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

2015-2016学年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
2015-2016学年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38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4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

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4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传送带上正在匀速传送货物,如果选择为参照物时,货物是静止的.如果选择为参照物时,货物时运动的.

3.(2分)(2016?合肥模拟)古代劳动人民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其中之一是“日晷(音gui)”,如图所示,日晷是一种计时工具,它是利用了光在空气中沿传播的道理.

4.(4分)(2012?达州)如图所示,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

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不同.

5.(4分)(2015秋?靖江市期末)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

这种方法与通常方法是相同的.

6.(6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多媒体教师中的投影荧幕是用(填光滑或粗糙)而且平整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是利用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

7.(4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夜晚当桥下的灯开亮时,江水上实景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下河水深为1m,桥上一彩灯距平静水面10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m;若江水再上涨1,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

m.

8.(4分)(2014?广安)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km/h,合m/s.

9.(6分)(2015?江西)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10.(2分)(2015秋?广饶县期末)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1.(3分)(2011?扬州)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12.(3分)(2010?肇庆)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13.(3分)(2010?徐州)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振动B.一直向左运动C.一直向右运动D.静止不动

14.(3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光线A射到平面镜的O点处,反射光线在墙上出现一个光斑Q,如图所示.保持平面镜和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慢慢减小入射角,则墙上光斑Q 的位置会()

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15.(3分)(2008?恩施州)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16.(3分)(2015?安徽)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17.(3分)(2010?达坂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在Sˊ点,人的眼睛在A点位置.现将一块与平面镜大小差不多大的挡板,分别放在平面镜的正后方1和2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挡板放在1位置时,人眼仍然可以看到Sˊ;但放在2位置时,人眼看不到Sˊ

B.当挡板放在2位置时,人眼仍然可以看到Sˊ;但放在1位置时,人眼看不到Sˊ

C.不管挡板放在1位置还是2位置,人眼都看不到Sˊ

D.不管挡板放在1位置还是2位置,人眼仍然都可以看到Sˊ

三、实验题(第19题10分,第20题9分,第21题6分,计25分)

18.(10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填选“在”或“不存在”).由此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将光恢复原状,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会发现折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

19.(9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一块平面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如图所示,实验室,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蜡烛B与A 等长,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这一侧观察同时手移动

(选填“A”或“B”直到它跟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关系;

(3)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接与玻璃板所在直线.

(4)如果在玻璃板后面贴上一层不透明的纸,从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看到燃烧的蜡烛.(填“能”或“不能”)

(5)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进行.(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20.(6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小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实验中,

(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

(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选填“增大”或“减小”).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请你判断,折射光线是否一直存在?.(选填“是”或“否”)

四、作图与证明题(第22题4分,第23题4分,第24题5分,计13分)

21.(4分)(2016?东平县一模)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

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2.(5分)(2014?太原二模)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23.(5分)(2012?杭州)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手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

(l)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

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38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4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1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3.58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3.58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8cm.

故答案为:1mm;3.58cm.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初中物理虽然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2.(4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传送带上正在匀速传送货物,如果选择传送带为参照物时,货物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货物时运动的.

【分析】选定被研究的物体,物体是运动的,一定选择和被研究的物体之间位置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物体是静止的,一定选择和被研究的物体之间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

【解答】解:传送带上正在传送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货物,货物和传送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选择传送带为参照物,货物是静止的;货物和地面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选择地面为参照物,货物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传送带;地面.

【点评】由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能选择参照物,由参照物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3.(2分)(2016?合肥模拟)古代劳动人民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其中之一是“日晷(音gui)”,如图所示,日晷是一种计时工具,它是利用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分析】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而“日晷”就是利用观察其日晷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

【解答】解:

“日晷”就是利用观察其日晷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由于是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形成的,故“日晷”是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来计量时间的.

故答案为:直线.

【点评】该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现实应用,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4.(4分)(2012?达州)如图所示,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振动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解: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受到力的作用振动发声;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出的音调不同,是由于此时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5.(4分)(2015秋?靖江市期末)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这种方法与通常方法②是相同的.

【分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二是运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解答】解:

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

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公式v=,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

出它们的运动快慢,即相同时间比路程;

故答案为:相同时间比路程;②.

【点评】我们通常是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由于我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需要同时考虑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所以在物理学中,我们就引入了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6.(6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多媒体教师中的投影荧幕是用粗糙(填光滑或粗糙)而且平整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是利用光的漫反射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

【分析】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解答】解: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荧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因为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

故答案为:粗糙;光的漫反射.

【点评】漫反射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多注意这方面的应用,积累对漫反射应用的了解,做到活学活用.

7.(4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夜晚当桥下的灯开亮时,江水上实景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下河水深为1m,桥上一彩灯距平静水面10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10m;若江水再上涨1,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18m.【分析】本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物体和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进行计算.

【解答】解:因为彩灯距水面10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也是10m,

若江水再上涨1m,则彩灯距水面的距离为10m﹣1m=9m,那么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也是9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9m+9m=18m.

故答案为:10;18.

【点评】水外面的物体在水表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注意加以区分.并且注意不要被“桥下河水深为1m”这个无关的条件所干扰.

8.(4分)(2014?广安)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90km/h,合25m/s.

【分析】汽车速度计的单位是km/h,读出速度值,再进行单位换算.

【解答】解:由汽车的速度计算出汽车的行驶速度:

v=90km/h=90×m/s=25m/s.

故答案为:90;25.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计的读数以及速度的单位换算,属于基础题.

9.(6分)(2015?江西)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左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60°.

【分析】①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解答】解:由图知:

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的折射光线;

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

过入射点做法线(如下图),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

故答案为:左;6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在此题中,关键搞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

10.(2分)(2015秋?广饶县期末)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4.5 m/s.

【分析】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v等于在这段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

间的比值v=.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司机反映时间内经过的距离s1=vt=25×0.5=12.5m,刹车距离

s2=60m,所以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总距离s=72.5m,所用时间t=4.5s+0.5s=5s,代入平均速度公式==14.5m/s;

故答案为:14.5.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把经过的路程和时间代入即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1.(3分)(2011?扬州)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解答】解: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

12.(3分)(2010?肇庆)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根据响度定义,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定义的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

13.(3分)(2010?徐州)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振动B.一直向左运动C.一直向右运动D.静止不动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当喇叭振动会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泡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泡产生振动,因此又会发出声音;

故选A.

【点评】此题结合人耳听到声音的实例,考查利用声学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要学以致用.

14.(3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光线A射到平面镜的O点处,反射光线在墙上出现一个光斑Q,如图所示.保持平面镜和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慢慢减小入射角,则墙上光斑Q 的位置会()

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分析】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慢慢减小入射角,画出反射角,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保持平面镜和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慢慢减小入射角,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角,则墙上光斑Q的位置会向上移动,(红色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同时要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知道这些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此类题目,画图解答,效果会更好.

15.(3分)(2008?恩施州)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用控制变量法.即:时间相同时,比运动路程的长短,运动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相同时比运动时间,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快;当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则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则是路程与其相应时间的比值(所有的时间都计算在内)

【解答】解:A、兔子在前半程比乌龟用的时间少,在整个路程则比乌龟用的时间长,运动较慢,故A选项说法错误.

B、选择地面上的树木等为参照物,乌龟与参照物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同样说明乌龟是运动的,故B说法错误.

C、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则兔子是运动的,此C说法错误.

D、在全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平均速度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运用及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16.(3分)(2015?安徽)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

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

物体的长度为L==≈2.36cm.

故选A.

【点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

17.(3分)(2010?达坂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在Sˊ点,人的眼睛在A点位置.现将一块与平面镜大小差不多大的挡板,分别放在平面镜的正后方1和2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挡板放在1位置时,人眼仍然可以看到Sˊ;但放在2位置时,人眼看不到Sˊ

B.当挡板放在2位置时,人眼仍然可以看到Sˊ;但放在1位置时,人眼看不到Sˊ

C.不管挡板放在1位置还是2位置,人眼都看不到Sˊ

D.不管挡板放在1位置还是2位置,人眼仍然都可以看到Sˊ

【分析】通过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现将一块与平面镜大小差不多大的挡板,分别放在平面镜的正后方1和2位置时”.

【解答】解:由图可知,S′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的像,物体发出的光,只要能到达平面镜,就能在平面镜中成像,而与平面镜大小差不多大的挡板是放在平面镜的正后方,不影响进入人眼的光线射,由此可见,不管挡板放在1位置还是2位置,人眼仍然都可以看到.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不要被平面镜后面的挡板所迷惑.

三、实验题(第19题10分,第20题9分,第21题6分,计25分)

18.(10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填“镜面”或“漫”)反射.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存在(填选“在”或“不存在”).由此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将光恢复原状,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会发现折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分析】(1)当光发生漫反射时,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它;

(2)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根据实验现象可做出判断;

(3)知道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结合现象可做出解答.

【解答】解:(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使光线射向了不同的方向.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此时,反射光线仍然是存在的.由此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会发现折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漫;(2)不能;存在;在;(3)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涉及到了漫反射、实验控制的过程与现象分析,总体难度不大.

19.(9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一块平面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如图所示,实验室,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蜡烛B与A 等长,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同时手移动B(选填“A”或“B”直到它跟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接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

(4)如果在玻璃板后面贴上一层不透明的纸,从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能看到燃烧的蜡烛.(填“能”或“不能”)

(5)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不能进行.(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侧观察;同时手移动蜡烛B直到它跟像完全重合.

(1)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

(3)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

(4)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而且平面镜成虚像.

(5)玻璃板是透明的,利用玻璃板可以调节未点燃的蜡烛B,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解答】解:实验时,若同时点燃两个蜡烛,反而看不清像,因此应点燃蜡烛A,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然后可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1)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实验结果表明: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且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

(4)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若在玻璃板后面贴上一层不透明的纸,不影响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从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仍能看到燃烧的蜡烛.(5)因为平面镜不透明,平面镜只能通过镜面看到物体,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而玻璃板是透明的,从另一面也可看到物体,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不但可以像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找到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1)A;B;(2)到镜面的距离;(3)大小;(3)垂直;(4)能;(5)不能;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20.(6分)(2015秋?瑶海区期中)小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在水中加入少许牛奶,实验中,能(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

(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请你判断,折射光线是否一直存在?否.(选填“是”或“否”)

【分析】(1)水很透明,没有反射光线的物质,我们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可以稍微增大水的浑浊程度.

(2)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看不到折射光线.

【解答】解:

(1)为了更清晰地看到光路,使水稍微混浊一些,可以放入少量的牛奶.就能看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空气中的折射光线是在白屏上显示或在有烟雾的空气中看到的.

(2)如图,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并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折射角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折射光线消失.

故答案为:(1)在水中加入少许牛奶;能;(2)大于;增大;否.

【点评】本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实验,采用了观察法,然后归纳出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四、作图与证明题(第22题4分,第23题4分,第24题5分,计13分)

21.(4分)(2016?东平县一模)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

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分析】一束光线从水里射向空气中时,既要发生反射,又要发生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完成光路图.

【解答】解: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点评】在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一般是同时发生的,反射与入射在同种介质中,折射与入射在两种介质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2.(5分)(2014?太原二模)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SO.

【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点评】注意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点是物像关于平面镜的轴对称;所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要过像点.

23.(5分)(2012?杭州)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手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

(l)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做出反射光线,根据几何知识证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解答】解:(1)先过第一次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到达第二个反射面,同理先作法线,再作反射光线,注意第二次反射的反射光线与第一次反射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2)证明:根据反射定律图解如图所示.

∵∠1=∠2(反射定律),

而∠6=90°﹣∠2,∠5=90°﹣∠1,

∴∠5=∠6,

∵NO1⊥NO2(两镜垂直,法线也垂直),

∴∠2+∠3=90°,∠1+∠4=90°,

即∠2+∠3+∠1+∠4=180°

即∠AO1O2+∠O1O2C=180°,AO1为入射光线,O2C为反射光线.

即AO1∥O2C并且方向相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应用,要得出结果一定要根据定律正确地做出光路图.注意当光斜射到两块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二次反射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是平行的.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190438938;llm;商翠荣;山东张洪霞;wdnyx2011;fhp826;wdsxg;sdpyqjy;卢远望;331306;张圣军;wscdd;2107959882;sdwdrlx(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

2016年8月31日

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汇编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四道题,对初二物理前半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73人,最高分87分、平均分48.84。

三、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试题量:题量比较适宜,全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和计算题四种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大题选择题10小题(共计27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共计22分);第四大题综合体,两小题(共15分);满分100分。 2、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填空题第4题、6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细腻,对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问题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 【2】选择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其中选择题第13题第19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认真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细心,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另外还要让学生多练习,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3】滴6题简答题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 【4】解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做题格式不规范,不习惯用物理公式进行表达重要量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只学出了数学关系式,有些甚至连单位都未能带正确,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今后教学中注重点之一。 3、方案措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试题(含答案)

! 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初二物理后,获得了以下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 A.所谓的力就是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B.要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必须是直接接触的 C.相互作用的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C ) A.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力时,才会运动 3.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 B ) A.汽车的惯性等于所受的阻力 B.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阻力 C.汽车的牵引力大于所受的阻力 D.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重力 4.有关重力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只有接触地球,才被地球吸引. B.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C.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大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 D.地球吸引近地面的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 5.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 A ) A.只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重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 C.只受到推力作用. 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6.关于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两个物体只要相接触,就一定有压力的作用 B.离开了物体,就没有相互作用的力 C.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7.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如果科学家要在其中进行实验,下列哪些操作不能正确进行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C.用天平测量质量D.用手表测量时间 8.以下措施中用来减小摩擦的是( B ) A.上紧缝纫机的皮带 B.在笔头上装上小钢珠,制成圆珠笔 C.在纲丝钳口刻上花纹 D.在乒乓球拍上粘上带颗粒的胶皮 9. 如图所示是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过程的实验,从实验中可以验证的规律是 ( B ) A.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及物体的重力三者有关 B.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C.浮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也有关 D.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因为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力是由压力 差所造成的。 10.气球可以带重物在空中飞行的原因是( B ) A.由于气球中气体的密度远远小于空气的密度,只要气球中充满这种气体,它都可以上 升 B.只有在气球排开的气体的重力大于气球及它所带重物的重力才能上升 C.气球只要充足气总可以上升 D.气球上升与充入气体的密度无关 11.有下列实例:①游泳;②走路;③飞机在空中加油;④手拍桌子,手感到疼。其中主要 ..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c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一个上、下底面材料相同的圆台型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按图a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a;按图b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 的水平力大小是F b.则( C ) A.F a>F b B.F a<F b. C.F a=F b.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 13.如图所示,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受力示意图是( D ) 14.某车在一条长直水泥路面上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min,后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min,则该车在两段运动时间内所受路面对车的摩擦力大小之比是( A )A.l:1 B.5:4 C.l:2 D.都不对. 15.某人用力推置于水平地面的一只箱子,但箱子没有动,这是因为( D ) A.推力小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惯性太大了. C.箱子受地球引力大于推力. D.推力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相互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试室: 班级 : 姓名 : 座号(考号):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10—2011学年度 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所列的四个单位, 不是电功率的单位是( ) A .瓦 B .千瓦时 C .焦/秒 D .伏·安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 A .R 1两端的电压 B .电源两端的电压 C .R 2两端的电压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 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 电阻R 断路 B .电阻R 短路 C .灯L 断路 D .灯L 短路 4.有一只电压表有3V 和15V 两量程,实验中用的是0~3V 量程,小午同学在读数时从0~15V 量程的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所示的电压恰为6.5V ,则实际测得的电压是:( ) A .6.5V B .2.5V C .1.3V D .1.15V 5.用电器的功率大表示 ( ) A .消耗电能快 B . 消耗的电能多 C .用电器中电流大 D .用电器工作时间长 6.对于公式R U I 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7.两个定值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为4Ω,若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为6Ω,则另一个电阻的阻值为 ( ) A .2.4Ω B .12Ω C .4Ω D .6Ω 8.标有“36V 40W ”的甲灯、“110V 40W ”的乙灯和“220V 40W ”的丙灯都正常发光,其发光情况为 ( ) A .甲灯最亮 B .乙灯最亮 C .丙灯最亮 D .一样亮 9.电炉丝烧断了, 若剪去一段再接入原来的电源上, 在相同时间内电炉产生的热量跟原来相比较, 则 ( ) A .增多了 B .减少了 V R 1 R 2 S

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某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运 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放在桌面上的苹果,除受到了重力外还受 力,该力的施力物体 是 。 3、自行车的车轴安装滚珠是为了 摩擦(填“增大”或“减小”)。用 铅锤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 4、 如图所示,物体甲重14N ,被25N 的水平压力F 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 图乙所示,物体乙重40N ,在20N 的水平拉力F 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 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 甲为 N ,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 乙为______N . 5、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 力为1 F 、压强为1p ,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2F 、压强为2p 。则1F 2F , 1p 2p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6、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很多物理现象中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如图所示, 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气球上,气球能把杯子吸住.这个现象说明了 ________的存在,第一位通过实验测出它的大小的是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7、如图(a )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 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 )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选填“加 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 。 8、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电动自行车,但很多人说骑这种车在刮风时不安全.这 是由于刮风时,雨棚的形状导致下表面风速比上表面风速________,从而使雨棚 的下表面受到空气压强比上表面大.小明还发现电动车的座垫坐上去舒服,这是 因为座垫做得比较宽大,这有助于减小_____。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结构(表一) 表 一 2.试题的基本特点 (1)注意将知识与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大部分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较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特别是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注意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反映物理对STS的影响。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所选素材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现象,也有天体运运动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还有与当今社会十他注重的节能的知识。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许多题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渗透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试卷中适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4)注重课程的三维目标,从多层次、多角度将三维目标自然融合。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过程以及分析归纳等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把探究的精神自然融合在试题当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

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1、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 力)()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2、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3、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4、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5、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装了重25牛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厘米,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为() A.25牛、2.5×103帕,B.25牛、2.5帕 C.2×105牛、2×103帕D.20牛、2×103帕 6、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

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7、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 、B 、C 、D 四点液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P P P P A B C D <<= B 、P P P P A B C D <=> C 、P P P P A B C D <<< D 、P P P P A B C D >>>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9、用手握住酱油瓶,瓶子没有下滑,是因为 ( ) A.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C.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平衡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对 10.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在图中,A 、B 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 开口吹气时,A 开口一端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1、寒冷的冬天,在茶杯中倒上大半杯开水后拧紧杯盖,往往过一会儿后就发现杯盖很难打开,这是由于杯内大量水蒸气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内外气体压力差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增大了盖与杯之间摩擦力原因. 12.当马拉着载有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 ,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 ,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13、吊车以2m/s 的速度将重物1×105 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 若钢索改为以3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此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如图3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24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判断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6、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 出水面的部分将() 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酒瓶中无水D.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 7、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 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8、图中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9、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 系是()

八年级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1.本卷共四大题30小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单项选择题的答案请将正确序号填在表格中;计算题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计算过程,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回答问题语言要完整、简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完成下列填空: (1)270km/h= m/s(2)2h= _____s(3)65nm=_________m (4)1760km= m 2.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 (2)大人行走的速度是130 (3)教室的面积是75 (4)运动员100米跑的时间是11 3.填写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1)提出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4) _______ (5)分析与论证(6)评估(7) _____ 4.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刘欢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 ___________相似,“丫蛋”唱女高音也很到位,这里的“高音”指的是 _____ 高。5.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 于”、“大于”或“等于”)。 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 大约________m.(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 6.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物 体的长度为_ ____ _cm。 7.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和客车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8﹕7,则小汽车与客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8.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该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_________。“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9.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作发射声波,如图所示,声波传 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4s,此处海底深度为m(海水中声 速为153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4s钟,后一半路程用6s 钟,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____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m/s。 11.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25.45cm、25.46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此物长应是_________________。 12.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约300米的矿工通过敲击钻杆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使115人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这是由于被敲击的钻杆而发声,且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_心得体会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感谢您的阅读!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一) 本次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为唐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题型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本次考试试卷的特点是,题目由易到难,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类型多样,既检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验了物理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答题情况 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八一班 93.8 100% 84% 八二班 61.3 54% 27% 八三班 63.4 58% 32% 八四班 67.7 63% 32% 八一班为住宿班相对来说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三个班没有住宿的优势,成绩比较弱。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4、10两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4、17两题 3、作图实验探究题 作图实验探究题共30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9、20两题 4、计算应用题 计算应用题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个题的考查意图 试卷中的每个题都考察了基本的知识点,与力的知识有关的题目有1、4、7、14、18。与功、功率有关的题目有2、22。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题目有3。与惯性有关的题目有4、8。与压强有关的题目有5、9、13、15。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题目有3。与大气压有关的题目有6。与浮力有关的题目有10、20。有杠杆有关的

题目有11、16、18。与滑轮有关的题目有12、18、21。与斜面有关的题目有17。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题目有19。 四、发现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学习知识提高成绩,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发现的问题才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试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第4、10、14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力的定义、惯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浮沉等知识考查,这几道题错的最多,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学的只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2、审题不认真 每一次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是否细心、认真。有些题目是每个学生都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得分,有的学生却不能得分呢?最关键的就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由于审题不细心,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 3、实验探究能力差 实验探究题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开档次的关键题型,做好这类题要对出题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对他所提示的实验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彻,很多同学在没有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的做题,对实验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这方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差。 4、计算能力差 计算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同学物理知识运用的很好,但是计算的结果错误,导致注这类题失分,计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五、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为了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我运用了几种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每节课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发给学生一张小试卷,考一道题。由于每次都是考试要给出成绩,所以学生做的非常认真仔细。课下我会将学生所答题目批阅选出组长,让组长利用课下时间给组员讲解,组员听懂后再给组长讲,我会对组员进行抽查。每次考试组长都是不确定的,由做对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就激发了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0﹣﹣1s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 B.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C.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3s后人突然用6N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的合力为2N 2.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人对车的推力有做功 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 A.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B.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 C.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 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5.如图所示,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边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

比为() A.8:1 B.4:3 C.2:1 D.1:2 6.小芳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到滑冰场滑冰.她站在滑冰场内的扶栏边上用力推一下扶栏,扶栏未动,她却远离扶栏而去.她离开扶栏后,并没有用力蹬冰面,仍能滑很远.这一过程不能说明的物理现象是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7.如图所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最接近 1 N 的是 A.一块普通香皂 B.一张学生课桌 C.一枚普通别针 D.一辆小汽车 8.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强磁场将列车微微托起,使其“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以高速行驶,其可以高速行驶的原因是 A.减小了列车的惯性 B.减小了列车的重力 C.减小了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D.减小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 9.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范文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为唐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题型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本次考试试卷的特点是,题目由易到难,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类型多样,既检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验了物理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答题情况 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八一xx93.8 100% 84% 八三班63.4 58% 32% 八四班67.7 63% 32% 八一班为住宿班相对来说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三个班没有住宿的优势,成绩比较弱。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4、10两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4、17两题 3、作图实验探究题 4、计算应用题 计算应用题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个题的考查意图 四、发现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学习知识提高成绩,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发现的问题才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试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第4、10、14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力的定义、惯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浮沉等知识考查,这几道题错的最多,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学的只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2、审题不认真 每一次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是否细心、认真。有些题目是每个学生都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得分,有的学生却不能得分呢?最关键的就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由于审题不细心,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 3、实验探究能力差 实验探究题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开档次的关键题型,做好这类题要对出题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对他所提示的实验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彻,很多同学在没有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的做题,对实验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这方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差。 4、计算能力差 计算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同学物理知识运用的很好,但是计算的结果错误,导致注这类题失分,计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五、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为了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我运用了几种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每节课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发给学生一张小试卷,考一道题。 由于每次都是考试要给出成绩,所以学生做的非常认真仔细。课下我会将学生所答题目批阅选出组长,让组长利用课下时间给组员讲解,组员听懂后再给组长讲,我会对组员进行抽查。每次考试组长都是不确定的,由做对的同学

八年级下册物理试卷(人教版)

图3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 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 .拉引体向上时,在手上涂防滑粉 C .给车轴加润滑油 D .骑自行车时,用力捏刹车 2.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湖光倒“影” C .毕业合“影” D .形“影”不离 3.下列不能..通过实验验证的是( ) A .大气压的存在 B .牛顿第一定律 C .阿基米德原理 D .连通器原理 4.如图1所示,下列生活事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5.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踢足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踢足球时,脚感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在地面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了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 D .在地面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6.2017年4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天舟一号”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7.一个重为6N 的小球,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8N ,放手后小球将( ) A .上浮 B .下沉 C .漂浮 D .悬浮 8.如图2所示,对“做功与时间”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A .时间相同时,W 甲>W 乙 B .做功相等时,t 甲=t 乙 C .P 甲>P 乙 D .P 甲<P 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9.蝙蝠、海豚和大象的发声、听觉频 率范围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 能听到140000Hz 的声;声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很广泛,例如:①通过分析次声波信息判断地震方位;②利用超声波排出人体内的结石;③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 人诊病等;以上实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 的是 (填序号)。 10.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该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 11.随着2016年云桂高铁建成通车,高速列车驶入文山。小明跟爸爸乘坐高铁从丘北到昆明,途中看 到窗外的树木向后飞快退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他又发现所携带的冰冻矿泉水瓶外壁有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12.如图4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 桌面上,若将它从虚线处截开,并将右边部分拿走,则 木块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图4 13.文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落差较大,最高的薄竹山主峰海拔为2991.2m 。在山顶,水的沸点 较低,其原因是山顶海拔高,大气压 ;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你举出一个应用连通器的实例: 。 14.工程师把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河水越 D .载重汽车安装 有很多车轮 图1 A .书包带做得 比较宽 B .铁轨铺在 枕木上 C .切苹果器的 刀片做得很 锋利 图2 W/J 甲 乙 发声频率 听觉频率

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2分,将答案填入本大题后的表格中) 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5102 毫克的是 A.一颗图钉 B.一册初二物理课本 C.一张课桌 D.一把木椅 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A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 .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C .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 .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3、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 ) A 、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 B 、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 、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 、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4、“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 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 .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5、.把重5N 、体积为0.6dm 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物体上浮,F 浮=6N B .物体悬浮,F 浮=5N C.物体漂浮,F 浮=5N D.物体沉入水底,F 浮=6N 6、一个量筒中盛有水,水面刻度值是200毫升,今将一质量是60克的物体投入量筒中后水面升高到250毫升处,那么这个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 ) (A)悬浮在水中 (B)漂浮在水面 (C)下沉到筒底上 (D)下沉到筒底后又上浮 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同时轻轻放人盛水的烧杯中,最终甲球悬浮在水中,乙球下沉人水底,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 .乙球密度等于1.0×103kg/m 3 C .乙球对杯底有压力作用 D .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8、图中的铁圆柱挂在弹簧秤下,浸没在水中,现匀速缓慢向上提弹簧秤,使圆柱体上升,直到其下底面恰好离开水面,在这整个过程中( ) A .弹簧秤的读数—直不断变大 B .弹簧秤的读数先不变后不断变大 C .圆柱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一直不断变小 D .圆柱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先变小后不变 9、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过程中,它受到的( ) A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 .浮力不变,压强变小 10、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11、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等,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压强的大小是 ( ) A 、铜圆柱体最大; B 、铁圆柱体最大; C 、铝圆柱体最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甲 丙 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A B C L1 L2 S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量: 90分钟总分: 10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否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电流表可以,电压表不可以 B.两种电表都可以 C.电流表不可以,电压表可以 D.两种电表都不可以 2、如右图所示,将电流表先后接在A处、B处、C处,当开关S闭合后, 电流表读数情况是() A.A处最大B.B处最大C.C处最大D.三处一样大 3、串联在电路中的两盏灯甲和乙,若甲灯比乙灯亮,则通过甲灯的电流 I甲与通过乙灯的电流I乙的大小相比较是() A.I甲=I乙B.I甲>I乙C.I甲<I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实验室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叫() A.欧姆法 B.电阻法 C.伏安法 D.以上都不是 5、一只标有电阻值20Ω的定值电阻,若通过的电流是0.5A,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 A.40V B.10V C.0.025V D.条件不足 6、如右图,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A.灯L1两端的电压 B. 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一倍, 关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和电流都保持不变B.电阻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C.电流不变,电阻增大一倍D.电阻和电流都增大一倍 8、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C. 导体的电阻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9、关于电压表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电压表的时候要先将表的指针调零 B、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电压表测量电压时,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D、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与被测电路并联 10、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的是() A.长度相同的铜丝,细的比粗的电阻大 B.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长的比短的电阻大 C.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可能比铜丝的电阻大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1、如右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将电压表并联在ab处时读数是0V;并联在bc处时读数是6V,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其电路故障是() A.L1灯丝断路B.L2灯丝断路C.电池耗尽无电压D.L2灯丝短路 12、装饰用小彩灯每个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10V,问至少要串联多少只灯,才能用家庭电路做供电电源() A. 20只 B.21只 C.22只 D.23只 13、我们在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常常先“试触”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判断电路是否接通了B.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灵活 C.判断被测量的电压是否超过量程D.习惯性做法,没有什么目的 14、如右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为了使滑片P向B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那么它串联入电路时应连接的接线柱为() A. B和C B. B和D C. A和D D. A和B 15、滑动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主要靠改变导线的( ) A.粗细 B. 接线柱 C. 长度 D. 温度 16、小华家厨房里的电线绝缘层老化了,她妈妈用电饭锅做饭和用电炒锅炒菜时,小华突然发现厨房里的电线冒烟了,他应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打电话119报警B.立即到客厅中把自己家的总开关断开 C.赶紧用水把火泼灭D.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到楼下把整栋楼的总开关断开17、将R1、R2(R1>R2)按照下列四种不同接法接入同一电路中,电路中电流最大的是() 18、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用湿手拨动开关 B. 把湿衣服晾在室外电线上 C. 发生电着火,赶紧用水扑火 D. 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19、小刚用右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 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 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20、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 则() A. 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D.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V,对于人体而言安全电压是。 22 、下表列出了一些材料制成的长 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导线银铜 铝钨铁锰铜合金镍铬合金电阻R/Ω0.016 0.017 0.027 0.052 0.096 0.44 1.1 R1 R2 R1 R2

物理试卷分析

丰乐镇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物理期末质量监测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试卷内容 第一章至第六章,一至三章约占25%,四至六章占75% 。试卷内容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非选题,共28题. 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各知识块的结构、比例较合理,加强了主要知识的考查,增加了实验探究部分的占分比例,有利于考查学生能力。 (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现象理解,有70%的容易题,尽可能从基础知识着手,题目的难度虽降低了,但注意到了试题的灵活性。 (三)体现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试题体现了过程与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对实验探究、信息搜集与处理等多种能力进行了考查。 (四)加强了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题加大了与实际联系的力度,有很多试题的情景取之于生活中,学生都比较熟悉,例如,选择题第7题(同一黑板上的字,有的同学看得清,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不清,找原因)、第23题(考察刻度尺、停表和温度计的读数),并且这些题都不是为联系而联系,而是真实地反映了“物理就在你身边”,帮助学生打破物理的神秘感,消除对物理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五)加大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 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作为试卷中的重要部分,且分值占25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利于指导物理教师的日常教学。如第24、25、26题(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和测液体的密度),都是实验的基本技能,第24题(平面镜成像),考查学生对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分析 三、最高分99,最低分2 总平均分:61.2 及格率:52.17% 优秀率:19% 统计结果看出在考生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低分群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和信心 在166份试卷中,最低分2分,30分以下占28人,这部分学生已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没有掌握,而是丧失了学物理的兴趣,从他们的答卷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不到位 基本的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彻,往往表现在无法准确识别、判断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如第7题,有些同学误选A,这些学生吴认为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由于教室里光线暗了的原因。 (三)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水平低 试卷中的实验、探究的考查比较全面,涉及到对实验基本技能、基本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实验过程和方法,但得分率都不高,说明在教学中这一环节还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观念,用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