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智能科学与技术_专业建设的实践

_智能科学与技术_专业建设的实践
_智能科学与技术_专业建设的实践

34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11-0034-04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

李 擎,陈雯柏,李邓化,苏 中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01)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校新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专业培养计划、实验室建设规划、毕业生去向引导,重点阐述了我校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实验室建设为重点,科学研究为龙头,师资条件为保证”的可健康发展的有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规划与实践。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机器智能;信息智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信息时代正在向智能时代前进,这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必然。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各高校都在大力调整现有信息类专业,建设新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智能专业)是教育部于2004年新增的目录外试点专业。2005年10月,我校原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自动化专业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与教学资源,把握先机,申请开办工学门类中电子信息类的智能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于2007年正式招生。2007年招生数为32人(1个班),2008年招生数为66人(2个班),自2009年始,计划招生数扩大到3个班。

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内涵与专业培养目标

智能科学的任务是要探索人类思维与行为的机制,智

能技术将这种机制尽其可能地移植给人造机器系统,将人类从很多复杂的思维活动中解脱出来,让机器系统为人类工作。简言之,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寻求机器智能和信息智能的构建方法和实现技术。

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高校必须明确的专业定位问题。专业定位首先必须和学校自身的指导思

想、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相适应。作为北京市的市属市管

高校,我校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主要为北京市培养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

具体而言,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前沿技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方法,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71A0911193)。

作者简介:李擎(1964-),女,河北博野人,教授,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从事智能控制、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

陈雯柏(1975-),男,四川人,讲师,博士研究生(在职),现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从事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李邓化,教授,工学博士,现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从事智能检测与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苏中,教授,工学博士,现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从事智能机器人(包括空间机器人)导航与控制方面的研究。

陈雯柏

35

掌握智能系统与工程、智能信息处理和电子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本科毕业后能在智能科学技术领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的应用、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并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3 专业建设

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主要目的,不仅仅要进行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更要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对于目前国内普遍认可的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建议的“智能理论与方法”、“知识处理”和“智能系统与应用”这三大智能专业的支柱方向,我校选择“知识处理”和“智能系统与应用”这两个方向作为智能专业的专业方向。

“智能系统与应用”方向着重学习与“机器智能”有关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培养在智能控制方法与技术领域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智能化系统集成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

“知识处理”方向着重学习与“信息智能”有关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培养从事具有学习能力的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

3.1 课程与实践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实践环节,是需要智能科学专业学者与师生思索的问题。我们认为:一方面要与智能专业发展前景相适应,另一方面要符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1) 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校的智能专业结合自动化、信息网络、航空航天和机器人开展,在课程设置上,对前几届学生不追求进行脑科学与神经生理学、认知科学的教育,而是强化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应用平台上有关智能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是围绕“智能机器”(智能机器人)的传感系统(视觉、听觉、触觉等)、运动规划和运动控制,以新一代微控制器为核心,以智能控制、多智能体协同策略、多传感器网络系统、人机互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智能计算和信息处理方法为重点进行教学。

新专业要具有竞争力,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特有体系和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将成为区别相关专业的重要标志。培养计划以“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机器学习”、“专家系统”、“机器视觉”、“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产品技术”为核心特色课程。目前,我校智能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36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锻炼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我校历来重视实践教学,目前已探索建立了以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为核心,以学生科技创新和学生科技竞赛为外延,以实验室全面开放为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大部分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安排了上机、实验等环节。此外,独立安排了40周的各类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在整个教学计

划进程中不断线。目前,我校智能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3.2 实验室建设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

建设的重点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基础的,包括实验室硬件、教师软件、实验项目积累等。实验室是教师开展实验技术研究、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场所,是师生创新实践的摇篮。实验室建设原则是分层次加快建设、服务于培养目标、适应专业发展。

我校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与智能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下设6个实验分室,如图3所示。智能网络实验室和智能检测技术实验室为专业技术基础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和复杂智能系统实验室为智能系统与工程专业方向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和智能

体仿真实验室为知识处理专业方向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设置和建设与专业教学计划及其课程体系完全配套,并加强了开放实验、实验设计、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和大学生竞赛活动(如中国机器人大赛),这有利于让学生及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图3 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3.3 科学研究是专业建设的龙头

科研是创新的孵化器,只有科研才能造就创新型的教师和学生。我校一直重视探索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互动的

有效机制,不等待解决理论问题之后才开始启动应用研究。同时,重视科研与教学间的积极互动作用,重视学科

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在不断完善科研教学设施、优化科研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了良好的科教互促开拓的局面。我校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注重科研和教学内容结合。积极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实现在科研过程中育人,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素质,同时将相关科研成果即时转化到教学中去,体现在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中。

我校多项与智能专业有关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和著作权多项。在惯性器件、组合导航系统、压电复合换能器、飞行控制系统、大规模仿真场景关键技术与算法研究等国家优先支持发展的领域,多项研究成果已实用化,其中数字

37

加速度计已由有关单位大批量生产,形成了新型加速度计产业,为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我校智能专业具有雄厚实力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3.4 师资条件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保证

师资条件建设包括队伍建设、师德和教风建设等。我校的智能专业队伍建设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100%。全体教师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计算机、物理电子学、传感技术、机器人和自动控制专业背景的跨学科学习经历。

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师资队伍建设准备走引进和培养并重的道路,注重引进和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和智能体模拟方面的人才。我校积极鼓励教师们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智能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对本专业的实验及教学进行指导。

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我们结合专业教育、教学检查、学生座谈、文体活动、党建工作、班主任工作、大学生竞赛活动等环节,开展师德和教风建设,把“育人”工作渗透进教学工作中。使学生不仅“成才”,更要“成人”,不仅更加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体会成功的含义。 4 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前景

党的“十七大”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教育部为未来十年起草的“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社会,网络环境下的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先进机器人技术等已成为重点的发展领域,这些都对培养智能科技高层次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智能专业的毕业生在传统产业和高科技产品设计制造这两大领域将如鱼得水,大有作为,也可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普及教育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5 结束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在多所高等学校已经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每一所高校都希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够把握先机、与时俱进。我们希望建设好这个新专业,为我校建设新大学、为北京市的经济建设、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的腾飞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做

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擎,苏中,李邓化.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规划与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z1):21-25.

[2] 钟义信.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3] 苏中,李擎. 关于专业课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模式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89.

The Practice of the Specialty of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 Qing, CHEN Wen-bai, LI Deng-hua, SU Zhong

(Automation School,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w specialty of the university. And it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the training program,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graduat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plore and practice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ty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e system as the foundation,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s the keyston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s the leading pos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faculty qualifications as guarantee”.

Key words: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machine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先行者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 是近代中国主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元任、任鸿隽、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

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085211)

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08521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信息学科的核心专业之一,计算机技术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本学科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兼顾工程技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着力建设重实践、宽口径的特色专业,以校企联合为手段,为信息技术产业输送高层次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在应用技术方面跟踪国内外前沿方向,形成应用技术研究与实践、产学研结合的特色。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基本要求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3.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文资料的能力。 5.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1.采用脱产培养方式,实行学分制。 2.教学过程重视运用研讨式授课、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3.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主要在实践基地完成。 4.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承担实践教学和学

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何认识

对于每一个步入信息时代的人来说,计算机都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能,而作为计算机系的我们所要学习的正是这样一门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在我校计算机系相比其他熙来说只能算是一个青年,年轻虽然有时会意味着经验不足,但同时更代表着无限希望,无限活力,我希望可以在我卑微且短暂的生命之中有所作为,可以耕耘在计算机这一片沃土之上。 计算机专业在任何高效的发展中都有不可代替的基础作用,所以即使是不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课程也是必须掌握的,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我们必须对计算机有更专业而全面地认识,计算机的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历史、网络、操作系统、语言、算法、数据、数据库、软件工程、安全等。全面了解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最新发展及应用,对今后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专业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为后续课程构建一个基本知识框架,为以后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1世纪逐渐向着全球信息化社会发展,一个国家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是否强大,计算机专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专业知识更大化的与外国的先进知识交融,计算机专业很独特,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王国,在这里你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它在深度广度宽度上都有很宽的拓展空间,围绕硬件系统,大量软件系统被开

发,并深入应用。计算机技术逐渐向各个领域渗透,互联网的普及更推动着信息化社会的加速发展。我们处在一个物质精神都异常丰富的年代。而总有一天计算机技术将会覆盖全球,对于掌握了这些技术的我们应该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计算机专业是这样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 计算机专业就业口径宽广,就业机会增多了,可这些岗位良莠不齐,很容易变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竞争优势不强,所以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性很重要,因为可以选择的职业方向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一定要有职业方向感,你职业的目标只能确定一个,这样才会凝聚起人生的全部合力。确定了职业目标,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走一条道路,哪怕这条路崎岖不平,同行者寥寥无几,你只要甘于忍受孤独和寂寞,在诱人的岔路口仍不改初衷,就会苦尽甘来如愿以偿。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4种,我们应该结合自身能力,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开放性,实效性很强的专业,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不断革新,教师要时刻的注意计算机各项技术的发展动态,并及时而巧妙的将其反映在课堂学习之中,计算机在很多行业中作为一个基础,比如自动化,机械设计等专业都是建立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的,与其他学科相交融,才可以更好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计

智能化技术方案

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 技 术 方 案

第一章总体概述 智能小区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兴起反映了国际社 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在住宅领域的完美应用,是21世纪的新概念住宅。作为一种新型住宅,智能小区是建筑艺术、生活理念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 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智能小区为住户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 和开放的智能化、信息化生活空间,同时,它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小区 物业运行的高效化、节能化和环保化。它是人类社会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目 前小区的智能化也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卖点。 1、智能小区作用 智能化系统作为小区很重要的配套,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智能化”,在于它所采取的诸如多元信息处理、传输、监控、管理以及系统集成等一系列高新 技术,实现服务、信息和系统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和可 持续发展的最终经济目标。除具备前面所述的特征外还将为业主提供以下各种环境: 安全环境:实现防火、防盗、防煤气泄漏、防抢等安全要求;住宅既不应

该像鸟笼,家家窗户安装防盗栅栏,也不应该像兵营,保安整日到处巡视。智 能小区应采用高科技手段,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使居民在住宅里有充 分的安全感。 舒适环境:一方面,小区应拥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地,实现良好绿化与人工 景观和住宅设计的和谐统一,为社区文化提供天然绿色环境;另一方面,利用 高科技手段,节约能源,实现系统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建成舒适、高效的智能 住宅。如通过在小区内设置背景音乐系统,住户听着轻盈祥和的音乐,在小区 内漫步,不仅可以减轻一天工作、学习的压力,还可以给业主愉悦的心情。 开放环境:利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住户提供图像、视频、语音、 文本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选择,实现与外界方便、通畅的交流,足不出户地享受 各种社会服务(包括购物、教育、医疗和娱乐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家 庭办公和社交活动),形成一种新的社区文化环境。 服务环境: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程式化、公 开化。“自动化”主要实现设备的自动检测及报警、各种费用的自动收取、各 种信息的自动发布以及各种设备的自动控制等;“科学化”则反映在运行体制 和方法的正确性,排除人为干扰因素,细化管理过程;“程式化”则规范小区 物业运行行为,保证科学性的实现;“公开化”是指增加小区物业管理的透明 度,实现住户的透明消费,保证物业良好动作。不难看出,物业管理的“自动 化、科学化、程式化、公开化”突出了服务的思想,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智能小 区建设宗旨,突出了业主就是上帝的服务精神。 2、需求分析 首先要考虑到安全防范方面的设计,要考虑设计周界防越报警系统,还应 设计电视监控系统,来加强管理和取证。设计可视对讲系统,保证业主的出入安全,并有效管理来访人员。设计背景音乐系统,为业主提供优雅的环境。设计电 子巡更系统,有效的监督保安人员的值勤情况,确保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设计依据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智能科学的发展历程

智能科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展望 摘要:智能学是现今最为活跃的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智能学拥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哲人最初的思考;智能学拥有宽广的理论基础,鉴于其多学科交叉的性质;智能学经历了曲折的成长,具备了更多的研究价值。智能学不仅仅是一门象牙塔里的学问,更加是一门贴近实际、注重实际功效的应用科学。智能学的发展既增长了人类的知识,更加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关键词:智能科学,理论基础,发展历程,现状,前景 引言:在芸芸世界中,最为奇妙的莫过于智能。从洪荒蛮昧到现今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智能的认识和研究。而智能科学在近半个世纪以来进展神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正在向各个科学领域和整个的社会生活渗透。因此,通过研究,本文将要向大家简要、精炼地介绍一下智能科学,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智能科学,了解智能科学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智能及智能学的起源及理论基础 智能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概念,要想很好地了解智能科学,我们就必须追寻智能的源头以及支撑智能的各种理论基础。 1、智能的起源 1.1.1智能的名称 智能这个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之前。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就在《荀子·正名》中这样定义智能:所谓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这个定义将“智”和“能“分开定义,分别是智力和能力,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不过这是智能现在可考的最早的定义,也对我们如今的智能科学产生了起码在名称上的影响。 1.2.2智能的发现及认识 人们是怎么认识到智能的? 人们对智能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原始人在生活中和传递信息中逐渐使用了符号,然后是石子、绳子计数法的进一步发展,再逐渐过渡到算盘。而人们最早研究的智能的领域则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表现,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所以,智能学的研究始于对语言的分析和研究。而如果彼此采用的名词、语句、概念与推理逻辑都不一致,又怎么可以,所以,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又产生了逻辑学。 先秦诸子的思维逻辑研究就是智能学的最早研究:如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诡辩,墨家探究思维的不同逻辑概念,荀子主张智在人心。这些都已经在语言和逻辑上对智能做出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并没有认识到智能真正的活动功能分区在哪里,他们一致认为心是认识能力的关键器官。在中国春秋百家争鸣的同时,古希腊人却在脑的结构与功能上取得了卓越的进步,这是探索只鞥的一个关键步骤。正如希波克拉底所言:“人类应当懂得,我们的喜、怒、哀、乐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大脑。”而突破脑之神秘论的第一人是希腊哲学家、生理学家阿尔克梅翁。他发现,有连接物从眼球直接通向脑,还有许多类似的连接物与脑连接,他断定,脑是接受感觉并产生思维的地方。亚里士多德也曾思考过脑的问题,他也已经接近发现脑的特殊价值。 人们似乎发现了智能是存在于脑中的。但是更大的问题出现了,脑是如何接受、处理全身各个部位的感受的?脑是思维的器官,那么思维和灵魂在哪儿? 智能学的发展似乎陷入了停顿,但是苏格拉底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开拓了道路,苏格拉底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将人的心理过程极度简化,仅仅从理性的角度看待人,虽然这种方式

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认识 在我没上大学之前,我只知道计算机叫电脑。能更快更方便的处理人工不太好处理的数字,可以玩游戏,可以看电影,可以处理文字。总之,我就感觉它很神奇,不可思议。同时听了很多关于黑客的事迹,老师、朋友们说它的神奇,我就很想去了解它的神秘之处。所以我认为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要会玩电脑就行。 但上了大学我知道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只是玩电脑。会玩电脑只是会玩这机器而已,并不能算一个专业人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的什么样的人才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到底学什么呢?这需要我去探索,去了解。然后要做的是要怎样去学好这门专业?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摸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什么呢? 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计算机基础专业、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与文科艺术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根据各专业开设课程不同,获得这些专业的学士学位可以相当于计算机等级三级或四级水平。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计算机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相近专业:微电子学、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信息科学技术、软件工程、影视艺术技术、网络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气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电力工程与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的什么样的人才呢?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开发CAI软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然后要做的是要怎样去学好这门专业?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很重要,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学得更深。C语

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2) 2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3) 3设计依据 (4) 4数码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 (5) 4.1总体系统简介 (5) 4.2系统的主要功能 (5) 4.3业主家中配置 (7) 4.4icHome系统管理中心 (8) 4.5小区住户手机短信控制模块(SMS)功能 (10) 4.6家庭智能信息终端icHome-2000主要技术指标 (11) 4.7选配件介绍 (11) 4.8系统中心机房的基本要求 (15) 4.9系统供电源设计 (17) 5设备配置 (21)

1概述 智能化小区建设要使住户不仅仅体验到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功能,更能享受到快速上网、便捷通讯、安全保障、丰富娱乐生活、优质物业管理等智能化小区特有的生活方式,使生活的物质水平和文化内涵都产生质的飞跃。 在小区智能化的建设中,家庭智能化系统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安全防范系统是家庭智能化系统的子集。目前较成熟的实施方法就是采用:“以数码家庭为基本单位,智能物业管理中心为中心节点,局域网为数据传输媒介”的模式,局域网以其优秀的拓扑结构(星型)、快速的传输速度和低廉的成本越来越成为传输媒介的首选。 基于以上观点,建议采用以局域网为传输媒介的家庭智能化系统。 要建设智能小区和实现家庭智能化,除了应该有很好的规划和设计,满足用户在功能方面的要求,同时最重要的是需要优秀的系统产品来支撑,来实现和完成上述家庭智能化在功能上的需求。铭源公司推出了一个建立在宽带网基础上的家庭智能终端——**ICHOME-2000,其具有若干个以太网接口,可以在任何宽带网络环境中组成小区智能化系统,通过本产品自带的HUB功能还可方便的组成家庭内部局域网,实现防盗报警、求助报警、煤气泄露报警、火灾报警、水电煤气等多种表具的自动抄收、远程家电控制、个人信息服务。甚至于在数千里之外遥控家里的空调设备进行温度调节和家庭电器的控制,照明的调整,当家庭中发生安全报警(包括:盗警、火警、煤气泄漏以及疾病紧急呼救等),在外的家庭成员可以在接到报警信息以后,通过网络线路查询和确认家庭中的安全状况。让你真正体验到IT技术发展给您带来的方便愉快的居家生活。 根据智能化小区的实际情况,建议每户安装一套家庭智能信息终端ICHOME-2000,家庭内各类防盗报警探头、家电控制点全部通过普通RVV线连接到家庭智能信息终端,在小区内部另外建立一套局域网负责家庭到物业中心的信息传输,中心机房含有数据库服务器及监控电脑,监控电脑的电子地图上可快速察看每户的报警类型及报警位置。中心端电脑还可以给每户人家发送各类信息,代替传统的电子公告牌。

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学科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使它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领域进行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自从人工智能技术问世以来,它的研究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果。人工智能应用于信息检索系统的成果——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给信息检索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一、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概述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它模拟人类关于信息处理的思维过程和智能活动,实现信息知识的存储,检索和推理,并向用户提供智能辅助。由于人工智能的引入,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优势明显: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使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模拟专家的检索方法,把用户所表达的信息需求,制定解决策略以及分析结果的工作转移到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来处理;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能自动地获取知识,能直接向书本学习,并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完善。 二、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https://www.360docs.net/doc/2f12774880.html, 智能信息检索系统与专家系统有很大的相似性,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2.1 人机接口部分人机接口是信息检索系统和用户交流的界面,它能理解、分析用户的自然语言提问,并产生适合用户的结果,还具有解释功能。它由一组程序相应的硬件组成,用于完成输入输出工作。系统通过它输入知识更新完善知识库,一般用户通过它输入信息需求。2.2 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知识库是知识存储机构,用于存储解决用户信息需求所需的原理性知识、专家的经验性知识以及有关的事实等。知识库中的知识来源于知识获取机构,同时它又为推理机提供求解问题所需的知识,与两者都有密切关系。2.3 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它存放用户提供的初始事实、问题描述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运行信息(如推出结果的知识链)等。https://www.360docs.net/doc/2f12774880.html, 2.4 检索推理机构它综合应用各种信息检索策略与推理技术,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按一定的推理策略解决用户的问题。2.5 知识获取这是获取知识的机构,由一组程序组成。其基本任务是把知识输入到知识库中,并负责维护知识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建立起性能良好的知识库。 2.6 解释机构它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回答用户提出的“为什么?”、“结论是怎么出来的?”等问题,是信息检索系统取信于用户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智能信息检索面临的问题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研究出了一些实用性的智能信息检索系统。但是,人工智能信息检索在下列领域依然无法得到根本性的突破。 3.1 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理解是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基础。自然语言是极其复杂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以我们的全部知识来理解语言的。机器理解自然语言需要把每个人脑都拥有的高度相似的、有关的“背景知识”存入计算机中,利用这种上下文相关知识进行推理,但这是难以做到的。3.2 知识的表示人类的智能活动主要是一个获得并运用知识的过程,知识是智能的基础。为了让计算机具有智能,就必须使它具有知识。但知识是需要用适当的模式表示出来才能存储到计算机中去的,因此知识表示是长期以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智能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中,知识表示则成为一个核心部分。在人工智能中,知识表示就是要把问题求解中所需要的对象、前提条件、算法等知识构造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结构以及解释这种结构的某些过程。在信息检索中,同一条知识对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在信息检索中,知识的表示与利用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例如,如何从询问中获得领域知识,信息表示要达到怎样的深度等。 3.3 知识的获取拥有知识是智能信息检索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检索系统的重要标志,而知识的质量与数量又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如何使智能信息检索系统获得高质量的知识,这正是知识获

计算机专业考研哪些方向比较好

计算机专业考研哪些方向比较好 1、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实时计算机应用、CIMS、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情感计算、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知识工程、计算机视觉、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草图理解、网络性能分析与协议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视化、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复杂系统(应急、物流、海洋)领域工程、基于SOA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语义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搜索引擎、空中交通信息系统与控制、民航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等。 专业特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提供与实施技术与解决方案,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学科。 培养这方面人才所涉及的知识面包括: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系统平台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人机交互、集成程序开发、系统架构与集成、Web与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施、职业操守等。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提供首席信息官及承担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的人才,并提供为IT企业提供系统分析人才。 科研状况:本专业是天津市第一个计算机类博士点,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中核心技术问题研究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发。近年来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电子商务等方向承担国家863项目及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承担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为国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30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高等计算机网络、计算理论、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在各领域应用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方法,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计算理论、算法理论;软件工程、中间件、智能软件、计算环境;并行计算、网格计算、普及计算;密码学、信息安全、数据理论;图形图象算法、可视化方法;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其他方向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要求内容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40年代创建并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围绕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标识、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领域方向,重点开展理论、原则、方法、技术、系统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它包括科学与工程技术两方面,两者互为作用,高度融合,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突出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计算理论、信息与编码理论、自动机论与形式语言理论、程序理论、形式语义学、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度理论、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理论以及并发、并行与分布处理理论等,同时涉及到感知、认知机理、心理学理论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可概括为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领域。根据这些领域的相互关联度,可以分为四个研究方向,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目前,计算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计算也已成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独

特的实验和分析方法,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重要科学与技术领域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支撑了其它学科如生物、制药、化学、物理等的进步,继续保持了在高新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21世纪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开拓人类的认知空间提供更强大的手段与条件,并对整个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数学、计算理论、信息与编码理论、算法复杂性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理论、形式化理论以及并发、并行与分布处理理论等紧密相关学科的相关基本知识,以及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及趋势。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诚实守信,严格遵守科学技术研究学术规;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坚持实事、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具有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3 第二章项目管理体系3 一、项目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3 二、项目管理体系3 三、项目组成员职责4 第三章项目施工过程的多方协调体系5 一、参与智能化系统施工过程的各方及其工作界面5 二、施工文档的流转6 三、施工图纸的设计6 四、施工图纸的设计交底与会审6 五、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计划7 六、施工质量的确认7 第四章质量保证体系9 一、质量保证模式9 二、质量目标9 三、组织和责任9 现场质量保证10 现场经理11 五、现场资料管理11 六、现场材料管理11 七、检测和测试控制12 八、检测和调试状况13 九、不合格产品的控制13 十、整改和预防措施13 十一、材料的装卸、储存保护及资料处理13 十二、质量文件和记录的管理14

十三、内部质量检查14 十四、资格评审和培训15 十五、服务16 十六、核算16 第五章安全与文明施工体系17 一、安全准则17 二、安全目标17 三、安全组织及责任落实17 四、安全培训和教育19 五、安全会议20 六、安全检查和稽查21 七、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21 八、应急措施23 九、事故调查和事故报告24 十、专业卫生服务24 十一、环境卫生和健康服务25十二、生活和建筑垃圾25 十三、保卫25 第六章进度控制体系27 一、总则27 二、进度控制措施28 三、进度会议29 四、报告29 五、进度控制方法31 六、进度控制部门31 七、保证进度后备措施31 第七章现场材料控制体系32 一.总则32 二.采购32 三.产品验收和接收33

四.产品鉴定33 五.材料堆放和分配34 六.甲供材料35 第八章售后服务措施36 一.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36二.工程档案制度36 三.售后服务负责人制度36四.用户定期回访制度36 五.快速响应制度36 第九章技术培训措施38 一.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培训38二.安装现场培训38 三.验收培训38

智能科学与技术报告

认 识 实 习 报 告 西安邮电学院 姓名:吴俊辰 专业班级:智能1002班 学号:06103036 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习时间:2011年3月14日——2011年3月28日

一:实习目的 通过在实验室的学习增加对未来即将面对的仪器有一个提前的了解,使自己能够更加方便地认识学习的方向和未来即将面对的学习目标,同时让我们能熟悉工作所面对的仪器,加强在社会上的工作经验,也可以加强自己的学习兴趣,为未来学习提供动力。 二:实习时间 2011年3月14日 2011年3月15日上午 三:实习地点 西安邮电学院二号实验楼(计算机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 四:实习内容 1:水动力实验室 在实验室观察有关计算机对机器(水流由水箱被控制下由一定流量流入水容器中)的控制,能够通过计算机调控水容器的含量,保持水位稳定。这体现了计算机对机器有调控作用。 2:自动化实验室 通过对单片机的了解和老师对西门子公司的讲解,了解低压电如何通过电路板来调控对高压电路的控制,使得人可以更加安全的对高压电源的控制。 通过对脉冲的了解,知道脉冲是由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来控制机器转头的循环运动,初步了解一些工业电机的运动状况和实现需求。 3:机器人实验室 老师先讲解在实验室仪器的贵重,让我们知道仪器的安全性很重要,对于贵重的器件需要小心使用。 然后老师分别介绍了 运动蛇模型:由众多的舵机组成的一只机器蛇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机器蛇的运动,蛇的每一个关节由众多齿轮构成,运动中由于齿轮间摩擦产生声音,齿轮中间由马达控制齿轮的转动,舵机安装在关节处可以控制机器蛇的运动状态。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能够让机器蛇模拟左右运动,甚至能够爬楼梯。 机器臂模型:通过信号输入台机控制机器臂运动,实验室机器臂比工业机器臂更高级,由六个转轴构成,通过对台机输入具有一定脉冲的信号,可以遥控机器臂运动,取物···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智能运动型机器人:此机器人价值贵重,是实验室最为贵重的机器人,它有两个主动轮,两个被动轮,一个双目识别装制,一个摄像识别装置,三个超声波发出接受装置(分别置于机器人正前,左前,右前方),上方安置一个地磁传感校正装置。 机器人可以通过电脑远程遥控,也可以智能自动完成一系列人为完成的动作,以下介绍各配件的功能及其机器整体运行智能情况: 主动轮:由电脑程序控制马达脉冲控制机器轮运动 双目识别装置,摄像识别装置,超声波传感装置:都是在运动中操控机器人,使得机器人不至于被障碍物撞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021111班徐冠宇02111062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 内容摘要: 一.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其延续性 三.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 四.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技术结构 五.古代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实用科学体系 六.注重实用,理论薄弱 正文: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几乎全是中国人自己独自创造出来的,正是这种独创的科技成就的长期发展,历代继承,才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不仅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对东方各国乃至西方各国科技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其延续性 我国的科学技术自两汉而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术发展,并呈现一股继续高涨的趋势。这种趋势因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理学形成、战争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强化。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政权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举行多元化考试,奖励发明创造和培养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长、推动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安定与富裕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出版业则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使宋元时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论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均有突出成就。 在中国这块疆土上产生的古代科学技术,几千年来一直在延续地发展着.总的进程未曾中断,受到外来的影响不多,在这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古代科技文明不甚相同。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和古希腊,在奴隶社会都创造过辉煌的科技成就,但都在外族入侵或不明的原因下中断,未能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延续。古代阿拉伯则完全是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端于本国的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虽时缓时速,但一直在继续发展,直至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传入后才逐渐衰落。其延续发展的时间跨度之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2.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 由于我国古代的封建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国家又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如天文学、农学、地学、医学等在中国古代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先秦以来,一直强调以农为本,编造历法,授民以时正是历代王朝必须从事并给以极大

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11)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是: 1.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数据分析、软件设计、系统开发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环节是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项目开发与管理等工作,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

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校外专业实践。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采用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既要使硕士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培养硕士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硕士生的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就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导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及时给予指导。 指导小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参见课程设置表,总学分数不少于32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 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要求修满4学分; 2. 学科基础类课程(数学类课程等),要求修满6学分; 3. 专业基础类课程,要求修满6学分; 4. 选修课程,至少修满8学分; 5. 实践教学,要求修满8学分。 五、中期考核 1.考核内容:研究生中期考核要求认真填写《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学院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研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全面、综合测评。 (1)政治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评定:研究生要认真做思想小结,并认真填写好中期考核表的自我总结。

校园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校园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建设概述 (5) 1.1项目建设思路 (5) 1.3项目设计原则 (6) 1.3.1 实用性和经济性 (6) 1.3.2 先进性和开放性 (6) 1.3.3 可靠性和稳定性 (7) 1.3.4 安全性和保密性 (7) 1.3.5 可护展性和易维护性 (7) 1.4设计依据 (7) 1.5项目建设目标 (9)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 (10) 2.1建设规模 (10) 2.2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10) 2.3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 .4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4) 2.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方案 (14) 2.4.2 工作区产品选型 (15) 2.4.3 信息出口数量的确定 (15) 2.5水平子系统设计 (15) 2.5.1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设计 (16) 2.5.2 水平线缆的选型 (16) 2.5.3 水平线缆的需要量计算 (17) 2.6管理子系统设计 (18) 2.6.1 配线间子系统的设计 (18) 2.6.2 配线间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18) 2.6.3 管理子系统设备需用量 (18) 2.7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19) 2.8产品介绍 (19) 2.9系统配置 (25) 第三章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 (26) 3.1需求分析 (26) 3.2网络交换系统设计 (26) 3.2.1 网络拓扑图 (27) 3.2.2 核心层设备选型配置 (27) 3.2.3 接入层设备选型配置 (28) 3.2.4技术选择 (28) 3.2.5 设备简介 (28) 3.2.6 设备清单 (34) 3.3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34)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各计算机专业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各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所需要的,具备计算机硬件技术能力、底层软件技术能力、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方向和嵌入式系统技术方向。 【主干课程】Intel结构32位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USB系统体系、PC BIOS技术及调试、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编程等。【就业方向】嵌入式应用开发工程师、初级程序员、电子产品技术工程师、单片机开发助理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及外设板卡调试工、维护工、检测工、硬件助理工程师、网站网页设计程序员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示范性专业,主要培养技能型的高级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既掌握网络的相关技术知识,更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三年的学习和训练,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第一线的网络技术工作。本专业主要包括:网络集成与工程监理、网络编程、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三个方向。 【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网络安全基础、网络互联技术、高级路由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工程管理、数据结构、网络编程技术、网络编程应用开发、网络监测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 【就业方向】网络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员、网络工程监理员、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技术员、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员、网络管理与维护人员、网络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人员。 计算机信息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与ORACLE合作办学,开设甲骨文学院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掌握大型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多媒体素材收集、制作与处理技术,适应企事业信息化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专业设有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商业信息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主干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Delphi程序设计、动态Web技术(https://www.360docs.net/doc/2f12774880.html,)、XML技术应用、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