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推后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研究_王波

基于推后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研究_王波
基于推后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研究_王波

第32卷第1期2011年1月

微 计 算 机 应 用

M I C R O C O M P U T E RA P P L I C A T I O N S

V o l.32N o.1

J a n.2011基于推后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研究

王 波 吕俊伟 于振涛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烟台 264001)

摘要:时钟同步精度是网络时间同步的重要指标。目前网络节点的增多及涉及行业领域的扩大,给时钟同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研究新的时钟同步算法提高时钟同步精度。本文以网络时钟同步的单向比较法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时钟同步精度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钟同步算法,并给出了此算法在P P S信号同步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时钟同步算法提高了P P S信号的传递精度。该算法简单明了,易于工程实现。

关键词:时钟同步 单向比较法 推后补偿 P P S

AS t u d y o f C l o c k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 s B a s e d

o n P o s t p o n e dC o m p e n s a t i o n

W A N GB o,L VJ u n w e i,Y UZ h e n t a o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o n t r o l E n g i n e e r i n g,N a v a l A e r o n a u t i c a l a n dA s t r o n a u t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Y a n t a i,26400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T h e 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p r e c i s i o n i s a ni m p o r t a n t i n d i c a t o r o f t i m e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o f n e t w o r k.C u r r e n t l y t h e i n c r e a s eo f n e t w o r kn o d e s a n dt h e e x p a n s i o n o f i n v o l v e di n d u s t r i e s b r i n g a b o u t h i g h e r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t h e p r e c i s i o n o f 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s o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s t u d y t h e n e w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f o r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B a s e do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o n e-w a y c o m p a r i s o nc l o c k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t 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e da n e w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b y o v e r c o m i n g i t s s h o r t c o m-i n g s o f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p r e c i s i o n.A n dt h i s m e t h o d w a s a p p l i e dt o t h e s e c o n dp u l s e s i g n a l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p r o p o s e d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i m p r o v e s t h e t r a n s m i s s i o np r e c i s i o n o f t h e P P S,a n d t h e a l g o r i t h mi s s i m p l e,e a s y t o b e r e a l-i z e d.

K e y w o r d s:c l o c k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o n e-w a y c o m p a r i s o n,p o s t p o n e dc o m p e n s a t i o n,P P S

1 引言

时钟时间同步精度作为时间同步的重要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和军事活动对时钟同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电力传输、多传感器融合和靶场测量等[1]。但现有的时钟同步算法得到的同步精度已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因此需要研究新的或改进的时钟同步算法。

目前可用的时钟同步方法可分为本地比较法和发送接收比较法,其中普遍使用的是发送接收比较法[2]。所谓发送接收比较法是指含有时钟信息的信号通过通信系统在时钟参考源和用户之间传递,以达到两者时钟的比对、测量和调整的目的。发送接收比较法又可分为单向比较法和双向比较法。单向比较法指仅有一方发送时钟数据给另一方,典型的如G P S时钟同步算法、无线传感网络D M T S算法和无线传感网络R B S算法;双向比较法指双方按某种逻辑顺序相互发送时钟数据,典型的如互联网的N T P算法和无线传感网络T P S N算法。

本文于2010-11-19收到。

 1期 王波等:基于推后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研究 在时钟同步方法中,单向比较法是个基本的时钟同步方法。本文以单向比较法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时钟同步精度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钟同步算法―基于推后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随后将此算法用于G P S (G l o b a l P o s i t i o n i n g S y s t e m ,全球定位系统)P P S 信号同步,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2 单向比较法误差分析

在单向比较法时钟同步中,用户在接收到时钟信号后,要经过过滤计算、时间判断等过程,才能调节本地时钟[3,4]

。其基本过程是:

(1)时钟参考源通过通信系统发送、传输时钟信号;

(2)用户记录接收参考源时钟信号的时刻,此时刻称为时间戳;

(3)用户对接收的时钟信号进行解码、校验、滤波和判断等预处理;

(4)用户按某种算法进行时钟比对,计算出时钟偏差;

(5)用户按某种方法,根据时钟偏差调整自身时钟,以达到与时钟参考源的同步。

考虑到这些时间同步过程,单向比较法时间同步处理时序如图1所示

。图1 单向比较法同步过程时序图

T 0时刻参考源发送其时钟信息;T 1时刻用户接受时钟信息;T 2时刻读取本地时间,记录时间戳;T 3时刻对时钟信息进行解码;T 4时刻对时钟信息进行滤波;T 5时刻对时钟信息进行校验判断;T 6计算时钟偏移量;T 7时刻调节本地时钟。理想情况下,用户在T 1时刻应该完成同步过程,并且进行时间调整。此时有:

T 1=T 0+d (1)

d 为参考源到用户的通信传输延迟,如果d 是已知的,并且参考源具有标准的计时频率,则用户与参考源时钟误差为零.但是因为时钟解码、滤波等过程需要时间,所以实际上在T 7时刻才进行时钟调整。此时有:

T 1=T 0+d+ΔT '+ΔT

(2)

在实际中,有时很难准确测量或估算ΔT '和ΔT ,这样用户与参考源时钟之间的误差就增大了。3 基于推后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

针对以上单向比较法中因过滤计算、时间判断等引起的误差ΔT '和ΔT ,本文提出了基于推后补偿的时间同步算法来消除此误差,以达到提高单向比较法时钟同步精度的目的。算法的思路是:用户把调节本地时钟的时刻往后推迟一个严格固定的时段之后,这个时段要大于同步过程所需时间,然后将这个固定时段计入时钟调整,以达到消除误差ΔT '和ΔT 的目的。其时序如图2所示。

与图1不同的在于,在T 1时刻用户接受参考源的时钟信息,同时启动一个标准计时器,T 1至T 7用户进行时钟偏差计算,但T 7计算完毕后并不立即调整本地时钟,而是等待标准计时器完毕后,再对本地时钟进行调整。此时时钟调整为:

T 8=T 0+d+T d (3)

如果假设通信传输延迟d 已知,T d 在实际中是可以设置的,也是已知量,则显然用户与参考源时钟误差11

微 计 算 机 应 用 2011年为零。因此推后补偿时钟同步算法从理论上减小用户同步过程带来的误差

图2 推后补偿时钟同步过程时序

4 新算法在P P S 信号传输中的应用

4.1 理论分析

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 P S )每颗卫星装有4台高精度原子钟,其不但是一个精确定位系统,而且也能传递高精密时间信息[2]。随着科技的发展,导航卫星日益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重要的时钟源。在实际中,G P S 时钟同步的典型应用如图3所示

图3 G P S 时钟同步应用示意图

G P S 信号解算装置通过G P S 天线接收不同导航卫星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解算,得出年月日等时间信

息和P P S (P u l s e P e r S e c o n d )信号[5],并发送给用户。P P S 信号是个脉冲信号,它的上升沿与整秒时刻对齐,

如图4所示,它表征了时钟同步精度,是保证同步精度的重要信号。目前G P S 信号解算装置输出P P S 精度一般为50n s 至100n s 之间[6]

当P P S 信号经过远距传输时,会产生干扰脉冲噪声,这严重影响了时钟同步精度[6]。因此需要对P P S

信号进行滤波以消除干扰,由于P P S 信号接收为上升沿触发,如此就产生了如图4所示的P P S 传输延迟。通过分析可以采用推后补偿时钟同步算法减小这个延迟误差,以提高P P S 的同步精度。

P P S 推后补偿时钟同步算法流程为

(1)设置推后计数器。因为P P S 脉冲信号前边沿与整秒时刻对齐,因此推后计数器设置为整秒与延迟之差。

(2)启动推后计数器。接收节点收到P P S 上升沿后,触发推后计数器。

(3)P P S 处理。按特定方法(如测量P P S 宽度),对P P S 处理,防止干扰信号假冒P P S 信号。

(4)时钟调节。推后计数器完毕后,调整本地时间整秒时刻。

至此,P P S 推后补偿时钟同步过程完成。12

 1期 王波等:

基于推后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研究图4 P P S 波形

4.2 实验验证

实验系统如图5所示

图5 P P S 实验电路框图

实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为G P S 接收机采用美国G A R M I N 型,可输出P P S 信号,同步U T C 时间精度为小于50n s ;N T P 服务器含有一个高恒稳晶振,用来准确地计数;分频电路用来形成频率为1H z 的方波;滤波验证电路对P P S 信号进行滤波,消除干扰脉冲信号;推后补偿电路实现推后补偿算法。

实验对象的工作过程是:P P S 信号经过滤波验证后,触发推后补偿电路,由恒稳晶振对推后补偿电路计数;计数到下一个整秒开始后,推后补偿电路触发分频电路输出1H z 的P P S 信号。利用G T -W 型双路示波器观察P P S 精度,即用示波器来看输出P P S 波形与输入P P S 波形之间的差值。实验示意图如图6所示。

实验共进行了十次,每次连续进行一小时,其中一次示波器显示的P P S 精度数据如图7所示。通过推后补偿算法得到的P P S 精度为90n s -100n s ,而普通单向比较法得到的P P S 精度只有5u s -6u s 。由此可见,推后补偿电路可以有效消除滤波验证带来的P P S 误差,大大提高了P P S 的时钟同步精度。

5 结束语

单向比较法是个基本的时钟同步方法,文中对单向比较法进行了误差分析,针对单向比较算法的不足,13

微 计 算 机 应 用 2011年提出了推后补偿时钟同步算法,并对该算法在P P S 信号传输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P P S 的时钟同步精度。推后补偿算法作为新的时钟同步算法,具有同步效果好、易于电路实现等特点,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图6 P P S

同步精度实验示意图

图7 P P S 同步精度数据

参考文献

[1]吴坤,张君.基于G P S 的靶场时统系统技术研究.国防技术基础,2009(3):57-59

[2]张勤,李家权.G P S 测量原理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P r e c i s i o n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 f o r n e t w o r k e d 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S ].I E C 61588S t a n d a r d ,2004.

[4]黄沛芳.基于N T P 的高精度时钟同步系统实现[J ].电子技术应用,2009(7):121-124

[5]刘利.相对论时间比对理论与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C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胡锦伦,林钦畅.卫星时间频率两种传递技术的长期特性比较[J ].电波科学学报,2002(7-3):315-320

[7]宋波,孙超,姜守达.一种基P T P 协议的局域网高精度时钟同步方法[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1):67-70

[8]L .B e n e t a z z o ,C .N a r d u z z i ,e t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c l o c k t r a c k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 s f o r a s o f t w a r eo n l y I E E E 1588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C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a n d M e a s u r e m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n f e r e n c e ,2007.

[9]周贤伟,韦炜,覃伯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算法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1):1005-9490

作者简介

王波,1966年出生,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传感器与网络、时间控制。

吕俊伟,1960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目标识别与跟踪、多传感器网络。

于振涛,1984年出生,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多传感器网络、时间控制。14

基于Gardner位定时同步算法

基于Gardner位定时同步算法

1.1位同步算法 在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要正确的恢复出发送端所携带的信号,接收端必须知道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以便在每个码元的中间时刻进行周期性的采样判决恢复出二进制信号[43]。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延时一般是未知的,而且由于传输过程中噪声、多径效应等影响,造成接收到的信号与本地时钟信号不同步,这就需要位同步算法,恢复出与接收码元同频同相的时钟信号。正确的同步时钟是接收端正确判断的基础,也是影响系统误码率的重要因素;没有准确的位同步算法,就不可能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位同步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44]。实现位同步算法的种类很多,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方式、半数字方式和全数字方式如图3-10所示。 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信号输入 本地时钟数据输出 采样器 定时控制 a) 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信号输入 本地时钟数据输出 采样器 定时控制b) 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信号输入 本地时钟数据输出 采样器 定时控制 c) 图3-10 位同步算法模型 Fig.3-10 Bit Synchronous Algorithm Model

图3-10(a)模型为全模拟位同步实现技术,通过在模拟域计算出输入信号的位同步定时控制信号去控制本地时钟,对信号进行同步采样。图3-10(b)模型为半模拟同步模型,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将采样后的信号经过一系列的数字化处理,提取出输入信号与本地时钟的偏差值,通过这个偏差来改变本地时钟的相位达到位同步。(a)(b)两种方式都需要适时改变本地时钟的相位,不利于高速数字信号的实现且集成化程度较低。图3-10(c)为全数字方式的位同步是目前比较常用方法,全数字方式的位同步算法十分适用于软件无线电的实现。该方法通过一个固定的本地时钟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将采样后的信号经过全数字化的处理实现同步;采用此种方法,实现简单,且便于数字化实现,对本地时钟的要求大大降低。本次设计主要分析了基于内插方式的Gardner定时恢复算法。 1.1.1Gardner定时恢复算法原理 Gardner定时恢复算法是基于内插的位同步方式,全数字方式的位同步算法模型中,固定的本地采样时钟不能保证能在信号的极值点处实现采样,所以需要通过改变重采样时钟或输入信号来实现极值处采样[45-46]。Gardner定时恢复算法就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方式实现,利用内插滤波器恢复出信号的最大值再进行重采样,算法原理如图3-11所示。 D/A 模拟滤波器 h(t) 输入信号 x(mT s)模拟信号y(t) 采样时钟T i 输出信号y(kT i) 图3-11 Gardner定时恢复算法原理 Fig.3-11 Gardner Timing Recovery Theory 输入信号为离散信号x(mT s),采样率为T s,符号周期为T,重采样时钟为T i,这里的重采样时钟周期T i=n*T(n为一小整数)。Gardner定时恢复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输入信号x(mT s)经过一个D/A器件和一个模拟滤波器h(t),将数字信号恢复为模拟信号y(t)进行重采样,得到同步的输出信号y(kT i)。插值滤波器模型中包含了虚拟的D/A变换和模拟滤波器,但是只要具备下面三个条件,则内插完全可以通过数字方式实现。

温度常用测量方法及原理

温度常用测量方法及原理 (1)压力式测温系统是最早应用于生产过程温度测量方法之一,是就地显示、控制温度应用十分广泛的测量方法。带电接点的压力式测温系统常作为电路接点开关用于温度就地位式控制。 压力式测温系统适用于对铜或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场合,优点是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不怕振动;不需外部电源;价格低。缺点是测温范围有限制(-80~400℃);热损失大,响应时间较慢;仪表密封系统(温包,毛细管,弹簧管)损坏难以修理,必须更换;测量精度受环境温度及温包安置位置影响较大;毛细管传送距离有限制。 (2)热电阻热电阻测量精度高,可用作标准仪器,广泛用于生产过程各种介质的温度测量。优点是测量精度高;再现性好;与热电偶测量相比它不需要冷点温度补偿及补偿导线。缺点是需外接电源;热惯性大;不能使用在有机械振动场合。 铠装热电阻将温度检测元件、绝缘材料、导线三者封焊在一根金属管内,它的外径可以做得很小,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不怕振动。同时,它具有响应快,时间常数小的优点。铠装热电阻可制成缆状形式,具有可挠性,任意弯曲,适应各种复杂结构场合中的温度测量。 (3)双金属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也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就地温度计。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维护方便;比玻璃温度计坚固、耐振、耐冲击;示值连续。缺点是测量精度较低。 (4)热电偶热电偶在工业测温中占了很大比重。生产过程远距离测温大多使用热电偶。优点是体积小,安装方便;信号远传可作显示、控制用;与压力式温度计相比,响应速度快;测温范围宽;测量精度较高;再现性好;校验容易;价

低。缺点是热电势与温度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精度比电阻低;在同样条件下,热电偶接点易老化。 (5)光学高温计光学高温计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方便,常用于金属冶炼、玻璃熔融、热处理等工艺过程中,实施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缺点是测量靠人眼比较,容易引入主观误差;价格较高。 (6)辐射高温计辐射高温计主要用于热电偶无法测量的超高温场合。优点是高温测量;响应速度快;非接触式测量;价格适中。缺点是非线性刻度;被测对象的辐射率、辐射通道中间介质的吸收率会对测量造成影响;结构复杂。(7)红外测温仪(便携式)特点是非接触测温;测温范围宽(600~1800℃ /900~2500℃);精度高示值的1%+1℃;性能稳定;响应时间快(0.7s);工作距离大于0.5m。

基于距离与环境温度补偿算法的红外测温精度优化策略

基于距离与环境温度补偿算法的红外测温精度优化策略 摘要:为了提高红外热像仪在电力设备巡检时的温度测量精度,本文针对目标 距离和环境温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了一种基于距离与环境温度补偿算法的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精度优化算法策略,使得测温精度能够显著提高,满足电 力巡检的需求。 关键词:红外测温;精度优化策略;补偿算法 1 引言 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诊断电力设备的热故障时,具有效率高、安全可靠、不 接触测温、探测距离远和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当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在早期会 产生热异常现象。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快速的对电力设备故障进行反应,以 防更大的事故发生,但是,由于红外测温自身原理以及周围一些环境因素,比如,环境温度、距离等一些因素的限制,从而造成测温精度误差较大的问题[1]-[3]。 2 红外辐射基本理论 红外热像仪是通过被测物体表面发出的辐射来确定物体温度的,在实际测量中,被测物体接收到的辐射包括自身辐射以及周围环境的辐射,因此被测物体表 面的单色辐射照度为[4]: 由于在红外热像仪工作过程中,被测物体的辐射亮度受到环境的影响会发生 衰减,同时大气辐射也会作用于热像仪,故作用于热像仪的辐射照度为[4]:(2) (2)式中: 图1 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温度补偿流程图 4.实验方案设计 我们的实验是在一个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实验室内进行,以保证可以测得环 境温度对红外探测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过程所采用的主要设备有: 1)Yado-EIP-D1型号的红外热像仪,通过USB接口与移动终端屏幕相连。红 外工作波段为8-14um,具有方便快捷,像素高的优点。 2)RX24-50N5ΩJ型号的热电偶作为黑体和油浸式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 3)在热电偶两端连接可控电压的电压源,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热电偶的温度。 5相关实验过程与数据如下: 1)环境温度固定为18℃时、不同测温距离引起的误差校正 首先用红外热像仪采集了5组热电偶的实际温度及其在1~8m的测量距离下 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测量距离测温值 环境温度=__18__℃ 由表1可知,在保证环境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距离的增加,测温结果与热电偶的实 际温度的误差越来越大,且当热电偶的温度较小时,在较远的距离无法红外热像仪测量到热 电偶的温度。以热电偶温度为60℃时为例,利用本文提出的补偿算法进行温度校正,拟合曲 线方程为: 下图2为校正结果与原始测量值对比图。

时钟同步技术概述

作为数字通信网的基础支撑技术,时钟同步技术的发展演进始终受到通信网技术发展的驱动。在网络方面,通信网从模拟发展到数字,从TDM网络为主发展到以分组网络为主;在业务方面,从以TDM话音业务为主发展到以分组业务为主的多业务模式,从固定话音业务为主发展到以固定和移动话音业务并重,从窄带业务发展到宽带业务等等。在与同步网相关性非常紧密的传输技术方面,从同轴传输发展到PDH,SDH,WDM和DWDM,以及最新的OTN和PTN技术。随着通信新业务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同步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钟源、锁相环等基本时钟技术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同步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时间同步技术更是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 2、时钟技术发展历程 时钟同步涉及的最基本技术包括钟源技术和锁相环技术,随着应 用需求的不断提高,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钟源技术和锁相环 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演进和发展。 (1) 钟源技术

时钟振荡器是所有数字通信设备的基本部件,按照应用时间的先后,钟源技术可分为普通晶体钟、具有恒温槽的高稳晶振、原子钟、芯片级原子钟。 一般晶体振荡器精度在nE-5~nE-7之间,由于具有价格便宜、尺寸小、功耗低等诸多优点,晶体振荡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普通晶体钟一般受环境温度影响非常大,因此,后来出现了具有恒温槽的晶体钟,甚至具有双恒温槽的高稳晶体钟,其性能得到很大改善。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时钟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晶体钟源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原子钟技术开始得到应用,铷钟和铯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原子钟。一般来说,铷钟的精度能达到或优于nE-10的量级,而铯钟则能达到或优于1E-12的量级。 然而,由于尺寸大、功耗高、寿命短,限制了原子钟在一些领域的应用,芯片级原子钟有望解决这个难题。目前民用的芯片级原子钟基本上处于试验阶段,其尺寸只有立方厘米量级,耗电只有百毫瓦量级,不消耗原子,延长了使用寿命,时钟精度在nE-10量级以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芯片级原子钟将在通信、交通、电力、金融、国防、航空航天以及精密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锁相环技术 锁相环技术是一种使输出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与输入信号同步的电路技术,即当系统利用锁相环技术进入锁定状态或同步状态后,系统的震荡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相差为零,或者保持为常数。锁相环路技术是时钟同步的核心技术,它经历了模拟锁相环

基于PID法温度控制

基于P I D法温度控制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制器会发出信号停止加热。但这时发热棒或发热圈的内部温度会高于400℃,发热棒、发热圈还将会对被加热的器件进行加热,即使温度控制器发出信号停止加热,被加热器件的温度还往往继续上升几度,然后才开始下降。当下降到设定温度的下限时,温度控制器又开始发出加热的信号,开始加热,但发热丝要把温度传递到被加热器件需要一定的时候,这就要视乎发热丝与被加热器件之间的介质情况而定。通常开始重新加热时,温度继续下降几度。所以,传统的定点开关控制温度会有正负误差几度的现象,但这不是温度控制器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热系统的结构性问题,使温度控制器控温产生一种惯性温度误差。 2、PID控制解决 要解决温度控制器这个问题,采用PID控制技术,是明智的选择。PID控制,是针对以上的情况而制定的、新的温度控制方案,用先进的数码技术通过Pvar、Ivar、Dvar三方面的结合调整,形成一个模糊控制,来解决惯性温度误差问题。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传统的温度控制器温控方式存在较大的惯性温度误差,往往在要求精确的温控时,很多人会放弃自动控制而采用调压器来代替温度控制器。但是用调压器来代替温度控制器时,必须在很大程度上靠人力调节,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而用人手调好所需温度的度数,然后靠相对稳定的电压来通电加热,勉强运作,但这决不是自动控温。当需要控温的关键很多时,就会手忙脚乱。这样,调压器就派不上用场,因为靠人手不能同时调节那么多需要温控的关键,只有

采用PID 模糊控制技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使操作得心应手,运行畅顺。 二、该温控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1、系统的结构: 系统功能主要实现断水保护和高水位指示、自动保温、自动报警及高温保护功能。用双排数码管分别显示设计与测量温度,保温时间,加热周期及PID 的各参数,当测量温度达保温温度时,数码管显示设定温度。当达设定温度时,数码管应该切换到设定的保温时间,并倒计时。 控制结构图: 2、系统原理: 1)、温度采样及转化 温度传感器t P 100铂热电阻在0~850°C 间,其电阻t R 和温度T 的关系为: 0R :0o C 时的电阻值,为100Ω A=×1310--C o B=×2710--C o 由于电阻Rt 和温度T 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在设计变送器时必须进行线性校正,本系统采用三线制铂热电阻测温电桥电路。输出电压U 。与电阻Rt 之间成近似线性关系。在控制精度范围内有效解决非线性问题。

基于锁相环的时间同步机制与算法

ISSN 1000-9825, CODEN RUXUEW E-mail: jos@https://www.360docs.net/doc/2014725467.html, Journal of Software, Vol.18, No.2, February 2007, pp.372?380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4725467.html, DOI: 10.1360/jos180372 Tel/Fax: +86-10-62562563 ? 2007 by Journal of Soft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基于锁相环的时间同步机制与算法 ? 任丰原 +, 董思颖 , 何滔 , 林闯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北京 100084 A Time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and Algorithm Based on Phase Lock Loop REN Feng-Yuan+, DONG Si-Ying, HE Tao, LIN Chu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10-62772487, Fax: +86-10-62771138, E-mail: renfy@https://www.360docs.net/doc/2014725467.html, Ren FY, Dong SY, He T, Lin C. A time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and algorithm based on phase lock loop. Journal of Software, 2007,18(2:372?380.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4725467.html,/1000- 9825/18/372.htm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model of computer clock is discuss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isting

一种即时同步与时钟自校准结合的全网同步技术

一种即时同步与时钟自校准结合的全网同步技术 引言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重点已经从单跳网络发展到多跳网络。现有的多跳时间同步算法充分体现了同步功耗和同步精度以及 同步周期间的折衷,本文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不显著增加同步功耗的前提下 扩展同步周期,本文的硬件平台为Silicon Labs 公司的Si1000 无线MCU 芯片。 1 网络拓扑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网、树型网和网状网,本文以应用较多的星型网和树型网结合的多级网络结构为例进行同步过程的设计。一个典型的网络结构如图1 所示。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分为根节点、树枝节点和树叶节点3 种类型。其中,最上端的0-0 为根节点,网络中间的如0- 1、0- 2、5-8 等为树枝节点,网络末端的1- 3、4-7 等为树叶节点。每两个相连 接的节点互称为父子节点,如0-1 和1-4 互为父子节点。其中0-1 是1-4 的父节点,1-4 是0-1 的子节点,而1-4 是4-7 的父节点,4-7 是1-4 的子节点。在对节点编址时,每一个节点都有两个地址信息,其中低位地址表示本节点在网络 中的唯一的ID 号,高位地址表示该节点的父节点在网络中的ID 号。这种表示 方式的优势在于,每个节点只跟自己的父节点和子节点通信,不与其他节点交 互信息,即使收到其他节点的数据包,也会当作无效数据丢掉。这样,每个节 点的程序相对简单,网络的层数可以不受限制,网络层数和网络内节点数的增加,不会导致每个节点的程序复杂度的增加。 一般情况下,在网络中,根节点为网关节点,树叶节点和树枝节点均为簇头,每个簇头在为其他簇头作数据转发的同时,均可以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簇头的数量由ID 号的位数决定,如果用一个字节来表示ID 号,则网络中簇头 的最大数量为255 个。根据传感器节点与簇头节点的紧密程度,可以将传感器节点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簇头,簇头与采集节点之间采用

鸡舍内对于温度和湿度的协调控制方法

鸡舍内对于温度和湿度协调控制方法 一、鸡舍内对于温度和通风的协调控制方法 鸡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养殖户要保证养鸡的产值和收益,每个鸡舍的养殖密度都相对较大,在这样大密度的养殖空间中,养殖户必须得把控好温度和通风的状态,只有适宜的通风状态和温度才能确保鸡的安全成长。 随着鸡龄的增加,鸡舍的温度也应随之改变。0周龄~6周龄的雏鸡,应将鸡舍内的温度控制在18℃~25℃。其中在育雏的第一天应将鸡舍内的温度控制在33℃~35℃,接下来每周下降2℃~3℃,到18℃~25℃即可。鸡开始产蛋的时候,鸡舍内的温度适宜在15℃~24℃,产蛋期间鸡舍的温度不能低于5℃,不要超过30℃。 鸡舍养殖期间忌讳出现忽冷忽热情况,忽冷忽热极易造成冷热应激现象,进而导致免疫或用药失败。由此可见,鸡舍内温度的控制也是另一个养鸡的关键因素,常用的鸡舍温度控制方式有自然调控和鸡舍温湿度监控系统调控。自然调控鸡舍温度是利用白天的太阳光来使鸡舍内的温度升高,夜间利用墙体与垫料的储热功能来保持稳定的温度变化。建大仁科鸡舍温湿度监控系统调控鸡舍温度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系统来监测和控制温度,通常通过控制湿帘、空调、加热器等来调节温度,使温度处于恒定变化。 夏季的天气较为炎热,尤其是当空气温度在30℃以上时,会使鸡群感到不适,这样可能导致其生长发育不良与产蛋能力下降等。因此,适量的通入凉风能够在降低环境温度的同时舒缓鸡群的心情,使其正常生长。 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取决于养殖户对于鸡舍通风的控制,空气质量直接影响鸡的健康。我们都知道,流感等疾病多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所以,在进行换气处理的时候对于进入鸡舍的空气要做一些相应的净化与灭菌消毒处理,对于进入的气体要除去尘埃。 特别说明的是,在鸡舍的设计中就应该做到通风口的设计,在建设中就将通风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并且做好对风扇的频率控制,在计算鸡舍面积和鸡的总数之后确定安装的风扇个数和风

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对比分析及选择

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对比分析及选择 大致的要点: 1.温度传感器概述:应用领域,重要性; 2.四种主要的温度传感器类型的横向比较 3.热电偶传感器 4.热电阻传感器 5.热敏电阻传感器 6.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以及典型产品举例 7.温度传感器的正确选择及应用 在各种各样的测量技术中,温度的测量可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因为任何的应用领域,掌握温度的确切数值,了解温度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异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以测量为例,在力的测量,压力,流量,位置及电平高低等测量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常都会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如压力或力的测量,往往是使用惠斯登电阻电桥,但组成电桥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往往会大大超过待测力引起的电阻值变化,如不对温度进行监控并据此校正测量结果,则测量完全不可能进行或者毫无效果。其他参数测量也有类似问题,可以说,各种的物理量都是温度的函数,要得到精确的测定结果,必须针对温度的变化,作出精确的校正。本文就是帮助读者针对特定的用途,选择最为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并进行精确的温度测量。 工业上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四类:即热电偶、热电阻RTD、热敏电阻及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每一类温度传感器有自己独特的温度测量范围,有自己适用的温度环境;没有一种温度传感器可以通用于所有的用途:热电偶的可测温度范围最宽,而热电阻的测量线性度最优,热敏电阻的测量精度最高。表1是四类传感器的各自独特的性能特性及相互比较。表2是四类传感器的典型应用领域。

热电偶--通用而经济 热电偶由二根不同的金属线材,将它们一端焊接在一起构成,如图1所示;参考端温度(也称冷补偿端)用来消除铁-铜相联及康铜-铜联接端所贡献的误差;而两种不同金属的焊接端放置于需要测量温度的目标上。 两种材料这样联接后会在未焊接的一端产生一个电压,电压数值是所有联接端温度的函数,热电偶无需电压或电流激励。实际应用时,如果试图提供电压或电流激励反而会将误差引进系统。 鉴于热电偶的电压产生于两种不同线材的开路端,其与外界的接口似乎可通过直接测量两导线之间的电压实现;如果热电偶的的两端头不是联接至另外金属,通常是铜,那末事情真会简单至此。 但热电偶需与另外一种金属联接这一事实,实际上又建立了新的一对热电偶,在系统中引入了极大的误差,消除此误差的唯一办法是检测参考端的温度(参见图1),以硬件或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一联接所贡献的误差减掉,纯硬件消除技术由于线性化校正的因素,比软件-硬件相结合技术受限制更大。一般情况下,参考端温度的精确检测用热电阻RTD,热敏电阻或是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进行。原则上说,热电偶可由任意的两种不同金属构建而成,但在实践中,构成热电偶的两种金属组合已经标准化,因为标准组合的线性度及所产生的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更趋理想。 表3与图2是常用的热电偶E,J,T,K,N,S,B R的特性。

温度补偿SOC算法

A novel temperature-compensated model for power Li-ion batteries with dual-particle-?lter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Xingtao Liu,Zonghai Chen ?,Chenbin Zhang,Ji Wu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7,PR China h i g h l i g h t s g r a p h i c a l a b s t r a c t Battery BMS Battery test system a r t i c l e i n f o Article history: Received 9November 2013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16February 2014Accepted 18February 2014 Available online 22March 2014Keywords: Power Li-ion battery State-of-charge Temperature-compensated model Dual-particle-?lter estimator Drift current a b s t r a c t The accurate state-of-charge (SOC)estimation of power Li-ion batteri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for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in electric vehicles (EVs).Temperature has brought great impact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OC estimation,which greatly depends on appropriate battery models and estimation algorithms.The fact that the model parameters,such as the internal resistance and the open-circuit voltage,are dependent on battery temperature and current detection precision is greatly related to the drift noise in current measurements will lead to errors in SOC estimation.Aiming at this problem,we present a temperature-compensated model with a dual-particle-?lter estimator for SOC estimation of power Li-ion batteries in EVs.To overcome the effect of model parameter perturbations caused by temperature,a practical temperature-compensated battery model,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and current are taken as model inputs,is presented to study and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resistance,voltage and the temperature comprehensively.Additionally,the drift current is considered as an undetermined static parameter in the battery model to eliminate the effect of the drift current.Then,we build a dual-particle-?lter estimator to obtain simultaneous SOC and drift current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compensated model.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compensated model and the dual-particle-?lter estimator can realize an accurate and robust SOC estimation. ó2014Elsevier Ltd.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4725467.html,/10.1016/j.apenergy.2014.02.0720306-2619/ó2014Elsevier Ltd.All rights reserved. ?Corresponding author.Tel.:+86055163606104;fax:+86055163603244. E-mail address:chenzh@https://www.360docs.net/doc/2014725467.html, (Z.Chen).

电导率测量仪温度补偿的检定方法及问题

电导率测量仪温度补偿的检定方法及问题 电导率测量仪温度补偿的检定方法及问题。使用电导率仪的用户都知道这一点,溶液的电导率与温度密切相关,因为温度发生变化时,电解质的电离度、溶解度、离子迁移速度、溶液黏度等都会发生变化,电导率也会变化。温度升高,电导率增大。而此刻电导率仪的温度补偿功能就是为了克服温度的影响。 一、什么是电导率测量仪的温度补偿功能: 将溶液在实际温度下的电导率值转换为参考温度(一般为25℃)下的电导率值,使得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具有可比性,现在市场上所使用的电导率仪都有温度补偿功能,以满足各行各业比对或控制指标的需要。本文以使用电导率仪时,检定过程中需要的温补功能说明,简要的分析讨论。 在检定过程中增加这一检定项目也很有必要。实现电导率仪温度补偿的检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温补前的KMR为定值,一种是温补后的KMV为定值,两种方法依据的原理相同,具体的检定步骤根据仪器设计的不同也可分为两种方法。检定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温度设置会影响电导池常数,分析表明电导率仪的温度补偿本质上和电导池常数补偿是相同的,当仪器的温度补偿缺失或存在故障时,可以利用电导池常数的补偿来实现电导率的温度补偿。 二、温度补偿的检定方法及问题 对于电导率大于1×10-4S·cm-1 的强电解质,电导率值与温度存在线性关系: KT=K0〔1+α(T-T0)〕(1);在检定过程中,只要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值,通过JJG376-2007中的式(5)可求出仪器的温度系数α,从而实现对电导率仪温度补偿系数的检定。 将电导率仪常数Kcell设为1.00cm-1,输入某一信号的电导率值(如50μS·cm-1),调节温度传感器模拟电阻,使温度示值为25℃和15℃(35℃),再分别读取对应电导率仪测量值KMR和KMV。根据式(1)有: (2)(3) 问题: 1). 国产电导率仪都是手动温度补偿,温度系数无法设置,其默认值为2.00%/℃。对于这类仪器,当温度设置为25℃时,为不补偿状态,测得的电导率为KMR,而其他温度下测得的电导率值为补偿后的电导率值KMV,可实现温度补偿的检定。 2)对于不同的电导率仪,其温度补偿的检定步骤也不尽相同,安徽赛科环保生产的DDS-307为例:后期生产(新型)的DDS-307电导率仪,调整温度示值时,电导率发生显著变化,定义为I型(DDS-308、国外产的电导率仪如con5等也归于此类)。早期生产的DDS-307电导率仪,调整温度示值时,电导率没有任何变化,为了便于区别我们将其定义为II型(大部分数显式DDS-11A/12A也归于此类)。 对于I型仪器,其温度系数的误差可以按JJG376-2007描述方法来测量,先设置好电导池常数,再调整温度示值。对于II型仪器,温度示值对电导率值没有影响,并不说明温度传感器模拟电阻器发生了故障,因为如果将仪器调到“检查”状态,发现调整温度示值时,电导池常数也发生了变化,当温度示值调整为15℃和35℃时,电导池常数分别变化到1.200cm-1 和0.800cm-1左右。 对于这类仪器温度补偿的检定,应该先将温度调整为目标温度(15℃或35℃),再调节电导池常数为1.00cm-1,然后分别读取对应的电导率值,根据式(3)就能求出仪器的温度系数。但是这一类仪器得到的数据,根据式(3)计算

温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结构,包括一个具有安装腔的导热壳体、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的支架、温控元件以及热敏电阻元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所述温控元件包括温控器和温控器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元件包括热敏电阻和电阻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和温控器对应安装在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个的引脚,引脚通过插接端子与一根接地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温度控制结构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结构更简单、可靠,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完成接地线与支架的连接,简 化装配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具有安装腔的导热壳体、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的支架、温控元件以及热敏电阻元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所述温控元件包括温控器和温控器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元件包括热敏电阻和电阻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和温控器对应安装在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个的引脚,引脚通过插接端子与一根接地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具有缺口的圆盘部和设置在该缺口上的折弯部,所述圆盘部的边缘设有向上翻折的翻边,所述圆盘部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温控器相适配的温控器安装槽,所述折弯部折弯形成所述热敏电阻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为一块竖直朝下设置在圆盘部底部的导电插片;所述接地线与插接端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导电插条,所述插接端子的一端与导电插片连接,另一端与导电插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底片和两片设置在底片的左右两侧且向内翻折的弧边,所述弧边用于将导电插片抵压在底片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插座,所述插座上设有用于插接导电插条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两端的引脚设置折弯形成U字型,所述电阻导线的一端与热敏电阻的引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端子与微电 脑控制面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插脚,两个插脚分别通过第二接线端子与一根温控器导线连接。

传感器温度补偿

传感器温度补偿算法分析 从数学上来看,压力传感器的输出u(正比于传感器的数字量/AD码)可当作相关的环境温度T和被测压力P的二元函数 轴 Y X 轴 Y被测压力X 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字量/ad码 前言: 首先我们对传感器线性化之后,进行温度补偿,如图我们在T0温度下对传感器进行了线性化。再进行一个温度点,两个压力点的标定,当标定压力为P1,此时处于A状态点,然后升温至T1,达到状态点B(X B,Y B,T1),由X B 和T0温度下线性化关系求得标定前的压力值为Y C,得到虚拟点C(X C,Y C,T0),至此完成一个压力点的标定。然后更改标定压力为P2,到达状态点D(X D,Y D,T1),可求虚拟点E(X E,Y E,T0)。至此标定工作完成。 T0时刻为传感器标定曲线,是一条基准曲线,其他温度时的曲线存在但是不知道形式,但是其上的标定点是已知的,当处于BCED区域内任意点F(X F,Y F,T)状态点时,T为温度传感器AD码,X F为压力传感器AD码,Y F为此 时的被测压力,如果不补偿此时显示压力为Y H(也就是一个基准值),我们需要求得Y F和Y H之间的增量,因为Y G到Y H温度变化了T0-T1,作比值即得每温度变化了多少压力(变化率),而H到F变化T-T0,所以Y F和Y H之间 的增量为(Y G-Y H)/(T1–T0)*(T-T0)。但是G点未知,我们需要通过已知点D点B去得到G的逼近点M,同理得H的逼近点N,

正文: 设y=f(x,T)函数图像如图 轴 Y X 轴 分析一个温度点,两个压力点的标定。Y为被测压力X为压力传感器AD码。 处于T0温度时,对传感器进行线性化(找到被测压力和传感器AD码的曲线)选择标定值PI,也就是在图中A点,然后升温至T1,根据此时传感器值X B和T0时刻的线性化关系求出Y C(也就是温度补偿前压力值),得到B(X B,Y B,T1) C(X C,Y C,T0)。 更换择标定值P2温度仍为T1则处于D状态点,根据此时传感器值X D和T0温度下的线性化关系求出Y E(也就是温度补偿前压力值),得到D(X D,Y D,T1) E(X E,Y E,T0),标定过程完成。 补偿后,当温度改变压力改变,至F状态点,我们想根据该点的传感器的AD 码求出此时的被测压力, 先保持T不变,沿DB,EC对x进行插值,分别求得H的逼近点N,G的逼近点M, Y M=Y D+(Y B-Y D)/(X B-X D)*(X M-X D) Y N=Y E+(Y C-Y E)/(X C-X E)*(X N-X E) 保持X不变沿NM对T进行插值 Y F=Y N+(Y M-Y N)/(T1–T0)*(T-T0) …………………………………………………….. (※)解释对T插值的实际意义:如果未补偿则为YH,(YM-YN)/(T1–T0)为此传感器值

BBU时钟同步方案学习资料

1.1目前BBU采用的时钟同步方案 在NodeB的BBU时钟同步方案应用中,目前产品中采用方案如下: 图1目前BBU时钟同步方案 关键需求: 1.频率同步要求:0.05ppm 2.相位同步要求:1.5us 基本原理: 通过使用GPS等稳定特性好的时钟源来校准精度较高的本地时钟,可以将GPS的长 期稳定特性与本地时钟晶振的短期稳定特性很好的结合起来,为整个系统提供可靠的系统时间和工作时钟,保证系统的频率同步和相位同步要求。 组成: 频率合成:本方案中频率合成指的是将OCXO输出的10MHZ的时钟进行变频,转换成系统时钟(目前系统时钟频率为20.48MHZ),这部分功能是采用专用的数字频率合成芯片DDS (AD9851 )来完成的;方案中共用到了两路DDS,其中的一路频率合成电路 (DDS1的输出(20.48MHZ作为同步算法的高频参考时钟输入到FPGA在FPGA内部经过DCM 模块变成高频时钟(200MH竝右);另一路频率合成电路(DDS2的输出(20.48MHZ 经过驱动电路后输出到背板提供给各个单板使用,由于输出到背板的时钟需要实时跟踪主 用板输出时钟的相位,所以会实时调节这一路AD9851 ( DDS2输出信号的相位。而另一 路AD9851 (DDS1的输出相位不作任何调整,这样就保证了同步算法的正确性。 OCXO的频率调整电路:OCXO的输出频率会受环境温度、负载、电源的影响,而且OCXO 自身也会老化。为了保证OCXO输出时钟的精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OCXO 的输出频率。OCXO有时钟频率调整端,此管脚的电压值将直接控制OCXO的输出频率。

DA变换在本板中的作用是产生OCXO的频率控制电压,CPU经过时钟算法处理后推算出OCXO的频率与GPS的时钟相比的误差,结合OCXO的频率调整范围以及预计调整的频率值,推算出应该设定的频率控制电压;知道了OCXO的频率控制电压后,再结合DA转换器的工作范围,就可以推算出DA转换器要设定的数字量。 FPGA: DDS2输出的20.48MHZ时钟信号通过分频产生PP2S信号。记录1pps间的 204.8Mhz时钟频率误差以及1pps和PP2S的相位差提供给CPU完成时钟同步算法。配置DA、DDS。 CPU:完成时钟同步算法。时钟同步模块类似锁相环,同步算法相当于鉴相器(部分)和低通滤波器。同步算法根据时钟参考源锁定状态下提供的1PPS信号来调整本板时钟(通常为压控恒温晶振OCXO),使得本板输出的PP2S信号的频率满足要求,且相位与1PPS 相位严格对齐。 GPS接收机:提供基站系统同步所需的时间;提供1pps作为时钟同步的常稳参考源。 方案优点:设计思路简单,通过CPU和FPGA共同来完成时钟同步算法,不仅实现了对频率的校准同时保证相位同步,时钟同步算法自主开发,可维护性强。 方案缺点:受OCXO的频率调整范围限制。由于需要对OCXO进行频率调整,一旦OCXO的频率调整范围超出了时钟同步算法设定的频率调整范围,将无法进行频率校准,必须更换OCXO。 设计难点:时钟同步算法是本方案的设计难点,特别是失锁后的保持算法。 1.2基于AD9548的时钟同步方案 基于AD9548的时钟同步方案框图如下: 图2基于AD9548 的时钟同步方案 关键需求: 1.频率同步要求:0.05ppm 2.相位同步要求:1.5us 基本原理: GPS等稳定特性好的时钟源作为数字锁相环的参考源,数字锁相环来产生校准后的高精度的系统时钟,通过系统时钟分频产生与1PPS同步的PP2S,从而保证系统的频率

几种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发展

1 引言 科学技术离不开测量。测量的目的就是要获得被测对象的有关物理或化学性质的信息,以便根据这些信息对被测对象进行评价或控制,完成这一功能的器件就我们称之为传感器。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等领域,尤其是温度传感器,使用范围广,数量多,居各种传感器之首。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 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是能够进行非电量和电量之间转换。 (2) 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 (3) 智能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2 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2种:一种是按被测的参数分,另一种是按变换原理来分。通常按被测的参数来分类,可分为热工参数:温度、比热、压力、流量、液位等;机械量参数:位移、力、加速度、重量等;物性参数:比重、浓度、算监度等;状态量参数:颜色、裂纹、磨损等。温度传感器属于热工参数。 温度传感器按传感器于被测介质的接触方式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一类是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要有良好的热接触,通过热传导及对流原理达到热平衡,这时的示值即为被测对象的温度。这种测温方法精度比较高,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但对于运动的、热容量比较小的、或对感温元件有腐蚀作用的对象,这种方法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非接触测温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目前最常用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此种测温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小目标及热容量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测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3 传感器的原理及发展 3.1 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偶传感器是工业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它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测量范围广,可从-50℃-1600℃进行连续测量,特殊的热电偶如金铁-镍铬,最低可测到-269℃,钨-铼最高可达2800℃。 热电偶传感器主要按照热电效应来工作。将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B 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即构成感温元件,如图1所示。当导体A和B的两个接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定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即称为热电效应,也叫温差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进行工作的。热电偶的一端是将A、B两种导体焊接在一起,称为工作端,置于温度为t的被测介质中。另一端称为参比端或自由端,放于温度为t0的恒定温度下。当工作端的被测介质温度发生变化时,热电势随之发生变化,将热电势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即可得到温度值。 热电偶两端的热电势差可以用下式表示: Et=E(t)-E(t0) 式中:Et—热电偶的热电势 E(t)—温度为t时的热电势

温度补偿法的测试

温度补偿法的测试 作者:邓凯伦徐进 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16期 【摘要】气体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低功耗、小体积、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是因为其加工工艺以及制作材料等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温度漂移。这对仪表的测量精度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消除或者尽量减小此类影响,本文设计了温度补偿算法,针对于所选气体传感器对其输出信号进行补偿修正,以验证出此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气体传感器;温度漂移;温度补偿 可以看出经过温度补偿算补偿后的数据拟合曲线非常接近一条直线,可以近似的认为成线性关系。实验验证经过温度补偿算法处理过的气体传感器数据有更高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葛亚明,彭永峰,薛冰.零基础学FPGA[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1-43. [2]许媛媛.多孔硅薄膜湿度传感器的研制[D].郑州大学,2004. [3]银翔.中央空调计费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07. [4]周晓峰.基于纳米氧化锌的湿敏石英谐振传感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林经波.超高速航行体多路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6]黄利华.纳米SnO2厚膜的H2S气敏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7]戴戈.多媒体信息获取、处理与呈现的硬件体系结构[D].东南大学,2006. [8]甘德刚.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6. [9]尚峰.复合型智能火灾探测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10]诸东强.混沌AD转换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5. [11]王天福.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的研制[D].江苏大学,2007. [12]宋文绪杨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211-225. [13]黄强.煤矿智能多参数气体检测仪的研制[D].重庆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