠岸贾误认为程婴是跟自己一样的势利之徒,没有多想就同意了,给了一大笔钱。程婴带着钱和赵氏孤儿藏在深山里。一躲19年,不仅把赵氏孤儿培养成人了,而且调教得能文能武。程婴这才告诉这孤儿19年来的事情经过,赵氏孤儿最后终于在程婴的帮助下,报了仇,把屠岸贾一伙全杀了,把赵奢的案子也翻了。程婴和杵臼真可谓“一诺千金”,是古代讲信用的典型。 3、季札挂剑守约诚信由始至终

天花的流行历史

天花的流行历史 一.全球天花流行史 天花是一种古老而又猖獗的疾病,推测可能出现在公元前一万年正值人类从游牧生活转为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时代。至20世纪,天花至少造成全球3亿多人死亡。 有文字可考的天花瘟疫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日本、欧洲和北非(公元700年),再由北非传至加勒比(公元1518年)、墨西哥(公元1520年)、秘鲁(公元1524年);此间,中北非洲将天花传到巴西(公元1555年)和北美(公元1617年);印度在公元1713年将天花传到南部非洲;欧洲则在公元1789年将天花传到澳洲。中国葛洪在《肘后方》中曾记载了公元256-313年间典型天花瘟疫肆掠中国的情景。上述天花传播路线图,明显地提示了天花在人类中的流行与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增加相伴随。天花从非洲传至美洲与贩卖黑奴相关,从欧洲传至澳洲与其殖民活动相关,印度最早与中国的交往可能是天花传入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的原因。 天花曾是历史上的超级武器。公元570年,阿比西尼亚的军队攻打阿拉伯圣地麦加,由于军队中天花流行而全军覆没。公元1520年,500人的西班牙军队入侵墨西哥,在墨西哥军队英勇抵抗胜利再望时,天花因一个感染的黑奴水手在毫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中间疯狂流行,300多万印第安人死于天花,西班牙因此征服了墨西哥。一些国家的要人也未幸免天花:英国女王玛丽于1694年32岁时死于天花,法国国王约瑟夫一世和路易十五、俄国沙皇彼得二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等均死于天花。公元17至18世纪,天花曾在世界上大流行,仅在欧洲,每年有40万人死于天花,感染者三分之一致盲;1853年,夏威夷当地居民80%死于天花;1903年,天花使南美卡亚波部族几乎全部灭绝,15年后生存者仅剩500余人。 二.人类消灭天花的历程 在与天花长期不懈的斗争中,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首先发明了把轻型天花病人痘疱液经鼻少量接种正常人,使接种者仅得轻型天花而不得严重天花的方法,当时称为“人痘”。这种方法使当时天花30%以上的病死率降到了2%以下。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疫苗接种史。此后,种“人痘”的方法传至欧洲,并有多处文字记载被广泛使用。1729年天花在欧洲流行时,威尔士公主给自己3岁女儿种了“人痘”,不久王室成员全都种了“痘”。欧洲各地医生曾到英国皇家学会学习种“痘”技术。此技术随后也在美洲逐步推行起来。1777年,乔治×华盛顾命令全体军队都种“痘”,种“人痘”的方法,在人类预防控制天花流行的斗争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群免疫力的增加,2%左右的死亡率虽比自然感染天花30%的死亡率减少了很多,但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观察到感染过牛痘(在人中只产生局部痘疱)的挤奶女工很少感染天花,由于牛痘疱与天花痘疱很象,詹纳怀疑是否感染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于是他将牛痘痘疱液给人接种,并发现在用天花病毒攻击时,接种者都没有发生天花。两年后(1798年),詹纳的文章公开发表。这是人类在预防天花中,第一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明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实际上也是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历史中第一次科学证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此开创了疫苗学研究的新时代。

石狮传统历史文化探源教案

课题石狮传统历史文化探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石狮历史文化,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说:让学生的把爱乡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石狮的哪些历史呢?谁知道,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下。 学生发言 (二) 1 坐标为北纬24°39′-24°49′,东经118°35′-118°48′。面积189.2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2006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满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 2、让生说说石狮都有什么特产? 学生发言 3、相传隋代此处有一风穴,故名凤里,后建凤里庵,建有石亭,旁立一对石狮,名为石狮亭,商旅往来,以石狮为标记,久之遂成惯称。 1942年设石狮镇,属晋江县。1949年9月2日解放。1987年12月17日,析晋江县石狮、蚶江、永宁3个镇和祥芝乡,置石狮市,由泉州市代管。1988年9月30日石狮市正式成立。 唐武德元年(618年),石狮境内行政区域属建州南安县。开元六年(718

年),析南安东南地置晋江县,石狮境域属泉州晋江县。宋初,石狮境域属平海军晋江县,后属泉州晋江县。元代,属泉州路(一度改称泉州府)晋江县。明代,石狮境域属泉州府晋江县。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设晋江县石狮分县。以晋江县贴堂县丞驻石狮街,代管安海。乾隆三十五年,石狮县丞移驻安海旧通判署,嗣后,改设安海分县,石狮一带事务仍归晋江县处理。清代,石狮境域属泉州府晋江县。民国元年,石狮境域属南路道晋江县。民国三年,属厦门道晋江县。民国十六年,属福建省晋江县。民国廿三年7月,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晋江县。民国廿四年10月,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晋江县。1949年9月,石狮境域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江县。1980年1月,属晋江地区晋江县。1986年1月,属泉州市晋江县。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石狮由镇升格为省辖县级市,并作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成语词条:九牛一毛 成语释疑: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从历史整体性谈体验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从历史整体性谈体验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王利红 【专题名称】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专题号】G32 【复印期号】2009年05期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问题》(沪)2009年1期第102~104页 【作者简介】王利红,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历史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历史是属于过去还是属于现在?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把属于过去的历史与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内在的整体,从而使个体在历史的整体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和智慧,提升个体和人类整体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应该首先询问和思索的问题。 一、历史与现实 尼采在《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中认为,我们需要历史学,但我们需要它,不是为了舒适地离开生活和行动,而正是为了生活和行动。只是就历史学服务于生活而言,我们才愿意服务于它。尼采引用歌德的话,认为凡是仅仅教诲人们,不增进或者直接振奋人们行动的东西,都是令人厌恶的。因此,尼采认为历史学对于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增进或直接振奋我们的行动。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眷恋过去,而是由此激越地、迅猛地奔向未来。过去唯有在不削弱、加强当代和未来的时候才具有一种价值。[2](pp.10-12,p.134) 尼采的观点和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的观点不谋而合。克罗齐宣称,“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认为那些不与实际生活发生关系的历史都是死历史或编年史。我们应当把历史跟生活的关系看作一种统一的关系,这种统一不是一种抽象意义的同一,而是一种综合意义的统一。因为显而易见的是,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而这种过去的事实只要和现在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它就不是针对一种过去的兴趣而是针对一种现在的兴趣的。例如,当我们面对无限的历史之全部特定的无限事物时,它只会使我们望而生畏,它对我们是没有用处的;只有可怜的有限才对我们有帮助,才是有定的、具体的,才是能被思想所掌握的,才能成为我们的存在基础和我们行动的起点。因此,面对无限的历史,我们所该做的,是在漫无边际的过去中,只聚精会神于与一个当代问题相适应和构成活生生的现在的积极历史,即当代史的某一点上。这样一来,由于与现在生活的接触,处于黑暗中的过去的历史就会复活,过去的就通过当代的而再变成当代的。[2](pp.2-3,37)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德罗伊森认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因此历史研究是地地道道与现实相关的。历史研究的对象不是过去,因为过去已经逝去,它的研究对象是此时此地,还没有完全逝去的过去。历史研究直接跨过现实生活,到它的背后去分析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哲学眼光。只有通过哲学研究性的眼光,才可以在浩如烟海的过去中唤醒与现实事物相关的既往,使它复苏;才可以在一片空旷暗黑的过去中,把该事物的既往照亮,并使它与现实连接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哲学眼光照亮的不是一切过去的事物——因为与现实

中国历史主要朝代名称探源

中国历史主要朝代名称探源 江西/邓夏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众多重要的朝代,各朝代名称彰显了该朝代历史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特点。纵观中国古代史上的主要朝代,其名称溯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根据建立者或其祖先的居住地,或其祖先为该地区首领或领袖人物而确定,侧重于建立者或其祖先发迹的空间特点。例如: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因其祖先禹是夏后氏部落领袖而得名;公元前1600,汤定国号为商,是因汤的始祖曾居住在商,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所以商又称殷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是因其祖先曾居住在周,周又分西周和东周;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因其本人曾是后周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故取“宋”为国名,宋又分北宋和南宋。 2. 由王朝建立者或其祖先所袭封的爵位或官职而得名的,侧重于朝代建立者或其祖先初始的政治地位特点。例如:公元前220年,汉王刘邦打败楚王项羽,取得楚汉战争胜利的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25年,西汉的皇族远支刘秀重建汉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因司马炎父司马昭曾被曹魏封为晋公,故取

“晋”为名,晋又分西晋和东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因其父杨忠辅佐宇文泰建周有功而被封为隋国公,杨坚又承袭父爵,故取“隋”为国名。 3. 依据王朝建立者所辖地区的历史名称而命名,侧重于朝代建立者统治区历史悠久的特点。例如:221年,刘备在成都建蜀,因刘备系东汉皇族远支,为复兴汉室,仍以汉为国号,而成都一带古为蜀地,故史称蜀汉;222年,孙权在建业称吴王,所辖苏南和浙江旧属吴国领地,229年,孙权正式称帝时定国号为吴,史称东吴、孙吴。 4. 取自古书某名句,以图吉利而得名的。例如: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国号为元,《易经》中有“大哉乾元”的名句,“大元”意即“大的开始”,元朝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5. 袭其旧号,或为防止以旧王朝作号召,或减少某种隔阂、误会而命名。例如:元末农民起义中韩山童、刘福通为发动群众进行抗元斗争,宣扬“明王出世”,韩世童的儿子韩林儿被刘福通等立为小明王,统帅各支红巾军;红巾军将领朱元璋羽翼丰满后,1366年派人在瓜步江中沉杀了小明王,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承袭其名,曰”明”。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金政权,后改称后金是为了与1115年阿骨打建立的金相区别,以消除汉族人民对金朝厌恶、反感、复仇心理,减少南下入主中原的阻力;1636年,皇太极改金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导读:本文是关于历史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 历史故事_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篇一:人弃我取 战国初,魏文候任用李悝为相国,厉行改革,加强统治。他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农业的“平籴[dí]”法。所谓“平籴”,就是国家在丰收年份用平价买进粮食,到荒年时以平价卖出,使粮价保持稳定。这样,就促进了封建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 李悝的经济改革,尤其是所实行的“平籴”法,使一个名叫白圭[guī]的商人受到启发。经过反复思考,他想出了一种适应时节变化的经商致富办法,这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这个办法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别人不要的我要下来,别人要的我就给予。 按照这个办法,在丰收季节,农民收的粮食很多,大家都不要,价钱也就便宜下来,他就大量买下粮食。这时,粮价虽然很低,但蚕丝、漆等因不是收丝或割漆的季节,没有大量上市、价钱自然很高,他赶紧把这些货物卖出去。 到了收丝时节,蚕丝大量上市,价钱贱下来,而粮价却高了起来。这时,他就收进蚕丝,卖出粮食。就在这买进卖出之间,牟利致富。 历史故事_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篇二:以邻为壑 大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土壤来堵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

禹带领百姓们在野外辛勤地工作了十三个年头,曾经三次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洪水,使江河通畅,东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灌。原来被淹没的土地,如今又变成了良田。 到了战国初,有个叫白圭的水利专家,也非常出名。什么地方河堤有了裂缝、漏洞、渗出水来,他一到就能修好。后来,他被请去魏国当相国,魏国的国君对他很信任。 有一次,孟子来到魏国,白圭在会见他的时候,表露出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领,甚至自我吹嘘说:“我的治水本领已经超过大禹了!” 孟子是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当场驳斥他说:“你说错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当作大水沟,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水都流进大海,与己有利,与人无害。如今你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邻国当作大水沟,结果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与己有利,与人却有害。这种治水的方法,怎么能与大禹的相比呢?” 历史故事_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篇三:举足轻重 公元20xx年,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想称王称帝,争夺天下。这个时候,有一个实力派人物叫窦[dòu]融。王莽当权的时候,他当上了伏波将军。王莽失败以后,他归附了淮阴王刘玄,不但做了张掖[yè]都尉,还被刘玄的部属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 拥有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看到刘秀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有意顺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讨,决定派使者带着书信和礼物前往洛阳。刘秀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隆重接待了使者,并给窦融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说:“蜀地有公孙述,现蜀汉相攻,你的地位极为重要,一抬脚就会影响两端的轻重,无论你站在哪一方,都可以决定一方的成败。(原文是:‘举足左右,便分轻重。’)”从此,窦融十分忠心地跟随着刘秀,很快被

自然地理整体性

37.(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13.(2019年天津卷·节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2)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 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6分)

【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6~18题。 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JS卷】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 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9.该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尚书流传与研究史

尚书流传与研究史 上古资料政治哲学思想经典从汉代的今、古文经学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王学论争,到唐代以古文尚书为蓝本的《尚书正义》问世;从宋代开始对古文尚书的疑辨、元明之际拥蔡倒蔡之争和梅鷟《尚书考异》出现,再到清代王夫之终结宋学时代、阎若璩辨伪成功,《尚书》不仅在文本的传说与传承方面存在分歧,而且文本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汉书·艺文志》记载,“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从《汉书·艺文志》记载中可以看出《尚书》就是记言语录性质的官方档案,包括诰语、誓词、政令等,由王官记之,可以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历史文献汇编。 先秦时是《尚书》从孕育到初生的重要阶段。成书前,《尚书》是分散典藏的政府档案。“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商时文献档案保存的王官制度就已经建立,左史记录王的言论政令,右史记录王的政治活动。随着历史档案堆积愈多,为方便管理,上古史官给每篇立名,如盘庚迁殷的政令诰命以《盘庚》为名,并且以朝代做出划分,于是就有了《夏书》《商书》《周书》,这说明《书》的前身就是政府的档案文献,而且应该是记述浩繁规模庞大,由于竹简易于腐烂不易保存,政治的变动又造成历史文献的浩劫,《书》流失毁损下散民间,到了孔子之时已经残缺不全了。而孔子很可能为追缅圣朝也为教学所需对《书》做了整理编纂,于是春秋战国之时《书》作为儒家经典广为流传。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为宣扬论证自己的学说,往往引用古文献,《书》的很多篇章的以保存在诸子著作当中。当然诸子在引用当中为使之合乎自己的观点以显得早有成例,经常对《书》的记述做加工改造,这在一定程度上玷染了原典。《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和《禹贡》三篇,是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儒家搜集资料编造而成的有关尧舜以及禹的《书》篇,也是《尚书·虞夏书》的主体内容。战国时,《尚书》的《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已经基本齐备,《尚书》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了,最早编成的《尚书》的定本完成了。 《尚书》大约在战国末期定型之后,其流变经历了一个复杂独特的过程。秦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听从李斯的谏言禁绝民间私藏儒家典籍,焚书坑儒,诗书首当其冲在民间的流传遭到沉重的打击。但秦博士是可以藏儒家经典的,不但完好保存了典籍,还对《书》重新修辑整理,列序百篇。秦末农民战争,项羽火烧咸阳宫,政府所藏文化典籍遭到重创,化为灰烬,《书》也不能幸免。幸好秦博士伏生将《书》藏于墙壁当中,才得以流传下来。汉初取消禁书令后,伏生将其取出,由于竹简腐朽损毁仅余二十八篇,后又将此二十八篇献与汉文帝。伏生所保存的《尚书》为隶书写成,称今文《尚书》。此二十八篇和武帝时民间所献的《太誓》一篇共二十九篇被立为学官。今文《尚书》共分为三家系统,即夏侯胜的大夏侯氏学,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学,欧阳高的欧阳氏学。西汉时集大夏氏学和欧阳氏学的小夏侯氏学最为兴盛,到了东汉时因为欧阳氏学大师桓荣为明帝之师,明帝对老师推崇备至,欧阳氏学显盛东汉一朝,后来汉石经所刻《尚书》便是欧阳氏本。今文经学家为保住功名利禄对今文经做了繁琐的“章句”和空疏的"传”“说”的解释,今文经学越来越孤陋无用,逐渐衰落。 古文《尚书》发现于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的旧宅,从墙壁里发现了许多竹简,后来经孔安国整理被认定是《尚书》,较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对于孔壁出本西汉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年代、代表理论、观点、意义、局限) 强大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重回强大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魔弹论): 1、产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也被称为子弹论、靶子论、传送带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等。 2、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eg.希特勒政权对媒介的运用罗斯福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马拉松”鼓动事件 3、魔弹论的缺陷 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 忽视了客观社会因素 否定了受众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限效果论: 1、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为代表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媒介效果研究开始采用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 2、代表理论是有限效果论 该理论认为媒介的效果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中产生和运行。 (2、有限效果论的研究领域 “传播流”研究说服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也有将之归为适度效果论的) 3、传播流 所谓传播流,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4、《人民的选择》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5、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 拉扎斯费尔德、贝雷尔森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开展一项有关总统选举的“投票行为研究”时发现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人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一种人。前者叫舆论领袖,后者叫追随者。 由于个人影响、舆论领袖的存在,使媒介的影响不能直接到达一般受者,从而造成“媒介→意见领袖→受者”(而非媒介→受者)的局面,这就是两级传播。 6、舆论领袖的特征 人数不多与被影响者是平等关系不集中在特定群体或阶层,分布均匀有单一型和综合型 同大众媒体关系密切,信息渠道多,社交范围广) 3、对该理论的批评和修正 大部分新闻报道仍然是由大众媒介直接传播开来 舆论领袖和非舆论领袖界限模糊 最初的两级传播论将传播划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更多或更少。 两级传播论隐含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领袖的唯一信息渠道,实际上信息来源可能多样化。 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劝服方面更为有效。 8、创新扩散理论 9、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定理 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对受众产生效果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原因,而更可能处于各种中介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而起作用。 传播效果一般是强化现状,而非改变它。 传播对人们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他中介不起作用;或其他中介也在促进人们效果改变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媒介自身条件及舆论的影响 4、霍夫兰的说服性效果研究 霍夫兰和耶鲁学派:态度劝服研究 1942—1945,霍夫兰研究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

古代敦煌舞蹈之历史探源

兰台世界2012·9月上旬 20世纪70年代之前,敦煌舞蹈在任何历史文献中都未有相关记录,也没有敦煌舞蹈这个名称。直到敦煌壁画被考古学家发现,壁画上众多舞蹈形态为现代舞蹈艺术家们研究中国舞蹈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更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灵感与启发,在现代舞台上创作复活敦煌舞蹈。敦煌舞蹈由内而外、以舞说情,以古代乐舞为原型和基础,结合现代舞元素,既反映了敦煌壁画上的原始舞姿,又具有现代舞的艺术效果,可谓穿越古今、绝妙无比。本文拟对古代敦煌舞蹈进行历史探源,从中探析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与艺术特色,再现这一古老而现代、优美、华丽的舞蹈艺术形象[1]1。 一、古代敦煌舞蹈的文化、艺术渊源敦煌舞蹈顾名思义与敦煌莫高窟有莫大的关系。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朝,是当今世界洞窟艺术中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历史 最悠久的宝库。其中已被发现和修复的敦煌壁画记录了从汉唐至明清的人间百态,令人 眼花缭乱、流连忘返。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经济、社会、宗教、民俗、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聚宝盆。敦煌莫高窟中几乎每一个洞窟内均有壁画,而其中大部分壁画都有舞蹈形象。它们惟妙惟肖、千姿百态,中国舞蹈史自汉唐以来的发展演变历程在敦煌壁画中如画卷般娓娓道来。因此,对中国舞蹈史来说,敦煌壁画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敦煌舞蹈的文化渊源。 古代敦煌舞蹈是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古典舞是历代舞蹈表演者和创作者经过长年累月对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的创作、提炼、加工、整理和实践检验,形成和流传于世的舞蹈典范。通 常而言,世界各地的古典舞都具有程式严谨、动作规范、技巧高超等特点。除此之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古典舞还具有反映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风格特点。中国的古典舞,以汉民族为例,其舞蹈姿态绝大多数寄生于戏曲舞 蹈之中。在出土或被发现的大量古代雕塑、壁画、石砖、陶器、绘画等文物中,汉族古典舞的造型与姿态随处可见。新中国成立之后,新生代的舞蹈艺术家们在考古研究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对中国古典舞进行挖掘整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中国古典舞教材的编 撰工作,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古典舞蹈 表演者和创作者。他们的舞蹈作品技艺高超、刚柔并济、圆润细腻、情景融汇,颇具精气神完美合一的艺术感染力和手、眼、身、法、步高度协调的艺术表现力。 如前所述,中国古典舞是在传统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基础上经过更加细腻的艺术加工发展而来。它寄生又跳出了传统中国戏 曲的规范范围,按照舞蹈本来的艺术特性,根据舞蹈特有的审美要求与标准,将舞蹈在戏曲中的技术性内涵变换为舞蹈艺术内涵。除了戏曲艺术,武术也是中国古典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渊源。例如敦煌壁画中画师们刻画了许多神韵各异、体态优美、造型独特的女性飞天姿态,飞天即源自武术中的想象和动作。许多艺术史专家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舞蹈形象视为最高的敦煌艺术成就。飞天作为敦煌舞蹈的主要 艺术形象,使敦煌舞蹈成为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古代敦煌舞蹈的艺 术渊源在一定程度上即是中国古典舞的艺 术渊源。二、古代敦煌舞蹈与汉唐舞蹈的渊源 从春秋楚舞继承发展而来的汉代舞蹈,以细腰、长袖、折腰、翘袖等当时顶尖技术动作著称。直到今天,细腰、长袖、折腰、翘袖等舞蹈动作依然常见,它们使舞姿更为曼妙,也构成了汉代舞蹈的两个最为主要的特征:一是舞袖。今天所谓的长袖善舞即是源自汉代舞蹈。汉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对舞袖都有着特别的钟爱和喜好。二是扭腰。作为人身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枢纽部位,腰部随节奏变化的舞动,既带动了上半身,又舞动了下肢。汉代舞蹈中的扭腰可以左右倾折,也可以前俯后仰,其善变丰盈的特点加上舞蹈演员们不同 圆曲线条的体态使她们婀娜多姿、引人入胜。汉代舞蹈中的舞袖与扭腰不仅显现出舞者在舞台上的秀美,而且纤腰长袖、翘袖撅臀的她们将S形身形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唐代是中国数千年封建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唐代舞蹈艺术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也受益匪浅,成为后世历朝历代所膜拜的时代艺术。唐代舞蹈在继承汉代舞蹈精华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新的、反映唐代文化艺术深厚实力的表演形式。众所周知,唐代是以女性的体胖为美,美女的标准是丰腴、丰满和富态。唐代舞蹈表演者们惯用歪头、出胯、冲身等技术动作, 构成了三道弯体态,形成了舞者们曼妙的S形曲线。在舞蹈表演过程当中,表演者们一般不会将手部暴露出来,从而保持了华丽、自成一体的舞衣的整体感和圆润感。舞衣随着舞者的摆动而形成飘逸的弧度,更为舞蹈表演增加了些许美感。唐代舞蹈空前繁荣,是各阶层喜闻乐见、普及广泛的艺术 表演形式和娱乐活动。 敦煌舞蹈继承和发扬了汉唐舞蹈的特色,成为敦煌艺术中不可分割的宝贵部分。敦煌舞蹈较为经典的舞姿即是汉唐舞蹈中都十分注重的S形姿态。在《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大型舞蹈剧中,创作人员基本都是依据敦煌壁画中S形姿态的细节来加工、提炼,最后再现的。此外,创作人员还依据敦煌壁画创作出静态含蓄的不动乐舞造型,于情感嫁接和延续中寻觅流畅淑美、自然平和、流动自如的具有十足艺术表现力的舞姿动作和连接流线。《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舞蹈剧在创作人员的编排下,融入了现代人的真情实感,将敦煌壁画上静止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凸显敦煌舞蹈倾、拧、斜、曲的流动韵律和表演风格[2]131。 三、古代敦煌舞蹈形态特征与艺术特色古代敦煌舞蹈是现代敦煌舞蹈的前生,是源自敦煌壁画和彩塑中历朝历代的舞蹈造 型, 它们后来被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提炼、加工、编排,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舞蹈艺术形式。敦煌舞蹈极具异域风情,它的诸多舞蹈元素来自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繁荣时期的中外融合。绝大多数敦煌舞蹈研究者和敦煌舞蹈艺术家认为,敦煌舞蹈所反映的敦煌壁画上的舞姿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是飞天;第二是唐代经变画;第三是金刚力士与天王,即阳刚硬朗的男性舞蹈;第四是北凉至北周的伎乐天;第五是世俗舞蹈,即市井街头流行的、反映现实生活的舞蹈;第六是莲花童子,即儿童舞蹈;第七是彩塑菩萨,即是以佛教中的菩 萨造型为舞者的舞蹈。敦煌壁画和敦煌彩塑 作为敦煌莫高窟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它古代敦煌舞蹈之历史探源 □易 辛 案博览 档Dang'anBolan 66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大禹治水的故事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黄帝炎帝战蚩尤 千年前,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黄帝是黄河流域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另一个有名的部落首领叫炎帝。黄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十分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侵略骚扰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办法,逃到黄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请求帮助。黄帝早就想除去这个部落的祸害,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

【来自天使的讯息-捷克陨石】第四章:捷克陨石的历史流传

第四章捷克陨石的历史流传 捷克陨石这个小东西,初初看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拿近一点看,尤其透着光看,可以看出它所独有的橄榄绿色,就会教人眼睛为之一亮!再加上它那细细皱皱的表面纹路,嗳,真像台湾俏皮话讲的一样,『丑的很均匀』。当丑的很均匀时,事实上,丑就已经不见了,代之而来的就是另一种可爱了。 生在台湾的男生常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女生,尤其是自己的女朋友、太太。这是另一种亲昵的表示呢!因为民风淳朴、保守,直接说『妳好美哟!』、『妳好漂亮哟!』不仅过于唐突,且太直接了,反而失去了美的感觉,而有点肉麻。当一个男生,默默凝视自己的女朋友半晌,再讲一句『妳丑的好均匀哟! 』您就知道,这男生一定是用心鉴赏过的,而且他跟她的关系一定是非比寻常的,有可能是『超友谊的关系』,马上会发展到结婚,而且白头偕老,永浴爱河。这话虽有调侃,但却是一种真心包容,优点、缺点全部都包了。 前面提过,人类最早懂得使用捷克陨石的人、的事迹,是由考古学家在奥地利北部,接近捷克边界上的二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先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捷克玻璃陨石的断口、锐利的边缘,用来切割皮啦、肉啦,或是其它的东西。同时,也懂得将这些绿色的玻璃陨石做成项链坠子来戴,也许是纯装饰用,也许是当护身符,也许两者都有。这些老祖宗们,果真还是『摩登原始人』呢!那个时候,距离今天约有200万年。

在捷克境内的摩拉维亚省份内,也有先人使用陨石的遗迹,是在Skripinske Hradisko这个区域发现的,有一些圆盘形的陨石和一些陶器一起出土。这个时候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距今约12,000年。 『现代人』懂得使用捷克陨石的时代,目前可以追溯的大概是到18世纪初期吧。当时的人用捷克陨石来当装饰用的坠子,还用来当绅士手杖杖头的装饰品。捷克当地流传的古老诗歌曾提到,当时的年轻男子常常去寻找这种绿色的捷克陨石,当成一种爱的献礼、定情物,来送给他们心仪的对象、或未婚妻,来表达他们内心的爱慕。并期待此陨石能为他们俩带来好运气,和谐的关系,能够相爱到永久。 到了19世纪,在捷克南方省份,尤其是Netolice区域,有一种风俗,可惜至今并未保留下来。就是说,当他们在进行宗教仪式时,圣餐会被放入一个杯中、或一个容器当中,而这个杯或容器,通常有装饰着许多的绿色玻璃陨石。这是否就是圣经中所称的『圣杯』(Holy Grail),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所使用过的杯子;电影『法柜奇兵』也对这个神秘的圣杯大做文章。 哦,我们不是说在捷克南部的这些杯子就是圣杯啦,不是这样。而是,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和传统呢?而这样的做法又曾流传了多久呢?有没有可能在耶稣那个时代,这种最高级、最珍贵的杯子也是这种做法呢? 据说这个圣杯是耶稣在被钉上十子架之前,在最后的晚餐与十二位门徒共饮葡萄酒之用的,它当然带有非常不平凡的宗教意义。传说中,圣杯是由『绿色宝石』做成的,世世代代以来都当成是『祖母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