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庆《测验等值》讲义

谢小庆《测验等值》讲义
谢小庆《测验等值》讲义

测验等值

主讲:谢小庆

一、为什么进行测验等值研究

测验、考试被作为一种尺度来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测量。这种尺度应该具有稳定性。不同的考试版本之间应该具有一致性。对于同一个测量对象,不能用这个版本测量得到一个度量,用另一个版本测量却得到相差很大的另一个度量。尽管我们在命题过程中总是尽量保持考试难度的稳定性,但不同试卷之间在难度、信度、分数分布方面的差别很难完全避免的。这种差别不仅会影响到测验的质量,影响到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而且会使参加考试时间不同、使用试卷不用的考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样,就需要将具有不同难度、分数分布的试卷的分数转换到一个统一的量尺之上,采用统一的量尺对应考者进行测量。这种将一个测验的不同版本的分数统一在一个量表上的过程即等值(equating)。

如果不进行等值处理化,不同时间举行的考试的成绩之间不具备可比性,评价标准或证书授予标准会受到试卷难度起伏的影响。一些水平不高的考生可能会由于运气好遇到较容易的试卷而通过考试获得相应资格,一些水平较高的考生可能会由于运气不好遇到较难的试卷而未通过考试并未能获得相应资格。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选拔效率和人员素质,而且对考生也是很不公平的。

等值研究的意义并不局限于保证考试公平。今天,为了避免命题和试卷编制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许多考试机构都在致力于建设题库。实现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简称IRT)的题目参数等值是建设科学化、大规模题库的前提。基于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ing Theory,简称CCT)之上的等值方法只能实现不同试卷之间的等值,满足“试卷库”建设的需要,很难实现在统一的量尺上标定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任务,很难满足大规模题库建设的需要。

实现计算机化自适应性考试是许多考试的发展方向,也是摆在许多考试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计算机化自适应性测验开发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在统一的量表上标定试题参数,实现各个考生所回答的不同题目之间的等值。

二、等值的定义

一般说,等值是将一个测验的不同版本的分数统一在一个量表上的过程。如果一个考生在参加不同版本的考试时,他的成绩不会受到影响,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份试卷是等值的。在实际进行等值处理时,需要对等值的操作定义。在等值概念中,应该包括等价性、对称性、样本组间一致性等涵意。

㈠等价性

Lord首先提出等值的等价性(equity)概念(1980,第195页)。根据Lord的等价性概念,一组能力相同的考生组在测验X上的真分数分布经等值转换后,应该与他们在测验Y上的真分数分布相同。这种等价性可以表达为:

为x在测定义T为真分数,x为测验X上的分数,y为测验Y上的分数,)

e

(x

y

验Y上的等值分数,G为累积分布函数,则等价性的含义是对于所有的真分数T有:T

G

x

G

=(1)

y

e

(

|

(T

)

)

|)

(

y

这一等价定义意味着具有相同水平的考生在测验X和测验Y上的观察分数的平均数、标准差、分布形态完全一样。正如Lord指出,只有在测验X和测验Y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这种等价性才可能实现。在测验实践中,两份试卷不可能被编制得完全相同。如果能够编制出完全相同的两份试卷,也没有必要再进行等值处理。因此,Kolen和Brennan认为,“如果以Lord的等价性作为标准,等值处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1995,第11页)因此,Morris于1982年提出了一个可能实现的等价性定义:

定义E为一个变量的期望,则等价性的含义是对所有的真分数有:

T

y

E

=(2)

E

e

x

)

(T

(

|

(

)

|)

y

上式中)

的用法与式(1)中相同。这一定义被称为“一阶等价(first order (x

e

y

equity)”或“弱等价(weak equity)”。这一等价定义意味着具有相同水平的考生在测验X和测验Y上的观察分数的平均数相等。

无论是经典测验理论中的“真分数”还是IRT中的“潜在特质”,都是无法直接把握的。在实际的等值中,我们经常以基于对一组人的观察之上的观察分数来定义等价性:

x

G

e

G

=(3)

(

(y

(

)

))

y

这一定义意味着,如果一组考生在测验X上的观察分数分布与在测验Y上的观察分数分布相同,我们就认为测验X与测验Y等值。

在下面所介绍的等值方法中,有些是基于公式(2)所定义的等价性之上,如Levine 真分数等值方法;有些是基于公式(3)所定义的等价性之上,如等百分位方法。

㈡对称性

对称性又称可逆性,是指等值转换关系是双向的。对于两个平行测验X和Y,如果测验Y上的60分等值于测验X上的50分,那么X上得分50分也一定等值于Y上的60分。这种对称性的要求将回归方法排除在等值方法之外。等值问题并不单单是个回归问题。通常,X对Y的回归与Y对X的回归并不一致,回归关系不具有对称性。

㈢样本组间一致性

等值处理的结果应该不受到进行等值处理所采用的考生样本组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样本组建立起来的测验X与测验Y之间的等值关系应该基本一致。例如,两个测验版本之间的等值关系对于男生样组和女生样组应该是一样的。

在实际的等值过程中,等值的这一含意往往难以满足。等值结果或多或少要受

到等值样组的影响,有时影响会很大。一般说,真分数等值模型较少受到等值样组的影响,而观察分数模型则较多受到等值样组的影响。因此,在等值过程中,应该尽量使样组对于测验的对象群体具有好的代表性。(kolen,1995,第12页)

三、横向等值和纵向等值

根据等值的应用性质,可以将等值分为横向等值(horizontal equating)和纵向等值(vertical equating)。一般说,等值是在测验的平行版本之间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属于横向的联系。因此多数的等值属于横向等值。有的时候测验被用来建立发展量表,一组水平不同的测验被用来刻划考生的发展水平。在这些不同水平的测验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被称为纵向等值。例如,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包括基础、初等、中等、高等等不同水平的考试;一个小学生言语发展量表可能包括分别适用于一至六年级的六个不同水平的测验。以统计方法在这些不同水平的测验之间联系的过程即纵向等值。

由于这些测验本来不属于相同水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等值”,所以,有些研究者不使用“纵向等值”的概念而是使用“纵向量表化(vertical scaling)”的概念。(kolen,1995,第12页) 今天,在教育测量与心理测量的文献中,“纵向等值”概念仍然被广泛使用。

四、等值问题的研究状况

在心理测量学领域中,等值问题的研究开展较晚。虽然从50年代就有一些零星的研究,但80年代才引起比较广泛的注意(R. L. Brennan,ACT,1987)。在70年代、80年代出版的有关心理测量的教科书中几乎见不到关于等值问题的讨论,甚至一些90年代出版的大学心理测量学教科书中都未涉及测验的等值问题。直至90年代后期,关于等值问题的系统性文献也十分罕见(Livingston, ETS,1996,第369页)。近年来,心理测量学家们对测验等值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提出了许多等值方法,而且围绕等值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不同等值设计之间的比较

2、不同理论模型之间的比较

3、不同等值系数估计方法之间的比较

4、关于造成等值误差因素的研究

5、关于等值误差估计方法的研究

在我国,迄今等值是测验研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许多重要的考试都尚未实现统计等值。

五、影响等值误差的因素

象测验误差不可避免一样,等值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影响等值误差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被等值测验的同质性;

②被等值测验之间的难度差别;

③被等值测验分数的分布特点,包括偏度、峰度等;

④被等值测验的单维性;

⑤锚题对测验的代表性,或锚题分数与测验分数的相关;

⑥用于等值估计的考生样本的容量;

⑦用于等值估计的考生样本分数分布的相似性;

⑧测验长度;

⑨锚题数量;

⑩锚题在测验中的位置。

实际的影响因素可能更多。等值还会受到测验所关注的分数段、测验目的对分数精确性的要求水平、测验分数的应用、计算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六、等值数据的收集

测验等值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等值数据的收集,一个是等值数据的处理。(见图一)

图一:等值方法

多种等值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以“人”为媒介的共同组设计,即让一组人接受不同的测验版本;另一类是以“题目”为媒介的“锚测验”设计,即在不同测验版本中含有共同的题目。

㈠共同被试组设计

共同组设计(common-subject equating design)中包括单组设计(single-group design)、平衡随机组设计(counterbalanced random-group design)和等组设计(equivalent-group design)等几种不同的等值设计。

图二:各种等值数据收集方法的图示——————————————————————————————

⒍部分预先等值设计

7. 题目预先等值设计

注:P1是从总体P 抽取的随机组,Q1是从总体Q 抽取的随机组。“√”表示收集数据,没有“√”的项目表示不收集数据。 ——————————————————————————————————

㈡ 共同题设计

共同题等值设计(common-item equating design)包括锚测验随机组设计(anchor-test-random-group design)、锚测验非等组设计(anchor-test-nonequivalent-group design)、部分预先等值设计(section pre-equating design)、题目预先等值设计(item pre-equating design)等几种不同的等值设计。

七、等值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

㈠ 基于经典测验理论的等值模型

1.平均数等值

平均数等值(equimean equating) 是最简单的等值转换模型,用于共同组设计的情况。这时,两个不同版本在较短时间内先后施测于同一组考生。我们可以认为这组考生的水平在两次考试之间没有变化,在两个测验中的真分数应该具有相同的平均数。当某一个版本的所得分数平均分较高时,可以认为这个版本较容易。

2.线性等值

线性等值(linear equating)是平均数等值的扩展。在平均数等值模型中,我们假设两个不同版本具有相同的分数分布,即具有相同的标准差。如果不作标准差相同的假设,两个版本中等值分数可以表达为:

x

x x y y y S O O S O O -=- (4) 经过整理,有

y x x

y x x y y O O S S O S S O +-= (5) 在共同组设计中,根据式(5)可以计算出与新卷X 的分数相应的标准试卷得分。在共同题设计中,计算较复杂,影响等值结果的误差因素也较多,如共同题与整卷之间的相关,两组考生之间的能力水平差距,等等。基于不同的假设,在计算等值转换系数时可以采用Tucker 观察分数、Levine 观察分数、Levine 真分数和Angoff V 等不同模型。

3.等百分位等值

等百分位等值(equipercentile equating)模型将两个测验版本上百分等级相同的分数界定为等值分数。以最简单的共同组设计为例,在版本X 上得分低于60分的人占全体考生的80%,在在版本Y 上得分低于65分的人占全体考生的80%,那么,我们就认为在测验版本X 上与测验版本Y 的65分对应的等值分数是60分。

用公式表示就是,当

total

yl y total xl x N N N N N N +?=+?5.05.0 (6) 则 y x e y =)(

x N 为在版本X 上获得分数x 的人数

y N 为在版本Y 上获得分数y 的人数

xl N 为在版本X 上分数低于x 的人数

yl N 为在版本Y 上分数低于y 的人数

total N 为参加考试的总人数。

对于等百分位等值更严格的用累积分布函数表达是,当

G G =* 时

)]([)(1x F G x e y -= (7)

F 是X 得分的累积分布函数

G 是Y 得分的累积分布函数

*G 是X 在Y 上的等值分数的累积分布函数。(Braun & Holland, 1982,13页) 在共同题设计中,等百分位的等值计算要比共同组设计复杂许多。在复杂的等百分位等值计算中,分布函数的表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等百分位等值是非线性的。在图 中给出了对同一组数据进行线性等值和等百分位等值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线性等值中,两个版本的分数成线性转换关系,而在等百分位等值中,两个版本的分数成非线性转换关系。

图三 线性等值与等百分位等值的对照

㈡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等值模型

如果已经存在科学化题库,如果题库中每个题目均已经标定了具有可比性的题目特征参数,我们就可以根据考生在测验中的反应模式估计出考生的能力参数θ。(Hambleton & Swaminathan ,1985) 这时,从不同测验版本中得到的能力分数具有直接的可比性。如果两名考生分别参加了来自同一题库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测验,经过

能力估计,得到两个相同的能力分数θ,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两名考生具有相同的能力水平。

这时,如果以观察分数作为真分数的估计值,我们就可以在两个测验版本的真分数之间建立联系。首先找到对应于版本X 的每个真分数的能力分数θ,再在版本Y 上找到对应于每个θ值的真分数。这样,就在两个版本的观察分数之间建立了联系,实现了等值。图 给出了这一过程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版本X 较难一些,b=0.5,版本Y 较容易一些,b=0,

图四 真分数等值的示意图

版本Y 的区分度(a=1)略高于版本X(a=0.8)。从图中可以看出,版本X 的29.66分与版本Y 的37.03分等值,这时,能力分数θ值为0.375。

如果没有科学化的题库,从两个不同测验版本中估计得到的题目特征参数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据此计算得到的能力θ值之间也不具有可比性。为了在两个版本的得分之间建立联系,就需要某种中介。这种中介可以是共同组,也可以是共同题。测验等值的任务就是要借助这种中介在两个测验版本的能力分数θ之间建立联系。

1.参数转换等值(parameter transfer equating)

我们以最简单的共同组设计为例来说明参数等值。当将两个不同的测验版本X 和Y 施测于同一组人时,由于两个版本之间可能存在难度差别,经过参数估计,每个受测者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能力分数x θ和y θ,每个题目可以得到两组不同的题目参数x x x c b a ,,和y y y c b a ,,,二者之间具有关系:

B A x y +?=θθ (8)

A

a a x y =

(9) B b A b x y +?= (10) x y c c = (11)

由于测验施测于同一组考生,可以认为考生的能力水平是不变的。实际估计得到的能力分数的差异是由试卷的难度差别造成的。由于我们得到了两组能力分数θ值,代入式(8)后,就可以通过回归方法计算得到转换系数A和B。这样,就在两个不同试卷的得分之间建立了联系。显然,我们既可以根据式(8)实现能力参数等值(Ability parameter equating ),也可以根据式(9)实现题目参数等值(item parameter equating)。在实现了能力θ值之间的等值之后,就可以实现真分数等值(true-score equating)或观察分数等值(observe-score equating)。

在题目参数的估计中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模型,包括:

1)单参数模型(one parameter model )

2)双参数模型(two parameter mode)

3)三参数模型(three parameter model)

在等值转换系数的计算中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包括

1)平均数与标准差方法(mean and sigma method)

2)平均数与平均数方法(mean and mean method)

2.参数标定等值

IRT的参数估计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某些参数数值进行固定。我们可以通过在迭代过程中固定一些参数的方法在来自两个不同试验组的参数之间建立联系。参数转换方法是分别估计参数,之后在两组参数之间建立联系。而参数标定方法则是先估计一组的参数,之后,根据对第一组参数估计的结果,在第二组参数的估计中固定一些参数,从而在两组参数之间建立起联系。

3.同时参数标定等值

在存在共同题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思路来在两组参数之间建立联系。我们可以将测验的两个版本视为一份测验。在这份测验中,包括3个部分:仅包含于X版本的题目;仅包含于Y版本的题目,同时包含于两个版本的共同题。我们可以将参加了X版本测验的考生视为仅仅回答了前两部分题目的考生,将参加了Y版本测验的考生视为仅仅回答了后两部分题目的考生。这样,我们在将两个版本视为同一个测验的同时,将两组考生视为同一组考生,只不过回答的题目不同而已。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大样本”来估计这个“大测验”的参数。估计出来的参数自然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这就是同时参数标定的等值方法。Bilog软件中有一个测验等值模块,采用的就是这种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Angoff, W. H.(1984)Scale, Norms, and Equivalent Score, ETS

Brennan, R. L.(1987) Introduction to problems,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 issues in equating,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1-3

Hambleton, R. K.,Swaminathan, H.(1985) Item response theory: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Kluwer Nijhoff Publishing

Holland, P. W. , Rubin, D.B. ed.(1982) Test equat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Kolen, M. J. Brennan, R. L.(1995).Test equating, Springer-Verlag

Livingston, S. A.(1996) Book reviews: Test equat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33-3

Lord, F. M.(1980) 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al testing problems,

Lawrence-Erlbaum Associates

Petersen, N. S. et al.(1989) Scaling, norming and equating,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ed. by R. L. Linn, MacMillian

漆书青、戴海崎(1992)项目反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

漆书青等(1998)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原理,江西教育出版社

叶佩华等译(1990)测验等值,广东高等教育出社

软件测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 1 √ 2.× 3.√ 4.× 5. × 6. ×7. ×8. ×9.√10. ×二,选择 1. D 2. D 3. B 4. B 5. B 6. A 7. D 8. B 9. C 10. A 三填空 1.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 2. 稳定性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3. 非增量是集成测试自顶向下增量式测试、自底向上增量式测试 4. 回归 5. 软件需求 四简答题(30分) 1.试描述软件测试的定义(3分) 答:利用手工或者自动化的方式,按照测试方案对系统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叫做软件测试。 2.什么是软件缺陷(4分) 答:满足以下条件的问题都叫缺陷: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标明的功能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该软件使用效果不好。 3.常见的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并分别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思想。(8分)答: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不能穷举的测试过程进行合理分类,从而保证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边界值分析:对输入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决策表法: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因果图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

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4. 列举常见的系统测试方法。答出来5个即可。(5分) 答:恢复测试 安全测试 强度测试 性能测试 正确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Web测试 5.文档测试主要测试哪些内容答出来5点即可(5分) 答:(1)检查产品说明书属性 (2)检查是否完整 (3)检查是否准确 (4)检查是否精确 (5)检查是否一致 (6)检查是否贴切 (7)检查是否合理 (8)检查代码无关 (9)检查可测试性 6. 单元测试主要测试那几方面的问题(5分) 答: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边界条件、独立的路径和错误处理。五,设计题 1.

实验生物学讲义

实验四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Clustalx进行序列多重比对的操作方法; 2、熟悉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的基本过程,掌握使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的操作方法。 3、进一步熟练BLAST的使用 【实验原理】 在现代分子进化研究中,根据现有生物基因或物种多样性来重建生物的进化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可靠的系统发生的推断,将揭示出有关生物进化过程的顺序,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进化的历史和进化机制。 对于一个完整的进化树分析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⑴要对所分析的多条目标序列进行比对; ⑵要构建一个进化树(phyligenetic tree)。 构建进化树的算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距离的方法和基于形状的方法。基于距离的方法是指计算序列之间的两两距离,构成距离矩阵,然后采用聚类算法推断进化树。最常见的基于距离的方法是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不加权算数平均对群法)与Neighbor-joining(邻接法),前者不如后者准确。基于性状的方法是指把序列中每个位点的状态视为性状,建立进化树模型来描述序列之间的性状差异。最常见的基于性状的方法包括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以及贝页斯方法。基于距离的方法相对于基于性状的方法,在计算速度上快很多,而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如SNP数据,基因表达数据等);基于性状的方法计算速度较慢,搜索空间更大,得到的结果也往往更加准确。在研究中一般都会尝试不同的方法来建立进化树,综合多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可靠。 ⑶对进化树进行评估。进化树的构建是一个统计学问题,我们所构建出来的进化树只是对真实的进化关系的评估或者模拟,需要进行统计学检验和评估。现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bootstraping,该方法的原理是每次以位点为单位对用于建树的多序列比对进行重新采样,看得到的进化树跟使用原有多序列比对得到的进化树的相似性。简单的说,就是看如果只用多序列比对的部分信息(2/3左右)构建进化树,得到的序列间的关系是否比较稳定。 在实际应用中,多序列比对常用的软件包括ClustalW/X, MUSCLE, MAFFT 等,三者的准确性相当,但计算时间依次减少;进化树构建常用的软件包括PHYLIP(软件包,包括多种建树方法),MEGA,MrBayes,Phyml等等。从用

《环境化学实验》指导书(环科+环工)16学时

实验一不同水域水碱度的分析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环境化学及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 4学时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水中碱度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含它们所起的作用。废水及其他复杂体系的水体中,还含有有机碱类、金属水解性盐类等,均为碱度组成成分。在这些情况下,碱度就成为一种水的综合性特征指标,代表能被强酸滴定的物质的总和。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成分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用酸滴定至pH为8.3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pH为4.4-4.5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通过计算,可以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要根据水中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到终点时的pH值。然后,用酸滴定以便获得分析者感兴趣的参数,并做出解释。 1.方法的选择 用标准酸滴定水中碱度是各种方法的基础。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根据电位滴定曲线在终点时的突跃,确定特定pH值下的碱度,他不受水样浊度、色度的影响,适用范围较广。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控制性试验及例行分析。二法均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用。 2.样品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在4℃保存,分析前不应打开瓶塞,不能过滤、稀释或浓缩。样品应用于采集后的当天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可水解盐类或含有可氧化态阳离子时,应及时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水域水碱度的意义

软件测试考试题目答案

注意:判断题第六题不用做。 测试题目 试题(一),满分120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T,错误的打F,输入其它任何符号或者不输入都视为0分,总共21分)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T) 2.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T) 3.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F) 4.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F) 5.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T) 6.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F) 7.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T) 8.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T?) 9.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F) 10.代码评审员一般由测试员担任。(F)开发人员 11.我们可以人为的使得软件不存在配置问题。(F) 12.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F)项目计划 13、好的测试员不懈追求完美。( T) 14、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F ) 15、静态检查就是看代码。( F) 16、软件测试员可以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 F) 17、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T) 18、理论上白盒测试可以发现软件所有的缺陷。(F) 19、可以发布具有配置缺陷的软件产品。(T) 20、软件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兼容性测试。( T) 21、所有软件都有一个用户界面,因此必须测试易用性。(F ) 二、填空题(第五题4分,其它每空1分,共20分) 1、软件=程序+数据+文档+服务。 2.设计系统测试计划需要参考的项目文档有。 3、代码评审主要做_代码审查_工作。 4、软件测试主要分为_单元,集成,系统,验收、四类测试。 5、测试人员A在测试中发现系统20个缺陷,测试人员B在系统中发现了30 缺陷,他们有5个缺陷是一样的,从理论上分析,系统大概存在120个缺陷? 6、网络通讯三个要素,包括协议、IP、端口。 7、在32位的系统中,int a,char b分别占用4、1字节。 三、专业词语解释(每题2 分,16分) 1、β测试: 2、桩模块: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new)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以太网的组建(2学时) 实验名称:以太网的组建 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布局;认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结构与连接方法; 2、掌握简单的局域网组网方法; 3、掌握简单的局域网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 1、观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步骤1:观察所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步骤2:画出机房网络拓扑结构。 步骤3:通过Internet搜索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结构和连接方法。 2、组建简单的局域网 步骤1:将计算机网卡插入PCI插槽,并安装网卡驱动程序,记录网卡驱动程序名称。 步骤2:制作双绞线(直通线) 步骤3:用双绞线将安装网卡的计算机与交换机相连。 步骤4:将交换机通电 步骤5:网络操作系统配置,每个网卡对应一个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属性中进行局域网基本配置。 3、局域网基本配置 步骤1:选择网上邻居属性,如图1所示。选择本地网卡对应的“本地连接”属性,查看并记录本机安装的网络组件,如图2所示。 图1 网络连接属性图2 网络组件 步骤2:命名计算机,例如,命名为:netuser,如图3所示。并配置TCP/IP,例如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设置为:192.168.0.1 255.255.255.0。

图3 计算机命名图4 配置TCP/IP 步骤3:将同网络其他计算机分别命名,计算机名不能重复。 IP地址分别为:192.168.0.2~192.168.0.254,IP地址也不能重复。 4、使用集线器与交换机组建的以太网 在包跟踪软件中,分别使用集线器和交换机组建如图所示的以太网。各计算机的TCP/IP 配置信息根据下表进行配置:(MAC地址请记录在表格空白处) 主机名称IP地址子网掩码MAC地址PC0 192.168.1.1 255.255.255.0 PC1 192.168.1.2 255.255.255.0 PC2 192.168.1.3 255.255.255.0 PC3 192.168.1.4 255.255.255.0 使用集线器组建简单的以太网 模拟数据包运行结果:(PC0—>PC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讲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讲义 本课程是环境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另一门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相结合,构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本课程强调每个学生要动手,通过实验,加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本课程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二是微生物学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绪论 主要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微生物学概述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命名与分类第一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定义: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与环境领域(包括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 规律。?其内容包括:微生物个体形态、群体形态;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特性、生长繁殖、遗传变异 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微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对物质的转化分解作用(特 别是应用微生物来处理各种污染物质,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总的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的任务: (1)防止或消除有害微生物 (2)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资源 三、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水处理)中的应用

1)在环境监测方面(水污染的监测) 利用在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等特征,来判断环境状况的好坏。这些生物称为指示生 物。 生物监测的优缺点: 生物监测的主要优越性: (a)长期性——汇集了生物在整个生活时期中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可以反映 当地的环境变化; (b)综合性——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成分对生物有机体综合作用的结果; (c)直观性——直接把污染物与其毒性联系起来; (d)灵敏性——有时甚至具有比精密仪器更高的灵敏性,有助于提早发现环境 污染。生物监测的主要缺点: (a)定量化程度不够; (b)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在环境治理方面 包括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其中特别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大量成功应用的例子。 第二节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 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Too small to be seen with naked eyes 二、微生物的特点

软件测试笔试题

软件测试笔试题 01. 为什么要在一个团队中开展软件测试工作? 02. 您是否了解以往所工作的企业的软件测试过程?如果了解,请试述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哪些工作要做?分别由哪些不同的角色来完成这些工作? 03. 您是否了解以往所工作的企业的软件开发过程?如果了解,请试述一个完整的开发过程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分别由哪些不同的角色来完成这些工作?(对于软件测试部分,可以简述) 04. 您在以往的测试工作中都曾经具体从事过哪些工作?其中最擅长哪部分工作?

05. 您所熟悉的软件测试类型都有哪些?请试着分别比较这些不同的测试类型的区别与联系(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06. 请试着比较一下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的区别与联系。 07. 测试计划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测试计划工作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08. 您认为做好测试计划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09. 您所熟悉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0. 您认为做好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11. 请以您以往的实际工作为例,详细的描述一次测试用例设计的完整的过程。 12. 您以往的工作中是否曾开展过测试用例的评审工作?如果有,请描述测试用例评审的过程和评审的内容。 13. 您以往是否曾经从事过性能测试工作?如果有,请尽可能的详细描述您以往的性能测试工作的完整过程。 14. 您在从事性能测试工作时,是否使用过一些测试工具?如果有,请试述该工具的工作原理,并以一个具体的工作中的例子描述该工具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 15. 您认为性能测试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好性能测试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生物技术基础实验-Ⅰ》教学大纲.doc

《生物技术基础实验-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31209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基础实验-1 实验学时:80 %1.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地位: 生物技术基础实验- I所依托的理论课主要有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三门课程。因此,生物技术基础实验-1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在完成化学基础实验后向生物学专业实验过渡的桥梁,是培养“生物”意识的起始,对后续专业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用: 普通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类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实验环节的教学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并掌握基木概念、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其实验技能、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学一门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学科,生命学科很多理论上的突破都是基于微生物学实验而取得的。对生物技术专业来说,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设置,不仅是必需,而旦是需要加强的。微生物实验课程是进行本专业其它学科的学习所必需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之一。任务:生物化学实验的任务是教授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理论和方法,并能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综含素质的提高。 通过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牢固树立无菌概念,熟练掌握一整套的无菌操作技术,学会常规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了解在生物学科研工作中常用的材料、方法和手段,尽量多提供动手机会,使学生具备训练有素的操作能力,并且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使理论与实验课的学习相辅相成,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生物大分了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糖、蛋白质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和有关生物化学性质的分析技术。 2.使学生掌握酶活性测定、动力学分析等基本知识、方法和基木技能技巧。

软件测试试题实例

1.什么是软件测试 使用人工和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从前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从前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3.软件测试的目标 软件测试以检验是否满足需求为目标。 4.什么是软件缺陷 满足下列五个规则之一才称为软件缺陷: 1)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标明的功能。 2)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3)软件功能超出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 4)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该达到的目标。 5)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不好。 5.什么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因此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6.黑盒测试方法都包括哪些 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决策分析法、因果图分析、错误推测法等。 7.什么是等价类划分 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的子集(称为等价类),使得每个子集中的一个典型值在测试中的作用与这一子集中所有其它值的作用相同. 可从每个子集中选取一组数据来测试程序 8.什么是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 9.什么情况下使用决策分析法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决策表很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10.你是如何利用决策分析法设计用例 (1)确定规则的个数。 有n个条件的决策表有2n个规则(每个条件取真、假值)。 (2)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环境工程学实验讲义-2012

高等学校教材 环境工程学 实验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学实验室

目录 实验室实验 实验一沉淀实验 (2) 实验二混凝实验 (6) 实验三静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8) 实验四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11 实验五气浮实验.............................................. (12) 实验六逆流气浮实验................................................. . (14) 实验七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16) 实验八污泥脱水实验 (20)

实验一沉淀实验 一、目的 通过沉淀实验,熟悉沉淀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 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700mg/L以下的絮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淀,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浓度大于某值的高浓度水,颗粒的下沉均表现为浑浊液面的整体下沉。这与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完全不同,后两者研究的都是一个颗粒沉淀时的运动变化特点,(考虑的是悬浮物个体),而对成层沉淀的研究却是针对悬浮物整体,即整个浑液面的沉淀变化过程。成层沉淀时颗粒间相互位置保持不变,颗粒下沉速度即为浑液面等速下沉速度。该速度与原水浓度、悬浮物性质等有关而与沉淀深度无关。但沉淀有效水深影响变浓区沉速和压缩区压实程度。为了研究浓缩,提供从浓缩角度设计澄清浓缩池所必需的参数,应考虑沉降柱的有效水深。此外,高浓度水沉淀过程中,器壁效应更为突出,为了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状态,沉淀柱直径一般要≥200mm,而且柱内还应装有慢速搅拌装置,以消除器壁效应和模拟沉淀池内刮泥机的作用。 三试验设备材料 1. 沉淀用有机玻璃柱,内径d=150mm,高H=1600mm,内设搅拌装置转速1rpm,上设溢流管、取样口、进水管及放空管; 2. 配水系统一套(每套系统为两套沉淀装置供水),包括小车、污泥泵、水箱等; 3. 计量水深用标尺、计时用秒表; 4. 悬浮物定量分析用电子天平、定量滤纸、称量瓶、烘箱、抽滤装置、干燥器等装置; 5. 取样用100ml比色管、100ml量筒、瓷盘等。 四试验方法和步骤 1. 检查沉淀装置连接情况、保证各个阀门完全闭合;各种用具是否齐全。

软件测试考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发现错误多的模块,残留在模块中的错误也多。( √) 2.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一处问题,如果问题影响不大,而自己又可以修 改,应立即将此问题正确修改,以加快、提高开发的进程。(×) 3.单元测试通常应该先进行“人工走查”,再以白盒法为主,辅以黑盒法进行 动态测试。(√) 4.功能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检查系统的功能、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 明相同。(√) 5.软件质量管理即QM由QA和QC构成,软件测试属于QC的核心工作内容。 (√) 6.软件测试只能发现错误,但不能保证测试后的软件没有错误。(√) 7.软件就是程序。(×) 8.测试只要做到语句覆盖和分支覆盖,就可以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10、I18N测试是指对产品做出具有国际性的规划,而L10N测试则是指对软件做出符合本地需求更改工作。(×)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1、在进行单元测试过程中,通常测试工程师都需要借助_____来代替所测模块调用的子模块。 A.桩模块 B.驱动模块 C.桩模块和驱动模块 D.存根模块和驱动模块

(D)2、对于软件的β测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β测试就是在软件公司内部展开的测试,由公司专业的测试人员执行的测试 B.β测试就是在软件公司内部展开的测试,由公司的非专业测试人员执行的测试 C.β测试就是在软件公司外部展开的测试,由专业的测试人员执行的测试 D.β测试就是在软件公司外部展开的测试,可以由非专业的测试人员执行的测试 (A)3、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模块组装成系统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______。 A.一次性组装和增殖性组装 B.自顶向下组装和自底向上组装C.单个模块组装和混合模块组装 D.接口组装和功能组装 (B)5、_____可以作为软件测试结束的标志。 A.使用了特定的测试用例 B.错误强度曲线下降到预定的水平 C.查出了预定数目的错误 D.按照测试计划中所规定的时间进行了测试(B)6、关于对第三方测试的描述,正确的观点是___________。 A.既不是开发人员,也不是用户所进行的测试就是第三方测试 B.由在技术、管理和财务上与开发方和用户方相对独立的组织进行的测试C.第三方测试是在开发方与用户方的测试基础上所进行的验证测试 D.第三方测试又被称为β测试 (A)7、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 程序的内部逻辑 B. 程序的复杂程度 C. 使用说明书 D. 程序的功能 (C)8、对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进行定位和确定出错性质,并改正这些错误,同时修改相关的文档,称为: A.测试 B. 调试 C. 错误分析 D. 验证 (C)9、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规定,软件测试的类别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CISCO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CISCO版 实验一网络设备与通信协议实验 (2) 实验二 EIA568标准与双绞线水晶头制作 (15) 实验三交换机差不多配置 (22) 实验四交换机VLAN配置 (28) 实验五路由器差不多配置 (35) 实验六配置静态路由 (40) 实验七动态路由RIP配置 (46) 实验八动态路由OSPF协议配置 (55) 实验九访问操纵列表ACL实验 (65) 实验十网络地址转换NAT实验 (71)

实验一网络设备与通信协议实验 一、实验内容 学习使用网络差不多设备,掌握设备性能和配置方法,熟悉LINUX 和WINDOWS环境的TCP/IP协议配置方法,熟悉Internet环境,学习使用DOS下的常用网络命令。 二、实验目的 了解网络适配器、调制解调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硬件设备,熟悉多种网络操作系统,如LINUX和WINDOWS,掌握TCP/IP协议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安装与配置,初步掌握TCP/IP 协议的应用。掌握WINDOWS 环境常用网络命令的用法,学会使用网络命令查看网络信息,解决网络故障。 三、实验工具 Quidway R2621模块化路由器、QuidwayS3026E交换机、Console 配置线缆、双绞线、V24串口线缆、调制解调器、网络检测设备、PC等。 四、实验要求 熟悉TCP/IP协议标准,准确理解IP地址及其子网划分方法,理解网关和子网掩码及其DNS的概念和原理;学习使用各种网络

设备,掌握TCP/IP配置方法,熟练使用常用的网络命令。 五、实验内容 (1)在计算机上配置IP地址等TCP/IP属性信息 (2)学习使用windows环境下常用的网络命令 1.IP地址与以太网卡硬件地址查看命令:ipconfig 2.网络连接测试命令:ping 3.地址解析命令:ARP 4.文件传输命令:FTP 5.显示协议及其端口信息和当前的 TCP/IP 网络连接: Netstat 6.操纵网络路由表:Route 7.将文件传输到正在运行TFTP 服务的远程计算机或 从正在运行 TFTP 服务的远程计算机传输文件:Tftp 8.Tracert:该诊断有用程序将包含不同生存时刻 (TTL) 值的 Internet 操纵消息协议 (ICMP) 回显数 据包发送到目标,以决定到达目标采纳的路由。 9. windows NT下的Net命令 10.远程登陆命令Telnet 11. 域名查询nslookup命令 六、各命令讲明 (一)ipconfig 命令 Ipconfig命令应该是最最基础的命令了,要紧功能确实是显

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讲义

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 实验讲义 王玉倩冯晓英郭娟张潮汤晓辛唐婧编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2年6月

目录 一、显微操作 (2)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绘图 (2) 实验二简单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油镜的使用 (6) 实验三压片的制作,涂片的制作 (8) 实验四生物材料的解剖结构观察 (10) 二、溶液配制 (11) 实验五玻璃器皿的洗涤 (11) 实验六、溶液的配制Ⅰ (13) 实验七、溶液的配制Ⅱ (15) 实验八溶液pH值的调节 (18) 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0) 实验九分光光度法的介绍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0) 实验十混合物中CuSO4的测定 (24) 实验十一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26) 四、无菌操作 (28) 实验十二无菌操作技术 (28)

一、显微操作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绘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 2、了解显微镜使用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及一般维护方法。 3、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原理是经过两次成像,成为倒立的虚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成像,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第一次成的物像,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是一个虚像。倒置的像常常使初学者使用发生困难。 1、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 (1) 镜座 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园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 (2) 镜柱 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 (3) 镜臂 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 载物台 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5) 镜筒 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毫米。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物镜旋转盘,固着在镜筒下端,分两层,上层固着不动,下层可自由转动。转换器上有2~4个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6) 调节器(也叫调节螺旋) 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 (7) 倾斜关节 镜柱和镜臂交界处有一个能活动的关节。它可以使显微镜在一定的范围内后倾(一般倾斜不得超过45°)便于观察。但是在使用临时封片观察时,禁止使用倾斜关节,尤其是装片内含酸性试剂时严禁使用,以免污损镜体。 (8) 载物台 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较高级的显微镜,在载物台上常具有推进器,它包括夹片夹和推进螺旋,除夹住切片外,还可使切片在载物台上移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讲义

《环境工程实验》指导书盐湖系环境工程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实验理论认识课 实验二水样的采集及水质基本指标的测定 实验三水样悬浮固体与浊度的测定 实验四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实验五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实验六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常见阴离子含量实验七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实验 实验八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实验九混凝实验 实验十噪声监测实验 实验十一烟气分析实验 实验十二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实验十三废水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十四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十五有害气体吸附实验 实验十六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 实验十七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实验十八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十九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实验一实验理论认识

一、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能力是现代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科技人员最佳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基本的实验技术,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准备、运行启动、调试和运行控制,到检测分析、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实验参数进行归纳、计算和得出结论等全过程。 2、实验要求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 二、实验安排 1、实践认识课 循环实验: 2、水样的采集及水质基本指标测定 3、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4、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5、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常见阴离子 6、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实验 7、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8、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9、废水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10、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11、噪声监测实验

12、有害气体吸附实验 13、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 14、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三、有关循环实验所用仪器的介绍和认识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总有机碳TOC 分析仪 3、离子色谱仪 4、便携式紫外线强度检测仪 5、便携式臭氧检测仪 6、多功能水质分析仪 7、水份测定仪 8、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实验成套设备 9、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成套设备 10、无级调速六联搅拌机 11、便携式溶解氧测量仪 四、数据处理 实验二水样的采集及水质基本指标测定 一、废水样品的采集 为了采集到有代表性的废水,采样前应该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在采样的同时还应测量废水的流量,以获得排污量数据。 1 .采样部位 (1)从排放口采样

软件测试基础(经典测试面试题答案)

软件测试基础教程 测试的基本概念 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是产品发布、提交给最终用户前的稳定化阶段。 1、测试的分类: 从测试方法的角度可以分为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手工测试:不使用任何测试工具,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来运行系统,测试各功能模块。 自动化测试:利用测试工具,通过编写测试脚本和输入测试数据,自动运行测试程序。目前最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是基于GUI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基本原理都是录制、回放技术。 从整体的角度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 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一般包括逻辑检查、结构检查、接口检查、出错处理、代码注释、输入校验、边界值检查。 单元测试的依据是系统的详细设计;一般由项目组开发人员自己完成。 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进行测试。一般包括逻辑关系检查、数据关系检查、业务关系检查、模块间接口检查、外部接口检查。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在所有单元、集成测试后,对系统的功能及性能的总体测试。 确认测试:模拟用户运行的业务环境,运用黑盒测试方法,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或软件需求说明书中指明的软件特性(功能、非功能)上的。 从测试原理上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黑盒测试: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 而并没有通过检查程序的源代码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该软件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怎样工作。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 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 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 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和正确的输出。黑盒测试 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法。 等价类划分: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

计算机网络实验四

实验四IEEE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一、实验目的 1、分析802.3协议 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 二、实验环境 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Ethereal、IE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 (注:本次实验先完成前面的“1 俘获并分析以太网帧”,并回答好后面的第1-10 题,完成后看书学习一下arp的相关容) 1、俘获并分析以太网帧 (1)清空浏览器缓存(在IE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删除文件”命令)。 (2)启动Ethereal,开始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2595372.html,/ethereal-labs/HTTP-ethereal-lab-file3.html,浏览器将显示冗长的美国权力法案。 (4)停止分组俘获。首先,找到你的主机向服务器https://www.360docs.net/doc/2112595372.html,发送的HTTP GET报文的分组序号,以及服务器发送到你主机上的HTTP 响应报

文的序号。其中,窗口大体如下。 选择“Analyze->Enabled Protocols”,取消对IP复选框的选择,单击OK(不这样设置也可,建议先不要这样操作)。窗口如下。 (5)选择包含HTTP GET报文的以太网帧,在分组详细信息窗口中,展开Ethernet II信息部分。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容”中的1-5题

(6)选择包含HTTP 响应报文中第一个字节的以太网帧,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容”中的6-10题 2、ARP (1)利用MS-DOS命令:arp 或c:\windows\system32\arp查看主机上ARP缓存的容。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容”中的11题。 (2)利用MS-DOS命令:arp-d * 清除主机上ARP缓存的容。 (3)清除浏览器缓存。 (4)启动Ethereal,开始分组俘获。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2595372.html,/ethereal-labs/HTTP-ethereal-lab-file3.html,浏览器将显示冗长的美国权力法案。 (5)停止分组俘获。选择“Analyze->Enabled Protocols”,取消对IP复选框的选择,单击OK。窗口如下。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容”中的12-15题。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意义 1、学习几种鉴定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一般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和了解一些鉴定蛋白质的特殊颜色反应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1、双缩脲反应 当尿素加热到180℃左右时,2分子尿素发生缩合放出1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 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这一呈色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相似的键,因此也具有双缩脲的颜色反应。借此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或测定其含量。应当指出,双缩脲反应并非蛋白质的特异颜色反应,因为凡含有肽键的物质并不都是蛋白质。 2、茚三酮反应 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蓝紫色化合物,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α-氨基酸(除脯氨酸 和羟脯氨酸)所共有。含有氨基酸的其他化合物也呈此反应。 该反应十分灵敏,1:1500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就能呈现反应。因此,此反应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3、黄色反应 含有苯环侧链的(特别是含酪氨酸)蛋白质溶液与硝酸共热时,呈黄色(硝基化合物),再加碱则变为橙黄色,此反应也称为黄蛋白反应。 三、仪器与试剂 1、试剂 (1) 蛋白质溶液:取10mL 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搅拌均匀后用纱布过滤得上清液。 (2) 0.3%色氨酸溶液、0.3%酪氨酸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0.5%苯酚溶液。 (3) 0.1%茚三酮-乙醇溶液:称取0.1g 茚三酮,溶于100mL 95%乙醇。 (4) 10%NaOH 溶液、1%硫酸铜溶液、尿素、浓硝酸。 2、仪器:试管及试管夹、酒精灯。 四、操作方法 1、双缩脲反应 (1) 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少量尿素,用微火加热使之熔化,待熔化的尿素开始变硬时停止加 热。此时,尿素已缩合为双缩脲并放出氨气(可由气味辨别)。待试管冷却,加入约1mL10%NaOH 溶液,振荡使其溶解,再加入1滴1%硫酸铜溶液。混匀后观察出现的粉红色。 (2) 另取1支试管,加入1mL 蛋白质溶液,再加入2mL 10%NaOH 溶液摇匀,然后再加入 2滴1%的硫酸铜溶液。摇匀观察其颜色变化。 (3) 注意事项 加入的硫酸铜不可过量,否则会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从而掩盖了双缩脲反应的粉红色。 (4)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2、茚三酮反应 (1)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各1mL ,再加 OH + HNO 3 HO NO 2 + H 2O HO NO 2 + O N OH OH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 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学时: 4学时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混凝现象及过程,掌握混凝的净水机理及影响混凝效果 的主要因素。 2. 针对某一废水,由学生在给出的三种混凝剂中任选两种,实 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混凝剂。 3. 确定每种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它等三 种操作条件。 二、实验要求 1、学生学会测试不同废水的浊度水质指标; 2、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类型; 3、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实验前先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实际提供的实验设备与试剂调整自己的方案并执行,得出自己的结论。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根据研究,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天然水中的粘土类胶体微粒以及污水中的胶态蛋白质和淀粉微粒等都带有负电荷。微粒一般由胶核、固定层和扩散层组成。胶核和固定层一般称为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之间有一个电位差,此电位称为ζ电位。胶粒在水中受几方面的影响:①带相同电荷的胶粒之间产生的静电斥力;②为例在水中作的不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③胶粒之间的范德华引力;④水化作用,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够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材料(试剂)(黑体,小4号字) 六联或磁力搅拌器1台 pH酸度计1台或pH 试纸 光电浊度计1台 温度计1支 250ml烧杯6个 ml烧杯1个,1000ml量筒1个 针管和移液管各1个

软件测试考试资料

选择题:第一部分 1. 软件本身的特点和目前的软件开发模式使隐藏在软件内部的质量缺陷不可能完全避免。在下列关于导致软件质量缺陷的原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A.软件需求模糊以及需求的变更,从根本上影响着软件产品的质量 B.目前广为采用的手工开发方式难以避免出现差错 C.程序员编码水平低下是导致软件缺陷最主要的原因 D.软件测试技术具有缺陷 2.(A)是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 A.需求规格说明书 B.设计方案 C.编写代码 D.测试计划 3. 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是(D)。 A.交流不充分及沟通不畅,软件需求的变更,软件开发工具的缺陷 B.软件的复杂性,软件项目的时间压力 C.程序开发人员的错误,软件项目文档的缺乏 D.以上都是 4. 下列关于缺陷产生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属于技术问题的是(A)。 A.文档错误,内容不正确或拼写错误 B.系统结构不合理 C.语法错误 D.接口传递不匹配,导致模块集成出现问题 5. 导致软件缺陷的原因很多,①~④是可能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D)。 ①软件需求说明书不全面,不完整,不准确,而且经常更改②软件设计说明书不够详细③软件操作人员的水平不足④开发人员不能够很好地理解需求说明书和沟通不足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6. 下面有关软件缺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缺陷就是软件产品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B.缺陷就是软件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 C.缺陷就是导致系统程序崩溃的错误 D.缺陷就是系统所需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和违背 7. 功能或者特性没有实现,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次要功能完全丧失,这属于软件缺陷级别中的(B)。 A.致命缺陷 B.严重缺陷 C.一般缺陷 D.微小缺陷 8. 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十分重要,“高产”的测试是指(C)。 A.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证明被测程序正确无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