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

2、能说出 O2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铁丝等在O2中燃烧的现象,记住O2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重点)

3、掌握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重难点)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

⑴对空气组成的研究:法国的化学家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组成

的结论,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

⑵空气的成分及含量:按体积计算,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⑶氮气:①性质:通常状况下是颜色气味的气体,溶于水;通常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②用途;作灯泡,作粮食瓜果的,用于制等。

⑷稀有气体:①性质:通常都是颜色,气味的气体,通常化学性质,被称为。②用途:作保护气,作光源。

2、人类需要洁静的空气

⑴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等。

⑵危害:可形成酸雨;可导致“温室效应”。

⑶防治措施:研制和开发;工厂的废气要。

知识点三:氧气的制法

1、 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这

一过程为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 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常有以下三种方法,请结合下面的装置图完成下表:

3、检验O 2方法:把 伸入集气瓶中,若 则证明是氧气。验满的方法:若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看到 时,表明已收集满(注意:氧气瓶应竖直放

置);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若木条 ,说明氧

气已满。

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⑴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反应速率,但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

不变的物质。⑵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所起的的作用。

【课堂探究】

问题一:育英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实验时发现:进入

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你认为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典型例题】例1:如图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 实验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为 ,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

象是

(2)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该实验可推论出

它的性质有 、 (写出两条即可)

(4)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写出一条即可)

【回顾与反思】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的关键主要有:

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所选的药品只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③燃烧时加

入的红磷(或白磷)要过量;④等到仪器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等。

问题二:实验室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C

加热;③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从经济、操作简便、安全等角度考虑,

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填序号),理由是

前两种制法与第三种制法的发生装置相比较,不同点主要在哪里?

【典型例题】例2: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

置代号,下同)____,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用该装

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与反思】·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主要有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

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三种,选择的依据是气体的

溶解性和密度(即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比较)

08福建晋江)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变式训练:(Array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

氧化锰起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

是。

(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若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

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_ 再;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留少量水或是铺一

层细沙的目的是: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

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

式:2NH42 + 2NH3↑+ 2H2O 。

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______。

【有效训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粗盐提纯

2、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

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氮气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甲烷用作燃料

D .氮气、氦气做保护气

4、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包装时不会采用( )

A 充入氧气

B 充入氮气

C 放入一小包铁粉

D 真空包装

5、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

A .木灰

B .硫磺

C .铁丝

D .红磷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8、为保证长时间潜航,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发生装置,有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通电分解水;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 2O 2)与CO 2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O 2 。

(1)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 。与其他方法相比,这个方法的两个优点是① ;② 。

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符号表达式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 2==2NO 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的.

装置是(填序号) 。 (3) 按图F 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 (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E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标要求备考指津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 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 用。 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 反应。 4.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 方法和原理。 5.了解自然界中氧气的产生和消 耗。 6.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 物。 7.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初步 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 概念,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 一些现象。 1.空气的组成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是学业水平考 试的必考题目,难度较低,属于识记性的考查。 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性命题是考查热 点,也是难点,在今后的命题中,创新实验设计 考查的力度将加大。 2.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相结合,是命题的重点, 常结合生产、科技等方面,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 知识的综合应用。 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固—固加热制取气体的典 型代表,命题几率大,命题热点有氧气的实验室 制法的实验设计、评价、事故的分析处理,催化 剂的应用等。 4.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 通过提供典型事例,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 氧化反应。 考点梳理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空气的成分 (1)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 **% **% **% 温馨提示空气中的成分指的是气体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这是因为动植物的呼吸和腐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锈蚀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但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会放出大量氧气,使氧气量保持相对稳定。 (2)氮气和稀有气体 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氮气可生产硝酸和化肥,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可应用于电光源。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1)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

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课型:复习课 周村区北郊中学:杨玉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 2、知道化学式的含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求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3、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知道氧气的性质。 4、了解催化剂、氧化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学会测定气体中某组分体积分数的方法; 2、通过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学会制取气体和研究气体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3、通过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复习,掌握有关计算技巧,形成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空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养成关注自然和爱护自然的情感。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关。 学情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突出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并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教法分析 首先,从思维的认知规律来看,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学好本单元知识的关键。 其次,从知识的认知规律来看,一般包括学习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内容。在学习氧气时,首先要牢固把握氧气的性质,再根据性质来了解氧气的用途及制法等,还要将知识灵活运用,进一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学习氧气的性质,重点把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性质。学习氧气的制法,重点把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应包括所用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该气体的检验与验满方法以及操作中应注重的事项等内容。 综合上述因素,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本单元教学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的重点放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设计这些探究过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客观事实中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年龄特征,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使学生通过探究过程,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制取,突出重点。再结合使用一些辅助的教学方法帮助同学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突破难点。多种教学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学法指导 根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指引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结论。这样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结合归纳总结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空气的组成,空气污染的防治 2.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3、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晒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并能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3、知道太阳能够送给我们光和热,这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两样礼物。 4、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太阳是从东向运动的。 教学重点: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光和热,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能利用简单材料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预习要求: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准备好制作简易太阳能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首儿歌: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青石板上钉银钉,数来数去数不清。 2、学生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说的是哪几样东西?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个东西——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这首小诗的第一句话“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说的就是太阳。今天这一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四课《晒太阳》。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2、大家知道吗?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谁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利用太阳?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教师指导: (1)出示课本第12 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这四幅插图分别

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仔细观察几幅图片,了解这四幅图画的内容。 图一:小女孩在太阳下晾晒衣服。 图二:农民伯伯在空地上晾晒粮食。 图三:一个工人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图四:一个老爷爷和孙女在晒太阳。 (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4、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要利用太阳,比如说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人们利用太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大家见过太阳能热水器吗?(见过)大家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谁来说一说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工作的? (1)学生说出自己对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教师相机的补充和小结:太阳能热水器是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只要天上有太阳,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有用不完的热水。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教师一边指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一边讲解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管子上面。这些黑色的管子就吸收了太阳能的热量,再把这个热量传到管子里的水上面,管子里的冷水接收到这些源源不断的热量,温度就由低变高,冷水也就变成了热水。只要有阳光,太阳能就会制造出源源不断的热水出来。简直是太神奇了,大家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制作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呢? 2、指导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制作材料:一个空塑料瓶、自来水、黑色的布 (2)制作步骤:出示课本第13 页上面的材料,请同学们阅读并了解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步骤。 (3)教师讲解制作的要领:塑料瓶里面的水不能太满。裹瓶子的布用黑色的比较好,因为黑色的容更容易吸热,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4)学生分小组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制作的情况,并做简单的指导。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我们周围的空气(思维导图及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 3.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5.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6.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宁波。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B.提倡步行或骑单车等出行 C.燃煤发电厂安装脱硫装置D.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7.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中的氧气也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的液态和固态都是淡蓝色的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D.在高山上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高山上没有氧气 8.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记住空气的组成 2、能说出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结论;如果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目的, 应该能分析原因。 3、能正确描述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会写文字表达式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P26-27,填空: 1、空气主要由和组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大约占空气的。位于第二位的是,大约占空气的 还含有%的稀有气体、0.03%的气体、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右图) 【思考与交流】 2、实验现象:(注意对红磷在燃烧前、中、后的现象进行仔细观 察和描述) ①燃烧前,; ②燃烧时,; ③熄灭后,冷却打开弹簧夹。 3、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4、实验结果小于1/5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写三条即可) ①②③ 5、该实验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6、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瓶中剩余气体溶于水(填“易”或“不”下同),与红磷反应。 7、在实验前要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你认为加入水的作用是 三、达标检测 1、空气中体积含量为第二位,且能供给生物呼吸的是() A、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有关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后产生白色气体 B.燃烧冷却后集气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C.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的1/5 D.约4/5体积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3、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B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含氮气78%. C.空气成分中以氧气和氮气为主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后变浑浊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还需要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 2.下列有关物质反应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

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主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主编:李珍珍审核:历史组一、【情境导入】 大西洋太平洋 太 平 洋 印度洋 地球村是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你知道世界是怎样逐步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吗? 二、【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阅读指导:略 具体任务: 问题1:假设你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希望从西欧游历到亚洲,有几条路线可以设计?你知道其中的一些路线是哪些先辈最早探索发现的吗?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黑人明星?黑人的故乡在哪里?他们后来为什么生活在美洲大陆上? 问题3:1840年的鸦片战争可以说是中国人噩梦的开始,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能够来到中国并发动侵略战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4:《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实不止在中国,当时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瓜分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单元知识框架】 要求:形式不限、主题突出、揭示联系,有根有据。 【问题解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江苏无锡高三期中·8题)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故B正确。 【答案】B 2.(2012·安徽省城名校第三次联考·15题)“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A、D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且不符合材料中的原意,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C项。 【答案】C 3.(2012·陕西商洛高三期末考试·26题)下表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以下是对该表内容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1689—1815年间欧洲各国海军规模统计(服役舰只数) 1689 1739 1756 1779 1790 1815 英国100 124 105 90 195 214 法国120 50 70 63 81 80 西班牙/34 /48 72 25 荷兰66 49 /20 44 / A.大致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争夺海上霸权的情况 B.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C.经济实力决定了军事实力的强弱 D.英国海军从1689年起始终占优势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殖民扩张。从材料时间以及欧洲各国海军规模变化可以判断A、B、C正确。英国崛起是在18世纪中叶,17世纪荷兰人在海上称霸,故D不正确。 【答案】D 4.(2012·河北沧州高三复习质监·22题)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教案新版人教版

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及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重点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有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作用的图片以及大气污染的图片。 一、导入新课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所离不开的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空气中的氮气、氧气及稀有气体等都有哪些性质? 同时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保护空气,也会对人类造成较大的危害,那么哪些不当做法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如何防治大气的污染呢?接下来,我们就空气的用途以及保护进行学习。 二、推进新课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教师请各小组出示所收集的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的资料图片。结合图片,师生共同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的用途。 学生代表交流发言。 1.氧气 [分析]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主要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 [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装入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 [回答]生甲:为了防止食品被挤碎或压碎。 生乙:为了掩盖袋里食品量比较少的真相。 生丙:为了防止食品变质。 [分析]氮气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性质非常稳定;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氮气性质稳定这一性质。除此之外,氮气还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主要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2)保护气(3)提供低温环境 师:从氮气可作保护气这一事实可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能从下面的讨论中获得氮气的性质吗?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实验室制氧气主要过程为以下几步:①给试管加热②检查气密性③装配好仪器④装药品⑤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为() A.②④③①⑤⑥⑦B.④②③①⑤⑥⑦ C.④③②①⑤⑦⑥D.③②④①⑤⑦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④①⑤⑦⑥。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气的步骤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 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 b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的质量集中在b和c上 D.原子中 a 与 c 的数目不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图中c表示质子,故A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b是中子,c是质子,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故B选项错误;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与原子核上,故C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a是电子,c是质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D选项错误。故选C。

高一英语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学案设计+答案

一、词汇变形Book4 Unit2 Working the land 词汇导学案 1.hunger (n.)---hungry(adj.)饿的 2.disturbing (adj.)---disturbed(adj.)不安的;焦虑的---disturb(v.)打扰;妨碍;使不安 3.expand (v.)---expansion(n.) 膨胀 4.circulate (v.)---circulation(n.) 流通,循环 5.freedom (n.) ---freely(adv.) ---free(adj.)自由的(vt.)使自由 6.equip (v.)---equipment(n.)设备 7.nationality (n.)---nation(n.)---national(adj.) ---nationalism(n.)民族主义;国家主义 ---nationalize(vt.)使国有化;使民族化 ---international(adj.)国际的 8.o ccupation (n.)---occupational(adj.)职业的 ---occupy(v.)占据,占领;使忙碌 9.personality (n.)个性---person(n.) ---personal(adj.)---personally(adv.) ---interpersonal(adj.)人际的 ---personnel(n.) 职员 10.confuse (v.)---confusion(n.) ---confused(adj.)---confusing(adj.) 二、重点单词 1.struggle vi. 11.chemical (adj.)---chemistry(n.) ---chemist(n.)化学家 12.fertile (adj.)---fertilizer(n.)肥料 13.nutrition (n.)---nutritious(adj.)有营养的 14.discover (v.)---discovery(n.)发现 15.reduce (v.)---reduction(n.)减少 16.industry (n.)---industrial(adj.)工业的 ---industrialize(vt.)使工业化 17.regret (vt.& n.)---regretful(adj.)后悔的; 遗憾的---regretfully(adv.) 18.produce(v.)生产---producer(n.)制片人 19.cover(v) ---discover(v)发现---discovery (n) 20.mine(v.)开矿-miner(n.)--mineral(n.) 矿物质 21.sum(n.) 总和---summarize(v.)总结 ---summary(n.)概要,总结https://www.360docs.net/doc/2212874565.html,an(n) 器官,组织---organize(v.) ---organic(adj.)组织的,有机的,器官的 23.nutrition(n.)---nutritious (adj.)有营养的 24.satisfy(vt)---satisfied/satisfying/satisfactory- --satisfaction (n)满意 ?_ ?_ _ *He has been struggling to succeed/struggling for success in his business. I struggled up the hill with the heavy bags. struggle through the snowstorm *He has been struggling/fighting against illness for years. struggle for freedom / independence / human rights n. 斗争; 拼搏; 努力The struggle for freedom was long and hard. struggle for 为......而奋斗struggle against 与... 斗争 struggle to do sth (=make great efforts to do sth)努力做某事 struggle to one's feet 挣扎着站起来stand on one’s feet 站起来;恢复健康;自食其力 (拓展:站起来rise to one’s feet; get to one’s feet jump to one’s feet 跳起来; ) 1)The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struggling __ _____ human rights. 2)The children talked so loudly at dinner table that I had to struggle ___ _.(hear) 3)T hey asked for rights,__ ___ which they had struggl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4)India gained independence in 1947, after __ long struggle. 2.equip vt./vi.配备;装备(equipped,equipped)n. equipment 设备(不可数) ?装备;配备to provide a person and place with the things that are needed for a particular place:The boys equipped themselves with food, tents and sleeping bags for their journey. ?(体力、智力上) 使有准备;使有资格to prepare sb for an activity or task by giving them the information and skills:

小学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1、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 2、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

泡图中。 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二、空气的存在 1、空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 2、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操作一下,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 三、比较空气和水 1、师: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关于水的维恩图,请学生回顾所知道的关于水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水和空气的不同?比如:空气和水,谁轻谁重?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 3、讨论证实的方法,重点对“空气会流动吗?”进行展开。 4、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到维恩图中,全班进行交流。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5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6—20题每题各有 一个 ..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或两个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空气 B.过氧化氢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锰 2、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啤酒 B.食醋 C.加碘食盐 D.蒸馏水 5、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空气 B.填充氮气 C.填充二氧化碳 D.抽成真空 6.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 C.煤作燃料 D.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7、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9、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烧得更旺 B.燃着的木条熄灭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 10.从CCTV-1每日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中可看到,北京市属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

第二单元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历史导学案 第2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于习题。【单元剖析】本单元介绍了中古时期的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侧重介绍了日本的“大化改新” 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是日本 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产生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形成 和扩张过程中起到了旗帜的作用。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 由来,对于理解和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欧洲文明侧重于介绍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基督教会权力的膨胀,封建城市的兴 起与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 明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曾经辉煌 一时的拜占庭帝国在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汲取其他文明的 状态下,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所淹没。它的衰落史实发人深省。 【单元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内容及作用,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与拜占庭帝国历史命运的启示价值。 【单元难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与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思维导航】通过对日本“大化改新”内容和作用及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的认识与探讨,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方法,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能 力。 【学习格言】自信和努力,是成功的必备品。 【选择】(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各项与大化改新无关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B、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C、日本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化学】中考化学总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

【化学】中考化学总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 A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B .石蜡+氧气点燃 ???? →水+二氧化碳 C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 .氢气+氯气???→光照氯化氢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情况可知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A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A 错误; B 、石蜡+氧气点燃 ????→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 正确。 C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 反应,故C 错误。 D 、氢气+氯气???→光照氯化氢,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D 错 误。 故选:B 。 2.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 .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 C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7.8 D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A 、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省略了,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不是16g ,故A 说法错误; B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选择量程比所量取液体体积略大的量筒,所以可以用10mL 量筒量取9.5mL 蒸馏水,故B 说法正确; C 、pH 试纸只能粗略的测pH 值的整数值,无法精确到小数点,所以pH 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 为7.8,故C 说法错误;

最新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最新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 A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B .石蜡+氧气点燃 ???? →水+二氧化碳 C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 .氢气+氯气???→光照氯化氢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情况可知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A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A 错误; B 、石蜡+氧气点燃 ????→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 正确。 C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 反应,故C 错误。 D 、氢气+氯气???→光照氯化氢,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D 错 误。 故选:B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可能不改变 C .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一定不同 D .相同原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离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分子、原子、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A 选项正确; B 、化学反应的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可能不变,故B 选项正确; C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不同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不相等的,但中

子数不确定,如碳14中子数为8,氧16中子数也为8,故C选项错误; D、相同原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离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C。 3.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A、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省略了,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不是16g,故A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选择量程比所量取液体体积略大的量筒,所以可以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故B说法正确; C、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pH值的整数值,无法精确到小数点,所以pH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故C说法错误; D、根据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气约占21%,故D说法错误。故选B 4.2019年3月2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27日10时,事故点下风向1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2公里和3.5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下列有关苯(C6H6)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每个苯分子里含有3个氢分子和3个氧分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C H,属于有机物。 苯的化学式为66 【详解】 ??=,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 故A不正确; C H,则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B、苯的化学式为66 ??=,故C不正确; C、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 D. 每个苯分子里含有6个氢原子和6个碳原子,故D不正确。故选B。 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

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 【答案】C 【解析】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故A正确;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故B正确;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危害更大,故C错误;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故D正确。 点睛∶吸烟危害健康,尽量少吸烟或不吸烟,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不要吸烟。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 B.将块状石灰石垂直投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 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所以用盐酸可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实验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约45度角,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才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要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