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疟疾五例诊治分析_黄志英

不典型疟疾五例诊治分析_黄志英
不典型疟疾五例诊治分析_黄志英

疟疾单选题及答

疟疾知识培训考试题 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疟疾俗称(B) A.感冒 B.打摆子 C.发烧 D.腹泻 2.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C) A. 2种 B. 3种 C.4种 D. 5种 3.下列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A) A.弯曲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4.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疟疾的管理被列入为(C) A.甲类传染病管理 B.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 C.乙类传染病管理 D.丙类传染病管理 5.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C) 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6.以下各个地区中,有疟疾流行的地区性是(D) A.欧洲 B.北美洲 C.日本 D.东南亚 7.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A) A.蚊子叮咬 B.吸入飞沫 C.苍蝇污染食物 D.性交 8.疟疾传播给人,其感染人体的阶段是(B) A.配子体 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 9.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A) A.配子体 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

10.疟原虫生活史中有几类增殖(C) A.1 B. 2 C. 3 D. 4 11.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细胞或组织是(D) A.肌肉细胞B.消化道内 C.脑细胞内 D.红细胞内 12.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C)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 13.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D)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4.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C)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48小时 D. 72小时 15.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B)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6.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A) A.中华按蚊 B.微小按蚊 C.嗜人按蚊 D.大劣按蚊 17.最简单、直观地鉴别中华按蚊成蚊是看其在物体表面停留时的姿态,以下描述中属于中华按蚊典型停留姿态的是(A) A.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B.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C.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D.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18.以下各个因素中,不属于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是(D)

疟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_

【GB 15989—1995】 疟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疟疾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防疫和医疗卫生机构对疟疾的诊断和处理。 2诊断原则 根据疟区住宿史,发病时有定期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脾肿大等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等结果,予以诊断。 3诊断标准 3.1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 3.2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发作多次可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详见附录C)。 3.3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3.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详见附录B)。 3.5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种类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详见附录A)。 疑似病例:具备3.1与3.2。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3或3.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5。按查见的疟原虫种类,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4处理 4.1治疗 4.1.1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 成人量氯喹1.2~1.5g 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喹90~180mg 4~8日分服(每日22.5mg)。 4.1.2恶性疟治疗 4.1.2.1对氯喹未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成人量氯喹1.2~1.5g 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喹67.5mg 3日分服(每日22.5mg)。 4.1.2.2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任选以下方案之一:哌喹1.5g3日分服,加伯氨喹45或67.5mg 2日或3日分服;咯萘啶1.2g加磺胺多辛1.0g 2日分服,加伯氨喹45或67.5mg 2日或3日分服;咯萘啶0.8~1.0g加磺胺多辛1.0~1.5g加乙胺嘧啶50~75mg,均2日分服;青蒿琥酯钠600mg 5日分服(第1日100mg×2次,第2~5日每日50mg×2次),加伯氨喹67.5mg 3日分服(以上均为成人量)。 4.1.3疑似病例假定性治疗 成人量氯喹0.6g顿服,在氯喹抗性地区用哌喹0.6g顿服。确诊后按4.1.1或4.1.2治疗。 4.1.4间日疟抗复发治疗 流行季节前,对1或2年内有疟史者,成人用乙胺嘧啶100mg 2日分服,加伯氨喹90mg 4日分服。 4.1.5重症病例治疗(洋见附录C)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一、概述: 疟疾,老百姓又叫做“打脾寒”、“打摆子”,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传播媒介: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在安徽省的疟疾传播媒介主要有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1.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间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3.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尤其是带虫的人,这种人因为没有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往往在普查中才能发现,但是他们在传播疟疾方面却能起很大作用。 疟疾在云南俗称“瘴气”、“打摆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25种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疟疾的流行面极广,遍布于北纬60度至南纬40度之间的广大地区。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我省地处边疆地区,与疟疾高度流行国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历史以来均为疟疾高发区。经过积极的综合防治,疟疾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发病率大为降低。但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抗氯喹恶性疟的扩散和蔓延,致使疟疾发病在边境地区和元江沿岸地区有增多和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点状暴发。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则疟疾流行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势必继续扩大。为了使您及您的家人更好地预防疟疾,本文向您介绍了有关疟疾防治的基本知识,希望对您及您的家庭防止疟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方面有所帮助。请您立即行动起来,“关爱自己,关注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您的贡献。

疟疾培训试题

疟疾防治知识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是非题(对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50分)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3.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 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 5.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6.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 7.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8.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 9.在对脑型疟的救治过程中,对症治疗也非常重要。() 10.疟疾的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三个方面。()11.及早规范治疗可以防止恶性疟发展为凶险型发作。() 12.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 13.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应首选氯喹/伯氨喹九日疗法治疗方案。()14.一般的疟疾病例用口服给药就可以了。() 15.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后,就可以不用继续治疗了。() 16.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氯喹。()

17.氯喹是一种预防疟疾的药品,口服2片可以预防7-19天。()18.对发热病人开展血片的疟原虫检测或RDT检测是发现病人的主要途径。()19.由于人群对疟疾没有有效的免疫,所以出国旅游、到高疟区活动的人是高危人群()20.中国到2015年消除疟疾。() 21.4月25日是全国疟疾日。() 22.各种疟疾都需要休止期抗复发治疗。() 23.预防疟疾服药的方案成人剂量为磷酸哌喹每月服2次,每次600mg,饭前服。()24.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简称ACT)进行治疗。() 25.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热带和亚热带。() 二、单选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疟疾俗称?()A.感冒B.打摆子C.发烧D.腹泻 2.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 A.2种B.3种C.4种D.5种 3.以下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 A.弯曲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 4.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此是如何管理的?() A.甲类传染病管理B.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 C.乙类传染病管理D.丙类传染病管理 5.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1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6.以下哪个地区有疟疾流行?()

(完整word版)中华医学会疟疾诊疗规范

疟疾 【概述】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 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 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 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 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 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 现居流行区 或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居住、工 作、旅行等。 2.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2周左右,但各种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各有 不同,恶性疟最短(8-15天)),间日疟和卵形疟次之(12-20天),三日疟最长(18-40天) (二)普通型疟疾 其临床发作包括发冷、寒战,继之发热,可达39-40℃,持续2-6小时后出汗而体温迅速下降。间日疟与卵形疟患者间隔1天发热1次,三日疟则间隔2天发 热1次,恶性疟疾发热不规则,每日均有发热。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患者肝脾逐渐肿大,而以脾肿大尤为明显,同时贫血也逐渐加重。 (三)重型或凶险型疟疾 疟疾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临床表现时,可诊断为重型疟疾: 1.脑型疟主要症状有昏迷、头痛、全身性抽搐、烦躁、谵妄等,病死率可达 10%-30%。 2.休克成人的收缩压低于70mmHg,儿童低于50mmHg,并伴有冷而黏湿的皮肤, 皮肤与中心体温相差>10℃。 3.急性肾衰竭多见于感染严重的患者,红细胞疟原虫感染率常在10%以上。患 者出现尿少,24小时尿量成人<400ml或儿童<12ml/Kg,继而无尿,且在补充液体后仍无改善,血清肌酐>265umol/L,尿素氮也明显升高。 4.血红蛋白尿(黑热尿)大多因患者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使用 奎宁、伯氨喹或氨基比林等药物后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血红蛋白尿及急性肾衰竭。 5.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出现呼吸加速、气短、呼吸困难、青紫, 咳血性泡沫痰等,双肺散在水泡音。对部分患者来说液体输入过量、高原虫血症、肾衰竭及妊娠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6.黄疸及肝功能障碍轻度黄疸在重型疟疾患者中常见,抗疟药治疗后即可恢 复。但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并有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肝脏明显肿大且有压痛,表面肝脏明显受损,多见于重度感染者。 少数患者可出现肝肾综合征。 7.重度贫血疟疾患者血中疟原虫数超过1000/ul时,出现正细胞贫血,血细 胞比容<15%或血红蛋白<50g/L

疟疾防治知识题库

附件3 江西省疟疾诊治知识题库 一、是非题(对的在后面括号中打“V”错的打“%” 1 ?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V ) 2.能感染人的有 5 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X ) 3 ?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X) 4.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V )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 ( V) 6.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 ( X ) 7.疟疾只在非洲流行。 ( X ) 8.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X ) 9.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X ) 10.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V ) 11.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X ) 12 .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 X ) 13.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X ) 14.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X ) 15 .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 V ) 16 .疟原虫只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 X ) 17 .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 X) 18 ?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引起的。( V ) - 11 -

19 ?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 X ) 20 ?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V ) 21 ?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72 小时。( V ) 22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36-48 小时。( V ) 23 ?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V ) 24 ?中华按蚊的孳生地是那些小的臭水沟。( X ) 25 ? 微小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 ( V ) 26 ? 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 X ) 27 ?输血也可以传播疟疾。(V ) 28 .正常情况下,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 X ) 29 .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V ) 30 .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 X ) 31.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48小时。( V) 32 .恶性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 小时。( V ) 33 .三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48 小时。( X) 34 .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 V ) 35.间日疟能引起患者死亡。( X ) 36.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 (V ) 37 .各种疟原虫都会出现再燃。 ( V ) 38. 疟疾的复发是指初发患者经治疗后,血中疟原虫已彻底肃清,但是肝脏中的迟发型子孢子再次释放至血液 中、经繁殖而引起临床症状。( V ) 39.各种疟原虫都有复发现象。 (X ) 40 .脑型疟多见于儿童。 ( V ) 41 .免疫力低下者也常常引发脑型疟等重症疟疾。 (V ) 42.患者一旦发展成了脑型疟,就治不好了。 ( X ) 43 .在对脑型疟患者救治过程中,只要关注病原体就可以了。( X ) 44 .在对脑型疟的救治过程中,对症治疗也非常重要。( V ) 45.输血性的疟疾治疗后也有复发。 (X ) 46.疟疾的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三个方面。 (V ) 47.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 有输血史。 ( V ) 48.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X) 49 .在疟疾发作后数小时采血进行镜检是最好的时机。( V ) 50.血片中查到疟原虫还不能确定患者就是疟疾病例。 (X ) 51 .对疟疾病例的隔离要求与其他传染病的隔离要求一样。 (X ) 52 .疟疾病例经治疗后,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 ( V) 53.及早规范治疗可以防止恶性疟发展为凶险型发作。( V) 54 .ACT 是氯喹和伯氨喹的简称。( X ) 55.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 V) 56 .非重症恶性疟病例的首选抗疟药物剂型为注射剂。( X) 57.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应首选氯喹/伯氨喹九日疗法治疗方案。 (X ) 58.一般的疟疾病例用口服给药就可以了。 ( V) 59.在使用伯氨喹治疗疟疾患者时,需注意患者是否同时患有G6PD 缺乏症。 (V ) 60.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后,就可以不用继续治疗了。 ( X ) 61 .休止期抗复发治疗针对的是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X ) 62.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氯喹。 (X ) 63.各种疟疾都需要休止期抗复发治疗的。 (X ) 64 .到疟疾流行区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让蚊子叮咬。(V ) 65 .在每年传播季节前,对上一年内本辖区内登记、报告的所有间日疟病例,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 1 次传播休止期根治。(V) 66 . RDT 是快速诊断试验的简称。(V ) 67 . RDT主要检测待检样本中的疟原虫抗体。(X ) 68.对发热病人开展血片的疟原虫检测或RDT 检测是发现病人的主要途径。(V ) 69 .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热带和亚热带。(V ) 70 .疟疾病例的疫点处置是为了保护病例。(X )71.疟疾防治的重点人群是来自流行区的人群。(V) - 12 -

安徽省疟疾诊治知识题库

安徽省疟疾诊治知识题库(2014年版) 一、是非题 流行病学 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热带和亚热带。(√) 3、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包括非洲、中南美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 4、疟疾只在非洲流行。(×) 5、东南亚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 6、非洲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 7、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 8、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 9、疟疾根据感染地点不同分为当地感染病例(内源性病例)和输入病例(外源性病例)(√) 10、输入性疟疾病例是指在外地感染到当地发病,对当地而言为输入性疟疾病例(√)。 11、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 12、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 13、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14、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 15、疟疾防治的重点人群是在流行区内的常住人群。(√) 16、由于人群对疟疾没有有效的免疫,所以出国旅游、到高疟区活动的人是高危人群。(√) 17、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18、输血也可传播疟疾。(√) 19、正常情况下,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播给胎儿。(√) 20、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 病原与媒介 21、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以及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和裂体增殖两个阶段。(×) 22、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23、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24、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25、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 26、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然后再寄生于红细胞内。(√) 27、疟原虫只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 28、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 临床表现 29、疟疾是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 30、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31、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 32、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48小时。(√) 33、恶性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小时。(√) 34、三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48小时。(×)

疟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91995

疟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9—199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疟疾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防疫和医疗卫生机构对疟疾的诊断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根据疟区住宿史,发病时有定期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脾肿大等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等结果,予以诊断。 3 诊断标准 3.1 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 3.2 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发作多次可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详见附录C)。 3.3 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3.4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详见附录B)。 3.5 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种类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详见附录A)。 疑似病例:具备3.1与3.2。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3或3.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5。按查见的疟原虫种类,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4 处理 4.1 治疗 4.1.1 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 成人量氯喹1.2~1.5g 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喹90~180mg 4~8日分服(每日22.5mg)。 4.1.2 恶性疟治疗 4.1.2.1 对氯喹未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成人量氯喹1.2~1.5g 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喹67.5mg 3日分服(每日22.5mg)。 4.1.2.2 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任选以下方案之一:哌喹1.5g 3日分服,加伯氨喹45或67.5mg 2日或3日分服;咯萘啶1.2g加磺胺多辛1.0g 2日分服,加伯氨喹45或67.5mg 2日或3日分服;咯萘啶0.8~1.0g加磺胺多辛1.0~1.5g加乙胺嘧啶50~75mg,均2日分服;青蒿琥酯钠600mg 5日分服(第1日100mg×2次,第2~5日每日50mg×2次),加伯氨喹67.5mg 3日分服(以上均为成人量)。 4.1.3 疑似病例假定性治疗 成人量氯喹0.6g顿服,在氯喹抗性地区用哌喹0.6g顿服。确诊后按4.1.1或4.1.2治疗。4.1.4 间日疟抗复发治疗 流行季节前,对1或2年内有疟史者,成人用乙胺嘧啶100mg 2日分服,加伯氨喹90mg 4日分服。 4.1.5 重症病例治疗(洋见附录C) 4.1. 5.1 用青蒿琥酯钠或咯萘啶或蒿甲醚或二盐酸奎宁注射作抗疟治疗。

疟疾考试题

附件2:疟疾防治知识考核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选择题(不定项) 1.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疟原虫是(B) A恶性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2.疟疾的传染源为(B) A体内有裂殖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B体内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C体内有滋养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D体内有子孢子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3.典型的疟疾症状有(ABD) A发热B寒战C呕吐D出汗E咳嗽 4.确诊疟疾的方法(C) A查大便B查小便C查血D查痰液 5.在疟疾流行区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提高“三热”病人血检率。“三热”病人是指(B) A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疑似感冒的发热病人 B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者 C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感觉身体先冷后热的病人 D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疑似贫血的发热者 6.间日疟现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案(A) 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B蒿甲醚7日疗法 C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D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7.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B)

A乙胺嘧啶B伯氨喹C氯喹D哌喹 8.引起脑型疟疾最常见于(B) A间日疟原虫B恶性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 9.用于恶性疟治疗的药物有哪些(ABC) A蒿甲醚B双氢青蒿素C青蒿琥酯D氯喹E伯氨喹 10.疟疾疫点调查与处置内容包括哪些(ABCDE) A基本情况B病例筛查C媒介调查、控制D健康教育E扩大治疗 附件3: 山东省疟疾防治知识习题库 一、是否题 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A.对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B.错 3.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B.错 4.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A.对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A.对6.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B.错 7.疟疾只在非洲流行。B.错 8.间日疟在我国可以全年流行。B.错 9.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B.错 10.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A.对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一、概述: 疟疾,老百姓又叫做“打脾寒”、“打摆子”,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传播媒介: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在安徽省的疟疾传播媒介主要有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1.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间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2.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疟疾专家委员会所制定的疟疾诊断标准,凡是符合以下任何一点的即为疟疾:①血液中查检疟原虫;②临床症状典型;③抗疟药物治疗有效。 四、预防和控制: 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若适当口服些维生素B1片,也能收到防治的良好效果。个人防护亦很重要,在傍晚时开始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避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

疟疾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疟疾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于丹综述,江钢锋审校 中图分类号:R5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39(2006)06-0022-04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热带传染病,世界上超过40%的人生活在疟疾疫区,全球每年约有3~5亿人患病,接近3百万人死于疟疾[1]。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有效治疗疟疾及控制其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低原虫血症和混合感染使传统的疟疾诊断方法不能适应现代疟疾监控的要求,一些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及新的诊断技术应运而生。目前,疟疾诊断方法主要分3类:一是以传统的镜检法为基础的病原学诊断,通过增加血样中的原虫数目、改进染色方法或两者结合来提高检测效率,如荧光染色技术等;二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如间接荧光抗体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其中免疫层析技术因其快速、简便等特点已成为疟疾诊断的研究热点;三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通过检测疟原虫种、株特异性的基因片段来确定疟原虫感染,如基因探针和PCR技术等。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疟疾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 1 病原学诊断 镜检法理论上可检出4个疟原虫/μL血,有经验的检验员能检出50个原虫/μL血[2]。该法费时、费力,对低原虫血症和混合感染容易漏诊、误诊,但因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仍是基层单位检测疟疾的主要手段。荧光染色技术是由细胞浓集技术和荧光染色法结合发展而成的,如吖啶橙包被的毛细管法(quantitative buffy coat technique,QBC)、苯并硫羧基嘌呤(benz othi ocarboxy purine,BCP)染色法等。QBC 法阳性检出率高,敏感性、特异性分别可达9316%和9814%,但价格昂贵,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操作繁琐,虫种鉴别及原虫计数困难,不能长期保存。改进滤光系统建立的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染色法可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上使用,敏感性、特异性接近QBC法,但染色无特异性,虫种鉴别困难。BCP 法染色鲜亮,一些常见的干扰物不显荧光,对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714%和9112%,特异性分别为6617%和50%,但需要特殊光源的显微镜。 病原学检验方法尚没有很大突破,无法满足快速准确诊断的需要,如何提高荧光染色技术在低原虫血症时的敏感性,降低成本是该方法必须解决的问题。 2 免疫学诊断 免疫诊断的靶抗原主要有富组氨酸蛋白22(his2 tidine2rich p r otein22,HRP22)、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 las modium lactate dehydr ogenase,pLDH)、疟原虫谷氨酸脱氢酶(p las modium gluta mate dehydr ogenase, pG DH)等。依照标记和检测系统的不同可分为:间接荧光抗体法(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I F2 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 me linked i m munos or2 bent assay,E L I S A)、免疫层析技术等。 2.1 I FAT法 该法在抗原与待测血清结合后加入荧光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抗体进行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但有一定主观性,标本无法保存,需荧光显微镜,且只有高滴度I F AT才适用于无症状带虫者的确定和临床诊断[3]。 2.2 EL I SA法 该法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黏附在载体上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再与酶底物作用,根据底物显色深浅定性、定量检测抗原和抗体。该方法敏感性好、特异性强、稳定性高。由其衍生出的斑点EL I S A (Dot2E L I S A)、生物素2亲和素E L I S A(ABC2E L I S A)、酶联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EL I S A等一系列方法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针对不同抗原多个表位的融合抗体应用于E L I S A有望建立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新一代检测试剂盒。 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寄生虫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06

疟疾诊断标准

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疟疾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疟疾的诊断。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疟疾malaria 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包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等四种。 2.2重症疟疾severe malaria 疟疾确诊病例,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 2.3 无症状感染者asymptomatic case 血中有疟原虫而无临床症状者。 3诊断依据 3.1 流行病学史(参见附录A) 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有夜间停留史或2周内输血史。 3.2 临床表现(参见附录A) 3.2.1典型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寒颤、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 3.2.2 不典型临床表现: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

周期不规律。 3.2.3重症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 3.3实验室检查 3.3.1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见附录B)。 3.3.2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见附录C)。 3.3.3疟原虫核酸检测阳性(见附录D)。 4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5诊断标准 5.1 无症状感染者 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 a) 无临床表现,同时符合3.3.1; b) 无临床表现,同时符合3.3.2; c) 无临床表现,同时符合3.3.3。 5.2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 a) 有流行病学史,同时符合3.2.1; b) 有流行病学史,同时符合3.2.2。 5.3 确诊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

疟疾达标题库及答案

疟疾诊治知识题库 一、是非题(对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的打“×”) 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3.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 4.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 6.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 7.疟疾只在非洲流行。(×) 8.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 9.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 10.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11.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12.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13.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 14.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 15.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 16.疟原虫只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 17.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 18.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引起的。(√) 19.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20.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 21.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72小时。(√)

22.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36-48小时。(√) 23.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 24.中华按蚊的孳生地是那些小的臭水沟。(×) 25.微小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 26.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 27.输血也可以传播疟疾。(√) 28.正常情况下,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29.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30.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 31.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48小时。(√) 32.恶性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小时。(√) 33.三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48小时。(×) 34.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 35.间日疟能引起患者死亡。(×) 36.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 37.各种疟原虫都会出现再燃。(√) 38. 疟疾的复发是指初发患者经治疗后,血中疟原虫已彻底肃清,但是肝脏中的迟 发型子孢子再次释放至血液中、经繁殖而引起临床症状。(√) 39.各种疟原虫都有复发现象。(×) 40.脑型疟多见于儿童。(√) 41.免疫力低下者也常常引发脑型疟等重症疟疾。(√) 42.患者一旦发展成了脑型疟,就治不好了。(×)

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 疟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新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疟疾发病人数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2400多万减少到90年代末的数万,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除云南、海南两省外,其他地区已消除了恶性疟。2000年后,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回升,但随着《2006-2015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的实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疟疾防控工作的支持和投入,使局部地区疫情回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95%的县(市、区)疟疾发病率已降至万分之一以下,仅有87个县(市、区)疟疾发病率超过万分之一。 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我国政府决定在2010年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到2015年大部分地区消除疟疾,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为明确任务与措施,落实部门职责,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资源,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疟疾流行区分类 根据2006-2008年疟疾疫情报告,全国以县为单位分为以下四类。 一类县:3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于万分之一的县。 二类县:3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1年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的县。 三类县: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 四类县:非疟疾流行区。 三、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15年,全国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二)阶段目标。 1.所有三类县,到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2.所有二类县以及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2015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18年,实现消除疟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