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铸锭生产工艺文件

多晶铸锭生产工艺文件
多晶铸锭生产工艺文件

多晶硅锭的生产流程

1. 生产工艺流程

(1) 制造工艺流程图

(2) 工艺流程简述

坩埚喷涂:其目的是为了在铸锭的过程中,防止坩埚的杂质混入硅料。喷涂

的Si 3N 4粉起到一个隔离杂质和防止粘埚的作用。

坩埚烧结:此过程是为了使喷涂在坩埚内表面的Si 3N 4粉牢固附着在坩埚上。 多晶炉铸锭:将盛好硅料的坩埚放入多晶炉中,经高温熔化定向凝固铸锭。

(3)反应副产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含Si 3N 4粉尘的空气,过滤除尘后排放大气;铸锭过程中排放的少量氩气,直接排放入大气;铸锭后产生的石英坩埚碎片作为废物处理。

多晶铸锭操作流程

1 目的

为了保证正确操作多晶硅铸锭炉,使铸锭过程规范、有效地进行,并确保铸锭成功。

2 适用范围

多晶铸锭车间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职责

4.1 生产部负责铸锭的整个过程。

4.2 工厂工程部负责整个外围设施条件,以保证多晶炉正常运行的环境条件

要求。

5 术语和定义

5.1 坩埚喷涂:

在坩埚的内表面均匀喷涂Si 3N 4粉溶液,以防止在铸锭时坩埚和硅锭烧结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在铸锭过程中,防止坩埚内的杂质扩散入硅锭。喷涂Si 3N 4粉起到了一个隔离杂质和防止粘埚的作用。

5.2 涂层烧结:

此过程是为了使喷涂在坩埚内表面的Si 3N 4涂层牢固地附着在坩埚上。

5.3 多晶炉铸锭:

将硅料放入坩埚,并一起放入多晶炉中,硅料经高温熔化、定向凝固成为硅锭。

5.4 定向凝固:

在梯度热场中,液体朝一个方向凝固,固液界面近似于平面的凝固过程。

6 多晶炉工艺过程

6.1 准备石英坩埚

检查石英坩埚表面,不能有裂纹,内部不能有超过2mm 的划痕、凹坑、突起。

6.1.1 用压缩空气和去离子水清洁坩埚的内表面。

6.1.2 坩埚喷涂:

取250g 的Si 3N 4粉末,用滤网筛滤。然后取1000ml 的去离子水,将Si 3N 4粉末溶解到去离子水中,用气动搅拌泵搅拌均匀。喷涂时喷枪要距离坩埚内壁30cm 左右,只喷涂坩埚底部和侧壁3/4的地方,要均匀不要使液体凝聚。喷涂过程中要检测坩埚内表面的温度,应为80±5℃,不断用去油的压缩空气吹去掉落的颗粒。

6.1.3 将坩埚放在烧结炉中进行烘烤。

设定程序,用10分钟升到40℃,然后用6小时升到1000℃,在1070℃保温2∽3小时,然后等坩埚冷却后待用。

6.2 填料

将坩埚放在石墨板上,并一起放在磅秤上称量(磅秤必须归零)。要保证坩埚处于石墨板的中央,距石墨板周围4.3cm 左右,误差不得超过2mm 。向坩埚中填料240kg 左右。(特别注意:在填料的过程中尽量少走动,以免扬起灰尘)。

6.3 外围设施基本条件的准备

6.3.1 启动设备前,检查水、电、气。冷却水、气、电源检查没有问题后,

方可进行。

6.3.2 密切监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冷却水进水温度25±1℃,室温下相对

湿度不超过65%。

6.3.3 冷却水进水压力在0.3∽0.4MPa之间,冷却回水压力小于(冷却水进

水压力-0.26MPa),冷却水的流量总和在120—140LPM,需经常检

查水流量计的情况,以防有阻塞的情况发生。

6.3.4 进气压力范围为0.2±0.03MPa。

6.3.5 检查安全阀的位臵是否放正,避免安全阀漏气。检查下炉腔的“O”

型密封圈和表面是否清洁,不能有灰尘。

6.3.6 检查真空泵(含机械泵和罗茨泵),包括电源、泵油、运转情况等。

6.3.7 确认电控柜正常供电。

6.3.8 确定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5MPa,指针处于表的正中央位臵。

6.3.9 调节冷却回水的阀门,使8根冷却回水的流量分别为:

F1:(14±2)LPM (电极1)

F2:(14±2)LPM (电极2)

F3:(14±2)LPM (电极3)

F4:(16±2)LPM (炉体上腔体和顶盖)

F5:(18±2)LPM (炉体侧壁)

F6:(42±3)LPM (炉体下腔和上部)

F7:(35±2)LPM (炉体下腔和下部)

F8:(9±2)LPM (机械泵和总阀)

6.4 开始铸锭

6.4.1 将装有硅料的坩埚放到定向凝固块上:

注意:坩埚的位臵要处于定向凝固块块的正中央,距定向凝固块块周围的距离4.1cm左右,误差不要超过2mm(特殊交代除外)。对炉子进行手动抽真空检漏。确定绝热笼的位臵,其位臵是以腔体下边沿为零点。铸锭开始前,校准隔热笼的位臵。一般在未关机的情况下,绝热笼的位臵不需要校准。

调入程序:首先从“模式”下选择所需工艺配方,点击“确定工艺”,接着点击“执行/下载修改工艺”,然后点击“自动运行”,此时,系统进入“初始检查窗口”,则程序开始自动运行,进入自动运行阶段。如果是手动模式下抽真空,应首先确认真空模式,然后用鼠标点击机械泵开关,此时机械泵开启。当压强降到10mbar以下,罗茨泵自动开启,将压强降到0.01mbar(这个过程的时间大约1小时)。当压强降到0.01mbar后,关掉总阀V1,在前5分钟,压强增加值小于0.008mbar,并记录随后4分钟增大的压强变化量。如果检查漏气,则要排查漏气孔。

6.4.2 铸锭整个过程所需时间大约为50小时,其间,将会出现3次正常报警:(1)中央熔化报警:

此时需要确认熔体中央是否完全熔化。具体操作为:点击“报警消声”,再点击“继续熔化”。然后去上面检查是否彻底熔化。报警会在4分钟后再次响起,处理方法同上。当报警响过3次后,再次报警,点击“进入下一步”,同时记录此次的具体时间。中央熔化确认报警至少3次以上,如果中央没有完全熔化,而此时“熔化”将要结束,此时点击“保持”保持这一状态直至完全熔化。

(2)中央凝固报警:

及时观察中央是否凝固,如果能看到液体,则点击“取消”,继续进行凝固,这个报警要响3次以上才能通过完成。

(3)边缘凝固报警:

一般将报警取消,点击“延时”,使其继续走完,确保边缘完全凝固。铸锭过程中,隔热笼只在“长晶”和“冷却”时会升起,其余的步骤隔热笼总是封闭的。铸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炉体温度,室内湿度,千万避免炉体出现冷凝水。试验结束后,待温度(TC2)降到300℃以下,才可降下炉腔体,取

出硅锭。坩埚会自然裂开,不能直接接触,以免烫伤。

6.5 试验记录

试验过程中一般1小时记录1次外围数据,特殊情况每隔半小时记录1次数据,包括:步骤、时间、剩余时间、设定温度、当前温度(TC1、TC2)、绝热笼的位臵、加热电压、电流、即时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时间、冷却进水压力及温度、冷却回水压力及温度、F1-F8的流量、进气气压及(储罐)瓶压。注意:整个过程中冷却水的温度,F1-F8的流量,千万不能阻塞;温度、湿度也要密切注意,并注意观察1175℃的功率曲线。具体见“铸锭炉运行数据记录表”。

多晶铸锭工艺文件

1 坩埚喷涂

1.1 准备坩埚

坩埚需无可见破损,内壁不可有污迹和明显划痕,如有,要用白洁布用力擦去,同时用去油压缩空气吹干。将坩埚放入坩埚加热器中。操作时要穿洁净服,防止人体的产物掉到或擦到坩埚上,同时防止粉尘吸入肺部。

1.2 配制溶液

配制溶液采用250g 的Si 3N 4粉末对1000ml 的去离子水,不使用其它粘接剂。使用前为防止结块,Si 3N 4粉末需使用80目左右尼龙筛网过滤。整个喷涂时须防止同一位臵停留过久而使液体凝聚,喷涂须均匀,以防止涂层脱落。喷涂的温度应控制在80±5℃,温度过低涂层起皮脱落,温度过高Si 3N 4粉末也容易脱落。溶液配制好后,需用气动搅拌器高速搅拌2分钟。使粉末颗粒分布均匀,然后低速搅拌,准备开始喷涂。

1.3 坩埚喷涂

喷涂过程中特别注意喷扫时两端边沿的停留时间不可过长,过长停留时间容易导致边沿液体凝聚。喷涂速度要保证涂层适当干燥,不起皮。如果起皮或液体凝聚,要用油石将涂层全部刮去,用白洁布处理表面后,重新喷涂。 2 坩埚烧结

烧结前先在加热器中烘干15分钟,放入烧结炉。10分钟升温到40℃,然后用6小时线性升温到1000℃,在1000℃恒温3∽4小时,然后等坩埚自然冷却后待用。烧结后如发现起皮,要将涂层全部刮去,用白洁布处理表面后,重新喷涂。

3 装料

3.1 清洁液

装料时要保证洁净度,尽量防止灰尘落入,人员应穿洁净服。

3.2 保护涂层

装料是要小心、轻放,防止破坏Si 3N 4涂层。

3.3 正确摆放

装块状料时,最下层摆放要疏松,防止膨胀过程中坩埚胀裂。

3.4 装料到一半时,按照计算出的量加入高硼硅掺杂:

掺杂剂使用前要酸洗表面并干燥。酸洗可先用HF:HNO 3的体积比1:4的溶液稍微抛光,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化学试剂推荐使用电子级纯度,如用分析纯,一定要用去离子水多次冲洗。

3.5 上料

整个装料和上料过程中,要保证坩埚处于石墨板的中央,石墨板要处于定向凝固块中央,误差都不可以超过5mm ,建议误差不超过2mm 。 4 铸锭工艺

铸锭工艺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4.1 加热

隔热笼下降到最低,真空状态下让硅料升温排出石墨件和硅料吸附的水汽和其它气体。该过程为功率控制模式,加热器按照设定功率加热。

4.2 熔化

加热到1175℃时通入保护气体—氩气,进入熔化步骤,迅速升温到熔化点以上,熔化开始。从熔化开始进入温度控制模式,加热器按照TC1的设定温度反馈控制加热。完全熔化后,由TC2或功率斜率微分触发熔化完成报警。

4.3 长晶

隔热笼开始提升,定向凝固块开始把热量辐射到下炉壁,形成温度梯度,定向凝固开始。中央结晶完成由光学高温计触发,边沿结晶完成由功率斜率

触发。

4.4退火

完全凝固后,隔热笼重新下降,使整个硅锭达到相同温度(1250—1300℃),高温退火减少位错和应力。

4.5冷却

加热器停止工作,隔热笼缓慢升起,TC2冷却到300℃时整个过程结束。可以开炉取锭。

具体每个阶段的详细步骤设定和时间,按48所提供的240kg和270kg 锭标准工艺执行。

安全生产方案及保证措施

CB01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 (豫水[2012]技案号) 合同名称:内黄县硝河治理工程I标段合同编号:2011-001 致:安阳市润安工程咨询监理公司内黄县项目监理部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完成了内黄县硝河治理工程I标段工程安全生产方案及保证措施的编制,并经我方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现上报贵方,请审批。 附:安全生产方案及保证措施 承包人:河南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内黄县硝河治理工程I标段项目部 项目经理: 日期:年月日 监理机构:安阳市润安工程咨询监理公司 内黄县项目监理部 签收人: 日期:年月日 说明:本表一式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核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代机构各1份。

硝河治理工程第一标段 安 全 生 产 方 案 及 保 证 措 施 河南水利建程有限公司 内黄县硝河治理工程I标段项目部

安全生产方案及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共同目标,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评判施工企业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准。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任务的实施中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坚决贯彻执行和提高政治警惕,把安全生产放在和工程质量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工地环境和施工秩序,以达到提高劳动效益,保证施工质量的目的,用高水平的文明施工来树立企业形象。 1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确保无重伤安全事故,创建安全达标工地 2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项目技术负责人为辅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项目经理为该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专业队伍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专职安全员抓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每个生产班组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各职能部门在各处的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任,使安全生产纵向上从项目经理到作业班组、工人,在横向上从施工队到各业务部门都参加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工程项目得以优质、高效、低能、安全顺利地完成。 附图: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框图、施工安全管理流程图(见下页图)。 3人员配备 安全生产小组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成员:安全科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科 施工员 安全员 施工班组兼职安全员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瓦楞纸箱生产各工序品质控制要点.

瓦楞纸箱生产各工序品质控制要点 一、瓦楞纸板生产线检查要点: 1、材质、楞型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2、纸板规格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3、压线尺寸、方式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4、是否有露瓦、脱胶、假粘、有明显排骨痕、塌楞、褶皱、气泡、纵/横切不断、破损、 脏污、弯翘等现象; 5、瓦楞纸板规格尺寸误差应小于±5mm;需分纸压线的,尺寸误差应小于±1mm,压线 深浅适当,不得有破裂,裁切刀口光洁无毛刺。 二、分纸压线机检查要点: 1、材质、楞型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2、纸板规格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3、压线尺寸、方式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4、是否有露瓦、脱胶、假粘、有明显排骨痕、塌楞、褶皱、气泡、毛边过多、破损、脏 污、弯翘等现象; 5、分纸压线尺寸符合“工作单要求”盖高尺寸误差≤±1mm; 6、分出后的纸板方正,不歪斜,对角线之差≤10mm。 三、印刷开槽机检查要点: 1、生产工艺单应和样箱或唛稿图纸所要求一致; 2、材质、楞型:.与样箱、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3、纸板尺寸、压线方式:与样箱、生产工艺单一致; 4、纸箱生产尺寸:与生产工艺单、样箱、唛稿图纸要求一致; 5、印刷版面内容:与样箱或唛稿图纸一致; 6、印刷、开槽位置:与生产工艺单、样箱或唛稿图纸所要求一致; 7、颜色:瓦楞纸板面纸的颜色应和样箱面纸的颜色相近,不能出现明显的色差;印刷出油墨的颜色应和样箱或色样相近,无明显色差; 8、外观效果:纸板无脱胶、露瓦、假粘、破损、脏污、塌楞、过于弯翘、有明显排骨痕、等现象;印刷图案文字无漏白、重影、塞网、脱墨、翘版,脏污,文字线条清晰、印刷版面着色均匀无明显色差等。 (有些客户要求水墨抗磨性、纸箱的抗压强度要达到要求,因此除了以上检验内容,还应检查水墨的抗磨性;纸箱的抗压强度。) 四、模切机检查要点: 1、生产工艺单是否和唛稿图纸是否一致; 2、模切后的纸箱尺寸是否和生产工艺单、唛稿图纸一致; 3、模切刀口是否光洁无毛刺,切不断等现象;

沥青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沥青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一、原材料介绍 1、基质沥青:用于生产改性沥青,掺加改性剂进行改性的基础 沥青 2、SBS: 沥青改性剂,可提咼沥青的路用性能 3、橡胶粉: : 沥青改性剂,可提咼沥青的路用性能 4、硫磺:沥青稳疋剂,起稳疋作用,使改性剂不产生沉淀。 5、抽出油:石油馏分溶剂精制的抽出液经脱除溶剂后的油, 做道路沥青的调合组分。 二、生产流程 1、改性沥青生产流程 基质沥青通过卸油槽进入基质沥青罐,再通过基沥沥青泵进入高温罐升温至160-170 C通过快速升温罐升至180-195 C,通过阀门控制进入溶胀罐,投料并保持搅拌,溶胀30分钟后通过高速剪切机(或胶体磨)剪切到反应罐,加入硫磺搅拌30分钟通过成品泵打进成品罐,装车。 2、橡胶沥青生产流程 基质沥青通过卸油槽进入基质沥青罐,再通过基沥沥青泵进入高温罐升温至160-170 C通过快速升温罐升至180-195 C,通过阀门控制进入溶胀罐,投入橡胶粉并保持搅拌,溶胀30分钟后通过高速剪切机(或胶体磨)剪切到反应罐,通过成品泵打进成品罐,装车。 3、乳化沥青生产流程

乳化沥青主要由以下五种主要的材料组成:沥青、水、乳化剂、 酸和改性剂,为了储存稳定或者是为了满足其他的特殊用途,还会惨加少量的添加剂。 乳化沥青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沥青准备,皂液准备,沥青乳化,乳液储存。 (1 )、沥青的准备 沥青是乳化沥青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到乳化沥青总质量的50%-65% 。 (2 )、皂液的准备 皂液由水、酸、乳化剂等材料组成在进入乳化设备前的温度一般控制在55-75 C之间。 (3 )、沥青的乳化 将合理配比的沥青和皂液一起放入乳化机,经过增压、剪切、研磨等机械作用,使沥青形成均匀、细小的颗粒,稳定而均匀的分散在皂液中,形成水包油的沥青乳状液。合适的乳化沥青出口温度应在85 C左右。 (4 )、乳化沥青的储存 乳化沥青从乳化机中出来,经冷却后进入储罐。大型的储罐中应配置搅拌装置,定期进行搅拌。以减缓乳化沥青的离析胶体磨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要求

编号:AQ-JS-0682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要求 Production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要求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本岗位工艺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1)木质品危险性信息: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毒性、职业接触限值; (2)工艺信息:流程图、化学反应过程、最大储存量、工艺参数安全上下限值; (3)设备信息:设备材料、设备和管道图纸、电气类别、调节阀系统、安全设施。 2各车间应落实专人对工艺安全信息进行管理,并及时更新,保证工艺安全信息随时保持完整、有效、可靠。 3各车间应严格执行企业各项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下列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 (4)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和阀门; (5)泄压和排空系统;

(6)紧急停车系统; (7)监控、报警系统; (8)联锁系统; (9)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等。 4车间应对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主要包括: (10)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 (11)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 (12)控制失效的影响; (13)人为因素等。 5生产装置应组织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车间必须组织进行开车前的安全确认;对全厂性停车检修后的开车,由生技部组织进行开车前的安全条件确认。安全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4)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设计规范; (15)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运转调试合格; (16)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已制订; (17)编制并落实了装置开车方案;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技术文件的标识、编制、审批、分类、回收、处置、更改、归档和 保管等要求,以确保公司体系有效运行起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有效版本的技术文 件和资料并能及时从所有场所撤回失效和作废的文件,以防止误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活动. 3.定义 3.1标识------是对公司的和顾客特定的主要资料的清楚分类. 3.2保管------包括更改服务和归档,而且要确保能查到所需的文件. 3.3审批------包括公司的和顾客规定之间的比较和转换,以及对文件形式和内容的检查,且经授权部门/人员的认同. 1. 职责 1.1 技术课负责技术文件和资料的分类标识、编制、审批、批准、分发、回收、 处置、更改、归档、保管及外来文件、图样的评审、转换等管理工作. 1.2 技术课主管负责技术文件建立的审核,制造部经理负责批准. 1.3 各部门、车间主管负责各自使用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的保管并有权根据生产现 状对技术提出更改意见. 2. 工作程序 2.1 技术文件和资料的分类与受控范围. 2.1.1 技术文件按其内容分为产品图样和产品质量控制文件两大类. a. 产品图样包括:产品图、工艺流程图、工艺卡片、工装图等; b.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包括:控制计划、PFMEA、检验指导书、试验规程、校检规程、操作规程、各类作业指导书等. 5.1.2 资料按其内容分为:标准资料、材料标准、外来图样和使用CAD的数据资料. 5.1.3 本公司的技术性文件和资料均应列入技术文件和资料分尖汇总表予以受 控. 5.1.4 纳入技术文件和资料分类汇总表的下发文件和资料均应盖有受控的控制 状态标识. 2.2 技术文件的编制 5.2.1技术课根据公司实际需要,由其主管及时落实编制技术文件的任务. 5.2.2 技术文件编制人员应按有关标准或顾客要求编制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 5.2.3形成的工艺技术应与有关标准或图样保持协调统一、正确完整. 5.2.4 当顾客提供的图样、规范中标出特殊特性符号时,编制人员地转换过程中,应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符号标注在相应的技术文件中. 5.2.5 技术文件编制人员在完成了技术文件的制作后,应将形成的技术文件和文件报批单递交技术课主管审核. 2.3 文件的审批、归档 2.3.1 技术主管接到新编制的技术文件和文件报批单,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必要时需递交顾客认可. 2.3.2 承办审核或认可的人员应把指导意见填写在文件报批单上,由制造部经理批准签署.

瓦楞纸的制作

瓦楞纸的制作 瓦楞纸箱是用瓦楞纸板制成的刚性纸质容器。半个多世纪以来,瓦楞纸箱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逐渐取代了木箱等运输包装容器,成为运输包装的主力军。它除了保护商品、便于仓储、运输之外,还起到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瓦楞纸箱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它利于环保,利于装卸运输。 折叠基本信息 1、印刷包装行业的印刷方式主要有: 平版胶印(油墨彩色印刷)、凸版印刷(纸箱水墨印刷)。其中,纸箱水性印刷相比彩色印刷具有强度高、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交期快),整体印刷效果接近彩印,广泛适用于产品的运输包装。 2、瓦楞纸箱主要生产工序 瓦楞纸板自动生产线、印刷工序、后加工及成型工序;印刷工作已基本实现印刷、开槽、模切、粘箱、包装一次成型自动化作业。 二、水性印刷原理 1、水性印刷属于加色法印刷。彩色原稿经过电子分色制版成反面图象,然后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将水墨从印刷机网纹辊上转移到印刷版上,再将水墨从印刷版上转移到瓦楞纸板上。通过套色、叠色得到正面的图象,实现原稿样箱的复制,再现原稿的质量。 2、四原色原理:红、黄、兰、黑(严格来说是三原色:红、黄、兰) 间色:两种原色相加:红+黄=橙色(橙红、橙黄); 红+兰=紫色(樱红、茄紫); 兰+黄=绿色(深绿、嫩绿)。 三、印前技术(传统制版) 1、彩色原稿经过电子分色处理成单色然后出菲林片(阴图软片); 2、背曝光:用紫外线对版材的背面进行曝光,形成印版底基; 3、主曝光:揭去版材正面的保护膜,放上阴图片、覆盖真空膜,真空抽好后,用紫外线进行主曝光,将阴图片的内容转移到印版上;

4、洗版:在洗版机中用药水进行洗版,洗掉印版上未曝光的树脂,形成凹凸的印刷版。 5、烘干: 6、去粘:紫外线光源照射; 7、后曝光:硬度调整。 四、印刷材料----原纸 1、原纸分类 1.1:瓦楞原纸(corrugating medium) 国家标准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种。D级瓦楞纸基本被市场淘汰,很少厂家购买使用。 1.2:箱板纸(linerboard) 1.2.1:牛皮卡纸(美卡、俄卡)。特点:长纤维、重施胶,物理强度高、纸板粗糙;纯木浆或少量OCC。简称:进口牛卡。 1.2.2:仿牛皮卡纸。特点:表面挂15-25%木浆、其余为OCC;纤维较短、强度较牛卡纸差。纸面平整,不同程度施胶(吸水性30-55g/m2不等)、表面染色处理。简称:国产牛卡。 1.2.3:白卡纸。白面牛卡底,表面漂白木浆,其余为本色或染色木浆。(俄白、瑞典白卡、芬兰白卡);白板纸(表面漂白木浆、其余为脱墨或不脱墨废纸);涂布白板纸(白底白、灰底白、---)。 1.2.4:再生纸。全部为OCC组成,但与瓦楞纸不同。表面为11#以上AOCC挂面并经过染色处理)。市场一般称为C级箱板纸,部分称为T纸。 2.纸箱原纸基本性能。 2.1:物理指标:定量、水份、紧度、耐破强度(耐破指数)、环压强度(环压指数)、正/反吸水性、耐折度。 2.2:外观指标:平滑度、色差、白度。 2.3:具体原纸标准参考:GB13023(瓦楞纸国标)、GB13024(箱板纸国标)。相关项目参考最新行业动态或标准。 3、造纸基本生产工艺流程 3.1:传统造纸工艺流程: 原料:木材或草类纤维。

生产工艺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一)运行管理 第一条:产品生产必须编制生产工艺规程,并根据工艺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操作法,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 第二条:改变或修正工艺指标,必须由生产车间以书面形式下达,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第三条: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操作工的六严格》规定,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第四条:安全附件和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第五条: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跳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以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第六条: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第七条: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第八条:在工艺过程或机电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能随意地交接班。 (二)开车管理 第九条:必须做好开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检查并确认水、电、汽(气)必须符合开车要求,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必须备齐合格,投料前必须进行分析验证。 第十条:检查阀门开闭状态及盲板抽加情况,保证装置流程畅通,各种机电设备及电气仪表均应处在完好状态。 第十一条:保温、保压及洗净的设备要符合开车要求,必要时应重新置换、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第十二条: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应通知安全部门的人员到场。 第十三条: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第十四条:各种条件具备后开车,开车过程中要加强有关岗位之间的联络,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温,升降压和加减负荷的幅度(速率)要求进行。第十五条:开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的情况,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终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三)停车管理 第十六条:必须编制停车方案,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 第十七条: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进行并按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凡需保压、保温的设备(容器)等,停车后要按时记录压力、温度的变化。 第十八条: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第十九条:设备(容器)卸压时,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学危险物品的排放和散发,防止造成事故。 第二十条:冬季停车后,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线、阀门、疏水器和保温伴管的情况,防止冻坏。

纸箱生产工艺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 概述: 用作运输包装的瓦楞纸箱于1907年出现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木箱运输包装占80%,瓦楞纸箱仅占20%。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瓦楞纸箱已占80%,成为最重要的运输包装容器。2006年,中国包装工业总值约3500亿元,纸制品占59%。 包装纸箱的用途: 重量轻 ,而同样3mm 成本低 公害)。 易加工 材包装、金属包装所不具备的。 结构合理 瓦楞的楞型(U、V、UV)结构大大地提供了纸箱的抗压、耐破能力。 纸箱包装的不足: 强度有局限性 如不用木材或其他坚固物体加固,纸箱(蜂窝纸板除外)内装物品重量最好不超过

55kg. 防潮性差 瓦楞纸箱吸水后,其强度会急剧下降,甚至破烂,这是在设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在面纸(里纸)表面加入防潮剂(可在印刷前瓦楞成型时加,也可在印刷后),可适当提高其防潮性。 纸箱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图 I 以上) a) b) c) 量及进纸方式(导纸板导纸、真空吸附导纸、正压系统导纸)及单面机整机精度将决定单面机生产出的一平一瓦的质量。较先进的设备目前可配备瓦辊快换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 单面机和其工作原理图 瓦楞辊

由上、下瓦楞辊组合将瓦楞原纸压成波形瓦楞纸。瓦楞辊的配合压力(间隙)、平行度、恰当的中高是瓦楞辊工作时的重要技术指标 d)上纸小车。 将原纸自生产现场外部移至原纸支架处的厂内运输设备。 e)输送过桥。 也称天桥。其作用是匹配各单面机生产出的单面纸板,并对单面纸板作初步固化。 f) g) h) i) 实现。纵切压痕机一般均采用单刀(薄刀)形式,其调整刀具方式可分为手动调整及全电脑调整。 j)分纸托架。 纵切、分纸时托架。 k)横切机。

瓦楞纸板制作过程(英文)

FROM PAPER TO CORRUGATED BOARD Basic raw materials - The types of paper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orrugated are specific grades called "Linerboard" and "Fluting Medium". - The adhesive that is applied to the tips of the flutes is starch that usually originates from products of natural origin, the most common being maize (corn). The corrugator machine: - A corrugator is a set of machines in line, designed to bring together three, five or seven sheets of paper to form a single-, double- or triple-wall board. This operation is achieved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 The reels of paper are fed into the corrugator; the paper is conditioned with heat and steam and fed between large corrugating rolls that give the paper its fluted shape in the Single Facer. Starch is applied to the tips of the flutes on one side and the inner liner is glued to the fluting. The corrugated fluting medium - with one liner attached to it - is called single-face web, and travels along the machine towards the Double Backer where the single-face web meets the outer liner and forms corrugated board. The corrugated board is then cut and stacked. The main parts of a corrugator are the splicer and reel stand: These are the machines that feed the paper rolls into the corrugator and enable rolls to be changed without interrupting the production of corrugated board. The single facer: This machine transforms the paper into a series of connected arches, called " flutes," thanks to the corrugating rolls that are large cylinders with a corrugated profile. If the flute profile has to be changed, then the corrugating rolls need to be changed. The double backer: It glues the outer liner to the fluting to obtain single-, double- or triple-wall board. The single-face web is pre- heated; starch is applied to the tips of the flutes. The outer liner is then bonded to the single-face web to form corrugated board. It is a complex operation that requires great expertise in the pre-heating, moisture control, and gluing processes.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要求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813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要求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要求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本岗位工艺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1)木质品危险性信息: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毒性、职业接触限值; (2)工艺信息:流程图、化学反应过程、最大储存量、工艺参数安全上下限值; (3)设备信息:设备材料、设备和管道图纸、电气类别、调节阀系统、安全设施。 2各车间应落实专人对工艺安全信息进行管理,并及时更新,保证工艺安全信息随时保持完整、有效、可靠。 3各车间应严格执行企业各项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下列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 (4)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和阀门; (5)泄压和排空系统; (6)紧急停车系统; (7)监控、报警系统; (8)联锁系统;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操作规范及工艺文件

精心整理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a、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件)。冲压工序按加工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b、冲压工序可分为四个基本工序: 冲裁:使板料实现分离的冲压工序(包括冲孔、落料、修边、剖切等)。 弯曲:将板料沿弯曲线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冲压工序。 拉深: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或把空心件的形状、尺寸作进一步改变的冲压工序。 局部成形:用各种不同性质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或冲压成形工序(包括翻边、胀形、校平和整形工序等)。 c、几种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 四翼左/右前翼子板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1 目的 实施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本厂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加工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l 生产科负责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指导车间进行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控制;负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执行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做好生产记录。3.3 质检科负责生产加工过程的监控,实施检验及放行的控制。 3.4 供销科负责生产计划的制订。 4. 工作程序 4.1 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 按照产品标准的规定和要求获得必要的生产信息,生产科及时将这些要求以书面形式传递到相关部门。 生产科对关键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其他情况下如必要时也应编制作业指导书。 供销科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经厂长审批后,根据采购计划安排采购和生产活动。 4.2 生产过程的控制 4.2.1 生产科确定认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识别和确定关键工序,详见《工艺流程图》,本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为: 原辅料的控制、调粉工序的控制、烘烤工序的控制 4.2.2关键过程包括: a) 对成品的质量、性能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b) 成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c)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4.2.3 关键工序的控制: 对关键工序,按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实施控制: a)关键工序必须编写工艺指导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生产科应做好传达、学习,规范操作程序;

b)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考核合格;每一操作人员应按作业指导书进行加工。 c)投入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d)使用合适的生产设备和工具,并保证适宜的工作环境;应确保设备完好,工作场所环境符合要求,执行《卫生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e)规定生产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确定控制要求和工艺参数,做好生产过程参数控制记录,由质检科检验人员对生产过程实施监控,并依照产品验收标准,做好生产各工序的检验。以确保企业产品质量合格。 4.3 工艺检查要求和检验办法 企业职工应严格按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必须做到规定中的要求: a) 生产线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应操作规程和工艺文件,准确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 b) 按照工艺文件上规定的工艺参数,检查相关工艺参数的设定,并进行记录。 c) 质检科按照《检验规范》,对过程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到生产科门; d) 生产科、质检科每月对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内容如下: ·过程参数必须完整、真实; ·现场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过程检验结果是否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卫生控制执行情况,包括个人卫生要求、工作环境卫生要求,设备卫生要求,有否达到食品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 ·检查考核结果记录在《工艺纪律检查表》上。 5. 考核办法 5.1质检科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出公司的产品负责,有权对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执行质量管理,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5.2本考核办法采用打分制度,每月考评一次,每次100分,年终进行总评比。检查考核结果记录在《工艺纪律检查表》上,得分在70分以下时,对车间负责人扣200元,70-75分扣150分,75-80分扣100元,80-85分扣50元,85分以上不扣分。

生产工艺文件编制指导书--范文

生产工艺文件编制指导书—范文 1. 目的 对产品制造工艺文件编制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编制的产品制造工艺满足产品图纸的设计要求。 2. 范围 本文规定了编制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依据和程序。 本文适用于浙江金港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 3. 编制工艺文件的主要依据 3.1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 3.2产品生产纲领、计划、质量计划; 3.3相关的法规、标准; 3.4产品生产性质和公司现有生产条件; 3.5工业卫生和环境控制要求; 3.6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有关先进工艺技术资料。 4. 编制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 4.1工艺文件是直接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4.2在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 4.3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 4.4编制工艺文件应考虑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 4.5各专业工艺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应协调一致,不得相互矛盾; 4.6工艺文件中所用术语、符号、代号及计量单位应符合有关标准、法规规定,字体应端正,文字符合国家标准简化字; 4.7在工艺文件编制中,应以文字、图示等方式明确规定工艺评定标准。不宜用方案、图示表达清楚时,可在工艺文件上标明样品评定。

5.工艺文件的编制程序 5.1产品工艺方案的设计程序 5.1.1产品工艺方案由产品开发部主管工艺工程师根据设计依据中规定的资料提出几种方案; 5.1.2产品开发部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项目责任人讨论确定最佳方案,一般方案由产品开发部经理审核,报至技术中心总监批准; 5.1.3重大项目由技术总监审核。 5.2产品工艺路线设计程序 产品工艺路线由产品开发部主管工艺人员根据设计依据中规定的资料及产品工艺方案,原则上要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经过分析、优化、对比选择最佳方案,报产品开发部经理审批。 5.3专用工艺规程编制程序 5.3.1熟悉编制工艺规程的所需资料; 5.3.2选择原材料形式和制造方法; 5.3.3选择工序中各工步的加工内容和顺序; 5.3.4选择或计算有关工艺参数; 5.3.5选择设备或工艺装备,提出设计明细表、专用工艺装备明细表、外购工具明细表; 5.3.6工位器具明细表和专用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等; 5.3.7编制工艺定额; 5.3.8编制作业指导书等指导性工艺文件。 5.4典型工艺规程编制程序 5.4.1熟悉编制工艺所需的资料; 5.4.2分析产品零部件并将其分组; 5.4.3确定每组零部件的代表件; 5.4.4根据每组零部件的生产批量,设计其代表件的工艺规程。 5.5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过程)工艺文件的编制程序 5.5.1关键工序的确定依据 a)产品主要质量特性; b)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 概述: 用作运输包装的瓦楞纸箱于1907年出现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木箱运输包装占80%,瓦楞纸箱仅占20%。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瓦楞纸箱已占80%,成为最重要的运输包装容器。2006年,中国包装工业总值约3500亿元,纸制品占59%。 包装纸箱的用途: 可用来包装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医药、日用/化妆品、机电等产品。 包装纸箱的优点: 重量轻 比如说三层(单瓦楞)纸板的重量按用纸175/150/150g/m2计算,约600 g/m2 ,而同样3mm 厚度的木板的重量约为2000 g/m2 ,重量是纸板的3倍以上。 成本低 其原料为原纸,可用木浆(木材的边角料)、草浆制作,并可方便地回用再利用(无公害)。(环保) 易加工 由于纸张的平整性,决定了其可以方便地进行印刷。 便于储存和运输 由于纸箱能够折叠,在储存与运输时占用的空间很小很方便储存与运输,而这是木材包装、金属包装所不具备的。 结构合理 瓦楞的楞型(U、V、UV)结构大大地提供了纸箱的抗压、耐破能力。 纸箱包装的不足: 强度有局限性 如不用木材或其他坚固物体加固,纸箱(蜂窝纸板除外)内装物品重量最好不超过55kg. 防潮性差 瓦楞纸箱吸水后,其强度会急剧下降,甚至破烂,这是在设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在面纸(里纸)表面加入防潮剂(可在印刷前瓦楞成型时加,也可在印刷后),可适当提高其防潮性。

纸箱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图 I、瓦楞纸板的生产 ①、瓦楞纸板生产线 瓦楞生产线的结构 瓦线按其最高生产速度可分为中低速(150m/min以下)、中高速(150m/min以上)。一般一条瓦楞生产线由下列单机和系统组成: a)原纸支架。 作用是支撑原纸,使其可以一定的速度进行生产。目前一般采用的均是液压无轴方式。对先进的瓦线在原纸支架上可带有自动接纸机,保证换纸时的质量及效率。 b)预热器。 对进入瓦楞辊前原纸进行预热,使其便于成型及粘合。 c)单面机。 瓦楞生产线的心脏部件之一,是瓦楞成型的机器,主要零件为瓦楞辊。瓦楞辊的质量及进纸方式(导纸板导纸、真空吸附导纸、正压系统导纸)及单面机整机精度将决定单面机生产出的一平一瓦的质量。较先进的设备目前可配备瓦辊快换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 单面机和其工作原理图 瓦楞辊 由上、下瓦楞辊组合将瓦楞原纸压成波形瓦楞纸。瓦楞辊的配合压力(间隙)、平行度、恰当的中高是瓦楞辊工作时的重要技术指标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一、总则 1.1.加工工艺文件是工艺管理、生产管理和生产加工的主要依据,本公司的工艺 设计、生产加工必须按本管理制度执行。 1.2.要保证工艺先进合理,经济可行。文件的编制即要采用先进的工艺,又要从 生产现场的实际操作出发,做到先进、合理、经济和切实可行。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中医产品的作业标准、工艺技术支持等相关工艺工作。 三、职责 3.1.公司资料室负责分发和归档所有相关的工艺文件; 3.2.技术部负责编制所有批量产品有关的工艺类文件; 3.3.品质管理部负责所有工艺文件执行的监管; 3.4.生产部负责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四、工艺文件的分类 工艺文件分生产用工艺文件和新产品设计工艺文件。 4.1.生产用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相互关联的作业文件,包括《工 艺流程图》、《加工工序卡》和《作业标准》、《产品关键部件及技术保证措 施》和生产过程中的夹具和工装的《使用说明》等。 4.2.新产品试制文件是用来指导试制新产品或试用新原材料所用的文件。特点是: 新产品完成后,根据研发所移交的新产品技术资料,形成临时版本的工艺文 件。产品进行小批,文件中所规定的参数需要实践证实,需在生产中继续摸 索,该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经有关人员商定不经审批直接在现 场签字修改,小批完成后正式批量生产,要将文件收回,重新形成正式文件 下发。 五、文件编制 5.1.产品在编制工艺文件前首先必须编制《工艺流程》,以确定该项产品从下料 到成品的主要加工过程。《工艺流程》须编制准确,必须体现产品在加工过 程中的各项工艺步骤。 5.2.工艺文件按机加、焊接和组装三大类分开编制,机加工艺文件应编制《加工 工序卡》,包括下料、机加工、折弯、表面处理、装配等工序,并编写相关 的《作业标准》;焊接工艺文件《加工工序卡》包括焊接零部件清单、焊接 顺序计划、焊接工艺规程及《焊接作业标准》;组装《加工工序卡》应详细、 准确制定组装的先后顺序、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并符合《组装作业标准》, 确保能有效地指导操作者进行生产。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制度(2021)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制度(2021)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制度(2021)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 2组织职责 2.1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管。 2.2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 2.4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

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3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本厂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 3.3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3.4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4工艺变更 4.1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4.2工艺变更程序 4.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很多,它是服装制作的重要依据。我们把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分为三大类,即生产文件、技术文件与质量文件。 生产文件重要包括:原辅材料耗料明细、原辅材料实物色卡、原辅材料备料明细、原辅材料清点明细、生产通知单、生产计划、装箱单,以及各种生产进度报表(如裁剪日报、缝制日报、包装日报)等等。生产文件的核心为生产通知单。 技术文件主要包括:服装尺码单、样品确认意见、缝制工艺(缝纫指示书)、工艺更改意见、流水首件确认意见、缝制工序分解图、工时定额等等。其核心文件为缝制工艺。 质量文件主要包括:服装质检报告、返修率报告表、质量分析报告、样品质量确认报告、首件产品质量确认报告等等。 上述各种生产技术文件可根据工厂实际需要进行制定,掌握各种生产数字、进行表格化生产技术管理并根据需要制作各种表格是服装生产技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对其中的一些文件已经做了介绍,这里我们主要对缝纫指示书的编写与基本格式做些较详细的说明。 一、缝制工艺的编制 缝制工艺是根据工艺方案和有关技术资料编写的。构成缝纫工艺依据的主要资料有:确认样品、产品订货要求、效果图及结构图、相关技术标准;机器设备明细;生产计划和投入本批生产计划;工人技术水平;原辅材料供应情况;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的实施和鉴定情况;已经达到和计划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其它有关技术文件等。其核心依据是确认样品。 (一)编写缝纫工艺的依据和要求 1、编制缝纫工艺的依据 ①根据客供样品及有关文字说明或本企业试制的确认样; ②根据定单指定的款式、规格、型号及生产批量;

逻辑严禁,紧紧围绕工艺要求、目的和范围撰写;术语统一准确规范,要执行服装术语标准规定的统一用语,有时为了照顾方言,可以配注解同时使用。有关服装的名词术语的国家标准如下: ZBY75001-85 服装成品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成品部位部件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设计制图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工艺操作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成品缺陷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工具名词术语 相关资料还有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1986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服装工业名词术语》。 (3)工艺文件的适应性 制定工艺文件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及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脱离实际的工艺文件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适应性的内容有: ①工艺文件要与我国技术政策及国家颁布的服装标准的要求相适应; ②工艺文件要与产品的销售地区的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惯相适应; ③工艺文件要与本产品的繁简程度、批量大小、交货日期、现有的专用与通用设备、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生产场地、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能力相适应。 (4)工艺文件的可操作性 工艺文件的制定必须以确认样的生产工艺及最后鉴定意见为生产工艺的依据。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先进性,未经实验的原辅材料及操作方法不可轻易列入工艺文件。 (二)编制工艺文件的内容与方法 服装工艺文件,根据其必须具备的完整性、准确性、适应性及可操作性的要求,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如下: 1、工艺文件适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